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写作

2024-10-24

个性化写作(通用8篇)

1.个性化写作 篇一

高中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充满着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从而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对此,《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其具体的阐述是: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对个性化写作的阐述,涉及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或者说是从三个维度提出了个性化写作的目标要求:一是从个性出发写作,强调写作教学回归生活,关注自我;二是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准确而完美地呈现生活;三是为了个性发展而写作。通过写作改善自己的生活,促进个性的成长与生活的完善。

基于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以“展现个性、创造性”为主导。这是现代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优化作文心态的需要。教学中,学生作文的乐趣从何而来?来源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舒展。如果作文教学摒弃了创造,远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那还有何乐之有?由此引发出的学生对作文的厌烦和惧怕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构建学生个性化写作教学体系呢?

一、打破统一刻板的教学步骤,寻求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方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置于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模式中进行教学。由此使得天南地北的学生在对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表述几乎保持着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惊人相似。作文本里流动的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既无新颖超拔之意,更不用说有什么深刻和犀利了。本来,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鲜活的,可作文里他们都显得老气横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差异。其根源在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被动的教育,学生的大脑成了他人任意践踏的跑马场,从而挫伤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形成一种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最终造成学生思想的缺陷,个性的失落。

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设计或提供培养目标、方案,而应在充分洞悉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出发,设计多样化的写作目标和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以充分发掘其个性成长的潜能和特长。当然,教师在学生个性化写作过程中,不是放任不管,放弃指导的职责。相反,教师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选择符合自己发展个性的写作方式,当学生偏离其个性化写作轨道时,及时地给予提醒和纠正,必要时还要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方式的写作,以丰富和促进其个性化写作。

二、更新作文评价观念,突破单一指向的评判方式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提作文就头痛与教师的作文评价观有很大关系。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用统一的应试标准去规范学生活泼舒展、风格迥异的“另类”作文,使学生谨小慎微地就范于套路或模式,教师撰写的评语常流于浅、泛、空,尤其缺乏鼓励创新的强大内驱动力。实际上,学生写作是与生活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更是与教师对话。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第一位读者,这位读者反映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后续写作的动力和兴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却在更多地扮演着裁判员和审判官角色,很少以一名热心读者、知心文友和欣赏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因此,要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新意有真趣的作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评价观:一是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二是要学会欣赏;三是不要求全责备。

传统的观点,总是把教师对作文是否精批细改作为衡量教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志。事实上,好作文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学生一稿就写出好文章不大可能,文章需要修改,但必须是学生自改。教师批改多了,就会越俎代庖,妨碍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三、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写作天地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写作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将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要通过突破常规、寻求变异、伸展扩散、多角度思

考,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或真诚、或乐观、或宽容,确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作文教学新理念。只有把张扬个性放在首位,作文创新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新课标谈到的“独特感受”,“有创意地表达”,“展开想象和联想”无一不是这方面的体现。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其次是构建生活本色化内容作文模式。中国人写文章自古就强调“文”和“道”的联系。凡作文便要“载道”,凡教文便要“解道”,而学生学文则要求“悟道”,离开了“道”,教文似乎没有了依托,作文似乎也失去了意义。受此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笼罩在一种严肃的气氛中。学生写作文必须道出个所以然,老师评判作文更是要看学生是否道出了“所以然”,是则然之,否则非之。弄得学生望“文”生畏,闻作文而生厌恶之情,很多学生把作文当作沉重的负担,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东拉西扯,七拼八凑,所得之文假不忍睹,空不堪读。这是由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所造成。

因此,在高中作文课教学中,教师不妨营造一种全面的“对话”氛围来发展学生的个性、拓展写作空间:一是与自然对话。即引导学生投身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二是与自我对话。倾听自我的诉说,发现自我的烦恼,发现自我的快乐,发现自我的特长,审视自我的价值追求,畅想自我的美好未来。三是与社会对话。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尊重自己、珍惜生命,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四是与大师对话。所谓大师包括思想的大师、文学的大师、科学的大师,等等。这些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顶尖人物留下的诗文,他们的传记和言论,都是人类智慧宝库中最鲜活的东西。走近这些大师,可以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启迪自我的智慧和灵气。这样,学生的写作天地就会拓宽,个性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个性化写作自会落到实处。

2.个性化写作 篇二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含义,特点,现状,对策

一、个性化作文的含义及特点

我们在日常的作文写作中, 种类大体分为两种:应用型及文学型。由于不同同学之间性格特点与个人能力均存在差异性, 因此大家写出的作文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 特别是在文学型的文章中。例如, 胡适的《人力车夫》与鲁迅的《一件小事》的主体都是围绕人力车夫展开的, 但是二者由于生活环境、写作经验、文化层面、思想意识、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性, 使其对同样的人和事所产生的思考与感受也基本不同。在作品的表达上, 包括主体的体现方式、选材角度、讲述风格等的不同, 都展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

由此可见, 我们可以得知, 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作文。是指, 由不同人特点所产生的全新视角、独特含义、特殊审美、真实情感、特别表达的作文形式。也有人对其进行了简单概括:“就是学生自主进行文章的真实写作,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可以这样说, 个性化作文, 就是学生通过个人对生活的体验, 所产生的一系列感受感悟, 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 将我们个人的阅读知识文化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在作文中表现出来。个性化作文的特点有:

(一) 自主真实

从作文的思想表达方面来看, 个性化作文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 对自己情感的一种表现, 如何进行写作, 不是由教师或家长他们规定的, 而是我们自己选定的, 在特定情况下, 将个人对生活、社会的真实感悟所包含的情感通过独特的表现方式、语言文字来表现在作文中。这就是个性化作文的主动性及真实性, 是我们将接收的信号经过个人加工转化, 再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

(二) 创新独特

就我们作文的内容方面来看, 在真实情感表达的基础上, 既要符合作文的写作规范, 还要将我们的独特见解通过文章来展现。这也是一个在写作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挖掘个人潜在能力, 形成独特创新的思考与写作形式的过程。个性化是对“个人”“特色”的突出体现, 要避免我们在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模式套用问题。只有富有创新性、独特性的文章, 才能丰富文化精神, 发展大家的思想。

(三) 个性特点

在作文的表达上, 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现写作者的情感构思。包括多视角的使用、语言组织、结构安排、手法运用等多方面灵活、变化及稳定的结合。灵活与变化是指我们的情感构思, 稳定是指通过同一名学生的多篇文章可以体现出其个人风格特色。通过长期的作文写作训练, 可以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应用方式与写作方式。

二、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在我们高中生对现实社会的很多人和事都有一定了解, 好奇心使我们对各类文化符号、人物形象、新闻热点都有所涉足。可以说目前看来, 大家的思维意识中还是较为广阔较为活跃的。然而在写作中却难以利用起来, 在一些同学的作文中, 天空大多是晴空万里、乌云密布的;老师大多是辛勤的园丁、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表弟表妹大多是可爱、眼睛又大又亮的, 等等, 甚至一些优秀作文也逃脱不了这种“相似”的精气神。通过对部分学生写作的观察, 发现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 内容雷同

大家在作文内容的选择上, 有时会出现主体思想趋于相同, 无法体现我们应该表达的真实感情, 只是单纯的为了应对考试题目与教师要求而编造的情况。不符合真实生活, 缺少个人体会。甚至一些同学为了博取教师同情, 虚构家人身患病症, 等等。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套用的都是相同的文章思路, 缺少个人感悟、缺少创新性。

(二) 形式相似

在一些文章中, 结构布局、语言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甚至细节到词语、句式、语气等部分, 都存在雷同现象。记叙文大多平铺直叙;议论文大多空话、套路话;还有的表面上使用了华丽的辞藻, 实际上却及其空虚。也就是说, 我们在有些同学的日常写作中可以观察到, 重复式语句较多, 布局思路存在一定统一性, 缺乏个性。

(三) 缺乏想象

想象力的缺失, 是对学生写作过程影响性较大的一个因素。例如, 很多同学的文章, 看到其文章开篇, 就能够猜到其文章内容与走向。如在《我的母亲》这样一篇作文的写作中, 班级同学大多数都会写到:我的妈妈为我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 一件小事我与母亲闹得不愉快, 最后得到感悟, 并发现母亲鬓角露出的白色发丝。千篇一律, 毫无新意。

(四) 心理障碍

在作文的写作问题上, 有些同学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 担心自己写出的作文得不到高分, 当我们的老师提到写作文, 就会感到头疼, 并且第一关注点在于究竟写多少字才可以达到标准。于是就会出现凑字数的写作情况, 套用背过的范文、乱加修饰语、捏造事实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都属于个人的心理问题, 我们需要尝试纠正自己对待作文写作观念与态度。

三、如何更好地培养个性化作文写作

现阶段我们想要写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作文, 该如何进行练习呢?

(一) 注重基础, 自由循序渐进

在作文写作当中, 最为基础的部分就是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 我们需要从内容的准确度、文字的通顺度、条理的清晰度出发, 在保证基础的写作能力的前提下, 再进行额外的情感添加与词语修饰。我们可以走出老师所讲课本的局限性, 进行课外拓展阅读, 丰富个人词汇量。在个性化写作之路上循序渐进,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前进。个性化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化, 只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支撑起自由无限制的个性创造。

(二) 体验生活, 丰富写作角度

一切灵感都源于生活。对于我们学生来讲, 作文要写什么、怎么写, 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一切相似的主题内容、缺乏个人感情的作文都是由于缺乏生活性。想要表达出鲜活的情感, 首先需要保证其真实性。因此, 我们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点点滴滴, 都可以动手写下来进行积累。积累的多了, 我们在写作文时的切入角度也随之增加。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点滴积累, 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与提升想象力, 这样在写作文时, 就可以更好的贴近个性化。

(三) 深入训练, 培养语言风格

在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与丰富的生活感悟基础上, 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训练来夯实写作能力。一定要注意的是, 在写作练习中, 融和个人感悟与思想, 锻炼优美辞藻的使用能力, 将读与写良好的结合起来,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具体可以利用表述练习、语句摘抄、作文专题写作, 还有科技媒体, 如电视、报纸、网络等方式, 来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与训练。使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写作中, 更好的融合个人精神感悟、丰富文章内容与形式、实现自主、创新的个性化写作。

四、结束语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个性化作文的简单介绍以及学生写作现状的分析, 深入对个性化作文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 可以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1]蔡丽霞.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王思勇.作文思维[M].重庆出版社, 2006.

[3]钱理群, 孙绍振.对话语文—钱理群教授与孙绍振教授关于语文的对话[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3.个性化写作 篇三

关键词: 英语写作 陈词滥调 个性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引言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是思考能力、认识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了写作技能的教学目的是:表述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写作教学效果,而提高写作教学效果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各类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2.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更多地致力于注重过程写作教学的研究。这种教学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本身及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各种策略的运用和认知活动上,如“观察、描写学生的写作过程;在写作前和写作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系统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历史性的分析从而发现其发展进步的轨迹;从人文的角度研究写作教学的过程”。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支持性的写作氛围,在写作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过程直至最后成文。

其实,语言总是在发展的,一些想不到的新词汇以不可遏制的态势进入人们的生活。

模仿是练写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模仿不等于生硬套用。在大量诵读名句名篇的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的文章才是自己真正的有品位的文章。

学生若能把精美的句子和自己的创造相结合,而不是完全套用,才能写出锦绣文章,他们才能感受英语语言之美, 感悟英语语言运用之妙。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其好处在于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开辟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写平台,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写作风格,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课堂教学中实行个性化作文教学

(一)书面复述, 创造个性

众所周知,在学英语过程中,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而说和写则是信息的输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信息的输入主要渠道就是教材。因此,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要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复述一遍,复述时尽量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型和固定结构,然后写下复述内容。复述时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避免机械性复述,要求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课文内容、情节加以适当的改动,或对课文的原体裁作些变化。

(二) 美化句子, 完善个性

学生初次涉足英语写作就想写出内容饱满,词汇高级,结构精美,连贯圆滑的文章是有难度的。他们在刚学习写作时切忌好高骛远,要从自己可以掌控的东西出发,先学会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成为得体的简单句,进而对之进行加工,转换、组合、润色最后创造出漂亮的作文。

(三)谴词造句, 纷繁个性

英语书面表达考试篇幅短小,学生容易流于机械的翻译。要在有限的时间及文字内写出字字珠玑的锦绣文章,平时对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训练就显得尤其重要。词汇的选择能体现作者的词汇能力和整体的英语水平。当然,这种谴词造句的技巧不是轻易就可以掌握的。须知“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 只有平时进行大量的阅读,才能聚沙成塔。

现在的英语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型,使得个性化写作训练成为可能。对同一个句子的意思我们可通过“一句多译”、“一句多说”来表达。

(四)整合阅读, 放飞个性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读原文,理解其中的条件,场景和人物关系,写出符合情景的作文,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测试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阅读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写作的宽度,学生阅读的质的区别决定了其写作的厚度。

(五)分层写作,激励个性

一个班级里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在所难免,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基础、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客观上确实存在差异。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激励为主,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其写作水平。具体做法是把写作教学任务分为A 、B 、C三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自愿报名,教师根据各层次的任务与要求分述如下:

1. A层次:此层次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对英语感兴趣,英语写作能力强。对他们的写作训练应以创造性、开放性为主,要求更高。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篇章的谋划、句子的组织、高级词汇的选择以及文化意识的渗透等。题材则以议论文为主,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如对一事一人的评价等。教师可拟定与社会热点相关的作文题,如有关unemployment, housing problem, water or electricity shortage, pollution, education,private cars, traffic jams, the Internet等问题。也可让学生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2. B层次:要求略低于A层次,同阅读结合,如改写对话、续写故事、缩写课文、听后笔述、模仿作文(如模仿课文的结构、情景、句式等)。

3. C层次:对于此类学生的写作教学,以从易到难、培养兴趣为原则,命题作文简单到如My Family (Biography, Friends, Class, Hobby)等。也可:

(1)1).进行扩大五种基本句型(主+谓、主+谓+宾、主+谓+间宾+直宾、主+系+表、主+謂+宾+宾补)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

对于C层次学生的扩写练习,刚开始时,鼓励他们写得越长越好,以后再过渡到如何谴词造句。除此之外,还不妨让此层次学生进行简单句的翻译、用所给词组造句或进行句子拆并等 。

(六)作文评价,成就个性

教师面对堆得小山似的学生作文很感头疼,有的学生对教师化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批改好的文章懒得一顾,正是“事倍功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得“事半功倍”呢?那就是改革作文评价方式。

1.教师点评

每次作文后,选出少数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讲,从其立意、结构、思想和表达上判断为什么是好文章,或进行润色后张贴在习作园地上供大家欣赏。

2.逐层评价

这里的逐层评价指的是:写作水平属A层次的学生评改B层次的,B层次的则改C层次的。在这种逐级评价过程当中,学生会反省自己作文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当时是如何谴词谋篇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坦诚地交换意见,在友好的气氛中学会讨论、交流与合作。

3.互相评价

习作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换作文并要求圈出对方典型的语法或用词错误,这无疑是再一次的创造过程: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当了一回作文点评教师,差的则欣赏了范文。学生互相评价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反馈,在自己创作的同时又纠正了他人的的错误,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帮助,从而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结语

总之,“个性”是文 章 的 灵 魂 。为了不使英语作文教学走入瓶颈,不让学生作文越来越模式化,个性化教学是必然之选。每位英语教师都有责任更新观念,在写作目的上正本清源,在评价标准上去伪存真,还学生张扬个性、抒发心声的本能愿望,给他们创造机会,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畅所欲言,乐于表达,这样他们的英语作文水平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200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4.生活化、个性化作文的写作策略 篇四

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在生活中若不去做善观察的“有心人”,许多素材便从你的鼻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以城市综合治理中颁布的《云南省曲靖市城市管理条例》为契机,引导学生观察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层人物的表现:如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工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替病人治病,营业员服务周到,叔叔阿姨尊老爱幼,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以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玫瑰,通过视觉,了解玫瑰花的形状、颜色、姿态;用嗅觉,闻它的花香;用触觉,摸到它的实体;用味觉,尝它的滋味。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既让学生积累了作文素材,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2、以实践为契机,从生活中采集作文原始素材

实践表明:实践活动是学生积累典型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也关系到学生感悟生活深化作文主题的成败。六年级,我以春游为背景,为学生创设一个童话故事习作训练。碧绿的草地上躺着一个个面包、蛋糕、署片„„它们在痛苦地呻吟着。这一设计源于学生生活,又是他们不曾顾及的。学生在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其中一位女同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了《一个面包的自述》。她细腻勾勒出面包的内心世界:“我躺在包里非常兴奋,因为我明白,面包的一生是短暂的,今天,我将要完成自己最后也是唯一的使命──成为主人的美餐。三江和同学们准备吃午餐,他将手伸进包里,逮住了我,我幸福地闭上眼,默默地等待着„„但,伴着三江不满的声音:‘怎又是个面包?’我被重重地摔在草地上,一连打了几个滚。突然,我听到另一声音:‘三江,你怎将好好的面包扔了?’顿时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又使劲挺了挺丰满的胸脯,满以为为主人做贡献的机会到了,没想到三江却说:‘哼,都什么年代了,妈妈还给我买面包!我要吃鸡腿!’唉,呜„„呜„„我失声痛哭起来。”这是多么富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啊!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真情表达。

二、描绘生活,奏鸣生命乐章

1、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标》指出: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开发和利用作文教材,创造性地重组和建构作文教材。五年级我设计一个“说茶—泡茶—观茶—品茶—写茶”的系列作文活动,这一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习作训练打破了教材的束缚,开放了作文时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口头表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人际关系等综合能力。学生们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想象丰富,有个性、有趣味、有创意。有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道:“翻腾的茶叶世界多么精彩,毫无生命力的茶叶在水的怀抱里仿佛一个个小精灵,它们跳跃、翻腾、游动,仿佛经历了盘古开天辟地般的轰轰烈烈,又归于山林幽谷般的宁静。我真想走进它们的世界,聆听它们的声音,感受它们富有生命的灵动。还有人写到:在碧绿的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看到了江南的杏花春雨,疏淡的微云。”

2、张扬个性,自由倾吐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后,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教材束缚,不为教师羁绊,题目自拟,体裁自定,内容自选,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学生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

三、设计生活,展示自我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我注重为学生创造契机,让他们自己设计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1、设计人物角色

我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未来的老师、厂长、医生、工人、农民„„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社会、生活、职业、工作、成果。学生在作文中每一细节,都是未来社会的格局,他们的敢想敢做,令人惊叹!

2、设计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怎样才能更有趣味性、生动性、艺术性,我让学生出谋划策,大胆想象。于是从主题到形式,从内容到过程,一份份活动方案新颖别致,让人看了拍案叫绝。

3、设计美化校园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怎样使校园美化、绿化,我校发动学生仔细察看校园环境,针对地理位置,构建方案。画廊的安排、雕塑的造型、花坛的装点、喷泉的分布、假山的式样„„学生的设计充满童趣,又具有现代气息,俨然以设计师的身份面对现实、着眼于未来,在构思着学校的宏伟蓝图。

另外,我还让学生设计课文学法、设计班级园地、设计报刊、设计房屋„„通过眼动、耳动、手动、脑动,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也让他们充实了生活,美化了生活,创造了生活,成了全面发展的“小能人”。

5.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个性化 篇五

欧阳明

(浙江省丽水市龙门实验中学323010)

[中图分类号]G6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2-0046

作为人类交际主要方式之一的书面语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凭此崭露头角:“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李白;“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毛泽东……其诗风或浪漫,或婉约,或铮铮铁骨,或气势恢弘,个性化语言的轻松驾驭,无不令人拍手称快。当然,刚入写作之门的中学生与之无法比拟,但这些名士伟人的个性张扬却值得我们借鉴。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①这句话不仅内涵丰富,而且适合时代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现实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之弊端:题材陈旧、结构呆滞、语言贫乏、抒情生硬等,状况令人担忧。记叙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它是学习写作其它文体的基础,写好记叙文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深远。因此,记叙文写作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如何精心雕琢习作园地中的这珍“瑰宝”,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拙见如下:

1、真实是根本。真实,即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要胡编、乱造。真话、实话不仅要求学生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写,还要求有客观的标准,即准确性。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学生作文现状却与之背道而驰。《令人高兴的一件事》六十多位同学写亲身经历的寥寥无几,抄袭、编造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现状,本人一方面予以抑制,另一方面极力赞赏写真实之事的小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有位同学这样写道:在学校综合教学大楼后面,有一条小水沟,由于多年无人清理,那里杂草丛生,是螃蟹繁殖、生长的好场所。也不知是谁发现了,开学没几周,每到星期天,我们几个班友便结伴到这里来捉螃蟹…… 在作文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写作遵循真实原则,本人极力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先有感性认识,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才让同学们动手去写。如教同学们写《我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我首先要学生根据要求回家选择一部精彩电视剧,在看中知晓剧中情节、内容。通过几天的正面接触,然后再召开一个座谈会,小组分组讨论,各组分别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述说,让学生作文做到看、说、写的统一。通过训练,本次作文同学们都能将情节描绘得如临其境,将作文写得明明白白。

二、“新颖”是关键。

题材是作文中所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如果别人已用过多次的材料,别人一看就知其庐山真面目,如果学生仍套用,即使感情很真挚,也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初中课文《驿路犁花》一课,以其新意突破窠臼。作者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播的过程加以展示,展现了这种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生命力,并且把方便过往客人的深山茅屋作为雷锋精神的见证,把洁白、朴素的梨花作为雷锋精神的象征,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结合课文,讲授作文的选材、构思等,学生便容易接受,学得也就轻松。于是乎《童年忆趣》这篇作文题材新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上树捕鸟雀,下水捣龙虾;野外当家家,户内扮鸡妈……奇景异趣,妙处横生。

为了使学生写出具有立意标新、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的文章来,本人不仅将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而且亲自写一些下水文章,让学生去模仿,当然此举不是叫他们去抄袭,不是束缚他们的思维。相反,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学生

更好地去创造,创造出更加别具一格的新作品来。另一方面,让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吸取间接经验。凡同学间发现有创新的文章,都拿到作文课上来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多方面吸收。

3、描写是技巧。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段,而文章写得生动、形象,给人身临其境的主要手段却要数描写,它是把对象的状貌、情态进行具体、细致、形象的刻画和描绘,把描写对象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学生作文不生动,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了细腻的描写,叙述的成份占大多数,究其原因缺乏对人、事、景的细心观察,没有抓住其特点,语言枯涩、陈词滥调、空洞无物。看上去都是些叙述不像叙述、描写不像描写、议论不像议论的话。要使描写成功,必须抓住特点,围绕中心,贯彻“具体、生动、形象”原则。如有位同学在写《快乐的一天》中,是这样描写景物的:八月十五,一个让我难以忘却的日子。清晨,在和煦的微风中,我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好香啊!一阵浓郁的香味飘来。我循香望去,只见学校跑道两旁十几棵碗口粗的桂花树上绽放着耀眼的小花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挤过了叶子:嫩黄的、雪白的、褐色的布满枝大。由于小作者表达了母亲因长年在外做生意,今日全家团聚这一中心,因此开头这段描写衬托了人物兴奋的心情,做到了情景交融,把全文的“乐”渲染出来。为了指导学生提高描写水平,我常利用时间组织全班学生来共同完成一篇文章。通过学生的口述、补充、筛选而运用一些优美生动的词语,对事物进行准确细腻的描绘,老师同时将学生对事物或过程的描述展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去体会,是否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此做法,将过去一人作文转变为全体学生共同作文,寓教于乐,寓描写于讨论,积极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描写技巧。

抒情是灵魂。

4、“作文归根到底是抒情”②适当的抒情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但其情必须是真情,绝不能牵强附会;是水到渠成,而不是无情之处乱点情。作文教学成功人士任小艾老师在指导学生写《第一次 》时,一段录音录相本人至今记忆犹新,大致内容如下:任老师指导学生作文不是在课堂上纸上谈兵,而是

带领全班学生亲临体验。她精心组织了一次登飞机活动。由于是第一次登陆飞机,所以同学们都很紧张。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种,但是同学们个个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当飞机安全着陆时,有一位同学突发感想,以至于他在作文最后写到:“高悬天空不如脚踏实地。”此点睛之笔,可谓水到渠成,是真情的自然吐露。如果没有亲身体验,绝对是点不出这样绝妙的龙睛来。感情的抒发,必须以真实的事例为基础,如果没有亲身体会,那么情感所发将变为“无源之水、无本这木”。同样写《母亲》这篇文章,境况不同,情感的流露就完全不同。

有母爱的同学们大多写一些顼碎之事,认为母亲是那样的平凡,母爱是那样的普通,然而对失去母爱的人却不是这样的。我班有一位父母离异的女孩子,她在写母爱时是这样来表述的:当我还是上三年级时,有一天,常不在家的妈妈,突然回到了家。这一天也许就是我们最后一次享受天伦之乐。她把我和弟弟带到了饭店,给我们端来了好菜;带到了服装店,给我们买来了新衣服;跑到了玩具店,给我们买来了布娃娃;带进了公园,与我们一起玩电车,骑木马,看老虎……我们尽兴地玩啊乐啊,盼望着时间慢点跑,当我们游兴未尽时,天已晚了,回到家后,精疲力尽的我俩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中做着甜蜜的梦,梦见她还带着我们去了苏州儿童乐园。然而当我们醒来时,床头上除了妈妈留给我们的礼物外,再也没有妈妈的踪影了。她已经完完全全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爸爸,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去了,我们整天只能以泪洗面。妈妈呀,妈妈!您回来吧,哪怕您不给我们买东西,不带我们玩,只要能天天看到您,我们就足够了。此段描写将一个失去母爱的孩子盼望妈妈回来的情景写得如临其境,将一对被母爱遗忘的孩子思盼的情景展现得活灵活现。我们似乎看到那对孩子整天倚着门口,盼望妈妈归来的情景,真可谓情深意切,摧人泪下。

综上所述,记叙文写作的个性化,如同一件艺术价值极高的艺术品:真实是其土壤,新颖是其造型,描写是其色泽,抒情是其神韵……只要我们精心设计,真情呵护,定能将习作园地中的这匹“马踏飞燕”雕琢好,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适合时代潮流的文章来。

6.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论文 篇六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高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而且因人而异。这种审美观可以把它看成是写作思维,它与数理思维不一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99年高考作文,很多学生都谈记忆移植带来的好处和问题,但是多数表达平平,有一位位考生通过一个没赶上记忆移植却生活在拥有着霍金、盖茨之类的大脑的时代的失业者的醉眼,观察记亿移植谈了酒后真言;请看一看下面这段:既来之,则安之别开玩笑了,伙计。我不是不安心,只是为这个世界担忧呀!你想,我们周围都是巨人,上个世纪的巨人!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牛顿、爱因斯坦的影子下你们想想当初,牛顿之后还有爱因斯坦,又有霍金,新人辈出啊!有了新人才会有新思想,才会突破旧框框要是当初爱因斯坦生活在满是牛顿的社会里,也许就没有什么相对论了这不是杞人忧天,这是严峻的社会问题新人,这个时代需要新人别管我,我没醉读完这段话,您是否觉得我们的学生写作思维个性是非常鲜明的呢?是否觉得这种写作思维个性是非常宝贵的呢?

二、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在一篇99年高考优秀作文里,这位考生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人已找不到自我了,一些人的生命中出现了空白,而另一些人的记忆中却又多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悲哀吧!思想个性是创造的重要内涵,在不少移植名人记忆,享受生活的想法中,这个学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看法不可不谓标新立异,独出心裁,让阅卷老师感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善美。因此,对于学生这些经过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教师要时刻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千人广面,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个性思想往往无法表现出来。

三、强调学生写作借鉴要有个性。高中学生的写作仍然是基础表达阶段,写作方法仍然是借鉴为主。此外,由于生活范围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写作中,对他人优秀内容还需要拿来主义。教师都能做到一方面要求学生广泛涉猎,一方面用好现有写作形式和材料。但是,无论是对写作内容还是对写作方法的借鉴,我们都应该强调个性,即别人的东西能够充分为我所用,我所用的东西带有我的特点。在一篇谈电脑对学生是否有影响的考场作文《取舍之间》里,作者把逻辑的三段论用到文章布局中,阐明观点之前先确定一个大前提,譬如任何事物都是有得必有失,舍弃,总是人们很难做出的选择,我们常常沉醉于取的乐趣,却难于割舍等等。这种形式上的借鉴,使得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同时体现出了个性。至于学生在作文里常常正例反用,反例设用,化用喻例,那又是借鉴写作材料中个性的充分展现。

四、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人们常常批评的学生腔是指那些没有思想内涵、形形式单一的作文语言;实际上,那些学生腔主要是对生活缺乏深入地思考;阅读贫乏以及对语言没有科学训练所造成的。因此,除了要注意学生思维个性化、思想个性化和借鉴个性化以外,还要肯定学生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选用独创的词语等等。请品味一下学生考场精妙的个性语言:不满足的人们行色匆匆奔向他们心向往之的快乐,从不留意途径之处的风景;而知足的人们则在前行的路上轻轻点开每一处快乐之源,让快乐围绕身旁;取,一定要取之有道,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重要什么必要。电脑没有思想感情,人和电脑共处时间长了,大致还不至于把头弄成方的或者脑细胞变成了小芯片。

最后要强调的是,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教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到写作个性的培养是与勤奋密不可分的,作为创作主体,只有广泛涉猎和深入思考才能在写作活动中体现出个性。

1.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2.论文的写作要求、步骤与论文写作技巧

3.学术论文的写作

4.论文写作要求

5.论文正文写作

6.论文的写作过程

7.关于论文的写作总结

8.论文写作的步骤

9.论文写作流程

7.个性化写作离不开合作 篇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把强调“真情实感”写入《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克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写作重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从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

这一改革,给如今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缺少生活体验。他们往往不能发现生活,抒写不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反映不出儿童“本真”的生活。从参加“个性化”课题以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时常重视个性化要求。但每次习作下来,具有个性的作文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没有写作动机、兴趣和自信。要写出个性化作文,显然需要老师、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看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我认为,在合作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写作差异能得到弥补,写作欲望的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感到有信心;合作习作能使师生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的境界。合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

一、寻找写作动机

没有写作动机,学生就不会想写,就不会积极收集材料,也就不会“有东西可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写作兴趣解决不了,那么能够写出来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写作动机是关键。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目的是学习动机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而儿童恰恰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有强烈的“表现欲”。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把学生分成小组,4~6人一组。(1)在习作之前让小组成员各自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探求、挖掘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择出来的材料要有典型性。(2)视角是广阔的,不是局限于课本,小组广泛收集资料,互相传阅,扩大阅读面,了解更多的写作内容。布置这一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先自主探究后,产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合作内驱力,以达到自主选材的目的。

二、分享快乐、点燃火花

习作前的安排,让学生主动实践,亲身体验,弘扬个性。在习作课上,我把学生的独立收获与合作学习统一起来。我按先前分好的小组,根据习作要求展开交流讨论,把自己在生活中探求、挖掘的独特感受,典型的、新鲜的材料说给同学听,共同分享。其中,我参加的小组是这样交流的:

“在学校,随处可以看见老师的眼神。有些人说,老师的眼神是凶巴巴的,但有的人说老师的眼神是温柔的。而在我的眼里,老师的眼神和妈妈的一样,时凶,时温和……”

“现在,我们得到的爱不仅是父爱和母爱,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爱。整天,我们只顾吃香的,穿好的,幸福极了,过着公主一般的生活,有时还处处刁难父母,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今天,我看了《暖春》这部电影后,却改变了我的想法。小花的遭遇和命运是悲惨的,可是她那坚强的性格,高尚的品质,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我相信,整个社会、校园、家庭,一定会兴起关爱的良好风尚。爱,无处不在,你走到哪里,爱就跟到哪里。爱,就在你身边……”

这些发言,不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写作兴趣。

三、愉快、激情的写作状态

学生的情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激烈的交流中,有些学生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手痒痒的。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同学们想把刚才的话写出来吗?”“想!”多么响亮的字眼。顿时,整个教室只听见“沙沙”的写作声。学生一开始就充满自信去写,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这种浓厚的写作兴趣,甚至到了迷人的程度,达到了叶老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佳教学状态。教室夜一般的静,我的思绪早已和学生的写作融为一体。看到让学生高涨的写作热情,他们愉快地、顺利地、轻松地写作,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

四、展示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写作完毕,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主动上台把自己的佳作读给大家听。放眼望去,教室里举起的一只只小手和一双双水灵灵的眼睛是多么的可爱,一个个精彩感人的故事令人触动。

当同学读到:童年,五彩斑斓,无忧无虑;童年,多姿多彩,充满欢声笑语;童年让我魂牵梦绕,难以忘记。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会发笑。

那是我8岁的时候,一天,我悠闲地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书。书中有一句话说:“多喝一点墨水,就多得一点知识。”我非常高兴,心想:喝一点墨水能得一点知识,如果喝一瓶墨水,知识不是更多吗,如此算来,我喝上几瓶就有全世界的知识了……”一瞬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懂得,这就是合作成功的收获。

古人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间进行思维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情、理的感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和责任,也使学生能写、会写、想写。

合作习作使学生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一个共同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每个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以不断加深了解的方式进行交谈,非常亲近。不管有没有天赋,他们都能够昂首挺胸,大胆发言、写作,展示自我,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视自己为有价值的人。整个习作过程,学生们都在积极主动地忙碌着、参与着,没有被逼迫的感觉,整个学习过程都是通过学生互相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的。

8.从个性化阅读到个性化写作 篇八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理解;教学模式

把作文比作穿衣打扮可能会比较贴近一般人的心理:谁都愿意费尽心思去求异创新,以引人注意。可大多数人在创作中的问题也出在这一刻意求异上:过分地追求作文的形式而忽视文章最宝贵的一个因素——真实性。看多了农村学生的文章,你会发现一方面由于接触的生活圈子小,他们文章中最多的是内心情感的倾诉,在语言上就表现为个人话语的泛滥;另一方面由于阅读面窄,他们的文章更多的是机械模仿,在形式上就表现为文学性的不足。究其原因,我想应归咎于老师在作文指导时过分看重方法这个“末”,而轻视了个体的情感体验这个“本”和忽视了课堂外多方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是良好开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大多数写作经验也来自于阅读,因此,阅读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在写作中的思考力与创造力。

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主选择阅读的空间,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

1.自主选定阅读主题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只有善于点拨,大胆放手,才能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而培养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取舍阅读内容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公。让学生主動地学,让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内容,学生才能利用自身优势,去发挥个性阅读的自身潜能,有所取舍地去读,有所目的地去读,读才会有方向,也才会有兴趣,也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阅读的发展。

3.自主选择阅读方式

学生因个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不同,个性阅读表现不同。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达到阅读效果。

二、拓展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个性化的理解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个性差异不同,理解也不同。同学之间的阅读、交流、讨论则是展现个性化阅读的理解和交流的机会。如:学习《黄山奇石》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黄山奇特壮观的景象,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个性语言描述自己读到的、想象中的景象,也可以在课堂播映风光录像片,也可以声情并茂地描写黄山散文录音朗读带,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课堂上,学生个性化的交流方式既激活了学生个性色彩的智慧,也能让个性的理解自如挥洒和发展的潜能从容释放。

三、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作文指导中,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学习主体的个性化差异性。教师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的个体,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在课内指导时,我运用了段力佩先生提出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模式,即专门开设阅读课,组织学生一起阅读名著或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定期召开阅读心得交流会,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家作品的看法;不定期交习作,并组织学生互相批阅指正;定期举办文学讲座,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但我更看重课外的辅导。写作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技艺,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能忽略课外实践这个最好的方法。

当学生真正将书中的知识与自己的真实情感融为一体时,在他笔下流淌的必然是灵动自然而充满个性的文字。

眼下,中学生的习作中存在的虚情假意、胡编乱造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通,而有个性、有灵性之作则凤毛麟角。相当一部分老师感叹作文是难上的课程。其实,“难”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放。放,就是鼓励学生要放开手脚,敞开门户,不拘一格,大胆作文。

1.崇尚个性,抒写自我,勇于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和灵魂

“文必己出”是古往今来的写作原则。然而,中学生不写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写身边的人和事,却由教师定出调子、制好框子再让学生去写“命题作文”,这种作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学生何来兴趣,怎能产生写作冲动呢?作文的生命力又从何而来呢?

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就是要把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命题,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自由的选择权利,就能诱发学生写作的冲动。

2.弘扬个性,展现作文写作的生机与活力

中学时期是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期,学生要表现自己,就必然会去表现自己的个性,宣泄自己。因此,中学生写作训练要为表现自己、张扬个性创造条件和机遇,让个性走进作文,让作文中有学生自己的烙印和影子,这样有助于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写作思维。

语文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和思考生活,“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不管对错,写出来才加以启发、引导。不过,动笔之前,教师要给学生扩展写作思维出点子,鼓励学生多看看电视和课外书。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就是不可多得的好栏目。

(作者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横山中学)

上一篇:如何开展家园交流活动论文下一篇:产科护士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