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
1.佐藤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 篇一
学习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之
心 得 体 会
石小:张强
面对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学习对于从事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应是必不可小的一项常规性活动,特别是像我这样年龄偏大而知质不高的人,更是应该努力的学习,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个人剖析材料中我谈个人这个问题,对理论的东西我理解得不深也不透,但能对照结合实际的语言,我还是善于分析和借鉴的,下面就我本人学习“静悄悄的革命”之后,结合工作实际谈以下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教师,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佐藤学先生的“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漂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这看似简单的自然规律,却对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知识,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等这一系列的问题的提示,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格魅力何在,干嘛说教育好孩子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如果我们能与教室中每一员共同生活,如果我们能与一个个学生产生共鸣,那么,在师生和谐的课堂里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次,面对课堂,佐藤学先生给道出了要学会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特别指出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做冷漠做斗争的现象,应成为这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当得到学生发言
时,不只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是否合题,而是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不追求“发言热闹”,而要注重的是“用心地相互倾听”,在教学的过程我按此方法进行尝试,不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最有成效的是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成了举手抢着答的人选,我抓住了这些机会,定让他“如愿一场”,这样,“学”为中心的教学话题就逐步形成了。
第三,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我认为学生的“快乐”与教师所追求的“快乐”的涵义是不同的,书中对小林老师的说法我也认为很有道理:那就是“教室,锻炼我们的地方,专心听——锻炼耳朵,专心地观察——锻炼了眼睛,清楚地说话——锻炼了嘴巴,开动脑筋思考——锻炼了头脑。锻炼,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学生的“快乐”是在教师的精心教育下获取,就看老师怎样合理将教学设计到最佳状态,也就是怎样才能使学生“专心听”、“仔细的观察”、“清楚的说话”、“动脑思考”。而教师所追求的“快乐”是在学生获取快乐的前提下而获取。如果我们成天给孩子们打交道,我们的最终目标没有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教育就没有成功,何谈“快乐”二字呢?
第四,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高论都令我感动,可联系所任的班级的现实状况,佐藤学先生的对“教室里”的常见现象让我体会很深,那就是:“在扯着嗓门喊叫的教室里,在声音中都感到带刺的教室里,学生笼罩在自由放任或自暴自弃的气氛里。”要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是根本不可能的,“造成这种教室氛围的根源在于教师的应对。”我班的情况是较特殊,上期的情况发生就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思考,作为小学生都能选择自己的老师这一现象在我校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但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了自我的方法,而该班的学生的总体情况是同事们都基本了解的,而且有的老师还给了高度的评价。当然,我认为“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动力,因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而我以注重“倾听”,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立倾听他们对某一问题的自我认识,更倾听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样我们相互学习的关系就产生了。
最后,我对佐藤学先生的一段经典的归纳产生兴趣,那就是:在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室里,能看到身体放松,轻松愉快,毫不顾虑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和倾耳静听学生发言的教师,而在沉闷的教室里,看到的是学生笔直地坐着,面无表情,教师也是用生硬的姿势,硬邦邦的语言控制着整个教室,注意力一般只集中在讲课上,很少去关心学生思想的起伏波动与学生的想象产生共鸣。而相互学习关系的建立恰恰需要从教师用心倾听学生身体所发出的无声的语言开始。
【佐藤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推荐阅读:
关于完善我国刑法中累犯制度的构想09-09
关于学习的英文谚语06-27
古代关于学习的名言07-25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08-16
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08-24
关于学习考察的函10-07
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10-10
关于外出学习的报告10-26
关于学习的作文:学习中的原则08-28
关于学习的古代名言警句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