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2024-10-23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共12篇)

1.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设问的有效策略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设问的重要性, 然后从创设设问情境, 创造宽松的设问环境;立足于教学目标, 合理安排设问活动;拓展教学内容, 提高设问的开放性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设问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课堂设问; 初中历史; 设问情境;

历史是初中基础学科之一, 设置这一科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目前, 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诉求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加快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采取有效教学策略, 构建有效课堂, 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设问作为一种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手段, 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教师应当合理应用设问技巧,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设问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 初中历史被定位为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的认知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中可以看出,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设问具有交流直接、反映及时、应用灵活方便、信息交换频率高、加强师生互动等优势。历史课堂教学采用设问手段, 可以引导学生思维,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构建。所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灵活运用设问。基于学生思维过程组织设计设问, 把握好基本知识类问题和知识探究类问题的比例、难度, 控制问题提出的过程, 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思维, 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教学目标。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设问的有效策略

(一) 创设设问情境, 创造宽松的设问环境

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是展开设问的前提条件, 创造宽松的设问环境又可以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2].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构建宽松的设问教学环境, 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设问教学情境下, 教师是引导者、辅助者、帮助者,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如讲“世界的文化杰作”一课时, 教师基于学生思维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从三个维度进行教学, 构建引导式的设问课堂。首先, 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向学生提问是什么曲目。其次, 朗诵《战争与和平》选段, 向学生提问作者是谁。最后, 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梵高《向日葵》等名作, 向学生提问印象派画作艺术特色是什么。总之, 课堂上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 以便提出相关联的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二) 立足于教学目标, 合理安排设问活动

为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运用设问教学手段的时候要立足于教学目标, 基于对历史教材的透彻理解, 合理安排设问活动[3].设计设问过程时, 教师要突破教条化限制。当然, 教师本身应当具备良好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底蕴, 能够解答学生提出的任何历史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设计设问过程, 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具体的提问, 并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达成教学目标。

如“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了解孙中山早期活动的进步性等。教师讲这一课时就要结合这些教学目标设计设问过程,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对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分析, 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氛围。授课结束后, 利用课上最后五分钟时间向学生提问, 问题如同盟会的影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先进性表现在哪些地方。问题的设计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基础, 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设问不偏离教学内容, 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分析、探究的目的。

(三) 拓展教学内容, 提高设问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设问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利于学生思考, 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内容, 教师要从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中跳脱出来, 拓展教学内容, 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内进行思考, 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结语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采用设问这一教学手段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包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构建有效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1]沈科进。校本课程背景下设问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3 (1) :111-113.

[2]陈飞霏。浅谈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 , 16 (9) :180-181.

[3]付成。历史课堂设问技巧[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17, 26 (3) :42.

2.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二

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而一堂使学生感兴趣的英语课一定要做到新颖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才足以在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往下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也被运用到了课堂,其集声、光、色、动于一体的丰富信息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很好地带领他们参与后面的英语学习。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将音乐、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通过录音带、录像带、VCD、幻灯片或是多媒体展现出来,通过这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信息调动起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多听、多看,并将其带入到老师预先设定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特定环境下的语言表达及行为举止,体会英语国家人们的沟通方式,这可比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好很多。像在学习有关“The sports meeting”的内容时,就可播放奥运会的主题歌和一些与比赛相关联的录像带,有节奏的律动感加上振奋人心的拼搏画面可较好带动学生的情绪,从而围绕运动这一话题用英语开展讨论。

2 利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英语学习会涉及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场景及对话,与其平铺直叙地教学,不如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模拟真实的生活片段,这种教学方式能带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参与感。情景表演为学生提供了沟通展示的平台,在扮演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了英语的一些惯用表达、词汇及词组,可以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见,这种教学法对一门语言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像在学习介词in、on、under、behind、beside、near、in front of、on the left of、on the right of……的用法时,因为内容比较容易混淆,需要学生加深记忆,老师便可让学生分别扮演Apple、Tree、Watermelon、farmer,并不断变换各自的方位,让同学们试着用各种方式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如The apples are on the tree,watermelons are under the apple tree,the farmer is beside the watermelon,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这些介词的意义及用法理解得非常到位。不仅如此,还可让学生模拟见面情景,用英语问答自己,家人,朋友等的出生日期,地点等进行情景会话练习;或者是运用教室、操场、邮局、商店、电影院等典型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现场的英语交际活动。

3 借用实物巧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提供的教学形象能迅速感知,提高教学效率。但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用语言介绍,识别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表介绍,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0.9秒;然而如果展示实物,识别时间只需0.4秒。可见,越是形象具体的事物越能让学生瞬间记忆,使其对所学内容充满新鲜和好奇,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反之,若整个英语教学,教师仅仅使用语言来对知识进行讲解,由于内容的枯燥和单一,学生容易走神,自然记不住内容,这将导致整个教学任务没办法完成。实物教学却能很好地调节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便于携带的实物,密切结合教材内容巧设情境进行演示。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利用学生的课本、文具等一些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进行对话练习。

4 利用歌曲、游戏开展情境

有人曾说过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是多听英文歌曲、多看英文电影、多读英文书籍,一方面这些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纯英文的教学材料能让学生接触到更纯正、更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对培养学生语感是有好处的。大多数学生都特别喜欢音乐,喜欢唱歌,而往往优美的音乐会伴随着富有表情的对话,或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能把静态抽象的文字变成动态具体的语言交流情境,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一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带着想象跟随歌曲的节奏、意境进入到该堂课的学习之中,这样既缓解了课程的紧张气氛,又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英文学习材料,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游戏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把一些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但能提升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能通过情感所具有的感染功能,以教师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的教学离不开特定的情境,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这门语言,培养语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造一切能创造的情景,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更加轻松、更加主动、更加愉快!

摘要:任何形式、任何意义的语言交流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在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话,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基础,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会有本能的反应。本文描述了通过巧用现代化设备、利用角色表演、借用实物、利用歌曲游戏等几种方式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境创设,教学,兴趣,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徐红霞.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2011(35).

3.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教师;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成为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我们的教育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现在一直在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初中数学作为一门思维逻辑较强的学科,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它不仅有利于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发展,同时也能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教学方式一直是很多教师想用却又害怕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因为教师担心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够保证学生的成绩,因此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具体的探讨分析。

一、什么是合作教学

1.学生是课堂主体

所谓的合作教学,首先就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这样的方法就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天地,因此我们的合作教学正好体现了这一点。合作教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与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探讨,教师要把握好整个大的方向。

2.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有效提高

合作教学要求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动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自己独立思考能力较差。而合作教学是要求学生自己动脑思维,大家集体合作,这样就使得学生敢想敢干,传统的教学就遏制了学生这样思维方式,将结论摆在面前,学生连问为什么的机会都没有。

3.教学信息有效反馈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交流的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作业或者试卷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而合作教学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问题,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问题之后做出适当的补充讲解,这样的课堂既轻松,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如何运用合作教学

1.建立课堂良好氛围

所谓的合作教学首先就要求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学生积极地融入数学教学中来。我们以初中数学中几何知识为例,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在做证明题时学生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合作教学就能给学生一个敢想敢干的课堂氛围,很多证明题并不是单一的解法,可能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更为简单。

2.积极促进合作教学五步骤

合作教学的五步骤主要是:引、读、议、练、结。“引”是指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读”是指阅读提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都到了解阅读提纲,明白教材要求的重点方向,其次再是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所学内容及讨论范围。“议”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练”是指必要的练习,这样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结”就是最后教师的总结。我们以初中数学中抛物线这部分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之所以适合合作教学是因为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了一元二次方程,这样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进行合作教学时就不会产生较大的问题。

总之,合作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有较大的启发性。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因此我们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多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合作教学正是起到了这种作用。因此,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生动、形象、高效的教学模式,可以配套一些数形结合、类比推理等等这些灵活的方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具有无限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史秀丽.采取相应对策,有效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

[2]韩永库,王玉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环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1).

4.导学案_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 篇四

张敏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既是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彰显个性的殿堂,又是学生心灵受到感染、智慧得以启迪的舞台。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它独特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迅速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它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它把以前笼统繁多的环节,变成了多层次多环节的分段学习,更好的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导学案 自主学习

随着近几年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的教学手段不再是以前老式的黑板式教学,而是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多互动的一个平台。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把以前是老师强制让学生学习变成了现在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导学案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且还要注重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那么如何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理念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由“教师教”变为“自己学”。本文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揣简陋而论之。

一、目标导航,使学生自学有方向

即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依据导学案,了解学习重点难点,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受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学习目标认识模糊,界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入课文之际相机点拔、诱导,帮助学生弄清“为什么学”、“我要学什么”,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预习导学,使学生自学有章法

即学生依据导学案,尝试解决课本问题。学生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带着问题学习课本,主动查阅工具书,对问题作深入探讨和分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巡回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收集信息,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亦可适时点拨。例如:在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学生可依据导学案疏通文意、初步感知。疏通文意,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学生积累词汇、理解文意的过程,也是初步体会文章主旨的过程。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巡视相机答疑解惑。通过这一“导学”行为,使学生抓住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而促其形成自主阅读的学习能力。

三、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即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精讲点拨等多种形式,进行研讨,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之“疑”,巧运“导”术,启发思维,引导学生释疑解困,从而扫清学习障碍。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引导学生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深刻主题时,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1.这篇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谁?有人说是“我”,有人说是于勒叔叔,还有人说是菲利普夫妇,你认为是谁?2.这篇小说的主题有“金钱关系”说、“同情”说、“虚荣”说等等,你认为是什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抛出来,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它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问题探究与阅读思考正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阅读中掌握问题的关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此时的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控制着课堂节奏,避免了探究课堂的无序性,确保了课堂教学向目标流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检测评估,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达标检测既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环节之一,也是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的环节。学生通过达标练习检验自己的自学成果,获得了成就感,更增加了他们自学的动力。课堂上,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认真巡视,以了解全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补偿教学。例如:在学习《陋室铭》一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进行检测:

1、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简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其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2、作者既然喜欢“调素琴”,又如何理解“无丝竹之乱耳”的那份轻松?

3、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了,作者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4、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这样的达标检测题紧扣学习目标,既有双基的落实,又有能力和创新的体现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能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自信,更懂得怎样在学习中获取知识与能力,在发现不足的同时调整努力的方向。

五、总结提升,拓展学生视野

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思路、方法技巧,以便更好地内化为创新所必需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结束之际,并不意味着“曲终人散”。教师应引导学生作自我归纳、自我小结。“我学到了什么”、“我是怎样学的”、“我受到了哪些启发”等问题应成为学生自己思索的主题,努力寻求适合自我的学法,构建具有自我特点的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中,应密切课内外的联系,由课内延展到课外,运用迁移规律,让课内获取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巩固,让课内习得的能力在课外得以夯实。如学习了《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学习自读课文中的《梁思成的故事》等类似的文章,这不仅拓展了学生阅读空间,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5.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五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在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暴露出诸多问题。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基于数学的特点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3、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4、有利于扩充信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尽管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有着诸多的优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弊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 的局面,一些评优课更是如此,把是否有多媒体课件作为一条评分标准。而有的教师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并且带了本校好几个信技教师做帮手,这样兴师动众,化简为繁,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2、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滥用动画,盲目添加大量的声效、图像,课件设计得很花俏。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华丽繁复的场景给吸引,看似在积极认真听课,实际上反而对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

3、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教师只是把预先设计

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就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在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几何画板》软件是当然的首选。《几何画板》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向全国中小学教师推荐的教学辅助软件,是一种适合数学教学的简单工具。教师只要在开始的时候利用几节课教会学生使用《几何画板》的基本功能和数学内涵,上数学课(特别是几何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我们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目的,应避免生硬地把多媒体的手段安插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还应考虑避免多媒体的干扰,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只会适得其反。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例如,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割舍教师的板书。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纲契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一般说来,板书既包括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临时书写的部分。教师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演示课件的板书内容是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部分,且往往是一行一行的出现的,思维上的跳跃较大。而现场即时性板书则更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并且对学生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如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使用多媒体代替。

同时,多媒体教学也不应理解为全堂多媒体演示,不应该忽视师生之间的口头交流。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反馈环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一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加以了解,二来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在教学方式上,我们主张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经过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注入了

学的逻辑顺序排列,也可以根据学生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产生不同的分支,经过这样安排的教学内容及过程构成多媒体课件。

6.浅谈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 篇六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深化实施,这对初中的英语教学发展也起到了很大促进,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学发展要求,将导学案科学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以应用就比较重要。本文主要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方法以及应用的重要性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导学案的实际应用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分析,对初中英语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学案;应用

G633.41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新课程教学改革下应用新的导学案教学方法,对初中英语教学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应用加强理论研究,就能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提高起到支持作用。

1.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方法及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1.1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方法内涵

初中英语课程是学生必学的课程,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英语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起不到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也比较乏力,加强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就显得比较重要。而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就是比较科学性的教学方式,导学案的方法应用主要是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学习,所进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明确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中的重难点也都有着指出,这就为学生系统化的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条件。

1.2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方法应用的重要性

将导学案教学法应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对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梳理作用发挥就比较突出,可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导学案教学法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了突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1]。导学案教学法的应用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英语知识学习是比较有利的。

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能有效指导老师的科学化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起到良好辅导作用,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都有着积极作用。导学案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学生间的协作学习也提供了条件,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以及学生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导学案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比较有利。导学案的方法应用对学生预习英语知识的习惯培养比较有利,以及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能加强,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英语语感以及学习的氛围得以优化,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2]。

2.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学案方法实际应用措施

2.1导学案的应用主要程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导学案方法应用要按照相应程序,在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化,一些老师也对导学案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就需要遵循科学化的应用程序,在导学案应用前的教学目标要加以明确,结合英语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对教学法加以选择[3]。然后对导学案的教学程序以及计划进行制定,接着就要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工作,学生就要对导学案中的一些例子和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在学习资料的分析上要认真。具体的应用中,老师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难点及时性指导以及传输学习技巧等,让学生学会学习总结和学习反馈,这样就能为导学案的应用作用充分发挥打下基础。

2.2导学案的实际应用措施

导学案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及时转变,主动的让学生进行体验。初中英语课程中的情景对话内容比较多,主要是通过对话让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进行提高。

例如:在对话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Hobo.I’m Amy.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Good night.Welcome to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如果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显然不是科学化的方法。老师通过导学案的方法应用进行引导,在导学案中进行设置,让学生对基础词汇掌握,以及对句式理解以及变化,对场景进行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就可在基础词汇掌握之后设置简单性的词汇填空,让学生对is are am的区别有更深的认识[4]。然后老师可向学生教授相应句式。在场景的应用中,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会话,老师可为学生进行编排相应场景,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导学案教学方案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比较重要的,老师将英语课程需要教学的知识制作成导学案,这就包含着语法以及词汇的使用和词组的搭配等等,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预习,让学生在基础知识内容上能有简单了解,这就为实际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对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老师要将教学的英语词组以及单词等都放置到导学案当中,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对学习关键点能加以明确,然后老师再进行及时性的指导,这对教学的效果良好呈现有着积极意义。

导学案的应用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比较常见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导学案的结合,对学生吸收英语知识就有着促进作用,也能有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强化,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能有效满足[5]。在小组合作方法应用中要注意分组的科学合理性,导学案的结合中要针对性的应用,将学习知识点先进行罗列,然后将小组合作学习加以辅助展开,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进行联系。导学案的方法应用,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要加以明确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导学案的应用作用充分发挥。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激发的重要举措,在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应用下,对学生的英语学?知识能系统化呈现以及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就能为学生针对性的学习英语知识打下了基础。处在当前的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将导学案的教学方案科学化的应用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去,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对整体的英语教学的发展才能真正的促进。导学案方法应用是教学改革的落实,在未来的教学中也要注重这一方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裴菊芳.初中英语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6(07)

[2]孙晶.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5(10)

[3]刘艳芳.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2015(06)

[4]江时莲.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校园英语.2015(05)

[5]王昌广.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2014(20)

7.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七

一、多媒体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我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 感到目前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广泛,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

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

三、设计方案

在认真、准确、细致分析歌曲的基础上, 有经验的合唱指挥还要发挥自己的特长, 并结合团队成员整体水平、根据合唱曲目和演出的需要, 来具体设计指挥动作。设计时要从整体出发、从细节入手。哪里是呼吸拍、收拍, 哪里是起声的拍点, 哪个部分强、哪个部分弱, 哪个部分渐强、哪个部分渐弱等都要设计清楚, 尽可能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指挥动作的设计, 将作品的速度、强弱、高潮、呼吸、起唱、结束等细节, 用相应的指挥动作固定下来, 特别是在排练的时候, 一定要用固定下来的指挥动作对合唱人员进行有计划、有步聚、有耐心的、反复多次的强化, 这样才能使合唱人员认真贯彻合唱指挥的意图, 并对所演唱的作品有一个完整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最终做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从而达到预期的演出效果。

四、合唱排练

合唱艺术是人声的艺术, 因此合唱组织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 按照不同的人声, 将合唱共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两大类型。同声合唱是由同类人声组合而成, 同声合唱包括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三种类型。而混声合唱则是由女声和男声混合组织而成。混声合唱通常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四个声部组成。同时, 也可根据合唱作品表现的需要, 把每个声部分为两部分, 形成八个声部的合唱组织。

1. 分声部排练

合唱的排练首先进行的是分声部排练。分声部排练因为人数少、音色相同、演唱任务相同, 所以易于细排。这个阶段的排练着重解决的是声部旋律的正确演唱和音准问题, 以及呼吸、发声、吐字、节奏、速度等技术问题。在分声部排练阶段, 指挥可以先将歌曲速度放慢一些, 曲调较高的歌曲可以先降调排练, 待歌曲唱熟了之后再恢复速度原调演唱, 对于难度较大的曲目, 在不影响整个作品和声的基础上, 也可以适当地简化声部。

2. 合排训练

分声部排练完成之后, 下一步就进入了合排阶段。这个阶段合唱指挥要注意解决各声部的平衡问题, 其中包括:旋律声部与和声背景声部的平衡;独唱与合唱的平衡;主调与复调的平衡;男声部与女声部的平衡;高声部与低声部的平衡等。与此同时, 合唱指挥还要对合唱中的每一处细节进行反复排练。例如, 对合唱的速度要求、旋律的准确问题、和声的音准问题、合唱的强弱处理、合唱中的变化音和离调、转调的排练, 以及歌词发音的正确、呼吸的正确、合唱开始和结束的处理等。在排练中指挥对合唱的各种要求一定要同对歌曲的正确理解相联系, 只有指挥和合唱人员对所演唱曲目的历史背景及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有了正确的理解, 才能达到统一、准确的音高, 音色、声部和谐, 才能使排练、演出达到良好的效果。

3. 合唱的伴奏

通常的合唱伴奏, 合唱指挥都喜欢采用钢琴来进行伴奏, 因为钢琴能够很细致地弹奏出每一个音乐细节, 同合唱的配合十分默契。特别是钢琴音域宽、明亮, 在速度、力度、和声及各种伴奏织体上能够灵活演奏。有些合唱团队也采用乐队伴奏 (如管弦乐队、铜管乐队、民族堂理论课上, 不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或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当然, 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

2.屏幕难显示

目前, 电教室基本上已经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但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加之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价格昂贵, 因此, 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屏幕都较小, 这对于一个45人以上的教学班来说, 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3.课件严重匮乏

由于科研人员对体育科目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重视不够, 致使在众多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 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

另外, 对开发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乐队、电声乐队等) , 这时合唱指挥应认真阅读乐队总谱, 分析总谱的调、旋律、速度、和声、节奏、力度、反复关系等是否同合唱一致, 以免在同合唱的合乐过程中出现差错。

4. 无伴奏合唱排练

无伴奏合唱因为没有伴奏的烘托, 所以演唱的难度较大。无伴奏合唱无论是对合唱指挥的要求, 还是对合唱人员的要求都很严格。因为是纯声乐, 所以指挥应在合唱排练时, 重点要放在合唱的音色统一上、各声部的音量均衡上、合唱的技术处理上、合唱的整体结构设计上, 音准、速度、节奏、力度等方面都要做到认真细致, 用最大的努力来表现作品的内在感情。

五、注意问题

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 特别是对合唱指挥而言, 他的每一个手势动作, 除了表达音乐作品内容的发展和意图之外, 还要调动合唱队员的情绪和支持, 有时因指挥的手势不到位或动作过分夸张, 常常使演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 合唱指挥在演出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作为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挥, 对其所指挥的曲目要做到完全掌握, 特别是对歌唱中的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2) 正式演出时, 指挥对合唱队员的所有要求必须与排练时完全相同, 切不可因为演出的紧张或激动以及其他原因而将歌唱的速度随意变化或随意改变指挥动作, 让合唱队员一时难以适应或无所适从, 从而影响演出效果。 (3) 作为合唱指挥, 演出时一定要头脑清醒, 指挥动作要准确放松、美观大方、潇洒自如。因为只有指挥的坚定自信才能使整个团队心情放松、更有信心。切忌紧张、慌乱, 指挥动作僵硬、呆板。 (4) 演出的曲目必须是排练成熟的曲目, 否则演出就不会获得成功。

再有, 合唱指挥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除了学习好指挥法、作曲法、配器法、和声学、复调学外, 还要经常进行作品分析、视听练耳、键盘乐器等方面的训练, 不断充实声乐知识、掌握最新的音乐技术。古人常说, 功夫在诗外。合唱指挥也是这样, 要想当一名优秀的合唱指挥, 除了经常参加演出实践、不断地总结排演经验外, 还要不断地提高文学修养, 经常向其他指挥家学习交流, 只有这样, 才能出色地完成合唱指挥任务。作为一名合唱指挥, 如果没有时间系统学习, 那么就要尽量地多掌握一些各种音乐知识, 多看、多听、多学、多问, 多在排练和演出中锻炼自己, 这样也会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得到观众和同行的认可。

总之, 合唱是一种集体音乐艺术, 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集体性, 合唱团队的成员通过共同的艺术创造, 利用合唱发出的歌声, 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因此, 能否将合唱团员的合唱水平和智慧充分挖掘出来, 能否通过指挥的排练将合唱团员的声音和对歌曲的理解统一完整地表达出来, 能否通过指挥者对合唱作品的正确理解和技术处理, 通过与合唱者共同的努力, 将合唱歌曲完美地、鲜活地表现出来, 这是合唱指挥的任务和责任。“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高低, 是与合唱指挥紧密相连的。”而作为一名合唱指挥, 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责任时, 才能带出一支优秀的合唱团队, 并使合唱团队的整体演唱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就启示我们:教育为新世纪培养的应是具有高素质的, 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 把人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 使人的创造性充满了活力, 发展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师在富有创意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 从学生实际出发, 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 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 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 必须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实施的。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 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 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 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 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 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 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 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 培养思维能力, 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 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 四分音符唱一拍, 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 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 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 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火车汽笛声长, 汽车喇叭声短;猫叫声音长, 狗叫声音短等。其次, 通过海关钟楼钟声、电子钟秒针跳动声和机械快摆表秒针跳动声用来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四分音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 还须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 即有运动生理学、某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和对我国年龄段身体水平情况的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还必须懂得体育教学。因此, 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严重匮乏。

二、多媒体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优越性的思考

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使各学科进行了一次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大改革”, 各种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 它们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

1.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充分说明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多样化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运用信息技术能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 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最佳运动动作”的全过程,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讲授短跑的起跑动作时, 播放一些重大比赛100米起跑的录像, 让学生先对起跑的动作有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再通过播放起跑动作的慢动作、分解动作详细学习起跑的各个细节, 使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正确动作, 比单纯的教师讲、学生练效果要好得多。

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情感对人的认识起着刺激作用, 丰富的情感是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基础, 对于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 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传统的体育课只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过程, 而多媒体教学所传递的信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 让学生通过演示去了解事物的形象、声音、变化和发展过程而获取信息, 从而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能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感知的对象。例如, 讲授短跑动作之前, 播放一些重大短跑比赛的场面, 迅速地把学符和八分音符, 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 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 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 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为巩固已学的概念, 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 让学生按一定节拍的规律朗诵出来。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 就可以将二分音符分别显示在黑板上, 从而也完成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转换。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感到新鲜、有趣, 而且学得透、记得牢。

又如, 在教五线谱唱名时, 为了使教学更形象、更具体, 我请了几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分别充当音符的do、re、mi、sou和la, 并告诉他们各自的家住在几线几间上。接着提问:“谁最高?”下面回答:扮演“la”的学生最高。于是, 我指出:由于la住的最高, 所以这个唱名也最高。这种教学形象、直观, 加之听觉与视觉的统一, 学生不但加深了对“音高”的理解, 同时也提高了学音乐理论的兴趣。为进一步掌握已学的唱名, 我在演奏音符的同时, 要求扮演音符的学生将听到的音高按先后顺序迅速排好, 并在线谱上找到各自的“家”, 同时唱出唱名, 唱准音高。我还让学生们将学过的节奏和唱名进行组合, 让他们自行创作出许多不同节奏型和乐句。这样, 不但使学生们活跃了思维, 训练了大脑, 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

再如, 教律动时, 以往总是“教师编, 学生做”这种机械式模仿, 束缚了学生们的手脚和大脑。我在教学中打破这个常规, 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 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在课堂上, 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地去表现自我, 这既有利于自信心的树立, 也利于良好个性的培养。有一次, 我让学生们给歌曲《小雨沙沙》编排舞蹈动作, 全班几十个人编了几十个小舞蹈, 尽管有的大同小异, 有的动作也欠优美, 但我还是表扬和鼓励了大家, 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心血, 他们自己的“作品”。

作为教师要精心地耕耘和栽培, 让孩子们幼小心灵中播下的创作种子得以生根、开花、结果。

(盐城市建军路小学)

生带进一个紧张而又向往的氛围之中,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入情入景, 学生能很快了解短跑技术的全过程, 并且乐于学习和参与其中, 效果自然比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过程更优越。再如, 教广播体操时, 通过图片、录像、录音等信息技术媒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可先让学生观看录像, 在录像直观的情境中, 了解广播体操的完整动作, 然后分解教学每节、每个动作, 或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学做每节动作;整套体操教学完成后, 再让学生观看完整录像, 与录像中正确动作进行对比, 纠正错误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套广播体操。

3.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 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启而不发时, 当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处需要学生理解掌握时, 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讲授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动作时, 因动作较复杂, 可播放一些重大短跑比赛的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录像, 让学生先对起跑的动作有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再通过反复慢放、分解动作, 使学生看清整个动作过程。这样, 各细节动作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清晰, 也就使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得到淡化, 学生能很快掌握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动作, 无形中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8.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八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 师生关系 教育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沟通的过程。下面笔者将针对情感教育现状、重要性及实际教育方法做简单的分析。

一、初中英语情感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对教育也不例外,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就是最好的体现。在新课改的倡导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不断改革和尝试中得到完善,但情感教育方面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教师较少进行深入的研究,实际教学中也缺乏成效。探索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用以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效率,是英语课堂的新需要。

二、初中英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作用

1.提高学习英语主动性及积极性。

2.有助于初中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

3.增进师生感情,建立信任感,提高学习效率。

4.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通过语言学习拓宽视野,开阔思路,锻炼思维逻辑,增强沟通能力。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教师的多角度情感评价

鉴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中,他们渴望得到肯定及赞美,这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因此教师的语言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有效的评价是情感教育的关键一步。教师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表扬,不仅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及热情。例如:在课堂回答时,回答正确,用“Good.Outstanding.Interesting.Good job.Im glad to hear that.Very nice.Fine.”等及时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回答错误,可以用易接受的委婉表达:Dont be nervous. Would you like to think it over? Work harder. It is very simple.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或在作业批改中运用评语交流:It doesnt matter!You can continue to try. I believe you can. Your handwriting is wonderful!Can you pay at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 Failure is mother of success. Try again and again,and you will catch up with others.

2.构建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的重要保障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受师生关系的直接影响,教师应该主动地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互相尊重为前提,在沟通和交流中增强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将情感教育融入英语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教师课堂用语注意措辞语气,避免命令式语气,如:Would you like to...?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Would you please...?等等,用以建立信任感、亲近感;同时避免说“No”,以减少学生的挫败感。

3.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及语言环境

保持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的情感环境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可。作为日常交际语言,英语学习需要实践沟通,而沟通则是情感交流的体现,不仅需要课堂氛围而且需要必要的语言环境,教师应在课堂及生活中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以积极的情感营造整体的英语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并且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或者微笑等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肯定和支持,这样学生可以得到情感的愉悦,获得心理的满足,进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英语的动力。

4.将英语融入学生生活

教育以爱为核心,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高尚理念。教育是一个过程,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上,情感教育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教师以自己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英语作为交流语言,在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才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用英语打招呼,要求学生“say hello to me”,课余交流利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沟通等。

四、结语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综合素质、提高英语质量的关键所在。英语教师要把情感教育真正融入日常教学,与学生双边活动,深入学生生活,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英语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富于情趣,才能更有效地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杨桂芳.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王成玉.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9.在情境中运用古诗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复习小学阶段学到的古诗。

2.在一定的情景中恰当地运用古诗,使语言增色。3.复习,积累的古诗。教学过程:

一、古诗接龙引趣。

师:大家喜欢背诵古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古诗。游戏规则:第一位背第一首。以此类推,不能重复。

二、感叹古诗运用

师生对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古诗语言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可以这么说:(出示)

春雨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冬雪时,我们吟: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春节时,我们吟: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雷点点迎新春。中秋时,我们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时,我们吟: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送别时,我们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伤感时,我们吟: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激昂时,我们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

有多少诗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畅谈古诗运用的感受。

师:古诗伴我们进步,古诗促我们成长。

我们现在积累,一方面是为了吸收古代灿烂的文化,一方面还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请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稍微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迅速解开了。

师:读了运用古诗的两段话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两段话,正如大家说的,一用上古诗,或是增加了丰富的表现力,或是增添了文采。其实我们也可以试试。

四,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一)、选择填空。

第一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要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啊,怎舍得霎那间的别离。“

”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我们语文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来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第二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了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凄然泪下,“

”。

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此景象真可谓是:“

”。

第三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到了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岩石的棱角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使我想起:“

”。

梅,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数不胜数了,“

。”就是一个例子。

(二)、运用古诗。

1.小组合作,用一段话,描写画面,并运用古诗。

2.学生反馈,修改提高。

(三)、自我创编语言环境运用古诗。

师:小组合作时,我们能根据画面情景描写,现在我们用提示的古诗,进行创作。

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欲穷千里目,更深上一层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提示:也可以运用其他的诗句编写一段话。

10.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十

三村小学 黄薛灯

教学目的:

1、与学生一起分类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古典诗词。

2、指导如何合情合理地运用古诗词,使语言增添色彩,以提高作文质量。

3、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瑰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如何合情合理地运用古诗词,使语言增添色彩,以提高作文质量。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感悟古诗运用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瑰宝,古诗语言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

春节时,我们吟诵——(生)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雷点点迎新春。中秋时,我们吟诵——(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诵——(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还有多少古诗名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有多少古诗名言促使我们勇往直前,你们能吟诵几句吗?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畅谈运用古诗的感受

师:古诗伴我们进步,古诗促我们成长。我们现在积累古诗,一方面是为了吸收古代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其运用于我们的作文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出示两则运用了古诗词的习作片段)

师:读了运用古诗后的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1、填古诗

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

我做事情拖拖拉拉,每天晚上做家庭作业总是要拖到九点钟才做完,爸爸看了直摇头。他在我的书桌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____”,提醒我做时间的主人。

2、根据画面的环境运用古诗(1)(出示两幅画面:月亮、小草)师:看到画面,你的脑海浮现出哪些诗句?(2)师:你想起了哪个生活情境?小组合作,试用一段话描写画面,并运用诗句。(3)学生反馈,修改提高。

3、自我创编语言环境运用古诗

(1)师:小组合作时,我们能根据画面情境描写。现在提高一点要求,看看能不能自己说一段话,用上古诗句。(出示诗句)

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交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励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师:写作时,可以运用老师提示的诗句,也可以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诗句。如果有困难,可以与同学讨论。

(2)学生反馈,修改提高。

四、总结收获,诵读名句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那一首首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字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爱上古诗词,愿意主动地去吟诵、积累,并加以运用,愿同学们个个

都能妙笔生花。

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是不是在每个晴朗的夜,这样明亮的月亮都在对着我们微笑,只是我们将它遗忘?

月亮呀月亮,你把皎洁的光耀洒向大地,为行人照亮回家的路。月亮你就是一位妙龄少女,光洁、娇美的面容映在人间;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永远把慈爱的光辉洒向大地。

天空中的月亮弯弯地,像弯弓,我想:快到中秋节了,远方的亲人不能和家里人团聚,该多么遗憾啊!,我不禁想了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春天的小草真绿啊,那翠绿的颜色,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似乎每一篇小草上,都有一个心的生命在颤动;春天的小草真强壮啊,挺着胸脯,像一位帅气的士兵。

草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被践踏、被冻伤,它仍与泥土紧紧贴在一起,期待着新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是它生命力的写照。

11.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多媒体技术 运用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并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学属于一个特殊的领域,在融合了多媒体技术之后具有突出的特点,也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初中阶段的学生贪玩、好奇心比较重,动手能力和表现的欲望都比较强,渴望获得课堂的参与权,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学生被动、机械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基本上很少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从而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打破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实现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近距离感受英语语言魅力的环境,逐渐消除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把 “要我学”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练习和强化,初中英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把多媒体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英语对话和故事,给学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就是学生获得提升的过程,还可以帮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源上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初中学生的共性特点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表现欲强,尤其乐于接受像多媒体这些先进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组织和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实践

(一)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掌握丰富的多媒体技能。

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效果更好的发挥出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就势在必行。学校领导要保持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定期把学校全体老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不仅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方面,重点在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一些教学经验交流活动,选拔一些多媒体技术较强的教师作为典范,让老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提高专业素养。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课堂,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语言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例如课前播放动画、视频、英语故事等。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会发现情境中的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便可以增强。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预备篇《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一节时,老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英国人见面互相打招呼的视频,视频中最好涉及到多种问好的方式,迅速把学生带入到英语情境中,很自然的导入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突出英语学科教学的重点。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比较生动形象,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无法相比的。一般而言,初中学生对英语单词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程度还比较低,在学习稍有难度知识时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动态的向学生展示单词的含义以及记忆方法,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记忆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英语中有关方位的介词时,由于单词数量比较多,学生很可能不能全部记住或出现混淆的情况,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对图片的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还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不能改变的,初中英语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把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着重展现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还要尽量与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日益成熟,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教学效果得到了老師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赖于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声音、图像和动画的结合,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即使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出学习英语的热情。

结语:综合上文关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探讨,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为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初中英语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掌握更多的多媒体技术,并把他们应用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从学习中发现快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登建.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2]吕多新.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

12.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篇十二

一、体育游戏的显著特点

(一)娱乐性

体育游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具有游戏娱乐性的特点。参与游戏的人可以自由选择,氛围比较轻松,参与者没有心理压力,可以在精神非常放松的情况下参与锻炼,并且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二)竞争性

我们知道,很多体育竞技都是由体育游戏演变而来,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也具有竞争性的特点,虽然不如竞技体育那么激烈,但是仍然需要学生具备勇敢无畏的心和一定的体育技能,对学生的智力、体力、灵敏度等都有所考验,也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

(三)运动性

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游戏方式,体育游戏和智力游戏有着很大的区别,它要求学生在运动中开展游戏,将枯燥的体育训练内化在体育游戏中,让学生在愉悦中进行身体锻炼。体育游戏运动性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游戏不仅能开发学生智力,也能锻炼学生身体的灵敏度,增强学生体质。

二、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动力与源泉,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没有兴趣,学生就会觉得体育教学枯燥无味、体育活动机械呆板,从而会对体育教学与活动产生排斥与抵抗心理,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利于学生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养的提高。而将体育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游戏轻松自由的形式使得原本枯燥的体育活动更加富有趣味性,这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更能激起初中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而且能够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

(二)开发学生智力

体育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在体育学科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向学生机械地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体育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实现寓教于乐,而且极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在体育游戏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会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体育游戏,在这样的体育游戏中实现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密切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初中生正处于情感、认知等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发展。体育游戏活动集趣味性与娱乐性于一体,这使得体育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游戏中快乐地玩、轻松地学,在玩中学,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真正地感受到了体育游戏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更能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体育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化发展。

三、体育游戏的运用原则

(一)游戏的实用性

游戏是为体育活动服务的,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本身的实用性,要与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要以特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身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提高体育游戏活动的实用性,让体育游戏更加贴近学生的身体水平,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来。在设计游戏前我们要深入研究学生,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全面了解,深入把握初中阶段的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使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使体育游戏活动更具针性性、科学性与实用性。

(二)运用的时机性

虽然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但是却并不可以随意运用,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来科学合理地选用游戏,把握好运用的时机,在最为合适的时机运用,这样才能让游戏成为体育活动的亮点,成为学生所喜爱的重要活动。如果不分时机,乱用一气,只会成为教学的干扰。对于一些枯燥无味的运动项目,我们可以运用体育游戏活动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改变枯燥、单一而机械的训练,这样更可以激起全体学生参与的激情,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中来,更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游戏的安全性

体育游戏活动需要在室外进行,有时还需要借助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此我们在设计与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不要对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因此不管是游戏活动的设计还是游戏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教师用心,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游戏前要向学生讲清游戏活动的规则,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四)游戏的多样性

游戏是学生最爱的活动,但是单一的游戏活动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心生厌倦。我们不能只是运用一种游戏,而是要为学生设计更为丰富多样的游戏,如娱乐类、竞技类、合作类游戏,让体育游戏活动常更新,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不同的刺激,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

上一篇:改革政府--读书笔记下一篇:2010年工作考核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