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2024-07-27

《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共12篇)

1.《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篇一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这就意味着新的教学工作又将有声有色的展开,学期刚开始,我和学生都抱着满腔的热情去学习,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投入带来的快乐。

讲《第一朵杏花》这节课时我提前便让学生朗读,同学们也很听话,但在我检查时还是出现很多问题,主要的一点便是字音读不准,再就是感情也读不到位,经过细致的纠正同学们这才改了过来,讲课文时我首先让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同学们很积极,并且也有了一定的收获,接下来便是精读课文,我向同学们提出了第一朵杏花是何时开放的问题,同学们很快便找出答案了,接着又讲竺可桢爷爷认真观察的语句,起先同学们找到几个,但不是很全面,我本想把正确答案告诉他们,但还不等我开口同学们又开始认真的读起课文,读完了又讨论,讨论完了这才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找了出来,我看着同学们那股高涨的学习热情,内心的高兴劲无以言表,当讲到第八自然段时需要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起先同学们读的都很平淡,读不出应有的急迫感,我便给同学们分析,“经过一年的等待,小男孩看到杏花开了心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急迫”“那谁能把这种急迫读出来呢?”起先只有一两个人举手,但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就出现了你争我抢的局面,以至于下课后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

通过对《第一朵杏花》的教学我明白了书中自有你想要的答案,只要认真细致的读便能证实那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篇二

一、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这一次教学, 笔者没有采用讲授的方式跟学生强调文章的主旨, 而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之所以设计这一问题, 是无意中在办公室听到一位同事带着一定的情绪说:“我问班上一位学生, 这位学生竟然说本课主要讲的是杏花。”他的情绪没有影响笔者, 倒是所描述的事情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决定到课堂去问问。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读过好几遍《第一朵杏花》了。老师这儿有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之所以强调是“简单的问题”, 是为了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 鼓励每一个学生回答这一问题。)

生1:讲的是杏花吧。

师:哦?你呢?

生2:我也认为 讲的是杏花。

师:有多少同学认为本文讲的是杏花?请举手。

(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举手了。看来, 必须弄清楚学生为什么这么想。)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篇课文讲的是杏花呢?

生3:这还用问 , 看标题啊。《第一朵杏花》当然讲的是杏花了。

师:哦, 是这原因啊!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生4:其实文章中很多内容是讲杏花的。 (这是一个语文基础不错的学生, 因此我想多听听他的想法。)

师:哦?你具体说说。

生4:课文有八九段都提到了杏花, 尤其是第1、6、11自然段, 都很具体地写了杏花。

师:嗯, 有道理。大家读课文的时候, 都要像他这样认真仔细。

生5:老师 , 我有不同 的看法。

师:嗯, 很好!说说你的看法。

生5:我认为本课主要讲的是“第一朵”杏花, 而不只是讲杏花。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5:课文一共四次提到“第一朵”, 说明“第一朵”在课文中非常重要。如果再看“第一朵”在课文中出现的地方, 还可以发现都是竺可桢爷爷在强调“第一朵”。而竺可桢又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 他的话一定, 一定———

师:一定有重要的含义, 是吗?

生5:对!所以我认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第一朵”杏花。

师:大家对这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想法? (生不住地点头。)

师:那也就是说, 大家认为本文强调的是“第一朵”而不是“杏花”, 对吗?

生6:只强调“第一朵”也不太好。因为如果不是杏花, 而是别的花的话, 那可能就不是竺可桢爷爷要观察的对象了。

师:那总结一下, 本文强调的是什么呢?

生: (齐) 第一朵, 杏花。 (学生齐答的时候, 将这两个词分开, 并分别进行了语气上的强调。)

教学进行到这儿, 笔者已经发现, 在读完课文后, 如果没有教师的干预, 学生往往会认为课文主要写的是第一朵杏花, 而没有发现课文最后一段的“点睛”作用。那么, 如何从学生的这一认知基础出发, 引导其领悟课文的主旨呢?

二、为什么是这样的标题

结合上面产生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师:同学们, 根据刚才的分析, 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一开始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想请大家一起来思考思考。

(说到这里, 笔者故意停顿了一下。这个时候学生感觉笔者可能会问出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这样的期待心理, 有助于下面的教学。)

师:大家想想, 课文为什么用“第一朵杏花”作标题?

生:啊——— (语气里有一种不屑。)

师:我听出来了, 大家感觉这个问题没意思, 是吧?

生:这还用说啊, 刚才我们都已经说过了, 因为课文写的就是第一朵杏花嘛!

师:好吧!那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这是一篇没有标题的文章, 让你来给它起个标题, 你会怎么起呢?

生:竺可桢看杏花。

生:竺可桢看第一朵杏花。

师:你们为什么总要带上竺可桢爷爷的名字呢?

生:因为是竺可桢要看第一朵杏花, 又不是我要看第一朵杏花, 所以得强调他的名字。 (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笑声。)

师:这个看法有特点。那竺可桢爷爷为什么偏偏要看第一朵杏花呢?

生:他要看第一朵杏花开的时候是哪一天。

师:找到这一天又有什么用呢?

生:这与他的科学研究有关。

师:第二朵、第三朵不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可能是第二朵、第三朵看不出气候变化的规律。

师:你的回答很有道理。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出, 竺可桢爷爷要想发现准确的气候变化规律, 就必须找———

生: (齐) 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

师:对!在竺可桢爷爷看来, 第一朵意味着精确, 而我们的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标题, 实际上是想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

生:我知道了, 在最后一段。 (读) “搞科学研究, 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 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师:所以说, 用“第一朵杏花”作为标题, 看起来写的是第一朵杏花, 实际上却是通过对第一朵杏花的寻找, 来告诉我们科学研究的道理。从这个角度再读课文, 你会发现对第一朵杏花的描写, 其实都不完全是描写杏花的美丽, 而是为了寻找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

经过以上这段教学, 学生的思维终于由他们的认知起点走向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所形成的认知结论, 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 而是他们自主思考的结果。课上到这里, 我认为不应当就此结束, 还有一些可以挖掘的地方。

三 、科 学 研 究 中 规 律 的发现

坦率地说, 在我想挖掘深度之初, 还不知道具体如何进行, 但课堂上偶尔提出的一个问题, 打开了课堂教学的局面。

师:读完这篇课文,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 认真观察就能发现科学规律吗?

师: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生:我认为科学规律不是观察出来的。

师:为什么?

生:只观察, 不动脑子想, 规律也出不来。我看过许多科学发现的故事, 观察只是一个方面, 只是一个基础, 科学规律的发现是很不容易的。

[当时在课堂上, 笔者一下子还真举不出什么科学发现方面的例子 (这也提醒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 在任何一种体裁的文本教学中, 都需要进行一些知识的拓展) , 于是让这位学生在课堂上举了一些例子。而通过这些例子, 学生得出了结论:科学发现除了观察之外, 还需要进行很多的分析与总结工作, 尤其是科学结论往往要经过多次证明之后才有可能变成科学规律。]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科学发现上的一些故事, 这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大家回过头来读读课文, 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老师, 我发现课文最后一句话有问题, 好像只说了要观察, 而没有说观察之外的其他因素。

(这位学生的回答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附和。仅从课文最后一句前后的关系来看, 确实存在科学发现上的不科学之处。虽然由于文章阐述的重点集中在观察上, 因此课文收尾可不必谈除观察之外的其他科学发现因素, 但学生能够有此发现, 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了。)

3.《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体悟  字词  语言  表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笔者结合《第一朵杏花》的教学,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课堂中融合,引领学生既“得意”亦“习言”,让教材这个“例子”承载更多的教学功能。

【设计一】通过字词的替换比较,引导感悟课文用词之精确

师:又是一个春天来到了,你看,柳树发芽了,草叶泛绿了,河水哗啦啦唱起了欢歌,杏树的花苞也鼓起来了。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1: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师:这春风吹的呀!请大家想一想,这“绿”“青”“皱”“鼓”,可不可以换成其他词?

生2: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醒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生3:春风吹醒了柳梢,吹嫩了小草,吹醒了河水,吹圆了杏树的花苞。

师:课文里的这些词,“绿”“青”“皱”“鼓”,你读到了它的味儿了吗?

生4:从“吹绿”可以看出柳梢长出了嫩芽儿。

生5:春风吹过小河,河水漾起了波纹,“皱”生动地写出了水面的样子。

生8:杏花的花骨朵儿很饱满,用“鼓”让我们感觉到那鼓鼓的模样。

师:这些词表达得多生动、多形象啊!我们也来试着选选词,把下面的句子表达得更加优美——

(出示:①春风又___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②秋风吹____了稻子,吹____了大雁,吹____了枫叶,吹____了       ____。)

这个设计,笔者抓住文中这一段春天景色的优美描写,通过对其中四个词进行置换比较,让学生在联系不同文字表达所展示的不同画面,于画面再现中体会课文语言是怎样刻画出事物特点的,并通过填空尝试举一反三,引用古典文学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凸显选词精当、生动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语言表达中用词需要注意其准确性和形象性。

但对这一教学设计,笔者仍感到有些遗憾:在带领学生置换比较用词时,对课文句子中用的词过于强调它的生动准确,这样做似乎是在无意中暗示学生书本里的词语都是最好的。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样的替换比较,过度抬高了教材的地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多样性思维。在这愤悱之中,笔者有幸翻看到了北京小学特级教师吉春娅《荷花》一课中对“冒”字教学的实录,顿受启发,对本段的品读教学重新进行定位和设计,以让学生在品味感悟和语用实践中学会遣词造句,并张扬个性,拓展思维。

【设计二】自主探究——感悟表达之多样

师:又是一个春天来到了,你看,柳树发芽了,草叶泛绿了,河水哗啦啦唱起了欢歌,杏树的花苞也鼓起来了。这春风吹的呀!作者分别用来描写柳树、小草、小河、花苞,多形象!请你也动动脑筋,想一想“绿”“青”“皱”“鼓”这些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来描绘?

生2:春风吹醒了柳梢。

生3:春风吹长了柳梢。

生4:春风吹绿了小草。

生5:春风吹嫩了小草。

…………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换了词,这些景物的特点照样被你描述得很清楚!让我们把这些词带进句子里再读一读,深情地赞美这美丽的春光吧!

本设计重在引领学生自我品味、自主感悟美丽的画面,但没有对文中运用的“绿”“青”“皱”“鼓”这些词过分渲染美化,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在换词说句中各显神通。好胜心极强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再生出来的句子让每个人都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和创作的喜悦。新课标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热闹的课堂气氛表明,这样直接指向语用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实践的积极性也很高涨。但稍显缺憾的是,它失去了第一例字词教学的严谨,文本例子的示范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离新课标里要求“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还有一些差距。

在小学课本里还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经典词句,教师要让学生既受到精确遣词造句思想的熏陶,又得到个性体悟的思想和允许多样表达的鼓励,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做:

一、静心领会文字奥妙

自古以来,对文章的炼字是文人墨客的共同爱好,苦吟诗人贾岛因用“推”还是用“敲”反复斟酌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面对编者精心挑选的优美课文中作者精当的用词,不管是苦苦探寻而来的还是“妙手偶得之”的,我们都不能等闲视之,而应当提醒、带领学生去体会表达的奥妙,在静心欣赏、耐心品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严谨表达的文风熏陶,树立在写作中需要用词准确形象的意识。当然这样的欣赏、玩味不可以是对文本的顶礼膜拜,盲目追随,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建立在尊重作者、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毕竟每个人的理解有不同,没有必要“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不必将个人的理解强加于他人。

二、大胆习得表达方法

面对课文的美词佳句,欣赏只是开始,学会运用才是最终目的。像吉春娅老师那样,让学生试着挑战一下文本,或许,能使聪明的孩子会为自己有同样的形象表达欣喜不已,扬起自信的风帆;而那些达不到文本表达效果的替换表达,则给大家更深刻的启发:用好一个字的效果是多么的不同!经常这样挑战文本精彩表达之处,大胆鼓励学生去模仿、创新,长此以往,何愁学生不能形成自我表达能力!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倡导通过多种途径启发、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在阅读理解中学阅读,在感悟中学表达,着眼于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能力,提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人们常说:“没有错误的课绝对不是好课。”虽然不是每次教学都能遂人愿,个中难免出现不完美之处,但这恰好是激励教师继续探究如何更好地教学,鼓励教师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陆艳林.在平等智慧的语文课堂里“徜徉”[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4).

[2]肖川.名师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 陈燕玲.品读,悟情,活用——追求语用与情感相融共生[J].语文教学通讯,2014,(3).◆(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小学)

4.《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篇四

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应上来看,学生主动思考得不多,特别是涉及到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越是这样,就越要训练。新课标也提倡主动探索精神。因此,话题的构建要建立在有思考深度、有探究价值的基础之上。

话题一:在这个明艳的春天,竺可桢爷爷和孩子之间又有了一次对话。请同学们读一读,你能发现第二次对话和第一次对话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二次对话孩子已经知道了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第一次不知道。

师:你真会读书,这是两次对话内容上的不同。

生:第二次对话孩子回答说是,第一次回答不上来。

师:这还是内容上的不同。

生:第一次对话孩子有些奇怪。第二次孩子告诉了竺可桢爷爷第一朵开花的时间。

生:第一次有提示语,第二次没有。

师:你读得很认真,能够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真是好样的。

(话题促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自主阅读的兴趣)

二、话题要与语言训练相结合。

语文是姓语的,任何话题偏离文本偏离语文都是无效的话题。只有建立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之上的话题

才不是空中楼阁。

话题二: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这些对话,看看他们在说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竺爷爷,杏花开啦!”小孩地说。

“什么时候?”竺爷爷()地问。

小孩()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 )地说:“是。”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之上,充分鼓励和赞赏,并提出尽量要准确贴切。填入的词语按先后顺序分别是: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这一话题的讨论既训练了学生对话朗读的技巧,认识到提示语的作用,又知道了用词要准确。对深

5.《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篇五

关于竺可桢精确观察的故事是很多的,这篇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篇,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教学中我发现,在引导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时,我们的重心都落在了竺爷爷的身上,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竺爷爷的,的确是让学生与名人对话,从而在母语学习中习得素养。但我认为这样教不全面,因为这里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杏树主人家的那个没名没姓的孩子。我觉得这个孩子对孩子的启发意义更大,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年龄与四年级的孩子差不多(从课文中的图可以看出),因为这个孩子能够记住竺爷爷的话,并且在一年后准确为竺爷爷提供了信息。现在的好多孩子忘的太快,缺少着这种长时间。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老师为学生提供的问题,往往也缺少着这种长时间。因此利用与这个孩子的对话,引导学生把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下来,记下来,以后时机成熟在去解答,也是一项重要的素养。

如果我们研究苏教版五下的《二泉映月》同样会发现到这一点。阿炳的师傅第一次带他到二泉时问他听到了什么,阿炳说没有听到,师傅说以后你会听到的。如果当时阿炳的师傅告诉了阿炳答案,《二泉映月》也许就不会产生了。

当然这两篇有着本质不同,因为竺爷爷并没有精确的杏树开第一朵花的时间,这个时间应该说是这个小孩子记住问题后的告诉。而《二泉映月》中阿炳的师傅还是能够听到其他的,他怕阿炳不明白,所以没有告诉,要是鼓励他体验。

因此,读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我就从两个对话层面进行,这样学生就有了两个收获,既收获竺爷爷的研究品质,也有个一个榜样。

6.《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流畅,适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绽”等字,会写“株”“仰”等字。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文字资料,PPT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文字资料、七、教学时间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有写日记的习惯吗?你能说说你的日记记录的是什么吗?同学们的日记有的是记录这一天最高兴的事或者是不开心得事,也许是自己内心的小秘密。同学们看这句话“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摄氏度,最低零下7摄氏度。”这日记是以为老人在逝世的前一天用颤抖的笔写下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呢?这位老人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大家能告诉我是谁吗?大家想不想知道关于竺可桢爷爷的更多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朵杏花》。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词、难读的词、句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读完课文后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下面几个问题(PPT)a、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竺可桢)

b、课文写了几次看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c、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询问孩子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没答上来,第二年,孩子通过留心观察,终于掌握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课文通过这件事情的记叙,表现了竺可桢爷爷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

2、第一次看杏花

学习第1—5自然段 出示PPT:

“看到杏花开了,便数了数”,为什么不用“看了看”?(因为数了数是力求准确的表现,看了看就没有这层意思了。)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又”字说明了什么?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为,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同学们可以将这一情景表演出来吗?老师看看那些同学最勇敢。(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四人小组分角色读课文。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3、第二次看杏花 学习6—15段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你觉得他读的美吗?美在哪儿呢?评一评。(指名评)那你能比他读的更美吗?好,那请你来读。

随后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作者在描写春天到来时,抓住了哪几种景物?(“柳梢、小草、河水、杏树的花苞”)

作者又依次用了哪几个动词?它们好在什么地方?(依次用了“吹醒”“吹绿”“吹皱”“吹鼓”四个动词。(指导学生讨论得出)春天,柳梢长出了嫩芽儿,就像张开的睡眼,所以用“吹醒”;小草透出了绿色,所以用“吹绿”;春风吹过小河,河水漾起了波纹,所以用“吹皱”;杏树要开花了,花骨朵儿很饱满,所以用“吹鼓”。这四个动词生动、形象,把四种景物写得活泼可爱。)

下面就请同学们各自选择四种景物,用上几个贴切形象的动词仿说一段话。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秋风吹黄了稻子,吹走了大雁,吹落了树叶,吹红了满山的枫叶。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寒风吹枯了小草,吹冻了小河,吹白了芦花,吹开了芳香扑鼻的腊梅。

春天到了,杏花重新绽开了笑脸,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小孩子通过精确地观察终于发现了第一朵开放的杏花,他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竺爷爷呢。大家读了课文发现,这段对话少了提示语,谁能补充一下啊?

PPT出示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老师的这段话不完整,同学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补充完整呢?大家先读一读,体会一下,看看括号里适合填哪些词语呢?小组内讨论一下。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竺爷爷很高兴呢? 出示PPT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从这里大家又觉得竺可桢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4、最后一个自然段

竺爷爷对科学研究长年不懈,精确、细致的观察,这正如竺爷爷曾不止一次说过:

出示PPT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小组讨论

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呢?(“第一”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是一个精确数字,没有精确的观察是难以发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这恰好与竺可桢精确观察、一丝不苟的科学严谨精神相一致。课题“第一朵杏花”,预示的就是竺可桢的这种精神。

(四)课堂小结

竺可桢教授精确地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当我们精确地观察生活中每一处细小的变化时,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神奇,美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

(五)作业延伸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九、板书设计

7.《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篇七

一、谈话引入

春天来了,我们班的同学是勤奋好学的,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呢?(引导学生背诵高鼎《村居》、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贺知章《咏柳》)同学们背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春天来了,柳树伸展开嫩绿的枝条,草儿也伸个懒腰从地底下钻出来,燕子在天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也都开满了花。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今天我们学习(板书:第一朵杏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想想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二、初读感知

1、先检查同学们生字词都认识了没有。(指名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同学们读了课文,能不能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课文主要写谁?

3、我们来看看竺可桢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课件出示竺可桢介绍)

4、竺可桢先生胸襟豁达开阔、治学严谨勤奋、待人宽厚至诚,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课文写了他几次看花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几个段落,每段都讲了些什么?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读课文,一定有更多收获。请同学捧起书来用心地再把课文读一遍,想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6、请大家谈谈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你的理由。

7、学习生字:师范写“仰”、“皱”,生描红仿写,师巡视辅导。

三、作业

1、完成本课《习字册》。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交代任务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找时间、地点、人物。

(2)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课文用了哪些词语写他的动作?找出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四人小组分角色读第二至五自然段,三人一人一个角色,一人作评论员。评议后再读。在小组里说说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4) 请读得好的小组在全班读。

(5) 读读最让你感动的部分,并说说理由。

(6)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说明竺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习惯地问”又说明什么?

2、学习第二段

(1) 时间象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指名有感情朗读,体会动词运用的贴切。

读了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小组分角色读第七至十四自然段,讨论孩子和竺爷爷的话分别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讨论并练习朗读。

(3) 全班讨论孩子和竺爷爷的话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4) 指名读第十五自然段,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5)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6) “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郑重”说明什么?

3、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竺爷爷的话。

4、小结全文:

(1)从竺爷爷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2)师小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竺爷爷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搞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我们做学问也要学习竺爷爷主动探索、精益求精的品质。

三、延伸拓展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8.《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2 篇八

2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作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 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9.《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_2 篇九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

第一时

一、谈话引入

春天来了,我们班的同学是勤奋好学的,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呢?同学们背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春天来了,柳树伸展开嫩绿的枝条,草儿也伸个懒腰从地底下钻出来,燕子在天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也都开满了花。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今天我们学习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想想文主要写的是谁?

二、初读感知、先检查同学们生字词都认识了没有。

2、同学们读了文,能不能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文主要写谁?

3、我们来看看竺可桢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4、竺可桢先生胸襟豁达开阔、治学严谨勤奋、待人宽厚至诚,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人。文写了他几次看花呢?请同学们再读文,看看文可以分几个段落,每段都讲了些什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理清了的脉络再读文,一定有更多收获。请同学捧起书来用心地再把文读一遍,想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6、请大家谈谈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你的理由。

7、学习生字:师范写“仰”、“皱”,生描红仿写,师巡视辅导。

三、作业、完成本《习字册》。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文。

第二时

一、交代任务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找时间、地点、人物。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文用了哪些词语写他的动作?找出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分角色读第二至五自然段,三人一人一个角色,一人作评论员。评议后再读。在小组里说说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请读得好的小组在全班读。

读读最让你感动的部分,并说说理由。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说明竺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习惯地问”又说明什么?

2、学习第二段

时间象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指名有感情朗读,体会动词运用的贴切。

读了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组分角色读第七至十四自然段,讨论孩子和竺爷爷的话分别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讨论并练习朗读。

全班讨论孩子和竺爷爷的话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指名读第十五自然段,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郑重”说明什么?

3、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竺爷爷的话。

4、小结全文:

从竺爷爷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师小结全文:学了这篇文,我们知道竺爷爷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搞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我们做学问也要学习竺爷爷主动探索、精益求精的品质。

三、延伸拓展、默读文,说说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搜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下节举行“科学家故事会”。

10.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春天来了,我们班的同学是勤奋好学的,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呢?(引导学生背诵高鼎《村居》、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贺知章《咏柳》)同学们背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春天来了,柳树伸展开嫩绿的枝条,草儿也伸个懒腰从地底下钻出来,燕子在天空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桃树、梨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也都开满了花。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的是谁吗? 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提问。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作业

抄写词语2遍。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段。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候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三、总结迁移

1、自由朗读课文。

2、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今后在学习、生活上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

3、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4、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四、练写片段指导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或《第一次买菜》。

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对话集中时记录的形式特征。

(1)每人说一段话便独立成一个自然段。

(2)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

11.《第一朵杏花》教案 篇十一

桢一丝不苟

设计意图:

竺可桢是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他从小热爱学习,锻炼身体,培养了坚毅、勤奋的好品质。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观测物候,在气象、物候、地理等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课文《第一朵杏花》就是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12.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材分析:

《第一朵杏花》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在前语言在后、语言在前人物在后、人物在中间语言在两边的三种人物语言的形式。

2、继续练习用题目扩展发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2、小组内对读课文,纠正字音。

3、师检查,找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体会人物在前语言在后、语言在前人物在后、人物在中间语言在两边的三种人物语言的形式,完成学案。

二、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连段成篇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后完成学案思考探究。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竺爷爷就是这样一丝不苟,所以才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2、课下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

《第一朵杏花》·精读课·第一课时学案

一、复习巩固,当堂检测

体会人物在前语言在后、语言在前人物在后、人物在中间语言在两边的三种人物语言的形式,你能给下面的三句话加上标点吗?

1、爷爷

您来看杏花啦

那孩子仰起脸天真地问

2、是啊

杏花开了

说着

竺爷爷弯下腰来

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3、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

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地声音

竺爷爷

竺爷爷

二、思考探究:研读感悟,乐学分享

课文讲了哪两件事?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步骤一:

小组内读课文,边读边思课文时按什么顺序连段成篇的。

(1)文中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时写竺可桢第一次看杏花。(2)文中文中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时写竺可桢第二次看杏花。步骤二: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次看杏花的故事,竺可桢第一次看杏花没有知道()开放的时间,第二年又去看杏花,竺可桢爷爷()地记下了()开放的时间。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和(),成为我国著名的()。

二、拓展空间,乐在创编

想想这些话是谁说的,每一句应给用怎样的语气读,照样子帮它们加上提示语。相信你能行哟!

例1: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例2:

孩子边跑边叫喊,急切的语气中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亲切地抚摸着孩子的头)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第一朵杏花》·精读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朵杏花》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学习目标:

1、通过抓竺可桢两次看杏花的段落,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通过加提示语体会人物情感,通过竺可桢爷爷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他对科学态度的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重点段落,感悟启示。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间?

2、指名学生回答,理清文章的脉络。

3、找出文中划分这两次看杏花的段落,分析指导学生朗读。

4、默读课文后三个自然段,理解兴冲冲、郑重、大概、也许的意思,体会竺可桢的一丝不苟。

二、加提示语,体会情感。例1: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例2: 孩子边跑边叫喊,急切的语气中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亲切地抚摸着孩子的头)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三、联系搜索,总结收获。

上一篇:激动作文500字下一篇:初中《培根随笔》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