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工作简报(精选11篇)
1.家访工作简报 篇一
简报
红枫二小2年级(4)班2014年6月15日 深入家庭了解、关爱学生从开学以来,根据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我与邓老师利用课余时间
走进班上每一个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我校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等各方面情况;详细掌握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广泛征集家长对学校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切实破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难题,促进教育行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报:红枫二小政教处
发:红枫二小2年级(4)班
2.家访工作简报 篇二
一做好家访准备工作
在家访前,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制订详细的方案计划。比如, 要明确家访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握好谈话的内容和节奏、梳理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内容等。家访的气氛可以是和谐的、轻松的, 但绝不是闲聊式的。家访是教师了解幼儿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的最佳时机, 因此, 教师要粗略了解到幼儿父母的职业、育儿理念等。针对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教育理念的不同, 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 使得交谈更加具有针对性。为了在短暂的家访过程中, 尽快地与幼儿家长拉近距离, 教师在家访前可以准备幼儿平时的学习作品, 以便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 还要准备一个短期和中长期的学习计划, 方便与家长沟通, 争取获得家长对相关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二把握家访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于家访工作的主要内容, 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介绍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家庭成长环境;听取家长对教育过程的意见, 解答家长的疑问;介绍幼儿的未来学习计划, 争取家长的支持。把握好家访工作的内容是做好家访的前提。
幼儿园和家庭是对幼儿成长影响最大的两个环境, 教师对学生在幼儿园的表现比较了解, 但是却很难看到他们在家里的表现。因此, 一定要把握好家访的机会, 除了听取家长的描述, 还要细致观察, 过滤家长部分过于主观的描述信息。此外, 教师在家访中要详细介绍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他们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有些在幼儿园里表现出来了, 但在家庭里没有表现出来;有些可能在家庭里表现出来了, 但家长没有意识到。教师家访不能一味迎合家长的情绪, “报喜不报忧”, 不管是幼儿发展中好的还是不足的方面, 教师都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实地向家长反映, 让家长既看到幼儿的进步, 也看到幼儿成长中的问题。
笔者在工作中, 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下面拿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以期能够在工作中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新学期时, 笔者的中班来了一个名叫小H的小朋友。小H不爱说话, 妈妈离开幼儿园后也不哭不闹, 但是在生活自理能力上要比其他小朋友差很多。笔者通过家访初步了解了小H在家的表现, 结合他在幼儿园的表现, 分析出小H教育的最大问题和障碍在于家长过分的疼爱与包办, 养成了幼儿过分依赖的心理, 当由单一的家庭生活转变为小小的集体生活时, 小H一时无法适应。在家访中, 笔者深入地与家长展开了探讨, 详细地介绍了小H在幼儿园中的表现之后, 指出了对小H成长的担忧。家长在笔者引导下, 也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在这个基础上, 笔者趁热打铁建议家长在家注意培养他的自理能力, 尽可能地放手, 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 花更多的时间与幼儿交流, 同时经常带幼儿出去玩, 多与同龄小伙伴接触,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地表达想法。一段时间之后, 在家长和笔者双方的努力下, 小H渐渐变得爱说爱笑爱玩闹了。可见, 教师在家访中以恰当的方式与家长展开沟通是相当重要的, 应该引起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广泛关注。把握好家访工作的内容, 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幼儿的问题, 是家访工作的关键所在。
三做好家访后续工作
一方面, 教师在家访之后, 对孩子成长环境有了初步了解, 此时要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 区别制定后续方案来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如有的幼儿动作发展能力较为落后, 教师应对他们多设计一些肌肉运动活动, 如拍球、上下楼梯、玩踏板车等;有的幼儿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 教师从家访中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 就会在保育这块做相应的调整, 通过其他食物来代替过敏食物。系统的、有步骤的教育方案, 对日后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 教师在家访之后, 要针对家长对于教学计划的反馈意见, 做出调整。及时听取家长的反馈, 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 不断加大家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是幼儿教育工作精益求精的根本要求。如有的教师为了配合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 通过第一次家访了解幼儿家庭的基本情况, 制定初步的家园合作方案;再通过第二次家访, 与父母沟通, 获得他们的支持, 配合方案的落实和开展;最后, 通过第三次家访, 了解方案开展的具体情况, 对不合适的地方提出建议, 进一步完善。多次家访工作, 加上对工作的适度适时的反思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关键。
摘要:家庭访问是将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 教师可以增进对学生的了解, 增进与家长、幼儿的感情交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例分析, 提出了几点做好幼儿家访工作的心得体会, 旨在与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家访
参考文献
[1]张伟丽.探索幼儿科学教育之良策[J].学校管理, 2008 (3) [1]张伟丽.探索幼儿科学教育之良策[J].学校管理, 2008 (3)
[2]周淑惠.幼儿自然科学概念与思维[M].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3[2]周淑惠.幼儿自然科学概念与思维[M].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3
3.家访工作刍议 篇三
关键词:家访;艺术;因人施教;记录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是班主任开展班务工作,抓好班风学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所在。在经济和通讯科技发达的今天,新形势下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工作,这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一、要充分认识用现代通信手段代替家访的利与弊
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电话、短信、QQ、发邮件等成了许多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因为它方便快捷,免除了班主任的舟车劳顿之苦。学生没有回校,旷课迟到,一个电话就可以告诉家长,并能了解原因。学生的成绩、学生在校的情况、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开家长会、发通知甚至作业……都可以用发短信、发邮件的方式告诉家长,有必要与家长沟通时可以利用QQ与之交谈,避免了面对面交谈时因意见不合产生矛盾而带来的尴尬和不愉快。学生在校打架斗殴,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屡教不改,要求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一个电话就把家长叫到了学校。以上种种都是通讯科技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便捷,它大大地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我认为通讯工具是替代不了家访的,通讯工具也有它的局限性。如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成长环境等,电话、互联网是做不到的。如,黄某的儿子小明,纪律性较差,经常迟到,作为班主任肯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希望家长督促他早些到校,不要迟到。开始时黄姓家长还能够有礼貌的说会督促他早些到校,但打电话的次数多了,家长就开始不耐烦了,有一次竟说:“迟到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早就打电话来,让人睡觉不。”说完立即把电话挂了。此后再打电话给他,只能听到忙音。后来我亲自去家访才知道,这个人根本不是小明的家长,他是小明花钱找人冒充的。这就足以说明现代通讯工具也有它的弊端,如果一味地采用电话等通讯工具代替家访,肯定达不到家校配合、共同教育、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家访目的。
所以在家访工作中,要把通讯工具和家访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家访方式,使家访工作落到实处,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家访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到因人施访
家访面对的是家长,家长却是形形色色的,有的家长知识层次较高,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低脾气不好,有的家长性格暴躁,有的家长是好脾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各有不同,有的严格,有的溺爱,有的放任自流。班主任要怎样做才能较好地和家长沟通,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得看班主任的家访智慧了。我们上传授知识上讲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育人上,家访也应因人施访。例如,对知识层次较高的家长,可以和他探讨一下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问题,而对于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教育观念存在问题的家长,要以朋友的身份,提出中肯的意见,切忌摆出训人的架势,以免损害家长的自尊心,特别是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家访时,要尽量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再指出其不足,并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对于那些蛮不讲理的家长,应不卑不亢,但也不必和他争执,应用委婉的话语向他提出建议,要让他觉得你是出自真心,出于好意帮助他教育好子女。这样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意见了。
家访也是一门艺术。家访也要和上其他课一样,进行认真深入的备课,家访之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还要掌握好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的职业,还有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优缺点等。必要时还可先到你所要家访的那个学生家的周围进行明察暗访,预先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以便同家长见面时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如,前两年,我接手的班有一个叫李木龙(化名)的学生,打架斗殴、迟到旷课成了家常便饭,上课有时还故意扰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各科老师和我对他进行过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开学的第三周因一点小事,他就指使别的同学打了一个初一的学生。事后我找他谈话,他却矢口否认,摆出一副与他无关的姿态,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决定从家访入手,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到他两岁多就失去了母亲,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直到读四年级才回到父亲身边,他有一个智障的哥哥,因为他哥有智障,他的父亲便偏爱他哥多一点,对李木龙却极少理会,在外婆家生活时,外婆对他疼爱有加,这种感情的落差让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我到他家时,李木龙正在摘菜。从他父亲的口中了解到李木龙在家经常帮助做家务和照顾二哥的事。临走的时候我特意走到李木龙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木龙在家能够帮助做家务真不错,很多学生都比不上你,如果在学校也能够为班多做好事,知错能改那就更好了。”这时只见他的脸霎时红了。我又故意提到他的外婆,问他放暑假时是否去探望过她,外婆身体好不好等,整个家访过程,我都只字不提他这次幕后指使别人打架的事,但我从他的眼中读到了悔意和对老师的信任。第二天早上,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检讨,是李木龙写的。他承认了前两天打架的事,希望老师原谅他。这次之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李木龙基本上改正了打架斗殴、迟到旷课这些坏毛病,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说家访是一门艺术,是教育学生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对后进生。只有通过家访,才能赢得家长的心,同时赢得学生的心,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教育和挽救的目的。
三、家访结束后要认真写好家访记录
写好家访记录是十分必要的,这相当于建立一份家访档案。有利于今后家访能更顺利的进行。怎样写家访记录呢?我认为家访记录要详写,并且是越详细越好,要写清楚家访的时间、地点、接访人以及家访的原因、期望达到的效果、在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的学生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或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等。最后是总结,总结此次家访取得了什么效果或不足,以及对此次家访的评价。有了这份家访记录,班主任做起工作来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能够灵活快捷地调整教育策略,使家访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总之,家访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家校的联系,同时注重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好一个孩子,带动好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 广东省德庆县德城中学)
4.寒假家访工作小结 篇四
周春华
这学期,我又对全班重点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家访,普及率达到了100%,在家访中,更进一步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了解,构筑了较为坚固的家校壁垒,同时对学生在寒假期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学生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进行了指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家访心得体会做一简单的小结。
1、有人认为家访不应该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这一点我很赞同,因为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可我又有一点想法,那就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要存心的去告状,而是想通过孩子在校情况的真正反映,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而已,所以我说,我们对家长说真话不能说是“告状”。
2、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3、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所幸这一点已引起了许多家长的重视,开始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进行反思,赵子灿家长说:“我们现在将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不让爷爷奶奶带,孩子现在在家,自己能做的事我们家长绝不包办。”
5.家访工作小结范文 篇五
开学以来,我班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认真组织我班教师开展家访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 精心安排
教师们细心准备、周密安排。把家访作为宣传学校的一个契机,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积极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二、明确任务 责任到人
这次教师家访活动的目的是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坏境,与家长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成长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宣传了县教育局关于中职招生的大好政策,进一步感受国家政策对农村孩子的照顾。
三、不拘形式 各具特色。
在家访中,教师们深入家庭或电话访问,耐心细致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许多教师还主动帮助家长及其子女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家访结束后,都进行了认真总结,收集整理家访工作有关情况,并一一记录在册,有些教师对收到的家长意见,及时给予了答复,有些教师则把家访情况做了汇总、反思。
四、由家访工作中反馈回的信息:
积极的:
1、家长具有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其成才的心理。现在的家长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很大,具有将孩子培养成才的强烈愿望。因此家长往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包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提供广阔的学习渠道和媒体。有的家庭还为子女布置了专门的小房间用于学习。
2、现代家长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内容。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5—45之间,他们本身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并讲究教育的方法,经常帮助子女解决一些在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兖作用。
消极的:
1、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从而使孩子形成了骄纵的心理,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2、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劳动等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学校教育孤掌难鸣,某些工作开展不开。
3、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家长虽然将其子女交于父母管束,可是爷爷奶奶不是宠爱有加,便是有心无力,管束不下,徒劳无益。这更助长了孩子的骄纵心理,他们变得越来越野,使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4、现代社会学习渠道和媒体的多样性使学生有机会获得许多书
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这是好事。可是诸多媒体如电视、网络、书报杂志等中不乏黄色、暴力等糟粕。孩子因为得不到家长正确的监督和开导(有的家长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而不知隐蔽),而形成了暴力模仿倾向和不良的心理品质。这是学校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又一严峻的问题。
五、克服家庭教育弊病的方法
1、家长要严格要求和抚爱相结合。
2、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条件。
3、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
4、适当开辟学习渠道和提供合适的媒体,并加强监督和引导。
5、家长要多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
7、学校要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勾通,协调做好教育工作。
总之,这次家访活动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我们了解到大量真实的资料,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宣传了党和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好政策,为我校开创良好的教育局面创造了条件,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好家访工作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6.家访工作方案 篇六
2017年1月12日
家访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单县教育局寒假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进学校的教育工作,塑造教师队伍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教育外部环境,学校决定开展教师假期家访活动。现拟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市教育局的总体部署,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为主题,深入开展教师假期家访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着力建设高效课堂,打造幸福教育。
二、活动形式和主要任务
学校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实施全员家访。采取以入千户家访为主要形式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加强学校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1、把入户家访与教师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融合起来。积极宣传教职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热情,宣传教师为让每一个学生内心感受到“老师关心我们,老师很负责,我们都在进步”的具体做法,与家长交流教育过程中的得失、苦乐,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优劣,共同制定合理可行的教育策略。让家长真实地感觉到一中的老师对学生爱是真实的,真心的,真诚的。
2、向学生家长介绍我校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近几年来的
学校可喜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
3、把入户家访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要把这次入户家访活动作为一项工作重要内容来抓,做出成效,做出特色。
4、把入户家访与切实解决工作难题结合起来。我校入户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学困生,资优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我们要通过这个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全面弄清学困生到底有哪些问题,问题的根源在哪里,通过与家长的勾通与交流,力争一步步地消灭问题。对问题复杂些的学生,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不要希望一蹴而就。
二是摸清学困生的困难到底有多大,对确实存在较大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送温暖”、“一拖三”活动,倡仪教职工捐资助学,让他们生活有温暖,学习有保障,精神有关爱。
三是让单亲生沐浴在爱的雨露里。对单亲学生,重点是疏导情感上的阻塞,解开思想上的纠结。通过家访弄清其关键的问题所在。要解决问题关键手段便是要给予他(她)十分的关爱,让老师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事实补足他(她)失去的那份缺憾。
四是让留守儿童离家不离爱。要将留守生的关心工作落实到人,从生活的关心,到感情的慰藉,到思想的勾通,做到定人定期。同时还要常与远在乡土之外的家长及在本地的其它亲人联系,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用真心,细心,热心,让留守生不曾感受到爱的远离,致力学习,健康成长。
五是千方百计让资优生实现目标。让家长明确学生在学校的各种
状况,特别是让家长清楚学生学习中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和有效支持,从而让这类学生在下学期的学习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活动步骤
1、做好调查,确定家访对象。
2、家访时间安排:
腊月二十四日,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以及家庭困难学生家访。在正月初十集中走访学困生和资优学生。
家访以先近后远、先重点走访对象学生家庭后普通学生家庭为序。家访对象及访问重点由各班班主任统筹安排,按照实际情况分配给各科任教师。避免重复及无效家访。
要遵守家访登记制度,填写《家访日志》,记录家访的简要过程、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并提出下一步家访建议。
四、家访的具体要求 ㈠家访前准备:
1、确定对象。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面,除了优等生、潜力生、特长生外,更应该注重对贫困生、留守生、学困生、单亲家庭学生和有特殊要求学生的家访工作。
2、提前与家长预约,定好时间。
3、做好对家访学生近一阶段在学校各方面情况的了解。
4、依据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做好家访目的、家访谈话内容的准
备工作。
(二)家访时要求:
1、要按照与家长的约定时间,按时家访。
2、家访时要衣着大方,态度和蔼、诚恳,对学生的情况要一分为二的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以鼓励为主,既讲学生存在的问题,又讲学生取得的成绩。
3、要根据学生情况,积极向家长介绍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既讲问题,又讲解决问题的方法。
4、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惠民政策,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要使家长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
5、要虚心、认真听取家长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能当时解答的要及时解答,不能当时解答的要在家访结束后一周内给家长进行答复,不能不答复。
6、家访不接受家长的宴请和馈赠,不胁迫家长办其他违背相关规定的事。
7、进行家访时,要做好家访笔记,填好家访记录。记录学生家庭情况、个人情况及环境影响等,认真总结和分析,研究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影响,根据家访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五、工作要求
1、各教师要高度重视,合理安排,注重规范,务求实效。
2、在对学生走访的同时,学校领导也要对优秀教师、家庭困难
教师、退休教师等人员开展慰问活动。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与他们交心谈心,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构建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将有效做法和措施作为制度长期坚持,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教导处注意资料保存,把本次活动的进展和总体情况作好记录。
7.家访工作简报 篇七
(一)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尝试。
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是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是联系辅导员、家长及学生的最好途径, 能搭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平台, 形成家校合力,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 有效推动新生年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是加强和改进新生年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
(二) 是提高辅导员学生工作水平和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家访有助于辅导员找到工作的突破口,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是提高辅导员素质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只有真切感受学生成长的艰难和不易, 对学生在校的表现才会真正包容和理解, 进而着力引导其改变。而家访能帮助辅导员拓展工作空间, 将工作空间延伸到学生家庭, 通过与家长的谈心交流,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发展规律, 从而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在帮助学生及其家庭的过程中, 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 为引领大学生科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是构筑家校情感互助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对家长来说,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全部的希望和所有寄托。进入大学以后, 家校联系不像中学时期那样紧密, 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异地求学, 第一次远离家, 第一次远离父母, 独立生活, 加之学生的个性愈渐独立, 家长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而开展家访, 弥补了这样的不足, 有助于家长较为详细地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状况。一方面对学生在校的表现安心, 另一方面让家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中, 在假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家访能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构建家校情感互助教育模式。
(四) 是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生动实例。
现今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自幼在父母的珍惜呵护下成长, 一直是家庭的中心, 关注的焦点。而到了大学以后, 往往一位辅导员要面对上百名学生, 即使工作做得再细, 也难免有疏漏之处, 很难保证在平时让每一名学生都受到老师的关注。而通过家访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老师的鼓励, 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让学生树立信心, 更有前进动力, 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心理上的适应和过渡。更重要的是家访中, 学生感受到的那种被重视、被关爱的幸福和温暖或许会铭记心间, 影响他们一生。
二、高校新生年级开展家访的形式探索
(一) 坚持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的传统家访形式。
传统家访形式作为家访的重要方式, 其独特作用无可替代。在新生年级开展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新生入学报到时组织小型家长会, 二是辅导员与家长一对一地进行面对面交流。实践证明,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是最理想的一种家访形式。面对面交流, 不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 更包含人与人的情感互动, 心与心的共鸣沟通。通过面对面促膝交谈, 家长会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对老师更信任, 密切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二) 尝试探索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新型家访形式。
由于新生年级辅导员工作量较大, 与所带班级学生的家长一一面对面交流, 难以在较短时间实现。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和家长进行沟通。一则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 掌握最真实的情况;二则促进老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并与家长形成合力, 共同引导学生成长。新型家访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拓展了空间, 实现了教师与家长之间快捷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弥补了传统的家校沟通时效性方面的不足, 推动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时地进行配合与合作。
三、高校新生年级开展家访工作的实践探索
只有更进一步地深入了解学生家庭, 才能更加真实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找到我们工作和突破口, 真正为学生和家长解决实际问题。在新生学年的家访工作中, 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六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一) 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谈话交流, 搭建家校沟通“心桥”。
新生入学之初, 开学迎新时撰写致学生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 详细介绍学校, 尤其是系部的基本情况, 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学生提出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到系部新生开学典礼、入学教育等活动中, 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 初步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入学后, 进一步通过电话长谈、电子邮件等方式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 一方面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另一方面从家长那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逐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二) 开展假期家访, 让学生假期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贴心关怀。
在大一学年的寒暑假期, 坚持开展主题家访。如在大一上期寒假, 以“暖冬爱心行, 筑家校心桥”为主题, 辅导员通过实地走访、致家长新春寄语 (即针对学生的一对一个性化详细评价和新春祝福) 、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 广泛联系年级学生家长, 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 促膝谈心, 着重向家长介绍学校和院系的教育教学培养方案, 倾听家长们对院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交流学生入学半年以来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 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在大一下学期的暑假, 以“当学生人生导师, 做家长知心朋友, 促学生成长成才”为主题, 在寒假家访工作的基础上, 与家长联系沟通, 汇报学生入学一年以来的在校情况。根据每名学生的不同特点, 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量体裁衣”式地与家长商定共促学生成长的方法措施, 制定大学生涯规划, 让学生在假期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真诚关心。
(三) 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大力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如在大一第一学期的中期, 开展“亲情账·两地书”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 让学生以传统的手写家书的形式, 向父母表达感谢与问候, 汇报入学以来各方面的情况, 畅谈自己的大学规划。在第一学期的寒假, 布置特殊寒假作业———为父母做一件最贴心的小事。在第二学期开学, 开展“我眼中的家乡———我讲民风民俗”活动, 鼓励学生在假期收集家乡风土人情的相关资料, 然后做成课件, 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在中期开展“亲恩难忘”主题征文、演讲比赛。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强化家访育人效果。
(四) 做好特殊情况下的家校沟通, 将人文关怀真正落实到学生和家长的心坎上。
急家长之所急, 想家长之所想, 做好学生生病、家庭遭遇困难等突发状况下的家校沟通。一是在学生生病等状况下, 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 给予最真切的关怀。如有学生在假期住院做手术, 尽管只是例行治疗手术, 尽管学生家在本地有父母照料, 尽管是在老师的假期休息时间, 但为了给学生更多战胜病痛的力量和信心, 从学生住院起, 辅导员即坚持每天到医院和学生父母一起照料生病同学。在学生手术时, 全程与家长陪护在手术室外, 宽慰家长, 直至学生手术完成。在学生出院后, 也经常以电话与家长联系, 牵挂学生的康复情况。二是在学生家里遭遇困难时, 如亲人生病、家庭变故等特殊情况下, 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用真情温暖学生, 关心鼓励他们, 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五) 重视解决家访中反映的实际问题,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家访过程中, 把坚持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 做到切实为学生的利益着想, 体现家访的初衷。其中,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在家访中予以重点关注, 积极回应学生和学生家庭的困难诉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助。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将助困与助心相结合, 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关心和爱护, 让他们正视困难, 树立信心, 努力将生活压力变为学习动力, 以自信自强的精神改写自己的人生;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 与家长一道为学生制定大学学业规划, 引导其尽快适应大学学习, 加强对学生的学业辅导与督促;对于在心理上暂时不适应的学生, 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注重心理疏导, 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尽快适应新环境, 提高心理素质。
(六) 注重巩固家访育人效果, 逐步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
每次家访后, 辅导员都要认真总结家长提出的反馈信息及自身心得体会, 深入思考, 形成较为详细的家访报告。报告既要包括每一名被访学生的具体情况, 又要有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举措的探索;通过家访报告的整理、收集、分析、研究, 逐步建立家校沟通档案, 为进一步做好思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家访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及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如与学生谈心等密切结合, 及时发现肯定家访后学生的点滴进步, 以期强化家访育人效果。要不断尝试拓宽家访途径, 努力让家访工作成为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将家访长期坚持下去, 真正建立学校与学生家庭的长效交流平台, 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互动, 让家访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逐步构建家访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新生年级开展家访工作的思考与启示
(一) 新生年级家访工作应进一步落实做细, 提高家访的针对性。
家访工作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重视细节的把握和过程控制。比如家访前应精心准备, 明确家访目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拟定详细的访谈提纲;家访中更多的是要反馈、发掘学生的优点和成长, 多用期许的语气, 鼓励式的话语, 不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情感化、精细化和人性化, 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学生的实际,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 创新机制, 着力探索新生年级家访工作深入开展的新模式。
将家访这一教育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方式相结合, 不断创新丰富家访的形式和内涵。比如可以尝试吸收部分高年级优秀学生骨干参与到新生家访中, 一是扩大家访的覆盖面;二是让新生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三是让高年级学生在活动中完善自己, 充实提高。
参考文献
[1]耿乃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
8.浅谈教师的家访工作 篇八
1.告状式心态。一个学生在校不争气,屡教不改。万般无奈之下,教师便上门告状,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以泄“恨铁不成钢”之愤,希望家长对其好好“管教”一番,以取得心理平衡。
2.推卸责任式心态。有的教师由于学生行为习惯不良,如经常打架,不讲卫生,学习成绩差等,认为学生在校表现不好的原因是家长未尽教育的责任,“只养不教”,或是遗传所致。“龙养龙,凤养凤”,让家长明白,孩子的缺点,非学校教育所能转变,责任不在老师,以推卸责任,获得心理上的轻松感。
3.“名利”式心态。有时教师对学生夸夸其谈,把学生说得完美无缺,似乎是“名师出高徒”,以赢得家长的放心和夸奖,皆大欢喜。
4.任务观点式心态。教师为完成工作任务,应付学校的工作检查等,敷衍地进行家访。这类教师中有些怕与家长接触交谈,因为教师本身工作忙,没有时间家访;其次考虑到家长方面的因素,有的家长工作忙很难见面,有的家长素质差,教师不愿与之交谈。也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认为没有家长自己也行,不相信家长也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助手。这种家访,往往毫无针对性,家访有否都一样。
当然,人的心理是微妙复杂的。有时教师也许兼有几种类型的心态,但不管如何,以上家访中教师的不良心态都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后果。前两种心态会使家长听了火气上升,当场责罚孩子,结果不欢而散,不仅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家长与教师产生感情上的隔阂,对孩子失去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第三种心态会使家长盲目乐观,从此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第四种心态会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缺乏了解,对自己配合学校的家庭教育心中没底,家校之间没有衔接,往往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相互抵消的现象,教师和家长都劳而无功。
那么,家访中的这些不良心态该怎样予以矫正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家访体验,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与家长交谈时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情况,应对孩子作出客观的评价,首先要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能使家长增强教育孩子的信心。然后再指出缺点,提出孩子努力的方向以及家长应做的工作,家长就易于接受,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2.要尊重家长。即使孩子不好的重要原因在于家長,教师家访时,也应婉转、含蓄地说明,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直截了当地指责,家长会下不了台,不仅内心不赞成老师,而且会对孩子索性放任不管。
3.同家长站在一边。教师和家长共同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与家长成为“同一战线”上的朋友,更多地了解孩子,并与家长商讨他的学习和教育,甚至与家长一起为他的成绩和前途而高兴。当家长把孩子的不光彩的“秘密”信赖地告诉教师时,这意味着教师已成为这个家庭的朋友。
4.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教师不要把家访仅仅看作为了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还应利用家访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及时给予家长以直接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两者在教育上保持一致性,做到同步合拍,取得1+1>2的效益,才能真正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9.家访工作计划 篇九
家访是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访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家庭教育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家庭是教育的起始,也是每一个孩子一生离不开的学校。因此,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的家长成为我“教育事业的同伴”,共同努力,才会使教育迈向成功。
在每次家访前充分准备好资料,实事求是,以表扬为主,关爱为本。在与家长交流中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讲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上进的话。对学生的缺点尽量委婉、客观的指出来,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各个学生应做的事情。
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所以我们在家访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具体为以下几点:
一、家访目标: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情况、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4、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进的教育信息。
5、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6、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便于家长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措施。
7、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二、家访途径及时间:
以实地登门家访为主要形式。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三、活动要求
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突出重点,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要落实家访内容,让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学校办学思想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要讲求实效,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四、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五、不定时定形地进行回访。
在家访中,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10.家访工作总结 篇十
家访事迹汇报
通过今年寒假安排的家访活动,教师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通过家访,家长也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经过这次家访工作,可谓感受颇深。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与自己相处一年的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几年,几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几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向别的老师请教,积累经验,对班级负责,对自己负责,争取开一个好头,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为将家访工作做得更好,现将有关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基本做法:
1、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学生所在的每一个村庄,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
2、每到一家,我们耐心地向学生讲述我校的管理模式,并耐心地解释家长们提出的疑问,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开学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3、通过这次家访,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一学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二、基本效果:
通过家访,我们帮助家长解决了一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家长把孩子管得太紧,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多数学生家长成天让孩子学这样学那样,孩子没有了童年的天真和烂漫。有些家长忙生意,过问孩子的时间也较少。我们建议家长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孩子多作交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学习的重视,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极好的鞭策。班中的孩子有的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只要孩子开口没有不答应的。我们建议这样的家长应有让孩子吃点苦的意识,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应,有时也得让他们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有些家长之间闹矛盾,影响孩子的学习,我们告诉家长,和睦温馨的家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通过这次家访也给我们教师特别是还没有孩子的青年教师上了一课。平时对他们来说,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三、基本感受:
这次“家访”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教师对学生是如此的牵挂和关心,而且还寄予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么样总有一种欣慰的感觉。特别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原来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师的心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还是注视和关心着自己。一位学生的家长说:“老师进行家访,能更深层次的看到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才能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她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极大的肯定和赞赏,并由此谈到学校的管理非常正规,让他们非常放心孩子在校 的教育。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我班一位学生平常在校非常调皮,见到我们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们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在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想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我们经常到家来坐一坐,聊一聊。
11.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 家访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家访,是联结辅导员与学生家庭最有效的沟通桥梁;家访也是学校探寻与学生家庭建立的强有力的沟通机制;家访更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神奇催化剂。近年来,各地高校对家访工作越来越重视,家访手段逐步创新,家访效果显著。
一、家访目的和意义
家访可以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辅导员和家长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推进辅导员工作深入发展,提高辅导员服务基层的意识与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搭建学校家庭沟通桥梁
家访能够让辅导员准确、全面地了解受访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类,并及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达成教育共识,赢得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逐步形成育人合力。
2.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
当今社会不少家长存在不当的教育观念,导致教育偏差,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上门走访,辅导员能够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通过真切的情感交流,辅导员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度,为其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职业是重要的、神圣的、光荣的。但现实中诸多因素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降低、工作效能下降,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能够真切了解到学生家庭现状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尤其是特殊学生家庭更能够让辅导员加深对本职工作的思考。
二、家访注意事项
1.制定家访预案
认真选取访问对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严重或思想行为偏激、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为访问重点;要全面、深入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例如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日常生活情况等,在家访过程中要让学生家长清晰明了地了解学校和学生的真实情况。
2.听取家长意见
家访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在家访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辅导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记录;与此同时,也要多了解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期望以及学生更深层次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
3.总结家访经验
事后不管是家访工作的大忌。走访完学生家庭之后应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好家访记录、总结家访经验,结合原有资料和家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进行新的评估分析,以便对学生进行深入教育。
三、家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要不断创新、突破家访方式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文气氛等等,以便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实地家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形式,但绝不是唯一形式。因此家访工作中要将实地访、电话访与书信访有机结合,也通过制作视频、慰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可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创新、丰富家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要及时巩固家访成果
家访过后,很多辅导员对学生便不再过问,对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这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与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各方面心理发展存在不平衡,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内心体验丰富而且细腻,家访极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因自我保护对辅导员产生抵抗情绪。家访过后,辅导员应与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缓解学生的对抗心理,巩固家访效果。
3.要及时有效开展家访培训
家访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访前的准备工作、学校的教育理念等都是辅导员应该掌握了解的内容。因此,访前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才能有力保障家訪工作的顺利开展。
家访,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力结合,相信只要肯坚持、肯努力,抓好家访这条纽带,互相了解,传递信息,就一定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荣霏.如何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家访工作简报】推荐阅读:
家访工作总结10-25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07-12
高一家访的工作计划08-05
教师家访工作心得体会09-30
教师家访工作总结精选示例06-26
家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09-25
如何做好寄宿制学校家访工作07-25
学校家访简报08-06
关于家访的随笔:别样的家访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