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的历程

2024-08-02

社区服务的历程(共8篇)

1.社区服务的历程 篇一

寻求跨越的新起点

大连烟草‚春天服务‛品牌建设历程侧记

初夏时节,在国家局组织的全国烟草系统网上订货座谈会上,大连烟草‚新商盟‛网上营销平台的全面推行,又一次探索了在新形势下,烟草商业企业如何为广大零售客户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提供了可能,而一次次管理体制和营销模式的变革,正是大连烟草‚春天服务‛品牌在建设发展历程中一次次不断跨越的结果。

形成

烟草公司不仅注重销售,更要做好服务

大连烟草自1984年成立以来,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模式的变革时期,也经历了卷烟零售客户半夜起来排队购货、商品就站直拨(卖大幅)和利用专卖店的形式搞批发的发展阶段。企业由一个当年负债经营的小企业一跃成为年实现利润几千万的大型批发企业。干部员工无不为企业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取得辉煌业绩而欢欣鼓舞,这时部分同志小富即安的思想也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实现大连烟草的跨越式的发展是摆在大连烟草人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我们除了卖烟,更要突出服务。工业企业有卷烟品牌,我

们商业没有卷烟品牌,但是可以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于是,1997年春天服务品牌正式纳入了大连烟草品牌创建体系。

春天是一年四季最美好的季节,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温暖,大连烟草人借喻春天定义服务品牌,意在倡导开拓进取、充满活力、追求卓越,服务要象春天一样温暖、热情,对客户怀着真诚而热烈的感情,提供超值服务,帮助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发 展 不断探索 不断发展

围绕如何搞好服务,大连烟草大力强化城乡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结合大连实际情况,将连锁经营、自选超市、访销、物流配送等国际先进的流通业态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引进卷烟流通领域,努力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化流通手段推进卷烟流通体制改革,形成一个‚以我为主、归我管理、由我调控‛的城乡卷烟销售网络。

为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大连烟草加强市场开发与市场培育,以零售户为中心,强化营销策划,加强营销宣传,采取客户上门选购和访销配送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形成了‚批发搞超市、零售搞连锁、网络搞配送‛的网建模式。

新世纪之初,在业务流程再造、营销组织重组企业改革的推动下,建立起了两条‚绿色通道‛即在供应商、批发

商、零售商之间建设一条绿色通道,形成调、批、零一体化的营销体系;在企业内部流转的各个环节之间建设一条绿色通道,建立购、销、存、管一体化的内部运行机制。同时借助SCM、ERP、CRM、GIS等先进管理思想及信息化技术,以市场链为纽带,以优化后的业务流程为主线,以订单为起点,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在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持下,大连烟草的物流配送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和市场管理体系运行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烟草行业率先实现了‚电话订货、电子结算、网上配货、现代物流‛的现代流通模式。

2004年,围绕‚让我们共同成长‛的企业理念,立足创建一条以电子商务系统集成管理为特色的‚大连烟草服务价值链‛,全力打造‚春天服务品牌‛,把实实在在经营的卷烟商品捆绑上大连烟草优质的‚春天服务‛,在实现工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三个满意‛的同时,在不断优化升级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向服务营销要效益,向客户满意、客户忠诚度要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在与17家工业企业建立了工商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大连烟草工商服务战略联盟继续向供应链下游延伸,先后建立了供应商服务体系、客户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电子商务体系、烟草专卖市场管理体系等六大体系,建立了以客户经理为核心的客户服务营销团队,从

订单、送货、拜访、货源供应、市场管理、咨询投诉处理等方面开展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支持下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服务。大连烟草人把各项工作中复杂得需要用上百万字来描述的流程和规范用‚工作因细致而卓越‛的精神演绎成了简单,把过去单凭企业自己单打独斗转变成了依靠供应链上、中、下游全过程营销互动,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全地区12500平方公里、服务23000个终端零售户的庞大的卷烟销售网络,基本实现了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物流、标准化服务,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成为工商管理体制分开后新型工商关系构建、优质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的样本。

跨 越 勇于创新、不断扬弃

‚不管是阳光明媚还是阴雨连绵,不管是夏日酷暑还是冬日严寒,在大连城乡的大街小巷、村镇乡间,你每天会看到一辆辆写有‚中国烟草‛的配送车辆流动在千家万户,那一张张诚恳的笑脸,一声声温馨的问候拉近了员工与顾客的关系,它所传达的信息已经超出了商品的范围,带给顾客的是愉悦,是欢乐,是一家人的感觉,很多人每天都在期盼送货车的到来,甚至超出了对商品本身的期盼……‛这是大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总经理)毕长敏在《烟草流通企业战略与管理》一书序言中的一段精彩描述,它从一个侧

面描述了大连烟草的今天,把一个依靠现代流通和服务营销与卷烟零售户建立了密切关系的现代化卷烟流通企业的全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在这个繁荣的景象背后,支撑这种和谐关系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元素就是‚春天服务‛这个大连烟草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服务品牌。

勇于创新、不断扬弃,是春天服务品牌不断发展提升的文化‚基因‛。如何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模式、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增强能力‛,在推动卷烟上水平的同时,不断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市场营销上水平和服务品牌上水平,把打造服务品牌转向打造服务名牌。在充满激情和创新精神的大连烟草人眼里,有效利用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是一条可行之径。正如大连市局(公司)局长(总经理)毕长敏所说,‚春天服务‛品牌把实实在在经营的卷烟商品捆绑上大连烟草优质的‚春天服务‛,形成一个‚商品服务包‛,共同推销给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春天服务,就是通过完善服务机制,明晰服务流程,强化服务效果,提升服务内涵,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开透明的竞争机制,文明和谐的服务氛围,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运用到烟草商业实践,唱响服务主旋律,提高客户满意度,在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上取得新突破,形成独具大连烟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大连烟草人萌发了‚新商盟‛设想,在国家局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很快付诸实施。

‚打通信息总线,实现信息穿越,构建工、商、零‚三位一体‛共同面向卷烟消费者的现代营销体系‛,一句铿锵有力的誓言,一幅宏伟发展蓝图,大连烟草人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迈出了成功探索的步伐。2010年1月,一个面向零售客户、卷烟工业企业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新商盟‛应运而生。值此,一条服务工业企业、零售客户和消费者的服务高速路建成通车。

在服务客户上,通过‚订单跟踪‛、‚创优赛场‛、‚活动跟踪‛、‚商品陈列‛、‚客户留言‛、‚营销建议‛、‚市场分析‛等七项基本功能,目前‚新商盟‛电子商务平台已初步建立了零售终端的分类管理系统、订单跟进系统、进销存系统、信息采集调查系统、品牌创优激励系统、品牌引入培育和宣传系统、货源供应管理系统还有工、商、零网上营销互动系统,以及正在开发的零售终端的消费者资源知识库系统等十个系统。给大连烟草营销模式转变、服务水平提升、客户关系优化、运行效率提高带来的系列变化显而易见。零售客户通过网上订货就可在自己的系统中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由于网上页面设计就犹如现实生活中进了超市,所有商品一目了然,为客户提供了更直观,更详细的商品,客户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都有了明显改善。

国家局姜成康局长评价道:大连烟草新商盟网站体现了三大功能,即卷烟交易功能、服务客户功能和工业企业宣传

促销功能;四大特点,为客户提供了便捷服务、体现了公开透明、体现了与客户的交流互动、体现了客户对货源的自主选择。

由服务品牌到服务名牌不仅仅是一个字的改变,更是一次聚变,为真正通过打造服务名牌,促进客户管理工作向服务营销转变,大连烟草人将自身定位为烟草供应链条上的服务商,以实现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三个满意‛为己任,在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中,其中涌现出了无数个优质服务案例,如‚在走访客户中践行‘两个至上’‛的原瓦房店市局长李成家。他在做实市场基础,打牢客户关系管理的路上行走了10万余公里,踏遍了瓦房店市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走访了全市90%以上的零售客户;再如被人称‚活地图‛的市公司物流中心送货部主任杨忠,对他所管辖的9000余户配送零售户位臵能够熟记于心。指出街巷他就会说出商店名称;客户经理温秀华在推进网上订货工作中,不畏农村客户文化低、条件差等诸多不利条件,自我加压,率先喊出‚我的目标是百分之百,不给自己留后路‛ 的口号,她自创 ‚抓典型、带身边、最后攻堡垒‛的三步公关营销法,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实现了她所管辖的170名农村客户百分之百网上订货的工作目标。随之而来的是她所辖客户的销量增长24%,含税单条值增长同比达到17%,卷烟品牌组合宽度平均增长20个,重点品牌均实现同比50%以上的增长;普兰店营销中

心自创‚信息链接‛,利用送货单的背面,印上客户经理指导客户的意见、提醒客户的事项,帮助客户把握每一次订货机会,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客户因我们行业品牌整合一时不适应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他们说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奉献永远是不变的砝码,闪光永远是生命顶点的坐标!由此他们也用行动演绎着‚青春的年华在送货路上流逝,‚春天服务‛的激情在岗位上飞扬‛的一部部春的序曲。做到了客户服务品牌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眼下,为更多零售客户、工业企业提供更加广泛、规范、快捷高效的服务,提升‚春天服务‛品牌影响力而打造的‚新商盟‛成效已经初显端倪。现采摘几个网上客户留言就可见一般。

感谢能在百忙之中回复客户的邮件,这就是一个进步。你们的一小步,就是顾客的一大步。今天的一小步也是明天的一大步。相信我们会迈出这一大步的。

——旭日商贸有限公司

自从有了新商盟我非常的高兴,不但我能上网报烟,今年我六十四岁了还学会打字,能参加新商盟的一切活动。我从内心感谢新商盟让我充满活力。

——东升卖店

每次的试题考试我都要参加,答对的问题我都很高兴。

网上订货不仅方便,也使我们的知识丰富了许多,精神、物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龙塘宽志食杂店

今天回到奶奶家,邻居让我帮忙,我一看,原来是网上订烟。真的,就这小小的乡村都开始了网上订烟的便捷方式,感觉到时代的日新月异,也同时感到了自身的压力,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不断的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的竞争真的激烈到了科技时代,我们赶在了一个好的时代,加油吧!各位商友!

——黎东平价商店

前几天我在网上的留言很快得到了回复。在这炎热的夏天,而烟草稽查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付出了行动,我衷心的感谢烟草稽查的工作人员,你们是我们小店业主廉政的楷模,是维护我们利益的坚定卫士。我再次感谢你们,辛苦了!

——信德便利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连烟草人相信,在‚新商盟‛这一平台上,通过不断挖掘和完善服务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客户的功能,将最终把客户利益捆绑在一起,真正把零售客户纳入中国烟草的营销网络之中,互利

共赢,共同成长。让大连烟草人春天般的服务在广大卷烟零售户心中开花、结果。

后记:目前大连烟草‚春天服务‛品牌已荣获大连市创建服务型机关最佳服务成果奖。

2.社区服务的历程 篇二

一、我国社区报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第一家社区报是深圳的《南山日报》, 它是深圳南山区机关报《南山报》主动适应市场变革的成果。2001年8月10日, 《南山日报》首次打出社区报的旗号, 开中国社区报之先河。若以西方社区报的评判标准“社区报是面向特定社区受众的小众化报纸, 致力于服务和建设社区并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来衡量的话, 《南山日报》是一份真正履行社区报要求的报纸。

《南山日报》主要面向南山区居民发行, 在内容上强调贴近社区生活, 彻底融入社区生活链。首先, 《南山日报》是当地居民的信息小灵通。它将诸如停水、停电、开学、放假等看似琐碎但对居民又至关重要的信息全面及时呈现, 以便民工具的形象深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其次, 它时刻关注社区里的人和事, 积极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比如, 《南山日报》帮助居民协调完善社区卫生工作、寻找迷路老人并将其送回亲人身边等。再次, 《南山日报》还以推动社区建设为己任, 专门开设了《他山石》栏目, 介绍广州、中山、澳门、上海、北欧等国内外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 为南山区以及深圳市社区建设提供借鉴。最后, 它主动承担媒介的教育职能, 发挥南山区“教育强区”的优势, 与南山区教育局合办面向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周刊》, 受到广泛好评。可以说, 这是《南山日报》对当代市民社会心理准确把握的结果。同时, 这也是报社主动培养受众忠实度的有益尝试。内容上的准确定位使《南山日报》获得了较大影响, 其发行量一度高达20万份。然而, 该报在2004年因政策原因最终停刊。

3年不足以让《南山日报》形成联动效应, 但就在它作为南方第一家社区报偃旗息鼓之际, 《巷报》在北方城市长春高调问世。这是第一份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社区报纸, 以“贴近生活、沟通舆情、倡导文明、服务百姓”为宗旨。《巷报》创办之初极具雄心壮志, “立足长春市, 面向东三省”是其远大抱负, 因此日均56个版也就不足为奇。它不仅是吉林省第一份分叠报纸, 也是当时东北地区版数最多的报纸。然而, 《巷报》“办好中国第一张全面市场化的社区报”的热情却不能弥补其资金不足和管理不善的短板, 14个月后, 《巷报》在业界的一片唏嘘声中宣布停刊。《巷报》的失败反映了一个在我国社区报发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社区报的都市报化倾向。《巷报》创办之初确实以社区新闻为重, 整份报纸以短消息大容量见长, 还设置了国外社区报比较流行的《气象新闻》《讣闻》等。[2]但在后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发行上, 《巷报》都与一般都市报别无二致。这种社区报都市报化的倾向在多家社区报的运营中都有体现, 如《东方新报》《华夏时报》《广州社区通》《北京社区报》, 等等。

在南北方的首家社区报相继收场后, 上海的社区报鏖战正式拉开帷幕。2006年10月, 《新民晚报社区版》正式亮相。2008年前后, 从行业报转型而来并最终归入东方网的《城市导报》开始涉足社区报领域, 起初它以城市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作为主要目标受众, 并获得了20万份的发行量;后来它将目标锁定在全市近200张区 (县) 报和街 (镇) 报, 以“媒体支持者”的身份参与街道报的内容定制、印刷工作和衍生产品的制作。[3]2009年8月, 《新闻晨报社区报》以全新办报模式低调地开始社区圈地运动, 2010年它已经与12个街道合作推出了12张社区报。[4]

如果说一般的社区报具有机关报化倾向, 即以领导讲话、会议动态、工作消息充斥报纸版面, 而以《巷报》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报带有明显的都市报化倾向的话, 那么上海的社区报则呈现出商圈化倾向, 其中《新民晚报社区版》和《新闻晨报社区报》最为典型。经过两次不成功的改版后, 2009年《新民晚报社区版》将目光放在了上海市中心6个区的250个中高端住宅区、300幢甲级商务楼, 以此为发行点, 打造上海中高端消费人群的“社区资讯管家”, 将分散的3张周报 (《东区资讯》、《西区资讯》、《浦东资讯》) 改为周二至周五早上发行的日报。[3]同样, 《新闻晨报社区报》在社区圈地运动中则首选距大商圈较近的地区街道。商业中心及其辐射区域人群较高的消费能力和频繁的消费行为, 是许多社区报选择商圈作为其服务的“社区”对象的重要原因。只是商圈是否能被称为“社区”, 以及出现商圈化倾向的社区报能否促进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令人怀疑的。

二、对我国社区报发展困境的反思

首先, 经营者对欧美社区报的运营模式、核心价值和成功之本存在认识上的缺位和错位。

社区报作为外来报种被中国报业重视, 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因素。外在因素是全球报业寒冬之际, 欧美许多国家的社区报却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1996年到2004年, 美国日报数量总发行量均下降4.1%, 而周报数量和发行量分别增加1.7%和8%。”[5]这种可喜的势头让中外报业人士在苦苦寻找报纸发展方向时看到了希望。内在因素来自我国报业发展的自身演变逻辑。对广告资源的严重依赖使我国报纸的竞争早已白热化, 为凸显优势, 各主要报纸都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策略。在机关报、都市报、财经报等其他类型的报纸市场格局已经相对固化的情况下, 社区报的潜在商业价值被看好。与此同时, 由于体制和文化原因, 为普通民众提供信息、娱乐和文化服务是我国报纸的传统职责。十六大以来, “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原则成为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总原则与总要求。[6]可见, 对于我国报纸经营者来说, 社区报还具有换取政治资本的相对优势。在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下, 我国报界“依样画葫芦”的热情被点燃了, 只是对“彼葫芦”何以成长壮大的深层原因有失洞察。

就社区而言, 欧美国家的社区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渊源并构成其政治制度和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欧美国家对社区的共性认识始终以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①的观点为核心。在滕尼斯看来, 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的。共同体的类型是在以自然为基础的群体 (家庭、宗族) , 小的、历史形成的联合体 (村庄、城市) 以及思想的联合体 (友谊、师徒关系等) 中实现的。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等作为基本形式, 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加起来的总和, 更是有机地浑然生长在一起的整体。“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 整体上, 强大的、更加生机勃勃的共同体集中在农村地区。[7]20世纪以来, 随着西方公民社会的演进、睦邻运动的推行以及城市化扩张, 中小城镇逐渐成为欧美国家社会生活的主体。“社区”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也被广泛普及, 并被视为文化传承中的宝贵部分。同时, 由于政治体制的关系, 这些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拥有较高的自治权。对共同生活空间及其事务的关注以及共同体的文化基因, 都强化了这些小城镇居民对社区的情感纽带和价值认同。

就社区报而言, 欧美国家的社区报不仅是社区文化的推动者和守卫者, 而且其本身就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 这足以解释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无报不成镇”的独特景象。欧美社区报的要义在于为某个特定区域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信息资讯和其他服务, 并致力于提升社区的归属感。正如美国全国报业协会 (National Newspaper Association) 对社区报的界定, 它是“旨在通过提供新闻和资讯的方式服务并建设本地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打造社区纽带的报纸”[8]。可见, 欧美社区报关注的中心始终是社区而非单纯的经济收益, 更确切地说, 实现经济收益是以社区报履行应尽的义务为前提的。美国北卡州《春泉希望行动报》的主编就坦言社区报需要盈利但拒绝把挣钱视为首要目的。[9]此外, 在日常运营方面, 社区报的管理者常常是对所在社区非常熟悉的人。如《春泉希望行动报》的主编就参与了社区中11项不同的组织工作。但一般来说, 欧美社区报的从业人员并不多, 甚至很多都是兼职, 人力不足的弊端能够被社区民众主动参与弥补。在一些与社区关系密切的议题上, 社区报是双向传播的重要平台。

全面审视欧美社区和社区报的关系后, 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其成功的根本, 也可以为我国社区报的发展困境找到症结———过去10年, 我国的社区报鲜有以为社区服务为己任的, 刨除体制原因外, 大量社区报只是借“社区报”的“新瓶”装“牟利润”的旧酒。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起初势头甚健的社区报, 最后要么出现都市报化倾向, 要么出现商圈化倾向 (机关报化倾向是另一个问题) 。

其次, 我国尚缺乏成熟的社区形态和相应的文化理念、公共意识。

尽管社区报的失利有经营者对该报种认知上的误区,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社区形态, 更遑论维系社区形态的文化理念和公共意识。作为最早将“社区”一词引入中国学界的社会学家, 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 明确表示中国的文化理念和社会单元结构是完全迥异于西方的。类似于欧美国家的共同体观念和社区形态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很难找到。同样, 西方社会中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公共意识也不相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伦理和规范色彩的“天下为公”的理念。[10]学者王元化指出:“现在我们的社区还不是民间社会团体。民间社会组织的根本精神是自治, 是市民或村民按照自愿的意志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我们现在的社区, 在历史传统上与保甲制度有关。1949年之后, 我们采取的是街道里弄组织, 它们都是区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或政权机构的延伸, 实际上是政府的基层单位。它们是以贯彻上面的政治任务和领导意图为主要目标。它们不是自治的、服务性的, 更多的是管理、控制的功能。”[11]当前我国对“社区”的权威界定来自《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意见》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 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12]可见, 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社区与欧美意义上的具有自治能力的社区完全不同, 它是在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对基层社会组织进行管理的新尝试。同时, 需要强调的是, 即使是这种意义上的社区在目前来看依然处于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 远未形成成熟的社区形态。

由此可见, 在我国社区建设民间化尚未成功的情况下创办社区报, 其命运可想而知。创办者的热情和呼号难以在现实环境中得到有效回应, 却备受市场竞争的压力。于是, 我国许多社区报中途改弦易辙似乎有了令人同情的理由。

尽管在我国社区报的发展道路上存在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 但我们应该看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观念的更新, 社区报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城镇化建设和互动新媒体技术为社区报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城镇化建设将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加速我国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强化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物质和精神的联系。这些无疑是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有助于形成成熟且有朝气的社区。互动新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为社区居民建立日常联系、培养价值认同和公共意识提供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也方便社区报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建立及时、便捷的沟通渠道。因此, 有理由相信,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对新媒介技术的开掘, 社区报会随着不断壮大的社区重获发展动力并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有益力量。

摘要:社区报在我国尚处于草创和适应阶段, 新世纪以来, 我国多家报业集团纷纷在社区报领域试水。针对我国社区报出现的都市报化、商圈化倾向, 本文认为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经营者对欧美社区报的运营模式、核心价值和成功之本存在认识上的缺位和错位, 另一方面是我国尚缺乏成熟的社区形态和相应的文化理念、公共意识。

关键词:社区报,社区,发展历程,困境反思

参考文献

[1]陈凯.透视加拿大社区报纸的繁荣[J].中国报业, 2007 (11) .

[2]谢薇娜, 孙琦琰.中国第一家社区报为何兵败长春[J].传媒观察, 2006 (4) .

[3]王珏.上海社区报生存态势与发展策略初探[J].新闻记者, 2011 (1) .

[4]http://newspaper.jfdaily.com/sqb/index.html.

[5]陈凯.“小的才是美好的”——分众时代:美国社区报的发展良机[J].新闻记者, 2009 (8) .

[6]钟虎妹.中西社区报的产生、发展与同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

[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译者前言部分第2页, 正文部分第44页.

[8]胡凯.中国社区报的现状及其未来[J].新闻实践, 2009 (6) .

[9]陈凯.一个千人小镇一份“迷你”社区报——美国北卡州《春泉希望行动报》观察[J].新闻记者, 2010 (4) .

[10]宫承波, 范松楠.试论网络文化建设中网民公共意识的提升[J].当代传播, 2012 (6) .

[11]于振辉.中国社区报为何“水土不服”?[J].新闻记者, 2009 (5) .

3.社区服务的历程 篇三

(一)第一阶段(1933年以前):政府扮演“守夜人”角色,私营部门是主要供给主体

1933年以前,美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规模相当有限,其在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主要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公共秩序、发展公用事业以及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私营部门是主要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比如,在铁路建设方面,从1865—1890年,私人投资占美国铁路总投资的85%—90%;公用事业方面,1890年,约有46%的交通线路归私人企业所有或运营。

二是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较少。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设立的警察、消防、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一般不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其主要职责是为私营部门发放许可证、签发合同、制定价格决策和提供一定的扶持与资助,由政府部门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仅限于国防、公立学校、少数的社会救济和公共安全。

三是政府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土地赠予、政府贷款、股票认购等方式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其中土地赠予是最为常用的方式。

四是联邦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较弱。在这一阶段,美国联邦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参与度明显不如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比如,在建国以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不干预社会救济,公共救济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

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有效激发了各种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成功培育了一批综合实力强、规模大的市场供给主体,较好地回应和满足了民众的公共服务需求。然而,这种体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主要体现为私人部门逐利性与公共服务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第二阶段(1933—1980年):以“国有化改革”提升政府责任,强调制度引导

20世纪30年代,随着经济大萧条的侵袭,美国公共服务除了面临市场缺陷的普遍性问题之外,还面临着社会救济、失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为摆脱这一困境,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开始推行新政,提倡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干预,美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主角开始从市场转向政府。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开展公有化改革。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设立了许多拥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共部门和公共企业,并由这些机构直接生产和供给公共服务。

二是扩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种类和规模。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将其公共服务职能扩展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

三是强调制度引导。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全国性公共服务制度,用于监管公共服务的准入、融资、施工、定价、分配等过程,并规范政府的审批、许可、收费、处罚等行为。

四是强化联邦政府的作用。在这一阶段,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法律制度、推行全国性的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不但加大了对州和地方政府的控制,也加强了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控制。

在这一阶段,美国对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在弥补市场缺陷、完善公共服务、帮助民众度过大萧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官僚制的固有缺陷和政府公共权力的垄断性,以国有化为主要特征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联邦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公共服务供给的低效率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而高额的税赋又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带来了“养懒罚勤”、抑制就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第三阶段(1981—2000年):以市场化改革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扩大私营部门参与,引入第三部门

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致力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进一步推行市场化的“企业家政府”改革。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调市场化供给。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通过民营化、特许经营、合同承包、用者付费等方式,将公共服务供给任务转交给私营企业。

二是强调绩效目标。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成立了绩效审查委员会,颁布和实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明确把绩效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首要目标,并通过量化评估、制度化实施等方式实现目标。

三是政府放权。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向州、地方政府下放部门公益性公共服务的审批权、财政权和供给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放松管制等措施把具体的服务性工作转交给私营部门或非营利性组织。

四是坚持顾客导向。美国政府强调公共服务供给的顾客导向性,注重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与满足。

从效果来看,这次改革有效缓解了美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然而,這次改革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一是公共服务的碎片化,二是社会公平、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三是涌现出公私合谋、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四)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强调供给主体的多元性和服务形式的多样性,突出政府的服务定位和监管职能

2001年,美国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就着手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领域推行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2008年,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继续推进这一改革。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调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性。在这次改革中,美国政府突破了前几次改革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单一选择,看到了二者的统一性、合作性,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各尽所能、扬长避短,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二是强调服务过程的民主合作与服务形式的灵活多样。这次改革提倡各主体通过民主对话的方式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根据当地政府的能力、公众的偏好以及各种供给主体的发育情况等因素,通过民主协商选择灵活、实用的供给方式与途径。

三是政府的“服务人”角色定位。政府除了直接供给个人或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之外,更多地是为参与公共服务的私营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公民等提供监督管理、制度引导、沟通协调等服务。

四是强调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以公共卫生领域的公私合作为例,涉及的联邦法律法规就有很多,比如《联邦信息自由法案》、《联邦顾问咨询法案》、《专利法案》、《脊椎动物试验使用法案》等。

通过这次改革,美国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多元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不但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使得政府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做其“分内之事”,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

二、美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主要特征

(一)职责明确的财政保障机制

目前,美国的公共服务财政保障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财政共同承担。从职责上看,联邦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共同防务和一般性福利,州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供给公共服务。从公共服务支出上看,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防、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州政府主要负责失业救济、高速公路、公共教育、公共福利、监狱等公共服务项目支出,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火灾消防、排水、警察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

以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为例。在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中,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直接对由学区负责的义务教育提供直接的财政补助,而且各自有不同的分工。联邦教育部基金主要为弱势群体和无正常学习能力的儿童提供补助,而把矫正外部性、普及义务教育等责任交由州政府负责。由于美国的州政府不直接管理公立中小学,因此美国采取政府间补助的方式对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进行转移支付。

(二)科学合理的咨询决策机制

一般而言,合理、科学的公共服务供给咨询机制能够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公共参与更加广泛,信息更加透明,民智和民意的表达也更加充分,公共服务供给也更加贴近民众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各级政府设有专门的公共关系部门,负责对外发布信息,宣传政策和法规,接待民众咨询。同时,健全和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实现政府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此外,美国的地方政府不仅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公众沟通,而且还通过建立网站、开通微博、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等新型社交服务网站实时发布信息,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了解广大民众的各种诉求以及社会新闻,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

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过程中,美国各级政府非常注重法律程序,重大公共服务事项决策一般要经过立项申请、社会调查、民众公听、专家论证、政府审议、议会表决等几个重要程序。在美国,一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的提出和决议,除应对突发事件外,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不能临时动议和表决。一些特别重大的公共服务项目,还要经过公民投票表决,表决未通过就不能形成决策。

(三)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机制

目前,美国的公共服务无论由谁供给、以何种方式提供,都必须接受严格的绩效评估,原因在于:在美国各级政府看来,这是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美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性绩效评估,二是对政府部门外包给私营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公共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估。这些绩效评估以结果为依据,以顾客至上为标准,以问责为追究机制,确保政府“做得更好,花费更少”。

总体上,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机制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绩效评估指标的多元化。美国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不仅涵盖经济、效率和效益等层面,而且也涵盖社会公平层面。二是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不仅可以由政府进行,而且也允许其他中立性组织和团体进行。三是绩效评估的责任化。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使美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有可测量的标准,有可量化的指标体系,有可追溯的责任链条,从而建立明晰的问责机制。

(四)规范有序的管理监督机制

美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管理和监督。大体上,美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管理监督机制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美国政府将保护公民的生存权摆在首位,并且高度重视公民的自由权和发展权,把以人为本作为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根本理念。二是以法治为基本方法。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美国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的职权范围进行有效规范,明确规定政府的任何监管行为必须以立法为前提,并自觉接受议会、司法、舆论和民众的监督。三是以非营利组织为重要帮手。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活动范围广泛,不仅提供诸如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公用事业等公益性服务,同时律师、会计师等行业协会的发展也有效加强了相关行业的自律管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缺陷。四是以公开透明为重要方式。1966年和1976年,美国先后制定了《信息自由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明确规定政府要公开包括公共服务供给在內的相关信息,同时实现立法过程、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的公开。五是坚持无形监管与有形监管有机结合。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制定《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和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对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实施无形监管;另一方面,坚持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的原则,对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罚,从而实现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有形监管。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职责和范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确保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这不仅是维持社会稳定和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分工与权责。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仍然相对滞后,既缺乏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职责也没有明确的边界,存在公共服务机构“上下一般粗”、职能趋同化等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科学地设计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总体框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和范围,加强上下级政府间的分工与协作。

(二)建立以公共服务供给为导向的财政支出体系

在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政府是决定性因素,而财政的均等化是关键因素。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美国把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主要供给责任主体相比,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仍然比较弱,这与我国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等、公共服务投入比重过低存在着直接关系。因此,应以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均等化为先导,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测算各级政府所需财政支出规模,通过系统规范的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实现上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之间公共服务财政能力的均衡配置。

(三)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通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合同外包、公私合作、特许经营等形式,使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间形成竞争性格局,是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为此,应从完善市场机制入手,积极培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推行优惠政策等措施,着重培育一批资金充足、實力雄厚的公共服务大型投资企业,充分调动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消除社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各种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强立法规范,加大财政支持,使社会组织真正成为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此外,还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公共服务的公私合作提供合格的公民主体,有效发挥多元参与供给模式的民主性、合作性和共赢性优势。

(四)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强有力的监管是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尚存在严重缺陷。因此,首先应从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入手,确保公共服务供给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这些制度包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制度、公共服务供给的民意收集制度、沟通协调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其中,公共服务决策制度,即改变传统的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充分尊重私营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意见,提高各供给主体对决策的影响和作用;公共服务供给的筹资制度,即一方面加大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公私合作的激励制度,即通过税收优惠、费用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加大对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其次,建立健全政府监督、媒体监督、行业监督、公众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管机制,确保各供给主体各司其责、各尽所能。

4.社区服务的历程 篇四

70年披荆斩棘,70载波澜壮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壮丽发展进程中,教育装备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其不断丰富的内涵与价值伴随和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且行且歌

相随教育发展70载

应用导向,从统购统配逐步走向多元装备。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6%。国家力量全面投入办学,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普遍基础差、底子薄,仪器设备严重短缺。为满足加快恢复教育事业、开足开齐课程的需求,国家教委以“统一管理、统一目录、统一配备、统一划拨”的集中型方式,逐步构建和形成全国教学仪器生产和供应体系,初步解决了教育装备产品短缺的问题,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1952年,新中国首次颁发普通教育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用于指导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教学仪器配备,并逐步由一般理化仪器扩大为各级各类学校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1964年,教育部成立教学仪器研究室,专门负责教学仪器的研究和设计工作。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部生产供应管理局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普教仪器展销订货会(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前身),开启了教学仪器供配从完全计划调节向发挥市场作用的转变,实现了供需双方直接见面,择优选购,促进了教学仪器生产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发布《教学仪器设备行业“九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仪器生产定点厂为骨干,统筹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2001年,全国教学仪器定点厂完成历史使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教育装备供配进入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政府采购阶段。当前,以学校需求为基础,按财政体制开展政府采购是教育装备工作的主要供配方式。

围绕中心,紧密服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满足教学需求是教育装备工作发展始终坚持的原则。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全国教育事业进入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课程改革、普及义务教育等先后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及实验教学成为这一时期教育装备的重点工作。1987年,第一次全国中小学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把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来抓,应当重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以及教具的开发研究工作”;

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工作的若干意见》等7个文件。全国各地也纷纷全面加强加快实验室建设和实验仪器配备。浙江省从198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分期分批建立农村初中实验中心;

四川省全面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试点工作。其中,教育装备工作的标准化还对促进教育均衡和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为加快教育转型,适应信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装备在内容和形态上都不断丰富,以支撑研究性学习、跨学科教学和基于真实情境的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网络学习空间等新型学习空间成为重要的装备内容和趋势。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等全面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积极探索课程实施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载体。截至目前,浙江49%的中小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室;

到2020年,上海市每所中小学校将至少建有一个创新实验室,为选课走班、探究性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等提供有效支撑。

自主创新,大力鼓励教师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是教育装备工作中原始的创新点。为解决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和供应不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国家就坚持自力更生和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鼓励教师发挥自身能动性自制教具,推进教具革新,满足实验教学需要。1950年,教育部配合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的召开,举办了全国初等教育展览会,其中1万余件展览品多是小学教师和学生亲自动手创造出来的。同时,自制教具也是推动教具革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路径。河南省全省动员自制教具,以自制教具入手推进实验教学的普及。1986年,国家教委组织开展第一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并举办展览。1995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强调,“教师制作教具是一种教研活动,自制教具是一项教育科研成果”,对自制教具在教改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了深刻阐释。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的日益创新,教师自制教具在技术应用、教学设计、课程融合等方面都进一步深入,呈现出“从以解决器物不足为目的向支撑教学创新的教学设计转变,从破解单一知识教学难点向跨学科融合转变,从辅助学生学习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转变,从知识教学工具转变成为个性化成长的有效载体,从废物利用转变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特点,对教学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引领,不断促进教育的变革。技术革命和创新,是教育装备工作一直以来的自觉追随。从电影、录音教学到幻灯、投影,再到计算机、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装备从传统的教学仪器设备拓展至电化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其教育教学价值从展示、演示、验证知识和教学逐步走向运用技术学的思想、手段、方法,来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1979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电化教育馆;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学校电化教育工作暂行规程》,要求学校应统筹规划好电化教育器材建设。“两机一幕”、音像教材、农远工程、三通两平台,电化教育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创新注入了不可替代的动力,也实质性地扩展了教育装备工作的内涵和作用。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装备在教育装备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并注重以技术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评价、改变教育供给方式。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8年,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通过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教育的变革”成为教育装备的时代内涵。

标准保障,促进教育装备工作规范科学。标准化工作是教育装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学仪器的种类不断增加,因缺乏相应标准规范和指导,企业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极大影响装备绩效。1981年,教育部成立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协作组,后扩充为力学和热学、电学和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生物学四个组。到1988年,共发布教育部标准299项。1987年,经原国家标准局批准,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大连市成立。1988年,设立力学和热学仪器、电学和磁学仪器、光学和原子物理仪器、生物学仪器、化学仪器、小幼教仪器6个分技术委员会。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为提高教育装备产品质量、规范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至目前,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发布7项国家标准和301项教育行业标准,覆盖1900余种中小学教学仪器,规范了教学仪器的质量要求。

专业服务,推动行业持续发展。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和行业管理是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保障。1986年,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在天津成立,负责教学仪器设备行业的管理,并先后更名为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和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现名)。30余年来,协会以服务教育为宗旨,致力于开展行业发展调查和研究、开展行业交流和合作、规范行业标准和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为产业和行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积极贡献。自1980年开始,目前由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已连续举办了76届。成为了教育行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装备产品展示和交流合作平台。自2003年以来,每两年组织一次产品推荐,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自2014年开始,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活动,至今已培训行业骨干3000多人次。自2016年开始,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共发布12项教育装备团体标准,参与制定8项行业标准。截至2019年7月,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共有幼儿教育装备分会、高教装备分会、教育信息化装备分会等9个分支机构,会员单位3800多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装备品种涵盖传统教学仪器、学校后勤装备和最新的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成为我国教育装备行业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社会团体。

坚守初心

技术装备服务教育发展

70年砥砺奋进,70载步履坚实。70载栉风沐雨,教育装备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配备不足到不断丰富、从辅助教学到引领变革的过程,笃行致远,不负韶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截至2018年底,全国中小学校理科实验仪器配备基本达标,生均仪器设备值小学达1558元,初中达2453元;

小学、初中和高中建立校园网的比例分别为67.56%、77.29%和88.05%。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教育装备的工作内涵也不断深化,从单纯的器物配备为主转变为支撑课程实施技术环境构建为主的装备,从验证知识的正确性和重现知识发生过程为主转变为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从标准化装备为主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作为逻辑起点的多样化和特色化装备为主,具备和体现“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支撑教育资源链接、提高学生认知效率、推动教育精准管理、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六大功能。

70年风雨兼程,70载情怀如初。回望教育装备发展的辉煌历程,“立足技术进步,服务教育发展”是我们始终坚守和传承的初心。我们始终围绕改革大局,服务教育发展。70年来,全国教育装备工作始终以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为中心,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明晰发展方向,丰富工作内涵。从新中国初期的以“器物配备”为主到着力普及实验教学、推进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施“农远工程”,再到当前以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为工作核心,每一阶段教育装备工作的定位和方向,都源于该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我们始终紧跟技术进步,推动教育创新。在70年的实践探索中,教育装备工作一直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技术革命、技术革新、技术进步”贯穿于教学仪器、实验教学、教具发展、电化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始终;

一直深入研究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探寻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策略和路径、指导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着力以教育装备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为立德树人、培养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懈努力。应该说,每一个前行的步履,都印记了技术的进步,都焕发着深厚的教育创新禀赋。我们始终传承专业素养,保持开放视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融技术和教育于一体的专业性工作。70年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与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以专业的素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教育装备工作,推动行业蓬勃发展。《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与装备研究》《行业通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蓝皮书》、教育装备展示会,都为广大教育技术学者、师生、管理机构工作者和企业搭建了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以专业、开放的视野碰撞思想、合作交流、兼容并蓄,形成多方参与的良性发展机制。

勇担使命

技术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70年的光辉岁月,仿佛只在弹指一挥间。过去的道路,我们豪迈走过,硕果累累,用行动诠释了技术的力量;

站在新起点,我们紧握时代机遇,勇立潮头,着力发挥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科技浪潮,教育现代化肩负更艰巨的时代使命。作为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积极促进者和推动者,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用“开放、跨界、融合、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从“技术作为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技术作为工具创新教与学的过程、技术作为思维改变教育活动形态”三个方面,准确把握技术和教育的关系;

积极促进教育装备的情境化、课程化、多样化,以学为中心,大力推进“支撑知识学习,完成基本教学的装备;

支撑深度学习,基于问题探究的装备;

支撑创客学习,实现知识创新的装备;

支撑个性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的装备;

支撑自适应学习,基于数据分析的装备”五种教育装备的配备和普及,实现技术重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内容、扩展学习方式、感知学情特征、优化学习评价;

通过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模式,实现每个学习者都能通过技术受益,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发展。

5.我的成长历程 篇五

一、怎样成长

要想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一些突出成就,对于一位各方面都正常的健康教师来说就不是易事。而我,作为一个带病工作在偏远山区的小学教师,又是如何获得“方城县优秀教师”、“方城县首届课改标兵”、“方城县十大优秀青年”、“南阳市师德先进个人”、“南阳市课改先进个人”、“南阳市科普科研先进个人”和“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诸多殊荣呢?相信会有少数人怀疑,也会有多数人好奇。下面我就自己在课改上的所想、所做和大家一起来回忆和分享:

(一)、意志坚定

立场鲜明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要尊重当初的选择,绝不能东张西望、随波逐流,更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我就是这样,初中的宋继堂老师的独特魅力,铸就了我的梦想——当一名好老师。参加工作第一年,虽然每月只有80元的代课金,但是我就像自己老师一样,热爱着自己的岗位,和学生泡在一起。尤其是受伤以后,不管承受多少艰辛,不管听到多少劝阻,我都从未放弃。因为我喜欢这个职业我才选择,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要无愧于心!

(二)、夯实功底

拓宽视野

古语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意思就是,老师要想教好学,不仅学科知识必须扎实,同时还要有宽阔的知识面,要能经得起学生的任何生成性问题。

我是1994年全县中招第一名,当年的8门学科我只失掉了32分,有多门学科满分,这为我的教学打下了知识基础。考入师范后,没有像有的同学那样放松学业,而是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工作后,尤其是近几年,我不仅系统学习了所教学科1~6年级全套教材,而且认真学习新课标。把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都烂记于心。为此,2012年以后,我镇开学前的教师培训,都是我组织中学区解读教材和新课标。

(三)、正视自己

虚心学习

我们常说“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虚怀若谷,正视自己,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我在上学期间没有接触过电脑,工作后不久又因公受伤,多年的奔波治疗和身体不便让我又错过了许多电脑培训。所以,即便我曾经的教学方法很符合学生思路,效果也挺好,可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我明显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我开始学习相关操作,从打字、到制表、再到下载和制作课件,我都虚心的向新同志学习,让他们一步一步教我。有时练习到深夜,又想不起来了还要打电话请教。其中有一次,我第二天要上示范课,可是前一个晚上制作课件时,怎么也输不上分数,没办法11点多了又把一个叫刘莲的同事叫醒,电话上叫我弄好。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帮我最多的人还有梁云、赵云、李新珏等老师。

不仅在基本功上加强学习,在教学理念和教法改进上我也不甘落后。身体不许可时,遇到学习机会我就让爱人去,然后我再然他给我转达。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秋期那三个月,她去安阳师院置换学习,不仅带回了许多全新的理论,收获最大的是当地小学如何让学生分组学习,老师如何分组,这与我的做法非常相似,也让我的教法更加规范。同时,我也会忍着病痛经常外出观摩学习。比如12年去西峡让我理解了“三疑三探”的精髓;13年参加“教育名家论坛”,华应龙、吴正宪等数学名家让我大开眼界;14年去永威学习了“先学后教”,去“长垣一中”观摩了“双层四环”教学法„„这都为促使我快速成长助推了能量。

(四)、助人为乐

教学相长

有人说“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职业,生怕有哪个地方没有教给学生。”所以,我们对待同事绝不能“文人相轻”,也应该怀着助人为乐之心,力求教学相长。

作为老教师,我就是这样“不骄傲也不谦虚”。课前经常指导和学习其他教师的设计思路,有时大型活动之前,每晚都要辅导到很晚。有一次张荑苇、孟醒醒、王湘涵、禄贺的几位老师第二天上展示课,我轮着指导完已经12点多了;还有一次我答应刘莲老师讨论他第二天的课,可是临时的领导班子会一直开到11点多,等我想起来时,给她打电话她还在等着没睡。大家的信任和尊重促使我经常听课,14年秋期我听课突破100节;同时我也部分时间、不分班级的上观摩课、引领课、公开课,特别是被评为课改标兵之后,我先后在本镇、小史店、独树等乡镇和县实验小学、县龙城小学“送教”10多次,还在县机电中专为全县县小学教师上了示范课。每次课后,我都让老师和教研室领导给我详细评课,课后详细评课,我坚持的原则是“说实话,谈真情,要达到尴尬一阵子,幸福一辈子”。

(五)、积极反思

勇于创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思想的教师,就一定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反思课堂的生成点、成功点、遗憾点,然后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创造性的进行新的设计。

比如我在一个教学反思后就写了一个小故事:<<联系生活的“意会”比抽象的“言传”更重要>>今天我在教学小数乘小数的一个课堂上,举了这样两个例子——0.25乘0.4

和12.5乘0.8。说真的,当时准备着两个例子只是想为后来的“整数的运算定律完全可以推广到小数”。可是,突然有个女生提问说:“老师,问什么以前的乘法都是越城越大,今天的两个乘积却会变小呢?”其他学生也开始认真观察和议论起来。我当时先是一愣,心想这是准备下节作业评讲时要说的内容,本节只是想让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呀!本节要说恐怕会拖堂的?但是,看学生兴趣这么高,又说明是一个教学的契机。于是,我脑子一转,突然来了灵感——就问:孩子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菜吧!假设一斤肉的单价是12.5元,你们只买了0.8斤,你会让妈妈付12.5元吗?(不会)为什么?(因为0.8斤不够1斤,所以。。。哦,老师我知道了,因为“不够一斤”)接着,我又进行了一些相关训练,当问及原因时,学生都会笑着说“不够一斤”、、、、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让我体会了作为一名教师善于扑捉课堂生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深深的感悟到,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用一些联系生活常识让其“意会”,要比抽象的理论“言传”效果更好!

还有一个我的创新行为,那是14年教学四年级第一单元时,就把教材打乱了顺序。我觉得学生学完“两级”数的读写后,基本掌握了规律,所以就在第二天,运用迁移思想接着把“三级”数的读写连着学习了;同时把“两级”和“三级”数的省略和改写连在一起,用两天时间进行了学习。结果,不论是课堂还是作业反馈,效果都特别好。

总之,“课改”对于新教师来说,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也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课题,只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方法,所谓的“改”也只是对少数老教师的“填鸭式”教学行为而言的。我觉得只要我们真心爱自己的岗位,只要把握住“重点不是教知识,而是培养学习习惯;重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帮助理解;重点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引导归纳”,然后抱着“不端架子、不装样子、像点傻子”的态度,就一定能在自己岗位上干出成绩!

二、后进生转化

(一)、曹峰中

清楚地记得在2001年暑假刚开学时,有一个家长找到我说:“俺这个孩子哪班都不想要,你看在一个村上的面子,再给他一次机会吧?!你知道咱山里人除了上学没别的出路啊„„”说着泪就出来了。我想想自己的出身和经历,就把那家长叫到一边问明情况。原来,这孩子是在校贪玩、乱花钱、还爱捣乱。我感觉没大问题,况且他还小学升初中时的前几名,有挽救的可能,如果就此退学很是可惜。于是,我就对那家长说“我可以试试,但是你得配合。就是你每天带他来一次,然后回家让他上地干活,三天后估计他都会有触动了。”结果真的,把他感化了,第三天,他就痛哭流涕的给我保证让我就留他一星期试试。为了怕他反复,我把他安排在讲堂桌前,还每天找他谈心,及时表扬他。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最终考入了重点高中和大学,现在在郑州宇通公司。

(二)、屈婷婷

6.我的成长历程 篇六

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所描述的,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流失,我们连他的尾巴都抓不到。在时间的流里,人们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性别之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93年,农历腊月廿十三。我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学龄前时期,父母由于要出去务工,根本无暇照顾孩子,我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或许是由于周围的同龄人比较多,我从小就比较开朗外向,虽然不像其他同龄人能和父母朝夕相处,但并没有感到孤单,寂寞,反而增强了自立能力,独立性也很强。上小学之后,由于奶奶身体不好,爸爸妈妈只好回来,在家附近找工作,2人总是早出晚归,在外帮人家盖房子,由于种种原因,爸妈总是把我送到外婆家,然后和那儿的小孩一起去山上,田野玩,可以说那段时间是非常开心的。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我最崇拜的人,那就是我的外婆。她慈祥、善良,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他的这种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我。我的小学岁月相对独立的,因为在小学5年级,由于学校太远,每天去学校大概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所以差不多是从那时候开始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六年级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要求我们住校。住校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我们对它没有害怕,只有期盼,倒是父母担心我们年龄太小。在我小学五六年级遇到了一个对我的学习生活影响很深的老师——胡老师,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对我们来说是良师也是益友,她让我们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让我们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因而我的语文成绩从那时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她的指导下我也走出了许多疑惑。就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始终是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的,那时的成长道路可谓一帆风顺。

刚入中学,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不变是,天仍那样的蓝、树仍那样的绿、花儿仍是那样的鲜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一切都变得熟悉了,校园不再陌生,同学和老师也都成为了朋友。于是,走过了陌生,一切都变得快乐起来了!中学的生活主要是学习,那时觉得放假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在初中第一次接触英语课,就对它很感兴趣,可惜后来成绩不咋样,哎……得加油啊!

在初中,有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是有关家庭的,但是后来通过老师的介绍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班后才得知,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还有很多因素的不确定性,所以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单纯的,就是同学,同桌,朋友。不过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之间彼此并不怎么来往,往往喜欢一个人却老是和她作对,喜欢她却老在别人面前说她的坏话,可能是希望引起彼此的注意吧。现在看来,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出现对异性的好感和接近异性的欲望,但是个人又有些怯生生的,挺有趣的。又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 我出生于不得不被压抑,还要在他人面前进行掩饰。初中的生活是忙碌的,是充实的,又是单纯的,在五彩斑斓的岁月里,那些回忆印在脑海。在开心中我结束了我的初中生活,迎来了我的高中生活。

经历了中考这个人生重大的转折点,由于我考入高中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迈进之后,我心中难免有些自卑。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以成绩为判断标准,所以心中总是有些疙瘩。在高中,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在如饥似渴的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我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就不是很局限于分数了,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所谓的收获吧!高一可谓是很重要的一年,在父母亲人的期盼中,我全身心的投入伟大的学习生活中。那时的我性子真的是有些偏执吧,讨厌他人的评论,怀疑他人的目光……想想都觉得有些滑稽,觉得周围的人都是在蔑视自己,所以那是的我是孤独的。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上升,笑容和自信也慢慢的回来了,又变成了那个欢快的女生,我很感谢那段时间大家对我们的帮助和包容。高一的自己是太看重成绩,放不开很多事。

高二,学校开始分文科和理科,经过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了文科,而父母也完全支持我的选择,这样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学习动力,所以我觉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总是最真实的,所以那时的我很幸福,很淡然……成长也是可以不那么不开心的。那时候的我开始慢慢地接触学习之外的东西,开始学会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高三时快乐的,是充实的,是青春最美的时光,因为那是我们为自己奋斗,为自己拼搏的岁月。那时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可以说在那个时候的我们是相当自由的,父母和老师都怕说出的一些话会伤了我们,给我们的都是祝福和鼓励;那个时候的我们又都是自觉的,我们明白自己的追求,朋友间,同学之间都互帮互助,希望在最后一年奋斗出满意的成果,希望在这一年好好相处,给彼此留下的是人生中最深刻、最真挚的感情。的确,那些都是难忘的,都是温暖的。

高考是一段刻骨的记忆,虽然只有那么几天,便也足够用来填满我的整个青春年少。“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虽然感觉自己的从小学到高中似乎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是其他,创造力没得到什么发挥,但是我可以很自豪的说通过这些应试考试的要求,我收获的并不少。假如没有这些考试,也许我连学习的动力都没有。而在我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虽然大多数老师的目标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小考,中考,高考这一系列考试。

浑浑噩噩的,大一的生活也即将结束,我不是很清楚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是只是在浪费光阴。感觉似乎这是一段忙碌的时光吧,上课、听讲座、上网、兼职……,可是却没有目标,没有了生活的激情。静下心来想一想,很多时候自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参与者,参加了不少活动,看着似乎很有意义,可是自己却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些活动中,总是假装微笑,总是要去忍受无奈、无助。这个时候的自己最经常做的就是思念,思念父母身边的温暖,思念朋友的关怀和真诚。

不过,也发现了自己在不断成长,不再是那个遇到问题只会回避,只会流眼泪的小女生了,现在的我学会了认真生活,不管生活再无奈。每天的时间,都被分割成无数的小片段,而我就要用这些时间来铸就壁垒,充实自己,找回高中时的斗志。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就得逼自己开心,这样生活也会朝着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方向发展,心态也会好起来。许多烦心事,不会因为你的不快,它就会消失,它只会变得更糟,所以我学会了面对,学会了承担。我学会了用改变自己看事物的心态,用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拥抱一切。生命太过于短暂,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缅怀不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接触所有事。

7.论爱尔兰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历程 篇七

爱尔兰西濒大西洋, 东北与英国的北爱尔兰接壤, 东隔爱尔兰海与英国相望, 是一个面积只有70 282平方公里, 人口仅400多万的小岛国。经济发展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独立后一直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 自1980年之后, 爱尔兰的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通道, 1990年之后, 整个爱尔兰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速度, 到了21世纪初, 整个国家的经济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用20年的时间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近一倍, 1994—2000年的6年间, 平均年增速接近9%,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几乎创造了一个增长的奇迹。在经济总量增加的过程中, 爱尔兰同时克服了失业率高耸的历史难题, 历经15年的发展, 把综合失业率从1988年的17%, 降低到了2001年的不足4%。到21世纪初期, 爱尔兰已经成为了欧洲软件之都——享有软件王国的美誉, 以出口为主要领域的软件行业已经成了爱尔兰国民经济体系中最主要的支柱之一。爱尔兰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比较明显的阶段。

1 1970—1985年的起步阶段

传统上, 爱尔兰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 经济比较落后, 属于内向型经济。1959年开始实行开放经济, 参与国际竞争, 并吸引外商投资;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 进入了欧洲市场。在20世纪60年代, 爱尔兰劳动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高达36%, 从事工业生产的仅为25%, 属于西欧发达国家中的“第三世界”。

进入70年代以来, 爱尔兰开始加速工业化进程, 各种新兴产业在爱尔兰开始建立, 外资和外国公司也开始进驻爱尔兰本土, 此时爱尔兰的进出口贸易和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随着1973年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其市场开始纳入欧洲一体化的步骤, 工业和服务业的市场几乎完全开放, 这就使得爱尔兰本土和在爱尔兰投资的外资公司在管理和经营模式上必须和其他欧共体国家保持一致。

70年代初期的爱尔兰没有自己的计算机产业, 但是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引入, 自然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服务和需求市场。这一阶段, 爱尔兰主要是利用自身的语言和地理优势吸引海外软件企业, 特别是美国软件企业的进驻, 并且针对这些公司的主要产品进行相关的本土化和面向用户的直接服务。同时, 跨国企业在爱尔兰的投资也把一些美国、西欧国家成熟的计算机系统带到了爱尔兰。

在70年代中期, 第一批爱尔兰本土的软件开发和服务公司诞生了。这些企业主要从事面向本土的其他行业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手段主要是利用国外的软件产品对用户开展相关服务, 帮助用户维护已有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用户已有的软件进行修改和二次开发, 以满足用户本土化的需求。在这一基础上, 一些爱尔兰软件企业开始针对本国市场和与本国相关的欧洲国家的相关领域进行了一些自主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这些公司的规模一般较小, 大都不超过50人, 但的确可以看作整个爱尔兰软件开发和服务领域的一个开端。与此同时, 爱尔兰诞生了第一批以美国公司投资为主的软件生产商, 这些公司的规模一般来说相对于爱尔兰本土公司要大, 组织结构和专业化更强, 直接带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对于爱尔兰本土的软件公司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尽管爱尔兰尚未把信息产业当作核心的经济支柱产业发展, 但70年代的软件领域已经在不经意间开始形成了, 并且有了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是欧洲市场一体化使得爱尔兰直接开放了市场, 软件产业直接面对的是全球最先进的西方市场, 没有过份的保护和限制使得爱尔兰软件企业从一开始就是完全市场化运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 有利于培养企业的竞争能力、规范管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尽管本土软件产业尚不发达, 但是教育的相对超前给爱尔兰培养了一批具有软件人才素质的较高水平的从业者和潜在从业者。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 爱尔兰政府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在未来的重要性, 于是开始在公立大学设立计算机学院, 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如今爱尔兰软件产业的成功,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尔兰拥有大批高素质的软件人才, 比其他国家更具有适应高技术发展的能力。在当时虽然国内无法容纳这么多的相关人才, 大部分富余的软件人才都暂时流出本土, 到西欧国家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但一旦本土软件行业有了足够的需求, 这些人才又纷纷回流, 事实上成为了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先行人才储备库。这一期间, 爱尔兰政府于1981年制定了《国际服务业鼓励计划》, 在此计划中, 爱尔兰政府鼓励国外服务业企业向爱尔兰投资的同时, 也鼓励有足够实力和经验的爱尔兰服务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由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事实上被归入了服务业的范畴, 因而这些投融资政策很大程度上惠及了处于发展阶段的爱尔兰软件信息服务行业。

2 1985—1995年的初步发展阶段

爱尔兰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的建立, 与全球范围内的软件业发展基本是同步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 整个信息通讯产业进入了一个增长区间, 全球产业格局开始做出相应的调整。作为西欧新型经济体的爱尔兰, 政府开始规划未来若干年的经济格局, 为了开创新的发展领域, 政府对具有战略重点的发展目标进行筛选, 将信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作为国家未来有限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 在实施战略性投入、人才培养和对外合作方面围绕这三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力求利用有限资源在这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获得新的产业突破口。

爱尔兰企业贸易就业部 (Department of Enterprise, Trade and Employment) 作为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的制订者, 从这一系列决策点出发, 通过爱尔兰企业局和爱尔兰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直接向相关企业、学校进行直接支持和扶植。在以招商引资为主要目的而设立的香农自由贸易区建立香农 (Shannon) 自由贸易区, 开发和扶持本土工业, 依托当地高等院校建立国家科技园区, 发展高技术产业。具体手段包括:免征关税和各种捐税;可以申请免交出口收益税及一部分固定资产税;政府提供建厂补助资金, 这种补助资金可达外资企业初期资本额的三分之一;厂房仓库租金低廉, 五年以内租金可予优惠, 向投资者出售或出租土地建造厂房和办公室;并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如住宅、学校、商店和服务中心等。

通过爱尔兰企业局和爱尔兰科学基金会等科技管理机构对公共和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提供资金支持、指导和协调。20世纪80年代末, 爱尔兰利用了以欧盟结构资金 (Structural Funds) 为代表的欧盟基金资源和研究计划的大量经费资助开展科研, 这些基金数字最高时占到爱尔兰GDP的6%。通过大量吸纳和使用此类资金进行继续的产业升级和技术研究计划, 使得爱尔兰获得了很好的收益。

在诸多相关政策的鼓励下, 这一阶段爱尔兰国内出现了很多新兴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语言文化环境优势, 爱尔兰此时已成了国外跨国软件公司, 特别是美国公司进入欧洲的桥头堡, 几乎所有美国大型软件公司在爱尔兰都设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和办事机构, 利用较为优惠的投资环境和低廉的成本将爱尔兰当作自己的欧洲基地。

80年代末, 爱尔兰本土的软件产业公司规模大都较小, 所从事的领域也比较专一, 主要有服务和开发两种类型。从事服务的公司仍旧针对爱尔兰和西欧相关大型企业自身运行的信息系统和专用软件进行运行维护服务, 在一定条件下针对此类软件和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二次开发, 这部分企业是爱尔兰信息服务产业的雏形。从事开发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是利用爱尔兰的人才优势和地域特性, 承接国外大型公司软件的开发业务, 进行代码和程序流程的承接开发;另一部分公司则从事开发一些专用软件产品, 涉及了较早的数据库、客户服务系统和其他专用领域的软件, 在爱尔兰软件产业本身规模不大的情况下, 就参与了出口成品软件到以欧洲为主的全球软件市场。同时, 在国外公司先进经验和本土特点的结合下, 爱尔兰本身也开始诞生了一些诸如Adlo等规模较大的软件公司, 这些软件公司着力于一些跨国公司忽略的领域, 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 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3 1996—2004年的高速发展阶段

爱尔兰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 国际范围内的信息技术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 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开始进行, 以美国为代表的技术领先国家逐渐把附加值较低的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业和软件基础开发等业务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软件开发产业的发展需要三个主要条件:较高的人员素质和组织能力;较低的人员和经营成本;与发包国和最终用户相近的地理和社会环境。而爱尔兰在诸多潜在的软件产业基地中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这些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优势:英语是爱尔兰的主要语言之一, 美国英语很大程度是由爱尔兰英语发展而来的, 这对于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地、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大型软件的开发和出口来说, 无疑是一个先天优势。

地缘优势:爱尔兰地处欧洲, 可以很方便地成为美国IT巨头的软件产品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事实也确实如此, 目前大部分世界级软件公司, 如IBM、微软、Oracle等公司面向欧洲国家的27种不同语言产品的本地化、欧洲化, 都是在爱尔兰制作完成的。

人才优势:美国有1/5的人口是爱尔兰裔, 而差不多每个爱尔兰人在美国都能找到亲戚, 因此在爱尔兰软件从业人士中, 从技术人员到企业管理者, 有相当部分曾在IBM、微软、Oracle、北方电讯、爱立信等世界级IT企业总部或爱尔兰分公司工作过。这些经历, 不但给了他们一个深入了解相关大型软件系统的绝佳机会, 并使他们积累了软件企业经营、管理和运作的经验。

成本优势:此时的爱尔兰整体经济水平落后于西欧北美的主要发达国家, 人均收入水平大大落后于与之临近的西欧诸国, 因此人力成本非常适合进行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爱尔兰本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高速上升阶段, 政府大力鼓励新型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针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又有一系列特别优惠政策。同时, 爱尔兰政府大力吸引投资, 海外企业在爱尔兰进行投资设立相关企业只需很低的成本和方便的过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爱尔兰采取的是高所得税、慷慨的福利供给、控制严密的工业战略, 政府、工会和雇主三方签订社会契约式收入的政策。这种死板的经济政策虽然保证了经济稳定发展, 同时也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尤其是不利于通过竞争降低人员成本。为了更加适应快速吸纳外资的形式, 爱尔兰政府通过影响力促使爱尔兰工会代表大会 (SIPTU) 协调相关工会组织和爱尔兰商业与雇主联合会 (IBEC) 之间达成一系列协议, 双方共同采取较为灵活的薪资谈判政策, 最大程度减少了劳资纠纷和摩擦, 保证了企业运作的顺利进行。这一阶段, 爱尔兰成为了西欧劳资纠纷最少的地区, 面对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同一时期激化的劳资矛盾, 更多的资金和企业加倍青睐相对稳定的爱尔兰。在诸多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爱尔兰本土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996年, 整个爱尔兰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共有480余家, 经过短短10年的发展, 到2004年, 相应的公司总数就达到了1 017家, 销售收入近240亿欧元, 年均增长的速度超过20%, 成为了爱尔兰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

1996年以来, 面对全球化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浪潮, 爱尔兰历届政府都把吸引外国资本向爱尔兰投资开办新企业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 为此制定了优惠的税收政策, 保证具有竞争力的经营成本和提供高技能和弹性劳动力市场。以美国为例, 近年来美国对欧洲投资的27%、对欧洲信息产业投资的70%在爱尔兰, 以高技术公司为主、到爱尔兰投资建厂的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增多, 如IBM、Intel、盖特韦、戴尔和摩托罗拉等国际大型电脑和电子工业公司相继在爱尔兰建立公司。目前在欧洲市场销售的电脑有1/3是在爱尔兰生产的。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硬件制造业的迅速扩展, 又反过来极大地刺激了爱尔兰本土与之配套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风险资本、外国资本以及跨国软件公司进入爱尔兰软件产业, 国内从事软件业的公司由1995年的390多家急剧增加到2000年的780多家。目前, 爱尔兰是摩托罗拉、IBM、INTER、LOTUS等公司在欧盟总部的所在地, 世界10大软件公司有7家在爱尔兰开设了软件生产基地, 有的还设立了研究开发中心。

经过10年的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 爱尔兰已经成为了欧洲的软件之都, 过去爱尔兰人才大量流失到欧洲各国, 随着产业的发展, 人才成了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 爱尔兰政府开始制定了一系列诸如减免个人收入所得税、提供优惠贷款和住房等政策大量吸引相关人才到爱尔兰工作。经过几年的落实, 不仅出国的爱尔兰专业技术人员纷纷回国, 大批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才也纷纷到爱尔兰工作。仅2000年就有近5万人移居爱尔兰, 其中7 000多人来自英国。据统计, 爱尔兰每年大约有2.5万人回国, 回国人数大大超过了出国人数, 这些回国人员带回了最新的技术和资金, 为爱尔兰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2004年后的调整与再发展阶段

全球经济在历经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大约10年的高速增长后, 在2004年左右市场开始趋于饱和, 增长动力明显减弱, 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开始显示出明显的疲态。爱尔兰本国的经济发展也开始减速, 传统产业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即便如此, 爱尔兰依旧是整个西欧增长最快的经济体。2005年爱尔兰的经济增长速度从前几年的8%以上逐步回落到4%左右, 但仍旧大大高于欧元区1.3%的平均增长速度, 除去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的因素以外, 最主要的就是电子信息产业, 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持续发展。

经过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 爱尔兰已经不再是上世纪那个曾经以农业为主的欧洲乡村和落后的国家了, 2007年, 爱尔兰人均GDP为3.68万美元, 已经超过美国, 步入全球最高的国家行列。与此同时, 原来成为爱尔兰经济高速发展动力的优势开始变弱, 一些新的问题逐渐明显, 并且成为制约爱尔兰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首先, 随着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原来的人力成本优势几乎不复存在, 这对于软件加工产业十分不利;其次, 爱尔兰国家人口总数有限, 人力资源不足, 大规模扩展软件产业的后备人力不足;第三, 爱尔兰的软件产业极度依赖出口, 自身市场很小。2004年以前, 基本形成了单纯的外向型软件行业格局, 爱尔兰只有两种软件企业的行业结构:外资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几乎都是跨国公司面向欧洲和全球的生产基地, 而内资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则为前者提供配套服务。尽管在欧盟一体化市场范畴内, 但是受国外市场形势变化的影响太大, 2006年欧洲经济明显减速后, 爱尔兰相关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此外, 一些诸如印度、以色列等也已软件出口加工为重点发展领域的国家对爱尔兰固有的市场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基于此, 爱尔兰政府和企业界开始考虑相应的对策, 力图找到一条能保持行业稳定增长的途径。首先, 针对爱尔兰人力成本偏高、单纯软件代码加工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爱尔兰政府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利用爱尔兰人才素质较高, 最贴近用户需求和身处最终用户市场的优势, 开始放弃一些附加值较低的, 诸如代码编制、测试和单纯数据处理等领域, 重点发展系统分析、用户需求分析、软件总体设计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其次, 利用一些行业协会和政府组织, 诸如爱尔兰软件协会 (ISA) 等鼓励企业与印度等人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加强全面的合作, 形成软件加工的上游 (用户需求分析、软件总体设计等) 在爱尔兰, 中游 (代码编制、软件功能测试) 在印度, 下游 (产品包装和培训、用户售后服务) 回到爱尔兰的模式, 发挥自身特点, 提高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爱尔兰经济的高增长, 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的高增长, 相当大程度上依赖国外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直接经营, 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国外投资在面积较小、人力资源有限的爱尔兰不可能无限增长。爱尔兰政府认识到21世纪之后, 信息技术产业面临着由投资型经济推动的增长转变到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推动的增长。针对自身核心技术不足的劣势, 爱尔兰政府开始重点扶持一些有前瞻性、核心创造力和自有品牌的软件企业, 来提高爱尔兰软件产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培植下, 爱尔兰21世纪以来开始摆脱单纯的服务提供模式, 开始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附加值较高的软件和服务产品, 例如中间件 (Midware) :Iona Technologies 系列产品;电信运营使用的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和客户关系 (CRM) 系统:Norkom Technologies系列产品;手机语音技术服务的Mobil Tornado 系列产品;音频和视频会议的Avaya系列产品;互联网移动接入的Changing World 系列产品, 等等。这些企业和产品如今已经成为了相关领域中具有很强影响力的要素, 成为了未来相关产业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支柱。

参考文献

[1]FORFAS.Services innvation in Ireland-options for innovation policy[R].Ireland:Forfas, 2007.

[2]PAUL SWEEDY.The celtic tiger:Ireland economic miracle ex-plained[M].Dublin:Oak Tree Press, 2000:117.

[3]DENIS O’HEARN.Inside the celtic tiger:the Irish economic and the Asian model[M].London:Pluto Press, 1997:106.

[4]JOHN COAKLEY, MICHAEL GALLAGHER.Politic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M].Routledge in Association with PASI Press, Lon-don and New York, 1999.

[5]ANTHONY FOLEY, MICHAEL MULREANY.The single europeanmarket and the Irish economy[M].Dublin: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90.

[6]BANNON, BARRY.Reflections on the social impact of newinforma-tion technologies[M].Dublin:Information Technology-Impact onthe Way of Life, August 1998.

[7]ENTERPRISE IRELAND.Seed & venture capital program 2000—2006[R].Ireland:Transforming Irish Industry, 2005.

[8]FORFAS.Annual report 2006[R].Ireland:Forfas, 2006.

[9]OECD.Main science & technology indicators[R].United Nations:OECD, 2004.

[10]SFI.SFI report[R].Ireland:SFI, 2007.

[11]ENTERPRISE IRELAND.2000 Report seed and venture capital measure of the operation programme[R].Ireland:EI, 2001.

8.登顶的历程 篇八

80年代最后一届全国个人赛,于1989年10月在重庆四川外语学院举行。这是全国棋赛首次进入高等学府的校园。

此次“弈林会试”,夺取“状元”的热门人选乃是吕钦和李来群。吕钦去年全国赛再次称雄后,状态奇佳,从1988年末至1989年初,一连捧得“天龙杯”、“五羊杯”、“后肖杯”三尊冠军奖杯,尤其在“五羊杯”赛的冠亚军决战中,他竟以三胜一和的优势战胜已经“四连霸”的胡荣华;此外,在1989年泾县全国团体赛中,吕钦率领三位师弟夺得冠军,使广东队在80年代第二次完成“三连冠”的伟业。李来群则在上下半年的两次头衔战中大显身手,3月初在象棋棋圣战决赛中,他击败赵国荣,成为象棋史上第一位“棋圣”。7月夺得第二届棋王赛第一阶段比赛的冠军,获得向首届“棋王”胡荣华挑战的资格。9月棋王挑战赛,他以四胜一负的战绩提前一局结束战斗,成为新一任棋王。

吕钦、来群的杰出表现,使得舆论界一些好事者“隆重”推出了棋坛时代问题的讨论。事实上,整个80年代,一人独霸棋坛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如果非要为这一时期冠以某某时代的话,也许只能称之为“战国时代”。不论是吕钦,还是来群,只有先争取成为“强秦”,才有可能去逐步实现“扫平六国”的大计。那么,对于本届全国赛的冠军,这两位势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10月15日,本届全国赛首轮开战即爆出一大冷门,吕钦执先手负于哈尔滨业余棋手李洪滨。

吕钦有“欺硬怕软”的特点,在以往大赛中就制造了不少类似的新闻题材。这回他又让“预言家”跌破了眼镜,除了有对局中过分贪胜,授人以隙的技术原因外,还有身体上的原因。

赛前喜欢吃宵夜的吕钦到街上吃火锅,吃坏了肚子,再加上感冒的折腾,竞技状态岂能不受影响?

年轻的吕钦贪嘴致病,开局受挫。另一位夺标热门李来群,在两连胜后迎来了一位劲敌——赵国荣。阿荣一年来战绩不佳,在棋圣赛、棋王赛中两次负于来群,但这一战阿荣出了一口恶气,从而以三连胜的战果与徐天红并驾齐驱。

第四轮上,阿荣、天红两位仅有的“考满分”的“高材生”相碰,两人的棋风本来都比较稳健,但如今一战事关重大,两个人都不想因求稳而错过战机。后走的天红下了一个去年全国团体赛时输给吕钦的布局,形成满意的阵势。中局阿荣弃马踩中象,使激战进入高潮。面对阿荣的攻势,天红冷静地吐还一子,化解了局面压力。阿荣不肯轻易收兵,继续寻求变化,但却几乎被对手觅到胜机。两人缠斗至47回合,才以两无输赢收手。

这一轮结束,赛场上竟出现了六位同积3.5分的“排头兵”,其中仅有阿荣一位特大。第五轮起,有“北昆仑”之誉的河北强大师刘殿中独自占据了积分榜的首席。41岁的老刘,第二至第五轮连赢四把,甚是威猛。

第七轮,刘殿中又胜了孙树成,继续保持领先。而他的高足来群好不容易把积分撵了上来,却又被一位黑水小将张晓平所欺,名次又掉了下去。张晓平的师兄阿荣本轮扳倒胡司令,使老胡首尝败绩。与此同时,柳大华也被刚满14岁的小广东许银川的三尺青锋破了金刚不坏之身。胡、柳、李三位特大同时遭难,成为比首轮吕钦失手更具轰动效应的新闻。

特大的厄运并未到头,第八轮中,惟一不败的特大阿荣又输给上升势头极猛的师弟张晓平。

也在本轮,独自领先三轮的刘大将被徐天红杀败。徐天红、张晓平甩下了一班大腕,携手领先。

第十轮后,后劲甚足的阿荣又追了上来,他与徐、张同积7.5分,形成“三凤争鸣”之势。

天红面对一对师兄弟的夹击,日子不太好过。但第十一轮,两位南方特大给天红助了一阵。

胡荣华以“镇山宝”斗顺炮完胜张晓平,吕钦则战平赵国荣,胜了于幼华后的天红终于第一次匹马领先。

第十二轮,天红对上刚刚替他狙击了阿荣的吕钦。吕钦为了补偿开局时的巨大损失,身体好

转后,拼命抢分,虽夺冠仅存理论上的机会,但毕竟还保留了希望。对天红一战,他是先手,在求胜欲望驱使下吕钦又犯了急性病,让天红防反得逞。此役战罢,天红以半分领先于居次的胡司令,冠军已向他招手。棋友们向他表示祝贺,要他请客。天红谦虚地说:“比赛还有一轮呢!”

上一篇:外贸员岗位工作计划下一篇: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