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洽谈文化礼仪

2024-07-22

商务洽谈文化礼仪(10篇)

1.商务洽谈文化礼仪 篇一

商务礼仪中的交谈礼仪

1注意语言

与外国人进行交谈时,选择何种语言,是大有讲究的。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通用语言或直接使用交往对象所在国的国语。而在正式的官方活动中,为了体现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则只能使用自己国家的国语,然后再通过译员进行翻译。有些时候,不一定非要精通交往对象所在国的国语,在非正式场合哪怕是现学上几句,也可以令对方倍感亲切。

2注意神态

此处所谓的神态,特指交谈时的表情和动作。与外国人交谈时,在神态上既要亲切友善,又要舒展自如。在自己讲话时,要注意不卑不亢,恭敬有礼。在对方讲话时,则要专心致志,洗耳恭听。不论是自己说还是在听,都不要表现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或是态度夸张、咄咄逼人。特别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和手势。不要举目四顾,双眼不敢与交谈对象对视,也不要张牙舞爪,指手画脚,对对方指指点点,拍拍打打。

3注意语气

与别人交谈时,讲话的口气不可不慎,此即所谓语气问题。同外国友人交谈时,在自己的语气方面,一定要注意平等待人,谦恭礼貌。在交谈当中,在不故作姿态的前提下,应尽量多使用一些谦词、敬语和礼貌用语。既不要在交谈时表现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装腔作势,对对方喝来喝去,也不宜在语气上显得奴颜婢膝、曲意迎奉,一味讨好对方,迁就对方,附和对方,而不顾自己的国格人格。

称呼礼仪

称呼的种类

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小姐”等。

称呼礼仪的注意点

第一,初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

初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加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特别清楚,比如:“王总经理,你说得真对……”如果对方是个副总经理,可删去那个“副”字;但若对方是总经理,不要为了方便把“总”字去掉,而变为经理。

第二,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

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的姓加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越是熟人,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变得随随便便,“老王”、“老李”甚至用一声“唉”、“喂”来称呼了,这样极不礼貌,是令对方难以接受的。

第三,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

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的事,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他会认真地听下去。

如果你称呼得很轻又很快,有种一带而过的感觉,对方听着不会太顺耳,有时也听不清楚,就引不起听话的兴趣。

相比之下,如果太不注意对方的姓名,而过分强调了要谈的事情,那就会适得其反,对方不会对你的事情感兴趣了。所以,一定要把对方完整的称呼,很认真很清楚很缓慢地讲出来,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2.商务洽谈文化礼仪 篇二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互补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义利关系不同

中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 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 反映在思维、认识方式和风格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民族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 西方人重利轻义, 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 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 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 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 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 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 也可以称为不虚伪, 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 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 谦让是一种美德, 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二、东方人强调整体性, 西方人强调个体性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 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 中医强调的是整体, 西医不一样,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 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 比如在很多报导中, 一位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 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 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 他们说一听到这个词就头疼, 不知道怎么弄好, 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 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 是对主人的尊重, 可西方人不这样看, 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 欧洲人到中国来, 你问他今天干什么, 他一定不会说“随便”, 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

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 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 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 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 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 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 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可见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 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 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 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 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

三、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不同

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着自己的执著。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 把自然人格化, 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 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于大地之中, 中国文化自始即重农, “四民之中, 士之下即为农”、“民以食为天”即缘由于此。道家思想更是要人们对人生留恋和在大自然中寻求到生命慰籍的杰作。

西方古代科学寓于对自然的探索之中, 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一些名垂千古的专业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认为天人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 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 即人应征服、控制自然, 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 把自然看成敌对力量。荷马史诗纯以海外遇险、征服自然为题材, 他们的游戏都是在大自然的风浪中锻炼成长的人物。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 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四、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不同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 也存在着很多分歧, 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 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 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 这是客观形成的, 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 在当今世界,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 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 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商务洽谈文化礼仪 篇三

[关键词] 文化商务礼仪差异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下商务礼仪的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交际障碍,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更加有效的交际。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这种差异的主要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语言习惯及非语言习惯等。为此,下面本文将就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

一、 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生的价值都是体现在它的社会价值之中,重视社会价值,否定个人的自我主体性,人生的道义往往与“忘我”相联系。汉语中有“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 等字句,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总是把个人或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从社会价值出发判断评定个人价值,而不是从个人出发构建社会价值。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群体和谐、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不能脱离社会,个人有个性,应该弘扬个性,但个人永远不能置于国家、集体之上。

这种非自我主体性的价值观念与西方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大不相同。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的本位、目的和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们主张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个人具有最大全力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主张个人具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权。

下面我们以中美文化中对年龄看法的不同对中西价值观念的不同加以说明。

美国文化重视青年。青年代表着未来,是可能和希望的象征。而老年人则成为相对不受重视的群体。与之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强调尊重长者。长者是智慧、权力和权威的象征。汉语习语中就有很多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念。如“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等。在汉语的称呼中,对待年长者常加称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先生”,“老同志”等。甚至在姓氏后面加一“老”字以示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如“刘老”、“张老”等。而在西方,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年老的事实,即使涉及有关内容,也总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代替old man,用elderly,advanced in age代替old。

另外,西方人过分推崇自己,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而使人际关系非常冷漠。在对待隐私的问题上,中西方人的观念有很大不同。在西方人眼里视为“隐私”的事情,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关心他人的具体体现。如见面后寒暄,询问别人的年龄、籍贯、职业、收人、婚姻状况、家庭情况、体重等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而在西方,这些都属于隐私,询问这些问题均被视为有失礼貌的。在中国,老朋友可以不用敲门就“登堂入室”,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即使是一件小事要问,他们也需要先打个电话,问主人是否方便。

二、时间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时间的认识是一种环形时间观念。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出于“道”,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道家思想中,生命都有一死,但死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宇宙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道”的展开过程中,先是逝,是远,最后是反,反也是返,即回到本原的道中。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个体生命之死,只是回到宇宙整体生命这个大熔炉中,投入整体的生命再造之中。阴阳五行说认为,阴和阳的相互推移和相互转化,导致了昼明夜暗交互轮回,春暖、夏暑、秋凉、冬寒周而复始,以及六十甲子为一个周期的气运变化。这些以阴阳交替盛衰为根源的循环过程,就形成了自然界的时间结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约定时间。

与东方人环形时间观念不同,西方人信奉的是线形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他们使用时间非常精确,做任何事都严格按照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着一种对时间的“紧缺”感。

在两种不同观念的支配下,各种文化里的人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比如说,在美国商人的眼中,时间永远是金钱。“开门见山吧”,他们愿意在第一次会见时就能得到口头的承诺。“我们是不是说定了?”会谈中,他们不喜欢停下来或者保持沉默。他们习惯了集中精力、速战速决。因为他们的线形时间观念只是注重现在、计划未来,所以为争取时间应该及早地进入正题。

而中国人经商乐于感情投资,喜欢投其所好,送点小礼物,或通过宴请对手,在推杯换盏中边吃边谈。所以商务活动进展缓慢。中国商人不喜欢美国人急于求成的态度。以生意为中心的美国人和欧洲人都认为应该在双方协议好的一段时间内完成具体任务。中国人则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

三、饮食观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反映了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中国菜肴强调“五味调和”和“色、香、味、形、器俱佳”。以追求味美为第一要求,致使营养问题成为影响中国饮食科学性的最大弱点。西方人饮食重科学、讲求营养。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等的要求。他们追求清淡少油,强调使用新鲜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味道。摄取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吃得也较为简单,享受在饮食中基本上不占重要位置,所以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就首先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 达到交谊的目的。中国人吃喝出声与西方人吃喝不出声,反映着中西饮食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人既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 至乐之中自然以享受为第一要务;反过来,西方人仅把饮食补充能量的一种手段,难免就要为进食制定清规戒律。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语言习惯

在中国,保持低调、谦虚是一种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总是自谦,如“哪里”、“不好”、“不行”、“还不够”等,而这不符合西方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国。虽然这在中国文化中合情合理,但他们把这种过谦视为自卑,在人面前显示自己是无能之辈。中国人讲究贬己尊人,把自己的家叫“寒舍”,自己的作品叫“拙作”,称对方为“您”,对方的意见为“高见”、“宝贵意见”。而英语中的敬语和谦词则非常少见, 在英语环境里, 不管谈话的对方年龄多大、辈份多长、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您老、鄙人” 等敬谦语。我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面对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中国人常会说出一连串的“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做得不好”、“不行,不行,还差得远呢”等自谦语。这往往使他们因为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感到中国人不讲礼貌。因为,在西方文化里,夸赞人家的人总是希望对方对他的赞扬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应。西方人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这在中国人看来显然是堂而皇之的接受了别人的赞扬,是非常不谦虚的。

中国人见面时总喜欢问一声“您吃饭了吗?”,“您去哪儿?”。这在国内人听了非常亲切,可要是放到欧美国家说,他们听了就会反感。前面提到,西方人最不喜欢别人过问和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你问他去哪儿,他会认为你这是在打听他个人私事;你问他吃饭了没有,他会误认为你想请他共进午(晚)餐。在西方国家譬如英国,人们见面时总习惯于问一声“今天天气怎么样?”。

五、非语言习惯

中西文化差异也大量存在于非语言习惯之中。商务活动中,举手投足之间往往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通常,非语言习惯包括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等。

现代商务礼仪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习惯首推握手。在西方国家,两人握手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热情和尊重对方,常常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放,还十分满足的闲谈消磨时光,有时还往往拍打对方的肩和背,对此西方国家的人会觉得就窘迫不堪,他们认为体距太近会显得过于亲密。

耸肩,也是许多西方国家常见的身体姿势。他们在耸肩时,常常表示“有什么办法呢?”、“我不知道”、“无能为力”,而在中国我们在表述上述意思时只是摇头或摆手。

在听别人谈话时,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因为在西方国家如美国,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礼仪,当今世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经济碰撞、摩擦日益增多,要想成功地进行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从文化层面上更好的理解各国的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避免产生不经意的误会,以有利于与贸易伙伴培养感情,促进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熹:跨文化交际语言得体性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

[2]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

[3]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高华伟: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

[5]金正坤: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女士商务文化礼仪 篇四

职业女性的办公化妆应表现秀丽、典雅、干练、稳重的办公室形象。这是因为办公化妆受到办公室环境的制约,它必须给人有责任和知性的感觉.

1、发型发式“女人看头”

时尚得体,美观大方、符合身份。发卡式样庄重大方,以少为宜,避免出现远看像圣诞树,近看像杂货铺的场面。

2、面部修饰

女士化妆是自尊自爱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企业管理完善的一个标志。要求化淡妆,保持清新自然,化妆注意事项:化妆要自然,力求妆成有却无;化妆要美化,不能化另类妆;化妆应避人。

1、女士着装要求:

着职业套装(裙装)、不穿黑色皮裙

不穿无领、无袖、领口较低或太紧身的衣服

正式高级场合不光腿、穿贴近肉色的袜子、不穿黑色或镂花的丝袜

袜子不可以有破损,应带备用袜子、袜子长度,避免出现三节腿

鞋子要求:不穿过高、过细的鞋跟;不穿前不露脚趾后露脚跟的凉鞋,穿正装凉鞋

佩戴饰品

原则符合身份,以少为宜;不戴展示财力的珠宝首饰;不戴展示性别魅力的饰品;同质同色;戒指的戴法;数量不超过两件男人看表,女人看包。包是女性行为的符号。

商务仪态礼仪

仪态是指人在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姿势是指身体所呈现的样子,风度是属于内在气质的外化。

一个人的一举一动、站立的姿势、走路的步态、说话的声音、对人的态度、面部表情等都能够反映出一个人仪态美不美。而这种美又恰恰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知识能力、修养等方面的真实外露。对于仪态行为的礼仪,要求做到:自然、文明、稳重、美观、大方、优雅、敬人的原则。

站姿

身体端正、挺胸收腹、眼睛平视、嘴微闭、面带微笑。双臂在体前交叉,右手放于左手上,保持随时可以提供服务的姿势。站立时留意周围,注意招呼客户及同事间的合作;男性站立时,双脚叉开,与肩同宽,上身保持挺直,女性站立时,双脚呈“V”字形,脚尖分开为50度左右,膝与脚后跟均要靠紧。

蹲姿

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腿合力支撑身躯,避免滑倒或摔倒。左右手各放于膝盖附近,挺直上身,抬头,目视前方。下蹲时的高度以双目保持与客户双目等高为佳。女士着裙装时,下蹲前须整理裙摆。

坐姿

入座时,一般从椅子左侧入座,入座要轻而缓;坐下时,一般只占座位的三分之二,如坐在深而软的沙发上,则坐在前端。坐下后,上身挺直,身体自然放松,目光平视前方或交谈对象,面带微笑。男性两腿自然分开,两膝平行,间距以一掌为宜,小腿基本与地面垂直;女性双腿并拢或交叉,双手交叉放于两腿上,着裙装入座时应整理裙摆后再坐下。

眼神礼仪

与客户交谈时,双眼视线落在对方鼻间,标准注视时间是交谈时间的30%~60%;恳请对方时,可以注视对方双眼,适时移动视线。

微笑礼仪

与客户交流时,保持自然微笑,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微笑应亲切真诚、自然适度,让客户真正体会到你的诚意与友善;适时微笑配合得体手势,显得更加自然大方。

手势礼仪

在向客户作介绍、与客户谈话、为客户引路、指示方向时运用手势,要求正规、得体、适度,手掌向上;注意手势的大小幅度,手势应在胸前或右方进行;多用柔和曲线手势

商务礼仪形象

外套:

商务场合建议着裙装或者裤套装,这样更有职业气息,彰显庄重严谨。选择裤装或裙装时以黑色、藏青色为首选,其次也可以选择白色等浅色系,注意上衣和裤子的颜色和面料一定要相同。

衬衫、吊带衫:

商务场合女士衬衫可以是纯色的也可以有简单花纹修饰,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要注意不能过于暴露或者款式夸张。吊带衫必须搭配套装穿着,色彩以黑、白、蓝等纯色为宜。

丝袜:

商务场合丝袜只能是黑色或者肉色两种,不能着彩色丝袜,且丝袜不能有任何图案如网格或者花纹。商务场合切忌光腿。

鞋子:

商务场合鞋子的颜色以黑色为最佳,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中性色比如灰色、米色、咖啡色,但是鞋子的颜色一定要和裤子颜色相配,不能过于鲜艳。着裙装时穿3-5cm跟高的包鞋为最佳,平底鞋只能搭配裤子穿。鞋子要经常打理不可有尘土。

妆容、发型与配饰:

5.商务文化礼仪细节 篇五

大多数人的体态语言正在泄漏他们的真实情绪和内心。与人们用嘴说出来的感情相比,这些体态语更为准确地展示他们的内心情绪。一边是相信某人说出来的感情,一边是观察他不自制的体态语言,如果不得不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抉择,你应该选择后者,金科玉律永远是“忘记他所说的,相信体态语言”。

二、标准握手

1、主动伸手(东道主、主人或乙方)

2、面带微笑,用上拇指

3、时间3—5秒,力度两公斤左右

4、保持手心干燥

三、握手判断性格

1、热情主动握手,身体前倾状:热情、外向、随和,情商很高,自我行为管理意识很强,善用体态语感染被人

2、手心朝下压住对方手心握手:控制欲很强、喜欢被夸赞

3、握手力度大,时间过长:性情直率、鲁莽,很简单,有点热情过度。

4、冰冷、死鱼式握手:消极、冷漠、严谨、挑剔型性格。

四、握手礼仪中如何遵循“尊者为先”的原则

(1)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

(2)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

(3)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

(4)在师生之间,以老师先伸手为礼;

6.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 篇六

设便宴优先考虑的问题是菜肴的安排。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客人吃什么,而是他不能吃什么,有什么食物是忌口的。如美国人在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大都喝葡萄酒。同时,在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盘色拉。炸蘑菇和炸洋葱圈可作为开胃食品,牛排、猪排和鸡(腿)为主食,龙虾、贝壳类动物以及各种鱼类,甚至包括淡水鱼被统称为海鲜。

引导者与客人行进时前后顺序的基本原则是,纵向上前排高于后排,横向上内侧高于外侧。所以,在客人认路的情况下,应让客人走在前面,使其有选择权。若客人不识路,引导者应站在客人的左前方进行引导。

讲究规范性,如自助餐基本礼仪是:多次少取。饮用咖啡礼仪:喝咖啡时一般调羹不用,让其平躺在碟子里就行。最不能出现的错误是,拿调羹舀食。介绍主人与客人认识时的先后顺序:第三人介绍主人与客人认识时,需按照主人与客人的定位来介绍,属于宾主介绍。标准的作法是先介绍主人,因为客人有优先知情权,让其优先了解情况,以免造成尴尬。

2.如果您代表我公司与华为公司在嘉辉会谈判交换机胶袋和合同事宜,请结合所学商务礼仪,细述着装、入座、介绍方面的礼仪以及如何离开,送客。

1.着装

商务谈判之前首先要确定谈判人员,与对方谈判代表的身份、职务要相当。谈判前应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正式、庄重。男士应刮净胡须,穿西服必须打领带。女士穿着不宜太性感,不宜穿细高跟鞋,应化淡妆。

2.入座

首先从自我检查开始,安排好会议室或接待室;自我定位,自己坐在什么位置,华为公司的代表坐在什么位置,商务礼仪的座次原则是右高左低,而左高右低是政务礼仪,这一点千万不能搞混。

3.介绍

谈判之初,谈判双方接触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谈举止要尽可能创造出友好、轻松的良好谈判气氛。作自我介绍时要自然大方,不可露傲慢之意。被介绍到的人应起立一下微笑示意,可以礼貌地道:“幸会”、“请多关照”之类。询问对方要客气,如“请教尊姓大名”等。如有名片,要双手接递。介绍完毕,可选择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稍作寒暄,以沟通感情,创造温和气氛。

4.离开送客

7.商务洽谈文化礼仪 篇七

关键词:商务俄语,商务礼仪,教学

由于商务俄语自身的特殊性给商务俄语学习者带来一些困难, 这种困难除了两种语言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及两国人民思维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外, 还有学习者都是掌握基础的俄语知识, 而这些只是掌握商务俄语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和平台, 要想胜任商务俄语工作, 比如寻找客户、书写商务函电、撰写工作报告、商务谈判, 签合同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一些学校会在三或四年级开设一个学期共32学时的商务俄语课, 课时少, 任务重, 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商务俄语教学也是一个难题。如何能把商务礼仪有效地注入到商务俄语教学中, 让商务礼仪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也成为了一个亟需面临解决的问题。

所谓商务文化, 是指进行商务活动中产生的精神现象或文化现象。包括商务伦理道德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商务礼仪、建筑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宗教文化等等。而我们这里所谈到的商务文化是指在商务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因素, 也就是在从事商贸活动的过程中, 在特定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专指在从事对俄贸易中, 中俄双方进行的跨文化交际的现象。

商务礼仪, 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人们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礼仪规范, 是在商务交往中, 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在对俄贸易中, 商务礼节、礼貌都是企业之间关系的重要环节, 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与客户之间的摩擦, 是贸易合作更顺畅的进行, 与俄罗斯客户和谐相处也是需要讲礼仪的, 文雅、宽厚能使人加深友情, 增加好感, 必须注重言语礼仪, 可以营造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比如:俄罗斯人有自己特有的性格, 俄罗斯商人更是兼有冷漠与热情的两重性。商人们初次交往时, 往往非常认真、客气, 见面或道别时, 一般要握手或拥抱以示友好。俄罗斯商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片, 一般不轻易散发自己的名片, 除非确信对方的身份值得信赖或是自己的业务伙伴时才会递上名片。

语言不仅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 同时还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依赖文化现象而存在的。每一门外语都是一个国家的国情知识和民族文化的载体, 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由于中俄的国情、民族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同时又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 因此也确定了商务俄语教学中商务礼仪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比如:进行商务谈判时, 俄罗斯商人对合作方的举止细节很在意。在谈判前, 最好不要吃散发异味的实物。在谈判休息时可以稍为放松, 但不能做一些有失庄重的小动作, 这些看似渺小的商务礼仪细节却能影响到俄罗斯人对合作伙伴的看法。许多俄罗斯商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古板, 固执而不易变通, 所以, 在谈判时要保持平和宁静。对商品的看法, 俄罗斯商人认为, 商品质量的好坏及用途是高于一切的。

俄语是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 其目的是为了运用。加强商务俄语教学的基本训练, 一方面要根据商务俄语本身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商务俄语本身的训练, 不要片面地理解商务俄语的意义, 不要把商务俄语课上成知识课、汉语课;另一方面要在教学中重视打好基础, 不能贪多求快。商务俄语教学中不但应该重视基本训练, 指导学生听音和发音、写字, 掌握单词和惯用词组, 合乎语法、合乎习惯地造句等训练。在模拟商务实践过程中重视商务礼仪的教授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工作做得切实, 各项能力就比较容易培养起来。相反, 忽视商务礼仪的训练, 会给将来的学习造成障碍, 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对下一步教学留下不良影响。

俄罗斯商人认为礼物不在重而在于别致, 太贵重的礼物反而使他们过意不去, 常会误认为送礼者别有企图。送花要送单数的不能送双数的, 假花更不能作为礼物相送。俄罗斯商人也和中国商人一样对喝酒吃饭从不拒绝, 但他们并不在意排场是否大、菜肴是否珍贵, 而主要看是否能尽兴。俄罗斯商人十分注重建立长期关系, 尤其是私人关系, 在酒桌上, 这种关系最容易建立。俄罗斯人有一个习惯, 喝酒时要送上一句祝福, 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是他们经常会用的祝酒辞。而女士在俄罗斯礼仪上永远是优先照顾的。

商务俄语课堂气氛很重要, 而商务礼仪的注入可以为课堂气氛提供良好的素材, 也很容易调动学生对商务俄语学习的积极性。情景设置更能激发感情, 引起兴趣。让学生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情景设置法能够缩小教学与实际商业环境的差距, 弥补学生商业知识和经验的缺失, 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商务模拟对话中丰富对话内容。如有俄罗斯人加入来配合课程就会有更好的课堂气氛和效果。这样商务礼仪在商务实践中就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多数俄罗斯商人做生意的节奏缓慢, 讲究优柔尔雅, 衣着服饰讲究与否, 在俄罗斯商人眼里不仅是身份的体现, 而且还是此次生意是否重要的主要判断标准之一。这时良好的商务礼仪知识能起到辅助作用。俄罗斯商人对于懂礼仪的合作伙伴会耐心讲解, 肢体语言和表情绘画都会为交流提供帮助。

结束语

竞争的国际化对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今社会迫切需要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 全面、扎实的掌握俄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掌握商务俄语沟通技能, 熟悉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惯例, 能够在国际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中从事商务俄语工作的, 具有时代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俄语人才。而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优雅的专业形象和卓越的商务礼仪知识。可见, 商务礼仪在商务俄语教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那么商务礼仪在世界贸易不断变化的今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是怎样让中俄贸易发展越来越完善的呢?因此, 结合两国人民不同的文化心理,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发展进行更深的研究将成为我的下一个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王英佳.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1]王英佳.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2]唐光彤, 胡守信.外贸俄语强化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2]唐光彤, 胡守信.外贸俄语强化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魏春洁.商务俄语专业沟通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3]魏春洁.商务俄语专业沟通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4]庞冬梅.商务俄语专业国际合同实务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4]庞冬梅.商务俄语专业国际合同实务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8.巴西咖啡与商务礼仪 篇八

巴西人早餐则往往是一杯浓浓的加奶咖啡,工间休息则称为“喝咖啡时间”。巴西商人接待客户时,比很多的欧美公司要大方得多,一定会送上一杯又浓又甜的热咖啡,而且往往会为你续添。热腾腾的咖啡、浓浓的香味,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为谈判气氛增添了亲切和融合,自然也就拉近了主宾的距离。回国后,我把巴西客户的这个习惯——在中国应该叫“接待规格”,带回了公司,让我们的接待部门对来自巴西的客户,包括欧美的重要客户,撤下茶水、香烟,换上咖啡、甜点和鲜花。别说,这对营造愉快和谐的谈判气氛还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巴西客户常说圣保罗的咖啡馆比巴黎多,比萨饼店比罗马多,这也许有点儿夸张。可是当你身临其境地漫步在圣保罗街头时,你就会发现,无论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还是偏僻的城市角落,只要举目向四周一望,总会有“CAFE”(葡语:咖啡馆)字样映入眼帘。咖啡馆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纳几百人,小的只有几张桌子。闹市区的各式露天咖啡座则密麻麻的排满整条街,其中装修豪华的咖啡店可与高级餐馆媲美,而俭朴的则像大排挡和乡村小店,但服务内容却不相上下,主要是供应热咖啡、甜点和小吃。

泡咖啡馆是巴西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工余饭后邀朋友闲谈进咖啡馆,情侣约会碰头地点是咖啡馆,与新朋友初次会面选咖啡馆,不仅商人们在咖啡馆谈生意,大学生在咖啡馆温习功课,就连政界要人有时约见选民也在咖啡馆。因此,从清晨开张到深夜打烊,咖啡馆里总是顾客不断。在巴西大小城市街头,不管是咖啡馆,还是街头搭凉棚的咖啡摊,都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浓香四溢,令人驻足,这已成为巴西城市街头迷人一景。

我们的客户Colos先生介绍说,巴西的咖啡馆是从来不卖速溶咖啡的,这是世界第一咖啡生产大国的传统。巴西人喝的咖啡必须是炒过的咖啡豆,而且是现磨现煮,端上来咖啡香气扑鼻,伴着浓浓的泡沫。现在多数咖啡馆使用自动咖啡机,从磨到煮连续完成,煮咖啡实际是用高温蒸汽吹,味道与传统煮法没什么两样,但速度很快。咖啡有加奶的,有加巧克力的,但巴西人最喜欢的还是纯咖啡。小纸袋封装的砂糖和无糖甜味剂随咖啡送上,用多用少随意取,纸袋上印着店名和电话。在巴西,很多咖啡馆同时也是快餐店和早点店。不少上班族都喜欢在咖啡馆吃早餐。咖啡加奶、几片烤面包或羊角面包,再加一杯鲜橙汁,就是一顿普通的早点,奢侈一点儿的再夹一根烤香肠或煎蛋。中午,在办公室附近的咖啡馆要一份三明治、一杯咖啡或冰激凌,这就是午餐了。我们在巴西商务会谈时,不止一次的工作午餐,客户都是这样安排解决的。实际上,在咖啡馆“咖啡午餐”时的聊天,也是洽谈间会谈的继续,而且大家更随意些,气氛更轻松愉快了。有时候我们在洽谈间谈僵的话题,还真是在咖啡午餐时峰回路转、取得进展的。所以很多时候,巴西的商务礼仪也无不漾溢着南美咖啡醇正芳香和厚润苦涩的韵味。

人们常把巴西形容为一座各种肤色的“人种大熔炉”。的确,巴西混血人种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特别是圣保罗和里约的居民中,欧州移民及后裔已达60%以上。所以,到这里不仅城市风格、饮食习惯,甚至社会习俗、商务礼仪也深深铭刻着欧美文化的烙印,同时也融进了南美的民族传统。我们接触过不少巴西商务人士和政府人士,也曾去巴西客户家里做客,感觉他们很有教养,讲究礼仪,时间观念强,正式场合讲究服饰穿戴。初次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 但亲戚朋友和较熟的客户间、熟悉的男女彼此问候时,也有以拥抱或亲颊为礼的。在商务场合,比较亲近和熟悉的男士之间常有互相拥抱的习惯,并要在对方肩上使劲拍一下,这是和女性握手、拥抱时的重要区别。但千万注意:在巴西社交圈和商务活动中,黑人彼此不兴亲颊问候和拥抱这一套,只兴握手;而且白人黑人之间、来访东方人和黑人之间也仅只限握手,切勿唐突,以免尴尬。

巴西商人时间观念很强,做事很有条理,计划周密严谨,而且对外国人经常以服装取人,如果衣履不整,他们就认为行为不正派或是缺乏教养。服装往往是他们对初识者“人物评价”的基准。所以,在巴西商务出访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观念,二是衣着服饰。商务拜会或应邀做客时约定的时间一定要遵守;到公司或机关访问,特别是应邀到客户家做客时,你一定要西装革履,服装整洁才行。如果随意着休闲装去公司访问或赴家宴,对方对你印象一定会大打折扣,甚至带来不悦。

记得我们初次去巴西访问时,有次应邀去客户家里喝咖啡。我想着那是周末了,就穿着很随意,牛仔裤、茄克衫。当时我觉得还很惬意,这打扮我在美国出访时挺流行的。谁知到了客户家就明显感到了主人的不悦。一打量客厅里的来客,我才发现主人请的不只是我们,还有其他朋友,大家都是西装笔挺,衣冠楚楚,一派绅士风度。弄得我们挺尴尬的。当然,后来我们才知道了巴西商人的交际规矩,也知道了我们的休闲便装,使主人在朋友面前注重来客身份的脸面受了影响,还知道了这里的商务行头和美国商人的随意洒脱是完全不同的。休闲便装去咖啡馆是得体的,但应邀去客户家里做客就必须按巴西商人的交际惯例穿着了。

我们在巴西的商务活动和很多商务礼仪场合中感受到,和矜持拘泥的欧洲人不同,巴西人非常豪爽奔放,慷慨大方,热情好客。我们曾应邀到巴西客户家里做客,虽然是欧式西餐,大多上冷盘,但品种之丰盛,场面之讲究,足以赶上中国式请客的铺张,而且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壶永远不空。在巴西,朋友之间的互相宴请,没有中国式的自带瓶酒或掂点儿礼物的习惯。即使同事之间的工作午餐和周末聚餐,也少有欧州流行的AA制。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南美人的热情、粗犷和豪放。可当你用中国式的礼仪习惯在巴西交际时,也许正是这一点,会让你遇到意想不到的尴尬。

9.商务礼仪中的酒文化 篇九

交通学院44080507孙天宇

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也。这说明礼是人处世立身之根本。“礼”是制度规则,“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和程序。礼仪是人们在相处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法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酒会或宴会是所有商务人士必须要去的地方,在酒上的礼仪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素质如何。所以不懂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如何能让自己在喝酒时优雅得体。

不同的宴会要穿不同的衣服。宴会请柬左下角会注有formal正式的,informal非正式的,black tie小礼服,casual随便。一定要因时而变。

鸡尾酒会通常不设座位,目的是使客人多走动增加交往范围这时你不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而是应当去和更多人交谈。可以在服务生的托盘内取食物,也可自己去吧台拿酒水。应用左手拿酒杯,随时准备伸出干净的右手去和别人握手。

白酒文化是干杯,葡萄酒的文化却是品尝,品尝它的味道和口感,享受他的色彩和美感。在高级餐厅里,如对酒不大了解的人要请调酒师帮忙挑选。

在正式的餐会上,接受斟酒要优雅。啤酒,用手指尖握住酒杯中央。如女性可一手握住酒杯,一手扶杯底。葡萄酒,将杯放在桌子上等酒倒好,不能去扶杯子,也不能把酒杯倾斜,如不需要可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稍盖住酒杯表示谢绝。

在宴会中,由主人向主宾祝酒。在主人或主宾致辞祝酒时,其他人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不要借此机会吸烟。

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

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敬酒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不管主人还是客人都不要让女生喝醉酒。

客人在接受主人敬酒之后,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回敬主人。喝酒绝不能吸着喝。

在主人提议干杯后,不一定要一饮而尽,只喝一口也行,即使是不喝酒的人也要起身将杯子在唇上碰一碰以示尊敬。

在西餐宴会上,人们只祝酒不劝酒,只敬酒不碰杯,使用玻璃杯时尤其不能碰杯。

涂了口红的女士如不小心将唇印印了上去,可以及时用干净的手指尖抹掉口红,再用纸巾擦拭手指尖。直接用纸巾擦拭酒杯的做法是不礼貌的。

通常在选择好葡萄酒后,由做东的人试喝酒,一般由男士来试酒。试喝酒的过程应为:

 酒送来后,先确认和自己点的葡萄酒牌子是否一样,如果没有问题就示意服务生开酒。

 拿起盛着葡萄酒的酒杯,向外倾斜,首先看看酒杯内是否有如木屑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会影响酒整瓶的品质,再看葡萄酒 的颜色。已成熟的酒(低下档的轻清型葡萄酒例外)杯沿的酒带褐黄色,而杯中央的酒色泽较深。未成熟(可贮藏更久才引用)的酒内外侧则多呈紫红色。

 然后,拿着酒杯向内逆时针摇晃,如果是左手拿杯的人则可以顺时针摇晃。把酒向内倾斜,低头用鼻子闻闻味道是否香浓。 咋一口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转动舌头去体会,在餐厅用酒时你需要在此刻决定是否接受这瓶酒。

 如果试喝酒结果满意,便可示意服务生继续倒酒。如不满意可对服务生表示不接受。这时,服务生可能会自己也喝一点证实如果酒真是有问题,高级西餐厅一般会收回该瓶酒。

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前应用餐巾抹去嘴角上的油渍,以免有碍观瞻,且影响对酒香味的感觉。

正确的握杯姿势是用三个手指轻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升高,应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底部起固定作用。佐餐酒有一条重要的讲究就是“白酒配白肉,红酒配红肉”。白肉即鱼肉、海鲜、鸡肉,需白葡萄酒来搭配。红肉即牛肉、羊肉、猪肉,用红葡萄酒来搭配。

注意:  如果弄倒了杯子把酒洒得满桌都是,不要大喊大叫,可做手势请服务生过来帮忙收拾残局。

 除主人与侍者外,其他宾客一般不宜自行为他人斟酒。侍者斟酒时要表示谢意。如果男主人亲自斟酒时,宾客应该端起酒杯致谢。必要时,还需起身站立,女士则欠身点头为礼。

 西餐通常只使用香槟酒来干杯,所以这时绝对不可以啤酒或其他葡萄酒代替,干杯时,应喝下杯中一半酒为宜。

 在西式宴会上,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座位,去与相聚较远者敬酒干杯,尤其是交叉干杯更不允许。

10.第二届商务礼仪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十

经济管理学院

2010年11月

第二届商务礼仪文化节活动总结

商务智者,礼之为贤。礼仪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危机的巨大压力下,商务礼仪知识作为职场的敲门砖,掌握礼仪知识势在必行。

在传统美德逐渐淡忘的年代,我们更应该从校园做起。为让同学们学习礼仪知识,为增加同学们的内涵,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特此我校举办“第二届商务礼仪文化节”。

本次活动包括了前期宣传,电影培训,彩妆展示,礼仪讲坛,初赛,复赛,决赛共7个环节。

前期经过大型喷绘、横幅、宣传单、给每一个学院发邀请函,现场讲解报名等宣传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终有来自各个学院的近580名同学报名。

前期宣传: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商务礼仪知识,我有专门的工作小组,有不同的分工,一组事先学习一部分礼仪知识,当场为同学们解答有关礼仪方面的问题,同时搜集同学们想要学习的礼仪知识,之后有经验风富的老师开展礼仪大讲堂;另一组专门宣传活动,为同学们讲解商务礼仪大赛的相关事宜。

(1)商务礼仪电影培训

11月9日晚上18:30---21:00在C104、C201和C202,播放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的谈礼仪电影,金教授幽默风趣的谈吐吸引了所有的选手,整个2小时,轻松的语言传达着礼仪知识,同学们也

在笑声中感受着“礼”之美,“和谐”之美,更深的理解了“不学礼,无以立”的深奥内涵。达到了让同学们在幽默诙谐的气氛中懂得商务交往中的礼仪,在接人待物方面礼貌,在穿衣打扮方面,怎样做比较好,如何去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的目的。

(2)商务礼仪彩妆讲解

11月10日晚上18:30---20:40在教C202,我们请来了校外专业彩妆师张女士为大家做彩妆讲解,还邀请了一位同学做现场的化妆演示,整个晚上,大家都充满了积极性,也学到了很多彩妆知识,让同学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课堂。

(3)商务礼仪大讲坛

为了配合大赛的顺利进行,让更多同学了解商务礼仪文化,懂得礼仪,11月12日下午,在教C201举行了以学生处教育科科长张英老师为主讲的商务礼仪培训讲座,选手认真学习并且做好记录。张老师从个人礼仪讲起,从日常的坐,站,蹲等姿态及交际礼仪多个方面为大家做了一个完整的诠释。整堂讲座以知礼、懂礼、行礼为主线,以深入浅出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不管是握手,微笑,点头,还是拥抱,张老师都尽力的展现出礼仪之美。张老师生动的讲解内容,优雅的讲解姿态,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也都通过这次讲堂培训收获了更多交际礼仪知识。整场培训会在同学们的赞美声中画上了句号。

(4)商务礼仪大赛初赛

商务礼仪初赛于2010年11月15日晚拉开帷幕。本次初

赛在教C楼共设了3个考场,以笔试形式进行。我们还有幸请到了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等进行巡考。本次笔试涉及服装礼仪、握手礼仪、见面问候、餐桌礼仪等多个知识点,全面考核了同学们运用礼仪文化展现职场修养的能力。考试过程中,在场考生都能认真答卷,积极遵循考场纪律,各监考同学恪尽职守,为考试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达到了同学学习更多的商务礼仪知识,加深各种礼仪的印象的目的。(5)商务礼仪大赛复赛

2010年11月18日下午6时,以“礼仪我诠释”为主题的西安工业大学第二届商务礼仪文化节复赛在教B301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我校各院学生工作干部部长代表担任评委。

活动中,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次比赛的到场评委以及评分细则。接着,在一段精彩的热舞后此次活动正式进入比赛环节。第一位上台的选手与他的搭档将大家带入了一段情景剧中,他们通过对招聘会现场两名不同应聘者的表现,告诉大家应聘时怎样的举止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随后,选手们分别用演讲、问答、对礼仪知识的讲解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他们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选手们自信、幽默的表演及稳重、大方的举止更是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在问答环节中,亲友团的积极配合不仅为所支持的选手赢得了分数而且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至此,本次比赛在掌声与欢呼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比赛,通过选手们精彩的展示与观众的积极配合,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商务礼仪的知识以及在商务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与交往中提供了不少经验。

全场比赛本着公证平等的原则,在众多同学的监督下顺利进行。复赛共50位选手,评委们从服装、言行举止、参赛内容、现场感染力、观众反应等角度对选手们进行了考察,整场比赛气氛十分热烈,历时3个小时,5组选手赛完后,主持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商务礼仪知识问答互动环节,观众们也是热情高涨,并且获得了不少礼仪方面的知识。最终决出了20名选手进入决赛。

(6)商务礼仪大赛决赛

11月24日18:40,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了“第二届商务礼仪文化节”决赛。特邀嘉宾有经济管理学院书记黄越老师,团总支书记曾灵秀老师,同时也邀请了上届获奖选手作为本次评委。

本次比赛分为选手亮相、商务情景模拟、我看商务礼仪、我的舞台我做主和礼仪知识问答五个环节。在选手亮相环节中,端庄典雅的礼仪姿态展示了参赛者对礼仪知识的娴熟。而各具特色的商务情景模拟不仅体现了选手们出色的演技,也为观众展现了礼仪在商务交往中的重要性。独具风格的才艺展示在紧扣“我的舞台我做主”这一主题的同时传递着我校学生所富有的青春气息。穿插于整场比赛中的礼仪知识问答更是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亲友团们积极的抢答在为自己所支持的选手赢得比分的同时也使礼仪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至此本次活动也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以生动而丰富的形式为广大同学普及了商务礼仪的知

识,提高了广大同学的礼仪素质,阐释了“借你我之手,传礼仪之美。校园文化,礼仪先行。”这一活动主题,为我校营造了良好的礼仪氛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上一篇:“以疑导学”动态数学课堂教学下一篇:十二五小继教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