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2024-11-27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精选8篇)

1.《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篇一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96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译本在国外出版。

二、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褪(tuì)坍(tān)圮(pǐ)撅(juē)窸窣(xī sū)捋(luō)窥(kuī)蝉蜕(tuì)颓(tuí)熨帖(yù)一宿(xiǔ)尴尬(ɡān ɡà)迄今(qì)福祉(zhǐ)2.词义

坍圮:倒塌,坍塌。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代。

灼烈:鲜明而热烈。这儿形容气味浓烈。熨帖:妥帖舒服。福祉:福气。[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在“活的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在园中,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思考,作者终于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自己的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推敲: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第5段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一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内心痛苦难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一连几小时地专心致志地想有关死的事,想了好几年。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1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在作者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这些小生命卑微、弱小,却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地活着。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需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时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他有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荒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作者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园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解悟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已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由此,史铁生也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的感悟。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譬如„„譬如„„”作者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新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在园中默默思考十五年人生后的所得。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活着是一种责任,并让作者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

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第二部分一起笔,作者假设有一位“园神”注意到了自己,实际上是转换一个角度继续深层次地进行自我观照。作者提出了“骚扰”“陪伴”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因为这三个问题是“编织在一起的”,所以从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写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重点写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与写作,写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苦恼。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坦诚地透露是想“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的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继续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他又担心文思枯竭。在这两种思想的反复较量中,他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回答了一个活着干什么的问题。前面的铺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一步步地看清楚了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它是在永恒的时间流程里的一段;从空间上说,上帝则安排了一个参差不齐的世界,以达到总体的和谐;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角色,而这个角色不管是什么都有到头的一天,就像一场戏一样。当他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还能做什么呢?就是说当一切处在被动的状况下,我们还能不能主动地去做什么呢?他想,“我”必须要做点事情,“我”做什么呢?“我”写作。“我”写作就是为了活着。他已经看明白了,实际上上帝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就像一场戏,可即使是这么一个瞬间,我们也应该善始善终地把它完成。

米兰•昆德拉使一句犹太谚语广为流传: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是的,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智慧的还是愚蠢的,所有人类的思考,对于造物的上帝来说都是幼稚可笑的,是全无价值的,是真正的札人忧天。然而,心和脑却又是上帝给的,于是,人类用心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用脑思索着这个世界的奥秘。即使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强作解人,人类也一样地会如同遭到惩罚的西绪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思想下去,除非寂灭为尘,为土,为无。所以,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其实,“思”也是欲望之一,好奇就是它最强大的动力。可是,“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这里,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或许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关于为何而活着,诠释太多了。实际上,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的有意义,每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冬眠了500万年的青蛙醒了过来,虚度了光阴;蜉蝣一生,只能见到一次夕阳,但做足了一生值得做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史铁生的生命比一般人充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我与地坛》是一部文学交响乐,它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与地坛》向中国文学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调散文”,每一个音符都在尽情地挥洒着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三、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怎样活着?很显然,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所蕴藉的道理是要回答以上第1、2个问题的,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也应该勇敢顽强。第7段的六个譬喻鲜明、生动,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了新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顽强、坦然的态度。2.语言精辟,蕴涵哲理 如:“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面对对死亡的威胁,谁不恐慌,作者在几经求生与求死的挣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消灭欲望。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当作舞台,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形象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给人以警策。

四、疑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探究思路:判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要研究景物描写本身,二要联系文段的中心思想,因为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参考答案:本段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生命都是那么勇敢顽强、充满生机。在荒芜的地方,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进行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2.第②段一连用了六个譬喻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启示? 探究思路:分析每一组譬喻,挖掘出形象深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落日的热烈、雨燕的勇敢、古柏的镇定顽强、孩子的脚印及草木和泥土的气息给人深深的思考,给人带来希望。[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写景并不是信马由缰,写景应为表达主题服务。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坚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更应该勇敢顽强。活着是一种责任。

二、点拨提示:考查抽取信息和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可借助原文的关键句进行整合。参考答案: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得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想着写小说,他又担心文思枯竭。

三、点拨提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含意。参考答案:人的欲望就是追求和永不满足,作者的欲望就是活着、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对付文思枯竭的恐慌,他认为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2.《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篇二

写景与抒情是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两大主要内容,而蕴藉含蓄的中国文学审美观则往往要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尽量避免情感无所寄寓,浅白直露。

在日常教学观察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景情关系了解得不是很多,理解起来也很费劲,更不用说在写作中运用景情关系原理来写作了。因此,我把“领悟景情关系真谛”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理论支撑与设想

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并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一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叶圣陶老先生还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与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当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朱自清先生说:“写作的训练,还是要从阅读说起。虽然文章不等于生活,是‘流’不是‘源’,但同样可以影响写作。”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写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怎样充分利用阅读为写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呢?我认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机遇,即通过《我与地坛》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教学实践,让中学生真正领悟景情关系的真谛,从而在“写”这个维度上能够游刃有余。

三、阅读教学中师生共悟“写景抒情皆着‘我’色”的原理

写景抒情,着眼点在于,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皆着我色,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史铁生在地坛静坐十五年,苦心孤诣,参悟生死,“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十五年的静坐,史铁生从生死的无奈中,沉稳而坚定地“走”了出来,从躯体残废的阴影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更让人敬佩的是,他没有被千年儒道释的文化沉疴禁锢住,从无为从有无从消极避世中找到了自我并确立了生活的目的,顽强而从容地生活着。我每次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总希望通过对文本写景抒景皆着“我”色的写作手法的理解,对作家史铁生有个更深层次的接触。

地坛,这样一个幽静、偏僻的地方,这样一个具有浓郁的历史特点,又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而今又荒废的园子,作者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对生命的认识,更是贯穿着一种对时间的意识,对生命的意识。地坛无疑就是触动作者心灵的那根琴弦的手指,是激发作者内在生命意识的那个媒质。

文中写景的部分比较集中的有三处,根据它们在文本中的不同作用,我们相应地概括为三种,即定位之景,感悟之景和渲染之景,三景皆着“我”之色。

1. 定位之景,有“我”之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自然景物本来是客观存在的,它本身也不会像人类一样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但是作者因为思想情感不同,所以在看待这些自然景物时,就会带着各自的主观情感;在写这些景物时,自然就会带上作者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作者写景,其实不是为了单纯地描写景物,往往是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景与情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支点就是“我”。“我”之熟悉的,那么写来自然真实;“我”之类似的,那么方可同病相怜;“我”之同处境,那么才能两相比照,物我合一。首先,地坛与作者家的距离很近,方便他这样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来去;第二,地坛宁静的环境更容易让人看见自己的身影,窥看自己的心魂;第三,曾经作为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场所,曾有过怎样的繁华与庄严,不难想象,现如今却如同一片野地。作者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残废了双腿,两者相同的命运轨迹,令作者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在语言表述上作者这样写道:“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与地坛是缘分,是知音,“我”就是地坛,地坛就是“我”。

2. 感悟之景,有“我”之惑。

只有人在十字路口,在身心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才会思考人生,拷问生命的意义。正是这种遭遇,给作者提供了一次透彻的领悟人生,感受生命的机会。作者的困惑是什么呢?那是千古的话题,是千百年来萦绕在不少历史哲人脑际的问题。大学问家苏轼就是这么感慨的,“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人生是何等的短暂,人又是何等的渺小。大书法家王羲之也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物是而人非,人生匆匆何其有限。在永恒与短暂、伟大与渺小之间徘徊的史铁生,又是残疾这样的一个弱势群体者,他会看到怎样的景呢?“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默默如小草、如老树,把根扎在地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这就是生命。看看那些地上的小虫,那些微贱的生命,一样有着它们生存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它们并没有因为这而放弃生命。他在文中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死既然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那么生呢?剩下的自然就是怎么生的事了。”这里,“我”的惑,作家巧妙地形之于地坛中的景。“我”和地坛亲密接触,“我”对地坛真切感悟,体会着生与死的价值,体会着生命的意义,从“惑”中破茧而出。

3. 渲染之景,无“我”之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乃超越‘小我’之儒家境界,‘无我之境’乃超越‘大我’之道家境界。‘以我观物’是以一已之情观物,仍末忘我,‘以物观物’是以万物之理观物,即以‘道心’观物,是为忘我大达,高于前者,因而,‘无我之境’高于‘有我之境’。”他又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由此看来,史铁生可谓当代文坛豪杰,他调动多种感官写秋天经霜的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着微苦的味道”,将秋叶的凋零写得那样快乐自在、祥和安逸;“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突出了生命的成熟凝重、从容刚毅、坚强不屈、执著忠诚;如写“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想、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心如明镜’这种宁静的观照,这就‘能够唤起一种幻觉,仿佛只有物而没有我存在,……物与我就完全溶合为一体’”(叔本华),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与万化冥合,是物我合一。这是超越之“无我之境”,是生命的强者之音。

四、抓住“例子”,探究“写景抒情皆着‘我’色”的方法

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因此,一篇文章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阅读和写作这样的目的展开,走近作家,走进文本,“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课文就是一篇篇精美的范文,学习《我与地坛》后,我们可以结合以上手法,整合成一些写景抒情皆着我色的方法。

1. 确立意象,“我”有所寄托。

在学生的随笔中,我们常会发现情与景的不和谐,天空的旷远和友谊的深厚,小草会等待人的出生,溪流的静谧却陪伴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的学生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匮乏,只能简单仿写,史铁生笔下是“地坛”,我们学生文中出现的是“××公园”,其他的如小草、蜻蜓、蜜蜂,类似的句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古诗文的修养,缺少意象意识所致。所谓意象,意是心意,象是物象,意象即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给意象先分类。譬如:自然意象:(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进行适当理解和熏陶。譬如: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积累和训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来实现,或者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而引导网上查寻总结成研究性学习来加以探究和延伸。

2. 善于反省,“我”所惑何。

学生的困惑是什么呢?当代的年轻人困惑何在?现在的学生有了自我意识,能为自己思考未来,即使是面对父母,也能有自己的判断,这也许是当代青年的困惑的优越性。然而,学生的困惑依然具有年龄段的特征,那就是学习上的困惑,与父母沟通上的困惑,等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陈述困惑,也可以用随笔的形式抒写困惑,更可以用小纸条来列举困惑,然后通过讨论的方法,教师组织引导分门别类。比如:学习上,某学科学科倒挂,总分不高,等等;沟通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与父母;社会上,小区,集市,等等。把学生的思路输理清楚,也是把学生的视野拓宽,更是让学生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从认识自我到认识生命,享受一次心灵的涤荡和升华,同时也使行文真挚,拒绝那些枯板的抄袭之语,言为心声,自然需要言从心生。

3. 铺陈渲染,“我”之丰富。

写景抒情离不开铺陈,因为铺陈能使文章更加感人,更能服人,更能明人。在描写方法上,除了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化的修辞来丰富内容外,还可以层次化,就是将文章抽象的主题、主旨或中心具体化的那些材料或分论点,进行有序化、结构化,从而达到使文章主旨进一步丰满化的目的。让我们再从整体来看史铁生用六个“譬如”来渲染“怎样活”的问题:像石门落日那样活着,即使即将下沉也要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照得灿烂,生命最后的光辉依然绚烂夺目;像雨燕那样活着,主动迎击风雨的挑战;像孩子们那样快乐的活着,在冬雪覆盖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刻,用脚印来讲述生命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像巷里的古柏一样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坦荡自如;……这些描写从静到动,从眼前的实景到想象的虚景,无不喻示着,从凄凉中看到美好,在苦难中崛起,这是一个强者的选择。这些描写,既丰富了文本,又体现了作者战胜消极颓废想法后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显得是厚实而自然。

4. 情景交融,“我”之不可或缺。

写作这类情景交融的文章,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物我分离,即有物无我,有我无物。前者以写景为主,往往是一篇写景散文,抓住了景的特征,应景而感,然而文章的写作对象本末倒置,赞美了景,少了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后者以叙事为主,交代在某个环境中的活动,着重了事件的经过与结果,自然少了景的特征描述,思想寄托无所依存。譬如:有个学生写了路边的灯,写其默默无闻,普通平凡,却风雨无阻始终坚持给人带来光明。这是一篇写景而忘“我”之文,修改的支点在“坚持”。我这样问学生,在什么事件上觉得要坚持,你的困惑在哪呢?他说,最近考试成绩不理想,努力下去有没有效果,自己很困惑。经此一问,学生豁然开朗,爽然下笔成文,通过展现自己的路灯下的彷徨到豁然开朗的情形,使文章达到物我合一的效果,情与景也巧妙地融合一起。在修改过程中,注重情景交融,擅长以“我”化物,那么这样才能确保洋洋千言而不离题万里。

我在《我与地坛》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叶圣陶先生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辅相成的原理,促使学生学习和体味文本中借景抒情皆着“我”色的写作方法,从而缘景入情,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同时,通过一体化练笔,学会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真正领悟景情关系的真谛,达到“自由表现,‘术’为我所用”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

[2]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 1989.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5]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04.

[6]作文“规律—细化—系统”教学法研究.丰都教科所范庆生.

3.《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篇三

二、课时与课型:一课时,感悟鉴赏课

三、预习要求:1.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2.阅读《秋天的思念》(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四、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用2分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谱写出音乐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的强者很多,《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之一。

(二)简介作者(投影史铁生的画像,配乐朗读,屏幕显示)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勇敢地面对苦难,顽强地生活下来,成为我国文坛的一名专业作家。在这一过程中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部分: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感情是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1.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

2.这个安谧、宁静的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启示?请重点推敲以下语句,谈谈自己对它们的理解:“它等待我出生……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教师小结:静谧的地坛给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一个沉静思考的环境,生死不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是顺从自然。虽然残疾了,但还是应该热爱生命。

板书: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热爱生命

3.地坛以怎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这一部分有哪些文字描述了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重点在第一部分的第3、5、7三个自然段。其中应重点推敲的语句有:

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自在坦荡。”

第5段:“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第7段:“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譬如……譬如……譬如……譬如……”

教师引导:描写景物也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解读。作者在这几个自然段里集中地借自然景物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像那些小昆虫一样,人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喜悦和美丽;地坛在不断的变化中仍然保持了万古不变的生命永恒。这一段段景物描写,也是史铁生心魂的歌舞。语言细致工巧,充满了灵气,又稍带几分神秘色彩。

板书: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教师小结:地坛这座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古园,给了作者丰厚的馈赠。所以,作者“常常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哦,地坛,我的古园,我的精神家园。”

板书:精神家园

导读第二部分:史铁生在地坛里经历了艰苦的精神跋涉,其中每一步都有他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理解和爱,帮助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教师小结: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2.作者用了哪些材料写出他最终理解了母亲?

教师概括为四则材料:(1)设想母亲的心理;(2)写小说回报母亲;(3)整日怀念母亲;(4)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

3.哪一则材料或哪几句话特别打动了你?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一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有:“她知道……知道……知道……但她又担心……”。“她知道……她只是不知道……”“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这些文字伤痛议结合,既包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心情的至切理解。

第二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三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又是……又是……又是……又是……。”把地坛一日从早到晚的景色与思念母亲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痛彻肺腑。

第四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4.从上面的研读说明: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成为史铁生的生命航标。

板书:我读懂母亲:承担苦难 坚强生活 生命航标

5.看MTV《懂你》,创设气氛。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体会。而后齐读第二部分的第7自然段,带着深深的敬爱来解读母亲,怀恋母亲。

(四)总结课文:课文的两个部分在内容上紧密相连。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的故事。文章结尾处写:“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说明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地坛使我平和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活”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所以,《我与地坛》虽然写了不少客观的景观和人事,但那不是重点。作者思路的关键在“我”与对象的关系上,重点在“我”从对象所获取的生存感悟上。

板书:感悟生命

(五)读后作业:1、阅读《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2、写《我与地坛》的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 生命永恒 精神家园

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 热爱生命 感悟生命

母亲理解我:默默地爱 痛苦忍耐 生命航标

4.《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篇四

(2010·浙江会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1.写出文中“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的具体内容。不超过15个宇。2.结合选文,说说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3.选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母亲形象,请写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4.“我”原来就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了”,为什么后来又“才„„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5.母亲为什么“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6.“我”为什么明明看见母亲还没有找到自己却决意不喊她,让母亲继续着急地悄悄找下去?作者说自己也不知道,你能分析出来吗?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他从右边走来,我打开车门,让他坐在旁边,开动车子。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一个小雏儿,可已经学会叹气了。难道他也应该来这一套吗?我就问他说:“凡尼亚,你的爸爸在哪儿呀?”他喃喃地说:“在前线牺牲了。”“那么妈妈呢?”“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你在这儿没有一个亲人吗?”“没有一个。”“那你夜里睡在哪儿呢?”“走到哪儿,睡到哪儿。”

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就一下子打定主意:“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要领他当儿子。”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我向他俯下身去,悄悄地问:“凡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几乎无声地问:“谁?”我又同样悄悄地说:“我是你的爸爸。”

天哪,这一说可说出什么事来啦!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脑门,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仓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在我的身上,全身哆嗦,好像风里的一根小草。我的眼睛里上了雾,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我当时居然没有放掉方向盘,真是怪事!但我还是不由得冲到水沟里,弄得发动机也熄火了。在眼睛里的雾没有消散以前,我不敢再开,生怕撞在什么人身上。就这么停了有五分钟的样子,我的好儿子还一直紧紧地贴住我,全身哆嗦,一声不响。我用右手抱住他,轻轻地把他压在我的胸口上,同时用左手掉转车子,回头向家里开去。我哪儿还顾得上什么谷仓呢?根本把它给忘了。

我把车子抛在大门口,双手抱起我的新儿子,把他抱到屋子里。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他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像粘住了一样。我就是这样把他抱到屋子里。主人夫妇俩正巧都在家里。我走进去,向他们眨眨眼,神气活现地说:”你们瞧,我可找到我的万尼亚了!好人们,接待我们吧!”他们这对没有孩子的夫妇,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马上跑来跑去,忙了起来。我却怎么也不能把儿子从我的身上放下。好容易总算把他哄下了。我用肥皂给他洗了手,让他在桌子旁边坐下。女主人给他在盘子里倒了菜汤,看他怎样狼吞虎咽地吃着,看得掉下眼泪来。她站在火炉旁,用围裙擦着眼泪。我的万尼亚看见她哭,跑到她跟前,拉拉她的衣襟说:”婶婶,您哭什么呀?爸爸在茶馆旁边把我找到了,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可您还哭。”她呀,瞎,听了这话,哭得更厉害,简直全身都哭湿啦!

7.孩子是活泼的,在幼小的孩子脸上不协调地出现“沉默”“打量”和“叹了一口气”这类成人的神态动作,意在表现什么? 8.为什么“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 9.索科洛夫认领凡尼亚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10.“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凡尼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主人为什么哭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具体指只要儿子能活下去。

2.感受到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理解到母亲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之情。

3.方法: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内心独白筹。“结合原文简析作用”略。

4.当“我”在黑暗之中呆着却不再有人来催自己回家时,这陌生的感受是“我”真实地感到母亲已经离“我”而去。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沉的还念之情。

5.母亲来找我是因为她对我独自一人长时间呆在园中不放心,不想让我发现是因为她理解我不愿见人,没办法只得任我一人疯狂地呆在废园中,表达了母亲的巨大忧心、痛苦和深挚的爱。6.可能是我不愿意看到母亲为我献出这么多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可能是因自觉卑微一无用处承受不起母亲这样的爱;也可能是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不懂得珍惜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

7.这样写,意在表现战争孤儿流浪漂泊,过早接触人世痛苦的境况。8.因为“我”决定领养孤儿凡尼亚。

9.靠的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因为想让这个可怜的孤儿真正地把自己当做父亲。

10.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在听到“我是你的爸爸”后的表现,表现了战争给人造成的伤害,震撼人心。

5.《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篇五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煊赫 喧闹 寒暄 渲染 ....B.隽秀 隽永 镌刻 携手 ....C.嘈杂 漕运 河槽 艚船 ....D.意蕴 愠色 翁媪 熨烫 ....解析 C项,都读cáo;A项,渲:xuàn,余读xuān;B项,jùn|juàn|juān|xié;D项,媪:ǎo,余读yùn。

答案 C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优哉游哉

犹柔寡断

无耻之尤

忧心忡忡 B.泫然泪下

头晕目眩

光彩绚目

大加炫耀 C.雕栏玉砌

更深夜阑

荜路褴褛

岸芷汀兰 D.搬弄是非

略见一斑

全班人马

万般无奈 解析 A项,犹—优;B项,绚—炫;D项,班—般。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________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________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________开翅膀,忽悠一下________空了;树干上________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________弯了草叶轰然坠地________开万道金光。

A.甩 疾 展 凌 停 弄 砸 B.甩 速 展 升 停 压 砸 C.捋 疾 支 升 留 压 摔 D.捋 速 支 凌 留 弄 摔 答案 C 4.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填进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只有到了这时候,________,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切。A.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 B.我眼前才清晰幻现出纷纭往事 C.我眼前才幻现出清晰的纷纭往事 D.纷纭的往事清晰地幻现在我眼前

解析 要注意前后句式的一致,所以应选A。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B.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C.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D.青年作家王十朋一直认为,文学应该直面时代最主要的真实。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最能直面时代真实的,打工文学肯定是当仁不让。....解析 A.云泥之别:比喻高低差别悬殊。B.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对象误用。C.言人人殊: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即对同一事物各有各的看法。D.当仁不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好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答案 B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目前在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

B.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面前,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种挑战,其国际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政府调整外交政策、适应新的世界的能力。

C.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D.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行政拘留。孙杨表示,他将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现状”。C.主客体倒置,在“广大人民群众”后加“来说”。D.“杜绝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为“杜绝再发生”。

答案 B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

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方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像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像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7.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的第二段主要描写园子的变化之大,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园子的变化,第一是旧照片中的园子与现实中园子的对比,表现其变化,主要是照片上作为背景的柏树已经死了;第二是老太太的询问,点出母亲已经去世;第三是唢呐的声音,从唢呐声中“我”感觉到岁月的变化。

答案 ①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②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去世。③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

8.文章四、五两段中,“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体现的意义。“人生态度”指人在生存、生活中的态度、观点等,第四、五段主要探讨三类人:第一类是孩子,有新奇的念头,等不到明天;第二类是老人,从容走向死亡;第三类是热恋中的情人,认为时间稍纵即逝,但又不想离开。

答案 ①孩子:对生活感到新奇,对未来充满渴望。②老人:对死亡从容坦然,对人生无怨无悔。③热恋中的情人:对生活满怀激情,对世界充满眷念。

9.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意义,如抒情的作用是表达情感,议论的作用是表达观点等;二是分析写作手法,如铺垫、衬托、过渡、照应、对比等;三是修辞,特别是形象化的修辞,如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

答案 ①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②运用对比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深刻印象。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10.综观全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文章第一段表达对地坛的感情;第二段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园子的变化,以体现“我”的变化;第三段是过渡段,引出下文对死亡的描写;第四、五段以三类人表现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第六段,以太阳的落下、升起说明生命的永恒;第七、八段从“我”的角度说明生命的永恒;最后一段,再次证明生命的永恒。

答案 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永恒的。

三、语言表达

1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教育部近日以“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回答了妇女权益公益人士因对多所高校按性别划分投档分数线、少数学校的部分专业课适当调整男女招生比例的做法不满而要求教育部公开所批准的限制性别录取的高校名单的要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多所高校按性别划分投档分数线,少数学校的部分专业课适当调整男女招生比例;这使妇女权益公益人士感到不满;他们要求教育部公开所批准的限制性别录取的高校名单;教育部近日对此做出了“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的答复。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数在20字以内。

微软WindowsXP停止服务正在倒计时,不过,中国2亿XP系统用户终于可以放下自己的担忧了,微软中国在其官方微博宣布,已经安装XP的电脑仍然可以在4月8日以后使用。微软将与包括腾讯在内的国内领先互联网安全及防病毒厂商密切合作,为中国全部使用XP的用户,继续提供独有的安全保护。

微软在微博中表示:数据显示,70%的中国XP用户,在过去13年中没有选择使用微软定期推送的安全保护服务,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XP退休带来的影响有限。尽管在停止更新之后,XP系统仍可工作,但可能更容易受到安全风险与病毒的攻击。微软最新发布的《微软安全情报报告》指出:XP在没有更新的情况下,其病毒感染几率是Windows8的6倍。对此,微软建议“尽快升级到Windows7或Windows8操作系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微软宣布XP系统在中国不退休(答案应该涵盖:“微软XP”“中国”和“继续使用”等要素,20字以内)

四、随堂练笔

13.《我与地坛》中写道:“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6.《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

通过师生研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思想情感,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且学会感恩父母。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地坛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感受作者独特人格魅力。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感受情感复杂变化过程。2理清我与地坛二者及其关系。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及小组讨论。2反复诵读文章。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熟知历史上哪些身残志不残的伟人?你最佩服哪一个?为什么?(提供答案:弗朗西斯·罗斯福、海伦·凯勒、霍金、贝多芬等)

今天我们要接触到一位来自中国的作家,他用他坚强的意志谱写了中国文坛的华章。他就是史铁生。史铁生是在21岁的时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曾多次想到自杀,想到放弃,然而,在地坛这个地方,究竟让他遇到了什么,使他努力读书,奋发向上,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为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史铁生的成功凝聚着大自然给他的人生感悟。让我们一起品读这篇伟大的《我与地坛》,并思考如果有一天你和史铁生一样,不得不面对生命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又会如何抉择呢?

二、作者背景

史铁生,我国当代著名作家。1972年,也就是在他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三、品读全文,并思考提问以下问题:

1.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走入地坛的? 解说:“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颓废、迷惘 2.地坛与我的联系是如何被展开描述的?

解说:第2节,“地坛离我家很近”“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3.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解说:1.“我想我是时候来了”,“是时候”指地坛褪去繁华,略显沧桑而凸显了生命力;2.地坛的特点是充满了生机的,从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等弱小的意象中得以凸显; 3.“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找到了心的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4.在地坛中,作者还思考了哪些问题? 解说: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四、品味母爱

1.阅读文章,找出作者对母亲的描写。

2.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解说:“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3.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4.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解说:体现于课文第9段,第10段,第15段

板书: 第9段

送“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艰难的命运

第10段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

坚忍的意志

第15段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毫不张扬的爱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

解说:原文:“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自己的话:母亲的爱让作者更加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作者更善待生命,在逆境中更坚强。

6.学生谈谈自己对母亲的感受。

五、朗读文章优美描写,学习描写与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说: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如何用景物描写体现内心情感。

六、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音乐中小结

小结:《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文章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但是她终于还是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七、课后作业

1.阅读全文,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2.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7.《我与地坛》与人生的境遇 篇七

一、感慨人生

《我与地坛》并不是在写景,也不是在写人,而是在感慨人生。是感慨,不是感悟。在史铁生15年如一日前往地坛公园从事写作时,遇见了太多人,但最终写入文章的也不过十人左右。为什么?因为在史铁生的眼中,这少数人的人生境遇与众不同,有好的人生,如老夫妇、饮者、歌唱者;也有较为悲惨的,如长跑家、弱智少女、史铁生自己。作者并没有像一位哲学家一样探讨人生,也没有着重分析人生的起起落落、生命的悲喜浮沉,而是始终用一种淡淡的口吻,一种旁观者所特有的不是很深入观察的视角在讲述着地坛的人们。这是拥有丰富人生阅历后才能拥有的思维视角,是一种对命运的平淡看待,一种个人对人生境遇无法把握的深深的无奈与悲哀。在《我与地坛》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同身受地理解,他在独处中所做的思考”[1],一种淡淡的、看破世情的思考。

面对着更多的艰辛努力和不同的人生轨迹,很多人年少时都会困惑,为什么别人看起来过得都比自己好?年龄变大、阅历增长,终于会逐渐明白一件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办的事。”每一个人看别人时,未必总是看到对方最有优势的地方,但在潜意识中总是在拿自己最没优势的、最渴望的地方与之相比。其实,在压力巨大的当代生活中谁都不容易,仔细看看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有无法办成的事,或是评职称、或是买房子、或是谈恋爱、或是升级别、或是孩子学习不好、或是伴侣花心自在,每个人都有不愿碰触的隐痛。“开心就好”,其实只是自我安慰的话语,就像“不以成败论英雄”从来都是胜利者而不是失败者的言论。但是人生在世,本来就是忧多乐少,无可奈何之事比比皆是。就像身残志坚的史铁生一样,在坚持创作时付出过多少超越常人的努力、克服过多少难以忍受的困难,没人知道却可以想象得到。但是在《我与地坛》中,作者既没有突出个人努力的辛苦,又没有强调征服困难的喜悦,而是在平淡阐述着一个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极端困扰我们的难题会逐步融入平淡的生活,变为日常的琐事。

当史铁生问自己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的时候,《我与地坛》中的人们无论幸与不幸都在努力地生活下去。这一方面是在依靠自己的意志,另一方面是有赖于亲人的陪伴,无论从生活中还是精神上给予的勇气与力量。老夫妻相互“攀”、“搀”,小伙子照顾妹妹,作者的车辙边也满是母亲的脚印。亲人、朋友、同事乃至于陌生人,都是每一个人笑对人生的力量源泉。《音乐之声》里有一句名言:“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会给你打开一扇窗。”生命中的一回照顾、一个眼神、一次邂逅、一位朋友、一通电话,都可能代表着山穷水尽时的柳暗花明,平淡生活中的一丝涟漪。造物神奇,造物主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安排了无数的奇迹,在身体疲惫时会有亲人,在经济窘困时会有朋友,在感情绝望时会有新人,奇迹总会发生,希望永远存在。《我与地坛》,写给小人物的一篇生活指导,“醉眼看花花也醉,冷眼观世世亦冷”,世事如何,淡然处之,人生的轨迹淡淡而过,随风而来,飘然而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奇迹,平凡人的生活中照样会有无数的精彩,眼中的世界会绽放出更多的幸福。

二、命运无常

上课时曾经对学生们讲过,什么是“天命”?高深莫测谓之天,无可奈何谓之命。无论是谁,能力都是有限的,更何况普通民众。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错过很多事情,回头看时,人们总爱说,如果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就会是另一种局面。然而人人又都明白,没有后悔,没有如果,这一切都是命运的选择。就像《我与地坛》中的那位弱智少女一样,美貌与智慧无法同时降临在她的身上,甚至于因为智力的缺失而饱受命运的折磨,作者看到她时是否会想起自己的困境?但面对无常的命运,个人能做的除了奋起抗争外,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从内心中接受现实。“《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人生困境中寻求的一种精神供养”[2],在坚持写作对抗病魔的同时,用淡定的内心迎接命运的安排。

在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人生的境遇根本没有办法自己把握,“命”是最大的主宰。古希腊神话中无论是凡人还是天神都在努力与既定的命运抗争,但最后都归于失败,即便是历经千辛万苦采摘到了能够改变命运的命运之花,最终也要被化为毒蛇的命运叼去,即使是宙斯、阿格琉斯、伊阿宋都无可奈何。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中,玛蒂尔德被世人批评了很多年,说她爱慕虚荣、市侩、庸俗等,但其实想想,玛蒂尔德做错了什么?她任何出轨的事情都没有做过,项链丢失了,她花费了十年的精力尽心赔偿。有人说她错在参加舞会,她错在没有向朋友说明项链丢了,其实一位年轻女士参加舞会有什么错?穿好一点戴好一点有什么错?如果项链是真的,说明了就不用赔偿了吗?《项链》小说中的一句话才是真谛:“生活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是救您,只需要一点点小事。”“莫泊桑正是通过马蒂尔德的悲剧来表现人生的荒谬和残酷,表现偶然性因素对人生的影响,而贯穿其中的则是他对命运的失望和感叹。”[3]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曾说:“如果在朝鲜战争中美国直接对中国宣战,那么我们将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就是在强调时机的重要性,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成功都必须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与地坛》里的长跑家希望以长跑改变命运却始终慢了一步,最终导致长达10年的努力付诸流水,只换来一句“要是我10年前发现你就好了”,除了苦笑外还能说什么?面对人生中种种无法把握的轨迹,很多人,很多事,错过了亦是无可奈何。虽然也曾痛心疾首,但心底始终明白,没有什么如果,这是命运的选择。《我与地坛》“以睿智的言辞、质朴的风格、悲悯的文字讲述了生命的虚无、生活的苦难、人生的无奈”[4]。

但是,平淡地看待生活并不等于不努力、不奋斗,面对人生无奈与命运无常,史铁生依靠自己的奋斗走出了一条极为精彩的创作之路。“《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都给予人们如下启示———要敢于面对坎坷,直视苦难,永不言弃,懂得感恩,要坚强,等等”[5]。史铁生作为生活的勇者,即便是瘫痪也在努力创作,就像《我与地坛》中那个长跑家一样,即使每一次都与机会擦肩而过但仍然一直奔跑直到最终的平静;就像那位中年女工程师一样,始终朴素并优雅地穿过地坛的林荫小道;就像在地坛里散步的那对老夫妇一样,坚持15年如一日的漫步堪称最浪漫的事。“史铁生认为带给残缺者的并非完全是灾难,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残缺对残缺者而言可能是一种财富”[6]。外逆横来,淡然处之,生活的勇者从不为已经发生的懊恼,而是尽力争取当下的幸福。

三、结语

对于一位“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人来说,史铁生的作品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并不激烈,既能够保持不伤痛、不气馁的平常心态,又能够拥有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平淡与坚强、苦痛与辉煌,残缺的身体与强大的内心,史铁生一直在诠释着苦难生活里生命的尊严。“史铁生的生命观并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对生死冷静观照后的理性认知,是经历了苦难以后的快慰的觉醒,……是和生命本身一场真诚的拥抱,一场苦恋”[7]。《我与地坛》始终用最平淡的文字描述着不平凡的人生,接受苦难,同时体现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周亚利.静静地与上帝相遇——浅谈《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面对苦难的精神审美[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12):86.

[2]毛本栋.《我与地坛》:荒园中的精神供养[J].杂文月刊(原创版),2016,(2):56.

[3]张晋.命运是双看不见的手——莫泊桑《项链》深层主题探析[J].作家,2012,(9):103.

[4]管青峰.从《我与地坛》看生命的价值与终极意义[J].作家,2015,(22):23.

[5]王树君.母爱的另一种诠释——以《我与地坛》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5,(9):14.

[6]周阳.论《我与地坛》的生命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6,(5):42.

8.《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主体性 角色换位 心理换位 人间至情

朱自清的《背影》感动了许多人,“父亲的背影”让学生记忆犹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备受推崇,“母亲的形象”让人刻骨铭心。读这篇“至性”的美文时,内心所涌动着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思考,所力求探究的,是其中一些体现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高一语文新教材中选作课文的,正是这两部分。从课文内容上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在特殊环境中对生命、生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写母亲博大深挚、毫不张扬的爱,以及作者对早逝的母亲痛彻心脾的思念。其中第二部分写母爱最细致入微,表达的母爱最深沉的。对母爱进行了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描写,其深刻本意应当是在向人们展示一个伟大民族道德传统上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一种新型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我与地坛》中作者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就是这种新型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最具感召力的精髓部分,也是高中阶段学生最不易理解的至情。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体味呢?

一、师生角色换位。

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十分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朋友。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探索了以下做法:

1.学生上台讲,教师台下听、评

学生讲时,我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一边听一边观察。学生下来后,我立即就他们的语言、板书、逻辑、课堂组织乃至手势音量等一一进行评价。到下课时学生意犹未尽,不少学生特别是没有上台的,要求下节课继续。由于这种师生角色换位,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大大高涨。以下是课堂教学的摘录:

学生主持人:最能拨动我们心弦的还是文中写到的母亲形象。有人说母亲是一首不衰的歌,她让儿女们从古唱到今。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可能都写过好多回《我的母亲》之类的作文了。你是怎样写的呢?

学生(1):大多写母亲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比如她自己省吃俭用,却不忘给我买好吃的,说我学习辛苦,需要营养。

学生(2):往常看大家写母亲的作文,总是写天凉了,母亲给我送衣服;下雨了,母亲给我送伞;从学校回家,母亲总是忙着下厨房;回校了,母亲总是准备了一大袋东西,叮咛了再叮咛。(学生笑)

学生主持人:母亲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都是如此。现在请同学发言,讲述自己母亲的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

学生(3):我家里穷,父亲有病干不得重活,田里地里的活儿都靠母亲一个人。初中毕业之前,我不想考高中了,心想:反正考上了也读不起,还不如回去帮妈妈干活儿,妈妈一定会很高兴。不知谁把这事告诉了我妈妈,妈妈一听就急了,连忙赶来学校劝我,因走得太急,摔了一跤,造成腿部骨折,住进了医院。我赶到医院,看到母亲难受的样子,我也很难受(哭),我发誓一定不放松学习,争取考上重点……(哭得讲不下去了)

学生主持人:多好的母亲!大家说,我们该不该为天底下所有的好母亲鼓掌!

师生(齐声):应该!(热烈的掌声)

2.学生质疑与释疑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我不直接解答,采取反问、追问、转问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性。

学生主持人: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体现母爱的情节非常多,但本文作者有没有写这些?为什么不写,对双腿瘫痪的儿子来说,不是更需要母亲生活上的照顾吗?

学生(1)是的。对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夺去双腿的人来说,他的痛苦,精神上的摧残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此时他最需要的是有人在精神上给他勇气和鼓舞。如果失去了生的信念,那么即使在生活上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是没有用的。

学生主持人: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课文录音,思考: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

(放第二部分的录音)

学生(2):母亲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我”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所以宁愿自己忍受着煎熬,仍默默地支持“我”去地坛。

学生(1):母亲日日夜夜地替“我”担心,想知道儿子的想法,但她终于没问。她知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学生主持人:是的。母亲虽然极想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关心他,但她更尊重他。

学生(1):母亲自己承受着煎熬,但从来没有要求儿子“你替我想想”。

学生(2):母亲来找“我”,“她看到我了就不再叫我”,她怕伤了儿子的自尊心。

学生(3):她只要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就放心了。

学生主持人:母亲给了儿子那么多的关爱和理解,而她自己在儿子遭遇不幸以后的日日夜夜又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生与文学形象的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教师在掌握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去体品味文章的主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探索的做法:

1.把握课文,把教材剧本化

学生主持人:在作者心境的转变过程中,母亲做了些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我”上地坛,母亲送“我”;“我”在地坛,母亲忧“我”、找“我”。“送、忧、找”三个字写尽了母亲的悲苦与操心,使作者深深地感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正是母亲没有因为自己的担扰而剥夺儿子去地坛的机会,才使作者在地坛参悟生死获得再生。

学生主持人:走出生死界线的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怀念的呢?

学生:作者有四段表述:“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真是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学生主持人:很好!谁还能补充吗?

学生:我还补充两点:“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诉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己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园中不单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学生主持人:补充得很对!儿子残疾,母亲是多么悲伤啊!儿子不声不响地摇着轮椅走了,走向古园,却把担惊受怕和不祥的预感全部留给了母亲。为了不伤儿子的自尊心,母亲不能阻拦儿子,也不便公开地跟着儿子,只能偷偷地护着儿子。残疾的儿子活下来了,成了作家;但原本健康的母亲却过早地走了,作者只能用文章来祭奠自己的母亲,表达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

2.模拟表演,把课堂戏剧化

学生将课文第二部分设计为三幕剧。它们分别是:《“我”上地坛,母亲送“我”》《“我”在地坛,母亲忧“我”》《“我”在地坛,母亲找“我”》。

以下是一些精彩的台词摘录:

学生(1):(慷慨激昂地)“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悔,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时光的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学生(2):(感情细腻地、动情的补充)一路坎坷,母亲走过,一生的痛苦,母亲也肩负起来。爱在无言中,然而爱又是如此刻骨铭心,当我停下脚步,回头望望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让我感觉到了内疚。然而更多的是什么?是痛。母爱,似河水,愈深愈无声。(持久的掌声)

学生(3):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名字!这个让我们任性的名字,这个常常被疏忽的名字,这个总是让人毫不察觉她的温柔的名字,这个将所有的疼痛掩埋,将所有的快乐酿出的名字……

学生主持人:这个名字,对全天下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名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英国玛格利特•魏德玛的《妈妈的牵挂》:(音乐中,学生(4)朗读,其他学生自己欣赏。)

学生(5):“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面对大家,意味深长)我想我说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好珍惜吧!(掌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画外音)

教师:(总结)同学们演得都很精彩,我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启发,我想:母亲走了,带着她对儿子的深深挂念,母亲走了,遗留给儿子永无偿还的心情。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这是稍纵即逝的眷恋,这是无法重现的痛苦,这是成千古恨的往事,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掌声)

在满文军的《懂你》音乐声中,本节课结束了。

结束语:用德来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让人世间最复杂、最博大无私、深厚无穷的母爱永驻人间,常驻我们彼此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海上吊吴野人墓阅读答案附赏析下一篇: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