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

2024-09-22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共11篇)

1.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 篇一

1、能凭借 三种图形想象,画出新的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能向别人说明自己画的内容和回答别人的询问,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图形卡片、教学挂图、幻灯片、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牢记,明确要求。

做传话游戏,传六个字:画得好,说清楚,教师把它们板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课的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认识图形,以图激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出示幻灯片,看,你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图形吗?

2、再出示挂图,我们刚认识的图形能变成什么事物?教师用这三种图形在幻灯机画出一幅图,边画边放录音说,我是圆形和三角形变成的小鱼,你看,我胖乎乎的,多可爱啊!

3、你们也能让这些图形变一变,说一说吗?

三、画画说说,生生互动。

1、让学生利用这三种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画,比比谁画得又多又好。

2、师生交流。你画了什么,它说了什么话?指名几个同学与老师交流,以作示范。

3、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上述基础上,同学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尽情地说,教师相机指导。

4、交流评比。以小组讨论交流,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全班交流,要求说清楚画面内容,选出优秀作品并说明原因。

四、展示汇报,介绍拍卖。

1、同学们,大家都选出了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可有用了,你听――(放录音)小朋友,慈善拍卖会开始了,快快来介绍你的作品,让在座的善心人多多捐款,让福利院的老人们生活更幸福。

2、那怎么介绍呢?请听小朋友张小红的介绍,谁来当在座的善心人?(找一人当善心人,放录音。)

我是张小红,用圆形和三角形画了一条红通通的小鲤鱼。它十分可爱,胖乎乎的,像一只红红的皮球,在绿绿的河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请您买了我画的这幅画,好吗?/谢谢你,我替福利院的老人们多谢你。

(如果善心人不愿意,就再放录音)你不喜欢吗?我画的小鱼是很有爱心的,有一天,有一个小男孩坐在河边哭,这条小鲤鱼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哭?小男孩说:我的一只红皮球掉到河里不见了。小鲤鱼说:不要紧,我帮你。小鲤鱼吸了一口气,把肚子胀得鼓鼓的,真一只红皮球。小男孩不哭了,高兴地笑了。你喜欢它吗?/谢谢你,你真有爱心。

3、学习小组自己自由找同学或老师来进行拍卖,比比那个小组卖的画最多,筹到的款也就最多了。在黑板上进行评比,评出慈善拍卖会上冠军组。

五、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用彩纸、布块贴画,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 篇二

一、趣, 即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 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喜好。他们不会因为爸爸妈妈、老师说这门学科很重要我就学, 而是因为我喜欢, 所以才学。因此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才会乐意做、专心做。然而,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之中进入系统学习的第一年, 是刚刚迈入知识大门的第一步。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看到前方是一片阳光灿烂的幸福之地, 让孩子们在一种对知识无限渴求的内驱力的推动下, 大踏步地向着明亮那方前进。因此保护孩子的兴趣, 激发孩子的兴趣,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来说特别重要。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是学习的重点。游戏永远是孩子的最爱,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生字卡片, 伙伴之间玩玩打卡片牌, 玩玩“我说字你找字”, “我指词你读”的游戏, 或者玩玩“摆长龙”的游戏也是不错的方法。总之, 一套字卡在手, 只要你有好点子,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这样, 在玩中, 孩子们多次地与生字见面, 一回生, 二回熟, 三回就是老朋友了!另外, 制作卡片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识字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已有的识字积累多数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识字。我们可以布置孩子制作识字本, 引导学生将在商品包装袋上或者报刊杂志上认识的字, 以及通过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称等认得的字进行收集、展示, 并且在班级进行识字大王的识字比赛, 以激发孩子识字的积极性。

在小学低年段, 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写好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因此随着孩子们写字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同事的介绍下, 我认真地阅读了马玲老师的《孩子的早期阅读课》这本书。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进行读、写、绘的作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也展示了部分一线教师的教育成果。我觉得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极大地开拓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而且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观察、理解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正是通过孩子们挚爱的绘画这一媒介展开的。因此这个学期我们班也进行了这种尝试。

教学中, 我会充分利用课内资源, 比如我们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 课下我便布置孩子们去网上查一查一些小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 并且去找一找除了青蛙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之后让大家进行读、写、绘的作业: (1) 画一画《雪地里的小画家》; (2) 模仿课文结合自己的画创作一首《雪地里的小画家》; (3) 把你创作的小诗读给家人听, 读给伙伴听。有时候, 我会给孩子们一首课外的儿童诗, 比如金波的《蝴蝶飞》让他们自己读, 自己画, 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并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写在图画的一角;有时候, 还我会给他们讲绘本, 比如《等我长大了》, 我布置孩子们自己创作一组故事, 可以是一幅画, 也可以是多幅画, 创作你自己的《等我长大了》;在讲完绘本《亲爱的小鱼》后, 我问小朋友们:重逢后的猫咪和他亲爱的小鱼在那美丽的海岛上, 除了玩扔帽子游戏, 他们还会做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 画一画, 把你的故事写出来, 自由选择一个听众, 可以是爸爸妈妈, 也可以是朋友, 请把你创作的故事说给他听……在我的启发下, 我们的数学老师有一次也给了孩子们两道题:3+2, 2+8+5自己任选一题, 进行读、写、绘的创作。收上来的作品让人惊喜。这些小画家们通过自己的笔画出了对一道算式的41种理解!真好!

二、实, 即扎实

兴趣固然重要, 但作业更要落在实处。都说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孩子尽早的阅读对于识字是一个相互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坚持课外阅读和朗读、背诵。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而阅读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这个学期我除了在学校对孩子们进行阅读方面的引导以外, 还利用《家校联系手册》, 还建议家长每晚将孩子阅读的书目、时间进行登记, 便于及时了解孩子们的阅读情况, 并对阅读内容适时给予指导。这项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每天我会将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进行登记, 每个星期计算出阅读时间的总和, 在班上对做得好的孩子以及有进步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奖励。在班级的阅读课, 安排小朋友进行阅读交流, 并且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的评选。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的得到极大的激发。

关于诵读, 记得以前教低年级时, 每当早读我们班孩子在大声地朗读“单元知识要点”里的词语时, 我的师傅廖老师总是要批评我:眼里只有分数!于是我开始思考, 怎样的早读才最让孩子受益?后来无意中我看到了由薛瑞萍、徐冬梅、邱凤莲老师主编的《亲近母语日有所诵》。薛瑞萍老师的一段这样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诵读就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 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天长日久, 积累的是语言, 培养的是诗性, 也是定力和静气。”“什么叫智慧, 就是对应当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专心致志。背诵就是炼心, 就是秀戒定慧, 就是培养聚精会神的能力。”“借着背诵, 反复作用于儿童眼睛、耳朵、大脑、心灵的是什么?———是语言。”只有日不间断的诵读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积累, 终有一天量变会转化为质变。于是今年这一届孩子一入学我们班便坚持使用这本书。我还将《三字经》, 部分《诗经》篇目, 以及书本以外的30多首古诗, 纳入了学生们的日常诵读。早读, 我们不再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些早已熟悉的课文, 也不再读那一个个词语, 从教室里传出来的是一阵阵朗诵那些真正美妙的篇章的悦耳的童声。放学了, 孩子回家总有一份不变的作业那便是快乐的背诵。相信在这些温暖而美好的母语的滋养下, 学生们定是健康而快乐的!

愿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们收获一个快乐、阳光的童年!

参考文献

3.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

关于识字教学,在众多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方法论和策略,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主要包括教学手段多元化不足等问题。

一、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现状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奠定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重要知识点。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及方法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惯用手法或套路,没有从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及特征出发进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容发散不足

从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当前开展的情况来看,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问题就是内容发散不足。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停留在较初级的水平,因此,这里的“发散”并不意味着真的要让学生通过识字教学来掌握多少衍生的知识内容;而是指在教学中进行内容发散,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识字环境,让学生加快速度记牢字词,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有效培养和提升。但是从当前识字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进行内容教学的时候很少能真正将范围扩大,而是仅局限于课本中,或是当前章节涉及的范围。

2.形式枯燥单一

除内容发散不足的问题外,当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还面临着形式单一枯燥的问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本应是充满欢乐和轻松氛围的课堂,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教会学生基础的拼音、写法,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快速掌握具体字词的用法。但是从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法都是普遍统一的,并且由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对同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程度也不同,直接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存在。

3.缺乏关联性

在多种记忆和学习法则中,关联性法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法。所谓关联性并不单一指通过某一汉字创造词组,而是可以通过感官刺激以及心理等多个层面建立目标内容与学习者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特定汉字印象的同时,帮助学生对汉字的多重释义或场景进行全面理解,最终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但是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目前情况来看,实际教学中对关联性法则的应用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法则的价值和作用。

二、以“春”为例——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对当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目前的情况已经有了大概的认知和了解。笔者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以“春”为例,围绕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1.科学选择,多元化形式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多元化开展,与教师的审美选择有着密切联系。以“春”这一识字教学为例,要想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形式进行丰富,首先需要教师在方向上进行一轮选择,即究竟从哪个角度切入,从听觉还是触觉,抑或是心理感受层面。基于此,在进行方向选择的时候,教师可能会考虑一个问题,“春”给人的感受中,哪一部分是印象较深刻的: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孩子们脱掉厚厚的棉袄,开始与绿意盎然的大自然亲密接触,身心愉悦。因此,在进行这样一个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考虑收集或采纳一些春天圆舞曲作为课程的引入,让学生在音乐中领略春天的魅力。

2.合理发散,加深认知记忆

“春”是一个很宽泛的汉字,理解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是如果教师能衍生出“春风、春雨”等关联词,并且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特定事物带来的感受,势必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对目标对象的认知。在发散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发而不散,尽可能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词组和场景,做到目的明确。

3.构建联系,深化立体感知

顺利进行课程导入并且完成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之后,教师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持续跟进到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加深对具体字词的印象。立体感知是让学生融入教学的重要法门,针对这一内容,我们需要考虑:“春”这一题材应该从哪里入手去营造立体感知?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寒冬过去,春天意味着新希望;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希望还比较抽象,卸下冬装,步履轻快地和小伙伴嬉戏打闹应该是很幸福的事。因此,如果围绕“春”进行联系构建,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或是春天经历过的难忘的事,从而达到加深印象,深化立体感知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来说,一定要从当代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入手,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合理发散,营造立体感知及感受,加深、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发散、联想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4.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学反思 篇四

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难得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学生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妖娆。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采蘑菇等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5.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 篇五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山、木、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

4、学习读书的方法:能看着字,认识的字不看拼音直接读,不认识的字利用拼音来解决。

5、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读准、读通、读好,一步一步,有层次,有指导是最重要的。

6、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改进自己。

7、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和朗读课文。要通过指导学生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题: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一幅美丽的山水花鸟画,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到风光如画的江南去游一游。

●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

认识的字直接读,不认识的字可看拼音,读准课题。

2、逐句读,读准前后鼻音。

4、连起来自由读。

5、同桌读。

个别读。

范读。

自由读。

个别读。

第二课时

●复习

教给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如

是:日下面是一个人。

叶:加一加,口加十。

肚:月加土

秋:禾加火。

对:又加寸

冬:下面的两点就像两片雪花。等

总结:这些字宝宝很有意思,有些可以编一句儿歌帮助我们记住,有些可以用加一加办法,还有好多的办法等小朋友自己去发明。这节课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办法最多,记得最快。

●读好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不知道今天有没有忘掉,先自由读几次,看谁读得好。

个别读,请不同层次的学生:金丽莎、跃纯、展立

自由读,想一想,我有什么地方不懂?

理解“顺水流”:指名读,看图理解。(学“流”:说说偏旁,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理解“江南鱼米乡”:指名读,理解“江南”,(记字形,想想用什么办法记)看看作者哪个地方提到鱼,哪个地方告诉我们江南稻米多。

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结合认字:排、中、游)

出示图,说说你觉得江南鱼米乡美在哪里?(结合认字:绿、两、岸、树、苗)

●背诵课文

1、个别读,做动作。

2、自由读,记。

3、同桌读,做动作。

4、个别、集体。

●参考认字方法:

排:排的偏旁是什么?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游:指名读,为什么它的偏旁是“氵”(想象字形:一个小孩子叫方方,戴着泳帽在水里游泳。

唱:编个顺口溜把它记住:今日唱,明日唱,天天开口唱。

两:用想象法记住它:两个人躲在屋檐下,横就像屋檐。下面就像屋子。

岸:指名读准前鼻音,学习偏旁“山”,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绿:说说它的偏旁,谁能记住它。

南:认识“十字头”。

●指导书写

口:注意新笔画横折是一画,不要把“口”写成方块。

日:认识新笔画横折钩,日的两竖须写直。

6.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 篇六

本课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 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 画的特点。

我在2006年10月31日进行了一节公开课《画》,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断教学: ……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歌,也是一首谜语诗,我们来猜一猜,它的谜底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画

师:还有其他的谜底吗? 生:没有了,是画。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谜底是画?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一部分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部分学生呆住了,根据是什么,还从来没有想过。

师:别着急,先想一想,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生:书上画着一幅画,所以谜底是一幅画。

师:是亚,这首诗的谜底就是他的题目。还有什么根据? 生:近听水无声,也就是说走得很近还没有听见水的声音,如果是真的水在流动,肯定是由声音的。

师:是呀,你听,有水的声音吗? 生:没有,是画。

师:那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生:没有声音,应该读的轻声一点。生齐读。

师: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生: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也就是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开着,人来了,鸟也不会飞走。

师:平常你们在操场上,在家门口看到小鸟,你们走近小鸟会怎样? 生:小鸟会飞走了。师: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本语文书,有这么多幅画,你摸一摸,小鸟飞走了吗? 生摸了摸课本,说:没有飞走,他是画。(出示诗句)生朗读。

师:还剩下一句“远看山有色”,是画吗?

生:是的,是画。远远看过去山是有颜色的。生朗读。

师:我们连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不仅会朗读诗歌,还会懂得思考,懂得了原来猜谜要一句一句的理解谜面,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大家一起为自己精彩的发言热烈。……

这是让学生了解诗句的环节,这给我带来的启示如下:

1、这在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一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7.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 篇七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教学质量,重要意义,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更是对小学生文化教育的启蒙,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文化传承,因此,提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培养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促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

小学一年级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儿童智力开发、文化启蒙、性格培养与定型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学正是承载了文化传承与素质培养的重任,是小学生在儿童时期文化启蒙与性格培养的领航人,因此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个人的发展,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也会影响小学生个人性格的发展与定型,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发展,不仅是现今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而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质量的好坏不仅对小学生存在一定影响,而且对国家与社会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二、促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1. 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提高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最根本任务。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儿童发展时期,其注意力与思维能力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很容易被外界其他因素的吸引与影响,导致注意力都不集中,在上课时东张西望,不好好学习,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以特殊、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小学生创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2. 以小学生个人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差异教学,从而促进不同性格的发展

小学生在儿童时期会由于个人的发展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知识传授与性格及能力培养时,一定要以小学生个人实际情况为根本依据,针对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小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并以专项教学的方式促进小学生在自由空间中对不同性格的培养与发展,使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得以张扬与释放。如,教师可以在为小学生布置作业时,根据小学生个体差异都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安排,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 创新教学技巧,强化教学功能,从而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技巧多是以提问为主,但是由于很多小学生对教师都存在敬畏之心,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在老师提问的过程中,往往是处于紧张与害怕的状态,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会因为紧张情绪的影响而回答不上来,出现尴尬、恐惧的心态,长此以往,极不利于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因此教师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新教学技巧,重视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时可以采用迂回提问的教学技巧,引导小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并对小学生给予鼓励,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4. 强化小学生的行为与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行为与学习习惯是小学生个人成长情况的整体表现,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小学生行为与学习习惯的强化可以让小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爱读书的学习习惯。同时,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能陶冶小学生的个人情操,提升小学生的个人修养,从而使小学生能够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自身知识的积累与个人素质的培养,还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春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5(24).

8.论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语文 课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学前班上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无拘无束。他们对新环境感到新鲜,对新老师感到好奇。在课堂上,有时他们还要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自己忽然想起的话。假如我们用强制的手段限制学生的“动”,强制他們听课,到头来,他们的行为是控制住了,但思维却被束缚了。我在学习新课程标准之后,对课堂结构的安排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教得也轻松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刚从学前班上来的学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爱看动画片,喜欢小动物,爱听故事。上课时,讲个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扮演其中—个角色,为故事里的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那兴奋之情真是溢于言表。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我利用图片、音乐,把小朋友们带到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小马要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送到磨房去。去磨房得经过一条小河,小马该怎么办呢?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很深,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小马到底该相信谁呢?小马非常着急。小朋友们,请你们帮帮忙,帮小马解决这些难题,可以吗?孩子们可高兴了,谁都想帮助小马。整节课,小朋友都把自己当成了大英雄,每解决一个难题,就感觉成功一次。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掌握了课文内容。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五第一项字词句的训练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年有几个季节人手,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喜欢的季节,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和谐氛围,从而主动地学习。接着,我抓住时机,出示一幅黑白风景画,让他们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孩子们没有束缚,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自由组合、讨论:春、夏、秋、冬四季各是什么颜色?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们经历了对四季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但他们没有感到学习的沉重与压力,他们和老师一起经历了欢乐、思考和收获,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对探究学习有了信心。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也便于今后应用。

三、游戏活动,发展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而且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教学识字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苹果熟了”的游戏:画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苹果上面写着生字,学生念对了就奖给他。这样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

四、激励斗志,增强信心

儿童是娇嫩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不是都说“儿童的脸像天气预报”吗?阴、晴、雨都在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喜欢得到表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一些激励童心的语言。比如“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勇敢”、“你比以前强多了”等等。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表扬后,便会信心倍增,更加认真地学习语文,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年级的老师,如果能够把小孩子爱讲、爱动的特征用到课堂上来,抓住这些特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且有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从而达到想学,爱学,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结束语

9.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 篇九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重点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固认知以外,教学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让识字自然地与阅读、看图、想象、游戏整合在一起,让识字变得更轻松。课前准备

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3)抽读重点字。(4)全班齐读。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8.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一年级趣味阅读的思想。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又在诵读中巩固识字教学。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土+厶=去”;“米+一=来”。(2)小帽子。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组词:听见、听到、听声、听说。

(4)无: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也可以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都有“辶”。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6)不:猜谜语识字。谜语:“木不出头”。组词:不好、不用。(7)声:上下结构的字。组词:声音、大声、声乐、声母。4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巩固识字。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识字大转盘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去”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来”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指导书写时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上观察生字,还要从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醒。教师范写指导要贯穿整个的学生书写过程。

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拓展背诗,产生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积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家为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教学反思

反思《画》这篇课文的设计与实践,总的来看非常务实:务实的思想、务实的设计、务实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情境中学习,体现了语文教与学的理性回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0.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篇十

学生自己听音乐创作的这个阶段,我选用了有异域风情的《波斯市场》这个音乐。应当适当给学生讲讲这个《波斯市场》的音乐背景和故事,能先让学生听一听音乐,引导学生领会这个乐曲的旋律感觉,师生共同分析一下对音乐的感受,对点线面与色彩运用上的想法,再让学生去表现会更好。

第二个环节是听乐器用点线面表现,有可能的话让学生可以拉拉小提琴、吹吹口琴等等,再是打击乐。对比更明显。并且在听的时候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演示,更加直观,便于教师直接讲解。

关于这节课堂中的老师示范环节,我试想过是否有进行示范的必要,最终还是进行了示范,因为在示范过程中老师懂得更快得从画家作品中汲取灵感,及时进行添加改进,使得作品更加吸引人。从中可知技能的学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更直接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老师的传授,很多技能的东西是“不看不知道”,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这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体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美术课堂中教师示范的环节,我概括了以下几个特征:趣、活、实、美。

一、趣——激发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像是变魔术,从一张白纸慢慢通过老师的手中的画笔变幻出浓淡粗细不一的线条,色彩纷呈的纹饰,组成精彩的画面,如何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活——范画活用。示范环节中,这节课的画面语言本身就是要求学生进行主观地抽象地表现,此环节可见老师在准备期间所花下的功夫,个人觉得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教师的范画可以再更加具体生动一点,适当增加教师的语言魅力,这个可以向语文教师多学习学习,是不是会更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画画的魅力,但同时对于老师本身来讲也更具挑战意义。

三、实——技法实在。示范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不能只走过场,要让孩子学有所得,就得做“到位”。在示范中不仅仅是把画画完,更多的是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知识点巧妙的结合进去。让学生通过教师示范,领会本节课中的要点。

四、美——身心美丽。作为老师在示范过程中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很重要,例如在进行示范的时候,教师可以有这样的语言,“这边的同学能看清楚老师的画面吗?看不到的话,老师转个方向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感受,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觉得我会很喜欢这样细心的老师。

11.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画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思维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但可以把握语言文字的含义,而且还能探究课文表达的情感,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具备自主获取语言文字等信息的技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对如何开展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有效地结合看图和阅读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明显胜于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于语言文字,他们更喜欢观察图片,并且,学生更容易理解图片的内容。为了推动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教师要利用图片形象功能,有效地统一看图练习和阅读教学,从而实现形象化的阅读教学过程,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文本中的一些插图,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把握课文描绘的主要内容。并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前,探讨图片的一些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例如,教师在教学《春天的手》这一篇课文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以使学生大致描绘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由于图片非常形象,因此,学生可以大致描绘出春天的一些景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内容,如此有助于学生把图片的内容转化为语言文字,从而推动学生迅速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

二、营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首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并非一种负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有效地把握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特性,适当地营造教学情境,借助各种方式使学生融入文章表达的情境,也就是引导学生“入境”。当然,引导学生“入境”存在非常多的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和气氛,进而迅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以使学生争着朗读、乐于朗读、愿意朗读,可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作为背景,也可以让学生配画外音,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活动等。可以说,入境入情地朗读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在朗读教学《老树的故事》这一篇童话故事时,由于故事的幻想色彩十分浓厚,因此,务必要求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多次营造教学情境,不断为学生演示老树以及有关的事物,以使学生进行更加丰富的想象。总之,借助教师营造的朗读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情感,并且大大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有效地统一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思维活动

阅读互动并非只是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而是应当与语言文字进行必要的互动,深入思索课文的内容。阅读活动常常与思考行为密切联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可以使学生逐步地探究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方式,进而收获大量的语文知识。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知识,设置各种训练思维的活动,从而有效地统一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学习活动,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丁丁和牵牛花》时,可以转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交给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和思考之后再教授课文的知识,并非要求学生在自身的教授过程中阅读课文。换言之,以学生自主的阅读和思考为主,教师加以点拨,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关于课文的问题“丁丁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让奶奶看到牵牛花的?”这样,学生在阅读后,能够互相探讨,积极发言,有利于教学气氛的活跃,也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以这种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有效地统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阅读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提升其阅读水平非常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过于急躁,应当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量通过多姿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以阅读为乐。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业建.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媒体技术意义及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张菊香.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上一篇:听说教学案例下一篇:乡政府安全生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