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防御安全知识

2024-10-09

山洪防御安全知识(精选10篇)

1.山洪防御安全知识 篇一

***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为有效防治我村山洪灾害,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县上安排部署,结合本村实际,特定本预案。

一、***村基本情况

该村距镇政府公里,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水田90亩4个村民小组户,人,其中重点监护对象(2名五保户)。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1、工作机构:

在镇人民政府山洪灾害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本村成立了应急工作组。

组长:

成员:

2、应急工作组及成员职责

应急工作组的职责是:向村民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基本落实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措施;做好突发性山洪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村山洪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山洪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每天执行“零报告制度”。

民兵连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组织山洪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村民小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内山洪灾害点监测和其它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响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山洪灾害灾情。

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在应急工作组组长指挥下开展工作,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工作。

三、救灾抢险

1、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本村遇大雨以上强降雨和接上级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山洪灾害点的监测,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地段的巡查,特别是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土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由村民小组长立即鸣锣报警,并组织受影响群众迅速撤离,同时向乡人民政府报告有关情况。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调查选点,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安全。

2、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正常情况下每十天监测、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强监测、巡查,每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提高警惕,加强观察,发现险情立即报告。

3、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后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四、保障措施

1、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教育村民充分认识防御山洪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不断提高村民自我防范意见。

2、措施到位。山洪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山洪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测到位,并向村民公布。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2.防御山洪害应急预案 篇二

一、预案编制总则

(一)为高效、有序地做好防御山洪和地质灾害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时有效的处置山洪与地质灾害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根据《高州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高教办[2011]187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二)山洪与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山洪与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为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与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三)山洪与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临灾应急:出现山洪与地质灾害临灾险情后,即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

灾害应急: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后,即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

(四)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快速反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部门协作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五)本预案适用于分界一中紧急防灾山洪灾害和抢险救灾工作。

二、防御山洪灾害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煜彬

副组长:刘启沧 江立海 邓力熙 谢宝强

组员:彭志锋 吴伯龙 陈云海 苏龙琪 赖日兴 冼延宽 邓泽业刘秋实

三、学校山洪灾害监测点

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学校至墟出入路,二是金岗山到学校的路。

四、安全的转移路线和避险地点

本校适宜于避险的最佳地点是教学楼前的空地和学校的球场。一旦发生山洪灾害,当班的教师要带领学生转移到这个地点。

五、落实责任

各位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在平时的值日工作中增加一项新的任务:要落实隐患点监测、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害预警、灾情速报及工作督查等制度。在主汛期,要对学校所有可能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和靠山的校舍进行一次实地检查,对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室要停止使用,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要立即无条件停止使用已经确认的危房,密切注意并指派专人定期观察使用中的破旧校舍。要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落实校舍的防雷措施,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校舍因强暴雨造成破坏。

六、应急准备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根据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灾物品、器械等物质储备。

(二)在主汛期,对所有可能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和沿溪、靠山的校舍进行一次实地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室要停止使用,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要立即无条件停止使用已经确认的危房,密切注意并指派专人定期观察使用中的破旧校舍。要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范落实校舍的防雷措施,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校舍因强暴雨造成破坏。

(三)设置分界一中临灾预警信号,要将涉及山洪与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分界一中防灾手册”,发到教师、学生手中,做好具体的防范工作。

六、防洪意识培养和教育

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在师生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应急预案和自救措施的宣传和教育,及时开展预案的演练,以保证预案应急正常启动;要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应对洪水、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师生应对事故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必要时要落实教师或家长接送学生上学、放学。

七、灾害应急时的救灾

如果发生灾害,应做到如下几项工作:

1、江立海副校长和陈云海主任应马上吹响应急哨子,并通过学校的广播系统通知正在上课的师生。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山洪与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内师生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2、邓力熙副校长和苏龙琪主任应对灾害隐患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并做好灾害突发的报警工作。

3、赖日兴主任和冼延宽主任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应急避险工程,减轻和排除灾害险情发展。

4、组长张煜彬校长要及时向镇、局报告险情和抢险避灾情况,取得指导和支援。

5、彭志锋主任和吴伯龙主任应组织学生撤离及紧急抢险和急救队伍,抢救被困学生和伤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

6、邓泽业主任和刘秋实团支部书记应维护治安,落实应急资金和物品,妥善安排受灾师生生活,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协同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和保险理赔等工作。

7、黄金培负责抢修受损毁的校舍、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和水利等工程设施,指导、帮助受灾学校尽快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八、附则

(一)本预案解释权归分界一中防御山洪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高州市分界第一中学

3.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篇三

为了切实做好我村防汛工作,有效防御和处置随时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编制本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一、基本情况:

本村现有个村民小组,户,人。东与村交界,南与村交界,西与村交界,北与村交界。山洪灾害重点防御区域(要求:分别叙述滑坡,涉及户数人口、水库,涉及户数人口)。

二、防御山洪灾害组织机构:

1、成立本村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成员:。

2、成立山洪灾害抢险队。由村主任任副队长。队员:。

三、具体职责和分工:

1、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工作安排,落实人员职责和分工,日常监督、检查。情报收集上传下达以及人员撤离安排等工作。

2、山洪灾害抢险队在灾害发生时及时保障人员安全撤离和财产抢

救工作,以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

3滑坡由负责,由负责,河(沟)由负责。监测人员要做到情报准确,汇报及时。报警方式:预警喇叭、铜锣、手摇报警器、电话或口头报警。

四、安全撤离地点安置(要求:逐个分别详述)。

五、保障措施:

(1)汛前做好普查摸底工作,按照防、抢、撤预案及时通知到各监测、预警、抢险人员,做到责任、分工明确,抢险及时到位,撤离安全有序。

(2)通过召开群众会,院落座谈、入户等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防洪知识,增强群众的防洪安全意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严明纪律,确保防灾工作顺利进行。所有组织机构人员要有大公无私,为人民群众的财产高度负责,一但发生灾情,要迅速行动,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工作,对于工作失误的报请区上给予相关纪律处分。

联系电话:

领导小组组长:电话:

抢 险 队 长:电话:

山洪监测预警人:电话:

4.上林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篇四

上林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高突发性暴雨山洪的应对能力,避免山洪造成群伤群死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我场防汛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法规、条例及规定。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3、编制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

落实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林场突发性山洪灾害的应急抢险及人员转移。

5、预案编制

本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本场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作好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实时监测,并保证通信系统的畅通,及时将险情上传下达,确保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测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保转移安置人

员、线路、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等各种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6、预案审批

本预案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审批,报县防汛指挥部备案。

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

二、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

河流分布情况

林场区域主要有长塍河及洞上和湖溪河,全场居民主要居住在两河的山旁及山洪勾道,区域内的山洪灾害主要是两河旁的林区引发的山洪,居民区流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主要有村、港口村、湖溪村3个行政村。

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征

本区域气候湿润,特点是太阳辐射不强,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降雨集中,蒸发强烈等特征,区域内多年平均

降雨量1765毫米,蒸发量905毫米,年平均气湿℃,无霜期长,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该区域降雨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降雨量最大,也是暴雨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根据暴雨时空尺度特征,分两种类型,一是短历时局部性暴雨洪水,这种洪水分布范围广,笼罩面积小,时间短,强度大,发生机会多,破坏性强,灾害难以预防。二是中等历时区域情况洪水,主要是一次性降雨过程所形成,持续时间一般2-3天,笼罩面积大,造成大面积严重洪涝灾害。另外,河流流程短,纵坡大,过水断面小,径流汇集迅速,因此暴雨山洪来势迅猛。

2、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防灾措施及存在问题

a、目前,我场已成立了防汛抢险领导机构,而且编制了有关防灾预案,各村已成立了相应的抢险小组,防灾管理的有效制度和监测建设还不健全,气象服务延伸不够,缺乏局部地区灾害性

天气预报服务,防汛信息传递不够畅通,应对突发性山洪灾害困难很大。

b、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重用轻管,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在区域内程度不同的发生,流域上游植被种类单一,极易形成暴雨径流,造成坡面冲沟,地表泥土随水入河,造成河流淤积严重,断面缩小,河床提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河道不能清障,一旦出现洪水,直接影响农田造成农业减产减收的事情时有发生。

c、很多河堤没有整体规划设计,防洪能力低,现有的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防洪资金投入较少,严重影响规划的实施。

三、组织指挥机构

1、林场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

林场设防汛抢险指挥机构一个,指挥部设在林场,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负责领导和组织辖区内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场主管领导任指挥,相

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场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个村组要确定1名监测员和1名信息发送员,并造花名报场、县防汛办备案。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总指挥:陈成

副总指挥:伍中林

成员:付建军、漆勇光、陈珠生、姚凌颖、李竹青、彭德和、罗寒英、各村书记、主任共23人组成

调度组:伍中林 成员:李竹青、王忠华、熊文斌、各村1人共11人组成

监测组:付建军 成员:韩石生、唐泽栋、彭德和、各村1人共11人组成

信息组:陈珠生 成员:金文锋、陈选民、曾少伟、各村1人共11人组成

转移组:漆勇光 成员:邓敏、王旭华、巢庆华、各村1人共11人组成

保障组:姚凌颖 成员:黄集光、胡志平、谢元兴、各村1人共11人组成

应急抢险队:罗小平

第一组:伍国锋由小水村抽调人员组成。

第二组:陈育林由小洞村抽调人员组成。

第三组:陈春华由洞上村抽调人员组成。

第四组:陈荣华由直源村抽调人员组成。

第五组:邱石生由湖溪村抽调人员组成。

第六组:杨赣辉由港口村抽调人员组成。

第七组:熊志恿由东岸村抽调人员组成。

第八组:张宪如由村抽调人员组成。

每组人员不少于30人。

2、防汛指挥机构工作职责

林场防汛指挥机构在县防汛指挥

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和指挥各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明确工作职责

监测组:负责辖区内雨量、危险区水位、泥石流、山体滑坡的监测。

信息组:负责对县级防汛、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提供指挥决策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度,并管理和调度好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处理等。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

应急抢险队:由林场组织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为主应急抢险人员,在工程出现险情时,各抢险队员要自备电筒、雨衣、铁锹等工具,听从命令,全部上阵,进行有序的抢险工作。

信息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紧急避灾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息。

鉴于上述各应急组人员每年可能有变动,规定每年4月上旬前将新的应急抢险队伍组建好,并登记造册,4月中旬由林场组织统一实地演练,此后,各应急组队员在紧急抢险时一切听从指挥部指挥,奋力投入抢险地点进行抢险工作。

4、通信方式

根据我场防御山洪工作的需要,发生山洪灾害时,各村可直接拨打林场固

定电话2988018。各村支书、主任一旦换号,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四、确定需要转移人员

1、转移原则

转移遵循先人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

2、转移地点、线路

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检查转移线路、检查转移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线路要避开跨河,以及易出现山体滑坡等地段,不要顺着溪水沟谷,在接到山洪灾害预警号时要在场、村防御机构的统一安排下,根据拟定的转移路线,有组织、有纪律的搬离危险区,到指定的安置地点就近安置,以确保自身安全。

3、转移措施

当发生山洪灾害后交通信息中断时,要以各村为单位,在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就近场地和线路,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

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迅速疏散和转移受灾群众,在首先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4、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村、组干部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对于特殊人员的转移安置采取专项措施,要有专人负责,首先要掌握好转移人员的基本情况,并做好统计,拟定专门的转移措施,如老人病人应该由家中的青壮年或邻居中的青壮年1-2名负责转移安置,小孩由家中的大人带领好,按照预案制定的转移路线,快速将转移人员妥善的转移到划定的安全区,确保灾害来临时无一人掉队,如果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就由哪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负责,根据情节严重程序,轻的给予纪律处分,重则追究法律责任。

五、建立抢险救灾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

1、增强认识,狠抓落实

全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防汛抢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措施的落实,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在物资上,要抓紧落实好各类必配的防汛物资;在方法上,要进一步细化各项防洪防台预案;在力量上,要加强队伍建设,尽快建立行政首长负责的防汛指挥机构,为确保全场的渡汛安全作好全方位的准备。

2、加强领导,团结协作

各村、组及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对区域内的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做好救灾工作,形成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确保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在林场防汛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村的抢险救灾工作,遇到险情,指挥机

构的所有人员要立即到岗到位,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组织开展有序的救灾工作,防汛抢险队伍、车辆及物资准备情况如下:

村组织抢险队伍150人,车辆5辆。

港口村组织抢险队伍100人,车辆3辆。

湖溪村组织抢险队伍150人,车辆5辆。

同时各村必须配备编织袋壹仟只,留在村部由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

4、充分准备、坚守岗位

5.乡镇山洪防御办公室职责 篇五

一、建立防御指挥机构,健全乡镇山洪灾害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做到乡镇防御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成立村组防御山洪灾害领导小组,防办工作人员对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做到会看会用。协助水文部门管理和维护乡镇中的雨量监测站设备。

二、落实责任制,责任到人,包干到户。发挥广大基层党员骨干的作用,明确每一个党员干部负责几户人家,不仅在洪水来临时负责帮助自己所辖农户的转移工作,还要在平时,与所辖农户结成对子,向村民讲清楚防洪预案中的撤离信号、撤离路线、防御常识、联络方式以及提前转移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村村有预案,户户有“明白卡”。

三、落实山洪灾害防御避灾躲灾各项工作,掌握山洪险情动态,收集各地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数据,明确每个村预警雨量值。

四、由乡镇防办统一分村组制定防御山洪灾害的预案,报县防办审批。向群众发放山洪灾害防治“明白卡”,落实预报测报及通信报警的措施和责任,做到转移有路线、避灾有地点、安置有方案、生活有着落、防疫有保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组建专业转移队伍,配置预警信号发布设备。在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村组建立山洪灾害防御专业转移队伍,人员由乡镇领导、村组领导、党员、责任心强的青壮年组成。负责在山洪来临时孤寡老人、伤残人士、青壮年外出务工家庭的留守老人及儿童的转移工作,确保转移工作不留死角。

六、为每个村组配置铜锣、口哨等设备。并在每个村显著地段制作一块人员转移方案告示牌。

七、排查隐患、重点关注。对山洪灾害危险区、隐患区和山坡、陡坡下建房居住的群众进行调查摸底,逐户造册登记。山洪来临时,重点巡查这些区域。平时加强对这些区域住户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宣传。协助乡镇土地管理部门防止农民切坡建房。

6.谢家坝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篇六

为了切实贯彻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防汛方针,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谢家坝村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39户,983人,有 耕地面积1842亩,房屋272栋。

二、危险区分布情况

受灾害的主要类型为山洪、滑坡。主要在三、四社,受 山洪威胁的共9户,37人。危险区主要是临近台子社的大水沟,每到汛期,容易形成特大泥石流,给沟两边的9户群众形成威胁。

三、防御组织机构及职责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由村支部书记韩合作为组长,村主任张学隽和村文书刘岳峰为主要成员,全面负责防御避险工作。负责险情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向村民传递转移信息,并成立应急抢险队20人,负责抢险救灾、人员安置。

四、撤离路线及避险场所

因泥石流一般是从大水沟出来向下涌,所以群众的撤离路线是向上边撤,具体避险场所在学校或乡政府院内。

谢家坝村委会

7.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服务协议书 篇七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过充分协商,由弥渡县水务局委托寅街镇栗树村民委员会筹办弥渡县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会务及生活办理,具体演练日程及内容详见弥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文件通知,双方就应急演练事宜已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本协议书。

一、应急演练目的 旨在进一。

演练内容

西庄大营村组群众听到报警后,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抢险队员进入危险区域,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家里是否有人,或背或搀扶老弱病残村民向安全区域撤离。

五、应急演练地点

寅街镇栗树村委会西庄大营和西庄完小操场。

六、应急演练费用及支付方式

本次应急演练甲乙双方商定包干应急演练会务费及生活费10000.00元人民币(大写:壹万元整)。乙方负责为甲方协调会场及其他各方面与应急演练相关的事宜,做好参训人员生活安排,以便很好的完成山洪灾害应急演练任务,会务费及生活费待应急演练班结束后通过银行转账栗树村民委员会一次付清。

七、双方职责 1甲方职责:

(1)负责拟定应急演练方案及流程;

(2)负责组织全县参加会议的部门、各乡镇参会人员以及演练的镇、村、组三级干部及转移群众;

(3)配合乙方搞好演练的纪律管理;

(4)负责按本协议书约定向乙方支付应急演练会务费及活费。

2、乙方职责:

(1)负责按甲方的应急演练要求在村委筹备会务及生活;(2)组织西庄大营群众积极参加演练;

八、违约责任及纠纷处理方式

8.赣州市山洪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浅谈 篇八

赣州市山洪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浅谈

作者:陈颖 陈观发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3期

摘 要:分析了赣州市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山洪地质灾害 特点 防御措施 赣州市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252-01

每年汛期都是赣州市山洪地质灾害泛滥成灾的集中时期。本文所指的山洪地质灾害是指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的统称,它是由局部暴雨和短时强降水所引发的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和局部暴雨和短时强降水所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现象,它具有突发性强、点多面广、成灾迅速、破坏力大等特点,往往导致房屋倒塌,田地、道路、桥梁等被冲毁,造成人员伤亡等。给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赣州市山洪地质灾害的频发多发,既有天气气候方面的原因,也有地质地形地貌方面的原因,还有些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赣州市是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区,整个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高于北,四周高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小盆地散布,河流汇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受河源—— 邵武地震带影响,地质环境条件“先天不足”。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得全市4-6月的降水占全年降水的一半,而且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相当集中。再加上依山切坡建房和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使赣州市成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山洪地质灾害已经成为赣州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汛减灾中的突出问题。赣州市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种。就非工程性措施而言,目前有效的办法是提前预警预报,及时赢得时间躲灾避灾,将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尽最大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乡村,直达千家万户。

因为从暴雨和短时强降水开始到形成山洪,再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虽然时间短,但还是有一段时间差。利用这个时间差,受威胁群众就能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从而赢得生机。

因此,赣州市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首先就是要加强对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的预测预报工作。赣州市从2005年开始就成立了由防汛、气象、水文、矿管等部门组成的赣州市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及时制作发布全市气象—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这对减轻全市山洪地质灾害的损失减少人员伤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暴雨和短时强降水预测预报的时效和精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其次,就是要将山洪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信息迅速传递到乡村,直达千家万户。

一是要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建立手机短信预警系统。当预报某地即将发生暴雨和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时,就要通过手机短信预警系统,向当地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责任人群发预警短信,由责任人提前组织群众转移。二是运用传统的鸣铜锣、高音喇叭喊话等报警方法,解决预警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由村、组责任人及时通知群众转移。

第三,要建立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灾责任制。

实行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以及联户防范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指挥体系。要落实一名县级领导、一名部门负责人、一名乡镇领导、一名村干部、一名看守人员“五个一”的较为完善的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还要建立县、乡、村应急联动机制,为防灾抗灾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第四,要加强山洪地质灾害及防御宣传工作,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近年来,尽管全市上下加大了山洪地质灾害和防御知识的宣传力度,发放了明白卡,建立了联户防范责任制,但仍有不少群众防灾意识淡薄,缺乏灾患意识和避灾常识,对防御措施和灾害延时性重视不够,存在麻痹和疏忽。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灾害的危险性,形成原因、日常防范和自救措施等方面的宣传,收集历史灾害、当地灾害典型范例等并制作影像、图片类通俗易懂的宣传警示资料,对重点灾害点的群众进行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的灾害意识、危机意识、增强群众的避灾和自救能力。

第五,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建立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民建房审批否决制。

9.山洪防御安全知识 篇九

临界雨量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的门限值,在此将临界雨强作为山洪灾害降雨强度预警划分标准的参考指标。根据预报的降雨量与临界雨强作比较,预测山洪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山洪灾害降雨强度预警等级分为三级(Ⅲ、Ⅱ、Ⅰ),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种颜色预警信号分别代表较重、严重、特别严重。

1.第Ⅲ级为黄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为较重)。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强Rt临界(R≈Rt临界),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较重山洪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进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做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河流水位、地质状况变化,并做好转移受灾害威胁的居民、工作人员及财产的准备。

2.第Ⅱ级为橙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为严重)。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为临界雨强Rt临界的1~2倍(Rt临界<R≤2×Rt临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可能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紧急应急程序,进入紧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做好重大山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及由强降雨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情,部署并落实防御措施。及时对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及财产(可转移)进行撤离和转移。

10.上盖村委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篇十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防御因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灾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的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威胁,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根据《防洪法》、《水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三)编制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御、抢救相结合的方针。落实以村委书记、村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村组干部管理制,分工负责制。实行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采取紧急抢护措施,调动社会力量投入防灾减灾,力保全村人民群众生命生产安全,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预案启动程序

本预案针对上盖村委灾害地域划分,对可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前提下制定的。若该地区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应申请启动本预案,申请程序是:由上盖村委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组长,向镇山洪灾害防御领导领导小组申请,报县山洪灾害指挥部备案,由村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本预案执行令。

1、危险区域划分、转移原则

危险区是指因暴雨形成山洪暴发后,被洪水淹没可能产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裂缝等地质灾害,这种灾害严重威胁着民房、道路、农田等基础设施。根据当地气候和地理特点,上盖村委山洪灾害产生主要有两种:一是受幸福水库泄洪等洪水威胁,二是受暴雨产生山洪、山体滑坡等威胁。其危险区域分布及转移原则:当幸福水库泄洪时,新田、坑得等村组受洪水威胁,此时,区域内群众应做好转移准备。当幸福水库发生20年一遇洪水泄洪时,西得、新居、中腰村组受洪水威胁,此时,区域内群众应做好转移准备,高于该标准洪水时应立即转移。其他不靠江河和受暴雨后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村组,在日降雨(24h)达130mm,短时间内降雨量达70—100mm 产生险象的,山塘水库发生险象的,应立即通知区域内群众安全转移。幸福水库发生险象时,则按照2010年编制的水库、洪堤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抢险和安全转移,所有转移地点为村后山、学校等安全地带。

2、警界区域等级划分

警界区是指高山危险区和民房建在山脚下的危险区(如申元、新建队等村小组),该区域在3小时内降雨量达80mm以上,接到上级发布的预警信号时,必须做好区域内群众的安全转移准备,不断加强巡查,密切观察灾害动态,如险象加大蔓延时,应及时将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

二、经济社会情况

上盖村委地处马埠镇南部,东临芦溪村委西藏组,南靠幸福水库,西靠105国道,北与凰洲村委接壤。距县城11公里,距镇政府13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地带。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34亩。境内有小(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1座,山塘水库8座,村内有多条小溪分布各地,流经本村。

全村共有19个村小组,8个自然村,总人口2259人。人口具体分布为:新建村小组80人,固元村小组310人,新居村小组60人,中腰村小组130人,西得村小组130人,新田村小组150人,上盖一组120人,上盖二组120人,上盖三组130人,上盖四组80人,龙家一组65人,龙家二组80人,龙家三组85人,龙家四组45人,龙家五组50人,坑得村小组150人,樟木坑村小组80人,申元村小组329人,又元村小组65人。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56万元,同比增长5﹪,人均纯收入5560元,同比增长4 %。

三、山洪灾害发生的类型

一般常见的山洪地质灾害有以下几种:

1、梅雨、台风暴雨中心经过本地,天空中的云层很低、很厚,天气很闷,白天如黑夜一般,此时暴雨淋漓,这种天气极易产生山洪地质灾害;

2、在7-9月份白天异常变黑,伸手不见五指,然后突然一声闷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这种天气必然产生严重山洪地质灾害;

3、暴雨时上游山上轰轰声连续不断,犹如放炮开山,说明山上大量泥石流急剧而下,房屋建在山脚下的村民,此时应立即走出房屋,赶紧向安全地带逃脱,否则,可能造成屋毁人亡;

4、下雨时,雨量密集,雨点较大,落地起泡,雨中几乎看不见走路,屋檐水不是垂直落下,而是沿着屋顶盖瓦的斜度直冲而下,这种情况如连续15分钟以上,必定出现山洪;

5、连续强降雨时间较长时,山上的土壤水土饱和,此时极可能出现山体裂缝加大,下游出水浑浊,村中小溪洪水急剧上涨,极易产生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等。

四、成立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领导小组

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上盖村委山洪灾害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和19个村小组长等组成。

组长:姚洪根(村委书记)联系电话: 1597967568

5副组长:姚光善(村委主任)联系电话: 1597960777

2姚建平(村委会计)联系电话: ***

姚德根(村委副书记)联系电话: 1597960777

1龙文斌(村委副主任)联系电话: ***

姚向云(村委民兵连长)联系电话: 1369796999

3严茂梅(村委妇女主任)联系电话: ***

成员: 龙小保(固元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

姚爱华(中腰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

戴立新(新田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

姚平根(新居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

姚光善(西得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

左跃湘(佑元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3759115

钱永学(申元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

陈文根(樟木坑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

姚红根(龙家村一组长)联系电话: ***

姚向云(龙家村二组长)联系电话: ***

姚金兴(龙家村三组长)联系电话: 3759398

姚志军(龙家村四组长)联系电话: ***

姚小军(龙家村五组长)联系电话: ***

邓冬根(坑得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

姚文义(上盖村一组长)联系电话:***

姚德根(上盖村二组长)联系电话:***

姚义根(上盖村三组长)联系电话:***

姚建平(上盖村四组长)联系电话:***

童丽华(新建村小组长)联系电话:***

根据工作需要,村山洪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参谋组和后勤保障组。

信息参谋组由村委主任姚光善同志担任,在镇土管所、水利站负责人的指导下,负责本村地质灾害观测和抢险救灾技术指导等工作。

后勤保障组由村委会计姚建平同志担任,主要负责村山洪灾害防御的后勤保障等工作。

(一)组长、副组长责任分工

1、组长姚洪根同志,负责村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全面组织领导工作,深入隐患区检查灾情。

2、副组长姚光善同志,在镇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负责村山洪灾害防御抢险、技术指导及物资器材调运等工作,深入隐患区察看灾情。

3、副组长姚建平同志,负责灾民救灾物资的后勤保障等工作,深入隐患区检查灾情。

4、副组长龙文斌同志,负责全村民兵抢险救灾、组织危险区域游群众安全转移等工作,深入隐患区检查灾情。

5、副组长姚德根同志,负责雨情、水情、灾情等信息的搜集上报工作,深入隐患区检查灾情。

6、副组长严茂梅同志,负责灾民的卫生防疫、医疗、保健等工作。

(二)成员责任分工(19个村小组长)

童丽华(新建村),龙小保(固元村),姚平根(新居村),姚爱华(中腰村),姚光善(西得村),戴立新(新田村),姚文义(上盖村一组),姚德根(上盖村二组),姚义根(上盖村三组),姚建平(上盖村四组),姚红根(龙家村一组),姚向云(龙家村二组),姚金兴(龙家村三组),姚志军(龙家村四组),姚小军(龙家村五组),邓冬根(坑得村),陈文根(樟木坑村),钱永学(申元村),左跃湘(又元村):全面负责本村山洪地质灾害的领导工作,组织村民抗灾抢险、人员转移等,严格执行镇、村山洪抢险的指挥调度令。

(三)信息传递和灾情报告

当本村某一地区发生险情时,应将险情信息及时传递和报告。信息传递程序是:由村小组长向村委会主任报告,村委会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镇领导小组报告。当某地需要向社会发布有关汛情时,经镇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由办公室发布。

(四)决策制订与执行

本预案的重大决定由本村山洪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成员进行会商,制定决议,由组长答复后,上报镇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备案。决议的执行部门为上盖村民委员会,时间要迅速,方式用电话或文字。

五、责任追究制

实行村委书记、村长负责制,有关成员和各村小组长分工负责,是搞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首长责任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我村一定要按照预案的要求,一定要抓早、抓实、抓好,做到有备无患。要全面落实领导、队伍、方案、物资等各项责任制,强化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保证山洪灾害防御调度正常运转。各有关责任人要按照责任分工,深入到分管的防区现场检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发生灾情时,要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险和救灾。切实履行职责,凡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六、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上一级山洪灾害防御部门报告,及时组织村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3、发生灾情后,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5、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七、保障措施

(一)查险处险

汛前,各村小组要对辖区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二)宣传发动

村委将利用会议、印发资料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具体防治的范围、地点和措施、山洪灾害的机构和职责、联系方式、紧急避灾的程序、信号、转移的路线、地点安置办法等,使区域内的群众掌握简单的防灾知识。

(三)预警方式

山洪地质灾害一旦来临,村山洪灾害领导小组,立即打电话迅速向受威胁的村民传递警报信息,发布预警信号,采取打锣的方式,由村小组长负责组织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八、有关程序、方案、纪律

(一)转移程序

村民接到转移信号后,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转移责任人的组织指挥,迅速按指定安全路线有序地转移。转移工作采取村、组干部层层包片负责。险情报告发布及指挥受灾人员安全转移,由村委书记、村长、民兵连长、村小组长负责。

(二)转移方案

转移方案原则为: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先危险区人员,后警戒区人员。信号发送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地质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三)安置方案

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后,原则上向附近的安全地点撤退,具体撤离路线及地点由各村小组根据地形地势制定。人员安置方案应本着就近、安全的原则,采取分散、分户、搭棚,地点选择附近没有山体崩塌,滑坡、裂缝等安全的山头上。

(四)工作纪律

第一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第二条:坚守岗位,勤政务实,各领导小组成员及水、雨情测报成员,转移安置责任人,信号发送人不得擅自离岗,玩忽职守者要追究渎职责任。

第三条:雨、水、险情报告必须准确及时,指挥必须果断。

第四条:对瞒报,漏报险情者要追究责任,对擅离职守者坚决查办,对贻误战机,酿成恶果者,按有关规定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条:部门分工,各司其职,团结抗灾。

第六条:安全救灾,临危不乱。

条七条:本纪律应严格遵守,如有违抗,严惩不贷。

九、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每5年修订一次,由村委会、镇水利站等单位组织人员进行修订。

上一篇:我的成长旅程初中作文下一篇:王志顺十岁生日致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