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古诗词

2024-07-22

国学经典古诗词(共8篇)

1.国学经典古诗词 篇一

巴山夜雨涨秋池。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慈仁寺荷花池

(清)何绍基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陆游

南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赵师秀[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代 【作者】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墨竹图题诗(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山中留客 唐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横溪堂春晓

南宋

虞(yú)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题金陵渡(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早 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逢入京使⑴ 唐 岑(cen)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国学经典古诗词 篇二

当21世纪翻开新的历史篇章时,国际上掀起了“软实力”的竞争,各国文化争奇斗艳。各种“申遗”运动使我们看到占领文化的高地是现代国际竞争的一种新的气象,人们更关注一国的民族魅力、文化气息、历史积淀,而不仅仅是GDP。如何使中华民族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自我和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盲目的“拿来主义”已经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只有重拾中华之魂———国学经典才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方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中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少年是一国崛起的力量。作为民族的希望,少年一般被认为是可塑造的未来之才,而塑造的方式既取决于一国的发展理念,又决定了一国的发展前景。因此,国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一般认为,通过基础教育,即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课程来实现,是长远而有效果的传统文化教育。(1)其次要在大学开展国学经典的通识课程,但是经典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学教育中的“经典”含量更是不足。

一、经典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逐渐蔓延开来。继《百家讲坛》推出“于丹《论语》心得”、“解读弟子规”等节目后,国学经典读物更是受到社会的热捧。各地中小学开始着重推出国学经典诵读课。清晨走进校园,朗朗书声不绝于耳,但却给人一种形式化的感觉,学生会不会背诵经典成了当下最为广泛的评价标准,而背诵之余对于经典的解读却远远不够。至于翻译作业,学生买一本翻译词典就可以应付,但是翻译书籍的准确性却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如果没有对语境的再现体验和深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在历经两千年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了极大的、有益的发展,同时也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财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佛教不会因为封建社会的过去和科技文明的发展而消逝,正相反,作为反省人的内心的深刻哲学思想,佛教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了解佛家文化过程中,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有益的一入把握是无法真正领会国学的内涵的。除了形式化的背诵以外,还有一种暗藏于学校和社会的功利心态。部分学校的应试教育指标、家长的攀比风气都在驱使或者说强迫学生追求背诵的数量与准确性,而各种竞赛手段更为国学经典抹上了一层功利性的色彩。这些流于表面的形式不仅没有抓住经典的本质,而且使经典成为一种商业化产品,使经典教育变成经典背诵、经典比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经典内涵严重流失,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漠视经典的情绪。

在大学高度专门化的教学中,更难见到经典教育的一席之地。除去那些与国学经典有关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国学经典的再熏陶。大学生脑海里残留的还是初高中时期那些背过但还没能完全理解的经典。对经典的理解不是一时一刻,而应该是一生一世。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才能加深,受益才能匪浅。大学里既无经典课程的要求,又无兴趣的驱使,学生多半是精于科学,而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而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而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而荒于人品;精于权理,而荒于道理。(2)继而才有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犀利的疑问:“大学何为:生产有用的机器?锻造和谐的人?”不得不承认一些大学在忽略人文教育的实践中造成了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

二、如何使经典走进课堂

1. 中小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1)确定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进入课堂。上个世纪对于经典的批判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古代经典中必定有落后的、不符合现实发展的内容。任何经典的传承都包含了对其不断选择、不断修正的过程,关键是要站在更加客观、科学、以人为本的角度去修正,保证选择的内容符合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由于年代久远,国学经典中的精义已经不能体悟,因此我们引入课堂的内容不能太脱离现实。同时,国学经典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各学科的教授过程中会穿插一些国学知识,但却是只语片言、支离破碎的。因此,国学的学习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体系,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学的框架内涵。背诵依然是国学经典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无论课堂形式变得多么时尚,基本功必须打好。当然背诵必须有层次划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选择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经典段落;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大难度,而那些本身拗口晦涩的段落则不宜背诵。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礼仪、感恩、励志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使背诵活动更丰富,更系统。

(2)国学的学习需要足够大的自我思考和表达空间。经典是整个民族和个人生命的源头活水,人人皆可从中取得有益成分。在理解上,必然是千人千面而非千人一面。(3)“灌输”面继承下来,进一步发展改善,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莹.佛教与中国文化浅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4).

[2]赵凌宇.佛教与中原文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1.

[4]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宗教,1995.

[5]苗欣宇,马辉.仓央嘉措诗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8.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评价

(衡水学院图书馆,河北衡水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文献资源的建设原则和发展规划,以及文献资源、数字资源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规划评价标准

作为知识和人才高度密集的高校,是文献最主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为了满足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现代文献发展形势和师生的文献利用方式,在文献资源建设和评价方面多下工夫。

1.文献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图书馆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文献,它是人类传递知识情报的重要手段,是文献资源建设的直接对象。因此,全面掌握文献的概念和特征,才能有效挖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1.1文献资源的概念

文献资源的概念和其他概念一样,是个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文献资源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同时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我们可以把文献资源式的教学方法应当摒弃,老师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互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持有不同见解,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与古人对照,于身心证解。(4)另外课堂教学中应当用一种现代视角来阐释经典文本。经典存留久远,其内在精义已经被不可避免地固定化,多元化审美视角无法突破这个壁垒。学生觉得经典都是些“老生常谈”、“老黄历”,毫无功用。囿于固有的价值体系而不去关注现实的社会变化同样会导致经典文化的流失。因此,经典的重新“构建”尤其重要,新的话语符号应当用来诠释经典文字,一些电视学术类节目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努力,但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仍是在学校学习中,因为学校教育在赋予经典现代意义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经典文化不断延续的一股力量。

国学教育中老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言传身教”的主要实践者,可以说老师的作用甚于课本,他们的国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而现在的老师大多是在批判传统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在理解与讲解过程中倾向于使学生以同样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因此,为国学“正名”,重新客观地评价国学的历史文化地位尤为重要。另外,国学内容博大精深,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国学经典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充分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与外延,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学过程应当富有创造性,不要老调重弹,教师最好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独抒新见,进而赋予国学以生命力,赋予学生创新力。

(3)“知行合一”的理念必须贯穿于课堂与生活。国学教育的重点并不是教人会背会写,而是会行会做。只知不行,纸上谈兵,最终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却总是表现不佳。而只行不知则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学生自身发展受到阻碍,因为缺乏知识的积淀,不可能创造出更高的人生价值,只能满足基本生活;二是对社会发展不利,一个没有人文教化的人由于自身的狭隘,更倾向于为害社会。因此,国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生践行国学精神的状况,学校可以为学生创设充分发挥其主动自觉性的活动,

理解为: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者是知识通过某种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展现固化。它不仅包括各种图书和期刊,而且包括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档案等各种类型的出版物,甚至包括用声告、图像及其他手段记录知识的全部现代出版物文献资源的特征。

1.2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主要分为三类:印刷版文献资源、缩微型文献资源及数字资源。其中印刷版文献资源,具有出版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便于携带、保存及阅读的特点,不过它占用空间较大,在检索与传递方面比较笨重;而后面两种资源具有存储量大、占地小,不过阅读不方便,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依赖网络的数字资源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对网络设施的依赖性较大、检索与传递速度快、更新及时的特点。

2. 文献资源的建设规划2.1文献资源的建设原则

面对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新局面,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学科特色、经费投入、读者特点和需求等例如社区义务服务、环保活动、虚拟课堂等,既可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又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

2.对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建议

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将国学教育制度化只是一个起点,然而这个起点在目前看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高校通过开设国学选修课逐渐扩大国学的影响。这不失为一个稳健的办法,但是硬性的评价方式也要继续完善,力求形成一个“教—学—评”的完整过程。在这种体系中,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分制的灵活性,实行跨学科选课,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自由发展,在交叉学习中拓宽知识面以提高综合文化素质。(5)同时,大学课堂更注重思辨与论证,老师通过构建自己参与者的角色,在引导中尊重学生的智慧成果。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汇报等形式,使枯燥的课堂变成知识交流的论坛。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学术活动、文化节等形式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感。

注释:

(1)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3)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4)同上

(5)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学经典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正在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每个人,复兴国学无疑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一个重要任务。但就中小学及高校的国学经典教育来看现状并不乐观,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将国学经典引入课堂是当下教育机构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基础教育,国学教育制度化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3]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①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②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③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④同上

3.我看国学经典 篇三

尤其堪忧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重“现代之学”而轻“传统之学”,导致我们原本可以代代相传的祖宗遗训逐渐丧失市场,风尚媚俗,德性沦落,人心不古。重塑中华文化的昔日辉煌,需要国学的坚持与弘扬。

国学是蕴含道德光辉和人生智慧的丰饶土壤

翻阅一本本传统经典,犹如进入一个个澄明的世界,一切来自凡尘的怅然、烦躁、私欲被暂时抛开,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仿佛清风拂面。读着读着,慢慢地,你会被从字里行间显现出来的哲理所折服,会被那一束束闪烁的道德光辉所感动。在不觉不知中,在一句句文字的指引下,走进我们祖先所生活的年代,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感受他们的人生智慧。你会拍案称奇:祖先们太了不起了!连珠妙语道尽人生之真谛!从古代的蒙学读本《幼学琼林》《笠翁对韵》《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到四书五经,再到子集史册,应有尽有:论为人,论求学,论治国,论做官,论处事⋯⋯大概正源于此,《论语》《三国》《孙子兵法》甚至在国外广为流传,大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势。如《菜根谭》的序言中提到:日本企业界在经营管理上继学习运用中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之后,又形成了企业家争相竟读《菜根谭》的新热潮。《菜根谭》成为日本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业务推销的“参谋”,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连外国人都看中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这一丰饶的土地,我们自己没有理由不去用心经营她,推广她,让我们的后辈,一代一代从这块丰饶的土壤中汲取营养。

然而,尽管有些学者、教育者也在“国学”领域有所涉及和探索,但他们垂青“国学”的原因,或是以怡情明志,或是作为教学手段的尝试,都尚处于初始阶段,是正如蜜蜂采蜜,而如何去酿出沁甜的蜜,却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叶匡正先生说:“被媒体传播的国学都是基础常识,说到儒家观点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应该通过严肃的研究产生。”如果我们都甚少接触传统经典,或仅仅知道教科书上为数不多的古诗文,对传统经典缺乏深刻认识,还会有人潜心去研究、继承传统文化经典吗?“国学”这块原本丰饶的土壤恐将荒芜。

国学是完善人格的德育阵地

立“人”先立“德”。在这一点上,古人比我们多有远见。这可从古代众多的蒙学教材中感知出来。如《弟子规》“总序”写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开篇就定了个“道德教育”的纲:“首孝悌,次谨信。”而后 “爱众,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把“为人”的学问摆在“为学”之前。在后面的章节中,对“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作了细致入微的规定和指导,尽管有些做法在现今看来有唯诺迂腐之嫌,但可见当时道德规范之严明。而一本《三字经》则对学习之事做了详尽的阐述:开篇“苟不教,性乃迁”即道出受教育的重要性,接着说到怎样学,为什么学,“幼不学,老何为”“人不学,不知义”。重点说到该学什么——学礼仪孝悌、数学文学、天文地理、六艺书法、四书五经、子集史册⋯⋯并且,这些蒙学教材字数工整,富有韵味,儿童在朗朗读书中,也深明了其中大义。

“现代之学”注重的是什么呢?无疑主要是分数和升学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见道德培养要从小开始。笔者从教二十年,所见小学德育现状如何呢?最主要的育人阵地——品德课程多为语文老师兼任,少有专职教师,如此只能压缩教学,在主授课之外“酌情”上几节。这其中有许多的无奈,但比之过去的重视童蒙养正,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我们究竟有没有重视“德育”这块阵地的耕耘了呢?

国学是培养作家的通达大道

古代科举考试,“一文定终生”。一篇文章就决定个人的荣辱升迁,可见,能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古代学子们都必是写文章的好手,即今日所谓的“作家”。也难怪,古代学子们打小就诵读唐诗宋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这些经典文章不仅讲究格律,精炼动听,妙语连珠,还富有睿智,突破混沌,处处给人以豁然开朗之顿悟,且作文之章法也暗藏其中。尽管说文无定法,但对于学写文章之人,先仿效,再创新,任何时候都不失为一条写作的捷径。要学作诗,就读唐诗宋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学写议论文、哲理小品文等,就去读《论语》《孟子》《战国策》。要写散文,就读《鸣鹤在阴》《谋攻》《公输》《劝学》等诸子名文,还有《将相和》《出师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师说》《捕蛇者说》《岳阳楼记》《爱莲说》等名篇;要写小说,去读《世说新语》《吕氏春秋》和四大名著。古代学子天天浸润在这些经典美文中,才满腹经纶,才情睿智,“下笔如神”。

现在各大小书店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各级的教辅书,而各级各类的作文辅导书更是数不胜数,尽管如此,大部分在校学生依然觉得作文是个大难题,就算写出来的文章,也大都千篇一律,鲜有惊人之作。究其原因,缺乏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固然是其一,但缺乏经典诵读,缺乏文字的敏悟,才是主因。

国学于我们的意义还远不止此,她应该和我国的京剧、国画、中医一样,成为国粹,应该让她代代相传。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博士、诗人徐晋如先生在答记者问时说:“可以说,国学从古以来即是精英之学,现在无数媒体却想把它变成大众化的学问,其结果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我觉得,国学无法普及,也不应该普及。因为任何真正的知识都是无法普及的,你看孔子不早就发现了这样一条真理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和徐晋如先生的看法相反,依笔者的愚见,我们是有条件和能力将国学进行到底的。关键在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该如何调整。只要我们有了“普及国学”的理念,使“古代之学”与“现代之学”并行,哪怕“现代之学”重之,“古代之学”次之,二者相得益彰,我们的后世子孙身上,都必定会出现新的气象。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广东广州510631)

4.国学经典古诗词 篇四

七年级级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比赛活动总结

6月2号下午,xx中学2018级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比赛活动隆重举行,历时三节课,比赛圆满落幕。全年级三分之二的学生走上舞台,参与了活动的三个环节:诗词必背、诗词速背、诗词吟诵表演赛。我代表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感谢评委熊校长、教育专家原石笋街小学王校长、蔡老师、马老师、七年级各班主任三节课吟诵比赛的陪伴!感谢前来观看的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陪伴和支持!

这次国学经典吟诵活动,我们怀一颗赤子之心引导孩子们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吟诵现场,每个班学生表现出的庄重、大方,让人想起朱永新《致教师》中说的:“为每个生命颁奖,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护的。”我们的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活动,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学生的吟诵让我们感动,将阅读进行到底,是我们的责任!

国学经典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蛰伏着诗意,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最是书香能致远。长期吟诵、积累国学经典,不但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使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活动中,从孩子们脸上表现出的欢欣,让人看出我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这次活动,我们的宗旨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用好校园文化,相信浸润的力量。

我校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校园里,一步一景里融汇着中国传统文化,让人可以触摸到我校校园文化的温度。步入其中,方能领略到除了建筑物的不同之外,还有处处流淌其间的文化气息,芬芳氤氲!诵读国学经典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读经典,可涵养其性,就是学生的品行通过活动、积淀慢慢呈现出来。读经典,还可知天下事,懂圣人礼。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着学生成长。如果让学生坚持三年读经典,不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还为他们的人生打好了底色。学生毕业后,无论走向何方,他们不但骨子里流淌着学校文化的血脉,而且腹有诗书气自华。国学经典吟诵,也是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基。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活动,滋生出来的内涵,远比一堂语文课丰厚得多。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几句话总是给我们温柔的提醒:“我们幼小时候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小,小到几乎察觉不出来,都有极重大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了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所以必须趁着孩子们积累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厚积,将来才能薄发。我们始终信奉一句话,所有的经历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在种种经历中去锤炼自己的毅力。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处处有挑战,让你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生的活动何尝不是呢?他们走上舞台,大胆展示自我,尽管有的学生的表现让他们自己不满意,但锤炼他们的毅力是宝贵的财富!这次活动,我们为自己能给学生历练的舞台而欢欣,因为他们每次走过的路,每一天的进步,都有我们许多情深意切关爱的目光!学生们在活动中的成长,是我们给教育一个笑容,是我们的职业使然。

二、诵读国学经典,阅读春满校园。

首先,七年级各班推行课前五分钟阅读分享,有的根据老师推荐读的书阅读分享,也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读的书分享阅读收获。并且我们坚持每周的阅读课,给学生的阅读建立一个“场”,在老师带领下去阅读,先从唐诗宋词寻找精神食粮。三月,7.9、7.10班先开启了诵读国学经典唐诗宋词活动,四月在全年级推广。课堂上,师生同背一首诗词,师生相互说自己读诗感悟,学生随笔写感悟,这是最灿烂的阅读生命状态,也是最生态的语文阅读实践。不爱阅读的孩子,在特殊氛围的感召熏陶下渐渐热爱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我们相信:不计筹码播种阅读的种子,总有一些会发芽,开花,成长为树的,而后一棵一棵缀连为森林的。在学生人生黄金的三年,坚持引导学生走进国学,亲近国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最大的功德之一,也是做善事,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爱上我们的国学经典,这也是熊欣校长的一贯主张。这次吟诵读活动,我们的宗旨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鼓励每个学生大胆走上舞台,最后全年级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走上了舞台。我们非常用心设计了“必背”、“速背”、“表演吟诵”三个大环节。尽管比赛形式多样,准备过程辛苦,辅导主持人很累,我们累并快乐着!我们找到的是一种淋漓酣畅的教育幸福!

三、抓好教育契机,不断改善。

5.国学经典古诗词 篇五

1、记忆能力:轻松背诵大量经典,并由此开发儿童的强大记忆能力。

2、识字能力:轻松认识数千汉字。

3、理解能力:增加综合理解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良好的口才。

5、行为习惯和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道德修养:道德修养自然熏陶。

7、外貌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8、正音训练:普通话标准流利。

9、思维能力提升:大格局形成。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卷帙浩繁的传世典籍中得以彰显其魅力与智慧。在信仰缺失、精神迷惘的时代,我们呼唤伦理道德,呼唤高尚品格。为了挖掘中华5000年的智慧精髓,在孩子心底播下“智慧”的种子,“博闻天才”应运而生。这是教育界的革命、家庭教育的里程碑。

秉承“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博闻天才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新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认知,以传承国学、关注青少年成长为己任,秉承“和经典为友,与圣贤同行”的原则,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性化的设计、精良的产品品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积极打造国学第一品牌。

6.国学教育之国学经典语录篇 篇六

一个成功的职业人,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和良好的外在形象这些显性条件,更需要具备优良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隐性条件。在这些条件中,隐性条件则是影响和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高度的重要条件。

山西蓝海汽修学校在做过硬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员的内在修为。学校将国学经典语录教育引入学校,国学经典语录包括做人篇、做事篇、学习篇和感恩篇等。通过对国学经典语录的理解和学习,争取让进入蓝海汽修学校的每一位学员既学到了专业汽修技能,又学会了做人、做事和感恩。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3.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5.三思而后行。——《论语》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8.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2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2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2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4.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4.学不可以已。——《荀子》

3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37.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3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0.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4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42.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4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4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4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4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4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国学经典古诗词 篇七

但是, 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 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 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 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 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 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 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 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 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 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 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 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 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 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 成长成才成人。

2.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 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 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 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 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 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 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 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 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 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 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 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 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 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 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 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 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 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 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 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 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 轻德育, 轻体育”的倾向, 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 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 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 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 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 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 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 而使‘人为物役’, 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 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 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 “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 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 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 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 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 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内心空虚, 成绩下降, 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 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 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 (主要是网络上) 的负面内容, 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 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 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 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 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1.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 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 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 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 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 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 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 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 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 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 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 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 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 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 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 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 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 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 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 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 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 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促进全民族的进步, 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 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 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 启迪思维, 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 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 懂得社会伦理道德, 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 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 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 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 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 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 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 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 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说文>、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 但是, 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从中小学生抓起, 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 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 《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 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 收效显著。

1. 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 培养记忆能力, 提高文化素质, 增强人文修养, 陶冶道德情操, 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 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 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 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 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 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 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 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 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 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 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 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 “将相和”的君子风范, 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 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 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 培养高尚的情操,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2]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 2001, 4 (2) .

[3]鲁迅.呐喊.自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刘先琴.河南漯河市经典诵读润心神.光明日报, 2010-11-20-1.

8.国学经典诵读之 篇八

【关键词】国学;孟浩然;田园诗;友情

孟浩然的诗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谈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的确不薄,语谈仅仅是外表,主客之间的情谊,由谈初到清真最后清切。这是内在的韵味散发出来的醇香,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正是谢榛语的那种“清音有余的感觉”。

有关友情的描述,唐朝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句真切的表达了知心朋友,情谊深厚,即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眼前。显示出友谊的真挚。胸怀的阔达。可见人生中拥有真诚的朋友,心中便不会孤独,当代人也常说:多一个朋友,便多一条路。是啊,真正的友谊就是不顾及对方的社会地位,富贵贫贱,美貌与丑陋,而注重双方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注重自然,注重默契。很多唐诗中体现了这种情感: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维的《山中送别“除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未见常见天际流。”而最令人欣赏的友谊之情,是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体现出的那种“淡”“真”“切”的淳朴自然的朋友之情,值得大家细细赏读:

故人具鸡黎,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句“故人具鸡黎,邀我至田家”。“这”一邀一致,文字上毫无渲染,召之即来,简单而随便,好似小学生在日记本上写的一日行程一样的朴素而平淡,再加上“鸡黎”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只简朴而随意,这样,客人和主人彼此的心扉毫不顾及地向对方敞开,客人不嫌弃你农舍之主而降低身份,主人不谄媚你达官显贵而升官发财,那就盘腿而坐,促膝而谈,气氛润恰而平静,不讲虚礼和排场,如此幽静而祥和,这不仅是主任和客人的真挚情谊所至,也有清新愉悦的环境所衬托,你看那外景——“绿色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一近一远,近景绿树环抱,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荡开笔锋,展示一片开阔的远景: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让村庄不显的孤独。一“合一“斜”,静中含动,景都活跃着,人怎能闲坐,于是主客敞开胸怀,娓娓而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一开,放眼望去的不仅是主人和客人,而且也将读者的眼球引向这这特定情境当中去,随着主人和客人一起欣赏: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那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荫怀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适的感觉。于是,话桑麻中,主人与客人的欢声于笑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际,正是在这种情景氛围中,客人忘记了仕途的荆棘丛生,名利得失,他从主人的笑语中寻到了安然,坦率,真实,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中,盼到了已久的向往之地,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他心境平和,思绪舒展,举猎灵活,自然省净,这样的环境,谁愿意离去,谁不渴望再来,虽然没有说出自己乐而忘返的想法,但客人和主人的情谊无需再遮掩,淳朴而诚挚溢于言表,于是,再不需客气,我想我做客人既主人,主人即客人,下次的约会,定在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不请自到,那种率真,那种理直气壮的情怀,好比小女孩在父亲跟前撒娇:“我要,我要,我就要。”古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此句看死信笔写来,却首尾衔接。首句“一邀一致”尾句“还来就菊花”,此外既感到篇法圆紧,有体会到客人的洒脱自然。

当然,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有用张扬和比喻的手法体现的,如李白的《赠汪伦》:“讨还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不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清湛,更出动离人的情怀,难忘王伦的深厚情谊,水深轻身自然的联系起来,以比物手法形象的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王伦送李白的情意更有多深呢?李白毫无掩饰的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他与王伦不一般的情意:“不及汪伦送我情。”耐人寻味。清朝的沈德潜很欣赏着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载》显然,秒就妙哉“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才用比物手法,便无形的情意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有清真。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赠汪伦》相比较,纯属于平淡的叙述至此,没有一句夸张之句没有一个兴奋之词,但到了平头百姓的谈话,让我们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进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场景——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力形式与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诗词是在平淡中蕴涵着深藏的情谊,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虽只有鸡黍,但那份友谊之情,却一点都不薄,而是主客情深的精妙之处。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情谊演绎的谈中含真,真中含深,深中含切。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

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上一篇:想象作文初一下一篇:建国路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