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2024-10-20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计划(精选8篇)

1.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一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计划范本2篇

小班舞蹈教师教学计划一

九月份:

标: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容:

a.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

根据幼儿步伐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游戏或律动,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十月份:

容:小跑步、后踢步、点步

标:根据舞蹈和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让幼儿能够在歌表演以及游戏中进一步体会各种舞蹈步伐的特点。

十一月份:

踮步、踏点步、小跑步

标:通过幼儿在对这三种步伐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十二月份:

容:模仿动作:打鼓,吹喇叭、小鸟飞、小兔跳、开火车、摘果子

标: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

一月份:

基本功练习-勾绷脚、地面压腿、一位练习、一位。

手位练习:兰花指、提碗、压碗、双晃手、单晃手、虎口掌、芭叶掌。

标:

1、训练幼儿手位的同时,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及动作韵味的培养。

2、加强幼儿地面形态动作的练习,要求幼儿学习正确的吸气、呼气。

小班舞蹈教师教学计划二

一、教学任务: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

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的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6、使学生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4、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二、基训:

1、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倒踢紫金冠,转的技巧,舞姿训练。

3、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成品舞蹈

1、学习广场舞、汉族舞、等。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基本内容

1、认识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民族舞蹈

2、形体舞蹈

第四阶段:展示

2.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二

能歌善舞苗族的人民在喜庆日子里都要举行歌舞盛会, 苗族舞蹈富有生活的气息, 汇集奔放、淳朴、自然于一体。若能将苗族舞融入幼儿教学, 不仅能激发幼儿创造力, 更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之情。

一﹑苗族代表性舞蹈概况

对于没有文字的苗族人民来说, 苗族舞蹈在其文化领域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苗族人民善于将自己的文化依托歌舞等形式进行传承, 形成了苗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的代表性舞蹈主要有, 反排木鼓舞、锦鸡舞、古瓢舞、板凳舞、芦笙舞。

(一) 反排木鼓舞

反排木鼓舞流传于贵州省凯里市的台江县, 从文化方面来说, 其舞蹈是为了祭祀祖先和节日时而跳的舞蹈。[1]从舞蹈的表演形式上来说, 舞蹈奔放、狂野、豪迈。反排木鼓舞是打击木鼓发出其声作为乐器, 人们可根据鼓点的节奏来跳舞, 舞蹈基本动作有九十度旋转、三百六十度旋转, 前后甩手、翻越、腾越、反跨转体等动作特征反映了苗族的祖先不畏艰险, 在挫折中勇往直前。

(二) 锦鸡舞

锦鸡舞的发源地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排调镇, 相传苗族祖先在战败迁徙的过程中, 锦鸡带他们找到这片希望的土地, 得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2]因此, 锦鸡在苗族人民的心中是吉祥物的象征, 每逢欢快的节日里, 苗族人民穿着盛装到规定的地点跳起锦鸡舞。锦鸡舞的舞蹈艺术风格以模仿锦鸡的动作为主, 伴随着主乐器芦笙的声音欢快地舞蹈, 轻巧的舞步, 就像锦鸡寻找食物, 舞蹈者两膝同时颤动, 手放于两侧, 手指往上俏, 悠然摇摆。

(三) 古瓢舞

古飘舞发源地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的送陇、雅灰两个村及其他相邻的苗族村寨, 古瓢是一种古老的乐舞, 苗语叫“给哈”。[3]古飘舞表演形式为男生拉奏古瓢同女生一起舞蹈, 女生的动作是双手十指合拢, 手指分别朝下于小腹部位置, 跟随拉奏古瓢的声音在小腹前上下摆动, 类似抚摩小腹, 古瓢舞的文化内涵是对生殖的崇拜, 苗族人民跳古瓢琴舞的初衷是企盼民族兴旺发达。

(四) 板凳舞

板凳舞盛行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安龙县和兴仁县, 是走亲访友的之际, 酒后即兴而起的一种舞蹈, 舞蹈时舞者双手拿小板凳拍击发出的声音为主要伴奏, 因而得名板凳舞。舞蹈选择在平坦的坝子里围圈而跳, 每人各持两只小板凳, 基本动作是右脚先向外跨步, 然后收回原地, 再向外跨步, 同时双手击打板凳两下, 再以右脚为重心, 左脚向内、向前点一次收回再点一次, 双手板凳也击拍两下, 重复三次, 向右边方向转一圈再拍打一次板凳, 又向左边的方向转一圈拍打一次板凳。

二﹑苗族舞蹈对幼儿舞蹈教学的价值分析

幼儿舞蹈的年龄跨度一般为3至6岁, 好动、思维简单、情绪落差大、动作协调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弱是这一时期幼儿的普遍特征。针对这个年龄段的特征应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模仿能力, 又要加强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传统的舞蹈教学题材样式单一,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缺乏训练, 苗族舞蹈的引入可以填补这个漏洞。

(一) 在舞蹈教学中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

当前幼儿舞蹈教学课程过于单一性,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只知道单一的为了动作而动作, 没有了解其舞蹈的内涵。通过融入苗族舞蹈, 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模仿力, 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例如, 《锦鸡舞》的授课教师可以先把锦鸡带领苗族人民寻找家园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让学生们模仿锦鸡寻找食物的动作, 悠然漫舞的情节, 然后再教学生们正确的动作和舞步, 加上动听的芦笙乐器伴奏。这样的一次舞蹈教学不仅符合幼儿喜欢听故事的胃口“投其所好”训练其思维能力, 还能完成舞蹈教学的培养任务。

(二) 培养幼儿的自主创造和想象力

苗族舞蹈有丰富的着装要求, 在幼儿学习苗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给学生们观看相关苗族服饰和舞蹈的视频, 向孩子们展示苗族华丽的服饰, 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幻想如果是自己穿这个服装在跳舞, 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以这样的方式去教学, 既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又能增加幼儿的想象力。

(三) 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陶冶民族团结的情操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 苗族的历史文化都是以代代口传的途径保留下来, 从我国的发展形式上看, 城市化发展趋势严重, 在许多苗族聚集的地方, 很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打工, 而家里就剩下老人和幼儿, 民族的文化也即将面临失传, 所以, 将苗族优秀民间舞蹈容入幼儿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幼小的观念里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三﹑苗族民间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的路径构想

(一) 为幼儿创设苗族舞蹈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学习舞蹈的教室内, 可以布置一些苗族的百皱裙、牛角杯、银项圈、银帽, 服饰等, 让幼儿去接触实物, 戴一戴银项圈, 拿一下牛角杯, 穿着百皱裙, 以这样的方式去吸引幼儿的学习苗族民间舞蹈的兴趣, 同时收集一些苗族舞蹈的图片在墙面上分类布置让幼儿感知苗族舞蹈的魅力。

(二) 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安排舞蹈内容

苗族人民以歌舞抒发情感, 以歌舞体现生活劳动, 丰富多彩的苗舞类型为幼儿舞蹈编排提供了不尽的资源, 但并非每个舞蹈都能适合幼儿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工作者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寻找适合幼儿的苗族民间舞蹈题材进行加工提炼。例如可选取动作难度不大并且比较形象的舞蹈锦鸡舞、古飘舞、欢快的芦笙舞、板凳舞等作为尝试。例如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身心特征, 针对《板凳舞》的教学定做适合幼儿用的小板凳使幼儿拿起小板凳时不为板凳的沉重而失去学习舞蹈的兴趣, 《芦笙舞》的教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圈, 拿起小芦笙边吹边跳。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苗族舞蹈主题活动

在主题活动中, 教师应针对活动主题让幼儿采用多种方式体验和表达特别是采用音乐舞蹈来表现内心的情感, 鼓励幼儿努力的去表现主题素材。除了舞蹈课程教育的各种内容外, 还可以精心设计以苗族舞蹈为主体的课间操内容, 如《反排木鼓舞》它鲜明激烈的节奏可以使幼儿精神的换发, 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

结语

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亟待妥善处理的问题, 在幼儿舞蹈教育过程中融入民族特色的舞蹈内容, 加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对于我们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苗族是一个善于把自己的文化融入舞蹈进行表达的民族, 通过研究苗族民间舞蹈可以把握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摸索出一条幼儿舞蹈教学与传统苗族舞蹈相结合路子, 实现幼儿教育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双赢。

关键词:苗族舞蹈,幼儿教育,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龙朝晖.台江反排木鼓舞蹈艺术考察[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1) .

[2]欧光艳.浅析贵州苗族原生态舞蹈“锦鸡舞”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 2011 (14) .

3.了解幼儿舞蹈教学与舞蹈创新 篇三

一、了解舞蹈知识

舞蹈知识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方式与能力特点在舞蹈中反映,我认为:“幼儿一开始就具有模仿的本领,模仿就是学习。幼儿模仿能产生表象,是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而模仿又恰恰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方式。”如幼儿在舞蹈中模仿小闹钟摇摆的自由形态,在模仿小闹钟动作中体会“时间再走”的感触,明白人要懂得珍惜时间。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幼儿舞蹈绝非是模仿性舞蹈。只有在模仿中纵向深入,取其精髓,幼儿舞蹈作品才可能是对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

例如,幼儿舞蹈《飞呀飞》描绘了一群由小姑娘演变成的翱翔在天空自由自在的小鸟。该舞蹈以爱为发展主线,既表现了小鸟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表现了小鸟们相亲相爱温暖的画面。既表现了幼儿细微的观察力,也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舞蹈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内涵。

二、体会舞蹈生活情趣

幼儿舞蹈源于生活,很熟悉的一段话。那我们要怎样让幼儿舞蹈源于生活呢?首先,它需要通过精心的选择、提炼与组织,采用比拟象征的手法,把生活动作典型化,形成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在平日教学时,要引导幼儿根据有趣的形象动作想象出这个动作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让幼儿根据某一动作想象这是表现雨天戏耍的情景,还是过小溪时那种踩在石头上小心翼翼的心情等等,逐步吸引幼儿共同参与舞蹈的创作。

三、丰富舞蹈幻想性

幻想性通常是幼儿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是幼儿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够发挥幼儿想象力。在舞蹈中,她们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小超人等等。幼儿在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直接表露想象的特点,这正是幼儿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因此,教师应该用心的去感受生活,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尽可能激发出幼儿无限的想象力。

例如:幼儿舞蹈《时间快跑》很直观的体现出幼儿的表现力,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表现时间快跑。教师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传授给可爱的孩子们,告诉她们怎样表现生活当中看到的时钟,让孩子们幻想一下怎样用舞蹈动作表现快跑这个词。同时通过这个舞蹈的形式告诉可爱的孩子们在生活中要懂得珍惜时间,要懂得与时间赛跑。这样孩子们通过感受生活,通过丰富的幻想让幼儿打心底里喜欢舞蹈,从而感受快乐。

四、舞蹈教学核心部分—创新

在以往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应挖掘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这些需要在舞蹈创新教学中进行尝试。当今的幼儿舞蹈需要不断求新,寻找有新意,富有时代气息的。这样的舞蹈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所以舞蹈编排的核心部分是创新。就此,我们就围绕创新谈谈以下几点:

1.通过兴趣进行幼儿舞蹈创新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情绪状态。兴趣就像是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想着怎样提高幼儿的兴趣,从这些微小的细节中,老师们才能从孩子的点滴行为中找到灵感。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目标上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2.通过人物模仿进行幼儿舞蹈创新

我认为,人善于模仿是本能,在任何舞蹈中,如果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的可能。幼儿模仿力的提高来源于我们老师们在生活中点滴的训练。从以往我的教学经验来说可以简单的从人与物的模仿开始训练。训练一定程度后就从人物神情着手,一步一步加深难度。老师们就从幼儿训练中捕捉幼儿的新颖神情,从而去开拓新的构思,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找到新的亮点,所以我觉得模仿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

3.通过选择教材进行幼儿舞蹈创新

选用适合幼儿年龄段及幼儿具体情况的,具体教育性、代表性、兴趣性的教材。在选择教材时,要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幼儿情绪的教材。例如:舞蹈《找朋友》,幼儿对此歌曲熟悉,从歌词中理解,让老师不断的潜心研究小朋友们在做这个游戏时的动作、神情,提取可用的素材,让幼儿通过表演受到启发,陶冶幼儿情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4.通过情感交流进行幼儿舞蹈创新

人是感性的,对于幼教来说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老师们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应该可以表现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在平日的教学中,孩子们给老师们一个甜甜的微笑就足以让老师们甜得像蜜。因此,老师们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和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结语

4.幼儿小班舞蹈教学活动设计 篇四

【活动前评析】

舞蹈《千手观音》是一个由壁画产生灵感,从而将静态艺术转变为动态艺术的创作,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让人赏心悦目的节目,不管是舞台的布置、灯光、服装、饰品还是演员优美的舞蹈动作,都给人带来一种震撼美。特别是舞蹈中的动作造型更是有利于大班孩子主动的参与,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受到熏陶,唤起孩子好奇心和表现欲,引起共鸣。由于参加表演的都是残疾人,他们克服了种.种身理上的困难经过三年的反复编排和排练,共同努力的集体团结合作精神,更是值得孩子们学习。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古典舞蹈,初步感受舞蹈中的美。

2、探索舞蹈动作的特点并尝试多人合作表现舞蹈。

3、体验欣赏合作表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千手观音》碟片、多媒体。

【活动过程实录】

一、初次欣赏舞蹈,感受舞蹈的美。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请小朋友看一看、听一听这段舞蹈什么地方美?

幼儿观看舞蹈片段。

师:刚才听小朋友边看录象边说,好多人都看过了,这是《千手观音》,春节晚会上的舞蹈。美吗?哪些地方美?

幼:手的动作

师:初了动作,还有美的地方吗?

师:你觉得他们穿得服装美吗?还有美的吗?刚才我们看到他们身上一会是红的,一会是绿的,那是什么美?

幼:灯光美。

师:那你们觉得音乐美吗?

小结:我们看了《千手观音》的舞蹈,发现这个舞蹈的动作、服饰、灯光、音乐、道具都非常的美。

二、再次欣赏舞蹈,探讨舞蹈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

师:我们再来看一遍,你觉得这里有哪些好看的动作?你最喜欢哪个动作?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动作做给小朋友看看?

幼儿“兰花指”并示范动作,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师:我们小朋友来试一试、学一学他的动作。

师:我看出来了,好多小朋友都想试一试,现在就请小朋友到前面找个空地方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教师:老师现在要考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只能看到一个人的脸,而能看到很多人的手呢?

幼儿议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这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队伍很整齐,很直,象一条线,但是他们手的位置不一样,有的手低,有的高,还有的更高。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一遍我们要看他们的手有哪些神奇的变化?播放录象,在有手部动作造型的地方暂停:这些手的动作象什么?

幼儿依次欣赏一只手、两只手的动作。

师: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人在跳舞?(21人)。他们的动作一样吗?象什么?

幼:像打开的翅膀;像半圆形;像打开的扇子;像转动的风车。

三、幼儿分组,尝试多人组合表演舞蹈,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我们又欣赏一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请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个人)做四手观音。

师:两个人难不倒,三个人怎么样,再找你的好朋友试一试。

幼儿尝试。

师:只能看到一张脸,6只手。三个人的手有高、有低。

播放音乐,幼儿尝试五个人合作跳舞。

师;老师准备了一个小道具,请第一组的小朋友来表演。

欣赏第一组的小朋友表演,教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做了一个什么造型?

师:刚才我们做了五人一组的观音,现在我们按照刚才进教室的队伍(一条直线)站好,面向大镜子一边看一边跳。

5.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 篇五

活动名称:毛毛虫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2、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能在音乐中快乐地舞蹈。

3、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毛毛虫跳舞。

4、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能在音乐中快乐地舞蹈。

活动的难点: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毛毛虫跳舞。

活动准备:音乐、毛毛虫的头饰、叶子、蝴蝶的翅膀。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角色导入(自己是蝴蝶,小朋友们是毛毛虫)师:我可爱的宝贝们!来!转转我们的小脑袋……展展我们的小胸……伸伸我们的胳膊……踢踢我们的小腿……扭扭我们的腰……最后扭扭我们的小屁股……伸个懒腰!恩,真舒服_____!(课前热身)

2、引导幼儿了解生长过程

师:妈妈把你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你们开心呀吗? 幼:开心!师:现在宝贝们都和妈妈长得不一样。那只小虫虫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我们还没长大呢…… 师:那宝宝们怎么才能长大呢? 幼:各抒己见

3、出示成长图片,帮助幼儿了解

师:请小虫虫们仔细看,你们到底是怎样长大的?

4、教师小结:

卵→蚕→(小、中、大)→蛹→蛾→卵

二、欣赏音乐

1、师:咦?是什么声音?

2、幼儿欣赏

师:宝宝们,觉得刚才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你能听出什么? 幼:开心,快乐……/像一个故事

师:原来宝宝们的感受这么多啊!那我们再来听一次音乐。这次啊,妈妈要和着音乐给你们讲个故事。

师:当你们还是卵的时候,你们使劲地摇晃自己的身体,可就是动不了。于是你们累了,便香香地睡了一觉……当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能动了,你们变成了一条条很小很小的毛毛虫……你们想快快长大,和妈妈一样。所以拼命地吃叶子……慢慢地,长啊长……长啊长……终于,你们长大了!你们长大了,便好开心!扭扭圆圆的身体跳起了舞……跳累了,你们就又要睡一觉……为了安全,你们便钻进了茧里,变成了蛹……过了一段时间,当你们千辛万苦再钻出茧的时候,你们的身体两边已经长出了翅膀,变成了会飞的蝴蝶……于是,你们又开心的起舞了……

4、第三次倾听音乐,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初步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三、师幼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并示范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并示范

3、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提炼,加入一些难度不太大的基本功,穿成小组合。最后示范,再逐一分解教授给幼儿

4、集体练习

四、集体表演

五、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要召开文艺晚会了,狮子大王见宝宝们这么棒,便邀请我们去参加演出,你们愿意去吗? 幼:愿意!

师:那好!我们现在出发吧!

6.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 篇六

1、在音乐的伴奏下,愿意跟着教师学做小猫的表演动作。

2、有爱整洁、爱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尾巴人手一份。

2、课前学习歌曲《小花猫照镜子》。

观察记录: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对着镜子照一照,看一看,并随意做一些动作,感受镜子反照的有趣性。等老师的舞蹈动作一表演完,各种姿态的“小花猫”出来了,幼儿条件反射地做出了相应的动作,有的将手指五指半屈学猫爪,有的在脸上来回地瘙痒着……姿态万千,正感受着小花猫的优美动作展现。学习舞蹈的同时,幼儿很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每一个动作,认真地观察着动作的变化性,跟着老师的乐曲的节奏做好每一个动作。“老师,小花猫也会这样。”“还有这样。”……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他们还不时地做出多种不一样的动作,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了活动气氛。最后,每只小花猫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心、欢快地舞蹈着,在舞蹈中结束活动。活动反思:小花猫是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它的许多生活习性幼儿都能逼真地模仿出来,小班幼儿的舞蹈动作要求也不高,因此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很积极,兴趣也很高,学得也很快,对动作的掌握也较完整。通过他们熟悉的动物动作模仿,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但由于他们受年龄的限制,在动作连续表现这一技巧上掌握还不够。

7.浅析当代幼儿舞蹈教学 篇七

一、幼儿舞蹈教学的教育目标

幼儿舞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 即将社会需求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结合, 培养幼儿其具有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健全的身心、开朗的性格、顽强的意志, 开发幼儿的智力和能力, 提高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锻炼幼儿的反应力和动作协调性, 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幼儿舞蹈教师只有明确这样的目标并不遗余力地践行, 才能让幼儿在舞蹈的世界里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健康成长。

二、幼儿舞蹈教学的任务

1.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艺术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大脑的一种定向探究反射机能, 连接着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当幼儿注意、了解、欣赏舞蹈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时, 就会对舞蹈产生兴趣, 感觉就会灵敏起来, 理解力也会随之提高, 并能主动探索认识它的方式和手段。此外, 幼儿舞蹈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也是确保幼儿保持兴趣的良策,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和专注时间, 恰到好处地变换教学形式, 让新鲜和好奇充满课堂, 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艺术情趣。

2.培养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

第一,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发展幼儿艺术才能必不可少的因素, 培养观察力是认识的第一步, 是获得知识、学习技能、进行思考的前提。处于学前教育期的幼儿好动、好奇、喜欢模仿, 教师要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入手, 使其通过简单的“看”来认识舞蹈, 从而感受这一特殊表现形式, 有目的、有选择地引领幼儿感知舞蹈。我们常说“手舞足蹈才是舞”, 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动作特征的观察能力。

第二,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组织教学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对幼儿舞蹈教学而言, 教师组织教学要贯穿课堂的全过程, 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 合理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注意力。例如在需要重点掌握的动作部分, 可以引入具体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同时, 教学要强调目标要求, 很多舞蹈动作既单一又辛苦, 这需要教师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想象, 变换授课方式, 完善教学环节, 做到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 培养幼儿的表现力。舞蹈艺术是以表现美为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 培养学习者的表现力无疑是重要一环。教师应以生动的示范、准确的讲解和动听的音乐素材实施教学, 展示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 所选用的音乐或伴奏应贴近日常生活, 帮助幼儿了解舞蹈形象、抒发艺术情感、激发表现欲望, 从而培养他们丰富的表现力。然而, 有很多舞蹈教师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了解, 忽略了幼儿对舞蹈的情感体验, 因此, 他们只注重让幼儿模仿舞蹈动作, 以学会“规定动作”为主要要求, 而忽视了帮助幼儿理解舞蹈的内涵, 如此一来, 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规范性和准确性, 不提情感体验, 单一重复的舞蹈动作容易导致幼儿厌倦, 并时常在学习中感到疲劳。

第四, 挖掘幼儿在舞蹈学习中的社会功能。幼儿舞蹈的社会功能是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 并从中挖掘幼儿的艺术潜力, 为培育一代新人打下基础。因此, 幼儿舞蹈教学要在训练形体健美的同时, 增强对幼儿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教育,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自信心和意志力。

三、幼儿舞蹈教学的常用方法

第一, 启发法。教师以符合幼儿身心的选材指导幼儿听一段音乐或节奏,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以提高舞蹈表现力。

第二, 示范法。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后, 要以富有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成动作, 再鼓励学生模仿表演。

第三, 练习法。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 然后让幼儿做动作, 采用全体练、分组练、个别练等练习方法, 并加以指导, 及时纠正错误。

第四, 分解、组合法。教师把舞蹈动作中的重难点动作分解成若干部分, 让学生先进行分解练习, 然后再组合完整。

第五, 观察、模仿法。教师先让幼儿通过观察来记忆动作特点, 然后由教师做具体动作, 幼儿模仿, 边看边模仿。

第六, 游戏法。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舞蹈教学, 从而增强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第七, 讲解、提示法。优美的语言促使兴趣的产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技巧帮助幼儿理解、感受, 使他们更到位地表达内容和感情。同时, 在遇到学生不会的动作时, 教师要及时提示, 帮助他们加深记忆。

8.幼儿园舞蹈教学研究与探讨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教学;特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也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幼儿园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幼儿学习舞蹈,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信心,还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水平,对幼儿艺术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性,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舞蹈学习的效果。

一、幼儿舞蹈的特点

具体来说,幼儿舞蹈主要具有直观性、模仿性和童趣性。

(一)直观性

舞蹈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对艺术形象的表达,在舞蹈的过程中,人们用视觉来捕捉舞蹈动作和音乐中的含义与审美,而幼儿正处于大脑生长的初级阶段,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善,无法像大人一样进行思考和表达,因此通过舞蹈的方式能让幼儿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感受世界、认识世界。

(二)模仿性

幼儿具有好奇心旺盛、好模仿的特点,他们处于乐于去光注周边事物并积极进行学习的阶段。他们常常模仿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也会学习小鸟、小狗的日常行为等。幼儿舞蹈动作的编排大多是从生活中出发,是对实际社会和生活的模仿,在舞蹈教学中,能够无形为幼儿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使幼儿掌握生活中的知识。

(三)童趣性

在一定程度上,幼儿舞蹈是孩子们的一种游戏,在玩乐的过程中,能够使舞蹈动作与幼儿的情感体验相联系。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体现着幼儿的童趣,给幼儿以快乐,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对舞蹈动作的学习。因此,幼儿舞蹈具有童趣性。

二、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舞蹈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是帮助幼儿走上人生轨道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如下两点:

首先,幼儿舞蹈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发育。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与成人舞蹈所不同的是幼儿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參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幼儿舞蹈教学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三、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方法

舞蹈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友爱、平等、快乐、轻松的氛围,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与积极性。

(一)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

教师的各种行为会对幼儿舞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幼儿心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情绪平稳、态度积极、心情愉快,营造轻松、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对幼儿教学成果的点评应以表扬为主,鼓励幼儿在舞蹈上的进步,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舞蹈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长的精心呵护,在练功的时候很容易忍受不了疼痛,无法坚持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坚持、吃苦能力的指引,当一个幼儿通过努力完成了舞蹈动作时,应给予表扬,并作为示范来指导其他幼儿。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全班幼儿的积极性,使人人争当模范,以获得教师的表扬。

(二)用丰富的情感引导幼儿舞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的情感和行为有着巨大的感染作用,和幼儿在一起的时候,教师应时刻保持笑容,用温柔的话语、积极的行动来化解幼儿的疑惑,使其获得舞蹈的感召,热情投入到舞蹈训练中,体会舞蹈带来的艺术感和美感。例如,在《花仙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丰富的表情、活泼的肢体语言表达出花、仙子、魔幻的感觉,并穿插游戏动作,引导幼儿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舞蹈动作上,教师的动作和语言中情绪的投入,将成为引导幼儿学习兴趣的关键,使幼儿可以随着音乐快快乐乐地变换动作,沉浸在愉快的舞蹈游戏中,从而让幼儿顺利完成舞蹈学习,并积极进行创新和改造,与其他幼儿共同完成《花仙子》的舞蹈学习和表演。

(三)用音乐调动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音乐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幼儿刚开始接触舞蹈时,可能受不了练习的苦,还有的孩子肢体不够协调,在学习的时候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起来有一点的痛苦,无法享受舞蹈带来的魅力。而音乐是幼儿们共同喜欢的、也是幼儿们熟悉的内,当幼儿喜欢的音乐响起时,幼儿会积极对其产生反应,并沉浸在欢乐、活泼的音乐海洋中。例如,在舞蹈教学初期,幼儿对舞蹈动作和教学内容没有接触过,不了解其中的乐趣,甚至觉得练功非常苦,难以坚持。教师应努力消除幼儿对舞蹈教学的抵触心理,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随着音乐随意舞动自己的肢体,并随着幼儿一起蹦蹦跳跳起来,让幼儿有一种仿佛身在游乐场的感觉。在音乐的感染下,幼儿会主动挥舞起自己的手脚,虽然不是规定的舞蹈动作,但也是幼儿一种情绪的释放。经过一段时间与音乐的亲密接触后,教师顺应音乐的基本节奏来使幼儿的动作符合音乐的节奏,进而演变成为舞蹈动作,让幼儿很自然地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从而顺利完成舞蹈动作的教学。

三、结语

轻松的音乐、活泼的舞蹈动作,是幼儿接触艺术、感受艺术的基础。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幼儿舞蹈教学有其一定的特点,我们应针对幼儿的心理水平和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在舞蹈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幼儿走入舞蹈的世界,使幼儿的身体和心灵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茂清.培养幼师生幼儿园舞蹈教学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18:8-10

[2]江玲.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10:46-47

[3]黄霞.谈幼儿园舞蹈教学规范化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202

[4]刘燕.如何在幼儿园的舞蹈课中展现出舞蹈的童趣性[J].新课程(下),2014,02:42-43

[5]陈海霞.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1,10:178-179

[6]喻力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09:71-73

[7]杨荔.幼儿舞蹈教学初探[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103-105

上一篇:负重,担当作文800字下一篇: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