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梁实秋读后感

2024-06-21

放风筝梁实秋读后感(精选14篇)

1.放风筝梁实秋读后感 篇一

梁实秋《中年》读后感范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梁实秋《中年》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梁实秋《中年》读后感1

读散文《中年》,听朗诵,感触颇深。梁实秋先生的作品没好好拜读过,只能说是知道梁实秋这个名字,了解过他的一些生平状况。梁实秋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著有《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还有主持编篡的《远东英汉大辞典》。在中国近现代文坛上,能够妙语连珠,令人捧腹的,除林语堂,另一位就是梁实秋先生了,俩人都不愧为文学语言的大师。

读梁实秋的散文,每一篇都是一个小故事,一则小家常,犹如坐在那里听他拉家常,四周是溪流杂树,面前是一杯满溢芬芳的碧螺春或龙井香茗,没一点心情,没一种感觉,他都向你娓娓道来,不勉强,不霸道。感觉是那么自然,那么随和…… 此刻,读散文《中年》心境尤为如此。

梁实秋先生《中年》中经典之说:“这顾影自怜的习惯逐渐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发现额上刻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心想那是抬头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再一细看,头顶上的头发有搬家到腮旁颔下的趋势,而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发现几根白发,是一惊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这时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连茹,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但是没有用,岁月不饶人!”细致地刻画了中年人特有的心态。我想,这篇文章一定是梁实秋先生尝过中年的滋味,细品人生特定阶段的酸苦之后,才得以写出如此生动的感触。中年人往往容易伤感,叹息岁月流逝,青春不再!更多的是怅然和寥落的心情。我辈人过中年,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想想也有点日渐衰迟的味儿。但是读梁实秋先生的《中年》,感觉其中也有催人向上的那么一点力量:“我看见过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轻的时候愣头愣脑的,浓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上面还带着挺长的一层毛。他们是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们变得润泽了,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的生活像是在饮窖里藏了多年的陈酒,浓而芳冽!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这几句,足以使中年人堪慰,也是读梁实秋先生妙文的收获!不过,还是觉得梁实秋先生笔下对于中年女人,貌似有些残忍。呵呵…可能是在他的那个当下吧,但是不得不承认观点还是不错的.。惟妙惟肖,幽默笔风,含蓄而耐人寻思。

除了独身主义者,人到中年,谁不有个家庭的组织。然而大部分这种组织,生活中少了许多原有的,只是合力维系一个家庭罢了(旁观者可能说法偏激)。感慨之余,对梁实秋先生人到中年的态度表示由衷的敬佩,转载散文《中年》,与所有中年朋友共勉。

感悟,享受过程同时心态是关键!世间万物皆如影,追得越急逃得越快;专心走自己的路,任由万物如影随形。记忆中这段文字应该是不错的点评: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

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梁实秋《中年》读后感2

翻到梁实秋的《中年》,却像是听一位坐在茶馆里的老学者捋着银白色的胡须望着窗外的斜阳不慌不忙娓娓道来:“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

我相信,任何一位中年人读到这里,都不免颔首称是,中年的凄惶和无奈也随之浮上心头。

不过,梁实秋先生很是沉得住气,他并不匆忙下结论,而是像画工笔画一样,把中年的滋味细细地描摹下来给我们看……

“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发现额上刻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菁菜描’……而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发现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这时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连茹,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

呀,我的头皮竟有了刺刺的感觉。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脸上的皱纹已经不是熨斗所能烫得平的,同时也不知怎么在皱纹之外还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苍蝇屎。”

呜呼,我已笑不出来。

然而,接着读下去,心温渐渐转暖:“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读到这儿,便有了柳暗花明的端倪。

果然!

“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青的时候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如同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们变得润泽了,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的生活像是在饮窖藏多年的陈酿,浓而芳冽!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

“中年没有悲哀”,点睛之笔横空出世!

于是,我听见先生豁朗的笑声,和着我心底的欢呼,在空气中弥漫充盈。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这是梁实秋先生为“中年没有悲哀”所作的诠释,散发着温婉的理性之光。

顷刻间,这道光倏地射进我的心魂最深处。思绪,瞬间变成飞流直下的瀑布……

中年,踏遍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不再为“三十功名尘与土”而扼腕。

中年,见多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再为“是非成败转头空”而嗟叹。

中年也有追求,但神态是平和的;中年也有憧憬,但步履是坚实的;中年也有激情,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恕,较玩世,同时也较温和的态度。”

中年,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拥有的都拥有了,该错过的都错过了,该失去的也都失去了。从此,告别盲目,告别冲动,告别功名利禄,告别你死我活,告别自欺欺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褒贬不惑,望碧空云卷云舒。

人淡如菊,生命却陈酿般浓而芳冽。

2.梁实秋演戏“穿越” 篇二

然而,在毕业晚宴上,梁实秋见一位美国女学生欲言又止,便说:“毕竟同学一场,有什么话,你尽管讲出来!”结果却让梁实秋深感汗颜。女同学说:“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们演出的那部戏,犯了一个常识性的低级错误,考虑到你们的自尊,所以,一直没说出来。”原来老外也懂面子观。事后,梁实秋对朋友们说:“无论做了什么错事,不要自以为别人不知道而心存侥幸。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他们先前之所以不说,那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编辑/张金余)

3.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篇三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秋实随国民政府前往重庆,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雅舍”是梁秋实在重庆北碚时的寓所,是取用友人吴业雅女士名字中的“雅”字命名的。名为“雅舍”,其实是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刷灰,地板颤悠悠的吱吱作响,极为简陋。

本文是梁秋实先生的一篇行文雅洁、潇洒幽默的小品文。文章描写了作者所居住的“雅舍”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以及作者对其陈设的看法,体现了作者豁然超脱的心境。统观全文,首先感到的是该文的这样的一个特点,即作者写“舍”之 “雅”、之“美”、之“惬意”者实未着几句,通篇写的几乎尽是它的“蔽”、它的“陋”和它的不适于居住的特点。例如,本文第三自然段写雅舍“篾墙不固,门窗不严”,“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原本是一件极不便当的事情,但他却说“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将缺点说为优点,在淡然一笑中拂去了它在人们心中可能留下的阴影,原本扰人清听,惹人烦厌,但他却说“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将噪音叙为乐音,将干扰视为慰藉,用自我心理的调整将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淡化之,消解之,从而使自己保持着心灵的安宁,抵御着愁苦情绪的来袭。老鼠的来袭,蚊子的猖獗,也用诙谐的语言出之,虽然无可奈何,但也不叫苦连天。总之,雅舍的这诸种不便,在作者看来情趣盎然,全然不见愁苦的面容和悲哀的情绪,使我们感到的却是雅舍的可爱、可亲,并绝不生一丝憎恶它、厌烦它、疏远它的感觉。在这里,包含的是艺术的辩证法。雅舍之雅,与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心境是分不开的。作者对所居住的雅舍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由洒脱的人生襟怀、恬然自然的心境和随遇而安的生命意识。

这篇文章语言骈散相间,巧妙的运用排比,对偶句式,文白相济,行文活泼,描写生动,优雅清丽,引典如信手捏来,幽默风趣,富于情韵,是雅舍之雅得以体现的重要原因。例如,文章对各种声音的描述,鼠子的各种动作的描述,运用了排比手法,显得姿态横生。作者的诙谐风趣也可在字里行间得到体现:“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对雅舍赏月的描写更是情韵悠长:“清光从树间筛洒下来,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文章用典较多,如“聚雷成蚊”,“客里似家家似寄”等,体现了作者熔性情、学识、修养于一炉的创作手法。

4.梁实秋中年读后感 篇四

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你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到这时候大概有两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讣闻不断的来,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同时又会忽然觉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是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齐在你眼前摇幌,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然阔步满面春风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自己的伙伴一个个的都入蛰了,把世界交给了青年人。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那个年青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那个年青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轻灵?到了中年,全变了。曲线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撤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脸上的皱纹已经不是烫斗所能烫得平的,同时也不知怎么在皱纹之外还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苍蝇屎。所以脂粉不可少。除非粪土之墙,没有不可污的道理。在原有的一张脸上再罩上一张脸,本是最简便的事。不过在上妆之前、下妆之后,容易令人联想起《聊斋志异》的那一篇《画皮》而已。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力,一到中年便一齐松懈下来往下堆摊,成堆的肉挂在脸上,挂在腰边,挂在踝际。

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譬如登临,人到中年像是攀跻到了最高峰,回头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头也不回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细看看,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有好多处陷阱,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之蛙。回想从前,自己做过扑灯蛾,惹火焚身;自己做过撞窗户纸的苍蝇,一心愿奔光明,结果落在粘苍蝇的胶纸上!这种种景象的观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我看见过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青的时候楞头楞脑的,浓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挑子,上面还带着挺长的一层毛。他们是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们变得润泽了,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的生活像是在饮窖藏多年的陈酿,浓而劳洌!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

5.梁实秋鸟读后感 篇五

梁实秋的《鸟》让我不禁感叹,人类残害的何只是鸟,更是整个自然。《鸟》主要记叙了作者看到笼中的鸟并不快乐,整日无精打采,。但这并不是最糟的,冬日的雪景中,又有鸟禁不住寒风冻死。看到这,作者不忍再看,我也不忍再看。鸟儿之所以喜爱飞翔,是因为它拥有自由,然而人类禁锢了它们,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动物对人仍保有忌惮吧。

但人类罪有应得,人类肆意捕杀生物,造成物种濒临灭绝,甚至有些物种已经消失,像渡渡鸟,北极的企鹅,但人类并没有吸取教训,日本还在捕杀濒临灭绝的鲸,还有些渔民因为渔获不够,而去捕杀人见人爱的海豚,这些人是多么残忍,但还有更残忍的,一些富商吃惯了大鱼大肉,竟想去吃野生动物,于是便花大价钱购买,于是有些人为了金钱去捕杀野生动物,这些人大多家里贫困,虽然当地政府对他们有补贴,但这些钱与野生动物的收购价比,根本微不足道,所以他们才会铤而走险触犯法律。所以这些富商比偷猎者还可恶。

此外,人类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使动物无法生存,人类也意识到了,开始注重环境保护,但总有些不自觉的人不遵守规定,乱排放污水,环境还在遭受着威胁,但我希望全人类都能自觉地保护环境,这样世界会更美好。

但人类也应注意保护自然的方式,把动物关在笼里看上去它们很安全,但它们失去了自由,它们为人类賺钱,自己得到的只是这样的待遇,比他好一点的是马戏团里的动物,它们可以走出笼来走动,但仍要听人指挥,这样也等于没有自由,得到的只是几餐温饱而已。这不是它们生存的地方,适合他们生存的是大自然,这一点人类也明白,但大自然已经被破坏,很少有地方适合它们生存,这一点,人类对动物应该是充满歉意的,但迟早有一天人类会将动物们放回大自然。

6.梁实秋的“钉子精神” 篇六

很快,梁实秋物色了另外4个人和他一起进行翻译工作。那4个人分别是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和叶公超。梁实秋打算,他们5个人,最少6年,最多用不了10年,便能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那4个人都没有干多长时间,便先后退出了翻译小组,只尴尬地剩下梁实秋一个人。

思来想去,梁实秋觉得既然自己已经作决定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自己不能当“逃兵”。思来想去,梁实秋便决定一个人把责任全承担下来。

就这样,梁实秋开始废寝忘食地工作起来。在抗战爆发前,他顺利地完成了8部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七七事变”后,为了躲避日寇的通缉,梁实秋不得不逃离北京,在极其艰苦的環境下,继续进行莎翁剧作的翻译。

抗战胜利后,梁实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课余时间,他依然坚持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终于,到了1967年,由梁实秋独自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37部作品的中文译本全部出齐,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对于取得的成绩,梁实秋看得很淡然。他回忆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长年累月,其间也得不到鼓励……说实话,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而已。”梁实秋的一番话,曾让许多人听后感到心酸。

梁实秋的成功,得益于他对这一工作的执着精神,得益于他一心一意的投入,更得益于他那肯吃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投入。要想成就大事,更要锲而不舍地投入。

专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情,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投入,是“十年磨一剑”的等待。所以,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纵观古今成大事者,大抵都具有这种执着精神。而学者梁实秋,正是有了这种锲而不舍的劲头,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就。

7.梁实秋的散文读后感 篇七

梁的散文:琐碎。没有故事情节,全凭见识,将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拼凑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点,杂而不乱,抖开斑斓。他下笔,东一鳞西一爪,若云里神龙,飘忽不定,反而没有编故事的斧痕匠气,触类旁通,信手捻来,随心所欲,东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气,一泻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几件琐事,很巧妙地触电,通了!任何琐碎小事,一落梁氏笔下,便衍化成滋润丰沛的长文。因为杂,读者永远新鲜不厌倦,恨不能一气读完。梁的行文看似轻松洒脱,没有梁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这一手是学不到家的,这是一绝。也有人效颦,结果堕入罗嗦,世俗。

至少在我看来,散文到了梁实秋手里,又耸起一座里程碑。仿佛没有不可入文的事,不信,翻开梁的四集《雅舍小品》,就像个杂货铺,乱七八糟的货都齐了。怒、脏、鼾、胖、并洗澡、理发,都是生活琐事,也是他佳作的题目。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都揽入笔底,正合老上海的一谚语:捡入篮里都是菜,这是高厨的本事。经他妙笔点睛,化龙飞舞,这不能不归功於他的渊博与机敏。梁讲究生活的趣味,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笔锋一转,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不时闪烁出机智,忍俊不禁开涮几句玩笑,令人捧腹厥倒。他好幽默但不庸俗滑稽,这是他的文章特色。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引起普遍共鸣。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简洁、文采斐然、文笔活泼,深得读者珍玩。琐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梁实秋又是大学者,莎士比亚全集汉译本第一人,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更是华人学者研读西方文化的必备参考词典。但他写作从不掉书袋,没有头巾气的酸。他常常信手捻来中外大典的引文,置於一堆俗事中,还原出引文原有的世俗朴素,充实文章的知识含量,是调味品,不是醋,更有可读性。时下一些写手,才看了几篇引文,甚至见了广告上几句古代诗文,便迫不及待收入“拙著”,企图点缀出文章的源远流长,一副普人郝隆袒腹晒书的穷酸相。一坛回味尚可的米酒晒成醋了,原有的酒味也洒了。

梁实秋的散文读后感2

前几日,从书店买了一本《梁实秋散文集》。读后,真有“绕梁之音,三日不绝”之感。他的文字常从古文中引经论据如信手拈来,读罢却是通俗易懂,如同三五知己灯下谈话,看似稀疏平常,去蕴涵着人生的哲学,余味无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梁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

梁先生的散文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闲适小品”闻名于世,我尤其爱看他的“随想篇”中的文章,题目很简练,通常都是两个字,例如“雅舌”、“女人”、“男人”、“衣裳”、“饮酒”等等,包罗万象,说的都是些身边的人或事,可以透过文章看到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气息。今天看来,依然觉得趣味横生。从中还了解很多名词其实都由来以久了,例如“代沟”,梁先生就写的非常详细,博古论今。代沟虽是翻译过来的新名词,但是我们古而有之了,《尚书远逸》中就记载了我们最古的代沟之说。再例如“女人”,他刻画的简直就是入木三分了,例如女人爱说谎,“若是能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的小小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分。”很多人都陪女人买过衣服,她口中念念有词,或是式样不好,或是衣料太差,批评的一文不值,究其原因,无非是价格太贵了而已,所以女人善于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常归于不喜欢。哈哈,真可谓精辟。还如他描写的女人的嘴,说“女孩子从小就口齿伶俐……等到长大以后,三五成群,说长道短,声音脆,嗓门高,如蝉噪,如蛙鸣,真当得好几部鼓吹!”他还归纳了两种类型,“长舌”型和“喷壶嘴”型。他在文章中虽都是论些小事,但却把一些陋习批评的体无完肤,看后甚感快意。

梁实秋的散文读后感3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在这里,他可以忘记年龄似孩童般嬉笑怒骂,也可以似孩童般天真可爱。可字里行间,我又分分明明地知道,他是一个老者,一个睿智的老者。

先生的作品,各有不同却各有着重。原本不是很清楚的东西,刹那间变得通透且铭记于心。

辟如《清秋琐记》。大大小小二十七篇小短文,记录了先生在不同时刻与不同书籍相遇后的反思。足见,先生是一个乐得反省的人。现在的社会太热了,从冬天到夏天,从白天到夜晚。太热了,热得人们停不下脚步去总结、去反思不是。于是,“热”就让人们越来越迷茫,迷茫得看不清、摸不到实实在在的心,最后丢了自己,甚至抛弃生命。

所以,反思是重要的,而先生的反思让我“冷”了不少,让我可以停下步子,去找点什么。

文中有一则是讲勤奋的,我记忆较深。先生讲述了明朝的一个儒士曹瑞。“笃志性理,躬行实践,据说其坐下著足处而转为穿,卒时州人罢巷市哭。”曾白榜一联“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横额曰:“勤苦斋”。自小老师便讲着勤奋的的重要,老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那时确是比较勤奋的,每个小孩为了老师的几句夸奖,几朵小红花就会高兴地蹦蹦跳跳。后来,初中了,老师没有小红花了,只剩下夸奖,倒也算是勤奋,每天按时上下课,交作业,只是偶尔偷个懒,打个小炒,倒也算是勤,起码“奋”是丢了,“勤”还在。过了四年高中了,老师不仅没有小红花,连夸奖也是少的可怜。这下好,就像大家常说的“勤奋”的小人,最终被身体里的那个“懒惰”小人打败了,再也看不见他了。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勤奋”小人死了,而是麻木了,每天呆呆地做题、做题、做题…再后来,大学了,发现不仅没有小红花,夸奖,就连老师也没了!

后来我才明白,一直以来起主导作用的并非是勤奋本身而是外来的刺激,连激励自己都是时断时续,更不用说像曹瑞那样努力奋进。勤为人上人,苦中通古今了。

关于爱情还是先生的《槐园梦忆》。先生关于爱情在《清秋琐记》里记录了《咆哮山庄》里的一段话“在一个饿人面前,放下孤单的一盘食物,他会集中全部食欲,绝不辜负这一盘食物;而另一种情况则是给他一整桌法国厨师为他安排的筵席,他也许能从整桌筵席得到一样多的享乐,但是每一项食物,在他的关切与记忆中,仅仅是极微小的一部分。”先生说:“独爱一菜远胜于大吃筵席。不是饥不择食而是情有独钟。”

正如有人所说,一生爱一人并不是丢脸的事情。丢脸的是,你自认为爱了很多人,却没有一个是你真正爱的。遇到对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能一辈子对那个爱的人不离不弃,彼此相守相依,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不能没有亲情、友情,同堂也不能没有爱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生一世,若得一知己,举案齐眉、相濡以沫,便是再大的困难也可迎刃而解。“好的爱情,是透过爱让你更爱这个世界;而不好的爱情,是透过爱你与这个世界对立”,这人的一番话让人彻醒。三千弱水中的一瓢,已让我明白天下何川的好,我又何不慷慨地让每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明白,“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因为巫山之云已让天下人知晓这漫天白云的曼妙?

先生与妻子的伉俪情深让人感动,让我忽然觉得,成功有时真的不是一个人的寂寞,而是两个人的执着。

于爱、于名、于利、于情,先生是真洒脱。真实的人都是血肉之躯,正如真实的先生也会嬉骂如孩童。尤其是先生讲的那一段关于骂人的技巧真让我觉得先生是那么可爱。他是一个智者却又像一个孩子,一个可爱、可敬的老人。

8.梁实秋散文读后感三篇 篇八

梁实秋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一转一化,汨汨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梁先生淡雅从容,典型一绅士,持杖岸立,口衔烟斗,含笑窥乐。

梁的散文:琐碎。没有故事情节,全凭见识,将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拼凑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点,杂而不乱,抖开斑斓。他下笔,东一鳞西一爪,若云里神龙,飘忽不定,反而没有编故事的斧痕匠气,触类旁通,信手捻来,随心所欲,东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气,一泻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几件琐事,很巧妙地触电,通了!任何琐碎小事,一落梁氏笔下,便衍化成滋润丰沛的长文。因为杂,读者永远新鲜不厌倦,恨不能一气读完。梁的行文看似轻松洒脱,没有梁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这一手是学不到家的,这是一绝。也有人效颦,结果堕入罗嗦,世俗。

至少在我看来,散文到了梁实秋手里,又耸起一座里程碑。仿佛没有不可入文的事,不信,翻开梁的四集《雅舍小品》,就像个杂货铺,乱七八糟的货都齐了。怒、脏、鼾、胖、并洗澡、理发,都是生活琐事,也是他佳作的题目。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都揽入笔底,正合老上海的一谚语:捡入篮里都是菜,这是高厨的本事。经他妙笔点睛,化龙飞舞,这不能不归功於他的渊博与机敏。梁讲究生活的趣味,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笔锋一转,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不时闪烁出机智,忍俊不禁开涮几句玩笑,令人捧腹厥倒。他好幽默但不庸俗滑稽,这是他的文章特色。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引起普遍共鸣。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简洁、文采斐然、文笔活泼,深得读者珍玩。琐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梁实秋又是大学者,莎士比亚全集汉译本第一人,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更是华人学者研读西方文化的必备参考词典。但他写作从不掉书袋,没有头巾气的酸。他常常信手捻来中外大典的引文,置於一堆俗事中,还原出引文原有的世俗朴素,充实文章的知识含量,是调味品,不是醋,更有可读性。时下一些写手,才看了几篇引文,甚至见了广告上几句古代诗文,便迫不及待收入“拙著”,企图点缀出文章的源远流长,一副普人郝隆袒腹晒书的穷酸相。一坛回味尚可的米酒晒成醋了,原有的酒味也洒了。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2

读了《请客》这篇文章后,我感触很深。

我们华人好像很喜欢自找麻烦,请客这一费事又伤神的“玩艺儿”竟然像上了瘾了一样。一旦成家立业,请了第一次客后,余生就再也停不了了,凡任何大小事都得请客。不管是为了还人情债,摆阔气,攀交情或纯粹为了请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一聚,总之都是请客的理由。

请客的确很累人,我亲身经历过,每年过年时,我母亲总是为了请客而头痛。第一件烦人的事是请谁。年夜饭——请的是亲戚(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也不太费神),之后的几天就烦了,哪些朋友可以不请,哪些朋友一定要请。通常一定要请的客人包括那些一年内帮过我们的,或之前请过我们的人,这大概就是人情债吧„„

当然真正烦人的才不止这些,请客当然是请吃饭,所以最重要的是菜谱,也就是吃什么。吃得不能太随便,不然显得太寒酸,没面子;也不能吃得太“不随便”,不然钱包就要破大洞了。鸡鸭鱼肉这些一定要有,一样不能少(这些属于“基本”),素菜通常是做点缀的,根本没人要吃(这就像是额外“免费”礼品)。之后就是鲍参肚翅(这是整顿饭的“噱头”),通常每次只能有一两道,大致原因有二,首先价钱昂贵,其次家里煮出来的实在谈不上好吃。

菜单拟好后便要从各大超级市场和菜场买回来,这虽不怎么费神但很费力。

最后便看当天的临场发挥了,因为许多菜平日都不常煮,味道好不好,只有上了桌后,客人们都尝过后,从大家脸上的表情上知道。如果味道好,客人吃得眉开眼笑的话,“大厨”心里自然松了口气;但客人如皱一皱眉头“煮饭婆”便恨不得地上有个洞可以钻进去。总算客人走了,主人还有善后工作:一大堆又油又脏的碗碟要洗;一地的瓜皮纸屑要清理(最惨的莫过于新年里不能扫地,一地的垃圾只能用手捡,用布抹)。有时客人“胃口不好”,吃剩的残羹剩饭便成了隔天的午餐。

所以正如梁实秋先生说的“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请客真的很麻烦。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3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在这里,他可以忘记年龄似孩童般嬉笑怒骂,也可以似孩童般天真可爱。可字里行间,我又分分明明地知道,他是一个老者,一个睿智的老者。

先生的作品,各有不同却各有着重。原本不是很清楚的东西,刹那间变得通透且铭记于心。

辟如《清秋琐记》。大大小小二十七篇小短文,记录了先生在不同时刻与不同书籍相遇后的反思。足见,先生是一个乐得反省的人。现在的社会太热了,从冬天到夏天,从白天到夜晚。太热了,热得人们停不下脚步去总结、去反思不是。于是,“热”就让人们越来越迷茫,迷茫得看不清、摸不到实实在在的心,最后丢了自己,甚至抛弃生命。

所以,反思是重要的,而先生的反思让我“冷”了不少,让我可以停下步子,去找点什么。

文中有一则是讲勤奋的,我记忆较深。先生讲述了明朝的一个儒士曹瑞。“笃志性理,躬行实践,据说其坐下著足处而转为穿,卒时州人罢巷市哭。”曾白榜一联“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横额曰:“勤苦斋”。自小老师便讲着勤奋的的重要,老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那时确是比较勤奋的,每个小孩为了老师的几句夸奖,几朵小红花就会高兴地蹦蹦跳跳。后来,初中了,老师没有小红花了,只剩下夸奖,倒也算是勤奋,每天按时上下课,交作业,只是偶尔偷个懒,打个小炒,倒也算是勤,起码“奋”是丢了,“勤”还在。过了四年高中了,老师不仅没有小红花,连夸奖也是少的可怜。这下好,就像大家常说的“勤奋”的小人,最终被身体里的那个“懒惰”小人打败了,再也看不见他了。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勤奋”小人死了,而是麻木了,每天呆呆地做题、做题、做题„再后来,大学了,发现不仅没有小红花,夸奖,就连老师也没了!

后来我才明白,一直以来起主导作用的并非是勤奋本身而是外来的刺激,连激励自己都是时断时续,更不用说像曹瑞那样努力奋进。勤为人上人,苦中通古今了。

关于爱情还是先生的《槐园梦忆》。先生关于爱情在《清秋琐记》里记录了《咆哮山庄》里的一段话“在一个饿人面前,放下孤单的一盘食物,他会集中全部食欲,绝不辜负这一盘食物;而另一种情况则是给他一整桌法国厨师为他安排的筵席,他也许能从整桌筵席得到一样多的享乐,但是每一项食物,在他的关切与记忆中,仅仅是极微小的一部分。”先生说:“独爱一菜远胜于大吃筵席。不是饥不择食而是情有独钟。”

正如有人所说,一生爱一人并不是丢脸的事情。丢脸的是,你自认为爱了很多人,却没有一个是你真正爱的。遇到对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能一辈子对那个爱的人不离不弃,彼此相守相依,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不能没有亲情、友情,同堂也不能没有爱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生一世,若得一知己,举案齐眉、相濡以沫,便是再大的困难也可迎刃而解。“好的爱情,是透过爱让你更爱这个世界;而不好的爱情,是透过爱你与这个世界对立”,这人的一番话让人彻醒。三千弱水中的一瓢,已让我明白天下何川的好,我又何不慷慨地让每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明白,“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因为巫山之云已让天下人知晓这漫天白云的曼妙?

先生与妻子的伉俪情深让人感动,让我忽然觉得,成功有时真的不是一个人的寂寞,而是两个人的执着。

于爱、于名、于利、于情,先生是真洒脱。真实的人都是血肉之躯,正如真实的先生也会嬉骂如孩童。尤其是先生讲的那一段关于骂人的技巧真让我觉得先生是那么可爱。他是一个智者却又像一个孩子,一个可爱、可敬的老人。

9.我的父亲梁实秋 篇九

我父亲是老北京,出生于原东城区内务部街20号。那本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但我前些年去看时,已经是个大杂院了,住了好几十户人家,门口牌子上写着保护性院落,但里面没有修缮,搭建得乱七八糟。

父亲是汉族人,但我曾祖父是满族,在清朝做四品官,因为不能生育,从大兴抱养了个孩子,就是我祖父。本来曾祖父开着些店面,闹义和团的时候,打得一塌糊涂,后来就把残余的家产集中起来,买了很多四合院,开始吃瓦片(收房租)。我爷爷一辈子什么都没干,就是修理房子、出租房子,我奶奶生了13个孩子,父亲行二,爷爷死后,家里的孩子每人分了两套房。

到了我爸爸这代,家境可以说是小康。他上的是清华中学,读了8年,毕业后直接去美国留学了,3年后回来跟我母亲完婚,然后就开始到处教书,我就是他在上海时出生的。后来胡适请他到北大教英文,抗战时到重庆在参政院任职,抗战后在北师大,解放前在中山大学,去台湾后在师范学院,教了一辈子书。他一直当英语系主任、教授,编了很多教材和工具书,运到台湾时成箱成箱的。他曾编过一本《远东英汉大辞典》,收录了8万多条词汇,后来被联合国采用。有一年我去美国大使馆签证,大使说,你父亲是我老师。我说你这么年轻,怎么会是他的学生?他拿出那本辞典说,我天天都看这本书。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念书。我爷爷是前清末科的秀才,几间屋里堆满了书,书架子一直顶到房顶。我父亲更是个书呆子,从早到晚整天看。到台湾后,政府曾请他当教育部长,他不去;蒋介石让他去讲课,他也不愿讲。他总说:“我是读书人,不要找寻我乱七八糟的事,不要让我当官。我不是做官的材料,官场上的事我不习惯。”

刚到台湾时他缺钱,没地方住,台北师范学院的院长刘真就找了个学校宿舍给他,没有椅子,书都放在地上。台湾著名企业家林挺生很敬仰我父亲,让人送了一把藤椅和一个大麻袋来。我父亲打开吓了一跳,里面全是钱,他说椅子我收下了,钱你还是背回去吧,无功不受禄。后来林挺生来家里见他时都是站着,以示敬重。

父亲的另一大成就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40个剧本加上14行诗,都是古英文,他从20多岁翻译到60多岁。他去世后,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写的挽联是“著作等身”,我说不止,得有好几个身体那么高。他一辈子就是在读书、写书、翻译书中度过的。

闲情雅致

父亲性格幽默,文章也是,这让他有许多朋友。冰心曾在文章里调侃:“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育尚未成功,实秋仍须努力。”

住在重庆北碚的雅舍期间,他写了大量散文,内容都来自日常生活,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读者非常喜欢。后来结集为《雅舍小品》《雅舍散文》等,出了30多个版本,被译成多国文字。

他尤其喜欢写吃,这是家传的。我爷爷一辈子就喜欢吃,北京的饭馆无论大小,没有他没吃过的。那时家里有个包月洋车,我爷爷中午从没在家吃过饭,风雨无阻地出去下馆子,回来还给我们带点儿。我父亲就受了这种沾染,对吃很有研究。他当年曾是北京厚德福饭庄的股东之一,他写过一篇《铁烙蛋》,就是当年厚德福饭庄的招牌菜。可以说,我父亲的100多篇谈吃的散文,都是“吃”出来的。他写《雅舍谈吃》,就想把北京好吃的东西都搜集起来,因为民以食为天,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他的另一个嗜好是围棋。住在重庆的雅舍旧居时,父亲书房里放着一张围棋桌。他常跟我弟弟下,我弟弟喜欢悔棋,两个人经常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认输。

老北京人都有一些普遍的喜好,比如放风筝。那时我们家放风筝的线不是普通的棉线,而是拉胡琴用的老弦,特别结实;放风筝的线车,轴都是硬木的。风筝放远了以后,如果风平浪静,就把它拴在前院柱子上过一夜,第二天早上风筝还在天上。

我父亲也经常去琉璃厂、荣宝斋逛书摊,老板们都认识他。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就去逛厂甸。我父亲爱抖空竹,一到厂甸就买。空竹有的是两头鼓,中间凹,像个葫芦;还有单头的,一边鼓。反正各种大小空竹,家里买了很多。

伤别离

我母亲叫程季淑,是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她一辈子把我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什么事都不操心,连换件衬衣都不知道在哪儿拿。我记得那时我母亲在外面做饭,我父亲就在小屋里翻译莎士比亚。他喜欢吃那种有甜味的烤虾,我妈就做好一盘给他送进去。我父亲经常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回来就告诉我妈,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我妈就模仿着给他做。总之,我父亲在生活上完全依赖我妈。

10.梁实秋的散文散步读后感 篇十

在中秋佳节,有幸读到了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平实的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感情,更勾起了我无限的思绪。

早上打电话给父母问候,第一次电话响了很久没有接听;换了另一个号码打过去,很快就接上了。听到电话那头父亲好像在埋怨母亲,“你那个新式手机,接电话要用手指划的,不是摁的,你摁来摁去有啥用啊。”我莫名的一阵伤感。想起妈妈的这个智能手机,我的姐姐帮她买的,都快一年了,还是没有学会使用。年初父母在杭州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候,我也曾动过教妈妈使用智能手机的念头,但妈妈总说:“你工作忙,不着急,我笨手笨脚的,一时半会也学不会。再说真的有事,你爸爸的老人机就很好用。”

父母真的老了!有些事总是觉得今后还有很多的日子可以做,但真的是这样吗?孩子从出生以后,父母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来杭州帮我们照顾孩子。在杭州一起生活的这几年,仔细回想一下,有几次陪伴父母一起在小区散散步,说说家常话?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愧疚。

今年孩子读初中开始住校了,恍然间发现,孩子也长大了,慢慢地也要学会独立生活;终有一天,也会离父母而去了。以前每天放学回家陪伴的日子,也要一去不复返了。

孩子小的时候,我忙于事业,有几年时间在上海工作,过着双城记的生活,对家庭投入的时间太少了。总想着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事业稳定了,再抽空多陪陪孩子吧。静夜细思,真的是错过很多!

“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背上的母亲、孩子,仿佛就是整个世界!”读着这些文字,我想起了孩子小的时候,那还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和文中一样,我、母亲、妻子、孩子四个人,在公园散步。途径一条路,中间是由鹅卵石铺成的高低不平的小径。母亲说:“前面路不平,宝宝不要走,要摔跤的。”妻子把孩子抱过了小径。没想到宝宝就地打滚,非要自己走那条鹅卵石小径。后来无法,只好屈服,把孩子重新抱回去再走一遍,但宝宝依然不肯,嚷嚷着“重新抱回去和刚才不一样,要回到刚才那样。”现在回想起来,既是忍俊不禁,又是哭笑不得。

月圆之夜,一遍遍地听陈百强的老歌《念亲恩》: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明月朗相对念母亲;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怀念怎不悲莫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路遥远碧海示我心;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11.读梁实秋散文的读后感 篇十一

后来又陆续的读了《雅舍小品》、《雅舍遗珠》和新近的选集《生活的艺术》,都很喜欢:虽然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梁实秋的文字本身有什么分外特别的地方——睿智幽默不若林语堂,乡土诗情不若沈从文,也不如张爱玲的瑰奇隽秀。可是每每读到,都觉得很有味。

学术上的梁实秋我并不了解,有些好奇,但也不会在意他与鲁迅的那场惊动文坛的论战。我脑海里的梁实秋应该是那样的一位老爷爷:他头发花白,神态安详自在;生活悠闲,穿着十分考究但并不奢侈;他读小说,带着金丝花镜,兴许还哼着小曲;他热爱美食,有些挑剔,却不算苛刻;做事不急不慢,爱讲好听的故事。他是个和蔼的老绅士,就住在公寓隔壁。

总觉得只有这样的人的文章,才能这样“闲”。他有闲分别糖汁与蜜汁的味道,有闲观察胖人的脾气与心思;有闲比较各国各地人的吃相,有闲讲关于签字的趣闻;有闲调侃暴发户,有闲在萝卜汤中得出启示……他的风趣是很自然的,是在于言简意骇、生动形象的表达和跳跃的思想中的。他视角精锐,总能发现日常平庸中的趣味,津津乐道、论断精辟。我常常在读他的文章时不知不觉笑出声来。

梁实秋先生说:“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有闲阶级如能普及于全人类,那便不复是罪恶。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的忙起来。我们并不向往六朝那样萧然若神仙的样子,我们却企盼人人都有闲去发展他的智慧与才能。”

这话我是赞成的。我也相信,只有像先生这样将“人人能有闲暇”作为最高理想的人,才能生活的富有颜色,心情快活。也才能这样通过文字,将生活的“闲”的艺术传递给每一个读者,并被深深感染。也才能使文字组合成轻舞的音符,清新隽永。

★ 梁实秋散文《窗外》

★ 梁实秋散文欣赏

★ 梁实秋散文吃相

★ 梁实秋散文《盆景》

★ 梁实秋散文《代沟》

★ 梁实秋的散文《垃圾》

★ 梁实秋的散文《谦让》

★ 梁实秋的散文《鸟》

★ 梁实秋作品《放风筝》赏读

12.我的作家朋友梁实秋 篇十二

我真正认识梁实秋先生,正是我一生最黯淡的时候。在那期间,梁先生常邀我同林海音、孟瑶去他家。那是我那段幽暗生活中的一扇天窗。

梁先生家一片春风,甚至他家帮佣的小姑娘名字也有“春”意:春绸。那是我听到的最好听的名字之一。梁先生和我们三人正好凑一桌麻将,只打四圈。梁先生夫妇都是美食家。我们去他们家之前,就知道那天梁师母将给我们吃什么:饺子呀,薄饼呀,炸酱面呀,全是梁先生喜欢吃的。他那时已有糖尿病,只有望食兴叹,浅尝即止。我们可乐了,不但吃得好,还可听梁先生讲笑话,还可看梁先生故作馋相扮小丑——他是很好的演员,妙语如珠,嘲弄透着睿智。他用笑话解馋,我们笑,他高兴,逗我们笑得喷菜,笑得流泪,笑得告饶。海音和我都爱笑,孟瑶也笑。麻将桌上,饭桌上,梁先生的妙语,我们的笑声,巡徊不已。

吃喝谈笑之中,偶尔也谈文坛旧事。我们问到徐志摩、陆小曼、冰心、老舍、沈从文……三四十年代的作家们,那时他们都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我們对那些作家本人,比任何文坛事件更有兴趣。

我们会问:冰心是不是叫你“秋郎”?来不及等他回答,我们紧接着问:“冰心是什么样儿?”梁先生笑笑:“长得不错,”他没多说。从他那一笑之中,我就可以想象冰心年轻时清丽的模样。梁先生那时还没从师范大学退休。他不喜酬酢,很少外出,也很少有客人,对外界的事也不问不闻,似乎很怕惹火烧身。他是怀乡的。

60年代在台湾时,我和海音、孟瑶似乎为他们夫妇俩的生活添了点儿乐趣。我觉得梁先生很寂寞。他有心和现实保持距离,保持沉默的自由。我在他家可以畅怀大笑,也只有在梁先生家,我才会那样子笑。

一纸短笺,相互取暖

1964年,我从台湾来美国之前,去看梁先生。“你没有路费吧?”梁先生在谈话中突然问我这么一句话。您怎么知道?“我知道。你需要多少?”我到美国的路费,就是梁先生借给我的。到美国后申请到一笔研究金,才还给了在西雅图的梁先生的女儿文蔷。

我和梁先生通信多年,信虽不多,但一纸短笺,寥寥数语,却给我无限鼓励和温暖。我也对至情至性的梁先生多了点认识。

1972年,我和Paul去西雅图,正值梁先生和梁师母在文蔷那儿。八年不见,相见特欢。梁先生和Paul一见如故。我隐约感觉到梁先生两老都有些异国飘零的心情。他们非常钟爱女儿,也非常享受儿孙的绕膝之乐,但他们似乎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他们说,女儿女婿太忙,忙得他们心疼,要帮忙吧,又插不进手,而且,女儿女婿也不要两老动手。父母的慈爱,儿女的孝心,在美国全无法表达,宛如交响乐中的钢琴、小提琴,各自美则美矣,却无法合奏起来。

从那次见面以后,就没再见到梁先生、梁师母了。我们仍然书简往来,就是我到国外去,也告诉梁先生一声。1974年春,我和Paul在亚洲七八个国家旅行了两个多月,也到了台湾,梁先生梁师母却仍在西雅图。6月回到爱荷华,就看到梁先生的英文信。那是他写给我的唯一一封英文信,为的是要Paul也立刻看到,不必经我翻译。他迫不及待地要我们知道他丧妻的悲痛——梁师母在去超级市场途中遭铁梯击倒去世了,那天是4月30日。梁先生的信是5月4日写的,正是为梁师母悼祭的日子。

读着梁先生的信,我可以看到在心中哭泣、挣扎活下去的梁先生。我非常担心他如何打发以后的日子,因为我知道他如何依赖梁师母。《槐园梦忆》就是他对妻子深情的回忆。

1975年初,我又收到梁先生从西雅图来的信,告诉我他回台湾认识了韩菁清,并已结不解之缘。“我的友好几乎都持反对或怀疑我的态度……”我将信译给Paul听。我俩立刻各自给梁先生写了信,告诉他我们十分高兴他又找到幸福,不必为外间闲言闲语所扰。我们也告诉他,年龄的差别不是幸福的障碍,甚至文化的区别也不是,重要的是彼此尊重、体谅、宽容和忠诚。我和Paul就是非常和谐的婚姻。

13.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篇十三

所谓雅舍在重庆的北碚,据作者萧宜在《与赵清阁谈文史往事》一文中说,赵清阁女士回忆当年她住北碚与雅舍比邻。1940年梁实秋同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在重庆郊区由青木关通向北碚市区一条公路北侧的土坡上购置一处平顶灰房,(今北碚梨园村47--51号为雅舍旧址)。当年因为这里没有门牌,通邮不便,梁实秋便以龚业雅之名命名其为‘雅舍’。并做了一块木牌插在路边。梁实秋先生在他的《雅舍小品》序中说他的雅舍是竹篾抹泥做墙,沿山坡高低建的棚屋,里外两间由高向低,发挥想象吧,好似现在的跃层。梁实秋在此雅舍住了七年(1939--1946),恰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他在此完成了《雅舍小品》。梁实秋说:并非某些人之所误以为是自命风雅。其实如果我没看他的书,也是这样认为的。

《雅舍谈吃》里,篇篇美文,怀古,论今,忆旧。所忆小吃大餐,美轮美奂。大多出自老北京,来自故土,拳拳爱国心,窥一斑而见全貌。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按照老先生文字的描述,能做出一道菜品来,很是快活。比如《醋溜鱼》一篇,我按照老先生的指教总结出做法,记在卡片上:西湖醋鱼,选青鱼或草鱼,长不过尺,半斤大小。1先用开水煮,熟即起锅。2调汁,醋酱油少许,姜末少许。3汁中勾芡,浇鱼上。4注意:调汁要清淡,色浅,透明,不加糖,不用油。另外酱黄瓜炒鸡丁,雪里蕻炒笋,水晶虾饼……都可如法炮制,岂不快哉!《雅舍谈吃》是最形象的菜谱,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情境与味道交融,仿佛看见老北京旧街巷老朋友觥筹交错。其间早已物是人非了。

《韭菜篓》里,写到一群石匠中午吃韭菜馅儿半尺大的包子,掀开笼屉一阵微风吹来韭菜味儿那个香,狼吞虎咽,吃得淋漓尽致,半尺大的包子啊!《吃相》一篇,写到车夫吃大饼卷肉,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一张饼即刻下肚,又一张还是如此吃法,风卷残云一般。吃饭的人这劲头这魄力,看书的我如身临其境,于我现在这吃劲儿还有吗?记得约三十多年前,我家老院子还没被拆掉,我的侄甥男女还小,暑假时候都齐聚小院里,妈妈命令我烧茄子,需四个大茄子,还要几个土豆炒辣子,还要西红柿做一锅汤米饭要蒸一大盆,一顿饭都能吃光。盛上一大碗饭,舀几勺烧茄子,撒上芫荽再来瓣蒜,痛痛快快的吃一通,那种令人振奋的吃劲,早已风光不再了。看着后辈们围着桌子狼吞虎咽,心中倍感欣慰,那就是老人活着的希望所在。现在烧茄子只需一个小的,还吃不完。不仅是因为我老了,现在的年轻人还用大碗盛饭吗?现在的人们到了饭时,端起碗绝不像《韭菜篓》里的老石匠,《吃相》里的车夫,那样饥饿难耐,对食物充满了期待和敬畏。那时候的小孩子,淘气大发了,妈妈就会说:再闹不给你饭吃。马上就老实极了,最怕不给饭吃。现在不给饭吃正好,我还减肥呐。饭口上端起碗来,肚里没饥饿感,连吃饭都懒懒的。一个家族一个民族颓了衰了,难道是从吃相上开始的吗!

14.梁实秋《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十四

梁实秋《雅舍小品》读后感

“不过若把异国情调生吞活剥的搬到自己家里来,身体力行,则新奇往往变成桎梏,有趣往往变成为肉麻。基于这种道理,很有些人至今喝茶并不加白糖与牛奶。” 现今的国人往往忘本。经常可以看见情侣在情人节外出散步而不见其在七夕相聚;经常可以看见年轻少辈在父亲、母亲节感恩父母,而不见其在重阳节孝敬老人;经常可以看见在圣诞节闹的红红火火,而在元宵仅吃一碗汤圆了事。若说国人忘本,其实不甚准确,离吾生之年代愈近或愈后,其忘本程度愈深,可悲!今已忘本至此,何况将来?吾恐将来之子,对其云三国、商周者,皆只知为电视上的事,而不知为我国之历史!喜洋媚外之词,我不喜欢用,皆或因求异之心,从众之心而受此洋罪。但其不自思、不自省而全盘洋化,吾甚怒之。传统文化乃一民族之本,更为一民族之魂,历史造就了传统,而今人却要抛却传统。取洋而舍本,让洋文化取代心中的传统,````洋节若做娱乐尚可过过,但因洋节而弃本则乃大忌!“人类是惟一的一种动物,大规模的互相残杀并不把对方的肉吃下去,只是抛在战场上白白喂兀鹰,不知那时所为何来。防止虐-待动物,而不防止人类的互相厮杀,不晓得为什么要这样厚于彼而薄于此1 人真乃有趣的生物。知其天天口口声声称自己为一世霸主,不苟与猪狗猫狸等动物为同类,殊不知自己也乃动物中之一员;知其日日口口声声称自己为最聪慧之生物,殊不知自己拼死拼活勾心斗角,到头来黄土作古,成天卧于圈中,哼哼唧唧饱食终日,等死之豕无任何区别;知其年年月月为争一时虚名一瞬之利益而生死残杀,殊不知到头来双手空空还不如沙场鹰鸦吃食腐肉目的来的明确。人,乃世上最卑劣之生物也!吾明知埋头于书中苦读,考死板之甚的试题,学无以为用之学识,乃浪费时光而无用之功,却为一张白纸上三位或两位的红笔数字而乐此不疲。平日,见同学扣分挖秒埋头苦读,不免觉得有些悲凉,一为吾不如其之勤奋,意识之坚实而自叹。二为其如梁公所举愚蠢之人般,到头来审视自己,还不是仅有一副空皮囊,而内在呢?无识,一生仅学得做数理化之难题试卷。无德,开口脏言不堪入耳,处之,作风行事令人作呕。无品,除读书之外还会何事?行事不为他人想,处世不凭良心虑,吾只得大窘以对之。而以利度人,众人从小即会,用时称祖,不用时弃之!吾一同窗,视分数如命,与认真好学之士为伴,若有异性同学询之,则耐心耐性解其惑;吾尝问之,则劈头盖脸谓汝之愚甚,故未敢恭维之。若人不修身,自省,虑在世之道,则不如禽兽也!而如梁公云,厚此薄彼只不过为人之可笑处罢了。冷眼观世,一片颓废。

“看报也常常误事,我一年之内有过因为看报,而烧黑了三个煮菜锅的记录.这是我对于报纸的功能之最高的称颂.报纸能令人忘记锅里煮着的东西!” 报纸在梁公笔下成了他日不释手之物,其魅力是无穷大的,更何况于书呢? 年幼时真可谓”少时不知愁滋味”,日日没心没肺的玩,将多余的时间全浪费在了电视上,至今想来懊悔不已。如今,我嗜书如命,一闲下来脑海中就充满了书,但又叹时间太少,完成不了一日攻克大半本的壮举.只能在闲暇之余,以蚕食之速缓慢咀嚼。又奈何需写文之多,需背记课文之多,只得仰天长叹,悔不当初也!论起看书,其真为一种享受.古今中外之文人墨客将他们的情感、思想与幻想化为这白纸黑字,任由我品味,想想可将莎翁李杜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孔孟老庄悄立身旁,晏氏父子随时商榷推敲,好不快意!而书对人之精神尤为重要。若写文是对自己的一种修神,那么书则是开窍之宝。一书一世界,胸汇百川,经各种文人熏陶,语谈举止必有涵养,下笔属文定不会见杂无味,空洞虚无。今日见一人立于吾旁看球,口中骂着别人如何如何无良,殊不知自己亦吐不出象牙来。吾叹,此必是阅书甚少之人也!放眼望去,世间同为文者知己少之又少,悲叹同学之不振乎,只晓得天天与数理化为伍,奋笔拼搏,而百中不见一人胸有涵养,能书论文。吾无奈,只得为世间之凤毛麟角耶!

上一篇:希望同行小学散文下一篇:唯美经典的爱情语录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