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2024-09-19

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12篇)

1.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一

蛇场乡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制度及医用耗材、检验

试剂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百药招办〔2014〕9号文件通知要求,我院药事管理工作人员对本院药品采购管理进行自查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实施基本药物情况。本院从实施医改以来全部进行网络采购及使用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无网外及私下购药,全部执行零差价销售。所有药品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招标采购网上订单。禁止采购非基药品,严格执行网上采购,标内采购。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做采购计划,并及时进行药品验收入库。

第二、完善药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建立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贮存保管制度,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

第三、我院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今年6月份才进行网上采购,自实施网上耗材采购以来,我院没有网外及私自采购其他非中标产品耗材,对购进的所有检验试剂及卫生材料都进行双人验收。做到票物相符,价格与中标价格和国家制定的价格相符,对不符合的药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更换处理,验收人员在验收合格的票单上签名。

第四、根据药品管理制度对药品进行贮存保管。药品进行归类摆放,严禁乱摆乱放,保持药品清洁卫生。药库

有专人负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药品在存放过程中的质量。对于需要低温存放的药品要放置到专用的冷藏设备贮存。特殊药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药库管理人员根据临床应用的需要及库存量认真进行拟定药品采购计划。采购计划需经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签字之后,方可以进行采购。

第六、主要存在问题

1、我院在采购基本药物品种中,配送商配送的某些药品价格远远超出网上采购价(例如:100ml的盐水及糖盐网上采购价为1.4元、青霉素粉针160万单位网上价为0.31,而配送商配送的价格为0.95元,氨苄西林针网上价为0.55,而配送商配送的价格为1.29元,而且配送青霉素粉针、氨苄西林针的数量远远达不到网上计划数量的三份之一,从而影响我乡用药紧张问题。

2、配送公司常用药品欠缺,无法采购常用药品。

第七、下一步建议、加强内部协调及监管工作对发现配送价格与网上价格不一致及时给予清退,不断加强卫生院药事管理,确保人民得到更好更安全的医药服务。

蛇场乡卫生院

2014年9月8日

2.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调研组分别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郊区和省级贫困县各抽取2家乡镇卫生院, 作为本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研的样本单位。调查内容包括乡镇卫生院人员、基本建设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业务收入情况等。县卫生局收集调查表, 调研组实地复核, 计算机数据统计处理。

2 一般情况

2.1 人员情况

4家乡镇卫生院现核定编制116人;实际在岗人数255人, 其中有编制人员95人, 聘用160人, 聘用人员数超过在编人员数, 占在岗工作人员总数的63.0%。在编人员月均收入2 202元, 聘用人员月均收入1 177元。在岗人员中, 临床医师106人, 护士85人, 医技及管理人员35人, 临床医师与护士、医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比例为1∶0.8∶0.33。各乡镇卫生院均属于财政差额拨款单位, 财政每年拨款工资约占在编人员应支付工资的45.0%, 其余差额及非在编人员工资靠单位的业务收入支付。

2.2 业务开展情况

各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以内科、预防保健为主, 中心卫生院还开展有妇产科、儿科和一般外科业务。2009年, 4家乡镇卫生院门诊总接诊约17万人次, 住院8 800人次, 业务总收入1 699万元, 其中财政补助175万元, 医疗服务收入802万元, 药品收入686万元, 其他收入36万元;2009年支出1 699万元, 其中职工工资537万元, 办公经费191万元, 成本支出855万元, 其他支出86万元。

2.3 基本建设情况

4家乡镇卫生院均在2009年启动国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业务用房建设总投资948.3万元, 其中上级补助资金 (含市、县配套) 548万元, 自筹建设资金400.3万元, 2010年2月底还尾欠工程款280.3万元。

3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现状

3.1 门诊、住院例均次费用情况

2010年4月, 4家乡镇卫生院平均月门诊2 836人次, 较2009年同期少接诊138人次, 下降了4.6%;门诊次均费用36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12元, 下降了25.0%。2010年4月, 4家乡镇卫生院平均月住院110人次, 较2009年同期减少90人次, 下降了45.0%;住院例均费用649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130元, 下降了17.0%。

3.2 业务收入情况

2010年4月, 4家乡镇卫生院业务总收入85万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15万元, 下降了15.0%;其中药品总收入43.8万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14.9万元, 下降了24.3%, 医疗服务总收入49.7万元, 较2009年同期减少9.8万元, 下降了16.5%。

3.3 药品销售情况

2009年4家乡镇卫生院药品采购平均使用品种约500个 (种) , 中心卫生院平均使用品种近600个 (种) , 其中有200个 (种) 属此次公布的307种国家基本药物范围之内, 占全部品种的40.0%。2009年各乡镇卫生院药品采购的方式是, 临床医师首先提出申请, 乡镇卫生院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向配送商采购药品, 药价加成15.0%以后, 销售价不超过国家物价部门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 但存在有部分药品厂商给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让利情况, 4家乡镇卫生院药品加成率最低为30.0%, 最高为200%, 平均加成率约为60.0%~80.0%。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 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类似[2]。4家乡镇卫生院2009年全年总利润为65万元,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近80.0%, 药品利润约占乡镇卫生院利润收入的35.0%。

4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1 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少, 配送品种不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009版) [1]共有307种, 品种数远低于2009年各乡镇卫生院临床应用600个日常用药种类, 有临床医生反映目录内部分药品品种落后, 疗效不理想。而且各乡镇卫生院采购药品必须进入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平台, 药品品种及生产商、配送商所选范围大大变窄, 质优价廉很难保证。4家乡镇卫生院目前从配送商中采购到的临床基本药物平均只有183个品种, 基本药物配送率仅为40.0%, 低于2009年同期平均配置基本药物200个 (种) 的数量。其中1个县2010年只确定有1家药品配送商, 乡镇卫生院基本药品采购品种在120种左右, 品种数均大大低于2009年的同期水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部分质优价廉的基本药品, 药品配送商认为没有利润而不愿配送。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少、配送率低, 已影响乡镇卫生院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4.2 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加重, 不利于慢性病患者系统管理

乡镇卫生院是承担辖区内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医疗机构, 其治疗费用低, 报销比例高, 深受农村群众欢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由于缺药, 一些病情稍重和复杂的患者只能转市内上级医院治疗,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药费支出, 而且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也大大降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从大医院就诊后转到基层医院进行后续康复, 但仍由大医院医生进行指导用药, 开出处方药在基本药品目录中根本没有, 基层医院无法与上级医院转诊对接, 影响了慢性病患者的系统管理。

4.3 乡镇卫生院业务萎缩, 补贴不及时, 医务人员工作情绪不稳定

2010年4月, 各乡镇卫生院在继续使用库存药品的情况下, 业务总收入平均下滑近15.0%, 其中药品收入下滑了24.3%, 医疗服务收入下滑了16.5%。取消药品加成后, 各乡镇卫生院实际有近50.0%的加成利润硬性损失, 国家补贴药品加成15.0%, 远不能补贴各乡镇卫生院减少的实际业务收入。在我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本来就偏低的情况下[3], 职工队伍已出现不稳定情况, 部分考取执业医师证的聘用人员已辞职, 一些在编职工, 特别是骨干也纷纷联系市内上级医院跳槽, 个别专家已撤离。一些在乡镇卫生院可以处置的诊疗服务, 因为药品少、骨干撤离而无法开展, 直接的结果是患者不得不重新到大医院排队看病、买药。

5 对策和建议

5.1 引导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增加造血功能, 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卫生发展模式

一是通过促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逐步转变乡镇卫生院转变“重医疗、轻公卫”观念, 将卫生院业务工作重点重新转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来, 弥补目前临床医疗业务萎缩, 业务收入减少的状况。二是引导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 要求乡镇卫生院都必须开设中医科, 引进中医药技术人员、设备, 同时提高使用中医药服务的新农合报销比例, 积极拓展医疗服务范围, 发展特色医疗服务[4], 逐步减少药品收入在医院发展中的依赖性。

5.2 尽快增补用药品种, 建立药品配送管理制度

省级人民政府应尽快遴选出200种广西地方可增补的药品品种, 可尝试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009版) 为基础, 将其他指导目录中在2009版目录中没有涵盖的部分进行重新遴选八成为补充, 形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补充使用部分》[5];在现阶段药品品种不足的情况下, 建议实行允许非基本目录药品进入医院药房, 实行目录内药品100%报销, 非目录药品报销比例降低或自费。加强对基本药物配送环节的监管, 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保证用药安全[6]。

5.3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与乡镇卫生院补助资金拨付、人员编制同步落实

各级财政应尽快落实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下拨, 同时尽快落实乡镇卫生院编制并按时拨付人员工资, 不降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 避免人才流失。

5.4 探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乡镇卫生院按医改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尽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从2009年10月1日起, 在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医务人员收入总体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相当。对于近两年来中央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国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考虑予以资金补助。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柳州年鉴编纂委员会.柳州年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段晨辉.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初探[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2) :12-14.

[3]周磊, 胡国威.柳州市乡镇卫生院人力结构分析与队伍建设[J].现代医院, 2010, 1 (2) :114-115.

[4]周磊, 胡国威.推进柳州市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现代医院, 2009, 9 (11) :83-84.

[5]孔祥金, 李贞玉.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房, 2010, 21 (16) :1456-1458.

3.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三

在曹县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存华的带领下,参加一體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深入到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倪集乡宋炉庙村卫生室、青菏办事处钟口村卫生室、普连集镇普连集村卫生室,对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现场观摩,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交流经验,深入扎实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由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带来的实惠。该县卫生局党组成员胡树营、武歩海出席现场观摩会,该局机关有关股室负责人、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分管院长参加现场观摩会。

刘存华一行认真听取卫生院负责人、卫生室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查看村卫生室规划布局、整体设置等情况,详细了解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采购配送、药品配备、业务收入、群众受益等情况,关切询问一体化村卫生室负责人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刘存华与正在村卫生室看病治疗的群众亲切交谈,安排卫生院负责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科学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刘存华在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表示,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降低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理念的深刻体现,扎实有力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不但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该县各卫生室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抓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刘存华强调,与会人员要认真听、仔细看,学习推进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把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带回去,结合各自乡镇的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贯彻落实,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防治必需、负担得起、使用放心的基本药物,科学稳妥地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推行深入。

刘存华要求,各卫生室要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着力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科学引导人民群众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工作程序,科学探索先进的管理办法,提升工作效能;强化工作措施,促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深入开展。各卫生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放在心里抓在手里,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工作原则,深入基层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各种难题,全力维护好卫生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各卫生室全面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新农合制度发挥出最大化的惠民功效。

4.卫生院基本药物管理制度 篇四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暂行规定》,做好药品管理工作。

2.购药计划应根据临床的用药需求,实行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购进药品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采购,验明药品相关合格证书,并对药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保证药品质量,遵循“定额管理、合理使用、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拟定购药计划,经院长批准方可从规定药品销售单位购置药品。

3.临床要求的新药,需由卫生院药事委员会集体讨论后,填写首次购药审批表,由院长签字方可购入。使用新药时,要注意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4.对购置药品的质量、数量、购入和领用,必须健全入库验收、出库手续。严格执行入库验收、核对等工作,每月必须将药品销售情况报送财务室进行核对。做好药品的期效、品种、账目等项目登记工作。注意发现存放药品的变化,若出现问题,及时与该药品销售单位进行联系,更换或退掉,并做好各项登记。

5.药品应在符合环境要求的条件下放置,根据药品特性(如避光、低温)分别保管,注意药品失效期,避免变质、损失和浪费。

6.毒麻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有安全贮存设施,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7.建立进、销、存账目管理,做到日清、日结、月盘存,每月对库存的药品进行一次质量抽查,全年覆盖率达100%。

5.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五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医改办:

按照县医改办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要求,我院于2012年10月25-28日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医疗机构进行自查,对辖区内5个村卫生室监督检查,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龛乡辖区8个村,常驻人口8000余人。现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8个。目前已经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执行零差价销售。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1、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成立了上龛乡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和和药事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相关工作制度。各小组长成员明确了职责分工,确定卫生院和各卫生室负责人作为落实基本药物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2、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情况。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严格按照要求,每月合理制定采购计划,由药库专人负责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并负责辖区内卫生室基本药物的网上集中代购和分发。以确保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顺利开展,保障基本药物及时供应,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3、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按照我省医改办的统一布置,我院自2010年3月1日起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零差价销售。2011年9月30日前所有村卫生室做好了库存药品的清理工作,自2011年10月1日起

已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绝无加价销售现象。

4、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培训情况。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多次以不同方式进行了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利用宣传栏、条幅、广播、讲座等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相关政策解读,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广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识,争取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对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两级医务人员的培训,每年对全乡医务人员进行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政策培训考核,使医务人员全面学习和掌握国家的医改政策,能够接受基本药物理念,优先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改变医务人员用药习惯,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5、加强内部管理,转变服务理念。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卫生院进一步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促使从原来的“以药养医”模式向开源节流、提升服务方面转变,促进卫生院工作人员转变服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先导,加强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使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职能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更加体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6、确保村卫生室基药补助及时到位。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及时考核,足额补助。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药物目录有待完善,与新农合用药目录不能有机接合。实行基本药物目录后一些农村居民常用药不在基本药物目录之内,在基层医疗机构买不到。部分新农合报销目录的药物品种,又不是基本药物。

而部分基本药物农合又不予报销,造成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工作难以施展。

(二)部分配送企业药品配送不及时,有时积压几个月后才送到,并常有常用药物缺货、断货现象,影响了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上龛乡卫生院

6.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六

制度情况汇报

国家新医改方案公布后,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状况,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于2009年2月份在我县顺利实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确定基本药物品种,完善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使用、定价、报销等政策,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积极推行以省级为单位的集中网上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工作,指导、规范各地基本药物采购配送行为;推进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的培训、宣传和解读,引导群众使用基本药物。国家规定的307种基本药物包含205种西药、102种中成药,我镇从2009年1月31日起开始在医院及医院分所两级医疗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医疗机构“以药养医”机制,切实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体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做法和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石牛江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由石牛江镇政府分管领导文静为组长,医院院长卢雪 1

华和药剂科文科同志为副组长,以药剂科为主导,以及相关业务人员为组员专门的队伍。加强领导,统一管理。明确卫生院和各分院负责人作为落实基本药物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加强本院及分院医务人员的培训,对全镇医务人员进行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政策培训,使我镇的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来规范使用基本药物。

2、加强宣传培训。一是利用宣传栏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相关政策解读,利用宣传车在全镇巡回广播宣传,发放宣传单数千份。甚至深入群众家中现场讲解。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广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识,争取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对卫生院和分院人员的培训,使医务人员全面学习和掌握国家的医改政策,能够接受基本药物理念,优先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改变医务人员用药习惯,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3、全面实行零差率销售。2009年1月31日前,全镇医疗机构3个分院和卫生院做好了库存药品的清理工作。1月31日后,医院及分院都按照基本药物中标价销售,其它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在规定日期内用完,不得再采购和使用非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实行统一从省药品集中采购网络平台上采购,进行基本药物价格公示。通过增补部分基本药物后,卫生院现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湖南省增补目录内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类316种,中成药类189种,保留了原有的中药饮片。基本满足了基层卫生院和人民群众用药的需求。

4、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

利实施,由卢院长带队多次对我院及分院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原库存非基本药物比重较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覆盖范围有限、基层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补偿政策落实等问题,及时向上反映情况。并通过增加配备基本药物品种、调查统计常用非国家基本药物、加强网络采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坚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心,确保全镇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5、加强内部管理,转变服务理念。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卫生院进一步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使基层医院从原来的“以药养医”模式向开源节流方面转变,促进卫生院工作人员转变服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先导,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的同时,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使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职能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更加体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三、取得的成效

1、业务情况实现“三降一升”。本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2009年至2011年的药品收入、药品利润、均次费用等与2009年以前平均水平相比,呈现“三降一升”现象:一是药品收入下降,由于药品国家定价,零利润销售,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二是药品占业务总收入比例明显下降;三是门诊均次费用下降;四是就诊人次明显上升,费用的降低,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解决了看病贵的问

题。门诊和住院次数明显上升,总体业务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升高。

2、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患者真正得到实惠,群众普遍好评,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制约卫生发展的“看病贵”问题。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普遍下降40%左右。人民群众大大节省了医疗费用开支。

3、临床用药逐步规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逐步改变了医生的用药习惯,卫生院全部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彻底改变了过去个别医生常使用新特药等不良习惯,既降低了患者负担,同时也有效控制了药物滥用带来的细菌耐药等医疗社会问题。

4、我院坚决贯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坚持三个100%:一是100%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湖南省增补目录品种,严禁非法采购和使用非目录外的品种;二是100%实行网上集中采购,杜绝网外采购行为;三是100%零利润销售。由于工作比较突出,所以多次代表乡镇卫生院接受省,市,县三级领导的督查,每次均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各级的要求,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抓住改革的机遇,转变思想,努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质量,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桃江县石牛江镇卫生院

7.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七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药房

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1]。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枢纽, 在从事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的同时, 要切实担负起“组织药品市场监管”的职能。乡镇卫生院药房在实行国家统一制订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 药品价格较前相比将下降, 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讨在实际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乡镇卫生院药房所发挥的作用和现状, 本文结合本院实际和相关文献对其阐述如下。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医疗卫生服务, 解决人民就诊的问题, 降低人民群众药物负担、保障人民利益, 意义重大, 主要体现在:1制定基本零售指导价格, 药品价格下降;2招标、采购、配送环节, 知道几个规定后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 其中包含配送费用, 减少中间环节[2];3药物使用, 要求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 确定使用比例, 避免药物滥用, 规范药物使用, 同时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差率销售, 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减轻人民负担;4支付报销环境, 基本药物比例增加, 降低个人支付比例;5药品质量环节, 定期抽检, 保证用药安全。

在实际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乡镇卫生院药房所发挥的作用

医院药房是专业性业务科室, 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环节, 药房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卫生院地处城乡接合部, 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体现者主要体现在:1药品的招标采购, 基本药物制度要求所有药品进行统一采购。药房按照医院所需药品及时上报, 按照本市药品采购制度, 严格按照招标制度进行采购, 统一配置所需药品, 确保药品质量, 做到药品齐全, 应用方便, 最大限度地满足本辖区居民的健康用药。2价格上监管,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医院严格按照统一价格进行发放药品, 确保患者的利益, 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减轻了患者的负担。3促进用药合理, 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规范治疗, 临床医生根据基本药物开具处方, 使用药更加合理。4中药事业得到发展。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中药管理方面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药房在中药方面进一步完善, 充实中药数量, 保证临床供应。

乡镇卫生院药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

基本药物的采购现状:我地区地域广阔, 村卫生室之间相距较远, 所以给基药的推广和监督带来挑战。我们卫生院分管的15个村卫生室覆盖面积178平方公里。基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实际情况, 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基药采购流程及实施细则。乡镇卫生院药品严格按照基本药物制度进行采购, 其药品种类基本能够满足临床治疗。由于统一招标采购并集中配送, 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 乡镇卫生院在内部管理方面也开始从“以药养医”向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开源节流转变, 大处方、乱检查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基本药物使用现状:使用农村合作医疗平台, 所有药品都为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 否则计算机不能够录入, 保证了基本药物的使用率100%。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零差率销售, 绝大部分药品价格较实施前大幅降低, 门急诊及住院药费明显下降。但是也存在基本药物品种不全等问题。常用品牌药、小儿适宜剂型药品、眼科等小科用药等药物品种缺失, 这类基本药物品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群众意见较大,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基本药物报销现状: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与新农合相结合, 使得药品在零差价的基础上报销, 患者药费支出大幅度下降, 门急诊和住院人次数明显上升。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3], 药房工作人员在里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但是药房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有计划地引进人才, 逐步形成人才梯队;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提高全员水平和技术, 要特别注重培养药学管理人员[4], 掌握基本药物制度, 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增加积极性。另外, 医院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 各项医疗保险基金的药品费用负担相应减轻, 医保基金结余增加, 一方面, 应通过提高报销比率、报销限额和降低报销起付线等方式, 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另一方面, 在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规范, 医保基金收支基本平衡, 略有结余的前提下, 探索建立医保基金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支持补偿机制, 减轻财政压力, 避免基金滞留过多。

参考文献

[1]李宇阳, 魏洁, 单芳芳.浙江省首批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基于试点地区人均收入视角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5) :101-104.

[2]蒋虹丽, 陈鸣声, 陈文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阶段牲效果和问题分新[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2, 9 (1) :40-43.

[3]鞠婷, 陈永法.基本药物制度对解决药品费用高问题的作用[J].中国执业药师, 2011, 8 (4) :45-48.

8.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三大挑战 篇八

如果不根除“以药养医”的制度根源,新版基本药物目录,无论多么科学合理,也难免成为一纸空文。这一次。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有助于消除这一忧虑,为基层卫生机构使用非基本药物开辟了足够的空间。

8月18日,卫生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正式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作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支柱,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建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基本药物制度的健全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事实上,我国早在1982年就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迄今为止共颁布了6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但长期以来,基本药物制度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医疗机构多开药、开贵药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但使民众深切感受到“药价虚高”,而且药物滥用还导致很多人变成了残疾甚至送命。

因此,改革原有的基本药物制度,对于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功,具有战略意义。只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之后,在实践中必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有待中央和地方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

第一项大挑战是基本药物目录的编订,也就是基本药物的遴选。这是众多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尽管遴选程序的细节依然不大清楚,但是基本药物目录编订的工作原则发布了,这是基本药物制度走向公开透明的第一步,而目录的编订能否赢得广泛的赞誉取决于实际的遴选过程中能否进一步公开透明。

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于遴选过程是否杜绝医药企业的“公关”空间。在WHO的指南中,基本药物目录编订是公开透明的,而医药企业往往以觀察员的身份参与这一过程。观察员身份意味着医药企业其实在此过程并不实质性参与,而只是起到观察监督的作用。让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而不是在政府中竞争,这是任何国家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第二项大挑战是基本药物的使用。基本药物必须医生们愿意开,患者们愿意用;否则,需求根本不存在,其生产和流通也就无从谈起。既然基本药物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那么在临床上尽可能多地使用基本药物,也是合理使用药物的一种体现。

然而,中国公立医疗机构中“以药养医”的制度结构扭曲了医生们的处方行为。原有的基本药物制度在中国形同虚设,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医疗机构普遍不愿意为患者推荐相对物美价廉的基本药物,而是推荐价格相对较高的药物。如果不根除“以药养医”的制度根源,新版基本药物目录,无论多么科学合理,也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问题在于,目前的有关政策对根除“以药养医”的治标治本之道均没有明确,而只是规定:“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

“全部配备、使用”这样的措辞可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能使用(销售)基本药物;其二是这些机构应全部备齐基本药物,但也可以使用(销售)其他药品。如果依照第一种严格的解释来执行,如果新版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种类不多,那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选择权将会降低,不利于吸引患者就医拿药。实际上,正是这一点曾经引起各地基层医疗机构的广泛关注和忧虑。这一次,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有助于消除这一忧虑,为基层卫生机构使用非基本药物开辟了足够的空间。这是一大进步,但同时也留下了如何激励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关部门倾向于采用行政化的手段,即强制性规范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但是,这样的措施恐难奏效。关键在于比例的高低如何定。定高了,那将极大地限制医疗机构以及患者的用药选择权;定低了,那就没有实质意义,因为公立医院其实也在大量使用基本药物,只不过倾向于使用较贵的基本药物而已。

第三大挑战就是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体系。在这一点上,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集中招标、统一配送。在集中招标这一环节,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尤其是医保用药)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并不是药品集中采购。各地的集中招标,其实是对市场上流通的药品进行二次筛选,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设立“二次市场准入”。由于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消费终端占据了约70%的份额,多数医药企业为了进入这一市场,在各地的招标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公关费用”扶摇直上。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患者及其付费者医保机构。

9.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汇报 篇九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汇报

根据区卫生局安排,自2011年12月30日起省规划提升项目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此,我院高度重视,专门召开班子会传达会议精神,研究部署。随后召开相关村卫生室负责人会议安排传达任务,要求严格遵循上级要求,在2011年12月20日前做好盘点,清理库存工作,将所有药物清点造册,交卫生院保存盘点表复印件。同时每月通过卫生院药房网上购进基本药物,严禁私自购进药物。包括: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至今,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已三个月时间,通过了解,检查实施情况,现汇报如下:

1.辖区相关卫生室贯彻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良好,检查中未发现药品加成现象,自实施制度以来,共购进药品1.1万元,但数量较少,原因主要为村卫生室盘点前库存较多,现正消耗中。

2.村卫生室人员普遍反映工作难以为继,主要是无财政投入,药品无利润,一般诊疗费收入太少,基本无辅助检查费。根据统计卫生室收入下滑约50%,虽然门诊量增加约10%,但纯利润太少,部分卫生室已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3.药品品种较少,范围较窄,因此影响到部分患者就医,出现病人转诊及到他处就医现象,加重了相关卫生室的收入下滑。

综上所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及时,足额的投入和补偿。

10.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十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心中 副组长:熊桂林鲁德宏 成员:张光明朱爱华

苏国庆罗志学

夏珍香张荣梅

11.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 基本药物制度 合理用药 建议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64-01

1 基本概念

1.1 国家基本药物概念

国家基本药物(NationalEssentialDrugs,NED),是指满足大部分社会公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的特点是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和使用方便等,是能够负担得起的最合理、最适用的药物。它应是临床用药过程中的首选药物,亦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其生产、配送、销售等过程进行重点监督管理的药物[1]。

1.2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 NEDS)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2]。其目的是满足公众的重点卫生保健需要,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药品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内容[3]。

2 溧阳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回顾

2.1 基药目录、采购程序、结算

作为全省第二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市,2011年5月25日,溧阳市政府明确指出溧阳市2011年6月1日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第二轮基本药物。我市还设立了基本药物结算专用账户,对机构基本药物货款进行统一支付,大大缩短了药品货款的周转周期。

2.2 新农合优惠举措

2011年11月1日起,溧阳市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药物的新农合门诊补偿比例。在该市使用的基本药物范围内,筛选出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共110个品规,将其新农合补偿比例由25%提高至45%,每个参合患者一年内在此范围内药物的补偿封顶线提高至2000元。

2.3 相关培训

2011年9月,常州市卫生局组织了全市基层社区药学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社区药事管理、临床药理学、社区调剂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社区药学服务,采取半脱产集中面授的方式,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统考,考试合格者将颁发《江苏省社区药学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3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1 补贴不到位,影响积极性

政府补偿不到位与机构业务收入明显减少并存,影响机构正常运转。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面:一直以来药品收入是他们的主要业务来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不仅药品的价格下降了,品规品种减少了,业务收入也同步明显下降。

3.2 配送不到位,品种不齐全,影响基药使用

据市卫生局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溧阳药业到货率91 %,溧阳利康到货率85 %,常州药业到货率75 %,江苏亚邦到货率42 %,国药控股到货率68 %,吴江医药和常州九天因为配送药品种数不多(均在10个以内),前者到货率为百分之百,后者为零。

3.3 对专科建设的影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后,由于基本药物里面关于专科使用的药品很少,明显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3.4 尚未能做到合理用药

本轮基本药物里面抗菌药物注射剂较为单一,但是口服类抗菌药物品种繁多,达到一品双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刻不容缓。合理用药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制定和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而完善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本身对于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于合理用药不但没有产生推动作用,反而出现阻碍其发展的局面。

4 思考与建议

4.1 要确保财政补偿足额到位

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 局面的终结,标志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质,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应尽责任。其中实施的前提是建立补偿机制,补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建议:一要科学预测总体资金需求,真实、准确编制好预算,并纳入财政预算;二要强化预算执行,要按科目按进度及时拨款,保证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三是加强资金拨付后的跟踪问效,加强跟踪审计、延伸审计,规范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

4.2 要加大医保间接补偿力度

建议:在目前政府财力补偿有困难的前提下,医保部门应当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并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补偿标准等办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来源。

4.3 要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药品降价。如何让基层医生配备和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才是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的关键。不能忽视医务人员在推进基本药物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和考虑现有队伍的稳定性。建议:一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改政策,让广大基层医务人员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参与改革。二要充分考虑人员岗位结构。基层医疗机构有其特有功能,是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体系的基础部分。三要同步考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4.4 要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宣傳力度

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使其了解医改政策,支持医改,当好医改的组织者。要加强广大群众的宣传,出台政府层面的宣传政策和方案,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接受主动配合基本药物推广使用。

4.5 要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主体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基层医疗机构是使用基本药物的主体机构,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对于制度的推行和完善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的作用,开展相应的培训教育,认真做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l]孟锐.药事管理学[M].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52

[2]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Z].九部门[2009] ,2009.

12.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 篇十二

1 伦理困境及其表现

伦理困境是指对社会发展中的某一行为或事物进行选择和评价时会面临不同道德原则、规范或政策法规,依据不同的选择评价标准就会得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行为结果,并以不同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利、义务与义务之间的冲突形式表现出来[3]。其中村卫生室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不同的价值判断、规范以及角色扮演,并引发不同政策主体间的利益冲突,阻碍了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与推进。

2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出现的伦理困境

2. 1 村卫生室经营定位的角色混乱引发利益冲突而产生伦理困境

当前我国村卫生室的服务功能定位以及机构性质缺乏政策性明确,没有明确固定的财政性收入保障,只能靠创收性经营方式,村卫生室呈现了明显的“市场属性”。同时我国新医改政策要求“公益性”回归包括村卫生室在内的农村卫生事业,村卫生室又具有“公益属性”特征。但是当前公益性内涵及回归路径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标准与制度法规保障。村卫生室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在“市场属性”与“公益属性”角色之间摇摆。一旦“公益属性”为主导方向的基本药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损害了村卫生室的个体利益,而财政补贴又不能及时有效的弥补,村卫生室的“市场属性”角色就会占据上风,就会出现政策执行不力甚至阻碍政策推进现象,这也会影响到乡村医生及患者对基本药物的优先利用。

2. 2 乡村医生职业定位的角色混乱引发利益冲突而产生伦理困境

乡村医生是村卫生室的经营管理者与服务功能体现者,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市场属性”与“公益属性”角色冲突,但更为重要的是乡村医生身份不明确与养老保障缺乏,财政补贴不及时不到位甚至缺失,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又给乡村医生造成了收入的绝对损失。同时,基本药物制度目录品种不足、生产配送缺乏监督惩罚机制等问题均造成村卫生室日常备药不能满足医生与患者的正常用药需求与用药习惯,导致患者就诊人数降低,又进一步影响了乡村医生的收入并对其正常生活与生存产生了威胁。这对本质上是掌握一般诊疗技术的农业劳动者的乡村医生来讲,“医务人员”与“农业劳动者”只是一种谋生手段与方式[4]。也就是说,如果政策没有对乡村医生是从事“农村医务工作”的职业定位进行身份明确与政策保障,那么“医务人员”与“农业劳动者”角色冲突就会在乡村医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集中爆发。

ERG理论认为人的更高层级需要如果不能够实现,就会倒退到低层级的较容易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说一旦乡村医生缺乏职业前景信心与发展动力,就会更加追求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与实现个体收益最大化,削弱“白衣天使”角色地位,偏爱“农业生产者”角色,可能会放弃“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崇高目标,仅把“乡村医生”作为为赚钱手段而不是事业追求,这必然会促使乡村医生采取“变通行为”,采取对非基本药物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行为或者与社会药店“共谋”损害患者行为,甚至直接对基本药物采取抵制行为[5]。

2. 3 患者决策角色定位的混乱引发利益冲突而产生伦理困境

患者既是一般社会中的普通消费者又是卫生领域中的特殊消费者,这就决定了患者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扮演着“完全理性人”的角色,追求“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另一方面至高无上的生命健康权促使患者扮演着偏爱“健康最大化”的“有限理性人”角色。一旦产生正常用药需求,患者就会出现“完全理性人”与“有限理性人”的角色扮演,对其用药决策产生影响。如果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的质量、疗效具有一致性,并且符合正常用药习惯,患者就会倾向“完全理性人”角色,追求等收益的最小成本,就会优先使用价格更为低廉的基本药物; 如果基本药物的质量疗效低于非基本药物,患者就会倾向“有限理性人”角色,就会追求“健康最大化”,可能会流向社会药店或者更高层级的医疗机构购买疗效质量更好的药物,而不再考虑药品价格因素。

3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伦理困境的形成机制探析

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农村新医改政策、基本药物制度及其配套政策的顶层设计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造成政策相关主体扮演了多重角色并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引发了利益冲突,产生了伦理困境,具体过程及其作用机理见图1。

4 对策与建议

4. 1 制定明确的新医改政策伦理行为指引并以法律形式固化公益性判断标准

尽管2009 年新医改政策文件要求我国卫生事业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效统一”,但是“公平与效率”的伦理矛盾始终没有解决,更没有阐明“公平与效率”谁是“手段与目的”,公益性是“机构属性的公益性”还是“服务属性的公益性”,更缺乏可操作性的回归标准与规范,不能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考察,卫生领域中的创收经营模式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可见我国新医改政策只是形式上浅显的政策改良,并没有深入到政策伦理价值追求的确认与思量,致使新医改始终缺乏根本性方向的明确与法规支撑。因此当前必须尽快制定明确的新医改政策伦理行为指引,树立“公平性”的核心伦理价值取向,发挥“公平”框架下的“效率”工具手段的作用[6]。此外,我国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判断标准不仅仅只考虑医疗机构举办性质,更主要的是考虑患者医药费用获得补贴或救助程度的“服务属性”是来自“政府还是私人投入”,同时还要加速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进程,从法律层面对政府的责任与义务给予明确与固定。

4. 2 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顶层设计,提高“以人为本”的政策核心伦理

基本药物制度是以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为最终政策目的,但是政策在基本药物招标药品生产配送与利用环节的顶层设计仍然存在限制核心伦理价值实现的缺陷,最终阻碍了村卫生室对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因此,当前必须完善政策的顶层设计,一方面降低基本药物“价格标”并提高“经济技术标”的地位,以此提高基本药物的质量、疗效以及可获得性,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另一方面建立基本药物生产配送惩罚退出机制,对于不符合政策规定与要求的企业,必须给予惩罚责令其退出,并禁止期限内不准参与基本药物相关事宜,保证基本药物在村卫生室的配备与使用,满足乡村医生与患者的用药可获得性。通过上述两方面的优化与完善,才能保证乡村医生与患者对于基本药物使用的优先权益,实现“以人为本”的政策核心伦理。

4. 3 明确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地位及角色,提高其伦理身份认同

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等服务职能,是实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居民健康保障的“守门人”,但是我国卫生政策制定时却没有考虑到农村社会文化特殊性,没有给予卫生室地位及乡村医生身份制度性明确,致使乡村医生身份与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改变,村中“知识分子”与“社会高层人群”的光环不断被剥夺,伦理身份认同出现异化,乡村医生渐渐不满意自身角色扮演,开始追求身份与编制,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及养老保障收益。然而基本药物制度没有对当地政府在基本药物财政补贴的及时率与到位率方面进行制度监管与奖惩,导致依靠药品收入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乡村医生的药品收入大幅度减少,面临生存困境,乡村医生出现离职倾向以及“优离劣留”的人才逆向选择现象[7]。因此,在坚持新医改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保障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弥补药品收入损失的基础上,将村卫生纳入与当地乡镇卫生院相同的卫生行政管理编制序列,并给予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正式员工的身份,确保其经济收入才能有效缓解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的伦理困境。

4. 4 合理运用解决患者伦理困境的政策宣传与健康干预工具,促进患者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患者具有药品知识匮乏、用药习惯不合理的特点,这就会造成患者一旦产生用药需求就可能会产生不合理用药行为,不会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可能会流向社会药店以及声誉品牌更好的大医院,加重患者用药负担,造成了基本药物制度政策预期目标的落空,影响了村卫生室实施政策难度。既往研究显示[8],政策宣传与健康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政策知晓,丰富用药知识以及改善不良用药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特殊的村落环境文化、人缘与地缘关系结构,吸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功经验,选择特色鲜明、针对性强以及农村居民易接受的政策宣传方式与健康教育形式,加强政策宣传的深度与广度,并辅之以常见病多发病用药知识的健康干预机制,提高基本药物政策认知,增加患者对合理用药知识的了解与把握,减少患者正常用药需求时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致使的不合理用药习惯与行为,保障用药安全[9,10]。

参考文献

[1]王洪涛,杨廉平,唐玉清,等.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2,25(7):53-55.

[2]徐战英,孙利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房,2011,22(16):1521-1523.

[3]毕肖红.伦理困境下的医疗行为选择及社会认同与评价[D].广州医学院,2010.

[4]毕肖红,刘俊荣.伦理困境下医疗行为选择的社会认同之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33(7A):28-30.

[5]王晓燕,吕兆丰,彭迎春,等.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伦理困惑研究—基于北京市H区的实地观察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66-67.

[6]胡金伟.新医改以来我国卫生经济政策伦理价值的偏离与矫正路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4):10-12.

[7]顾萍.当前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合理价值取向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3):21-24.

[8]张旭平,吕兆丰,王晓燕,等.落文化境遇中的乡村医生—北京市H区村落实地观察个案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60-62.

[9]邵辉,李士雪,徐凌忠,等.山东省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医生基本药物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2):904-906

上一篇: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