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社区2010年工作思路

2024-11-13

西大社区2010年工作思路(共8篇)

1.西大社区2010年工作思路 篇一

孙吴县新华社区在城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热心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在社会各届的关心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现将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呈上。

一、社区概况

新华社区位于孙吴城区中心地带,东起建设路,西至解放路,北起铁道线,南至南山脚下,辖区面积76.8万平方米。现有居民3803户、9895人,居民小组97个,流动人口62人,原社区办公室建筑面积128平方米,现因动迁暂借住办公场所面积约200平方米。有电脑、打印机、电视机、dvd机各一台,图书室有藏书1770册。社区工作者7人,专职治安员7人,兼职治安员17人,驻区单位33个。新华社区是全县商服、金融及文化教育中心。人行、工行、一中、一小均坐落于辖区中心位置,少年宫、中心文化广场、铁路文化广场为居民提供了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场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社区办公条件大大改善,社区居民享有的公共资源日益扩大,逐步形成了组织健全、服务完善、环境整洁、稳定和谐的发展局面。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工作

新华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84名(包括流出17人),其中社区工作者4人、离退休人员27人、下岗职工40人、复转军人8人、大中专毕业生3人、其它2人。入党积极分子2名。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队伍有了明显变化。支部于今年9月29日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采取自学、集中学习、送学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有书写能力的党员都做了学习笔记,写了心得。于11月14日通过了县检查指导组的验收,进入了分析检查阶段。

结合创城工作,组织支部党员志愿者和在职党员进行义务劳动6次。召开驻区单位座谈会和在职党员进社区联席会2次。全年共有2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二)社区居务活动

社区坚持居务公开制度,本召开了四次居民代表大会、四次协商议事委员会会议,将社区各项事务向居民代表及时公布。于今年6月成立了社区民间组织同乐秧歌队,并坚持活动。在端午节、“八一”建军节及国庆节与长跑协会共同组织了百名居民健身长跑活动。社区足球协会、篮球协会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建立健全了十种人档案及“六板五个一”。开展了邻居节、长跑、义务劳动等百人以上大型活动四次。

(三)计生工作

按照城区计生工作站的部署,我们加大了管理力度,实行小组长负责制,他们经常为社区通报信息,对计划外怀孕和流动人口加强监督和管理,发现孕情及时反馈。全年本社区新出生人口72人(其中男35人、女37人),今年做到了无漏报、错报现象。四项手术73人,对其中当年生育和四项手术的育龄妇女,社区都进行了每季1次的随访。为了宣传计生政策,全年共张贴计生墙报5期、黑板报4期、发放各类计生宣传资料810份。对流动人口加大管理、宣传力度,做到了簿册整洁规范,形成了规范管理网络,达到了档案管理标准。全年有500余人次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类保健知识讲座。

(三)综合治理、司法工作

结合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家园活动,加强对治安员的培训和管理,定期召开小组长、义务治安员工作会议,使社区信息灵通、处理问题及时得当。今年以来,我们利用多种形式向居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治安员和居民的法律知识学习,全年共组织干部居民学习法律知识1500余人次,参加法律大集两次,发放各种法律知识宣传单4000余份、防火宣传画1000张、《公众防灾应急手册》XX本、《漫画新消防法常识手册》70本、健康教育宣传单、小册子1800份。张贴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画12张,张贴普法标语15张。举办大型消防知识讲座一次,参与人数达79人。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的法律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社区为一名回归人员办理了每月130元的低保,并发放贫困救助金250元。为一名回归人员介绍了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23起,调解民事纠纷6起,为垃圾清理纠纷和房屋租赁纠纷,调解率达100%。

(四)文化工作

建立了新华社区博客,并能及时更新内容。通过开办三位一体家长学校、开展邻居节及广场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加了居民间的沟通,使每个居民都有了一展风采的机会。今年7月至8月,与县图书馆共同举办了暑期系列读书活动,参与者达120余人。由于邻居节活动开展得别具特色,荣获了全省第四届邻居节组织奖。

(五)环境卫生整治

结合创建省级卫生城活动,年初,社区在城区办统一部署下,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制定宣传方案,成立了创城领导组织社区两委会班子成员和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分组定点分片做好

环境整治管理工作,并层层发动居民小组长、党员、低保户、治安员等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动员,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活动开展以来,共向居民散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健康手册800余册,张贴宣传画40余张。出板报五期。在户外设立一块大型宣传牌、两块宣传栏、室内设一块宣传板。全年共组织两次大型健康知识讲座,向居民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参加人数达210余人次。8月7日,利用第四届社区邻居节居民综艺活动的契机,以知识问答和文艺演出的形式,向居民宣传创城及健康知识。全年共组织义务劳动11次,共清理卫生死角27处,清运垃圾60余车,清挖边沟900延长米,修垫巷道一条。免费发放蟑螂药2800袋、老鼠药2600余袋。

(六)社区服务

1、帮扶救助工作

社区成立了一帮一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帮扶制度,扶持弱势群体。全年社区党员、干部共捐助衣物94件,工会为下岗职工结成6对“一帮一”帮扶对子,使贫困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我社区贫困台胞马新华夫妻二人均是下岗失业人员,马新华爱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无重体力劳动能力。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她家是因病致贫,社区给她办理了低保,并为她申请了3万元的无息贷款,扶持她开了一家烧烤店,使她有了脱贫的机会。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社区工作人员以民情日记为抓手,对贫困居民及弱热群体进行逐一走访,能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我们将访查到的情况及时向上级及相关部门反映。国庆前夕,社区工会为11名下岗困难职工发放了大米和豆油;为9名新婚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营养素;为低保户19户、39人新申请了廉租房补贴,对61户123人申请购买廉租楼的低保户进行登记,并进行公示;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59户、426人。全年共为32户贫困居民办理了低保审批手续。

2、劳动保障工作

全年共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年检850本。为650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灵活就业补贴手续。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70人(每人3-5万元无息贷款)。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种类培训430人次,劳务中介30人次,劳务输出24人。发放各类招聘信息XX余条,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

3、残疾人工作

本社区共有残疾人48名,其中21名是低保户。今年我们为2名残疾人申请了轮椅,为1名残疾人安排了交通协管员的公益性岗位。为5位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基本养老保险补贴。

4、红十字会和优抚工作。今年为4名因病致贫人员申请了红十字会大病救助金1200元。为优抚对象张全和免费办理了医疗保险。春节前组织社区干部居民为边防大队官兵包过年的饺子,促进军民共建。

5、老年工作。建立健全60岁以上及8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为社区老年人介绍保姆9人。看望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共计5人次。请中医院7名专家为76名老年人免费体检。社区党员干部为家安托老所老年人打扫卫生、测量血压。

三、存在不足及2010年工作思路

一年来,新华社区工作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了社会各届和居民的认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社区大、人口多、工作人员忙于事务较多,有些工作还抓得不够深入扎实;二是社区工作者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有待社区在明年的工作中予以落实和解决。

展望2010年的工作,我们新华社区将积极围绕城区办及市民政局总体工作目标,结合社区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学习教育。组织社区班子成员、党员骨干着重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完善全体党员生活和管理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社区两委会班子、支部书记、党员骨干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发挥社区自治功能,认真执行社区自治章程和各项自治制度,办事公正公平、监督措施落实,群众满意。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服务项目多样化,积极开展社会养老、敬老爱幼服务活动,开展健康咨询量血压等服务活动,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作,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大力宣传计划生育,热心为育龄妇女服务。

四、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巩固创城成果。每月自查2次,发挥社区内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做到社区内净化、绿化、亮化、无脏乱差,确保环境整洁干净。

五、活跃社区文化,广泛宣传居民公约,提高文明新风、文明行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法制宣传,青少年校外思想道德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等各类宣传和培训活动。管理好图书阅览室。社区党支部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等各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六、搞好社区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完善调访一体化组织网络,健全矛盾纠纷信息收集、快速反应、协作调处等三大机制,重点关注社区内各类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矛盾。认真做好户籍管理及出租房的管理,形成群防群治,杜绝黄、赌、毒现象。抓好安全防范工作,配齐配好消防器材和社区共建单位一起搞好本社区的防火工作,经常性的开展安全防火教育,确保一方平安。

七、做好劳动保障各项工作,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政府劳动部门、社区的关心下,实现稳定就业或自主创业,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习,提高为居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管理、科学服务,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

2.西大社区2010年工作思路 篇二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 按照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 认真落实《规划纲要》, 大力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建设, 继续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努力推进自主创新,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动强市富民、富县强镇;着力抓好城市建设, 打造“绿色肇庆, 宜居家园”, 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为“十二五”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

本地生产总值增长1 4%,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 2.6%,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 8%、1 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 2.7%;万元G D P能耗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排实现“十一五”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 9.5%;合同外资、实际吸收外资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外贸进出口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达4 2.5%;全社会R&D投入占G D P比重0.9 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 切实抓好“六个着力”:一是着力壮大经济规模。抢抓《规划纲要》实施的机遇, 积极实施“双转移”战略, 全力打造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高地, 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央企、省企落户肇庆。二是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是着力抓好“四大经济”。加强园区载体建设, 促进产业集聚, 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推动资源型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推动港口物流业有新的发展。四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实重大项目工作责任制, 重点推进工业、交通、能源、城建等重大项目的谋划建设, 增强投资拉动作用。五是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力支持肇庆高新区加快发展, 积极推动两市两区的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实施富县强镇工程, 切实支持山区各县发展特色经济, 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六是着力保障民生。加快推进五大民生工程, 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切实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扩大和改善公共服务, 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努力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

切实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培育和建设, 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住国家继续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机, 继续扩大开发性金融合作;认真研究政策, 积极争取中央、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继续做好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 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中央、省的项目笼子;推动政银企合作, 努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 促进民间投资。千方百计刺激消费,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认真组织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下乡并兑现政策补助。努力优化外贸结构, 推动外贸出口稳步发展。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力度,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拓展农村内需市场。

深入实施《规划纲要》, 全力推动广佛肇一体化发展。

推动广佛肇三地建立更加紧密合作机制, 深化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等八大领域的合作, 落实2 0 0 9—2 0 1 0年重点工作计划中的第一批合作项目。按照省加快“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任务, 推进各项工作。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集聚发展为重点, 全方位推进与广佛地区的对接发展, 重点抓好珠三角城际轨道广州至肇庆段、珠外环高速公路江门至肇庆段、广肇高速公路二期建设, 配合加快贵广和南广铁路肇庆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按照省的统一部署, 抓紧研究配合建设好珠三角绿道网。建立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工作跟踪检查考核机制, 完善考核奖惩办法。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和要求, 及早谋划“十二五”规划, 争取在上半年完成编制工作。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 培育发展城市经济。

着力建设“绿色肇庆、宜居家园”, 推进城市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 完成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以及端州旧城区和北岭山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争取“大肇庆”的整合方案尽快获批, 抓好“一江两岸”规划建设, 加快“东扩南连”步伐, 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强化经营城市理念, 用足用活用好“三旧”改造政策, 切实加快宜居城乡建设。加快清理闲置土地, 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积极实施鼎湖区路网改造扩建, 启动牌坊广场改造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对城市出入口整治, 加强道路交通规划管理, 努力缓解城区交通堵塞问题。巩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 提升房地产业发展水平, 积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意文化产业, 发展壮大港口物流业。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

切实加强园区建设, 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按照尽快实现产值达5 0 0 0亿元和建设成为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 加快肇庆高新区建设和发展, 扩大融资规模,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增强产业集聚功能, 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央企、省企扩张发展的重要基地。德庆、怀集两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其他县 (市、区) 已有的工业园区, 积极探索市场化手段加快园区开发建设, 提高产业承接能力,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扩张。继续创新招商机制和方式, 瞄准5 0 0强和大企业, 精心策划和组织好各类经贸洽谈活动, 加强对台港澳、美欧、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 落实重大项目促建促产制度, 力争引进重大项目和实际吸收外资取得更大突破。同时, 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富余劳动力劳动技能, 支持配合省开展技工院校“百校扶百县”等活动,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加大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饮料、金属加工、汽车配件等支柱产业的集聚和扩张。积极培育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继续办好省市共建汽车零部件基地等产业基地和高要金利五金、广宁林桨纸一体化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切实抓好节能减排, 加大对技改和增资扩产企业的协调跟踪和服务力度。推进和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快成果转化, 建设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新材料产学研创新联盟和精密压铸产业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积极培育“肇庆企业5 0强”, 力争今年有2-3家企业实现上市融资, 并有多家企业进入广东现代产业“5 0 0强”。抓好列入省“千百亿”技术创新计划的1 0 0个项目, 争取一批重点创新项目成为全省“自主创新1 0 0强”。加大工业品牌培育、申报力度, 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品牌和著名、驰名商标。

着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积极实施富县强镇工程。

(六) 着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积极实施富县强镇工程。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切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 抓好“七大农业项目工程” (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肇庆农业现代园区、优质稻产业工程、重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工程、中心区花卉园艺产业带、柑桔主导产业带、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的规划和建设,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抓好富县强镇工程的规划、实施和责任落实, 推进县城和中心镇规划建设,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和劳力优势,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 确保如期按质完成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扩大省卫生村创建覆盖面。加快农村泥砖住房、危桥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继续实施农村“一户一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争取参培人员创业率达8 0%以上。推进新一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安全工程、职教基地建设。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和设备配套工作, 全面建成一村一规范化卫生站, 加强重大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扩大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扎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确保端州城区建成廉租住房1 1 1套、经济适用住房3 0 0套。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市新一中和市图书馆等项目建设。继续做好支援汶川克枯乡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 确保今年9月前全面完成援建任务。抓好安全生产, 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突发事件处置, 积极推进“三项建设” (警务信息化、执法规范化、警民关系和谐) , 完成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和实现“五个一网”工作目标, 加大对严重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断改进政府服务, 努力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3.西大社区2010年工作思路 篇三

一、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特困残疾人实施救助

1、利用春节元旦、国庆中秋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困难残疾人慰问,今年以来共慰

问残疾人700余人次,慰问金、慰问品共计20万多元。

2、资助15户残疾人危房改造(拆迁户)每户6000元。

3、光明行动任务圆满完成,为4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复明手术。为47名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免费发放了轮椅。圆满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精神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其中住院病例20人(3600元/人/年),免费服药项目100名(400元/人/年)。

4、为残疾人落实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发放残疾人乘车优惠卡726张。

5、为考上大中专院校的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子女落实扶残助学金政策,今年有33户残疾人家庭享受到此项政策。

6、配合区劳动部门为重度残疾人落实城镇居民免费医保有关政策。配合区民政部门对重度残疾人实施分类生活救助。

二、做好残疾人信访维稳工作

做好残疾人代步车信访工作。配合执法局、交巡警等部门加强残疾人代步车主的思想教育工作,减少非法营运现象。多次疏导群体上访人员,为我区安定稳定工作做出了努力。日常通过来信来访接待、入基层现场协调及法律援助等形式,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约80例。

三、《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残联)任务分解完成情况

1、圆满完成了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建成后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920平方米,总投资约650万元,目前,我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从建筑面积、功能设施等方面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得到了上级残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福乐家园”建成并开班。技能培训、康复训练、特奥运动等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受到省市残联一致好评。

3、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我区已办理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823本,位于各城区第一。

四、2010年残联工作思路

1、加大康复工作力度,将为8名下肢重度残疾人配备多用康复床和安装假肢;为2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1500元/人);为12名重度的智力或精神残疾人实施居家养护(5000元/人);为5名学龄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治疗(10000元/人)。

2、逐步健全残疾人保障体系,将为考上大学的贫困残疾人学生或残疾人子女实施一次性扶持,本科2000元/名;大专1500元/名,中专1000元/名;将为10户特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拆迁补贴),6000元/户。

3、逐步完善成人智障者托养机构的工作机制。以全国特奥会在福州举办为契机,把特奥工作和我区福乐家园工作结合起来,对内逐步建立健全有关工作机制;对外加大宣传,让全社会更加重视智障人问题。

4.2010年人才工作思路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2010年**市人才工作要点》,根据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动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我镇加快推进“诸北小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按照“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相适应、人才配置的市场规律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要求,大力度改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大规模开展人才教育培养、大幅度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使我镇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鼓励人才干出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具体举措

(一)以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为中心,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凝聚人才工作合力

1、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实现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实体化运行,将其设在镇组织纪检科。健全一年两次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讨论决定人才工作规划和重要政策,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商议协调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并提出建议。建立人才工作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及时了解和通报各单位人才工作的重要事项、重大活动、重点工作进展等情况。不定期地对各单位落实镇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计划和重点工作部署等情况开展督

促检查,推动人才工作各项具体任务的落实。

2、完善人才工作管理网络。调整完善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络员三级人才工作网络体系,重点建立联络员制度,继续抓好规模、苗子以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提质扩面工作,聘请相关企业人事负责人为联络员,明确相关职责,定期交流通报情况,有效整合全镇人才工作力量,构建左右协调、上下衔接的人才工作网络。

3、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开展人才资源调查,摸清人才资源底数。通过对重点企业的调查摸底,全面、准确掌握全镇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的总量、结构、专业、分布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库。同时,在全镇范围内树立一批典型,发挥先进示范带领作用,着重要提升海亮人才工作层次、理顺盾安人才工作体制、提炼万安人才工作亮点、鼓励露笑人才工作创新,加强宣传和信息工作,及时宣传、推广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面上工作。

(二)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实施开发培养,打造人才高地优势

1、继续开展“三百人才”培训工程。在按计划推进培训课程基础上,一要拓展培训的深度。邀请一些国家、省级著名经济学家或学者来讲授经济形势、经营方略,帮助企业经营者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扩大信息量。二要注意培训的层次性。要根据企业经营者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的高低,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实行分层次的培训。三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的内容做到切合企业经营者的“兴奋点”,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

2、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育力度。举办村级两委会干部业务培训班,每季度一期,分别对党建工作、计生政策、文化卫生、土地政策、统战工作等农村实际业务操作方面开展培训。深化大学生村

官“队伍建设年”活动,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成立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制定管理细则,完善考核办法,切出专项考核资金,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继续依托**镇成人党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

3、加强中小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广交会等集中展示平台,打响**品牌,提升引才资本和声誉;以企业家协会、商会等形式,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教育、引导和服务,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依托上述平台组织企业经营者开展1至2次外出考察,进一步拓宽企业管理者的视野,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

4、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力度。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架起高校与企业科技合作的桥梁和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并以此为载体,继续探索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机制”,鼓励企业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5、加快推进技术操作人员知识化。继续依托在海亮、盾安、万安等企业和**镇实验职中、总工会职校设立的25个培训点,广泛开展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法制教育,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鼓励企业针对职工具体操作岗位组织专项培训,开展技能竞比,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

(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加强人才工作保障

1、探索建立人才工作服务中心。整合劳动管理所、教育部门等资源力量,从信息共享入手,加强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贯通,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人事服务质量,重点推

进人才引进、人才测评以及发布人才供求信息等服务工作。探索建立人才回流机制,为外出务工后回镇的人员提供信息咨询,创业帮助等。同时,服务中心下设维权中心,常年聘请法律顾问,24小时开通维权热线,及时解决劳资纠纷、治安纠纷。

2、健全人才长效服务机制。扶持农村、企业兴建工人新村、职工公寓,优先供应建设用地,减免相关配套费用,为引进的外来人才减轻房租压力,优化居住条件。同时将切出专项资金,推出三百套“人才公寓”。其中一百套限价格、限面积,面向一线技术骨干,每套房子政府补助三万。另二百套面向管理人员,每套房子政府补助五万。继续实施“爱心服务一证通”工程,依托外来建设者服务管理分中心、外来建设者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使外来建设者在问医就诊、子女入学、超市购物、文化娱乐等享受一系列优惠和实惠,为外来人才提供深度服务。开展为人才办实事活动,尽力为各类优秀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3、扩大人才工作宣传效应。围绕全镇人才工作重点,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树立各种典型,提高人才的社会政治地位。继续在引进人才中开展荣誉居民、优秀科技人才、优秀外来建设者等评选工作,并将较为优秀的流动党员推选为**镇党代表、人大代表,目前已有2名外来建设者党代表。

5.西大社区2010年工作思路 篇五

一、鼓干劲,促和

(1)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为迎接、庆祝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顺昌县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于8月8日上午组织举行了活动启动仪式暨踩街活动,社区居民、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团员青年、妇女、学生代表等近千人参加。组织开展了“融华杯·快乐周末”女子气排球比赛、“蝶景湾杯”游泳公开赛、“海堤杯”男子乒乓球团体赛、首届“沃特杯”三人篮球赛、“天香杯”男子篮球赛、“融华杯”少儿围棋赛、“大丰收杯”顺昌钓鱼大奖赛、“动感地带杯”三人篮球对抗赛、全县小学生篮球赛、“移动杯”首届社区篮球赛等一系列为庆祝首个全民健身日为主题的活动。承办了南平市儿童篮球比赛、钓鱼俱乐部联谊赛、围棋团体赛、老年人柔力球比赛等。举办了顺昌县“体彩杯”庆“三八”女子气排球赛、庆“五一”全县职工太极拳团体赛、“国投杯”乒乓球团体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进一步带动了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时,加强对城乡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的引导支持,县体育总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目前,各单项体育协会和全民健身辅导站(点)达30个,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人口达8万人以上。

(2)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为热烈庆祝建国60周年,组织开展多项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县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了“‘歌颂祖国·唱响顺昌’爱国歌曲大家唱”和“‘移动杯’乡村歌手赛”,各乡镇(街道)都举办了文艺晚会和歌手乡村选拔赛;县文化馆举办了“迎国庆60周年”集邮展览、“‘神六杯’齐天大圣文化旅游节”摄影作品展、第二届政协“宏丰杯”书法篆刻大赛暨书法展、县老科技工作者书画摄影展等,作品累计500多幅;郑坊乡文化站举办了乡村书法摄影展,征集摄影作品近百幅;县电影公司组织开展“国家·爱”神州行数字电影下乡巡映活动,在社区、乡村放映19场次。

在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庆期间,举办第七届畲族歌会,来自全县11个少数民族村的29对畲族歌手和自愿献唱的歌迷近百人在顺昌畲族祖居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华阳山上进行形式多样的演唱;支持畲族村——田坪村举办“相约田坪”畲族民俗文化节,内容有畲族风情摄影展、畲族歌舞表演、畲族村土特产展示、畲族饮食文化、畲族银杏村旅游等;举办了“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庆祝建军八十二周年”慰问晚会、“文化三下乡”慰问演出、春节书送春联等活动;今年共举办、协办了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广场活动20场次;为了推动全民读书活动深入开展,构建“书香型”社会,在“五一”长假期间,县图书馆在体育馆举办了第二届图书优惠月公益文化活动,展出正版库存新书5000多种,优惠价为4折,每天前来浏览、购买图书达近千人次。

二、勇争先,敢争先

(1)体育竞技再创辉煌

我县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各个赛场上勇于拼搏,捷报频传。李健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沙滩排球比赛中为福建体育代表团赢得本届全运会首枚金牌,也是南平市运动员收获的唯一金牌,又以福建代表团旗手的身份出现在全运会开幕式上,这代表了福建体育的最高水平,为顺昌争赢得了荣誉。黄忠在亚洲锦标赛中获得男子94公斤级抓举第三名、挺举第二名、总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目前,我县已有侯玉珠、张国政、李健、陈华生、黄忠等国际运动健将5名、国家运动健将8名。今年8月,赖枝成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新中国举重“伯乐奖”,张国政被授予“新中国举重突出贡献奖”。我县培养输送的8名运动员代表南平市参加省少儿举重锦标赛,获得女子乙组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第一名,男子丙组抓举第一名、挺举第二名、总成绩第一名,其他组别均获较好成绩。

我县男、女儿童排球队代表南平市参加省赛,均获第四名;组队参加省第四届城市社区运动会三人篮球赛获第二名;组队参加南平市少儿游泳比赛获9个第一名、12个第二名、5个第三名、团体总成绩第二名;组队参加南平市少年儿童暨传统校举重比赛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五名;在南平市少儿篮球赛中,我县获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三名;在南平市老年棋牌比赛中,我县2名选手分别获得象棋第一名、围棋第三名的好成绩,并入选福建省第八届老年运动会集训队。

2009年1月,县少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我省仅有10所体育学校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本次成功创建“国家高水平体

育后备人才基地”,将为县少体校本周期(2009年——2012年)筹集体育经费100余万元,同时新增编制3个,调入体育专业人员1名,这对进一步改善体育基础设施,提高业余训练水平,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年,我县5所体育传统校中,顺昌一中(排球)、金桥学校(田径)被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命名为“福建省首批体育特色传

统校”。

(2)文化赛事硕果累累

我县选送5名舞蹈选手参加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3名选手进入决赛,其中顺昌二中选送的龚炫子获群文成人组表演铜奖,这是我县近二十年来参加此项比赛获得的最好成绩;元坑镇3名村级文化协管员代表我县参加全市村级文化协管员文化技能比赛,在综合知识问答和专业技能比赛中表现优异,荣获第一名;选送的3名业余作者创作艺术作品在南平市第三届“农家乐·奔小康”农村文化艺术节书画、剪纸、摄影作品展上获得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高中良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集《灵芝仙子》在南平市“新华杯”闽北改革开放30周年好书评选活动中,获优秀图书奖,它是本次获奖书籍中唯一的民间文学作品集;选送的《欢庆喜鼓》被列入南平市第二届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开台节目。

三、抓落实,见成效

(1)齐天大圣文化工作

在我县开发建设宝山风景名胜区建设和齐天大圣文化研究推介方面,我局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积极参与筹办5月16日在厦门举办的“海峡两岸齐天大圣文化论坛”,获得四项重要成果;积极参与9月8日至10日我县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福建顺昌)齐天大圣文化旅游节”,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开幕式布置及民俗表演活动等工作;协助峰岭村、谢屯村等民俗表演队伍在福州购置服装、道具,并派出专业人员辅导规范了民俗表演的内容和形式;组织文体系统全体人员参与舞台和看台布置、音响安装、调试以及物品摆放,精心组织民俗表演活动,同时派出专业人员参与指导祭祀、巡安活动。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卓有成效的做好齐天大圣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宝山风景名胜区的宣传推介,完成对宝山寺南天门进行归拢性整理,建设了南天门山门、大圣祖庙祭坛和护栏。我局积极参与大圣朝圣广场选址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深入上湖、谟武、宝庄、河垄等村实地勘查,专题调研选址方案,共同整理形成了4个初步选址方案,报县领导审核、参考,同时完成了“顺昌县齐天大圣大观园建设项目”等3项文化产业申报工作,参加了10月29日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

(2)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争取省上资金207万元,完成埔上镇“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建成村级农民健身工程点16个、社区篮球场1个,安装健身路径17条;基本完成建西、仁寿综合文化站改造;建成“农家书屋”28个;县图书馆建成电子图书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各1个,配置图书防盗监控仪3台、电脑27台、少儿图书3000余册、报刊125种;县电影公司在原有2台数字电影放映机基础上又添置2台,实施“2131”电影工程得到了保证,已完成农村电影放映1550场,被省电影公司、省中心院线公司评为“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先进单位”。

(3)业余训练工作

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完善对体育传统校的管理。主要做法:经常性给予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制定了专业人员定岗、定责、挂项目制度,他们定期到传统校和班队进行指导和沟通,保证传统校业训水平的不断提高,业训机制不断完善;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不让传统校开展业训工作有后顾之忧;对业训教练员、老师给予关怀,为业训教练员和老师排忧解难,让他们一心一意抓好业训,打下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的良好基础。年初组织召开全县业余训练工作会,要求着力抓好少体校、体育传统校、学校课余训练的网络建设,培养优秀后备人才,部署组队参加2009年省、市少儿体育竞赛等有关工作。认真做好南平市少儿参加省赛注册工作,在教育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局于4月下旬完成了举重、游泳、跆拳道、排球4个项目37名运动会的注册工作,其中新申报注册运动员15名。

(4)文物、“非遗”普查工作

加强文物保护,完成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寺大殿二期维修工程项目,大殿前廊副阶变更修复工程和前殿维修工程;认真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本县已有文物点的复查工作已全面完成,新发现文物点普查任务也将在年底前全面完成;确定元坑镇陈氏三大栋、宝山双圣庙为涉台文物;做好元坑镇陈氏三大栋二期修缮保护工程现场技术监理和有关项目经费落实,积极抓好元坑镇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工作。

县、乡(镇、街道)两级均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利用“文化遗产日”时机,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利用电视走底字幕、简报信息宣传等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发挥村级文化协管员的作用,组织新聘的129名文化协管员参加普查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负责普查申报工作的指导;全县共收集非遗线索1584条,调查项目1224个,编撰县、乡镇(街道)两级普查成果汇编14卷,计81万字,并对重点项目进行影像摄制,录像15小时,录像资料6盒。

(5)文化出版市场管理

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我局持续加大网吧管理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聘请30名“五老”网吧监督员、5名行评代表督促网吧管理工作。成立了“顺昌县文化娱乐行业协会”,通过网吧行业间的自查、自评和相互监督检查,加强网吧行业自律。建立网吧经营诚信档案,建立“黑名单”,凡3次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我局将依法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抓好网吧日常管理:一是文化稽查队每周至少对网吧进行3天的巡查,二是采用“时间差”办法,在中午、傍晚、晚上时间突击检查,三是领导安排和群众举报必查。积极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办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案件8起,给予违规经营网吧警告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同时配合工商管理部门查处“黑网吧”3家。

认真开展“扫黄打非”行动。重点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低俗音像制品。2009年全市侵权盗版音像制品及各类非法出版物集中统一销毁行动4月28日在南平举行,我局上交近年来收缴的非法音像制品1.12万片(盒)。加强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采取拉网式排查,每个文化经营点都不放过,依法缴获非法音像制品500多片(盒),非法“口袋本”出版物200多本,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与各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联合县消防大队对我县城区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共出动36人次。全程监督管理营业性演出活动,保证演出健康无害。副县长易才卿11月16日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全县文化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艺室预防甲型h1n1流感会议,我局立即组织文化市场稽查人员检查了城区文化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艺室等场所的消毒、通风情况,确保群众休闲娱乐的健康安全。

(6)机关建设和队伍建设

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创建活动。广泛发动宣传,组织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保持办公楼环境卫生整洁。认真开展结对扶贫济困活动,向台湾“8.8”水灾灾后重建捐款1730元;县图书馆赠送34套阅览桌椅给洋口、洋墩等5个乡镇文化站,送书下乡1000多册;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元旦、春节期间积极指导驻军部队开展的文体活动,帮助编排节目。

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并设立综治安全员1名。制定了“平安单位”创建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逐级落实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增加了平安建设经费及“三防”经费的投入,共投入2万多元,用于添置、安装体育馆防盗报警器、安全门和消防器材。对社区平安共建提供了人、财、物的支持:支持金溪社区新建篮球场1个,投入3万元(含器材1.5万元);建光社区健身路径1条(价值0.8万元);积极参与社区“一站式”服务建设,投入资金0.9万元(中解、建光、棋盘3个社区各3000元)。

加强互动联动工作和挂钩培植平安创建示范村工作。确定一名班子成员,挂点负责,筹资2000多元慰问南亨村困难村民;经常性沟通联络挂钩村(坊上村),与镇、村共同研究制定平安建设的创建规划和帮扶措施,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对挂钩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村综治服务站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其中帮扶资金1.5万元,体育器材1.5万元。

做好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明确系统内党政一把手及机关责任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责,与各单位签订责任状。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宣传工作,积极参与以“树立婚育新风、共建和谐社会”为主体的计生宣传月活动,组织计生影片专场放映、在播放故事片之前播放人口与计生幻灯标语和加映等形式进行宣传。对互动联动村计生困难户进行帮扶,得到村民的认可。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廉政勤政、治理商业贿赂等方面宣传教育活动,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全过程。规范监督与专项治理并举。逐级开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组织民主测评,接受群众监督,开展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反对奢侈浪费工作,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抓好三项谈话制度的落实,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今年,我局确定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主题是:加强对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引导、扶持和支持,满足健身、娱乐需求;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有效发挥体育指导员和文化协管员作用。在工作中,把握工作重点,落实领导责任,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党风政风行风三项责任一同履行。创新工作方法,改变查找问题方式,采取领导班子摆问题、系统内部查问题、请老干部提意见、向社会群众征求意见等形式深入查找问题,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继续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局党政办已编印《顺昌文化体育出版信息》14期,刊登信息130条,本系统信息员已在“海峡体育网”、“海西文化信息网”和南平市文化与出版局、市体育局简报(网站),《闽北日报》、《顺昌新闻》,市、县电视台等媒体刊播新闻信息稿上百篇次。

2010年,持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贯彻到文化体育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按照“四求先行”、“四个重在”、“四个带动”的要求,服务顺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工业强县营造氛围,为推动我县文化体育事业作出贡献。

(一)加大农村文化体育阵地投入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欢迎、讲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用好上级的鼓励政策,继续推进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俱乐部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在项目规划、工程质量等方面加强指导与管理,把好事办实、事实办好,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完善我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效发挥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设备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发挥好公益文化体育事业单位作用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切实抓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文化下乡进社区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宝山寺第二期——南天门修缮工程项目、经费申报工作,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年内争取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挥好文化馆辐射农村、社区的功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开展艺术扶贫活动。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结合中心工作和重大节庆活动举办多场有一定影响的大中型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齐天大圣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的研究联谊和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抓好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组织有规模、有影响、有效益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深化“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促进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发动、指导行业、部门和单项体育协会开展经常性、小型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制度化。

(四)加强业余体育训练

以备战第十四届省运会为杠杆,巩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成果,着力抓好少体校、体育传统校、训练班队三级网络建设,加强体教结合,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办成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乐园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加大投入,完善业训机制,鼓励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配齐配强教练员队伍,扩大业训规模,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畅通输送渠道,完善输送工作,为我县竞技体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

(五)规范文化出版市场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进一步明确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和完善对文化娱乐场所、电影院、体育馆、网吧、印刷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把《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组织开展好公共娱乐场所整治工作和网吧专项整治,持续加大网吧监管力度,深化对网吧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高网吧经营者的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扎实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加强对印刷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法规宣传。全过程对营业性演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我县文化与出版市场健康有序。

(六)提高文化体育工作队伍素质

6.安监局2010年工作思路 篇六

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还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我们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强化责任意识,严格监督管理,广泛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牢牢把握“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这一治本之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省、黑河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结合,以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为主线,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为建设“平安北安”,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减少一般事故,控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力争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确保不突破黑河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三、重点工作

(一)建章立制,进一步落实“两个主体”责任

1、落实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管主体责任。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管主体责任。明确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安全生产职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职”制,严格落实政府及其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二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对乡镇、部门和有关单位及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政府及其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三是严格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根据《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制定考评办法,加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力度和频次,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2、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建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企业化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按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必需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质保障、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应持证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积极开展应急救援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完善经济政策,进一步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注重通过制定、完善相关经济政策,强化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适时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建立安全费用提取等经济政策,引导企业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从完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督查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创新行之有效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方法措施,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指导,全面规范企业的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法。

(二)狠抓整治,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1、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一是重点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公众聚集场所及学校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二是突出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和重点工程的安全专项整治,努力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三是抓住六小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突出整治文化娱乐场所和餐饮业,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开展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治理。

2、深化隐患排查,落实整治措施。一是继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隐患排查力度、排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生产经营单位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基础设施、作业环境、现场管理、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机制,突出排查重点,抓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对象、重大活动,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隐患的动态情况。三是着力整治安全隐患,严格整顿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边查边改,对能立即整改的,及时予以整改;对一时难以治理的要排出计划,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控,严防事故发生。

(三)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1、加强监管监察。一是强化专项监督检查、综合监督检查、联合执法检查以及举报案件查处等监督检查制度化,定期检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情况、存在问题等,及时督促企业排查事故隐患并做好整改。要不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促进企业在生产中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安全监管,强力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坚持“首查不罚、整改不罚、不改必罚、重犯重罚”的原则,将执法重点从事后查处、事故处理向日常监管、现场监察转变,加强执法检查的计划性,开展打“三非”、反“三违”、防“三超”活动。三是加强执法监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执法效率。

2、严格追究责任。一是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对存在安全生产不良记录的企业,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实施停产停业整顿,实行重点监管,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和一切优惠政策,推动各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二是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加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查处力度,对发生人员伤亡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必须严格调查程序,从严处理,真正做到“四不放过”,不论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哪个企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从严追究,严肃处理。三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狠抓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认真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限期完成。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加强整改过程的监管,专人负责,确保整改过程不出事故。隐患整改期间无法确保安全的,一律停产停业整改,隐患不排除,不能恢复生产经营。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或整改无望,无法保证安全的,要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关停。逾期不改或故意拖延不改,除坚决予以停产整顿或关闭外,还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肃追究企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演练

1、增强有关应急预案实操性。加强应急预案有效衔接,提升应急预案管理水平。认真组织编写数字预案,着力推广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演练率。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充实人员,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对危险源、危险区域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完善动态监控机制。

2、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务求在推进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机制建立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并适时进行总结评估,选择成熟的示范点在辖区内推广,逐步建设应急管理示范区。继续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指导,通过派出指导组、召开座谈会、推广国内外先进经验等,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3、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对口协调部门要加强队伍管理,着力抓好人员训练和设备配置,做到队伍与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对口,与预案紧密衔接,真正成为处置突发事件的强大主力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专家队伍综合水平,为应急管理专家参与应急管理科技攻关和实战参谋创造条件。

(五)勤政廉政,进一步提高安监队伍素质

1、加强安监队伍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不仅要加强政治学习,还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掌握业务技能。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紧紧围绕提高安监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安全监管、执法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着力改善安监队伍业务素质不够强的局面。三是建设学习型队伍。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和考检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找准业务学习监管监察实际工作的结合点,深入持久地开展业务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2、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不断强化全局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廉政等方面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湛、作风上过硬的安全生产执法队伍。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制度。凡是与企业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要公开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完成时限等方面作出承诺,强化机关工作的透明度,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六)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1、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以“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以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为主线,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板画、黑板报、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讲解“三违、四不放过”及应急逃生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让广大群众更多的了解安全生产常识,增强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素质。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服务活动。通过“五进”,即安全生产“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活动,分发《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知识》等宣传品和现场解答群众有关咨询,培养群众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修养。

7.2010年人才工作创新思路 篇七

一、加大人才激励,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人才政策的落实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江都市人才引进暂行办法》,拟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江都市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优化各项人才政策,确保人才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工资补贴制度和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制度等各项人才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加大人才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将今年5月定为人才工作宣传月,拍摄人才创业专题片,编辑《专家风采录》。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在人才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全社会形式“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大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设立有突出贡献人才奖,对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给予10万元以上的重奖。拟于下半年评选全市“优秀人才”20名和重才爱才的“伯乐”20名,并给予2000-5000元左右的奖励。同时,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激励机制。拟于今年4月举办全市企事业单位“薪酬设计研讨会”,探索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拟于今年6月在市人民医院进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将人才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所产生的效 1

益直接挂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岗位、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

二、加快人才引进,在集聚人才上下功夫

1、以活动为桥梁招才引智。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法,大力开展引才引智活动,不断增强辐射力与凝聚力。一是大力实施赴外招聘。拟于今年3月和11月组成“江都市人才招聘团”,由市领导带队,财政买单,分别赴东北、西北人才市场和省内外高等院校集中采购我市急需的各类人才,力争年引进各类人才1000名以上。二是联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拟于今年3月和12月在市人才市场举办“扬大毕业生双选洽谈会”、“扬州职大、电大毕业生双选洽谈会”,专车接送毕业生来我市双选就业。三是结合市文化旅游节、经贸节、花卉节等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开展招才引智。拟在 “江都经贸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中国江都经贸节〃人才与科技合作交流会”。四是积极发挥人事部门专家渠道广的优势,联系专家教授于今年5月开展“江苏省机械工程专家江都行”活动,邀请他们为江都机械行业“会诊把脉”,通过他们的才智,为江都经济发展服务。

2、以市场为纽带配置人才。认真办好固定人才集市,年内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4次以上、专场招聘会3次以上。加快人才网站建设,全新改版人才网页,提高网上人才配置

率和网站点击率,力争年访问量达40万人次以上,年网上配置人才3000人以上。大力开展人才公共服务,推进人才工作进区、入园、到企业。尝试开发人才测评、人才诊断、人才猎头、人才派遣、薪酬设计、管理咨询等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依靠行政手段,实现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资源共享。年内联办一次“江都市人力资源交流大会”。

3、以载体为依托集聚人才。一是以长青农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依托,吸引更多的博士后进站工作,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力争把博士后工作站建成全市化工行业的公共科研开发中心,建成人才成长最快、人才效益最高、人才密集度最大的创新创业平台。同时,积极申报新的博士后工作站,力争建站2家以上。二是以雅典娜园艺公司引智示范基地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力争把“基地”建成全市花卉产、发、研及销售中心。三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拟于今年7月与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普通高校合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实习与培训基地,并由市财政给予实习生一定的生活补助,吸引毕业生更好地为江都经济服务。四是筹建留学人员创业园,在政府统一规范下,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创办“江都留学人员创业园”,投资兴建各类专业孵化器和公共服务中心,并以完善的功能、优质的服务吸引留学生来江都创业。

4、以借脑为形式柔性引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

用”的人才新理念,实施人才柔性流动。积极推行《特聘工作证》制度,凡持《特聘工作证》的柔性人才和可享受引进人才的同等待遇。拟于今年下半年举办“外籍人才联谊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柔性人才由市政府授于“荣誉市民”称号。

三、加紧人才培养,在人才能力建设上下功夫

1、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为目标,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围绕发展我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企业的目标,尽快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走出去学习,到苏南、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接受现代经济理念、现代管理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分批组织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到国外知名企业、大公司学习考察和短期培训,培育一批熟悉国际经济和法律、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职业经理人,一大批善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2、以提高科技攻关能力为目标,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全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急缺的高层次人才需求,积极与南京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我市急需的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培养一批与我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人才,形成我市以机械、电子、船舶、汽车、医药、化工、农业、建筑为重点的“八大行业人才高峰”。年内组织实施“515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即重点培养出5名以上在国内或省内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10名以上在扬州市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声望的专家或学者,50名以上在全市各学科、各行业成绩突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3、以提高实用能力为目标,建设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围绕我市花卉园艺、水产养殖,畜牧饲养等特色农业项目,联合市农林部门开展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工程。拟于上半年利用雅典娜园艺引智基地,举办一期花卉园艺培训班,下半年与扬大农学院联办水产养殖培训班。同时,启动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年内评定农民职称1000人以上。

四、加强人才管理,在人才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开展“2010年度江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严格按单位申报、集中审核,个人述绩、专家评审的程序,评选出20名江都市级专家,并于七月份召开表彰大会。同时,创新专家考核管理机制,实施专家动态考核与跟踪管理。拟于下半年对江都市级专家实行全面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专家将采取相应措施直至取消专家称号。

二是开展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围绕我市建筑、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农业等支柱产业的项目研究与开发,拟于下半年与组织部共同开展高层次人才研发项目资助工作,所需资助经费由市财政列支。

8.西大社区2010年工作思路 篇八

各位代表:

现将大地乡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一如下汇报,请给予评议:大地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和挂钩联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宁波高桥镇扶贫结对单位的关心帮助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强班子、正作风、抓发展、上项目、增收入、保稳定、促和谐”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乡情认识,优化提升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绿色大地,创生态大乡”的发展目标,突出抓发展、保民生、强班子三个重点,团结一班人,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乡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到今年12月底,全乡农村农业经济总产值3386万元,工业总产值3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

一、抓好农业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呈现新亮点

(一)、发挥高山优势,培育农民增收新经济增长点。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高山乡镇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实施“七大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按照立足本地,体现特色,典型引路,市场运作,形成规模的产业发展思路,规划好发展好大地特色产业。在发展格局上,实施发展产业“311”计划,即3/5人外出务工经商,1/5人员发展养殖业,1/5人员靠山吃山发展笋竹两用林及中药材。在发展产业上,实施彰显产品的差异化策略,通过典型引路,政策扶持,提供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紫色番薯、杏鲍菇、红米、马兰头、高山茭白等特色种植业。充分发挥立体生态殖

大地乡党委书记---吴伟东 示范基地作用,积极引导周边农户发展立体生态养殖业。在发展方式上,以“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进行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加强科学管理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知名度,提高农产品效益。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柳山头等村种植100余亩高山茭白长,试种杏鲍菇3万余袋,种植紫色番薯200余亩;郑公洋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以点带面,发展了稻田养殖500余亩,山羊养殖合作社养殖山羊200多头;大地村草本中药材金银花、厚朴和白数等种植300多亩。

(二)、拓宽就业渠道,劳务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乡党委政府利用与宁波高桥镇扶贫结对的优势,同时依托“天津超市”、“绿色山珍市场”等大地籍老板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通过亲带亲、邻带邻,全力引导和鼓励青年农民实现异地创业,解决好“走出大地发展大地”的问题,全年外出务工人员4300多人,实现农民劳务收入2800多万元,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全面完成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作为解决民生民本的最大问题来科学谋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低收农户奔小康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

继续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技能。全年实行5期技术培训,达400人次。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增加收入。实现劳动转移143人。开展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引导发展产业,提升低收入农户“造血”功能。2500元以下383人实现了脱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完成了 13个行政村林权堪界和IC信息录入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危旧房改造,切实解决农民“建房难”的问题。完成危旧房改造95户,其中批建设新房15户,修缮加固80户。来料加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留守村民的技术培训,使得我乡来料加工事业取得明显进步,至今年年底已对139名留守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并创造来料加工金费达3.5万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鼓励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今年我乡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合率将达到97%以上,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率达99%,农村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实施情暖孤老工程,老人幸福安度晚年。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对老人的生活给予全方位帮助,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医等难题。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乡党委、政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迎难而上,抢抓机遇,争取支持,科学规划,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形成新一轮“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工作格局。康庄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完成了柳山头村、蔡放和水溪村康庄公路建设的路面硬化,动工兴建董岭、驮洋和粗洋康庄公路,成功的破解了丁大公路拓宽改造通班车关乎3000余人口出行难的“卡壳”问题。全年在建康庄公路总投资2700万元,全程达52公里,占全县今年在建康庄公路五分之一。并对建好的康庄公路进行了全面养护。完成了水溪等11个村农民饮用水安装工程。安装了8个村广播有线电视。村庄整治有效开展,完成郑公洋和余公岱两村村村庄整治。完成大地村污水处理工程,进一步净化美化村容村貌。上马建设乡文化中心综合楼。建好水溪村级办公楼。推进村卫生室、村老年活动室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管护好农村公路和自来水。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3000余万元。国土资源有序开发。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加大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实施土地开发项目二个,完成开发130亩。生态文明村建设初见成效。抓好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推进农村村容村貘美化亮化,努力做好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两沿四区”坟墓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全乡13个村共有142座坟墓登记在册,已重点完成对公路沿线1000米以内的坟墓进行深度绿化整理工作。共整治坟墓142处。

四、利用“创先争优”等活动载体,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一)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有效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干部学习机制。以“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建立服务型政府”为根本要求,强化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健全全体干部学习制度,把“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巧用 “庄式学习法”,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努力形成“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做知识型好干部”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和工作制度。坚持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党建工作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健全奖惩机制和督查机制,把党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乡、村两极干部考核、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健全干部作风机制。进一步完善2010干部目标管理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明确干部岗位、职责和任务,实行定岗设分考核,形成了个个身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修订和完善具 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制度,加强效能监督,实现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的规范化,实现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管理。

(二)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平台,深入实施农村“135”工程

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把全乡13个行政村划分成22个网格,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落实农户基本信息登记簿,掌握村情、户情。并以此项为平台,推进农村“135工程“建设。在抓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中,通过入户调查、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分析后进原因,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首先,我们根据后进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地乡后进村整改实施方案》,并按照步骤认真予以落实;其次,针对该村干部不团结,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乡领导班子牵头,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并对部分班子成员进行了个别谈话,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再次,组织村书记、主任到县里进行培训,破解村两委办事效率低下问题。在培训结束后,乡党委趁热打铁,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解决了因政策处理不到位而停滞的驮洋村康庄工程,该线路牵涉两个行政村,全线长9公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全部的政策处理工作,目前该线路基已开通。最后,组织召开了3次党员干部会议,着力破解驮洋村党员干部党性意思薄弱问题。

(三)、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全县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立即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目标要求和工作举措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对全乡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周密部署。号 召全乡上下勇于为活动出言献策,力保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不流于形式不流于表面。身体力行,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真心实意向群众摸实情,真正做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在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结合开展“忠诚于党、感恩于政策,造福于民、服务与发展”主题教育,开展党员教育,增强党员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争创“五好”党支部和“五带头”党员。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在康庄工程建设、村庄整治、农业产业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党支部和模范党员。

(四)、打好基础,周密谋划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一是抓培训精业务。我乡13个行政村有7个村的住村干部是新近分配的事业干部和村官,由于这些人没有参加过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缺乏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知识与经验,我们通过“庄式学习法”、干部夜学等机制进行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流程的培训,使工作人员做到选举业务精通,下村指导有力,为下一步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提供扎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抓重点提素质。根据年初制定的村两委干部考核细则对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考评,对优秀的干部党员进行典型宣传,对后进的干部党员进行谈话教育。认真排摸各村的能人和素质好能力强的人员,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村两委选举,以期提高村两委的整体素质。三是抓热点还清白。13个村虽然都基本完成了“三资管理”工作,但还有少数村的村民对村级财务存在疑议,乡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这些村的财务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审计,以还干部清白,还村民明白。四是抓弱点强意识。当前村民的选举感性因素影响较大,部分村 民仅凭个人的感情,利益,宗族因素等而作出选择,往往忽视被选人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和民主选举的原意背道而驰,造成了能干事会干事的人不能进村两委,从而影响了村两委的整体素质。为此乡党委政府未雨绸缪,深入宣传村两委的作用,民主选举真正含义,七不选和十条禁令等有关政策法规,强化村民的民主选举意识。五是抓难点促平稳。今年我乡项目建设多,仅康庄工程就有7个项目,投资2700余万元,牵涉房屋拆迁有10处15户人。在各种项目建设中也出现了很多的矛盾纠纷,通过排查,全乡有历史遗留和新出现的比较大的矛盾纠纷37起,其中会对选举产生直接影响的有26起,目前已成功调处24起,下步我们将加大调处力度,争取在换届选举前把矛盾纠纷进行全面调处。同时在各村大力宣传“扫黑除恶”行动,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提供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五、保障和改善民本民生,科教文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争创标创工程。2010年适逢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群众反响强烈,大地乡针对当前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计生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一系列人口普查和计划生育政策等相关内容宣传活动,制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争创标创工程,坚持“实数计生”,加强计划生育源头管理,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宣传“优生两免”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落实好部分计生家庭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上新台阶。

截止目前,大地乡13个行政村,育龄妇女2184人,其中已婚育 龄妇女1714人。1-11月份出生人口数为89人,其中计划内生育76人,计划生育率85.3%。采取节育措施合计61例,其中结扎16例,计划外人工流产8例,引产3例。处理计划外历史遗留案例9例。对外出育龄妇女重点对象联系率100%,在做好业务性工作的同时还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知识,宣传教育。

(二)加大助学力度,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县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浙江省智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程江鸿董事长鼎力援助下,乡党委对这所全县乃至全省唯一一所学生吃住全免费的寄宿制学校继续加大助学力度,借助媒体等多方面力量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比如 “爱心包裹”等活动,努力争取从学习、生活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帮扶,确保乡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三)实行药品零差价,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自今年2月份开始,实行药品零差价,加强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卫生防控和预警机制,健全责任医生下村上门服务制度,深化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

(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文化现代化进程,抓好文化先进县建设。加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推动群文、图书、文博事业向现代化发展,做好乡村两级文化中心活动室和各类文化场所的建设。组织群众参加“三月三”、“大地飞歌”、县运会等文体娱乐活动,组织观看文艺下乡演出,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不定期组织群众收看文体娱乐、科技教育片,发展村特色文化,如张坑村的板龙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对外宣传富有成效,全年在景宁电视台专题两次,丽水电视台专题两次,浙江日报三篇。积极组织农民免费健康体检,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参合率达到98%。继续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享受低保对象196户,20人实行了集中供养。全年农村合作医疗有600余人次受益,兑现金额近34余万元。”。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征兵任务。

民宗、统计、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深化“平安大地”创建,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开展“平安大地” 创建活动,实现“保稳定、创平安、促发展”目标。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平安景宁”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乡政府职能作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宣传,开展“平安综治宣传月”,提高认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合力促进“平安大地”创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大力宣传,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等知识的宣传,定期对重点项目中方的时段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排查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为经济发展、群众生

活创造一个安心、安居、安全的社会环境。

(三)、强化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2010年有全国“两会”、60周年国庆、上海世博会、亚运会等重要政治活动和重要节假日,大地乡扎实深入开展治安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暴力犯罪等违法活动,建立全方位的“打、防、控”一体化网络,完善社会治安的长效机制。强化稳定压倒一切意识,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了党委 书记、乡长为全乡第一责任人,片长为片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为该村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的的信访维稳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把维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并列入干部年终考核。

(四)、加强源头管理,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根据信访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以及信访代理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公开决策,开展书记乡长等领导班子每周定期接访现场办公,加强值班和信息工作,落实值班制度、信息零报告制度以及班子成员重大信访问题包案责任制。认真对待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征用、山林纠纷、农村财务等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处理工作,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全年只有两起随访案例,全年没有发生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深入基层,开展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始终坚持定期大排查维稳分析,深入基层、排摸矛盾,创新载体、实行“四个一“制,即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努力化解矛盾。全年化解矛盾纠纷16起,其中解决家庭纠纷2起,邻里纠纷3起,政策处理纠纷5起,山林纠纷6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为实现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社会安定奠定良好基础。

(六)、认真抓好公共卫生、防汛抗旱、动植物防疫等工作。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统战、人民武装等团体的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年来,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以及影响恶 劣的群体性事件,为大地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村级组织换届的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乡工作的总体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动员全乡上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创业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全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一、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立足高山乡镇独特的气候和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充足等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创办高效生态农业培训基地,以常隆生态养殖基地以及药材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逐步形成具有大地特色的种、养殖产业链;二是巩固发展马兰头产业,依托畲野专业合作社,开拓高山野菜农副产品市场;三是巩固发展食用菌、笋竹两用林、生猪养殖等传统产业;四是依托竹木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竹木加工业;五是加大经济人才培养力度,发展壮大来料加工业。

二、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工作。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加强污染源整治力度,倡导农户科学施肥;严格控制野外用火,提高森林覆盖率;认真实施村庄整治、农村沼气推广应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初步形成防污染、保生态、美家园、绿环境的社会文明新风尚,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1、以生态文明村和中心村建设为主线,以整治后进村两委班子工作效率低下为重点,寻找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制定相关方案并予 以实施,扎实推进“135”工程的顺利开展。

2、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主题活动走向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人性的层面。

四、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争创标创工程,加强计划生育的源头管理,开展生育关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严加管理,深化服务,全力做好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

五、抓好工作落实,全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1、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全面深化基层创安活动。进一步加大平安创建力度,认真开展“平安村”、“平安家庭”、“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强力推进“平安大地”创建步伐。

2、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防范水平。狠抓队伍建设,注重重点地区、重点地段的治安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各类犯罪,提高我乡社会治安防范水平。

3、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抓好两大主题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各系、各村和支部学习为主体,密切联系实际,切实抓好学习实践,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

2、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全乡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按照中央,省、市、县及乡 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精心谋划,有序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换届选举工作,为加快推进“建绿色大地、创生态之乡”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上一篇:企业服务套餐合同下一篇:史铁生作品_史铁生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