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管理制度

2024-07-24

设施管理制度(8篇)

1.设施管理制度 篇一

一、总则

第一条本制度根据《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结合公司实际而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管辖内的所有生产、办公、生活场所(员工集体宿舍、食堂等)和没有签定消防安全协议的出租房屋建筑及场地。

二、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要求

第三条疏散出口:

1、当一个厅室或房间面积不大于60时,可设一个疏散出口,当大于60时,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

2、房间内最远点与最近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m。

第四条疏散门:

1、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平移门、卷帘门及旋转门;

2、疏散门应向外开启,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6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多时,可向内开启。疏散出口不应设置门槛,在距疏散出口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及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第五条疏散走道:

1、疏散走道应双向疏散,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地面应保持平直,不应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障碍物;

2、疏散走道与其它部位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3、疏散走道的地面、顶棚及隔墙等不应采用可燃材料装修,严禁采用燃烧后产生剧毒气体的材料进行装饰或装修。

第六条疏散楼梯:

1、疏散楼梯应便于人员疏散,踏步布置均匀通畅,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障碍物;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不应敷设空调风管和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及可燃气体管道;

3、疏散楼梯宜通至上人屋面,且在各楼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其首层应能直通室外。

第七条安全出口:

1、办公室、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内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层数不超过3层,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但必须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辅助疏散设施。

2、除特殊情况外,人员密集场所的窗口、阳台等开口部位不应设置防盗窗,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开口部位应设置辅助疏散器具。

第八条安全疏散标识:

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2、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米,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米,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米。设置在地面上的应急标志灯,应保证视角连续,且间距不应大于5米;

3、内走廊型的办公室、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在其疏散走道及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线或间距不大于4m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4、设置在疏散走道两侧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线应保持连续,设置在疏散路线地面上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嵌入式,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的激发光源或自然采光量应达到规定要求。

第九条应急照明灯:

1、安全出口和面积不大于60房间的疏散门的正上方“安全出口”指示标志没有连续不断的应急灯光的,应安装应急照明灯;

2、疏散路线上的楼梯间每层都必须安装应急照明灯;

三、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

第十条分公司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责任职能部门为分公司安全技术室,管理责任人为其所在班组的负责人。

第十一条公司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责任职能部门为安全生产部,公司机关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责任人为安全生产部安全员。

第十二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2、人员密集场所在使用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

3、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

4、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可靠措施;

5、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

6、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安装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卷帘门,否则必须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辅助疏散设施;

7、举办会议、考试、表演等大型活动,应事先根据场所的疏散能力核定容纳人数。活动期间应对人数进行控制,采取防止超员的措施。

第十三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责任人应每天进行检查,确保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清晰、有效、没被遮挡,发生损坏时应及时向管理责任职能部门汇报,以安排维修、更换和整改。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责任人对整改质量负有监督和验收的责任。

第十四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责任职能部门每月应组织一次检查,进行一次疏散设施实验检测,并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条应急灯均以放电状态出厂,使用前必须进行20小时的充电,才可进行放电。使用中的应急灯具应定期进行性能检查,每半个月或一个月通过连续开关试验,以检查电路转换及电池的应急功能,并进行放电,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四、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2.设施管理制度 篇二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吉木萨尔县开始向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转变的目标进发。2009年, 县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特别对设施农业的发展给予更大的支持和鼓励, 温室蔬菜大棚由年初的300座迅猛发展到入冬前的近2 000座, 为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和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目前, 全县设施农业已进入全面运行时期, 为使每座大棚充分发挥效益, 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笔者根据当地冬季气象条件, 针对温室大棚的管理提出建议, 以便于在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中作为参考依据。

1 科学建设温室大棚

设施农业是通过人工建造温室大棚利用冬季有限气候资源发展农业经济。设施农业可以达到“冬增温、春提早、秋延晚”的效果, 进行反季节农业生产的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设施农业在建设中, 尤其在地域选择、走向、坡度等方面都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搭配合理、科学修建。如果建造不合理, 进入冬季光照弱、温度低、湿度大、通气不良, 易影响温室效益, 造成温室蔬菜多种生理性病害和落花落果现象[1]。

一般在气候学上修建温棚应考虑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是水平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少的决定因素, 太阳高度角越大, 所获太阳辐射能量就越多, 反则就越少[2]。太阳高度角 (h) 与该地区的地理纬度 (ψ) 、太阳赤纬 (δ) 以及时刻 (ω) 有关, 太阳高度角的求算公式为:

吉木萨尔县存在逆温效应的地区海拔高度在1 100~1 500m的前山区, 一般纬度约为43°55′的区域。根据公式计算得出:该地区修建温棚的坡度应设计在55~60°比较合适, 走向应该为正南偏东5~10°为佳, 这样既能得到充足的阳光, 又利于通风透气。

2 合理调节温度

温度调节是冬季蔬菜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进入11月以后, 吉木萨尔县基本进入冬季, 蔬菜生产管理也进入关键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温度逐渐降低, 昼夜温差大, 一般晚上温度将下降到-5℃以下, 日照时间缩短, 且温度变化较大, 生产管理上要格外注意天气变化。如有降温天气过程, 温室内温度偏低应及时加火升温, 并及时加盖草帘等覆盖物, 棚膜最好选用新膜;白天棚内温度较高时, 可打开上部通风口, 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 夜晚则应在棚膜上加盖草帘进行保温, 使温度保持在15~18℃。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温室多层覆盖, 可在温室薄膜的下方、拴吊绳的铁丝上方, 再反搭1层薄膜, 这样2层膜中间隔有空气, 可明显提高室内温度[3]。此外, 入冬前秋延晚果菜已进入生长后期, 在做好保温措施的前提下, 要尽量延长结果时间, 以增加温室生产的效益[4]。

3 强化光照管理

注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 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一方面要注意选择透光性好、寿命长的无滴膜, 并注意经常清扫膜面, 保持薄膜较高的透光率;另一方面在保持室内温度不降低的前提下, 尽量早揭晚盖, 使室内蔬菜早见光、多见光, 以更多地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如遇连阴天, 只要不下雪, 就应拉起草帘增加光照;若遇下雪天, 应及时清扫积雪, 以免压损大棚, 并维持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

4 合理浇水

冬季由于蒸发量小, 蔬菜对水分的需求量不是很大, 因此蔬菜定植后可将包括走道在内的所有温室地面一律用地膜覆盖起来, 以尽量减少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浇水时要根据天气预报、土壤墒情、蔬菜长势来确定浇水时间, 做到晴天浇水, 阴天不浇;晴天上午浇水, 下午不浇;浇温水, 不浇冷水;于地膜下沟内浇暗水, 不在沟里浇明水;不大水漫灌。根据不同的蔬菜长势特点结合浇水进行氮肥、磷钾肥配合追肥。

5 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管理

遇到寒冷、连阴、下雪天气时, 要在保持室内温度满足蔬菜生长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早揭、晚盖草帘, 决不能因天气寒冷、连阴天, 怕蔬菜受冻而整天不揭草帘。白天下雪时不必盖草帘, 雪停后立即扫去棚上积雪, 下午提前盖帘, 再在草帘上盖1层薄膜以加强保温。遇连阴天后突然转晴, 切不可猛然全部揭开草帘, 应陆续间隔揭开, 遇强光时再将帘子放下, 光照弱时再揭开, 使蔬菜慢慢适应阳光的照射, 否则会出现生理性萎蔫, 甚至死亡。在遇到连续低温、连阴天、下雪天气, 室温持续下降的情况, 为避免蔬菜冻害发生, 可进行人工加温。管理中要时刻注意室温的变化, 当室温已降至10℃时, 如果还继续下降, 且根据天气预报第2天也不转晴时, 可采取人工辅助加温的方法, 提高室内温度。

6 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室温度大、通气性差, 蔬菜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虫、潜叶蝇等。它们不仅能直接危害蔬菜的生长, 而且能够传播各种病毒, 管理中要注意及时做好防治。蚜虫、白粉虱可采用黄板诱杀的方法, 即在温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 (25cm×40cm) 来诱杀害虫;也可采用蚜虱一熏净进行熏烟防治。防治中要以烟熏剂和粉尘剂为主, 尽量少喷雾, 减轻棚室内湿度, 以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病害防治主要采取通风降湿并及时摘除病、残、老叶及增加通风透光性, 可通过叶面喷肥, 补充植株生长需求。叶面喷醋可防病驱虫, 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 不仅可以起到根外追肥的作用, 而且可以增加叶肉含糖量, 提高抗寒性, 减少病害的发生。

7 推广应用嫁接栽培技术

嫁接栽培技术是当前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防止根病发生、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黄瓜、西葫芦、茄子等蔬菜砧木品种抗病能力强, 可同时抗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线虫病等4种土传病害, 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嫁接苗对土壤传播的病害具有高度抗性, 同时具有耐低温、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等特点, 长势强、结果早、产量高。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的黄瓜嫁接苗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 产量可比自根苗提高20%以上。

摘要:根据吉木萨尔县的气候特点, 提出了当地冬季气候条件下设施农业的管理措施, 包括科学建设温室大棚、合理调节温度、强化光照管理、合理浇水、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推广应用嫁接栽培技术等内容, 旨在促进大棚充分发挥效益。

关键词:冬季,设施农业,管理措施,新疆吉木萨尔

参考文献

[1]马宏武, 玉素甫.阿布都拉.影响和田冬季设施农业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1 (4) :46-48.

[2]孙智辉, 尹盟毅.延安冬季太阳辐射特征及对设施农业的影响[J].陕西气象, 2007 (1) :34-36.

[3]宋克明.冬季大棚几种覆盖方式保温效果试验[J].安徽农业, 2004 (12) :19.

3.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 篇三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同时也出现了各种违法的输电线路,比如输电线路短路、输电线杆倾斜或倒下、断路等等一系列的由于外力原因造成的事故。这些事故的产生,不仅给供电局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生命带来危害。所以,本文针对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的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使城市的供电网更加安全。

关键词 电力设施 防范措施 管理

一、对于防外力破坏工作管理的目标

1.1企业对防外力破坏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

严格按照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的要求进行电力管理,对于管理人员要加强其责任感和参与的思想,号召广大群众形成群防群治的氛围。注意电力设施的使用,严格防范事故的产生,出现事故要及时制定出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案。使整个电力设施时刻处在可控、安全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建设“安全电网”打下坚实的基础。

1.2防外力破坏工作管理目标

防外力破坏工作管理的目标主要是能够及时的发现电路中的安全隐患,并且及时的处理外力所造成的危害,把危害能够给经济或人们所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

1.3防外力破坏工作管理的范围

只要是电力设备保护区域内的符合违法行为的事物都应该进行处理,以防止电力设施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比如修建建筑物、种植高大的植物或埋设高大的建筑设施等等,这些都会使电力设施的正常工作存在隐患,所以这些都是防外力破坏工作管理的范围。

1.4企业文化中的防外力破坏工作管理

电网的安全运作是国家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也是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所以防外力破坏工作必须要以电网的安全作为保障,使国家和企业相结合,各级相结合共同协作,经常对电网进行清理与整治,时刻保证电网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二、防外力破坏工作的组织计划

一个科学、周密的防外力破坏工作的组织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立一个具有较强指挥能力的领导机构也是至关重要的。深圳市电力公司已经制定出了一系列的防外力破坏工作的制度,所以各单位首要的任务就是按照规定进行工作,把这些规章制度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确保这些制度都能够顺利实施。要想科学、周密、严谨的做到,首先要做到以下这几方面:

2.1建立有效的领导机构

公司的电力保护机构只能拥有一个,公司中的所有电力设施都应该有这一个组织决定,不能同时有两个组织机构,以防在出现事故时候出现两个声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每个公司都要做到这一点。

2.2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

各个部门要认清自己承担的责任,严格依照相关的规定办事,同时还要听从上级的安排,对待任务时做到不推脱,不马虎。

2.3正确分析本单位外力破坏的现状

对于现状的分析,如果现实状况比较平稳的话,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去,若是现状不是很乐观,就应该将目光放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上。

2.4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和问题解决的措施

第一步建立一个专业的调查指导小组,这个小组中的成员一定要在各个部门中抽选出来;第二步熟悉活动的时间、阶段和目标;第三步合理划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任务,并且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管理哪一区域;第四步明确检查的重点;第五步把每个小组成员信息收集到一起,然后制定出一份报告,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整个状况;第六步对隐患的分析后作出判断,判断出隐患大致会存在多长时间;最后一步就是对整个活动提出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是每一个机关的责任,所以要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

三、对外力破坏的检查工作

检查是整个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所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重到以下几结合:

3.1上下结合

所谓上下结合,就是各个单位要根据上级安排的任务进行仔细的检查,将检查的结果整理出来,等到检查的工作完成后,上级领导在将所检查的结果进行抽取检查。

3.2左右结合

各单位接到上级分配的任务后,对部门人员进行分工,只有分工都明确了,就会省不少的时间和经历。同时,每个单位也要相互的配合起来,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各个部门结合到一起,那么之前不能解决的结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并且不会再出现死角问题,这样很多问题就能轻松地解决。

3.3政企结合

要使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仅靠企业的力量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果把政府的力量与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为政府有权对违法的行为进行阻拦,如果是企业去是不能有效做到的。政府完全可以让那些违法的部门停业、恢复原状、罚款或赔偿损失等等,然而电力企业就没有这样的权利做到这些。所以,在电网检查和整治的过程中,就要请政府人员也加入到其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大大减少了电力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困难,也解决了执法权的问题。

3.4点面结合;

在解决问题上要分清主次轻重,先对威胁较大、对整个局势影响较大的地点要首先考虑,对其进行解决。不能够齐头并进,那样影响效率不说,整个过程也是受到限制的。

3.5轻重结合

每个领导对项目都有自己的轻重之分,因此找出这里的主要矛盾,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四、加强对外力的破坏的安全防范措施

对于外力破坏的种类数不胜数,所以应对的解决办法也是多种多样,应对外力破坏要做到以下几个防范措施:

4.1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人员的作用

无论是哪个部门都不能够做到对电网经常巡查,所以这就需要做到专兼结合。生技部门负责线路的巡查,安监部门组织阶段性检查活动,保卫部门则是从防盗窃角度去组织检查。从这些可以看出,这些都存在这局限性。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各个部门都要密切合作,这样就能更容易的发现隐患。

4.2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作用就是要利用政府的权利,因为在治理的期间有很多地方要依靠他们的力量。在查处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政府安全生产监察管理部门的作用。安全监察部门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处分。

4.3电力安全保护区设置警示牌

电力安全保户警示牌分很多种。保护警示牌,从字面我们可以知道,就是要对电路的安全进行保护的警示;保护警示牌,为了保护电力企业正常生产和工作所设立的;危险警示牌,警告人们此电路危险,小心触电而设立的牌子和宣传牌,它是以一种宣传的方式来呼吁人们要对电力设备保护并增强电力知识而制作的标志牌。这些牌子设立的性质也存在很大区别,前两种牌子是政府设置的具有行政行为,而危险警示牌则是电力部门设置的具有管理行为的牌子;宣传牌就更不同于以上两种,它的设置主题不属于任何一方,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对它进行定性。在内容上也有不同之处,这里就不过多的对其进行分析。

五、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外力对电力设施破坏的安全措施进行研究,从各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对深圳电力公司的做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这些方面对破坏电力设备的情况作了具体的分析,总结出了大量的结论和处理方法。

因为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面临的困难也很多,所以要达到预计的目的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只有抓住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过程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所在,才能够牢牢地把握住保护电网安全的主权,使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工作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峰.知难而进 趁热而上 打好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攻坚战.经理日报.2004.07(12).

[2]陆国华.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的原因和我们的对策.农电管理.1995.12(10):12-16.

[3]谭康.地下电缆防外力破坏监控中的振动信号识别.华南理工大学.2012.11(05):24-26.

[4]陈荣盛.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及对策.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01):13-16.

4.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篇四

一、通风设施的设计

1、矿井通风设施主要包括密闭(含挡风墙)、风门(含调节风门)、风窗、风桥、测风站等。施工工序包括构建及拆除。

2、矿井进、回风井之间,主要进、回风巷之间和盘区进、回风巷(包括两条进风或两条回风巷道)之间不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在距联巷口不大于6m处各砌筑1道厚度不小于0.5m的永久性挡风墙;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设2道正向联锁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或2道自动风门。

3、盘区、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辅回撤通道需要使用时,包括主、辅回撤通道间的联巷)施工永久防火密闭;封闭井下复用水仓巷道、有富水区的采空区及有地表水补给的采空区封闭施工防水密闭;房采采空区及矿井与小窑贯通的地点必须施工防爆密闭;回采工作面顺槽与采空区相连通的联巷施工一般防火密闭。要根据顶板、矿压、积水等情况,确定密闭位置及反水管或反水池的位置,反水管或反水池要确保水封不漏气。

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和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措施。

5、通车的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服务期限大于6个月的掘进工作面通车回风风门,应安设自动闭锁隔绝风门,其他地点设置不少于2道正向手动风门,两道风门必须闭锁。所有安设的风门,每组至少两道,并能自动关闭,且要装有闭锁装置,严禁两道风门(包括反向风门)同时打开。

6、双巷或多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通风设施施工要求。掘进工作面形成的联巷,必须在距联巷口不大于6m处分别砌筑1道厚度不小于0.37m的砖墙;使用的联络巷,安设2道正向联锁风门或调节窗。掘进面至全风压风流之间未隔绝的联巷,不得超过2个。

7、进回风之间联巷内设有机电设备时,应在靠回风侧设置调节风门,合理配风。

8、矿井临时通风设施必须安全可靠,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

9、矿井通风系统图要准确地标注各种通风设施的位置和数量,不得弄虚作假。

二、通风设施施工

1、通风组负责通风设施施工设计,通风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审批,设计内容包括:设施位置、设计施工图纸、施工顺序、辅助性设施和装置等。施工前由通风部门向施工单位下达联系书,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

2、施工单位必须编制有关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相关部门和矿总工程师审批,并贯彻落实到每一位施工人员后方可施工。通风队安排专人对施工地点及其附近施工环境进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安排下一步工作。如存在隐患必须及时汇报处理,隐患排除后方可施工。

3、通风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联系书及通风设施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通风设施的施工质量。改变通风设施的状态或拆除必须办理申批单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通风部门及矿井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时必须墙体拆除干净,不得留有墙茬,拆除砖等物全部清理干净。

4、需建通风设施的地点,提前由通风组组织相关单位到现场确认是否具备施工条件,如不具备条件,要另行研究技术方案。如具备施工条件,施工单位要及时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批后贯彻执行。

5、施工现场负责人对现场的施工安全负责,施工前要对封闭区内是否有人,作业场所及运输路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进行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工。施工现场如存在施工单位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处理。

三、通风设施监理

严格执行《通风设施监理管理办法》。

四、通风设施的验收

1、在通风设施施工过程中,通风组、通风队要对掏槽、砌筑、充填、封顶、抹面等隐蔽工程进行监理及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必须重新砌筑或不予结算该设施,施工的各种记录必须齐全,且真实可靠。

2、通风设施施工结束后,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验收。防火、防爆密闭由公司救护消防大队组织验收,在密闭说明牌及验收记录上签字,通风队必须对每一道密闭建立永久性档案;其它通风设施由通风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建立台帐,并有记录可查。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要按期整改,否则对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罚,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盘点结算。

3、针对通风设施施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未通过验收的罚责任单位1000~5000元,并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再次进行验收。

五、通风设施的检查、维护

1、通风组要经常开展通风设施的安全检查,排查出的问题通风组指定专人负责跟踪落实,行成督办限期整改,凡未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成的,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2、通风设施由通风队负责日常管理,采、掘队及其他生产、施工单位必须管好、用好所辖作业区域内的通风设施。

(1)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在密闭墙前5米,风门、风桥、测风站前后10米范围内堆积物料或杂物。

(2)管线穿通风设施墙体时,必须预先打管线孔,严禁随意穿过风门墙体或调节风窗。

3、井下作业人员、车辆通过风门时,严禁用车辆、重物撞开风门;人员、车辆通过后,必须将风门全部关闭好,严禁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在两道风门中间停放车辆时,不得支抵风门,从而造成风门启闭困难或漏风。

4、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密闭、板墙、盲巷前的栅栏内。由于工作需要必须进入时,要制定完善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在通风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作业。

5、通风队要加强通风设施的检查、维修工作。井下所有通风设施均要实行质量终身服务制,做到谁施工,谁负责。

(1)各类通风设施每班由各区域瓦检员至少检查一次,发现损坏及时汇报至通风队及矿调度室。

(2)通风队要派专人对设施进行定期巡回检查,每周至少对全矿井的通风设施检查一次,发现设施受到自然或人为损坏,及时安排组织维修和更新,确保设施正常使用,系统运行不受影响。

6、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爱护通风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损坏、改动通风设施,凡因生产或其它原因需要拆除、改动通风设施时,生产单位必须提前三天提出书面报告,征得通风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措施后方可拆除或改动。需要在通风设施墙体上穿孔(洞)时,必须与通风部门取得联系,得到允许后方可作业,作业后由使用方将设施恢复标准。

7、处罚办法

(1)随意在通风设施前乱堆浮煤或其它物品,对责任者罚款200元/次,对责任单位罚款1000元/次。施工单位在联巷(或调车硐内)堆放浮煤不及时清理的,发现一次对施工单位罚款2000元。

(2)随意破坏通风设施,罚款2000~5000元/次。

(3)通风设施施工单位必须按通风组下达的联系书施工,否则不予验收,不支付工程款,并给予1000元的罚款。

(4)施工单位未按通风组或通风队指定的位置施工,必须重新施工,并给予1000元的罚款;如果延误时间,给予2000元的罚款。

(5)施工地点的材料必须码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完毕后必须要做到工完料净。否则,每发现一次罚款1000元/处。

(6)未经通风组或通风队允许随意打开挡风墙穿电缆或水管,发现一次罚款5000元,并负责给修复好。

(7)将风门、挡风墙、临时控风设施损坏,发现一次罚款10000元,并负责维护。

(8)人员或车辆经过风门时,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造成风流短路的,每次罚款1000元。

5.消防设施管理制度 篇五

为进一步搞好本公司的消防工作,妥善保管消防设施、器材,避免其丢失、浪费、损坏和挪作他用,保障其完整、清洁、可靠,做到能及时应急、扑救火灾,特制定本制度。

内容如下:

1、本公司消防设施、器材主要有:消防泵、消防水池、消防栓、水带、水枪、灭火器、消防扳手、消防管道、应急照明、消防标识、安全标识及安全指示标识等。所有消防设施、器材未经总经办批准,不准擅自挪作他用。

2、厂区内消防设施、器材统一由总经办进行申购、配置。凡更新、新配消防设施、器材应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达到相关标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监督、检查。

3、消防设施、器材布点后,消防泵、消防栓、水带、水枪、消防管道、消防扳手、安全标识、灭火器等由所在部门负责安全、运行、维护。

4、凡配备在各车间、部门所辖区内的消防设施、器材,一概由本车间、部门负责。部门主管领导为责任人,负责保管,保持完好、整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经办予以解决。如在责任区出现丢失、无故损坏消防器材,由所在辖区负责经济赔偿或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5、各部门消防设施、器材管理要有台账,主要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配备时间、更换时间、使用情况等。各现场责任人每月至少对辖区进行一次全场检查,做好相关台账记录。

6、灭火器的使用及管理:

6.1灭火器箱不允许被遮挡、栓系或上锁以及其他影响取用灭火器的情况。

6.2灭火器由各现场负责人进行日常管理,确保其齐全、完好、干净整洁。

6.3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高温等环境及强腐蚀性场所们必须设置时宜采取设置灭火器箱等防护措施。室外设置的灭火器,必须设置在灭火器箱内。

6.4灭火器的检查应包括:压力、保质期、喷管、密封线、铁环等。当灭火器存在机械损伤、明显锈蚀、被开启等需要维修时应及时申报维修。

6.5当出现以下应报废:严重锈蚀(面积达1/3)、表面有凹坑或变形、有裂纹、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筒体有补焊痕迹、被火烧等。6.6干粉灭火器报废期限为10年。

7、消防栓的使用及管理:

7.1消防水为消防救援最有效的手段,因故需停水应书面上报总经办,总经办协商各部门后批准同意方可停水。

7.2消防栓不得埋压、阻塞、迁移、拆除或占用,如需变动时,需经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批准后办理。非事故状态下,任何部门或个人未经总经办允许,不得擅自使用室内消防栓内物品。且不得将任何杂物放置其中。7.3消防栓半径2米内不准种植树木,半径5米内不准停放其他车辆或堆放物品,周围通道不准堵塞。

7.4室外消防栓由总经办负责;室内由各现场责任人管理。各单位每月检查、试验一次,入冬前,要排积水并进行保温处理。

8、总经办负责对公司消防设施、器材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确保设施、器材的完好。

9、相关文件

6.场所设施管理制度 篇六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生产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和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有关要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所称的生产作业场所是指公司的复合车间、工务维修车间、锅炉房以及各工程施工现场等生产作业场所的总称。所指的生产设备、设施指公司各生产场所,除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桁吊、叉车等)以外的用于生产、施工及有关保障的各种设备、设施等。

第三条生产作业场所及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实行“谁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生产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的安全负责。

第二章生产作业场所安全管理

第一条生产作业场所的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其安全设施的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生产作业场所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要求。

第三条生产作业场所消防器材应按《消防法》和其他有关规定配备,放置的地点应取用方便,且不影响正常作业。不准配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器材。岗位员工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并建立消防器材管理台账。

第四条生产作业场所应按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防护、检测器具。防护、检测器具部件应齐全、完整、安全有效,放置地点不影响正常施工作业且取用方便。

第五条生产装置区的安全通道要时刻保持畅通,生产区与生活区应有明显的标志或隔离措施,未经允许严禁任何车辆驶入生产区。

第六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岗位员工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作业场所开展识别和评价工作,做好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监控,并制定削减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七条安全生产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生产作业场所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确定整改方案和相关责任人,并督促落实整改。

第八条生产作业场所实行准入制度,进入生产场所的一切人员应出示相关证件或批准手续,将手机和随身携带的火种等交由门卫保管,经门卫进行安全提示和登记后,方可进入。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乱动和擅自操作设备。

第九条凡在生产作业场所进行带气作业、动火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危险作业时,由施工单位编写作业方案,经安全生产部门审核,报主管领导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第十条生产作业场所的技术改造、重大隐患整改等重点施工作业项目应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书,报相关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施工前公司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教育,并派出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作业过程进行现场安全监督。施工作业区域设置明显警示标志,严禁与施工作业无关人员或设备等进入施工区域。

公司在与工程施工承包商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的同时,必须与承包商签订工程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在施工作业中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安全监督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协调。

第十一条责任部门定期组织生产作业场所的岗位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丰富员工所必需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清楚生产作业场所及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预案等。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具有有效资质的机构进行特种培训、考核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章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第一条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坚持不断更新改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的原则。及时有效地消除生产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

第二条生产设备设施选购必须把“安全可靠”放在首位。没有相关国家机构安全认证的设备、设施原则上不得选购。

第三条生产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必须要制订专门计划或方案,要指定专业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手段和措施。

第四条设备安装好后,应由公司技术部门逐项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及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检查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静态检查项目在设备不运行的条件下进行,如设备表面安全性、安全防护距离等;动态检查包括控制系统安全性能、可动部件安全防护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性能与可靠性等。合格后填写《设备设施安装调试验收单》,并注明有关注意事项后交使用部门使用。

第五条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要由公司技术部门协同生产部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装配套的安全防护装置。使用部门要建立设备档案,明确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和有关记录,并对使用人(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第六条岗位操作员工应在每班使用前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如无法解决的应立即如实向班组长和上级领导报告。在隐患未整改前要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划定安全警戒区,设置明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重点进行监控。

第七条生产操作人员应自觉爱护生产设备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要按设备设施规定要求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到管线、阀门不渗不漏,润滑、紧固点状态良好。可由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同确定生产设备设施“点检”位置和技术要求,由部门经理和生产设施管理人员负责检查实施。同时建立《生产设备设施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表》进行记录备案。生产设备设施维修人员,按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备案。

第八条生产设备设施维修要根据其技术规范要求及现有技术状况确定,由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共同制定生产设施维修计划,合理确定维修内容、时限及所需材料。完工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的验收,并在《生产设备设施维修检修记录单》上作好记录

第九条若设备出现事故根据损坏程度,分为下列三种类别

1、一般设备安全事故:零部件损坏,经济损失在5000以下。

2、重大设备安全事故:设备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在5001元至50000元。

3、特大设备安全事故:导致设备报废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

第十条一般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后,操作使用人员应立即向所在单位负责人报告,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重大、特大设备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保护现场并报告公司负责人及有关职能部门,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对各类设备安全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及时报告,严肃处理;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造成设备安全事故的领导、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者,根据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分别给予处分、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交由执法机关处理,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为安全期间下列情况的生产设备设施必须申请报废:

1、国家或行业规定需要淘汰的生产设施。

2、生产设施己过正常使用年限,继续使用达不到正常安全生产要求的。

3、生产设施发生操作意外事故,造成无法修复或修复后达不到正常安全生产要求的。

7.设施管理制度 篇七

1 统一规划,规范市政设施的投资建设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标准和质量影响城市的档次和形象,对提高城市功能、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玉林市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城市道路设施量逐年增加,并通过旧城改造、市政设施配套升级,城市市容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城市品位大大提高。目前,玉林城区市政道路长252公里、道路面积410万平方米、排水管沟308公里,路灯7324杆、线路长305公里、总功率3100千瓦,楼面景观灯1550千瓦。但是建成区内市政设施投资管理仍存在不规范之处,如以谁投资谁建设的模式为主,缺乏对市政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移交的管理体制,建设参差不齐,质量不高。因此,必须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适度超前、统一标准”原则,推进城市道路、排水、照明等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

1.1 对市政设施的建设做到统一规划

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坚持一个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安排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前,玉林市已制定城市道路、排水的专项规划。与此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共照明规划。玉林城区公共照明的规划应根据城区的定位、特点、性质等,合理安排城市的公共照明布局和确定城市的照明风格,要以单体照明为点,道路照明为线,重点景区和公园、休闲广场为面,形成立体化、多色彩、高品位的照明体系。城区不同功能区的道路和地段、特定的环境和建筑物应根据功能的需要,确定不同的照度要求,在满足光照度要求的前提下,考虑节电、环保和减少光污染,努力营造温馨、和谐、舒适并富有活力的城区夜景。

1.2 对市政设施的建设要做到适度超前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近期建设和中长期发展的需要,既满足当前,又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聚集和辐射作用。近几年,玉林市超前考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问题,相继开展了“爱我玉林,建我家园”、“玉—北—福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1.3 建立健全融资建设项目统一管理机制,防止建设与管理脱节

近年来,为了加快玉林城市的建设步伐,大部分新建、扩建、改建等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融资的形式解决资金问题,但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水平上存在欠缺,工程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建设项目业主工作实行全程跟踪,有效地监督管理,严格把好工程设计、工程质量关。

2 统一标准,实施市政设施整体的配套建设

上世纪末,玉林市的商业住宅建设存在品质低下、建设不统一、小区市政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市政设施投资建设业主对项目施工质量要求把关不严,竣工后的市政工程设施存在一些问题,如出现质量隐蔽问题,部分市政工程质量达不到规范标准的要求。要纠正这个遗留问题,就必须对市政设施实施统一标准、配套建设。

2.1 统一标准

玉林市规划部门、设计部门、建设部门要根据《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各专业规划,提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条件。建设单位必须根据市规划部门提出的条件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等进行设计,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设计水平。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必须包括道路线型、结构、断面、红线、桥梁(函)、绿化以及供水、电力、电信、燃气、排水、地下综合布线等相关配套设施的设置,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施工,市政基础设施要与城市现有的设施相衔接、相配套,主动与公路、铁路、水利、防洪等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相协调,避免重复建设、互相破坏,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整体效益。

2.2 配套建设

城市道路与相关配套设施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系统性。一个小区、一条城市道路是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因此,每一个市政工程项目、每一个小区建设,必须一次性投资和建设配套完善、各种功能齐全、环境幽雅、方便生活、有本地特色的系统设施。要严把设计方案关,如在城区的照明设计方面,首先应以城区照明规划为依据,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不同功能区的照度要求进行设计,灯具、灯杆的选型应与道路或功能区的性质功能相协调,要突出城市和周边环境特色;其次要考虑维护方便、节约能源、有利环保、防止光污染和光干扰等问题。设计图纸一经审定,不要随意更改。建议成立由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单位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设计方案会审小组,对拟定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论证,确保设计的质量,避免设计的随意性。

2.3 加强施工管理,严把施工质量关

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移交管理的维修维护成本高低。施工质量差,日后的维护、维修成本就大,政府的维护维修经费投入就多。如果政府的投入不足,势必会影响设施的完好率和运行效率,所以要严把市政设施施工质量关。市政设施的建设施工,必须按照基建程序选择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队伍,以确保城市道路、桥梁、下水道管网、路灯等市政设施的施工质量,保证市政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政府的维修、维护成本。

3 理顺体制,提高市政设施管护工作水平

由于建设体制的原因,非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设施,特别是房地产商开发建设的小区,存在设施配套不完善、标准不高、与周边设施不协调、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很多只完成表面的工程建设,也没有按照城市建设的标准施工,很难与现有正常运行的市政工程设施进行衔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分工,保证市政设施管理工作决策的科学化和程序的规范化。

3.1 理顺城市分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城市管理规章制度

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市政设施的保护必须全民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方面对市政设施管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报纸、电视媒体和其他方式对市政设施管养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比如道路不得任意占用、开挖,排水设施不得任意损坏等等,增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对市政设施管养的认识,为市政设施管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平台。要建立城市分级管理机制,明确市、区、街道、社区所属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责范围,把城市管理与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密切结合起来。凡是新建、改扩建的市政设施工程,必须与维护管理部门相衔接。特别是路灯工程,由于施工单位只是表面上安装完成,但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运行后,会出现较多的安全及质量问题,既容易烧坏电缆又容易烧坏灯具。因此,要注意与维护管理部门相衔接,而且要配置现代养护维修的机械设备,确保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要求。

3.2 规范市政设施管养行为

俗话说:七分靠管理、三分靠养护,可见管理在维护市政设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管理体现的大都是综合效益、社会效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很有必要在做活、做大、做强市政设施管理上下工夫。目前玉林市正处于城市规模建设的快速增长期,城市管理的办法和措施相对比较滞后,市政设施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随意性,市政设施管理被弱化。因此首先要解决“建章立制”的问题,做到有“法”可依。要制定符合本市实际的城市管理办法,完善市政设施管养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做到以人为本,有理有节地开展各项工作。

3.3 探索市政设施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

以“12319”城市管理热线为沟通平台,建立城市管理连万家的热线,使市民生产生活、娱乐休闲与建设部门密切联系。通过“12319”城市管理热线,进一步提高市政设施管理的知名度,为创立市政设施管理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3.4 提高城市市政设施管理的科技含量,要着力提高城市市政设施管理的科技含量

提高市政设施的品味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公共照明建设方面,当前城市照明设施无论是从数量、种类上都有了质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已跟不上城市照明建设发展的需要,要促进城区公共照明管理上档次、上水平,推广运用智能化集中监控管理势在必行。同时,要适应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要求和趋势,着力推广使用成熟的节能节电、环保的电器产品,如无极灯、LED灯以及安装技术成熟的节能节电设备,也可以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再生能源,以减少电能的浪费和政府的财政开支。

4 加大维护投入,确保市政设施正常运转

近几年来玉林市新建、改扩建的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建设的标准和品位越来越高,城区的主要道路都使用改性沥青,大批市政设施相继投入运行使用。市政设施管养任务日益繁重,但市政设施维护资金却投入不足、缺口较大。据测算,为确保玉林城区市政设施安全正常运行并达到优良水平,每年至少需要投入养护维修经费约2000万元。目前每年实际只投入300多万元,加上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编制人员严重不足,养护设施陈旧,很难保证正常运转的高标准。个别路段的城市道路等市政设施只能维持基本使用功能,一些设施破损严重,不能及时修复,严重影响设施功能发挥和城市生活质量,特别是老城区和部分小街小巷的部门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款项全部用于市政设施的维护。近几年来,玉林城区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的收缴不容乐观,电力、给水、燃气等行业申请挖掘城市道路的挖掘修复费几乎都是由政府部门予以减免。对政府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维护负担,也给挖掘施工单位造成了“道路任挖”的错觉,应纠正这样的思想和做法。建设很不完善,标准很低,排水设施很脆弱。为此,必须从以下方面解决维护投入的问题。

4.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经费投入不足,势必会影响市政设施的维修、维护工作和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建议市政府根据实际市政设施规模,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新增设施功能要求和服务水平,合理制订年度维护资金计划。充分发挥市政设施管理部门的业务职能作用,保证市政设施管理工作在计划制订—计划下达—资金落实—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4.2 加强城市道路挖掘管理

8.论小区物业管理的设施设备管理 篇八

关键词:物业;管理制度;高层楼宇;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具有丰富的理论性与切合实际的操作性。为了实现物业管理在设施设备方面趋于现代化。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将其投入的生活实践当中。在此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一、设施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高层楼宇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物业管理制度与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物业价值不仅取决于地段,楼层的建筑结构,室内布局,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配备设施的质量及性能。因为物业在管理过程中对这些设备的使用和依赖程度越大,则设备的作用就越明显。换个角度来说,现代物业对设备设施如何合理利用与管理,对小区的正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一)决定物业服务的发展前景和未来

物业管理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关系到物业服务的荣誉与前景,因为对于居民来说,一栋住房就是最重要的资产,保持和提高房屋设施的质量和性能对于户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物业管理就要做到对设施和设备的保值和增值;如果物业设施经常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户主提出的物业问题,就会逐渐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可见,物业在设施设备方面怎样进行科学管理,对物业公司的声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关系物业服务的成本和资金利用

物业管理对设施设备的科学利用与管理,也会影响到物业服务过程中的成本,当小区物业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一套质量合格、性能优异的设备会在解决问题时,不仅处理起来棘手,而且耗时耗力,造成物质与资金上不必要的浪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些设备设施在固定资产中占有越来越大的金额。虽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设法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程度,而设施设备的科学管理无疑是最关键的。换言之,就是设施设备管理的制度与方法是否达到最佳。

二、设施设备管理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设施设备能否正常运作,直接影响到高层楼宇居民的生活,也间接地反映到小区物业管理制度。现代建筑的特点是楼层高,室内结构多样化。其中居民日常生活用电用水频繁,有时在用电不正确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火灾。因此,消防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物业方面就要做到定期检查,一旦设备与设施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去维护。防止发生意外时,因设备质量和性能不过关,导致更大的财产损失。安全通道,包括走廊,楼梯,大厅也要做到按期检查,看这些地面是否平整,护栏是否牢固。

一个良好的设施设备管理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建立先进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按照物业管理的区域和所使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复杂程度、管理业务的水平,维护设备人员的能力,并且结合企业的特性,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设置设施设备的管理体制,制定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管理制度力求高效,具备一定的先进和预测性。

2.物业管理人员要熟悉国家的政策、法律以及相关条例,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加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实践工作,物业管理重点在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平时培训让管理人员熟悉业务的流程

三、实现设施设备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现代设施设备带来的新问题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设施设备在性能和技术方面日趋更新,消耗也在不断增大。很多新的问题也在使用过程中暴漏出来。例如,电梯故障频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消防设施过于陈旧或者损坏严重,这是火灾面前是极大的安全隐患;监控系统存在死角,这让不法分子容易在黑暗的角落作案,事后也不容易寻找犯罪证据,增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

(二)目前设施设备管理的局限性

面对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新的技术难题,传统的管理方案显得落后。其局限性开始逐渐暴漏出来

1.一般的设施设备只在维修阶段进行集中的管理,而在日常过程中不予重视,较少注意设施设备全过程的管理。这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各国经济传统的设施设备在管理过程中不能进行环节之间有机的结合,使用和保养之间是分家的,平时只注重使用,一旦出现故障就赶快维修。却忽略了日常保养得环节,这样会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其性能降低,不能发挥社时设备的最大作用。

2.传统的设施设备在技术、经济、组织方面的管理,只侧重于技术管理,而忽略经济管理,导致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和浪费。

3.传统的设施设备只注重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把群众联系在一起,缺乏牢固的基础。

四、设施设备管理的内容

(一)设施设备管理的范围

设施设备在正常的寿命周期中,一直处于运转状态。分别变现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种状态。所谓物质运动指的是设施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造成的磨损,疲劳、腐蚀及老化等性能恶化。因此在设施设备服役过程中要不断的改造,升级、维护和保养。设施设备的价值运动指,使用和维护设施设备中的资金流转,即将设施设备的原有价值与维修费用通过提取折旧成服务费用,逐步转化为五福的成本过程当中,从而导致设施设备净值不断下降。这两种形态形成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所以整个设施设备在管理过程中受到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只有做好这两种管理模式下规律的探索,才能更有效的管理设施设备,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设施设备管理的具体内容

设施设备管理围绕着两种状态进行运转,具体应开展以下各项工作:

1.组织管理:主要包括设施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制定与展开,相应组织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贯彻和实施。

2.设施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设施设备的资产的验收、编号与调试。

3.设施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规划、选型、采购、定货、安装、初期调试和信息反馈。

4.设施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维护制度,操作规程的制定;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组织维护的检查评比等

5.设施设备的修理管理:在维修设施设备过程中,需制定的修理方案,所需的材料和费用、涉及到相关的修理文件和资金使用情况。

6.设施设备的状态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状态完好的规章制定,对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状态监测、诊断和评估。

7.設施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的改造,相应的技术方案,更新项目以及文件的编制。

8.设施设备的经济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投资、固定资产的折旧、修理和保养费用以及更新所需的资金。

五、做好设施设备管理现代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当下,物业在设施设备管理方面,有较多的地方还做得不能让户主感到满意,归结到底是设施设备在管理方面的思想理念、技术能力还不够成熟和先进。同时对相关的专业人才培训不能很好的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制约物业管理前进的瓶颈。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就需要探索新的科学成果,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效能,只有达到设施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才能从发展和前进的瓶颈中跳出来。

综上所述,物业在设施设备的管理要达到现代化与科学化应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一)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发展理念

设施设备管理首先要逐步做到管理理念的先进化,即树立一种对设施设备管理整体综合的思想。可以从全局出发,思考和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尽量不要出现顾此失彼,要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两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员工和专业人才的积极性,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和经济价值。

(二)完善设施设备管理的制度

在现代化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设施设备管理的要求,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与设施设备相配套的工程机构,强化专群结合的班组设施设备管理,建立奖罚分明的制度,把前期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经济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适应设施设备管理的现代化需求。

(三)探索先进的设施设备管理方法

现代化的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制度,更需要的先进的方法。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应将传统的机械化管理,向信息化方向改进。尤其在设施设备维修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达到缩短修理周期和降低维修费用的目的,以提高设施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得经济性与环保性。

参考文献:

[1]赵久建.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11

[2]吕培进. 物业管理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11.

[3]杨晓庄. 21世纪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J]. 物流科技,2004,(3).

[4]陈广华,刘撰. “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研究——从“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行政案件入手[J]. 华东经济管理,2009,(6).

上一篇:群众拥护下一篇:高考物理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