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税务专业考试大纲(精选8篇)
1.公务员考试税务专业考试大纲 篇一
yn.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深化税务系统“放
管服”改革
【热点背景】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孙博洋)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 优化税收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30项改革措施,优化税收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系列部署,结合开展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和金税三期全面上线等改革“回头看”,坚持问题导向、集成导向、目标导向,继续加大税务系统简政放权力度,一体化推进办税便利化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充分释放税收信息化潜能,推动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提质升级,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意见》从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切实创新监管方式、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持续改进税收执法、统筹升级信息系统5方面提出了30项改革措施,持续优化税收环境,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中公预测】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 优化税收环境的若干意见》,从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纳税服务等5方面提出了30项改革措施,精准对焦纳税人需求,统筹推进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提质升级。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该《意见》精准对焦纳税人需求,是落实为民纳税服务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征纳效率、改善营商环境、优化纳税服务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各级税务部门应认真学习,狠抓落实,让国家税收真正起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自国家税务系统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改革成效显著。通过简政放权,大大减少了审批流程,降低了企业成本;通过监管方式的创新,优化了办税流程,提高了税收征管效能,有效防范了涉税风险;通过优化纳税服务,缩减了办税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纳税人办税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由此,大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得以“轻装上阵”,有效的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时代在变化,中国的经济环境在变化,而通过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建立更加公正、简明、高效服务环境的初衷却没有改变。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在这一理念下,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该《意见》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国家税务系统的管理和服务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进而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各级国家税务部门抓好《意见》的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认为,各级国家税务部门应认真学习该《意见》,领会《意见》精神,尽快出台该《意见》的配套政策,并抓好落实工作。一要将深化简政放权紧紧放在首位。坚持放要彻底,同时确保放而有序。通过进一步的权力“瘦身”、流程简化和明确职责,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
二要继续推进监管方式创新。坚持管要规范,管要有效的原则,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和制度创新,转变税收征管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能。
三要继续优化纳税服务。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精准细致的调研,抓住纳税人办税最紧迫,最关注的牛鼻子,切实推进科学办税体系建设,让纳税人办税更便捷,更贴心,更舒心。
(文中图片涞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2.公务员考试税务专业考试大纲 篇二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数学运算,“考试学原理”
一、引入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数学运算中很多题目可以利用一些数字特性(例如奇偶特性、大小特性、倍数特性、余数特性、尾数特性等等)秒杀到答案,但在公务员考试试卷中出现了这样的特殊题型:题干中所求量及其与所求量联系比较紧密的那个量,在四个选项中,正好有某两个选项与它们相对应。这时我们不妨利用“有关联选项”锁定问题答案,然后代入检验,从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因为它是专门针对解数学中的单项选择题,在各种考试中时常用到,在此我们把这个简单的原理称为“考试学原理”,下面重点针对利用“有关联选项”(下简称“考试学原理”)巧解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谈谈我的看法。
二、“考试学原理”简单介绍
考试学揭示了考试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1]。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客观性试题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选项:应选正确答案选项及与其最关联的另一个选项,即“有关联选项”。所谓考试学原理,是指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题目中各个相关量之间的某种关系,将所求量及其与所求量联系比较紧密的那个量,分别与最关联的两个选项对号入座,然后采用直接代入法和排除法,结合选项,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从而确定选项的方法。有时也称之为假设法。
三、运用“考试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背景
本文对公务员招录考试《行测》中的特殊数学运算题型运用“考试学原理”来得到答案。很多题目,出题人为了设置陷阱故意设置另外一个选项,所以就有了两个有关联的选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陷阱:这两个有关联的选项中必然有一个正确答案。这实质上就是合理地运用“考试学原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情况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所以大家要重点关注有关联选项。
四、运用“考试学原理”解题举例
例1.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解析:运用“考试学原理”。这道题是鸡兔同笼问题,做法有很多种,当然可以利用方程法、奇偶特性,这两种方法不做叙述。什么叫选项的相关性?题目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我们看题干中和培训次数有关系的数字。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所以我们看选项中有没有两个选项的和是27, C、D选项的和恰为27,必然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因为出题人为了让大家故意选错误答案,必然设置这两个选项:一个是甲教室当月举办培训的次数,一个是乙教室当月举办培训的次数。题目成了二选一,节省了时间。等一等,你不要去猜,为什么?因为你猜对的概率只有50%。用尾数法估计,50乘以任何数尾数都是0,要使两个教室当月培训总共是1290人次,45乘以12还是15尾数是0?45乘以12尾数是0,所以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15次这项培训。选D。
这里要特别提醒,不要一味追求秒杀,而忽略了打基础。在高职一年级就要重视基础,基础不牢,高楼大厦都要倒塌。
例2.某商品定价为进价的1.5倍,售价为定价的8折,每件商品获利24元,该商品定价为?()
解析:运用“考试学原理”。这个题选项的相关性比较强,首先某商品定价为进价的1.5倍,选项A.D恰好是1.5倍的关系。其次定价为进价的1.5倍,说明“定价”>“进价”。至此初步可以锁定目标———定价是180元,进价是120元。最后代入题中去检验: (1) 显然满足“商品定价为进价的1.5倍”; (2) “售价为定价的8折”,所以售价=180×0.8=144元; (3) “每件商品获利24元”,因为利润=售价-进价=144-120=24元,三个条件全满足,果断选择A。
事实上,本题还可以这样接着完成:售价为定价的8折,选项A.C就是8折的关系;每件商品获利24元,选项C、D差了24元,所以根据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A选项就是定价,C选项是现在的售价,D选项就是进价。
例3.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现在甲食品降价20%,乙食品提价20%,调整后甲乙两种食品售价均为每千克9.6元,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请问甲食品有多少千克?()
A.25千克B.45千克C.65千克D.75千克
解析:运用“考试学原理”。此题问题中问甲食品有多少千克,题干中和食品重量有关系的是第一句话:“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所以选项中加起来是100千克的A、D选项必然有一个正确答案。现在甲食品降价20%,乙食品提价20%,调整后甲乙两种食品售价均为每千克9.6元,最后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说明降价的甲食品质量更多,所以应该选D。当然此题也可以用方程来得到答案。
例4.某超市正在进行一次盘点,1小时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24%,照这样的进度,整个盘点过程可望比原计划提前1小时完成,问这次盘点原计划多长时间完成?()
A.250分钟B.270分钟C.290分钟D.310分钟
解析:运用“考试学原理”。欲求“这次盘点原计划多长时间完成”,找到与它关联的另一个量:“实际多长时间完成”。找到等量关系“整个盘点过程可望比原计划提前1小时完成”,因为A.D选项之间相差1小时,所以猜测,正确答案很可能在A、D之间。从题意又可以看出,原计划所用时间多,进一步可以设想,这次盘点原计划310分钟完成。再检验,符合题意,果断选择D。
说明:本题也可以设总工作量为1,那么这次盘点用时1÷24%≈4.17(小时),那么原计划用时为4.17+1=5.17(小时),即约310分钟,选D。
练习(江苏2006年A类—15):有货物270件,用乙型车若干,可刚好装完;用甲型车,可比用乙型车少出车1辆,且尚可再装30件。已知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甲型车每辆可装货多少件?()
五、“考试学原理”解题的拓展
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考试学原理”解题方法是侧重于四个选项之间的方法,所以也称之为“选项关联法”。但是也有其他学科的一些公务员笔试题目,充分挖掘题干或选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的量”,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解答选词填空题时,如果文段中有很明显的关联词,对于解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可以秒杀答案。由于关联词的出现使文段有了很明显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如果能够迅速抓住文段中的这些关系,解题的时候就可以收到“快、准、狠”的效果。
例5.如果我们继续让市场决定命运,让政府在稀缺的石油和食品上互相%%,资源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如果世界各国在研究、开发及传播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上进行%%,快速的经济增长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竞争合作B.制约分工
C.争夺支持D.抵制改革
解析:这道题目很多考生做不出来。每个选项几乎都有人会选。然而正是这样把选项分开带入两个空,都觉得无法抉择的时候,就得注意从大局整体观察,发现文段的表述,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让政府在……互相,资源将会成为增长瓶颈。“但如果世界各国在……进行,经济增长就可能成为现实,”文段很明显由“如果……”“但如果……”连接,构成了一个转折关系,那这样,文段的横线处应该填一对反义词最为合适,这样观察四个选项,只有A选项的两个词语构成了一对反义词,因此,答案只能选A。
例6.虽然很多员工觉得很难控制工作中的压力,但是至少当他们回家时是%%的。然而,随着工作本质的变化,家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避难所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愉快B.清闲C.悠闲D.轻松
解析:这道题只有一个空,但是有些考生却感觉很难。好像四个选项带入都能讲得通。单看后半句话,回家时是什么样的,四个选项都能入选,然而,这是一道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选词题。我们只能选最符合原材料意思,最能使原文连贯的,同样,我们发现文段材料有一个转折关系,“虽然……但是……”这提示了我们“虽然”与“但是”后面所带的词语是一对反义词,材料前面提到了工作的压力,“压力”对应的反义词只能是“轻松”,因此,这道题答案选D。
由此可见,如果能够抓住文段中的关联词,那么在做题的过程中,会极为有效的加快速度[2]。
五、结语
我认为,“考试学原理”解决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问题,一般是从题中所给的条件出发,在题目中挖掘所求量与某个量之间的相等或不等关系,这就要求在阅读题目时就要抓住题中最关联的两个(或多个)量,从而寻找选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再反向代入的解法。有时也称之为假设法。假设法就是解题时,对题目中的某些现象或关系做出适当的假设,然后,用事实去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或者从事实与假设之间的矛盾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实质上,参加“公考”的学生,在遇到这类特殊的题型时,可以考虑到去发现选项之间的关联性,考试过程中快速审题,一旦题干与选项之间可能具备关联性条件,完全可以直接找一下有关联的选项,这样可以更快地找到答案。从数学的思维方式上讲,这完全是合乎逻辑的,因为数学中的联想与类比为我们运用“考试学原理”解决相关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从运算速度上看,用“考试学原理”解题事实上也是一种“秒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日本的公务员和考试制度 篇三
今年日本国家公务员年终奖据说比去年减额0.5%,平均65.5万日元,按照这段时间的汇率约合7000美元左右。国家公务员里奖金最高的是总理大臣和最高裁判所长官(相当于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今年是595万日元,大约6万美元左右。但麻生拿不到这么多,因为他是从9月份才开始当总理大臣。今年的前九个月就只能按众议院议员的标准,所以麻生拿到手的只有410万日元。原来还有一个人也能拿国家公务员的最高奖金,那就是东京大学学长(校长)。但桥本龙太郎内阁搞的行政改革把国立大学弄成了独立行政法人,大学职员的身份也就不是国家公务员了,所以现在公布国家公务员奖金时就没有了东大校长的名字。
公务员(Civil servant)在日本的解释也简单也复杂。不管在决定这个职位时是采取什么方式,选举也好招聘也好考试也好,反正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机关的职员就是公务员。国家机关的职员就是国家公务员。地方机关的职员就是地方公务员,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工作的就是国际公务员。从这个观点来看,公务员是一种身份而不是职业,比如说一个会计在税务署工作,他仍然是从事会计职业,但他就是公务员。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甚至存在没有报酬、不是正式工作的公务员。日本有一种很特别的社区消防团,社区居民凑钱买小型消防车,消防队员就是社区居民,节假日训练,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抢在远道而来的正规消防队之前赶到现场,从而降低受灾程度。这些社区消防队员就是一种不拿报酬的志愿者,而且不是专职,但他们在训练和执行消防任务时,确实是公务员。
但日本人一般说的“公务员”倒不是这个“原教旨”的含义,而一般也没有人把总理大臣看成公务员。因为日本国总理大臣是执政党的总裁,是国会议员,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他是政治家,只有在发奖金的时候大家才想起来原来总理大臣也是公务员。
像总理大臣这种公务员叫“特别职公务员”,因为这些人是经选举或者任命出来的。特别职之外,经采用考试选拔出来的叫“一般职公务员”,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两种,现在日本大概有96万国家公务员,还有大约316万地方公务员。自卫队员是国家公务员,公立幼儿园的阿姨是地方公务员。
在各种各类公务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通过了“第一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那些人,也就是被称为“精英官僚”的那些人。日本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三种,第三种是面向高中毕业学历,第二种面向专科毕业,面向本科毕业生的是第一种。通过了这种考试就意味着成为高级公务员,高级公务员不仅有着与一般公务员同样的无过即有功、不受解雇等安定的工作条件,还有就是他们注定要担任高级公职。一般来说,他们升为课长(相当于中国的局长)是有保证的,以后再想往上晋升就要看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了。这个晋升的最高峰就是各省的事务次官。当然根据省厅的不同,外务省除了事务次官以外,还有一个驻美大使的职务,而法务省还有一个检事总长(相当于总检察长)。而一般的普通公务员就只能做到长(相当于中国的科长),晋升课长是不可能的。
日本政府实际上是靠这些高级公务员在运作着。日本政府各个省厅,名义上有主管大臣,还有政务次官,但政务次官全都是议员,也就是政治家。除极少数例外之外,大臣们也基本上都是政治家,不是政治家的大臣被称为“民间人大臣”。最近比较有名的民间人大臣是小泉纯一郎内阁的外务大臣川口顺子和金融大臣竹中平藏。不管是民间人还是政治家,换了内阁就要走人。铁打的省厅流水的大臣,不变的是官僚。日本的政治家们喜欢把坏事的原因全归结到官僚们身上,政治家老喜欢发誓要和官僚们作斗争,要实现“政治主导”的国家管理。
但是几乎可以打个一日元的赌,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政治家对官僚”的斗争构图的话,失败的肯定是政治家。因为日本政治家的素质在这几十年来下降了很多,作为标尺之一的就是“二世”甚至“三世”议员的不断增加,众参两院的世袭议员已经达到43%以上。现在的麻生内阁包括麻生太郎总理大臣在内总共18人中,非世袭只有三人,世袭率居然达到了83.33%。当然不是说二世议员就一定无能,但是这种靠祖辈的恩荫的后人们,如何会是那些通过最艰难的考试选拔出来的精英官僚们的对手。
这种高级公务员考试分为各职种共通的“教养考试”和按职种不同的“专门考试”,教养考试的范围有: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包括日本历史、世界历史、地理和文艺的人文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的自然科学;包括逻辑推理、资料分析、空间把握的数据处理;包括现代日语、英语、古代日语和汉文的文章理解和时事问题。比如给出一张曲线图,要求说出这是哪个国家近十年的零售物价指数的曲线,这条曲线说明了什么问题,最后还要你说出这条曲线类似于什么数学曲线,并写出数学方程式。这种考试确实是有点变态的。
能够通过这种考试的以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为最多,比如2008年在通过高级公务员考试的总共1303人中,东京大学出身者就有417人,而第二位的京都大学只有161人。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很多,原来东京大学出身者比例更加高。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东京大学是日本最难考的大学、学生的质量最高之外,还有其历史的原因。
日本近代的高级官僚制度学自德国。
明治初年的时候,帝国大学的毕业生无需考试就可成为各官厅衙门的官僚,不够的部分再从帝国大学毕业生以外的人中通过考试选拔。这种制度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批判,因此从1894年开始,日本实行“高等文官考试”,试图通过考试来一视同仁地选拔高级官僚。日本战败以后,美国占领军当局曾经试图废除这种官僚选拔体制,但遭到了日本官僚们的坚决抵抗,结果就是把“高等文官”的名字给改成了“高等公务员”,其余的选拔和晋升制度基本上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了。
日本有一个喜欢结成派阀的习性。从战前到战后,这种一贯的官僚制度首先就造就了高级官僚中帝国大学出身者一统天下的局面。现在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东北、九州和北海道这七所原来的帝国大学之外学校的学生,对高级公务员考试也不是很感兴趣。考试难度本来就太高,能够通过的指望不大,而且就算通过了考试将来在中央官厅衙门里能得到合理晋升的机会也不大。
其他大学也无法和东京大学并肩。日本报纸的第二版上每天都有各官厅课长以上的人事变动的名单和简历,在里面要找出来不是东京大学出身的还真不容易,但要找不是东京大学“毕业”的还是能找到的。外务省高级官僚中东大出身但没有毕业的不少。这是因为原来外务省有自己独有的“外交公务员”考试,通称“外交官考试”。它被认为是日本最难的考试。外交官考试有一点古怪的地方就是不要求毕业生资格,谁都能考。经常有三年级学生、甚至有时二年级学生考上外交官的都有,考上外交官就不读书,到外务省来工作了。所以外务省最牛的不是“东大毕业”,而是“东大没毕业”。2000年以后,官方取消了外交官考试,全部统一到了第一种国家公务员考试里面来了。但现在在报纸上还能看到外务省官僚的学历是“东大中退”,说明这是个牛人。
日本海军有条“吊床号”的制度,毕业成绩的高低能左右晋升一辈子,吊床号靠后的人要是升了大将,比他靠前的人升不上大将就只能退出现役。日本高级公务员也一样。在各官厅发出的合格通知书上明确标明考试名次,以后在晋升的时候只要没出过什么大问题,几乎就是按这个名次来,据说名次靠在后面的人要是晋升上了事务次官的话,名次在他前面的人除了辞官去某个公司就职,再不然就是去学校教书,反正不能再在这个衙门继续呆下去了。
任何制度都有好处和坏处。这种官僚制度的好处是公正透明、不带偏见地选拔人才,证据就是和世袭的政治家不同,很难看到世袭的官僚。坏处就是太死板,而且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制度也确实不合理,加上政治家的煽动,官僚们最近成为了传媒和公众攻击的对象。2007年6月30日重新修订《国家公务员法》时新增加了这样的内容:“职员采用以后的任用、薪俸以及其他人事管理,与该职员的被采用年次及采用考试的种类无关,应该以人事评价作为基准”。
4.公务员考试税务专业考试大纲 篇四
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
2010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为了便于报考者参加2010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的专业科目笔试,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2010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供报考者参考。
一、考试科目和结构
2010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的专业科目笔试分为《政法》、《综合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专业科目均为客观性试题,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试时限为60分钟,满分50分。
专业科目考试不指定考试用书。报考者可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科目,选择相应的考试内容进行考前准备。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和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三、专业科目考试内容
《政法》
第一部分 法律的一般原理
一.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的本质,法律的要素,法律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二.法律的制定:立法体制,立法原则,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法律体系。
三.法律的实施: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关系,法律解释,法律责任。
四.法律的发展:中国法律传统的特点,世界主要法系,法治理念和法治国家。
第二部分 宪 法
一.宪法概述: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原则,宪法监督保障制度。
二.国家的基本制度:国体,政体,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
三.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第三部分 行政法
一.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主体:行政组织,公务员,行政相对人。
三.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成立的条件,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四.几种主要的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裁决。
五.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六.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管辖,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决定和执行。
七.国家赔偿:国家赔偿责任,行政赔偿,司法赔偿。
第四部分 刑 法
一.刑法概述: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犯罪的定义与特征,犯罪构成的要件。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四.故意犯罪的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五.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六.刑罚:刑罚的概念,刑罚的种类,量刑,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和假释,时效。
七.刑法各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渎职罪,贪污贿赂罪。
第五部分 民 法
一.民法概述: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
二.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与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三.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四.代理:代理的概念和种类,代理权及其行使,无权代理、代理关系的终止。
五.物权:物权的一般原理,物权的保护,所有权,相邻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六.债权:债的概念和种类,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七.人身权: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人格权,身份权。八.民事责任:违约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九.民事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时效期间,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第六部分 合同法
一.合同法概述: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种类,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二.合同的订立: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
四.合同的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规则,合同履行的担保。五.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六.合同责任: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
第七部分 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渊源。
二.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及其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的利用和限制,邻接权,著作权的保护。
三.专利法:专利法和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人及其权利,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和程序,专利权的保护。
四.商标法:商标和商标法,商标权利,商标注册,商标权的使用,商标权的保护。
第八部分 经济法
一.公司法: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与清算,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二.竞争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法。
三.消费者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
四.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劳动争议。五.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环境责任和环境纠纷。
第九部分 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管辖和回避,辩护与代理,刑事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和送达,立案、侦查和起诉,刑事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
二.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管和管辖,诉的概念,诉讼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民事证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期间、送达,法院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民事审判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执行程序。
三.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基本程序,行政诉讼的证据和法律适用,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综合管理》
第一部分 公共行政
一.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的涵义,公共行政的主体,公共行政的客体,行政主体的职能。
二.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行政组织的涵义,行政组织的类型,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行政组织体制。
三.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的涵义,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行政领导和管理理论,行政领导体制,行政领导的方式,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技能、艺术,行政领导集体的结构。
四.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涵义和功能,公共政策的类型,公共政策的主体和客体,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的合法性与政府形象,公共政策的评估,公共政策的终结。
五.行政执行与依法行政:行政执行的涵义,行政执行的原则,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与政府行政能力,依法行政与政府合法性,行政沟通的涵义,行政沟通的类型、障碍和模式,行政协调的涵义,行政协调的类型,行政协调的方式,行政控制的涵义,行政控制的方式,行政监督的涵义,行政监督体系。
六.行政方法与技术:行政方法的涵义,行政方法的类型,行政技术的涵义,行政技术的类型。
七.人事行政:人事行政的涵义,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人事行政的过程,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八.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涵义,公共预算的涵义,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税收管理的涵义和特点,非税收管理的形式,公共支出的类型,我国公共财政的体制。
九.行政改革与发展:行政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行政发展模式,行政发展的新趋势,民主行政。
第二部分 行政法学
一.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涵义,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的涵义和特征。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主体的涵义,行政主体的范围,行政相对人的涵义。
三.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涵义,行政行为的类型,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合法要件,行政行为的效力。
四.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涵义,行政立法的种类,行政立法的原则,中国的行政立法体制,行政立法的效力关系。
五.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行政许可的涵义,行政许可的种类,行政许可的程序,行政确认的涵义,行政确认的种类。
六.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涵义,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的程序,行政强制的涵义,行政强制的种类。
七.行政征收、行政补偿和行政裁决等:行政征收的涵义,行政征收的种类,行政补偿的涵义,行政补偿的性质,行政裁决的涵义,行政裁决的种类,行政裁决的程序,行政指导的涵义,行政合同的涵义,行政事实行为的涵义及种类。
八.行政程序:行政程序的涵义,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九.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涵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行政复议的法律关系,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复议的管辖,行政复议的程序。
十.行政赔偿:行政赔偿的涵义,行政赔偿法律关系,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行政赔偿的范围,行政赔偿的程序。
十一.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涵义,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的证据,行政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三部分 综合管理实务
一.秘书理论概述:秘书的涵义和特征,秘书工作的性质、内容和作用。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秘书工作机构的性质,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和工作要求,秘书部门及其人员的管理。
三.秘书机构的日常工作:沟通与协调,办公室管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信访工作,督查工作,保密工作。
四.信息工作与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信息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与方法,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五.公文写作概述:公文的主题、构成要素、类型、格式,公文写作的格式和规则,公文主题的特点,公文结构的特点和形式。
六.行政机关公文的写作:命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七.机关事务性文书的写作:计划,记录,总结,调查报告,简报。
八.行政公文的处理:行政公文的办理,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行政公文的整理和归档,电子文件的管理。
《经济管理》
第一部分 产业组织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原因,范围经济的概念及原因,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二.市场行为:价格歧视,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企业并购的形式与动因,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外部性的概念,公共物品的概念。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 产业结构
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方式,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涵义和分析,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适用条件,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
第三部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发展水平的度量,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比较利益和要素禀赋的概念,关税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和消极影响,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WTO与中国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三.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分工的意义和形式,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循环经济的实践。
第四部分 城市经济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经济规模的概念,城市聚集经济的成因和作用,城市化的内涵和动力,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城市人口、就业与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市场经济环境下依法行政,政府审批制度,公共设施及自然垄断行业收费管理,政府失效的含义与寻租问题,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税收的经济效应,政府收入结构和公共支出管理,政府预算管理和审计,土地招投标拍卖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则、方式和程序,城市金融机构的种类及其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及其作用。
四.上海城市经济:上海市支柱产业概况,上海市工业产业的特点,上海市工业产业的调整和优化,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
《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系、形式,依法行政的原则、基本要求及财政保障机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的概念、制定及管理,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程序,财政拨款及预算外收入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及具体项目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管理。
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的概念、基本特征,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目标,“零余额账户”的含义及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下的支出类型,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范围,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的编制、上报与批复,国库集中支付下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
四.国有资产和负债管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概念及管理要求,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及专用基金管理,专用基金的分类、来源与用途等,应缴财政预算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
五.财务清算和财务报告:财务清算的原因和分类,清算财产的估价和变现,财务清偿和剩余财产分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批。
六.行政事业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求和形式,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部分 企业财务管理
一.财务估价:货币的时间价值及计算,风险衡量与风险报酬,有价证券的含义,公司债券、股票的价值及收益率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运用。
二.企业融资管理:资金需求量的预测,企业融资的渠道,权益融资、债务融资的比较,普通股融资与优先股融资的比较,配股与增发新股的比较以及对企业股本结构的影响,债务融资的种类,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融资租赁的概念,各融资方式对企业资金成本及资本结构的影响。
三.投资管理: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投资方案和现金流量分析,金融资产投资(包括短期有价证券、公司股票、公司债券、基金以及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等),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四.流动资产管理:企业流动资产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现金管理的目标及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政策的制定,企业最佳存货余额,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扩展。
五.股利分配及股利政策:企业利润的构成与分配程序,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及特点,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股利理论。
六.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个别资金成本、边际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资本结构及最佳资本结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的计算。
七.企业财务分析: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包括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等方面),杜邦分析体系的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在信用分析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 审 计
一.审计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审计证据以及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原理,审计抽样在测试中的应用,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二.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涵义和作用,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的特点,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编制,社会审计报告的类型。
三.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审计风险评估。
四.企业财务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性复核和销售的截止测试、应收账款的函证、坏账准备的审计、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等,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应付账款的分析性复核及函证、购货与付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等,生产循环审计,存货的盘存、存货计价审计、生产循环主要业务活动、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等,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借款、所有者权益的测试及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主要业务活动、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等,货币资金审计,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现金的盘点和截止性测试等,应付职工薪酬与所得税缴纳审计。
第四部分 统计基础
一.统计调查和整理: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统计分组的概念及分组方法,统计分布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分类,统计表的构成和种类。
二.统计指标: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和表现形式,平均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三.抽样和抽样分布:抽样的概念和特点,随机抽样设计的方式,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
四.指数分析:指数的概念及种类,综合指数的概念、计算及分析,平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和应用,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五.概率和概率分布: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定理,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信息管理》
第一部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一.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PC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常见的计算机主板、CPU、内存、硬盘的类型,常用外围设备(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摄像头、移动硬盘、手写输入板)的基本原理、选型、使用和维护。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件、目录、路径的基本概念,进程的概念和Windows任务管理器,设备的驱动程序、软件的升级、补丁等软件维护。
第二部分 计算机的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的基础知识和功能,OSI、TCP/IP、IEEE802等标准,ARP、UDP、FTP、SMTP、HTTP 等协议,操作系统网络配置,域名系统基础知识和配置。
二.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调制解调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原理、特性、功能和选型,无线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分类、性能和使用的协议。
三.Internet:以太网、VLAN、VPN、ADSL的基本知识,上网查询访问的方法,常用电子邮件的种类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网络信息搜索,网络信息下载、上传的基本方法,网络信息共享方法。
四.综合布线和局域网组网:布线子系统,IP地址和子网掩码等知识,网络规划基础技能,局域网的基本使用方法,系统软件的安装方法,数据库使用和数据库备份方法,网络打印机的设置方法。
五.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原理和功能,网络安全设计的基本方法,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病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网络环境下病毒防范和清除,病毒库升级和维护,网关安全,反垃圾邮件,恶意软件、谍件、木马的识别、清除和防护。
第三部分 办公自动化
一.Office的应用: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的各种功能。
二.办公业务信息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办公业务流程与信息化,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三.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护知识。
第四部分 数据库、网站的建设和管理
一.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SQL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二.网站的建设和管理:网站的规划,网页设计的艺术,网页制作,网站的交互功能,网站的用户管理,网站的维护,网站备份与安全。
第五部分 信息法规与信息安全
一.信息法规:信息化法律概念,信息传输与网络相关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
二.信息化安全:信息化的安全威胁,信息化安全的措施,信息安全保密基础知识。
三.信息化安全管理: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内容,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实施,信息化安全的风险与评估,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信息安全产品的选择,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第六部分 信息化规划与管理
一.信息管理概念:信息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架,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二.信息化规划:信息化规划的概念,信息化规划过程,信息化规划方法,信息化规划与可行性研究,信息化项目评估。
三.项目管理与实施:信息化项目的概念,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信息化项目管理的五个主要领域(界定、组织、质量、进度、费用),信息化项目的过程管理,IT服务规范、操作方法。
四.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基础知识,信息化项目的公开招标、信息产品政府采购,电子政务工程。
《城市建设管理》
第一部分 城市建设经济管理
一.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社区、居住社区与城市居住区的概念,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社区的类型,城市社区的特点,社区建设与管理,社会运行机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二.城市经济学基本知识:城市经济学的特征,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经济特性和土地制度改革,供需理论及其应用,城市交通的供求特征及政策调控,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和特征,外部性经济问题和城市公共经济问题,城市产业发展问题,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趋势。
三.建筑工程与技术经济:现金流量,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项目融资方式,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方法,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相关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
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进度计划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方法,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建设工程合同的类型和管理,建设工程担保,建设工程索赔的依据与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第二部分 城市建设与管理法规
一.城市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区范围与划定,城乡规划编制的依据,城乡规划的分级审批,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基本法律制度,城乡规划基本原则,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内容,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
二.城市建筑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规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范围、程序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的范围、工作任务和内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内容。
三.城市房地产管理: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与划拨及相关政策,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程序,房地产交易基本制度,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管理的基本内容,房屋权属登记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的内容,物业管理概念和基本内容。
四.城市环境管理:环境的概念,城市绿化规划指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要求,环境监督管理要求,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要求,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基本规定,城市市容管理基本要求。
五.城建管理与依法行政: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内依法行政、行政主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的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及主要程序。
第三部分 城市建设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
一.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城市形成的动因,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作用,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城乡规划体系,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方法,城市用地的构成和空间布局,项目建设规划控制,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城市规划实施的机制、原则。
二.建筑学基本知识:中国建筑的主要分类与特征,建筑物的概念,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住宅建筑的类型,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场地规划控制要点,场地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物的组成构件,建筑项目策划的程序与内容。
三.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系统构成,市政公用设施的性质和作用,城市用水分类,供水水源选择,城市给水设施的组成,城市水源保护,污水量预测与污水处理,城市电源的类型,城市用电负荷与计算,城市供电网络,燃气种类,城市气源及气源选择原则,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城市工程管线分类,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城市灾害的种类与防灾减灾系统构成的主要内容。
四.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我国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类型、选择与组合原则,机动车道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综合交通的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结构,我国城市
交通发展的政策,上海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基本内容,上海市陆上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上海市构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的基本特征、基本任务与设施的内容,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分类与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技术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
五.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环境问题的类型,影响城乡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内容、程序与基本方法,城乡主要污染源类型及特点,城乡主要环境问题解决途径,生态工程基本知识,环境规划编制的原则和程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基本内涵,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5.公务员考试专业知识 篇五
(三)财会类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含义
三、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四、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五、会计的方法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要素
三、会计等式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假设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四、权责发生制与实付实现制
第四章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二、复式记账
二、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四、登记会计账簿
五、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五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一、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二、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预算会计学
第一章 预算会计概述
一、预算会计概念
二、预算会计体系
三、预算会计要素
四、预算会计核算原则
五、预算会计平衡公式
第二章 行政单位会计
一、行政单位会计概述
二、资产
三、负债
四、净资产
五、收入
六、支出
七、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八、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九、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下的行政单位会计
第三章 事业单位会计
一、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二、资产
三、负债
四、净资产
五、收入
六、支出
七、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八、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九、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下的事业单位会计
企业会计学
第一章 资产
一、资产概述
二、货币资金
三、存货
四、金融资产
五、长期股权投资
六、固定资产
七、无形资产
八、投资性房地产
九、资产减值
第二章 负债
一、负债概述
二、流动负债
三、非流动负债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一、所有者权益概述
二、实收资本
三、资本公积
四、留存收益
第四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
二、收入
三、费用
四、利润
第五章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
三、利润表
四、现金流量表
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六、财务报表附注
会计法规
第一章 会计法
一、会计管理体制
二、会计核算及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三、会计监督
四、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
五、法律责任
第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四、法律责任
第三章 会计工作规范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财务管理
第一章 总论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财务管理的原则
四、财务管理的方法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础概念
一、时间价值
二、风险报酬
三、证券估价
第三章 筹资管理
一、企业筹资概述
二、长期筹资方式
三、短期筹资方式
四、资本成本测算
五、杠杆原理
六、资本结构决策分析
第四章 投资管理
一、企业投资概述
二、项目投资
三、证券投资
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一、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二、现金管理
三、应收款项的管理
四、存货的管理
五、流动负债的管理
第六章 收益分配
一、收益分配概述
二、股利政策
三、股利分配的程序与方案
四、股票分割与回购
第七章 财务分析
?
一、财务分析概述
二、财务指标分析
三、财务综合分析
审计学
第一章 总论
一、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审计的定义与属性
三、审计的对象、职能与作用
四、审计的分类与审计方法
第二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国家审计机关
二、民间审计组织
三、内部审计机构
第三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
一、审计准则
二、审计依据
第四章 审计的目标与过程
一、审计目标
二、审计过程与目标实现
第五章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一、重要性
二、审计风险
第六章 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和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证据
二、分析程序
三、审计抽样
四、审计工作底稿
第七章 审计模式
一、账项基础审计模式
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第八章 内部控制系统及其评审
一、内部控制系统
二、内部控制的描述
三、内部控制的评审
第九章 交易循环审计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二、购买与付款循环审计
三、生产与服务循环审计
四、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五、货币资金审计
六、特殊项目审计
第十章 审计报告
一、审计报告的涵义
二、审计报告的要素构成三、审计报告的种类
财政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财政概念
二、政府与市场
三、公共产品
四、财政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分类
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三、购买性支出
四、转移性支出
第三章 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和分类
二、财政收入规模
三、财政收入结构
第四章 税收原理
一、税收要素
二、税收分类
第五章 国 债
一、国债的功能和作用
二、国债的发行、流通与偿还
三、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第六章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和类型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我国财政政策的运用
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货币与信用
一、货币
二、信用
三、利率
四、汇率
第二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一、金融市场
二、金融机构
三、金融监管
第三章 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概述
二、金融工具的类型
第四章 国际金融
一、国际收支
二、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机构
6.公务员考试税务专业考试大纲 篇六
各位考生:
北京市法院2018年度考试录用法官助理、司法警察、财务会计、信息技术、司法行政(包括档案管理、人力资源、中文、新闻、管理等专业)人员专业考试相关工作安排已发布,现将专业考试相关问题集中说明如下:
一、关于设置专业考试环节的必要性
依照中组部及“两高”联合下发的组通字[2004]50号文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补充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凡进必考”的要求,实行省级统一招考。据此,报考北京法院系统各类职位的考生,还需参加北京市法院系统组织的专业考试。
二、关于专业考试试卷是否区分专业命制
北京法院2018年度专业考试试卷依据考试职位的不同,分为五类综合性试卷:
(一)法官助理
法官助理专业考试围绕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以现行基本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为考试依据,内容主要涵盖综合知识(政治理论、廉政纪律等)、法律专业知识(与刑事、民事、商事、知产、行政专业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等)、文字写作。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法学专业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审判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部分试题为所有考生必答,其余考题允许考生按照题目要求和自身实际选择作答。
(二)司法警察
司法警察专业考试围绕法院司法警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内容主要涵盖综合知识(政治理论、廉政纪律等)、法律专业知识(刑法及刑法修正案<一至十>、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民法通则、民法总则、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警察法等)、文字写作,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法律知识及文字表达能力。
(三)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专业考试围绕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内容主要涵盖综合知识(政治理论、廉政纪律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文字写作,主要考察考生的财务会计、财务制度等基础知识及文字表达能力。
(四)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专业考试围绕信息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内容主要涵盖综合知识(政治理论、廉政纪律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文字写作,主要考察考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文字表达能力。
(五)司法行政(包括档案管理、人力资源、中文、新闻、管理等专业)
司法行政专业考试围绕从事法院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文字材料、新闻宣传、管理等各项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需要,主要涵盖综合知识(政治理论、廉政纪律等)、文字写作,主要考察考生相关基础知识及文字表达能力。
三、关于专业考试题型
法官助理试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及写作题。
司法警察试卷题型为:判断正误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及写作题。
财务会计试卷题型为:判断正误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分析题及写作题。
信息技术试卷题型为:判断正误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及写作题。司法行政试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公务写作题及写作题。
上述题型中的写作题为议论文写作。
四、关于专业考试往年真题及辅导用书
为防止出现考试衍生产业,加重考生负担,北京法院不指定任何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为止,北京法院未向社会发布往年真题。
专业考试各个工作环节均不收取任何费用,考生不需向任何组织或个人交纳任何费用。
五、关于心理测试方式
心理测试采用填涂机读卡方式进行,侧重从心理素质角度检验考生是否适合法院工作。
心理测试机读卡须使用2B铅笔填涂,考生须自备相关文具。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7.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 篇七
1 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
1.1 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
首先是公务员职业稳定。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 按照管理权限, 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 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在年度考核中, 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可从目前情况来看, 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有几个?即使有人第一年考核不称职, 第二年他就会想办法调整状态, 使自己称职。所以目前离开公务员队伍的, 除个别自动离职外, 就是违法乱纪被淘汰的, 因考核因素被辞退的微乎其微。其次是公务员待遇高, 各种保障体系健全。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 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1.2 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最近几年, 国内外经济环境都不太好, 国内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需要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外向型经济模式升级成高效率、高附加值创新型经济, 由此会剩余大量的劳动力;中国的高校连年扩张, 每年新增大学生70万左右, 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国际经济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陷入重重困境, 国际市场的急剧萎缩进一步打击了我国的出口型经济, 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失业下岗;据国家统计局估算, 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达到两千万, 如果按照GDP8%的增长速度, 只能带来1200-140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 也就是说每一年全国就有700万劳动力找不到工作。预计到2009年年底, 我国城镇失业率将高达12%-15%, 在当年毕业的600万大学生中将有150万遭遇就业困难。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面前, 找一份如公务员这样待遇优厚, 环境稳定, 发展前景光明的工作显得尤为珍贵。
1.3 “官本位”思想的遗留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强烈的“官尊民卑”的“官本位”思想, 在中国五千年封建礼教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群众, 知道什么叫官, 现在官都改名了, 叫公务员, 你看那个企业的老总, 拥有身价千万还不是对一个主管局的副科长点头哈腰, 这一社会现象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一个共识:没钱的怕有钱的, 有钱的怕有权的, 谁有权?自然是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是大家公认的, 也是“官本位”思想影响的结果, 今天很多人同样认为, 当公务员可以获得比其他工作更高的精神享受。因为一个方面公务员多身处权力部门, 手持公共权力的支配权, 这为他们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另外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行业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公权力上, 并不是说公务员利用公权力去为自己谋私利, 而是强大公权力折射出的美丽光环起作用。对于广大的刚踏入社会的学子们来说, 与其说他们了解公务员职业, 不如说他们是羡慕公务员这个职业, 实际上他们是对公务员权力和荣誉的一种向往。
1.4 考生的“跟风”心态
“跟风心态”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公务员的职业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占据大量资源、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淘汰机制。激烈的竞争以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十分稀少, 使得大学生想尽快摆脱这种“漂泊”, 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考生还存在“唯利是考”的价值取向, 公务员的“热”也只是热在“热门”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 这样的地区或机关条件好、待遇优, 地震、气象、煤矿安全监察、边远山区一直是冷门, 大批气象局岗位报名人数不足开考的的最低人数要求。
另外一方面还表现在报考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的巨大差别上, 很多人在考试开始前“临阵脱逃”或者考试到一半就决定放弃, 从2001年到2008年的数据上分析, 参考率只有74%。还有一些考生缺乏对报考岗位最基本的了解, 导致在考上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2 公务员考试热产生的负面影响
2.1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公务员考试调动了大量的社会成员, 同时也必将调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 既包括国家为此付出的大量选拔成本, 也包括参考者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 甚至压力、努力等个体成本, 个别职位千人竞争一岗现象更是代价巨大。对于个人而言, 个别职位千人竞争一岗如同彩票中奖;对于国家而言, 为了录取一名公务员却需要在数十个城市设置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考室。公务员考试过热导致考试经济发达, 社会资源耗费严重。此外, 我国公务员考试存在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省级公务员考试、县市地方公务员考试等三大层次, 每参与一个层次职位的竞争就必须参加一个层次的公务员考试, 因此存在层层考、重复考的现象, 也存在社会资源的浪费。
2.2 造成人才消耗
在国外, 博士的培养目标是进入科研领域, 在国内, 不少理工科博士却争做公务员, 理工科硕士报考公务员更比比皆是, 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严重的是, 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 可能出现政治领域人才堆积并大量剩余, 其结果必然是加剧内耗。而在中国科研和教育领域, 在创造财富又需要产业升级的工业界, 在亟待加速的农业现代化领域, 都还缺乏吸引人才的环境, 商业金融领域更缺乏与国际接轨的高级别人才, 如果不能给相关人才必要的社会尊重和物质鼓励, 如果让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感觉只有当官才能获得成功感和利益保护, 势必会动摇科教和经济人才的培育基础, 影响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3 造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下降
国外大学生毕业后创业比率是20%, 而中国不到1%。公务员热折射出年轻人普遍缺乏自主创业的激情, 某种程度上也吻合了他们的内在心理需求。数十年的应试教育, “成绩源自考试”扎根于许多年轻人的潜意识, 对考试以外的成功途径存在“先天”的畏惧和不适应。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公务员的考试中来, 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毕业、就业和创业。现代社会本是一个全民积极创造财富的社会, 广大的毕业生毕业后应该投身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来, 然而事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广大的优秀学子的选择却是投身于财富管理和享受这个行业。缺乏拼搏创造精神的人, 只能使社会发展的脚步放慢。
2.4 造成“官本位”思想的强化
公务员职位受到公众的热烈追捧, 势必进一步强化中国社会结构中业已存在的“官本位”取向。“官本位”强调以官为本, 唯官独大, 官位不但成为决定权力配置和利益分享的唯一标准, 甚至也成了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就和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在“官本位”的强力导向之下, 众多社会成员为获得当官的资格, 先是千军万马过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 接下来又千方百计追求仕途上的步步高升, 各种跑官要官的“潜规则”、买官卖官的腐败伎俩很可能愈演愈烈, 社会风气将受到更大的毒害。
如果“官本位”取向因持续升温的公务员热而不断强化, 还将使公务员群体在社会上成为越来越强势的一个群体, 这对于继续推进改革并非一个好消息。公务员群体越来越强势, 其主导改革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强大, 这将导致包括普通人、农民及一些弱势群体在内的其他群体, 参与改革的空间就会越来越狭窄, 在改革中拥有的话语权和博弈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小。
3 如何让公务员考试理性回归
3.1 端正考生对公务员“官本位”思想
我们需要在公务员管理中加入更为致密的监督网络, 严格约束国家公务员的职务行为。理想主义的退场, 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 获得公职的精英并不都存在道德优势, 不少人是怀着权力和经济收益目的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的, 没有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如果放松了监督, 公共权力就可能沦为他们谋取一己之私的工具。
3.2 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
一方面我们需要合理配置公务员职位管理中的激励要素, 让艰苦行业与无权单位具有吸引力。艰苦行业与无权单位同样需要优秀人才的加盟。只有提高那些艰苦岗位的物质与政治待遇, 给予报考者足够的激励, 才可能避免出现职位空缺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国家对公务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提高的同时, 培养公务员实现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更需要引起政府的注意。只有昂扬向上、奋发有为,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才能适应新形势对公务员的要求。政府应当建立严格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 与收入挂钩, 健全淘汰机制, 对不称职的人员及早淘汰, 增补新人。使公务员能够在压力下工作, 彻底改善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3.3 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这几年, 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 大学生就业市场压力不小, 但与我国目前人才规模偏小的现实相比, 扩招政策显然存在积极作用的空间。问题在于, 与招生数量的急剧扩大不相适应,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职业评价尺度却修正得很不够。择业是个人行为, 但却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一方面, 择业的集中度反映了社会职业的公众吸引力;另一方面,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 可以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 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矫正, 还要放在国家人才战略的大框架中, 当务之急是打破使用人才上的“二元”结构, 更加注重人才开发与利用的配套政策, 着力营造有利于青年人创业的软环境, 彻底化解因“下不去”所引发的就业梗阻问题。
摘要:最近几年, 公务员考试热度逐年升温, 录取比例由最初的十几比一到最近的几百比一, 其难度之高堪称中国第一考。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钟情于此, 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这上面,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 试图揭开其中的缘由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热,研究
参考文献
[1]贾宇.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N].光明日报, 2008.
[2]张义祯.公务员热说明什么[N].学习时报, 2005-11-30.
8.公务员考试知识要点与训练 篇八
选词填空题(三)(承上期)
作答之道
之二:辨析词义。词语填空的四个备选项大部分都是近义词,这就需要对这些备选的近义词进行辨析,弄懂它们各自的含义、通常的搭配、习惯用法、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等,特别是要找到它们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这些细微差别,判断出应该选用哪一个词。比如:
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___的不智之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解析】对于选项中的四个近义词,削足适履是指为了把鞋穿上而把脚削小,比喻为了适应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顾实际和具体条件把内在的东西损害。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矫枉过正是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却又歪到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界限。舍本逐末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主要部分而追求细枝末节,形容本末倒置。语段的意思是因版面限制这些客观、外在的因素,就去砍综述、删注释这些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削足适履。所以本题选A。
之三: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指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语段中对作答有关键作用的词,通过这个关键词来推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在一些语段里,句子与句子之间往往要有顺承连接,要有前铺后垫,要有逻辑顺序,要有前因后果,这些都会通过一些词来体现出来。我们就可以利用体现上述关系的这些关键词所带的信息来推断出应填入的词语。重点是要能发现这个关键词,并且能从关键词中看出有用的信息来。这就要求平时要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比如:
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____,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步达到一种互相______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标 协调 B.手段 促进
C.标志 制约 D.契机 适应
【解析】此题中第二个画横线处前的“互相”就是一个关键词。互相一定是指两个什么事物,一个是不会称之互相的。通过上下文我们可分析出这“两个”是指高碳经济和低碳经济,判断出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应该是协调发展。这样此题就迎刃而解了,答案为A。
例题精讲
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蛛丝马迹
B.还原 一鳞半爪
C.展现 闲言细语
D.呈现 只言片语
【作答讲解】把一个文人学者的稿件、言论汇集在一起编全集,是对一个文人学者形象的呈现,是希望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对资料进行认真辑佚、整理,不放过的应该是“只言片语”。因此本题选D。不选A,是因为“描绘”一词带有描写和画的意思,“蛛丝马迹”指的是不明显的线索,这两个词都不符合语段的意思。不选B,是因为“还原”是指呈现本身的面目,填入此词曲解了语段的意思。不选C,是因为“展现”没有“呈现”更恰当,再者“闲言碎语”有贬义色彩。
考题练习
1.今年以来,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碳足迹、节能等环保词汇频频出现于英国。在社会上,这是最 _______的语言;在新闻中,这是最_______的报道;在政客身上,这是最具_______的政治;在商人眼里,这是最有_______的商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时髦 频繁 影响 潜力
B.流行 持续 号召 价值
C.时尚 丰富 前途 前景
D.倡导 深入 前瞻 优势
2.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就是让大学生把视线从厚厚的专业书上,以年轻而真诚的心灵去________社会、________民生、________发展,在用所学知识贡献社会的同时,悟出“书本之外”的“真知”。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注 感受 体察
B.体察 感受 关注
C.感受 关注 体察
D.关注 体察 感受
3. 1896年,茅盾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一个中医兼小商人的家庭。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创建、五卅、北伐,抗战等社会变革。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不惊 风起云涌
B.波澜壮阔 风云激荡
C.波涛骇浪 风卷残云
D.浊浪冲天 风声鹤唳
【答案】1.A。2.D。3.B
公务员申论讲解与训练
(一)申论讲堂
2014年4月12日部分省市区
公务员联考申论真题
【题目要求】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文化输出”的理解。要求:全面、准确、有概括力,不超过250字。
【思路点拨】“给定资料2”就是讲文化输出的,有许多内容可以参考,关键是要答出对文化输出的理解。应该答四部分内容:什么是文化输出、文化输出有什么意义、应该怎样看待文化输出、文化输出什么。这四部分内容,都可以在“给定资料2”中找到,全部找到后进行总结、提炼,答出即可。
nlc202309082137
【高分作答】
文化输出,就是将中国文化推广到国外,走向世界。它是对外开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可以扭转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差,拓展中国文化发展空间,增强后劲。文化输出,一要与引进相结合,拿来和输出并举;二要创造性输出,以原创作品为主;三要符合世贸协定;四要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文化输出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要保证质量,伪劣的要杜绝出口;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能代表国家、人民和民族文化形象;要输出包含中国价值观,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
【简要点评】这份作答把文化输出理解得很透彻,也很全面。所有内容是“给定资料2”里的内容。作答分四个层次,先是答什么是文化输出,文化输出是一个概念,从整个给定资料看文化输出也是发展文化的一个举措,理解一个词首先从概念理解,必须把文化输出的意思先答上。接着答了文化输出的意义,一项措施有什么意义至关重要,分析理解类试题答意义也是很必要的。然后,又答了对文化输出的认识,也就是应该怎样看待文化输出,作答的四个方面都是在“给定资料2”归纳概括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最后,答的是文化输出要输出什么,将文化输出应该输出什么样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都答了出来。
(二)对话申论
“sycrool” 15:31:29
申论考试的试题,一般都有若干项要求。题目要求很重要吗?
“高守国公考公选” 15:33:47
当然了,题目要求非常重要。每一项要求,都对应着一定的分数,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能给分。作答前一定要把题目要求每一项都弄懂,甚至每一个字都要吃透。弄懂之后再去考虑作答的事。一定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要求让怎么答就怎么答,老老实实作答,力争使作答最切合题目要求。
“sycrool” 15:35:57
什么是最切合题目要求呢?
“高守国公考公选” 15:38:39
就是要使你的作答内容,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到你是按题目要求答的,所有题目要求你都达到了。千万不要让评卷者对此产生哪怕一点的怀疑。
“sycrool” 15: 45:21
哦,记住了。现在,申论大题有的要求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怎样理解这一要求呢?
“高守国公考公选” 15:52:59
这就要求对给定资料要在“度”上进行把握,既不要过分局限于给定资料的框定,要突破给定资料给你的思维限制,又不能过度脱离给定资料而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要这样做:首先你的论述引题、观点、所感所想所议都要源于给定资料,由给定资料所引发,也就是文章的“根”要在给定资料上。其次,申论是选拔性考试,要把真正有思想有观点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因此你的论述又不要受给定资料的局限,要超越给定资料,要看得更远更深,理解得更全更透,要有自己独到的务实合理的见解和韬略。这就是这一要求的本质,也是我们作答应该着重把握的。
【公务员考试税务专业考试大纲】推荐阅读:
公务员考试专业门类表08-22
公务员考试综合管理专业模拟卷10-15
深圳市公务员计算机专业素质测试考试大纲09-09
事业单位考试与公务员考试的区别10-07
公务员考试复习07-02
公务员考试录用07-26
公务员考试祝福10-31
陕西事业单位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区别11-13
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与选调生考试申论贯彻执行题的7个显著区别08-01
全国公务员考试真题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