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教研组

2024-08-16

名师工作室教研组(通用9篇)

1.名师工作室教研组 篇一

龙山苗市学校:名师工作室促进城乡教育教研

本网讯(通讯员 陈红丽 尚芳丽 )“很荣幸,我的娘家人今天来到我们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在苗儿滩镇九年制学校党支部书记张立同志亲切的话语中拉开了龙山高级中学滕召秀名师工作室与该校的教育教研交流会的序幕。为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交流及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4月19日,龙山高级中学滕召秀名师工作室给该校送来了8节高效示范课。课中,学生们被滕老师深情的朗读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滕老师环环相扣,朗读层层递进,师生已全被拉进了《邹忌讽齐威王纳谏》教学情境;兰老师优美的`教姿、大方的教态、动听的语音带领我们过了一把纳兰性德《长相思》的“乡愁”瘾,“知人论世”之环节,为整首词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读顺――读懂――读味,引得听课老师也不禁读起“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课后的交流活动中,滕老师从教学重难点把握、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文言文两方面为该校徐老师提出了诚挚的建议。该校老师就观课感受,联系自身教学实际畅谈了感想。“李老师自己总结的细节描写三原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多思多想多写多总结,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中,让思想的碰撞激出智慧的火花。”刚走上工作岗位不到一年的陈老师会心地说道。据了解,此次龙山高级中学滕召秀名师工作室还为该校图书室捐赠了价值千元的教育读本;并表示由该校可推荐一到两名初中语文教师进入该名师工作室。让名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老师,让优秀的老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教学的差距。

2.名师工作室教研组 篇二

一、含义及缘起

“领办”, 是一个新名词, “领办”中的“领”在字典中解释为:带、引、率, “办”即处理、承办、主办, “领办”含有引领、主办之意。《今日浙江》2007年第2期的《浙江大力推行政府领导领办制度》一文中对政府领导“领办”的表述是:“直接牵头办理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和政协重点提案制度。”“亲自带领有关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对其意义的表述是:“通过大力推行政府领导领办制度, 不仅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 提高了重点建议和重点提案办理的质量, 而且很好地发挥了政府领导的示范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省政府系统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

“名师领办”是我们对上述理解的延伸和应用, 并增添了我们自己的理解, 特别是在教研团队建设上的独特含义。“名师领办”, 就是组建名师团队, 由名师直接牵头或亲自领办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 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促进我校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地域影响的建设。

二、意图与目标

1.挖掘名师资源, 带动教师专业成长

名师资源是学校的无形资产, 如何开发并合理利用事关学校的发展大计。通过“名师领办”制语文教研团队建设这一载体, 充分挖掘利用我校的名师资源, 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 把先进的教学理念, 名师个人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 以及在新课程实施中探索出来的有效教学方法及策略, 带给其他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 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2.推动名师提升, 促进名师队伍发展

兴校强校, 关键是人才, 是一支名师队伍。我们本着以人为本,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 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名师领办”制语文教研团队建设, 给名师成长搭建一个发展提升的舞台。每一位名师都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 制定自己的成长计划, 落实语文科研的方向, 努力在富有特色、形成风格上有所建树。要求名师在加强学习、更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把握教育发展的前沿等方面走在前面。同时, 直接牵头或亲自带领一批教师在某个方面深入探究, 真正发挥作为名师的引领作用, 成为师资队伍中的模范。

3.形成团队意识, 营造合作研究氛围

学校的发展, 不仅需要有名师, 更需要打响品牌。打响品牌, 就需要有一大批具备专业化发展要求和有特长的语文教师队伍, 他们在教育教学中, 见解独到, 个性鲜明, 有自己教育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名师团队的组建、教研活动的领办, 都需要人与人、组与组等各方面的团结与合作。因此, 通过“名师领办”制有助于增加团队合作的意识, 营造更加浓厚的教研氛围, 从而实现智慧共享、和谐共进的美好愿望。

4.提升学校品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名师领办”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教师整体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打造语文教育团队品牌、创建地域影响力, 从而为我校其他学科的建设提供经验教训。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 重视全纳教育, 关注教育公平,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策略措施

为使“名师领办”制语文教研团队建设这一新型的校本教研形式能够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与积极参与, 我们对学校原有的教研活动形式进行大的整合, 围绕“名师领办”这一主题, 提出四项策略措施。

1.明确一个目标要求

学校对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合格+特长”的教师专业成长目标要求。作为合格的一个语文教师, 就是在知识结构上打实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作为语文教师, 其本体性知识就是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化知识就是广博的知识面, 包括对儿童文学的涉猎;实践性知识指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更具体地说, 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课堂调控、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包括人际关系学知识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相关知识。学校特别强调要在合格的基础上, 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 或者是专业研究, 在某一方面能够做到在校内有一定的话语权。

2.开展两项技能达标

针对青年教师, 我们提出了成长五年计划, 通过两项技能达标促进教师更快熟悉岗位, 达成合格目标。这两项技能达标是下水文达标和三笔字达标, 对每个语文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完成两个年级四册新教材的下水文达标要求, 并必须通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的达标考核, 提高教师自己动笔写文的能力和书写水平。

3.组建三个教学沙龙

教师是生活于特定的学校情境中的个体。在这个学校情境中, 存在着某些在教师之间共享的价值观念、教育知识、专业行为规范和习惯做法。有意识地构建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学校教师专业社群, 不但会为青年教师提供资源丰富而具有生命力量的专业发展氛围, 而且可以在有效的校内专业互动过程中促进教师普遍的专业发展, 更可以为自觉、主动地谋求学校整体教育的改进确立坚固的基础。

建立教学沙龙这一专业社群, 把具有共同教学研究喜好的教师吸引在一起, 既能发挥名师引领作用, 又可以把名师的教育思想更快地在全校范围内得以推广。我们的方法是组建“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三大语文教学沙龙, 有名师担纲并负责引领, 每位语文教师至少选择一个沙龙参与活动。沙龙活动采取固定时间与灵活开展相结合的形式, 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理解、见识, 每周组织一次交流座谈。学校专门开辟沙龙活动场地, 便于茶座式、讲座式、示范课观摩式及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沙龙活动。

4.落实四项教研常规

一是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原则上每两个月由名师团队向语文教研大组推荐优秀文章, 由语文教研大组长编印成册下发给教师, 再由各语文教研小组长组织学习, 并填写好反馈表。结合人教网“萤火虫”读书会, 在师生中开展读书活动, 要求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之前,

首先自己进行阅读。

二是组织开展星级教师评比。对未获得市级及以上优质课的教师每年进行一次星级教师评比, 从教学设计、说课、课堂教学三方面综合评价, 通过评比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三是实施师徒带教培养模式。每位名师与青年教师根据其相互的理念和研究爱好, 进行人本化的双向互选, 签订协议, 落实培养计划, 力促专业化发展。

四是经常化的教学反思。每次大组活动, 各语文教师要根据“名师领办”的主题,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每月组织开展“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的教育随笔撰写, 分享教学中的得与失, 学校在校刊中开辟专栏进行交流讨论。

5.推出五个制度保证

为使“名师领办”制语文教研团队建设取得扎实的成效, 学校推出五项制度。其一是专家引领制度, 每学期邀请一至两位特级教师或专家前来讲学与面对面的指导;其二是每学期与杭州、上海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兄弟学校组织联办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其三是推进名师深造资金倾斜措施;其四是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购买、订阅研究资料;五是把“名师领办”制语文教研团队建设纳入工作考核, 并在评优、晋级与确定培养对象上予以优先。

摘要:“名师领办”制语文教研团队即由名师直接牵头或亲自领办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 进而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打造富有创新精神、学校特色和地域影响的语文教学。“名师领办”制教研团队的目标在于:挖掘名师资源, 带动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名师提升, 促进名师队伍发展;形成团队意识, 营造合作研究氛围;提升学校品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可通过明确目标要求、开展技能达标、组建教学动态、落实教研常规、推出制度保证等措施, 整合教研活动, 确保“名师领办”教研团队健康发展。

3.名师工作室教研组 篇三

【关键词】名师;教学;教研;政治

在中学各科的教学中,思想政治学科因其内容结构往往随势而迁、与时俱进,给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模式的完善和科学方法的形成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综合近些年政治教学和教研管理的体会,我认为,要提高政治教研的水平,积极发挥名师和各校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失为一条简单有效、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以名师带动政治教研的实践探索

那么,如何发挥名师的作用,推动政治学科教研的发展呢?

(一)搭建舞台,促进名师自身发展提高

要打造和培育名师,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实实在在为名师做些事情。在他们外出进修、学术交流、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等方面适当予以倾斜。为他们“外出取经”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学术研讨活动,让他们在学习、培训中博采各地的教育精华,为学校的改革注入“活水”,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各学校应竭尽所能,积极为教师搭建互相切磋、团结协作的研修平台,为他们著书立说提供帮助,在日常的教研中,发挥好他们的“示范、答疑、指导”作用;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的名师,要主动予以关怀照顾,让他们安心的工作。没有名师的学校不要等待观望,要参照名师的要求积极起用本校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引路和指导作用,千方百计为教师的成长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导师带教,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进步

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名师骨干的引领和帮助。走近名师,接触名师,得名师指点,领略名师教学风格的独到之处,感受“生”山觅宝的韧性坚守,体悟教书育人的深层涵义,就能使一些教师增加自我发展的动力。听名师给学生授课以及得名师听课和评课,一部分教师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名师之名就在于教学技艺的娴熟、教学经验的老道、教研思维的活跃。

要发挥名师带动作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各个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师徒结对、合作交流。每位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可以收3~5名校级骨干教师为徒,徒弟又收青年教师为徒,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家族链,成员之间亲密无间,随时随地随教研,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师徒结对,可以更好引发名师效应,形成有效的培养机制。时间上可安排三年为一个周期,采取定期集中指导、分散实践提高的培养方略,完成学校“导师制”所规定的相关任务,达到相关的工作目标。在带教工作中,突出阶段性培养重点,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如入门期(教龄0—3年)是基础性培养阶段,培养工作从“应知应会”着手,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以至崭露头角;成才期(教龄4—5年)是成就性培养阶段。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方向发展,在这个阶段可以培养更多的教学新苗或教坛新秀;发展期(教龄6—8年)是发展性培养阶段。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培养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学术型教师,使这部分青年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方向发展。

(三)、名师引领,积极参与课改教研活动

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不乏技能型教师,他们教学能力不错,但教学研究水平一般。如何让中小学教师成为教学教研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我认为通过名师引领活动,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激励和辐射效应,对于提升教师教研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通过名师手把手的指导,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提供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参考和指导,可以使教师能时时处处耳闻目睹名师风采,亲耳聆听名师的专业引领,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确保自己常教常新,紧跟上课改发展的步伐,进而有力地促进带动其他教师提升教研水平。

在名师引领活动中,可以让学校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学评课的牵头人、课题研究的负责人、观摩教学的带头人、教研活动的发言人,其他教师做教学评课的跟随者、课题研究的参与者、观摩教学的学习者、教研活动的听从者,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切磋琢磨,相互启迪。

(四)、校际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虽说校本教研是政治教研的主流,校内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为名师引领的主体,但由于校内引领受到个人风格、区域范围等方面的限制,加上现实存在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等因素,制约着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而校外交流无疑可以开拓视野、互通经验、传经送宝,给“名师”提供更多的锻炼展示平台,给其他教师更多观摩学习机会。

在校际交流中,既可以采用“请进来”,也可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同当地兄弟学校进行教学联谊,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活动。其中特别要注重发挥名师资源优势,开展名师展示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教育教学交流。如学科带头人每年至少开设一节市级公开课或二节县区级公开课,骨干教师每年至少开设一节县区级公开课或二节校级(教研组)公开课。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展示课,可以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教学示范与交流的高地,使青年教师得到更多的启发。

由于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都是一线优秀教师,且师德高尚、教育思想领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带教、带研,开设培训课程,往往能够提供来自一线的鲜活的案例和经验,为教学教研带来生气与活力,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推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承担带教、带研,开设培训课程等职责,又促使他们加强自身学习,关注和追踪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成果,从而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

二、名师引领推动政治教研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一花独放与百家争鸣

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对课程、对教学、对教育的理解;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擅长和不足。每个名师也是如此,因此,名师在引领校本教研时,就要特别注意不能强拉硬扭,不能搞“家长制”,不能所有徒子徒孙都是一种模式、一个风格、“一个师父下的山”。而要在“讨论”、“辩论”、“争论”中求大同存小异。求教材的理解、把握的同,求规律的探索、运用的同,求理念的贯彻、落实的同;存方法的异,存手段的异,存引导的异。这样的政治教研才能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二)、现时引领与持续发展

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的是综合素质,有教育理念把握与贯彻的问题,有教材的理解与运用问题,有了解学生的能力问题,有导学的艺术问题,有个人学识、经验、情感的积淀问题,还有人格魅力问题。因此,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次讲座,一节观摩课,一次评课能解决的,这就要求名师不仅要用自己的课让老师们学到调动学生的方法,调控课堂的方法,解读教材的方法;还要用多层次的交流让老师学到正确的理念,敬业的精神,治学的神韵;更要对老师进行听说读写等必要的基本功训练,如加强政治理论、教材教法和业务书籍的阅读、论文写作的训练、人文素养的积累等,这样才能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

(三)、校内名师与校外资源

学校有名师的要充分利用好用足这个资源,不宜压过多的行政事务或课务;也不宜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特别是教研管理部门要学会统筹和协调,要多给名师展示与指导的机会。校内与校外名师资源不可偏废,许多方面相互促进。在校际互助、资源共享中,拥有优质资源的不能实行“关门主义”,要慷慨无保留地送出去,教研主管部门可以从中组织协调;资源处于劣势的要克服“面子思想”,要真诚把大师请进来,虚心接受名师指导。

参考文献:

[1]郑开玲,汤智.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内涵与趋向[J].哈尔滨:教育探索,2005.

[2]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诚,构建研训一体化教研模式的思考[J],长沙:湖南教育,2005(5):42

[4]宋彩琴,校本教研——教师合作文化的创建平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4.名师教研心得体会2013.12 篇四

2013年12月5日至7日,课改十二年之华语地区小学语文课程与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展示会在深圳举行,我参加了教研组的这次活动。三天的学习让我领略到了名师课堂上的精彩教学,学会了许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自身的教学起到了补短的作用。

听名师的课一种享受,教态自然亲切,富有表情、感情,语言循循善诱,并用适当的动作姿势助说话,使语言形象生动、高低抑扬有致、感染力强。课堂的引导及调控能力非常强。有句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如此精彩的课堂,处处体现出了名师身上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自身感到望尘莫及、自惭形秽。以后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阅读量,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更好进行教学工作。

我特别欣赏也特别想学赵志祥老师教生字和听写生字的方法,他先说出词语的意思或者词语具体运用的语境或叫学生做出表示词语的动作来,再要求学生根据意思写出生字,这样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都掌握了,还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看一下黑板,但一定要写正确。这种做法使那些没有预习或者比较懒的同学也能很好的去认识生字词。我以后在教学中会尝试用这种方法教学生字词。

5.名师工作室教研组 篇五

2012年9月21日,由长清区教研室组织和各学科教研员牵头的“名师大讲堂”活动在万德中学隆重举行。区教研室主任房泽平,地理、历史、物理等各学科教研员,全区地理学科教师,万德中学部分领导老师共计6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

一、区地理教研员李伟和万德中学地理老师孙元金各执教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公转》一节课;

二、执教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并交流本节课的上课体会;

三、听课教师分区交流研讨,并发表对本节课的环节设计及课堂组织教学的见解。

会议最后,地理教研员李伟指明了我区今后的地理教学工作方向并布置了近期的几项重要地理科工作任务。区教研室主任房泽平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三点建议:。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6.名师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篇六

1.会议制度

(1)每年召开一次名师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年度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年召开一次名师工作室总结会议,安排本年度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年至少安排二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2.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领衔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3.考核制度

(1)工作室领衔人由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2)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4.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每个工作室要单独建立档案。

7.名师工作室的存在价值 篇七

一、是什么——名师工作室的定位

关于教师职后有组织的继续教育,目前来看, 系统性的工作大致有三类:一是专门培训机构(师范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组织的培训;二是教研部门组织的区域性研培活动;三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校本研修。专门培训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集中时间长,培训内容多,参培人员来自不同地区。其优点是离职学习,理论熏陶,内容广博,利于集中精力静心学习,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利于培训的展开和深入;缺点是容易面面俱到但浅尝辄止,缺乏个性,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由于集中时间较长,不可能经常组织,因此培训大多处于“一锤子买卖”状态。 教研部门组织的区域性教研活动,优点是短平快, 主题突出,一事一议,案例鲜活,参与面广,缺点是活动本身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三天,除去报到、 观摩,真正研讨的时间较短),间隔时间较长,存在研讨成果无法及时总结提炼和传播等问题。学校的校本研修,优点是制度化,人员固定,研修内容可以系列化,计划性强,缺点是同质性强,参与人员单一,视野局限性大,研修方向和内容容易产生功利性倾向。

21世纪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研修模式———名师工作室(或者各类研修工作室),开始在上海等地兴起,并逐渐扩展到全国。但是,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并不充分,以“名师工作室”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章,新闻报道多,实践描述少,理论探讨极少。要促进名师工作室这类新兴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必须跟上。

(一)成立名师工作室的目的是什么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由“名师”和“工作室”组成的复合概念。所谓名师,并无一个清晰的界定。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名师”通常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这种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内部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一是职业道德,名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二是专业素养,名师必须是自己学科领域的专家,知识广博, 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深厚,教学技能高超;三是教学业绩,名师必须是当地公认的教学名家,深耕当地, 桃李芬芳成绩突出,在同行、学生、家长中享有崇高威望;四是团体精神,名师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甘当人梯,不掠美,能奖掖和提携后人,不虚饰,能诚心诚意地帮助团队成员。其外在表现则是拥有一些公信力较高的学术头衔或荣誉称号,如特级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

工作室的概念,也无一个明确的界定。从概念的组成可以判断其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规模不大,从几人到十数人不等;二是基于共同的理想、愿望、追求而共同努力,“工作”当作名词,与“任务”同义,“工作”当作动词,与“操作”同义。由此我们可以把名师工作室定义为由名师领衔主持的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而组成的学习实践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应该具备两大功能:一是学习名师,即总结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炼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二是培养名师,即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展示、教学示范,选择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提升工作室其他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使之快速成长。

(二)名师工作室与其他教师研修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从各地实践看,目前名师工作室大都具有较强的行政组织色彩,从工作室主持人(领衔人)的确定,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遴选,大多由区域内行政部门主导,学校内部的工作室也由学校牵头组织。 这种组织管理方式,在保证名师工作室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产生了几个亟待澄清的问题。

问题一:名师工作室与校本研修的区别与联系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要素, 现场研究、行动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学习途径和研究形式,名师工作室的基本理念和研究形式与校本研修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校本研修大多是以一所学校内部的教师为基础成员,研修成员朝夕相处,以学校一级行政组织(教研组、备课组)为支撑开展活动,研修内容多结合本校实际,具体而微, 层次上属微观研究。名师工作室成员跨校、跨区域, 构成范围较广,集中间隔时间相对较长,研修内容在现场观摩后,更多要求总结反思既注重实践操作又注重理论探究,思辨色彩比校本研修厚重,这是处于中观层面的研究,运行得好,可以帮助成员解决工作经验局部狭隘性的束缚,比较全面地把握教学实践的量和度。

问题二:名师工作室与教研部门有组织的教研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参与面更广,主题更集中突出,形式多样丰富,信息量大,参与人员各得其所,这是其长。其短处在于参与人员层次参差, 内容要求难以兼顾,活动中,大部分人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旁观者多,主动发声者少,活动后的总结反思乏力。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正好与教研部门的教研活动形成互补。一方面,名师工作室依托各地区教研部门的活动平台,动员成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广纳信息,带着问题观摩学习,为名师工作室的专题活动准备素材;另一方面,名师工作室规模不大, 可以就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并能及时组织现场教研,形成“发现问题—行动解决—深入研讨”的逻辑链条。

问题三: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与教研员 (教研组长)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教研员(教研组长)是一个地区(学校)学科教研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名师工作室的主持(领衔)人与地区教研员(学校教研组长)有时是一身二任,更多的时候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全局来看,教研员对地区学科建设的现状、师资配置与发展培训状况显然比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要了解得多,因此,名师工作室主持(领衔)人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地区教研员联系,寻求支持,特别是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实践等方向性问题方面,要与区域性工作协调,做到与地区学科发展要求同步。

二、做什么——名师工作室的任务

名师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体目标是督促教师个人成长,促进教师群体发展。但是这个目标太宏大,如没有具体内容作支撑必然是海市蜃楼。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有所取舍。

根据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管理经验知识。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可以通过在校学习传授而获得,而实践性知识则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实践性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与教学现实情境的有机融合,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关于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成败的实践性知识,是无法在狭隘的个人世界里构建出来的,也无法通过被动培训来获得,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知识的建立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摸索过程,教师专业知识的构建应当在开放的环境下,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对话和交往,形成知识资源库, 从而实现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集实践和研究于一体,应该把对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置于首位。下面笔者结合实践性知识的特点来探讨组织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过程。

实践性知识是存在于情境的经验性知识,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一个步骤是组织课堂观察,开展现场研究。这种课堂观察不同于教师的日常听课,要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工作室主持人可以将成员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事质性观察,一部分从事定量观察,两类观察均应有相应的记录表。笔者曾设计了“课堂观察教学进程记录” “课堂观察教学行为记录”两个观察表,前者按教学正常进程记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并尽量详细地将观察者对教学活动的即时感受记录下来,属于质性观察范畴;后者按一定的时间单位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每种行为在相应时间框内打钩,如同一时间段有多种行为发生,则同时记录,属于定量观察范畴。由于实践性知识相对于理论性知识来说缺乏严密性和普遍性,更多的是“临场处置”“随机应变”,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底,因此通过这种观察,研究者可以把教学过程中零散的教学问题,如师生双边活动的时间分布、教师处理教学事件的机智、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等关键问题进行现场观察, 归类分析,从中发现教师的学科知识基本功是否扎实、学情与教学实施是否相符、教学进程的展开是否合乎逻辑、教学节奏的调控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是否及时等带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性知识”状况,为挖掘“共性知识”奠定基础。

实践性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而积累起来的知识,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二个步骤是开展 “案例分析”,进行案例解剖。案例分析前,质性观察者和定量观察者应将观察记录进行简要统计,校对讹漏,取得相对一致的观察结果。案例分析相对于常规的评课议课,更强调过程的完整性和片段的准确性,对记录不太清晰之处,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环节进行回放。其分析的出发点要立足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分析的切入点很多,如: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采取了那些有效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个体学习、竞争性学习的组合是否合理?合作学习是否真正开展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体现存在感?如何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对学习过程中处于边缘状态的学生应如何及时关注并带领他们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怎样判断学生学习的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的主体性知识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释疑解难?分析视角很多,但主持人必须要有大局观,引导教师既从教学整体思考问题,树立整体意识,看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学习质量,帮助教师跳出斤斤计较于孤立事件的框套。 同时,又从教学细节切磋教学技能,特别是对教学疑难问题的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带有普遍意义的细节,更要引导教师细细钻研,对一些枝节问题,不能过分关注,以免把复杂教学问题的处理艺术技术化。

实践性知识不仅作为显性知识发挥作用,而且也作为隐性知识发挥作用,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第三个步骤是结合个体反思,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又叫意会知识、缄默知识。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提出,人类知识有两种,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书面的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是通常被描述为“知识” 的知识,它可以通过传授获得;隐性知识则是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它是存在于个体中的、 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包括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等) 为中心,它的获得,必须通过个体的体验、实践和领悟。显性知识只是冰山的一角,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下的大部分,显性知识只是大树的果实,隐性知识才是给大树供给营养的树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存在这一种“连续性”和“谱系”现象,可以互渗和转化。许多隐性知识,比如教学中处理问题的策略方法,没有被教师个体形成语言材料进行交流和发表,仅仅作为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随着教师离开工作岗位或时过境迁而流失。有些隐性知识,如果没有及时总结提示,会处于永远的懵懂状态,即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问题的处理出于直觉和经验,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状态。隐性知识是基于个体经验的知识,因此才有同样内容的教学,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处理技巧。隐性知识是非系统性的知识,常常具有 “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特征,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灵机一动”的隐性知识对于他人的重要意义,很少有教师进行及时总结思考,时过境迁这种“灵机一动”复沉睡于大脑之中。名师工作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及时组织研讨,使教学者、观摩者都处于思考状态,挖掘彼此的隐性知识。教师在讨论和对比中会产生联想,比如某一知识点的处理,教师会回想起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找出优点和不足,从而使沉睡在脑海深处的隐性知识被激活,并吸纳别人的长处,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组织活动时,要特别强调个体和群体总结反思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针对案例,找到切入点,结合个体实践,把课堂观察和参与讨论中体会最深的感受、自己在相关教学中怎样做或设想怎样做写出来,便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也很重要。学科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对教师拓展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意义重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应统筹思考,作出相应的学习安排。

三、怎么做——名师工作室的运行

名师工作室的目标是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正如前述,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工作目标的机构和活动相当多,似乎并不缺名师工作室这类的非行政组织,所以,名师工作室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的定位和活动开展。

有学者做了一项对名师工作室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88.3%的成员表示是学校推荐上去的,41.7%的教师表示参加名师工作室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5%的教师表示需要交流并更新教学观念。

如何参与名师工作室:关于参与频率,33.3%的教师选择一个月,66.7%选择不定期;关于名师工作室与自己工作的冲突,16.7%的教师认为活动与自己工作冲突很大,58.3%的教师认为冲突较小,25% 的教师认为无冲突,在有冲突的情况下,91.7%的教师选择参加活动。

对名师工作室的评价:88.3%的教师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16.7%的教师认为一般;关于名师工作室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帮助程度依次是:专家讲座、 观摩学习、听课评课、阅读反思、主题论坛、其他;工作室对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排序是: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习小结;名师工作室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活动内容、考核方式、组织形式、时间安排、选拔方式。[1]

上述调查样本不大,但揭示了三个现象:第一, 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产生多数来自推荐,行政色彩较浓;第二,教师很珍惜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第三,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初衷是提升专业水平,对名师工作室寄予很大希望,但在活动中如何提升专业水平、提升到什么程度难以预设。这些现象直指名师工作室的运作机制问题。

名师工作室的运作,包括研修活动的内容选择和研修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名师工作室如何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为不同气质的教师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使教师感到有所收获?名师工作室起初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要使其维系下去并不断提升影响,就必须考虑名师工作室的组成特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不是同质性的群体,它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成长经历,名师工作室一个独特的功能就在于为这些不同质的教师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和经验交流的场所。因此名师工作室必须区别于一些学校为培养职初教师而实施的“青蓝工程”,不能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成员的关系变成结对帮扶的作坊式师徒关系。试图复制教学经验的名师工作室,吸引力会下降,甚至会出现教师退出现象。名师工作室应该致力于实现教育研修的功能转变,由教研活动向合作学习转变,由教师培训向教师学习转变,由被动接受向平等自主转变。名师工作室应致力于在平等、合作、理性的对话中充分发挥不同教师个体的教学个性和教学气质,促使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特有的教学气质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思维空间。只有这样,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凝聚力才能提高,活动才有生气,教师专业发展才真正有抓手。

8.“名师工作室”内涵建设三要素 篇八

要素之一:团队特征

“名师工作室”首先是一个“工作室”。这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随意组成的、无目标、无组织的办公室。它应该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共同体”,是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共同体。它应该是有目标的。“名师工作室”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均衡、优质快速发展。”可见,工作室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与进步,通过促进成员的成长与进步,来实现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平台的发展,提升学科领域的前沿位置与发展水平。它应该是有组织的,不是几个人随意拼凑的松散的俱乐部,其成员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与条件。凡工作室成员,无不经过严格的申报与考察程序。工作室的这种组织制度与准入条件,是实现工作室目标的保障。既然“工作室”是一个有目标、有组织的“团队”,那么,我们就要把它打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为此,“名师工作室”应该建章立制,建构四种机制:(1)建立独立运作的推进机制。主持人为团队发展第一责任人,每学期根据团队发展目标,制定活动规划并具体实施规划。(2)建立导师负责的引领机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在学科组内为青年教师成长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提升。每学期组织的青年教师发展专题活动不少于1次,并安排进学科组教研活动。(3)建立必修反馈、过程共享的促进机制。工作室成员实现必修反馈、选修共享的管理,成员每月阅读相关教育理论期刊、随笔等教育理论书籍,也可读社科类其他领域的书籍,完成读书心得1篇。工作室应该组织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4)建立每月活动日的常规机制。工作室建立每月活动日制度。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为活动日。通过这四种机制的建立,使团队成为成员共同发展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应该具有共同价值的支撑力量,那就是团队的主体思想与精神追求,甚至是教育哲学;这个共同体,应该具有迈进共同目标的召唤力量,那就是团队的凝聚力、协调力、执行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攻坚克难的合作意识;这个共同体,应该具有对青年教师的关怀力量,那就是通过名师工作室方案的实施,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强教学技能的青年教师,激发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与教研的热情。团队建设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强调团队合力,注重整体优势。但追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被扭曲或湮没。这样的团队只有简单复制功能,而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因此,工作室团队应该提倡“集体主义”精神,也要非常注重个人的风格与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来做好各项工作。

要素之二:名师内涵

“工作室”是一个“名师”工作室。这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成长平台,区别于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目的的“青蓝工程”。它是“名师”的成长平台,是在一定范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的交流与共享机制,具有较高的合作层次与发展追求。不好说每一位成员都是名师,但是,至少每一位成员都有成为“名师”的潜质。因此,“名师工作室”要紧密围绕“名师”内涵做好文章,充分挖掘各位成员的名师潜质,把每一位成员的特质挖掘好、提炼好、培育好、实现好。比如,你的课堂教学能否个性鲜明,自成模式?你的教育理念能否新颖独特,自成一家?你的教育科研能否成果丰硕,享誉一方?这就要求工作室的每位成员增强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挖掘、培育、提炼自己的“成名”之处,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特色。有特色,才有“名”。否则,就是大众化的、一般化的,与“名师工作室”创建的宗旨也不相吻合。因此,“名师工作室”应该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教学、教研、教改活动,充分挖掘和培育各位成员的名师潜质:(1)每年阅读一本专业著作。提倡成员阅读课程论、教学论的专著,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提升专业认知。阅读的专著最好是主持人统一推荐的,便于成员之间围绕统一主题进行学习、研讨、交流。(2)每年发表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文章必须就学科教学问题展开立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具有教学指导价值。(3)每人主讲一次教学讲座、学术报告或执教一次市级公开课。可以在市级中心组活动中就某一专题作讲座,或者在暑假培训中发表自己的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每年应该至少举行一次大型教研活动,形式包括教学观摩、互动研讨、名师发言、专家报告、校际学科联谊,等等。(4)研究一项科研课题。每一位成员都要申报研究一项科研课题,内容可以涉及本学科的课程、教材与教法。科研课题要真正组织实施,定期汇报、交流研究成果。各成员申报的课题之间最好有内在关联,便于资源整合、交流以及滚动升级研究。(5)编著一本专业著作。专著是由主持人主编,成员参编,区域内教师广泛参与的集体科研成果,介绍各地、各校实施教研教改的生动实践。实施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有利于培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名师成长的道路上具有更加专业化的素质。首先,具有更加专业的信念,那就是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其次,是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包括原理规则性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性知识于案例之中的策略性知识。这些都是教师维持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再次,是具有更加专业的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科研能力与反思能力。在新形势下,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与学生,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总之,“名师工作室”不仅应该是名师辐射的发源地,而且也应该是未来名师的集聚地和优秀教师的孵化地。

要素之三:区域功能

在新形势下,名师已经不再是学校独有的“部门资源”,而是区域内教师共享的“公共财富”。我们不难理解,教育主管部门设立各类“名师工作室”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区域协调与高位发展。全国已经有很多地方搞了“名师工作室”,事实证明,工作室搭建了区域内教师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共享专业知识与经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资源,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为全面提高区域的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名师工作室”也应该勇于并善于担当起这个光荣的职责。笔者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名师工作室”应该至少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建一个网络平台。通过网页,既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国内外最新动态与成果,还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形成固定的交流平台,为一线教师和学生解疑释难。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传播名师工作室的成果。二是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建立“名师领衔、领导挂钩、教研员协作”的工作机制。领衔名师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与各成员所在学校领导挂钩,经常调研和指导,发现典型,培育典型;由本学科的教研员参与协作,根据工作需要做好组织、联络和服务工作,也可在一些问题上作为顾问。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为工作室发挥区域功能创造条件。三是搞活多种活动方式。学习,包括自学和有组织的学习。主要学习学科前沿理论、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等。实践,本着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研讨,采取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小组沙龙、参与式研讨、相互观摩、展示交流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实现区域内教师在两个方面的根本转变:(1)转变教师角色地位。让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从“教学生”转向“教学生学”,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提高研究学生、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以学为主,教学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为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先学后教,强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和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以学论教,基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中的互动性,在互动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责任编辑 付一静)

9.名师工作室 篇九

为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校根据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关于设立名师工作室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提出的“ 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的要求,成立上海庙学校“名师工作室”,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校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创新型教育科研实践活动,加快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培养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素质骨干教师,促进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目标

通过搭建平台,激励每位教师从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方向发展。我校组建学校名师工作室,是我校实施名师工程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充分发挥专家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建立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使其成为我校优秀教师的重要培养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骨干教师的孵化地,帮助培养对象实现专业发展,以进步的观念、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修养、丰富的经验,投入到工作中。培养一支具有开放襟怀、合作意识、进取精神、书香气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为名师工作室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组织和经费保障。组 长:刘选涛

副组长: 杨启旻、柳树亭 组 员: 许继文 吉噶苏 王彦平

四、名师选拔

工作室成员必须是:思想上积极上进,具有乐于奉献与勇于探究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扎实,在新课程改革中身体力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自己的见解和突出的成绩,获旗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通过各人申报,校领导班子讨论,民主评议产生。

五、名师工作室职责:

1、成立组织。设立名师办公室,为名师研究提供场地,书籍,电脑等备品,建立名师工作档案,制订工作目标、制度、职责,本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情况,为成员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签写名师工作责任状,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校本研修能力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自我提升。工作室成员应做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成为学习型人才,要经常通过网络、书籍系统学习本学科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要求每周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此外,工作室成员要对工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通过每月一次的校本研修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渠道,在名师研讨解决问题,增加自身专业发展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教学引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专题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工作室每周开展一次教学视频学习活动,每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将自己在自我研修活动中积累的课堂实录、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展示给全体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研究公开活动,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作一次全校公开课。并在工作室内部积极开展课堂诊断、问题研究、专题讲座等活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实行“名师”课堂推门听课制,打造名师课堂;实行师徒制,让“名师”通过传、帮、带,在群众中获得能力认同;抓课题研究,让“名师”走在前面;让我校“名师”树名气。

4、课题研究:以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研究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智慧为依托,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课题式研究。工作室将在工作周期内完成“创设课堂教学框架”的课题研究和探索,并以论文、研究会、报告会、名师博客、公开教学、专题讲座、媒体报道、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促进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形成研究过程资料汇编。

5、教师培养:采用导师制度,工作室人员成为其它成员的导师,与其它青年教师结队子,培养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的名师责任人要同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中青年教师培养责任书,深入研究培养目标、途径,规定双方职责及评价办法,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五、制度保障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制定计划工作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全面工作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由于工作需要还要安排临时性工作会议。(4)所有会议相关人员必须参加。

2、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通过网组书籍等渠道自学,每周将学习成果以校本研修为平台,以观看录像或讲坐的形式展示给全体教师,另就某一研究方向的主题每月定期集中学习一次,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每期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2)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定期建立“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一次。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5)工作室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工作室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4、考核制度(1)工作室负责人由“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

(2)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领衔人和领导小组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5、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相应人员兼管。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6、经费使用制度

工作室所有经费由学校提供并监督管理。学校在名家工作的经费方面,将大力支持。

六、本学期重要措施

1、发布方案:9月1日向全校公布组建“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2、设立名师办公室,名师工作室设在多媒体教室,学校图书室向名师自由开放,给名师工作室配一台电脑及录音机等设备。

2、个人自荐:9月10日个人报名对象经学校同意后向负责人报名申请。填写报名申请表。通过民主测评,考察其品德、专业和教育素养,从中选聘6人与负责人组成工作室。

3、名师签写规划书:9月15日召开首次名师工作会议,制定本学期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每名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并上交名师工作个人规划。

4、近期活动按排:(1)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经常进行自我研修学习,每周写一次学习记录,在我校的校本研修会上将学习收获向大家作10分的发言。(2)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读书活动。由名师向徒弟推荐读一本书或上网学一节好课,徒弟认真研读,作好摘抄,并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在每周校本研修会上向全体教师作简短的发言交流。(3)每个月由名师选课题,师徒观看教学实录的光盘,团队磨课等环节的准备,由学员上一节示范课,然后名师再点评,来打造精品课堂。(4)在12月中旬召开一次全校名师工作会议,布置名师优质课展示活动。(5)着手建立名师档案。

上海庙学校 14年9月1日

上海庙学校汇报材料

上海庙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6个班、初中6个班、高中4个班。在校学生1140人,教职工90人,一年来,在鄂前旗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庙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靠科学,遵循规律,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常年赛课,评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上学期小学统考我校总平均分全旗第二,初三中考总平均分、普高上线率和高一统考总平均分全旗第一,特别是高一统考成绩在鄂尔多斯市15所学校中位居第六,进入鄂尔多斯市先进行列,学校基本实现了学年目标。现将学校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和成才之路激励法

学校修订教书育人责任制,做到项项、层层承包,形成与责任相配套的考核人员、考核办法,做到考核内容明确,考核正常,通过自查、互查、抽查、核实,及时评价阶段工作,列入当月考核,奖优罚劣,努力实现学校项项指标前旗一流。激励学生成才,坚持每周之星评选,每月表扬进步快学生、学习标兵、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十好班集体,促进学生比、学、赶、帮、超,每学期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提出奋斗目标,时刻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二、强化课改,提高质量。

坚持“课改”,提高课堂效率。学校要求教师人人都能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达到高效。各学部坚持按照计划常年赛课、评课,在学生紧张学好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形象美好,态度认真,情感丰富,一言一行给学生良好影响,确保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认真总结课改经验,组织教师交流教师课改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坚持“四清”,教好每个学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记、多背。努力从起始年级、起始学科开始,做到“堂堂清”,即当堂理解、熟记知识点,完成作业。做到“日日清”,清不了的利用零星时间清,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做到“周周清”,每周对学生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清;做到“月月清”,每月对所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清,力争人人熟记知识点,成绩优秀。

开展读书竞赛,建设书香校园。学校营造读书的氛围,鼓励学生不仅精读课本,熟记知识点,而且坚持每天阅读报刊、名著,学校举行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故事会等,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素质。规范办学行为,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精神,按照国家课程安排,开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别是音体美课程做到开足课时,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保障。

三、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制定《上海庙学校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德育工作方案》,建立“三构建一加强两支撑”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框架。三构建是指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系统、综合实践体验教育系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系统。一加强是指加强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两支撑是指学部德育平台和德育首席。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后勤三大系统,整合校内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养成教育落实规范性德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发展性德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法指导推进深层次德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境界性德育。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艰苦奋斗教育。

坚持开好德育例会、研讨会。每周一下午小学第一节中学第三节召开班主任会,安排本周的工作,晚上例会对前一周的德育进行总结,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组建学生会,抓好学生的自主管理,正常的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

有计划地开展好全校性的思想教育活动。每周各学段都要有德育教育主题,主题教育教案先由班主任工作室讨论,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备课,上好班会课,班会的形式以学生演讲、辩论、自己教育自己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开展主题班会课比赛。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针对性。

处处渗透德育。思品课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应用,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做”,在“做”中受到教育,养成习惯;在文化课、体、音、美等课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全程渗透德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品质、一丝不苟的态度等;生活也是课程,也是德育的渠道。把抓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素质,从最基础、最细小的工作抓起,让学生文明用餐(不拥挤、不乱倒饭菜、不乱扔废物、不打闹),文明睡觉(熄灯后不讲话、用品摆放有序等),课间休息、走路(去餐厅均排队)、说话均要守规范,讲文明。

环境育人,处处熏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各种宣传栏的教育作用。

建立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学法指导工作,每个任课教师承包2名后进生,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后进生的行为习惯、文化科成绩与承包教师的考核量化成绩挂钩。

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从小学到高中将活动课分成经典诵读类、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能训练类五大类。根据师资情况,提供十几门活动课程,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全校学生都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活动,活动课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特长,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坚持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严格检查、评比,及时表扬批评。学校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严格检查评比,学校检查组每天检查,公布各班纪律(尤其注重课内纪律),卫生情况;公寓餐厅,教学区、环境区等均有专人检查、记载。每周小计、公布;每月累计,发纪律、卫生循环红旗,对照条件,评选每周一星、十好班集体、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每学期开好一两次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请家长对学校教育献计献策。树立好各种典型。有计划的评选“十好班集体”。“十佳学生”、“十佳礼仪标兵”、“文明标兵班”。期末评选“四好学生”,实施德育一票否决;纪律、卫生等工作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挂钩,与课任老师的师德考核挂钩(如果上课纪律不好,则扣上课教师的师德考核分)。

坚决反对不良行为,对违纪学生倾注爱心,要耐心的千方百计的做好思想转化工作,该批评的则批评,该处分的则处分,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使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已是个好孩子能够改正缺点变好。

四、建一流教师队伍。

信任、尊重、依靠并培养、提高在学校勤奋工作、质量一流的教师,奖励先进,树立典型,建立“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加强师德教育。对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不爱学生,体罚学生的教师,对不爱学校、言行损坏学校利益的教师,对行为不正,给学生不良影响的教师要坚决进行批评教育。

开展基本功大比武,对不能把话讲好、不能把字写好,不能抓好课堂纪律、不能上好课的教师或者教学质量差的教师督促限期改正,对确实不合格的教师调离教师岗位。

组织教师到全国名校河南永威学校参观学习,到兄弟学校同课异构,交流教学经验,聘请东北师大教授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做专家报告。每学期每个教师要出示四轮公开课,以赛促教,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五、改善办学设备,提高服务质量。

用好资金,该用则用,不该用的则坚决不用。财供人员主动超前到各年级、处室了解需求情况,编出计划,按时购物,满足教学需要。如失职,供不应求或购物质量差,追究责任。

提高餐厅、公寓、后勤等各部门人员的自身素质,履行好职责,提供优质服务,多办实事,让师生满意。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岗位培训,抓好后勤工作人员的育人工作。

上一篇:集体备课四年级数学下一篇:物业公司退出小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