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2024-10-01

“三支一扶”述职报告(8篇)

1.“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篇一

三支一扶志愿者

三支一扶事迹报告

邢家卫生院“三支一扶”志愿者孙虹燕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做为一名“三支一扶”支医志愿者,我在桓台邢家卫生院已经服务二年多了,至今依然记得接到“三支一扶”志愿者通知的那一刻,依然记得2009年的8月份,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响应党中央和政府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去为了人民大众的健康服务!

在这里,我努力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更注重医学知识的更新及与实践的结合,在思想上坚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作风,认真学习,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

在这里,我严以律己,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在这里,我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有一次,一位30多岁的男性病人前来就诊,当天气温38度左右,他下地干农活回来后头晕眼花。来时见病人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经询问得知,该病人早上没吃早饭就出门,临近中午的时候突然觉得头晕,回家喝了杯糖水后有所缓解,后步行来卫生院,考虑中暑的可能,让其服下两支藿香正气液,几分钟后症状消失;有一次,同事有事请假,医院工作又很忙碌,我毅然放弃休班休假,连续值班,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减少病人等待时间,获得了同事及院领导的一致好评,等等;桓台邢家卫生院

三支一扶志愿者

虽然这些经历微不足道,但是我用我的知识与能力,诠释者志愿者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一段话:“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是我不变的座右铭,今后我将毫不动摇地继续履行“三支一扶”的誓言,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我的经历感染着后来者。

2011年12月14日

桓台邢家卫生院

2.“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篇二

为推动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的顺利实施, 引导和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调动基层接收单位和管理部门的积极性, 近日, 江西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小组和江西省人社厅发出《关于对“三支一扶”工作进行考核评先的通知》, 在对“十一五”时期“三支一扶”工作系统全面总结的基础上, 开展考核评先活动。

这次考核评选表彰的重点, 是5年来在“三支一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推荐对象主要是县、乡以下开展“三支一扶”工作的基层单位和在基层岗位服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

《通知》要求, 此次考核评选活动要在对“十一五”时期“三支一扶”工作进行系统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开展。各级“三支一扶”工作管理部门要对本地“十一五”时期“三支一扶”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和评估, 发扬成绩, 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推动“三支一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闵谦关力) ■

3.“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篇三

一、“十一五”期间广西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把理想教育和服务基层结合起来,端正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

广西始终把理想教育作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必修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及交流渠道,广泛宣传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目的和意义。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举办岗前培训班,利用一周以上的时间,对招募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班不仅请来了专家学者讲历史、谈现状、传经验,教育高校毕业生树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思想,还邀请优秀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代表上讲台,讲述成长经历,分享成功喜悦。

(二)坚持把引导就业和输送人才结合起来,拓宽高校毕业生的成才路

广西不仅把“三支一扶”计划作为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而且作为一项向农村基层输送人才的规划。坚持把全日制本科、学士学位以上作为招募對象的基本条件,紧紧围绕集聚广西紧缺专业人才,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制订计划,定向招募,做到农村基层需要什么人才就输送什么人才。各级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把“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教育纳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建立人才库,加强管理和后续服务。5年来,广西共有460名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城镇规划建设等紧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被输送到工业园区、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乡镇卫生院,成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民生工程的专业人才后备力量。

(三)坚持把岗位锻炼和全面培养结合起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

广西始终把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建设作为培养“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抓手,交任务,压担子,鼓励高校毕业生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聪明才智,展示能力素质,涌现出一批深受农村基层欢迎的招商能手、项目主持、骨干医生、优秀信息员。服务期满后,用人单位专门拿出岗位定向招考优秀骨干。同时,为了培养优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从政能力,广西每年选拔一批优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自治区区直机关进行3至6个月的跟班实习。据统计,5年来,共有112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留在基层服务单位,占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3.1%,有28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考取公务员,占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总数的8.2%。

(四)坚持把制度建设和服务保障结合起来,织就高校毕业生的“安全网”

广西先后出台《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桂人发〔2006〕41号)、《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招募管理暂行办法》(桂人发〔2006〕44号)和《关于我区“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参加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桂人社发〔2010〕169号)等规范性的文件,从高校毕业生的选拔、培养、管理、生活补贴、福利待遇、社会保障、服务期满后续服务等全面规范了“三支一扶”各项工作。 2007、2009年广西两次调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从2006年的600元/人月提高到2009年的1300元/人月,确保“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内生活水平不下降。2010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又按企业职工的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政策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广西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一)“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不能满足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广西既是西部的人口大省,又是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但是,广西的“三支一扶”计划不仅招募人数是西部12个省市区中较少的,而且是广西“大学生村官”等4个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中规模最小的。造成招募规模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是广西财力不足,只能按国家下达的经费补助名额招募高校毕业生。主观上,部分地区对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培养一支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缺乏紧迫感,不愿意申请和接收“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

(二)少数“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不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和生活

有的高校毕业生生长在城镇,缺乏到农村基层工作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有的高校毕业生独立生活能力差,加之不懂方言、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无法在农村基层工作和生活;有的县以上党政机关长期借用“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少数高校毕业生从未在农村基层工作和生活过。据统计,每年招募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有15%-20%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和生活,下到农村基层3个月内主动辞职或者申请调回家乡服务。

(三)广西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政策有待统一

“大学生村官”、“教师特设岗位”、“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同属国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但生活补贴不同,造成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导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流失。

三、“十二五”期间广西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需要完善的政策措施

(一)营造高校毕业生服务农村基层的浓厚舆论氛围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开辟专栏大力宣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工作生活情况、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类高校应在新兴发展地区的农村基层建立就业实习见习基地,通过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到贫困地区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加其主动与基层、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让大学生及早了解社会,了解农村,了解基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毕业生的家庭要消除对农村基层的偏见,帮助高校毕业生选择“三支一扶”等服务农村基层的项目,通过1-3年的基层岗位锻炼,积累人生财富,调整职业规划,找准职业兴趣,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逐步扩大“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的规模

“十二五”期间,广西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既要扩大招募规模,又要向重点地区、重要岗位倾斜,还要避免与“大学生村官”、“教师特设岗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岗位交叉重叠。一要逐步扩大招募的人数。在2010年招募350名高校毕业生的基础上,每年按25%左右的增长比例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力争到2015年招募人数达到1000名左右,在岗人数达到1600名以上。二要大力支持“两区一带”和千亿元产业。“三支一扶”计划要向“两区一带”和千亿元产业倾斜,招募重点领域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岗位,既为广西优先发展地区和重点产业输送紧缺人才,又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干事搭建舞台。三要将“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重点充实进基层劳动事务保障所和乡镇卫生院。既解决新农保经办机构人员缺乏、乡镇卫生院本科以上学历医生严重不足的问题,又避免各个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在乡镇党政机关“扎堆”的问题。

(三)健全完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新的就業、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的法律,对“十二五”期间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完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的主要政策。一要完善服务协议。依照《劳动合同法》,修改完善《广西高校毕业生服务“三支一扶”计划协议书》(简称《服务协议》),“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单位报到之日起一个月之内,由用人单位和“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签订两年期的《服务协议》,约定两个月试用期,服务协议要进一步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职责,明确“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生活补贴、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服务保护、服务条件和危害防护等内容。二要明确生活补贴的来源和标准。“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工作生活补贴应参照本地区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标准,生活补贴由自治区财政和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支付的生活补贴不得少于自治区财政支付生活补贴标准的20%,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发放边远地区津贴。三要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签订《服务协议》之日起30日内,按企业职工的身份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在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地方,应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用人单位缴费部分由自治区财政统一支付,个人缴费部分从“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中代扣代缴。服务期满或服务期未满离开岗位,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按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规定执行。四要享受与其他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相同的政策。进一步梳理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期间的政策,确保“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享受与“大学生村官”、“教师特设岗位”、“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项目相同的政策。

(四)畅通“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

畅通“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关健是抓好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期满后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一是考录公务员。进一步扩大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录用公务员的比例,认真落实《关于开展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2号)的精神,县以上党政机关每年拿出公务员考录计划的10%-15%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二是事业单位招聘。县以上相关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三支一扶”计划等农村基层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接收“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事业单位相对应地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三是到企业就业。鼓励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用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企业优先招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达到规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四是自主创业。广西政府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对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公共服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求职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贷款规模可适当扩大。

4.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述职报告 篇四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两年的“三支一扶”服务已经结束。回顾参加志愿服务的工作与生活,有太多的收获和欢乐,自己在基层的实践锻炼中增强了服务意识,在多岗位的磨练中增长了知识阅历,在履行工作职责中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质。我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我自己能被组织安排到~~~水务局服务感到无比荣幸,更为自己选择参加志愿服务的抉择感到自豪。

两年来,在单位领导的言传身教和精心培养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和密切配合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工作能力。现就两年来个人服务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强化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因此,我努力读好两本书,一是读好有字之书,即要时刻向书本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方针路线,学习业务知识等等,做到基本知识笃学,业务知识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二是读好无字之书,即虚心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学习他们的理论观点、工作方法、对人处事及语言、文字表达等。在学习中,做到勤学习、多思考、善总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做到“多看、多听、多闻、多想、多写、多做”,1

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而思,思而入,入而进”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自身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者精神

两年来,我坚持以水务局工作为中心,认真做好服务单位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创新地开展相关工作,以做实、做好、做出成绩而不断践行志愿者服务精神。

一是做好文秘工作。作为局办公室的综合秘书,我对自己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秘书工作要求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材料的写作要求尽可能的详尽、准确,这样才能保证向领导反映准确信息,为及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方面,我从研究已经成型的材料入手,细心揣摩,边写边改,并请领导和老同志帮忙把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再进行修改,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定稿,从而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坚持做到对每天的党报党刊和水利报刊杂志认真阅读,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认真领会,力求正确把握,对有关的水利专业知识也随时注意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充实、更新,特别是对水利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新提法、新观点、新技术随时留意,并做了必要的摘录、剪辑,为我在写各种材料时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文秘工作虽然辛苦,加班是常事,但正是由于辛苦,才使我学到了更多业务知识,赚取了更多的工作经验,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两年来,我较好的完成了各类文字材料的起草、报送工作:如年度总结、相关工作汇报、主要工作目 2

标完成情况、以及局领导相关讲话材料等。并获得水务局内部2011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

二是做好水利普查工作。2010年,全国水利普查正式开始,本次普查历时3年,是一项干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局领导将~~~水利普查办公室工作交给我时,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更大。水利普查第一次开展,各地都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普查工作涉及上百种表格,内容纷繁复杂,为捋顺工作头绪,找到工作的突破点,我将水利普查培训教材随时带在身边,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法,反复研究教材,努力弄清楚各类普查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深入学习教材的同时,我还积极同其他地州市的水利普查工作人员交流、请教自己在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同时也将自己体会的一点经验和方法和兄弟单位分享。一年多来主要完成~~~水利普查初始名录的编制,并填报和录入~~~水利普查清查表共3000余张,清查阶段标绘上图数据100余个,以及维护水利普查软件的正常运行。

三、严以律己,在廉洁自律上严格要求

一是不贪不占,过好物欲关。面对生活中物质等诱惑,能强化自律意识,认真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时时刻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二是艰苦奋斗,过好享乐关。“一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在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努力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三是坚持原则,过好人情关。在涉及原则的问题上严格把关、毫不含糊。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做到不 3

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照搬书本和他人经验,不教条式地套用上级文件,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回顾两年来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起来可以用如下几句话形容,就是:任务件件完成,从不拖拉推诿,工作锤锤到肉,从不马虎了事;做人实实在在,从不阿谀奉承;做事任劳任怨,从不埋怨泄气。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大家的密切配合,借此机会,我诚挚地向工作中支持过我、帮助过我、指点过我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清楚地看到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与不足,一是对人对事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表现生硬;二是收集材料、掌握信息方面做得不够全面;三是是工作方法还不够科学。

5.江苏省三支一扶 调研报告 篇五

作为江苏省第一批“三支一扶”志愿者,我被分配到楚州区宋集乡进行支教。而我在所分配的宋集中学小学已经上了一个月的班了,主要教的是三年级的数学和二年级的体育。在这一段时间里,不论是人才中心的王书记还是乡的文教主理以及我们学校的领导老师们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段时间里,我对宋集乡以及宋集中心小学有了大致的了解。

宋集乡位于楚州区最北隅,与涟水县城一衣带水。古黄河环绕全乡37华里,235省道和234省道纵横全境,宁连高速、同三国道的入口处离宋集10公里之遥,水陆交通便捷。全乡总面积57.2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场圃,人口3.8万,可耕地4.89万亩。

宋集历史悠久,是名闻遐迩的“青莲岗文化的发祥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耕作、繁衍,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青莲岗文化遗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楚州的重要旅游景点,前来参观的中外友人络绎不绝。

宋集乡自然条件较好,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农业结构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种植22000亩水稻,23500亩三麦的同时,3100亩水面养殖,2700亩果苗圃,1200亩蔬菜种植,38800亩农田林网,成片林和四旁种植75.8万株,为农副产品和林材深加工提供了充裕的资源。

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宋集的工业这些年也有长足的发展,全乡共有大小企业37个,其中列统规模企业4家,私营企业33家,以纸制品加工和木业加工为支柱产业。全乡共有各类个体工商户234户,从业人员748人,2004年全乡劳务输出9885人,新疆、青岛、昆山等劳务输出基地相继建成,2004年宋集乡被区委区政府、淮安市委表彰为“劳务输出先进乡镇”。

能被分配到这样优秀的乡镇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喜欢自己的所作所为能为这个地方起到一点点好的作用,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而与我更近距离接触到的就是宋集中心小学了,这个学校曾先后用过“谷圩小学”、“淮安第三高等小学”、“城志学校”等名称,是我区办学最早的小学之一。悠久的办学历史,浓郁的人文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周边地区人民的广泛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办公室的老师说毫不夸张的讲,这个学校是有百年历史的。

其实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接触那里的孩子,会发现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有着孩子们最清澈的眼眸。由于家庭原因,很多孩子和爷爷奶奶留在家里,而父母双双出去打工,我们班级有个小男生,2004年出生的,已经上三年级了,个子矮矮的,黑黑的。我刚接手三(2)班的时候他经常不做作业,我每天都找他谈心,让他告诉我原因,然后慢慢的他现在作业已经能够按时完成,上课也很认真,对于我这个新工作的老师来说真的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后来从别的老师口中得知,原来他妈妈是从云南买过来的(几十年前在宋集风行过从云南、贵州一带“买”媳妇),后来跑掉了,偶尔一年回来看看孩子。听了以后,我心里又很心疼这个才7岁的小男生,觉得他一开始不完成作业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小孩子嘛,通常缺乏主动性,是需要大人给予正确的指导的,而大人在孩子成大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想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

记得上次我们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有个家长,四十岁左右,穿着一件有点灰灰的旧牛仔外套,他一直留到最后,好像在等机会和我说话,后来其他家长都走了,他走过来告诉我他是我们班XX的家长,说这个小女孩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跑了,一直都是他一个大男人带的孩子,他又要赚钱又不能不问孩子,希望我们老师能多多关心这个孩子。他用很真诚的眼神看着我,让我心里很受触动,一个劲的告诉他,放心吧,我会的我会的。其实一个大男人能放下面子把自己的内心话告诉一个陌生人,我想他是鼓起很大勇气做到的,仅仅是因为我是她女儿的老师,所以他那么的信任我,让我心里更加坚定要做一位好老师。

存在问题主要就是中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虽然近些年已经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但仍然需要大家投入很高度的重视。每年两会,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都是热点的话题,足以证明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希望我们国家硬实力不断上升的基础上能把我们的软实力也发展的更好。总结了一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和城里不能比,就拿上次教师节中秋节来说,我们学校每人发了200块钱过节费,当我拿到这笔钱的时候心情别提多高兴了,这毕竟是我上班以来第一次拿到的算是奖励吧,可楚州红星小学的老师们拿了1500,还有油啊这些福利就不说了,同样是人们教师,差距很大,对于我们乡村教师来说,我认为应该给予更大的鼓励才是。

二、教育观念落后。农村普遍认为教育的投入是消费性的,而缺乏教育投入是生产投入。这个实在是落后的教育观念,前面交待了,很多学生是和爷爷奶奶在家里的,父母均在外打工,中国的老人普遍和孙子孙女有隔代亲,对孙子女呵护备至,只要孩子开心,学习怎么样无所谓。就拿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来说,前几天被家长投诉作业太多,来学校找校长,后来校长找老师谈话,确认了布置的作业其实并不多,是因为孩子放学回家没有立即做作业,而是出去玩了很久才回了做作业,一做做到比较晚。而那些农村的老年人,说实话,教育程度都不高,有很多人根本不识字,我不能说他们不讲理,他们大半辈子过下来势必有很多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但是有的时候说实话,孩子跟他们呆在一起其实并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农村里的留守儿童真的很是问题。

三、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而针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我也上网搜查资料,结果我们宋集当地的情况提出几点对策:对策一:党和政府要把农村小学教育视作扶贫农村,引领亿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首先,国家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要改变拨款方式,变通拨款途径,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其次是要改变那套“年终慰问式”扶贫模式。近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社会上一些知名企业家、热心人士,热衷于救助农村贫困大学生,有的甚至从小学起跟踪资助,直至大学毕业。经验表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在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后,这个家庭不出三年就会自然摆脱贫困,这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如何扶贫农村指明了方向。第三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在职教师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

对策二: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一个学校铁发展,影响教师的荣辱,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的荣誉,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决策三: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借此东风,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农村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社会、学校、家庭等诸方面要紧密联系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对策四: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1、农村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普及高中教育是当务之急,这也是我国国情的必要。在全国城乡普及高中教育一方面使所有孩子都有书读;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

3、大力兴办农村职业高等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目前,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格局致使绝大多数农村落榜青年不得不回乡务农。回乡的他们被人戏称为:“种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读了十多年书,没有一技之长,成了他们最大的遗憾。改变这一现状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国家要大力兴办农村职业高等教育,为广大农村青年创造深造机会,使得他们都能学有一技之长,学成后又能回乡带富一方。

对策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力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虽说学生的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的责任,但面对现实的农村状况,教育的重担几乎就落在了学校教育者的身上。教育不是万能,但没有好的教育是万万不能,面对这庞大的“空巢子女”队伍,我们不能袖手旁观,熟视无睹。关心和爱护他们,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班主任,在全校范围内摸底,弄清每个“空巢子女”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登记清楚托管人的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通过这一环节,使学校与托管人取得直接联系,以便准确而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托管人是学校与“空巢子女”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情况,及时有效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2.随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保持联系。要求班主任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探讨父母与孩子交流的经验体会,并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电话交流一次,配合老师适时鼓励,因势利导,变害为利,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状态,让子女感觉到父母虽身在他乡,却心系自己。这样,父母得到的将是赚钱、教子双丰收。

3.定期召开托管人会议。请教育有成效的监护人做经验交流,大家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4.用爱心去感化、温暖“空巢”里的学生。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在班上小错不断,常做出一些违犯班纪班规的举动,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度脆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留心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清楚地认识孩子心理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使关爱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坎中去,让他们的母爱父爱得到延伸。

5.开展积极、健康、有趣的教育活动。为了让“留守儿童”能敞开心扉,努力学习,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我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德育专题片、定期播放下载的电影和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请“关工委”领导为留守儿童作报告、开展“走进父母、感恩父母”征文演讲比赛、召开“不和别人比父母,要和别人比明天”的主题班会、开展让孩子们结成帮扶对子的“手拉手”互助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使他们不再孤独消沉,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自信。

8、加强家访、校访的交流协作。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给孩子带来很多影响和心理压力。我校要求教师不定期家访,做好临时监护人的工作,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待孩子,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同时,鼓励家长定期校访,认真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多与老师交谈,切实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二)动员社会力量关注他们。1.为“空巢子女”随父母就读开“绿灯”。

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就印发了《城镇流动人口适龄少年儿童就学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如果能够实施,长年外出的父母们可以考虑把子女带在自己的就业地上学,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现这方面的政策已更加完善,各地也逐步得到了落实。

2.在各个社区(村)开办“爷爷奶奶学校”。

据调查,“空巢子女”的托管人90%是爷爷和奶奶。在中国,爷爷奶奶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很难挑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据网上介绍现在还只有北京葛布里社区办起爷爷奶奶学校。当然现在要想政府拿钱来办这样的学校还是一种奢望。

3.开设社区(村)阅览室,让书籍成为留守儿童的精神食粮,克服他们无钱买书的苦恼,使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好书阅览,能用知识武装大脑,消除他们内心的空虚。

对策

六、在师资力量的问题上,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案保证农村的教师少问题,由政府出面向社会招聘或定向招聘,以改变师范生生源较差、合格教师进不来的问题。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的问题,实行补贴照顾政策,在工资和评定职称上给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体弱者可提前离岗退养。

对策

七、在教师的观念改变问题上,应该从如下的观念彻底地改变,来适应新的形式下教育。教师的职业观,要从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各国教育界:“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教师的成才观和发展观,要从当一辈子教师转变成当一个好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一次性从学校拿到毕业证书,还远远不能适应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必须终身学习,从为获取某种任职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教师也同样如此。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对策

八、关注地区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地区,我们有不同的情况,虽然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一样的,但是教学方法肯定不能用相同的,要因地制宜。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要把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在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生存环境、经济水平、社会观念等等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条件、发展要求不能强求一致。在不同地域内,学生所拥有的生活经验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6.“三支一扶”小结. 篇六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我于2010年刚毕业就参加了“三支一扶”,来到了。。市。。区。。乡,投身于农村这片沃土奉献自己的青春,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思想方面

几个月以来,我始终以一名中共党员及志愿者的纪律、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诠释着志愿者的誓言。把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在生活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学习《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皖西日报》、半月谈等报刊,及时了解新知识和新理论,参加各种政治理论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在平时工作中,热情服务、勤奋工作、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把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同时,认真学习党组织关于志愿者有关文件的精神,并结合。。乡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牢记服务誓词,强化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思,争取圆满完成“扶贫”使命。

二、工作方面

几个月前,刚刚走出校门的我,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不知道从何做起,来到单位后,我积极和“三支一扶”的同学们沟通,并向身边的志愿者们学习。几个月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志愿者,在单位领导的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密切配合下,我学习了很多知识,提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

2010年11月底,我被组织派到。。学习,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调研工作。两个月以来,在领导的重视关怀和精心培养下,我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坚持“上班先到,下班后走”的工作原则,同时也坚持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锻炼,磨练了意志,世界观得到了改造,党性得到了锻炼,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综合能力、组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争取更大的进步,等学习期满后回去更好的为基层服务。

三、学习方面

虽然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后,那些知识就显得不够用了。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我开始不断的学习。首先是向书本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党的各项政策方针等。一是坚持每天阅读报刊、杂志等不断充实自己,并利用闲暇时间投稿,在“。。新闻网”、“。。先锋网”等先后发表了4

篇文章,一方面对。。乡的工作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二是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书法、朗诵等,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以便在更多程度上为百姓谋幸福。其次是向周围同事学习,刚参加工作,很多问题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任劳任怨、求真务实、服从大局、服务社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还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知识,查找不足,更好地提高自己。

四、服务工作中的不足

一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平时锻炼不够,工作方式和方法上有待加强;二是信息撰写深度不够,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三是深入群众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我将会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同事的帮助下,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总之,三个多月以来,虽然距离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但我最初的热情没有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没有变。我收获了很多,今后我也将更加努力,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切实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成长!

7.“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篇七

1“粮王”———肖至方

肖至方,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计算机控制专业毕业, 2007届“三支一扶”支农大学生, 现任职于泰和县苑前农业综合服务站。他自己并没有种粮, 却指导了一方百姓通过科技种粮致富发家。

刚进入“三支一扶”队伍, 肖至方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奋斗目标:一年熟悉, 两年上路, 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带领农民种粮致富。凭借自己刻苦钻研, 很快他就成为单位最年轻、科技意识最强的业务骨干, 农忙时节, 他每天深入田间地头, 面对面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手把手教会农民如何科学施肥、用药, 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种粮技术倾囊相授。肖训钰是该镇王山村村民, 初中还没毕业的他和妻子两个人在家靠种地营生, 因为孩子都出去打工了, 家里4.7hm2地2010年只种了2.7hm2, 其余近2hm2全部撂荒, 加上耕作方式传统落后, 水稻单产只有380多kg。肖至方服务期满转正后, 把他发展成为自己的科技示范户, 为了提高种粮收益, 肖至方一方面积极引导他播种水稻超级稻良种、施用配方肥料, 另一方面指导他正确防虫防病、科学灌溉喷药, 2010年晚稻平均单产达447kg。2011年春, 在肖至芳的科学指导和精心帮助下, 肖训钰把撂荒多年的2hm2地全部重新开垦, 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采用机械化作业等科技手段, 实现全年粮食产量78 000多kg, 卖完稻谷, 肖训钰接过一沓沓厚厚的钞票, 他做梦都没想到, 自己这个种了一辈子稻谷的庄稼汉, 在一个大学生的帮助下竟然也能有这么好的收入。

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 肖至方蹲点指导的王山村、琴塘村涌现出曾宪滇、张敬源等种粮大户十余户, 并成立了“泰和县鑫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里不少农民通过科技种粮致富发家, 都买起了轿车, 盖起了洋楼……。在做好科技示范户和种粮大户指导工作的同时, 肖至方还不忘将自己在书籍和网络上学到的科技种粮知识及时传授给普通农户, 通过出黑板报、印发便民服务卡等方式, 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技推广“一张嘴, 两条腿”的落后推广模式, 真正牵起了种粮农民与农技干部之间的“连心线”, 为粮农架起了一座“致富桥”。

2“总社长”———周璐

周璐, 南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 2009届“三支一扶”支农大学生, 现任职于泰和县苏溪农村经营管理站。“总社长”这个名字起给她最合适不过了, 因为她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帮助该镇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 为合作社农户种养发家提供了坚强后盾。

苏溪镇是该县远近闻名的农业种养大镇, 全镇有“泰和县井冈红果业专业合作社”、“泰和县苏溪镇珍珠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泰和县丰颖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苏溪镇百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种养合作组织十余家。怀抱“学有所成, 回报家乡”的壮志, 周璐分配到苏溪农村经营管理站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合作社基地转转。来到“泰和县井冈红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 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桔树, 微风拂过, 一串串橙黄的蜜桔在树上你挤我碰, 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摘个蜜桔一尝, 味道真好!周璐问:“这么好吃的蜜桔, 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吧?”农民却说:“咱种的蜜桔吃是好吃, 可销售渠道太窄, 价格又上不去, 还经常有蜜桔因卖不出去而烂掉, 特别是年产量低的时候, 不少农户非但赚不到钱, 反倒赔钱。”听了这席话, 周璐心里不是滋味, 农民掌握了新技术, 也种出了优质果, 可因为不懂营销, 只能眼睁睁吃亏。

自己一直说“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现在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 为了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周璐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她在1号店、淘宝、京东等网络销售平台联系到周边十余家信誉度较高的特产实体网店, 将本地的蜜桔、百合、杨梅等特产销售挂上网络, 同时, 为鼓励本地懂电脑的农民通过网络营销, 她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去农户家里对农民进行网络技术指导, 种养大户学成后, 纷纷把百合、蜜桔、生猪等销售信息发布在网上。高溪村村民李锋告诉笔者:“以前我要一处一处地跑销售, 现在是坐在家里做生意, 这几天百合、杨梅特别紧俏, 已经卖断了货, 就连我家挂在树上还没成熟的蜜桔也已经在网上接了几万斤的订单。”在她的指导带动下, 该镇有40多户种养大户购买电脑并联上了宽带, 专门用于农产品网络销售, 为满足更多群众对电脑技能和生产技术的需求, 苏溪农村经营管理站还创办了“苏溪镇“三农”发展信息培训班”, 定期对有致富愿望的群众进行免费电脑技术培训。为充分发掘合作社基地经济效益, 周璐还指导合作社引入“整体营销”理念, 将约2.7hm2杨梅核心产业区打造成集休闲、采摘和品尝为一体的“杨梅公园”。

在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解决果农销售难题后, 农民的种养积极性也大为提高, 目前该镇“杨小二六”蜜桔种植面积发展到1 500hm2, 年产蜜桔0.6亿kg, 产品不仅畅销珠三角, 还漂洋过海, 远渡东南亚;全镇百合种植面积发展到240hm2, 仍旧供不应求, 每666.7m2纯收入达10 000余元,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呈现出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蓬勃发展格局。

3“鸡司令”———杨正翔

杨正翔,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 2010届“三支一扶”支农大学生, 现任职于泰和县冠朝农业综合服务站。大学主攻微生物技术的他, 怎么就成了“鸡司令”呢?不是因为他擅长养鸡, 而是由于他善于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肉鸡养殖有机结合, 从肉鸡保健与养殖方法方面着手, 带领广大肉鸡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2010年大学毕业, 他放弃留在大城市从事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的工作, 选择“三支一扶”回到了偏僻的农村老家。为减轻李继炬夫妇养鸡劳作强度,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 他想到了大学里学的发酵床养殖技术, 通过网络联系到了EM菌群供应商后, 他指导李继炬夫妇把鸡舍里的垫料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变, 在过去的纯谷壳垫料中加入秸秆、锯末等农业废弃物, 这一小小的改变使得鸡舍里环境大为改观, 现在鸡舍里氨气味比以前降低很多, 鸡发病概率大为降低, 料肉比也降低不少, 鸡粪大半年才清理一次。为了加强肉鸡健康保健, 他还指导夫妇俩适时地在饲料中拌入各种有益微生物添加剂,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 大大提高了肉鸡养殖经济效益, 平均每只鸡效益比以前提高近0.25元。

看到肉鸡养殖有钱可赚, 不少闲在家里的中老年人也萌生了养殖肉鸡的念头, 目前, 沿溪镇大大小小的肉鸡养殖户已经发展到39家, 年出栏商品肉鸡90余万羽, 为了解决分散经营、设备技术落后的问题, 杨正翔组织该镇黄勤、杨在清等养殖户成立了“泰和县振翔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李继炬夫妇也被吸收到合作社成员当中, 夫妇俩深知创业初期的不易, 不计个人得失, 将杨正翔教给他们的发酵床养殖技术和有益微生物添加剂拌料养殖方法连同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养殖经验、禽病防治技术免费传授给新的养殖户, 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每每听到大家伙对他们的赞美, 夫妇俩总是笑着说:“我们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谢那些‘三支一扶’支农大学生的帮助, 没有他们不计回报的帮助我们坚持不到现在, 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尽我们所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更快致富。”依托先进科学技术, 该镇肉鸡养殖平均纯利润高达2.3元/羽, 全镇每年肉鸡养殖带来经济效益207万余元, 为该镇中老年农村劳动力发家致富指引了一条好路子。

4“牛倌”———颜君

颜君,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 2011届“三支一扶”支农大学生, 现任职于泰和县沙村农业综合服务站。之所以称他为“牛倌”, 不是因为他养了多少头牛, 而是凭借他精湛的母牛人工授精技术, 成为了许多小牛的“爸爸”。

泰和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牛基地县, 很多留守老人在家种地的同时都会饲养一两头黄牛, 在完成耕作的同时, 黄牛产下的小牛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但由于乡镇基层兽医人员严重缺乏, 懂人工授精技术的更是寥寥无几, 母牛到了排卵时间却得不到及时配种或者由于配种技术不科学导致配种多次仍然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破解这一难题, 进入农业综合服务站后, 他主动向站长申请负责母牛冷配这一艰巨工作, 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 在母牛冷配过程中, 从器械消毒、精液解冻到输精操作, 他步步都能科学把握, 真正实现配种一次成功一次、配种一头产仔一头。在沙村镇农村, 一问起母牛冷配, 农民就会说:“去综合站找那个大学生, 他的母牛冷配成功率非常高……”

2011年11月, 颜君在去往隔壁水槎乡进行母牛冷配的路上, 被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拦住, 一番交谈后得知原来是老人养的母牛到了发情期, 接种两次都没受孕, 听闻他母牛冷配技术非常高明后特意想请他去帮忙看看, 经过一番科学检查, 查出该牛是由于患有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 他接连五天到老人家用高锰酸钾溶液给母牛冲洗子宫, 最后母牛成功受孕。周边的老营盘镇、上圯乡、水槎乡很多农民听闻后也纷纷找他进行母牛冷配操作和畜禽疾病诊疗。一年下来, 他成功操作母牛冷配40多次, 科学治疗肉牛疾病60多起, 为该片区商品牛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8.“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篇八

招募单位范围扩大

今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招募单位除原来规定的专业人才紧缺的乡镇事业单位外,首次扩大到各地的工业园(产业园)区、区直和各市设在乡镇基层的事业单位、各地列入自治区重点发展产业的重点企业以及部分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县(市、区)企事业单位。

岗位需求重点更加突出

今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岗位明确对在未来两年有空编的事业单位特别是有空编但长期难以招聘到优秀专业人才的区直设乡镇基层的事业单位、有明确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的用人单位、解决服务期满人员就业较好的县市区以及乡镇基层事业单位重点倾斜。同时要求各乡镇、园区、区直事业单位上报需求岗位原则上不超过3人,同一单位上报岗位不超过2人。

招募数量增加

历年来我区招募数量每年均为200人以下。随着我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中央财政加大对“三支一扶”计划的支持力度,首次将“三支一扶”计划列入中央财政转移补贴范畴。今年的“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人数将比往年大幅增加50%,预计招募300名左右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

政策待遇更加优惠

一是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参加包括“三支一扶”在内的各专门项目的事业单位,当出现自然减员空岗,原则上用于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起,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

二是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期满考核合格的,按规定符合相应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三是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对服务期满后愿意留在农村基层特别是原服务事业单位及重点产业企业继续工作的“三支一扶”毕业生,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服务单位要积极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上一篇:建筑质检员工作总结下一篇:人物传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