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普通话的技巧

2024-11-08

学习普通话的技巧(精选12篇)

1.学习普通话的技巧 篇一

普通话测试中的说话环节的技巧

我自己考了两次普通话了,前天考了在说话环节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说话环节,很多人都说不用怎么准备,但我花了不少时间。

说话环节必须有所准备才能说得出来,想靠临场发挥是不实际的。

准备的过程是有一定技巧的,下面我把我自己总结的一些想法说一说。

我个人觉得,三十个话题,每个都必须写出来,但不是每个话题都要用新的内容,可以先归类,然后再写一个事例可以用很多次。

我把三十话题归类如下:

1.我的愿望2.我的学习生活3.我尊敬的人6.我喜欢的职业

8.我的朋友9我喜欢的文学艺术形式16.我的成长之路

26.我喜欢的知名人士27.我喜欢的书刊

(以上皆以朱自清和《匆匆》为主要内容)

5.童年的记忆11.我的业余生活 12.我喜欢的季节 15.我的假日生活 20我的家乡人29.我向往的地方

(以上皆以在家乡的小溪游泳为主要内容)

其他的就只能一个一个写。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1.我的愿望

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作家,为什么?朱自清的一篇文章《匆匆》帮助过我,然后说怎么帮我,我想也能像他一样写出能帮别人的文章。所以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作家。

3.我尊敬的人

我尊敬的人是朱自清,为什么?他的一篇文章帮过我,《匆匆》帮助过我,然后说怎么帮我,所以我尊敬他

6.我喜欢的职业

我喜欢的职业是作家,因为朱自清的一篇文章《匆匆》帮助过我,我想成为一名作家,我想也能像他一样写出能帮别人的文章,所以我喜欢的职业是作家。………………

2.学习普通话的技巧 篇二

说话题目主要测试的是考生的语音面貌,看他(或她)的整体语音素质怎么样,主要是看考生说话是否流畅,语音语调是否接近普通话的标准,语流音变处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方言语调,有没有话缀子,以及语法错误等。这是测试的内容,除这些以外,更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验。一些考生本来说话题目准备得很充分,可是一上场就心理紧张,难以应付,说话磕巴,甚至忘掉要说的内容,紧张得满头大汗;有些考生前面内容答得不错,可由于紧张干脆放弃了说话;还有些考生还未上场就已经怯场了,丢三落四,忘掉考试的程序,未报姓名就开始读题了,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都是由于考生在考前的过渡紧张造成的。通过与考生交谈,发现考生对于普通话测试中的前三个题目倒不害怕,最头疼的是说话,往往是注意了发音的正确性,就忘了说话的内容;注意了内容,就忘了发音的正确性。如何应对说话,解决说话时心理紧张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个方法供考生们参考。

(1)首先是要多读多练。常言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的书多了,积累的知识也多了,见识也广了,再加上平时在这方面的练习,这样动笔就有东西可写,开口有话可说。多练是指读的时候要大声朗读,要把字音读准,养成用普通话读文章的习惯,一免说话的时候顾前不顾后“注意了内容,忘了语音”。

(2)平常要养成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说话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不是等你用的时候再说,而是平时就要养成习惯,把它当做我们的日常用语来看待。平时说话时随时留意自己的发音是不是标准,哪里有错误和缺陷,及时改正过来。当然学习普通话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于促进学习和提高普通话水平非常重要。如果每个人都自觉地用普通话交流,并且互相指正,相互提高,这样说话水平就会很快提高。一般来说,大中专院校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氛围,小学和幼儿园也做得很好,主要剩下一些基层的初中和高中,由于过于重视升学率,对于普通话的要求不够严格。

(3)平时留意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如学习娱乐、游戏、电影、电视、广告、购物、与朋友交往、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亲的故事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这是学习习作的好机会和好习惯,时间长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不但会提高,而且会一箭双雕,考试时就会应付自如,而不是临场抱佛脚,挖空心思,结结巴巴。

(4)人常说有备无患。就是你在考试前做了大量准备的话,一般是会顺利通过考试的。如果平时不注意,或者准备的不充分,那么考试时就会心慌意乱,慌不择语。在考前不妨将说话的那五十个题目做一分析研究,归类,然后动笔写下来,写个提纲,在心里打下腹稿。如归类方面,可以把“我最尊敬的人”和“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最尊敬的老师”“我最难忘的人”等归为一类,说的时候只要转换一下题目就可以。根据提纲大声说得练习几次,也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不至于临阵手脚忙乱。大多数考生都会做到这一点,只是个别考生抱着侥幸心理蒙混过关,才会不做准备的。还有说话的内容应该有所选择,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例如有位考生语音面貌挺好的,但她在说到她的家庭时,说到她和她妈妈都讨厌爸爸,甚至说了些过激的话,让人听了很刺耳,结果分数还是受到了影响。

(5)考试时要注意说话的技巧。普通话测试中的说话,虽然也对说话内容有要求,比如不要出现语法错误,不要离题万里,不要结结巴巴等,但更注重的是语音面貌,对说话内容的切题是否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在不出现语法错误的前提下,你可以转换题目内容。如果你准备说的是“我喜欢的花卉”一题,而抽到的题目却是“我的老师”这个题目,你不妨由“我的老师”这个内容上转个弯:“我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他戴着个深度近视眼镜,每天起得很早,他的课上得很好。可我记得最深的是老师最喜欢养花,他养的花有……”。或者你抽到的题目是“说广告”,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这样转弯说“在说广告之前,我先说说我的朋友……”,这样做在说话中是允许的,而且自己熟悉的说起来更容易些。

(6)如何应对考试时心理过于紧张的问题,这是许多考生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基层工作的教师,虽然他们天天面对许多学生在讲课,但经过短期的普通话培训后,他们对自己没有多大把握,所以心里就非常紧张。考试时心里过于紧张的考生,在坐到考生座位后先不急于应付考试,而是冷静下来,先做几个深呼吸,闭上眼睛静坐几秒钟,然后再按考试程序去应考。心里素质差的考生平时就应该多练习在人多的地方说话,特别是站在讲台上说话,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说话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活动。

(7)应对心理紧张的问题与测试员也有关系。一个合格的测试员应该是一个有亲和力的人,他(或她)在面对考生时,面带微笑,以鼓励的神情对待考生,用简单平和的语言让考生平静下来,冷静地对待考试,发挥出考生应有的水平。如果测试员冷面相对,用命令的语气对待,那么考生更会紧张。所以考试时还有考生和测试员关系的协作问题。

3.普通话测试应试技巧 篇三

读单音节字词是普通话水平测试要过的第一关,单音节字词的测试,就是测评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任何一点粗疏都将影响其发音标准程度。

掌握一些必要的测试要领与技巧,对确保测试时发挥出正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读单音节字词时,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朗读既要饱满、清晰,又要完整、到位。声母要发准,是指发音要找准部位,方法正确,不能有错误或缺陷。

(二)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单韵母要单纯、饱满,发出来的音要吐字如珠,一个就是一个,不拖泥带水。复韵母和鼻韵母都要有动程,动程要充足、清楚,要有变化,而且变化、要自然、和谐,归音要到位,发出来的音要圆润。复韵母还要谨防韵头、韵尾丢失。

(三)声调要发全。读单音节字词时,声韵与声调的拼合要和谐自然,不能把声韵调割裂开来,顾此失彼。四个声调的调型、调值既要清晰、饱满,又要和谐、统一,充分体现阴、阳、上、去“四声”的抑扬顿挫之美。四个声调的音节要把握好音长,不同声调的音节其音长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上声音长最长,调值是14,有一个明显的降升过程,起伏较大;阳平次之,调值是35,呈上升之势;阴平又次之,调值是55,保持高而平;最短的是去声,调值是51,下降快,干脆利落。测试时,不能把四个声调的音节按相同的节奏来读,避免因超过实际音长导致的拖腔、或音长不足造成的调值不够的缺陷。

(四)认真看清、认准字。还有很多字的形体相近或相似,单独认读,稍不注意很容易读错。一是有的人因为朗读过快,或过于紧张,把很简单的字也读错了,如把“太”读作“大”、把“柔”读作“软”、把“呕”读作“吐”等。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字,或在词语中能念准,但是脱离一定语言环境,单独读却感到陌生,一下子难以念准的字,极易念错。如“氯”读成“lù”、“秽”读成“suì”等;再如“赅”、“骇”在词语“言简意赅”、“惊涛骇浪”中能正确读出,可单独出现,一下子难以把握,可能读错。

(五)多音字只需选读一音,如“处”念chǔ或chù都算对。不必费时间琢磨到底读哪一个音,分散精力,影响情绪。但若在常用字音和冷僻字音之间,一般说来,取常用的读音为宜,如“殷”有殷yīn(勤)、殷yān(红)两音,考试时一般读较常用的“yīn”。

(六)速度要快慢适中,读单音节字词,只要每个音节读完整,一个接—个地往下读,就不会超时。有的应试者因担心时间不够而读得过快,不能完整读完音节应有的长度,导致音节未读完整,出现“吃”字现象,造成失误,因此切忌抢读;还有一些应试者对时间估计不准,读得太慢,出现超时扣分的情况,因此,读字音也不能太慢,不能每个字都去揣摩或试读,速度太慢,说明基础太差,不熟练,准备不足;还有的应试人控制不住时间分配,出现前急后缓,或者前缓后急现象;再有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应试人像朗读诗歌一样读单音节字词,总是五言或七言一顿,这种固定节奏的读法一定要避免。为了有效防止出现这些不利情况,平时在学习普通话、进行单音节训练时,一定要重视对时间的合理分配,反复调整,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各个音节读得字正腔圆,舒展流畅而又从容不迫。此外,

4.普通话普通话应试技巧 篇四

1、避免因认错字而造成的低级错误。

2、声调调值读到位,尤其是三声,一定要有从降到升的曲折调。

3、声音要清晰响亮。

二、读多音节词语

1、同一题之1,避免低级错误。

2、必读轻声词语表中所列词语一定要读成轻声。

3、儿化音词语要读出儿化效果,与前一字要融成一个音节,这是错误与缺陷的差别。

4、注意词语的轻重格式,重音所在位置。

5、在词语中,各调值会有不同变化,不能一字一顿读成第一题的单字效果。

三、朗读短文

1、流畅自然,避免错,漏,增,回读等情况。

2、轻声词语和句末语气词要读为轻声。

3、理解句意,找准重音和词组划分位置。

4、感情适度,勿夸张勿死板。

四、命题说话

1、考前把所有30个题目过一遍,想好每个题目下用哪些素材。

2、熟悉的素材可在多个题目中共享,可减少紧张情绪。

3、思路要有连贯性,避免断片,扣流畅分。

4、忌背稿,背稿感觉和对话感觉不一样,此题人测,一旦听出为背稿,扣分严重。

五、其他问题

1、个人的语音难点要有针对性地找准方法,加以克服。

2、语调比语音更影响等级核定。

3、客观得分+主观评定=等级。比如一甲与一乙都是高水平,一乙客观失分很少,但说话时流露出了方言语调,或不流畅等情况,也会被定为乙等。所以,短时间内攻艰目标应放在前三题,尤其是前两题。

相关阅读:普通话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普通话测试只有短短的13分钟,但要考出理想的分数,台下的准备却是十分繁琐的。其实普通话的考试项目并不多,只有4大项:读单音节字词共10分;读多音节词语共20分;朗读短文共30分;命题说话40分。而要获得二级以上的成绩却并不容易。不过,考试却也有经验可循,大家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也能够出奇制胜。

多听录音。

目前,普通话的教材一般配有60篇短文的录音。考生可反复地听,对短文中的轻声变化,不妨标出来,多多地体味。由于普通话的测试都是口头测试,大家一定要掌握语速,从容地读出每个词的音节。如果在测试时,碰到多音字,可读任何一个规范的读音。在字词测试中,发现自己读错了,也可按规则,重新读一次。而短文中,读错了不需要回头纠正,只管一路自然地读下去,不要影响整体的发挥。

字正腔圆。

在练习朗读时,要养成咬字有力,发音清楚,吐字完整的良好习惯。有的考生,因为在朗读语流中,发音过程不完整,造成音素缺损或丢失,影响了语音的标准程度。因此,朗读时,最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让发音器官处于积极状态,使语流中的每一个字都能准确清晰,字正腔圆。

像在上面所说的那样,多听录音和说话时字正腔圆是普通话考试技巧中最重要的两点。希望大家能够在平常的准备中多多的积累,多多的练习。

5.普通话考试朗读技巧 篇五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总结规律,多听范例音频,加强记忆。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十分注意。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把握作品的基调。

朗读的技巧

1.呼吸

自如地控制呼吸。

2.发音

朗读者的嗓音应该柔和、动昕和富于表现力。

3.吐字

吐字的技巧不仅关系到音节的清晰度,而且关系到声音的圆润、饱满。练习绕口令是吐字的`基本训练方法之一。

4.停顿

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即可。有些句子较长,结构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清楚表达意思,中途也可以有短暂的停顿。

5.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加以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

6.语速

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节奏的快慢,可以营造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7.语调

6.普通话训练速成技巧 篇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刻苦学习的动力来源。无论哪一种技能,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与所掌握的各种技能一般都是成正比的。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愿望和兴趣想学好一门技能,那么他就会克服各种困难,带着强烈的兴趣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普通话的目标,培养强烈的想学好普通话的愿望和兴趣,教师要利用各种办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普通话,使学习普通话成为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愿望。

(一)认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1.普通话是教师口语的基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就必须学好普通话,参加国家普通话等级测试并且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2.作为一个中国人,普通话是标准的国民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常用语言之一。

3.作为一个社会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各地方言随着人群的流动,开始在大城市碰撞。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必须使用社会普遍使用的共同语DD普通话,彼此之间才能听懂,才能扫清交流的障碍。

4.当前,国民的普通话水平大幅度提高,普通话已经成为国民文化素养的标志。作为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就更应该学好普通话,树立普通话学习目标,理解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功,把学习压力转化成学习兴趣和动力,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克服各种困难而学好普通话。

(二)创设学习普通话的氛围

教师要把学习普通话、讲好普通话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创设推广普通话的板报,建立推普角,建立广播站,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提示学生和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无形和有形的环境熏陶中认识到普通话是一个人语言素质文化素质的彰显形式。

(三)开展各种活动、各种比赛,促进普通话的学习和提高

要把普通话的应用和学校的各种活动相结合。要组织朗诵、讲故事、儿歌比赛、演讲比赛、口头作文比赛、话剧、小品、班会、校会等各项活动,使活动成为训练普通话的形式,成为说普通话的重要阵地。

二、培养自信心理

(一)明确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不同地区的人,普通话的水平也不尽相同。有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与广播电视一样标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在第一节课做一个现场的录音,然后放给同学们听。把给学生录的材料对照普通话语料,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自己的语言也有不足,并不是那么标准。

(二)正确认识普通话

普通话与学生自身原有的方言是有很大区别的,来自方言区的学生,刚开始说普通话觉得不好意思,有的甚至认为说普通话就是拿腔拿调,不实在。尤其是放假回到家,亲戚朋友们都说家乡话,显得自己太做作,太装腔作势,所以羞说普通话。因此,必须鼓励学生正确认识普通话,勇敢地说普通话,用心地说普通话,不怕犯错误,不怕别人笑话,不怕别人误解。

(三)教育帮助同学

有的学生平翘舌不分,有的方音语调太重,一说话引起同学的哄笑,就更不好意思说普通话了。教师要教育学生理解和帮助每个普通话说得不好的同学,要知道每个人说话都有不规范的地方,这是在所难免的,学习普通话的过程,正是不断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最后达到标准的过程。普通话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

三、掌握正确发音

(一)掌握音节发音要领

发音理论是衡量普通话是否标准的一把标尺,是指导准确发音的基础,因此不能忽视。但是发音理论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感兴趣的学生不多,所以教师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最好把生动的讲解和实际的操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动中学、练中学。

1.声母主要注意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概括起来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发音部位(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气流强弱(送气或不送气),声带震动与否(清或浊),阻碍方式(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

汉语声母的发音最大的难点是平翘舌不分和“r”“y”不分,对此请在指导练习时,自助查找后面附上的《普通话平舌音常用字总表》和《普通话声母r常用字总表》。时间不会太长,这两个问题就解决了。

2.韵母要分两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方面,单韵母的舌位和唇形在发音过程中没有变化。有变化的只是各个单韵母,它们在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唇形圆展方面是不同的。

单韵母发音的最大难点是“o”和“e”不分,把“o”读成“e”(主要是辽宁人不分)。对此,强调拼合规律以克服之:“o”只和b、p、m、f相拼,而“e”正好相反,不和b、p、m、f相拼,除了“么”(me)。

另一方面,复韵母发音在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开口度大小等方面一直在变化。要注意:

动程要够DD复韵母是由多个音素构成的,发复韵母是从一个音到另一个或几个音的滑动过程;

归音到位DD复韵母是由多个音素构成的,所以不能丢掉任何一个音素,尤其是韵头i、u、ü和韵尾i、u(o)、n、ng,尤其鼻韵尾。

主次分明DD复韵母是由多个音素构成,但每个音素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中最重要最响亮的元音叫韵腹,必须读得响亮。

复韵母的发音最大难点除了上面那三点外,辽宁人还存在“ing”和“ieng”不分。对此应采取强化练习以加深印象。

调类和调值辽宁人最大的问题是调值不够(最高是4)和调类不准。调值不够可以通过多听标准广播来感悟提高,还可以借助音乐的音阶1、2、3、4、5来练习,也可以借助手势来练习。这样就可以克服辽宁人音高不够的缺点。调类不准请看附表《普通话调类差异字总表》。

(二)掌握词语发音要领

无论是双音节词,还是三音节以上的词,尤其是成语,都存在着变调问题。但是辽宁人词语的变调基本正确,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词语连读有时需要变调,变调主要是上声变调,还有“一”和“不”的变调。拼音读物标注原调,但是我们在读时必须变调。其他还有轻声和儿化以及“啊”的变调。变调是语流带来的产物。

除了“啊”的变调外,其他的变调辽宁人基本上都能变对,只要跟着感觉走。“啊”的变调,窍门是“啊”前面的音节的韵尾能否与“啊”相拼。能拼,拼成什么音节,就变成什么音,不能拼的就变成“呀”。

综上所述,普通话要想速成,第一要有强烈的愿望和兴趣作为动力;第二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第三要有便利的辅助工具,如平舌音总表、r声母总表、调类差异字总表、轻声词总表、易错字词总表等。

1.普通话训练技巧

2.普通话的变调训练

3.普通话测试技巧

4.普通话考试技巧经验

5.普通话测试朗读技巧

6.普通话测试的技巧

7.普通话测试备考技巧

8.普通话考试技巧

9.普通话考试说话技巧

7.学习普通话的技巧 篇七

一、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

在以往的普通话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的主要学习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点:

原来普通话基础较差, 缺乏学好普通话的信心。有些同学来自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地区或从小生活在农村, 没有说普通话的语言基础和较好的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面对挫折畏缩不前, 对普通话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完全失去了信心, 学习效果较差。

有语言交际恐惧心理。不论是课堂回答问题还是平时与老师同学交流怕闹笑话, 担心老师批评和同学讥笑, 有疑惑不敢求助, 导致难点音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这样肯定影响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水平短期内没有明显进步时的焦虑心理。普通话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非一朝一夕或短期内就可明显奏效。有的同学把目标定的过高, 急于求成, 短期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 产生焦虑心理、急躁情绪。

二、应对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心理困扰的对策

面对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 如何进行心理辅导?老师要营造一个学习、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采取必要的措施, 才能使普通话学习心理有困扰的学生消除障碍, 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达到学习的目的。

第一, 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清除自卑厌学情绪。理解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 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做到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是要消灭差异, 而是要接纳差异, 因材施教, 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不必恨铁不成钢, 也不可操之过急。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 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不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 静止的眼光是对学生发展的最大束缚, 会使那些“差生”永无翻身之日, 甚至会使他们终身失去上进心和自信心!尊重的目的是为了引导,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当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在学生身上起到效应时, 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就会大大提高, 进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厌学为乐学、勤学。采用夸奖、鼓励、欣赏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学生也会确实变得比较聪明, 当学生自己确信自己是聪明的, 有这个自信, 就会产生更好的效应。

第二,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 让他们重新评估自己。培养正确的自我概念对学习有困扰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帮助。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认为自己普通话说不好, 就是因为自己笨, 怀疑自己的能力, 所以形成越差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差的恶性循环, 学习非常困难。其实很多人普通话说不好并不是真正因为他们的能力差造成的, 是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的。对这些学生做好心理帮扶, 让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他们是能够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的。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 让他们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普通话学习中, 为学习有困扰的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指导学生制订学习普通话的个人目标与计划, 以及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看得到自己的进步,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改变他们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

第三, 丰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普通话教师, 要不断学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让学生享受普通话的美感。老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指导他们去学习, 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让学生领略到普通话的语言美感, 从而对普通话产生一种情感、心理认同, 从而对学习普通话产生兴趣, 自觉自愿地学习普通话, 产生真正的学习动力。

要加强对个别生的辅导。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教师在课下对学习有困扰学生的个别辅导收效很大, 如果只依靠学生个人, 不论是正确学习方法的寻找还是疑难问题的解决都往往费时费力, 收效不大, 同时学生还会因学习困难日渐增多自己又无法解决而形成厌学情绪。

此外, 有的学生学习缺乏毅力,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气馁和放弃学习。有的同学因为短期内达不到自己预想的学习效果就产生焦虑情绪。在这种情况下, 要多鼓励学生, 用语言激励他们去攻克困难, 使他们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使之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通过对学习上的挫折进行心理疏导来教会他们拥有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第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增进师生心灵的沟通。尊重每一个学生,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 更是一种教育行为。尊重热爱学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要对学习有困扰的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必须要建立一种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 要对每一名学生充满爱心, 寓爱于教学中。老师要放下架子, 多关心学生, 对他们做到真诚、尊重、接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让学生信任自己, 让学生有话跟你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辅导的基础, 而且这种关系有利于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向积极方向转化。

教师同学生交朋友, 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必须认真检点自己与学生相处中的言行。能否有效地化解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意识及技巧。平等待人, 在平等接触过程中了解他们, 并注意激发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动力, 提高他们学好普通话的愿望, 增强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 要遵循一些原则。积极关注:用教师的体态语言 (表情、眼神、身体姿势与动作) 和真诚的语气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你的事情我认为很重要”, “我很关注你”。关注是尊重学生的基本体现, 也是沟通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倾听与认同:倾听是掌握学生真实情况的关键, 教师要改变教导式甚至是训导式的说话口吻, 用心去倾听学生讲话, 并以积极的姿态和具有较高亲和度的应答来表现自己对学生内心体验的认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 教师要让学生在倾诉中将积蓄的苦恼宣泄出来, 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摆脱负面情绪, 从而以放松的心情投入学习, 同时也有助于积蓄战胜困难的勇气。

平等探讨:用平等的态度和学生沟通交流, 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并循循善诱, 与学生共同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多提建议, 少下结论;多做启发, 少做说教;多做沟通, 少加评论。

第五, 采用适当的评价,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中, 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进行“激励式评价”, 这样能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 在潜意识里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任何一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总存在着个性差异,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区别对待。对学习有困扰或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 教师更应该做好“期待式评价”。在教师真诚的期待中, 学生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成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 采用“接纳式评价”, 以防止学生形成自卑、自负或自欺等错误的自我观念。学生的情感表现往往不同, 教师应接纳学生的个性表现, 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 促使学生自我反思, 取人之长, 补已之短。教师对学生信任、亲切的情感流露, 不仅能缩短师生双方在心理上的距离, 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 而且会激起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 要提高学生普通话学习的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 并且灵活地把心理学知识贯穿于普通话教学环节之中, 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2]胡佑章.成人普通话学习的特点及其策略[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4) .

[3]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8.浅析唱歌与普通话学习的相通之处 篇八

一、气息的运用和控制

用气发声课是播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应用中,气息不仅是发声的动力,还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气息是“情动于内”与“声发于外”的中间过渡环节,是情与声之间的桥梁。只有在气随情动的状态下,声音才能随情而发,如抒发爱的情绪需要气徐声柔,抒发恨的情绪时需要气足声哽,悲哀需要气低声缓,喜悦需要气满声高,愤怒需要气粗声重等。声音要有弹性、有变化,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对象不同,朗读时的声色变化就不能相同,不能千篇一律、千稿一味、千人一腔。因此,教师和学生在练习时要注意声音的明暗、虚实、远近的变化以及音高、音长、音量的变化。这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因为汉语语势变化的基础是四声,所以练习普通话的一项基本功就是必须学会气息的控制和运用。

练习发声时应注意:“阴平”用气稳;“阳平”上升时气要拉住,口腔要立起,力度要加强,避免高音窄、挤;“上声”练习时气息下沉较为明显;“去声”下降时气要托住,口腔要有控制,避免衰弱,声音要拉长到位,不能收得快。练时要做到高音不挤、低音不散,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要刚柔结合、控制适度。在具体运用时,四声要变调,在歌唱中四声同样要变调。这些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教师来说是易如反掌的。歌唱时既要保持吸气的感觉,又要使气息始终处于流动的过程,使歌唱连贯自如,情动于内、声发于外。如果气息控制不住,声音就不结实,不圆润,特别是唱高音时,给人一种声嘶力竭的感觉,因此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是学习普通话和唱歌的最根本一环。

二、咬字与吐字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普通话朗读中要注意的事项。要想学好普通话,首先必须把声、韵、调练准,而声母是字音准确的基础,韵母是字音响亮的关键,调是声音抑扬的核心。练习时必须和气息结合起来,气息的控制要深、匀、通、活,连贯自如。普通话和唱歌在练习时都要求声、韵、调准确。在做发声练习时,要对气息、口腔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要咬字清楚,正确地表达词意,同时必须把四声的读法弄清楚。四声在作诗填词、朗诵及演唱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表现的重要手段。例如:“涛”字要求练习者将字头咬住弹过且部位准确、气息饱满,字腹要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声响、圆润饱满,字尾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如果不这样做,那么读出来的字音不规范、不标准,声音不圆润动听。只有字音规范了,才能使声音圆润集中,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语言发音是歌唱发音的基础,它使歌唱发音更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如果脱离了语言的发音基础,片面追求歌唱发音的技巧与声音的优美,那么就不能产生生动感人的效果。

三、有真情实感

情、声、气的运用要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气随情生、声随情变,切忌千篇一律。笔者以前唱歌时,一味地追求高音,每次参赛时总想唱一些难度较大的歌曲,从而忽略了情的作用。试想,如果演唱者本身都没有被歌曲感动,又怎能感动观众呢?再好的嗓音,缺少了真情实感,歌声也是苍白无力的。唱歌与普通话朗读一样,需要声情并茂,一方面要与观众的欣赏水平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歌曲的思想内涵。声音只是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服务于思想感情。只有情、声、气巧妙结合,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唱歌艺术是通过声音和語言来表达内容的,它的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应随着声音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语言的腔调、情调和对作品的表情达意。

四、良好的语言环境

要讲好普通话,保持水平不下降,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这样才能天天有进步。笔者当初学普通话时,考虑到正如新疆人人能歌善舞是环境熏陶的结果一样,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在北京学习普通话会有更好的环境、氛围。所以,笔者毅然来到北京广播学院接受正规的培训。一年的实践证明,笔者的普通话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有恒心

不论是唱歌、学普通话,还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就是胜利。许多学生来自农村,在学校的时候讲普通话,但是回到家之后又开始讲家乡话,这样,他们的普通话水平进步会很慢。所以,学习普通话一定要有坚持的恒心。

9.普通话考试说话题技巧 篇九

普通话水平测试最后一题为说话,分值为40分,占了总分的40%。虽然考试都是从30个话题中随机抽取两个,但很多考生却毫无头绪。普通话水平测试最后一题为说话,分值为40分,占了总分的40%。虽然考试都是从30个话题中随机抽取两个,但很多考生却毫无头绪。

1、贴近生活

选择一些自己熟悉和贴近生活的话题去准备(2选1,肯定是有一个是贴近生活的`)。

那些自己不熟悉的,就尽量不去考虑和准备。

贝考酱分析了一下,我们熟悉的大概是20个左右!

2、回忆叙述

准备这些话题时,不用刻意去背稿子,只需要将每个话题构思一遍。

考试时,用回忆的方法,像讲故事那样,说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这样才不会忘词!

3、少用书面语

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使用的句式大体也是相同的。

但是,从句式使用的经常性来看,事和书面语仍然存在着差别,其特点是:①口语句式比较松散,短句多;②较少使用或干脆不用关联词语;③经常使用非主谓句;④较多地使用追加和插说的方法,句间关联不紧密;⑤停顿和语气词多。

大家在说话题考试的时候,尽量少用书面语,多用口语,使表达更加生动流畅。

4、别说空话

10.普通话测试题技巧 篇十

一、普通话测试题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报名在网上进行,报完名后在规定的日期去指定的考点进行测试,记着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进考场,朗读的过程中要注音自己的音量不能过低。

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四个方面构成,一、读单音节字。二、读词双音节字。三、短文朗读。四、围绕命题自由说话。

单音节字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限时3分30秒,要注意读字清晰,不要少读或者多读,把握好时间。

双音节字就是读词语,限时2分30秒,要注意儿化音的朗读,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能过慢,看清之后再读

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读的时候把握好语速,不要太快,也不能太僵硬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注意要读的.流畅一些,读错的话不要重复读,接着往下读。

围绕命题自由说话,是根据一个题目自己自由发挥三分钟,要围绕主题说,中间不能停顿过长时间,注意开头和末尾一定要点题。在考场不要紧张,放松考试,很简单就能过。

二、普通话测试题技巧

普通话第一题是单音节词

我们需要翻看普通话教程,之后借助字典 确定好每个字的读音

第二题是多音节词语

这一部分需要注意儿化音,连读的变音

第三题是朗读短文

一般这种文章都朗朗上口,读起来并不吃力,在文中可能看见//这就说明读到这里就可以了

最后一部分是命题说话

11.学习普通话的技巧 篇十一

关键词:日汉对比 辅音声母 发音方法

一、汉语普通话与日语的辅音声母对比

汉语普通话中有21个辅音声母,以普通话辅音声母为参照标准,日语的辅音声母有17个,由“五十音图”表示发音。在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时,利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来寻找出学生所要学习的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基本上就是语言学习的难点与重点。站在日语辅音的角度来观察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将汉语辅音声母分为四类。第一类,与日语辅音声母发音相同的音:m和n,与日语ま行—m和な行—n中的辅音发音相同。第二类,与日语辅音变音相似的音:f、l、j、q、x和c,日语中的は行う段的ふ(fu)—f、ら行(r)读音l—l、浊音さ行的じ(ji)—j、た行い段ち(qi)—q、さ行い段し(xi)—x、た行う段つ(ci)—c,变音后发音与汉语辅音声母发音近似。第三类,拉丁字母写法与日语中拉丁字母写法相同,发音方法不同的音:b、p、z、s、d、t、g、k和h,日语中有浊音は行b—b、半浊音は行p—p、浊音さ行z—z、さ行s—s、浊音た行d—d、た行t—t、浊音か行g—g、カ行k—k、は行h—h,其拉丁字母写法在汉语普通话声母中能够找到,但是汉语普通话中的这些声母却是清音,不是浊音。第四类,汉语独有、而日语中没有的辅音:zh、ch、sh和r。早在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就提出了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习惯这一假设。但是有别于第一语言的是:当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差异很大时,大多数的学习者会借鉴第一语言的学习规则,导致学习者较容易掌握两种语言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却不易掌握差别大的地方。鉴于上述现状,笔者将在本文中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中的辅音声母进行对比,分析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对学生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情况的分析和普拉克特(C.Practor)的“难度等级模式”理论产生问题预设:日本学生学习第一类辅音声母较容易,学习第二类辅音字母稍有难度,重点落在第三类和第四类辅音字母。因为普拉克特(C.Practor)的“难度等级模式”理论认为,如果学习的目的语在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中没有相似的地方可以参照,那么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严重的阻碍,学习难度会达到第四级。

二、语音调查

笔者找到五个被调查对象,想通过他们的汉语辅音发音,来验证我们在上一节中对日语学生学习汉语辅音的难点的预测。这五个调查对象的背景基本一致,他们到中国的时间不长,都是刚刚开始学习汉语。

这个调查首先是将汉语辅音声母表列出来,让被调查者读出来,其次,进行分组读音,依次按照七类发音部位读音:(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h;按五类阻碍方式读音:(1)塞音b、p、d、t、g、k,(2)擦音f、h、x、sh、r、s,(3)塞擦音j、q、zh、ch、z、c,(4)鼻音m、n,(5)边音l;按声带震动读音:浊音m、n、l、r和清音(除浊音之外都是清音);按气流强弱读音:送气音p、t、k、q、ch、c和不送气音b、d、g、j、zh、z;最后,抽取单独的辅音声母进行读音。

通过上述调查,笔者发现,五个被试者在发汉语不送气音时常常发成浊辅音。这是因为日语辅音突出的对立关系是清浊对立,而汉语中辅音音位主要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关系,例如b和p、d和t、g和k、z和c、zh和ch、j和q。虽然日语辅音也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但是它们在日语中属于自由变体,任意替换也不会改变意思。因此,日本学生总是将汉语的不送气音和浊辅音的发音混淆。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声母个别人发音不到位,有一定的难度。第四类声母是普遍难点,因为日语中完全没有舌尖后音zh、ch、sh、r,所以日语母语者对平卷舌都不敏感。笔者将对这三类读音困难提出正音建议。

三、纠正建议及方法

母语为日语的学生在学习普通话中的辅音声母时,只需要把母语中相应的声母的发音习惯迁移到汉语的学习中即可,所以第一类辅音声母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进行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教学时,要着重留意声带和气流。首先,在教学b和p、d和t、g和k、z和c、zh和ch、j和q这六对音时,可采用吹纸片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发音的区别。其次,让学生感受发音时脖子的振动差异,让他们明白这六对清辅音发音时声带都是不振动的。不能把它们发成日语中拉丁字母写法相同的浊音。

第二类发音是在第一类中进行变音后得到的6个发音,所以与普通话中辅音声母的读音稍微有一点偏差,读音不够标准,这一部分的读音只需要懂得普通话中辅音声母的发音原理即可。注意舌位和唇部动作、开口度,再多加练习就可以发出标准的读音。

第四类发音是难度等级最大的一种发音,在教学这一类辅音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舌位是辨别舌音的关键,发z、c、s这三个音时,舌头碰触下齿背,或保持在上下齿背之间,呈平舌状态,而发zh、ch、sh、r的时候,舌头上卷至上颚。学生练习卷舌音的方法主要有牙签法[1]和咬指法[2]。牙签法是将一根牙签横放在下牙从中间数第三或第四颗牙上,迫使舌头抬起,从而找到卷舌音的发音部位;咬指法是指将食指伸入口中,用食指顶住舌尖背面,然后用牙轻咬第一关节处,目的也是迫使舌头抬起。

对日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汉语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了解汉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更要让他们看到图解,根据动态图解显示的状态对照练习这4个辅音声母的发音。上述两者相结合,才能让日本学生真正明白发音原理,进而发出正确的读音。

其次,从已知过渡到未知,进行对比学习。以z和zh为例,先让学习者发z的音之后做z发音前的状态,慢慢将舌尖向上抬起抵触到硬腭部分并发音,这样就可以发出zh的语音。同理也适用于ch和sh的发音。

r的发音在日语语音系统中没有,ラ行 ラ(ra)リ(ri)ル(ru)レ(re)ロ(ro)虽然标音是r,日语中的闪音r跟汉语的边音l和舌尖后浊擦音r相似[3],但是这三个音的发音方法与发音部位都有区别。发汉语l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舌的两边留有比较宽的空隙,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是边音;而发汉语的r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留有窄缝,呼气并振动声带,让气流从窄缝间摩擦而出,属于浊擦音。区分这两者的关键是,发浊擦音r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但不接触;而发边音l时,舌尖不单要碰到上齿龈,而且要紧张用力顶住上齿龈。日语中的r舌位比汉语辅音r低,舌尖指向上齿龈,是闪音。

日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发汉语的r音时常常会自然套用日语中的语音对其发音,把汉语辅音r误发为日语闪音r或者l,从而产生负迁移现象,即使在纠正过后也存在l和r的发音含混不清的情况。纠正日本学生汉语辅音r的发音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带音法,先发日语闪音r,差异在于声带是否振动,要发出汉语辅音r的音,只需让学生振动声带,由清变浊即可。

第二个方法是,让学习者观察发汉语普通话标准读音时的外部嘴型,进行模仿,再观察口腔内部的舌位动态切面图,二者配合发r的语音。还要观察l的发音状态,对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两者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自觉地克服语言的负迁移现象。

要想说一口流利地道的普通话,交流上无障碍,一定要在语音上进行刻苦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对于辅音声母的发音不仅要反复练习,还要多听关于辅音声母的视频以及录音,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与中国学生多交流,学好辅音声母的发音直接关系到口语发音标准与否。留学生要注意与中国的各色人等交流,在交流中观察辅音声母的发音,以求达到最标准、最完美的发音目标,从而避免一个人因发音而产生误导的现象。

此文对以日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学习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困难点进行分析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给他们在难点学习上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及更好的发音方法,我们相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对日汉语教学效率。可以使日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普通话口语的第一步走得更加稳当,为以后的普通话语音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汉语普通话的信心,更有助于他们今后在中国更好地与人交流。

注释:

[1]刘燕:《从汉日音位对比探讨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发音问题》,中国教师,2015年,第S1期。

[2]李存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中日辅音对比》,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第4期。

[3]申冬月,伏学凤:《汉日辅音系统对比及汉语语音教学》,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S2期。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R·lado.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3]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实施纲要[S].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4]申冬月,伏学凤.汉日辅音系统对比及汉语语音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S2).

[5]白根肇.基于日本学习者的汉语语音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2.学习普通话“四步走” 篇十二

关键词:普通话,标准,声母,韵母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 正发挥着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流通、技术的交流, 都极大地促进和加强了人们的交流与交往。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 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 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不断增多, 规范、标准的普通话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工具。这些因素, 都要求每一个中国人在交流中尽可能的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正因为这样, 国家积极倡导使用普通话, 大力推动普通话的普及, 在社会各行业都提倡使用普通话, 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和公务员系列中都把会说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作为一项基本要求。

如何才能学好普通话, 学习普通话又有什么方法可以遵循吗?我在这里以西北方言为例, 总结出学习普通话的四个步骤, 姑且称作学习普通话的“四步走”, 供学习普通话的人参考。

一、记得清

就是准确记住普通话每个字的声、韵、调。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其中有的差别还十分显著。比如西北方言中声母n、l不分, 韵母中前鼻韵尾n和后鼻韵尾ng不分。学习普通话就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的方言与普通话在声、韵、调方面有哪些不同, 并牢牢地记住它。

西北方言基本是声母n、l不分。这表现在首先是读不准音, 其次是分不清楚字。而普通话中n是鼻音, l是边音, n、l之间的区别十分明显。这样就必须下功夫去记住普通话中哪些字的声母是鼻音n, 哪些字的声母是边音l。西北方言对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的区分也不清楚, 而普通话中前后鼻音的区别却是非常明确的。学习普通话, 唯一的办法就是记住哪些字是带尾音n的前鼻音韵母, 哪些字是带尾音ng的后鼻音韵母。用什么方法记忆呢?可以先归类, 后记忆。即搞清楚某一类声母或韵母中都有哪些字, 然后再记忆。在记忆n和l做声母的字时可以采用记单边的方法。因为汉字中用n做声母的字远远少于用l做声母的字, 只有内、奴、纳、女、拿、农、乃、南、难等。记住了n声母字, 剩下的当然就是l声母字了。

记忆前后鼻音作韵母的字时, 重点记住西北方言中容易混淆的三组韵母:en和eng, in和ing, un和ong。因为每一组中都有许多同音字, 可以先归类, 再记偏旁, 即用偏旁类推的方法帮助记忆。就拿前鼻音韵母in和后鼻音韵母ing来说吧, “林”字是前鼻韵母, “令”字是后鼻韵母。以“林”做声旁的字一般都是前鼻音韵母, 如“淋”、“霖”、“琳”等;以“令”做声旁的字一般都是后鼻音韵母, 如“零”、“领”、“铃”、“龄”、“泠”等。采用这种先归类, 再记偏旁的方法, 既有前后鼻音互相对照的作用, 又可以收到以少胜多, 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得明

就是不仅熟悉普通话每个字的声、韵、调, 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而且熟练掌握了那些对方言区的人们来说难度较大, 非常容易混淆的声、韵母发音要领。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的最大困难在于那些方言区分不清楚或干脆不区分的声、韵母。如西北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就是如何分辨声母n、l和前后鼻音韵母。所以西北方言区的人解决好了这些问题, 就等于攻下了一个堡垒, 抢占了普通话学习中的一个制高点, 今后学习普通话就容易多了。

如何才能分清楚方言中容易混淆的声、韵母呢?就是要弄清这些声、韵母的发音部位, 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要领。例如, 声母n和l都是舌尖音, 发音时都是舌尖抵住上齿龈。但发n时舌尖阻塞气流从口腔流出, 软腭下垂, 开放鼻腔通道, 使气流从鼻腔流出。而发l时舌尖并不把口腔的气流通路完全堵死, 软腭上升, 堵塞鼻腔通道, 使气流从舌两边流出。

鼻韵母是用鼻音n和ng收尾的韵母。要正确区分并读准前后鼻音, 就要学会区别并读准鼻音尾n和ng。n是舌尖鼻音, 它做韵尾和做声母时略有不同。n做韵尾时, 属于“舌尖阻”, 在气流阻碍排除之前发音;ng则是舌根鼻音, 发音时舌根抬起抵住软腭, 属于“舌根阻”。

简单地说, 区别鼻音n和边音l这两个声母的关键是:发n音时气流只从鼻腔流出;而发l音时, 鼻腔堵塞, 气流只从舌头两边流出。区别前后鼻音的关键是:发前鼻音时, 收音的时候舌尖一定要去接触上齿龈;发后鼻音时, 口腔后部用力, 使舌根与软腭形成阻碍, 鼻腔产生共鸣。

三、听得真

就是在听别人说话时能正确辨别出方言中容易混淆的声、韵母之间的区别。如声母n与l, 鼻韵母en与eng, in与ing, un与ong等。“真”就是“真切”、“准确”的意思。学习普通话, “听”很重要。长期使用方言的人, 如果分不清这些极易混淆的声、韵母, 不仅他自己说不准, 就是听别人说话时耳朵也常常听不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因此,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 在日常生活中, 应该经常留心听别人是怎么说的, 进行听力训练。

古语说:“操千曲而后知音”。听是说的基础, 听与说相辅相成。会听, 能听出别人说话中的不同或缺陷, 说明你已具备了较高的普通话水平。不会听, 听别人说话觉得没有什么差别, 说明你对方言中容易混淆的声、韵母还没有熟练掌握。所以, 我们平时在看电影电视, 收听广播时都要注意用耳朵去听。

在听别人说话时, 不仅要学会听, 还要学会“看”。就是要注意观察那些普通话水平较高的人在说话时的口型变化。由于发音部位特别是发音方法的不同, 说话人的口型有着明显的变化。西北方言区的人要特别注意观察像鼻音n与边音l做声母, 鼻音n与ng做韵尾的字在发音时的口型变化。观察口型, 也有助于练耳。

四、说得准

学习任何语言, 都离不开实践, 离不开听和说。学习普通话,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听和说。普通话好不好, 张嘴就知道。但是, 要说一口流利而又规范、标准的普通话, 也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尤其对长期生活在方言区的人来讲, 企图一夜之间就学好普通话, 更是不现实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习普通话, 练很重要。方言区的人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声母和韵母方面的问题, 还有音调方面的许多问题。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 要多记, 多听, 多说, 多查字典, 时时处处做有心人, 做到脑勤, 手勤, 耳勤, 眼勤, 口勤, 边学边说, 边说边学, 不断纠正错误, 逐渐提高。对于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异明显, 又区分不清楚的声、韵母, 就更需要长期的反复练习。例如, 声母n与l, 前鼻韵尾n, 西北方言对n、l区别不清, 带韵尾n的前鼻韵母被读成了鼻化音。这是因为方言中已经形成了发音习惯, 用普通话读、说这些字时舌头往往不听使唤, 特别是在说连贯的句子时更是如此, 就像平常右手习惯了拿笔使筷子, 突然要改用左手一样。对这类声、韵母的字, 就必须经过长期训练, 使我们的舌齿等发音器官形成新的习惯。

上一篇:房间的说明文500字下一篇:司法考试刑法高频考点:非法经营罪每日一练(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