历史评价(精选10篇)
1.历史评价 篇一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
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因此,姒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
如果说,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
只有到了少康时期,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
少康的.人物简介
姒少康,姒相子,夏朝君主。
姒少康的父亲姒相被寒浞所杀。
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南)。
第二年,生下了少康。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
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公元前1880病死,葬于阳夏。
少康的逝世葬地
姒少康封庶子姒无余于越(今浙江省绍兴县),以祀奉祖先大禹的墓,这就是越国的启端。
21年后,少康病死,葬于阳夏(今周口太康县)。
2.历史评价 篇二
历史教学也同其他学科一样, 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进而帮助,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要求历史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对这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价, 也就是从更高更深的层次上加深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认识。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里, 最科学、最先进的世界观就是马列主义, 所以, 中学生一定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理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
毛主席曾多次强调, 要学会全面看问题, 既要看到它的正面, 也要看到他的反面, 从今天看到明天, 从明天预示未来。即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说得透明点叫一分为二。历史课要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观点,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对人类和社会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俗地说, 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 就是从人类发展的宏观角度, 结合微观的历史环境特征, 对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和评价历史。比如, 从当代人类普遍接受的观念——尊重生命, 尊重人权的观点看商鞅变法, 认识和评价化、商鞅变法、言出法随、讲究信誉, 且有积极意义, 值得肯定, 但他的严刑苛法, 草菅人命, 动不动处人以死刑, 这是残酷的, 似乎有悖于文明, 仁义然而分析昔时战国那一特定时期, 非凡的历史时期, 顽固的腐朽势力, 不用重刑不能抑制豪强, 会导致军阀混战, 天下大乱, 商鞅采取重刑惩恶是顺应潮流, 大得人心的,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虽然是严酷苛法, 但毕竟抑制豪强, 做到有法必行, 有法必依。这种传统的法制观念,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能不算是进步吗?当然商鞅变法的意义远不止此。再如古时的科举制度, 在现代已被否定, 认为有种种弊端, 深遭批判。但结合历史发展来看, 以科举形式选才用人, 绝对有进步意义。使天下举子苦读苦钻, 立志出人头地, 成名成才, 这是一种可贵的潮流, 也是考验人才的一种形式。先秦两汉, 尤其是魏晋六朝时期, 出身门弟、等级分明, 民族制度和民族观念, 流弊更甚。“也胃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引起下层社会普遍不满。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引起下层社会普遍不满。隋唐时期的科学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门弟观念, 给社会下层人才踏入仕途的机会, 尽管这机会只属少数人, 但比起昔时的确是一种进步。旧的东西必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其流弊也日甚一日, 终于在新潮流, 新观念下被摒弃, 甩进历史的垃圾堆。因而, 对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不可简单的片面的孤立地去认识, 匆匆忙忙, 草率地下结论, 而应辩证地, 一分为二的, 以发展的眼光结合时代的特点, 客观的, 公正的给予评价。
其次, 评价历史人物和任何一历史事件, 要牢牢记住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 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 评价。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瓜无滚圆, 人无两全, 对评价的对象要全面地, 仔细地分析研究, 既看到光明的, 先进的一面, 也要看到阴暗的后进的一面, 不可全盘否定, 一棍子打死, 让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比如对秦始皇的评价, 一提起他就想到他建阿房宫、修骊山墓、滥用酷刑, 大兴土木、焚书坑儒, 甚至想到孟姜女哭长城, 认为他是一位十恶不赦的暴君。但要看到他的功绩, 他顺应历史潮流, 消灭六国, 促进国家的统一, 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乱不息, 兵荒马乱的局面, 建立了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中央政权, 而且改造社会, 有利民生, 倡导车同轨, 书同文,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命领域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就焚书一事而论, 也非凡书尽焚之, 如医学书籍还是保存下来。他那种力争天下, 十荡十决, 气吞万里, “振长以驭天下”的气魄不是一般帝王所能做到的, 所以“千古一帝”的英名是世人共认的。对待历史人物的历史事件, 一定要擦亮眼睛, 保持清醒的头脑, 作出客观, 公正、全面的评价。唐熙是一代英主圣君, 但有过文字狱的荒谬;海瑞是我国童叟皆知的忠直清官, 但在家庭生活却腐化糜烂, 这就是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的确, 历史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史实是血肉, 理论是主导,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观, 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在执教中, 无论是欣赏, 鉴别, 分析史料, 还是说明, 剖解, 论证观点, 都要用马列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验证, 力求防止, 杜绝非政治倾向。
新课改, 新课标, 要求历史教师师德高尚, 业务精良, 技艺娴熟, 内功过硬, 学好马列主义, 渗透边缘学科, 不断学习, 加紧充电, 永远保持专业和学术的高势能。与此同时, 不断更新观念, 改进教法, 引进新的信息, 使历史教学充满活力, 让课堂活起来, 使学生上课不是苦差使, 是艺术享受。唯其此, 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的品位, 开辟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3.历史评价 篇三
一、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
历史是客观的,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却往往带有主观因素。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用史实说话,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客观公正、全面具体地加以评价,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能伪造事实。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很多人只偏重史实而不注重结论性的评价,这等于写历史人物的生平而不是评价,对于人物的评价可以先写结论性评价后写史实,倒过来亦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不能主观臆断、捕风捉影,也不能靠堆砌材料和史实,应当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出发去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应当在尽可能全面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二、评价历史人物可采用分类法
采用分類法评价历史人物就是把历史人物一生的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比如评价唐太宗。政治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确立新的宰相制度;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文化教育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民族关系方面:和睦相处,融洽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方面: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治世局面形成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三、评价历史人物可采用分期法
采用分期法评价历史人物就是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如对左宗棠的评价:参加洋务运动,创办的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镇压太平天国;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支持曾纪泽交涉伊犁的斗争,粉碎俄英分裂祖国新疆的阴谋,收复了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对唐玄宗的评价也可采用此法,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但是到了后期腐朽昏庸,出现了天宝危机,使唐朝由强盛转为衰弱。
四、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趋势,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出现的问题很多,如英雄史观、道德史观、主观主义以及以假代真、有评无据、以偏概全等。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人物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对人民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推动社会进步。
五、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在他们身上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优点与缺点并存。我们不能简单的从“好”或“坏”两方面进行评价,而要全面综合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原则,进行辩证的分析,看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步起了什么作用·在他们身上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哪方面是主要的,他们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从而对他们作出综合的评价。
如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庸君主,他不懂政治,不会用人,治理不好国家,导致灭亡。但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却是个天才,他的词个性鲜明,神情生动。北宋皇帝宋徽宗也是个昏庸之君,但他精于书画,通晓艺术,在音乐、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有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李鸿章,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多为否定批判,说他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卖国贼,他参与签定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他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的贡献。李鸿章作为一个封建官僚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以“练兵制器”为核心,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他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但和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化的潮流相比,他顽固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因此其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
4.历史评价 篇四
(一)评价历史人物重大活动的一般模式
首先,概述历史人物生活的历史环境
概述时,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
其次,点明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即由什么阶级组成,代表着什么阶级的利益。
第三,简要评述历史人物重大活动中的具体史实
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 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 帝的事迹可概括成:
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 统一和政治统一。
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学习西方三大类。李鸿章活动也可分为三大类:
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 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 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 卖东北主权。
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也可用此法评述,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
政治野心家:a.17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b.18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略)。
资产阶级军事家:a、发动带有反封建性的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b、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的一面;c、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
2.分期法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 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中:a、19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布《告各友邦 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 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建立中华革 命党,19发动护国运动;c、19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 段祺瑞独裁统治;e、19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 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 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再如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大革命时期),?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第四,分析其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利于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以此其判断功过
历史发展潮流即历史发展趋势,即当时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古代史上统一顺应历史主流;近代史上主要是反侵略(1894年后为反帝)反封建;现代史上主要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旳发展。
评价历史人物,一般分为功过两方面,判断功过应坚持看其活动(或思想)是否以上“三原则”,这三者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一般情况下,符合其中一条,其他也就顺理成章了。
判断历史人物功过的一般模式是:
首先,分析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或者分析其活动是否反侵略(1894年后为反帝)反封建(或分析其活动反对或支持的对象),或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旳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则该活动就是积极的(或进步的),是其功绩;“否”则该活动就是消极的(或反动的),是其过失(或过错)。对于过失,主要是看历史人物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时代局限性。
其次,看其气节、修养、品质等是否有值得我们肯定、学习的地方;或指出其个人品质或性格方面的不足。
第三,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此外,还要分析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第五,给历史人物以历史定位(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即历史人物在本国或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和阶级定位(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或点明其品质和精神风貌是否值得肯定、学习。
下面就如何评价秦始皇略述一二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秦始皇)当政的时代有几个基本特征;(1)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阶段;(2)民族联系加强,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阶段;(3)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初步发展阶段;(4)人民群众渴望统一和安定。
据此,结合教科书陈述,可按历史活动的两个阶段(秦王嬴政的统一战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可按他历史活动的正负属性,边述边评,也可先述后评,最后给秦始皇以历史定位(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政治家,功大于过)和阶级定位(第一个封建皇帝、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具有剥削压迫人民的局限性)
(二)评价历史人物思想(或主张或观点)的一般模式
首先,概述该思想产生的特定的历史环境
其次,简明概括其主要思想
第三,分析其思想的进步性、局限性
第四,指出其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具体操作同(一)基本一样,不在赘述。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切记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不要以偏概全;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定阶段:即确定历史人物所处的时空范围,认清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我们都要将他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区域内去考察,即理清该人物与他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看阶级:一般来说,历史人物的活动都会深深地打上本阶级的烙印,受自己阶级利益的左右。
定标准:通常我们把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判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根本标准。当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还有道德标准、价值观标准等等,但这些都应当从属于前面的两条根本性标准。
忌极端:人无完人。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客观全面。(既不要将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一棍子打死”,轻率地全盘否定;也不要做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狂热崇拜者,只看到他的优点、而看不到他的丝毫缺点,甚至容不得任何人说他的缺点。)
重民众: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民而不是少数英雄人物,在评价过程中不能过分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据活动: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是什么?不是名家观点,不是权威高见,而是历史人物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历史其实是他自己写的。人物评价类的试题和其他类型的历史试题一样,解题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须做到史论结合,而这里所说的“史”就是指历史人物的基本活动。)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1、两分法:即一分为二,就是既讲功绩,也讲局限或过错,二者有机结合,最后再指出什么是其主流。(比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2、阶段法:就是将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分阶段进行评述,然后再适当进行总评。(比如,对毛泽东的评价就可以这样去进行:将其一身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功绩卓著,晚年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但纵观一生其功绩是主要的。)
3、侧面解剖法:把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分成不同的侧面,分角度进行剖析和评价。比如,对孔子评价就可以这样进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学者和政治家。
4、纵横坐标法:将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时空范围中去考察。比如对康熙帝的评价我们就可以这样去进行:从纵向即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看,作为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可以说无愧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但是从横向即同时代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康熙帝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缺少敏感的意识,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重要的历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因此他对近代中国的落后和挨打又负有一定的责任。
四、评价历史人物常见的误区
1、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同当时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
2、要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依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是以他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效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有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带来“好”得结果。如毛泽东发动“”,其动机和效果就背道而驰,需用此观点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4、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5.离骚历史评价及语言 篇五
历史评价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离骚的语言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
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有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写作背景
6.孙中山的历史评价 篇六
班级:机械121学号:08030512104姓名:杜文平
【摘要】: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895年成立兴中会总会。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并确定革命政纲,创立《民报》。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并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在南京宣誓就任。
【关键词】:孙中山;民主共和;兴中会;同盟会;辛亥革命;三民主主义
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大地上,民主资本主义正顶着遍地荆顽强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正冲破各种羁绊登上政治舞台,一个英气勃勃的新型的知识分子群正迅速形成。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也必会创造出站在革命前列,指导历史行程的大人物------孙中山。就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伟大的革命先驱者。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再组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并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了《民报》,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此后在国内组织发动多次起义均告失败。经历了十次失败之后,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义终于获得成功,各省反应热烈,为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画上了句点。在南京被17省代表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然而在南方各省纷纷宣布效忠中华民国的同时,北方的省份却还未脱离清政府,孙中山的政府事实上没有实权。孙中山与其他革命党人不得不屈服于北方大军阀袁世凯,于2月13日提出辞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当选理事长。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孙中山遂筹划起兵伐袁,旋即失败。孙中山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寻求援助。1914年他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回国并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并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被迫去职。1919年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功载千秋,万古流芳。
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通过其他方式独到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 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二是他自发动和组织革命伊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满清朝廷的通揖、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个人名利,彰显博大胸怀,大公无私,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司法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他的政治近代化思想和理论,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了。在反帝反封建的前提下。孙中山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三民主义,以新的民权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近代化思想最终成熟和完善起来,成为具有完备理论形态的完整意义上的政治近代化的思想。这一思想和理论,直至孙中山的晚年,始终不变。参考文献
[1]互联网:百度百科
7.浅谈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 篇七
那么, 进行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应遵循如下价格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学生的历史学习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活动, 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都应该看作是一个整体, 学生的历史学业评价和其他学科一样, 都可以用系统性原则来评价, 系统的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体, 注意构成整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注重学生的历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包括历史学习的目标、方法、对于历史学习过程的透视及最终所取得的成绩等。
二、连续性原则
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包括初中和高中两部分, 共六年, 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 虽然各地区的教材不尽相同, 但内容却没有太大出入, 都是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交叉与融合, 贯穿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生活中。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业评价不应仅仅停留于某一年级、某一学期甚至某一天, 它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过程, 学生的历史学业评价就是一个走势图, 高低起伏, 错落有致, 但总体上是螺旋式整体上升的连续过程, 所以, 应该尊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连续性规律。
三、个性化原则
教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许多学科教学理念都发生了改变, 特别是历史这一学科, 涉及时间跨度大, 信息量繁杂, 学生不愿意去思考, 而是喜欢教师讲故事似的叙述, 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灌输式的教学, 直到今天这种角色立场仍未根本改变, 学生就像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 毫无个性可言, 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历史的学业评价更应呼唤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四、全面性
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应遵循全面性原则, 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表现、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学习以及担任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片面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应该按照评价的程序全面实施:确定评价标准、决定评价情况、设计评价手段和衡量评价结果等, 因此, 全面性是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整合以上中学的历史学业评价的原则, 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 应丰富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会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学习能力和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历史观等方面。一般情况下大致有这样几种方式:档案袋评价、纸上写作评价、口头评价、模拟情境评价和认知技能评价等方式。当然,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还有很多评价方式, 如加涅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将教育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此外, 近年来以计算机测试的评价方式异军突起, 将其与传统的历史学业评价方式相结合, 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 应综合利用好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的功能, 使其能够促进学生的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对学生的历史学业的评价实际上就是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历史教学目标及达到历史教学目标的程度。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一般情况下大致具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等, 这三个功能是连续递进的程度逐渐加深的关系。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的诊断功能可以综合诊断出学生的历史学习所达到的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程度, 注重评价的诊断、形成与促进功能;导向功能使学生在清楚自己历史学习的成果和缺陷之后, 有一个清明晰的学习和改进计划, 查缺补漏以臻于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还具有激励功能, 在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进行诊断和促进其制定计划之后, 学生的内心还需要一个能使自己实施计划和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动力, 这时就需要历史教师的心理激励艺术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以趋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的有序进行。
第三, 应大力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还应关注历史教师的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历史教师应该像历史这门学科一样, 善于反思与建构, 通过对自己历史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形成以评价自我为基础, 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水平与评价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中历史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的不断发展, 关注学生的历史学习已经从过去的单纯只注重笔试分数向综合考察学生的各个方面发展, 站在连续性的角度, 多样性与个性化并存, 相信学生的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会与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一样, 得到长久而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熤.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历史评价 篇八
【关键词】历史事件 教学 评价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而在中学《新课程标准》中,历史学科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评价的考察,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教师,在新课标要求下,如何做到客观评价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当前教学中评价历史事件的误区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史德”——“善恶必书”“析理居正”,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的记录、公正客观地分论断。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在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往往都会从政治和社会形态入手,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存在着庸俗化、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新教材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历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是大有益处的。由于受自身条件以及教师知识结构的影响,有的教师对历史事件评价是“照本宣科”,造成学生对历史毫无兴趣;有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过度的掺杂个人因素,不能客观地评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在中国现在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历史事件往往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在教学中评价指标单一,如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促进新朝代的建立等等,甚至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学生发展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评价方法也略显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过重视。虽然教师在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不可否认有的教师还是没有“与时俱进”,还固守着几十年形成的教学经验。
二、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因而与现实有隔离感、陌生感,使得传统的历史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历史课堂要想获取学习主体——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就必须创设历史情境,优化学习环境,把学生带入形象的历史课堂,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势。在历史教学中,做到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可从以下方面探索:
(一)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有其缘由及时间、空间、群体性等事实要素。中学历史课本里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具有科学性、宏观性特征。
每一历史事件都不是偶然出现的,它的发生、发展都有其他的因素推动。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有时会因为阶级立场、时代背景、地区差异等不同,产生不一样的评价。中学历史教科书,是经过一大批的学者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出版的,它代表一定的社会阶级立场。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去分析和评价。
基于现代化媒体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逼真的历史环境,营造深厚的历史氛围,使历史教学情境化、历史学习简单化,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在轻松活泼、和谐舒展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因此现代化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备受青睐,也成为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化教育设施制作历史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更多的历史资料。利用多媒体授课,通过历史教学软件模拟出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社会面貌,使学生更为直接、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赋予历史课程新的生命。
只有当我们把历史事件还原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摆脱旧的历史认知,我们才会真正客观、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在历史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二)注重历史资料的呈现,力求科学、客观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就对某一历史事件大加评论,因为这会误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教师要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史由证来”的“求实”“求真”精神,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思维习惯。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热闹而流于形式。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图书馆、档案室等,充分利用历史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使历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而是朝着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如何针对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把这些知识生动、形象、鲜明地展现于他们的面前,勾画出一个宽松、和谐、舒展的学习氛围,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在对历史事件做评价时,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用大量历史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说法,不能妄加评论,要做好学生的评价引导。
(三)历史知识测试多元化,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学科,它涉及了语文、数学、健康、天文、地理、宗教及艺术等,在历史教学中,在注重本学科的内容之外,还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充分借助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劳技、美术、音乐的知识技能,拓宽知识面,为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和方法提供素材和契机。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单一的讲授法告知学生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和意义,可采取学生三分钟表演各种历史题材的演讲、小品、历史剧、相声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性、主动性,每次表演效果由全班同学评价,并对历史事件进行讨论评价,但不能让学生超自由发挥,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搜集素材客观、正确评价。
【参考文献】
9.历史建筑保护的读后评价 篇九
—基于《关于历史建筑的“修旧如旧”》 张 捷
[摘 要]本评分别从内容评述、观点评析、自我认识与思考等几个方面,对《关于历史建筑的“修旧如旧”》一文进行客观阐述与自我提升,从而达到理解与感悟的目的。
[关键词]修旧如旧;评述
一内容评述
作者紧扣“修旧如旧”这个基本概念,追溯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在“修旧”过程当中延伸出来的经验与理论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历史文物的基本现状及其“修旧如旧”的改造现状,用适当的改造实例、科学的研究思路佐证我国文物工作中“修旧如旧”的必要性、合理性。
1.研究对象
研究我国在历史文物改造过程当中,“修旧如旧”的缘起、合理性以及“旧”的内涵。
作者认为,我国历史上有关“旧”事物改造过程当中惯行的手法便是“革故鼎新”、“推陈出新”。而“修旧如旧”的思想,则源于梁思成先生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历史文物改造工作的实践总结: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镜用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
历史文物是时代及地域的产物,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环境的建筑材料、建筑技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信息。而这样的历史性、地域性决定了历史文物所代表的历史状态的不可替代性—即其历史价值。同时历史文物也承载了其存在及发展的历史痕迹,同样也是有关历史重要的佐证。
而“修旧如旧”的关键,则在于保持文物的“真实性”—即“不改变原状原则”、“可识别性”—即“强调出历史与改造的区别原则”以及“可持续性”—即强调“文物原有的精神与情感的延续性”。这些,都是符合国际、国内有关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的,是合理的。
同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通过综合衡量文物本身的各种价值,作者指出了有关“修旧如旧”中“修旧”的三种途径:
对于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且建成之初的情况明确,恢复最初的建筑形态特
征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古迹,宜以建成之初的形态为原状。
对于已历经数次维修甚至重建,且最初的历史建筑形态特征已无从考证的古迹,应以
历史上最能代表该历史建筑艺术风格和成就的形态为原状。
对于现状基本完整、历史层次分明、质量较好的历史建筑,应保持该历史建筑现状的形态特征。
2.研究方法
作者在研究过程当中,结合我国文物保护的历史以及国际文物保护的实践经验,从阐述理论的历史延展性、合理性再到充分论证研究对象的科学性,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论证“修旧如旧”对于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可行,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该理念在我国的实践以及与国际的接轨。
3.研究结论
作者认为,“修旧如旧”的思想是基于我国自身对文物保护的传统价值观、审美观而提出来的,是合理的,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同时,文物保护工作应当结合本国自身的历史传统,结合文物历史的现状,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为主,以不损坏文物的历史价值为前提的修缮为辅,践行传承历史的责任。
二观点评析
1.“修旧如旧”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作者从阐述我国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可识别性”、“可持续性”这三个方面是符合国家、国际惯例的,来论证“修旧如旧”的合理性。“修旧如旧”思想,也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应尽可能保留事物的“真实性”、“可识别性”、“可持续性”都无可厚非。
可是作者忽略了历史有发展的特点,历史保护也必须更新,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墨守成规,便会被淘汰。而作者并没有论证在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修旧如旧”的可行性。
有关作者举出的例证,都只是一些对大众历史文化感受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文物改造实例,不能代表文物保护的整体现状。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在城市,在乡村,在远山别壑,在沙漠沃野,都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何其多。而现代城市的开发模式使得城市一日一重天,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改造模式大量承袭过去“推倒重来”、“追崇奇迹”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到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也的的确确屡见不鲜。我们不能否认历史,我们必须尊重历史,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实。同然,合理,不代表合适可行。任何事物,都需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看待。怎样在合理与合适之间,怎样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实践的桥梁才是解决当前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关键。单纯强调合理,不能解决问题。
2.“修旧如旧”中“旧”的权衡
作者在阐述如何保护“旧”的方式时有三种观点:
对于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且建成之初的情况明确,恢复最初的建筑形态特
征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古迹,宜以建成之初的形态为原状。
对于已历经数次维修甚至重建,且最初的历史建筑形态特征已无从考证的古迹,应以
历史上最能代表该历史建筑艺术风格和成就的形态为原状。
对于现状基本完整、历史层次分明、质量较好的历史建筑,应保持该历史建筑现状的形态特征。
可是,在文物保护过程当中,我们既要保护历史文物在某个时间节点的真实性以及其本身与环境构成的精神感受,又要尊重文物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承载下来的历史沉淀,还要丈量好如今、当今在修缮与维护之间的过渡区域,那么如何裁定一个文物到底以何种方式进行改造呢?作者所述的三个对于,是不是存在着许多的灰色地带、交叉地带?
三自我认识与思考
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对于历史文物保护发展演进的历程以及思想观念的演进,我有了比较宏观的了解。同时也更加明白历史文物保护对于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基本的出发点。当然,也清楚认识到保护工作的复杂性,长远性。
当然,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需要跨越的时代责任。我们不需要改造历史,但是必须在历史的长河中澄清历史,让有价值、有支撑意义的东西成为可行的存在。历史,是记忆的,是你之所以为之你,之所以存在过的佐证。有历史,才看得到这个民族曾经活着,现在,也正活着。
10.元白文历史评价的变迁 篇十
一 元白文略说
元稹、白居易文章有些是纯粹的骈文,有些则是在散体中包含许多浅显明白的骈句,形成富艳浅易的风格特征,与当时的流行文风比较接近,在当时享有盛誉。(注:关于唐代流行文风,请参考王运熙先生《韩愈散文的风格特征和他的文学好尚》,收入《王运熙自选集》,安徽教育出版社版。)。诗赋、策论和判是唐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主要文体,也是流行文风的重要领域。这四种文体元白都非常擅长,元白诗的富艳平易已是众所周知,不必讨论。元白的律赋也非常富艳,李调元《赋话》:“唐时律赋,字有定限,鲜有过四百者,驰骋才情,不拘绳尺,亦惟元白为然。”(注:李调元《赋话》卷四,乾隆刻本。)《唐摭言》卷三:“乐天时年二十七,省试《性习相近远赋》、《玉水记方流诗》,携之谒李凉公逢吉。公时为校书郎,于时将他适,白遽造之,逢吉行携行看,初不以为意;及览赋头曰……,逢吉大奇之,遂写二十余本,其日,十七本都出。”(注:王定保《唐摭言》卷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元稹当年应制科为第一,他的策论被《旧唐书》认为堪与王维、杜甫的诗歌相提并论,是唐代文苑的代表作(注:《旧唐书・文苑传序》,中华书局点校本。)。《唐文归》认为元稹的对策远在张说之上,在整个唐代都是首屈一指的杰作(注:朱东观《唐文归》卷十八,古香斋刻本。)。白居易与元稹同年应制科,入乙等。《新唐书・艺文四》有《元和制策》三卷,就是专收元稹、白居易、独孤郁三人的对策,可见元白的对策在当时很有影响。判文是唐代的一种重要应用性文体。唐代士子经过礼部考试,取得做官的资格,然后还要通过吏部的考查,方能授予官职。吏部考查的主要项目是身(长相风度)、言(语言表达)、书(书法)、判,其中判最为重要。(注:关于唐代判文的情况,参见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七章《唐代判文》,中山大学出版社版。)白居易的判文在唐代最负盛名,据白居易自己称:“日者又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传为准的。”(注:《与元九书》,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四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元稹也说:“明年,(白居易)拔萃甲科。由是《性习相近远》《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及百道判,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注:《白氏长庆集序》、《元稹集》卷五十一。)制诰由于其代言的特殊性质,在唐代非常受重视。元白都曾任翰林学士,掌制诰。元和末,二人一起对制诰的写作进行改革,提倡自然流畅内容充实的风格,但并没有改变用骈体写作的惯例,相反,他们有的制诰还是非常精致的骈文,如元稹《许刘总出家制》,就被收入挑选非常严格的《唐宋文举要》乙编(注:参见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乙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元白的制诰当时影响很大,白居易编成《白朴》,专门传授制诰作法,人们“求访宝重,过于《六典》”(注:元稹《酬乐天余思未尽加为六韵》,《元稹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策、判、制诰都是唐代非常重要的文体,也是那种富艳浅易的流行文风的主要载体,判要求用骈体来写作,制诰自魏晋以来就经过骈化,主要也是用骈体来写作,策论是为了考查考生对政治问题的认识能力,但长期以来受时代写作风气的影响,考生在文字表述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经常插入大段的骈句。元白在这些领域享有盛誉,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这类文章有大量浅显的骈句,或者干脆就是骈文,与时下流行文风相吻合,本身就构成流行文风的一部分。
如果说策、判、制诰都是公文,元白在写作时必须遵守当时的规则,他们这类文章表现出的富艳浅易的风格还有可能是出于对惯例的尊重,是一种被动的表现,那么他们另外一些较为私人化,因而也更能体现写作个性的文章就能够充分地说明这种文风是否出于他们自觉自愿的选择和追求。
让我们先来考察白居易的情况,请看以下例子:
矧兄遇疾于路,路无药石;归全于家,家无金帛。环堵之室,不容客;稚齿之子,未知哀戚。(《祭符离六兄文》)
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草堂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养竹记》)
呜呼微之,始以诗交,终以诗决。弦笔两绝,其今日乎?呜呼微之,三界之间,孰不生死?四海之内,谁无交朋?然以我尔之身,为终天之别。既往者已矣,未死者如何?(《祭元微之文》)
这些段落都是用浅显的骈句来铺陈,句式整齐,极少用典,一、三两例甚至还采用了类似于民间歌谣中顶针的修辞手法。在白居易的散文中,经常出现大段大段的骈句。以上四例,从写作手段来看,分别是叙事、写景、议论和抒情。从时间跨度来看,第一篇写于贞元年间,中间两篇写于元和年间,最后一篇写于大和年间,分别是白居易早、中、晚年的作品。可见这种文风贯穿白居易一生,体现在他的创作整体中。《旧唐书》评论白居易云:“文笔富艳,尤精于诗笔”,(注:《旧唐书・白居易传》,中华书局点校本。)拈出富艳二字来形容白居易的风格,是非常准确的。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元稹的创作中。《诲侄书》虽是主要以散体写成,但其中穿插了许多骈句,如“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乞丐羁游,以相给足”,“及今思之,上不能及乌鸟之报复,下不能减亲戚之饥寒”,“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等等。这些骈句非常简单,句意显豁,用典极少也极平常,穿插在散体中形成富艳的效果。
从以上所举的骈句,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元白文的平易特征。实际上,平易是元白文的整体风格,尤其表现在构思和用字方面。从构思方面来看,元白文立意浅显明白,结构清楚简单。如白居易的《草堂记》先以草堂为中心,写经营草堂的经过和草堂生活的舒适,然后推扩到草堂周围的美景,最后发表适意知足的人生感慨。又如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先回顾自己创作经历,然后叙述编纂诗集的原因,最后说明编纂去取的原则。这种构思有自然平易的优点,但有时不免显得比较平弱。这与韩愈古文的特点正好相反。韩愈古文通过倒插、铺垫、转折等安排,显得构思新警,虽然有时不免费解、做作,但读者在阅读时的确能体会到那种“如赤手捕长蛇”(注:孙樵《与王霖秀才书》,《孙樵集》卷二,四部丛刊本。)般因险见能的审美愉悦。从用字来看,韩愈古文有时因喜欢用奇字重字而流于怪僻晦涩(注:详细的分析见《韩愈散文的风格特征和他的文学好尚》。),而元
白文则避免了这种弊病,所用的字词都是十分常见的,有时甚至是非常通俗的,如白居易《祭李侍郎文》“大开口笑,满酌酒吃”,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僧之徒误以予为名声人,相与日夜攻刺史白,乞予文”等句中的吃、名声人等。
【历史评价】推荐阅读:
初中教案评价历史人物09-12
dp中国农业税历史评价10-19
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探索06-27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史回顾与评价06-29
历史历史剧09-05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11-05
自我评价及教学评价08-02
高三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09-03
望谟民族中学历史教研组历史知识竞赛方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