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2024-07-13

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共10篇)

1.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篇一

“影子银行”对国内金融行业有何影响

在谈到资金池、信贷资金、资产证券化等议题时候,往往都会涉及到“影子银行”这个话题。那么,什么是“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行业又有何影响呢?下面,由中国资本网资深研究员为您仔细梳理一下。

“影子银行”实际上是一个舶来品,产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它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而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影子银行”成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这种信贷关系看上去像传统银行但仅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而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机构,即类似一个“影子银行”体系存在。

对于中国的“影子银行”,专家认为主要指银行理财部门中典型的业务和产品,特别是贷款池、委托贷款项目、银信合作的贷款类理财产品。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目前,“影子银行”被广泛地认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第二,由于其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第三,由于其受监管较少,杠杆率较高。也就是说,它具有和商业银行类似的融资贷款中介功能,却游离于货币当局的传统货币政策监管之外。并且,目前国内的“影子银行”,并非有多少单独的机构,更多的是阐释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

其实,早在2012年,中国银监会发布2012年报就首次明确了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

不过,这几年,“影子银行”让了中国人明白了,长期以来中国的真实利率为负,导致了大量烂投资、产能过剩、地产泡沫和环境污染问题。另外,在金融管制、资金垄断下,“影子银行”资金多投向中小企业。大型国企能以低廉利率从银行获得大笔贷款,中小民企则普遍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资金,形成金融“双轨制”。同时,“影子银行”也有积极的一面。其中,相当一部分业务被称为“银行的影子”,好处显而易见:它们灵活、充满创新意识,对当地中小企业的了解更透彻,能有效地解决传统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但是,“影子银行”规模到底有多大,迄今难有定论。原因之一是它生长太快,以至于还没有清晰而统一的概念。不过监管层也意识到了“影子银行”的风险,而且监管部门已开始尝试出手化解。

监管机构正在研究资产证券化,未来非银行融资渠道将正式纳入监管,影子银行的借贷可变成正规的产品,届时,融资渠道会更透明,影子银行的风险也会变得更可控。

2.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篇二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目前国内的“影子银行”, 并非是有多少单独的机构, 更多的是阐释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如人人贷, 不受监管, 资金流向隐蔽, 是“影子银行”。几乎受监管最严厉的银行, 其不计入信贷业务的银信理财产品, 也是“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受我国市场的影响, 资金的来源宽广;

2.国家对影子银行的监督力度小, 杠杆率较高;

3.影子银行在货币当局的传统货币政策监管之外。

二、影子银行在我国的现状

在我国的市场中, 影子银行主要有两块内容:一是商业银行推出的众多的理财产品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类信贷类产品, 二是以高利贷为主要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影子银行主要表现在“银信合作”和地下钱庄等金融形式上;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业务涉及范围广, 在委托贷款、银信合作、信贷理财产品等方面, 银行只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 并不占用银行的资本金, 这些方面都需要对其进行调整, 以稳定我国的金融体系。

三、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1.弥补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足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影子银行在不断得到发展;由于在我国正规的商业银行体系的制度下, 对于我国竞争激烈的市场的各种需求不能全部满足, 因此在我国商业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来弥补我国正轨银行的不足, 通过影子银行来对我国的金融体系进行完善和发展, 以便构建稳定的金融体系。影子银行在我国受到的监管力度比较小, 因此其未来的发展更为宽泛和自由, 适应市场的需求, 增强我国的金融体系稳定性。

2.增加融资市场的风险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含有民间融资和民间私募基金, 由于其在我国的正轨金融体系监管之外, 所受到的国家监管力度很小, 因此很容易滋生非法集资, 增加融资市场的风险, 目前在我国发生非法集资, 老板卷款潜逃的案例不在少数, 这些情况的发生损害了部分民众的利益, 使他们的财产受损, 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得还不完善, 影子银行也是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发展, 因此影子银行的发展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逐步发展, 不可急功近利, 更不能脱离我国金融对其的监管, 否则, 长此以往影子银行必当扭曲我国经济发展形势, 破金融体系正常运转, 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3.商业银行竞争压力大

由于影子银行的存在, 使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加大, 使商业银行的业务量减少, 影子银行由于受到的监管力度小, 因此与商业银行在民间融资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 影子银行在为企业的短期融资方面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 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增加企业的现金流, 间接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因此减少了民间对于通过正规的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的吸引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间贷款的风险。

四、关于我国影子银行管理提供的建议

1.提高影子银行的透明度, 规范影子银行

要想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力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影子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影子银行的信息透明度, 使国民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及时、正确的信息, 做到信息的对称性和真实性, 便于国家对其进行监管。

2.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数据采集系统

要想充分了解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及其动态, 以便人们了解, 就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数据采集系统, 使民众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充分了解关于影子银行的数据信息, 使人们在充分了解影子银行产品的基础上, 安全地与其进行交易, 并尽可能降低交易风险, 减少人们的不必要的损失。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一些民间金融的监管, 如高利贷的监管, 使其做到规范操作, 使我国的金融可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减少风险。

3.建立健全相关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

要想保证影子银行的各方面做到规范, 就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来规范影子银行的行为, 这样可以使影子银行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 还可以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影子银行来进行洗钱的不法行为, 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 帮助我国建立稳定的金融体系。

摘要:2007年影子银行这一概念诞生, 人们开始逐渐对影子银行进行了解和认识。近几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影子银行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影子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延伸, 对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其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因此本文在了解影子银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情况, 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并为充分发挥我国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 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促使我国的金融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影子银行,定性,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J].金融研究, 2011, (3) :41-49.

[2]陈剑, 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2, (8) :66-72.

3.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篇三

关键词: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 业务发展 影响

1 影子银行的定义和基本内涵

1.1 影子银行的基本内涵 影子银行的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在该会议上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使用了“影子银行”这一概念,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思路。而美联储则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一种在央行流动性支持和公共部门信用无法兑现的情况下设立的,能够积极转换融资期限、信用以及流动性的金融中介机构。影子银行的出现有效地规避了金融风险,采用信贷评级的方式优化信贷结构,并通过严格的社会化监管,以保证融资的正常稳定进行。而我国则在2011年由银监会在年报中对影子银行进行了科学统一的定义,它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一个非传统银行体系的、以信用中介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金融机构。本文中对影子银行的理解是:银行体系内外起到中介作用、从事信贷融资活动并且不受银行监管或是监管存在漏洞可能引发套利或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

1.2 影子银行的特征 影子银行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具有信用中介功能,通过与银行或银行控股公司相联系形成信用中介链;影子银行游离于对传统银行的监管之外;影子银行从事银行的业务活动,容易引发“挤兑效应”等系统性风险共四个本质特征(王胜邦、俞靓,2012)。蒋冠和霍强(2013)还认为中国影子银行与欧美影子银行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有许多相似点,如都具有流动性转换、采用监管套利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信用风险等特点。

2 影子银行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

自2012年以来,我国的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贷款在社会总融资额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与2002年相比,其比重由92%逐渐下降至55%左右,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进一步拓展,信用增量显著,仅在2012年就高达3.87万亿元,占总额的29.2%。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家庭和企业在影子银行的存款比例约占普通银行总存款金额的33%①。另外,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也给社会融资结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2012年为例,影子银行在当年的总规模为28万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民间借贷、委托贷款、融资类信托产品是最主要的四类中介活动,其所占比例高达84%。而创投基金、典当、小额贷款公司等主体参与的信用活动规模较小,其所占比例仅为16%(纪汉霖、李曙,2013)。张佳坚(2013)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传统信贷难以满足经济体需求,迫使资本需求方转向影子银行;银行实际负利率以及投资渠道少,迫使资本供给方转向影子银行;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转贷业务,加剧了资本供求的不平衡等。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影子银行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因此,需要探析其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并从中总结出影子银行的利与弊。

3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3.1 正面影响 ①极大地拓展了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范围,进一步提高了中间收入所占比例。一般地,金融创新必然会带动金融管理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升级,这对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制的日益严格,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升迫使银行进一步加强贷款业务管理,采用信用等级评价的方式以降低金融风险,保证其资金安全。影子银行,顾名思义就是采用看不见的金融监管手段,在不采用相关金融部门监督方式的前提下,通过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市场和规模的方式,提升其盈利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影子银行还积极与信托、典当、证券公司等机构合作,加强金融资产业务的联系度,以满足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不同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提高业务的针对性和目的性。②有效地补充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缓解融资矛盾。随着我国利率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货币紧缩政策的推出和实行,商业银行融资矛盾也日益激化,一方面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设置多重借贷限制,人为加大融资难度,这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不利于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影子银行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针对一些融资需求较大的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个性化融资战略,保证了其资金供给。另外,影子银行还极大的补充了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不足,完善了其功能结构(杨卉,2013)。

3.2 负面影响 ①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产生冲击。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影子银行虽然筹款和放款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存贷款作用并无明显区别。同时,影子银行的筹资利率普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且放宽限制较少,这就使得引资银行代替传统银行存贷款业务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此外,自201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以遏制其过快增长,保证楼市安全,开发商的融资难度逐步增加。而资金短缺问题势必会影响房地产开放商的开发规模和力度。但影子银行的出现给开发商们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向,不利于我国房地产开发结构的优化升级,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①。②限制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议价能力,影响其经济效益。对商业银行而言,随着其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其融资渠道也进一步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一方面补充了银行的业务空白,增加了其存量贷款;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议价能力,不利于其盈利增长空间的进一步提升,影响其经济效益。另外,影子银行的出现还进一步加快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分流趋势,增加了经营负担,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③不利于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趋发展完善,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对影子银行而言,其发展壮大是我国市场利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④加速商业银行贷款分流趋势。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以及微企业而言,其理想的融资方式为民间融资,它以其方便快捷、灵活多样、风险控制机制健全等优势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有效地解决了其发展资金不足、融资周期长、融资难度大等问题,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另外,随着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创业板以及中小板等的发展成熟进一步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渠道获得发展资金,但与此同时这也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分流趋势。⑤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环境的变化,其管理对象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管理中所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加大了管理难度。影子银行要想适应当前的管理需求,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其风险应对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并完善风险应急机制。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影子银行采用无形的手段和方式直接套取银行资金,而不显示资金的具体来源和去向,给其监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对其信贷资金使用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价,也无法预测信贷资金回流的时间和金额,客观上难以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收回。

4 结论

由此可见,影子银行能够迅速发展很大部分取决于它能够逃避监督部门的监管,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影子银行监督方面的法律,避免这种没有监督的资金流隐患的爆发。而商业银行由于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的支撑,在资金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具有这么独特的优势就应该发挥出它的“价值”,改善存贷款利润结构,在盈利上可以直接做出让步抢占客户。影子银行则必须规范自己的业务,透明资产负债,并凭借自身目前大好的发展劲头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削弱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让金融机构多元化,健全金融秩序而稳定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金融时报新闻http://www.bigear.cn/news-206-93068.html.

参考文献:

[1]张佳坚.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J].金融商务,2013(14).

[2]蒋冠,霍强.中国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及治理路径[J].宏观经济,2013(8).

[3]纪汉霖,李曙.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3(14).

[4]王胜邦,俞靓.影子银行:定义.监测和监管改革[J].国际金融,2012(9).

[5]汪宏程.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2(32).

4.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篇四

和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摘要: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影子银行的研究方兴未艾。这些研究多数集中于对国外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乃至风险积聚引发危机的分析上,对国内情况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边界,并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影子银行不同运营特点的基础上,研究阐述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影子银行 货币供应 影响机制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内涵与外延

影子银行的定义有着角度不同但内涵相近的表述。首次提出“影子银行”概念的保罗〃麦卡利(Paul McCulley,2007)认为,影子银行是有银行之实但无银行之名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伯南克(Ben Bernanke,2009)将其定义为除受监管的存款类机构外,充当储蓄转换为投资的金融中介机构;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2010)提出,影子银行是指提供基础银行类服务但又不受传统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网络的总称;金融稳定 理事会(FSB,2011)的研究报告指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保罗〃塔克(Paul Tucker)将影子银行的概念扩展为: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结构、企业或市场。国内学者也对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易宪容(2009)认为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模式;周小川(2010)提出,影子银行是行使商业银行功能但却基本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吴晓灵(2012)认为,所谓“影子银行”,是指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各类金融中介工具、机构和市场。

尽管准确的定义尚存争议,但综合各方意见,我们仍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影子银行概念的内涵:一是能够行使商业银行的部分功能,如信用融通、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便利等;二是游离于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之外,也难以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三是尽管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但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紧密关联,因此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四是影子银行不单指金融机构,还包括相关的市场、业务部门、结构性产品或金融工具,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性的概念。这些内涵在本质上构成了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间的边界。

以此为篱,结合我国实际,便可大致厘清影子银行概念的外 延,即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包括的范围:一是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部门,如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理财、委托贷款、承兑汇票等具有相似信用创造功能,但不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且面临较少监管的表外业务;二是有较强证券化特征,能够融通资金、提供流动性便利,但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计划、私墓股权投资基金(PE)等;三是较少受到金融监管,处于传统金融体系“边缘”,往往为特定目的而创设的准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营特点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还是国内起步较晚的影子银行,其本质与传统商业银行一样,都是联系闲臵资金和资金需求的金融中介,或说是将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桥梁。不同的是,商业银行依托信贷市场,运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机制来实现资金的融通;而影子银行是借助各种创新型金融工具,在现代金融市场上,以“发起—销售—投资”的模式来实现储蓄到投资之间的转换。这是对影子银行运行机制的高度抽象,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乃至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都有其差异化的运营特点。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金 11 这里所说的“边缘”,是指其无论在市场规模上,还是在重要性和作用上,在当前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都较不显著。融市场结构、不同的政策监管导向等因素,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避管制,满足市场需求是刺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于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IT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与之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在规避管制并满足客观需求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步发展壮大。如,利率管制产生的存款负利率催生了众多较高收益的银行理财、集合理财、投资基金,满足了储户追求更高收益的需求;规避贷款规模管制而带来的银信合作、银行票据融资(承兑和贴现)、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猛增,满足了银行规模扩张和部分客户的融资需求;规避行业信贷限制而带来的房地产信托、私募基金乃至地下钱庄;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产生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

二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参与主体多,普遍规模较小,集中度较低。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以投资银行为主体,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几大投行无论在业务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行业集中度高;而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影子银行的起步较晚,发展比较滞后。无论是银行表外理财、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还是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影子银行机构,其规模、份额、影响力均不可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提并论。以2012年5月的社会融资总量统计为例,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7932亿元,占社会融 资总量的69.5%,而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之和仅占总量的10%。

三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证券化程度低,产品链条短,品种较为单一,整体的杠杆率不高。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为影子银行充分证券化提供了沃土,使它们得以将各种金融资产通过证券化技术“包装”为一个个“富丽堂皇”的金融工具(产品),如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乃至各种证券衍生产品等,以此完成投融资活动;同时,混业经营、金融创新等因素使西方影子银行产品链条长、品种多、分工细,杠杆率普遍较高。与之相比,我国非银行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规模小,分业经营管制严格,利率尚未市场化,证券化和衍生品的市场尚未成熟,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多围绕收益率做文章,产品单

一、证券化水平不高。如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的规模很小,银行尚不能为私募基金提供并购贷款等。

四是我国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强,处于相对附属地位。受产品开发、金融创新、证券化程度不足以及居民存款意识强等因素影响,我国影子银行的依附性较强,更具有“银行的影子”的特质,难以如西方影子银行那般——自成体系,相互交易,信用和流动性可以在自身体系内循环流转。具体来说,从资金来源看,我国影子银行自有资金有限,仍需依赖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支持,如源于银行资金的委托贷款、承兑汇票、银信 合作、杠杆租赁,以及银行给予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的股权投资和资金拆借等。从交易对手看,西方影子银行大多在非银行金融市场上以其他影子银行作为交易对手,而我国影子银行有很大一部分交易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的,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交易对手。从资金投向看,西方影子银行一般投资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较少直接涉猎信贷市场;而我国影子银行的资金使用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有较强的同质性和替代效应,资金多投向信贷市场。

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根据上文的概念界定和对运营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还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规模较小,依附性较强,其业务领域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较大交集,更多地是扮演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中介人的角色,尚且难以像西方影子银行体系那样——通过各种证券化产品的创新,能够自成体系地创造信用和流动性。因此,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即通过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补充、替代、协同、抑制、干扰等效应,影响货币供应的形成,但根本上还难以动摇“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这一模式的统治地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较强货币属性的金融工具,模糊了传统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尽管我国推出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概念,但当前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仍以银行存款为 核心,除陆续纳入统计的证券保证金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外,储蓄存款、单位存款等一般性存款是货币供应量的主体,而不涉及非存款类金融工具。事实上,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已经带来了一些具有相当流动性且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履行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委托存款、担保保函等。这些金融工具的货币性强,容易变现,得到广泛运用,成为传统货币以外新的支付、结算或融资的工具,是比货币更广义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金融工具的出现,以及它们与传统货币的频繁转换,模糊了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统计的范围,也对货币与金融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敏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剧了“金融脱媒”,通过贷款投放派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被削弱。金融脱媒指的是资金的供需不通过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在银行体系外实现调剂。影子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产管理、典当贷款等方式取得资金并定向供给资金需求方,绕开银行这一金融中介而直接实现了资金融通,也就不具备银行体系“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派生存款”的这一链式货币派生机制。运用传统货币供给模型M=mB来说明,这一影响可以表述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加剧了金融脱媒,银行体系外流转的资金增加,广义上的现金漏损率加大,货币扩张乘数缩小,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被削弱。

广义上现金漏损率指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的资金的占比,而不单指现钞。三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大了存款波动,削弱了存款稳定性这一银行货币创造的重要基础。影子银行的发展往往给居民提供了比单一银行存款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如更多元化的产品类型、更灵活的期限组合和更高的预期收益率,较好地满足了当前我国居民理财意识觉醒而带来的更高的金融服务需求,因而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如同一级市场申购股票,资金大进大出而导致的银行存款剧烈波动,公众对影子银行投资产品的追捧也一样加剧银行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存款搬家”现象更加频繁和显著,最终使得全社会银行体系的存款稳定性下降。而存款的稳定性越低,制约银行贷款投放货币派生的约束因素——如存贷比考核的约束、资金备付的约束、期限错配的流动性约束等——就更为显性,货币创造和派生的能力就越弱,传统货币供应的形成将受到制约。

四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倒逼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削弱了商业银行“法定”利差保护下的放贷冲动。当前,存贷款利率管制有所松动但尚未根本放开,仍基本保持“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的“法定”利差水平。“法定”存贷利差的存在使我国商业银行依赖贷款获取收益的经营模式有了可靠的保障,激励了银行的放贷冲动。但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发起销售的金融产品大多不受利率管制的制约,往往因具有较高收益率而更受欢迎,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并进而对银行

尽管2012年6-7月份,央行允许存款利率适当上浮并两次扩大贷款利率上浮空间,但利率管制的大格局没有彻底改变。恪守的“法定”利差形成冲击,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变相调整利率、缩小利差以迎合市场需求,这就倒逼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削弱了商业银行“法定”利差保护下的放贷冲动,传统货币创造功能受到制约。

五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大了金融同业往来的空间,将给传统的货币创造机制带来更多干扰。同业往来有多种类型,如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之间、非银行与非银行之间的同业往来;根据交易类型不同可以分为拆借、存款、代付、投资等多种类型。传统的货币创造理论假定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保留一定的准备金外全部贷款给非金融企业,而各类影子银行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除上述方式之外的另一条资金运用渠道——同业往来,进而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形成干扰。这种干扰的性质视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1)对于同业存款,当影子银行将资金存放于商业银行时,银行各项存款,尤其是不受准备金政策和存贷比考核约束的同业存款增加,将增强银行发放贷款派生存款的能力。(2)对于同业拆借,当商业银行向影子银行净拆出资金时,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货币创造能力受到抑制。(3)对于同业投资,当影子银行购买商业银行的资产包(如信贷资产证券化)时,商业银行的资本占用减少,流动性增强,贷款投放能力得到提升;当商业银行投资影子银行的金融工具时(如二级市场上购买金融债券、签署回购协

最早准备金只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后来还包括了超出法定准备金之外的超额准备金。议等),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贷款投放能力减弱。如此种种,不甚列举,概括来说,即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打破了早期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的单一业务路径,增加了银行资金来源和资产运用的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创造机制产生了性质不一的干扰。

四、结论和相关建议

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有着不尽相同的概念边界、运营特点和影响效应。其范围从传统商业银行中的“影子银行部门”、部分有较强证券化特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延伸到特定目的的准金融机构;其规模小、证券化程度低、对商业银行依附性强等特点决定它们也有着与西方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不同的影响效应,如产生了一些有较强货币性的金融工具,模糊了传统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加剧了金融脱媒与存款波动,抑制了商业银行存款派生;扩大了商业银行同业往来的空间,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形成干扰等。

5.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篇五

当前,微信支付、手机银行、云金融等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等业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将会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剧烈的冲击与碰撞,未来甚至可能转变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运转格局。

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这一新情况呢?本文拟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内涵及特征的探讨,分析其对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应对的倡议及措施。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企业组织形式主要为小额贷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等。

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将业务拓展至金融领域,构建出信息技术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及特征

互联网金融在融资模式上,有别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如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

但二者皆是金融,拥有价值流通的共性,因此,在本质上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并无差别。

互联网金融交易信息相对对称,且交易成本低。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基于互联网公开、透明的特点,资金供应方能够通过网络搜索到对方全面的财力与信用状况信息;交易无传统中介,借助互联网平台省去了银行等中间环节,挤掉了中间成本,有效的降低了双方投融资成本。

另外,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是在网上处理,业务处理速度快,办事效率高。

如阿里的“信贷工厂”等。

(三)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目前状况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很猛,阿里巴巴、腾讯、苏宁等互联网公司对金融业务的强势进入,以及余额宝、P2P、微信支付等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不断涌现,令我国传统金融机构颇感压力。

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服务、P2P模式、众筹模式,分别以各自拥有的优势,逐渐吞食着市场的份额。

当然,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也有自身的理由存在,如信用风险、非法集资风险等。

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抢占商业银行市场份额

面对互联网金融迅猛的进攻态势,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的直接结果就是市场份额缩减。

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表示,互联网金融在支付方式、平台及跨界金融方面,对银行造成冲击,银行可能基本上抵不过互联网企业的进攻,被抢去市场份额。

同时,地产大亨史玉柱也表示,互联网金融可能蚕食掉银行20%的市场份额。

这可以很好理解,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必将会导致旧事物的缩减、退让。

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有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效率高,加之无传统中介,挤掉了中间成本,而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显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减少成为必定。

(二)减弱商业银行中介功能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为客户提供支付款业务,使资金供需双方利用搜索平台自主寻找交易对象,并完成交易,这与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形成替代,致使传统银行在金融业务往来中资金中介的功能逐渐减弱,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加速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的边缘化。

未来商业银行在信贷领域的作用,将会逐渐削弱,直至被取缔。

(三)迫使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方式、范围上,都已固定成型,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冲击着商业银行传统的发展模式。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李礼辉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将迫使商业银行作出转变。

马云也表示,银行不转变,我们转变银行。

商业银行如果自身不发展创新,适应这个新时代,那么,就会有更多像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创新,倒逼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否则,商业银行这位传统金融机构的“老师傅”,很有可能会被“乱拳打死”。

四、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以直面金融非中介化为起点

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明显下降很多,央行数据公布2014年上半年已不足六成。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发展,使得金融脱媒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因此,我国银行业应该直面这一理由,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综合服务能力,拓展银行业务,收入来源多元化。

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多项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

其次,完善银行业务机构,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特别是发展理财、开放式基金和资产管理等业务。

在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益比重均在40%左右,美国花旗银行收入的80%更是来自于中间业务,由此可见,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巨大潜力。

通过不断调整经营方式,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通开展代收代付、债券发行、证券买卖、融资租赁等业务,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并寻求规避风险的策略,争取更大的获利空间。

最后,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资产相对占比,挖掘新的盈利空间。

通过向小微企业客户、零售客户推广银行理财产品,加强银行业务精细化运作。

(二)以重视客户体验为核心

互联网金融利用自身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紧紧拴牢了客户的心,致使商业银行面对大量的客户流失的尴尬局面,因此,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经营模式必须以客户为中心。

首先,银行在在开发设计新的产品服务时,就应该做足功课。

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开发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其次,对银行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和创新,以保证对客户服务的高效性以及体验的舒适性。

6.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篇六

倒逼传统银行业转型2013 年,在我国银行业经历两次“钱荒”的同时,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却呈井喷式增长。2013 年前三季度,我国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是 12.99% ,分别比 2011 年和 2012 年同期下降 16.19 和4.37 个百分点,有关专家预计 2014 年上市银行利润增幅或将低于10% 。尽管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之间并非“零和博弈”,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替代性正不断增强,倒逼银行业必须告别“傍大款、垒大户、靠资源、吃利差”的传统经营模式,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二)丰富银行业务

对于传统银行业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其业务的开展所需的必备条件是客户,因而丰富银行业务实际上是扩展客户,而互联网金融模式无疑是扩展银行客户的不错选择。而对于客户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支付安全性高、物美价廉和较为周到的服务受到客户的青睐。

(三)促进发展利率市场

互联网金融模式较传统银行业模式相比,其交易程序是遵循交易双方或多方的自由意志,更符合市场化规则,潜意识降低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涉途径,互联网金融模式是完善数据库的方式,同时也为推进市场进程创造了条件,也通过对

价格的控制为利率市场化贡献了力量。

(四)改变金融行业局面

传统银行业中需要较为复杂的交易流程,实际上传统银行业基本上垄断了贷款等业务,却因其复杂的手续和与现实脱节的利率成为金融领域前进的障碍。正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产生,以简易可行的交易流程,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很大程度地改善了传统银行业一枝独秀的局面。

五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银行业服务的网络化发展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成功源自于其模式的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为用户提供了更科学更具人性化的服务,因此传统银行业应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将银行自身的优势与互联网优势相结合,打造出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尽管我国传统银行业目前受到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冲击,但实际上在近些年来电子银行的发展等说明传统银行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过于单一,且技术平台等推广受众面积过于狭窄,使得传统银行业受到限制。因此需要进行技术和体制的双向创新,从而使传统银行业能够满足用户的现有要求、潜在要求以及未来要求,开创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金融体制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控制

传统银行业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应该学习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点,剔除不足。互联网金融模式并不是全美的,它也存在缺点,主要表现为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发展模式,健全互联网金融模式体系,提升风险控制。

(四)自我发展与对外合作

互联网金融模式实质是合作模式。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自我发展应通过做足功课来实现;对外合作需打破原有的竞争关系,开创与通讯行业、电商行业、搜索网站等各种行业建立合作的关系的新局面。

六 总结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于传统银行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有机遇。互联网金融模式因其信息丰富、高效便捷,节约时间、成本低廉和周到服务的优势,使得交易信息安全化、金融排斥缩小化。互联网金融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银行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丰富了银行业务和各种服务,发展了利率市场,改变了金融行业局面,使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当今的金融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传统业务也是一种补充,它也覆盖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些盲区,因此还是有很积极的作用。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背景下,传统银行业应将自身特点与互联网模式融合,创造出更新的金融品质技术、金融服务体系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其未来发展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王永利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带来的挑战[J].新华网 ,2013(9).

[3]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4]李建超.互联网金融浅析[J].时代金融 ,2014(11).

[5]吴秀伦.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研究―以余额宝为例[J].时代金

融 ,2014(12).

7.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篇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金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断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焦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制订“互联网 +”行动计划。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存在漏洞。因此,如何正确监管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部门和市场不断的摸索。

二、影子银行概况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一般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以及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以及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以及部分理财业务等。

(二)影子银行的特征

(1)中间业务:从事期限、流动性和信用转换的中介具有银行特性,因而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2)不易监管:由于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监管层难以应对,往往不受相应的监管,也不享受相关的保护。(3)高杠杆率:影子银行的产品往往集中于高信用风险、低流动性的长期金融资产,且一般资本的杠杆率比较高。

(三)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

由于影子银行有着独特的运作流程,以及存在的特征,使得影子银行面临着诸多风险。具体有:(1)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期限错配的现象普遍存在,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一般为2—4个月,然而这部分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于一般在一年以上的投资,造成影子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2)信用风险:民间借贷市场集中体现了影子银行的信用风险,一些银信合作的信托类理财产品也存在信用风险。(3)传染性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复杂而且透明度不高,但是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的互动性和相关性非常高,造成影子银行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一旦影子银行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必然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

三、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

(一)定义

狭义上看,互联网金融是指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功能的机构、行为、工具以及市场的统称;而从广义上来看,一切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态应该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因此,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应当包括但不限于网上银行、在线理财、网络借贷、网络金融产品营销以及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模式。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资料来源:王达.影子银行演进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冲击[J].东北亚论坛,2014,(4):73-82.

(三)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

1.第三方支付及其风险。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网络消费规模的急速扩张,互联网金融规模快速膨胀,而当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用户达到一定数量、资金达到一定规模时,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给整个经济带来很大冲击;另一方面是第三方支付中的用户信息安全和转账安全目前有明显漏洞。

2.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货币基金投资资产过度倚重于银行同业存款,存在明显的资产集中度过高的风险。不仅如此,一些货币市场衍生工具面临很大的期限错配,造成资产负债结构性风险和流动性挤兑风险。

3.P2P网络贷款平台及其风险。P2P网络贷款平台的风险存在于技术安全风险。相关安全投入较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网络平台极易遭受黑客的恶性竞争,其结果不仅会导致网站倒闭或者数据库受损,甚至会带来借贷双方客户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4.众筹模式及其风险。众筹模式及其风险即项目发起人运用社交网络将投资人的资金进行整合,为小企业或个人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其主要风险在于信息不对称,投资人所投资金缺乏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在投资项目获得全部目标收益之前,投资人很难监控资金的使用动向,因而无法保证资金安全。

四、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关系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金融和影子银行都有着各自的概念股,现在分别以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一支概念股为例,分析两支概念股之间的关系,从而类比推出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

基于MATLAB中的指令计算出两支概念股票之间的协方差和标准差。

由此,得出两支概念股的协方差为 -0.0016,协方差不等于零,两支股票的收益率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两支概念股之间的收益率存在一定的关系。互联网金融是由一系列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组成的,同时影子银行的概念股影响着影子银行的收益率。鉴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存在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目前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而得到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启示。

五、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国际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是国际组织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关注资本、杠杆率高低、流动性大小、保证金或预留扣减率、证券化风险保留和保险标准。二是美国的监管手段为证券化风险保留、加强信息披露,以及提高对机构的注册、破产、清算、表外业务门槛等。三是欧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手段主要为提高资本金,强化证券化资产标准与风险权重,加强信息披露等。

(二)107 号文关于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是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工。按照谁批设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的原则,逐一落实各类影子银行主体的监督管理职责,建立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同时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筹备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着力完善监管制度和办法。按照“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加强市场主体监管;规范发展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业务、民间融资业务和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推动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制定金融交叉产品以及相关业务合作行为的约束条件;稳健发展融资性担保业务;规范网络金融活动。三是加快健全配套措施。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着力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内容

中国影子银行是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间发展起来的,国内的监管环境相对严格,影子银行及其各项业务大多都处在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除了民间金融难以把握。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是银监会,针对不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制定了不同的规范性的部门规章和治理文件。(1)信托公司:其主管部门为银监会,具体的管理文件有《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其中监管指标约束指标有: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且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2)财务公司:约束财务公司相关文件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具体监管约束为: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资本总额须高于拆入资金、担保余额;短期证券投资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高于40%;长期投资、自有固定资产占资本总额的比例分别不得高于30%、20%;另外规定,财务公司对其吸纳的存款需向央行提交存款准备金。(3)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范了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行为,具体的监管指标有: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同业拆入资金、投资余额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和2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4)针对一些其他影子银行金融机构也具体制定了不同的法律约束,如小额贷款公司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对于典当行商务部、公安部制定的《典当管理办法》等。

六、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一)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在107号文对于影子银行的分类中,互联网金融归入了“不持有金融牌照,又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一类中,被纳入影子银行的范畴。但是这次107号文还没有对互联网金融提出详细的监管要求。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存在漏洞,没有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准入制度,要加强准入监管就必须结合互联网金融独有的性质。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不断的探索。

(二)影子银行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与影子银行在概念也业务界定上有交集。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拥有传统金融相同或相似的业务,满足了影子银行具有商业银行的性质;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监管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类似于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因此,针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可以借鉴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

(三)基于影子银行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启示

1.建立相应的准入规则。(1)机构准入: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设立的条件和标准;(2)业务准入:互联网新业务的开展的应规范其资金运作和销售行为,并要求备案登记;(3)平台准入: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技术规范,提高管理标准;(4)资格准入:要防范互联网金融高管人员道德风险,定期对高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并完善黑名单数据库。

2.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建设完善的征信体系可通过建立金融信用数据库,使金融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和对称化。同时,互联网金融透明度增加,可以帮助监管机构提高监管的效率,让交易各方能有效评估风险。

3.制定相关法律文件或部门规章。目前,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我国政府还没有制定具体的监管方案,面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一些监管法律和相关法律文件呼之欲出。

4.加强行业自律的作用。行业自律一般来说比政府监管自觉性更强,监管效果更明显,作用空间通常也更大。因此,可由政府牵头成立互联网金融企业行业协会来实行行业自律。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牵头组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4年4月已经正式得到国务院的批复,目的是对金融互联网行业进行自律管理。

5.减少监管漏洞。面对金融产品以及业务的交叉,要做到不要出现监管漏洞,可是也不要重复监管,以减少监管成本;但也要鼓励金融创新,让金融带动经济的发展。

6.控制资金流入规模和利率。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资金可能从低利率的行业流动到高利率的行业,可能导致资金集中在某一行业,导致资金链出现风险。因此,控制资金的流入规模可以操控资金的数量;正确贯彻利率市场化可以将资金健康流入金融市场体系。

7.加强资金运用指导。针对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制定不同的投向配比的限制,监督指导资金的投向,以免出现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其他风险。

结语

在金融市 场体系中 ,影子银行 的监管可 以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提供借鉴和参考。可以从建立相应准入规则、制定行业规范、信息透明化以及加强资金引导等方面来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 展 ,从而稳定 金融市场 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史丽霞.关于互联网金融必须澄清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社科视野,2014,(12):37.

[2]王达,刘天泽.论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与互联网金融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6-228.

[3]纪哲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与治理[J].经营与管理,2015,(3):30-32.

[4]刘墁.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110.

[5]冯蔚.国内影子银行风险监管分析[J].青春岁月,2015,(1):248.

[6]田文会,邓莉苹.互联网金融被纳入影子银行监管[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4,(2):42-43.

[7]李斌.互联网金融更需要法制监管[J].新财经,2014,(2):72-73.

[8]李淼焱,吕莲菊.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J].经济纵横,2014,(8):87-91.

[9]戴国强,方鹏飞.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基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4,(8):13-19,74.

[10]范大路.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监管[J].银行家,2014,(7):54-57.

[11]李伟.互联网金融:关于新型影子银行的争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313.

8.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篇八

关键词:影子银行;中国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7-0131-02

近年来中国式的“影子银行”活动越来越频繁,也随着一件件高利贷案件的曝光,那些区别于传统信贷银行机构的民间借贷机构也更加广为人知。从所周知,向游离于监察体系外的其他借贷组织或者机构进行借贷活动存在很大的风险,而我国近年来也在放宽对中小企业的准入政策,也在慢慢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那么为什么有些企业还是要冒着风险去向民间借贷机构融资呢?而民间借贷机构等构成的“影子银行”体系究竟存在着哪些风险?如何进行一些列的金融创新来改变这种局面,促进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1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特征

要对中国式影子银行进行细致的研究就必须了解在我国市场中影子银行所存在的结构特点及类型。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市场需求量较大,呈现出一个相对过热的局面,相关企业在资金方面的持续需求日益旺盛,但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以抑制房地产过热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房地产行业进行了“降温”,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实体经济的资金短缺,银行又对现有的贷款规模进行了严格收缩把控,使得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于是这种情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我国的影子银行。

照目前的资本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这几类:第一类是属于在政府监管下的影子银行,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影子银行;第二类是企业内部所有的影子银行机构,由企业关系链及需求链形成的非金融企业及金融机构组成;第三类是民间的影子银行机构,这类机构规模大小不一,为数众多。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较快,来源于我国中小企业多方面的融资需求,促进了影子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也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到该行业,但是影子银行的发展也遇到了阻碍,一些不良民间信贷机构的出现对该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对融资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也使得影子银行的资本风险大幅度上升;

再者我国监管部门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整治力度,影子银行规模有所下降,融资能力下降,资金时滞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我国相关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有所反映,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措施,使得影子银行的客户资源重新被吸纳回来。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态势良好,各产业总体发展前景较为乐观,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盈利能力不断加强,产业的扩大和转型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亟需相关资金的支持,所以资金的来源是否充足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观望状态,不轻易贷款给中小企业,而那些信誉较高的大型企业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以至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小,中小企业却遭到了很大程度的冷落,而中小企业本身也正存在不断发展中,内部力量弱小,且内部财务结构较为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漏洞,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的局面,因而中小企业转向向民间金融借贷机构进行借贷活动,成为了“影子银行”的客户,能拥有资金来进行企业的运作,但是传统的监管机构很难对“影子银行”做出正确的监管,所以“影子银行”存在着的利弊就显而易见,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3 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需要更多的资金扶持企业的发展,而金融监管的范围之内的借贷机构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我国影子银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我国相关行业的资金压力,其具有借贷方便,借贷成本较低,是一种金融创新行为,同时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出现对企业也产生了一定的流动缓冲效果,来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压力。

再者,影子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收益率高于银行的基准存款利率,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拓宽了投资渠道,提高了市场的整体流量及深度、广度,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向前发展,弥补了中国现有金融体系下的不足之处,提高了直接融资的比重。

由于受体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在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的影响:

①影子银行是较为松散的企业组织,从事类似银行的活动但不受或者很少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同时我国市场环境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这些都为一些不良信贷机构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我国民间信贷机构鱼龙混杂的局面,对金融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②影子银行以资金来源快,融资成本低等为优势,但其以高利率向中小企业提供相关资金,使得中小企业后期融资资本大幅度上升,而有相当一部分银行、大企业、影子银行都参与到融资的利益链中,各种利益关系交错复杂,相互打压,从而使链条底部的中小企业活力受损;

③影子银行的在市场上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冲击,导致了传统金融机构客源的流失,原本相关职能的受损,减少了其资金流量,提高了发展成本;

④影子银行本身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由其本身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带来的,以民间金融机构为例,其对所拥有的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等并没有完整的拥有权,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且其在投资领域也受到严格的控制,从而导致了影子银行存在不稳定性,从而融资风险也就有上升的趋势。

4 影子银行风险的规避对策

对于影子银行风险的规避不仅是完善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必然要求,也同样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系,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影子银行风险的规避必须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能够一味的打压其发展,应该把它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肯定其金融的创新性和对融资带来的可行性,同时加强对影子的银行的监管,提高其透明度以防范相关风险;

②政府要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市场摩擦,疏通资金的传导渠道,促进融资渠道及方式的多样化,削减中间融资成本,特别是没有必要的成本;

③政府要控制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避免其过度膨胀,不断降低金融的不稳定性,阻止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资金流向影子银行,避免传统金融机构的只能受到大幅度冲击;

④要加大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制度,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扶持不断规范民间资本结构,不断梳理民营资本,扩大金融监管的覆盖面,对那些不良的民间信用体系进行整治;

⑤传统金融机构要加大金融创新,不断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金融产品,让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⑥要适时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的借贷情况,建立起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发展体系,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面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战略的调节,实现金融结构的扁平化,适当放宽融资渠道,让中小企业能够及时得到资金的补充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缓解中小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造成的各种压力,切实解决其发展难题;

⑦中小企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识别不良的信贷机构,加强自我的法律保护意识,认真进行财务评估,根据自身的财务需求及借贷能力来进行融资,切不可盲目融资,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导致支出成本较高的情况,同时也能够加快自己的融资进程,节省不必要的中间成本。

5 结 语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中国不断在放宽对中小企业的准入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在不断努力改善着金融市场的结构,不断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对金融市场不良现象进行严厉的打击,种种现象不难看出国家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努力为中小企业打造一个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这样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有利于资金更好的流转,有利于很大程度上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增加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和自身的积累能力。针对影子银行也会有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打击在金融领域的一些不合法、高风险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融资环境。我们坚信我国的金融环境会越来越好,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乐观。

参考文献:

[1] 李向前,诸葛瑞英,黄盼盼.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 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13,(5).

[2] 邱兆祥,安世友.审慎对待 “影子行”高速发展背后的风险[J].中国经济 时报,2013,(7).

9.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篇九

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后资金供需双方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快捷的匹配供需信息,完全不需要金融中介的涉及和参与。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及相关软件技术支持下,互联网金融模式能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对交易对象的交易记录进行快捷的查阅、对数据可采用高效的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查询和分析,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更使企业有效地解决了融资等工序对接问题。互联网金融中的无中介性质资源配置,不仅使资金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福利,更以其快速的金融传媒形势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弱化了商业金融的中介角色。

1.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冲击———“鲇鱼效应”

1.2.1在发展模式方面

互联网金融实现了全流程线上操作模式,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提交申请,不需要来回奔走于营业网点进行查看。另外,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建立在网络电子交易平台之上,客户的相关交易数据和以往信用评价就是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客户信息来源,这种数据信息来源可靠,能更真实的反映客户的.实际情况。互联网金融的线上审批采用的是全流程自动操作过程,系统自动从数据库中提取客户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设定程序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可授信额度。若客户满足借贷条件,可系统可发放贷款。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获得是以人为媒介的,整个信息流传递过程伴随着人的操作;而互联网金融全流程线上操作模式完全舍弃了信息流传递时对人的依赖,整个过程信息流自行运作,过程高效、便捷,不但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审批效率,能及时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危机,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1.2.2转变以往的客户价值诉求

10.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的论文 篇十

金融业营业税征税范围包括贷款、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业、其他金融业务。在我国境内提供金融劳务的单位为营业

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

目前,我国金融业务要缴纳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税等。金融业营业税税负大大高于其他行业3%的平均税负水平。

我国金融业流转税负较重的原因有:

一、营业税是按照营业额全额征税;

二、金融企业的进项税额不能扣除,金融企业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双重承担者;

三、由于营业税是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征税的,在滞收利息较高时,银行所承担的实际税负就要比法定税率高;

四、目前对一般性贷款按照利息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对外汇转贷按照利差征收营业税,而内资银行的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贷款为主,外资银行以外汇转贷为主,所以外资银行税负远低于内资银行;

五、金融机构间的往来没有纳入营业税征税范围。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商行与央行之间,以及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账务往来,并按约定的利率互相计息取得的收入,目前国内银行的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所占比重较大且日益增加,有些银行甚至超过50%,对往来收入不征营业税有违市场经济原则,也是银行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直接税是指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对所得、劳动报酬和利润的征税。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属于间接税税收的纳税人,虽然表面上负有纳税义务,但是实际上已将自己的税款加于所销售商品的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或用其他方式转嫁给别人,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目前,世界各国多以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税种为间接税。直接税与间接税配置的差别在于:在福利损失最小的这一点上,直接税优于间接税,所得税用于筹措税收收入,间接税实现公平。目前的金融业营业税属于间接税,这样的税制已经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发展不利,也与营造合理的金融生态相违背。税率越高,转嫁比例越大,银行税负率也越大;反之亦然。但我国为混合流转税制,因此银行承担的增值税是转嫁不出去的,这就造成了银行运营的成本加大,但是资金效率并不高。

营业税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较大。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基本在城镇,所以要承担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时金融业存在大量交易合同,印花税一般按照交易额向交易双方征收,印花税负偏高。综合考虑各种税计算得出:银行一般金融业务的综合流转税负担率=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税=5%+5%×7%+0.005%÷rl×100%+5%×3%(rl为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大大高于邮电等行业3.3%的综合税率,虽然同为高利润服务业,邮电业税负却仅为金融业的6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特别是1994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后,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已成为我国gdp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主要增长点。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具有网点多,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服务方式灵活,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金融业已成为保证中央政府收入的税源大户。

从2001年开始,国家逐步对国内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进行了下调。营业税是对营业总额征收的,只要能降低一个百分点,对整个金融业贡献都是非常可观的。国家继续研究完善有关资本市场的营业税政策,极有利于扶持国有金融企业改制和做大作强。

调低金融营业税税率和对银行未予收回的应收利息不征营业税,不仅大大降低金融企业的营业成本,增强了金融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实力,而且也使金融企业降低贷款利率成为可能,从而刺激生产性信贷和消费性信贷。贷款利率的降低使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融资渠道拓宽了,从而增加了社会投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从个人消费来讲,贷款利率降低后,有利于鼓励人民群众提高消费信贷的积极性,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贷款较多,滞收利息比率较高,需用营运资金为大量应收未收利息垫付税款,其实际实现的利息收入承担的税负远远高于法定税率。而从国外

情况看,金融业务一般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且多数国家对银行信贷等主要金融业务免征增值税(因此其进项税额不能扣除),对于一些辅助性业务如提供保险箱服务等,则按照一般情况征收增值税。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金融业也将置身于以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之中,这要求企业、行业间的竞争公平、公开、公正,而这

上一篇:石油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材料下一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