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三首修改

2024-10-10

5古诗三首修改(通用6篇)

1.5古诗三首修改 篇一

5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介绍,激趣导入

1、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思乡)

2、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经典诗文里,有写亲情的,有写友情的,有写景物的,还有写思乡情的,等等。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泊船瓜洲》这首古诗,看看这首古诗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3.板书诗题,读题,解题(停船在瓜洲,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二 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

预设:句

1、京口和瓜洲仅一江只隔,而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数重山。在这两行诗中有三个地名,课件出示长江简图,并大概标注三个地名的位置)(诗人的故乡在哪?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诗人正在瓜洲。他要回故乡钟山需要跨过一道长江到京口,再由京口过数重山到钟山。)句2 三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从那句话感受到?

预设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生齐读,说理解。

(2)这句诗不但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还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3)指数名学生说。(说的过程中随机点红“绿”)

(4)解读“绿”: 观察书上的插图,你看到了哪些绿?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可引导: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高山(学生口述)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指导朗读)

这个“绿”原本是表示绿色,当形容词,在这表示“吹绿”,当动词,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用得十分巧妙。

王安石是怎样想到用这个绿的呢?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

用“绿”字的故事.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指导读)

预设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问: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有一水之隔呢?(引:这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指导朗读

四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练习背诵.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

3、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4、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一)学习《秋思》

1、指名朗读古诗。

2、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

(1)体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

◇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唐代洛阳应该是何其的繁华,然而这一切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

(2)想象“意”之万重。

◇“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情感朗读前两句诗。

(3)品味“开”之内涵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那一刻,你的神态,你的举止又怎样?——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你就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会怎么说?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

3、诵读提炼。

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

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学生背诵全诗)

(二)学习《长相思》

一、谈话导入,初读

1、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板书课题,读题)

2、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学生在齐读)

“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生跟读,齐读)

再指名读,听,有没有停顿?(指导读的有节奏)

3、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指名说)(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他思念家乡的觉都睡

不好了。)

同学们,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长相思》读。

二、品读

1、看插图,说词意。

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

2、讨论:

(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跋山涉水、风雪交加)

◇那么词人现在身在何方?(引: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的心(稍做停顿)心在哪儿(教师板书:心系故园)

◇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师引: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碎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思乡情)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两首思乡诗词。

2、体悟这两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

3、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师生共同激情回顾《泊船瓜洲》,《静夜

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5、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

《秋思》的故事:

张籍因事来到洛阳城,忽然看见大树纷纷落叶,一阵阵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张籍感到很失落,知道秋天来了。张藉非常想念家人,眼看中秋节快到了,不知家人怎样了。他立刻想起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

“我还是给家人写封信吧!”张籍自言自语地说。张籍拿起笔,好久都写不出字来,他的思乡怀亲之情岂是一封信能表达得了?许久,他在信上写了几句话:年迈的母亲,你还好吗?多病的父亲,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妻儿,你也不要太劳累了,为了家计,可以另谋出路。儿啊!你要天天支学堂上课啊!不能逃课,先生说的话一定要听。后天就到中秋节了,吃团圆饭时开心一点,不要太挂念我了。

写完后,张籍正想出去找了一个送信人,他的老乡杨凯慧正好回乡,张籍赶快把信交给他,张籍把信放进这个人的麻袋里,给了杨凯慧的麻袋里。张籍对样凯慧是千叮万嘱付,告诉他,家里只有我妻子识字!杨凯慧正要出发,张籍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觉得自己写得不对。他连忙叫住杨凯慧,从杨凯慧的的麻袋里拿出那封信,把信拆开,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虽然大约有100个字,但他读了一个钟头。最后,他还是放下了,把信封好,放进杨凯慧的麻袋。张籍才让杨凯慧走了,杨凯慧以经走了一个钟头了,但张籍还在那目送着,这就是远方游子的思念故乡的心情!

2.《5古诗三首》导学学案 篇二

编写者:厦门市江头第三小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泊船瓜洲》,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预习] 1.常规预习:①读→读准生字,读熟古诗;②写→认真读帖,书写能自主写好的生字;③注→理解生词,理清古诗的大意,梳理自己已经读懂的内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④查→查找与本课有关的一项课外资料(搜集有关王安石的资料)。

2.预习自测:

① 读准字音,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一水间(jiān jiàn)

数重(zhîng chïng)山

照我还(huán hái)...② 把搜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有选择的摘录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试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古诗的韵味。

[导学思考] 1.怎样理解诗题“泊船瓜洲”?

2.你能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关系吗? 3.★你怎么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字说明了什么? 4.★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精练反馈] 1.解释带点的词。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

数重山:_________________ ..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

照我还: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泊船瓜洲》,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读读下面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想。

洪迈在《容斋续笔》第八卷中说:“吴中读书人家藏有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的草稿。诗稿中,王安石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他圈去了‘到’字,并注释说‘不好’,并改为‘过’,又把‘过’字圈去改为‘入’字,但很快又改为‘满’字„„像这样一共改了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 “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课堂教学研究——2010-2011学年(上)五年级语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秋思》,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深切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预习] 1.常规预习:①读→读准生字,读熟古诗;②写→认真读帖,书写能自主写好的生字;③注→理解生词,理清古诗的大意,梳理自己已经读懂的内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④查→查找与本课有关的一项课外资料(搜集有关张籍的资料)。

2.预习自测:

① 读准字音,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意万重(zhîng chïng)

行(xíng háng)人

临(líng lín)发(fā fà)....② 把搜集到的有关张籍的资料有选择的摘录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试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古诗的韵味。

[导学思考] 1.怎样理解诗题“秋思”?

2.★你能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吗?

3.★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精练反馈] 1.解释带点的词。欲作:_____________

家书:_________________

意万重:__________________ .....复恐:_________________

临发: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秋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课堂教学研究——2010-2011学年(上)五年级语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长相思》这首词,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3.★理解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预习] 1.常规预习:①读→读准生字,读熟诗词;②写→认真读帖,书写能自主写好的生字;③注→理解生词,理清古诗的大意,梳理自己已经读懂的内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④查→查找与本课有关的一项课外资料(搜集有关纳兰性德的资料)。

2.预习自测:

① 读准字音,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那畔(bàn pàn)

风一更(gēng gâng)

聒(guō guā)碎(cuì suì)....② 把搜集到的有关纳兰性德的资料有选择的摘录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试读这首词,做到正确、流利、有古诗的韵味。

[导学思考] 1.《长相思》是一首词,你发现这首词和前面的两首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2.★你能结合文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吗?

3.★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精练反馈] 1.解释下面带点的词。山一程:_________________ 身向: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_________________ ...聒碎:_______________

乡心:_________________

故园: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指导丛书》第7页第三题第3小题和第四题。

[拓展延伸]

小知识

《长相思》是一首词。词是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两阕(quâ)。词的调子名称叫作“词牌”,“长相思”就是词牌名。欣赏下面这首词,并了解词的结构。

西江月 ————词牌 南宋 辛弃疾

3.5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4 篇三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老妇出门看()老妪()力虽衰()如闻泣幽咽()不胜簪()决眦()2.填空。

①《望岳》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

②《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造化钟神秀(聚集)B.家书抵万金(值,相当)C.浑欲不胜簪(混乱)D.二男新战死(最近)

春望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能表现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

B.壮阔雄奇 C.含蓄蕴藉

D.慷慨悲凉

参考答案

1.kān

shuāi zàn zì

2.①杜工部集 杜甫 泰山华山 衡山 ②五言 叙事 3.C 4.B

(一)1.唐 杜甫 2.战争 3.残破凄凉 4.见“要点详析”

4.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篇四

课程分析: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天性。读者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的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学情分析:

选编这首词,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二是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能够准确背诵和默写古诗。

3、能够边读边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牧童》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三首去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

二、初读诗句,感知诗意【问题2】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坐姿端正。

2、认识词语:

铺:铺开,写出了草的茂盛 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弄:逗弄,写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六七里、三四声: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饱饭:吃饱了饭。卧月明:躺在月夜底下(设计意图:字词过关,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

要求:先对子互读,然后小组开火车读。

三、赏析诗句,感悟情感

1、知作者,解诗题

吕岩,字洞宾,唐代人。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曾当过地方官吏。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 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了解作者,从而更好地了解古诗的背景)要求:简要做笔记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连蓑衣也有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结合注释,思考古诗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然后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学会自己理解诗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中之情。)

3、再次品读诗句,你脑海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牧童?作者吕岩想借牧童表达什么呢?

通过描写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要求:组长组织,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让学生也看到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舟过安仁》

一、回忆趣事、导入新课。

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有趣的,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有趣的事情呢?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问题2】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了解作者、学习字词。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兴四大家” 之一。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要求:结合诗句,理解重点字词,做简要笔记。(设计意图:字词过关,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

三、赏析诗句,感悟意境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两个小孩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同桌间相互交流,然后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在通读诗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结合重点诗句,悟出感情。)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古代儿童有趣的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板书课题强调“清平乐”的读音。

二、初读诗歌,感知词意

1、让学生反复读这首词,做到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想想你通过诗句能捕捉到哪些画面?

2、结合注释,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意。

一所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野草。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妻正在亲热地坐在一起,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其乐融融。他们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正在溪东的豆地里除草;二儿子正忙着编制鸡笼;最讨人的是小儿子,他十分顽皮,看,他正卧在溪边剥吃着刚刚摘下的莲蓬呢!要求:对子之间交流,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通读诗句、结合注释,在交流中理解诗意。)

三、通读全词,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要求: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在通读诗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结合重点诗句,悟出感情。)

四、当堂检测,学习写法【问题3】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词,又叫 长短句。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他是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代表作《稼轩长短句》。)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今天我们学的词写了怎样的乡村生活?诗人是怎样写出生活的情趣?

——宁静的乡村,祥和的人家。诗人借景、写人、叙事抒情,为我们呈现出一幅令人迷醉的乡村生活图。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诗人写的田园生活诗,体会体会其间的妙处!

要求:小组讨论,组长组织,做展示。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从而让学生掌握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反思: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问题1】读拼音,写词语。

Zhē yáng chú tou fàng mù()()()suō yī zuì jiǔ wǔ mâi()

()()

【问题2】先解释黑体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铺:________

弄: 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蒿停棹坐船中。停棹:________

怪生: 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喜小儿无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通过预习,我会填空。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次,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 的天性。

2、《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________;“村居”是________。

【问题4】请搜集一首关于儿童的其他古诗,并抄写在下面。

5.5古诗三首修改 篇五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本组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草场、月夜、笛声、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则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

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结合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中华语言的精妙。并以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学本首诗,我重点运用“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与音乐来创设学生乐于接受,能走进其间的意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

此外,我还采用了“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教学法”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以明快的音乐入手,走进《牧童》

课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欢快的乐曲《田园之歌》,让学生听。随后问学生:欢快的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然后顺势引导:其实,能带给人快乐的事有很多,比如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就很快乐。见到久别的朋友,会很快乐。认识一位新朋友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一颗快乐的心跟随诗人吕岩去结识一位新朋友。由此导入古诗《牧童》,并板书:牧童

这样的安排,我旨在“快乐”二字上展开教学,不但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又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三读古诗,品味意境

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诗只有用心朗诵,才能彰显它独特的韵味。在此,我采用了“诵读法”,设计了三“读”环节:

1.一读字正腔圆

学生初读本首诗时,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重点认读“铺”、“蓑”、“卧”。

2.二读抑扬顿挫

在学生读准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诗歌更讲究节奏,读诗要读出它的抑扬顿挫,读出它的变化,才能读出它的美。

3.三读诗中意境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练读,学生大多已能熟读古诗,并初步感知古诗大意。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读——品读古诗。我鼓励学生,会读诗的孩子一定能读懂古诗,请你在心里品一品每一句诗,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1)读出诗中所蕴含的画面

此环节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意境,让学生用一个合适的词形容一下这景、这人、这物。此时出示课件:你会填吗?

()的草()的笛声()的牧童()地躺着

()的草场()的月光()的的晚风()的月夜

如此,学生从单个词语入手,经过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诗中的景、人、物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并为下面的古诗理解降低了难度,体现了学习的阶梯。

(2)读出牧童愉快的心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首诗的特点是叙事抒情,情景交融。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从诗中人物“牧童”切入,让学生边读边悟。要求学生把所填的词语放到诗中去读一读,并猜一猜这是位什么样的的牧童?大多学生通过反复的读能感受到牧童的快乐心情。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相机板书:快乐、悠闲。

“三”读古诗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的主体地位。用不同形式的读,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读出层次,读出诗韵,读出诗情。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维。充分体现了“快乐读美文,轻松学古诗”的理念。

(三)入诗境,悟诗情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首诗的题目为《牧童》,可整首诗并没有出现“牧童”二字,你是从诗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这样快乐悠闲的牧童?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机教学。

预设一:抓住“铺”想象画面,品味“弄”感受情趣

当学生回答从“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看到了一个快乐的牧童时,我接着引导:谁在吹笛子?在什么地方吹?这个问题旨在引出第一句古诗。接着,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受牧场的辽阔,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从诗中的的哪一个词看到了青草的繁茂,草场的辽阔?引导学生领悟了“铺”字的精妙后,我话锋一转: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场,你喜欢吗?谁更喜欢?什么原因是他如此喜欢?

这一教学设计为牧童的出场做好了铺垫。这最后一问必会引起学生积极地思维,他们会给出牧童喜欢草场的种种原因,可能会说:快乐地做游戏、翻跟头、打滚、捉蛐蛐、吹笛子等等。我适时播放乐曲《牧笛笛子》,用音乐来渲染情景。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仿佛走进了这美丽的原野,和这位快乐的牧童一起嬉戏。鼓励学生也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实际上也是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情况。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本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先运用画面与音乐再现情境,后用语言描述情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美的画面,美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

预设二:想象“卧月明”,感悟诗中情

有的学生会指出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感悟到了牧童的快乐与悠闲。我出示课件:《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领引学生回到文本中,让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觉得诗句中的那个词更能体现牧童的无拘无束?

在班级交流中,根据学生的不同见解,我分别预设了以下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1)不脱蓑衣:为什么不脱蓑衣?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里的草地,想好好的欣赏一下?

(2)“卧”什么是“卧”?卧在怎样的地方?怎样的时间?怎样卧?把卧换成“坐”或者“立”,放到诗句中读一读,感觉如何?

这样的教学设计,避免了古诗教学中逐字逐句的枯燥的串讲串问,而是抓住重点字词的剖析,品味其精妙之处,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接着,我采用“设境想象教学法”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音乐渐起)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青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的抚摸。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位躺在草地上的牧童,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也许他睡着了,又会梦见什么呢?让我们轻轻地背一背这首诗,送给他一首催眠曲吧。

这样,让学生进入诗境,走进牧童的内心世界,抒发情怀,发表见解。此时,学生化牧童为自己,化自己为牧童,与诗中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四)探作者,体会别样情。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即诗人的思想体现。这对孩子们而言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入。自然,也是这也是学习诗词的难点之处。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这样引入:快乐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仅令牧童陶醉,令我们大家陶醉,也令诗人吕岩陶醉。其实,吕岩喜欢喜欢牧童,还有另外的原因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吕岩的资料,快速读一读,看你捕捉到了什么信息?(同时出示课件。)

这样的引入,我旨在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走进诗人的内心,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去窥探诗人内心的情感。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取信息,得出结论,增强了他学习的信心,使他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通过这个教学环节,使学生透过诗,看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一种追求。了解到了诗人向往远离喧嚣、悠闲自乐生活的原因后,我再次引领学生诵读古诗。这不仅使教学回归到古诗的本体上来,更是学生的情感在回归和升华,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拓展阅读,体会诗作美

学习古诗,就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爱上古诗,所以在学生“意犹未尽情犹未止”时,我出示了一组以“儿童生活”为体裁的诗句赏析

牧童 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同时出示的还有袁枚的《所见》和其它的诗句,并要求学生课外积累和背诵此类古诗。将本课的古诗辐射到其余相关诗句,真正做到课内外的有机融合,从而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博大精深。

自此,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努力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将学生带到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中进行学习,这也体现了我“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板书。我的板书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快乐、悠闲”二字彰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是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点睛之笔。(附板书)

牧童

吕岩

快乐

悠闲 卧

《舟过安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舟过安仁》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它是三首古诗中的一首,《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全诗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生动描写了儿童的稚气行为。既展现了两个小渔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又使得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流露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结合本单元“永远的童年”的主题,学习本首诗,一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感知诗词大意,从而体会诗中有画、诗中有情。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采用的是交融式目标的拟定方法。1.正确认识两个生字,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这一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

2.通过看注释,边读诗边想象诗中情景,能感知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意思。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力和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也更为广泛,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他们在古诗词的积累方面有点欠缺,对课外延伸、扩展、深化方面还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我准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在难度较大的地方加于点拨,以启发、开拓他们的思维。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童真、童趣,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意境中感悟。读、思结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新知。在教法学法中主要体现情景教学法、朗读品悟法、合作交流法、师生互动等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组教材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童诗接龙,引发童心

开课伊始,课件出示七句有关写儿童的古诗词,师生互动进行古诗接龙,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一边让学生感受着童趣走进课堂。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品读诗歌,感知童心

在此环节中,重点是品读诗歌。因此我安排了学生反复读诗,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引导学生在读诗中想象画面,根据诗句想象出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情景,最后使学生能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讲解诗意。并在读诗中感悟诗人所表达的童乐、童趣。

(三)拓展诗歌,享受童心

《舟过安仁》是一首写儿童充满童趣的诗,我想,要让学生入情入境,老师首先要进入角色,不能是一位旁观者,也应该和诗人一样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因此,在感受诗中两小童的童趣之时,我和同学们也一起回味自己的童年趣事。通过拓展诗人杨万里的另一首充满童趣的诗《稚子弄冰》,让学生进一步的感受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并能和诗中充满童趣的事情与我们每一位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共享童心。

(四)读写结合,不泯童心

此环节是一个课外延伸,做到读写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去描绘出《舟过安仁》这个美丽的故事。

五、说板书设计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诗中有画

童趣

诗中有情 板书是体现文章脉落的载体,通过板书可以让人明白此节课的中心。本课的板书设计我是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而定,让学生明白诗中有画、诗中有情,本首诗主要表现了童趣横生。

六、说预期效果和教后反思

课堂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研读,以及课中注重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使学生在兴味盎然中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

上完这节课,我感觉很愉悦,不仅是因为孩子们和我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更是因为在课堂上我也和孩子们一样感受到了令人陶醉的童趣。愉悦之余,我也为我们的孩子们感到一丝丝的惋惜,课中我与孩子们共享童心时,孩子们说没有特别有趣的事,起初我以为是孩子们怕羞,不好意思讲,于是让他们同座相互讲,可他们也似乎讲不出什么来。课后我在想,不是孩子们不愿意讲,而是现在的孩子们缺少我们孩童时代的那份无忧无虑的快乐。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很宝贝,生怕小孩子磕磕碰碰,因此“圈养”的时候太多了。只有在宽松的成长环境里才能更容易让孩子拥有自由自在的童年,才能找到真正属于孩子们的童趣。

《清平乐▪村居》说课稿

一、说教材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词,它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在上学期的日积月累中,已经对词有了初步的接触,但对词的特征并不十分清楚,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对词牌名、词题、上片、下片等有进一步的认识。为今后的古诗文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城区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想像丰富,多数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读、想、说、议等方式充分理解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学法:

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四、说教学环节

本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鲜明地勾勒出来,语言清新秀丽,浅显易懂。为了让学生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我一直把“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力求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根据本文的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设计如下教学思路:

(一)导入课题: 1.竞背诗词,引入课题。

2.读题,解题,了解词的一般特征。3.了解词人辛弃疾。

(二)初读课文,感知词韵。

1.初读课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其他学生听读,然后评价。3.看着屏幕齐读。4.师指导朗读,读出节奏来

5.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除了题目外,诗和词还有什么不同之处?白发谁家翁媪和大儿锄豆溪东之间有一间隔,说明它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片,后一部分叫下片,朗读时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再次齐读。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品读词句,进入词境。

1.有人说,一首好词就好像一壶好茶,越品就越有味。所以,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这首词。来,再读课题。——清平乐村居。2.村居的“景”是怎样的?读着这句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3.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但,村居中的“人”更美。有哪些人啊?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小组交流。

4.师生对话,全班围绕重点词句交流,并指导朗读。

(四)提炼词眼,沉醉词境。

1.读着看着,看着想着,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家五口人生活画面。在你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用书上哪个词说?

2.可是读书要联系上下文,从词的上片那句“茅檐低小”,你读出了什么?——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是啊,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么乐乎乎的,还陶醉了呢?老两口到底“醉”在哪儿?感悟作者情感。3.跟着音乐齐读课文。

(五)练习背诵,升华感情

1.课文读到这,这首词都能记住了吧?试着背背。2.课后练笔:改写这首词。

五、说预期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95%以上的学生能借助画面与注释,通过多种手段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基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80%的学生能够背诵课文。

6.5古诗三首修改 篇六

课文简析:《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我们既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也看到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教学目标:

1、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靠近快乐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孩子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课件出示:5 古诗三首】

【课件出示:牧童骑牛图】同学们,骑牛的人是谁?这是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这是个自在、快乐的牧童?

【课件出示古诗: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同学们,这首古诗是吕岩,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吕洞宾所作。关于吕洞宾,谁来谈谈你对他的了解?【课件出示资料袋:吕岩 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同学们,俗话说,“快活如神仙”,最早指的就是吕洞宾。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牧童》,走进吕洞宾言说的快乐中去。

二、读通诗文,触摸快乐

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同学们,请再读古诗,试着划分诗歌的节奏。【课件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同学们,谁来展示展示你诵读诗文的魅力?还有不服气的同学吗?与他PK一下。

同学们,你们读得都很精彩!谁来与大家分享分享你读诗后的感受?

三、读懂诗意,走进快乐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研读古诗吧!【课件出示第一句诗:草铺横野六七里。】谁来读读?

同学们,“草铺”的“铺”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铺】【课件出示:铺开】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横野”指什么?【课件出示:横野】【课件出示:广阔的原野】

同学们,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小结:同学们,“草铺横野六七里”看似写景,实为以景衬情,作者写景匠心独运,妙笔生花。和第二句诗一起读来也是很有韵味。但是,牧童那份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快乐则荡然无存,和全诗所要言说的主旨格格不入。更为巧妙的是,这句诗中一“铺”一“横”把绿草的茂盛和原野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课件出示第二句诗:笛弄晚风三四声。】“笛弄晚风三四声”说的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在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声吹出的悠扬笛声。】

同学们,诗句中“弄”什么意思?【课件出示:弄】【课件出示:逗弄,吹。】把“吹”代入诗句中,读读诗句这样写行吗?

【课件出示: 笛弄晚风三四声。笛吹晚风三四声。】

同学们,你们从“弄”中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小结:同学们,“笛弄晚风三四声”作者采用以声衬情的方式,落笔在悠扬悦耳的笛声上,“未见牧童其人,先闻悦耳笛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试想,一天放牧回来,倘若牧童闷闷不乐怎会笛弄晚风三四声呢!这真是,牧童的惬意之感无以言表,笛弄晚风是最好的表达和言说。这句诗,有个极为亮眼的词语——“弄”,恰如其分的表达出牧童当时的状态和心境,如果换成“吹”,整首诗意蕴让人大跌眼镜。

【课件出示第三句诗:归来饱饭黄昏后。】

同学们,“归来饱饭黄昏后”写出了牧童的自在,你从哪里读出来?【课件出示:黄昏后】

同学们,牧童在“黄昏后”才吃饱饭,在牧童“饱饭”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什么情景?

同学们,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饭后的黄昏时分。】

小结:同学们,“归来饱饭黄昏后”告诉我们牧童回家吃饱饭已是黄昏之后。这里,虽然没有家人聚集的场面,没有父母的表现和参与,可是我们从“黄昏之后”的“饱饭”,可以想见牧童在家的其乐融融。这就是诗的的留白,诗的张力和魅力所在。

【课件出示第四句诗:不脱蓑衣卧月明。】

同学们,“不脱蓑衣卧月明”说了什么意思?【课件出示: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同学们,吃饱饭的牧童,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心情怎样?

小结:同学们,“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牧童是累了,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什么都不想;或是回想白天的经历;或是悠然地欣赏着草地夜景。更为紧要的是牧童静享那份独有的惬意把古诗意蕴推上了更高的层次。

四、细读诗眼,提炼快乐

【课件出示整首诗】同学们,带着你们的理解和感受自己读读这首诗。谁来试试?一起来读读。

同学们,第四句诗的“卧”把牧童的快乐写的淋漓尽致。劳累了一天的牧童,在皓皓明月高挂的夜晚,躺卧在草地上,是一种自在心境的释怀和疏放,因为他不用担心什么?

同学们,牧童躺卧在草地上,一点也不用担心,相反是一种独有的享受,在享受中他可以欣赏什么?

同学们,毫无疑问,《牧童》满诗尽是快乐。在第四句诗的“卧”是诗眼,是牧童一种自在心境的释怀和疏放,因为他不用担心放牧归来时间晚迟、家长是否会指责、牲口能否吃饱、笛弄的时间和姿势、是否脱蓑衣躺卧„„更是因为他躺卧在草地上,可以好好地享受欣赏皓皓明月、吹拂舒心晚风、欣赏草铺横野的夜景、静闻野花的香气、回味白天放牧的情景„„

同学们,根据你的体会,谁来说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件出示: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延伸阅读,强化快乐

六、同学们,牧童,是不少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对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牧童的诗文吗? 那同学们在课下自由交流交流好吗?

七、总结升华

同学们,学习了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以及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得的生活。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记住这个在风中吹笛的小牧童,让我们再次背诵这首诗,乘上诗歌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感受牧童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八、快乐作业:

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看到的是儿童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镜头,【如果我们把诗中的镜头再放大一点,就会成为一幅流动的画,尝试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牧童 铺 弄 饱 卧

牛儿笛声为友

上一篇:小班社会:男孩女孩下一篇:计划生育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