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服务事迹

2024-09-10

社区志愿服务事迹(精选8篇)

1.社区志愿服务事迹 篇一

在我们庆丰社区的日杂公司宿舍住着一个叫××的小伙,二十几岁的人有着热情于为他人服务的心。提起××,社区阿姨都说:“这小伙子好,社区有什么事情要找他,总没问题的。”他自己也说:“只要晚上或者其他空的时候,有什么事情我能做,你们叫我,我乐意!”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不管是抗击非典等防病工作,还是抗灾救灾他总是冲在前面。如今年他在网上

看到13号台风“韦帕”来袭的信息,主动到社区参加晚上的抗台救灾工作。

是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愿意为别人提供帮助,我们社区组织到有困难、行动不便的居民家里帮忙买买东西、打扫卫生,只要他知道,总能见到他忙活的身影。他原先是个团员志愿者,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一致好评,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他积网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他的党费总是交的很多,人家交60,他要交120,不容易呀,××只是一家服装公司的打工者,工资也不高。

记得那年,当时的户口管理出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一套房子中居住的人与在册户口不一致,对户籍管理带来难度,为了尽快的解决这一问题,公安部门要(来源:好范文 http:///)求社区协助,到每家每户上门填表摸清底数,但那时社区一共才5-6个工作人员,区域内有3000多套住房,大多要晚上上门,人手是一个大问题,当时25岁的××不知道是哪里知道了这一消息,主动要求加入摸底调查的队伍,帮忙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白天上班,全靠起早摸黑,总是起的很早,回的很晚。到后期工作人员感动地说:“小杨你也要上班的,明天不要来了,你看快结束了。”“没事儿,耽误不了工作。”他总是这样,觉得能为社区、为居民做点事情是应该的、值得的。一次次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党支部也吸纳了这一优秀的青年。

无论是创卫时期的卫生大整除、清理垃圾死角,还是晚上的群防群治夜巡防,××总是想法抽空参加,不管是寒风还是雨夜,永远挡不住他准时参与活动的决心。搞卫生时,小杨总挑最重、最脏的活儿做,他还开玩笑的说:“我年轻,有力气,怕啥!”所以社区阿姨提起小杨总说好,是真的好,有需要叫他帮忙扛点什么,搬点什么,从来没有二话,如果是休息时间,他总会说:“我马上来。”小杨就是这样一个热心于社会服务的人。的台风特别的多,而且来的凶猛,几次都是狂风暴雨,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必须得夜里值班,生怕有个什么事儿,居民群众找不到帮助的地方。邵家桥那里又有不少的危房,住着七八十岁的老人或者外来人员。记得值班的晚上,××来了,吃过晚饭他冒着大雨来了,主任很担忧的问他:“小杨,怎么啦,你们那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你打个电话来就好啊。”他不好意思的笑笑说:“没事没事,不是台风嘛,我是来值班的,有什么要做的,你们说。”“小杨啊,我们这个搞不定就是半夜通宵的,你明天上班,还是回去吧。”“没事!”说完就帮着我们一起去巡查,在转移危房人员的时候,有位老人开大刀不久,他二话没说,背起老人就走……,在一次次抗台现场,大雨打湿了他的衣服,淋湿了他的头发,其实也已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小杨从没说一句怨言,也一直忙到凌晨我们下班的时候他才离开。

××这样自觉自愿参与社区服务的好人好事真的是举不胜举,草坪清除杂草、清理卫生死角、深夜巡逻、除四害、防病救灾、帮助孤寡老人及弱势群体,等等等等,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作为一名居民、群众,他是平凡的,更是热心的;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他是认真的,更是负责的;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是称职的,更是优秀的。

2.社区志愿服务事迹 篇二

针对目前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可通过招聘大学毕业生、通过与大医院联手培训,聘用大医院的退休专家,以及提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等达到人力资源的储备与技术力量的加强。

1.1 引进人才

实施政策倾斜,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虽然许多大学生择业的方向是大医院,可以通过政策倾斜提高下基层人员的待遇,建立基层医务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制度、给予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引进大学生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

1.2 聘用退休专家

鼓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聘用大医院的退休专家。退休人员是一个难得的人力资源,并且是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在技术上得到群众的信任,聘用退休专家是非常实际和有效的措施。因此,社区医疗机构应当在聘用退休人员上下功夫。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

1.3 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医院联手培训制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医院联手培训是边工作边提高的有效办法。

(1)社区医生通过定期到大医院进修的方式提高能力,社区医生进修,可以采取全科制加专科制的方式进行。通过接触更多的病人或与多病种的接触,增长见识,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诊断治疗的水平。通过大医院高年资医师的带教,使社区医生对基础的诊疗规范更加熟练,从而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对各项检查报告的熟悉能更利于一些转到社区病人的诊疗。

(2)大医院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服务与指导。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服务又指导,这是既使基层的群众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又使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得到培训的好方法。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下社区开展技术服务能使社区医生得到很好的传帮带。

1.4 留住人才,解决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

目前社区医生存在工资偏低和职称晋升方面的问题,造成留不住人才的现象。因此为留住人才应给予社区医生职称晋升、待遇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大医院晋升标准是发表文章和通过外语水平考试,社区医院不必比照这种标准。社区医生能够看好常见病,诊疗基本功扎实,完成好向老百姓进行健康宣传的任务,就可以晋升职称。另外,就是保证社区医生的工资和奖金,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2 建立以市场竞争为模式的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

社区卫生因其服务的需要,其机构数目的众多和人员数量的庞大,单靠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是不够。制定良好的管理机制,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以促进其良好的运转与发展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2.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内部市场化

开展各类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之间多样化竞争,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管理和开展优质服务。居民可以自主选择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家庭协议。管理部门可以对签约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经济奖励,而对于居民不满意的机构进行批评并采取惩罚措施。另为居民提供投诉途径,保证居民的权益得到维护,起到广泛的群众监督。

2.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岗位之间的内部市场化

(1)制订良好的岗位竞争机制。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调整岗位、收入分配的依据。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建立高水平人员“留得住”,不合格人员“流得出”的用人机制。

(2)把社区卫生的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一个标准。与社区居民签订家庭协议,成为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是保证社区居民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的重要保证,也是社区卫生工作的一项政府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考核可以以其签订协议的比例为指标。如果明显低于规定比例,可以要求该服务人员转入其他不直接接触病人的科室或下岗学习。如果想再次与病人签订协议,必须经过重新的培训考核。新招聘的人员经过一两年的实习后,由居民自己选择。这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形成了内部竞争机制。内部的优胜劣汰机制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社区居民对机构的满意度增加居民对机构的信任度。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基本卫生服务方式,是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但目前阶段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仍受到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内部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问题,建立以市场竞争为模式的良好的内部运行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3.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策略 篇三

在中国,社区志愿者安排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由政府参与并直接引导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意味着中国社区志愿者安排和我国政府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由此导致中国多数社区志愿者安排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和自治性,而且我国很多社区志愿者都是退休的老人构成的,能够提供的精力和技术相当有限,对于满足社区人民的服务需求远远达不到,这些问题都是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社区志愿服务是我国个人自愿使用自己的技术以及时间等有效资源,帮助社区当地的居民以及公益事业或者慈善事业的服务行为。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速与政府职能模式的逐渐转变,社区自愿服务的服务也正在逐渐演化成重要的社区公共服务组织部分。作为社区服务重要的一部分,社区志愿在推进我国社区现代化的路上起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如何有效的发挥社区志愿应有的作用,与如何完善社区志愿的服务体制,成为现如今我国社区工作者以及相关的机关部门关注的重点难题。

一、社区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自愿服务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期间。在自愿服务的社会结构与定位、运行模式、组织体制以及自愿服务的公共政策等很多地方还存在着某些深层次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就社区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志愿者资源存在短缺现象

与国外的某些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自愿者不管在数量还是构成上,都存在很多缺陷。在部分发达国家,志愿者占国民的百分之三十,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六十。而中国,当前以民政部统计结果来看,全国有志愿者目前一千五百万人,是我国城市人口的百分之十一,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远远不够。再以大陆深圳和香港地区比较,调查结果表明:香港加志愿者占香港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大约有一百万人左右。深圳常住人口为一百万人,当前拥有志愿者两万人左右。仅仅占百分之二。我国很多社区志愿者都是退休的老人构成的,因为在我国只有他们有着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社区志愿者的老龄化严重,能够提供的精力和技术相当有限,对于满足社区人民的服务需求远远达不到,因此怎么发起和招引更多的年轻的人员和学生参加社区自愿服务,是今后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二)我国社区志愿组织行政化倾向

在国外志愿者安排被称为第三域,它是一支相对政府与市场来说独立的队伍。在中国,社区志愿者安排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由政府参与并直接引导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意味着中国社区志愿者安排和我国政府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现实中,社区志愿者安排通常都是在大队居委会的名下直接领导,甚至在很多地方,志愿者活动也是居委会日常工作的内容。这就导致中国多数社区志愿者安排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和自治性,社区志愿是民间组织这只是名义上的,实质上社区志愿却是政府安排。这就导致了社区志愿者安排难以展现民间安排的灵活性的优势,因而也没有办法及时满足当地社区居民日益改变且多样化的需要。因而,在经过政府调控、社区服务发展已经被推行出来的今天,政府已经完成了其职责,现在应从具体的社区活动中退出来,让志愿者安排能够实现自我选举、自我发展。

二、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策略

(一)合理愉快的志愿者的工作

自愿者参加社区服务时,都把自己的闲暇时间奉献了出来,假如他们感觉到自愿服务活动无聊、不愉快或产生别的不满情绪,就可能对社区志愿活动产生排斥,宁愿使用闲暇时刻做别的的事情。此外,自愿服务活动不完全是献身奉献,参加自愿服务活动也不该是过度投入,乃至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和家庭幸福生活,这类为自愿服务而做出的献身是不该被提倡鼓励的。

因而自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环节便是需要充分考虑自愿者的需要,设计出能够让大家都满意而且比较容易产生有成就感的活动内容,招引并留住来参加的志愿者。积极的引导志愿者参加一些量力而行的公益活动,比如法律求助、社区帮困、社區治安、医疗服务、青少年教学、家电修理、专业(技术)常识征询等等。

(二)适当给予志愿者奖励

因为志愿者自愿服务活动是对社会担任责任的行动,志愿者有着不求金钱报答的思想觉悟,所以他们通常有较高的自主性,期望在参加服务活动中受到别人的尊敬、支持以及自己价值的实现,因而奖赏(或者肯定)是自愿服务活动十分重要的的环节。志愿者们对社区所做的奉献需要也应当得到非物质报答以及社会的认可,而这也是有效鼓励志愿者、适当给予志愿者奖励的有效方法。

(三)有效督导志愿者

昔日志愿者参加自愿服务活动多是从自己情感出发,不定期的有着帮助别人的举动,强调对社会的爱心服务。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叫好心办坏事,自然这种情况也会在志愿者自愿服务活动中出现,也是目前社区服务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所以志愿者服务除了需要增加参与范围,更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志愿者的服务对象权益不会受到损害。这就需要志愿活动的组织者提前计划好各种活动方案,只有在志愿活动计划中明确评估每个参与者的岗位及责任、加强对每个志愿者的督导,才能更好的运用社会有效人力资源。

社区自愿服务活动并不是完全的慈善性质,而是应当更多表现出公民的社会职责。所以我国社区自愿服务活动应当针对这种正确的理念展开,即自愿服务活动并不是某种施舍,而是参与的志愿者自身更高人生价值的实现,志愿者们用充满爱的心、丰富的技术以及知识向我国社会提供更广泛、更有质量的服务。

结语

4.社区志愿服务事迹 篇四

自社区居委会组建以来,社区充分利用 “五老”人员的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不间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一、长期开展“保护环境,爱我古井”的学雷锋活动。

在社区西南隅,有一处地域小名声大的白沙古井。白沙古井孕育了一种道德精神,绵延不绝,于斯为盛。白沙古井虽说不是世外桃源,却形成了一种远离世俗的氛围,一种能陶冶人们道德情操的独特环境。这种氛围得益于社区长期开展“保护环境,爱我古井”的学雷锋活动。这支学雷锋的队伍中,有社区党员、楼栋组长、辖区单位干部、解放军95333部队官兵、省武警总队官兵、黄兴小学教师和少先队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大家一直坚持每月1~2次的爱井护井的活动,人们到了白沙古井,犹如感受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道德浸染:心灵变得纯洁了,行为变得文明了,人与人之间变得热情友善了。白沙古井周围并没有环卫工人负责打扫,然而平日里很少见到垃圾脏物。这都是是因为社区的学雷锋志愿者,自觉地、义务地维护白沙古井的环境卫生,如果有游人或居民在古井公园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攀折花木、践踏草坪,学雷锋志愿者必定出面制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的这些内容,在社区学雷锋志愿者身上,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

二、常年开展学雷锋志愿者“一对一”扶贫帮困活动。

学雷锋志愿者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对低保特困户、下岗失业家庭困难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一对一”扶贫帮困活动。从帮助困难学生、到帮助孤寡老人,学雷锋志愿者们从简单的做一件好事到成为传播精神文明、宏扬先进文化的先进代表。在活动中,先进群体和模范人物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志愿者们都能够按照社区学雷锋活动的总体要求认真开展活动,组织周密,形式多样,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经常能看到志愿者们的身影。例如社区困难党员杨利宜,儿子儿媳都下岗,儿媳患了严重的甲亢病,在小学读书的孙子又不幸患上了慢性肾炎,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她自己每月的工资不过四百来元,儿子在外给人帮工,收入又不稳定,社区党总支书记黄英得知她的家庭困难后,主动上门嘘寒问暖,与她结为“一对一”帮扶对子,多次对她的家庭进行资助;杨利宜本人也是学雷锋志愿者,她不顾自己年近七旬的年纪,自觉担任社区居民宿舍的看门守栋员,每天都把宿舍的空坪隙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年365天风雨无阻,还义务照顾楼上瘫痪的独居老人杨俊,帮助他订报送报、倒垃圾、送热水,杨俊过意不去,要酬谢她,她对老人说:“我是一名学雷锋志愿者,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我愿意象一支蜡烛一样,在我力所能及的时候燃烧自己,让雷锋精神的光芒照亮我的余生”。

三、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充分体现雷锋精神。

我们社区的学雷锋志愿者中,其中“五老”成员占了三分之一,由于他们都是政治素质高、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一直在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教育中发挥着他们的重要作用。例如社区离休老干部徐克同志,不遗余力为延安精神进社区、进学校无私奉献,他每年都义务组织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老同志到社区市民学校和黄兴小学开展未成年人革命传统教育演讲、带领孩子们开展学雷锋活动,并自费购买《南泥湾小故事》系列图书送给社区图书馆和黄兴小学学生,还牵头为社区关协募集青少年教育活动资金慷慨解囊,他自己家里有一个孩子患严重的心脏病,一个孩子下岗,一个孩子失业,但他很少对人提起,孩子们的经济困难都是他帮助解决,自己过得非常简朴,和老伴在单独家时,都是自己擀面条、烙饼、喝粥;社区离休老干部张子光,是一位年过八旬祖籍山西太原的老八路军战士,他则数年如一日,在学校附近义务保洁,捡拾白色垃圾,在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多次宣讲雷锋精神、太行精神,使社区青少年大受教育。

四、坚持就是特色,学雷锋活动在白沙井社区长期开展。

自从一九六二年三月五日毛泽东主席挥起大笔,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学雷锋再不陌生,这句话深深的刻在人们的心里。每逢三月,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因此有些群众对学雷锋活动理解为“雷锋叔叔年年有,三月来了四月走”,但在白沙井社区,学雷锋是一项坚持数年的志愿者活动,并创新性地开展活动,内容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创新,从绿化美化社区、爱井护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困难群体的“一对一”帮扶等活动的开展;社区“五老”人员积极发挥作用,从身边事,感染周围人。社区老党员张子光,献爱心作奉献,在党的85周年之际,交特殊党费1000元,爱心捐款1400元,天心区科普协会捐款100元,为白沙井社区青少年基金捐款500元,并看望患病同志并献爱心200元;助人为乐,别人的难处,就是自己的难处,特别是在住院期间,多次把每个病房门口的垃圾倒掉,并把自己的住房卫生搞得干干净净的,深深感动了病人和医护人员,受到好评和赞扬。通过这些不仅在形式上收到了好的宣传效果,也使社区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社会上也赢得了好的反响。今后我们要本着坚持就是特色这一宗旨,把此项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学雷锋行动不能停止,雷锋精神不能丢。我们社区将在在今后的工作中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拼搏奉献,做雷锋精神的传播者。雷锋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代表了当代人文明素质进步的正确方向。因此,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雷锋精神进一步推向深入。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三年来,××社区上下传诵着一个“买牛局长”甘做社区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帮居干出点子,为居民抓治安,给困难户解愁,替业主管理财产,人称不拿工资的编外主任,他就是原××

市公安局洛矿分局局长,现退休回老籍××安家的共产党员×××同志。社区是我温暖的家 现今55岁的×××2001年

从公安局长岗位上退下来,初到××,还真有点失落感,除了人地生疏,加上自己不打牌,基本没有别的什么业余爱好,他经常到居委会聊天、看报、时间长了,居委会干部问怎么称呼他,他笑笑说:在××,人称“买牛局长”,主任×××风趣地问他:“买牛二字怎么来的?”对方笑着答道:“大概是母亲生我时家里刚好买了条大水牛。”自那以后,×××在居委会常来常往,多半参与社区工作决策,协助社区完成街道交办的各项任务。针对大多数社区清一色“娘子军”,“缺钢少铁”,碰上棘手的邻里纠纷或是打架斗殴事件难以息事宁人,×××自觉拣起老本行,协助治保主任抓治安。记得有天中午,北区47栋两户居民因阳台晾衣滴水造成双方大打出手,次日,×××借题发挥,专门给街道写了一封信,建议每个社区配一名男主任,专门对付“胡搅蛮缠”的人。据说此条建议当即被街道采纳,并列入基层治安工作经验向上级推荐。×××算是干出了点成绩,他以此为起点,组建小区治安巡逻队,发展队员十几名,长年累月提醒您“关好门窗、关好液化气、防火防盗、安全第一”。许多居民感到××社区的治安较之以前有明显的改观。

群众利益无小事

×××是个倔人,与生俱来喜欢管事,尤其不放过小事,若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就如实觉得有份成就感。社区居民肖某自己无业,妻子下岗,小孩念书,一家三口生活没有着落,由于肖某曾一度听信李洪志妖言,迷信法轮功能治病,一练就是两年,从此便陷入火坑一发不能自拔,经街道和社区领导多次开导教育,肖某逐渐醒悟,可是疾病缠身苦于无钱医治,×××一面发动居民向肖某献爱心,一面积极帮助他寻医问药,后经××县某中医几副单方,便治好肖某多年的顽疾,现在他又在帮肖某找了份临时门卫工作,并在社区帮助肖某申请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使肖家生活有了着落,肖某的妻子逢人就夸买牛这个编外主任当得名副其实。

青山无言水无声,危难之处见精神

今年入春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使全国人民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市在防非典战役中,发动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加强义务巡逻盯紧流动人口的入口处,密切注视疫区返乡人员。5月8日晚,一对夫妇从东莞打工回浔,得知这一信息的×××及时将情况向社区主任×××汇报,然后他俩一面电话做这对返乡人员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去防非办体检,量体温,一面将情况向街道及区防非办汇报。×××自始自终主动帮助劝说东莞返乡夫妇,直到深夜11点他们才肯开门,×××冒险上前与他们握手,感谢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支持,接着又陪他们去医院量体温,直到确认一切正常为止,×××才放心地回家。

自觉工作着是幸福的除了主抓治安,×××是“一路寻来一路看,一路看来一路问”被人管漏的工作,一旦被他发现,他就要坚持到底。非典过后,人们更注意户外锻炼,早晨、夜晚,××社区露天健身器材供不应求,居民要求物业公司添加体育器材,却迟迟无动于衷,×××直接到到物业公司经理,传达了中央新近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议的文件精神。不几天,南区26栋附近就新建了一处露天体育场,居民都说这是“买牛”争取来的。

×××经常这样自责: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自觉自愿为居民服务,社区工作才有起色。在×××的带动下,××社区志愿者越来越多,男女老少,不分年龄性别,有义务宣传员、信息员、医护员、值勤员、卫生员等上百人。他们随时提醒入住小区的居民,告别陋习,文明从自身做起,文明从小事做起。

××社区是全国文明示范社区,但仍有许多软件不够达标理想,譬如党建就是一个薄弱环节。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支委会,及时通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时刻为党的事业竭忠尽志。

5.社区卫生服务巾帼文明事迹 篇五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在重庆市**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群“娘子军”站在了守护居民健康的前沿,她们是平凡的社区医务工作者,她们是医者仁心的传扬者,她们是百姓健康的贴心儿女。

自2008年11月中心完成规范化建设以来,服务辖区的居民健康保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深入大街小巷,解开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局。“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在这个女性职工比例占到了7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们没有三甲医院的高科技先进设备,她们不是术业专攻的科研人才,但她们怀着一颗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服务的心筑起了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第一道防线。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定期随访,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为妇女、儿童、老年人、低保残疾人群提供保健服务······一份份健康知识宣传资料送到了社区居民手中,一个个居民拿着免费体检单在检验室前排起了长龙,她们的工作平凡而琐碎,她们的前路任重而道远。

传说中南丁格尔夜里提着风灯走过一张张病床巡视,“提灯女神”的名字由此而生。在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时可以看见这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们是新一代的“提灯女神”,可她们手中提的却是病人的输液瓶。值班台前,她们的目光始终游离在病人之间;烈日当头,她们为病人量血压,测血糖;风雨无阻,她们走访在户后街前。她们没有手持器械站上手术台挽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没有在ICU里面守护那触手可及的脆弱生命,她们所做的一切微不足道,更没有赞歌颂词溢于言表。可同千千万万工作在一线的护理人员一样,她们浑身散发着南丁格尔天使般的温暖,这份温暖不会因为她们所做的这一切平凡而失去温度。“不以善小而不为”,千里积于跬步,江河积于小流,健康来自平日的细微呵护。

6.社区志愿服务事迹 篇六

百尺河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立足百尺河社区实际,围绕社区建设工作,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准则,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建设为依托,以志愿者服务联络站为载体,围绕文明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切实服务于社区群众,我们在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前提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全年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二、突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

利用社区教学站中心开展培训和创业帮扶。发挥社区青年志愿者创业带头人的作用,与社区求职人员平台相衔接,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技能培训。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电脑、农技、手工工艺、电工、缝纫等项目培训,同时积极开展职业介绍服务,由来自8家用人单位与20多名下岗失业青年签订了意向性的就业协议。参加本次招聘会的有百余名群众。

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活动,在麦收和秋收过程中,有很多劳动力缺乏者、困难户,因为身体不便的原因,导致收获粮食困难,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通过社区志愿者联络站组织在一起,对社区里的困难户进行劳动帮扶,把丰收的粮食安全的收割到家,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心头难题。

开展“点亮爱心·共建和谐” 志愿服务活动。2009年11月20日,百尺河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陆续来到社区,他们分别来自乡镇事业、企业单位、和镇初级中学。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来到社区困难孤寡老人家里,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料理家务并修理电器,同时,还从社区慈善超市中拿出棉衣棉被送到老人手中,以帮助老人顺利越冬。然后,社区志愿者们还身披绶带,上街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活动,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材料,告诫人们要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三、加强宣传,使青年志愿者服务深入人心

7.社区志愿服务事迹 篇七

经过近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 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参与、民众自主参与及互助的社区养老模式。

适老性社区服务体系中的社区医疗服务已逐渐普及, 患有普通疾病的老年人可以在社区内的医疗部门得到良好的治疗, 将老年人的医疗问题从社会医疗体系中分担一部分到社区医疗部门中, 实现了“老有所医”。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已有文献, 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社区适老性规划、建筑设计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开展, 调查和探访老年人所在的社区医疗现况, 发现一些不足:老年人对健康保障服务的需求非常强烈, 适老性社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是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分支。老年人在社区医疗部门得到救治后, 往往享受不到相关服务, 如社区医疗部门诊断后, 所需药品需要老年人自行到街道上的药店去购买, 或者有些老人需要医疗人员对他们的病情进行监管以保证健康。他们不仅迫切希望能够在社区内购买到自己平时需要的药品, 同时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获得有关老年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身体保健等知识。由此可见, 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的建设是建构和完善适老性社区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社区药房服务建设的角度, 对适老性社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的建构进行补充, 从而丰富和完善社区养老模式中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2国外社区药房的现况

2.1实体服务现况

欧洲发达国家的社区药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很成熟。药房在建设时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及需求, 合理运用灯光色彩、形状及材料共同营造室内环境, 并通过这三要素来为顾客及患者营建安全、舒适以及惬意的空间环境;药房会在售药区和医学服务区为顾客配置各种服务设施, 如休息座椅、饮水机和卫生间、健康咨询区等 (图1) , 同时设置儿童玩耍区, 目的是确保顾客的孩子能在药房内独自玩耍, 这样就能使顾客安心选择所需药品。 (图2)

2.2虚体服务现况

2.2.1德国的社区药房服务现况

德国政府长期在社区内开展系统的保健教育活动, 即人民健康计划。德国社区药房的主要职能有:社区诊所紧密联系, 为社区居民的用药方案提供药品给予和用药监督;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和用药档案;根据社区内居民的身体状况及特点, 有计划地与医疗单位联合开展健康讲座;提醒居民理智选择用药;制定、培训和实施社区内的急救方案;通过社区内网络技术, 提供咨询和送药上门的服务。

2.2.2澳大利亚的社区药房服务现况

澳大利亚的社区药房职能有:销售社区居民所需的药品、按社区医疗服务处的处方配药和发药;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指导来购药的居民如何用药;社区就医转诊, 居民可以先到药房询问药剂师该如何选药, 药剂师可以则会根据病情把病人转到社区医疗服务处;社区药房提供专业疾病的护理;社区药房会走进居民家中, 提供上门评估储存药品, 帮助居民在家中合理用药;给生病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的信息, 帮助病人提供治疗方案。

2.2.3美国的社区药房服务现况

美国社区药房的职能有:为居民建立健康系统, 药店通过居民提供的资料和相关医疗信息, 来建立居民身体状况信息数据库, 在线销售药品时, 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对症下药;针对老年人建立用药档案,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年人购买药品和药师对于老年人的用药辅导;销售药品时专业人员必须检查居民的身份证和医疗保险卡, 以了解居民的病情、用药史、过敏史等, 初次到药房买药的居民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同时还提供互联网购药并送货到居民家中。在美国, 走向社区药房的人员, 其中有70%是在药学专业取得职业资格的毕业生。

2.2.4日本的社区药房服务现况

日本的社区药房与我国的零售药店相似, 但日本的社区药房除出售处方药之外还提供其他服务:社区药房接受医院或诊所的处方调配, 并具备居民的患病记录。由于平均寿命延长, 日本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 因此面临生病和孤独的老年人急剧增加, 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其政府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医疗保健的福利系统, 其中社区药房则成为社区医疗中重要的一环。

1 | 奥地利 维也纳——保罗药店内休息及健康咨询区 (图片来源: (德) 多蒂·贝克, (德) 菲利普·莫伊泽编. 鄢格译. 药店设计手册)

2 | 德国——三故居药店内休息区与儿童玩耍区 (图片来源: (德) 多蒂·贝克, (德) 菲利普·莫伊泽编. 鄢格译. 药店设计手册) )

3 | 老年人对自身生理状况评价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 老年人对自身心理状况评价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 | 关于是否需要相关医疗服务部门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国内社区药房现况的欠缺

笔者所调查的社区药房中, 实体服务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只有简单的销售柜台, 没有触屏电脑药品查询系统, 这远不能达到适老性社区所需要的适老性要求。适老性社区药房的基础建设应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着手, 以老年人的需求为最根本出发点。虚体服务内容单一, 仅仅提供药品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强的需求了。居民在购买时, 没有药房提供的药品参考书, 没有专业人员指导, 可能买到不适合自己的药品, 不利于治疗疾病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引发更严重的病状。此外, 没有24小时服务, 大部分社区药房没有举办过医疗类知识讲座, 只有少部分的社区药房会为社区居民中的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的检查服务。

4对我国“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建构的思考

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的身体机能在不断发生变化, 日益衰退, 这些必然会使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发生改变, 他们的情绪会变得不稳定, 易产生孤独感。在考虑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需求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他们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和需求。

4.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需求

由于老年人日渐衰老, 生理机能开始随之衰退, 他们的听力、视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行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减弱。调查数据显示, 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视力、听力和行走能力衰弱程度较大, 分别占调查总样本数的86%、72%、68% (表3) 。

老年人在70岁左右, 视力方面, 眼睛对室内光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由于瞳孔的机能下降, 使得他们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下很难看清事物;听力方面, 老年人的听力衰退, 甚至明显下降, 对声音的明辨度大大降低, 对声音不敏感甚至会出现短时间的暂时性失去听力;行走能力方面, 老年人肌肉纤维变细, 弹性度降低, 同时容易感到疲劳, 因此老年人耐力减退, 不能进行长时间的行走或运动, 外出时需要多休息。在访谈中老年人谈到他们希望社区药房的照明系统建设可以根据老年人的特殊性进行设计, 服务人员与他们交谈时可以靠近他们, 提高声音来弥补他们听力的减退。同时需要社区药房内设置供他们休息的设施, 因为他们走到药房可能已经感觉到疲劳, 希望在药房内可以歇脚, 有利于他们进行药品选择和购买等行为。

4. 2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需求

老年人在退休后, 社会角色发生改变, 他们由以社会生活为重心转变为以家庭生活为重心, 由以社会工作空间为主转变为以社区居住空间为主。随着时间推移, 老年人的孤独、抑郁和急躁的心理会逐渐增强, 他们的思维逻辑性较差, 辨别事物优劣真伪的能力也大大减弱, 这让他们容易对事物产生恐惧感, 他们迫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值得信赖的部门对他们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管理, 帮助他们获得知识、获得健康, 以满足老年人在心理上所需要的安全感。通过调研结果得出, 37% 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感到孤独, 30%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判断事物的能力逐步降低 (表4) 。在是否需要社区内设置相关医疗管理服务部门方面, 老年人的选择依次为非常希望、比较希望、不希望, 分别占61%、29%、10% (表5) 。

4.3老年人对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的需求

4.3.1正确选择药品的需求

绝大多数老年人身体机能越来越差, 甚至被慢性病困扰着, 因此他们对护理药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调查的1434个老年人样本中, 有87%的老年人表示对社区药房的需求十分强烈, 其中有92%的老年人表示需要在社区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到自己平时需要的药品。

4.3.2健康知识的需求

传播健康知识是养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环节, 重点在于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机能。通过调查显示, 73% 的老年人对于健康知识了解较少, 21%的老年人平时经常关注和学习健康知识, 并了解较多。有69%的老年人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集中在药品知识咨询、身体保健等健康知识传播服务方面。

4.3.3对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的需求

老年人希望社区药房能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药剂师, 这样则充分体现了社区药房的可信任性。同时药店的管理者和营业员也应具备基础层面的专业医疗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应加强针对老年人健康与保健的内容培训。

4.4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建构策略

笔者借鉴国外社区药房服务的建设经验, 结合我国社区医疗的背景, 针对老年人对社区药房建构的需求, 在我国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方面提出建构策略。

4.4.1实体服务建构

1、保证室内光线的质量和照度, 照明设备可起到指引老年人购药及咨询的作用, 同时应考虑灯光的垂落点, 以避免形成过多的影子, 对老年人造成视觉干扰。

2、使用的字体标识应选择更容易被老年人所识别的颜色和字号, 方便老年人阅读说明和宣传的健康知识。

3、在药房入口处和室内空间分别设置无障碍标识和设施。

4、从老年人的体能考虑应合理布置休息区域, 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设施, 如座椅、饮水机、休息座椅以及卫生间等, 以让老年人感到舒适、亲切, 并设置无障碍标识和设施。

5、在药房中应设置儿童休闲娱乐区, 因为大部分老年人都有照顾第三代的任务, 对于来药房的老年人来说, 选择自己所需的药品或者咨询都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这样可以确保与他们同来的儿童们能在药店内独自娱乐, 如在有人管理的区域画画、看书, 老年人也可以安心购药或咨询了。

6、夜间购药处——为确保老年人突发疾病时能购买到需要的用药, 适老性社区内的药房应配备便利设施, 这样能使老年人一天24小时都可以无忧购药。

4.4.2虚体服务建构

1、人员配备的管理原则

适老性社区药房的医疗服务人员都应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 获得资格证书方可持证上岗。笔者在2014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了解到, 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养老事业服务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的资格培训。尤其日本在培养养老事业人才方面颇有建树, 也更加严格。他们培养人才是从学生时代抓起, 在学院内设有一系列与养老照护相关的专业, 学生在学期间需要研修专业课程, 会到大型养老机构参与实际服务项目, 最终取得专业资格证书。为创建安全、规范的养老社区药房必须从人员素质上严格运用法律法规加以保障。需要固定的具有相关职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对养老社区的药房及社区内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管理和服务。

2、医学服务的实施路径

(1) 药房应为适老性社区提供药品的基本供应保障, 药品的提供是医学服务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适老性社区中的药房应规范药品验收和养护, 着重药品质量的检查, 建立药品库存登记系统, 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同时应向社区内的老年人宣传用药常识和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定期地开展临床药物咨询, 提高老年人合理用药水平。

(2) 应具备提供和传递医学保健等知识, 可主动提供医学保健类知识, 使老年人更加了解自身疾病或身体情况, 应通过更多的途径进行宣传和服务, 如提供老年人保健杂志、定期举办针对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医学专家演讲, 同时提供电话医生保健等服务。

(3) 社区药房应提供与药品相关知识的报刊和杂志等。

3、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实施路径

适老性社区的社区药房除了应具备一般医疗检查、药学服务的能力, 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免费的体检服务, 主动引导和配合老年人进行检查, 同时加强药师与老年人之间的联系, 博得老年人的信任。

(1) 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养老社区药房要针对社区内老年人制定详细的健康档案, 及时地将老年人个人病例、用药记录、身体健康状况、保健保养等情况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并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来制定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随访的入户方案, 为老年人用药提供主动管理服务。同时制定用药回访计划, 通过电话或者入户服务进行问候及询问, 特别是对患有严重疾病、慢性病、孤寡老人等, 解决用药疑问、询问用药效果或不良反应, 并在其健康档案中做好详细记录。

(2) 在适老性社区内建立智能管理网络系统, 可将老年人健康档案录入系统, 更好地为养老服务事业提供更严格更全面的服务。

4、咨询项目的实际展开

过敏症咨询;健康检查;营养饮食建议;内分泌咨询;卫生健康服务;血压、尿酸、血糖及胆固醇测量;体重测量;静脉压测量;失禁症护理;按摩等。

5、其他辅助服务项目

其扩展服务为电邮信息;处方管理;会员卡发放;送药上门;医疗保险金运用;电话及电邮订药。

5结语

适老性社区的药房服务建构在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在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积极建构与提升适老性社区药房的服务, 以补充和完善适老性社区健康保障体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 推进了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化。建立规范的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

摘要:社区医疗是我国养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包含适老性社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本文仅从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建设方面着手, 旨在通过提出建构策略对健康保障服务体系进行补充和扩展。笔者研究国外的社区药房服务现况, 分析我国社区药房服务的不足, 针对国内老年人对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的需求进行实地调研, 并进行访谈。从老年人对社区药房相关服务的需求出发, 以国外社区药房的服务为借鉴, 提出在我国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方面的建设策略, 从而更好地补充、丰富和发展我国适老性社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

关键词:社区医疗,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建构

参考文献

[1]彭希哲, 梁鸿, 程远.城市老年服务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邢翔飞.对建立我国社区药房可行性的探讨[J].中国药房, 1997, 8 (1)

[3]张君隆, 葛帅, 胡豪, 王一涛.珠海、澳门和纽约社区药房医学服务的对比研究[J].调查研究, 2012, 9 (27)

8.中国社区志愿服务面临转折点 篇八

一般认为,中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在80年代末成立于天津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根据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数字,在21年后的今天,全中国的注册社区志愿者已超过2600万人。

中国的志愿服务其实从社区开端,志愿者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参与大型活动、救灾抗灾等。到今天,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与活跃于这些大型活动和救灾现场的志愿者不同,社区志愿者需要更为长期的行动和坚持,同时它也是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基础。考察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历史,亦可以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启发。

社区志愿服务的源起

1988年,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居委会成立了“为民服务志愿者小组”,无偿为孤老病残和特殊居民提供服务。第二年,这个小组正式更名为“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

次年10月,民政部在杭州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新兴街道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的经验。会上同时提出,在全国推广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小组等群众自我服务组织。

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是与改革开放后社区、社区服务的产生与发展密切联系的。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苏式社会管理模式。城市居民都分散在不同单位中,由不同性质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单位承担居民的福利与服务职责。街道及居委会附属于区级政府,一般作为上级政府的派驻机构,承担户籍登记、卫生保洁等简单管理职责以及对“社会闲散人员”等极少数群体的管理任务。

80年代初开始,改革给各类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其表现有二。首先是企业福利功能的减弱,需要新的主体承担社会管理和社会福利职能;其次,大量城市居民脱离企业管理,居住地成为政府与他们联系的唯一纽带。

在这种情况下,1986年民政部首次提出“社区服务”。当时,这个概念主要用来区别国家提供的“政府服务”、“国家福利”,也就是“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另一种说法。相关文件也提出“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现阶段基层社区,即以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依托的社区,在城市一般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

后来,社区建设进一步被明确为,“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可以说,中国社区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同时承担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要求,以提供社会福利为主社区服务也就成为社区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社区服务三年发展规划(1989年至1991年)》,3年内要形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街道各类福利、服务设施为主体,以居委会便民服务为基础的比较完整的福利服务体系。到1988年底,北京市各街道就建立敬老院、伤残儿童寄托所、精神病人工疗站、社区服务中心、家务劳动服务站等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超过2000个。

1995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某一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社会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以外的社会服务体系。1998年,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更名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可以说从这时起,社区建设正式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能工作。

但是,在此前长达3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社会资源都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强势社会单位中,街道、居委会的力量很难在短期内承担起如此重任。因此,志愿服务就成为承担相应需求的载体,并得到鼓励。

同时,志愿服务与“学雷锋”等传统志愿服务结合,在当时人们思想较为单纯、利益诉求单一的情况下,得到迅速发展。

在1989年民政部杭州经验会后的不到10年间,全国各地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已超过540万人,拥有组织超过5.5万个。以天津和平区为例,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已达到5万多人。

一个例子是,当时很多工厂不再为工人提供浴池、理发服务,社会上的理发店价格又高,社区里的免费理发服务就很受群众欢迎。具有同样性质的还有“小饭桌”、“小板凳”等形式,其核心就是满足群众在经济转型期的服务、福利需求。

当前社区志愿服务的挑战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产生过程,决定了政府在提供志愿服务中的主导位置:它一开始就是志愿服务的主要推动者,这不仅体现在社区志愿服务中,还包括青年志愿服务等等。

在天津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居委会“为民服务志愿者小组”最早的13个成员中,有6人就是居委会成员。

这样经过数年发展,中国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以政府“指导”为主的志愿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志愿服务也因此成为政府工作的内容以及考核标准。

不可否认的是,行政主导是中国志愿服务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与西方国家经过几十年、上百年孕育公民精神、自发形成志愿服务精神不同,中国在短短不到30年间就不得不面临社会转型产生的社会服务、福利需求,要使群众从国家福利的“摇篮”中离开后立刻就成为志愿服务的实践者,具有相当难度。

换句话说,西方的志愿服务是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围绕公权博弈的结果。市场的力量塑造了公私权利的边界:政府能够做什么,哪些需要由私人和半私人机构提供。这也是公民社会的特征:现代公民应该获得何种权利,又应该为社会付出何种责任。

所以,公私权利博弈的结果不只是公民应获得何种权利,也包括他应该承担何种义务。

正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由于转型期的巨大冲击以及迅即到来的多元化社会,中国人还很难适应现代公民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政府在此过程中、特别在早期必须承担“保姆”的角色。

令人欣喜的是,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一样,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在过去十几年中得到了超常进步。

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2年里,经过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大型活动之后,志愿服务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任何常规教育和宣传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说,公民对公共生活的热忱与关注在最近几年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对于今天中国是否已经进入“志愿时代”、“公民社会”的判断为时尚早,但是志愿服务已经面临“行政化”与“社会化’两难取向的协调问题。

比如,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政府职能不断分化,政府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不计成本地投入资源。近年来,一些声音认为政府在相应领域投入过低,志愿服务缺乏支持。事实上,对于志愿服务的支持不应仅来自政府,而是整个社会。即使对于政府而言,现在也需要考虑效率问题。

与上述质疑相反的是,许多人认为,

nlc202309020120

“行政化”与“自主性”存在冲突,政府应该迅速退出这一领域,同时下放相应资源。

需要承认的是,政府了解的社会需求与群众自发性之间不可能是“无缝结合”。特别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即使在如何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一个问题上,就会有来自公众的完全不同的声音。正如政府之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样,它也需要在志愿服务这个领域体现一定的作用,从而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

事实上,对于“行政”、“自主”的争论,体现了对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同看法。随着我国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志愿服务也承担了这一部分社会资源的分配功能。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社会公益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中国社会捐赠达到1000亿,占GDP的0.4%左右。美国同年慈善捐款则占其GDP的1.85%。志愿服务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部分,很难在捐赠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志愿者比例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社区志愿服务的模式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不可能照搬西方模式,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应该说,作为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志愿服务的推进与发展也不可能脱离中国国情。

转型期中政府的角色和边界

与整个社会大势一样,如何在这样一个转型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角色是政府面对的主要问题。应该说,政府在今天仍需要把精力集中在建立各种制度和秩序上。

目前在实践中,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区志愿者数量少,成员相对单一。比如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我国香港等地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在56%至20%之间。而中国志愿者人口不到1亿人,不到总人口的10%。在社区志愿者中,退休的老年人和青少年为主,中青年人较少。

其次是社区志愿者技能水平低、志愿服务项目领域狭窄等问题。比如,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能力有限,部分社区志愿者只能依托政府计划项目,创新兴趣不大。

第三就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多头管理等问题突出。

正如有论者指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有二:其一是激励机制,二是保障机制。

应该说,无论建立何种机制,志愿服务的制度特征都应该是:使志愿服务在推进安排、组织实施、后续评估等方面有章可循。这些规章所体现出的管理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志愿服务,而不是出于利益控制。

这种规章与志愿服务的“自发性”是高度吻合的,本身甚至也体现出“自发性”的特点。它不会使志愿者感受到外在压力,而是高度趋同性的制度安排。

应该说,如何建立有效、符合实际的志愿服务制度也许是过去30年来对于中国政府最重要的考验。它必须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效益、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又必须符合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要求。既使其在一定轨道内运行,又要高度尊重志愿者的个体意愿。

例如在激励机制上,志愿服务本是一种利他、自愿的活动,不需要任何立即回报。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志愿者不该有任何回报。这种回报主要不是直接的物质回报,而是以综合性、间接性和长期性的多种形式体现出来。

一直以来,我们都用精神鼓励的方式提供回报。但实践证明,非精神鼓励不仅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动力,也符合志愿服务精神。比如通过评价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者得到某种技能培训,反过来促进志愿服务。

再比如,利用不同志愿服务主体提供的志愿服务来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像“公益银行”制度中的支持单位和志愿者就是不同的志愿服务提供主体,通过不同服务内容形成良性循环。

对志愿者的奖励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利益,而是体现社会对志愿服务行为的肯定和鼓励。这些方式可以通过规定和社区约定等方式长久确定下来。

这些维持志愿服务整体良性运行的制度和机制,就是政府在这项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任务,而其根本也是弥补国家职能的缺憾和不足。

上一篇:初一暑假背诵作文下一篇:就业再就业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