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24-10-17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0篇)

1.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求第(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30×16+40×18

提出问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5题。

2、第33页第1——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希望大家平时多煅练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练习一8---15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概括总结,点明课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复习课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1)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飞镖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

学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买羽

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个班想成25个班,20×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质疑:有什么疑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在计算25×12时,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教师: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的非常好,当一个数与25相乘时,如果乘数中含有因数4,就先算25×4,这样简便。那你知道怎样计算26×35吗?

3.数学规律。

(1)先口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这些算式,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怎样计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25相乘时,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结果不变。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100后再除以4(缩小4倍)实际上就是扩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对于这样的规律,同学们要灵活运用,分析一下是乘25简便还是除以4简便,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思维训练8---13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4、1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现?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你还有哪些困惑?

2.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赚钱!

师:有钱就能生活得很好吗?如果是这样, 为什么有些千万富翁还活得不快乐呢?为什么明星大腕还选择自杀呢?我觉得, 钱不能成为人生的追求。

生:人活着, 是为了学习。

师:学习怎么可以成为人生的目标呢?那还不学成书呆子了。

生:为了找个好工作。

师:什么工作是好工作呀?

生:挣钱多的。

师:唉, 又说回钱上来了。看来, 同学们还没有思考过这个人生的大问题。老师给大家一个答案, 保准让你满意: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幸福。 (板书:幸福) 你们说的学习、找好工作、多赚钱, 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但是, 幸福的含义不只是学习、工作和赚钱。请大家欣赏一首题为《泥土》的短诗:“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你们说, 珍珠和泥土, 谁更幸福?

生:诗中说珍珠经常痛苦, 可是泥土被人踩成了道路, 它怎么会幸福呢?

师:光芒四射的珍珠, 总要显示自己;显示不成, 它就痛苦。有一个同学告诉我, 艺术节的时候, 班级里要选一个同学去参加歌唱比赛。这个同学一直都认为自己唱歌是最好听的, 所以, 她认定老师一定会让她参加比赛, 于是, 这个同学激动得满脸通红, 心怦怦直跳。结果, 老师却说出了另一个同学的名字。这个同学立刻委屈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这都是因为她把自己当成了珍珠而造成的痛苦。如果她把自己当成泥土, 为别人铺一条回家的路, 或者上学的路, 谁都不会把她忘记。你们有没有想过, 没有泥土的世界, 会是怎样的呢?

生:没有泥土, 就没有我们住的房子;没有泥土, 就没有花草树木。我们脚下的大地, 就是泥土呀!

师:泥土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 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贝呀!没有珍珠, 人类一样可以活着, 但是没有泥土, 人类就不能生存了。这么宝贵的泥土, 它却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没有被埋没的痛苦, 它该多么幸福啊。

读书信, 议奉献

师:《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大作家, 他写这封信时, 已经87岁了。当时的他, 连写字都困难, 但他还是饱含真情地写下了对家乡孩子的期望。这位大作家就是巴金, 他1904年出生, 2005年去世, 活了102岁。你们知道巴金为什么这么长寿吗?

生:不知道。

师:我觉得, 这与巴金老人“愿化泥土”的精神有关。年少的巴金, 生活在四川省成都市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他的爷爷和父亲, 都是清朝的高官。但渐渐长大的巴金, 却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家庭, 因为他认识到, 富人的钱, 都是靠剥削穷人得来的。所以, 巴金就离开了自己的家, 留学法国。30岁左右,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家》、《春》、《秋》, 揭露了旧社会封建大家庭的黑暗, 为老百姓说话, 为民族的未来焦虑。一个抛弃了荣华富贵, 把自己融入泥土的人,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苦难的折磨, 在人生暮年的时候, 会对家乡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师: (朗读课文后) 巴金在这封信的最后说:“希望在你们身上”, 你们知道这里的“希望”指的是什么吗?

生:希望我们能“好好地学习”。

师:你是从结尾这句话看出来的吧?那我们再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 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 好好地学习吧, 希望在你们身上。”爱惜时间, 好好学习, 希望在你们身上, 谁能给这句话加个关联词语?

生:因为爱惜时间, 好好学习, 所以希望在你们身上。

生:只有爱惜时间, 好好学习, 希望才会在你们身上。

师:感觉到了吗?爱惜时间, 好好学习, 只是实现希望的前提, 并非巴金对孩子们的希望。大家再仔细找一找, 巴金的希望, 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在文章中能够找到。

生:“我和别人一样, 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

师:差不多少了, 可是, 什么是“开花结果”呀?中心句都不会说得这么委婉, 而是直接说明文章的含义。

生:“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 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师:对!那怎样做, 才是为社会添彩呢?

生:当科学家!

师:好, 有理想, 有志向, 祝你成功!但是,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大家想想, 一位清洁工把马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位出租车司机把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一位邮局的投递员及时地把信件、报刊投入报箱, 这是不是在为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生:是。

师:所以, 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 更多的同情, 更多的精力, 更多的时间, 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 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无论是著名的科学家, 还是普通的劳动者, 只要对社会有贡献, 就是在为社会增添光彩, 就是在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生:巴金是大作家, 他为社会增添的光彩应该更大。

师:巴金从来没把自己当作了不起的人物, 他在信中说:“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 而是我有感情, 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 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绝不是空话。许多作家都为自己取了个含义深刻的笔名, 而“巴金”这个笔名却取得非常随便, “巴”字是他的一个同学的姓, “金”字是他喜欢的一位外国作家名字里的最后一个字。他把自己的名字看得很轻, 只要简单好写就行了, 这不正是泥土一般朴实的精神吗?刚才我们说到巴金老人长寿的原因, 正是因为泥土一般朴实的精神使他拥有了博大的胸怀, 烈日晒不化他, 风雨击不垮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 专写硬汉题材的小说, 代表作是《老人与海》, 可是他却在62岁的时候开枪自杀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再也写不出比以前更优秀的作品了。请看《泥土》这首诗, “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珍珠一旦不能放射光芒, 就觉得自己没有了价值, 可是, 泥土呢, 它本来就很普通, 无论何时, 它都在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义务, 默默地奉献着, 看四季变化, 看花开花落, 它在奉献中获得了幸福。

讲故事, 悟幸福

师:有一篇童话, 叫做《幸福是什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 , 讲述了三个放羊的孩子疏通了一眼山泉, 做了好事, 山里的仙女出来感谢他们, 并祝他们幸福。他们问仙女:“幸福是什么?”仙女说:“你们应该自己弄明白。十年以后, 如果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我再告诉你们答案。”十年后, 三个放羊的孩子变成了三个青年, 他们又聚在一起, 谈论起幸福。第一个青年说, “咱们分手以后, 我就去一个城市里, 在那里进了学校, 学了很多东西, 现在成了一个医生。我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我给病人治病, 他们恢复了健康, 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 因而也感到幸福。”第二个青年说, “我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 当过消防队员, 当过花匠。我勤勤恳恳地工作, 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 所以我感到幸福。”第三个青年说:“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 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 也没有白费, 我也感到幸福。”突然间, 那位仙女又出现了, 她说:“你们的话, 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都明白了:幸福……”这篇童话, 我就讲到这里, 请同学们写一句话, 你认为, 仙女会说幸福是什么呢? (生写, 师巡视, 5分钟后朗读)

师:仙女说:“你们的话, 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都明白了:幸福是……”

生:幸福是付出, 不是索取。付出你的知识, 付出你的能力, 为更多的人创造美好的生活。

师:你强调了“付出”二字, 非常准确。巴金在一篇散文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生最高的目标就在于‘付出’二字。”

生:幸福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

师:你的回答很巧妙, 既联系了这篇童话的内容, 又引用了巴金信中的话。我们来听听课文中的仙女是怎么说的吧!她说:“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看来, 你们跟仙女想到一起去啦!

化泥土, 结果实

师:巴金曾写过一篇题为《愿化泥土》的散文, 回忆了童年时代那些普通的劳动者对他的教育, 他把那些抬轿子的轿夫, 门房里的听差, 都称作人生的“老师”。在文章的结尾, 他写道:“我家乡的泥土, 我祖国的土地, 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 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 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巴金先生是多么敬佩泥土, 渴望化作泥土啊!下面, 请同学们想一想, 泥土有什么特点。

生: (纷纷回答) 松软、肥沃、潮湿、无言、宽厚……

师:现在, 请你们结合泥土的特点写一句话, 格式是这样的: () 的泥土, 像 () , () 。“像”的后面要把泥土比作一种人, 最后要写的是泥土的作用。这个作用既是泥土的作用, 又要和这个人有关联。修饰“泥土”的词语, 就从泥土的特点中任选一个, 看哪位同学能把这句话写得既准确又生动。 (生写, 师巡视, 10分钟后朗读)

生:肥沃的泥土, 像辛勤的园丁, 让大地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

师:园丁为花草修枝剪叶, 浇水施肥, 与“肥沃”紧密相连, 你的比喻很准确。

生:无言的泥土, 像朴实的农民, 让大地翻滚着金灿灿的麦浪。

师:农民种麦子, 土地让麦子生长。你联想得很好。

生:松软的泥土, 像温柔的母亲, 让自然万物在自己的怀抱里健康成长。

师:我用巴金先生的话, 为你们精彩的回答作个结尾:“我愿化作泥土, 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把同学们说的句子连起来, 就是一首诗了, 我给这首诗起个名字——《泥土的奉献》。

师:大自然的美丽, 离不开泥土的功劳。不过, 人们常常只看到高挂在枝头的果实, 看到碧绿青草间的鲜花, 没有谁会注意到脚下的泥土。可这些美丽的花草树木, 瓜果蔬菜, 都是泥土孕育的呀!你们说, 泥土这样默默地奉献, 它能得到什么回报吗?

生:它什么也得不到。

师:真的吗?你们再好好想想。当你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 当你真心地为他人付出时, 虽然你没想得到什么, 但是回报自己就会来找你的。泥土也是这样……

生:我明白了, 飘落的花瓣和树叶都会变成它的养料, 让它更加肥沃。

生:如果草木茂盛, 就不会出现泥石流和沙尘暴。

生:树根可以牢牢地抓住泥土, 使泥土不分散, 不会发生山体滑坡。

生:植物多了, 动物也会增多, 它们的粪便也是对泥土的回报。

师:你们瞧, 泥土并没有想过要得到回报, 它只是默默地付出, 但最后, 它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它可以与天共生, 它得到了永恒。所以,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因为在奉献的同时, 你会得到最大的享受, 那就是你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时候。同学们, 从巴金老人写给家乡孩子的这封信里, 我们读到的不是枯燥的说教, 而是泥土的芬芳、奉献的幸福。

备课笔记

放长线钓大鱼

任公子为了钓到大鱼, 制作了一个很大的鱼钩和一条很粗的黑绳子, 用五十头牛来做鱼饵, 独自坐在会稽山上, 将鱼饵投到东海, 平心静气地等着大鱼上钩。这样过了一年, 也没有钓到一条鱼。后来, 有一条大鱼吞食了鱼饵, 牵引着鱼钩, 沉到海里, 翻腾搅动, 巨浪滔天。任公子钓到这条大鱼后, 将它分割开来, 晾成鱼干, 浙东一带的广大百姓, 都曾饱食过这条大鱼的肉。

“放长线钓大鱼”, 这是庄子笔下一则荒诞的寓言故事。我羡慕任公子的大气魄, 大耐性, 他平心静气地等了一年, 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我们的语文课, 多么需要这种钓大鱼的气魄与耐性啊!

囿于教材全解, 不肯深入思考, 不敢独立探索, 语文老师就成了围着“教材全解”拉磨的驴子, 每堂课都转着同样的圈子, 老师的头眩晕了, 学生的头也迷糊了。难道语文课就是为了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笔记, 枯燥地解答训练题吗?殊不知, 那只是一些可怜的虾米。语文是最能与学生的灵魂相通的一门学科, 它能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奠基, 它能培养内心充实的人, 特别是充实被美好的事物感动的情操。巴金先生在写给小朋友的赠言中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 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它们教育我们, 鼓舞我们, 要我们变得更好, 更纯洁, 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语文课就应该是这样的一座宝库, 一片汪洋, 这里藏着数不清的大鱼。

我选择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 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这封信, 是一位返璞归真的老人说给孩子们的心里话, 读不到生动传神的描写, 找不着令人赞叹的文采, 有的只是近乎空洞的说教:“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 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样的文章怎么教呀?弄不好, 就教成了思想品德课。可是, 这封信同时入选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 必有道理。

一根手指头指向月亮, 但那根手指头并不是要点, 你必须离开那根手指头去看月亮。我们应该把目光放远一点, 因为那里才是我们追寻的方向。于是, 我抛出联想的长线, 用多年的读书积累与人生感悟做鱼饵, 钓出了隐藏在朴实语言背后的那条大鱼, 那是高尚灵魂的博大胸怀, 那是愿化泥土的无言大美。巴金的笔名、巴金的经历、巴金的《随想录》, 甚至巴金的长寿, 都成为理解课文的途径, 丰富文本的材料。一封朴实无华的书信, 就这样变得丰厚起来了, 崇高起来了, 优美起来了。

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材简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和步感受了排列组合的思想的方法。本节课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学习排列组合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学内容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科书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不重复,不遗漏以及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星期六是小红的生日,她打算和几个小伙伴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大早,妈妈就给她准备了几件衣服,请看(课件出示几件衣服)这些衣服漂亮吗?(漂亮)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是一种穿法的话,你觉得小红一共有几种穿法?(学生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谈话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的方法

师:小红的这五件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呀?请大家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卡片(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摆一摆,看一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2、汇报展示搭配方法

师把教具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组里的代表上讲台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愿意?(请三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操作并口语表达自己的思路),预设:①先固定上装,再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②先固定下装,再用三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几个同学展示并表达了自己的搭配过程,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你比较喜欢刚才哪位同学的描述?为什么?(生答)

小结: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走进了数学广角,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搭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搭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

3、寻找简捷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学具卡片摆出了五件衣服的6种搭配方法,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學具,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请同桌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用文字表达,用符号代替,可以连线……)

师:请大家在答题卡上把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再列式算一算,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记录、计算,师巡视、了解、指导)

请三四名学生上台投影展示说明自己的记录方法

预设1:有序,用文字表达

灰短袖—花裙子 灰短袖—长裤 灰短袖—包裙

蓝长袖—花裙子 蓝长袖—长裤 蓝长袖—包裙

3×2=6种

预设2:有序,用符号表达

① ② A1 A2

B1 B2 B3

3×2=6种 3×2=6种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答)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比学生的作业,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在描述记录的方法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早餐的搭配

①操作并列算式

师:小红看到大家这么热心地帮她搭配衣服,她真高兴,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出发前,要填饱肚子呀!瞧,妈妈已经给小红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早餐),这些早餐有什么特点?(上面两种是喝的,下面4种是吃的)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些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请大家在答题卡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搭配连线,并列出算式。

(学生在答题上记录,列算式,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展示作业

请两三个同学展示作业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如果再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你能直接列算式吗?同桌说一说,指名答,3×4=12(种)

2、照相搭配

①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小红的早餐找出了8种不同的吃法,小红感谢大家,她匆匆地吃了早餐就出发了。和小伙伴汇合后,他们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便来到了数学乐园,还没进门,他们便碰见了多久不见的好朋友聪聪、明明。他们4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分别合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②现场表演、操作

老师请4名学生当小红和小伙伴,请2人当聪聪和明明上讲台,再请学生上台操作怎么照相。

③请学生列出算式,2×4=8(张)理解两种方法:一种是2个4张,一种是4个2张。

师:通过照相,我们又巩固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照完相,小红和小伙伴高兴地进入数学乐园玩去了。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练习,强化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而抽象到直接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02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105页第6题。

教学反思:

4.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2012年03月31日 星期六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帮助

|

留言交流

|

登录

首 页 阅览室 馆友 我的图书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冷吹风~~ 收藏于 2010-11-21 阅读数:380

被转藏:37

公众公开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推荐给朋友

举报如果您在该网页中发现有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内容,请联系我们:

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的乘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交流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关键: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第一课时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

5×3=

3×4=

14×4=

15×2=

10×3=

50×8=

40×2=

50×4=

2、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

1、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

2、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揭示新课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

板书课题:乘法

精心收集

5.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学习

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的乐趣。

学习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计算,提高学生计算速度。

教材32页第一题,第二题。

二、图画应用题。

三、游戏:小熊投篮。你观察到了什么?小熊投中了哪几个篮?连一连。

四、接着画:

观察:发现图中的奥秘后请独立做一做。

五、写算式。得数是37的加、减法算式。

总结:说说本节课你学的开心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教时计时。

第二题指名学生班演,全班学生纠正。

这是小明今天所走的路线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再到少年宫,共走了多少米?

小明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多少米?

全班交流汇报。

完成教材32页第四题。

学生先说一说图中的奥秘后独立做一做再全班反馈。

学生组内完成后全班汇报,看看哪个小组写的多。

板书设计

练习三

小明从家到学校,再到少年宫,共走了多少米?

42+35=77(米)

小明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多少米?

54-42=12(米)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三 教时 (34)

学习

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的乐趣。

学习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填空:

1、一个加数是40,另一个加数是23,和是()。

2、被减数是82,减数是20,差是()。

3、一个数加上32就是57,这个数是()。

4、比57大23的数是()。

5、比大小。(34页第8题)

74+440+793-3090-30

二、解决问题。

(1)书33页第7题。

妈妈有100元钱,要习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

(2)书34页第9、10题。

(3)可能是什么数?书35页第11题。

三、数学游戏:神奇的算式。

11+1122-11

12+2133-21

13+3144-31

……

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先独立做一做后说一说每题是怎么想的。

学生认真读题中的信息,

小组合作说一说方法。

全班汇报,集体订证。

学生独立思考并说一说理由。

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做一做,再说规律。

板书设计

练习三

11+1122-11

12+2133-21

13+3144-31

……

6.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课本第2—22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已经学习了口算除法 表内除法 乘法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又完全不同于表内除法的笔算,它是笔算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在竖式计算和算理上及基本运算思路的教学。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难点: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课时安排:8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实物等

(1)分桃子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十位计算无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无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学期第四单元“乘与除”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1、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3、重点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 □ = □()

4、学生独立计算“68 ÷ 2”。

5、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1)10个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每只猴子可以分3篮零4个,一共34个。(2)60 ÷ 2 = 30 8 ÷ 2 = 4 30 +4 = 34 2

(3)竖式计算(对比加减乘竖式)

①竖式的书写格式不同

②计算顺序不同(从高位低位开始都行)

③数位对齐

7、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1)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把6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 ○ □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组织交流。

三、拓展应用:

1、先估算再计算。

÷ 3 84 ÷ 4 56 ÷ 5 98 ÷ 3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

3、用竖式计算。

÷ 4 96 ÷ 3 48 ÷ 2 89 ÷ 2 85 ÷ 4 67 ÷ 6 四 总结 板书设计

分桃子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不退位)的笔算除法。68÷2=34(个)

68÷3=22(个)......2(个)答:每只分到34个。答:每只分到22个,还剩2个

课后反思:

(2)分橘子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十位计算有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里的三个师兄弟遇到麻烦了,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二、探索新知:

1、利用“分橘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3、重点解决“有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师兄弟,每人分多少个?”

□ ○ □ = □()

4、学生独立计算“48÷3”。

5、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1)10个 10个 10个 18个(10个 8个)

每个人可以分1篮还剩18个(1篮8个),一人可再分6个,共16个。(2)30 ÷ 3 = 10 18 ÷ 3 = 6 10 + 6 = 16(4)竖式计算(再次对比加减乘竖式)

①竖式的书写格式不同

②计算顺序不同(从高位开始)

③数位对齐

7、讨论: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算起?

三、拓展应用:

1、先估算再计算。

38÷2 52÷4 72÷3

2、用竖式计算。

÷ 3 90 ÷ 6 98 ÷ 7 84 ÷ 6 96 ÷ 4 56 ÷ 4 四 总结 板书设计

分橘子

方法一:摆小棒

48÷3=16(个)

方法二:口算

方法三:用竖式

课后反思:

(3)商是几位数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小于除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高速铁路拥有诸多“世界之最”,课下的时候

自己可以搜集一下看看有哪些世界之最,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这个“世界冠军”——高铁的信息。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约6时。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

2、试着列式解决;

□ ○ □ = □()

3、估计商是几位数,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点阵图分析

5、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6、进行验算。

三、拓展应用:

1、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565÷5 456÷3 784÷7 348÷2 636÷4 885÷5 868÷7 896÷8

2、解决问题

课本第7页三、四题。

四 总结 板书设计

商是几位数 888÷6=148(千米)

课后反思:

(4)猴子的烦恼

学习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且无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课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有3只猴子发现了一棵桃树,看看树上的桃子每个猴子能分到多少个?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学生独立观察;

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时出现了什么情况;

3、试着帮他们分桃子;

4、汇报做法; 0÷3=0

5、继续观察,如果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子呢; 0÷4=0

6、说一说:0÷5 0÷6 引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有一堆桃子,共306个,3只猴子又能分到多少个呢? □ ○ □ = □()

8、想一想,算一算: 840÷6

三、拓展应用

420÷3 402÷2 880÷4 309÷3

四、总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课本第9页四、五题。板书设计

猴子的烦恼 306÷3=102(个)

竖式

课后反思:

(5)节约

学习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被除数十位不够商1时商0。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课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厉行节约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坚持和发扬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某年级三个班的节约行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案例:3个班积攒报纸和矿泉水瓶共卖了912元;

2、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 ○ □ = □()

3、解决问题:不够商1时怎么办?

4、学校用这笔钱买了522支笔,送给希望小学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班多少支笔,还剩几支?

□ ○ □ = □()„„□()

5、森林医生 502÷2 ① 2 6 ② 2 0 6 2 5 0 2 2 5 0 2 4 4 1 2 1 2 1 2 1 2

0 0

三、拓展应用

315÷3 960÷8 805÷5

四、总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课本第11页练一练所有题目。板书设计:

节约

课后反思:

(6)集邮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寄信的时候需要贴邮票,每一版邮票的发行都有自己的特色,所

以有很多的集邮爱好者,笑笑就是一个集邮者,让我们来看看笑笑在集邮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吧。

二、探索新知:

1、出示:笑笑有285张邮票,要把这些邮票放到册子里,每页放5张,那么能放多少页呢?

2、试着列式解决。

□ ○ □ = □()

3、估计商是几位,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列竖式计算,引出被除数百位上的“2”比除数“5”小怎么办?

5、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6、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7、进行验算。

8、如果每页放8张,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 ○ □ = □()„„□()

9、总结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拓展应用:

1、试一试:

(1)如果把576本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先估计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师有100元,每盒拼图3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三、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集邮

课后反思:

(7)买新书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7、情景一:一二三年级共270名学生,每个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多少名学生?

8、情境二:一共96只鸽子,有4个鸟笼,每个鸟笼有两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鸽子?

三、拓展应用: 1、756 ÷ 7 ÷ 6 624 ÷ 2 ÷ 3 801 ÷(3 × 3)624÷(2 × 3)

2、按要求连一连;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48 × 2 160 ÷ 2 32 × 5 240 ÷ 5 96 ÷ 3 80 × 3

3、奇思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

泳道有多长?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课本18页练一练剩下的题目。课后反思:

(8)讲故事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语文课上学生轮流讲故事,淘气选了一个850字的故事。课前练习时淘气用了5分钟。

二、探索新知:

1、约定只能讲3分钟,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字?

2、学生独立想办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7、笑笑讲了一个故事用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讲150字,如果3分钟完成,每分应讲多少字?

8、画图表示题目信息并列式解决。

三、拓展应用: 1、279÷ 3 ÷ 3 735 ÷ 5 ÷ 7 800 ÷(2 × 4)960 ÷ 6 × 4

2、按要求连一连;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32 × 2 24× 5 77÷ 7 64 ÷ 8 96 ÷ 4 11 × 3

3、淘气每分钟录入96个字,需要10分钟完成,同样的任务,笑笑了,笑笑平均每分钟录入多少字?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课本20页练一练剩余题目。课后反思:

7.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七

一、运用材料情境, 让学生感知历史

创设材料情境是指教师运用历史图片、史料、FLASH动画、视频资料等, 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情境, 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得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 让历史本身的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各种形象直观的信息作用于学生, 必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 从而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镜头一】教师:在2010的上海世博会上, 中国馆有一镇馆之宝, 人气极高, 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 (展示材料:《清明上河图》局部) 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汴京城, 你看大街小巷, 店铺林立, 来往客商市民, 络绎不绝, 既有本地的车马, 也有外来的驼队, 汴河上还停靠了无数大小船只, 这些说明了什么?学生:人来人往, 商业繁荣, 经济发展……教师:说得好, 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正说明了宋代社会的繁荣。 (展示材料:《清明上河图》细节图多张)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图, 宋代居民的餐桌上都有什么呢?学生甲:我看到集市上有卖米的、卖肉的、卖水果的, 宋代市民吃的东西应该很丰富, 有鱼有肉, 瓜果蔬菜, 应有尽有。教师:观察很仔细, 分析得很有道理。 (展示材料:占城稻、煤炭、宋代五大名窑和景德镇的精美瓷器的相关图片及材料) 教师:再看这些图片, 想一想宋代居民可能吃哪种主食?又用什么生火做饭和取暖?使用什么器皿呢?学生乙:占城稻的生命力强, 已在黄河流域种植, 水稻可能已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之一。学生丙:煤炭的开采量很大, 书上的那段材料也说明煤已经是宋代市民普遍使用的燃烧材料, 宋代人烧煤做饭和取暖。学生丁:瓷器制作技术高超, 宋代人日常用具应该多用瓷器。教师:说得太好了, 说明我们同学预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教师:京城内外如此热闹非凡, 每天的交易量必定十分惊人。 (展示材料:“北宋都城汴京城内外遍布商店铺席, 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每一交易, 动即千万。’”) 教师:由这段史料看, 汴京是一个消费型城市。那么在金银铜铁等重金属货币流行的古代社会, 沉重的金属货币必定会给大宗交易带来困难。今天我们往往习惯于刷卡消费, 因为它方便快捷, 那么宋朝人又是如何克服沉重的金属货币所带来的困难的呢? (展示材料:交子、会子、关子等图片) 学生戊:纸币。……这一环节中, 教师大量展示虽源于课本而又比课本更加生动直观的图片和材料给学生。诸如, 《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图, 占城稻、煤炭、宋代五大名窑和景德镇的精美瓷器, 以及交子、会子、关子等相关图片, 还有一些文献史料, 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学生通过《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图, 可以观察到汴京城商业很繁华以及城内百姓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占城稻、煤炭和瓷器的图片, 知道了宋代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的进步;学生还通过观察交子、会子等图片, 了解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进而探究纸币出现的原因和影响。从读图研史的过程中, 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观察图片的能力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教师设置的材料情境中, 学生仔细观察, 积极讨论, 求知的欲望、好奇的心理和解疑的要求被充分激发出来, 其间穿插教师的及时点拨, 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感知历史。

二、创设虚拟情境, 让学生体验历史

历史学科由于其过去性的特点, 很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如果在课堂上创设新颖恰当的情境, 则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引发其自主探究,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一定会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镜头二】教师:假如你是一位阿拉伯商人, 久闻“瓷之国”的美誉, 也为了追求财富, 踏上开往中国的商船。经过长途跋涉, 历经风险, 终于在南宋时期某年到达了中国, 作为外国客商, 有哪些港口可供停靠呢, 你会选择哪个港口呢?请说明理由。学生甲:如果我是那位阿拉伯商人, 我可能会去广州、泉州, 或者明州, 因为宋朝政府为了鼓励海外贸易, 在这些港口设置了专门管理和方便海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市舶机构, 还有专供外商交易的场所———蕃市、专供外商居住的地点———蕃坊, 以及专供外商学习汉语的学校———蕃学。学生乙:如果我是那位阿拉伯商人, 我可能会去泉州。因为课文中小字部分介绍说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还有那张沉船图片说明能拥有这么大商船的港口, 商业贸易肯定很繁华。学生丙:如果我是那位阿拉伯商人, 我可能会去临安。因为临安是南宋的都城, 有一首诗这样说:“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 (临安) 作汴州”。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一定不比北宋都城汴京差。这一环节中, 教师通过创设阿拉伯商人来华选择停靠经商港口的虚拟情境, 营造了一种历史氛围。学生则通过角色体验, 对历史进行积极探究, 尝试去解决疑难。学生甲运用课文中有关宋朝政府鼓励贸易的诸多措施, 诸如市舶司、蕃市、蕃坊、蕃学, 做出去到广州、泉州或明州的选择;学生乙通过课文中的小字内容中有关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的补充说明, 以及对考古发现的沉船图片进行分析, 做出去到泉州的选择;学生丙回答得更妙, 他运用已有的文学功底———诗歌, 做出去到南宋都城临安的选择。在教师创设特定的虚拟情境中, 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 带着情感去体验, 带着疑问去思考。在学生自主探究和角色体验中, 学生体验了历史, 学会了把众多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不经意中掌握和巩固了知识, 还培养了综合概括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此外, 更让教师欣喜的是, 学生利用自己的语文知识解决了历史问题, 意外地实现学科综合,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思考历史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应从提出问题开始, 分析问题中发现, 解决问题后结束。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探疑和解疑的精神,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全面提高其人文素养。

【镜头三】教师:现在穿越剧很是流行, 我们也可以玩一次穿越, 如果你身在南宋, 你会选择前往东京, 还是前往临安?请说明理由。学生甲:临安, 因为南宋时南方比北方经济发达。 (由此引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话题) (展示材料:战国经济图、唐朝经济图和宋朝经济图) 教师:请仔细比较这几幅不同时期的经济分布图, 看出什么变化了吗?学生乙:战国时期北方经济发达;唐朝时北方依旧发达, 但南方有发展;宋朝时南方比北方发达……教师:说得很好。所谓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较为发达的地区。从这几张图来看, 全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在宋代时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展示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四组材料。材料一:唐后期,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 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破坏。五代之际, 黄河流域政权更迭, 战乱不已。其后, 北方历经靖康之难, 宋金对峙……战乱不休。材料二:吴越王弘俶募民能垦荒者, 勿收其税, 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 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材料四:西汉时, 南方人口2470685人, 占全国人口19.8%;唐朝时, 南方人口3920415人, 占43.2%;北宋时, 南方人口11224760人, 占62.9%。) 教师:仔细读懂材料, 看看你能不能从材料中读出有效信息, 来解释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发生南移?学生甲: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战乱比较多, 北方经济遭到战争的破坏。学生乙:从材料四中看, 从西汉到北宋,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这样就把黄河流域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南方, 当然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学生丙:材料三说南方的自然条件比北方好。学生丁:材料二说南方政府比较重视农业生产, 采取措施鼓励人民生产, 赢得人心。……此环节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层层思索, 步步深入。通过巧妙设置问题, 引出本课教学重点亦是难点的内容———经济重心的南移。继而展示战国、唐朝、宋代经济发展示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在得出中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结论后, 接着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再结合四则材料, 引导学生论从史出, 最终完成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探究。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回答得既具有启发性又难易适中、有兴趣又能知难而进的问题, 既掌握了新知, 又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

8.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八

Let’s say

Ll Mm Nn

lion lock milk mouse night nest

Let’s do

J J J jump jump jump

K K K kick kick kick

L L L la la la

M M M meow meow meow

N N N no no no

L M N raise your leg

教案流程图:

Warm up sing a English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Revision review the old letters

Presentation present the new letters and new words

Peatice let’s do

Summary Summary today’s lesson

Homework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目的:

1.Have the pupils to learn new letters and new words.And can write new letters correctly.

2.Review and consolidation all letters that had learned.Can read and write these letters correctly.

3.Forster the pupils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

教学重难点:

1.These three letters Ll,Mm,Nn’s pronunation.

2. Can write new letters correctly,especlly small letter“m”and“n”.

教学辅助:

CD-ROM

板书设计:

Unit 3 How many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lion lock milk mouse night nest

教学步骤:

1.Warm up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s.Let’s begin our lesson.At first,let’s sing a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Play CD-rom and have the pupils to sing a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播放电脑课件,让学生跟着课件唱英语歌。

通过唱英语歌曲,使学生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和热情。

2.Revision

Today,We are going to learn new letters.Let’s revision letters that we had learned.

Point some puils to say old letters and write these letters on the blackboard.

帮助学生复习和回忆前面所学的英语字母,教师要示范所学字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引出新的字母的学习。

3.Presentation

Continue to learn the No.12 13 14 letters:Ll,Mm,Nn.Pay attention to the pupils’pronunanation.

Have the pupils to read three letters and six words:lion,lock,milk,mouse,night,nest.

Have the pupils to understand each word Chinese meaning.And the teacher write new letters,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Have the pupils to write these three letters correctly on the English exersises book.

在教授三个字母和单词的过程中,播放电脑课件,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通过观察,能够琢磨出每一个大小写新字母正确的书写笔顺和书写规则,尤其是小写字母m,n的书写格式。要求学生首先在空中比画,然后在桌子上空写,尽量在正式写在练习本子上之前少犯书写错误。教师要巡回检查,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方法,要注意学生新字母和单词的发音。

4.Pratice

Let’s do

Have the pupils to understand each sentence meaning and do the action after the teacher.Encourage the pupils to say and do.

Let’s do

J J J jump jump jump

K K K kick kick kick

L L L la la la

M M M meow meow meow

N N N no no no

L M N raise your leg

播放电脑课件,让学生跟着课件做和说。活跃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

通过Let’s do 复习和巩固前面和新学的字母,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Summary

Summary today’s lesson.

总结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说说今天的收获。师生共享掌握新知的快乐和成就感。

6.Homework

Tell the puils the homework and say goodbye to puils.

Homework:

(1)Read page 29.

(2)Write the English exercise book page 20~22.

布置家庭作业,嘱咐学生要完成家庭作业。

9.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九

(三)主备人:

教学内容:教材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意义,考考,看掌握得怎么样? 1、0.4表示()3/10写成小数是()0.56表示()66/100写成小数是()0.625表示()678/1000写成小数是()

2、读一读下面一段话中的小数。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约为22.222米/秒。

3、师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22.222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数位。

1、出示计数器,有什么特点? 观察汇报。小结并引导拨数: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那你们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拔出“22.222”吗?

2、生尝试拨数

3、引导生认识:“22.222”中有5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小数点右边第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2个1/10,1/10用小数表示是0.1,所以这个2也可以表示2个0.1。

4、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百分位上,它表示2个1/100,它也可以表示多少?那其它的2分别表示多少?

(二)认识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引导思考: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么的呢?

2、出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介绍数位名称及对应的计数单位: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小数点右边第四位是万分位,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0.0001)„„

3、小组讨论:看一看、比一比,在数位顺序表上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有何异同?

小结:

相同点: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不同点: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左边,数位顺序是从右往左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小到大,只有最小的计数单位——1,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而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右边,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大到小,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只有最大的计数单位——0.1。

4、强调: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页“看一看,说一说”的图片,进而发现:10个0.1元是1元;10个0.01元是0.1元,再次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是“满十进一”。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7页“试一试”情境一:同样的毛巾,小熊商店每条5元,小狗商店每条5.00元,这两个商店毛巾的价格一样吗? 2、7页“试一试”情境二:涂一涂,你发现了什么?并解释为什么0.6和0.60一样大?思考汇报

小结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即时练习。

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3.20 3.09 6.06 50.44 5.700 200.0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三)22.222 十分位上的2表示2个1/10,也可以表示2个0.1。百分位上的2表示2个1/100,也可以表示2个0.01。千分位上的2表示2个1/1000,也可以表示2个0.001。

10.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十

浮梁县第二小学

三年级数学

沈火云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49~50页

教材分析:《面积》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的换算。《什么是面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教材为了改变过去偏重面积计算和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把面积的含义单独列开教学。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一是创设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通过画图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比较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也注重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沟通、交流,自觉地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了解了它们的特征,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到五年级的,他们还将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也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对两个图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在这一活动中将让学生大胆利用学具,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并选择出更科学准确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知道什么是面积,建立面积的概念。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建立面积的概念。

2、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自主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4×4的正方形与3×5的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小方块等。)

2、学生准备:学具袋(4×4的正方形与3×5的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小方块等。)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团结协作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摸奖游戏(师出示抽奖箱)

师:同学们,这个抽奖箱里放着一张卡片,其中有张与众不同,哪位同学能摸中它,就能中奖。谁想试试?

二、初步感知,体会含义

1、谈话引出“表面”

师采访获奖学生:你是怎么抽中这张卡与众不同的卡的?

生:其他都是小卡,只有这张是大卡。

师:这位同学所说的“大卡”是指这张卡的表面大。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摸摸这张卡的表面。

指名触摸卡片的表面,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像这张卡一样有滑滑的、平平的表面,请同学们找出来,摸一摸,并和同桌说一说。

2、摸一摸,说一说,感知表面

同桌为学习单位,说一说自己找到什么物体的表面,摸给同桌看

指名汇报

3、体会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出示绿色小卡片,请一位同学摸一摸小卡片的表面。同时出示刚才橙色大卡片:哪张卡的表面比较大?

生:橙色卡片的表面比绿色卡片的表面大。

师:你还能在我们身边找出一组表面大小不一样的例子吗?

生:数学书封面比语文书封面大

生:黑板的面比课桌的面大

生:课桌的面比凳子的面大

……

4、引出面积的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建立模型,深化认识

1、认识图形的面积

(1)涂色比赛

出示长方体纸盒指出其中较小的一个面,提问:这个面是什么形状?你能将它呈现在黑板上吗?用同样的方法呈现出另一个较大的面

请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分别给两个长方形涂色,比一比谁涂的又快又好。

组织没上台的学生预测,增加互动

(2)认识图形的面积

比赛结束:说说为什么这位同学涂的快?

师:哦,原来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板书: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以前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你能说说什么是他们的面积吗?引导学生用“()形的大小就是()形的面积”这样的句式,进一步体会图形的面积。

2、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课件出示几组图形,能一眼就比较面积的大小

a组,出示中国地图找到我们的家乡江西省和大熊猫故乡四川省,比较两省面积的大小。

b组,出示校园平面图,比较教学楼和操场占地面积的大小。

c组,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比较大小。

师:我们用眼睛一眼就能看出面积的大小,这种方法叫作观察法。

(2)出示课本49页第二个情境图

师: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生1:我认为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2:我认为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3:我认为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学生意见产生分歧,体会到观察法的局限性。

(3)小组合作,探究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

师:我们用眼睛不能观察出这组图形的大小,这时就需要借助工具的帮助。

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师巡视、指导

4)汇报

a、摆小方块

b、剪拼

c、利用透明方格纸数小方格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学校花坛周围的地面砖损坏了,工人叔叔要重新修整,你能帮他们算出哪块空地用的方砖最少吗?(课件出示50页第三题)

2、完成50页第四题

3、完成50页第五题

4、刚才同学们学会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你们能自己设计指定方格数大小的图形吗?完成49页画一画,自己设计图形,感受形状不同,面积可能相同。

五、全课小结,升华认识

1、认识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

宣布中奖学生的奖励,师生击掌庆祝

比比谁的手掌面积大。

师生同时将手掌印画在黑板上,留下两个手掌图案(不封闭的)。

讨论:这两个手掌图形有面积吗?

汇报

生1:有,因为这两个手掌图形有大有小。

生2:没有,因为接头处没有连接在一起,无法知道它们的大小。

师:像这种图形叫作不封闭图形,不封闭图形是没有面积的,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补充板书)

2、齐读: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上一篇:综合招投标中心工作的总结报告下一篇:【精品】《长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