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

2024-08-08

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精选8篇)

1.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 篇一

当前我国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从内涵上可解构为三个层面:一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信念,从发展实践中把握文化发展前景;三是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合理的扬弃。可见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导向,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必然结果与目标所在。对中华文化自信,根本上推动了对中国理论、道路、制度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文化自信的建立使理论自信更富有引导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力、制度自信更有保障性。(必要性)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共十八大阐明了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是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的,这“四个自信”充分昭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信心,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是指导我们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有力指引和思想理论依据。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拿破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精神。如果说剑是经济军事方面的硬实力,精神便是文化软实力。从现实来看,缺少软实力的硬实力很可能缺少持久力;从长远来看,真正的强国最终是靠文化、价值观、制度文明这些软实力才能坐实,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多更大贡献,才能发挥其引领和影响作用。所以说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写过这样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而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要以传承优秀文化为重点增强文化自信。我们不应该抛弃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去盲目而疯狂的追求一些西方文化。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就辉煌,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而对于这么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继承和发扬呢。

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中国 梦”的内在张力 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二)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观念前提 一是解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冷落的需要。二是解决西方外来文化受到推崇的需要。三是解决主流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受到冲击的需要

(三)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的理性支撑 一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的需要。二是应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出现新变化的需要。三是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挑战和风险的需要

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文化观有所蔓延。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不忘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

文化自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核心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织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信仰体系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扩展,新一轮的文化冲击将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而文化自信正是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只有在准确把握自身社会本质以及社会发展阶段与方位,掌握自己所处时代特点,并以此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现实与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出发,选择适应与满足当下实践要求的文化观,才能应对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侵蚀。

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行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实现文化自立、自强,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现实基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坚定与增强。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源泉与必然行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对外来文化的模仿,也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文化是在不断实践基础上得来的,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创造与创新,才能实现对内具有凝聚力、规范力、号召力,对外具有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 篇二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 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全面向文化转向。我国国内学者也开始将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文本外的文化因素上。我拜读了文章《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 发现文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此提出一些见解。

2. 评析《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

提要:以芭斯奈特和勒斐维尔为首的文化派强调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对权力关系、赞助者、意识形态、主流诗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试图否定传统翻译观、翻译方法和翻译成果, 以支持翻译即改写或翻译即摆布这一命题。其实, 文化派夸大了文化的制约因素, 而且将种种制约因素归为一类进行论述, 违反了逻辑的矛盾律, 借此不可能总结出预测翻译现象和过程的规律。 (赵彦春, 2004:100)

从文章摘要中看出作者认为:“翻译文化派否定了传统的翻译观, 违反了逻辑的矛盾律, 不可能得出预测的翻译现象和过程的规律。”体现了他对文化派持否定态度。怎样证明他的观点?文化派是如何违反了“逻辑的矛盾律”的?到底什么是“逻辑的矛盾律”?

2.1 把握文章要义, 理清关键概念。

令我疑惑的是读完整个文章后, 感觉文章思维散乱, 论据不足以支撑论点。首先, 我没有找到作者解释的“逻辑的矛盾律”, 而且文中还出现了“逻辑的同一律”。文中也没有对两个专业术语进行解释说明。我认为既然作者要从“逻辑的矛盾律”上说明文化派的错误, 那么解释这些概念就是理所应当。如果理论依据交代不清, 读者怎么可能理解由理论依据推理出来的观点呢?因为作者没有解释这些术语, 让人无法理解作者所说的文化派违反了逻辑的矛盾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 矛盾律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又称不矛盾律。它通常被表述为A不是非A, 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在传统逻辑里, 矛盾律首先是作为事物规律提出来的, 意为任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具有某属性又不具有某属性。它作为思维规律, 则是任一命题不能既真又不真。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任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也就是要求人们在运用概念时必须保持概念的同一性。违反这个要求, 就会犯“偷梁换柱”或“混淆概念”的错误。 (史鸿敏, 2009)

2.2 深入探讨文章内容, 客观评判作者论点。

再仔细研读开来, 发现文中还存在着不少可斟酌之处。

首先, 作者在序言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说文化派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那么其积极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如果说有消极意义, 那么其消极意义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既然提出了问题, 下面就应该解决问题。按照通常的逻辑思维文章应分为文化派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这两块来进行阐述。但是作者却一反常态, 将文章划分为几个缺乏连续性的部分, 使文章整体结构出现逻辑上的不合理。

第二部分作者先总述其中心思想。文化派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 夸大了外部制约因素。摘要里作者写的是“逻辑的矛盾律”, 这里又写“逻辑的同一律”。那么这两个术语是指同一个东西吗?还是摘要里漏掉了“逻辑的同一律”?而且在第二部分中并没有分析文化派是怎么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只在这部分最后总结式地说了一句:“而他们关于外部因素本身的论述也是不无问题的, 体现为夸大事实和逻辑混乱两个方面。” (赵彦春, 2004:101) 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作者谈及逻辑的同一律。

其次, 第二部分中作者为证明文化派理论转向后对传统翻译研究的态度是完全否定的这一观点引用的两个例子不具典型性。文章写道:“勒斐维尔认为传统的规范方法长期以来阻碍了我们对于翻译的认识。” (赵彦春, 2004:101) 这句话并不能表明勒斐维尔对待传统翻译研究的态度是完全否定的。勒斐维尔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他所表达的是翻译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的“对等”, 而要同时考虑到文本外的制约因素, 从而能更全面地认识翻译。在“对等”一直成为翻译研究的重心的环境下, 勒斐维尔强调文本外的文化因素是有积极意义的。

1976年的卢汶会议标志着翻译研究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这次会议上, 研究多元系统理论的以色列学者和低地国家学者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一些学者第一次聚到一起, 提出翻译学学科的新定义, 拒绝了过去将翻译研究仅仅局限于价值判断的定位, 以及把翻译研究仅仅局限在文学研究或语言学研究框架内的做法。 (谢天振, 2008:282)

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文化派并没有完全否定文学研究或语言学研究, 而是说不要“仅仅局限于”文学研究或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内。《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实际上是曲解了文化派的观点。同理作者所举的巴斯奈特的例子也是断章取义, 不能够正确合理地阐述其所要表达的观点。通过这些所谓的例子, 作者提出了似乎有建设性的意见:“让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走出各自的象牙塔,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赵彦春, 2004:101) 这句话表明了作者认为文化派做的不是翻译研究, 而是文化研究。而事实上文化派并没有脱离翻译研究。文化派在作个案分析时是先从微观入手分析比较原文和译文, 然后从宏观上入手找出译文“不忠”原文的原因。所以文章合理的说法应是:翻译研究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 将语言层面上的研究和文本外的文化因素相结合起来研究。

第三部分, 作者孤立地分析文化派所研究的翻译的制约因素。作者从权利关系、赞助者、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四个方面分别独立的分析批评它们对翻译的影响, 切断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然而文化派的观点认为这些因素是共同影响和制约翻译的。作者的阐述显然有悖于文化派原来的意思。例如文中说:“赞助者并不是影响翻译与翻译传播的决定因素。”第一, 文化派并没有说赞助者是影响翻译的决定性因素。第二, 文中提到廷代尔在译介《圣经》时遭到当权派的多方阻碍, 不正说明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然则, 赞助者既会促进又会阻碍翻译过程, 只是一个制约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总之, 这些因素会制约影响翻译, 这是在研究翻译时应该考虑在内的, 但不是说译者就没有主体性和创新性。

2.3 总结

这篇文章是对翻译文化派所述观点的批评。作者并没有通过这篇文章强有力地证明他的观点, 在逻辑表达上也不是很清楚。诚然, 良性的学术之争是有益于学科的发展的, 可这种断章取义、曲解事实、妄加批评的做法就未免让人感到是为了批评而作的批评。文化派自然有它本身的缺点, 如理论概念不清。如果作者能够深一步地研究和界定这些理论或分析文化派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我认为会更有意义。

3. 结语

近些年来, 研究论文浩瀚如海, 科研论文大量涌现, 其中不乏对其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优秀论文。但是, 也有许多论文由于粗制滥造而存在着种种问题, 例如数据不准确、逻辑混乱、结论错误、学术不规范等。“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就应该具备批评性思维, 进行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强调思考和评析的阅读法。 (张新强, 2009) 要对读物进行分析、批判、选择、比较和综合, 既不因循守旧, 又不轻信盲从。在阅读任何文章无论是学术的还是非学术的, 无论是普通学者还是著名学者之作, 我们都应该批判性地阅读, 从而真正理解所读的文章, 并从中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282.

[2]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赵彦春.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20 (6) :100-104.

[4]史鸿敏.普通逻辑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5]张新强.批判阅读中提升自己[J].中国教师, 2009, (101) :9-11.

[6]Bassnett, Susan.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A].In Susan Bassnett&AndréLefevere (eds.)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C].Clevedon etc.: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123-140.

3.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高等教育体系 文化自信

1.引言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自内心的认同的价值文化信心,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其文化价值,又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因此这样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形成了挑战,所以研究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2.基础知识概述

2.1文化自信

根据本文查阅的相关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文化自信主要是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基础两方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对文化自信的内涵,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自然性、超生物性和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的机能。其次是对文化自信的基础的研究,按照资料来看,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觉,同时也是基于理性认识之上的精神成熟度的体现。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知识与伦理。所以在这里,本文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将文化自信界定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自信和理性审视。

2.2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生为文化自信的主体,其在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大学生在清晰的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予以充分认同和肯定。具体来说,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使得大学生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并对其深入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精髓和先进文化精髓。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可以积极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批判和抵制外来文化中的糟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尽可能的做到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统一发展。

3.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更好的让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真正做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人育人。具体来说,其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3.1有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民心所向是一切社会变革开始的源头,同时其也是整个国家政权巩固与否的风向标,而在这之中的文化氛围在而是对社会心理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因此从这点来看,如果要使社会的民心向同一个方向聚集、前进,那么在此过程中的文化则必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思想、理论的宣传地和发扬地,大学生是其宣传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度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体系中得文化自信是宣传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动力。

3.2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当前在世界上的的很多国家中,进行的政治的民主化和价值的多元化是不可抵御的时代潮流,因此自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适应潮流的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而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必将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出现易盲目跟从和吸收,造成价值观的扭曲,社会责任感的弱化,民族自豪感的消退等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在应对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3.3有助于大學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如果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进行自身修养的提升就需要正确认识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而关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修养的学习则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拥有积极上进的学习心态和优秀文化丰富的思想资源,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其拥有的文化自信可以更好的帮助其进行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的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论知识的动力源泉。

4.高等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分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对世界的标识。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的深入,目前逐渐的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大学生对物欲的强烈需求,使得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物质生活的抗压性比较低,虽然有时创造性十足,但其思维内涵虚无空洞。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部门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将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对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具体来看,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4.1积极提升文化鉴赏能力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同、信任,因此在本文看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增强自觉鉴赏的能力。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引导大学生分析、鉴别传统思想文化中哪些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东西,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是落后的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辨别我国社会所缺乏又能弥补中华文化发展之不足的东西。

因此本文认为各大高校要积极的引导其以虔诚、敬畏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并且用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进行系统的清理、批判、重释与重构,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树立文化自信。

4.2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担负着我国优秀文化的重担,其不仅是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传播者,更多的是作为引领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主要阵地,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其是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资产。其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在开展文化育人的工作必须要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办学目标和特色,通过对各个大学的准确定位、学科和学位设置、培养人才方向、服务社会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此来更好的形成具有符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的办学理念,进而增强广大师生的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4.3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品性

作为创新知识的场所,高等院校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科学的集散地。为此本文认为必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建立大学生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基本准则,引导大学生践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行为方式,同时积极的变革教学模式、采用相对灵活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增加更多讨论的环节,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此外要积极的改变传统的以“大课”授课的方式,限制授课时的班容量以增强更好的实际效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组织学生对社会的考察、调查、分析和思考,提高大学生对腐朽思想文化的抵制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并且给教师以人文关怀,提高其待遇,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

总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传承、建设和创新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建设和创新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其独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龚正华.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严莉莉.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的哲学透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商执娜,吴家琳. 奥林匹克文化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价值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S1:266+270.

[4]张秋辉.“三个自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弓民.高校育人过程中“三个自信”理论与实践融入的路径与方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86-89.

[6]畢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

[7]罗系数.课程文化自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8]周忠华.论核心价值观自信[D].上海师范大学,2016.

[9]北京电影学院 李博.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N].人民日报,2016-11-18007.

[10]郑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11]张洪冲,吴再生. 高职院校树立文化自信的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4:92-94.

4.试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和意义 篇四

试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和意义

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马克思哲学超越传统哲学的标志,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马克思哲学开启了一条由实践思维方式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道路,使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

作 者:屈光峰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14(4)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本体论思维方式 实践思维方式 现实生活世界

5.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 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信与文化的自强”的理解。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国,我们在行走”!在我看来,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三者的关系就如同:养料、土壤与种子的关系。自觉是养料,自信是土壤,自强是种子。为什么这样比喻呢?请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自强是自立图强的意思。文化的自强是指以个人、国家和民族为载体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是个人的自强;“神五”的破空腾飞是国家的自强;八年抗战中华夏子女的浴血奋战是民族的自强。

自强是炎黄子孙丰富华夏文化的动力。因为有了自强,才有了五千年历史的灿烂、四大发明的惊艳、水陆两丝绸之路的繁华,万里长城的雄伟、北京故宫的堂皇和敦煌莫高窟的辉煌!

自强是一粒种子,有了种子,才可能会有后面的满园芬芳。自信是文化发展的土壤。土地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立足之本,文化的自信亦是文化自强的根基所在。没有对自身文化足够的信心,就不会有辉煌的文化。文化自信源于历史深处。泱泱大汉、悠悠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因为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的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大力繁荣发展独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化。

自信也就是信自,相信自己。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明国,我们不相信它,那还能相信谁呢?

文化的自觉是文化进步的养料,自觉会帮助其茁壮成长。

自觉源于自我意识与自我觉醒。光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行,还得有去捡馅饼的意识。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对于现在的我们,就无异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然而,网络小说的漫天飞舞取代了四大名著的古色古香;影视界的崇洋媚外之风带走了民风的厚实朴素;满口的粗言脏语掩埋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传统手工艺的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预示着华夏文明正在消亡。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传承并发扬属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已成为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化的绝对不是固步自封,盲目复古。文化的进程在历史变换了无数条轨道。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已成趋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收并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自觉与自信去对待我们的文化,相信华夏自强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成为独领风骚、傲视全球的参天大树。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1492年,当哥伦布为了寻找财富,带着他三艘只有百来吨排水量的船只来到美洲,被后人歌颂发现新大陆,而早在哥伦布87年前,中国明朝的郑和率领着200多艘1000多吨位的舰队来到南非,只为做和善大使;1625年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在他的著作中发表了圆周率小数点后7位,并称之为安托尼斯率,殊不知早在他一千年前的中国,一位叫祖冲之的数学家,早已经得到这个数据了。

6.文化自信与文学发展 篇六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中华统绪,不绝如线”,是《春秋》大义中最核心的观念,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根本所系

要营造和构建属于自己的“一方邮票”,使自己具有文化上的代表性与艺术上的辨识度,创作者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书写中国经验让作家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强烈,也更加坚定,作家具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中国经验中新的文学形象,准确地把握和书写中国经验

文化上要恢复中国文化的元气,发挥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将世界上一切可能吸收的优秀文化都融入自己的体系中,形成一种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并具有自主性的文化

张江:“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根本上来源于此。文学是砥砺精神的事业。文学作品追求以精神的力量征服人、感染人、塑造人,首先要求作家在内心深处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建立强烈的文化自信。

充分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

刘跃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字,凸显了文化自信的独特性和重要价值,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

中华民族在交流融合过程中,犹如满天星斗,百川归海,形成了共有的文化血脉。周秦起自西陲,协和万邦,融合南北,开创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时代。汉唐盛世,万邦朝奏,疆域辽阔,汇为一统。康乾盛世,乾隆皇帝秉承康熙旨意修建历代帝王庙,强调“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岂可以东西别之乎?”在乾隆眼中,“中华统绪,不绝如线”,这是《春秋》大义中最核心的观念,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根本所系。

建立在这一观念基础上的中华文化,在各种文明交往中具有强烈的文化感召力。周秦汉唐时期的文化已经与欧亚大陆其他文明有着广泛深入的交流,产生了一簇簇中外文明交流与碰撞的火花,缔造了一段段东西文化友谊的历史佳话。3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创造中华文明辉煌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充满自信地传播着中华文化,不仅滋育了华夏儿女,也对周边国家乃至欧美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古代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把精华积淀下来,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黏合剂。“先哲留嘉谟,后人当勉就。”在追寻“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当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刻把握当代社会脉搏,牢固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建新的文化形态,创造新的文化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文学自强需要文化自信

张江: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坚定文化自信的民族。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文艺工作者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少数创作者对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资源视而不见,反而对西方文化情有独钟,甚至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邯郸学步,迷失自我。文学自强,根本上是精神的自强,具备刚健自信的内在气质。

白烨: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愿景、文化繁盛的伟业、精神自强的达成,都密切相关,当然也与文学息息相关。文化自信关乎文学自强,文学自强需要文化自信。

文学创作,说到底是作家经由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事,并通过讲述故事来反映现实。讲述故事的人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程度,决定了他在故事讲述中的思想取向,以及故事本身的精神含量,这也内在地决定了他在讲什么样的故事,以及故事究竟讲得怎么样。

作家贾平凹曾谈到,置身于当下中国的时代氛围与文化环境中的作家,必然会有中国心、中国味、中国腔。而直面我们的现实,思考面临的问题,讲述当下的故事,就是在向人类提供中国经验。贾平凹虽然是由长篇小说《带灯》的写作来谈个人创作体会,但他由此感觉到的、领悟到的,既表现了一个中国作家对于自己国情和自己文化的清醒认识,又从一个作家的角度诠释了文化自信与文学创作的内在关系。

对于作家而言,如何更好地认知现实、把握生活,需要一定的文化自信在背后起主导作用。我们的社会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时候还会善恶并存、美丑混杂。面对这样一时氤氲不明的状况,就需要写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用崇高的理想情怀和坚实的人文精神拨云见日、去伪存真、介入生活、反映现实,并引领人们在生活中向善和向上。

文学写作,既贵在创新,又讲究个性。而无论是创新之追求,还是个性之探求,都需要在艺术的形式与风格上,继承和发扬民族形式和民族气派,更需要在立足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去营造和构建属于自己的“一方邮票”,使自己具有文化上的代表性与艺术上的辨识度。要实现这一切,创作者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自信,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文化自信的具体践行,都是至关重要的。

自信地书写中国经验

张江: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取得,以及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正在被不断夯实和加强。这里有一个对中国经验的逐步发现和认知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的发展道路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经验独特价值的显现过程,必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文学上的文化自信,包含在整体的文化自信之中,它与中国经验构成了互为助力的关系。文化自信是文学之“钙”,强健着文学的筋骨;文学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文化自信,辉煌屹立的文学高峰,必然进一步夯实和强化文化自信。

贺绍俊:21世纪前夕,学者季羡林以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预言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当时也有不少人对季老的预言表示怀疑。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在各个方面创造的成绩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中国经验也成为人们热烈研究和探讨的专用名词,中国经验仿佛一再地为季老的预言提供证明。中国经验是当代文学最生动、最新鲜的写作资源,作家们也在以文学的方式书写中国经验,揭示中国经验的普遍意义。而在这种书写中,作家们的文化自信心更加强烈,也更加坚定。诗人梁平就以“三十年河东”为题写过一首充满激情的抒情诗。诗人从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中找到了最具典型性的塑造崭新中国形象的元素,让这个崭新的中国形象站立在坚实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内涵上。因此,诗人不仅关注特区建设、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百万大裁军、香港回归、三峡工程、航天事业等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把目光投注在流行时尚、央视春晚、志愿者行动等文化现象上,从而对中国经验作出了一名诗人独特的理解,比如他将特区建设比喻为“一部真实的中国版的《老人与海》”,就在政治和经济的解读之外,对特区做了文化的解读。诗人之所以能够酣畅淋漓地泼洒诗意来塑造一个新的中国形象,就在于他内心充溢着的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作家具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中国经验中新的文学形象,准确地把握和书写中国经验。中国崛起后,不少外国人也来到中国寻求发展,孙颙的长篇小说《漂移者》就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马克。全球化时代兴起的移民文学主要描写的就是由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的人物形象。孙颙在认识中国经验时表现出一种文化自信心,他看到了中国在经济崛起之后的文化语境的新变: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中国不再是被动和弱者的姿态,冲突和对抗也不再是碰撞的主旋律。孙颙非常真实地反映了马克如何改变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主动去适应新的文化语境,学习如何在一个崛起的后发展国家中生存和发展。

中国经验也将文化自信注入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之中,使现实主义更加充满生机。现实主义并非简单地客观反映现实,而是处理现实经验的眼光和能力,当我们的现实主义有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心时,我们不仅讴歌真善美理直气壮,而且也有了更大的勇气去批判假丑恶。中国经验必将为人类文明添加精彩辉煌的一笔,对此当代作家应该充满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文学创新的驱动力

张江:有文化自信才有文学创新。那些模仿国外作家作品的做法,说到底,是骨子里缺乏自信。中国文学的创新,最大的源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当前,这场实践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波澜壮阔的成就。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创举,完全可以在作家书写的过程中转化为文学的创新。我们目前缺乏的,是发现的能力、转化的能力。

徐兆寿:在中国历史上,两次西学的融入都带来文化上的震荡、迷失与自我否定,最后又是回归自我,找到文化基因中蓬勃的生命力而重塑自我。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自信,它也是文学创新根本的驱动力。但文化自信并非凭空产生,也非你想拥有就能拥有的。中国人过去的文化自信来自每一个中国人自信为世界的中央之国,自信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即使有如唐玄奘觉得中国人缺乏生死之教,到西方去取经,以此弥补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但一说起“东土大唐”还是自信满满,而西方世界则是妖怪丛生、蛮荒无稽的边缘地带。中心还在中国,所以就有了自在、自主、自由的精神主体。

100多年来,我们丧失了这种中心地位,缺失了精神主体,我们的文学愿景常常是到非自主的西方世界去拿一个奖牌,以此确立自己的自信。它的背后是文化的不自信。而文化不自信的背后是两个维度的缺失,一是对中国5000年文化基因的否定,从根本上否定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历史本我;二是对当代中国国力的不自信,从根本上动摇着中国人的信心。

所以我们总是说中国文学缺乏钙质,这个钙就是不自信。那么,如何确立文化上的自信呢?从中国古代的经验来看,国力的强大仍然是最大的自信源泉,也就是说,仍然要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国力。另一方面,则是文化上要解放传统文化,恢复中国文化的元气,同时,要发挥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将世界上一切可能吸收的优秀文化都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形成一种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并具有自主性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完成《史记》中所说的集百家之长,实际上也就是完成人类文化的集大成工作。在这个意义上,才会有终极性的文化自信,自然也就有了自在的、自足的文学创新,就像李白在完全的自足中挥就千古绝唱一样。

7.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 篇七

一、必须以端正思想态度为前提

首先, 要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思想态度。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 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 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罗素推崇的中国伦理品质是什么?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现在国内涌现的国学热、国际涌现的孔子热, 都是以探讨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为基调的。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首要任务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延续下去。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构成全民族的血脉、灵魂和精神家园;作为炎黄子孙, 我们理所当然要主动学习吸纳。读大学时, 我们班插入一名来自台湾的同学。他用的都是繁体字, 说话很考究, 每逢论及国语我们都讲不过他, 感到很难堪。这件事表明:台湾学生的国学功底比大陆学生深厚扎实得多;因为台湾开设的国语课不仅门类宽泛, 而且从未间断过。

其次, 要端正对外来文化的思想态度。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都有长处, 我们要发展创新, 就必须汲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是融多元为一体的文化,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始终构成它的主流。汉代与唐代、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被吸纳。宋代和明代, 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又大量传入。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因而我们应当进一步端正对外部文化的思想态度。怎样做才算是正确的呢?一是摒弃排外意识, 积极主动地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 使之为我所用;二是摒弃照搬意识, 既要剔除其反面因素, 又要改造其适用成分。这两点, 也是我们自觉自信的重要标志。

再者, 要端正对现行文化的思想态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富有民族特色与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成今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根本标志, 它的四大部分都属于继承与创新的科学结晶, 非但不能等闲视之, 尤其不能漠然置之。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都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因子, 都是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的鲜花。朵朵鲜花无不渗透着一脉相承的精髓, 由此充分显示了民族的特色;朵朵鲜花无不吸取着多边转化的营养, 由此充分激发了时代的气息。

二、必须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基

胡锦涛的“七一”讲话和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谈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时, 都把提高民族素质放在基础的位置, 文化建设中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任务迫在眉睫。人民群众固然是历史的创造者, 可在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时代, 群众创造历史的能量也有大小之分。民族素质高创造力就强, 民族素质低创造力就弱。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就必须围绕民族素质的提升狠下功夫;如若不然, 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

就现实情况而言, 民族素质的提升应从诚信道德抓起。近几年频频发生的问题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引起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几十年前没人讨论“一个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的问题, 现在居然成了疑惑。凡此种种绝不能听之任之。诚信道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抓诚信道德建设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搞好“人无信不立”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了加强道德监督, 还必须借助舆论力量鞭策人格修养。

就长远需求而言, 民族素质的提升应从学校教育抓起。目前学校教育中那种重才轻德、重分轻能、重西轻古偏向构成提升民族素质的严重障碍, 只有切实更新教育思路才行。教学内容中需剔除应付考试的东西, 加大传统文化课的分量。比如小学课纳入《三字经》, 中学增添古文和古诗词篇幅等。教学方法上需倡导孔子的“学思相应”观, 废除填鸭手段, 启迪学生思考运用。传统文化坚持以德为先,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也有助于克服重才轻德之误。

就要害节点而言, 民族素质的提升应从家长形象抓起。幼儿启蒙由家庭始, 《三字经》中“养不教, 父之过”的那句话, 就是强调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现代家庭孩子极少, 长辈的珍爱心理不足为奇, 可对由此造成的伦理危机则不能熟视无睹。将孩子捧为小皇帝, 长者甘做他的奴仆, 实属颠倒天伦的蠢事。孩子上学后, 有些家长身教太差, 有意无意地领歪道, 等到“宝贝疙瘩”犯罪了他们才傻眼了。要改善家庭教育, 必须给家长补传统文化课。

三、必须以实现文化自强目的

一是要发动自强之机——改革文化体制。体制是管根本、管长远的, 只有深入改革文化体制, 才能解放文化生产力, 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国人均GDP现已超过4200美元, 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据此测算, 国内每年的文化消费水平应在4万亿元左右, 可是实际消费只有1万亿元。这说明我们的文化消费潜力广阔而深厚。这潜力注定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随着巨大文化产业市场的开拓, 文化自强目标的实现就顺理成章。

二是要擎起自强之翼——发展文化科技。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 都会给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古代中国,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创造, 使人类思想文化的表现和传播摆脱了时空间局限, 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在当代世界, 全球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不仅为思想文化的表现和传播提供了全新载体, 而且催生了全新的文化业态。足见, 文化自强离不开科技支助。

三是要扎深自强之根——培养文化人才。文化自强离不开专门人才的拼搏与奉献。无论是文化元素的提炼升华, 文化潮流的引领带动, 还是文化艺术的再创造再发展, 都与人才息息相关。人才强则文化强, 人才辈出的时代必定是文化兴隆的时代, 我国春秋战国树起的文化高峰, 正是诸子百家交织争鸣的结果。我们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夙愿, 便不能不造就一批世界拔尖、声望深远的统军人物, 便不能不培养一支承前启后、勇于并善于发明创造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求是论坛, 2010-9-8.

8.文化自信与出版的文化坚守 篇八

文化自信缘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夏商迄今近四千年,是世界唯一延绵发展从未間断的文化,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化都不能与之相比拟。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包容力,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学习、吸收、融合、凝聚中华大地各民族文化,形成各民族共创共享共兴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成为牢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富饶的中华文化及承载中华文化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强大的文化力量。

文化自信同时缘于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振兴中华民族伟大斗争中对振兴中华文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年,中华民族不仅饱受西方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军事欺凌,同时深受文化侵蚀,中国社会弥漫着自卑、自欺和失望的气氛及心理。1934年9月25日,鲁迅在《中国人民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民”。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这里歌颂的是当时处于长征救国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他称赞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的脊梁。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中华文化的脊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智慧,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传统与时代潮流结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中国在政治、经济各个领域跃居世界前列。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说:“这种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01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斗争中赢得主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2012年第1期《求是》)从我国文化建设自身看,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在引领时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

面对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出版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而且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要勇于文化担当,而且要敢于文化坚守。要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自信,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自信。

出版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始终坚守文化家园,既要视文化为出版的血液,又要做坚守文化的脊梁,挺直胸膛,坚持信念,奋然前行。坚守是一种承诺,一种决心,一种豪气,一种定力。坚守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坚守就是要清醒应对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坚守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使之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明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守就是要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抵制文化创作生产中的低俗和一切向钱看的倾向。

上一篇:公路执法知识下一篇:茶之韵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