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2024-09-18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通用8篇)

1.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篇一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云阳中心校兴隆小学李启红

我们都知道,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中最麻烦的就是学困生。这些学困生 有的严重违纪,打架斗殴,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胸无大志,不思进取,厌恶学习。这部分学生给班级给学校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作为班主任首要职责就是要把这部分学生转化过来,因为这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

一,班主任要有足够的信心和韧性

俗话说的好:“没有教不好学生”。虽然这些学困生在诸多方面确实让人头痛,可不管怎样这些学困生未完全丧失学习的希望,都未完全丧失进取的信心,只是由于外界的或自身的不良因素制约着他们的发展。很多优秀的班主任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有着大量的经验,这就充分说明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再说,任何一个学生甚至成年人的进步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学困生在转变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反复,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困生既要有信心,又要要韧性。

二,转化学困生要符合科学性

转变人的工作是极其艰难的,对于艰难复杂的工作,只有讲究科学才能收到显著的成效。任何一个学困生性格特点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教师要在认清事实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扬。对于学困生,我们就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优势,特别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找回自信,树立自尊,学会自律,发奋自强。另外,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受惩罚还要强烈,宽容决不是放纵,姑息,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学生的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充分时间,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训斥,漫骂甚至体罚,因为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巨大的伤害。对学生心灵的施暴,可以将一个学生的自尊完全毁灭,一个学生没有自尊,就更谈不上自强立。

三,对学困生要始终充满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转变学困生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才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才能使教育走向成功。因此,对学困生的教育必须以爱为支撑点,用爱心陪伴着学困生教育的全过程。在“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同时,还要“动之以情”。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一片爱心。但这种爱心必须掌握分寸,溺爱和偏爱不是爱,学生需要帮助,老师应尽力相助;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老师既要恰当批评又要合理的指出下一步行动;既要关心爱护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既要当严父要有做慈母。

总之,班主任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信心和韧性,用科学的方法,真诚的爱着学生,转化学困生一定会取得成效的“洒向学生都是爱,不信东风唤不回”。

2010-9-27

2.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篇二

“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历来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而且从总体上看, 它又是学生分类指导与教育的重点, 也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由于“学困生”的活动能量大、影响面广, 常常对班级各项工作的正常展开, 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着极大的破坏作用和妨碍。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又是一个小学教师、小学班主任不可回避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

在“学困生”的转化上, 应立足于情感的培养, 加强正面引导和常规训练, 同时, 辅以集体教育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只有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耐心和科学的方法才能使他们看到光明, 感到温暖。

一、爱心

转化后进生要做到“雪中送炭”, 而不能“雪上加霜”。应是他们缺什么, 老师关注什么, 应从他们得到的温暖少、关爱少、鼓励少、冷漠多、批评多的特点出发, 多从生活、学习上给他们以引导和帮助, 特别是情感上的温暖, 更能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关怀, 产生师生的情感共鸣, 使他们逐渐克服不良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 才能使后进生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和教诲;只有这样, 才会使后进同学具备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 形成做事不仅为自己, 也为别人的集体主义思想, 从而走出狭隘的自卑、自弃的怪圈;也只有这样, 才能以境育情, 以情育情, 陶冶后进生良好的情感世界。

二、平等

老师要公平对待“学困生”和“优等生”。在教学中, 面对教师的提问, “学困生”一般反应冷淡, 教师应准确探索“学困生”的答问心理, 采取措施启发诱导, 这样对激发起“学困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其转化是很重要的。因此, 我们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应把心理的天平倾向后进生。在课堂上, 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 多提问他们, 并及时鼓励。答对了, 给予表扬、鼓励;答错了, 要从态度、姿势、声音等方面予以肯定。这样使“学困生”在课堂上具有了回答问题的胆量。例如, 我新接手的五年级有个学生, 在低年级时, 是个有名的后进生, 上课从不回答问题, 老师也从来没叫过她。我接手后, 根据她基础差的实际情况, 对她提出不同于其他同学的要求。要求其他同学背诵的课文, 她能熟读就行, 教生字时, 我总是故意把要听写的内容提前让她写写、记记, 并对她的优点、进步及时表扬, 树立她的自信心。一段时间后, 她的成绩由20到40, 再到60……终于成了一个“优等生”。只有这样, 才能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 树立起自信心和进取心, “学困生”身上的缺点就会逐渐消失。

三、优化生活环境

“学困生”生活在班集体中, 每位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班集体育人的效能, 有目的地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和群体行为, 营造积极进取、情趣高尚的班风, 以感染、鞭策后进学生。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多形式、多层面地组织学生展开生动活泼的互帮互学活动, 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例如组织开展“我是小雷锋”“闪光的小星星”“小小辩论会”“给你一个惊喜”“二十年后的我”等别开生面的活动, 促使后进学生融入班集体中, 感受到自己与集体密不可分, 使他们自觉地维护班集体的形象, 自觉地约束自己, 关心集体, 为集体争光。

四、正面教育、常规教育

对待“学困生”, 还要善于抓紧时机, 长善救失、因势利导, 利用他们的任何一个闪光点, 一点小小的进步, 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件小事, 一个好的念头, 以正面的教育表扬、鼓励为主, 批评、处罚为辅, 而且批评都应是建议性意见、善意的批评, 以客观公正的立场, 委婉的语气和真挚的感情, 创造条件和机会, 让他们表现出最光彩的一面, 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 再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也让集体中的成员接受他们, 克服消极因素, 发展更多的积极因素。总之,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 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困生”, 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多给“学困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 都能使学困生平添一份激动,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 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学习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篇三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其转化的方式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阐述的转化方式是“给自我打分”。

“给自我打分”转化方式缘自一次单元测试。有一次,我在进行完单元测试后,恰巧学校安排我去外校听课,这样一来试卷没有时间批改了,只好让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后来我得到的此次考试的成绩比我想象的要好,并没有出现故意加分的想象(要知道,单元测试也是学期总成绩的一部分,占40%),成绩还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水平。“学生是真实的,学生的成绩也是真实的”,这是我得出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此之前,我对学生的信任太少了!通过这一事件,我深刻的感受到: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认识和信任还应该好好地思量。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学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要给他们创造机会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育者应充当学生的指导员而不是保护者。那么,由此联系到“学困生”的转化,可不可以让“学困生”也给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学习情况打分?毕竟在当前的教育氛围下,成绩,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分数,在学生评价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还是举足轻重的。如果让学生定期给自己的学习和行为打分,也必然会对学生自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带着这种想法,我开始了我的试验。

既然是试验,就要先选定目标——试验者,我选择了班级中平时最不爱学习的两名同学作为试验者。首先,我找他们谈话,给他们讲道理、谈理想、谈学习,帮助他们认真分析自身的情况,给他们确立目标,等等,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他们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重新点燃他们心中希望的火苗,这一些和平时的教育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是,我让他们坚持每天给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打分,作为对自己一天的总结,要求他们尽量纪录打出分数的原因,如打分高了,是什么原因;打分低了,又是什么原因,并对每天得分进行比较、分析。我充当他们的监督员,要求他们每天晚自习后把“自我打分表”交给我。这样,通过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打分表上的数值越来越上升,起伏越来越小了。看到成绩,我感到非常满意,而班级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两位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于是我又进行了班级形象民主测评,这两位同学的得分已有原来的末尾一跃进入了中上等,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代课老师也反映这两位同学成绩有了提高,课堂上也不乱了,比以前爱学习了。

两个多月的跟踪指导,其间也有不少起伏,有时我看到效果不明显就想放弃,特别是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基本没有什么起色,学生也不配合,但经过我苦口婆心的劝导、说服教育,终于让这两位同学彻底认识了自我,也开始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该怎样让学生给自我打分呢?

一、设计打分表

这一个“自我打分表”实际上很简单,不过,其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个人实际,即“要因人而异”,不可雷同。首先,要通过与该生进行交谈、向班级其他同学调查、教师平时观察,找出该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比如是思想认识有问题,还是学习方法不得当,还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如家长期望过高、压力大,家庭不和谐等),或者是自信心不足,以及行为习惯不合理等原因。只有找出了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其次,要依据“学困生”形成的不同原因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即明确指出学生的努力方向和改进目标。第三,“自我打分表”设计好之后要与学生共同讨论相关细节,征求学生的意见,制定出学生愿意接受的打分表,这样才能保证打分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利进行,避免出现由于目标过高导致学生不愿配合或者抵触情绪的出现。最后,打分表的某些项目可以依据学生实际表现在测试过程中作适当调整,以便促使学生更快进步,如一些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可以由低到高逐步提出,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有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又可让学生有前进的动力。

二、实施打分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的细节,教育者的作用应以心理疏导为主。

第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争取学生的主动配合。

自我打分是一种有效的转化方式,是一种“催化剂”,是促进学生转化的外部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这种自我打分的转化方式只有在得到学生配合即学生在心理上已接受了此种刺激,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在学生心目中这种方法才是最佳的。

第二、加强“过程监督”,给学生不断加“压”。

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突出难题是“学生的心理往往缺乏持续不断的进取性,是惰性让他们放弃了进一步努力的欲望,从而无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俗地讲,就是“三分钟热度”,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曾遇到的难题。针对学生心理的这种变化,教育者就必须实行“过程监督”,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依据其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心理等诸方面的不同表现,持续地施加压力,让他们感到时时刻刻有压力,时时刻刻有前进的动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以表扬、鼓励为主,这实质上是“恩”于学生,但在“过程监督”中,只有“恩”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在学生心理中就会形成一种“迎合心理”,在你面前是“优秀生”,一旦你走开了,他又“恢复原样”,打分也只能是流于形式,也就谈不上转化了,事实上可能会更糟糕。所以,在“过程监督”中,教育者应“恩威并用”,要让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压力下前进,就像从海绵中挤水一样,要持续不断地压,才会有水不断流出,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反复,他们已经逐步改善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才会得到巩固。

第三、及时进行阶段总结

“学困生”的转化就像从海绵中挤水一样,你不能一下子挤出全部的水分,所以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教育者要不断总结,一方面,把每天学生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学生的进展情况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每周一次大总结,或者阶段性总结,把学生一周的“自我打分表”放到一起,看一看得分的变化趋势,首先,让学生回忆一周以来的基本情况,如行为表现、学习状况、心理认识等方面,让他们总结出哪些方面有了改进,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以及在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教育者应对学生一周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充分肯定。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有一种成功感,才会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打分”继续进行下去;再次,要通过总结,让学生自己确立下一步的目标,因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已走上了“改良的道路”,在他们的心理中,已有了进取的欲望,他们对“善”与“恶”、“好”与“坏”,已有了全新的理解,所以让他们确立目标是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者不应过多干预;只要他们的目标是朝着良好的方向努力,教育者只作为参谋、监督者就完全足够了。

第四、营造良好氛围,让“学困生”融入班级大集体

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班级同学的评价、议论往往会影响到转化成果的巩固,因此,教育者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缓解“学困生”的心理压抑,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班级中的重要一员,让他们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可以采取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学困生”融入班级大集体中,如举行班级联欢会、讨论会等,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在活动中,给予“学困生”更多表现的机会------这对他们树立自信心很有帮助。班集体的认可是“学困生”转化成果巩固的强化剂,得不到班集体的认可,“学困生”的转化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4.浅谈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 篇四

万一中 巴黎

摘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本文针对消除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做好化学学困生的辅导及教给化学学困生学法指导及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面阐述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形成化学就在身边的思想,化学学习了是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词:心理;辅导;情感;学法

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二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转化化学学困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形成必要的化学的技能,是我们化学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做好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笔者从消除自卑,增强自信;提高兴趣,增强感染力;做好个别辅导,实行情感倾斜、做好学法指导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有效的转化化学学困生,谈了一点认识,以供同仁斧正。

一、树立情感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彻彻底底放弃自己的权威,建立一种民主的教学活动。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一般来说化学学困生对化学都有一定的恐惧感,害怕学习化学,都认为化学太难学,对自己学好化学没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化学的料。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对学习丧失信心,所以:消除化学学困生的自卑感,增强化学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改变全能的教育观念,改变评定成绩的陈旧标准和方法,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染力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化学学困生的心理障碍,特级教师于漪说得好:“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在心不在的学习是徒劳的,化学学困生往往由于基础差,以前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而且也没有及时的给予补救,学习化学往往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学不好,以致于出现学习上的障碍。化学学困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往往很容易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对学到的知识容易健忘,以致于造成学习无动力,成绩无明显进步,而兴趣则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量,激发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1)对化学学困生进行学习化学意义上的教育。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衣、食、住、行更离不开化学,因此,化学的运用是广泛的,我们只有学好了化学,才能驾驭学习,驾驭生活。(2)巧设情境,诱发求知欲,一个富有生活意义的化学问题,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因此,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心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可有效的激励化学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这些所设计的问题应满足两个条件:A、可行性: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要符合化学学困生的认知水平,过难会使化学学困生望而生畏,过易则失去意义。B、刺激性: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化学学困生产生好奇心和新鲜感,(3)创设幽默情境,幽默可以给人带来情趣,可以使紧张的气氛增添欢乐,幽默能够使枯燥的气氛活跃起来,能有效的改善化学学困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素材,适当的使用幽默语言、幽默动作、幽默问题,可以激发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效果。

(4)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新模式,减少学困生数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古语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可使学生受益终身,可养成积极进取的性格,培养创新实践的能力,形成坚忍不拔的品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原则是在注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化学学困生由于志向水平低,不能科学有效的利用时间,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定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作好学习方法指导。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一个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你的教导他们会当成真理,你的课堂他们会跟着你感觉走,因此要使化学学困生对学习感兴趣,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致关重要。

三、理解学生的差异,关爱学困生,使学困生在课堂上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化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化学学困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为化学学困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四、实行情感和辅导上的倾斜

一些化学学困生是由于智力和思维能力偏低,接受能力差,记不住,对学到的知识课后容易健忘,所以老师对化学学困生应多进行课后辅导,把重点、易忘的知识多给他们及时回顾和理解补救辅导。①、在辅导时,要重点突出,不宜面面俱到,因为化学学困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且即使集中了,集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要抓紧他们集中注意力的短暂瞬间,不失时机的让他们在这闪烁的瞬间理解最主要的知识即可。②、在辅导时宜以新代旧,不宜全面复旧。③、辅导不能满足于结果,而也要穷追思路,,以便让他们心悦诚服。④、辅导要做到牵而勿引,启而不发,辅导后进生必须千方百计扣响学生心灵的琴旋,因此辅导要坚持启发,这样才能激起后进生的思维,做到正确答案水到渠成。

实行一帮一活动,学生互助辅导学习。由于多数化学学困生对学习缺乏自觉性,若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他们就不会自觉学习,况且老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挥学生本身的群体作用,将一个化学学困生和一个优等生搭配,使他们座位相邻,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当化学学困生在学习上有凝难,可得到及时的解决,并在优等生的督促和帮助下,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并从优等生中学到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五.时时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进取欲望,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强化。

虽然化学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大多数化学学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都希望能学好,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例如我班有一个名叫“望望”的同学,化学成绩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记得有一次别人借班上化学公开课,我坐在她的身边,老师上课时首先听写了上节课所讲的几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我发现她一个也没有写对,并用手捂着,很不好意思地怕我看见。眼睛一直盯在课桌上,老师的讲解好象与她无关。课中教师的提问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积极举手发言,她却一言不发,一副“冷漠”的表情。我问他是不是听不懂?他轻轻地摇摇头。翻开他的课本,书本与新的无多大差别。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目瞪口呆。当老师提出根据普通的排水集气法设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排水和排气法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他在纸上画了画,很快设计出了实验。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微笑着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冷漠”的脸上掠过一丝惊喜。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都要引起注意加以肯定,给予表扬,因为有时一两句赞扬的语言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终生难忘。

多实施成功教育。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应重视这种心理,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从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成绩考得差,不要过多的批评、歧视。应多用一些古人名言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斗。例如: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等。

不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反复性都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凡是学困生自己会学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学,凡是学困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做,尽量给他们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化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使他们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也同其他学生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拥有老师的阳光沐浴,相信他们最终会不再成为化学学困生。参考文献:

5.浅谈农村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篇五

——《农村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的研究》结题报告

泖港学校

吕萍

数学新课标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能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然而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学生表现出学习兴趣淡薄,有明显的知识技能缺陷,作业考试的错误率较高,学习成绩差,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通过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可获得学习成功的这一类学生,我们称之为学习困难生,即学困生。学困生问题是长期困扰和影响我们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受到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困生现象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我所做的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

一、农村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并不是每个学生天生就在学困生的行列之中,据我调查,我校大多数数学学困生是后天的诸多因素造成的。

(一)自身原因

(1)理解能力差。大部分数学学困生理解语句、题意的能力较差,读题速度较慢,运算推理能力差,解题步骤不清晰,不会合情推理,由条件不会发现与之相关的结论,导致解题过程错误。

(2)学习方法不当。许多数学学困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数学,没有把握数学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对数学对象理解不准确,只知记题型,背公式,因而事倍功半,知识极易遗忘,且经常与其他数学概念公式相混淆。

(3)自身的“懒惰”。学习上不肯用功,作业拖拉,不要学,对知识一知半解,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二)家庭原因

(1)父母离异,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孩子要么和妈妈住,要么和爸爸住,而父母又都有各自的事情,对孩子疏于管理或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管。有的父母总觉得愧疚于孩子,以为物质能弥补,于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以致最后想管也管不了。

(2)父母在外打工,没时间管孩子。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缺少关爱或被溺爱,处于两个极端。学习上父母只注重成绩,和孩子缺少沟通,甚至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对孩子读书方面已经不抱希望了。

(3)父母对待学习的态度与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有些父母认为读书无用,学生也认为读书没什么用,读到大学毕业也是在给老板打工,而且有的老板还是小学文化。有些父母认为小孩子读不好书是学校的原因,在小孩面前说学校怎么怎么差,老师怎么怎么不好,学校没有城区的学校好,老师也没有城区的老师好等等。

(三)教师原因

(1)教师的教法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在上课时觉得很无趣,慢慢开始不听,最后听不懂,导致不想学。(2)教师的的批评、指责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有的老师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学生缺少一定的耐心。

二、农村学校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针对以上种种原因,我们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他们喜爱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数学老师,而去喜欢数学课的。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交流

适度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面对面的谈心。在谈心之前,从以前的任课老师那里,从同学那里,从父母那里,从开学一周的课堂上和课下的表现了解一些基本信息。第一次谈心,可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会觉得老师找他肯定没好事!要么就是说怎么成绩这么差?怎么上课不认真?怎么别的同学读书那么好,你怎么读不出等等。他们在你宣布要和他谈心的时候,他们已经想好了老师肯定会这么问的,然后选择闭口不言,要么就是说自己不认真、不努力等等。但我们不谈学习,给他来个措手不及。不妨谈一些和学习无关的话题,最好是从他的兴趣爱好开始,谈一些开心的事,谈一些班级里的趣事,或是儿时好玩的事。几次谈心以后,学生就会慢慢感觉到这个老师和其他老师的不一样,不是总说学习学习的,比较亲近。就愿意和你交流了,有什么事都想到要和你说了。第二,周记。周记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因为有的学困生胆子比较小,或是不敢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但却可以把它写下来。每一次周记我都会写上鼓励的话,比如说,老师相信,你只要努力,只要想学,一定能学好!等等。

(2)看他们学习,和他们一起活动

经常到班级里去,看看他们写作业。因为有些数学学困生是不敢问题目的,所以,你可以走到他身边去帮助他。这样做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不至于让学生的疑问越堆越多。想要真真正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和他们一起活动了。你可以和他们一起进行学校大扫除、一起跳皮筋、打羽毛球、打乒乓等,一起上体育课、一起晨练、一起做广播操、参加运动会时为班级的运动员加油、社会实践时一起玩,等等,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和他们在一起。

这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数学学困生们会慢慢的喜欢你,也会喜欢你的数学课了。而且还会把你当成他们的大朋友!写作文时,他们会写你;在家长面前,提到的最多的就是你了!

(二)帮助数学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二年级时,大家几乎都能考到满分,为什么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有明显的差异了呢?调查发现大部分数学学困生是从接触应用题后,表现出不喜欢数学,老师讲的内容,他们已经开始听不懂了,一开始他们也努力尝试想听明白,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跟不上老师的步伐,慢慢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到了初中阶段,除了有令他们头痛的应用题外,又多了几何,更让他们手足无措,到最后可能已经产生厌恶,甚至到了惧怕的程度,认为自己肯定学不好了,对学习数学已经失去了信心。如果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前提条件的话,那么帮助数学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就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关键了。那么,怎样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呢?

1、课堂上——体验成功

上课了,数学学困生生怕老师要让他回答问题,头总是低着,很少言语。而我在课堂上经常会提问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和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能答得出来。答对了,一句“答的很好!”,在你表扬的时候,他会默默的把头埋的更低,但心里却乐开了花。如果答错了,一句“没关系,下次努力!”。这样几节课下来,他们会发现,同学们看他们的眼光也不一样了。在做课堂小练习的时候,你可以让他们到黑板上板书,或把他们所写的展示出来。要知道,一个微笑、一句肯定都能让他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只要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给予肯定并表扬。慢慢的,他们的头抬起来了,也举手回答问题了,不再是不知道该在课堂上做些什么了,脸上也有了难得的笑容。

2、课下——及时辅导

一节课结束了,数学学困生对新学的知识肯定还有些不明白,所以要及时辅导。你可以走到他们的跟前,问一句“你还有没听懂的地方吗?”,不懂的话再教他一遍,直到他弄明白为止。有时,我们可能会抱怨“这个题目讲了这么多遍了,你怎么还听不懂,还做不出?”可我们却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讲法,让他听不懂,让他不明白,可他却不敢问。我们是不是能换一种方法来讲给他听,换一种他能听懂的方法讲给他听?所以我在给学生辅导的时候,总会先问一下他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一开始他们都不习惯,“明明我不懂,你还要问我怎么想的。”可慢慢他们就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了。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一是他们可以把题目再思考一遍,二是我可以了解他是怎么想的,然后找到一种他能听懂的方式说给他听,以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并不难。九年级开学不到一周,我们班级的一位同学,每天早晨来得很早,就在那等我,要问我问题,放学后还要求在我(我就住在学校附近,晚一点回去没关系)的办公室做作业,因为他知识已经丢的太多了。有一次,他说:“老师,你要是早教我们就好了(他以前不是我们班级的)!你讲的我都能听懂。”第一次月考,他数学考到了112分(150分制),八年级期末考数学48分(100分制)。

3、作业——布置得当,反馈及时

对数学学困生的作业,我们要降低要求。所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接近他的原有水平,不能过高。在作业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而且我总会加上一句,“能得出什么结论,就写什么结论,能做多少做多少!” 作业批改好,要及时的订正作业,记得有一次批改作业的时候,一位数学学困生的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是计算特殊的锐角三角比。他的解题过程中把减号写成了等于,而且还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于是,我立刻找来了他,想知道为什么,他说:“写的太快了。”正好班级里的另一名同学走过来,看了一下,说:“某某,抄作业抄出马脚了吧?”这位学生说:“这种题目我会抄吗?”很不屑的样子。从他的脸上看到的满是自信!我顺便加了一句:“对啊,这种题目某某早就会做了,只是不小心写错了而已,某某,把这题再写清楚一点吧。”他高兴的去写了。

订正,不是简单的把正确的答案写出来,而是把过程写出来,如果还不清楚,可以问我或同学。做好后,我总会让他们说一遍解题思路或过程,这样我可以了解他们到底掌握了没有,而且还可以预防抄袭。这样,他下次再碰到类似的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等他们慢慢掌握了,对他们的要求再一点点的提高。

渐渐的,他们也会觉得数学并不难!

4、结对——互帮互助

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数学学困生。这就需要给他们找一名或几名同学去帮助他。学困生学习上的伙伴可以说没有几个,都是几个水平相当的,他们可以互帮互助,还要找一名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困生有进步,也提高了帮教的同学的表达的能力,我所带班级的几位结对的同学最后都成了好朋友。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同学来交订正的作业,我问是谁教他的,他说的是另一位数学学困生的名字。于是我在班级里表扬了他“不仅仅自己有进步,还学会帮助其他同学了,俨然成了一名小老师了嘛!”自从那一天起,他就经常有不懂的地方就先问我,然后自己理解了,再教给他其他几位同学,其他的几位同学也经常去向他请教了。这无疑使他信心百倍了!他的数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转化数学学困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用心去找原因,用心去帮助他们,就一定能使更多所谓的数学学困生不再惧怕数学,有信心学好数学,从而走出数学学困生的行列!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差生心理与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杨心德 《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教育对策》中教育星教育资源库

3、王春梅,辛宏伟 《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教育探索》2003年第4期

附:个案

微笑,在她脸上绽放

泖港学校 吕萍

今年新接手一个班级,并担任班主任。班级里有32名学生,年龄都在12、13岁,活泼可爱,脸上洋溢着天真浪漫的笑容。唯有她,脸上很少有笑容。课堂上,其他同学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小黄头却低着,不敢抬头看黑板;班会课上,其他同学都积极发言,而她仍旧不语;同学们最喜欢的自由活动课上,她一个人坐在教室里;课间,其他同学都放松休息或打打闹闹,她却是一个人安静的站在走廊上或呆在教室。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适应新环境?自卑?自闭?可怕的字眼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如果真是这样,我该怎么做?来不及

多想,我决定带着疑问,先了解一下她的情况。

从同学口中,也没有打探到什么,只知道,她很少讲话,好像也没有要好的朋友。从以前教过她的老师那里,得知她成绩不好,上课一点都不积极。认真倒是蛮认真的。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决定找她谈心。下课十分钟,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问了些家庭情况,她头低着细声作答,显得很紧张,但是口齿还是很清楚的,表达能力不差。她可能是不适应新环境,慢慢会好的,我心里想着。这次谈话后我特别的关注她,看看她是否有些改变。然而几天过去了,她还是那样。这次我急了!赶紧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又把她找来。她头仍旧低着,不敢看我。“小黄,老师想跟你聊聊班级的事情,好吗?”她点点头。我们谈了这一周以来,班级里发生的事,她都说得很清楚,我就夸奖她很关心集体!然后我又问到她家人,她喜欢谁?她告诉我说她喜欢爷爷,爷爷也很疼她!但当我问及班级里谁是她的好朋友时,她头低的更厉害了!眼泪啪嗒啪嗒往下落。“我没有朋友,他们都不和我玩!”听到这儿,我鼻子一酸,然后我立刻说:“小黄,老师想成为你的朋友,可以吗?”她终于抬头了,但眼睛却瞪的很大,我庆幸,她终于抬头了!最后,她看了我一会,很怀疑地说:“真的吗?”我点点头。“太好了!”“让老师帮助你,好吗?以后有什么事来找老师,老师一定帮助你!”她相信了,再次抬起她的头,但这次是破涕而笑!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她笑,多可爱的一个孩子啊!这次谈话,让我明白了她是因为不自信,而导致很少说话,没有朋友。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说:“我要用爱去呵护我的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要让小黄去感受我对她的爱,让她自信起来,让她的笑容再多一些。

接下来,我找了班级里的几个女同学,把小黄的情况告诉了她们。让她们平时多帮助她,有什么活动都要叫上她,多和她说说话。家长那头,我经常打电话,让家长多和孩子交流,他们虽说很忙,但也答应了。她的爸爸每次见到我,总是说她成绩不行,在家话也不多。我对他说:“孩子是要家长鼓励、欣赏的,你总是说她不行,她到最后就没信心了。成绩不好,慢慢努力,总会好起来的!我现在很需要你们的帮助,平时多和她交流,谈谈学校里的一些事情。我也叫班级里她的同学帮助她,我们三管齐下,她一定行的!”她爸爸说:“那老师你多烦心了,谢谢!我们在家一定好好和她交流。”

课堂上,我要求同学们坐直,就像魏书生老师说的‘把问号拉直!’,眼睛朝前看,她也抬起了头,我马上就在班级里说:“小黄同学做的很好!”虽然她又低下了头,但这次她心里是喜滋滋的!不一会儿,她又坐直了,头也抬了起来。课上,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我经常让她回答。答对了,就表扬她;答错了,微笑地对她说:“要努力哦,你一定行的!”在我的不断鼓励下,还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了!慢慢的,她喜欢上数学了,也很喜欢我!

利用课余时间,我经常找她谈心,这是面对面的。聊一些个人爱好,最近的学习情况,谈话都很成功。每周我都会让她写一些想对我说的话,因为她胆子还是比较小的,和我面对面谈话的时候,她会有所顾忌。通过她写的,让我更了解她,就更知道该怎么去帮助她。

6.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篇六

浅谈小学数学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学生自身、教师、家庭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从教师的素质修养、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着手探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关键词】:学困生;原因;转化措施。【正文】:

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知识间有着极强的连贯性,一但前面的知识拖节,后面的学习是相当困难的。随着学习难度的深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趋势,学困生随着年级的增高,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农村表现的尤其突出。因此,要想在农村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坚信“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这句话的支持下,我对学困生做了大量的调查,并进行了不断的分析和摸索,了解和掌握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有效的转化方法。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来自学生,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如:分数的应用中,甲比乙多2/3, 很多学生就认为乙比甲少2/3, 单位“1”为明确。有的学生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高年级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来自教师,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学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学观念陈旧,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有的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3.来自家庭,在农村家庭中,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的占多数,这些留守孩子和他们的爷爷、奶奶在一块,老人的文化水平很低,甚至有的都不识字,他们只能问孩子有无作业,做没做?谈不上检查孩子作业完成的如何,也谈不上辅导孩子的作业。有的家庭对孩子的上学不重视,甚至有偏极的认识,认为读书没有用,有的人小学没毕业也照样发大财。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更得不到巩固,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下降。

二、学困生转化措施

了解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后,如何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我这几年一直关注和摸索的问题。

1. 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每一人都有自尊心,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们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只有对他们抱以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课堂上,我提出问题时,常常对学困生投去一束充满信认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用爱换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在平时的教学之余,我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放弃休息时间为他们“开小灶”,帮助他们补课,为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高兴。比如,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平常考试考十几分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已经上六年级了,但是二年级的乘法口决都背不全,更不说高年级的小数、分数的乘除法了,我提醒他从最基本的题目开始,教他学习方法,现在他在测试中可以考到五六十分了。

2. 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学困生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讲授速度要适合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放慢节奏,讲课时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小学生又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而那些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惰得去思考,所以教师应借助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以手巧促心灵。比如,讲圆面积计算工式推导时,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拼凑,推导出计算公式。另外,我在课堂教学时,对学困生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与评价。评价时,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进步处和闪

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学困生上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3. 适度降低要求,激发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不断纠正学困生学习数学时不良的习惯,逐步培养他们努力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书写工整,自学验算、预习、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分层布置,不搞一刀切。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的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数学题目虽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在平时教学中我常注意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用规律指导练习,从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要不断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学习的信心,破除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适度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外,还要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 优化外部氛围,有效形成合力。

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要转变数学学困生,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功能,学生间的学习互助,能使其在相互切磋中交流信息,取长补短。为此,我在班上成立了十几个“一帮一”学习互助组,每天中午我利用二十分钟时间开展互助行动,要求组长根据当天所学内容出些相应的题目给差生练习,做不至的给予适当的讲解,最差的学生由我来辅导,这样做既锻炼了优等生的解题能力,也能促进学困生的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每天让学生记录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定时检查学生记录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监督他们按时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家长每天都知道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为学困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改正自我、超越自我的家庭环境,家校联系,共同促使学困生的转化。

总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放弃学困生,更不能排斥他

们,应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找准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鼓励,用我们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为使他们早日取得进步,把他们培养成祖国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而努力!

7.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篇七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原因,自我转化

学困生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下, 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研究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增长点, 也是每一名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帮助学困生消除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 表现为生理特征趋于成熟, 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的状态, 受教育方法、环境、升学及前途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在自信心、意志力、情绪等方面存在心理障碍, 但他们内心深处却蕴藏着不甘落后, 要求上进的愿望, 只要“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因材施教”, 就能消除心理障碍, 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要培植学困生的闪光点, 注意诱发积极的心理因素。优秀老师总会寻找闪光点, 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学生, 不断对其微小的进步精心呵护, 细心培养, 适时鼓励, 让他们感觉受到尊重, 便会使其重新认识自我, 扬起探求知识的风帆。二要创造进步的机会。要经常耐心细致地帮助指导学困生参与教学活动, 组织他们动手实践,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发现, 在发现中感悟, 在感悟中理解, 在理解中运用, 不断满足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需求, 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增强学好的信心。三要奉献爱心, 重视自我能力的培养。“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学困生在学习上处于弱势群体, 转化工作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因此, 耐心细致地关爱, 持之以恒地呵护鼓励, 让他们不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希望, 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目的。切忌讽刺挖苦, 严厉训斥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 防止逆反心理的出现。四是利用有关讲座课程等, 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 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 促进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困生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 才会有他们天天向上的行为。

二、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困生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 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的向导, 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的统一起点, 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形式、方法和手段, 通过丰富多彩的主体实践活动, 创设乐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培养学习意识, 塑造学习精神, 优化学习氛围, 挖掘内在需要, 构建成功平台, 使学困生在浓厚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动下, 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提高, 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 巧设悬念, 置疑问难, 创设情境, 实习实验, 亲自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渴望, 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拾级而上, 达到有所收获, 有所提高, 有所发展。

三、指导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

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就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因而教师要让学困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如面批作业, 上课提问, 及时指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给他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促进学困生查漏补缺, 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问题, 要针对学困生怕做题这一点, 要积极引导, 使其克服惧怕心理, 反复阅读, 分析题目, 联系平时所学知识点, 揣摸题目意图,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进而寻找出解题的方法、步骤,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改进学习方法。同时, 还要结合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不同情况, 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 掌握克服学习困难的钥匙, 真正体验学习。

四、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 它是学生持久学习的动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 如何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 要仔细分析学困生产生不良习惯的内因, 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达到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的目的;其次, 要遵循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大处着眼, 小事着手, 科学计划, 严格要求, 长期训练, 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形成。如督促学困生课前预习, 引导他们专心听讲, 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等。同时注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必须持之以恒, 长期强化, 不断在教育中培养, 培养中教育, 促进他们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 达到由被动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的教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名优秀的教师, 不仅要在促进学困生自我转变上下工夫, 还要在改进教法上花力气, 达到会教和善教, 以提高转困工作的实效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实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选择和运用符合学困生学习实际及心理特点的方法, 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勤反馈”等适合他们“胃口”的教学措施;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设计一定梯度的练习题, 运用鼓励性评价的教育方式。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教育转变过程中, 把良好的学习方法贯穿于认识程序中, 把主体参与活动贯穿于教学设计中, 把能力的培养附着在知识的载体之上, 把情感教育融入认知过程中, 在切入点上巧触发, 堵塞点上巧疏通, 总结点上巧回归, 在学困生“心欲通而未通时, 予以达之;口欲言而未能时, 予以言之”, 对他们的评价着眼于未来, 侧重于发展, 以利于改进, 淡化学生间的横向比较, 注重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使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具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8.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篇八

我已连续六年担任初三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六年的工作中,我经常听到的令教师们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某班有几个学生上课连笔都没有,你想手把手教他,他都不跟你学。这样的情况几乎在每个班级都有发生,甚至在有的班级人数还不少,前几年最为严重。学生对于必须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学都不想学,怎么能培养更谈不上提高素质?经过我们的努力这种情况已有很大改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聪明,学生成绩不好,往往不是他的智力比别人差。有一则故事:一个学者要过河,当小船来到河中央,学者询问船夫到对岸的距离时,他发现船夫的语言有基本的语法错误,就很看不起船夫,说:“你这半辈子白活了!”船夫没说话。

船继续往前走,忽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夫问学者:“你会游泳吗?掉在水里能辨别方向吗?”学者回答不会。船夫说:“我的船就要翻了,你这辈子真是白活了!”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的是“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实践中,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想,如果让那个学者坐在教室里设计游到对岸的方案,我想他能设计出十几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现在教育提多元智能论,因为各种智能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该说,那个学生在哪一个领域里更聪明。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总是认为学困生与失败有必然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却远远超过优秀生。如一次在实验室上学生分组实验课,在做难度较大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却因操作错误或因害怕而使实验失败,而另一个组中两名学习很差的男生,实验做得非常成功,火星四溅现象非常明显,而且在整个实验中,操作规范、准确,再此引来了全班同学一片热烈的掌声。我对他们及时进行了表扬,希望他们对今后的学习更有信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及时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和培养学困生的良好个性,坚持优势诱导的原则,帮助学生走出“学困”取得进步。

兴趣是第一老师,要使学生走出“学困”,我认为使学生爱上学习,能主动地去学习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大部分“学困生”来说不是学不会,而是他们不学,兴趣、精力不在学习知识上。

记得有一名刚进入初三的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发现他对化学课一点也不感兴趣。每年升到初三的学困生,虽然其它科学得并不好,但对化学普遍很感興趣,甚至化学成绩比“优秀生”好,我们把他们叫做“化学专业户”,可见激趣对于学习来说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化学是初三年级的一门新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爱上化学,我准备了大量非常奇妙的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这名学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更不用说作业和小考,他根本不学。几天下来,我不得不找他谈话,从与他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他有:“其他科都没学,学化学一科有什么用”的想法,我对他的想法感到吃惊,但还是语重心长地给他讲道理:我们学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是很有用的,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了自己的将来我们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我希望这些话能对他起作用,因为和他有相同想法的不只一个人,所以我在上课过程中更注意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上一篇:读《淘气包马小跳》有感200字下一篇:雨晴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