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2024-10-12

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精选11篇)

1.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一

摘 要: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学体验中学习教材知识,掌握知识,并在教学情境中运用知识,迁移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文就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验式学习;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评价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89-01

传统教学模式,大多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是比较明显的“填鸭式”教学,教学中,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没有多大积极性,参与性并不强。新课程改革要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深入其中,参与体验,才会让学生积极性高涨,才会提升教学效果。所谓的体验式教学指的就是依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且情境一定要尽可能的贴合实际,对书本中的知识内容可以最大化的还原,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自己,调整自己,可以再次将知识进行梳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情感,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对知识的讲解及认知都是围绕着学生来完成的,学生更是体验式教学的参与者,不仅如此,体验式教学不仅要求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要全方面的培养学生,使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式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对情感的表达。总的来说,体验式小学语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主动的让学生去接受和学习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被动灌输,要把老师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如何学习。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活动中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及内涵,强化他们自身的感官意识和主动探索的欲望,以便于他们创意、思想及情感的形成。体验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有效的创设情境。在学习中可以通过与实际相结合来创设出一个较为真实的情境,并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让他们可以充分的体会语文的乐趣,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情。创设情境时,我们不应将眼光局限于生活和学校,还要试图与社会相结合,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寻找一些可以作为教学材料的内容,并和学生一同去探讨感受,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开阔了视野。比如,我们在讲天气变化的情况时,就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相互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可以更好的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法,彰显合作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就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灵活多变为教学基础,不断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为学生带来新体验。但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不要将教学过分的局限于体验式方面,还要善于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共同促进,才会充分的发挥出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及效果。比如,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把提问、回答与体验式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多融入一些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等来辅助体验式教学,强化生生、师生间的互动意识,老师要善于在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探讨和解答,使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辅助体验式教学。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学生积极的互动和帮助,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正确认知自身缺点,使他们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可以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就是合作教学的主要的体现,这样老师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认识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并予以纠正,使其可以在小组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三、注重成效,进行有效的评价总结

体验式教学过后一定要注重其教学的成效,并对此项活动进行相应的总结,对于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要做出适当的评价,以便老师和学生共同对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并及时的予以纠正,使学生可以在日后此类活动中避免此种问题的发生。在教学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要大胆的展现自我和评价自我,积极面对所存在的问题,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同时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比如,老师在讲《莫高窟》这一文章时,老师要利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下的时间去搜寻一些有关于此内容的知识,或者可以促使他们去与人交流,在交流的同时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并且对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及搜寻到的图片等进行相应的整理,然后通过课上得一些小活动来展示,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评选出优秀的小作品,并予以奖赏。这样的方法,不仅为课堂增添了活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其信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充满动力。

2.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二

当笔者正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让他们说出图意, 然后根据图意来理解诗句的内容时, 突然有个学生问:“老师, 为什么农民伯伯要在中午除草, 不能在早上和晚上除草呢?而且早上和晚上的天气多凉快啊!”他的话一说完, 就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顿时像炸开了锅。有的说早上除草好, 有的说中午除草好, 还有的说是晚上除草好。因为学生大部分是在农村, 于是笔者灵机一动, 顺水推舟地说:“是啊, 为什么不在早上和晚上而要在中午天气很热的时候除草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一下, 好不好?”学生们纷纷表示同意。

于是, 笔者让学生在自家周围找一小块草地, 分成三份, 分别在早、中、晚来除草并观察除草后的情况, 下星期来交流。等到周一早上, 笔者走进教室时, 学生已经在交流自己所发现的小秘密了, 许多学生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从这一次的教学中, 感受到一点: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学生所谓的正确答案, 同样也要让学生去体验, 在体验中去感悟课堂上所得不到的知识。那么, 如何在体验中让学生感悟语文教学的魅力呢?

一联系生活, 唤起生活体验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他们的知识系统并不是很完善, 在上学之前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亲身体验。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 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 去感悟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例如, 在教学《雨后》这一课时, 根据学生喜欢雨后玩水的年龄特点, 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思路:在板书课题后, 问:“夏天, 一场暴雨过后, 你最喜欢做什么?”有的说喜欢出去呼吸雨后新鲜的空气, 有的说喜欢听青蛙在一起唱歌, 有的说喜欢出去到小溪里捉小鱼, 还有的说喜欢打水仗。针对这个问题, 学生们畅所欲言。是啊, 根据学生的回答, 不难看出, 雨后清新的空气, 乡村特有的气息, 虫鸣蛙叫等都是学生所喜爱的, 而踩水玩水更是让学生津津乐道的事情。笔者重点抓住这一点, 在引导学生说出踩水的快乐体验后, 相机将话锋一转:“大家都曾有过玩水的欢乐, 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乐情景写成了一首诗。今天, 我们读一读这首诗, 一起去雨后的广场看一看, 好吗?”由此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笔者引导他们初读课文,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 读准读通课文, 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初步感知他们赤脚玩水的快乐。同时, 诗文的描述, 又一次把学生带入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 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兴趣, 使他们感悟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二朗读感悟, 激起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激情的语言或多媒体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在读中激起情感体验, 然后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加深情感体验, 还可以引导学生表演, 把内化的语言、情感通过学生自己的有声语言及体态语言表达出来。在身临其境中, 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产生情感体验共鸣, 感悟语文教学的魅力。

还以《雨后》一文的教学为例。感悟文本内容时, 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玩水的感受, 将他们引入情境中去朗读, 在读中感悟兄妹俩踩水时的兴奋和欢乐并设身处地地揣摩两人的心理, 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共鸣。如通过读“使劲地踩着水”“溅起多高”“水淋淋的泥裤子”等语句, 感受小哥哥踩水时的酣畅痛快;从“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出兴奋和骄傲”, 体验小哥哥滑了一跤后既为弄脏裤子而感到遗憾, 又为尽情玩水感到兴奋, 还为自己的小男子汉行为感到骄傲的多重心理;从“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的小心地跑”感受小妹妹想玩水而又有点害怕的有趣样子, 从“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体悟小妹妹对小哥哥摔跤的羡慕和她活泼可爱的形象。在小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小哥哥和小妹妹的活泼可爱、童趣无边的玩水的欢乐之后, 笔者让孩子带着感情想象画面, 深入其境地读出自己就在现场的真切体验。此时, 指命读、分角色读、小组比赛……课堂上成了感情朗读的海洋, 真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啊。在读书中, 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情感得到丰富, 这样魅力无比的语文课堂学生怎能不喜欢呢?

三启发想象, 体验童心童趣

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的大不一样, 在他们的眼中, 任何事物都是神秘的, 他们渴望自己能够去揭开事物的秘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 应该准确抓住这一点, 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中体验童心童趣, 感悟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在学完《大海睡了》一课后, 设疑:美美睡了一觉的大海醒来后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又一次被激活。他们纷纷展开想象, 争先恐后描述曾经见到过或想象中的大海。有的说睡醒后的大海伸着懒腰, 打着哈欠;有的说睡醒后的大海发怒了, 动静可大了;还有的说睡醒后的大海正在开心地唱歌。瞧, 孩子的想象多美妙, 多丰富啊!在此基础上, 笔者又让学生拿出画纸画笔, 把自己所想所说的画下来, 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小诗或几句话, 学生们的兴趣更高了。在画与写的体验过程中, 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提高了学生说、写、话的综合能力, 更充分地展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充分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 才能为其他各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陈晨]

摘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是语文课堂新课改理念的一大体现。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 在课堂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能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而也让语文课堂有着无穷的魅力。

3.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语文;生活实际

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都是被动地吸收知识,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显著地提升。因此,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吸收显得很有必要,体验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生活实际的语文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情境中,并积极地进行相关的思考和探究,这样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去。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有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没有必要深入地进行语文的学习,因为即使没有花费一定的精力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在考试中所获得分数也不错与他人有太大的差距。正是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认知,因此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他们这种认知有正确的学习理念背道相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是采取固定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的教学,固定的教学方式很难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低地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教材进行知识的输出,这就需要学生需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由于初中生这一特殊的时期,所以学生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这样学生就很难更加牢靠地掌握知识。这些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越性

体验式教学实在传统教学的基础所做出的一些改变,教师通过创造一些生活情境或者将学生一些经历进行重现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获得相关知识,这样可有效地丰富自身的知识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语文课堂不同,学生可以不只依靠教材进行语文的学习,可以通过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及时地进行改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传统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而且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很难让教师知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掌握的情况。相比较传统语文教学,体验式教学则体现出一些优势,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教学之中,师生之间会进行多次有效的互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真实掌握学生的了解情况。

三、对语文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的一些建议

体验式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因此情境的创设是成功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教师需要在情境的创设中投入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可以对学生的一些有意义的经历进行收集,将这些有意义的经历进行有效的改编,在课堂中进行重现,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体验式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身感受与想法,并将这些有效的成果運用于实践中,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思考,整理出自己的思考后的获得,并且可以让学生彼此间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则需要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见解。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背影》这一章节课时,文中对父亲送行儿子的一些神态和动作描写非常的生动真实,很容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自己的父母在送自己上学离开的场景,这样使学生可以深入的对文章进行有效的理解,并写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感受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成果。

结语:在当前的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都被动地汲取着知识,这样的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体验式教学则赋予了学生充足的主动性,通过教师创设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中,学生可以获得个人的感悟,这些感悟就是丰富自己的成果。体验式教学主在让学生变向地体验生活,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者场景,并从中总结出个人的独特见解。情境的创设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开展体验式教学前,教师需要花费足够的精力与实践进行情境的创设。相比较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优势。体验式教学的成果都是学生自己通过亲生的感受所获得,通过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融入生活,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军.体验式教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2] 周大刚.浅析初中语文中体验式阅读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8).

4.体验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准备体验 论文发表

首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抓住引入环节。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就调动起学生求学的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水平,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情感体验,生动事例以及简单朴素的道理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藤野先生》、《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等类似题材的课文,就可以在引入的环节中,先引导学生来畅谈自己的实际的情感体验,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但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引入都是没有定式的,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为一节课开一个好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保证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朗读教学,初步体验

如我在讲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模仿广播电台播音员读这则消息,让其他学生当听众,体验如果是解放军指战员听到这则消息的感受,如果是得到解放的江南老百姓听到这则消息时,感受又如何?再假如是蒋介石的官兵听到这则消息后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这则消息情感思想,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内涵。

三、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不是只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我们上课时,如果能够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角,甚至可以把教学目标也隐蔽起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某些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体验。而且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朗读教学外,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体验。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这里的情境有:图象回放,开放性练习,小品表演,模拟课文情节,人物形象评析,大自然奥秘探索等等,浓厚的气氛激起学生的体验,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掌握知识,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

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我把表演引入了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把握皇帝、骗子、大臣们的内心思想活动,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角色表演的学生情绪高昂,在把握课文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表演得生动形象,而没有表演的学生则进行对比分析,品头论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角色体验,不但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参与意识也加强了。

四、课外阅读,拓展体验。

体验式教学除了在课堂上运用,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如通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加强学生的体验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的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由于学生平时阅读量少,对文章的理解力不够,学生囫囵吞枣地阅读,往往不能举一反三,不能获得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体验。针对这种现象,我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文学时,多做读书笔记,拓展学生的体验能力。这种读书笔记类似读后感,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思考,也可以是语言结构,行文风格,甚至记录一下文章打动你的一个句子。我尤其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文章对你的启示。如阅读《西游记》时,我除了要求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之外,还要求学生找一些打动他们的骈句;我们在学习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时,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文章中的外祖母对你有何启示;学生在阅读《鱼我所欲也》时体验到生活的种种选择;读到《海燕》想到自己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暴风雨&&那些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通过他们的想像和联想,转化为自己的体验。当然,学生在进行体验时,我们允许学生体验的多元性,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由于价值观不同,学生的体验就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关注点不同,体验也不同。

5.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五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体验式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教学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要唤醒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作文评改,如何以鼓励和学生为主体参与为原则,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命体验,情感唤醒,主体参与,审美能力

体验式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体验式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话的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不吐不快,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唤醒他们的写作激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呢?

我觉得,可以从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唤醒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四个方面着手。

一、作文教学,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生命体验,帮助学生摄取写作的美好图景。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但学生却常常对自己周边的人、事、景、物熟视无堵、视而不见。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合理引导学生去读好生活这本无字书,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体验。从习以为常中发掘有价值的东西,感悟真情,从司空见惯里获得珍贵的事物,发现美好。

作文与生活是什么关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全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就是生活的本身。”也就是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也是生活。作文指导如果能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发掘同学们的生活和思想的源泉,使同学们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体会最深的事情,而不是按一般套路去刻意虚构故事,这样的作文自然是有个性的,独特的,能打动人的。

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有强烈的表达动机,才有可能写好作文。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作文自然有话可写。例如:我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了感动中国2011人物颁奖典礼后,要求同学写一篇观后感,每一位同学都有写得很好。因为他们的确被感动了:刘伟、阿里木、孟佩杰、杨善洲......他们的感人事迹和身上闪耀的人性的光辉,使学生得到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和洗礼。观看完,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记录下自己观影的感动。40个孩子的每一篇作品也都让我感动,这是2年来学生所写作文总体水平最好的一次。其实,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表达的欲望,等着老师去唤醒。这种欲望一旦被唤醒,他就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了。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能激发学生的生命体验的热情,让学生能真正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帮助学生用作文记录自己的真实的生命历程。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作文教学,要唤醒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例如:史玉君老师发表于《江苏教育》(2003年第20期)的《情到真时自动人》的作文教学案例中,教师抓住“三八节儿子给自己写信”的话题源,营造氛围,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感动,并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感。

一经教师相机点拨、唤醒——“你们想不想也用写信的方式对妈 妈说说自己的心理话呢?”学生急于倾泻心绪的写作冲动就呼之欲出。而教师传递的真事、真情也引导学生的表达应立足于一个“真”字。随后,教师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的作文教学模式,组织学生亲自送信、读信,并观察妈 妈的反应,将这一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随后由妈 妈写评语,与孩子进行书面的情感交流。

这一写作过程,把学生的情感往更深处牵引与释放,这种牵引与释放,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美好情感与心灵的平台。一封封真挚的信,流露的是儿女的感激,一段段热忱的评语,表达的是妈 妈的感动。通过这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要打动妈 妈的心,一定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发现了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笔下流淌出的是个性的生活、个性的语言,流露出的是“童真”、“童心”、“童趣”。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真真切切,才能打动人心。

我在一堂“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作文教学课中,先引导学生去阅读,增加积累,让学生在对名人和母亲的故事、名家散文诗歌的揣摩品味,认真思考钻研中,激发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悟、生命的独特体验。学生认识到母爱的无私、宽容、包容,自己对母爱由不理解到理解,由认为母爱理所当然到学会感恩母亲,每个学生因为写出真正属于自己和母亲的独特的故事,这样的作文才是有个性的、感人的。

三、作文评改,以鼓励和学生为主体参与为原则,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

教师的热情鼓励能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作文评改要坚持以鼓励和学生为主体两大原则。教师不要一个人独自评改作文,这样的评改往往是低效益的。

以鼓励为原则就是——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不嘲讽。在作文讲评时,即使对一些典型的毛病非指出不可,也要抱着诚恳亲切的态度。好的文章应加以表扬,并可以在全班当范文读;而对较差的文章则不应责备。否则,容易使这些学生难堪,从而失去对作文乃至对语文的兴趣。对于作文中欠缺的地方,一定要分析透,然后告诉学生改的方法。不能把作文讲评课上成批评课或笑话课。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特别是作文差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并使这种快乐和信心转化成追求的具体行动。

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评改作文,可以采取分小组的办法。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首先做几次训练,教会学生如何来评改作文,让每个同学对评改原则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首先自评,写初自己这篇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再由本小组评出本组的优秀习作,让学生来说好在哪,为什么说它好;不好的作品,不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不好。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差距所在及努力的方向。老师要引导学生讲评不必面面俱到,但对讲到的那一点必须抓准、讲透,分析得情理俱足,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写完作文后,既可以及时讲评,让讲评作文的效益最大化。最后老师再来评,并总结此次作文的优缺点,请学生来读全班评出的优秀习作,自己找找差距,学习一下别人文章中的亮点。老师在这个作文评改中,不再是唯一的评委,而是第三评委了。因为,这篇文章已经经过学生本人自评,小组互评两个环节,老师只需看看前两评是否公正、客观,再提出一些意见。经过多次反复训列,学生评委就能做到公正、客观。因为每一个都是评委,所以在评价别人的文章的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评价过程也能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激情。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文以载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具有正确审美观和高尚审美情趣的人。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同埋在地下的金子,只有执着挖掘的人才能采掘到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深入生活,挖掘出美来。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出美,让他们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感受美,到纯真可爱的孩童中寻找美,到充满温情的家庭中品味美,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深切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捕捉自然之美:巍峨高大的岳麓山,碧波荡漾的湘江,色彩斑斓的野花,......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的感触,得到愉悦,发现美、感受美,披美入文。

写作教学和阅读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巧妙点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文章中的优美的语言片段,使他们沉浸在美的艺术境界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抓住阅读这个环节,恰当地进行点拨,审美感受便会自然流向学生心田。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精读一些好书,就能从作品内容和形式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激发审美情感,领会写作要诀,提高作文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善于引导启发,让学生在想像中创造美。学生有了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还要启发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在作文教学中,创造美的活动很多,如续写、改编故事等。如在教完《我的叔叔于勒》,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续写一个片段,力求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假若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是怎样的?我们全家在船上没能避开于勒,大家都明明白白认出了对方,又会怎样?于勒没有穷困潦倒,而是衣锦还乡,我们在栈桥边等到了他,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学生很感兴趣,大胆展开想象,写出了很多优秀片段。这种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再创造能力。

6.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六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童丽维

摘 要: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出发,探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想品德;学生为中心

中学德育课,即思想政治课,在21世纪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而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思想品德老师要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研究和探索各种教学形式,改革现行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有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所谓体验式教学,即“‘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 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李湘等①认为,体验式学习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李英②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定义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体验式教学特点主要有:全面了解、认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出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在体验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体的主动发展。同时,我们强调的体验性是建立在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完整理解上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在实践中经历、感受、思考、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自己的理性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体验式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思想品德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对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建议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体验式教学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收集最新最贴切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联系现实、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或依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教材中的观点。最后指导学生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很好践行了新课程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要课程。对于这一表述,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2)以引导和促进初中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标的。(3)综合性课程。体验式创设各种活动、情境都围绕初中生可以感受和接触的社会生活展开。初中生对社会生活的接触和理解,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起点。如果脱离这一认识基础,教育将成为无本之本,学生的认知水准将停泊在低段位。体验式教学强调认知与体验相结合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三、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实施的过程包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身边出发,激发兴趣;以情境、问题为机制,实践感受;以反思为核心,体验内化;以实践验证为最终目标。让学生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在不断上升的循环往复式的运动中实现素质发展。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应该把握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热区,直面学生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困难,深入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挖掘学生兴趣点,借助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将学生引入学生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作用下发挥自主性。例如,在讲我国政府职能、工作原则时可以联系“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于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于广大网友在线进行了真诚的交流。其中,片段一: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片段四:我们要通过发展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把“蛋糕”分好,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再例如,在讲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可以联系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以及世界博览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常见常听的,马上精神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寻找信息,最后归纳、总结、点出相应的主题。这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且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让政治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二)以情境为机制,切身感受

库伯用学习循环型来描述体验式学习。该模型的第一步是实际经历和体验——完全投入到当时当地的实际体验活动中。学生在强烈的兴趣和动机的推动下自觉参与实践,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但不应有过多的干涉,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探究此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大胆地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例如,在讲授初一“对不良诱惑”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电影精彩片段“网络妈妈”,引导学生体验抵制不良诱惑的经历,并从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理解父母、老师的关爱,进一步学会如何抵制不良诱惑。

(三)评述析情,促进体验内化

评述即评价概述,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述,学生之间的评述和学生自我的评述。学生通过前面阶段的学习,丰富了情感,但每个人的体验因人而异,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感受。通过评述学生认清自己的已有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出差距,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体验。但“评述析情”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同时,又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情感体验。

(四)实践验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经过对事物的亲身体验后,对该事物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查。教师必须创设必要的条件让学生投身实践,把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最后,在体验应用的基础上,主题获得的规律、方法、技术、和情感价值在抽象——具体和显——隐相互转化中,其本质内容和核心成分更加突出,逐步升华为学生的态度、信念、实践能力等素质。

总之,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体验式教学不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感受,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的体验,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不是万能的,我们要采取多种策略发挥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7.如何在语文中运用体验式教学 篇七

一、问题探究中体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积极参与者, 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通过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活动实现知识经验的增长。在问题探究体验中, 教师首先设计问题, 把问题交给学生, 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体验、感悟, 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教学中, 通过学生体验探究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 掌握才会更牢固。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故乡》一课时, 根据课文“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又大家隔膜起来”“将我隔成孤身……”的句子, 笔者首先设计问题:

1. 课文后面为什么几次写到隔膜?

然后让学生探究, 通过阅读和探究, 学生明白是因为前文中“我”与闰土再次相见, 闰土恭敬起来了, 一声“老爷”让“我”感到儿时的天真无猜、亲密无间一扫而空, 是世俗的称呼。“我”感到“隔了一层厚壁障了”, 后文发出隔膜的叹息是前面情节发展的结果。

2. 那厚壁障又是什么呢?

笔者进一步设计问题, 举例如古装剧中的丫鬟与小姐、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究, 懂得了“厚壁障”是封建社会尊卑森严的等级观念, 那作者写这些的用意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推测, 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归纳:闰土的这种等级观念, 不是头脑中固有的, 而是农民遭受深重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现实的反映。这样, 通过抽丝剥茧, 层层探究, 对教学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以境激情中体验

以教材内容为依据, 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体验, 以期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情境教学是教师发挥的一种移情作用, 把情境之情移给学生, 要求教师设身处地地设计情境, 考虑学生的感觉体验, 通过情境教学, 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 没有固定的格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 它可以依靠语言文字载体, 凭借教材内容的创设, 绘声绘色的描述, 或慷慨激昂的演讲、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 引起学生兴趣进行体验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 更形象直观, 突破时空限制, 刺激感官, 激起学生的体验,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三、互动交流中体验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发展为本, 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独占课堂, 满堂灌输;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念学生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与沟通, 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联合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见解、情感、观念和理念, 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享、共识, 实现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因此, 我们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深化教育改革,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学生为本, 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体验课程内容。课堂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全方位的对话, 使探究性的语文课堂成了一个多元的立体交叉空间, 在不断的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

8.论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大学语文 应用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是“汉语学习的典型,是审美学习、人文素质、能力等三方面的培养基础。”[1]但近些年来,大学语文教育普遍面临“学生漠然处之”、“教师苟且为之”、“学校等而下之”的尴尬境地。在此现状下,正视大学语文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以创新思维对大学语文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共识。

上世纪末,体验式教学理念与模型被引入国内,逐步试点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2]

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特性决定了教学中个体理解与体验的重要性,为此,本文立足改进教学方法,探析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其实践路径。

一、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人文性强,承载了更多的情感、态度、价值等因素。徐中玉先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3]而体验式教学强调“教育是体验的生长与改造的过程,学生从体验中产生问题,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去探索知识,产生新观念。”[4]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教育与体验式教学之间有实质的契合,因而,积极探究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育的核心人物,是权威、专业的象征,学生则处于依赖、盲从的被动地位。“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体验式教学认为,学习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的转换并创造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更多承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此模式下,教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体验共享的过程,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对话,这有助于彼此接受,形成平等、民主、理解、宽容的师生关系。从人本主义来讲,大学语文选文多以经典作品为主,蕴含了丰富的意义,需要个体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审美、品美的能力。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会促使教师对学习个性化的解读给予理解、激励,进而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可“力避传统教学将学生个性淹没于整体划一的群体中,使学生‘各具情态’。”[5]

2.有利于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知、行合一。现代化条件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开放性、多样性、个体性和民主性。要摆脱大学语文普遍萎缩的境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实现教学知、行合一是一个重要途径。

体验式教学强调体验以学习者参与活动为基础,活动是体验的载体。其亲历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有助于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有利于建构起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情境,挖掘学习者的学习内在动机和求知欲,促成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生成自我的认识和相应的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与价值体系,为学生立身、处世、发展奠定基础。

二、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体验式教学对转变教学理念、改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组织均有着积极意义。那么,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秉承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并灵活运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呢?

1.营造“情境”,生成认知性体验。大学语文经典篇目意义隽永、哲理性强,理解难度大,通过营造“情境”可以使作品的人物、环境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增强大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感知,形成认知,故而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采用生活展现情境、图像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强化大学生主观感受,加深对作品角色与特定场景的认知,“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6]

2.深入“情境”,生成情感性体验。情境体验是体验式教学施教的一个重要策略,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缩短“我”与“角色”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情境情节发展中,使“我”与“角色”共同体验所有的细节,在心理上实现“角色认同”或“情感迁移”。为此,教师解析言语时应努力做到“怀情而教”,领悟并用贴切的语言去表达文章内在的、固有的情,才能以情融情,唤醒学生的情感。同时,体验还是“理智的直觉”,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情感进行恰当的评价或点拨,使学生对体验保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以节制情感,提升情境体验。

3.展开讨论,丰富体验。体验式教学认为,由于个人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也会不同。“每一个进入言语体验的学习者,并非白纸一张,而是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和遭遇体验。[7]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就要遵循“自主体验原则”,尊重大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营造一个自由、融洽的讨论氛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使不同的个体经验、心理情感得到交融、碰撞融合产生新知识经验,以拓展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大学生个体体验。

4.走出课堂,践行体验。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应仅停留在“学得”的层面,其人文素养的养成是“学得”和“习得”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语文素养之中,知识一般是‘学’的范畴,技能、素养则既有‘学’的成份,也有‘习’的成份,而‘习’很大程度来自于对操作性过程的体验。”[8]体验式教学不单纯是内容的简单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就是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修”、“证”已有的情感与理知体验,实现“知能转化”,乃至“知行转化”,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避免“高分低能”、“知行相左”的现象。

三、结语

体验式教学注重在教学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的转换并创造知识的过程”。大学语文教育,究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功能,通过教学形式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创新及教学关系的转变能营造一种体验情境,使大学语文教育产生最佳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闫石.母语危机下大学语文的出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8(4):12-13.

[2][6]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81-83.

[3]张宝东.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J].现代语文,2009(2):42-43.

[4]刘元兵.体验式教学法内涵及在管理类课程中的组织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2011(2):6-7.

[5]贺卫东.体验式语文教学的意义与建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8).:45-47.

[7]崔文化.体验式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91-92.

9.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九

培养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的酒店管理人才,是职业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根本出发点。将体验式这种教学方式引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有助于推动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在此,本文将深入研究体验式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文章才能够酒店管理教学的状况着手,重点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力求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酒店管理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后,现代酒店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为了满足现代酒店行业的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在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同时,要注重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之有效引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身体验酒店管理活动,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不断

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关于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我国学术界目前并未给出统一的定义,但根据字面意思上而言,其主要指的是:通过教学活动的亲身经历,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并积累相关经验。因而,我们可以将体验式教学定义为: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亲自参与过程,获取到大量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将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中的时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教师则应将传统主导者身份,向着引导者角色方向转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和各类教学活动的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基础掌握情况和性格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教师在借助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如知识接受能力、基础学识水平等),并及时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善于从中总结相应的经验。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鼓励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将之有效引入课堂,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酒店行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现代酒店行业提高了对酒店管理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学效果。

(一)基本认知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第一步为理论认知与体验,该环节通常会安排在一年级进行学习。根据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调查来看,很多学生在选择酒店管理专业时,存在一定的跟风性和盲目性,缺乏对酒店管理的认知,甚至完全不了解与酒店相关的内容。基于此种状况,就有必要针对一年级新生,展开基本的认知体验教学,引导学生对与酒店相关的基本性理论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为后续学习专业性的知识奠定良好基础。之后,在开展专业知识授课阶段,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习,让学生对酒店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增强学生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知识的兴趣。

(二)模拟演示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第二步为模拟演示体验。该环节的教学活动,需要以学生参与了基本认识体验与学习活动为基础。因为酒店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对酒店情境进行模拟操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验式教学活动中。

(三)岗位实训体验教学

在经过专业化、综合化、系统性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酒店的相关工作,而为了进一步推动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就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安排的各项实践活动。此外,在节假日期间,学校应安排学生前往酒店体验相关的工作。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后,学校可与酒店取得联系,并安排到酒店实习,了解酒店管理各项工作要求。通过实际的体验,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将之有效的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四)顶岗综合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最后一步为顶岗实习。即:职业院校与专业化的星级酒店展开合作,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前往酒店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酒店相关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这种酒店顶岗实习活动,是正式参加工作之间的宝贵实习机会。而在参与实习期间,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真实的酒店工作环境,而且能够在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总结: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法这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培养,推动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因而,职业院校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充分引入,有助于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以此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并对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为他们将来快速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10.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十

-----从《养蚕》谈体验式学习

者:香草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

编:675500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有效方式。体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对学生来说,有着无穷的乐趣。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此的好奇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体验式学习,一方面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又强调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笔者以《养蚕》为例,简要阐述“体验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教学

应用 正 文: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有效方式。所谓“体验”,就是“体会和验证”,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感受,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这个过程,就是体验式学习的过

程。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同时,良好的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养蚕》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以蚕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为主线构建本单元,重点让学生亲历饲养的全过程,了解怎样照顾蚕的一生的饮食起居并记录蚕一生的变化,总结归纳动物的特征。城坝区里的孩子,除了电视和书本上,从来没有亲自养过蚕,有的甚至没有见过活生生的蚕。这样的情况给这一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是简单地将蚕的生命历程告诉孩子,还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去验证自己曾有的关于蚕的知识?

一、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而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规定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任务就是教学的失败。这样因时间和空间的狭隘将答案迅速抛给学生,使学生不能充分体验到自己研究问题,自己寻找答案获得知识的快乐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体验式学习打破教学任务的旧框,以学生的充分活动为中心。以《养蚕》这一主题为例,若是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将蚕的生长过程机械地告诉学生,学生就仅仅知道了这个过程,而他们对蚕的兴趣,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的探究精神得不到培养。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设计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养蚕,做好观察记录,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了这次活动,活动中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有新发现。这样,学生实践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活动,交流的时间,学

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室是学生的“研究所”,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二、在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渗透科学探究精神。

体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对学生来说,有着无穷的乐趣。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此的好奇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就如《养蚕》这一单元教学活动,我们让学生亲自喂养,亲身经历蚕一生的变化,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真正乐趣,减少学生对科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在喂养观察的过程中,学生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与过去他们头脑里的关于蚕的一些知识相印证,在脑子里形成概念的同时,又不断引起他们的思考。例如在蚕吐丝结茧这个阶段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蚕蛾是怎样从蚕茧里出来的?”学生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有的认为是蚕蛾用嘴咬开了蚕茧,有的认为是时间到了蚕茧自然裂开„„经过十几天的观察,学生们发现,蚕蛾在快出茧时,茧的一端会变得湿湿的,原来蚕蛾会吐出一种液体溶解粘着蚕丝的丝胶,使丝分离。然后用头和足把这部分丝拨开,形成一个大孔,从孔里钻出来,进行交尾和产卵。学生又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帮蚕蛾将蚕茧剖开,不就节省些时间吗?”“人工剖开蚕茧后出来的蚕蛾与自己钻出来的蚕蛾有什么不一样吗?”猜想,讨论,众说纷纭。于是我们进行了多次试验。试验结果告诉学生们,自己从蚕茧里钻出的蚕蛾比人工剖开钻出的蚕蛾身体健康,交尾产卵有力,人工剖开钻出的蚕蛾瘦小无力,极易死亡。有疑问,才有猜想,有了猜想,再通过实践来证明。这样既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了明确的科学概念,又将对任何问题都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探究思想自然而然地渗透进学生的意识里,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学会理解与合作。

体验式学习,一方面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又强调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你的成就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自信心的大小。”可见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自信心可使学生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有充分的信心去有效地使用已具有的技能技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和暗示,更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己去思考、研究、实践、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建立自信。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在合作小组中,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和理解。经常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和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仍以《养蚕》这一教学活动为例,每个孩子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小组,并承担了其中的一项任务,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这次的科学探究活动,共享其中的苦恼和喜悦,这尤其给那些平时因为机会少而只能旁观的学生一个充分发挥的平台,建立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

11.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应该是以生命为前提的,它直接把客观的事物融人到自己的主观生命意识之中,使生命处于一种积极创造和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在实施体验式阅读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理解文本内涵,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以直观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体验

体验式阅读不仅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更是学生对自我生命的重构,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因此,体验式阅读教学不仅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反思,而且是一种发展和创新,是学生对文本阅读、解读权利的充分尊重,是消除学生抵触阅读文本情绪的有效途径。体验的生成需要以直观的感受为基础,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以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从而为学生的体验奠定基础。

1.借助多媒体增强学生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视听功能,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可为学生的体验提供良好地外界媒介。以《叫三声夸克》的教学为例,教学中让学生多层次的物质结构是难点,教学中教师以幻灯片来播放原子的结构科学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从而为文本的理解奠定基础。又如在《飞红滴翠记黄山》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到过黄山,要了解黄山的景色单纯地靠文字阅读会存在较大困难,教学中教师以黄山的记录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看后表述其特点,学生不仅兴趣浓厚,也有了具体感知,再去阅读课文,感受会更加深刻。

2.借助话题、故事等增强学生体验

文本阅读实质上是学生以自我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而不断对作品进行解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知识是关键。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更好地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和文本结合起来,教师可采用话题或故事形式来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先让以“我的童年生活”话题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生活,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鲁迅的童年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进入阅读过程。又如在《我们家的男子汉》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弟弟妹妹或邻居家的小孩,从他们身上寻找“男子汉”的特点,然后再引入“男子汉”的特点归纳,结合课文再去分析。如此,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有了直观感受,再深入文本中去体验,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会有新的感悟,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

二、以合作探究来生成阅读体验

传统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法,课堂中多是教师按照备课内容给学生将文本的内容、写作特点等,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对文本加入自己的理解,所获得的知识也就是一些机械的知识,体验和感悟成为空中楼阁。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倡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倡合作探究式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才有助于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1.以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能有自己的理解,那就需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文本。因此,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以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作品主要内容是基本需要了解的。如《多收了三五斗》中故事的开端万盛米行的柜台前,旧毡帽朋友向米行的先生询问米价、哀求提价、要求换现洋钱,没有结果。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旧毡帽朋友忍痛低价粜米。这需要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会自主感慨。为更好地落实自主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导学案”来进行反馈,从而了解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

2.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阅读过程中,为更好地让学生在阅读中生成体验,教师可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如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以问题“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这些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来引导学生探究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要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揭示了这一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促成了作者为了祖国的富强而下决心弃医从文的缘故。当然,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再引导小组进行概括,教师再进行讲解。如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学生在此问题引导下合作交流,然后教师归纳总结: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三、以实践探究来丰富学生的体验

通过课堂探究学生对文本获得了一定的体验,为增强学生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拓展,以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

1.应用复述、概括、拓写等方式丰富体验

在应用复述、概括、拓写等方式进行时,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学后教师可以小组竞赛、作品展等方式进行。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不宜过高,而要以学生的体验生成为核心。以《老人与海》的拓展为例,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老人人物形象的评析,学生可根据文中的句子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硬汉精神”,关键是要学生能有自己的体会。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丰富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更好地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動中获得体验。以《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为例,教学后教师以“我们这里的冬天”为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小组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天气特征进行调查,然后和文中的冬天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深入理解“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又如在《背影》的教学后,以“父亲的背影”探究活动来引导学生观察父亲的背影,然后以主题讨论会“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感受父母的形象,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去获得体验和感悟,在生活中丰富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逐渐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解脱出来,树立学生发展意识,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阅读中,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在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体验,以直观的呈现方式来让学生获得直观认知,在合作探究中对文本生成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让阅读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江伟,熊传法.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2年第5期

上一篇:学校绿化工作小结下一篇:机修厂安全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