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经验总结

2024-10-26

小学语文学习经验总结(共10篇)

1.小学语文学习经验总结 篇一

网上学习总结

时间如流水,在不经意间流失,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收获颇多,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收益很大。虽然那几年我一直在西安教初中英语,但是对小学语文没有实战经验。刚开始教小学语文时,感觉是那么的不习惯和不适应,我就多向老教师学习,多问多学,这次又刚好有个网上学习的机会,我更是没有错过,虽然我们学校上网不是很方便,但我还是想办法去学习,利用放学后学习,利用周末回家学习,通过观看视频教学和讲义,还有教师之间的互动,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教师要想教好学,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其次是一定要了解教材,对教材要不断的钻研。还要了解学生,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性格,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情况及生活情况。教师要做到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本次学习中我觉得从教师的本身来看,教师应该要做到“三爱”:

一是热爱真理。哥白尼曾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教师一定要敢于和乐于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教师要善于去总结。在真理中不断的去思考和总结,热爱真理。

二是热爱事业。“教师的天职在于奉献。”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在这个事业上有所发展,才会为这个教育事业而努力拼搏,为这个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三是热爱学生。无论是对真理的热爱,还是对事业的热爱,最终都要溶化在学生身上,我们可以这样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真理和热爱事业的体现。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虽然不能完全将所学的东西全部消化,但是我会慢慢去学习,慢慢将所学内容全部掌握,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在本次培训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更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和必要手段,正是由于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因此决定了语文课教学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即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不但要清楚,而且要讲生动;不但要讲具体,而且要讲形象;不但要讲准确,而且要讲精炼;不但要讲流畅,而且要讲优美。语文课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

一,准确性。教学有很大的一部分任务是传授知识,而语文课所传授的无论是文学,作家,还是语文本身的知识,如果不准确就会影响学生,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有的老师不用普通话,而用方言授课,此时会影响学生认字的读音,发音不准确导致学生对字词的误读。

二,精炼性。语言的精炼来源于认识的准确,见解的独到,逻辑的严密,思维的清晰和表达的明晰与层次的分明。

三,优美性。优美的语言不在乎形容词的堆砌,不注重于修辞格的多寡,而是语言的抑扬顿挫,流畅悦耳,词汇丰富,生动形象,给学生以诗情画意的享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融入课文之中,如好多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文章中的人物,让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感觉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人。老师也不累,学生学着也快乐。

在培训中无论是每一次的听课学习,还是听专家的课堂教学展示,都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案例和资源,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都是一个让我锻炼和进步的有效良机。在交流过程中,我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从每一次的观摩学习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艺都能有一次革新和飞跃,让我对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从网上视频教学中,让我真正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提问时机抓的是否得当,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是直接影响的。工人打铁要看火候,教师课堂上提问也要注意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的最佳提问时机。当然提问后的解答也不要着急把结论告诉学生,要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解答,讨论,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再者教师的提问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能使全体学生准确清楚的领会问题,要注意组织大家仔细倾听回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所有的学生都去思考,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

善教必须与善学相结合,只有学生会学和善学,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教师关心和了解学生做作业的实际过程,并给以积极指导,才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也真正感觉到好孩子的确是在表扬鼓励中成长起来的,鼓励是进步的阶梯,表扬是成长的驿站,奖励是成就的里程碑,在表扬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在表扬中学生得到了尊重,增强了信心,在表扬中学生努力进取,学习有了力量。所以我们老师要不断的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不同的亮点,多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快乐的成长。

在这次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感觉自己要学的知识还很多,自己还很缺乏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示范,与学校其它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自己不断的进步和充实,我会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2.小学语文学习经验总结 篇二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优势与不足

在我国, 所谓“合作学习”, 就是将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按照均衡编组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 将同学自主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合作学习以老师为客体、协作者,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模式,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也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增强其创新性。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实施计划及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计划概况。

(1) 合作学习的分组以及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科学合理分组极为重要。分组前要对学生进行仔细的研究, 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个体能力, 学习成绩, 家庭社会背景等方面的考虑, 把全班的同学平均分成几组。要求均衡、合理。以达到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的目的。在已经分好的小组里面选出一名小组长, 要求组织能力强;纪律管理者, 要求管理能力强;信息统计员, 要求仔细细心, 准确的统计同学们的观点。小组成员相互合作, 互利共赢。 (2)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识及解读生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极其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时间上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 可以利用语文晨读时间与语文课堂上讨论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学习。

2. 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一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组织者, 学生是主体。也符合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的观点,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知识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这样的教学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又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可以看出来,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其发展的趋势, 体现了课程中的“自主、合作、参与”的教学理念。

二、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1.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分成若干组, 为了让自己组表现的更为出色, 这一组的成员就要相互合作, 达到该组的最佳水平。 (2) 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小组讨论的时候, 通过与每个成员交流思想, 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合作, 从而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与活力, 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2.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

(1)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实效。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 针对一个问题, 有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 气氛很活跃, 而有的学生沉默寡言, 好像感觉现在老师不提问同学自己发言以后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从而就会丧失互相合作学习的意义。 (2) 学生不能经过独立地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就直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出一个阅读分析的问题, 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己静下心来把材料读完自己独立的思考, 而是根据别的同学的回答自己加以补充形成答案, 这样也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 (3) 课堂合作学习无序。上课一讨论, 课堂秩序就显得很乱, 有的学生在认认真真的讨论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也不能避免有的同学谈论别的方面的东西, 浪费了课堂时间。

合作学习, 是当今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浅层的分析, 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既有重要的意义, 也有其隐藏的深深的不足。虽然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的模式, 克服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被扭曲的竞争意识, 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 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写作,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件事都是一分为二的, 有优点亦有缺点。合作学习也会造成教学过重的一些阻碍, 也可能会是它的成效低于传统教学模式, 从而达不到最初的目的。所以看待小学语文合作学习, 要用辩证的眼光, 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问题, 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胡延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

[2]邓海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前瞻[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关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经验总结 篇三

关键词 读 品 领悟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87-01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我国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古诗就是其间较为丰厚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诗词名人们犹如繁星般闪烁在波光荡漾的河上。这些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千古绝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愈久弥香的文化底蕴,非但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沦,反倒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新思潮中更加源远流长、回味无穷。

一、古诗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锤炼的语句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乐章,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从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而且也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不断塑造其人格魅力。

二、古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1.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吟诵古诗,口齿噙香,直意抒情。读的形式具体可分为:

(1)带有情感的朗读。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融入自身情感进行朗读,尽量做到正确、流畅,读出重音、节奏感以及诗词的韵律美。

(2)教师范读。老师给学生作示范性的朗读,或聆听多媒体教学的朗读课件。以传达教师本人的情感,从而影响学生产生共鸣。

(3)学生齐读。譬如对于那些抒发豪情壮志的边塞诗,不齐读就不足以体现出其雄浑豪迈的气势。

(4)配乐朗读。结合诗歌内容,配上合适的乐曲伴奏,在这种音乐背景中赏读诗歌的形式,别有一番情趣使人陶醉其中。

(5)学生自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随意地读,可高声朗读、可低声吟读,或是默读、唱读、速读、表演读……

2.品读

诗歌教学中,教师不光是需要指导学生读诗句本身,还应把诗人人物背景、诗题含义、诗的注解、课后习题、以及同主题(或同内容)的诗和赏析文章,都尽可能地读到,使学生学得全面、深刻些。教学中就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细细品味文本,深切体会诗的意境,进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体验。

3.画中领悟

直观性和形象性是图画的固有属性。借助图画将古诗变抽象为具象,变虚幻为真实,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明白诗中到底在描绘怎样的一番图景。具体而言,关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分为两种:

(1)教学观赏画。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本内每篇古诗课文中都有一幅插图,借助插图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例如:《静夜思》的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诗人在寂静漆黑的夜晚望向天空,一轮皎洁的圆月勾起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幅插图对于学生的视觉感官就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学生创作画。这是让学生开拓创新、开发想象力创造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在对古诗已有的理解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画笔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同时学生自己融入诗意中去。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自己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并从中去享受那份成就感,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例如:《早发白帝城》一课,“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彩云是什么样子?“两岸猿声啼不住”的“猿声”在画中如何体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又该怎样描绘出来?这画的过程中不仅检查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是否正确,还对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多方面进行了考验与锻炼。

4.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有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古诗学习中不难发现,很多知识是零碎的、分散的,很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比较、归纳的工作。首先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整理归类,温故而知新,这就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会应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诗歌教学在我国古代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最主要形式,特别是针对儿童来说,学习诗歌,掌握理解诗歌对于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诗歌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又适合儿童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求。因此,学习好古诗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掌握古诗后的实践运用,不是超过古诗教学的范畴,而是古诗教学的延续,鉴赏能力的提高。

4.小学语文研修学习总结 篇四

在这时,学校通知我们将进行网络远程培训。听到这个消息,开心极了。因为足不出户,就能聆听各位专家学者们的精彩阐释和真知灼见,倾听了各位老师的亲切点评,倾听一线教师的无数心声,领略了他们的风采。而在网络研修的日子里,让我收获甚多。研修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好比一只井底之蛙,不知天到底有多大。在这段研修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同行们的讨论、交流,发现了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同时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就让我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重新认识了教师的责任与重要性。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同时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我们是学生的引导者,并非决策者。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的一桶水远远不够,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然后,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认识。本次我选择的研修专题是语文高效课堂。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如何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等等。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浇灌,才会开出美好的艺术之花,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而我只是一个教学新手,收获甚多。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特别是备学生这一环节,因为学生有一特性就是亲其师,信其师。由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5.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经验总结 篇五

固镇县高湖小学

陶玉凤

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有的孩子是父母在家带的成绩还不错;爷爷奶奶在家就不能及时督促其完成作业,我考虑到学生学生成绩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区别教学的模式。

3、通过好、中生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消灭“陪读”现象,更好地补差、防差,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分组区别教学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时我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

a、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b、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

c、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4、教学分层过程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学的结构,可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5、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

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

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6、评估测试分层

6.小学语文暑假培训学习总结 篇六

7月22日至24日,我在恒辉学校参加了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培训。这三天课安排得很满,我课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下及时写好当天学习心得体会,总之,培训这几天我过得很充实,学到了很多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现在我对这几天的学习成果做以下总结,以加深印象,熟练运用于今后的教学之中。

一、关于学习义务教育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总结:

1、理清学段目标。教学目标清晰具体是有效教学 的前提,一定要认真学好《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阶段性教学目标要熟悉掌握,讲课时按照这个标准,小学六个年级都有识字写字,但三个阶段都不一样,要达到怎样的度一定要把握住。例如识字方面:一段是识字兴趣;二段是熟练力求美观;三段是毛笔,写字姿势。同样对三个阶段阅读的要求也不一样,年级越高阅读要求越高,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2、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在这里指语言运用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四方面谁也离不开谁。实践性强调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就像学骑自行车,先听人说怎么骑再反复的自身训练,才能学会。所以说学习就是训练,是在反 复的训练中获得的。

3、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要素的综合。这里的全面不仅指能力的全面还指所有的学生,对那些落后跟不上的学生一个都不能放弃,小学教育是底线。

4、适当的教学生一些造字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利于学生记字。此外关于形近字的辨析,要随时加强。例如学习“峭”与“梢”。对多音字,是据义定音,就是意思不同音不同,根据意思来定音。“又”代表手,横撇代表右手。古代王玉是通用的,斤代表斧头。

5、语文的积累和运用是两条并列的线,一定要创造结 合点,让它相交。例如孩子们用了刚学的词语造了个句子,一定要表扬,这样才能学好。

6、现在语文的学习模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式。这里 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满足三点:一是任务明确;二是分工清晰;三是汇报展示。就像画一幅画,有人画树,有人画房子,有人画河流。

7、一节课通过一两个活动抓一两个点,要学会取舍,在这里林秀平老师强调三不教,即自能读懂、自己读后能明白,教了也不明白的,不教。课上不要过多的解析词语不要 让学生去概括全文或段意,概括是一种很难的能力,是初高中学生的要求。主要是朗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比如多这样问,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感受。同时,课上不要用印证式思维,印证就是先有结论再找原因。即先说结果让学生找原因,也不是还原。多运用发现式思维。

二、加强习作教学的学习收获

1、加强习作教学,从读写结合开始。一篇文章要写好,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积累素材,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运用语言,习作修改。这是根据语文的性质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来确定的。这里的读指阅读。写既指口头表达也指书面写。读写结合关键是找好结合点。因此就要让孩子们多读书,读书一方面可以开拓眼界;另一方面还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础。一个写作水平好的人肯定阅读很好,反过来一个人阅读好,不一定写作水平高,但是阅读能够形成思维。

三、语文与思维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二天我们学习了朝阳区张龙老师讲解的语文与思维,感觉受益颇多。语文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语文不是为教书而教书,要树立大的语文观,语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比较、想象、联想、概括能力。在此,张老师引用了梁漱溟的思维层次和境界。他把思维分八层,第一层是形成主见,就是说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何为学问?有主见就是学问!学问不学问并不在读书之多少。一定要做个理智的人。第二层是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在这里主要是指要能发现问题。将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学了,道理有了一大堆,问题却没有一个,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绝物。不要让孩子们为了分数而生活。第三层是融会贯通,即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第四层是知不足。就是不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知道不足。第五层是易简御繁,能够简单的处理。第六层是运用自如。第七层是一览众山小。第八层是通透。

1、课上要多绘制思维导图,要让学生画图,图文结合。或绘制横竖坐标图。语文课要用数学思维教,突破知识性学习,多用思维。例如:《扑杀恶狼的分析》分为长期结果、中期结果、直接结果、短期结果四个方面。设计教学不要光让学生说,一定要多用比较、想象、思维导图,注意一个环节的多重功能。一节课用一到两个思维策略。想象要给孩子方向和空间。可以比较阅读,例如:《桥》人们的表现,老汉的表现的对比。老师、书本、作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引出人物品质。课堂一定要有高潮,把孩子们带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再如:讲解《最后一头战象》中有这样的比较环节:昔日的战象是······即将死亡的老象······指导朗读思维用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也可用在《穷人》这篇课文中,讲完后让学生续写他们一家今后的生活······

2、怎样备课。读课文吃透教材,至少读课文20遍,1 至5遍读大的层次,6至10遍读小细节,11至15遍读方法策略,16至20遍读自己。没有白吃的苦,对文中每个词语的意思要理解并记住,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再重组教材,找好对比点、概括点。分析完课文再制订教学目标,通过重点段落感受季羡林对母亲和祖国的感情。课堂模式:读词语——整体感知——重组课文内容——聚焦段落——聚焦词语——聚焦情感。要注意一个环节的多重功能,读要读出词语背后的温度,独处感情的起伏和变化,可以分生读师读。比如:《再见了亲人》师读志愿军做了什么,生读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师问从中你了解了什么?生答爱是相互的。师问志愿军做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深情厚谊,不怕牺牲,甚至牺牲生命,甘愿付出。也可以情、景分着读。例如:《再见了,亲人》师读直接抒情的句子,生读叙事抒情的句子。师生分着读的在PPT课件中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比如黑红。每一节课都要有音乐。如果设计得好学生一定会触景生情。整体感知:以《怀念母亲》为例,师问这节课和以往课有什么不同吗?生答散文+日记来抒发情感。此外,语文课中要多用到互文,即以文来解释文章,这样既可以拓展阅读又有利于加深课文的理解。

3、长文短教促进学生深学。从“教会知识”转向“教 会学习”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 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长文不光指篇幅长的文章还指学生难学习的文章。余映潮老师在诠释“长文短教”时,讲了两点:一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二是选取较少的内容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深学在这里更多的指深度学习,它提倡主动性、批判性的有意义学习,表达了一种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深学”就是通过教师“短教”促使学生思维发生变化,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更好地生活。把文中重点字词标好,提前下发给学生。整体感知——直奔重点——回归整体。例如:《开国大典》,整体感知:群众汇集、宣告成立、检阅三军、群众游行到关注语言文字、发现语言形式、充分想象、引用资料、理解背诵。再如:《夜莺的歌声》,整体感知六次歌声到聚焦重点:诱敌深入、巧传情报。短篇小说讲情节,长篇小说讲梗概。挖掘教材价值,提升核心素养。

4、关于诗歌的讲解。有哪些景物?读理解词语,想象 画面。感悟情感,如果是一幅画,应该是怎样的画?讲诗一定要想象画面。例如《渔歌子》,生动,怎么动的?通过“飞、流水、斜风、细雨”诗歌要多用想象,在课上练孩子想象力,动静结合。颜色、色彩怎样,色彩明丽,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把画面变成语言,听唱,一首诗是一支曲,一首诗是一份情。出示四首《渔歌子》配乐读,让学生找共同点异点,探究诗 人。然后出示张松岭《渔父歌》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和学生“和对”。你们知道张志和为什么不归吗?

5、读整本书。例如:《穿条纹衣服的小男孩》出示书名,提问他问什么穿条纹衣服?读书封面、读题目,从中读到哪些信息。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引导孩子读封面、目录、封底。步骤:a:题目b:聚焦封面c:聚焦人物d:聚焦情节。主要是把思维教给孩子,这样上课就轻松了。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核心,不要无效的重复。

四、互文性阅读。第三天我们听了陈琳教授的授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小说/诗歌,不能说文章。朗读技巧很可怕,不要强调读出什么什么语气,朗读不是技巧而是理解和思想,是对文字理解后的读,有感情了自然就读好了。阅读的重要性高于写作。要多读文学要对孩子负责。读文章读的是思想,没思想就没什么可读。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把优点发挥了就成功了;得练本领;有生存的危机才会练本领;你没有付出就没有价值,你没有价值就没有尊严。概括能力特别难,不要让孩子概括,那是初高中才学的。文学作品必须读;回忆性散文里面一定有悔恨、愧疚。小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背,记忆力很好。画面和画不一样,画是死的,画面是动的,有明暗。课上多用互文,这样能把问题说透。互文是和其他文 章联系十分紧密的。互文不是拓展不是群文。是一个作者或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文章、诗歌互文讲。一堂课是为了训练思维,培养天分,训练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课堂上词语生活化也很重要。好老师思维密度都非常大。散文都是臆想出来的。说明文都是专家写的,写说明文得先专业。注重提问读后的感受,读一句一段的感受。音乐搞到顶级的都是理科的。没有一个会写的不是会读的,即使不会写也会有思维。特点一定是客观的,谁都能看出来的。

7.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篇七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小组合作学习被大量引入小学语文的课堂, 使得小学语文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 收效甚微。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却发现, 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 绝非易事。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 流于形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大多是只侧重表面形式, 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热闹, 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这一现象更明显。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管要讲的内容合不合适, 都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展开。教师错误地认为, 只要让学生相对而坐或将课桌摆成一定的形状就是合作教学。如此生搬硬套, 只重形式而忽略教学内容的合作形式, 不仅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 各自为政, 教学秩序混乱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 满教室都是嗡嗡声, 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 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还有的小组可能会争执起来。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停, 学生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教师要学生汇报学习小组讨论成果, 即使同一个小组的回答也五花八门, 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教师无法有效控制。

(三)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小学合作学习的确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 但是小组间并不是全员参与, 成绩好的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多, 往往是小组讨论中的主角, 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成为了听众, 过分依赖、盲从好学生, 得不到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甚至一些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机会开小差, 不认真讨论教师布置下的任务, 而是利用此机会和其他同学说闲话, 而教师无法及时、全面地对各个小组活动进行指导, 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对于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来说, 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以上的问题实属正常, 我们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小组合作学习既要重形式又要重内容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小组合作学习也不能只重形式, 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方面的学习。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要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与人合作的技能, 还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 使每个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 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教师在运用的时候要恰当选择学习的内容。对于一些学生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和阅读课文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传统的全班教学即可。而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 学生个体解决有一定困难, 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比个体学习更有效率, 更有质量。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就“小鹿的玫瑰花有没有白栽”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 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 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形成统一意见。这样, 既突破重点, 又解决了难点, 而且提高了合作质量。

(二)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组织和激励

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和促进, 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要让学生做好小组学习的准备, 并指导他们进行分组, 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开展交流, 指导学生如何汇报小组研究成果等;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学生遇到讨论的难点无法进行解时, 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以促进学生开阔思路, 深入思考;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结果汇报后, 教师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适时、适当地给予评价和奖赏, 不但要评价小组整体, 还要注意对小组个体成员进行评价。教师的鼓励和表扬, 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有序地进行下去。

(三) 明确的角色分工, 形成积极的角色相互依赖

语文合作学习中, 若无明确的角色分工会使合作效率低下, 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各小组应明确角色分工。首先要合理组建讨论小组, 成员的构成要考虑学生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 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 创造有效学习的组织基础。其次, 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由谁负责记录, 由谁任组长, 由谁担任报告员等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而且要实行轮换制,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 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学生参与合作的可能性, 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

8.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篇八

一、更新观念,处理好角色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同时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可见,教者要处理好角色定位。学生自主合作有“困惑”时,教者要适时的“点拨”“调控”。因此,课堂教学中,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重视强化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的和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至于课堂外的语文教学,教师这个主导作用更应强化。“世事洞明皆学问,待人处事即文章”,要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尤其现实而又深远。

二、改革教法,营造自主时空

教师设计的教案应有弹性,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课前预习通过检测已掌握的内容,课堂上尽量少讲或不讲;课堂上能读懂的内容,就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去想象、去探索。如笔者曾听了一节公开课萧乾的《枣核》,教者的设计和处理令人耳目一新。以一曲《我的中国心》导入新课,激起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充分的朗读课文后,要求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以什么为线索?文中写了哪些有家乡味道的景物?由于学生有了充裕的自主思考的时间,真正地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海外老人的情感也就迎刃而解。最后,再一次响起了《我的中国心》的音乐时,学生激情高涨,随着音乐跟着唱了起来。课上由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主宰了课堂,学生的兴趣浓了,求知欲更旺了,学习效果因此也提高了。

三、创设氛围,搭建自主平台

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调动他们的思维,实现自主探索、师生合作,让课堂真正动起来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师生间良性交往的先决条件。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主动接近学生,询问他们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大胆的谈看法,表现自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要能耐心地指出他们的不足,承认他们学习上的差异。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可信赖的,是真诚的关心他们的。有了和谐的氛围,还要多层面地搭建交互平台。可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每周的班级新闻发布会、辩论会、百科知识赛、诗词朗诵擂台赛等实践活动(轮流进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和习惯。这些活动素材,都可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活动程序的安排都可由学生自己导演、问题自己解答,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四、指导学法,激励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等进行有效地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使其终生受益。首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不动笔墨不读书”,划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不理解的句子,同时要能从内容上试着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线索、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可以再深层次地想想本课运用了哪些写作的手法等。或借助工具书或自主查阅搜集相关的资料,解决上述问题,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上再听听其他同学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他的印象就比较深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指导学生发问。比如,课上引导学生读书,应先明确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疑问去读书,便于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探究出有价值的问题。另外,指导学生如何抓住重点记笔记、怎样思辨、怎样梳理概括、怎样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等一一予以悉心指导。形成习惯后,教者只需组织交流、讨论,必要时进行点拨提升就可以了。

四、自我评价,享受自主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明确地确立了学生也是课程评价的主体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活动。这为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及被他人尊重、欣赏提供了一个交互的平台。有了这一交互平台,课堂精彩纷呈,“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答……因为……”;“我还想补充一点……”;“老师,读《长江之歌》一课,我觉得读的还行,因为我读出了对祖国河山得热爱之情……”这类在以前的各种听课活动中,很难听到的语言很强劲地出现在新课标实施后的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应该说是实施新课标后教学的一大功绩。既增强了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取长补短的互相学习能力。

9.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篇九

相李小学校 王燕荣

执教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已有十八个年头,回顾我的教学历程,我感慨万千,现将我在本学期教育教学中的感触和体会谈一谈:

一、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工作中我全力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工作扎扎实实。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意,并能正确书写;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了积累语言的习惯。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含意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联系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正确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领会一些词语的意思,提高阅读的速度,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了作者观察事物方法和表达的方法。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逐步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说话有礼貌,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并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能试着修改自己习作。养成了较好的语文能力。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教法设计尽量做到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要根据教材、因材施教,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讲解式、辩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唤起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主动、紧张地思考、学习。如此一课始终,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无形中调动了自己的一切思维,积极参与了活动,学习效果较好。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现象非常频繁,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必须紧密团结,而我也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协作能力、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根据教材而采取的多种形式的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习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课堂上的教师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另外,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处处尊重他们,同他们结成亲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学伴关系,这样学生会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持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渐入佳境。以上只是我在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指出不足,使我再学习、再改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更出色的表现!

三、语文工作中所取得的点滴经验。

1、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入手,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逐步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2、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勾通,让学生觉得老师更爱自己,也让学生觉得教师是良师又是益友,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如对于优生,加以了严格的要求,使其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且认真进行了辅导。如利用下午放学时间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收效较好。使大部分学生顺利地达到了目标。

4、加强了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与家长取得了联系,争取了家长的支持,共同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5、开展了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调节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了学生的学习疲劳,使许多学生觉得是在愉快中学习语文。

四、工作中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1、情系学生,诲人不倦,使之学而不厌。树立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2、紧跟教材、拓展教材,扎牢“双基”,形成能力。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鼓励、表扬,激励学生不断奋进。

3、注意因材施教,狠抓薄弱点,不断总结,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的方法,加大力度全面复习。

4、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教学,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

10.小学语文国培学习总结 篇十

小学语文国培学习总结1

这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这对我平时的教学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从低段的识字教学到高段的作文教学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课堂教学的实录,切实为我提供了范例。解决了不少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着很多不足,也欠缺很多语文科目上的教学经验,也一直在想办法弥补自身的不足。好在有了这次摆在眼前的机会,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如:三年级作文如何教学?课堂纪律如何有效控制?老师威信如何树立?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的实施。现在感觉自己教学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头绪了,感觉慢慢摸到窍门了。通过学习和改进其他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我感觉在我的实践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最起码现在学生作文有了很大提高,这个是值得高兴的。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现将这次学习所得总结如下:

一、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一个小学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学得新的宝贵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高效阅读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心灵相通、情感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种课堂境界,是教师在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言语智慧得到最大提升,健康人格得到最有效涵养的阅读课堂。

三、不断反思、积累经验。

通过实地培训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培训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总之,这次国培,我收获多,感受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必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把在此次培训中所学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反思,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国培学习总结2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学习。为期几个星期的培训转瞬即逝,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被专家教授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的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动,虽然苦点,累点,但我感觉快乐着。站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我走过了困惑,经历了紧张,也曾有过无助,但这些都成为了过去,因为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一、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在这次培训中我聆听了许多教授专家的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小学语文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一个小学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难得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关心风以高效阅读课堂构建策略。说明高效阅读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心灵相通、情感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种课堂境界,是教师在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言语智慧得到最大提升,健康人格得到最有效涵养的阅读课堂。还有特级语文教师王琴玉关于小学语文习作的典型课例分析,还有特级教师李镗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测评等等。

三、不断反思、积累经验。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因此,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

1、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课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起培养人的重任。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团体,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

2、重视学生参与式教学。

听了教授的讲座,我更进一步体会到了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谈不上是发展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尤其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标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为只有在一个开放的、活跃的师生间的活动内容中,教师才能开展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才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服务,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促进教学教学内容的达成。而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于课堂参与式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多创造互动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观念。

新课标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新课程提倡课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终身学习,不断充电。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而且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上一篇:应天长,应天长毛文锡,应天长的意思,应天长赏析下一篇:2社会保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