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的成语和解释

2024-07-22

关于动物的成语和解释(精选11篇)

1.关于动物的成语和解释 篇一

[刻雾裁风] 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

[水光山色] 泛指山水景色。

[擅壑专丘] 指放情山水。

[经丘寻壑] 指游览山水。

[临水登山] 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尺山寸水] 指每一小块山水。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胸有邱壑] 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一丘一壑] 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放情丘壑] 指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烟霞痼疾] 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乐山爱水] 爱好山水风光。

[鱼游濠上] 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游山玩水]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游山玩景] 游览、玩赏山水景物。同“游山玩水”。

[模山范水]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2.关于动物的成语和解释 篇二

1 发展现状

1.1国内外动物诊疗机构情况对比

动物诊疗机构作为市场化的兽医服务组织, 动物诊疗根据服务对象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城镇家庭宠物提供诊疗服务, 另一种是为养殖场及社会散养户所饲养的经济动物提供疾病预防和诊疗服务。从国外情况看, 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通过为家庭宠物和规模饲养场畜禽提供诊疗服务, 及时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实时发现和报告动物疫情, 及时参与政府组织的疫情处置, 在国家兽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且国外兽医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及薪酬收入普遍较高。相对而言, 我国动物诊疗市场发展则比较滞后, 目前动物诊疗服务主要以宠物诊疗为主, 仅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动物诊疗业较为发达, 从业人员众多, 其他二、三线城市的动物诊疗行业则刚刚起步, 经营规模和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兽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及收入均普遍偏低。

1.2大连市动物诊疗机构的发展现状

1.2.1市内集中, 县区零星分布

目前, 大连市共有90家动物诊疗机构, 其中市内四区共有动物诊疗机构65家、金州新区14家、旅顺口区8家、瓦房店市3家, 其他县区目前尚无经过县级主管部门审批的正规动物诊疗机构, 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

1.2.2硬件设施和设备投入方面差别较大

大连市动物诊疗机构在硬件建设和设备投入方面差异较大, 部分大型动物诊疗机构对医院场所拥有房屋产权, 并在医院内部细分了各个功能区, 投资购买高端诊疗设备;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动物诊所, 场地租赁, 设施简陋, 仅有简单的手术器械, 缺乏血液化验、B超、X光机、呼吸机等设备, 只能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打针、输液等操作。

1.2.3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大连市动物诊疗行业中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业较早的人员多为中专学历, 虽拥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知识结构明显老化, 知识更新速度较慢, 对最新的诊疗技术掌握较少, 治疗大部分停留在凭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而目前全市部分有实力的动物诊疗机构则聘用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动物医学专业人员, 在给医院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 也带来最新的动物诊疗技术。据统计, 全市的动物医院因设备全、病例多、临床经验丰富, 患病宠物治愈率比小型动物诊所的治愈率高30%~40%。1.2.4经济效益两级分化, 部分医院出现连锁机构动物诊疗机构作为市场化的盈利组织, 自负盈亏, 经济效益近年来呈现两极分化。一批拥有明显优势的动物诊疗机构因设备全、规模大、技术好, 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户, 年营业额在100万元以上, 甚至达到200多万元, 经济效益较好;而部分规模较小的诊所, 一年的营业额在10万元左右, 剔除房租、水电、人工等费用仅够勉强维持生存。自2010年至今, 全市有9家动物诊疗机构因经营不善关门停业, 而经济效益好的动物诊疗机构则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办连锁动物诊疗机构, 抢占市场份额。

2 大连市动物诊疗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从业人员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目前全市动物诊疗行业从业人员较多, 但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缺乏专业权威和学科带头人, 各个动物医院仍然急需有经验可熟练进行外科手术的宠物医生, 对一些急性病、疑难病缺乏成熟有效的治疗措施, 整体诊疗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整体管理水平层次较低

部分动物诊所因规模较小, 部分甚者为“个人店”、“夫妻店”, 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既是法人代表又是执业兽医的情况, 各项记录填写不规范, 缺乏经营和管理意识, 管理单一, 发展乏力。

2.3投诉事件屡见不鲜

部分诊疗机构存在扰民和医患纠纷问题, 导致居民投诉上升, 信访、电话上访增多。部分诊疗机构往往在出现诊疗纠纷后不积极、妥善的处理, 借故推诿, 不履行相关赔偿责任, 引发医患纠纷, 激化了社会矛盾, 造成上访事件发生。

2.4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 全市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疫情上报体系, 并将动物诊疗机构纳入其中, 其发挥了很好的疫病观察员、报告员作用, 但个别动物诊疗机构负责人法律观念不强, 思想不重视, 认识不到位, 没有很好履行报告疫情的职责, 存在一定的防控隐患, 其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3 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的几点思考

按照“短期改善、中期巩固、长期提升”的思路, 逐渐提高动物诊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现代化建设水平, 规范动物诊疗行为, 积极稳妥的做好新时期下城乡动物诊疗机构的管理工作,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媒体宣传, 积极正面引导

加强与媒体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通过报社、电视等媒体的正面宣传, 积极普及相关知识, 提高人民群众对宠物管理、疾病防治的认识, 给予正确舆论导向, 理性看待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在有效防治人畜共患病的同时,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社会恐慌。

3.2规范动物诊疗机构内部管理

依法加强用药记录, 完善处方管理、病例档案、诊疗制度和就诊须知等软件管理, 规定动物诊疗机构所有处方、病例或诊断书要采用统一的格式书写、保存, 积极上墙公示从业人员的有效资格证件、诊疗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等, 主动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并重点加强诊疗场所日常消毒、病死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3.3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充分利用检查诊疗机构、召开工作会议的时机, 加强对法人的法律法规宣传, 使其知法、懂法、守法, 并对违法案件的处理结果及时予以通报, 对动物诊疗机构起到预警和警示作用, 促使诊疗机构合法、诚信经营。

3.4加强行业自律, 建立良好竞争机制

积极引导、支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从业行为, 避免无序、恶性竞争。通过学习和交流, 把国外和国内先进动物诊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 逐步提高我市动物诊疗水平, 并以提供优质服务和高水平的动物诊疗技术为切入点, 开展公平合理的行业内竞争, 积极鼓励和推动创建示范机构、诚信机构, 争取创建一批硬件设施好、诊疗技术高、信誉好、收费合理的品牌诊疗机构, 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3.5妥善处理诊疗纠纷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 要对诊疗纠纷予以关注和重点解决, 积极稳妥的处理各种动物诊疗纠纷, 促使诊疗机构在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的同时, 切实负起社会责任, 尽量避免和减少产生社会矛盾, 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动物诊疗环境。

3.6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打击违法诊疗行为

每年, 兽医主管部门将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执法检查行动, 及时整顿动物诊疗市场, 积极受理各种投诉举报, 依法查处违规违法开办动物诊所及超范围经营的行为, 坚决杜绝无证非法行医, 切实维护正常的动物诊疗市场秩序。

3.7抓好诊疗机构年度审核工作

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动物诊疗机构的年审工作中严格把关, 对因违法违规诊疗引发医患纠纷, 拒不配合管理部门调查和处理的诊疗机构, 对其依法采取警告、罚款、整改、停业整顿、吊销诊疗许可证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有效制约, 敦促动物诊疗机构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 有效降低诊疗投诉率, 减少扰民事件发生。

3.人类智商高于动物的新解释 篇三

大脑重量和细胞数量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曾认为,不同动物的大脑重量(容积)是决定其智商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约为400~500克,猿的大脑重量约为850克,而人类的大脑平均重量可达1350~1400克。

但是,人的大脑重量也随人类进化和个体发育而有所不同。总体而言,人类进化越充分和个体发育越成熟,则大脑容积越大,大脑也越重。从进化看,早期直立人大脑重量有800克,晚期直立人大脑重量已达到1200克,与现代人的大脑1350~1400克的重量相差不远。作为人类而言,在进化历史上,早期的大脑重量或容积不大,也与其智商相对较低联系在一起。

从个体发育来看,新生儿的脑重量只有380克左右,九个月则达到约660克,2岁半至3岁可达900~1011克,7岁儿童可达1280克,已接近成年人1400克的水平了。显然,个体的人在大脑发育不同的阶段,即脑重量不同的阶段,其智力也不一样。

随着研究的发展,研究人员也认为,智商的高低也取决于与大脑容积相关的脑细胞的数量。例如,人类的大脑有脑细胞大约为100亿~140亿个,而黑猩猩的脑容量尽管只有人大脑容量的1/3,但其脑细胞的数量却达到人类大脑细胞的80%,约80亿~112亿个。而蜜蜂的大脑只有1毫克,脑细胞则不到100万个。

但是,仅以大脑重量(容积)和细胞数量来看,鲸的大脑比人的大脑容积大,也比人的脑细胞多,因为鲸的大脑有9000克,脑细胞数量超过2000亿。但是,鲸显然无法与人类比智商,也无法与黑猩猩比智商。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大脑细胞的相对数量。

此外,智商的高低也与大脑容积与身体的比例有关。在脑体比例上,人并不占优势,而最具优势的是猕猴,其脑体之比数值为26.32,名列第一;其次是鼹鼠,为24.59;再次是人,为21.29;然后才是老鼠,为17.39;然后是黑猩猩,为8.44。因此,判断智商高低涉及神经细胞与大脑容积之比和大脑容积与身体重量之比这两个比值。

神经突触的材料构成

以大脑神经细胞相对数量做比较,人不如黑猩猩;同时,以脑体之比来衡量,人不如猕猴,甚至不如鼹鼠,但为何还是人的智商最高呢?以往的研究似乎不能满足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认为,答案在于人与动物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系方式以及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的,例如,是单一的神经传递,还是通过立体和全方位的神经回路传递。

大脑中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两个以上的神经细胞的接触而形成的,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接触的节点称为神经突触,也称为神经键。而这种神经突触则很像电子信息和网络传播中的“微处理器”,它不仅负责传递神经电子脉冲,而且对神经系统的学习和记忆活动起着关键性作用。

新的研究发现,组成神经突触的材料的多与少和差异也是造成人的智商大大高于动物的原因之一。组成人和动物器官和组织的材料本质上都是蛋白质,但是蛋白质的不同则形成了器官和组织的不同。例如,皮肤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神经系统则由神经组织构成,而构成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的蛋白质不同,这才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

过去,研究人员一直认为,从低等的蚯蚓到高级生物如人类,所有动物的神经突触基本都由相同的蛋白质构成,物种间的智商差异只是大脑的质量造成的,也就是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的数量越多,数据处理能力越强。

但是,英国桑格研究所的塞思?格兰特(Seth Grant)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不同物种的神经突触中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有极大差异,而这种蛋白质数量和种类的差异造成了智能的差异。格兰特研究小组发现,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由大约600种蛋白质构成,但是,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突触只由约300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减少了一半。而没有大脑的单细胞动物的神经系统只由150种蛋白质构成,即只有组成哺乳动物神经突触的蛋白质的25%。

格兰特认为,多细胞动物大约在10亿年前出现,构成其神经突触的蛋白质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出现了第一次爆炸性提高。第二次则是在脊椎动物出现时,可能是在5亿年前。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不同造成了神经突触质量和结构的不同。

不同的蛋白质正如不同的材料,例如,把稀土这样的材料加到钢铁中,能显著提高钢铁的耐磨性、耐磨蚀性、耐热性和韧性。而多种蛋白质构成的神经突触变得越来越结实,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动物的智商也越高,行为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神经突触基本构成的进化就像电脑芯片升级一样,材料越好,结构越复杂,功能就越强大,而拥有最强大“芯片”的动物,智商最高,能力也最强。

4.动物成语解释及造句 篇四

鸡毛蒜皮、狼狈为奸、煮鹤焚琴、鳄鱼眼泪、招蜂引蝶、鹰瞵虎视、鱼大水小、雁杳鱼沉、鱼龙变化、对牛弹琴、虎口余生、兜肚连肠、行喙息、鹰视狼步、千军万马、云中白鹤、鹰犬塞途、民无噍类、以肉去蚁、有凤来仪

二、动物成语解析

鸡毛蒜皮:比喻细小的不重要的事情。

狼狈为奸:狼狈为奸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狼和狈常合伙伤害牲畜,所以用来比喻相互勾结干坏事。

煮鹤焚琴: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完美的事物。

鳄鱼眼泪: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招蜂引蝶: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鹰瞵虎视: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鱼大水小: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雁杳鱼沉:比喻音信断绝。

鱼龙变化: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对外行说内行话或对不讲理的人讲理。

虎口余生:比喻大难不死,侥幸保存下来的生命。

兜肚连肠: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齐处理。

行喙息:行虫爬行,喻指有足能行者;喙鸟嘴,指动物的嘴;喙息用口呼吸。指包含人在内的各种动物。

鹰视狼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千军万马:形容兵马众多。也形容声势浩大。

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鹰犬塞途: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民无噍类: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没有活路了。

以肉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有凤来仪: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三、动物成语造句

1、大将军率领着千军万马衝锋陷阵,一举将敌人澈底歼灭。

2、穿过敌国千军万马为你带来神的帮助。

3、狂涛巨浪就像千军万马,呼啸奔腾而来。

4、洪水来了。他带领千军万马直冲上去抢险救灾。

5、奔腾不息的江水,浩浩荡荡,如千军万马涌向远方。

6、龙捲风有千军万马般的威力,扫过之处尽是满目疮痍。

7、我们学校正培育着建设四化的千军万马。

8、知识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为政者万万不可小覷。

9、夜空以星为子,乍看,如千军万马,为湖,为海,为云。

10、战争年代里,老将军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至今身上还留有多处枪伤。

11、将军率领着千军万马冲锋陷阵。

12、毛领导指挥千军万马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13、在一望无际的疆场上,千军万马全力以赴相互战斗。

14、新民主运动像千军万马,向残余的封建势力冲杀过去,真是势不可挡。

15、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在学习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

16、岸边波涛汹涌,声势有如千军万马奔腾一般。

17、轰隆隆的海潮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18、眼前这位耄耋老人,年轻时也曾统领千军万马,做过一番掀天揭地的事业。

19、一望无际的大海,有时像千军万马一样雄伟壮观,有时像凶猛的巨人一样可怕。

20、这部电影的场面很壮观,攻击时千军万马一拥而上,真是扣人心弦。

21、这部电影的场面很壮观,攻击时千军万马一拥而上,扣人心弦。

22、敌方千军万马压阵,我军则严阵以待。

5.关于表情的成语及解释 篇五

[yōng róng yǎ bù] 指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洗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 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元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受宠若惊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也说被宠若惊。受到别人的赏识、称赞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屏声息气

[bǐng shēng xī qì]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幸灾乐祸

[xìng zāi lè huò] 对别人的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投袂而起

[tóu mèi ér qǐ]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忸怩作态

[niǔ ní zuò tài] 忸怩: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喜上眉梢

[xǐ shàng méi shāo] 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扼腕长叹

[è wàn cháng tàn]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若有所思

[ruò yǒu suǒ sī] 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喃喃自语

[nán nán zì yǔ]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杀鸡抹脖

[shā jī mǒ bó] 用手在脖子上比划。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张皇失措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怒火中烧

[nù huǒ zhōng shāo] 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愤怒的情绪非常激烈。

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毕恭毕敬

[bì gōng bì jìng] 也作必恭必敬。十分恭敬。

谈笑自若

[tán xiào zì ruò] 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也说谈笑自如。

大摇大摆

6.关于“百”的成语及解释 篇六

百舍重茧

[bǎi shè chóng jiǎn]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百里之任

[bǎi lǐ zhī rèn] 旧指一县的长官,如县宰、县令等。

百无一成

[bǎi wú yī chéng] 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百治百效

[bǎi zhì bǎi xiào] 暂无释义

百虑攒心

[bǎi lǜ zǎn xīn] 各种思虑一齐聚集在心头。

百喙莫明

[bǎi huì mò míng] 喙:嘴;莫:不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有冤难伸。

百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比喻唠叨、多嘴。

百品千条

[bǎi pǐn qiān tiáo] 指繁多的名目。

百世之利

[bǎi shì zhī lì] 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

千灾百难

[qiān zāi bǎi nán] 指多灾多难。

百弊丛生

[bǎi bì cóng shēng]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千百为群

[qiān bǎi wéi qún] 成百上千聚集成群。

诸子百家

[zhū zǐ bǎi jiā]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诸子指孔子(孔丘)、老子(老聃)、墨子(墨翟)、荀子(荀况)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阴阳家等。

百虑一致

[bǎi lǜ yī zhì] 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南面百城

[nán miàn bǎi chéng] 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百年归寿

[bǎi nián guī shòu] 暂无释义

百二金瓯

[bǎi èr jīn ōu]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百年之欢

[bǎi nián zhī huān] 指男女结为夫妇。

百败不折

[bǎi bài bù zhé] 形容意志坚强。

柔肠百转

[róu cháng bǎi zhuǎn] 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

包含“百”的成语2:

雄兵百万

[xióng bīng bǎi wàn] 军事强大,兵多将广,英勇善战。

歼一警百

[jiān yī jǐng bǎi] 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

百世一人

[bǎi shì yī rén] 指极难得的人才。

百般刁难

[bǎi bān diāo nàn]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一百五日

[yī bǎi wǔ rì] 寒食日。

百伶百俐

[bǎi líng bǎi lì]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百口莫辩

[bǎi kǒu mò biàn]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

百花生日

[bǎi huā shēng rì]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蹙国百里

[cù guó bǎi lǐ] 丧失大片国土。

百啭千声

[bǎi zhuàn qiān shēng] 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

讽一劝百

[fěng yī quàn bǎi] 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劝百讽一

[quàn bǎi fěng yī]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一人当百

[yī rén dāng bǎi] 一个人可以抵挡百人。

阖门百口

[hé mén bǎi kǒu] 指全家所有人。

百鬼众魅

[bǎi guǐ zhòng mèi] 各种妖魔鬼怪。

八百孤寒

[bā bǎi gū hán]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百马伐骥

[bǎi mǎ fá jì] 许多马围攻一匹好马。比喻许多小国围攻一个强国或许多愚笨的人攻击一个有贤德的人。

千了百当

[qiān liǎo bǎi dàng] 了:完了,结束;当:恰当。比喻妥帖、有着落。

百喙一词

[bǎi huì yī cí] 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百忍成金

[bǎi rěn chéng jīn] 形容忍耐的可贵。

包含“百”的成语3:

百世之师

[bǎi shì zhī shī]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百草权舆

[bǎi cǎo quán yú] 暂无释义

百足之虫

[bǎi zú zhī chóng]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百龙之智

[bǎi lóng zhī zhì] 暂无释义

百般抚慰

[bǎi bān fǔ wèi] 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罚一劝百

[fá yī quàn bǎi]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富面百城

[fù miàn bǎi chéng] 形容藏书非常丰富。

人百其身

[rén bǎi qí shēn] 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名垂百世

[míng chuí bǎi shì] 垂:流传下去。好名声流传后代。

百无禁忌

[bǎi wú jìn jì] 什么都不忌讳。

百代过客

[bǎi dài guò kè] 指时间永远流逝。

凡百一新

[fán bǎi yī xīn] 凡:全部;百:指事物多。所有的事物都有了新气象。鲁迅《书信集·致陈浚》:“瞬届发暮,凡百一新,弟之处境,亦同鸡肋矣。”

千补百衲

[qiān bǔ bǎi nà] 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

百卉含英

[bǎi huì hán yīng] 暂无释义

百样玲珑

[bǎi yàng líng lóng] 玲珑:灵活敏捷。各方面都表现的灵活敏捷。

诛一警百

[zhū yī jǐng bǎi]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鹑衣百结

[chún yī bǎi jié] 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百不得一

[bǎi bù dé yī]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

百喙如一

[bǎi huì rú yī]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百无一堪

7.关于动物的成语和解释 篇七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根据翻译的本质, 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 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不仅要传递表层词汇信息, 还要传递深层的文化信息。其中, 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其次”。因此译文要准确地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本文试图在功能对等的指导下探讨有关鱼习语的翻译策略, 旨在使其翻译更贴近源语的表达同时再现其文化内涵。

二、翻译策略

(一)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时毫无改变地保留其源语内容和其原有风格。人们都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 因此在某些认知方面是极其相似的。如若不同国家的人对某种动物的品质都有相同的认知, 翻译此类习语时就应采用直译法。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时最好用最自然接近的目的语来再现信息。因此, 当某种动物在不同语言中有相同的认知时, 译文最好保留该动物的原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 都认为鱼都是擅长游泳的。因此, 当描写某人非常善于游泳时常以鱼作比喻。故而中英文中都有类似的表达“擅长游泳”“swim like a fish”。水之于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两个民族都有类似表达“如鱼离水”“like a fish out of water”。翻译此习语时我们尽量采用直译法保留鱼的原型, 使其贴近目的语的表达。

(二) 换译法

奈达的动能对等强调自然对等, 是以读者为导向的。译文要与读者的文化感知相一致。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 同一动物有不同的隐含意义而不同动物却可能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翻译此类习语时, 应采用换译法。中英两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 人们在表达某种相似的状态时常会采用蕴涵不同动物的习语来表达。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业历史文化的国家, 而英国却是一个渔业悠久的国家。因此, 英语中描写人们大量饮酒时用含有鱼的习语, 如“drink like a fish”, 而汉语却采用了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动物牛来表达“牛饮”。翻译这种习语时采用换译法, 还有类似的习语, “fish story”翻译为“吹牛”。

(三) 增译法

有很多的动物习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而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透彻。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需采用增译法来传递隐含的意思。增译法即先解释字面意思然后用目的语惯用习语揭示原习语的哲理。诸如英语习语“The best fish swimnear the bottom”可以翻译为“好鱼常在水底游 (好东西难到手) ”。前半句是直译, 后半句解释其哲理意义。此种翻译策略可使目的语读者真正理解其习语的含义, 同时还不失源语的风格。这就遵循了功能对等理论所要求的自然的、易于读者理解的原则。

(四) 意译法

由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 相同的动物在不同语言中赋予了不同的意象。源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难以在目的语中产生类似的反应。此时, 无论是保留动物的形象或是放弃, 译者的翻译都应该首先符合目的语的表达风格。奈达的动能对等着重强调自然地贴近目的语的表达。读者的反应是译者最应该考虑的。例如, 英语习语“a pretty kettle of fish”应该采用意译法翻译为“一团糟”。这一习语源于苏格兰, 每年人们都会聚集在河边野炊。每年这都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场景。而中国人却很少有类似的经历。因此翻译时我们采用了意译法, 放弃了源语中鱼的形象, 用汉语中相类似的习语来翻译。类似的英语习语还有“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它翻译为“不要班门弄斧”。

三、结论

从奈达的动能对等理论视角分析, 翻译的目的即对需翻译的文本信息接收者能够产生类似于源语言使用者的反应。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由于不同语言所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因此, 翻译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读者对译文能最大程度地产生对等的反应。功能对等理论在鱼习语翻译中的应用为习语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翻译策略, 在习语翻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为导向, 以达到形式、意义及风格的统一, 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误解。

摘要: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进程中, 习语发展成为语言和固定表达的基础。因而, 英语和汉语中都不乏大量的习语。但由于文化差异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试图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鱼习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从而提出对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鱼习语,功能对等,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刘白.英汉动物习语翻译原则及方法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6 (6) .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1993.

8.成语里的“动物世界” 篇八

马是在成语中出现最频繁的角色,其他的都不能和它相提并论。你看“人困马乏”“人仰马翻”,马和人几乎一模样:而遇“兵荒”则必有“马乱”;有“盲人”则必有“瞎马”,简直到了将人、马并列的地步。更有甚者,人死了则必以“马革裹尸”为壮烈,这说明马也没活下来。但人委实也对马不错。不仅“悬崖勒马”,而且要“死马当作活马医”,这比救人还负责。人们对马的重视也表现在成语中,而对于牛和马的叙述却显然不同。同是一个“老”字,对牛是“老牛破车”,对马却是“老马识途”。这边是“对牛弹琴”,那边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褒谁贬谁,一目了然。马是应当信任的,你看每次战役前,先是“厉兵秣马”,接着是“马不停蹄”地赶路,然后指挥官“一马当先”,似“脱缰之马”,后面是“金戈铁马”“万马奔腾”,最后杀过来“千军万马”,终于“马到成功”。

龙与虎,在成语里往往寸步不离,先是“龙潭虎穴”“藏龙卧虎”“生龙活虎”“龙盘虎踞”,然后是“龙吟虎啸”“龙行虎步”“龙腾虎跃”“龙争虎斗”,最后是“降龙伏虎”。

这样的结伴者还有一对——鸡和狗,不过它们的形象就不光彩了。一上来就是“鸡鸣狗盗”,竟一同作案,因此小偷对它们也一样对待,来个“偷鸡摸狗”,直弄得“鸡犬不宁”,最后是“鸡犬不留”,但结局还很浪漫——“鸡犬升天”。

还有一类动物,它们虽然也屡屡出现。但恐怕总是胆战心惊。像鱼吧,人们对它只有一个字“吃”,吃人的人,叫“鱼肉乡里”。想吃鱼时便用各种方法捕获,有的“缘木求鱼”,高明的“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其结果是“鱼游釜中”。鱼能说什么呢?“人為刀俎,我为鱼肉”嘛,理所当然。

扮演这样悲惨角色的还有两位:麻雀和鹿。你看“为丛驱雀”“门可罗雀”。比起麻雀,鹿的处境更为不妙,麻雀虽然终日惶惶,但毕竟不会有性命危险,而鹿呢?从“逐鹿中原”到“鹿死谁手”,于是乎“鹿死不择音”。

还有一类动物虽只出场一次,但却留下了很尴尬的形象。你看驴,一出场便“黔驴技穷”,远不像狮子出场“河东狮吼”那样威严彪悍。再看蚂蚁,一出场就是“蚂蚁啃骨头”,受到了表扬;但得意忘形,使“蚁穴溃堤”,成了罪魁祸首,不像“蜻蜓点水”那样活泼、美丽,惹人喜爱。

动物多可入成语。在这里。我只让几位有特点的角色上台表演。还有其他的动物各怀绝技,你若有兴趣,不妨让它们一个个都来施展才能。

9.冬天的成语和解释 篇九

1、冰天雪窖 形容极为寒冷。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时反惮劳乎?’”

2、冰雪严寒 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出处:吴伯箫《菜园小记》“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

3、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4、冬日可爱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5、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改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6、冬扇夏炉 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v之有乎。”

7、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8、冬温夏 酰毫埂6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酢!

9、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处:《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10、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11、寒风侵肌 形容天气寒冷。

12、黄绵袄子 比喻冬天的太阳。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连旬,忽尔开霁。闾里翁媪相呼贺曰:‘黄绵袄子出矣。’”

13、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出处:南朝・梁・任P《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拥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

14、秋收东藏 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出处:《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15、山寒水冷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16、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17、暑来寒往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南朝・梁・陆《石阙铭》:“暑来寒往,地久天长,神哉华观,永配无疆。”

18、暑往寒来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草茂故辙,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来。”

19、岁暮天寒 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岁暮天寒,且归休息,以俟再举可也。”

20、天寒地冻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21、天凝地闭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出处:《晋书・张协传》:“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22、温醵ㄊ 冬温夏酢⒒瓒ǔ渴〉氖〕啤N蕉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出处: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

23、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24、无间冬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25、夏虫朝菌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26、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27、雪窖冰天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出处:《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28、雪虐风饕 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29、雪窑冰天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出处:《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支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30、雪兆丰年 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31、燕雁代飞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3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33、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10.关于读书的成语大全含解释 篇十

一: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二: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三: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四: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五: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六: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七: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八: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来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九: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十:士农工商:〖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十一: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十二: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领悟勤奋。

十三: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个性迂腐的读书人。

十四: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十五: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十六: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好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十七: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十八: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十九: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二十: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二十一: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二十二: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二十三: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二十四: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二十五: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二十六: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二十七: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二十八: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二十九: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三十: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一样而实则一。

三十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来源】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三十二: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三十三: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三十四: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三十五: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三十六: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三十七:臧穀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一样而实则一。

三十八: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三十九:白面儒生:〖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四十:宿学旧儒:〖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四十一: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四十二: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刻读书。

四十三: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四十四: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四十五: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十分聪明。

四十六: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领悟。

四十七: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四十八: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四十九: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五十: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五十一: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五十二: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五十三: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五十四: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五十五: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五十六: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五十七: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我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五十八: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五十九: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1.汉维动物喻人成语比较浅析 篇十一

关键词:汉维  动物喻人  成语  比较

一、引言

Lakoff和Johnson以双域映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观点,而动物隐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很多动物与人之间存在某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根据双域映射理论,以动物的外部特征、行为习惯、自然习性、与人类的密切度等因素为参照,将其投射到人类世界,构成动物与人的相似性隐喻或相关性转喻关系,从而完成人类对自身的认知。这种动物喻人的认知深刻地体现在人类的语言载体中,特别是凝结人类智慧的成语中。本文依据汉文版《新华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和维文版《维吾尔语成语详解词典》(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两部词典,选取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对其进行分析。

二、汉维动物喻人成语的分类

动物喻人成语既有隐喻类型,也有转喻类型。隐喻类型主要建立在动物的外部形态、动作方式上,转喻类型主要以动物的习性、性格特点为参照,转喻具有相同或相似习性或性格特征的人。

(一)汉维由隐喻形成的动物喻人成语

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由隐喻形成的动物喻人成语,主要表现为通过动物的外形、动作等来隐喻人的外貌、状态、行为活动。

1.以动物喻人的外貌

动物的外形、声音等外在形态特征投射到人身上,可以隐喻人的外貌外形、声音等特征,其隐喻的喻义分人的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两类。

表1: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外貌的成语

形象 喻义 成语举例

正面 相貌美丽英俊、仪表出众;身材修长、高大、魁梧;声音好听、洪亮 沉鱼落雁、龙眉凤目、龙章凤姿、鹤势螂形、牛高马大、虎背熊腰、人高马大

负面 相貌凶狠、威猛、丑陋、猥琐;身材枯瘦;秃顶;声音难听 獐头鼠目、鹰鼻鹞眼、燕颔虎头、鸢肩豺目、鸟面鹄形、牛山濯濯、鬼哭狼嚎

表2: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外貌的成语

形象 喻义 成语举例

正面 —— ——

负面 身形消瘦 ????? ????? ??????(像吃了针的狗,喻骨瘦如柴)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以动物喻人外貌的成语比维吾尔语丰富,在隐喻的喻义方面也多一些,并且形象直观,活泼生动。

2.以动物喻人的状态

动物的外在神态、行为状态,与人的某些状态、心理行为十分相似,因此可以隐喻人的某种状态或心理。这些喻人的状态有积极倾向的,也有消极倾向的。

表3: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状态的成语

形象 喻义 成语举例

积极倾向 精神抖擞、充满活力;威武雄壮、老实、飘逸奔放的样子;眷恋、疼爱的心理情感等 鹤发童颜、虎头虎脑、龙骧虎步、生龙活虎、龙飞凤舞、华亭鹤唳、舐犊情深

消极倾向 衰老、贪婪可恶、鬼鬼祟祟的样子;惊恐惧怕、悔恨、悲凉等心理状态 鹤发鸡皮、鸱视狼顾、虎视眈眈、贼眉鼠眼、呆若木鸡、鸟惊鱼骇、亢龙有悔、猿惊鹤怨

表4: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状态的成语

形象 喻义 成语举例

积极倾向 欣喜、满意、惊讶、豁达的心态 ???? ?????? ????? ?????????(老牛喜欢刀子)? ???? ???????? ?????????(受到像宰了头骆驼款待客人一样的礼遇) ?????? ????? ????????(猫吃皮牙子般感到惊讶)? ??????? ??? ?????? ??? ??????? ??? ??????(乌鸦聒噪,自得其乐)

消极倾向 狼狈窘迫的样子;担心、自大、幸灾乐祸的心态 ???? ?????? ????????(像掉进水里的猫)? ????????? ????? ?????????(猫挠肚子,心里忐忑)? ??????? ????? ??????(斑鸠仰天飞,得意洋洋)? ??????? ?????? ???????? ?????(幸灾乐祸)

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都含有以动物的状态喻人的成语,并且都包含积极倾向和消极倾向两种精神状态。汉语中多以“龙、虎、鹤、鼠”等动物的神态来隐喻人的精神状态,维吾尔语中则多以“牛、猫、骆驼、斑鸠”等动物来隐喻人的精神状态。

(3)以动物喻人的行为活动

动物的行为方式、活动方式等,投射到人的领域,可以隐喻人的行为活动。有些行为活动是人们所喜爱的具有褒义倾向的行为,有些则是为人们所不喜欢的含贬义倾向的行为。

表5: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行为活动的成语

感情色彩 喻义 成语举例

褒义倾向 信守承若、关心爱护、施展才华、选贤任能、思念亲人、关系和睦、战胜困难、勇猛善战、强大力量、雄心不老…… 范张鸡黍、犬马恋主、犬马相报、犬马之养、老牛舐犊、蛟龙得水、腾蛟起凤、打龙捞凤、素丝良马、走马上任、走马换将、见鞍思马、乘鸾跨凤、鸾凤和谐、鱼水相投、降龙伏虎、驽马十驾、横戈跃马、匹马当先、兵强马壮、老骥嘶风、老马为驹

贬义倾向 偷窃、侵吞、欺压、逃窜、助纣为虐、阿谀奉承、警告恐吓、勾结、不务正业、争夺、见识短、受限制、分离、逝世…… 鸡鸣狗盗、鼠窃狗偷、鲸吞虎噬、鹤轩虎冠、老马恋栈、狗仗人势、抱头鼠窜、狗急跳墙、割肉饲虎、引狼入室、攀龙附凤、吹牛拍马、使羊将狼、杀鸡儆猴、指鸡骂狗、狼狈为奸、狐假虎威、狗彘之行、鸡鹜争食、鼠目寸光、鸟入樊笼、离鸾别凤、龙驭上宾

表6: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行为活动的成语

感情色彩 喻义 成语举例

褒义倾向 落叶归根、互相忍让、一箭双雕、安分守己、赏罚分明、努力勤奋、分工明确、知恩图报、果敢坚持…… ??? ???????? ???????? ?????(马走千里,终回槽头)? ?????? ????????? ??? ???????(相互忍让)? ????? ?????? ????? ??? ?????? ?????(和气生财)? ??? ??????? ????? ?????? ??????(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 ???? ???????? ??? ????????(不招谁惹谁)? ???? ????? ??????? ??????? ?????? ?????? ????????(胡达明明白白:给毛驴没赏赐双角,给青蛙没赏赐尾巴)? ????? ?????? ?????? ??????(笨鸭子,笨鸟先飞)? ????? ??? ???? ???? ????? ???(毛拉念着吃,乌鸦啄着吃)? ??? ??? ???????? ????????(狗不咬主人)

贬义倾向 懒惰、争名夺利、忘恩负义、强人所难、糊涂、侵占、陷入危险、袖手旁观、消失、挑拨离间…… ??? ??????? ???????? ????? ????????? ????????(狗支猫,猫支尾巴,大懒支小懒)?? ??? ??????? ??????? ????????(狗坐轿子——不识抬举;狗头上不了金盘子)? ??? ????? ???? ?????????? ????? ????? ???(与狗争凉席,与猫争上席)? ????? ?????????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 ???????? ????????????(牛犊再跑,离不开麦草房,不过尔尔)? ????? ??? ????? ??? ????? ?????(毛拉多了羊暴死,龙多不治水)? ?????? ?????  ????????(晕头转向,昏头昏脑)? ????? ?????? ??????? ??????(把羊托付给狼)? ?????? ????? ?????????? ????????(才脱狼穴,又入虎口)? ?????? ???????? ??????(强人所难,赶鸭子上架)? ??????? ???? ????? ??????(挑拨离间)

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成语非常丰富,其隐喻的喻体(即源域)和本体(即目标域)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喻指意义也很生动形象。

(二)汉维由转喻形成的动物喻人成语

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通过转喻形成的动物喻人成语,主要以动物的内在习性、性格特征等为源域,来转喻具有某种特征的人、人的性格品质等内容。

1.以动物喻人的类型

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都有以动物的习性、性格特征转喻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人的成语。

表7: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类型的成语

人的类型 成语举例

优秀、杰出、高贵之人 龙驹凤雏、人中骐骥、凤雏麟子、祥麟威凤、泛驾之马、熊虎之士、白龙鱼服、龙种凤台、龙子龙孙、真龙天子、鹤鸣之士、南鹞北鹰、吞舟之鱼、朝阳鸣凤、云中白鹤

平庸、卑微、一般之人 不舞之鹤、寒蝉仗马、笼中之鸟、牛蹄之鱼、枯鱼病鹤、饭牛屠狗、孤雏腐鼠、牛童马走、迷途羔羊、脱缰之马、首鼠之士、河鱼天雁、漏网之鱼、无名鼠辈、瓮里醯鸡、瓮中之鳖

各型各色的坏人 豺狼虎豹、饿虎饥鹰、驽马铅刀、害群之马、城狐社鼠、牛鬼蛇神、牛头马面、牛首阿房、过街老鼠、稷蜂社鼠、丧家之狗、一丘之貉

表8: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类型的成语

人的类型 成语举例

泛指人 ???? ???????? ?????? ?????????(花牛生花犊)? ????? ??????? ????? ????(七个老爷八个兵)

未婚女子 ???????? ?????? ????? ????????(黄花闺女,贞童玉女)

首领、带头之人 ?????? ???? ????(鸡为畜禽之首)

坏人 ??? ????????? ????????(一丘之貉)

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以动物喻人的类型的成语中,不论是成语数量方面,还是喻体、喻义方面,汉语成语要明显比维吾尔语成语更丰富。

2.以动物喻人的品性

动物的内在习性、性格特征不仅可以转喻某类人,还可以喻指人的性格品质。

表9: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品性的成语

人的品性 成语举例

超凡脱俗、正直廉洁、勤劳勤恳 鹤骨松姿、鹤立鸡群、素丝羔羊、鸡鸣而起、鸡鸣馌耕

小气、徒有其表、志短、不耻、贪婪、歹毒 鼠肚鸡肠、马牛襟裾、马瘦毛长、豺狼成性、狗彘不如、佛口蛇心、鸟声兽心、蛇蝎心肠、狼心狗肺

表10: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品性的成语

人的品性 成语举例

品行纯洁、性格机灵 ???????? ?????? ????? ????????(女子品性纯洁)? ??????????? ???(机灵,警觉)? ???????? ?????????? ?????????(非常机警的)

嘴馋、贪小便宜、吝啬、胆小、歹毒 ??? ??????? ????????(馋猫似的)? ???? ?????? ??????(贪小便宜,小气)? ???? ?????(胆小如鼠)? ????? ???????? ??????(一毛不拔)? ???????? ???? ????? ???? ?????(蛇的外表光滑,内里歹毒)

在动物喻人的品性方面,汉语动物喻人成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都不是很多,而两者在喻体选择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汉语成语中多用“鹤、羊”的习性特征来转喻人良好的品性,用“马、狗、蛇、狼”等动物的习性特征来转喻人不好的品性。维吾尔语中除了用“鸡、蛇”来转喻人的劣性外,还会用“苍蝇、蛇”的某一习性来转喻人性格中较好的一面。

三、汉维动物喻人成语比较分析

(一)汉维动物喻人成语的共性

(1)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的成语,都可以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喻指“人”的意义。或由动物的外形、行为方式隐喻人的外貌、行为、心理,或由动物的内在习性、性格特征转喻具有某种特征的人、人的品性等。这是因为动物亦是生命的载体,人与动物关系密切,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发现动物与人具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会用动物的外形、动作方式、习性特征等来喻指人类本身。这种认知是人类所具有的普遍性认知规律。

(2)在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中,许多动物词语都可以成为两种语言形式的共同喻体。这些喻体有些喻指正面意义,有些喻指负面意义,有些喻体则蕴含褒贬双重喻指意义。在人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人们逐渐熟知动物的各种习性、行为及外在特征,并且由于动物与人的利益发生关联,人们会对其进行主观评价,从而引起人们或喜或恶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汉维动物喻人的成语中蕴含着具有一定倾向的感情色彩。

(3)在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中,以动物的行为方式来喻指人的行为活动的成语非常丰富。这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整个世界都是运动着的,所以不论是人还是动物,运动贯穿其生命的始终。运动的显性体现形式就是动作行为,不同的动作行为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反映在人类语言中则展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意义。

(二)汉维动物喻人成语的差异性

1.从数量上看,汉语动物喻人成语要比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丰富。不论是动物喻人成语的总体数量,还是动物喻体的类型数量,或者是动物喻指人的范围,汉语成语都要比维吾尔语成语丰富。这与两种语言的语言体系、历史源流有密切关系。

2.从隐喻转喻的内容来看,因汉维两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历史背景等不同,汉维动物喻人成语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汉维动物喻人成语在喻体选择上存在不对应的现象。在汉语动物喻人成语中,喻人胆小怕事的性格,会用“鼠”作喻体,如成语“胆小如鼠”;而维吾尔语则会选择“鸡”作喻体,如成语“???? ?????”(胆小如鼠)。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受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对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关注度。

第二,在汉维动物喻人成语中某类喻体出现空缺现象,即汉语中有的喻体,维吾尔语中没有;或维吾尔语中有的喻体在汉语中没有,这主要是由文化空缺引起的。如“龙、凤”这两种动物,是由汉民族创造出来的汉族独有的动物,在汉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因此,在汉语动物喻人成语中“龙、凤”经常被赋予褒义色彩,象征着权威、尊贵、吉祥、幸福。如成语“飞龙在天、真龙天子、龙驹凤雏、龙章凤姿”等,都喻指人美好的一面,但在维吾尔语中则没有类似的成语。

第三,汉维动物喻人成语用相同的喻体喻人时,体现出的感情色彩在褒贬程度上存在差异。在汉语成语中,“狼、狗”喻人时,被赋予贬义的情感色彩,常常喻指人阴暗的一面。而在维吾尔语中,其既含贬义色彩,也有褒义色彩,如成语“???? ????? ??? ??????? ???? ????? ????? ??????(狼有肉共享,乌鸦有肉独吞)”,以狼的行为喻指人能同甘共苦;“??? ??? ???????? ????????(狗不咬主人)”,以狗的行为喻指知恩图报。

四、结语

因人类认知事物有共同的规律,所以汉维动物喻人成语在认知上存在着共性,都可以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喻指“人”。同时,由于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及文化因素等方面存在不同,两者在认知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本文得到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1001]。)

参考文献:

[1]潘明霞.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赵倩.人·动物·隐喻[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房培.汉语动物成语问题探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卡依沙尔·艾合买提.汉维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2.

[5]葛爱华.汉维动物类词语象征意义对比浅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8.

上一篇:高中生读《城南旧事》有感800字下一篇:环保疏浚系列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