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报告论文(精选4篇)
1.菊与刀读书报告论文 篇一
日本文化
——读《菊与刀》后感 提要:“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两者也恰恰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与矛盾性,温和而又好斗、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倨傲、善变而又顽固、驯服而又专断、忠贞而又反叛、勇敢而又怯懦„„每种极端矛盾的性格,都如经纬纵横交织在日本人的个性之中。
关键词:日本矛盾性耻感文化等级忍
作者介绍: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女人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了战时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有关日本的文艺学术作品,完成了报告,并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以直接的方式统治日本;美国需要保存并运用日本原有的政府机构。在战争结束后,她的预见和建议得到了证实和采纳。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师从于二战前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弗兰茨·博厄斯,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 of 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
该书主要是探讨日本这个国家的民族性,从各个方面深入挖掘其特性,追问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菊”的隐忍淡泊与“刀”的锋芒毕露统一在日本文化中,构成了日本文化的骨架,而其中更加细致深入的一切,还需我们慢慢了解。整本书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 研究课题日本,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第三章 各安本分 各尽其职,第四章 明治维新,第五章 历史与世界的债务人,第六章 万分之一的恩报,第七章 “难以承担的”回报,第八章 洗刷污名,第九章 人情世界,第十章 德之两难,第十一章 自我训练,第十二章 儿童的学习,第十三章 投降以来的日本人。
读完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的“耻感文化”:日本人将名誉看得比生命都重要,这种文化的极端表现,就是日本流行的自杀现象和战争输出。日本人以适当的自杀行为来洗刷污名从而赢得令名,这让我们再一次想起武士切腹。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其深层动因依然是名誉,日本人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重”。自杀的方式来维护他们的尊严,在日本说一个人没有耻辱感是对其人格极大的侮辱。这种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理解,内心的耻辱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的优秀甚至一个国家更加昌盛,可是在日本对待中国的侵略上,我没有看到他们的内疚、自责,取而代之的反而是狡辩、装腔,除了少许的日本老人愿意出面表示他们对中国万万人的忏悔,大多数的日本人仍旧坚持,当年的侵华战争是正义使然,是为了让中国摆脱贫穷的局面。日本当局也没有扭转他们国民的想法,反而改版教科书,肆意的宣扬他们当年所谓的正义。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中日两国关系一直得不到缓解的原因。为此,我对他们的“耻感文化”表示很不理解。
还有日本人的等级制度,孩子对父母命令的绝对遵从,妻子对丈夫的绝对听从,下级对上级的绝对屈服,此所谓“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无不显示着日本文化中的强烈的尊卑感。日本人对于等级制的信仰和信赖是根深蒂固的,尽管日本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统治权不在天皇手中的时代,然而天皇处于等级制的最顶端这一事实却从未改变过。如果不能“各安其所”,于他们而言便是莫大的灾难了。所有的日本人在一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背负上了“皇恩”与父母之恩;在生活中,一旦接受的别人的恩惠,便又要背负上“情义”二字;对于非直系血亲的亲戚们,也有着种种义务。而与中国文化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乌鸦反哺”不同,日本人“报恩”,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是人的内心:报恩不是出于心中的感激之情,而是必须执行的任务,与一个人的尊严与名誉相关。
最深刻的是日本人的“忍”他们对自己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日本武士的修行:忍耐饥饿,忍耐疼痛,忍耐疲倦,甚至有人在这样的修行中死去,然而却不曾放弃。信奉所谓的精神力量,日本的战术手册上也有这样的传统口号:“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二战期间,他们的空军“神风特攻队”,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攻击美国军舰。而普通民众也十分重视自我修养,培养能力,更进一步的,则是培
养坚忍与“圆通”。我们经常听说日本的种种耸人听闻的苦修方法:把自己吊在钩子上,一文钱不花支持一个星期,连续几天不睡觉„„然而在日本人眼中,这样的忍耐恰恰是“人生乐趣与享受”的前提,修养就是磨掉“身上的锈”,使人变成一把锋利的刀,从而更好的生活。而日本人的锐意进取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要求非常之多,而他们的荣誉感则为这一切提供了强制力:为了避免遭受世人疏远和毁谤,他们往往必须为自己的工作付出巨大牺牲以求做到完美而不至于遭人轻视,于是他们必须放弃能为自己带来甜头的个人乐趣,抑制自己的种种冲动。然而追求自由确实是人类的本性,无论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总是希望能够享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求民主自由与追求自我约束激烈碰撞,只好向着一条扭曲而艰辛的路途发展:渴望成功,奋发努力,却在得到成功之后仍然体会不到人生的乐趣。这也就是日本人均GDP总是高居世界前列而国民的幸福指数总是很低的原因。日本民族的忍者精神实在是令我佩服,我想,当今越来越物欲的社会最需要的还是所谓的精神力量,每个中国人还是应该向日本学习这种精神的,坚忍与勇气在人生面前显得是那么的重要,对我来说也是如此,在谨记那段屈辱历史的同时,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参考书目:《菊与刀》鲁思·本尼迪克特
《日本武士名誉观》王炜
《日本武士道》张万新
2.《菊与刀》读书感受 篇二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天皇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天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天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天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天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天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日本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3.菊与刀读书笔记 篇三
《菊与刀》并不是一本专门研究论述日本宗教、经济生活、政治或家庭的书,而是探讨日本有关生活方式的各种观点的著作。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将在研究部族社会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应用到分析近代日本这一大型文明社会,把找出隐藏在日本人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与育儿方式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的价值体系,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战时的日本:每个民族都有关于战争的信条。对于发动战争的理由,日本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将永远处于混乱状态;日本应该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世界所有国家都应该在国际等级结构中明确自身的位置,才能形成统一的世界。对于如何取得胜利,日本叫嚣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物质是必要的,但物质不可能千年不变,只有精神才能代表一切!强调“日本精神”,推行精神优于物质条件这一信条。除了等级制和精神力量外,日本认为万事都是他们主动要求的,决不是被动的。正如西乡隆盛遗言道:“有两种命运,一种是偶然碰上的,另一种是自己创造的。当面临艰难的时候,必须自己去创造命运。” 美国强调自己是被动的,因此是无辜的。对于天皇,天皇和国家政策可以分开,但是天皇和日本是分不开的,天皇地位至高无上,不受批判。对于死亡和战俘,日本这方面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他们的不投降主义,他们认为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胜利,荣誉就是战斗到死,丢脸莫过于当俘虏,但是有些人会当一名模范战俘,在生命中翻开新的一页,好像他们的信条就是:择定一条道路便努力奋斗,如果失败,会非常自然的选择另一条道路。
各安其位:日本人的口头禅就是“各安其位”,他们对于等级和秩序的信赖,与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的信仰如此对立。多少世纪以来,不平等个成为日本民族的组织原则,它使生活容易预计,也就广泛地被公众接受。尽管日本近些年西方化了,但还是个贵族社会,人们的每一次问候,每一次相遇,都必须表示出双方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遵守等级制度是一种艺术,要求平衡多种因素,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些因素可以相互抵消,有些则反而增强。虽然中国在六七世纪的时候,把孝道连同佛教、儒教以及中国的世俗文化传入日本,但是到了日本后规矩发生了很多改变。中国的宗族制度,在日本只有贵族武士拥有姓氏,才有族谱。
另外,日本人的传统是对封建领主尽忠,这个领主是当地的大名,与中国上任几年又调走的官员大不相同。在日本,孝道只有在家庭内部有效,家族与家族之间联系淡薄的接近西方。在日本,辈分和性别造成了实质上的特权,但是行使这一特权的人不会天然地专横独断,他的行动关系到对全家的荣誉,任性而为绝对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日本人反对在家庭中用武力威胁,家中年长者很少成为强有力的独裁者,但家中的等级制运转良好。漫长的德川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最值得重视的朝代,它在国内维持了一种武力威胁下的和平,有效地执行了类似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当时武士和农民是日本最重要的两个阶层,德川幕府把他们分别冻结起来,武士不能兼做农民、工匠和商人,成为寄生阶层的一部分,坚守“俭朴乃最高的美德”。多年以来幕府努力巩固各藩的等级结构,做了各种规定和规范。虽然这种等级制不公平,但是人们衡量彼此的勇气和完美不是看他敢不敢反对或修改这些规范,而是看他是否与规范保持一致,是否奋力捍卫这些规则的尊严。这是因为日本的各个阶层的利益都被考虑到,都享受着某种保障,减少了流血,给予了安全。
明治维新:1868年倒幕势力夺取胜利,既没推行岛国主义也没实行保守的自我孤立政策,而是采取了相反的方针。首先明治时代的精英们没打算废除登记制度,只是认为制度上有缺陷,需要调整。“王政复古”使天皇位居顶峰,废除了将军,简化了等级制。王政复古之后的政治家们又废除了藩,消除了忠于藩主和忠于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宗教领域明确规定了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各安其位”的义务,谨慎地规划国家在政治中职能范围和国家神道在宗教中的职能范围,至于其他领域,他们都交给人民,但认为与国家直接相关的事,他们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总之,日本人在构建世界秩序时,最影响其思维的就是传统的等级制。在政治、经济、宗教、军队、产业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十分周到的等级划分,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一旦逾越其职权范围,必将受惩罚。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美国人敢说自己不欠任何人的,日本的德高望重之人绝对不敢这样讲话,他们不会轻视过去。在日本,“义”的前提就是承认自己处于各人相互有恩的巨大网络之中,这个网络包括所有的祖先,也包括所有同时代的人。就像东方的“祖先崇拜”很多不是真正的崇拜,也不是完全针对祖先,只是一种仪式,表示人们承认自己得到过许多东西,他们不仅欠历史的,也欠眼前的,在与周围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也受惠良多。背负深恩很容易使人发怒,日本人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觉得自己身上有重大责任,所以会有那种极端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莫名其妙的易怒态度。日本人看待恩情如同金钱的借出和归还,主动去报恩是很高尚的德行,而主动去要别人报恩则成为最受诟病的事情。在日本,无论是施恩、受恩,还是最后报恩,都是有附加条件的,正如老话说过:“只有慷慨非凡之人,才能受人之
恩。”
道德和它的压力:日本把道德细化到行为准则,就构成了刚性的东西。“仁”被排斥在日本式道德之外,“仁义”被用于描述地痞流氓之间的感情。孝道是“义”,因为没有仁作为前提,结果包容礼让父母的恶行也成了孝道,在日本,恩、孝道,比个人幸福更加高一级,但日本的孝道仅限于生存者。忠诚,来自中国,但日本人走的更远。日本这种完全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的文化中,天皇作为忠诚的象征,其意义远远超过国旗。教师如果教育学生说人的最高职责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那么他就会受到指责,必须说是对天皇报恩。1945年8月15日,天皇的命令就是投降的命令,国家被打败并没有让法制崩溃,最高的法律仍然是“忠”。
名分与情义:作者讲了日本人的“情义”,第七章写的是对“社会的情义”,第八章写的是对“荣誉的情义”。“对社会的情义”大体指一种契约性关系,包含了对姻亲家属所应负的所有义务,而且书中提到:情义倘若逾期未还,还会像利息一样增长;“对荣誉的情义”要求日本人消除对自己的诽谤或侮辱,根据自己的身份过与之相关的生活,并包括对各种职业的义务。
道德困境与自我修养:作者介绍了日本人的情感、道德。日本民族经常处在进退两难的情感困境中,一方面日本人培养肉体享乐,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把享乐当作严肃的生活方式而纵情沉溺。这样,日本人就使生活变得很难处理。他们把肉体享乐当作艺术一样加以培养,在品尝个中趣味之后,又牺牲享乐,献身于义务。在对道德的态度上,日本人所划分的生活态度中不包括恶,他们认为人生是一场戏,在这场戏里,每个不同的道德或不同的行为特征,都有存在的理由,所以都是善良的。书中举了“四十七士”的例子,四十七士在报答了浅野侯的“情义”后,选择了自杀来尽“忠”,他们认为这是两全其美的结果,但在我们看来,他们尽“忠”的对象才是罪魁祸首,他们没有必要自杀。日本人的哲学认为,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善,内心冲动直接表现为行动时,会很自然地实践德行。于是,人们努力修行,以求“圆熟”,来消除“羞耻”。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不会有第六感的障碍,这才能彻底摆脱自我意识和矛盾冲突。
儿童学习:日本人的人生曲线是一根U形曲线,允许幼儿和老人有最大的任性和自由,而在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壮年时期受到了最大约束。日本人骄纵、嘲弄孩子,用重视整洁等传统习惯来训诫教育孩子,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随时给孩子吃糖果被认为是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日本的这种教育方式使日本人的人生观具有两方面性,一开始他们过着骄纵有特权的儿童时期,使他们始终保留着“不知耻”的欢乐童年记忆,他们无需为未来描绘天堂,他们过去就有过天堂,他们认为人本善,说众神慈悲以及做一个日本人无上光荣,这很容易使他们把自己的道德建立在一种极端观念上,认为人人身上都有“佛种”,死后都能成神。这种盲目自信会使他们陷入集体性的狂热。还有日本儿童教育的不连贯性造成他们性格的二元性,使他们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充满了矛盾性。
投降后的日本人:日本这样一个极易随着情况而变化道德标准的民族,在投降后发表社论道:“我们需要拿出勇气来正视战败这一冷酷的现实。但我们必须对日本文化的明天具有信心。”战后战败国的行政总是困难的,日本的粮食、住宅、国民在教育的问题必然十分尖锐,因此日本人今后无疑要经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日本人走向社会变革的第一大步是承认侵略战争的“错误”,是全体事业失败的根源。他们十分希望在和平国家中重新取得受尊重的地位。然而日本的行为动机是随机应变的,若情况允许,日本也将在和平的世界中谋求其地位;若不允许,他们还是可以把自己再变成一个大兵营。
4.菊与刀读书笔记 篇四
其次,这本书是二战时期美国为了研究日本战略而请一位学者写的书,这位学者并没有到过日本。所以这本书有时间上的限制,研究的是传统日本的社会状态,也有偏向性,并不是为了学术专门去研究日本。
最后,这本书里日本传统社会的整个制度、价值观、社会结构都让我很反感。这是一种彻底的阶级社会,从底层至高层都发自内心支持的阶级结构,就连活的不如狗的草民都认为自己这样生活是理所当然。从我看书时对这种认知的反感,我反而认识到自己接受的是怎样的价值观,对,没有人能够完全客观,我选择的,或者说被选择的,就是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国家价值观,从小就被这种观念洗脑,哪怕与现实并不会完全符合,但面对不属于这个价值观的体系会达到生理性反胃的水平。
不过这并不能掩盖这本书的优秀。最起码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前很不解的地方,说到底是思维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导致观念差异。这就像有的地方摇头代表同意,有的地方摇头代表不同意。而且并不是这么直观的表现,而是潜藏在思维的最深处,最终导致大相径庭。
在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日本受中国影响很深,很多地方与中国有共通之处,但是最终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却完全不同,可以说中国的东西日本拿去了,然后改造成了他自己的东西。看起来似乎一样,实质已经变了。
我相信现代日本并不完全是书中描述的状态,或许有相同之处,但社会是在发展的。看完这本书之后,有机会去书店,我都会去搜寻一下有没有研究现代日本的书,很遗憾的是,虽然写日本的书很多,毕竟是与中国有着无数孽缘的国家,但是像这本书一样认真研究,从深层分析的书几乎没有。于是我添了一个新的疑惑,这是为什么?
【菊与刀读书报告论文】推荐阅读:
读书报告要求07-12
课程读书报告09-03
02专题读书报告07-11
学习乐观——读书报告09-09
自控力读书报告09-14
《简爱》英文读书报告09-20
教育类读书报告10-29
红岩红日读书报告11-03
繁花的读书报告范文07-23
《贫穷的本质》读书报告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