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语言魅力无限教学设计(共9篇)
1.精妙语言魅力无限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反思”让课堂魅力无限
服纺部赵双
【内容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反思的探究总结,以此提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厌学情绪。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人要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早在1910年,杜威就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厌学情绪严重。要想使他们牢固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好,工作后迅速成为骨干员工,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怎样才能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将理论层面的“反思”付诸实践,真正起到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呢?围绕上述问题,我对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反思”进行了探究和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记成功之举
如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过程等,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
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如我所教的《棉纺织概论》中有一节是介绍机织物的各种组织的,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我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纸条做成“三原组织”的组织图,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三原组织”的组织特点、织物特点。这种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了这部分内容。这一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课后记下心得作为教学经验,它的效果比自己在黑板上画得满身是汗要好得多。
记不足之处
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渗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陈旧的教学方式,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讲解过程,难易欠妥的练习题配置等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在讲解化学纤维中的涤纶时,我补充了大量的知识,如它的俗称是“的确良”,以及它的起源、流行、优点、缺点等,自认为已经讲的非常透彻。但课下一个学生的话让我如梦初醒:“老师,的确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原来我只顾讲解理论,而忽视了学
生对这种早已过时的面料的生疏。我赶紧通过各种手段搜集,终于把“的确良”这种“神秘”面料展现到学生眼前。
记教学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教育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例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及所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说实话,以前我十分害怕这种“意外”发生,怕这种意外脱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怕它脱离了设计好的教学轨迹,怕自己无法驾驭,怕耽误了教学时间。但经历了下面这件事情,我收获颇丰。
刚接11级新生,在给学生介绍实习单位时,我提到一个问题:“大家知不知道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什么?”一个挑衅的声音响起:“这个谁不知道,当然是衬衣了。我爸爸穿的都是这家的高档衬衣。”“看来这位同学对咱们以后的工作单位非常了解,那你能站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产品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还有色织布、西装、毛巾、袜子等。”“非常棒,大家要像这位同学学习,对我们的专业多做了解。”下面的时间,这位同学都非常认真。我知道这个学生是想给老师一个下马威。我通过
适当的表扬,让他反而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四、记学生的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并虚心接受。这样不仅使一种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鼓励。
如学习“三原组织”的组织图时,虽然让大家自己动手编
织,有了一个记忆的过程。但是因为图形复杂,只利用课上的时间,难以熟练掌握。这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担心学生们掌握不好,我于是在课堂上一遍遍地强调它的重要性。这时一位学生“砰”地一声起立:“我有一种办法,我们可以把组织图贴在墙上,大家每天都可以看到,有助于记忆,而且还可以美化教室。”我猛然一惊:“好办法!”课堂上响起了一片掌声。
反思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教师要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及时记下得与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才能比此
节课更好,写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再教”中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
当学习“折布机的工艺工程”这节课时,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讲解,发现学生能够听懂的非常少。我马上调整下一个班级的教学内容,准备再教设计,用尺子和纸条制作了教具,在讲解的同时,用教具来模仿折布机的运动过程,然后让学生观看折布机的工作视频加以巩固。课后学生充分交流,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才能总结发扬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坚持时时反思,处处反思,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我们教师才能从“经验型”、“操作型”教师成长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不再重复昨天单调、乏味的教育教学故事,早日从日复一日的繁重劳作中解脱出来,逐步走向教书育人的艺术享受,同我们的学生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12),17-21.[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3]鲁兴树.反思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课程与教学.2003(2)11
发表杂志:《中小学电教》2011年9月下总297期(2500字)
2.精妙语言魅力无限教学设计 篇二
一、激情导入,摩拳擦掌
富有激情的课堂导入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摩拳擦掌、急切地想要参与进文本学习之中,这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让他们的意识无意中进入更高的境界。
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导入语:“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骚客都曾经为了它而纵情歌颂,那些和长江有关的诗文总是能够让我们感到心潮澎湃,内心激动不已。大家是不是还记得自己学过哪些和长江有关的古典诗词呢?”这样的导入语以高姿态和浓厚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这样的导入语还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让学生思索自己曾经学过哪些和“长江”有关的诗词。在学生完成了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另一首和长江有关的诗词,那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想想它展现了长江怎样的风韵,和其他描写长江的诗词比,它在风格、内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个导入语很好地将学生引入到了学习之中,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有一种摩拳擦掌的感觉。
导入语的使用对于教学是否成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巧妙指导,恍然大悟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巧妙的指导语来加以启发,有效的指导语并不是那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用语,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感悟。而巧妙的指导语还可以有助于解决教学矛盾和课堂中的偶发事件,体现教师的自身素养。
例如,在学习《祝福》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可以通过巧妙的教学语言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大家在阅读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大家觉得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那么你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个原因的呢?大家不如来争当福尔摩斯,探究一下这篇文章中的‘祥林嫂’究竟是被谁给害死的。”这个指导语切中了文章的关键,将学生引入到了小组讨论之中,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幽默性,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具体情况来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如果学生对于祥林嫂的死因争执不下,难以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了祥林嫂。’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是不是正确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打开了思路,但是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起到了启发的效果。
巧妙的指导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让学生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情绪,解决课堂中的种种问题,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智慧,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师生交流之中。
三、多元评价,个性启迪
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更能改善师生课堂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价语言,如用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用充满情感的对话式评价语言能够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
例如,在学习《六国论》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词汇的语义和特殊语法,更要让他们理解文章不是纯粹的史论,而是有针砭史事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多元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有的学生对于“率、暴、厥、洎”等词汇的正音和解释都没有很好地掌握,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与其直接批评,不如用更加亲切的方式来进行鼓舞,可以让学生再读一次,并且说:“你在后面一次将这个字给念对了,这是进步,要把这个字的读音牢牢记住啊,老师说不定还会突击考察你哦。”这样的评价有一定的激励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而且不会让学生产生懈怠之心。
教师的评价用语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却能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
第斯多惠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合理使用教学用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起到了指导、启迪、评价等不同的作用,同时也是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良好交流的纽带,如果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课堂用语,那么必将使得课堂变得更有魅力。
3.网络教学 魅力无限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物;网络环境;高效课堂
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发展潜力,要做到与时俱进,则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更新教的观念和方法,采取新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传统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而网络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依据教学实践我谈谈网络环境下生物教学的几点优势。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中,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经过教师精心准备和制作的,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如:文本资料、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只要我们打开电脑,点击相关网站,键入关键词,瞬息之间就有来自不同网站提供的信息置于眼前,如以“水中生活的动物”为例,通过在网上下载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或录像片,让学生对众多的水生动物有一个直观感性认识,借此引导学生思考:“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在水中生活的?”引出实验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由于此实验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在课堂进行操作势必会达不到预期的实验结果。我对其鱼鳍逐步进行麻醉,然后拍成CD制成课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录像对各种鱼鳍的作用一目了然,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如果还有需要,还可通过上网到虚拟科学馆、生物园、图书馆查找有关的资料,将传统的课堂延伸到更为广大的网络课堂天地,使学生的学习与世界前沿及实践利用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随着网络这种开放的媒体得以提高,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
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兴趣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生物教材中大量的知识点比较抽象,而教学网络却能将文字、图片、录像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感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消除单纯课本文字内容的单调、枯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进一步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合作探究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
三、提供虚拟空间,创设“真实”场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教学内容都离不开实验,同时也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但实际生活中很多的实验受到设备、场地、实验材料和实验隐藏的危险性等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完成,网络环境为我们生物实验提供了一项强大的功能——虚拟现实。它是由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参与者可进行各种操作。例如在探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中,运用多媒体视频录像演示这一生理过程,通过慢放、特写等方法处理镜头,则能真实艺术的再现心脏的四个腔室以及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
四、优化学习方式,高效获取知识
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觉并用是75%。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课件,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信息量大,图像生动,能轻易地把大量冗长、枯燥的文字图像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动态化。如在探究《尿的形成和排出》中“肾脏是如何将血液中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这部分内容,因其比较抽象,在教学中以CAI软件展示肾单位、肾小管、肾脏内的毛细血管,并以3D动画形式展示流经肾脏的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将血液中的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让学生对尿的形成一目了然,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
4.红楼小人物的语言精妙之美 篇四
红楼小人物的语言精妙之美———《贾芸谋差》的文本解析
王冬梅
(山东省巨野县高级中学)
《贾芸谋差》是节选自《红楼梦》中的一个章节,并有所删减。贾芸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在删减之后的本篇文章中,却被用极为细腻的语言描写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形象塑造。
贾芸是“廊下住的五嫂子的儿子”,是贾府末流的“草”字辈子孙。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又老实本分,他也因此“中途辍学”,独自拼搏,以图谋生。在《贾芸谋差》这篇课文中,贾芸就是抱着谋得差事的目的来展开自己的一系列活动的。他先后与宝玉、贾琏、卜世仁、倪二、王熙凤进行了对话,通过面对这些人的`不同表现和语言描写,展现了贾芸这个人不同角度的性格特点,深层次地展现了贾芸的心理活动,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在贾母房外,贾芸遇见贾琏和宝玉,他抓住宝玉的一句玩笑话竟然认起爹来,把一般人认为的“屈辱之事”,说得理所当然、欢天喜地,极尽其善迎合、会奉承、巴结“权贵”之能事。
再见贾琏时,面对着贾琏故作有权的虚伪,他耐心地倾听,小心地迎合,细心地提醒贾琏不必在王熙凤面前多言,免得坏事,又巧妙地说成“到跟儿前再说也不迟”,既没有损减贾琏的面子,又极有预见性地保障了自己目标达成的成功率。
出了贾府,探得消息后,贾芸开始思量如何才能把差事拿到手,他想起了自己当老板的舅舅——卜世仁。可当他面对舅舅说起话来冠冕堂皇,实则无情无义,心里是狠心绝情的虚伪和假情假意时,他心恼而面笑,说出的话是句句感激,句句心诚,却每一句话中都藏着强有力的回击,绵里藏针,极富语言艺术,这么聪明的贾芸该用怎样的语速、语调、语气才能不失劲道又面上真诚地表达出这种回击与讽刺呢?!这真是值得品味和揣摩的句子!
离了卜家,路上碰撞了泼皮邻居倪二,待倪二正要动手之时,贾芸是如此说的:“老二,住手!是我冲撞了你。”“是我冲撞了你。”虽说用的是句号,然而这一个“我”包涵意蕴太丰厚了!“我”是谁?是何身份?有何面子?凭何“我”就可冲撞人人惹不起的泼皮倪二?“我”和倪二又是什么关系?说“我”时又是什么样的心理,用什么样的语速和语调说出来让倪二无法动手?贾芸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内蕴何其丰富?!性格、心理又是何其生动鲜明!
贾芸最精准的形象塑造还是集中在与王熙凤两次见面的语言交锋上,主要集中在教材中的12~17自然段中。贾芸第一次见凤姐之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他“深知”凤姐是“喜奉承爱排场”的,可见其为今日谋差之事做了不是一天的功课,把掌权人物——王熙凤的性格、喜好已经摸得透透的了,所以,凤姐出场之前,他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地“抢”上来请安。面对凤姐的“连正眼也不看”,他由自己的母亲聊起,甚至用对天起誓来表明对凤姐牵挂、佩服的“诚心”.用收到馈赠的香料特地来“孝敬”婶娘的谎话,奉承凤姐对贵重香料使用不比贵妃少,同时也用“‘有钱’、‘做官’的朋友特地送给我这些贵重香料”来抬高自己的身份,终于赢得了凤姐的夸赞。能让凤姐对他的态度发生180度的大转弯,绝对显示了贾芸的能言善辩,巧言令色。然其心计之深,更能震撼人心地是他巧妙地引导凤姐自己说出给他差事的事儿,虽然凤姐并未接招,但也足以显现贾芸这个人“伶俐乖巧”之妙。对于贾芸这一人物形象,我认为最能彰显画龙点睛之妙的即在于“凤姐笑道:‘哦!你那边没成儿,昨儿又来找我了?’贾芸道:‘婶娘辜负了我的孝心。我并没这个意思;要有这个意思,昨儿还不求婶娘吗?’”贾芸嘴里的“这个意思”颇有一番“意思”,既是送礼又不是送礼,既不是孝心又是孝心,不管凤姐说不说透“这个意思”,“我”都得赖在“孝心”的份儿上,明要了(“如今婶娘既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搁开,少不得求婶娘,好歹疼我一点儿。”)!凤姐接了贾芸裹着“还是您当家儿”的糖衣炮弹,看在“没这个意思”的“孝心”的份儿上也终于中招了(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道儿走么!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的耽误到这会子!”)。贾芸不仅“明白”还善接巧话!凤姐“卖弄”自己大权在握时,被贾芸快速地揪住了“尾巴”:“好婶娘,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件办的好,再派我那件罢。”不仅揽下眼前这差事,还为下一次的差使做好铺垫,真是伶俐、乖巧、聪明、机灵!贾芸形象的“呼之欲出”必须在静心品读他的“语言”和“话里藏话”中浑然天成,非读无以成“形”!北师版教材的编者设计本单元的意图也在品味“话里有话”,让学生体会学习“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形象塑造”的写作手法。学生不管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还是对塑造手法的学习,都离不开读。
5.青春无悔,魅力无限 篇五
活动背景及目的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充满朝气的歌,它奋发向上,斗志昂扬;有人说青春是一张面孔,一张充满自信与欢乐的面孔;有人说青春是一条路,一条充满鲜花和掌声的路,它的前途明亮,前程似锦;有人说青春是一轮朝阳,一轮充满阳光与温暖的朝阳,它激情飞跃,如火蒸蒸日上。我说青春是我深藏在心底不变的旋律,悠扬,缓慢而又漫长,托出自我人生,展现自我风采。鉴于我们正值青春的韶华,满怀激情与活力,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之际,我们开展了本次以“青春无悔,魅力无限”为主题的趣味运动会。
本次趣味运动会的宗旨在于增强参赛运动员的凝聚力,展示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和竞技热情。弘扬阳光精神,增加团队凝聚力,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光明的时代,有挑战才有财富。本次的趣味运动会也会丰富参赛同学的课余生活,给每一位同学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学习之余好好锻炼身体,注意各种才能的挖掘、培养与展示,同时增加同学之间、学院之 间 ,校际之间的交流、并促进友谊,为美好的研究生生活留下灿烂辉煌的一笔财富。
比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2014年11月21日(周五)下午1点半---4点半 比赛地点:北京语言大学田径场
(二)比赛项目
1.数量大比拼:青蛙过河,踩气球
2.速度大对决:旋转乾坤,激流勇跑,心心相印,滚雪球 3.淘汰我来赛:萝卜蹲,适得其反
(三)报名资格及办法:
报名资格:在我校注册的所有中国研究生、博士生研究生和外国研究生。周边高校有意愿参加此次运动会的研究生。
组队方式:10人一组,一组中5名男生,5名女生(可根据实际报名情况调整)
报名办法: 校内报名:
个人报名,不限男女。发短信注明“姓名,性别,学号,联系方式”。校外报名:
周边各高校可以通过各自学校外联部与北语校研会外联部沟通报名 报名联系人:
校内报名:田培园:***
吴艳茹:*** 校外报名:外联部负责 报名截止时间:
2014年11月18日晚21点 报名人数限制:
限于时间和服务人员的人数,报名人数上限是80人。
(四)比赛办法和规则
比赛办法:第一个和第二个项目采取对决的方式进行,分别按数量和时间计算成绩,系决赛。第三项采取淘汰赛的形式。
规则:参赛运动员如有违规行为,第一个项目减少5个,第二个项目增加5秒,第三个项目违规的运动员退场。
(五)录取名次及团体总分的计分和奖励办法
1、第一个、第二个项目和第三个项目按名次计分,第一名至第八名分别是8,7,6,5,4,3,2,1分。
2、奖项设置:参赛者均有礼品赠送。奖品因名次而有价格差别。
附录:比赛规则
10人一组,分别参加第一,二,三项比赛。
(一)第一项:数量大比拼:青蛙过河,踩气球
1)青蛙过河:每组选出五人参加比赛,3男2女,分4个组进行,每组2个队伍进行比赛,比赛时间5分钟,起点到终点共4米,前2米设置障碍,要求运动员用膝盖以上部位夹着网球,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往前走,绕过障碍后,双脚夹着网球蛙跳至终点,中途掉球原地捡起后继续比赛。规定时间内,运球多者取胜。
2)踩气球:每组选出两人参赛。每人双脚各绑两个气球。比赛开始后,互相踩对手的气球,在规定的时间内,剩气球多者获胜。
(二)第二项:速度大对决:旋转乾坤,激流勇跑,心心相印,滚雪球
1)旋转乾坤(手耳同心):每支参赛队伍全组参加,比赛分成两组进行,每组四支队伍竞赛参赛者先将右手抓住左耳,在原地转十圈,然后向前进行接力跑。在相同的距离下,看哪组用的时间少。2)激流勇跑:每支参赛队伍选6人参加,3女3男,比赛分成四组进行,每组两支队伍竞赛。将相邻两人的脚踝用绳子绑在一起,比赛开始后,站立式起跑,用时最短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若中途绳子松开,则系好继续比赛。
3)心心相印:每支参赛队伍全组参加,比赛分成两组进行,每组四支队伍竞赛,每队共分成四组,两两一组。背对背站好,中间夹住一个气球,向前运行,然后进行接力。在相同的距离下,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4)滚雪球:每支队伍5人参加,2女3男,比赛分成4组进行,每组2支队伍参赛。每队5人纵队排在起点处,各队第一位队员迅速向前跑去,绕过终点标志物跑回起点,与第二位队员两人拉手迅速跑向终点,折返后返回起点,再拉第三个人的手变成三人拉手跑,以此类推,直到整个队伍跑完为止,用时短者获胜。
(三)第三项:淘汰我来赛:萝卜蹲,适得其反
1)萝卜蹲:所有队员均参加比赛,每个队伍中的1人,与其他7支队伍的7人重新组成1个小组,每个小组8人,共10个新的小组,每个新小组中的人按照萝卜1,萝卜2,萝卜3......萝卜8编号,每组可选出1个人作为领头萝卜,队员在喊的时候蹲下,并逐渐加速,喊错的或没喊的被淘汰,最后1个剩下的人即为本小组的获胜者。10个小组同时开始萝卜蹲,最后看那支队伍的代表胜出的多,即为获胜者。
2)适得其反:每支队伍选4人参加比赛,2男2女,8支队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每个队伍各1人,工作人员随机说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参赛选手要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工作人员喊左,参赛者须向右移动,不动或方向不对者即被淘汰,胜出的4人继续比赛,如果胜出的4人中同一小组的队员超过2人,则该小组为最后总获胜者,如果不超过则继续按规则继续比赛,直至剩最后一个获胜者,其所在小组即为本项目的获胜者。
活动经费预算 1.道具:气球,打气筒,细绳,布条,笔等:260元 2.纪念品:120*4=480元 3.工作人员饮用水:60元 4.分组标志牌:80*5=400元 5.奖品:
第一名:30*10=300元
第二名:25*10=250元
第三名:22*10=220元
第四名:20*10=200元
第五名:18*10=180元
第六名:15*10=150元 第七名:12*10=120元
第八名:10*10=100元
以上五项,共计2720元,如果我们能拉到赞助,且赞助商能够提供奖品,分组标志牌或其他形式的物品,则预算中的2、4、5项可以去掉。
6.户外体验式培训魅力无限 篇六
在几年前,户外体验式培训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但仅仅是几年的时间它就成了企业提高自己竞争力的必修课。什么是户外体验式培训?在现代社会开展户外体验式培训有什么意义?户外体验式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北京1+1>2拓展培训学校进行了采访。
Q:什么是户外体验式培训?
A:户外体验式培训是利用大自然所设计的一些项目,让参训者在应对挑战时,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
Q:户外体验式培训是如何产生的?
A:二战时,德国人在大西洋的海底用潜艇去攻击英国商务用船,人们发现灾难过后都会有一小部分人能存活下来。奇怪的是活下来的那些人并不是年轻的水手,而是在那艘船上年纪较大的老水手。一些心理学家和军事专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当灾难来临时,决定你是否生存的最关键的因素不是你的体能,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年纪较大的水手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有着坚定的生存信念,最终能生存下来。而年轻的水手们,在面对灾难时,精神的沮丧导致了生理防线的全面崩溃,从而造成了体力的急剧下降,最终走向死亡。于是1942年,一个名叫库尔特・汉恩的德国人和英国人劳伦斯・豪尔特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这就是体验式培训最初的一个雏形。这所学校对二战兵员的生命保障曾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Q:那么体验式培训在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
A:一些组织行为专家从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的培训模式中得到启发。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很多社会人和管理者经常遭遇落海水手同样的境遇,人们在面对节奏飞快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复杂的社会氛围时,往往会造成很多社会人的思想保守、情绪焦躁、精神压抑、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承受不了压力会采取极端的行为。这些现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损失。于是在英国慢慢形成以培训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为对象、以培训管理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管理技能作为培训目标的学校。发展至今已经历了近半个世纪,这种方式被28个国家近50所学校所接受。
Q:户外体验式培训与别的培训相比,有什么不同?
A:听到培训这个词,我们的脑海中会出现到很多种培训。比如IT培训、语言培训 。但是它们更多的是在传授一种技能,是可以量化的,而体验式培训则是传播一种观念,一种精神,是不能量化的,
它所传播的精神就是:激发自尊、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放眼未来。
Q:这种培训真的能对我们的精神起到那么大的作用吗?
A: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你试图去改变一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真正能够让人改变的还是自己,因为研究表明:所体验过的事,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我们只能真正相信自己所感受到的,而对其他只能怀疑着接受。
在户外体验式培训当中,培训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学员才是真正的讲师和主角:讲解自己的看法、观念,进行团队之间的沟通、讨论、升华,把自己的观念负诸行动,从而最终改变自己、完善团队。
一位学员曾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大家回来后改变会如此之大,大家不再相互抱怨,不再推卸责任,现在的我们很团结,每个人都比以前更努力,在一起工作变成了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
Q:当我们感受到精神压抑、沮丧甚至绝望的时候,当我们的事业停滞不前的时候,是否也就是我们需要审视自己、改变自己的时候了?
A: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你了解自己吗?你知道当你面对压力、挑战时会怎样吗?你了解你的团队吗?你知道当你在抱怨你的团队时,也许问题就出在你身上吗?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到1+1>2 (帮助企业实现绩效最大化,也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吗?如果你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你就应该改变一下了。
Q:大家都参加培训,但每个人的收获是不同的,要使体验式培训真正发生作用,参加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A:对于每个学员,参训的态度不同将直接影响培训的结果。体验式培训属于一种内省式的学习方法,要求学员有非常高的参与度,才能收到培训的最佳效果。而这从另外一个意义来讲,培训师要有非常好的引导能力,才能使学员进入这样一种内省状态。因此这就要求一次成功的培训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员的高度参与,二是培训师的引导能力。
Q:要保证培训的效果,除了培训师的引导能力,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的企业还应该做什么呢?
A:首先要有明确的企业培训目标,就是企业为什么要组织自己的员工来参加培训。一般来说,新员工的培训,其主旨是人际关系的建立、沟通以及企业文化的渗透;而对于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提升领导和决策能力就成为了培训的重点。然后针对企业的不同目标,培训公司会量身定做不同的培训课程。通过使企业、参训员工以及培训课程这三者的培训目标达成一致,使员工认识到培训将会对企业和个人产生的深远影响,才能使参训员工真正投入到培训当中去。
7.情感培养让语文教学魅力无限 篇七
创设情境 拨动心弦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的情感培养素材。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通过人文熏陶,让学生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如果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悄悄地拨动学生心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从而培养其优良的品格。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入境再现,文章的情感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引起其鸣;只有入境,课文的艺术形象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再现,产生感染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常常渲染课堂气氛,创造浓郁的情景,让学生在一种特定的氛围中,似见其形,似闻其声,达到情感其鸣,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比如,在教学《散步》这一课时,笔者用《烛光里的妈妈》导入,优美的音乐,深情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一个情感世界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效果。
走进文本 感情朗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笔者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每学习一篇课文,笔者都要求学生熟悉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会享受朗读,用心吟诵,并要求他们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比如,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组读、领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形式。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朗读都要带上感情。笔者常常告诫学生:如果读不好文章,那文章再好也都会被糟蹋了。首先,鼓励学生们放开声音,大胆地去读,去品、去感悟。情感跟随作者一起变化,喜怒哀乐皆备。其次,告诉学生要忘记自己是谁,“学李白的诗,你就是李白;读杜甫的作品,你就是杜甫。”最后,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读文章,读诗,品味那一段段优美的文字。
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笔者先示范感情朗读,读出那种气势磅礴的力量。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一人领读、女生读、男生读、小组齐读、轮流读等各种方式来表演朗读,让学生带上自己的感情,练习有声有色的演读活动:
(男合)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女合)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男合)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女合)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众合)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男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众合)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女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众合)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女合)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男合)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众合)好一个安塞腰鼓!
(男女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众合)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男女领)好一个黄土高原!
(众四步轮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学生们通过这如痴如醉的朗诵,已深深地被文章的大气磅礴所吸引,并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这堂语文课,喜欢上了语文。
平时上课,笔者喜欢让学生配乐朗读。语意的表达加上音乐的伴奏,可凸现出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学生沉醉在这样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验出作者的丰富情感。比如,学习宋代名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时,笔者组织大家配乐朗诵这首诗。当优美的乐声扬起,同学们一面聆听着朗诵者之咏叹抒情,一面也随音乐诵读,感受着那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仿佛走进醉人的月夜里,悠扬的旋律如清风流水般从心头拂过,深切而浓郁的思念之情,如花一样鲜艳,像露一样清新。在动听的朗诵中,学生们进行着诗情画意的体验,效果甚好。
放飞想象 物我合一
给心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它飞!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些课文非常优美,然而被我们一讲,却变得索然无味。所以,笔者就引导学生,描摹意境,合理想象,使学生融入情境,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笔者描述第一小节画面,让大家闭上眼睛,跟随老师一起想象,体会画面美。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
在《乡愁》的第三小节,学生读诗: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进而描摹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
“中秋月圆人应团圆,但是当作者历尽千辛万苦,归心似箭地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是不见母亲只见坟!再也听不见母亲亲切的唤儿声,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再也感受不到母亲温情的摩挲了。含辛菇苦的母亲由于年老体衰,由于念儿成疾已经长眠于地下了,那‘矮矮的坟墓’正说明母亲溘然长逝已久了!在母亲就要闭上眼的那一瞬间,她多么想听儿子再喊一声‘娘’!她还努力地伸出枯槁的手想抚摸一下儿子,但是无望了,多年的希望、失望的交替此刻变成了黑漆如夜的绝望了,这时一滴冰冷的眼泪在紧闭的眼角流出。‘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啊!真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此情此景,让人伤心难过,学生们沉浸其中,默默不语。这时,笔者让学生谈自己所想到的,学生们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其中,有一位同学说:“我想到的是,一位老人站立在他母亲的坟前,坟的周围是枯黄的草和秋天的黄叶,不时一阵阵风吹过,吹动老人的头发,老人两只手下垂,神情肃穆,一动不动地站立着。”
情感培养,让学生融入作品,体验酸甜苦辣,感受喜怒哀乐,不由自主地爱上语文,喜欢上了语文课。
以情激情 诉说感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感情对学生的情感有直接的影响。当教师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课堂之中时,感情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并能及时传导给学生。
例如,在上综合实践课《献给母亲的歌》时,笔者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的文章《母亲,我永远比您的小鸡重要得多》。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也很动情,之后纷纷走上讲台,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动。
“我小时候调皮,在玩闹的时候不小心把家里唯一吃饭的锅打破了,母亲当时很生气,狠狠地在我背上拍了几巴掌,过了一会又把我叫到跟前,掀起我的背心,看我背上的手印,母亲的眼圈红了。”
“我在学校时被玻璃划破了脚,当时父亲不在家,天又下着雨,母亲就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我回家,等回到家,母亲的裤腿全是泥,衣服都湿透了,可刚回到家,顾不上换衣服,就给我上药包扎。”
“我那一次因为贪玩,误了汽车发车时间。村里的同伴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母亲抱怨,让我一个人走。我就只好背着书包,孤零零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无意间一回头,却发现母亲在身后悄悄跟着我。瞬间,我感动得落泪了。”
“我虽然长得比较高大,但有一次,我被过路的摩托车撞伤。比我瘦小很多的母亲,竟然背起我大步如飞地到了医院。”
“我的脚上曾经起过水痘,走路困难。然而,我的母亲每天都背着我上下楼,送我去学校上课。妈妈呀,儿子永远爱你!”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多数学生们都说得很动情,甚至有的学生,说着说着,就激动得落泪了。
语文是活生生的生活,是一种爱的体验。走进课堂,融入感情,你就不由得会惊叹,会沉迷忘返。我们是文海里的小舟,是蔚蓝大海里的小鱼,在这里,常常陶醉。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让他们带着感情上课,课堂会生动起来,语文教学会魅力无限。
8.品读精妙的语言 篇八
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我于2010年11月份的时候在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高一(16)班上的,是学校为迎接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而去请省教研室的杨永明老师来事先问诊的课,所以市、区两级的教研室老师和全校语文老师都参加了听课,上课的意义不一样,怕有所散失,可想压力比较大。就一直想如何突破,所以就索性只选取品味写景的语言一个角度来进行解读。以此来体验体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语言特色。
过程描述:
一、导语
师:同学们,某某同学的演讲很精彩,通过“月”的意象表达了大陆与台湾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我们今天也学习一篇与月有关的精彩的文章,即是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篇目、作者)师:朱自清先生曾经很自信地说,他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就是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令人“惊异”的美。(学生有惊异状)师:荷塘,平凡吧;月色,普通吧。(学生点头示意认可)要从其中创造令人惊异的感到新奇的美,乍一听,真让人难以置信。那我们就慢慢欣赏吧!生:好!
二、明确目标
师: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们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生:学生明确4~6段。师: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读语言
第一部分:鉴赏四、五段,让学生自由发现鉴赏点,教师适当引导。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是田田的叶子。”(指导舒缓朗读)师:用“田田”形容荷叶相连很形象,“田”字就像一张大荷叶,田田就像是荷叶相连的样子。(让学生大胆想象、联想)师补充:杨万里《晓出净慈寺松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生:联想想象情景。
第二,“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师:谁能帮助我们理解“袅娜”、“羞涩”的意思。生:七嘴八舌说开了。生(明确):“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师: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追问)生:比喻。生:那三个比喻放一起呢?师:三个比喻的句子放在一起是什么修辞呢?(有学生在下面小声的说是博喻)师:对,就是采用博喻的修辞手法,“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师解释博喻的手法)师: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师: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读出荷花的迷人)生:感荷花的迷人。学生齐读此段文字。
第三,“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师:那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了。师解释通感的修辞。师: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生(第五组学生):那不也有比喻吗?(学生提出不解)师:是的,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但前提是两种事物有相似点,和比喻不同的在于它能打通两种感觉。生:似有所悟。师:接着讲解。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怎么不让我们陶醉呢?师:你们能否读一读,我想听一听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生:齐读。(有陶醉样)师:顾名思义,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一种感觉一重美感,两种感觉就是双重美感。师:这种手法并不少见,你们能举个例子吗?生:学生摇头。师:(启发式)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多么生动。师:你们能举例吗?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比如: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还有一首通俗歌曲,沙宝亮唱的,名字叫“暗香”。
四、布置作业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几种修辞方法,请同学们下去后完成如下作业:①用博喻与通感的修辞各写一个句子。②王国维先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了怎样的情语呢?
教学研究与反思:
第一,教学中,我采用中间突破的方法,从写景开始切入文本解读,在这里我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荷塘的意境,点拨学生分析细节描写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作者笔下的荷韵。并留下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对话交流。
第二,朗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感悟了作品的情感。教学设计中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集体齐读等朗读形式。目的是想通过师生的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进文章特有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三,本节课循循善诱,注重引导启发,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悟、品鉴和积累,注重了知识与能力、情感间的联系,对于文本的朗诵,语言的感悟以及氛围的营造都是做的很好的,真正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陶冶为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了美得享受。
9.精妙语言魅力无限教学设计 篇九
指导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语言进行赏析,首先需要建构一些基本的模式或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逐一进行引导:
一、锤炼精妙词语:抓住句子中用得特别准确或是生动的词语(一般会是动词、形容词或是副词之类,或者是用得庄重典雅、或感情色彩发生改变的词),辨析它的意义,赏析其表达效果。
二、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
三、分析表达方式:一般是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描写),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说明(往往要分析其所才用到的说明方法)。
四、理解句式特点或用到的表现手法,指出其表达效果。
至于具体的对文章或语句要从什么角度或采用什么方法来赏析,要根据文本的具体特点来决定。所谓“随机点拨、因文入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立足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老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从精妙词语入手进行赏析。
福楼拜曾经说过: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人们应苦心探索,非要找到这个唯一的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精妙词语就是指的这个唯一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在《老王》中,这样的精妙词语不少。如:
1.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2.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4.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5.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为了能更深入的辨析这些词语的妙用,使学生的理解赏析能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知识的要求,以教材编排的词类知识为蓝本,我们简要的梳理了形容词和动词的相关语言知识。在具体鉴赏时,让学生先辨析这些加点词的词类,这样,既巩固了动词和形容词的相关知识,又为接下来的赏析奠定了认知基础。
在分类(动词和形容词)进行赏析时,可以结合进一些赏析方法的指导。
动词一般是赏析其准确性,所以可以采用比较法来体会。比如:例2中的“打”可以和“敲”比较,结合前后文,学生很容易理解到这里的“打”不是表现动作粗暴,而是极其准确的描写出了老王身体极其虚弱、敲门也需使出全身力气的状况;例4中则可以将“拿”和“攥”相比较,同样的手握物品,但不同的动词将物品于人的意义贴切的表现了出来——老王对作者一家情谊的珍视。照此法,例3中的“倒”和“抬”比较——“倒”描写出老王身体虚弱得不堪一碰,“散”可和“碎”比较——“散”更符合人体构造的科学。
同样,通过比较,学生也容易发现问题。比如例3中的“绷”,学生就提到 “老王那么瘦,又老,他应该是浑身的皮肤都很松弛而且有褶皱,皱皱巴巴的堆在一起”;而“绷”会显出紧绷、光滑的意思来,放在这里来表现老王的瘦弱不够准确。抓住这一契机,我顺势传授给学生“词语的形象意义”这一知识,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明白:词语有各种类型的意义,在写作中要尽可能考虑周全,注重推敲,才能做到“一字千钧”。接着我提议“我们自己来给找个恰当的词”,于是学生提出 “挂”、“蒙”“耷拉”等词。仔细想想,学生品味得也很有道理。所以,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生就能做出惊人的成果。
形容词的作用是修饰或限制,赏析时可以从生动和贴切入手去体会。比如,例1中的“强”笑,“强”在这里是“勉强、强颜欢笑”之意,非常准确形象的写出来作者见老王病得如此严重内心的酸楚和不忍。例2、例4、例5中的“直僵僵”“滞笨”“直”则是修饰动作,形象地描写出老王身体虚弱、僵硬的状态。
有些词语使用时会兼代一些修辞手法,赏析时应该一并指出。比如例2中的“镶嵌”:“镶嵌”本来指的是画框一类扁平的东西贴挂在平面上,在这里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准确传神地写出老王倚靠在门框上的状态,表现了老王身体瘦弱僵硬,四肢不能灵活地活动的特点。
由此可见,根据文本的特点,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引导时既注意“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更要注意“面”(同类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摸索,只有這样 ,我们的教学才能有 “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3]四川省初中语文教师国培作业模块
【精妙语言魅力无限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精妙想象08-14
小学语文精妙试题07-07
构思精妙的记叙文范文09-06
发展评价语言的魅力07-27
语言的魅力鄂教版06-27
小学语文《语言的魅力》说课稿07-01
初一作文:语言的魅力作文500字08-08
德育案例——用“语言的魅力”去关爱学生11-14
C语言与语言混合编程DSP设计08-23
语言教学策略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