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共12篇)
1.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一
各位面试官好,我叫好范文,今年20岁,我来自广东罗定,请允许我来作一个自我介绍: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系统地掌握了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技术,同时也对当今网络的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学习上,我牢固地掌握了计算机开发与应用专业的基础知识,精通数电与模电,熟练Office办公软件和protel99se,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把握深刻,熟练掌握了Adobephotoshop CS和Coreldrew设计软件及Office办公软件等的使用,并在各种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实际运用能力。课余时间我还广泛阅读各方面书籍,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扩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组织交际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经过四年的学习,培养我成为一名品德端正、意志坚强、有崇高理想,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出色的大学生。相信我所具有的知识和处事能力完全可以胜任任何困难的工作。如我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把所有的青春和热情倾力投入到工作中,取得应有的成绩,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二
1 我校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的现状及原因
在对我校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整体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低下,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较低,很难利用计算机将所学数学理论应用于现实问题求解。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原因有很多,可总结为几点:
1.1 传统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不重视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人们过多的重视有限的几门学科,并用这些学科的高考成绩决定学生的未来,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学生对计算机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3]。大多数的学生在入学后仍然保持着啃书本的状态,在他们的脑海里认为,书本是根本,分数是最终结果。数学与计算机的联系在这些刚刚入学的学生心里没有任何概念。
1.2 专业课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计算机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较低。目前两个专业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总共只有6门,占专业课程的15%左右。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更低,只有两门计算机课程,只占专业课的5%左右,与之相应的是这些课程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也是少的可怜。
1.3 教材老化应用性不强
现在学校数学专业所用教材还是过去传统教学的模式注重纯理论性,不适应时下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学生在生硬的理论中很难体会到现实的应用价值,也不知该如何使用计算机去分析模拟求知。
1.4 教师教学教法单一
由于长期受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一般比较注重理论的证明和推导过程,很少涉及具体应用。在教法上经常采用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被动式学习,从而形成教授——学习的固定模式[4]。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被动式学习的习惯,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
2 提高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必要性
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去向往往有两个方向,大多数的毕业生由于学习一直停留于理论层面,因此,多以进入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为主,从而形成就业面狭窄的局面,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难。另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从事不同方向的数学相关研究,但在考取研究生后也会因为缺少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不得不恶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计算机相关课程。
可见,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乎学生专业研究能力的拓展,关系到学生就业的空范性[5]。因计算机能力的缺失,束缚该专业的发展和适应性,导致学生失去发展后劲。由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 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举措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重视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不但是高校的需要,基础教育也要有所改变。从培养实用型可塑性人才的目标出发,高校数学专业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适当增大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比例。目前计算机课程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比例不足20%,而且多半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开设,原本十分重要的计算机课程成了数学专业学生的额外负担,失去了课程设计的初衷。适当增加计算机相关课程,譬如《算法分析与设计》、《数学应用软件》、《数学建模》等,并增加计算机课程的必修课比例。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从专业要求方面强化计算机能力。
2)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自学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大量的专业理论需要通过自学来消化吸收。死读书,啃书本,仅停留于知识表面,缺少创新精神,限制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开放思维,善于思考,在自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从自身角度主动自发地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种问题。创新思维是提高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潜在动力。
3)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开设讨论小组。本科教学也应该借鉴研究生教学科研的优秀经验,在规定的课时完成以外,可适当地培养一些理论水平较扎实的、具有一定创新思考能力的学生,参与深层次的讨论研究,介绍传授数学应用的前沿研究动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对数学理论及其它学科研究的重要推动作用。让学生有兴趣且有能力参与进来。
4)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演示和实践一些教学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数学知识理论在现实中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
4 总结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计算和推导,去分析、模拟和解决由数学模型所建立的实际问题,是对数学专业学生的一个新的要求,也是高校对该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基本目标[6]。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多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从而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数学和计算机的联系性也日益深化。以计算机为工具,以数学为理论基础去解决现实问题,是当代社会对数学专业学生的一个新的要求,也是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迫切。该文针对内蒙古民族大学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现状,做了深度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数学专业,高校人才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措施
参考文献
[1]AvnerFriedman.对数学未来的思考——我们依然站在不断扩展的地平线的门口[J].数学通报,1999(2):25-26.
[2]郑学良,苏岐芳.试论高师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台州学院学报,2008,30(6):58-60.
[3]高鹰.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J].广西轻工业,2009(8):203-204.
[4]毕秀芝,宋丽艳.高师数学专业“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169.
[5]耿秀荣.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研究现状刍议[J].大学数学,2008,24(2):7-10.
3.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三
【关键词】竞赛 计算机专业学生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029-02
2014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其中计算机专业的排名靠前。为什么几年前就业率非常高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市场受到冷遇?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到底是短缺还是过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市场上是短缺的,只是各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招聘刚毕业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因为刚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用能力较弱,要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往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专业培训,这就导致计算机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产业发展的要求。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较弱的原因
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强。报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并不是因为本人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而是出自家长的意愿或者是未来就业前景的影响,所以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热情不高,提不起学习兴趣,只是为通过课程考试而学,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应用能力题解答时无从下手,得分较低。而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但是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而是计算机能够为他们带来的娱乐休闲。还有一部分学生真正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比较抽象難懂,所以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选择逃避,学习热情一点点地减弱,最后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虽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专业的各门课程,但是并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至于往往感觉所学的课程没有用。
(三)过分依赖网络。网络中流传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网络中的信息检索工具如Google、百度等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到毕业设计的系统,只要上网通过信息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标准答案或系统成品,根本不用费尽心思去想,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竞赛对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作用
通过分析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弱的原因,笔者认为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方法之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机专业的各类竞赛。因为竞赛对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竞赛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都是从小学到高中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心里有一种优越感,渴望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更高的荣誉,所以他们对于参加竞赛是充满热情的,都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他们清楚地知道要想在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从而激起了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
第二,竞赛题目以开放式题型为主,没有标准答案,解答题目必须运用到学过的各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为了在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学生必须复习学过的各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自己将知识进行整合,融会贯通,应用到竞赛题目的解答过程中,才能完成竞赛,从而促进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第三,竞赛题目虽然每一年都不一样,但是每一类竞赛都有相应的目标,所以学生如果在课本中找不到想要的答案,则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信息检索工具来检索与竞赛相关的资料,或者在网络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参与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促进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竞赛的措施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人才,学生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后步入工作岗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围绕培养目标,本文提出以下实施竞赛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全民参与,共同提高”的竞赛平台。在学生学完相应专业课程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相应的竞赛,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定要参加,其他专业学生只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也可以参加竞赛。如学完计算机导论或计算机一级课程后,可以开展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计算机硬件识别大赛和计算机装机大赛;学完网页制作课程,可以开展网页设计大赛;学完Flash动画制作课程,可以开展Flash动画设计大赛等。竞赛可以不分专业和年级同时进行,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也让计算机专业学生意识到计算机专业学生并不一定比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危机感。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还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或全区的权威计算机专业竞赛,如“华梦杯”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术创意大赛(国家级)、“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国家级)、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国家级)、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国家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级)和广西计算机应用大赛(省级)。通过各级各类的计算机专业竞赛,不断地持续增加学生的信心和斗志,形成“以赛促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达到“以竞赛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训方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外关于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缩写,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通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建立的工程教育模式,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所以采用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训方式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主要是往年的竞赛题目,根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过程,将培训过程分为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布置一定的任务,具体划分情况和主要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训过程
时期阶段主要任务
构思定义项目定义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
可行性研究在现有技术和时间限制条件下是否可行
需求分析项目的目标系统要完成什么功能
设计概要设计完成目标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接口设计和数据设计
详细设计完成目标系统的过程设计
实现编码编写正确的、可维护的程序代码
测试发现目标系统中的问题
运作维护对目标系统进行适当变更或修改
布置的任务主要与学生学过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生可以通过课本、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除可以应用于项目的目标系统外,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
(三)采取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共同负责制。竞赛实质上就是一个项目,参加竞赛就是要完成一个项目,在实际项目中每一个项目都是由一个团队来负责的,所以学生参加竞赛也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组织一个团队来协助他完成比赛。级别越高的竞赛,所涉及的知识越广,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在入校时就必须为他组织一个团队,团队成员除学生本人外,由至少4名老师和4名高年级的学生共同组成,团队成员可以属于多个团队,团队的组成如图1所示。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即构思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和运行阶段,根据这四个阶段的特点,将全体老师依据所上的课程分为四类,即构思导师、设计导师、实现导师和运行导师,每个团队都安排一位不同类别的导师负责,以上课教师为主,以便学生在不同时期遇到困难时能及时与导师进行联系。由于老师少,学生多,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可能不是太多,所以同时安排4名高年级的学生来辅助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中2名大学三年级学生和2名大学二年级学生,安排指导学生的这些高年级学生必须具有参加竞赛的经验,能够向所指导的低年级学生介绍竞赛经验,而且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会比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除此之外,还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如QQ、飞信或微信等建立群组,方便组员之间的联系,当组员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共同负责指导低年级学生,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尽快进入竞赛状态,少走弯路,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图1 团队的组成结构图
(四)竞赛获奖可获得一定的学分。当学生通过竞赛获得荣誉后,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方面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校应该对学生获得荣誉表示肯定,所以可将竞赛获奖与获得学分相联系,以竞赛获奖换取一定的学分,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考试,因为考试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使学生更加乐于参加竞赛,热爱学习。
实践表明,经过全体师生不断地努力参与各级各类计算机的竞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竞赛确实是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夏妮.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2)
[2]魏明君.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改革,2012(11)
[3]杨夏妮.基于Competition-CDIO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
[4]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
[5]马晓梅,张剑飞,乔付.CDIO模式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12)
【基金項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214);玉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410606150)
【作者简介】杨夏妮(1980- ),女,广西玉林人,硕士,玉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4.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四
大一的这段时间我把自己这两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就是迷茫期,在干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对于一切都是陌生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过这个大学生活,所有的事情搜比较的模糊,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学校要干什么,很是迷茫,但是从那个时候期我就觉得自己要好好的规划一下,大学的生活不能一直迷茫下去,我向老师寻求帮助,向学长学姐寻求帮助,总之我就是不想每天过得那么迷茫,这样我慢慢的找到了目标。
第二就是懵懂期,我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在大一上学期间我加入了各种社团,我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不在变得那么迷茫,平时在自己专业课的学习上刻苦努力一点,遇到自己不会的就去问,大一期间对于专业课还是没有什么概念,刚刚学专业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专业课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这个专业的作用老师也一眼两语跟我们解释不清,对于专业就是很模糊,但是一直还是认真的在学习,只是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干嘛的罢了,随着自己的慢慢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慢慢的知道到了自己的就业方向。
第三就是萌芽期,慢慢的我对这里的一切都了解了,我制定了自己的大学计划,知道自己这几年方向,有了一个方向我就知道自己要怎么去行动了,这两个学期中,在学习方面我认真努力,特别是自己的专业方面,开始在学习c语言的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对于代码了解的不多,平时根本就看不懂,但是不懂就问啊,我经常在课后主动的去问老师,自己平时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各种代码的意思,生活当中我主动的去交好成绩优秀的同学,向这类同学靠拢。给自己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我在学习中更加的有效率。
5.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五
光阴荏荏,短短两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菁菁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
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在掌握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校期间,我一直致力于将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平时学习勤奋刻苦,专业基础扎实,所修专业成绩优异,曾荣获98-99学的学习单项奖学金,并于99年通过成人高考。并且于99年下半年报考了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已通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我现已具有较强的财务处理能力与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我深知未来是计算机网络时代,因此,我自学了多种计算机软件应用与操作,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AutoCAD、photoshop等图形设计软件,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Express等上网工具,并能运用Frontpage制作网页、运用Foxpro进行数据库开发。在计算机硬件方面,我熟悉其组成原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独立排除计算机的各种故障。
6.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篇六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自我鉴定(一)
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计算机应用自我鉴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大学三年,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同时我乐于帮助他人,和同学的关系融洽。
作为一名20XX年计算机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年轻也许意味着欠缺经验,但是年轻也意味着热情和活力,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
更多自我鉴定范文,见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自我鉴定(二)
本人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就读于石家庄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光阴荏荏,短短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菁菁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学习生涯中,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我,在此炼就了一颗“平常心、遇事沉着、冷静”的态度。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坦诚、互助、理解与沟通的基础之上。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维护集体利益、乐于助人是我学习的标准。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凭着自己的兴趣与三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已掌握了如:网页制作、图像处理、Office办公软件等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课外还积极阅读了其他方面或有关专业的书籍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在计算机硬件方面,我熟悉其组成原理。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深知三年的大学生活所奠定的只是走向社会的基础,在未来我将面对着及在的挑战。但我会以实力和热诚的心面对这些挑战,从中吸取经验,丰富自我,从而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三)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现已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和SQL数据库等级证书,及英语等级证书,自我鉴定《计算机应用自我鉴定》大学三年,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
1》理论学习上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在空于时间喜欢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和一些课外杂志。同时对于法律,文学等方面的非专业知识我也有浓厚的兴趣。
2》专业知识上
“学而知不足”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能熟练使用SQLServer,AC#,HTML,JavaScript,Photoshop,Dreamweaver,Office等网页制作相关软件。熟练使用windows/2000/xp等操作系统。自学Fireworks、Flash等网页制作相关软件。对于常用软件都能熟练使用.3》思想修养上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社会实践上
曾在重庆正大软件集团公司进行实习,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练。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自我鉴定(四)
本人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就读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光阴荏荏,短短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菁菁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学习生涯中,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我,在此炼就了一颗“平常心、遇事沉着、冷静”的态度。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坦诚、互助、理解与沟通的基础之上。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维护集体利益、乐于助人是我学习的标准。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凭着自己的兴趣与三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已掌握了如:网页制作、图像处理、数据库应用与分析、动画制作、Office办公软件等等相关的专来知识。课外还积极阅读了其他方面或有关专业的书籍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并于去年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中,获得“图形图像处理模块(Photoshop平台)高级图像制作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成绩优秀。在计算机硬件方面,我熟悉其组成原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独立排除计算机的各种故障。并通过了英语二级考试。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深知三年的大学生活所奠定的只是走向社会的基础,在未来我将面对着及在的挑战。但我会以实力和热诚的心面对这些挑战,从中吸取经验,丰富自我,从而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自我鉴定(五)
回首三年来的大学生涯,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执着探求,百般锻炼,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且我相信:用心就一定能赢得精彩!
这一段大学生活,给了我一次重新塑造自我,完美自我的机会。在思想上,我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在一年前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参加学校的党校学习培训班,成为学校党员的发展对象。
在学习上,我一直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认真刻苦,主动好学,求知欲强。在这三年中,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而且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并参加了CET-4考试,在工作上,我认真负责,在担任班的纪律委员,学院的宿舍评委以及舍长期间,工作踏实,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并且对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我在担任这些职务时,也培养了我的领导能力各组织能力。不但在学校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勤工俭学期间;义工期间;还有暑假工期间。我都是踏踏实实地工作,任劳任怨,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就培养了我乐观开朗,诚实守信,热心待人的原则。古人云:“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上的。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这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我也深知,毕业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我今天的求职,也正是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希望贵单位领导能够给我一个发展的空间,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7.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七
1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现状与问题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应符合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做出调整,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制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因素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由于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使得来自不同地区的计算机水平处于不同起点的学生接受统一的计算机教育,教学效果出现“两极分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并不十分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讲解操作性的内容往往不如实践操作效果好;实验教学组织力度不够等。
2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改革思路
2.1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技术的前沿动态,这对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感很有帮助。这就要求一方面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迅速跟上,教材应该及时更新,及时吸收新知识;另一方面作为计算机课程的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前沿动态。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更感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现在的高校新生中,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已经相对较高。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这门课程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除了Windows和Office操作外,更应该注重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多媒体基础,信息系统安全和社会责任等内容的讲授。
在有限的学时内,重点讲授关键知识点,对于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学。例如Office软件操作部分,没有必要细讲每一个操作步骤,最好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通过综合应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
2.2 计算机基础教学该在多媒体教室还是应该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
在多媒体教室出现之前,计算机基础上课是在普通教室进行的,而对于计算机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来说,效果不是很好。多媒体教室出现以后,教师可以直接操作演示,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比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了更多的内容,直观演示使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体验。
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其他与计算机操作有关的内容(如Windows,Office等)均可以安排到计算机教学实验室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近年来,我校计算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安装了3套投影系统,更新了150多台计算机,并且在其终端安装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计算机实验教学需求。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屏幕广播”功能,在教师讲解的时候,学生机受教师机控制,显示内容和教师机相同。在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立即让学生练习,达到及时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2.3 加强形成性考核,降低终结性考核比重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仅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给出学生总成绩的做法,缺乏客观性。比较好的做法是每学完一个模块就做一个测试(我们设计开发了“教育考试平台”),这样既可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各个模块的掌握程度。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对这门课程更加重视。然后将各个模块的成绩综合,再与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相加,得出总成绩。这样做虽然加重了教师负担,但是却客观反映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形成性考核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考核模式。
2.4 网络课程应用
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与丰富的教学资源相配合。在网络课程网站上,师生不仅可以互相交流、答疑,而且它还是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素材,甚至将一些教学中常用的资源共享。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尤其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内容,基础差的学生可将其作为自学内容。通过网络课程网站的课件、视频等素材中的自学内容可根据需要自主学习。
利用“教育考试平台”的“在线测试”功能,教师可将自学部分的内容设计为试卷,供学生在线测试,并在试卷提交后,计算机直接评阅,学生可即时看到自己的成绩,同时,系统会给出试题分析。教师在后台可以看到学生自行测试的情况,以便对学生自学知识点的情况有所掌握。
2.5 注重实验课教学
实验课也是正课,要求学生重视起来,并且教师在实验课上要着重体现实验内容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更有兴趣。对学生的疑问应该积极处理,从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本次实验进行点评与总结。
教学进度上安排的实验课时还远远不足以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机练习,我校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以解决实验课学时不足的问题。
2.6 开设计算机选修课,使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在大学阶段不断线
掌握计算机相关技术,已经成为了对各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除了大学一年级新生学习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外,在其他各年级均可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实用技能,使计算机教育在大学阶段不断线。
2.7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要不断摆脱思维标准化和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在不断求知中批判、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
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我系生物医学工程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有课题的教师可以带领本科生做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2.8 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也呈现加快趋势,相关实验过程越来越复杂,实验技术含量愈来愈高,从而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仅应具备敬业精神,还要努力钻研业务,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 我校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职能,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程是学校教学的心脏,抓好课程建设就抓住了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核心。教师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为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1 启动精品课程计划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讲授不能吸引学生是学生对所讲课程缺乏兴趣的直接原因之一。教师要上好一门课程,除了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对所讲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应该熟悉教育理论,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
针对该问题,我校举办“教学大练兵,课堂授课人人过关”活动,主讲教师积极申报参加精品课选拔授课。争取带给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是名副其实的精品课,切实加强和提高教师课堂授课水平。
3.2 实施精品课程计划后教学效果提高明显
自从我校精品课程计划实施以来,教学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已经涌现出了两位精品课教师,按照我校要求,要将本课程的每一节课都打造为精品课。教师课堂授课效果提高明显。学生反馈说:“精品课程启动以来,上课睡觉的同学少了,听讲的多了;说话的少了,提问的多了。教室里多了互动,少了冷漠;多了欢笑,少了沉闷。”
4 结束语
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大胆创新,努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分析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改革思路。介绍了精品课程的概况,通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沛曾,杨志强.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常小红,见伟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与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6:38~40
[3]张海笑.新形势下“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7):71~73
[4]周仲魁,桑胜利.理工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教育障碍与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298~300
[5]李滨,王芳.大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94~195,207
8.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八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契合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85-02
在近年来从事计算机专业大学英语的教学中,笔者对许多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费力且效果欠佳,对开设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感觉难上加难这一现状深有感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解决学生对大学英语和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中的畏难情绪,笔者以为这需要着力寻找大学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契合点,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所西部地方大学,我校在开设两年的大学英语之后,接着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其目的是提升和深化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我们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得知,尽管大家都觉得课程极为重要,而且也尽力去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佳。其中原因,一是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本身兴趣不高,劲头不足,要不是有大学四六级考试这个指挥棒,一些学生早都放弃英语了;二是一些学生学习方法欠缺,不能掌握大学英语学习要领,采取中国式的英文学习方法,靠死记硬背英语单词,学习效果欠佳;三是一些学生本身就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随后开设的专业英语,更导致其厌学、弃学。
二、计算机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效果欠佳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教学方面看,首先是大学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好。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没有扮演好。其次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没有及时和时代社会相契合。大学英语本应是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缩小与社会发展需求、经济全球化需求、教育国际化需求之间距离的重要课程,而作为规模最大、学生最重视、为期最长、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大学英语,从教学内容上看,依然如大家说的那样,毫无变化。对教材而言,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以《大学英语》(全新版)为例,这套教材具有知识性、思想性、人文性、教育性、工具性(夏纪梅,2002)的特点。现用的修订版依然保留原有特点,但使用几年才修订一次,内容略显陈旧,且与学生本专业相关的词汇更是寥寥无几。可以说,这些“教材的内容基本以通用英语为主……只有3.9%的内容与学术英语有关”(王海华等,2003)。再次是一些教师教学观念方法陈旧,讲课变成词汇搬家、讲课文、做练习,没有文化意蕴,难以提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六级考试通过者在阅读专业书刊方面存在着很大困难(赵华,2008);清华大学的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英语文献读不了,英语论文写得一塌糊涂(蔡基刚,2013)。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学习缺乏动力。其没有掌握大学英语学习的规律,抱着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欠佳。虽然大家觉得计算机专业英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课程,但当接触到专业英语的课本时,许多学生就如临大敌一般,书中密密麻麻的字母、并不熟悉的图表格式,还有课后长串长串的专业词汇,让不少学生感到害怕,还没有学就想放弃了。
三、探寻大学英语教学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1.正确认识英语学习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是学好英语的动力之源。对大学生而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他们不仅仅要求毕业具备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不会再给学生提供培训的机会,他们要求学生一走向工作岗位就能立即用英语承担起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如果没有很好的英语水平,那么就难以担当目前的工作。同时,就当前的世界发展趋势而言,经济全球化使教育国际化,在这一背景下许多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设全英语课程、国外网络优质公开课和互派学生,大学生有更多选择学校、聆听国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走进全英语课堂和作为交换生的机会,最好的选择、最佳的效果、获胜的筹码都取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大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得太快,而大部分的技术最先出现的时候都是英文版本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是IT的行业语言。它不仅是各层次计算机专业在校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参加国内、国际IT认证考试的必备工具之一。同时它还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动向。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英文版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的使用,避免不了借助英文原版教材。只有让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有动力去学习。
2.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是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首先要正确认识到两者的联系。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基础语言能力的教学,是基于语言学习语言。而专业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由此可见,专业英语在语言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英语的学习者应着眼于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以及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语言处理能力。因此,笔者以为大学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没有学好大学英语,专业英语要学好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而学好了专业英语,可以提高和深化大学英语,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次要正确认识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二者教学上的差异。《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告诉我们:“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有效地交际。”这一要求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内容,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有效地交际是教学目标。前者是通用英语,后者需要的是专门用途英语,即学术英语。英语教学有普通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属于普通英语教学或基础英语教学;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开展的英语教学,可分为职场英语和学术英语。学术英语可细划为一般学术用途英语和专门学术用途英语。前者,教授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学术英语能力,如如何用英语听讲座、查找、阅读文献撰写论文、参加国际会议。后者侧重特定学科(如计算机英语等)中的词汇结构语篇、体裁以及交流的策略和技能培养。可以看出,普通英语与专用业语的交叉之处在于都能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不重叠之处是,普通英语能够拓宽人的国际视野,增加百科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的综合素养;专门用途英语能够增加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和人的学术素养(文秋芳,2014)。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就能知道在教学中他们是各有侧重的。
3.更新观念,明确目标,加快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是提升教学实效的根本路径。
(1)要改变大学英语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想法,树立大学英语是一种必须要学的国际语言;专业英语是获得专业新知识,紧跟世界新潮流、学术前沿的必要工具。当代大学生要当好世界公民,学好运用好英语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提升自身素质,实现人生梦想,需要学习运用好英语。
(2)要明确各自的教学目标与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因其各自的特点不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相对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读说译写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而言,计算机专业英语承担着学生从单纯的英语学习向语言应用和专业领域知识紧密结合的转变过程。其具有词汇的专业性,句子结构的复杂性,文章中长句多、理解难度大,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结合极为密切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的实用英语水平,培养学生查阅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为目标。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及早谋划,做到有的放矢。
(3)要激活课堂教学,形成魅力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实效。在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者、调控者与实施者。课堂教学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主战场。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只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增添新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才可能“水到渠成”,最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增强学生国际交往和竞争力。
英语本来就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英语这个工具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学习和使用它,才能真正提升英语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学好了英语,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具有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才能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使自己成为国际化人才。
9.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九
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阶段的自我总结,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自我鉴定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自我鉴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生毕业自我鉴定1回首二年的中专校园生活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本人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年的中专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中专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生毕业自我鉴定2三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懂得了很多。三年前那个天真幼稚的我,经过了那些人生的挫折和坎坷,现如今已经变得成熟、稳重。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挫折和困难,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大放光彩。
本人为人上诚实,上进心强。在生活上,能严格要求自己、待人真诚、热情,在学习中努力刻苦,在校曾担任团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职务,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责任心、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我还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更加完美!
在这三年里我还曾获得学校的许多奖项。曾获得北京市电子商务员证书、北京市计算机操作员证书等等。在校还获得优秀团干部、尽责奖、才艺奖等等。
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仅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向前,不断向前。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懂得珍惜,珍惜时间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倍感期待,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的精彩。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生毕业自我鉴定3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生毕业自我鉴定4回顾两年的中专校园生活生涯,有追求,有拼搏,有欢笑,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从而完善自我。从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活动。
2、在日常学习上,我很重视自己的专业日常学习,曾获得二等奖奖学金,在学好理论的同时也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日常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对office办公和excel能熟练操作,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日常学习了为人处世的论理哲学。
3、在生活上,我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由于平易近人,所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做事从不拖拖拉拉,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马上行动!
4、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与同学的合作。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XX、XX寒暑假先后到珠海市联发有限公司、东莞市格林诗谛服装有限公司工作。大量积累了社会实践能力。
作为积极乐观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的中专文凭而失去信心,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生毕业自我鉴定5光阴荏荏,短短三年的中专生活即将过去。在菁菁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
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作为新世纪的中专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在掌握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校期间,我一直致力于将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平时日常学习勤奋刻苦,专业基础扎实,所修专业成绩优异,目前已通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鉴定等。
通过专业课程的日常学习,我现已具有较强的图象处理能力与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我深知未来是计算机网络时代,因此,我学了多种计算机软件应用与操作,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AutoCAD、Photoshop等图形设计软件,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Express等上网工具,并能运用FrontPage制作网页、运用FoxPro进行数据库应用。在计算机硬件方面,我熟悉其组成原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独立排除计算机的各种故障。
10.大学计算机专业自我鉴定 篇十
大学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我不止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
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校期间我掌握了计算机软件应用与操作,如officexp等办公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形设计软件,internetexplorer、outlookexpress等上网工具,并能运用frontpage、dreamweavermx制作网页。并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以前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三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我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
而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如今想想,这样其实并不好,正所谓贵在精而不在广。如果我一段时期内专注于一种学问,不求博但求精,相信一定能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这门知识。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两用。
通过三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矗
11.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十一
[关键词]人才需求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101-03
江苏理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现有四个计算机类专业(简称计算机专业),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工程。这些专业每年毕业学生约96%走上就业岗位。从2009届开始,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每年都对本校毕业半年后的本科生进行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并且形成相应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其数据显示: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软件开发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测试、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而且约86.9%的学生就业各类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国有企业)。[1-4]学生来源和毕业去向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本校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如何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人才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提升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为此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对本专业教育特点要有高度的认识,要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要随时掌握计算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真实需求,要在全面分析大学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一种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学培养模式,要精心设计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和素质培养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精心规划相应的教学实施计划并且落到实处。
一、计算机学科专业教育的快速变革
计算机学科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学科,它包括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又高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与工程性。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学科逐步成为基础技术学科的同时,其新技术的应用空前广泛,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新的方式,带来更大的便利。这些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使得计算机类专业所涉及的内容更宽广、更丰富,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不断发展变化的计算机技术,二者缺一不可,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技能,为成为计算机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5]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就是要具备理论、实验、实训、实习、设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其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体现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理念和能力。
二、IT产业的特殊发展
一个企业培养一位本科生毕业生成为技术能手是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的,而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发展速度快、新热点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快、人才价值超值的特殊的行业群体。由于IT技术更新快,在IT行业就职的人才出于自身知识技能提升与发展需要,也由于IT产业总体上人才紧缺,加之一些流动可能会实现待遇的不断提高,使得IT产业呈现出频繁的人才流动现象。[6]出于成本和效益的关系考虑,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将招聘对象定位于有1到2年IT项目经验的应聘者身上。这就导致以培养IT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必须要面对现实,适应IT产业这种特殊的人才需求形式。首先要打破原有的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5年理论学习+0.5年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其次要制订一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规划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四年培养计划。
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目前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具有四个最明显的需求特征,一是时间特征,二是能力特征,三是素质特征,四是经验特征。
1.时间特征
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一般集中在秋季和春季,一年两次。具体的月份是10、11月份和3、4月份,这两个时候校园招聘会比较集中,企业也会在这个时候集中招聘,一般优秀毕业生会在秋季招聘会时拿到几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但因为要考虑考研、毕业设计等因素,春季还会有一次招聘高峰。
对于每个去应聘的应届毕业生,首先应该有个目标,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招聘过程中瞄中适合自己的岗位去竞聘进而取得成功。而“能做什么”恰恰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用型大学应该深刻思考和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
2.能力特征
IT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开发能力,而学习能力和开发能力又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难点和关键所在,这是摆在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
3.素质特征
IT行业计算机企业对人才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对计算机产品开发和维护充满热情、有团队精神、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
较强的责任心表现为能自觉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并且经受得起挫折的考验。
对计算机产品开发和维护等工作充满热情指的是,对待工作和任务能够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大成功。
计算机工作如大型软件研发等特别强调团队精神,也就是说这样的工作要求一个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必须要有很强的合作意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可能将这样的软件研发项目完成并做好。
要成就一番事业,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潜心钻研。
以上人才素质要求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意味着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4.经验特征
IT企业人才频繁流动的现象导致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对学校而言是更大的挑战。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经验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促使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深入调查研究,对“3.5+0.5”的精英教育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为此从2009年开始,江苏理工学院在试点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和企业深入合作,全面实施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第1-3学年主要培养奠定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和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四学年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兼顾考研,以培养企业工程师基本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综合训练学生的技术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项目开发经验,以企业文化熏陶和职场要求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7]
“3+1”模式对应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见图1)。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学校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8]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体育、军训和军事理论等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一组学科主干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给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奠定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专业课程旨在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以适应学科专业知识、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计算机学科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所以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工程性,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表现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显著特征。[5]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实践性环节更显重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企业工程师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由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金工实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见习、以单一课程或者课程群为单位的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组成。这些实践环节与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内的实验以及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构成了由专业基础实践能力训练、专业核心技术能力训练、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训练和拓展能力训练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体现为由“点”、“线”到“面”再到“体”的渐进式的实践过程。其中“点”是指课程内实验,“线”是指单一课程的课程设计,“面”是指多门课程综合的课程设计,“体”主要是指以企业项目实训和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学安排和有效实施使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也具有企业所需要的工程能力和素质,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工程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专业综合实训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实训周期为18周,这个环节由学校和IT行业多家合作企业根据人才市场实际需求,共同制订实训方案,灵活设置实训项目,动态调整实训内容,可以充分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大四第二学期,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训的基础上双向选择应聘到企业专业对口岗位进行带薪实习,同时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最后高质量就业。
五、结语
“3+1”模式的改革,为江苏理工学院培养高水平、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开辟了远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已逐步形成了以培养计算机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也在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培养课程体系具有符合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基本要求、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导向、校企文化互动、连接教育与就业、兼顾考研需求、实施方便灵活,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特点。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的课程学习,培养和提高基本素质,构建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第四学年的专业综合实训和计算机发展新技术、企业文化密切联系,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在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而达到大学教育和就业、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3+1”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和新技术工程应用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模式,近五年来,本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得到逐年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企业所需的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包括:售前工程师(推荐计算机软硬件解决方案的专业人才)、研发工程师(解决计算机难题的技术人才)、软件开发工程师(在管理规范、框架下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技术人才)、软件实施工程师(在用户现场了解用户需求,把握计算机项目进度的技术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进行计算机软件质量控制的专业人才)、系统运行维护工程师(保障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人才)等。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近年来的报告数据显示,本校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在全校名列前茅,非失业率、平均收入、基本工作能力、就业满意度等主要指标高于江苏省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1-4]
[ 注 释 ]
[1]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2.
[2]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3.
[3]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4.
[4]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5.
[5]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 王陆海.IT职业规划与职业化塑造[M].北京:龙门书局,2011.
[7] 白凤娥,戴仁俊,陈鉴富,郭丹,朱广萍.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综合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131-134.
[8] 李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OL].2014-10-1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http://www.pep.com.cn/kcs/d6xy/lj/d6c/lwj/201205/t20120510_1122101.htm.
12.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 篇十二
一、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入校时掌握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所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差别很大,这就明显地加大了教学难度。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内容已经掌握,对学习内容毫无兴趣;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内容不仅是新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使得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难度上存在困难,无法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二)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呆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大都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授课手段,既可以通过黑板板书讲授,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但是教学方法仍显呆板。首先,教学方法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缺少交流,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有些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质量比较差,只是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效果差。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性质决定它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课程。现在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普遍将课堂讲授与机房实验分开。一般上完一次理论课后隔一天甚至几天才上一次实验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考试形式单一,成绩评定方法不科学。
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行教考分离,以证代考的考试模式。最终成绩以参加证书考试成绩为准即末获得证书该科成绩不及格,这样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分级教学。
针对入校新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议进行分级教学,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免修。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使免修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学一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全部在机房授课。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边讲授、边练习、边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革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都学会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考试不仅要能够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考查学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基于此,我认为最好的考试方式就是采用无纸化考试。通过无纸化考试,做到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能够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效地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
(四)充分利用网络设施,补充教学资源。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一个更深、更广的学习平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通过分级教学、新的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的实施,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己经普遍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全国各高校也纷纷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鉴定】推荐阅读: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自我评价11-02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求职简历07-30
计算机专业学生自我介绍09-29
计算机应用专业表格格式简历07-11
计算机及应用类专业简历08-02
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的自我鉴定08-04
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自我评价10-25
计算机硬件专业面试的自我介绍07-25
基于工作过程的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论文06-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自我介绍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