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2024-09-25

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精选11篇)

1.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一

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缺位

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然而,观察大量的语文课堂,似乎没几个教师将课堂教学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知。更多教师把课程看作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教师只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理解即可。教??不能从动态生成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形式,因认识的不到位,课程整合就无从谈起了。

二、课程整合教学的价值指向

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下。因为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实施又主要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的。课程整合的要义在于动态生成,对于语文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这些问题反思,是实施课程整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

对于课程的能动作用,唯有语文教师必须发挥到最佳,才有生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可能。语文课程给语文教师的每节课出的第一个难题,那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参、教辅编写的是共性的东西,它们不可能为教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因为学情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学识修养是千差万别的。但事实上,不少语文教师却奉教参、教辅为圭臬,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试问学生焉能萌动学习语文的激隋,又上哪里去觅寻语文教学的生长点呢?

在教学中,“教什么”显然比“怎么教”重要。内容决定形式,知道一篇文章“教什么”,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怎么教”。用什么来判断“教什么”呢?依标、靠本、缘生,即依据课标,研读文本,还得观照学情。语文课程目标是素质目标,是难于量化的。比如“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本身就是一个素养问题,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不知”或“会不会”。因此,语文教师在施教行为中要用语文课程“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大目标来判断、选择,同时充分考虑学情来整合建构适合的教学课程。

三、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策略

(一)读出“品位”,找准切入点

“切入点”可以是课文里的某个句子,也可以是教师个体通过深度阅读“品”出的某种感悟。比如《道士塔》有位教师围绕“千古之悲谁之罪?”展开教学,一滴水,演绎成大海。笔者曾抓住第一次阅读最喜欢的一个句子――王圆篆只是这出悲剧中一个错步上前的小丑――展开教学,主体问题有:(1)王圆篆丑在何处(外貌、言语、行为、心理――无知、无识、无畏)?(2)“大丑”是谁,“大丑”丑在何处(无能、无力、无耻)?(3)如果“上前”的是一位官员会怎样?(4)如果“上前”的是余秋雨又会怎样?(5)请结合自己所思,以“秋雨墓”(或者“秋雨祭”“秋雨魂”)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这堂课不但自己自信满满,学生也挺有收获。

(二)层层“剥笋”,找准深化点

这里的“剥笋”指教师通过深度阅读获取的多层次感悟,用此感悟去跟学生思想碰撞,具有个性化特征。比如一位名师借班上散文诗《秋歌》,她的教学分三个层次推进:(1)与诗初相识(①请将你初读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②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2)冷香细细吟(①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冷肃?②诗人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3)凝然深味之(①从哪些地方读出温暖甜蜜?②你心目中的暖暖是什么?)三个层次层层深入,每层两个主打问题,整个课堂精彩纷呈,教学效果凸显。

(三)围绕“论题”,找准辐射点

教师个体通过深度阅读,读出最值得教的“点”,作为一堂课教学的“论题”,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论题”演绎教学活动。比如一位名师教学《小狗包弟》,请看师生的课堂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预习,你读出了什么?(限两个字回答)

生:怜悯、歉意、温暖……

师:我读出的是“伤害”!

学生疑惑……接着,老师请学生找课文中写了哪些谁对谁的“伤害”,通过学生自主读解演绎出巴金对狗、时代对巴金、人对狗、时代对人等多重伤害,课堂气氛就这样活跃起来了。通过课堂演绎,学生被“逼”出两个结论:第一,伤害是互相的;第二,人性与兽性的颠倒。最后,教师问:你觉得这种伤痛能够消除吗?课后要求:请以“伤害”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至此,这堂课的深度就可见一斑了。

(四)紧扣“重点”,找准设问点

“问题”是课程整合需要聚焦聚力的地方。从一个侧面说,从“问题”的生成,到“问题”的解决,成了语文课堂的全部。然而,一些教案、教辅上的问题是共性的、散漫的、浅表的抑或晦涩的,这就需要教师从动态生成的视角出发,整合、创新所有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生成有价值的教学提问。

1.一般问题要有思考的空间与价值。如果课堂提问停留在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直接说出答案的层面,这既是教者思维浅表化的表现,也会让学生思维简单化。如一位教师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口气问了学生四个问题:(1)马克思的去世,对人类有什么样的损失?(2)“空白”的内涵是什么?或者说对什么造成了“空白”?(3)马克思作为革命家有哪些贡献?(4)马克思作为科学家有哪些贡献?这四个问题看似问得具体,其实,都是浅表的问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就从原文提取信息作答。可替换成:文章对马克思有个基本评价,即有个核心句,它能统摄全文,是哪一句?为什么?一个问题不但涵盖了原来四个问题的内容,而且还生成了新的思维空间。

2.主体问题要有助于凸显重点难点。教学要凸显重点,化解难点,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如何凸显重点,化解难点?关键在于设问。针对文本主要内容,问题设计得既有针对性,又巧妙而富于启发性,这样师与生、生与生就能展开充分的对话与探究,学生也就加深了对文本重点内容的理解。对于难点问题,更得体现教师的问题整合意识。笔者在教学中多采用“问中套问”之法,减缓坡度,降低台阶,让学生“跳一跳,抓得到”。对于生源较差的班级,必要时教师还不妨拟出问题的多组答案,让学生作出选择评判,在比较、鉴别中,差生同样能够达成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

3.核心问题要能够统领整个课堂流程。从课程整合的视角出发,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得确定“教什么”,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切入的赏析点很多,万不可面面俱到。阅读教学走“角度切入”之路,才有可能深入。笔者在执教《汉家寨》时,仅仅预设一个核心问题:“死寂”在文中是如何得到充分体现的?整个课堂流程中的“限制筛选”“对点赏析”“指向写作”等环节都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比如在“限制筛选”环节中,我就要求学生从“声音”“感受”“景物”“人物”等角度进行指向性筛选。核心问题是课堂的“纲”,提起了它,文本的结构与主题也必将水到渠成。

2.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二

一、突破课本束缚, 拓展知识,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课的教学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 更在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因此, 我们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要注重将课本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潜能的激发、思维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曾在上《诗经》中《在水一方》一文时, 我让学生品读琼瑶作品中的诗词, 研究琼瑶的语言, 还引导学生对《还珠格格》中的紫薇、小燕子等人物进行分析, 更大胆让学生对爱情进行讨论……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大胆地读、大胆地辩, 表现了空前的热情, 一首小小的古诗, 引出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对语文课的喜爱, 对人生的感悟。

二、突破话题限制, 走入生活, 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说:“没有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作为母语的语文学习本身, 带有强烈的生活化色彩,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生活的话题, 如以“爱”为话题的有:《爸爸的花儿落了》《七色花》等文章;以“生命”为话题的有《谈生命》《热爱生命》《斑羚飞渡》等文章;以“爱国”为话题有《闻一多的说和做》《最后一课》等文章;以“家庭教育”为话题的有:《傅雷家书》等。这些话题犹如一把把金钥匙, 它引导学生走进真、善、美, 它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记得有一次, 我在上泰戈尔的《七色花》一文, 我问道:“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把母爱比作七色花, 你们把母爱比作什么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突然有一个同学大声说是“刺猬”, 他觉得母亲就是一只就是刺猬, 让人不可接近。他的话得到很多同学的响应, 学生们打开“话匣子”, 列举家长的“暴力”, 一堂颂扬“母爱”的课演变成了亲情“控诉”课。这让我措手不及, 我没想到, 如今衣食无忧的孩子们对自己的父母竟有这般敌意。我觉得这是教育的契机, 于是组织家长来学校与孩子一起上课, 进行现场交流, 学生、家长真情流露, 对亲情有更深地理解和感悟。把生活融入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会更具有生命力。

三、突破传统教法, 走进学生, 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新课标倡导“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富有时代特征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 过去的“灌输式”“一言堂”已成为历史。教师应真正地走进课堂, 走进学生, 与学生一起喜, 一起悲, 一起读, 一起写, 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交汇, 精神的升华。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很怕写作文。一次作文公开课,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场白, 念起了自己的作文:因为要上一堂全区初三毕业班语文公开课, 我的头就大了。哎, 想想我也可够倒霉的了。那天, 上级说要我们学校开一节公开课, 这可是个苦差事, 大家都很“谦虚”, 谁也不想上。我看僵持不下, 出了个主意, 抽签吧!大家一致同意, 组长就让我第一个抽, 你猜怎么着, 一抽就中了!其他的老师一片欢呼, 我可是一片哀号……老师的作文把大家逗乐了, 紧张的气氛消失了, 学生打开话匣, 对作文展开热烈地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引起了听课教师极大兴趣, 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到了中学, 许多老师都觉得学生不爱发言。实际上, 中学生也有强烈的表现欲, 只是未将他们的表现欲望激发出来。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 学生的各抒己见, 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快乐。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 语文课就会成为学生展现自我魅力、才华的舞台, 彰显个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刘福根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探悉》

3.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评价 长春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5-01

一、主观能动性得以加强

新课程改革中多次强调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以加强。以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现代诗歌二首》为例,一般来讲,教师在开展诗歌教学时都是从诗歌的分类与特点进行概述接受。接着从分析诗歌的词汇与句式入手来讲解诗歌的意思与内涵,最后从个性中抽离出诗歌的共性并作为文学体裁的认知与学习。这个过程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来牵着学生走,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更多扮演的应该是导师的角色而不是教练的角色。因此,在进行语文评价时,就应当从学生是否能够在自行品读的过程中主动提出疑问,如诗歌中的修辞用法,词汇隐喻等;是否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如对写作背景的思考,对诗歌内涵的理解等;是否能够主动研究发现诗歌的写作方式,如写作手法,对仗比拟等,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恰当好处地扮演了导师的角色能够去引导、点拨、推进、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总的来讲,以主观能动性是否得以加强来作为语文评价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因探索而好奇,因好奇而求知,因求知而思考,因思考而进步。

二、生活本真性得以回归

“学以致用,学有所得”是学习的目的之一,而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凭空捏造如空中楼阁般虚无,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生活与教育两者是互通,新课程也提到应当更多地释放学科的生活性,让学科能够为生活服务又彰显生活之光。因此,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学科的本真性是否得以回归。以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板块的 《主持活动》为例,这一节的内容是模拟主持人,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胆量与气场,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我们就应当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的实现了这一目的。实际上,“主持人”好像是一个特定的称谓与角色(统领整场的人物),但主持人身上的品质却应当是共通存在于生活中的,比如在公众面前发言时不怯场,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端正整洁阳光的外在形象等,因此,在开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比如谈话类(课前三分钟、特定主题分享会等)、竞话类(演讲赛、辩论赛等)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与人交际及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就是让学科知识回归到生活的表现。总的来讲,以生活本真性是否得以回归来作为语文评价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三、学科艺术性得以体现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艺术性也是其特征之一,表现于外就是语文是一门自带美感的学科,因此,,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学科的艺术性是否得以体现。以长春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给女儿的信》为例,该文本是借用了童话的形式来表达观点的深刻寓意,这些写法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富有艺术性与美感度的方式,而借童话来传达更深刻的,关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这一话题又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因此,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艺术性就成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否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入更多关于歌颂爱情的名言警句与诗词歌赋,关于爱情的经典文艺作品如《简· 爱》、《魂断蓝桥》、《乱世佳人》等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来树立对爱情的正确看法,这种看法是来源于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与认知而不是教师观点的硬性灌输,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区别。

四、师生互助性得以提升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进行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助性是否得到了提升。实际上,不论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还课堂于学生”,还是本文多次提到的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两者所共通之处在于学生与教师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休戚与共,关联互通的,学生向教师发问,教师向学生答疑,学生的问题会促使教师进一步的思考,教师的回答会促使学生更全面的认知,这种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促进并共同提升的。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讲,不论是学生的提问与反馈还是对学生的引导与点拨,都是“学”反射给“教”的遗漏点,假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并没有实现互相帮助的效果,那么课堂就是缺乏亮点、色彩与光泽的,同时也是难有进步。总的来讲,以师生互助性是否得到提升来作为语文评价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判断教师与学生是否在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双方都有所进步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五、小结

作为以语言与文化为教学内容的学科,语文不仅具有非常高的生活实用性,而且也具有不同美感的艺术性,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开展应当是柔性的、富有艺术气息与生活节奏的,因此,语文评价也应当是感性的、充沛的、多元的、广泛的,基于这种特征的语文评价强调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一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以加强、学科的生活本真性是否得以回归、学科的美感艺术性是否得以体现、课堂的师生互助性是否得以提升这四个方面去思考与实践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以将语文评价向更综合、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荣杰.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究[J].中国培训,2016-03-04.

4.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四

新课程下英语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成为了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学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等几方面阐述了教学评价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评价有利于学习者的发展,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探索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

作 者:杨桂兰 YANG Gui-lan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1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7(1)分类号:H319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教学评价 测试性评价

5.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五

摘要: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一大领域,有着其存在的价值,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欣赏教学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课改实践为依据,力求站在新课改的高度剖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论述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并从“围绕主题、把握主线、拓展创新”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优化欣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欣赏教学

重要性

误区

策略

新课改以来,“欣赏”被列入了“音乐感受与鉴赏”的领域,其外延更大了,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依然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对音乐欣赏重要性的认识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就在其名著《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句话其实不难理解,从学校教育的层面看,懂得欣赏音乐的学生必定具有良好音乐素养,而欣赏群体的增加必定提升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准;从培养人的层面看,试想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多数会欣赏音乐的人呢,还是培养多数音乐家呢?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前者。

马克思曾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欣赏能力是多么的重要,音乐的活灵活现或是黯然失色都在于听赏者的欣赏能力。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更谈不上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因此,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记得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辑、《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吴斌老师曾说:对音乐教育的基本认识应定位在两个层面,就是“音乐中的教育”和“通过音乐进行教育”。那么我想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也应体现在“欣赏中的教育”和“通过欣赏进行教育”两个方面,这既是欣赏教学的途径,更是欣赏教学所要达成的目的所在。比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一方面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欣赏中的教育),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的鉴别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增强,音乐艺术审美评价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欣赏进行教育)。

那么在欣赏教学中怎么样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中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 更好地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呢?对此,笔者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做了些研究:

二、透视当前欣赏教学中的“时髦”误区

一提到音乐,有些人就会想到唱歌,并且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称音乐老师为唱歌老师,这是行外之人的理解,情有可原。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音乐老师对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及本质性认识也不够,新课改以来,不仅以往音乐欣赏教学随意性大的毛病依然存在,有时还“戴”着新课标理念的帽子走入盲目性的误区。且看以下几组镜头:

※镜头一:一位音乐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宣布,今天的音乐课是欣赏课,接着便开始放音乐,一首接着一首,一曲连着一曲,师生间没有互动更没有参与。另一位音乐教师在学生学会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以后,因为还没有到下课时间,就随意地让学生反复听乐曲《草原放牧》。课堂上学生的态度逐渐从热情转向冷漠,对欣赏音乐不情愿、不积极的神情溢于言表!

※镜头二:在一堂音乐课上,老师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学生对此做出了热烈的反应,然后老师请了位学生来讲述这个故事,完了老师再用生动流畅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一遍故事,这时时间过了近乎一半。此时老师把话题转到音乐《龟兔赛跑》上来,又花时间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至此所剩时间不多,当老师播放音乐时,已经接近下课。学生失望的神情写在脸上!

※镜头三:又是在欣赏《龟兔赛跑》的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大管与单簧管的音色,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色代表乌龟和兔子的形象,就时不时地卡断音乐,介绍一番“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代表了„„”。学生脸上一片茫然的神情!

※镜头四:在题为《春之声》的欣赏教学中,这位教师的教学片段如下:(1)自由讨论春天在哪里;(2)朗诵诗歌《春晓》,并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心中的春天;(3)、欣赏美术作品《春》、《春色》、《放风筝》;(4)、介绍风筝的制作;(5)、齐唱《春之哥》。课堂上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以上这些情景现象,集中体现了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轻视欣赏教学的重要性,缺乏主题,放任自流。

有的老师会把整堂课当作欣赏课来上,但又不好好选择欣赏内容,只是些音响资料的累加,也没有欣赏质量上的要求,我想这样的课学校厨工也会上。有的老师在快要下课的时候让学生反复地“欣赏”音乐,也不好好设计教学过程,放任学生自己听音乐,还美其名曰:这是把自主还给学生。所有这些体现了老师对欣赏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随意性大的问题。这样的音乐欣赏使学生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心理疲劳和兴趣抑制,久而久之不喜欢音乐课也是必然的结果。我想这种结果,一大原因定是在欣赏教学中只让学生反复地听音乐而没有其他的过程设计所造成的。

音乐欣赏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应与其他音乐实践活动形式(歌唱、演奏、律动、对音乐的讨论、评价以及创造性活动)相结合,通过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2、背离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远离主线,弱化听赏。

在欣赏中用讲故事的方法或过多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相信老师的本意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殊不知这种以语言替代音乐的行为使欣赏教学远离了音乐的主线,背离了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吴斌老师曾说应对音乐进行描述而不是解释。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有学生想象的空间,把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消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音乐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也绝不能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因此在欣赏教学中,我们需要的是用适当的引导或提示,而不是以长篇大论口头语言来替代音乐。

3、脱离欣赏教学的音乐性,支解音乐,缺乏完整。

在欣赏教学中随意地卡断音乐,把整体的音乐变得支离破碎,用“支解的碎片”来代替完整音乐的做法相当的不理想,它不仅破坏了音乐的美感,打破了音乐的完整性,而且还阻断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和音乐的体验。记得吴斌老师曾说:“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必须始终把音乐作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体验。”

4、违背欣赏教学的本质性,盲目综合,舍本逐末。

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标理念之一,但是要把握好综合的“度”的问题才不会远离音乐的本质。试想如果一堂音乐课上,充满了地理的、历史的、文学的、美术的、舞蹈的等东西,惟独没有了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这还称之为音乐课吗?根据观察发现欣赏教学中的盲目综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有喧宾夺主之嫌;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并未真正注意音乐和使用音乐,只是在营造一种积极踊跃的气氛,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学生的描述和表现并没有围绕着音乐的要素,他们的语言不是音乐的,更多的是文学的;课堂活动通过综合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诺语:“一味从事无效实践的严重危害,诸如将一首乐曲翻译成绘画,将舞蹈翻译成诗歌,将雕塑翻译成舞蹈等等的“组合”艺术,只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那就是破坏了人文艺术教育的后果。”

二、优化欣赏教学的策略

以上这些问题,是因为教师片面理解欣赏教学,对欣赏教学的内涵、价值及过程缺乏实质性认识的表现,这极大地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更好地实施欣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围绕主题、把握主线、拓展创新”几个方面来优化欣赏教学的策略的。

㈠、围绕主题

重组教材

新教材的呈现方式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出现的,在学完一首歌后可以安排聆听欣赏相关主题的乐曲,这是常态的教学呈现。可是我在这里所说的是自己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定主题,然后从主题出发,打破册与课的界限,重新组合教材(在一些优质课或观摩课上会常用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有以下几种重组教材的方式:

1、相关主题的重组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组合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奏乐器但是同一主题的音乐作品来做为欣赏的教学内容,如在一堂题为《走进舞曲》的音乐观摩课中,老师选择了《小步舞曲》(钢琴独奏)、《马刀舞》(管弦乐)、《青春舞曲》(声乐)来展开欣赏课的教学。

2、逐层深入的重组

多年前曾听过一堂非常优秀的欣赏课《感受回旋曲》,至尽还记忆犹新,它从听赏《波基上校进行曲》入手,直至创作《观潮回旋曲》,层层深入,展开教学,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上使在坐听课的老师无不赞赏这堂欣赏课的成功。

3、比较欣赏的重组

比较欣赏法是欣赏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运用它来重组教材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如《小白菜》和《太阳出来喜洋洋》放在同一堂课上欣赏,迥然不同的音乐会使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水到渠成,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关于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

新课改很注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的确,挖掘地方乡土音乐资源并把它引进我们的音乐课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此,我们可以有两种做法:

⑴ 把地方音乐资源做为独立的内容自成一课——如全国优秀课例《过碇步》,本人也曾经以《家乡的拨浪鼓》为题,组合了拨浪鼓音乐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上过一课,学生非常喜欢。

⑵ 把地方音乐资源做为教材相关内容的补充——如在教学《白桦林好地方》一课后,可以组合一些反映我们家乡义乌特色的内容来拓展教学;在介绍戏曲种类的时候可以补充介绍流传在我们义乌的地方曲艺形式来教学。

㈡、把握主线

提升情感

1、以音乐为主线

强调音乐情感的审美升华

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的进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没有语义性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音乐欣赏教学应该更注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在欣赏教学中,要牢牢把握音乐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达到情感的审美升华。这种情感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外化的层面上。有专家云:“美的最后价值永远是以情感的直接验证为依据的,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应有感情的参与。”实践证明,音乐欣赏教学中真正有效的教学,它会不断的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终身热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想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以此做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2、以音乐为主线 强调音乐想象的个性体验

音乐的不确定性给予了音乐听赏丰富的想象空间,课标中描述“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这是培养学生个性、让他们在课堂中张扬个性的体现,其前提之一就是要遵循“以听赏为主,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的原则。有专家如是说:“审美体验之音乐体验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音乐的感觉和感知,音乐体验极大地依赖于听觉识别、听觉联想和听觉记忆的能力,这种听觉的训练不是“速记”和“声学”过程,而是有理解的听。”可见,强调“听”,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前提之二就是要遵循“尊重学生的理解,不用老师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不用成人化的方式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原则。

有过这样一则报道:一小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雪化了以后变成什么?”的回答是“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个极有诗意、极脱俗的回答,可他的老师偏偏说回答错了,应该说雪化了以后变成了水。这是一个发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例子,但在最具有创造性特点、最需要想象力的音乐学科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听赏音乐过程中,围绕着音乐这一主线,在听的过程中大胆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以自己独到和喜欢的方式去感受、体验音乐,让音乐课堂变得生动,实现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的目的,这是我们音乐老师的职责。

3、以音乐为主线

强调音乐知识的深层内涵

低年级的音乐欣赏其重点是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中高年级的音乐欣赏就要从中去提炼一些音乐的要素如节奏、节拍、音色、速度、力度等,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的影响作用,同时把音乐要素这一知识点置于形象的音乐情境中也更利于学生的理解。音乐欣赏整合了个体在听觉、视觉、动作、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因此,音乐欣赏与音乐知识在关系上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可以互相促进的。

㈢、加强综合 拓展创新

新课程提出加强综合的理念,不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更反映了音乐教育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科综合我是这样做的:

1、加强音乐学科内部的综合来创新

音乐学科内部的综合是在欣赏教学中,把音乐欣赏与音乐教学的其他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并加以创新,更好地为欣赏教学服务。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律动表演等来丰富和加深对作品内容及其内涵的体验与理解。

⑴ 唱一唱旋律

有些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发现多次出现的主题曲调,然后配合音乐哼唱主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更好地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如《快乐的罗嗦》的欣赏中主题音调可以让学生唱一唱。

⑵ 拍一拍节奏

可以是身势律动,再进一层的话也可以选用打击乐器和着音乐击拍参与音乐表现。例如在《雷鸣电闪波尔卡》一课的欣赏中,老师先让学生随音乐节拍拍手,进而用了沙球、鼓、铂、锣等打击乐在适当的地方加入,从而来创设打雷闪电的情景。借此手段来欣赏音乐,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音乐上,有效地参与了“听”这个环节,做到了真正地聆听音乐。⑶ 变一变节拍

有的欣赏乐曲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变换节拍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来更好地体验音乐。如《走进舞曲》的设计。

⑷ 律动表演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以前的教学中听音乐演一演存在诸多的不足,因为其过程并非以学生和音乐为主,而是摆在老师和音乐以外的事物,所以要强调这里所说的“演一演”是要求学生能够专注于音乐,在老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以后,再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音乐产生动作反应,表示学生通过听、动作、认知对音乐有所感觉与理解。

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非常易于激发学生的演一演的反应,第六曲《袋鼠》上、下行断奏与圆滑奏连结的主题,并有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形成长、短的乐句,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了这些后再随着音乐演一演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加强音乐欣赏与姊妹艺术学科的综合来创新

音乐欣赏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综合是指把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行创新教学。

⑴综合舞蹈、戏剧来创编、表演音乐剧

凡是标题音乐、音乐故事或是歌剧如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快乐的小熊猫》、《动物狂欢节》等都是很好地进行综合创新的题材。在进行这项活动之前,先要对乐曲内容有所理解,在设计戏剧动作时,尽量从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中引发想像,以音乐来设计动作,不应以完全凭空想像的故事勉强和音乐凑在一起。如在欣赏蒙古族音乐《挤奶舞》时,可以把一些蒙古族舞蹈的元素融入课堂,如挤奶、赛马、射箭、摔跤等舞蹈动作,同时给同学们介绍了蒙古族音乐及蒙古族舞蹈的特点。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序奏与狮王进行曲)》的音乐,角色与剧情可想像为:“序奏”——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兴奋、紧张、期待的心情;主题的前奏——卫兵、狮王的前导队伍;主题——狮王、狮后、小狮子、狮子家族威风凛凛的行进队伍,模仿狮子吼叫的音乐;其他装饰性的音型表示森林中的各种动物的欢呼、呐喊、致敬。

⑵综合美术来绘画、画图谱或选色

如果说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是用身体动作来反应音乐,那么听音乐画图则是用图像来表现音乐,但这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画出具体的物体。过分复杂的画图过程会让教学活动脱离“听觉”,我们应该从“听”引发“感觉”,进而产生“形象”,以简单的线条、色彩或直觉反应来表现音乐。实践证明,音乐与美术融合可以达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立体效果。

如在音乐欣赏时启发学生为一曲曲音乐描绘出一幅幅“音中画”,使学生对抽象的音符产生形象的体验,让他们把对音乐的感受借助生画妙笔留下美妙的痕迹。

又如在音乐欣赏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旋律的走向形象地与不同的线条联系起来画旋律线,或者画出不同的图形来表示音乐的进行,这就是图谱,如《童年的回忆》、《船歌》、《樱花》等的欣赏中都可以让学生画出体现旋律走向的图谱。

再如音乐欣赏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听的不同情感的音乐去选择不同的色彩。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课例:欣赏歌曲《小白菜》、《太阳出来喜洋洋》,在完整欣赏了两首歌曲并准确感受它们的情绪对比之后,老师安排了一个环节,在老师所提供的几种色彩中选择适合歌曲的颜色,一种是阴暗的冷色黑色和蓝色,一种是明快的暖色红色和黄色。我想这样的安排不仅给学生的音乐欣赏带来丰富的色彩,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提高。

3、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来拓展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⑴综合语文学科来拓展(朗诵)

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音乐欣赏教学可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互相沟通综合。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春晓》便是一堂音乐与语文学科精彩结合的课例。教学中,老师从唐诗《春晓》入手,引出歌曲《春晓》并学唱,然后让学生分组通过合作探究,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春晓》。又如《感受回旋曲》一课,老师在欣赏了《波基上校进行曲》、创作了《观潮回旋曲》之后的整体表现一个环节中,巧妙地安排了一段配乐诗朗诵,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音乐欣赏中,也可以巧妙得综合语文学科来拓展相关的知识点。

⑵综合自然学科来拓展(环境)

表现音乐与环境主题的作品有不少,我们可以根据作品内涵综合自然学科,渗透相关保护环境、探寻大自然秘密等的意识,并在课堂上来操作。

⑶综合历史地理学科来拓展(人文)

一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历史条件、语音语言特点、生活习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找准时机进行综合。一首作品一定有着它特有的历史创作背景、文化创作背景、民族文化背景等,挖掘这些人文的内涵更有利于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同时完全可以借此时机让学生了解这些人文性的知识性,只要综合地恰当两者并不矛盾。这样的音乐作品有不少,如《瑶族舞曲》、《新疆舞曲》等等。

在以音乐欣赏为主的音乐课中,多方面的、多视角的、多纬度的综合是很有必要的,是欣赏教学达到胜利彼岸的有效途径。在综合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不要为了综合而丧失了音乐课的音乐性;不要为了综合而单纯地传授其他学科知识;不要把综合看作是知识的“拼接”。做到了这些,综合创新就会赋予音乐课堂鲜活的个性,就会使音乐欣赏课更具魅力,更有感染力.。

总之,在欣赏教学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蒙泰韦尔迪(意)曾说过:“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更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的特点出发,在听赏音乐中启动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亚文主编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王英奎主编的《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义务教育阶段)》,2003年11月开明出版社出版。

6.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实践与简述论文 篇六

一、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改革的探索

变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发言为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想回答问题、想朗读课文、想提问题都可以直接说,减少了教师点、学生答的被动,也节省了课堂时间,有利于课堂中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实效:一学期下来,学生发言踊跃。特别是赏析课,把课堂时间给了学生,跃跃欲试的学生越来越多,经常出现学生抢着发言、抢着读书,几个人同时站起来的场面。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探索

教师以朋友、学习伙伴身份出现。学生希望教师怎样上教师就尽量怎样上,教师可把展示自己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可以“授”,学生需要“受”,同时学生可以“授”,教师要“受”。比如《端午日》一课,湘西的风俗了解之后,各地的风俗知多少呢?我校是开放性比较大的学校,有来自广州、浙江、台湾等地的`学生,他们介绍各自的风俗是“授”,教师和其他学生听讲的过程就是“受”。比如教古代的诗词朗读,让学生做小老师,他们把领悟到的体会到的与其他同学一起感受,既是“授”,又是“受”;教师在听的过程中适当指导,这个过程也是“受”和“授”。实效:一学期下来,学生上台的机会比较多,锻炼了口才,培养了思维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做老师做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学生做好了预复习工作,学会了查找资料,也使教师不断地补充、提高。

三、学生自主探究方式的探索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信息共同组成的动态过程。讨论式的三向信息过程、探索研讨的综合方式是现行课堂所倡导和追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实施是在还时间、空间给学生,在给学生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的前提下实施的。七年级上学期的专题课“狼”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蒲松龄的《狼》和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丰富了狼的形象。教学时,教师利用课件,除了进行比较阅读外,还展示了大量有关狼的图片、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上网查询有关资料的网站。在这样的课堂指导下,学生对狼的研究有了兴趣,对狼的认识全面客观了。实效:在研究性学习尝试中,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接触了狼的信息资料。在查找资料、阅读比较、发表看法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狼全面而公正的看法:狼既有狡诈的一面,又有智慧、充满母爱的一面,同时在生态平衡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四、新课程下语文课堂作业的探索

7.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七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考试

一、引言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大一部分教师一直都坚持认为,现行的考试体系阻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应试教育的压力束缚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教学与考试间存在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新课程还在实验阶段,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要进行改革,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新旧思想、行为的冲突。关键是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对这些冲突进行分析。

二、英语新课程下的考试与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的关系

英语高考一直都在发生变化。总体来讲英语高考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合理。目前以考查语言、单纯考查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的试题已经越来越少。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言,近年的英语高考有两个特点:

第一,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考查能力为主。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北京等地区的考试主要考查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所以说,至少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英语高考已经不再是以考查语言知识为主,而是着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虽然由于命题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和材料选择方面的问题,还有一小部分考查知识的试题,但它们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

第二,即使是考查知识,也是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查语言形式的掌握情况。过去很多单项选择题要求学生判断选项本身的语言形式是否正确,有时学生不需阅读题干就可以排除某些选项,这种试题就是单纯考查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已非常少见。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教辅材料里的练习题和模拟题,仍然以考查知识的试题居多。这些练习题在形式上与高考题很相似,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今后的高考还要进一步改革,试题结构和考试形式将进一步优化。部分教育发达地区计划在将来的试卷中只设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再辅之以口语测试。这样就可以逐步过渡到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考试体系。

三、英语新课程下的考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

英语新课程不主张淡化语法,只是提出教师不要过于强调单纯传授语法知识的做法,不要脱离语境讲授和记忆语法规则,学生不要脱离语境去学习语法;《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里专门有一部分就是语法知识的教学目标。

有的教师说,语法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如果不系统学习语法,就根本不可能发展语言能力。其实,没有证据表明系统的语法知识与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考试之间有必然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将来学生参加的考试是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话,那么考试成绩与系统的语法知识就没有必然的联系。笔者在延安中学抽样调查的时候发现,一位高中二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听的能力都不错,但考试成绩总是中等偏下。查阅他的试卷发现,答错的主要是语法题,如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分词的一般式和完成式、被动语态、完成式、must+虚拟语气的过去式等问题。这说明,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够系统并不影响阅读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由于他的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导致了考试成绩差,由考试成绩差就判断他学习成绩不理想,这种推理是错误的。系统的语法知识本身和能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利于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但是过多、过于庞杂的语法知识就不一定有实际价值。

于是又有教师说,既然考试不考语法知识,那平时是否就可以不教语法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考试是抽样的,不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此,所谓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考语法不等于不需要学习语法。学习语法、词汇是为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高考主要考查学习的最终结果,而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说明他已经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因此,考试不需要直接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英语新课程下的考试与听说教学的关系

首先,并非所有地区的英语高考都不考听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的高考都含有听力部分,不考听力的地区(省份)越来越少。而且其成绩计入总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

其次,即使是少数地区(省份)暂时不考听力,也不等于平时教学就不需要开展听说活动和培养听说能力。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需要在交际中学习。如果课堂上没有听和说,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只有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协调发展,才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课堂上开展听说活动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练习听说能力。听说活动是与读写活动不同的学习渠道,是获得语言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的重要过程。正如我们平时听报告、谈话、讨论并不都是为了练习听说能力一样,课堂上的互动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是获得知识和发展技能的一种渠道。

五、英语新课程下的考试与题海战术的关系

应该承认,既然考试存在,就必然有应试的需求。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应试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应试。需要指出的是,应试不等于应试教育。在考试之前适当地进行复习和准备,是必要的应试措施。而完全以应试为目的实施日常的教学,就成了应试教育。采用题海战术是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的。

种类繁杂的练习题的质量没有保证。各类练习题多围绕知识点设计,而不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这么说,大量地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题对提高考试成绩并没有明显的作用。有的教师认为,如果不做题,那课上那么多时间干什么呢?笔者以为,可以在阅读上多花一些时间。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的内容应该尽量广泛,能够让学生感兴趣,而不应该局限于带选择题的阅读练习材料。

目前,大量地做模拟试题几乎成为应付高考的法宝。其实,对一个本身不完善、不稳定的系统反复进行检测,实际上会对该系统造成损害。大量地做模拟题也有类似的害处。一位教师说得好:平时学习与考试的关系好比是磨刀与砍柴的关系。磨刀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如果磨刀时旁边放一块木头,磨一下,砍一下,恐怕刀永远也磨不好。平时学习就像是磨刀,最后的考试就像是砍柴。刀磨好了,砍柴就顺利。平时实施有效的教学,考试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平时不注重积累,而是反复地做模拟题,就像磨刀时磨一下砍一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六、结语

总之,我们必须明确,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与评价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考试不是“万恶”之源,它不应该成为教师把学生带进题海深渊的借口。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外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耀辉.构建高中英语有些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 [08].

[3]晏小琴.论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11].

[4]彭雪兰.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S1].

8.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分析与对策 篇八

一、三份新课程高考试卷分析

(一)各考点题型、题量及赋分

请看下表:

与2006年卷比较:

1.语言文字应用除山东卷仍保持27分不变外,广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减少,其中广东卷减少3分,宁夏卷减少7分;古代诗文阅读除广东卷仍保持33分外,山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增加,其中山东卷增加3分,宁夏卷增加4分;现代文阅读除山东卷减少3分外,广东卷和宁夏卷均增加了3分。

2.山东卷在选做题(即现代文大阅读题)的赋分上少了3分,加在了翻译题(2分)、默写题(1分)上;广东卷的选做题少了6分,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少了3分,这9分加到了社科文阅读两道主观题上;宁夏卷语言文字应用客观题少了6分,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少了1分,这7分加在了翻译(1分)、古诗鉴赏(3分)、选做题(3分)上。

3.从整体情况来看,减少语言文字应用题及赋分,尤其是减少语言文字应用的客观题,增加阅读题的分值,是新课程高考的大趋势。

(二)试卷结构

山东卷的结构最保守,仍然是全国高考卷的老套路,分为第Ⅰ卷(客观题36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14分),共七大题,与2006年山东卷相比,只是将语言文字表述题与选做题对调。

广东卷的结构呈现一片新气象,不分卷,并减少了一道大题,开始了大题量减少的破冰之旅。这六道大题依次是:一、语言文字应用,选择题4题12分;二、古诗文阅读,7题33分,其中选择题4题12分、断句3分、翻译2句6分、诗歌鉴赏6分、默写6分;三、社科文阅读,4题18分,其中双选题1题6分、单选题1题3分,增加简答题2题9分;四、选做题,3题15分;五、语言表达题,2题12分;六、作文,1题60分。

宁夏卷的结构变化最大,也最大气,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第Ⅰ卷又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依次是:一、社科文阅读,为单项选择题3题9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其中文言文单项选择题3题9分、翻译2句10分、诗歌鉴赏1题11分、默写6分。选考题分为两大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4题25分,其中双选题1题5分。第Ⅱ卷为:五、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其中成语运用和语病判断6分、简答题3题14分;六、作文题,1题60分。选择题减少,且不集中,这需要一定的勇气。

宁夏卷打破了传统的Ⅰ、Ⅱ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类,将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卷,分类清晰,符合母语及母语教学的实际,具有科学性;将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做题,指向明确。虽然将成语及语病判断放在表达题中,有分类不当之嫌,但总体瑕不掩瑜。广东卷在两方面有突破,一是不分卷,二是将社科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对调,使现代文阅读形成一个完整的板块。山东卷将现代文阅读即选做题和语言运用题对调,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三)试卷题量

请看下表:

宁夏卷的六大题实际只有五大题,在2006年的基础上减少了两大题,要求考生作答的又只有20小题。山东和广东卷均保持2006年的题量。

在试卷题号的编排上,山东卷将选做题的题号均编为19~22题,这样使学生答题更清晰,也使阅卷更省事。

笔者认为理想的新课程高考题量应该在20题以下(2005年上海中考的题量就已经是19题),减少题量,可以让考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思考,答好每一道题。同时,选做题应编相同的题号,方便答卷纸的设计和学生答题。

(四)选做题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统一的原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指导思想,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选修课程如何考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选修课程能否正常开设及开设的效果。《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提出:“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新课程高考下的三份试卷都设计了选做题,选做题只体现在现代文阅读上,现代文阅读则体现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阅读上。选做题两类文本的选材如下表:

1.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卷和广东卷一如既往地选择了散文,散文文质兼美,情理交融,蕴涵丰富,意蕴深刻;宁夏卷则大胆地选择了古典长篇白话小说节选,虽然语言与现代文稍有距离,但对学生来讲,总体难度不大,并且阅读的趣味很浓。

实用类文本有新闻、访谈录、传记等体裁,选择文本注意到了文本的本质特征,并尽量富有文学色彩,但整体来看,这几类文本难度均不大。

2.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材,除宁夏卷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节选和传记的难度相当外,山东卷与广东卷的散文文本和新闻、访谈录文本相比,难度明显不同,学生在阅读中所付出的智力是不相称的。

3.除了探究题外,从设题的难易度来看,山东卷的两类文本阅读的设题均属于考查鉴赏评价能力,难度相当,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仍有一问是识记性的。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设题注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散文阅读的设题注重考查鉴赏评价能力,两者难度不相称,实用类文本阅读比散文文本阅读的难度要低。宁夏卷除了双选题难度相当外,其余两道题的设题角度与广东卷相同;难度方面,实用类文本的题目明显低于文学类文本的题目。

(五)探究题

2007年三份新课程高考卷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探究题的设计。《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指出:“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并将探究这一能力层级的考查放在选考内容中。下面是三省高考卷中的探究题及赋分一览表(见下页):

1.三省在探究题的命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赋分来看,宁夏卷的8分差强人意,山东卷的5分很明显不能让学生展开手脚。

2.《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指出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能力的考查应有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省的命题很显然各有侧重,山东卷侧重于有创意的解读,广东卷侧重于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宁夏卷侧重于探讨民族心理。

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能力的考查也有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样,三省的命题也各有侧重,山东卷侧重于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广东卷侧重于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宁夏卷侧重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三份新课程高考卷,只有宁夏卷在题干上明确标明“探究”的字样,贴上了标签,其他两份卷均没有这样的提示。笔者认为还是不贴标签为好,因为对于考生来讲,每一个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进行一种探究,是在和文本、试卷命制者、阅卷者进行对话。

4.六道探究题的题干设计都具有以下特点:紧扣文本,指向明确,要求清晰,注重考生的自我解读,突出考生的主体感受。但是有的题目的设计还不尽如人意,比较粗糙,如宁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比较浅,要求也不明确,是否只要写出人物身份、性格和心理就可得满分?如果确实是这样,就不是探究题了。

总之,新课程下的三份高考试卷,无论在结构、试题量、赋分方面,还是在选做题、探究题的设计方面,都作了有意义的探索。笔者认为,宁夏卷应该成为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标杆,虽然还需进一步优化。

二、2008届高三语文教学的几点设想

面对新形势,2008届高三语文教学应坚持以下三点:

1.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进行到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什么是语文实践?就是老老实实地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就是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看、听、说、读、写、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积累、感悟、思考、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境界,在表达中感受成功,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反过来说,就是反对过早地进行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等方面的专项训练,反对按考点对文章进行肢解训练。以现代文为例,学生不能把文章读懂,对文章模模糊糊,不管是何种解题技巧,也不管解题技巧如何纯熟,答题也只能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边际。作文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思考,没有大量的阅读鉴赏底蕴,任何写作技法也只能是雕虫小技,文章永远不会大气。

2.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沉闷是高三课堂的通病,“你讲我听,你传我受”是高三课堂的现状。一进入高三,学生似乎就成了深受奴隶主压迫的老农奴,弓腰埋首,不敢发表看法,也不需要发表看法,更用不着发表看法,一切都名正言顺地进行着。无需思考,无需交流。究其原因,是我们太急功近利,是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这就是捷径。其实,我们都搞错了。我们总认为一节课要解决许多问题,那样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而事实恰恰相反。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这当然要花时间,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不懂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命题的点。让学生都能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去探究,课堂也才能真正打破沉闷的局面。不管是什么文本,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探究才能展开,课堂也才能活起来。

9.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九

11月5日,城南小学举行了“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业务论坛之二)”活动,8名新课程实验骨干教师进行了论坛交流。

本次论坛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激励、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探究、实践、合作、共赢”为主题,展示、交流和研讨新课程实施以来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做法、成效、问题与对策。从一件件课堂教学的具体事例中,我们感悟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真谛。

10.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十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也是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新的课改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且努力做好课程整合的大胆实践者和改革者。文章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的必要性以及课堂整合策略两个方面阐释了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意义、方法与注意事项,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也是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新的课改途径。近年来,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图画、色彩、绘图等功能在创设情境中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许多语文教师也努力地尝试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期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于是,唯美的课件、视频渗透到每节公开课中,以致近几年总会听到课堂评价的一种声音“课件制作太精美,教师的课上得不实”,初听起来似乎一切都是信息技术惹的祸。事实是否如此?笔者认为科学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积极促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融合,并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笔者将从整合的必要性以及课堂整合策略来谈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提出了金字塔理论,他认为在几种学习中,采用传统填鸭子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效果是最低的,而采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将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与机械记忆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更好的整合提供了依据。现实情况的确如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语文教学创设情境,化抽象为直观,丰富教学手段。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课堂整合策略

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之后的教学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新生的事物,可能有很多教师不适应,尤其是老教师,这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以发展的眼光、多元的思维来审视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要自己能恰当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要有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觉悟,自觉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语文课堂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处理

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因此,教师应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处理,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不同内容适时选用。

首先,导入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如用《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来导入《孔雀东南飞》,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通过感动中国人物巴金颁奖视频来引出《小狗包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进行审美熏陶。

其次,课堂中间针对文章教学内容的必要性也可以穿插视频资源,来突破重点,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笔者播放了小说戏剧情境性片段《宝玉摔玉》,让学生在文本和视频的双向冲击下有效地把握形象。教学《声声慢》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知人论诗,笔者利用cctv-3关于“李清照诗词朗诵”的视频,让学生明白李清照的人生经历。精彩的视频、精彩的演绎使学生深受感染,有效地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了课堂效率。

此外,高中戏剧单元的教学困扰着很多教师,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只能蜻蜓点水式地了解剧本的大概意思。针对戏剧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对戏剧认识的模糊性,笔者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给他们播放自己选取的精彩戏剧视频,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一节课后,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进入剧本,而且避免了戏剧学习的枯燥。注重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契合点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

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涉及课程整合的实效性,要想使语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教师必须思考“为什么要整合、怎样去整合、整合之后优点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笔者曾听过一名教师教学《春江花月夜》,但发现该教师一开始就展现“春江花月夜”中唯美的画面。的确,对学生进行“有像可想”的想象思维能力训练没错,但这种过度、不适时的运用却使学生失去了最初的、最美的想象,充满诗意的诗歌没有品出诗意,不能不说是课堂的一大败笔。其实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准则,整合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的问题上,培养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能力

11.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十一

新乡市育才小学为河南省首批校本教研实验校,学校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思考一:校本课程怎样与育人目标有效契合

体现一所学校育人特色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的课程。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有效契合,方能突出“校本”特色。

“育个性品质,成创新之才”,这是新乡市育才小学对“育才”校名的独特解读。在育人目标上,我们提出“四气五特长”的个性特质:即在精神层面上要有“四气”:大气、才气、灵气、正气;在技能层面上具备“五特长”:读书多、字工整、会讲演、能写作、敢创新。

“涵养精神、提升能力、彰显特色”是学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要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就必须通过课程这个最有效的载体。为此,我校教师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先后开发出经典诵读课程、阅读课程、书法研修课程、演讲训练课程、习作欣赏与评点课程等一系列小学语文校本课程。

思考二:如何让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更有效

基于“校本”的课程,时间安排更灵活,管理自由度更大,课程的载体更多样,课程的评价方式也更多元。要想让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更有效,就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真正关注课程的实效。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上,我校坚持“简约务实”的原则,尽量利用零碎的时间,办聚沙成塔的事。

书法研修课程在设计之初就存在争议。有人说,可以每周开1~2节课,这样可以保证每周40~80分钟的学习时间,从时间总量上是不少的。也有人说,可以通过课时改造,每天挤出15分钟来练字,这样的好处是:①便于每天坚持练习,“一日不练手生”,天天练习才能保证效果。②15分钟的时间短,小学生更容易适应,便于集中注意力,效果更有保证。我们采纳了第二种意见,效果很好。

思考三:编写教材,还是设计活动

一提起校本课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编写校本教材。到一些学校去观摩,校方也往往会把编写的校本教材拿出来展示。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媒介,校本教材确实功不可没。但如果认为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就算开设成功了,恐怕失之偏颇。因为,作为促进学生学、教师教的校本课程,设计活动比编写教材更重要。

以经典诵读课程为例,如果只是把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做一个汇编,然后贯以“某某学校经典诵读读本”,倒也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孩子们把这些经典篇目内化为自己的学养,最好既不增加负担,又让孩子们学有兴趣。这就需要通过设计各种活动来实现。我们的做法是:①打牢基础,追求实效。每天早上课前10分钟,各班的经典诵读领诵员打开学校为各年级分别制作的PPT课件,带领全班同学集体诵读;每天中午放学路上,学生边行进边诵读,让诵读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这样6年下来,孩子们除了能够背诵《三字经》、成语千字文,还能背诵古诗260余首、词40首。②通过变化激发兴趣。变化的主要是诵读的形式,领诵、齐诵、单独诵、分小组轮诵、男女诵、表演诵、配乐诵等;与音乐教师结合,每学期每年级学习3首古诗词新歌,把唱歌与诵读结合起来,这样6年下来每个孩子就可以学会用36首古诗谱写的歌曲;学校每学年举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

思考四:教学活动,还是学习活动

谈到开设校本课程的困难,很多人都会说到“缺少高水平的师资”。有高水平的师资,当然更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但也必须认识到,校本课程最核心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学”。如果说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落实过程中,很多教师有着种种顾虑,以至于难以改变“重教轻学”积习的话,我们是否可以从校本课程上打开一条通道,实现由“注重教”向“注重学”的转变呢?

阅读的重要性已经为大家所熟识,无须多说。网络上关于世界各国人均每年读书数量的统计数据,也着实让我们难以释怀。但是,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呢?靠老师的说教或硬性的要求,肯定都难以奏效。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孩子爱上书,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我校阅读课的设计,特别强调“以学习活动为主”。在阅读的课堂上,应该让孩子们自主阅读,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孩子们阅读,而不是系统地传授阅读知识与技巧。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要做的是:①提供阅读材料。学校在广泛征集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必读书由学校提供,采取的是“共读一本书”的形式,书籍在同年级各班“漂流”,每学期每人至少读3~5本;选读书一部分由学校提供,存放在班级图书角,尽量做到书的种类丰富多彩,一部分由孩子们自己购买,自主阅读。②组织读书交流。阅读前的交流,旨在激发好奇心;阅读中的交流,旨在解决疑惑;阅读后的交流,旨在交流感悟。③解决遇到的困惑。对于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要给予帮助释疑。④给予表扬与鼓励。要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教师不能吝惜自己的表扬。

上一篇:2016年下半年上海农村信用社招聘:笔试计算机试题下一篇:24节气白露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