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2024-06-30

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12篇)

1.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一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歌曲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歌曲

总政治部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学唱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歌曲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王玉山)解放军总政治部日前下发通知,向全军和武警部队推荐下发22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歌曲,其中6首学唱歌曲要求人人会唱,16首推荐歌曲可以选学选唱。

今年年初以来,为配合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对部队官兵的熏陶激励作用,总政治部组织开展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歌曲创作征集活动,共收到243件推荐报送作品。经专家认真评选,从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加工修改,同时组织军队著名词曲作家专门创作了一批歌曲。经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准,最终确定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团以上单位推荐下发22首歌曲。>>详细内容

2.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化学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 引导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无论是对中学生本身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都至关重要。而课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发挥出来,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地教育, 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使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志向。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材中孕含着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因此教师要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备课时重视搜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素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条件。备好课可以使教学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备课时, 教师要拟定教学目标, 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设计。化学学科中存在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如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陶瓷、青铜器、冶炼生铁、炼钢、湿法炼铜等技术均早于西方国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巨大贡献的化学事业, 如用人工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超导体、纳米材料等, 以及我国的航天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等, 这些典型材料和事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搜集与本课时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材料, 并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时候简要地介绍给学生, 这样做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开阔学生视野,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节学生的情绪, 更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另外, 我国乃至全世界著名化学家默默奉献、谦虚谨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等, 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 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 从而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 使他们树立为国家和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

二、授课时重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授课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活动, 同时也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计划、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九年级化学 (科粤版) 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开端, 课本内容中引入了我们勤劳的祖先在化工技术方面的许多发明创造, 如造纸、火药、陶瓷、冶铜、炼铁等。同时, 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工的辉煌成就, 如“鸟巢”“水立方”“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等。第五章第四节《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中, 提到我国解放前后煤、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情况, 我国兴建的30万吨乙烯工程, 甚至90万吨乙烯工程, 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等。教师要及时进行说明、介绍,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不仅有过灿烂辉煌的化学发展史,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化学工业成就也非常突出, 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民族的伟大,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如果课本中没有相应的材料, 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及时补充。如在讲燃烧时, 可以从我国航天事业所用到的燃料引入话题;讲爆炸时, 可以从我国氢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引入;讲金属时, 可以引入我国古代的炼铁、炼钢、“湿法炼铜”技术;讲化学肥料时, 引入现代化工的发展解决了我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等。这些内容或许不是考试的重点, 但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同样能使学生受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敬业、诚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在做实验时,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认真观察、详实记录、合作交流、分析总结等, 这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设计习题时重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

化学习题的选择和改编应尽可能地与工农业生产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习题既要体现重点知识, 又要能开阔学生视野, 还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在我国北京举办, 这不仅说明我国已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行列, 也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设计习题时, 教师可有意加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信息, 通过习题训练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种子。这样, 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 激发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使他们形成了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态度。

3.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课;课程意识;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37-0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作为初中学段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须着力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在理念上确立“三种意识”

1.课程意识:内容课程化,课程主题化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使之课程化,并将其纳入德育课程体系之中;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使课程主题化,避免内容过于零碎和肤浅,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深刻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把握“和谐”时,教师可以这样处理相关内容:人与自身的和谐——青少年生理、心理协调发展,学会调控情绪等;人与人的和谐——与父母相处,与同学和朋友的交往,与老师的沟通等;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民族与民族的和谐——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等;国与国的和谐——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树立全球观念,走和平发展道路等。这样,价值观的培育就更加系统、深刻,而且主题更加鲜明。

2.主体意识:学习主体化,主体自动化

主体性是人性的核心,主体意识是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对于自身地位、能力和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只有在主体意识的统摄下,人才能产生道德需求,从而确认目标,理解自我。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不是纯粹被动服从的客体,而是具有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将学生真正视为道德学习的主体,尊重、激发、唤醒、满足主体的内在需要。同时,道德学习要真正体现自主性、能动性,主体的学习不能是“被安排”,主体的人生不能是“被规划”,而应是自觉、自动的行为和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生活中的诸多真实体验来理解“法治”,从而深刻地认识到,“法治”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自觉践行“法治”。例如,学生在学习“环境保护”“消费者依法维权”等内容的同时或之后,自己主动深入社会,通过真情体验、实地调查、随机采访等形式来了解人们的法律意识以及相关部门的执法情况。这种主体性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建构“法治”价值取向,又能促进学生今后自觉践行“法治”。

3.生活意识:教学生活化,生活常态化

生活化而非学科化、知识化的德育更有助于学生德性的养成。教学生活化,即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从理性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进而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升华生活,并能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生活常态化,即学生的道德生成所要依托的应是一种真实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学生每日置身其中的社会生活,也即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关注常态的生活。

例如,在培育学生的“友善”品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世界,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是否“友善”,当下的生活是否做到了“友善”,在未来生活中如何做到“友善”。如此,这一价值准则就会自然地确立于学生常态化的真实生活之中。

二、在内容上做到“抓纲务本”

“纲”即课标、文件;“本”即课本、读物。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4个字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内容在2011年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及据此编写和修订的教材中都有体现。我们在教学中,要准确而深入地把握好这些内容。

例如,“富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首要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本质的规定。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因材施教、情境体验、价值澄清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这一核心价值。

与此同时,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模块的有关主题,根据《意见》精神,我们还可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在一些地区的课本上较少涉及。又如,“民主”在所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都涉及不多。但是,这些是学生理解和把握“文明”“爱国”“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了解的内容。因此,我们应适度拓展教学,通过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让学生不断感悟,加深认识。

例如,对于“文明”,根据十八大精神,我们可结合课本有关内容,如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基本政治制度、可持续发展、中华传统美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让学生明确,当代中国社会的文明体系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并把握教学深度,引导学生知道,要通过四个文明协同创新与整体推进来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此外,我们可以有效利用优秀读物或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在方法上坚持“教学有别”

1.施教策略

(1)因材施教。“材”既指施教对象——学生,又指施教凭借——课本。因此,“材”既有共性的规律,更有个性化的特征。就对象而言,作为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认知能力、特殊经历和情感需要等;就课本而言,不同的版本又有不同的特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务必做到因材施教,将一般号召、共性要求融入个别指导与个性张扬之中。

例如,在“诚信”教育中,对于有的学生,我们要引导其学会忠于事实,而对于有的学生,则需要引导其懂得真诚与善良相随,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准则。

nlc202309041412

(2)循序渐进。众所周知,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切忌操之过急。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是由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是一个渐进而非突变的过程。因此,我们只能循序渐进,分步引领。

例如,对于“民主”,我们的施教策略可以是:第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第二步,在有关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第三步,进入高中后,再了解作为一种国家制度的民主以及民主思想、民主作风等。如此,当学生就业踏进社会以后,将更加深入和真切地感受和体会到“民主”的内涵和意义,具备基本的公民素养。

(3)实事求是。即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中,我们不能从空洞、灰色的本本或教条出发,而要尊重学生的生理、心理、生活等客观实际;研究这些客观实际,从中找出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这,才是正确有效的施教策略。

例如,对于“爱国”这一价值准则,我们可从具体、实在、可感的小处着眼,首先引导学生爱自己;然后,引导学生爱家庭、学校、单位;最后,引导学生爱民族、爱国家。学生的现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步扩展,爱国主义精神的涵养必须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才会更加自然、质朴,才会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奠定丰厚的精神底蕴。

(4)形象生动:价值观的引领和培育离不开情境和案例的承载,但情境和案例必须是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这样才能激活主体的内在需要。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必须依托真实的生活,采用鲜活的素材,创设生动的情境。

例如,教师可挖掘和利用学生身边班干部敬业爱岗、老师们敬业奉献的典型事迹,创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不断感悟和内化“敬业”,并最终让学生的“敬业”品质得到自主建构和自觉践行。

2.学习方式

(1)自主反思:反思性的习惯和品质是良好德性养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生价值观的最终确立,离不开对自身道德生活的自主反思。它包括:第一,对过往生活的反省——自己曾经是如何做的,做得好的有哪些,做得不好的有哪些;第二,对当下生活的审视——我正在怎样做,即是否做到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例如,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我们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反思过去,审视当下的生活方式,反思是否做到了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由此,引领学生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这一价值准则。

(2)情境分析: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中感受与分析冲突,体验情感,走进榜样,进而建构自己的行为模式,生成自己的价值取向。当然,这一过程是具体的、真实的、个性化的。

例如,在培育学生追求“公正”的品质时,教师可以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求进某学校读书受到歧视的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认识社会、分析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价值澄清:学生的实际生活充满了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常常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而直接灌输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和认同所谓公认的道德准则。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式学习或发现学习,直面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在积极探究中澄清价值,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即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群体交流、辨析,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认同,最终乐于行动,并能反复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生活中不断践行并强化,延伸到学生今后不同的生活空间。

例如,“初中生的生日聚会”“初中生购买智能手机”等关乎“节约”的话题,其中有利有弊,往往都会产生价值观的冲突。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方案、评估利弊、理性选择、采取行动等,展开问题式学习,从而澄清价值,内化和践行“节约”。

(4)自主实践:德性的生成和价值观的确立需要持之以恒。学习主体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躬行”和“亲历”,在获得感知和领悟的同时实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养成和强化自身的德性。因此,思想品德课可结合教学主题,鼓励学生开展实地参观、项目调查、主题宣传、人物专访、生活体验、志愿服务、社区劳动、学工学农等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例如,初中生对“自由”的理解往往容易产生偏颇,为此,可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一种纪律(或规则),开展体验性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到“自由”与“纪律、法律、制度”的辩证关系,从而感受和认识到何谓真正的“自由”。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立足学生生活,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培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学生的头脑和心灵。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会落到实处,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获得实效。

(作者单位: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常德 4150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 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 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的方法。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

【导入设计】 党的十八大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那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会提出?它的提出又 有何意义?

一、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书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社会层面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公民层面

二、教师提出问题 :

1、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1、多媒体展示:

1、含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 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 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2、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 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3、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4、多媒体展示: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 进社会和谐, 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十 八大报告

5、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行形势分析讨论,总结。

6、多媒体展示:

2、提出背景

(1国际: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国内: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 建立。

三、教师小结: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 不断涌入, 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 使人们的 精神思想既面临着有利的条件, 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差异性, 导致人 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 这就要求必须有统 一的基本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问题情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特征?

2、多媒体展示: “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 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那将是党、国家和 民族的灾难。”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 度。” ——江泽民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胡锦涛

四、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教师补充概括。

1、多媒体展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2、教师小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明 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是主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 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主体内容。

3、问题情境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伟大意义。多媒体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整理总结。

多媒体展示:

5、伟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2为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3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 础。

五、课堂总结: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种思想多样、价值 多元的条件下, 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才 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 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 向。

六思维拓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字内容某一方面,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和思想品德 课内容,做一期手抄报,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背景:价值观, 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 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 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 初步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 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活动形式:班会、讲述、讨论。准备工作:ppt 制作

四、班会的内容: 1.什么是价值观(教师讲述 :

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 价人生活动 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简单的说, 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 对 人, 对生活的看法。也有人说, 人生观就是 “ 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 ”, 主要表现为 “ 人生 的目的和意义 ”.理智的人, 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 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 在选择的过 程中, 什么是重要的, 什么是不重要的, 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 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 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教师提问,一定冷场,大家好像没有自己的价值观。由下面 内容点出

3.说出大家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1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 总结他的品质(2我们讨厌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 总结他的品质

(3说出教师自己的讨厌的历史人物或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价 值观

(4我们内心认可的价值观:(引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 本看法

4.同学讨论我们需要的价值观

教师总结我们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十八大(PPT 演示 :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社会层面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公民层面

5.同学谈体会(教师提示从以下三方面(1如何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2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3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4如何在学校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 6.教师总结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 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 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零零后的学生, 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 但我能理解的是 努力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 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样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课时 拓展阅读: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 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形式:

1、学习与宣传等

2、组织讨论

3、谈体会与感受

4、开展知识竞赛

5、学习心得(文章)

三、班会的内容:

1、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求,通过班会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 育。

2、学生主持

3、学生讨论与交流

四、班会的题目 《 《感恩的心》、《携爱同行》、《做有责任感的学生》等等。

五、活动时间 3月3至4月1日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总结 本学期我班主要围绕“学生一日常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系列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成效斐然,师生热情高涨,感人至深。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我班成立了以班主任为首的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教研组,组建了强有力的班干队伍,带 领各任课课代表齐抓共管,形成了完整有序的管理体系:(1)班主任管理(2)班长管理(3)各科课代表管理(4)学生自主管理。这种一条龙的管理模式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德育成 效十分明显。

二、健全机制,实施到位

1、校照学校下发的实施方案具体落实,按照“宣传-计划-评估-总结-反思”的程序落实 于德育工作行事历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2、学生一日常规贯穿于每日的行为之中,让学生知道在家时、在校的每个时段要做什 么,怎样做才能算好、算对,教师要给予详细讲解和耐心教育。

3、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生活,活动形 式要多样,师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操作简易,更要富有成效。

三、过程督查,评价实效

1、随着中学评估方案的出台,我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实施,每学期必须进行三 次过程督查,要有记录、反馈、小结。

2、对学生的读书学习活动的过种督查,不能流于形式,即要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要要求学生说出个人的心得休会。

3、学生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的成绩要与班级教师的业绩挂钩。

四、总结现在,展望未来

1、学生的养成教育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培养其自觉性和自主性,贵在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2、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简单易行的德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 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

3、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强大合力,育人效果才会更明显,才会更持久。

5.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五

道真县民族中学王志永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特点,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教会他们进行合理选择,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并精心辅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强求统一标准答案,充分调动起学生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教学难点:

作为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讲解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会提出?它的提出又有何意义?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教师讲解和图片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和内容

1、背景: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

2、内容: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和内容。

活动二:合作探究

学生看三个案例、一是“非诚勿扰”与“拜金女”,二是 “彭宇案”及其 后遗症,三是“想做贪官”。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后总结发言:上述三个案例对你有何启示(或你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活动三:多媒体展示李文波、张丽莉以及三鹿奶粉、地沟油的材料。

学生看了后思考讨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意义?

2、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作为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材料展示使学生知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作为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三)课堂小结

回顾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义

(四)作业布置

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和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

七、教学反思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为了达到更好教学目标,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材料分析的教学方法,再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入图片和视频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化,采用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堂应具有生活性,在课堂上,我注重把教材内容生活化。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计划 篇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划、9、5 2018天柱县渡马镇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教学内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

五、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64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1人。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如沈奥雨、秦梓邺等。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国,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和睦相处、平等待人。

六、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为了减少孩子们的不适应感,我会积极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也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与家长们都接受我。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3.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7.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七

一、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教学内容之中

初中历史新课程按照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线索, 把纷繁的历史知识用相关理论组织起来形成专题, 具有对初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丰富内容。这要求我们在平时备课时, 不仅要熟悉课文内容, 而且要研究教材, 挖掘课文中隐含的可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例如, 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二、三课, 涉及远古人类、民族部落以及文明曙光, 从内容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这就需要我们好好挖掘一下。在上这三课时, 笔者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这些远古遗址的分布特点, 同学们都能看出是在黄河流域, 因此我们称黄河是母亲河。这时, 笔者就联系目前黄河的水土流失以及污染情况启发大家, 我们应当为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进而联系学校实际继续引导, 要大家明白, 保卫黄河并非要亲自到黄河岸边, 要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保护我们的校园, 保护我们的城市, 进而保护我们的国家。就这样, 环保意识潜移默化地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扎根了。结合学校开展的“回收垃圾, 变废为宝”系列活动, 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 养成讲卫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 笔者联系慈禧太后为镇压人民的抗争, 竟下令清军调转枪口屠杀毫无戒备的义和团战士, 将义和团战士的头颅挂在城墙上欢迎八国联军的到来, 不少清军将领甚至带着食品等慰问品前去慰问八国联军, 学生们闻之无不哀恨连声, 叹义和团由于轻信清政府而惨遭毒手, 恨清政府之腐败无能。在教学中穿插爱国主义史料, 要从课堂的教学任务、过程去选择史料, 要恰到好处, 要适时、适量, 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教学设计之中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和挖掘历史教材内容, 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随时跟上同学们的思维进度, 联系实际创设德育情境, 达到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效果。例如, 在讲到元谋人的遗物———牙齿化石的时候, 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 教育他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介绍山顶洞人的装饰品时, 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 让学生明白“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才是我们需要的美。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而不是把过多的时间用在装饰、打扮上, 这不仅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而且与学校的校规校纪相呼应。

一是在中国古代史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例如,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体现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体现为官惜民精神;商鞅变法, 体现革故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

二是在中国近代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 虎门销烟中的林则徐、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等,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坚定报效祖国的决心。

三是在中国现代史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学习抗战精神, 培养学生国家利益至上的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和坚持正义为和平事业奉献的民族精神。例如, 中国把每年的12月13日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警醒我们要“牢记历史, 不忘国耻”, 传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发扬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 培养学生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优良传统作风。在学生中开展勤俭节约行动, 让学生养成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不乱倒剩饭剩菜的良好习惯。

三、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乡土史教学之中

在历史教学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爱国的情感, 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当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是乡土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增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 富源本土历史题材小说《王甲本将军》, 讲述了王甲本将军抗日的英勇事迹,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二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 就是自己的家乡、学校, 对有关故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说以至山水草木等, 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了解和学习自己学校的校旗、校徽的设计过程和校歌的创作、传唱, 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例如, 利用墨红镇中学校歌《士子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歌——《世纪的约定》, 让学生传唱记忆, 鼓舞学生, 催人奋进。又如, 利用墨红镇普冲村“中共富源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和墨红镇“三台村车心口红军战斗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让同学们追忆红色岁月, 了解那段激动人心的革命历史, 大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历史知识的讲授之中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要把历史知识讲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 与时俱进, 突出教育的实效性。

1. 利用历史文物和历史图片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欣赏环节来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十分有效的。例如, 在欣赏敦煌、云冈、龙门这三大石窟艺术时, 教师除了介绍雕塑的雄伟、壮观, 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集政治、人物、中外风俗、宗教信仰与艺术智慧于一身的结晶这些历史知识外, 还要介绍历史背景, 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 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不冲动、不凭一时之气, 不放纵, 学会冷静地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冲突和问题;同学之间要和谐、文明、诚信、平等、友善相处。

2. 用专题课程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课中可以进行这样几个方面的思想教育: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认同感的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创新、求实的科学态度的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等。二是公民道德规范养成教育。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以史为鉴, 激励自己, 争做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合格公民。教材每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 (活动课除外) 都是这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科学荟萃, 为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师可以定期搞一些收集“中华之最”的专题活动, 让学生查阅课本或闲暇时收集有关史料, 上课时让学生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或者自己知道的“中华之最”, 如“……是我国最早的……”“……是我国最完整的……”“……是我国最……的……”。在这样的活动中, 每个学生的眼里闪动的是激动与骄傲。通过了解这些人物、事件, 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爱国情操在无形中得到升华与提高。同时, 通过分析各个历史人物的成功经历,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8.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64-2

1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原则

1.1 整体规划

从大局出发,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影响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诸因素,进行整体设计。

1.2 全员参与

在学生层面,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在教师层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学生内心。

1.3 有机融合

1.3.1 思政课三门课程融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3.2 思政课部与其他部门融合

思政课部与学工部、团委等部门有机融合起来,在工作计划、活动安排与开展等方面互相通气,齐心协力,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3 课内与课外融合,理论与实际结合

思政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学工部、团委活动有机融合,用理论指导实际,通过实践增强对理论的理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1.3.4 形式多样

摒弃单纯的说教,创新教育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校内外实践多彩化。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寓教于参与中,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

1.3.5 贯穿全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实施,不局限于高职高专所要求开设的三门思政课程,而是所有教育教学中都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局限于某一年级,而是涵盖学生三年的学习全过程。

2 教学与实践内容

2.1 内涵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他两个“倡导”的基础,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它从个人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等方面强调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也是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切入点。国家和社会层面是个人层面的环境保障。

2.2 学习宣传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核心价值统领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宣传教育: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理论水平;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中国梦”主旋律;③深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精神教育,为国家发展和个人成才奋斗;④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明是非,辨美丑,形成“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思想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风尚。

2.3 实践活动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打造学校品牌为导向,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各分院、社团特色,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内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开展行为践履。

2.4 行为规范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履以及日常价值观表现纳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评比考核中之中,使“三个倡导”的教育内容入眼、入耳、入脑、入口、入心,并内化成学生的基本的道德情感和自觉行为。

3 教学与实践步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与实践贯穿三年大学生活,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员参与,有机融合,形式多样。

3.1 宣传发动

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摸底分析后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主题班会、网络空间、QQ群、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全校园。校学工部、团委通过晨会、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协作配合,做好集中学习教育的前期准备。

3.2 理论学习与实践提升

目前很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教学与学生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的缺陷:一方面思政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学生活动缺乏足够了解与参与,影响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各院系组织的各项学生活动很多,如有思政教师参与和理论指导,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有效。

3.3 理论学习与实践提升活动

理论学习与实践提升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注重理论学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注重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提高教育实效;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长效机制。

3.3.1 课堂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内在联系,如三门课程中关于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主理论体系、国家形势发展等方面本身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在课程标准的制定、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教案与讲稿的编写、课程考核等方面要突出强调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案例、视频素材的选取等方面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2 主题班会或讲座集中学习探讨

利用主题班会或讲座,采取集中学习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

3.3.3 校园环境熏陶情操

①主题板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着重于强化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法制、纪律观念,诚信意识等,通过理论规范学习、典型事例教育、法制教育等形式,使学生自觉树立文明形象,遵守校规校纪,诚信参与奖助学金评定、考试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守法公民。

②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电子屏等,树先进典型,傳播“正能量”。评选“感动校园学生人物”、“校园励志之星”等,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创先争优”先进分子等一起进行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与倡导。用科学的理论引领学生,用先进的事例鼓舞学生。

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空间,在网页内容上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通过创办网页加强教师理论素养,同时也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与空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打造全方位、全时段的教育氛围。

3.3.4 文化活动形成共鸣

①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电影比赛,以“文明校园、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以随手拍或自编自导自演等为主要形式,知荣明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志愿者。本活动同时也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大部分学生参与,表演道德情景剧,作为模块实践任务列入课程考核。

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比赛,发动所有学生参加,通过书法、绘画、剪纸等多种形式表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理解,评选出获奖作品并进行装裱和大范围张贴,既发展了学生爱好特长,体现当代大学生良好风貌;又营造高尚的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时刻处于“核心价值”的潜移默化熏陶中,用学生作品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更有说服意义。

3.3.5 校外实践拓展

①继续加强和改进“三下乡”活动,拓展服务时间和范围,打造学生社会服务平台,树立学院文明形象。

②继续加强和改进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爱心教育、学民共建基地、军民共建基地等五个基地挂牌并长期联系,拓展校外实践空间,学校与社会协作,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抢占网络这块阵地。“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必须主动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创办独立的、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网站为教师教育、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维护网站,辅导员、思政教师等参与参与消息发布和论坛维护,并创新栏目,提高吸引力。

4 总结提炼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实施要求和步骤,认真总结,及时总结。

4.1 例会小结

通过召开教研活动会和工作例会,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深入查摆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待人、日常行为、遵章守法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活动成果。

4.2 年度总结

每学期末或每学年度末,每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撰写调研报告,汇报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与实践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内容为分析分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施情况、展示过程参与,汇报工作成绩,总结先进经验,研究问题对策。各个部门撰写部门教学实施活动年度总结,总结提炼本部门的特色典型、先进经验,反思不足并提出改建建议。

4.3 表彰考核

表彰典型: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教师和学生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并作为考核的依据;对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和宣传,逐步形成分院特色、部门特色,共同打造学校品牌,将经验、成果和典型事例列入员工绩效考核、学生操行评定和部门、班级考核。对于组织、参与不利以及产生负面影响的要帮助、扶持、改进,不以考核为最终目标,而是以共创良好学风、校风、社会风气为归宿。

4.4 成果发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活动不应只看作任务,而应视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教师育人水平的契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活动中部门与个人要以加强和改进自身工作为目标,以提升育人水平打造学校品牌为目标,要通过课题、论文、工作制度等积极总结提炼经验,摸索规律,探索新方式放方法,形成一批典型经验、研究成果,及时宣传教育活动中的好典型、好做法,提炼特色与品牌,积极探求构建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吕军.试论高职院校的核心价值观[J].时代人物,2008(04).

9.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材料展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意义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会提出?它的提出又有何意义? 【推进新课】

(多媒体投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问题情境一: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媒体展示:

1、含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多媒体展示: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行形势分析讨论,总结。

多媒体展示:提出背景

(1)国际: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国内: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教师小结: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人们的精神思想既面临着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导致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有统一的基本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问题情境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哪些基本内容?体现了哪些基本特征? 多媒体展示:

“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江泽民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胡锦涛

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教师补充概括。多媒体展示: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师小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多媒体展示:基本特征(1)普遍性;(2)民族性;(3)崇高性。

问题情境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伟大意义。

多媒体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整理总结。多媒体展示:重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

(2)为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3)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

10.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十

为落实好上级部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小学少先队员中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各级少工委干部、总辅导员深入宣讲总书记今年“六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今年“六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优雅言行,建设和谐校园,大力提升师生文明素质。

二、主要工作

1.九月份,组织开展一次“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队日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要求和总书记“16字”要求牢记心中。

2.按照《关于组织各级少工委干部、总辅导员深入宣讲总书记今年“六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要求,结合帮助辅导、参加一次“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队日活动,完成宣讲工作。

3.组织各中队开展一次“说优点、讲不足,手拉手、同进步”主题队会,要让少先队员讲讲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同时请大家指出自己的不足,树立改进的方向和学习的榜样。4.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通过细节抓文明礼仪的培育,积极推动小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文明礼貌及养成教育,提高学生基础道德水平。5.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开展传承传统节日活动。通过重阳敬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我们的传统节日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体会到传统节日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我们中国人精神气质的体现,使传统节日的传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1.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学 教师责任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027-01

党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三个层面中,对公民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语文教学从本质讲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反思过去常规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具有人文性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人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所以我认为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中,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同时,语文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贯彻和落实的情况怎么样,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教学水平。结合我的语文教学经,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贯彻爱国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在《新序.杂事》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是说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国家都没有,我们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语文教学中,结合内容,激励学生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讲解革命故事传承对祖国的爱。播放抗美援朝军人讲战争故事,杀敌战场的生死拼搏体现爱国,选取讲过去的生活的内容课件,引导学生在忆苦思甜中感受爱国。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思考自己从事的职业。

二、贯彻敬业是语文教育核心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不论是冒火救人的影院经理,还是非典前线的白衣战士,亦或是美国9-11袭击后参与救援的官

兵……民族不同、国别不同,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敬忠职守,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无畏的品格值得学习。在教学古汉语过程中,重点讲解归纳敬业的人文典故,如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话。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自古以来,许多仁人志士敬业尽责的故事广为流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王猛为相,临终不忘国事”……而现代社会,敬业的事迹也不断在我们身边上演。

再次、贯彻诚信是语文教育的保障。孔子认为诚信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家喻户晓的曾子杀猪故事就是例证,曾子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榜样,在孩子小小年纪就为他打下了诚实守信的根基。正是有了种种优秀品质,曾子才有了如今这番成就。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思生活中,你是否诚信,就代表了你有多少真心朋友,只有诚实,别人才会与你接触,并信任你,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你是个诚实的人,朋友不就会变多了吗?大家都愿意和你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和心理话。信任,有时也是一门学问呀!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我经常要求学生都要做这样一个游戏“相信我们向后倒”。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个人站在桌子上,两人搭好长方形担的架子。一起说:“相信我们向后倒。”桌子上的人就倒下来,然后被下面人接到。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却考验了倒下的人的勇气和对团队的信任,而接住的人则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一定行!就在这小小的游戏中,践行了诚信的高贵品质。

三、贯彻友善是语文教育的关键

“爱仁者人恒爱之”。友善是社会稳定安祥和繁荣昌盛的浮化器,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粘合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始终把教育引导学生尊崇“友善”作为重要的引擎,让学生都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久弥坚地追求友善、信守友善、弘扬友善,共同为营造中华民族这方友善乐土而做出不懈地努力。在我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围绕友善主题,譬如说:人,有善的、好的、美妙的思想、想法和心念,一定就会发出善的、好的、美妙的能量。换言之,如果是恶的、丑陋的、破坏性的思想、想法和心念,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恶的、丑陋的、破坏性的能量。长期在这种能量之中生活,好好想想,我们原本很健康的身体,会很自然地遭到了破坏。在课程教学中我时常指导学生做一个实验,很简单,试想,如果你去爱一个人,喜欢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一定是心旷神怡、美妙无比,天天都想跟他(她)在一起聊天、吃饭、干活……反过来,如果你非常讨厌一个人,非常憎恨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似乎像躲避眼镜蛇一样的远离这个人。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的矛盾错综复杂,与之相伴随,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也更加明显和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不但能最大限度地为职业改革的推进整合力量、凝聚共识,也能最大程度地为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减震和抗压。

12.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灵魂所在,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有着非常丰厚的意义。

首先, 它能规范德育的价值。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横行, 只有符合时代、社会需求的价值观才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他价值观的领头羊, 具有极强的凝聚能力和整合能力, 对德育事业有着很好的价值规范作用;其次, 它能明确德育的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传统的德育内容已不适应当前小学生的发展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效地缓解了这一尴尬境地, 它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了德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个人素质教育, 有助于推动小学德育的现代转型;而且, 它能引领德育的目标。小学德育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设立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古今中外的优秀价值于一体, 并结合中国实际做了相应的发展与升华, 它对德育的目标有着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在德育课中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1.依托教学内容, 渗透价值观教育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的核心课程, 同时也是教师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品德与社会》课程容量极大, 其中很多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比如, 《让诚信伴随我》的内容就与“诚信”的理念紧密相关, 此外《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题, 介绍了中华文化中的国宝、国粹等, 有助于学生爱国之情的激发, 而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主张的。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 努力发掘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部分, 并以此为契机, 推进教学活动。就以六年级上册二、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而言, 它涉及的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形式, 有效渗透了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开展课堂讨论, 推动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简凝练, 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而言则较为枯燥抽象。小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 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都不够成熟, 缺乏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如何将社会价值观更好地传达给学生, 一直是德育中的难点所在。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 课堂讨论不失为推动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或制造出相应的话题,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逐步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价值观教育效果。

以《我们生活的地球》为例, 这一单元是教师展开生态教育与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就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污染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有些小朋友说到工厂排污, 有的小朋友则说到了汽车尾气等, 不一而足。在学生讨论完之后, 教师可以引入教学内容以及“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 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传达给学生。

3.举办课外活动, 深化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它。或者说,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深化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必然途径。因此, 教师在利用德育课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 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 还要积极举办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认知并践行价值观的内容。比如, 《生产与生活》一文, 这里面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行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这些行业以及其中蕴含的“敬业”精神,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走访学校周围的各家商铺, 让学生在实地调查中感知社会经济的运转方式, 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因此, 在德育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渗透, 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价值观认知。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它从价值、内容、目标等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做了相应的界定。基于此, 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中的重要性, 然后就如何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几点意见, 包括依托教学内容、开展课堂讨论、举办课外活动等。

关键词:德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上一篇:除夕的趣事800字作文下一篇:离别的滋味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