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评课

2024-08-15

近似数评课(精选2篇)

1.近似数评课 篇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顺河镇艾口小学

马兆青

时军生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与学生交流亲切自然,亲和力强等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各教学环节清晰呈现:专项训练、交流展示、自主练习、自主总结、拓展延伸。

2、在处理“一共捉了多少只龙虾?”这个问题时,先引导学生找出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的两条信息,这样做指向性很好,为学生以后解决复杂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学生做完自主练习后,让学生进行组内评价,这一点也很好,有助于学生正确、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自己与他人。

时老师这节课的有点很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下面谈几点困惑和建议。

1、在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龙虾?”这个问题时,让学生上台板书竖式,而没有进行计算,这么做的目的什么呢?是不是可以和计算连在一起,让学生写完计算的过程,然后再进行评价。

在让学生对这位同学写的竖式进行评价时,时老师说了一句引导性的话:“先找毛病。”我觉得这句话是不是最好不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先引导学生找出同学之间的闪光点,再找缺点,是不是更好一些。而且时老师最后把学生写的这道竖式擦了,我觉得这样做不妥,既然我们让学生上去写了,还是留下更好些吧。

2、在计算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时,“先算十位”和“先算个位”的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我觉得还是引导学生采用“先算十位”的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3、拓展延伸环节:想一想,水果代表几?我建议把要求定的更细些:每个水果代表一个数字。如果不这样要求,第二小题的十位:香蕉+6=菠萝,就有可能会出现菠萝代表一个两位数的情况。这道题也可以做为课外研究来处理。

2.近似数的评课稿 篇二

今天,我听了鹿老师上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求商的近似数》这一课后,有以下的收获。

教学设计符合理想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作好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在易接授知识信息的最佳时间内,快速而简捷地进入新课学习。

1、让学生知道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让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会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板块的精心设计并不意味着教学的定格。教师在设计中尽量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现教学的开放性,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地表达不同的见解,提出个性化、创造性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使他们有旁逸斜出的机会,经历错到对的过程,从中体会教学思考的乐趣。

3、教师的点拨适时到位。当学生发现除不尽的时候,教师说明实际计算钱数时,有时只算到“分”,使学生明确,算到“”分”,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陆晓明老师评课:

鹿老师在《商的近似数》这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目标制定明确、具体,切合教学实际,自学指导的提出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能充分自主学习,能在教师有效地指导下,进行思考、实践、发现新知,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明显。

在辅助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直入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进行有效地指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用填空的形式,“看( )位进行四舍五入,表示计算到( )”直奔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需要重点指导学生看书的地方,这样的设计为进行有效地自学奠定了基础。不足的地方是在第三个指导中“怎样得出1.62元的”似乎有些局限,是不是能说成“怎样得到近似数的,是看( )位进行四舍五入的?”学生思考的范围会更广的。

刘华锋老师评课:

鹿老师在“后教”环节,教师仅用了6分钟的时间,分配合理,保证了后面巩固应用环节有足够的时间。不足的地方是教师指名学生板演时,应该让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主要是有错误的学生进行解法的平行比较,这样更容易发现问题。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己说计算过程,说一说自己在计算和取近似值后的感受,如,在近似值“1.62和 1.6”的取舍上,教师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的,应在比较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体会,感悟。在“解题关键”的提出上,也应靠后些,在学生计算了多道题之后,再去思考,由学生提出,是不是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上一篇:社保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生的班主任评语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