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职会议上讲话

2024-08-20

新任职会议上讲话(精选8篇)

1.新任职会议上讲话 篇一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在宣布新任职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按照县委安排,今天,对你单位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宣布。

首先,我代表县委对新任职的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对你们提四点要求和希望:一是要加强学习,增长才干。站在新起点,谦虚谨慎,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及针对性,尽快转换角色,熟悉业务流程,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二是要齐心团结,合力共事。一定要充分认识团结的重要性,自觉修养团结共事的良好品质,班子成员之间要多沟通、多商量,做到心胸坦荡、相互尊重、民主决策、科学施政、精诚协作、凝心聚力。共同营造“气顺、风正、心齐、劲足”的局面,形成整体合力。三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要以身作则,转变作风,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求实创新、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不负重托,再创佳绩;四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职位是组织赋予的,要加强党性修养,终生珍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做到自重、自警、自励、自醒。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风,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谢谢大家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2.新任职会议上讲话 篇二

今天,来自全国美术界各方面的专家和各地文化厅(局)的同志们聚集一堂,共商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大计。我代表文化部党组,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部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应该说无论从政策环境、社会氛围,还是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文化建设都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美术是国家文化建设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美术往往担当着开创时代风尚之先的新文化引领者的角色,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最直观的见证,是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美术的发展,对于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样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文化部首次召开全国美术工作会议,就是要在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出发,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和研究在新时期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创我国美术工工作的新局面。通过这次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美术工作中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认真分析当前美术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把握美术发展建设的规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美术发展做出部署,进一步加强对美术创作生产的引导,促进美术事业繁荣发展,推动美术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面,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近年来我国美术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概括来说,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记录并见证社会巨大变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满足并引领人民审美需求的历史,也是一部在创新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发展道路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美术家们继承了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传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中,焕发出饱满的创作激情。他们努力推进传统艺术品种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探索外来艺术品种的本土化、民族化道路;同时,将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火热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关注和表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气象和人民生活的新风貌,创作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在艺术技法的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许多优秀美术家热情投身美术教育,在探索中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为美术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1949年7月,美术家自己的人民团体中国美术家协会宣告成立,此后,国家组建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等高等美术教育机构,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等创作研究机构,以及中国美术馆等展览和收藏机构。这些措施,为新中国凝聚和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家,整合了美术资源,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新中国美术人才的培养、美术创作的扶持和引导,以及美术成果的展示、研究和收藏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5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将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使文艺方针出现偏差,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给美术事业带来深重的灾难。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折,文化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彻底否定了“文革”的错误路线。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国的美术事业也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美术工作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文化建设日益繁荣的整体格局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美术创作与研究硕果累累,为国家创造并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新时期以来,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创作环境更加宽松,创作观念得到极大解放,创作方法日益丰富,创作题材更加广阔,创作形式更为多样,艺术的创新和各种探索得到包容,构成了美术创作多样性、多元化的丰富格局,美术创作空前繁荣。文化部参与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平台,推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近年来文化部举办了《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等一系列重大展览活动,也反映了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我国美术创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国家创造积累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与美术创作的繁荣并行,美术研究和理论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理论家们以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考、独到的见解拓展了史论研究和美术批评领域,逐步梳理和建构起中国当代美术的通史和专门史体系,以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引导美术创作,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史论基础,也为今后美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经验。

同时,我国的美术人才队伍迅速壮大,老中青三代薪火相传,已构成完整的人才梯队。他们一方面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继承传统但不固守窠臼,善于接纳和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创造着当代中国美术的独特面貌;另一方面,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能够自觉地将艺术实践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结合起来,以优秀的作品奉献社会,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与欣赏需求而积极努力。

(二)政策扶持和投入不断增加,美术事业发展得到进一步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于美术事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美术馆建设进入持续增长的阶段,美术馆成为各地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和热点。近十几年来,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山东省美术馆新馆等十余家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美术馆相继新建、改建完成。2010年文化部首次开展了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以评促建”,有效推动了美术馆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美术馆正式进入免费开放时代。

此外,国家通过重大文化项目加强对美术事业的扶持,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创作方面,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开始联合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投资超过一亿元,历时五年,组织发动我国老中青三代优秀艺术家,创作完成了104件优秀美术作品,并先后在10个城市巡展,观众近100万人次。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发展,实现了对当代美术创作的积极引导和有效扶持,也为探索国家财政投入和扶持艺术创作的新方式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家美术收藏,从2004年开始,文化部、财政部共同设立了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专项资金,10年来累计投资约1.75亿元,对数十位著名艺术家及其家属的捐赠予以奖励,共完成了逾万件优秀作品的收藏,不仅丰富了国家美术收藏,为艺术界树立了德艺双馨的典范,而且通过国家收藏进一步确立了美术作品的价值标准,对当代艺术创作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丰富多元的美术生态正在形成,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美术的生态结构也逐步走向丰富和多元。一方面,传统的美术业态形式,如画院、美术馆、美术学院等在历史上对我国美术的发展传承、普及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专业机构,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内部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新机制。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画廊、拍卖会、博览会等各种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多种类型的艺术聚集区在各地纷纷涌现,多种渠道的社会资源进入美术领域,促进了美术事业的发展以及美术品市场和美术产业的繁荣。多种形态并存的美术生态环境已初具规模。

我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通过政府和民间多种渠道举办和参与的美术交流活动内容丰富、非常活跃,各级美术馆成为文化外交的重要平台之一。外国主流社会和公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美术现状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也有了较为直接的感受。美术在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美术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是只有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不断开创美术事业的新局面;二是只有尊重美术创作规律,尊重美术家的创作主体地位,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以创新为强大动力,才能持续推动中国美术的繁荣与发展;三是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充分调动艺术家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逐步营造出多元、和谐、健康的美术生态环境;四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认真研究并正确处理好美术工作中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守国家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权,坚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提升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二、当前我国美术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的视野和大局的高度,着眼于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深入分析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应该看到当前推动我国美术持续健康发展既具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这一方面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契机。另一方面,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从国内形势来看,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实践取得巨大成就,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重要的资源。但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上的不发达、制度上的不完善、发展上的不平衡,对文化发展必然有着制约和影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也更加纷繁复杂,一些社会深层次矛盾以及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也更加凸显。

在认真研究思考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样一个重大命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文化建设面临的环境背景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认真思考要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一,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我们文化建设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资源,但也带来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我们既要研究如何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繁荣发展,又要研究如何做到去粗取精,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在新的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是文化建设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第二,在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条件下,当代的文化建设与过去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我们的文化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但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发展必然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所带来的约束和局限,我们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来进行文化建设。第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的深刻变化也给文化建设带来极其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发展文化,建设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使之与经济体制变化、社会体制变化相适应。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意识的深刻变革,文化建设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同时又要面对不可逆转的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多样的现实,这也给文化建设带来艰巨的挑战。第四,我们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信息化进程加快发展的形势下,以及城镇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从事文化建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是非常突出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浪潮中,如何推进文化建设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自己搞建设,经济建设是这样,文化建设同样是这样。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交流、交融、交锋,是不可避免的,全面的对外开放和全球化对文化建设的影响非常显著。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华文化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在国际文化领域、国际意识形态领域参与竞争,进行交锋,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都有它对历史的贡献,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才能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审美相互影响,既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精神理念、价值理念、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又要维护自身的文化安全,维护自身的民族文化个性,也是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文化建设中,我们一定要从宏观视野和大局高度着眼于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来分析和认识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形势和要求。作为党和政府管理和领导美术事业发展的机构,以及各级文化事业领导者,发展美术事业一定要有宏观尺度和战略思维,把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时期文化发展、美术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的认识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的需求,更加符合时代的特点和时代的潮流,从而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美术事业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从文化建设自身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各地在文化建设上更加自觉主动,社会各方面对文化发展的关注度、参与度空前提高,文化建设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但同时,我国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发展的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仍不尽合理,区域间、城乡间、门类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相当普遍,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需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所有这些,都对美术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我国美术发展整体繁荣发展的形势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创作与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美术创作呈现普遍繁荣的态势下,国家和人民都期待产生更多的具有思想深度和时代高度的、与伟大时代相称的、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美术精品力作以及能够开创时代新风尚和艺术新境界的大师级人物。当今世界,美术的发展与文化的整体发展一样,面对全球化趋势与本土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品种发扬光大与新技术文化拓展、美术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的责任与市场经济环境对美术的影响等交错互动的局面,原有的审美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开放性拓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模糊和混乱,市场利益驱动也成为影响创作的重要因素,导致近年美术创作与批评领域中出现了商业化、低俗化倾向以及创作浮躁、批评缺失、标准模糊等种种乱象。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美术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美术工作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还不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到目前为止全国仍有部分省份没有省级美术馆。已经建成的美术馆大多数没有固定的收藏经费,甚至有些美术馆基本的业务经费也难以保障。美术地域发展不平衡和美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比较突出,以美术馆、画院等为代表的公益性美术机构的自身专业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美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还不能完全实现均等化,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丰富、多元的审美需求,美术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美术管理的工作职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当今美术工作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文化主管部门对于美术工作的认识水平以及美术管理的观念和手段,还未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美术管理工作整体而言相对薄弱。许多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对美术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工作规划,也缺乏美术管理的基本经验、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地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地域美术发展的规划、管理和指导等工作职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

(四)美术品市场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

目前,美术品市场发展迅速,对促进创作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起了重要作用。但应当看到,美术品市场还缺乏健全的规范和行业自律,存在着恶意炒作、赝品泛滥的乱象和虚假繁荣的局面。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家独大”,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成长与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严重脱节。同时,美术品市场法规不健全,管理主体职能交叉与管理空白同时存在。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形式多样化、资本多元化、评估鉴定社会化等发展趋势与当前统一管理的法规缺失、监管部门的交叉管理不相适应,完善艺术品市场的法规建设、加强日常监管已经刻不容缓。

(五)美术的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中外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和交锋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美术的独创性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还相对被动。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中出现的中国美术作品,其来源相当复杂,水平参差不齐,还不能够比较充分地表达中国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还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真实面貌和整体水平,我国主流的美术形象要在国际重要的交流和展示平台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还需要作更多的努力:

三、努力开创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 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精气神,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广大美术工作者要充分把握时代机遇,乘势而上,自觉担当起人民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树立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的形象,这也是文化建设、文化“走出去”最基本的一个任务。要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把当代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所为,以及追求、梦想和道路,真实、全面、准确地向世界作出展示和诠释,使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民有更加全面的、准确的了解,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美术发展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术发展道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努力开创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的人格,把树立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美术工作的各方面,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借鉴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美术精品,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宏大的美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我们国家美术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老百姓,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与审美需求,提升中国美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促进中国美术事业的全面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条件,为人民群众创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增添满园春色。

具体来说,需要大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对美术创作研究的引导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发展道路,努力开创美术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美术创作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第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美术创作繁荣。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繁荣美术创作、不断增加文化积累是美术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美术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美术创作繁荣,必须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广大美术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把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崇高的艺术追求统一起来,树立精品意识、担当社会责任,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艺术创造活动之中。

一是要尊重人民群众在美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创作中体现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心声,关注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艺术选择,与时俱进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新变化,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积极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审美追求,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检验、评价美术工作的最高标准。二是要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在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如火如荼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获得体验、挖掘素材、提炼主题,真正把创作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表现人民群众鲜活的思想和真实的情感,把个人的艺术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摈弃脱离群众、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极端个人化的不良创作倾向。三是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精神,善于从当代中国人民伟大的实践中寻找和发现新的创作主题、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开拓新的审美境界。要特别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以振奋精神、提升品格、净化心灵的审美理想和熔铸着真、善、美的艺术形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总之,广大美术工作者应该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职责,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充分发挥优秀美术作品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功能和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丰硕的美术创作成果回报社会、服务人民。

第二,开展健康积极的文艺评论,加强美术理论建设。

面对当前美术界思想活跃、创作繁荣、良莠并存的现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引领多样化的美术思潮和观念,旗帜鲜明地鼓励、支持开展积极的、健康的文艺批评,强化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改变艺术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和文艺批评平庸化甚至商业化的倾向。要不断加强理论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理论体系,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树立起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美术工作实际的、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重塑文艺批评的学术规范和理性精神,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在引领美术创作价值和审美取向、提升群众艺术鉴赏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纠正不良创作倾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宣传作用,除专业媒体外,也要善于利用大众传媒平台以及现代的传媒手段加强美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不仅要为美术发展树立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而且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推介,特别是面向基层开展广泛的美术教育和普及工作,促进优秀美术成果的推广和共享,提高审美水平、培养艺术情趣,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第三,坚持德艺双馨的评价标准,造就优秀人才队伍。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大力提倡德艺双馨的评价标准,积极推进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的文艺领军人物,努力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美术人才队伍。德艺双馨,是党和人民对艺术家的期待,是对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艺术贡献和社会影响的最高评价。要提倡和引导美术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文化追求,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艺术水平,自觉地把德艺双馨作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造就一批人民喜爱的、既具有高尚精神追求又具有高超艺术才华的美术家队伍。

要为高素质的美术人才的大量涌现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广大美术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和平台,促使他们迸发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使他们的创造和贡献能得到社会尊重。要特别关注和加强对青年美术人才的培养和扶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美术创作及研究的资助体系,推动建立对于优秀美术人才的荣誉和奖励制度,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推动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对发展文化责任的主动担当,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广大美术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动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要着重处理好美术工作中的几项重要关系。

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要善于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中国的美术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和创造了高超的艺术技法和成熟的审美价值体系。20世纪以来,我国几代美术工作者在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中,特别是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的近现代中国美术的优秀传统。这些都是我国美术赖以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宝贵资源和财富。继承是创新的根基。今天我们顺应时代需求,探索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之路,必须以丰厚的文化传统为基础,坚守美术传统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精髓,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那种打着“创新”的旗号,为了标新立异而数典忘祖、蔑视传统、一味丑化民族文化的做法,割裂了中国美术发展内在的精神传承,是十分有害的。创新赋予继承新的活力。要立足新的社会实践,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对传统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文化遗产,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激发民族创造力和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和推动当代创新的强大动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国美术不断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仅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各国文化和世界美术的优秀成果,在吸收借鉴中不断丰富壮大中国美术的发展格局;而且面对形形色色、优劣并存的外来文化,要做到辩证取舍,要具有转化再造的能力,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以中国油画的发展为例,作为外来的艺术品种,油画在中国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就是“油画中国化”的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历程——中国的油画家们将外来的艺术形式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体现中国思想精神和审美趣味的,具有中华文化烙印的,表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油画风貌,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在充分吸收和合理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和加强我们自身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坚定自信和深刻理解是实现对外来文化很好地吸收和借鉴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画和书法是最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形式的突出代表,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标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时至今日依然拥有着最为广泛的创作群体和受众群体。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在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形势下,我们不仅需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中国画、书法等民族传统艺术资源的可贵价值,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以更加坚定地信心坚守民族文化的特质;更需要以奋发进取的勇气和锐意创新的智慧,不断推进民族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创造属于当代中国的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和创造力、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的民族文化,才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赢得地位和尊重。

要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要努力做到既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能够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倡导美术家在实践中热情歌颂和深刻反映当今时代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大力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同时积极适应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特征日益凸显的新形势,以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真心实意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充分地解放思想,破除限制,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对于艺术探索中的错误和失败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相信美术家们有勇气、有才华、有能力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能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开创美术创作的新局面。

我在这里还想讲讲如何正确看待并积极引导当代艺术发展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元的当代文化艺术形态。对于充满活力的多样化的当代艺术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判断。一方面,要充分解放思想,要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当代艺术是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和兴起的一种艺术样式,是中国社会进程中,现代化加速、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变化以及人们审美情趣趋向多元化的现实的反映,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形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不少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和揭示时代精神、表达多元审美趋向的具有艺术冲击力的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创新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探索发展的历程中还需面对和解决许多问题,有一些作品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盲目照搬、模仿、简单图解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或者丑陋怪异、趣味庸俗,或者以血腥、暴力、色情的渲染赚取噱头,或者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解构政治和丑化中国形象,进行伤害民族自尊的图式化表现。这些所谓“当代艺术”往往只是主观概念的肤浅演绎,不仅无关艺术个性表达和艺术创新的实验性探求,更谈不上艺术的当代性追求。因此对于当代艺术必须分析甄别,加强引导,倡导美术家们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遵循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和审美趣味的变化,要通过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和丰厚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更多的观众,鼓励艺术家积极探索建立起立足于中国自身的艺术评价标准和体系,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美术管理水平

推动美术事业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美术的管理水平,必须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关照美术发展的全局,着眼于美术事业的系统建设和长远发展,统筹协调各方面的美术资源,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美术发展格局。

从目前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想是不是可以把美术工作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美术馆为主体的美术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美术馆作为艺术类博物馆,承担着对于国家近现代以来视觉文化成果的研究梳理、收藏展示、公共教育的重要职责,对于国家文化积累和引导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使人民群众共享美术发展成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二是以美术院校为主体的美术教育系统。各级各类的美术院校承担着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为美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障和重要的学术支持。三是以美术家协会以及各美术专业社团为主体的美术行业组织系统。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艺术界重要的人民团体,成立以来在团结和组织美术家深入生活、繁荣创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党和政府团结和联系美术家、艺术机构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美术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美术家协会以及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中国画学会、中国油画学会、中国雕塑学会等为代表的行业团体和学术团体,也在推动美术行业自律、实现美术家维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以画廊、拍卖行等艺术品企业为主体的美术品市场系统。美术品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美术品流通交换、扩大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美术创作繁荣、加强美术普及、提升群众的审美素质、实现美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积极意义。五是画院系统。国有画院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机构形态,具有美术创作、研究、培训、交流等重要的专业职能,承担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研究的重要任务,要努力推出最具代表性的美术人才,能代表本地区最高水平的优秀作品,以及最能够反映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而充分发挥在当地美术发展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文化主管部门要在美术工作中实现对这五个方面美术资源的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和激发美术生产力和创造力,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美术生态。

第一,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美术工作的科学管理。

文化主管部门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认真研究新形势、新问题,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符合本地文化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美术发展规划,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切实加强对于美术创作的引导。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工作的长期性,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既不能放任无为,也不能盲目跟风、急功近利,更不能用暴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建设。例如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后,全国有十几个省区陆续开始组织本地区的主题美术创作活动。这对于推动地方美术创作发展和美术建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要立足自身的实际,尊重艺术规律,科学组织实施,切忌一哄而上,缺乏科学的规划,不尊重艺术规律,匆匆上马草草收工,造成美术资源的巨大浪费。要不断加强政府与文联、美协的联系沟通,加强对美术专业社团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群众性组织在团结美术家、促进学术建设、繁荣美术事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美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公益性美术事业发展。

大力加强对公益性美术事业的投入和扶持,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要求。目前,相比于教育、科技、卫生等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文化投入还相对偏低;在对文化事业投入的总量中,对于美术事业的投入也相对偏低,政策扶持的力度有待加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管好用好国家给文化建设投入的钱,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要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美术发展的新形势,增加对于公益性美术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保证老百姓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促进美术事业与产业的共同繁荣。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改善美术馆等公益性美术机构的硬件条件,而且要确保国有美术馆、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为本级的国有美术馆、画院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

同时,要把握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文化事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的有利形势,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社会各方面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文化主管部门对于民营的公益性美术馆、画院以及民间团体、艺术机构等要一视同仁,进行必要的行业管理和专业指导,引导其规范、有序地发展,在整体上不断完善和健全国家美术发展的总体格局,努力形成汇聚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调动公有制文化单位和非公有制文化单位积极性,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

第三,强化公益性美术机构的专业职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就必须不断强化公益性美术机构的专业职能,大力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要以推进美术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努力增强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免费开放为美术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馆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既要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积极发挥自身在推动当代文化建设和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明确自身学术定位和收藏规划,通过学术研究和收藏展示确立标准,引导美术创作和社会审美风尚。同时要坚持面向群众,充分体现自身的公益性,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公共教育和美术普及工作,形成特色和品牌,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使百姓共享美术发展的成果。

二是要深入开展画院内部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画院的“公益”性作用。在新形势下,国有画院要抓住发展的机遇,明确自身定位和职能,大力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激发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不断强化自身专业职能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发挥国有画院的资源优势,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画院要确保自身的公益性质,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公益作用,做到重心下移、深入基层,资源下移、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奉献优秀的美术创作研究成果,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规范美术品市场的发展。

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美术品市场监管体系,培育管理科学的、开放的、竞争有序的美术品市场,引导和规范美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努力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管理导向,始终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构建充满活力、公平公正、促进美术品市场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作为长期努力的目标。要积极推动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美术品市场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要旗帜鲜明地抵制美术品市场中出现的低俗之风、造假泛滥、诚信缺失、恶意炒作等不良倾向。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尊重美术规律,积极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与时俱进地创新美术品市场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倡导行业自律,鼓励社会监督,做好政策引导,努力实现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管三者有效协调和统一。

(四)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之一。推进中国美术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必须有国际视野、开放的心态和主动的姿态,坚持对外开放,在国际格局中繁荣美术,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中国美术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对外交流的目的是通过传播中国文化,使我们的文化真正能够吸引人、打动人,引起共鸣,赢得尊重,寻求理解与合作,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成果和现状,使外界全面、准确地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在进行美术对外交流中,要主动将能够代表中国美术发展水平、表达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优秀作品推向国际重要的展示平台,在交流的内容上要顾及全面,尽量做到传统与当代并重,中国特色与世界流行元素兼顾。同时要积极推动双向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要在推出优秀美术作品的同时加强美术人才的交流合作;不仅要面向西方发达国家,也要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既要通过交流借鉴和吸收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文明成果,又要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注重拓展文化交流渠道,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既要依托国家力量,大力提升对外交流展览的水平和规模,加快制定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规划,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国际交流、沟通机制,也要积极鼓励和拓展民间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对外交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展示中国美术的独特魅力和我国和平发展、文明民主、改革开放的新形象。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美术素养,又有前沿眼光视野的策展人,来推动中国主流美术作品走向世界。在国际美术交流中要争取掌握主导权、主动权,不能让国外的一些“基金会”和相关机构牵着鼻子走,要有我们的观点、我们的声音,在国际美术舞台上展现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同志们,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愿。广大美术工作者要珍惜时代提供的难得机遇,坚守文化追求,牢记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奉献自己的才华、智慧与激情。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美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拥有数千年深厚传统和充满活力的中国美术,一定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图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新任职会议上讲话 篇三

下面,结合现场参观和交流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有序、有效地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文明风尚向农村拓展。经过几年来全省上下以及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新农村建设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坚持把生产发展摆在首位,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最近几年,我们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粮食、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坚持走以工促农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村屯,促进了村级主导产业基地化、规模化、园区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组织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产联销联合,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强化、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市场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产业的不断壮大,使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逐步坚实。

第二,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不断改善农村民生,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抓“增收”工作中,各地坚持内部挖潜保增收、外部拓展促增收,广辟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收入连续登上4000元、5000元、6000元台阶,开创历史最好时期,广大农民自我发展、自我投入的能力显著增强。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问题。农村公路、饮水、电网、沼气、危房改造、泥草房改造等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农村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全省五年累计建设完成农村公路4.7万公里,解决了428.7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电网4081公里,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58.9万户,全面免除了23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在乡农业人口总数的99.07%,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达到74万,实现了应保尽保,56.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第三,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度改造村容镇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全省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治理“六乱”(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厕所乱建、畜禽乱跑)的要求,通过增加投入、动员农民出工出劳等多种有效措施,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促进村屯绿化、美化,“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六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工业集中区和畜禽养殖小区,积极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完善农村功能分区建设和管理。全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152个,大型秸秆气化站32个,户用秸秆气化炉2001个,户用沼气池8.36万户,73%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积极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建设村级垃圾收集场点3.3萬个。

第四,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帮扶共建,积极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动,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2009年现场会之后,我们全面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1000家企业重点帮扶1000个示范村。省军区和驻吉部队发挥自身优势,长期坚持不懈地支持新农村建设,既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又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前不久,省委又组织开展了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明确省直机关1000名处级干部定点接力帮扶1000个薄弱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帮建、村企合建、军民共建、社会捐建和干部回乡援建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流动,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规模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投入达到23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25亿元,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亿元,各级帮扶部门单位投入15亿元,发动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和企业捐助投入4亿元,乡村集体投入52亿元,农民自主投入94亿元。

回顾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历程,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实施“三动”战略,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战略部署和各项务实举措;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真抓实干、社会各界的倾情支持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市(州)、各县(市)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不断强化推动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使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省军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帮扶8个边境县(市),结合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出真招,拿实策,求实效,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各帮扶部门和大专院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履职尽责助“三农”、真心实意促发展;各帮扶企业和社会各界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以助农兴农为己任,慷慨捐资,真情奉献,互惠发展,体现了回报社会的美德和先富带后富的义举,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不辞辛劳,不畏艰苦,扎实苦干,冲锋在前,为改变当地面貌、富裕农民群众履职尽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在新农村建设中付出辛劳、做出贡献的各个方面、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许多矛盾需要破解,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发展层面看,尽管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富裕农民群众、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重任仍然十分艰巨,顺应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从工作层面看,尽管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但无论在工作进度还是在推进力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积极等问题。有的是畏难情绪严重、忽冷忽热,有的是办法不多、缺乏有效的抓手。同时,一些地方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好,“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认识、来谋划、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是全面启动内需、拉动社会消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思想上进一步坚定,在摆位上进一步突出,在行动上进一步自觉,在措施上进一步强化,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好政策、好环境、好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大背景,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更强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级财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支持“三农”的氛围日益浓厚,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条件更加成熟。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示范村功能建设,科学谋划村镇布局,构筑城乡联动的新型村镇布局体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筑结构合理的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生态建设体系;突出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上述要求,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不断增强新农村自主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新农村建设才能不断迸发活力、保持持久动力。在继续深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实施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百户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和人参、鹿业、林蛙、木耳、中药材等新兴战略产业工程及林业产业工程,依托我省丰富的粮、牧、林、特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村工业园区和种养小区建设,不断扩大专业村屯规模,实现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合作化。要把科技兴农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强化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提高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多途径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当前,我省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农民收入增长就会出现反弹,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资金落到基层、惠及到各家各户。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調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内部增收来源。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好新增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建筑和服务业领域。要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强化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收费,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有针对性、有效的就业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开展好“阳光工程”和“春风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提升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农民收入增长就快,农村面貌改变就快,城乡差距缩小就快。要把壮大县域经济、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化集中区建设,以此为纽带,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内在联系,拓展农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新解决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7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行政村宽带互联网通达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用电不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机遇,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在完成现有100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尽快再启动两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村屯布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以建设农村社区为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基础和公用设施。村屯建设要突出区域和民俗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建设,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东部重点是抓好空心村庄治理,20户以下的村庄要按照《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安排,积极引导迁村并屯。中部重点是建设中心村,抓好旧村庄改造。西部重点是抓好泥草房和危房改造,有条件的也可集中建设新村。城郊重点是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行统建农民新村。要结合村屯改造,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强化道路硬化、排水设施、清洁能源、垃圾处理、院落整治、绿化美化亮化、集中饲养小区、村屯周边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建设,努力创建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新农村。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尽快改变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力度,全力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网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工作,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切实抓好农村扶贫开发,稳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乡村文化阵地,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要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积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体系,增强服务民生的实效性。要加大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要把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全面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畅通农民诉求渠道,健全有效化解矛盾的体制机制,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吉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事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省上下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抓紧抓好,在原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第一,强化组织推动、帮扶共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突破口,作为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方面,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省、市、县三级领导要经常深入村屯,帮助解决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的实际问题。要组织开展好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创造工作条件,加强激励约束,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要强化“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帮扶包保工作责任落实,对帮扶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调度,切实解决好农村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效。要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第二,加强实践探索、政策创新,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农村财税政策、资金整合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户籍管理政策、平等就业制度等政策措施,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特别要注重整合城市各方面资源要素,通过落实帮扶责任和自愿捐助共建等措施,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更好地发挥市带县、城帮乡作用。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追究相应责任,做到以奖促建、以罚促动。

第三,强化资金整合、捆绑投入,集聚新农村建设合力。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整治。要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优先为示范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简化程序,增加贷款品种和贷款规模。省、市、县有关部门,要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作的总体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和建设任务,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在资金安排上实行打捆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

第四,坚持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全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严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的质量关、标准关,坚持杜绝出现烂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防止劳民伤财。要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则,不得强迫命令,真正把建设的决策权、主导权放在农民群众手中。要把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办好民生实事有机结合起来,今年省委、省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关于新修农村水泥(瀝青)路2000公里、建设1700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个、新增绿化美化村屯2096个等13件实事,要逐项研究、逐项落实,确保件件着实、件件办得圆满,让群众满意、农民高兴。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新任职会议上讲话 篇四

区委召开新任职干部集体谈话会议,对近期调整和提拔任用的35名科级干部进行集体谈话。区委书记出席并讲话:

新任职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做对党绝对忠诚的卫士。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绝对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有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坚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在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上不折不扣、坚决有力,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新任职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勤政为民的公仆。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积极打通民生的“堵点”、疏导民生的“痛点”、治理民生的“盲点”,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更加注重学习,结合自身岗位和中心工作,努力让自己的知识储备、知识更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要拥有“夜不能寐”的责任心,多做些深入的调查研究,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开创工作新局面。

新任职干部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做不懈奋斗的先锋。要胸怀全局、服务大局,自觉站在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提振肯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在各自岗位上以无私无畏、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攻坚克难,勇于胜利。要精准发力、善作善成,学会牵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把工作热情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尽快打开新的局面。要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牢记“在岗就有责、守土必尽责”,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慢进即退的紧迫感、寝食难安的责任感,脑子里时刻想着工作,扑下身子干好工作。

5.在宣布任职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受省委组织部的委托,在这里召开宣布同志任职决定的会议,省委、省委组织部历来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我厅的干部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和关心,这次省委、省委组织部对领导班子的充实配备,是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和工作需要,慎重研究做出的决定,我们一定要坚决拥护。在这里,我也代表对同志到任职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下面,我向同志们简要介绍一下同志的基本情况:同志,汉族,年月出生,湖南郴州人,研究生学历,19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月起任处处长,19年月起任处长。

同志经过部队多岗位的锻炼,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行政管理能力,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工作有魄力,思维敏捷、思路清晰,业绩突出,熟悉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他开拓创新精神和学习总结能力都比较强,工作认真负责、深入细致,作风正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局观念强,注意维护班子的团结,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相信同志一定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继续发扬过去好的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加强学习、大胆开展工作。在的领导下,与领导班子一-1-

道,紧紧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努力探索,锐意进取,在新的领导岗位做出新的成绩。

下面,我代表厅党组对同志以及领导班子、同志们再提几点要求:

一、要充分认清当前卫生监督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卫生事业关系着亿万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深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众的密切关注。自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卫生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承担全省卫生监督执法,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卫生监督保障。随着医改工作深入推进,卫生监督系统承担了大量的医改工作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志要把这次任职作为新的起点,与班子同志一道,进一步认清和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饱满的精神、更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

二、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

学习是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的捷径。新的岗位对我们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学以致用。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习卫生及卫生监督的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工作部署,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同志经过多岗位的锻炼,相信通过加强学习,会较快进入新的岗位和角色的。

三、自觉加强和维护团结。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强调指出,全省上下要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确保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下团结,团结是一个集体、一个班子建设首要问题,也是力量的源泉。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讲团结,讲大局,讲配合。对此,班子成员要有个明确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一切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维护本单位的团结统一。在班子内部,党政一把手要起带头表率作用,要自觉加强和维护团结,要充分调动副职的积极性,遇事多沟通,多商量。要心胸宽阔,善于团结一班人一道工作。班子副职要有较强的配合意识,多当参谋,多出主意,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地维护班子团结。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干部。没有团结什么也干不成,没有团结就是死路一条。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一个领

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象征,是一个领导班子良好的整体形象的标志,也是我们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和保证。

四、强化自律意识,自觉廉政勤政。

坚持以自律为本。职务意味着奉献,权力意味着服务。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严要求自己,时时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立言立行立德上下功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警醒自己,防止不健康的东西从微小处打开思想防线缺口。纯洁社会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圈,努力练好“拒腐防变”的内功。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领导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要求同志们不做的,自己肯定不要做,要求同志们做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敲警示之钟。

同志们,推动事业发展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在充实加强后的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的工作部署、指示和决定,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卫生监督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6.新任职会议上讲话 篇六

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对X有深厚的感情,少年时期曾在X求学,当年X人民给了我知识、力量和关怀,这些一直都是我前进的动力,今天尤其感到这种动力的强劲。去年我来到X工作,虽然还只有短短X个月时间,但X人民公诚勤俭、敢为人先的精神令我备受感动和鼓舞。今天,大家选举我担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这是全体代表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此,我向各位代表,向X万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X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发展,依法治市工作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20XX年,X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X项工作获得全省先进,这是前所未有的成绩。当前,我们正在决胜全面小康,“十四五”规划发展也即将起步,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我市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人大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新的更大平台。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夙兴夜寐、奋发勇为,才不负大家的支持与信任。

刚才我手抚宪法面对国徽进行了庄严的宣誓,在此我向各位代表和全体市民作出庄重承诺:

一是把信念融进血脉。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信念理想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我认为,有了伟大的理想信念,才会站得直、立得稳、行得远。我将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融进血脉,任何时候都不动摇。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远x想与现实工作结合起来,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刻牢记入党初衷,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市委核心地位,做到人大工作与市委的要求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是把人民放在心中。人大的根基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作为一名为人民群众代言的人,我将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思想上视人民群众为“主人”,感情上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在工作上为人民群众当“仆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衡量工作的标准。切实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把责任扛在肩上。“为官避事平生耻”,我将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担当作为,和人大的同事们一道,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市委确立的“文化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聚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及时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工作机制。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不断增强刚性监督,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使人大机关成为代表真正的“娘家”。进一步丰富代表活动,保持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増强人大工作成效,以民主凝聚民心民力,以法治保障改革发展,以监督促进政策落实。

四是把纪律挺在前头。作为人民的代表和党的干部,我将时刻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公正用权,心中有戒。自觉做到永葆学习动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等,时常自省自警自励。将党纪党规深植于心,践之以行。带头遵守法律和纪律,带头遵守党内的规矩,带头遵守各项制度。干干净净为官、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干事。抓好人大机关纪律作风建设,建设人大机关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

7.新任职会议上讲话 篇七

在行业整治方面,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建设系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了对有形建筑市场、清理拖欠工程款等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交易行为,扎实开展全区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和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城市居民拆迁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强化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完成了对社团脱钩的整治工作等,为端正行业风气做了大量工作。

在开展机关效能作风建设方面,我厅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以落实“三项制度”为契机,推进机关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制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贯彻实施“三项制度”办法(试行)》,在区直机关率先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了“双百授权、审管分离、阳光操作、限时办结”的行政审批模式,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建设部党组的肯定,成为我厅2007年工作的亮点之一。自治区建设厅也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在党风廉政教育方面,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认真抓好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以案说法进行警示教育,加强廉政文化进单位进机关的工作,创新廉政文化活动载体,形成良好的党风廉政氛围。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认真抓好信访接待与矛盾调解,处理大量的信访材料,为维护稳定做出了贡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行业整治

一是《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情况。继续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将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规范规划审批权力作为重点,完善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强化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城乡规划管理行政行为的监督。

二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住有所居”的总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在房地产规划、开发建设、销售中以权谋私等问题。督促检查年度住房建设计划的编制和落实,重点监督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以及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计划和具体地块、项目的落实情况。加强对廉租住房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解决。

三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排目标顺利完成。加强对既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促进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和节能改造。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约束性指标。

四是推动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风景名胜区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风景名胜区管理。

五是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加大对村庄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督导地方政府加强对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分级审查制度、农宅拆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新农村建设中不顾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强拆强建、盲目建设等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

六是认真开展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规范住房公积金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七是切实加强对房屋征收拆迁工作的监管。全面贯彻《物权法》,进一步完善房屋征收拆迁的配套法规政策,加大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法规政策落实到位。

八是积极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大力推进新《劳动合同法》在建设领域的贯彻落实,加强对规范劳务分包、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发放、保险费缴纳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探索建立企业劳动用工诚信机制。加强对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工作的监管,督促施工企业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符合规定的居住场所。

九是加强建筑市场招投标监管体系建设。开展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专项检查,创新招投标监管方式,探索研究科学、规范、合理的评标办法。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机制。

十是完善市政公用市场监管制度。以落实《关于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的意见》为重点,加强对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进程的监督。坚决纠正市政公用行业限制和侵害消费者权利、设置服务陷阱、推行强制服务和指定消费、搞价格欺诈以及乱收费等损害群众消费权益问题。

十一是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继续加强对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的检查评估和问题整改,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抓好已经出台的相关配套文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积极探索治理商业贿赂与有关资质、资格审查相结合的监管办法。深入开展建设系统治理商业贿赂理论研究,重点抓好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增强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的实效。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我区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

(一)克服因循守旧观念,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结合建设系统的实际,我们面临继续解放思想的问题:一是如何克服因循守旧观念,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克服自满保守思想,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如何克服狭隘封闭观念,增强开放合作意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四是如何克服片面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要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确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我区建设行业的实际情况,探寻发展规律,找出影响发展的主要矛盾,逐步消除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胆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我区城乡建设事业的大发展。

(二)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真正实行“两手抓”、“一岗双责”、“两同时”,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格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行政业务工作,两项任务同时抓、两个责任同时定,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要抓好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牵头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会同协办单位共同抓好落实;协办单位要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以及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加大考核监督力度。进一步拓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和事前监督,实现关口前移,增强监督效果。

(三)要认真抓好信访工作和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领导干部要亲自处理信访件,重要的信访领导要亲自接待,出主意,出办法,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建设系统的稳定。对建设工作中出现的腐败案件,要严肃处理,从严治党,整肃风纪,对腐败分子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加强和改进查办案件工作,不断提高办案质量,正确使用办案措施,增强突破案件的能力。要从违纪违法案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使相关部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堵塞漏洞,完善制度,从而使查办案件起到治本的作用。

(四)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8.新任职会议上讲话 篇八

一、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药物作为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和合理使用,从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实现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这不仅是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执政理念。

第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的重要举措。医改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药品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集中关注和反映的焦点。当前,药品价格虚高是造成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也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着力于降低群众基本用药负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通过基本药物统一制定价格、集中招标采购、合理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提高报销比例,将切实有效地降低基本药物的价格,让广大群众受益。同时,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将有力保障群众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国共有药品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700多家,批发企业1.3万家。产能总体过剩,产业相对分散,造成药品营销成本过高,竞争力差,制约了医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将有效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有利于降低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成本;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提出了今年推进医改的10项工作。目前,这些工作都在积极、有序推进。其中,基本医疗保障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本药物制度涉及到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多个体系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医改能否顺利推进。今天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工作,既是对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也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本药物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坚定决心。

同时也要看到,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重大利益的深刻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制度实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入分析制度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困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为了稳妥推进这项制度,国务院决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并明确了今年的分阶段任务。时间相当紧迫、任务十分艰巨,这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集中力量,全力加快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二、明确任务,准确把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

按照国务院推进医改的统一部署,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的工作任务是,不迟于12月份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要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确保制度框架不走样、不变形,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确保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量、保质供应,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用药的首要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将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以省为单位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各地要进一步细化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操作细节和管理办法,确保基本药物保质保量,及时配送到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到不缺货、不断档。

二是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下降。基本药物由国家制定零售指导价格,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的零售价格(包含配送费用)。基本药物定价要兼顾生产厂家和广大群众的利益,既要考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鼓励企业生产基本药物;又要切实降低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各地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基本药物招标环节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全国统一市场,坚持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同时,也要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社会各方的监督和效果反馈。

三是要确保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医保报销。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这在制度建立初期尤为重要。要严格配备使用制度,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要同步落实好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选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还将对群众用药习惯,特别是过去习惯用“新药”和“贵药”的群众产生影响,在制度实施初期,群众可能出现不理解或不习惯,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要结合制度的实施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四是要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相应减少,需要同步建立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今年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补偿资金应在政府财力承受范围内,各地要落实好政府卫生投入的相关政策,政府补偿要及时到位,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还要强调的是,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以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收入产生影响,要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以药补医”这一有利契机,加快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改进服务质量获得合理报酬,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

三、扎实有序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崭新的制度,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今年关键在于开好局、起好步。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有序有力推进,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的大量工作主要在地方,省级政府要切实负起主要责任,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办法,抓好制度的组织实施。一是要尽快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确定2009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市、区),进行药品需求测算,制定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实施办法。二是抓紧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要深入贯彻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文件精神,统筹协调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各个环节建设,确保不迟于12月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制度取得实效。

第二,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明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给地方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地方要在中央确定的原则和框架下,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基本药物定价、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方式,确保药品生产供应,降低基本药物零售价格。要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制度实施的效率。考虑到地区差异,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初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省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严格把握。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注重制度实施的统筹协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性强,涉及到发改、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工信、商务等诸多部门的职能和工作,要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地医改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协调工作,把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动落实。一是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本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时间表和工作步骤,有序有力推动制度实施;二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深入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周密制定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做好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遇到需要多部门协商的情况,医改办公室要积极服务,加强统筹协调;四是督促地方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实现预定目标;五是加强信息收集和经验总结,动态跟踪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通报工作進展;六是监督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纳入本地医改工作考核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年底进行考核总结。

上一篇:费用报销管理办法下一篇:扶贫改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