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现状

2024-08-25

城市发展现状(精选8篇)

1.城市发展现状 篇一

台州中心城市发展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

相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台州作为三线城市,经济总量和消费人口相对有限,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开发经验非常缺乏,并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涉及物业类型多、开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开发及商业运作难度高,同时又关系到台州中心城市区域的地标形象和区域发展,所以必须要用新的商业地产开发思维进行精心策划,以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商业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台州中心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功能空间组合选择及规模,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相适应。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省会(即一、二线城市),这些大型的城市综合体一般由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独立商铺及街区、市民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等组成,而与地级市等三线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综合体,其功能空间组合相对少一些,规模也会小一些。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城市综合体最基本的组合,但考虑到台州这个城市综合体是在一个相对人口集中度不高,且位于三个城市中间的位置,因此如何汇聚人气应该成为最关键点。

商业地产的金科玉律:“人气定生死。”结合城市综合体位于台州绿心核心地带,配合东山湖——飞龙湖区块整体的建设规划和台州市重点打造旅游城市的规划,可以重点发展以自然景色和购物公园结合,集休闲、居住区为主要载体的城市综合体,而不去建设一般一、二线城市重点打造的,以高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为主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一般而言,休闲为主的购物公园的建成,可以吸引更多的台州中心城市各区域市民来此购物、休闲和居住,这样不仅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可以满足融合台州中心城市发展的社会价值,真正发挥这个城市综合体在中心城市相向建设,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2.城市发展现状 篇二

创意城市是21世纪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创意城市理念的倡导者之一、英国经济学家汤姆·坎农认为, 未来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将更主要依靠人的创意和创造力来推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 创意的思维和理念将渗透到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坎农看来, 创意城市就是“人的城市”, “人的创造力和能力塑造城市的未来。人是城市发展中的软因素, 城市的未来完全取决于软因素”, “应依靠人的创意和创造力去增强城市竞争力”。创意城市具有发达的创意产业, 同时以创意产业支持和推进更为广泛的经济领域的创新。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意城市”称号授予在设计、文学、电影、音乐、美食、媒体艺术和民间艺术等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城市, “旨在把以创意和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最主要元素的各个城市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网络”。

《创意阶层的崛起》的作者查理·佛罗里达认为, 在创意经济时代, 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单纯的科技或信息, 而是人类的创意力。创意力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只有借助“创意资本”, 才能构建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型、新产业和新文化形式。

当前深圳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关键阶段, 加快实现城市转型发展, 走出一条转变发展模式的新路, 是深圳未来实现发展新跨越、新目标所面临的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因此, 如何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 推动创意城市建设, 便成为深圳增强城市竞争力, 保持持久活力, 加快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深圳早已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近年来, 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推动下, 深圳向创意城市建设目标大步迈进。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 正式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会员。2009年, 经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加快设计之都建设, 把深圳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已成为深圳文化和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目标。这一切都为深圳建设创意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应将建设国际创意城市与国家创新型城市两大目标统一起来, 加快推进和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结合是建设创意城市的强大引擎

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是创意城市的两大基石。真正的创意城市就是文化创意城市和科技创新城市的有机复合体, 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城市要进行文化创意或创新, 必须有科技进步的支撑, 必须有新的技术、工艺和手段;而一个城市越是希望新的科技革命走向成功, 就越应该关注如何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与科技协调互动的过程中, 整个城市才能形成一种不断创新发展的格局。

进入21世纪,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在日益加深,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正支撑和引领创意产业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深圳要在世界城市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占有一席之地, 保持竞争优势, 必须在文化与科技结合上狠下工夫, 不断推动创意产业优化升级。深圳是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基地和IT重镇, 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为深圳文化产业和科技的结合奠定了雄厚基础。调查显示, 目前深圳市有6000多家文化科技结合的企业, 约占深圳文化企业数量的七成。文化科技产业通过创新使文化产品价值“倍增”, “创富效应”日益明显, 在增加值和人均产值等方面均高于单纯的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经初步估算, 2008年深圳文化科技业态企业增加值约为476.36亿元, 占文化产业增加值550亿元的86.61%, 同比增长20.08%, 增长幅度较同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60%, 高4.48个百分点;与同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比例15%比较, 高5.08个百分点。实践证明, 文化和科技结合, 是深圳文化和科技产业发展的雄厚支撑, 也是深圳创意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路径。

深圳的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是也应看到, 深圳文化科技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总量规模较小, 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积极主动应用高新技术还很不够, 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匮乏, 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市场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完善。为此, 深圳要建设创意城市, 必须把文化与科技结合作为基本路径, 采取更为有力的对策和举措, 进一步加快文化科技产业发展。

首先, 要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新兴文化业态的生成, 必须依靠高新技术。深圳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 必须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 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尤其是要加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 推动其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 以促进网络文化、手机娱乐、数字化制作、四维动画等新兴文化领域发展。要进一步探索文化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创新之路,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使网络成为拉动生产、消费的增长极。以市级数字图书馆为龙头, 启动文化信息等各种文化资源, 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适应会展的国际化、专业化潮流, 大力倡导网上会展。

其次, 要打造文化与科技结合的领军企业。深圳虽然文化产业数量众多, 但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领军企业较少, 大多数文化企业整体经济规模小, 原创能力有待提高。因此, 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 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增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技术先进、主业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文化科技企业, 这是深圳建设创意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所在。

再次, 要培育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加强培育文化品牌, 形成一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创意城市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深圳依靠高科技优势打造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名牌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 以腾讯、华强科技、A8音乐、环球数码等一批注重原创,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科技龙头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为深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深圳文化产业整体上仍处于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转变中, 品牌的数量和影响力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在出口产品中, 尤其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依靠深圳高新技术创新的优势, 集中力量发展提升一批网络游戏、动漫画、数字视听等领域的知名品牌, 提高文化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比重, 打造深圳创造的文化产业品牌, 提高深圳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和人才是重要基础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国际创意城市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工业化时代, 主要由企业引导城市和人才;而在知识化时代, 则是主要由大学引导城市和人才。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是科学技术的发生器和繁殖场, 是创意人才的吸铁石。目前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前茅, 但深圳的高等教育水平与深圳的经济发展远远不相适应。正是因为深圳缺少一流大学, 人才培养根基不深, 造成创意原创动力不足。目前深圳经济规模已经十分庞大, 经济活跃度高, 急需大量各类人才, 但单靠引进是不够的, 从长远看, 解决深圳人才问题的关键还要立足于自己培养。因此, 深圳要采取超常规方式发展高等教育, 近期尽快把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城办成国家级人才基地、国内外知名的知识创新基地, 中长期应考虑建设更多各类型高水平大学。

建设创意城市, 创意人才是关键。随着深圳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创意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匮乏, 已成为深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大软肋。当前, 要围绕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加快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人才、软件开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要加大创意人才教育投入, 从专业设置、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 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创意人才培养, 形成满足创意产业需求的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 促进创意人才国际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利用政策杠杆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创意人才, 特别是要引进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备宽阔国际视野的海外高端人才。

建设创意城市, 需要形成有利于激发全民创意热情、培育创意人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此, 要加强促进文化创意的制度建设, 形成有利于创意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意成果转化生产、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繁荣的政策和机制。为了激励文化创意人才和成果, 政府应建立奖励文化创意和创新的制度, 专门奖励那些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精品生产、文化与科技结合创新等方面有较高创新价值、形成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文化科技项目, 将它作为推动创意城市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 以促使全社会牢固树立起尊崇文化创意或创新的价值取向。

3.城市水利与城市发展 篇三

城市水利指为解决城市防洪、供水、排水、以及处理城市的废水等所进行的水利工作。城市水利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城市交通、能源一样与城市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城市水利完善与否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利工程问题更多更复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城市与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水利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因此引发的问题日趋严峻,如人类过分改造自然后,水文条件的变化使城市的防洪排涝压力增大;城市人口的增多使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类对于城市环境改善的要求提高等。城市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集中了政治、经济、文化,尤其在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今天,城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举足轻重。水利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快城市水利工作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真正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与社会进步相匹配。

一、城市水利的功能

1、防洪排涝

城市水利要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使城市减少或免除洪水威胁,使城市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获得安全保障,像北京的永定河大堤,郑州的黄河大堤,广州的北江大堤以及城市排水系统与排洪河道都是属于这一功能。

2、供水功能

城市水利要保证城市各方面的用水需求,包括工业用水、近郊农业灌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城市环境用水、商业和公共事业用水,为了满足城市多方面用水需求,城市水源工程的开发建设就日益显得重要。水资源紧缺的地区甚至需要修建远距离调水工程,如供天津用水的引滦济津工程;山东省的引黄济青工程;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上述这些工程都是为了实现供水功能。

3、交通功能

城市水利应当使有水运条件的城市恢复和发展当地的水运资源优势。这对于沿江、河、湖、海建设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运河两岸的城市、大型灌渠、跨流域调水的干渠所途径的城市也应因势利导,充分开发其水运功能,在规划布局上体现一水多用的特点。水运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货运量大、综合效益多等诸多优越性,象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虽然空中和陆地运输工具已十分发达,但水运依然很兴旺,因水运自身独有的特点带来的优势使其不会被航空、铁路、公路的发展而淘汰。

4、美化环境

环境改造是城市水利在社会文明进程中日益显得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几乎所有著名的风景优美的城市,都会有一些优美的水体作为依托,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良好水资源的城市,不可能是一个高质量环境的美丽城市。大城市的建设往往都会依托良好的水环境资源,或者是辅以人工措施兴建一些湖泊、池塘,开挖一些河道沟渠。城市水利的环境美化功能还包括如何依照当地水体特点来布置街道与城区建筑,特别是沿河两岸的建筑,合理利用河岸工程,规划安全舒适的河岸街道,有效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河岸土地资源,使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有机结合。

5、综合管理

城市水利不仅是一个“硬”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软”概念。它的功能不仅指各种工程,还包括城市的水规划和水管理问题,城市水利的“软”功能应当说是要控制、协调、促进它的各项“硬”功能。

二、城市水利面临问题

城市水问题的产生,是自然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每一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城市规模、结构、功能、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城市发展阶段不同等等,决定了各个城市所面临的水问题的明显差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环境保护治理与水灾害防御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多数城市由于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城市水利基础研究不够,投入不足,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过分追求局部与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等还在使矛盾不断激化。从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尚不具备短期内以高投入克服城市化进程中水危机的实力。因此,城市水利的发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抓好几个“形象工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对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也是致灾因子的水来说,必须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将发展与治理密切结合起来,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灾害防御与水环境治理一起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建立相对稳定的、与城市经济发展按比例同步增长的投入机制,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尽力遏制城市发展引起水灾害与水污染风险加重的趋势。

三、未来城市水利发展

城市水利的发展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历从防洪、供水到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等工作重点的转变。每一个阶段都标志着水利工作时代背景的变化和人类对于水利发展需求的提高。未来城市水利工作的侧重点宜包含如下内容:

1、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总方针下,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经营策略、融资渠道、运作模式等。

2、建设高水平的水利科技人才队伍。要求他们是具有崭新的工作思路、掌握多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3、在保证城市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工作重点向“重返自然”的生态景观方向过渡。未来社会,人们更加注重周围环境质量的改善,故水利工作将以建立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环境优良、景观亮丽、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作为工作的目标,从而与城市各个部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林业、建筑、交通、园林、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4、力争在满足人类自身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将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人类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探索水系运动的规律,在为河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利用。

5、雨水利用、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利用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城市水资源的补充。

6、 高科技的广泛运用将为城市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7、水利经济的内涵将更为广泛,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等。

8、水文化将成为城市水利的深刻内涵。没有文化的河流是缺乏深度和内涵的,没有文化的城市是空洞的,是不能长久的。因此,水文化底蕴的挖掘将成为未来城市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城市河流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篇四

1.1 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州,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在我国,黄浦江与东海滋润和催生了上海,使之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

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巴黎与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关系。塞纳河从巴黎城的中间流过,将巴黎分为南北两部分,它像一条美丽的项链串起了整个巴黎。塞纳河聚集了巴黎的许多人文景观,也聚集了法国古往今来的许多精华所在。巴黎倘若离开了美丽的塞纳河,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恐怕谁都难以想象。上海离开了黄浦江、苏州河,也就不能成为今天的上海。

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傍水而建。一般,河流中下游地区大多是城市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中国7大江河的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而由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更是经济中心所在:如地处上海经济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中国南方深圳、广州、珠海经济区的珠江三角洲。据预测,在本世纪初,全国各类规模的城市总数将逾1000座,这些城市大部分分布在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沿海地带,它们的诞生和发展都和河流水系息息相关。

1.2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选择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把河流比做自己的母亲,如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起源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也是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的两河流域发展繁衍的。河流以其丰富的乳汁孕育了人类早期的伟大文明,并在河流两岸崛起大批的繁华城市群。凡是河网水系发达的地区,都是城市文明最发育的地区。

河网水系对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城市水系的点缀,丰富的水面与城市的其他景观相映衬,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充分展现。1.3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远古时代,城市河流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发展到后来,城市河流除提供水源以外,随着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成为城市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在近代工业化阶段,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

河网水系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水,才有了城市的灯红酒绿、高楼林立,才有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们的安居乐业。可以说,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1.4 河流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

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而营造城市景观环境离不开大自然中与城市关系最密切的河流和水面。当代国际大都市环境建设的价值观念趋向表明,都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由疏离、隔绝变为亲近和融合。开阔的水面和流动的水体所形成的自然风貌,无疑能给城市增添许多魁力。从19世纪英国人欧文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设想,无不反映了城市人对城市优美景观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城市滨水空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海滨等。城市滨水区不仅是联结城市陆地和水体的中间地带,而且是协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它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1.5 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

河网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稀缺资源,同时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河网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意义多种多样:包括为城市生活和生产提供就近水源,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基地,丰富城市景观多样性和城市物种多样性,为市民创造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空间。目前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已经和正在被城市建设者所关注,其生态功能的应用,也逐渐被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

国外城市河流治理规划发展的新趋势

2.1 建设生态河堤是现代城市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城市中保持自然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城市治理准则,河道的治理也不例外。自90年代以来,采用混凝土施工、衬砌河床而忽略自然环境的城市水系治理方法,已被各国普遍否定,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

生态河堤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一体的水利工程。作为一种新概念河堤,它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瑞士、德国等于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所谓“自然型护岸”技术,就是放弃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改用无混凝土护岸或钢筋混凝土外覆土植被的非可视性护岸。据有关资料介绍,欧洲的MELK流域经过近自然治理后,每百米河段的鱼类个体数量、生物量从治理前的150个、19公斤提高到治理后的410个、55公斤。

德国的莱菌河,1993年和1995年发生两次洪灾,洪水淹了一些城市,造成的损失估计达几十亿欧元。分析洪灾原因,主要是由于莱菌河流生态遭到破坏,菌菌河的水泥堤岸限制了水向沿河堤岸渗透所致。因此,德国现正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将水泥堤岸改为生态河堤,重新恢复河流两岸储水湿润带,并对流域内支流实施裁直变弯的措施,延长洪水在支流的停留时间,减低主河道洪峰量。

日本在9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1991年开始推行重视创造变化水边环境的河道施工方法,即“多自然型河道建设”。仅在1991年,全国就有600多处试验工程。日本建设省推进的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公里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其中2300公里为植物堤岸,1400公里为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2000公里不得已使用的混凝土,都将按“多自然型护堤法”进行改造,覆盖土壤,并种植植被。实践表明,该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地下水的渗透和水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水边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

美国的南佛罗里达州在70年代修建了很多人工河道,但逐渐发现周围湿地越来越干,生物多样性也急剧减少,进入90年代开始改造,目前已恢复曲流河道的状态。著名的洛杉矶河也正在拆除衬砌。

总之,很多国家都在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进行反思,都在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纷纷大规模拆除了以前人工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其实,拆衬砌的资金投入要比铺衬砌昂贵得多,但这些国家普遍认为,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对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水质、防止水资源流失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修建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水边植物群落与河畔林,已成为河堤建设在国际上发展的总趋势。

2.2 还河流以空间,是现代防洪规划的新理念

作为城市防洪的对策措施,在国际上非常重视“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治水理念,给河流以空间,增加河流的过水断面,给洪水以出路。

在欧洲,1993年、1995年莱茵河和默兹河发生洪水,对荷兰的防洪策略与河流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洪水使莱茵河沿岸低洼地(圩垸)疏散25万人,虽然没有垮堤,但是影响深远。荷兰对已沿用几十年的河流堤防加固计划作了审查和修订,河堤均按抵御12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进行加固。但是荷兰人知道,无论如何加高河流堤防,安全保障总是有限度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安全水准的提高,土地利用也发生很快的变化,总体风险(发生洪灾的概率)也在增加。洪水概率的降低很快被可能出现的更大的洪灾损失所抵消。土地利用和提高防洪水平的相互作用,已使荷兰主要河道沿岸的自然景观受到很大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高加固堤防,已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赞同。

为此,近年来荷兰人提出“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这可能要求放弃几百年前筑围堤形成的滩地。目前荷兰人正在研究的措施包括疏浚河道、挖低漫滩(与自然开发相结合),甚至退堤、扩大漫滩。在莱茵河的一条支流上,正考虑拆除现有挡水堰,这并非完全出于航运方面的考虑。

日本1965年以后针对因城市化急剧发展围绕河流引起的问题开展了新的河流治理。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连续遭受三次大的水灾,于1977年6月开始推行“城市综合治水对策”。为解决城市化增加的雨水径流,既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也实施了许多现地贮留、渗透、多目的治水绿地、地下大型贮留池、地下河等新型治水措施。恢复流域在开发过程中丧失了的保水、游水机能,并减少发生泛滥时的受害损失。

2.3 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18世纪末期,英国产业革命后,沿泰晤士河两岸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伦敦人口迅速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中。19世纪开始,泰晤士河逐渐变成河水浑浊、污染严重的臭河。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污染更是严重,它的含氧量等于零,除了少数鳝鱼幸存外,其他鱼类几乎绝迹;污黑的河水臭气熏天,令人不堪忍受,尤其夏季,泰晤士河的气味腐臭难闻;面临河畔的英国议会大厦的窗户,不得不悬挂由消毒水浸泡的窗帘。河水污染还引起疾病流行,1849年到1954年,滨河区共有2.5万人因霍乱而死亡。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从1964年开始,对泰晤士河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立法,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3座污水处理厂,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9.44亿加仑污水,使排入河流废水由污水变成清水。

30年来,泰晤士河的污染已减少90%,河水逐渐变清。水质明显改善,水生生物数量不断增加,1979年已有104种鱼类在河中畅游,有人还捕到对河水污染极其敏感的大马哈鱼,还见到海豹沿着泰晤士河道逆流而上。甚至,成群水鸟在河面上飞翔觅食。现在,泰晤士河河面河水清澈,鱼儿穿梭,运动健儿浪击飞舟;河岸老人垂钓,儿童嬉戏。泰晤士河重新成为伦敦一道风景线。

2.4 建设城市滨水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滨水空间往往是一个城市能见水、近水、亲水的特色景观环境,也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热点。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空间形象。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注重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利用,使其原有的码头、工业区等逐渐变为公共活动繁忙、环境良好、地价不断上升的综合功能开敞区。

60年代欧美广泛开展以充实改善水空间功能为目的滨水区建设,拉开大规模城市水空间规划建设的序幕。以日本东京、横滨滨水区建设和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建设为代表的遍及世界的滨水区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空间的形象,重新恢复了它作为城市空间的活力。华盛顿波多马克河绿带规划及日本各地的亲水公园建设,使城市河流再次展现了河水清清、绿树成荫的良好自然风貌。

日本80年代响起“亲水”的呼声,90年代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河流治理方略。其目标是建成一个具有健康富裕的生活条件与美丽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富有活力的社会。提出要改进并确立有关管理体制,确保一般河流的水量,恢复洁净水流,保护水质,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建设城市水网并加强绿化,要求水边空地具有舒适开阔的空间,为各种娱乐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并重视它的生物多样性,将城镇改造成与滨水环境成为一体的居住区。

遍及世界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活动,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恢复城市水空间,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创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滨水空间形象,是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当前我国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十分重视河网水系的规划和河岸的整治与美化。广州市已经提出了要把珠江广州河段建设得象法国塞纳河巴黎河段一样美丽的整治目标,具体包括提高堤防的防洪标准,改善两岸的交通、绿化环境,特别是美化河流两岸,让游客及市民有一个观光、娱乐的好去处。成都市府南河的整治集防洪、排水、交通、绿化、生态、文化于一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城市建设模式,2000年10月召开的21世纪城市建设与环境成都国际大会,对成都市府南河的治理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获得了世界人居奖等三项国际大奖。府南河治理工程的成功,包含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住房与安居等多方面的内涵,是城市河流治理的成功范例。苏州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保持了三纵三横加一环的河网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城特色,保持了路河平行的基本格局和景观,城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苏州曾说“苏州之所以成为苏州的关键在于水,建筑物还是其次的”。北京市1998年开始以建成“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现代城市水系为目标,对城市水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1 盲目填没河流,减少水面,导致生态系统和排水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河流水面被人为侵占或缩窄,导致城市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加重了内涝发生的机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多争一块土地,许多城市盲目填河,将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将软排水改为硬排水,城市排水管网与城市河道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协调。防汛排水时,市区内河水满为患,泵站被迫停机的事时而发生,致使城市排水的矛盾十分突出。

当城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恶臭难忍时,人们往往迁怒于河,干脆“活埋”了事,或以此作为与河争地的借口。人与河道争地,人不给水出路,水不给人留情,城市调节雨洪的能力越来越低,一遇降雨,到处积水,损失越来越大。人类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挤占河道,堵塞洪水通道,自然也给人类以报复,水位一年比一年高,灾情一年比一年大。

3.2 河流被硬化、渠化,导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破坏

目前国内城市河流治理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略感美中不足的是,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只考虑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保护城市安全,河堤年年加高,并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等直立式护岸,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以为这便是将水系“治服”,以图一劳永逸。河流的硬化、渠化,使人类自动放弃数百年来的亲水环境,断绝人与水的关系,造成地面与水面相隔离,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其实,自然的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讲,硬化河床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水污染净化的问题。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降解污染有机物的作用。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有利于防止污染。水泥衬底和护衬之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了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另外,如果河岸做硬化处理,能够阻挡垃圾的植被被破坏,更容易造成河道水质的污染。

人类砍掉河流两岸的植物,种上钢筋水泥“植物”,本身就是破坏河流,破坏生态,破坏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扩张,这种破坏会日益显现出来。

3.3 河流污染严重,河流生态功能遭到破坏

沿海城市河道一般都具有防洪、排涝、生态环境景观等综合功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经济迅猛发展,河道两岸土地开发利用,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河道功能遭到损害: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全国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许多大江大河的城市段已达不到Ⅲ类水水质标准。据全国2222个监测站的统计,在138个城市河段中,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仅占23%,超过Ⅴ类水质的占到38%,能饮用的地面水已所剩无几。其原因就是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河道。河流污染使鱼虾生物基本绝迹,而代之以适应污染的各类底栖微小生物类群,导致城市河流及其两岸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潜在价值的物种消失。加强城市河流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4.1 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河堤

城市河流治理主要就是减轻或避免水灾对人类及其生产活动造成的损失,而当今城市河流治理所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河流景观与其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河道的堤岸整治,由于土地原因,大都采用单调的浆砌条石垂直断面或水泥堤岸,只考虑了泄洪、排水功能,基本没有考虑生态功能。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出发,在河道治理方面,生态河堤建设要给予充分重视。

与人工混凝土河堤相比,生态河堤有如下优点:(1)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

生态河堤把水、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通过科学的配置,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建立起阳光、水、植物、生物、土壤、堤体之间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河堤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带、多鱼类巢穴,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两岸的绿树草丛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浸入水中的柳枝、根系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也提供了空间。

而混凝土河堤把水、河道与河畔植被分隔,隔断了护堤土体与水体的交换和循环,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很多陆上的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和避难场所。

(2)增强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有机污染物受氧化作用而变成无机物的过程。排入河中的污染物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细菌又被原生动物吞食,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又作为营养盐类被藻类吸收,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又产生氧供其它水生生物利用,过量的藻类又被浮游动物、鱼、虾、蝎、牛、鸭等所食,即按食物链的方式使其污染物浓度降低。

生态河堤采用种植于水中的柳树、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既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盐类营养物,其生长舒展而庞大的根系还是大量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附着的好介质,利于水质净化。

生态河堤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造成的不同流速带,形成水的紊流,利于氧从空气传入水中,增加水中溶解氧,利于好氧微生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促进水体净化,改善河流水质。

(3)调节水量、滞洪补枯

生态河堤的植被有涵蓄水份的作用,同时,河堤土壤中有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使河堤土壤具有很高的孔隙率。丰水期,水向堤中渗透储存,减少洪灾;枯水期,储水反渗入河或蒸发,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气候的作用。

而混凝土河堤是一个封闭系统,阻止了水体与土壤的渗透交换,丧失了自然河堤固有的调节水量的作用。

4.2 保护水面,还河流以空间

我国的城市防洪比较注意防外水,即防洪,比较忽视防内水,即由于城市汇流区内遭遇暴雨所产生的内涝灾害。目前我国城市的排涝标准较低,一般不足10年一遇,一遇大雨,市区到处积水,交通堵塞,城市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甚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对城市水的出路有很好的考虑和安排。尽可能地保留城市内原有的河流、湖泊、洼地及排水通路。不得任意填埋和淤塞。必要时应开挖人工湖和运河,这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也可以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河道断面形态规划设计上,既要注重河流防洪排水的功能要求,又要体现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尽可能采用。复式断面,这样可以加大洪水过水断面,保持河流主槽常年不淤积,增加人们良好的亲水感和视觉的美感。

4.3 营造水景,建立滨水环境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融入城市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中。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要结合城市景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

4.4 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

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城市河流不应是工业、生活污水的纳污之地。城市河流如果成为城市排污场所,意味着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消失,城市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

5.努力推进城市向新型宜居城市发展 篇五

专业:行政管理学号:200810301096 姓名:杨匡指导老师:姚贱苟

摘要:

随着时光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已经转到21世纪的历史车轮,为我们追求新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城市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小乡镇到小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从来就没用停止过。当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化的加深,对于新型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发展战略都有了新的改变。由于工业的发展带来种种城市病,我们不得不慎重的考虑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二十一世纪以前,是城市患病的时期,二十一世纪到来,是城市治病的时候了。我们不断的摸索着前进的道路,创新和发展。宜居城市,一个新兴的概念,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一.宜居城市的内涵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建设现代宜居城市是每一个城市管理者的追求,更是每一个市民的期盼。推动城市向宜居城市转型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了。

客观上来说,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宜居性。现代宜居城市的建设实践,早已经开始。例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连市,在20世纪90年代快速崛起,改变了过去城市发展的老思路,老模式,把环境的整治,美化,保持作为新的城市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真正的花园城市,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大连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宜居城市。浙江小镇千岛湖是从一个传统乡镇转变为现代旅游的黄金城市,城市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围绕着美化环境,保留历史文化,保护山水景色,提供优良服务等,也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一句城市。

总之,宜居城市这一理论的出现,是城市管理理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的一次重要转变。

二.宜居城市的发展背景

随着城市化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工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问题不断出现,道路拥挤,住房紧张,环境破坏,空气污染,就业紧张等等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每一个城市的共同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一变化,人们必将越来越关心自己的人居环境和生存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概念就这样产生了。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在经历着发达国家已经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正在面临粗放型城市向节约型城市的过渡,正在急切地探索中国新型的精明增长城市道路,实现节约资源、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目的。在这场浪潮中,大量城市把城市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把城市“做好”。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普遍开始重视宜居城市建设,近两年之内已经有许多城市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

因此,宜居城市建设标志着中国城市发展观念的提升,是城市建设目标质的飞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 宜居城市的科学评价标准

2007年5月30日《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正式发布,《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出台是关于我国城市环境的一大进步,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工作方面的具体体现。

宜居城市分为三类:宜居城市,较宜居城市和宜居预警城市。

宜居城市的科学评价标准内容主要包括六大方面,他们分别是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另外,该标准还根据“水桶短板效应”原理,设置了几项否定条件。宜居指数得分大于等于80分的,只要有任何一项否定条件,就不能确认为宜居城市。

我们不能说给宜居城市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宜居城市对于城市的要求是高的。城市富裕,环境优美,绿化程度高,就业环境好,公共安全稳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几点是毋庸置疑的。

四.宜居城市理念的意义

宜居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城市化进行到如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它具有深远的影响。宜居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当然不可能预知未来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全部。但是通过宜居城市发展的数十年的成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宜居城市理念的提出的深远影响。

宜居城市是一场深远的革命,它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策略,将进一步的改革创新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城市管理方式和城市空间分布形态,形成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布局。

宜居城市的发展,将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生活环境的高要求,真正的通过城市的变化达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潮,我们可以想象,宜居城市的理念将成为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潮流。

宜居城市是21世纪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城市一句质量高低直接代表着城市的争议发展观念,代表着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反映着城市的文化传承,城市特色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供给等生活质量,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和行为。因此,一个城市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城市,对于其是否具有竞争力,吸引力,发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 如何向宜居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向宜居城市发展,一定要理论先行,实践论证,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走向生态宜居城市的道路。

一定要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不能一味的追求GDP的增长,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结合。系统的整体的规划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土地使用等,搞好城市规划,把建造生态宜居城市中的生态二字放在首位。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不能鼠目寸光的看到近几年的效益,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城市规划。

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政府,管理者要在城市环境和生态的问题上特别关注,需要建立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编订城市环境法规。注重城市的绿化,建立城市边缘森林等,要把城市规划和绿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大自然引入城市。在工业和环境的矛盾上,要根据生态环保和新的工业发展改变不适合城市环境的产业格局,要把城市发展的目标集中在可持续发展上,寻找适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

城市管理者要把极高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作为重要的课题。一个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准,就是市民能够满意城市提供给自己的服务。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重视公共服务的供给。

更重要的是各个城市的宜居城市发展道路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发展各自的宜居理念的时候,就要深刻的结合本城市的文化和特点,要体现出自己城市的特色。不能盲目的参照某个成功的城市,照搬其发展策略,最终导致的只有失败。

总结: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不断发展的社会,不断提高的个人生活要求,都要求我们的城市发展朝着文中提出的宜居城市的目标前进。宜居城市的理念真正慢慢的普及到各个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的宜居状态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潮流。在进行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的重点,应该把宜居城市的理念引入。

参考文献:

⑴吴琳 《宜居城市管理》人民出版社 2007.8

6.城市发展现状 篇六

“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为城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有感

这几天,上海的高温让人刮目相看,突破历史最高。那么,城市“温度”需要治理“气度”。对所有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城市始终有温度”,是党代会报告带给我们的一份惊喜,也是一份承诺。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7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为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

一、赵乐际同志提出“四个更加注重”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上海市基层党建工作在结合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部署中,报告提出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进一步完善”这体现了新阶段提出新要求。既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也是上海自身发展的实践需要。

二、提出“一条红线”

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那么,上海在探索一条超大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基层党建三级联动,区委是我们“一线指挥部”,街道党工委是我们的“龙头”,社区党组织是“战斗堡垒”。我们街道党工委,多年来,在街道社区基层三个“共同体”构筑区域化党建大融合,实现社区自治共治,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有效做法。比如:打造“健康邻里圈”;打造“优质学区圈”;打造“情感共同体”;打造“幸福公益圈”;打造“价值共同体”的有效做法,实现社区自治共治,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需求,使我们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最值得志豪的事,也是幸福感最满满的事。

三、对党组织提出明确要求

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聚焦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要强化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扩大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业等新兴领域党建覆盖,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

7.城市屋顶菜园发展现状 篇七

屋顶菜园, 顾名思义, 就是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屋顶、露台、天台上造园并种植蔬菜瓜果。屋顶菜园是屋顶绿化的一种新型方式, 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建造田园城市, 改善人类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 美化绿化城市环境以及改善生态效应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屋顶菜园的产生经历了较长的时期, 我国城市屋顶菜园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城市屋顶菜园发展到现在, 在国内外都掀起了种植热潮。本文分析了国内屋顶菜园的发展必然性、国内外城市屋顶菜园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以期为城市屋顶菜园的推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屋顶菜园产生

屋顶花园的出现, 是建筑技术与园林艺术的有效融合[1]。近几十年, 德国、日本等对屋顶绿化及相关技术开展深入研究, 促进了世界各国屋顶花园及屋顶绿化的迅猛发展。

随着屋顶花园和屋顶绿化的发展, 屋顶菜园因其不仅可实现屋顶绿化对节能减耗、改善生态环境、调节局部气温等[2]做出的贡献, 还具有配套工程较少、基础建设投资较小、居民参与程度较高、实用性较强等特点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并且在国内外建成了多个屋顶农场和屋顶菜园[3,4], 如纽约布鲁克林屋顶农场、马德里市中心惠灵顿酒店屋顶农场、深圳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屋顶菜园等。

国外称屋顶农场, 在中国俗称屋顶菜园。屋顶菜园在城市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3 城市屋顶菜园发展必然性

3.1 效益追求的必然性

屋顶菜园对屋顶地面辐射起到遮热、断热和冷却的作用,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 种满蔬菜的屋顶比裸露屋顶低3~4℃, 楼顶住户基本可以不开空调度过夏季, 而冬季可增温5℃左右, 很好地实现了节能降耗[2]。造地后, 可减轻屋面因四季温差波动对屋顶所造成的风化侵蚀、消除太阳紫外线的破坏, 延长屋顶寿命[5]。

不仅如此, 屋顶农场还可以让城市人群遍享乡村野趣, 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 促进居民间的交流。甚至, 屋顶菜园还可以拉动一个地区的经济收入, 为城市增加就业机会。纽约时报报道, 布鲁克林日落公园的一个屋顶温室菜园, 每年的蔬菜产量估计可达到100万磅 (约合45万kg) , 为周边的超市、餐馆和酒店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蔬菜。而布鲁克林农庄到2013年底已开辟了3个屋顶菜园, 共有员工20人[6]。屋顶光源好、日照时间长、热能高、积温多, 适合各类蔬菜瓜果生长, 产量高[7,8], 收获的蔬菜汁水多、维生素含量高, 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9], 味道鲜美。屋顶空间是相对独立的自然隔离区, 阻隔了病虫草来源[10]。因此, 屋顶菜园少病虫草害的威胁, 免除了病虫草害防治带来的农药残留危害。

3.2 城市空间利用的必然性

中国农业从商朝土地制度—井田制实施以来, 经过了2600多年的历史。民以食为天, 耕地面积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物资水平。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建设对耕地面积的侵占,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5], 据邓荣荣等[11]推算, 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会使建设占用耕地增加2.69%。如何在保证120万km2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城市化, 成了当前的一大问题。因此, 利用屋顶空间弥补耕地面积的不足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趋势。

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们对蔬菜瓜果和粮食的需求。耕地远离城镇居民, 长时间的运输损耗让城镇居民无法享用到新鲜的蔬菜瓜果。不仅如此, 还会增加蔬菜瓜果的价格。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蔬菜瓜果的品质、数量和新鲜度的要求都在逐渐提高。这就对耕地与城镇间的距离、耕地面积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考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屋顶菜园, 可充分利用屋顶空间造地, 弥补城镇耕地面积不足。据报道, 截至2011年年底, 我国裸露屋顶面积为100亿m2。据李伯钧研究发现[5], 屋顶可利用面积占屋顶面积的64.1%~99.2%, 即至少有64.1亿m2屋顶可用于屋顶菜园或屋顶绿化, 考虑到屋顶菜园的产出值和住户的可参与性, 屋顶菜园比屋顶绿化更具优势、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据报道, 我国2011年城镇居民人口数为6.91亿。若建筑开辟屋顶空间作为屋顶菜园, 则每个城镇居民可拥有9m2屋顶菜地, 根据李伯钧的试验结果[5], 平均每年可生产蔬菜约114kg, 基本能满足个人全年的蔬菜需求, 自给自足, 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让市民吃上绿色健康蔬菜, 近地享受安全、放心、便宜的新鲜蔬菜瓜果, 实现“城市占地, 屋顶补地”, 有效节省土地资源, 达到城镇建筑只占空间不占耕地的目的。

3.3 健康生活需求的必然性

随着城市人群数量越来越多, 建筑森林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 城市人群的生活也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压抑。如今, 农耕生产活动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和“靠天吃饭”的无奈之举, 而开始慢慢转变为对“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式的田园休闲娱乐生活的憧憬。

屋顶菜园可以让人们实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尽享田园生活。置身于屋顶菜园中, 仰望蓝天碧海、云卷云舒, 俯瞰城市喧嚣、车水马龙。适当的农作, 可以帮助中青年上班族舒缓工作的抑郁和生活的压力, 可以让老年人老有所为, 打发退休后空闲的时间, 继续实现自身价值, 填补内心的空虚;也可以帮助城市孩子明白粮食果蔬的得来不易, 不是只要有钱, 就可以有粮食、有果蔬, 切身体验“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采摘收获的快乐, 培养孩子们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

4 国内外城市屋顶菜园现状

4.1 国外城市屋顶菜园现状

屋顶农场是国外为了强调农业、环境、自然协调发展, 使都市和农村融为一体的产物, 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3,4]。在德国, 废弃厂房、体育场被开发成专门的“社区菜园”, 社区居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会员并获得一角“承包土地”, 社区会请专业人士指导种植[12]。在世界著名的好莱坞中心区, 农艺师雪丽·罗宾逊在自己的公寓楼顶种植了黄瓜、南瓜、木莓、玉米、菜豆、香蕉、番石榴等瓜果蔬菜, 西好莱坞的鲍勃·戈登则每天都能从屋顶将一堆堆西红柿、萝卜或莴苣抱回厨房[13]。

屋顶农场还是青少年和成年人户外学习的大课堂。日本东京六本木新城自2003年开放以来, 每年都会在屋顶庭院的水稻田中举行市民尤其是儿童收割和插秧活动。除了六本木新城外, 很多高楼和车站的屋顶被建设成屋顶农园, 种植蔬菜和花卉等, 得以有效利用。有的银行大楼屋顶农园还由小学生承包管理。这些屋顶农园增加了儿童亲近大自然的机会[14]。美国纽约的“鹰街房顶农场”不仅种植新鲜的水果蔬菜, 还在农场中建立了蜂房、鸡舍, 充分利用屋顶空间资源, 定期还会为前来参观的市民免费培训, 教授和讲解农业种植和养殖知识, 寓教于乐。

4.2 国内城市屋顶菜园现状

为了满足生态景观功能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多个城市一直致力于发展屋顶绿化, 屋顶菜园作为屋顶绿化的其中一种, 也在这些城市大力推行[10,15,16,17,18]。

多个城市拟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大面积的屋顶菜园, 如杭州市萧山区试点建成3万多m2屋顶菜园, 上海拟在近几年建成屋顶菜园20~30万m2, 而江西省南康市, 早已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在自家的屋顶种菜、栽花和养鱼。2010年底, 河北省灵寿县楼顶花园、楼顶菜园面积达到20多万m2, 并获“世界屋顶菜园最佳乡镇金奖”[19]。该县孟全喜承建了将近10万m2的屋顶菜园。更不用说, 一些企业、厂房或酒店[20~23]在楼顶种植蔬菜瓜果, 供给食堂所需、提供员工福利, 甚至是被制作成美味佳肴端上酒店餐桌;一些农民还在自家楼顶种水稻, 收获颇丰[19]。

5 城市屋顶菜园发展前景

如今的城市早已实现杜甫“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的梦想, 但要实现“俱欢颜”还需继续努力。就目前而言, 国内屋顶菜园的发展规模仍较小, 远远达不到充分利用屋顶裸露空间资源的目的。究其原因, 屋顶的权属问题不明确, 屋顶空间利用政策法规的缺失, 人们对屋顶空间利用价值的认识程度较低, 屋顶防渗漏、屋顶承重等相关知识的局限性等一系列问题都限制了屋顶菜园的发展, 但是屋顶菜园是城市农业化的一场新革命[24], 我们更应该看到其所能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无论是经济发展需要, 还是生态景观发展的需要, 都对屋顶绿化提出了要求, 屋顶绿化的大力发展势在必行。作为屋顶绿化的新方式, 屋顶菜园已在城市发展中初具规模。若政府部门能在现有屋顶绿化政策和补偿措施的基础上, 出台一些针对屋顶菜园的政策法规, 必将推动屋顶菜园的迅速发展。相信屋顶菜园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措施, 会在未来经济发展和生态景观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摘要:指出了城市屋顶菜园是屋顶花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屋顶菜园作为屋顶花园最具农业生产气息的一种方式, 在城市有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描述屋顶菜园的产生, 分析了国内屋顶菜园的发展必然性, 论述了国内外城市屋顶菜园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以期为城市屋顶菜园的推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8.从数字城市谈城市测绘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数字;城市测绘;框架;机遇;挑战

1、数字城市基本框架

数字化城市大体上是由网络化基础性设施、综合性信息的平台、信息的应用系统和网站与信息的终端、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性体系与技术的支撑系统所基本构成。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综合性信息的平台是由地理空间的基础性框架数据库、空间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以及综合性的信息库所基本构成,它是数字化城市的应用和服务专门平台。地理空间的基础性框架相关数据主要是为其它类型空间与非空间的信息给予比较统一的一种空间定位的基本基准,从而完成各种类型信息资源依据地理空间的实际位置完美整合,进一步地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机共享,同时也是数字化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基础条件。

2、城市测绘的机遇

从上文可以看到,城市地理的空间基础性框架相关数据在我国数字化城市实际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而且又是非常特殊的实际位置。城市的测绘作为是我国城市空间的基础性数据获取和不断更新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来源途径,很明显已经在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意义重大。现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都已经或者是正在大力筹备启动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在部分城市已经把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列成为了该城市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甚至是城市的社会发展性计划与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项目,不断组织大量的物力、人力与财力来投入到项目的实际规划、开展与运行,这毫无疑问将会给城市的测绘带来非常难得的良好发展性机遇。按照有关方面实地所做的详细调查与仔细分析,由于信息的内容比较丰富、空间的分辨率实际要求非常高以及地物的变化速度比较快,城市空间的基础性数据在生产和不断更新过程中的费用非常高,而且周期比较长,我国的很多大中城市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着诸如信息比较老化、现势性比较差的这些问题,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实际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对于空间信息的实际要求,理所当然也不能够充分满足数字化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所以,城市的测绘在现在这种数字化时代充满了大量的机遇。

3、面临的挑战

3.1信息需求的挑战

信息需求所要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信息的基本内容,另外一个方面是信息的实际质量以及获取与使用信息所要付出的实际代价。就拿信息的基本内容来说的话,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必须要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辅助,我们的城市和与它紧密相联的异常广阔的腹地当中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景观的信息都将会是数字化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难以或缺的最为主要的信息类资源。虽然地理空间的信息工作者们经常会说现实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种种信息有差不多80%和空间的位置紧密相联,然而大众常常使用与比较感兴趣的基本信息却基本上是那些和社会经济的统计有关的各种“非空间信息”。与此同时,空间的信息也种类繁多,地形的信息只不过是其中的很一小部分。所以,纵然空间的基础性信息在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难以或缺,然而常常不为大众特别是决策层所关注。

3.2技术发展的挑战

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城市测绘的现状呈现出一片生机,除此之外,技术的良好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城市的测绘带来了各种挑战,增加了很大的风险。现在测绘所用的设备和技术发展已经和IT行业密不可分,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致使测绘的技术与设备在更新的实际周期上变得越来越短。我国城市的测绘相关部门不单单需要能够在新技术的开发、引进与吸收、新型硬软件的购置、人员的知识与作业的习惯换代等诸多方面开展一种持续性的投入,并且还一定要面对比如技术的欠成熟、各种标准规范的不具适应性、投入和产出的不匹配和人员的流动等因素多带来的各种类型问题。

3.3管理与体制的挑战

这里所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于传统类型城市的测绘相关部门实际地位的极大挑战,第二个层面是对于城市测绘相关部门具体管理和机制的很大挑战。获取城市的空间类信息资源是我们城市在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内容。所以,城市空间类信息的采集早就已经不再仅仅属于是城市相关测绘机构的一种专利,其它类型的测绘部门更有甚者某些新型的信息采集类行业都逐渐进入并且已经正在分一杯羹。不难另我们看到的是,有些正在大力开展数字化城市建设的相关城市,空间的基础性数据在采集过程中的具体组织实施常常都是信息累产业主管性部门或者是信息化的领导机构,然而并不是城市测绘主管的有关部门。城市测绘的部门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参与者而具体参与到当中的某些类型工作,导致出现这一状况的因素是有很多方面的,器重有一种观点有点道理,那就是地理信息的产业在尚且没有发展起来以前,测绘的行业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同时也做出了非常重大的应有贡献。然而一旦这一产业发展成熟以后,其它类型行业尤其是IT行业将会很快“空降”进来并且有很大的可能性占居一种主导性的位置。

3.4观念的挑战

我们国家大多数的城市测绘类部分在行政关系隶属上属于是城市规划的管理性部门,为城市实现规划服务长时期以来都是城市测绘首当其冲的基本任务。城市的规划是实现城市发展的一个龙头,然而城市的规划并不会等同于城市的全部。可以这样说,在非常长的一个时期之内,城市测绘服务的一个主要对象将会是城市的具体规划。伴随着这些年来政府在机构和职能上进行的不断调整,城市大量推进信息化的专门建设,普通民众对于空间信息的需求正在不断的增加,以城市的规划作为基本中心的服务性理念有很大的必要性应该进行比较恰当的调整,不然的话将会极大地制约我国城市测绘行业的良好发展,并且将会进一步地动摇我国城市测绘的实际地位。

参考文献:

[1]王丹.数字城市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服务的几个问题[A].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上一篇:绘图工具教案下一篇:八班级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