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2024-10-13

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共15篇)

1.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摘  要:文章以龙岩市农业学校局域网为实例研究对象,介绍了IP地址的管理及IP地址的绑定技术,

关键词:IP地址;MAC地址;ARP协议;端口;绑定

1 IP地址相关知识介绍

IP地址也可以称为互联网地址或Internet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地址来标识自己,IP地址必须唯一。IP地址的表示 : 4个以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就是一个IP地址。每部分的十进制的整数实际上由8个二进制数组成。 IP的结构和分类:在IP地址的这四部分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网络号Network(用来标识不同的网络),一部分是主机号(标识用于特定网络区域内的某台主机)。IP地址的网络部分是由IANA(Internet地址分配机构)统一分配的,而主机位IP地址是由得到网络地址的机构或组织自行分配。我们把IP地址分成A、B、C、D、E类:A类地址,第一组表示网络,后面三组表示主机。B类地址,第一,二组表示网络,后面两组表示主机。C类地址,第一,二,三组表示网络,最后一组表示主机。为了确定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如何划分,使用到了掩码。也就是说在一个IP地址中,通过掩码来决定哪部分表示网络,哪部分表示主机。大家规定,用“1”代表网络部分,用“0”代表主机部分。也就是说,计算机通过IP地址和掩码才能知道自己是在哪个网络中。IP地址的获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方式,一种是动态方式。

2 IP地址及其管理

IP地址管理是成功的逻辑设计的基础。任何一台在局域网中“活动”的工作站,它都是通过IP地址这个“身份”与其他工作站进行沟通交流的,只要我们能安全妥善地管理好局域网中的所有IP地址,就能确保局域网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之中。学校从组建校园网以来一直采用用户静态IP地址分配。所有网络用户入网前需要事先从网络中心申请获取静态IP地址。网络中心收到申请后在用户接入的二层交换机上完成一次用户IP-MAC-接入交换机端口的绑定,使用这种方法来确认最终用户,消除IP地址盗用等情况。学校统一规划分配IP地址给每个终端机器,并建立IP地址分配登记表,统计每个终端机器网卡的MAC地址,建立IP地址与MAC地址对照表。在交换机上采用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技术解决广播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学校划分VLAN的方式是基于接口来划分VLAN。交换机通过接口和客户端相接,只要通过配置命令将交换机的接口分给不同的VLAN,就相当于把这些客户端划分到了不同的广播域,

将接口划分到VLAN的方式如下:以华为3100 EI系列交换机为例,登录进入交换机,输入管理口令进入系统视图,敲入命令:

[H3C]VLAN 1

[H3C-VLAN1]quit

[H3C]VLAN 2  to  4    //创建VLAN

[H3C]VLAN 2

[H3C-VLAN2]port Ethernet1/0/9 to Ethernet1/0/16   //添加9到16口到VLAN2

执行上述命令,可在3100 EI交换机创建4个VLAN,并将相应的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

3 IP地址的绑定技术

3.1基于交换机的IP地址、MAC地址、端口的绑定

①MAC地址及MAC地址的作用。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MAC地址在计算机里都是以二进制表示的, MAC地址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0-11-D8-29-09-78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0-11-D8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29-09-78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只要你不去更改自己的MAC地址,那么你的MAC地址在世界是惟一的。 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最终都表现为将数据包从某种形式的链路上的初始节点出发,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最终传送到目的节点。数据包在这些节点之间的移动都是由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上来完成的。数据包在传送过程中会不断询问相邻节点的MAC地址。

②交换机、端口、IP地址 三者的绑定。为了防止IP地址被盗用,就通过简单的交换机端口绑定(端口的MAC表使用静态表项),可以在每个交换机端口只连接一台主机的情况下防止修改MAC地址的盗用。第一种方法:如果是可网管交换机还可以提供:交换机、端口、IP地址三者的绑定,一般绑定MAC地址都是在交换机和路由器上配置的。以华为3100 EI系列交换机为例,登录进入交换机,输入管理口令进入系统视图,敲入命令:

[h3c]am user-bind mac-addr mac ip-addr ip interface 端口号

2.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系统安装

学校的网络管理一般分教师办公室计算机管理和学生机房管理两部分。教师办公室的计算机, 是由仪器站统一招标采购的, 所以采用Ghost备份的方法安装系统。具体实现过程是先将一台计算机的系统安装好, 包括驱动和一些常用的软件, 然后利用Ghost备份C盘的信息, 把备份文件放到F盘并设置为隐藏。接下来把其他计算机上的硬盘拆下来装到装好系统的计算机上, 设置为从盘, 再利用Ghost把主盘的信息备份到从盘即可。如果计算机出现问题无法解决时还可通过Ghost系统还原, 只需要两分多钟就可以搞定, 比直接安装系统便捷得多。

●病毒查杀

学校里的计算机特别是教室里的公共计算机往往感染的病毒特别多, 学校采用的是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 可全面处理各种DOS病毒、Windows3.x病毒、Windows 9x病毒、宏病毒、网络病毒和黑客程序, 能进行远程化管理, 我们只需通过一台安装有管理控制台的计算机, 就可以对全网所有瑞星杀毒软件客户端进行统一管理或个性化设置。在管理控制台能部署完备的病毒跟踪系统, 通过不定期的升级及时发现各种流行和新生病毒并提供解决方案, 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维护负担。

●网络连接控制

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 上班时间是不允许上网的。于是, 我们对每台计算机进行IP指定并在主机上安装“网络执法官”软件。管理员可指定每台主机在每天中允许与网络连接的时段或不允许与网络连接的时段 (可指定两个时段, 如允许每天8∶30~12∶00和13∶30~17∶00与网络连接) , 并可指定每一用户是否被允许在每个周六、周日与网络连接。对违反规定的用户, 软件判其为非法用户, 自动记录并采用管理员事先指定的方式进行管理。管理方式同样可为IP冲突、与关键主机隔离、与其他所有主机隔离等。

●流量限制

我们在使用上述方法之初发现有时网速极慢, 在排除了交换机导致的运行不稳定因素之后, 通过网络监测发现某几台计算机进出的流量特别大, 对这几台计算机检查后发现, 计算机在用BT、电驴等P2P软件下载。对于个人用户来说P2P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 但无限制的P2P下载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目前对于学校网络来说, 带宽出口从几百KB到几M大小不等, 一般来说, 如果不对局域网中使用P2P下载的客户机进行带宽限制, 一台主机就可能会占用几百K甚至上M的带宽。让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如果网络中同时有几台或者几十台主机在使用BT, 那么很显然网络就会拥挤不堪了。于是上网查找限制流量的软件, 大家挑选几种试用之后, 最终选择了“P2P终结者”, 这套软件不仅可以用来专门控制局域网中的P2P下载流量, 还可以控制迅雷多点HTTP下载和普通HTTP下载, 可以有效地保证网络带宽的正常应用。软件操作非常简单, 只需要选择好物理网卡, 然后点击“启动P2P控制服务”就可以使用P2P下载控制功能, 同时还能实时查看主机带宽。

3.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网络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机遇和挑战;措施

一、网络给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学生管理工作空间扩大

网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开展日常管理、思想宣传和学习教育,并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实现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全覆盖。网络帮助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有针对性地通过网上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

(二)学生管理工作手段拓展

网络可以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并把信息的多种形式有机地整合,全方位、多视角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信息,体验更为深刻、全面,达到最佳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网络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交互平台如电子邮箱、校园论坛,理顺学生管理的渠道,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程度,方便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真正实现师生平等交流,获取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保障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提升

网络快速、精确、便捷,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强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利用校园网、电子邮件等,可以将会议通知、学校文件、招聘信息等及时公布出去,把各类材料快速收集起来,缩短了时空距离,实现上传下达、资源共享。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把学生管理原先的手工操作变成网络操作,学生个体操作和管理人员审核相结合,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二、网络给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价值观念偏离

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处于各种新的直接辐射下,如果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不够强的话,就会在各种信息面前失去方向,造成价值观念的偏离,出现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

(二)法制道德观念缺乏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色情、暴力、迷信等内容的网络垃圾畅通无阻。对于自制力较弱的职校生来说,极易受不良信息干扰和侵蚀,不自觉地放松自我的道德约束,任由自由意识的泛滥,削弱道德责任感,模糊道德素质,甚至走上歧途。

(三)心理健康失衡

一些缺乏自控力、意志不坚定的职校生极易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无法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娱乐之间的关系。有些职校生沉迷于网络形成的虚拟世界里,引发逃学厌学情绪,无法摆脱上网的念头,心理、性情发生异常改变,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焦虑忧郁、动辄发怒。

三、网络时代下创新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举措

(一)开展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职业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大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开展网络讨论、法律知识专家讲座等,增强学生法制观念;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借助辩论赛、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增强自律意识,学会克制自己、抵制诱惑;要加强网络素质教育,开设一些网络素质教育课程或讲座,教会学生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调整状态,走入正常、规律的生活。

(二)健全学校校园网络建设

职业学校必须要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加大网络设备的投入,丰富校园主页,构建丰富多彩的网络学习平台,建立各种文化交流空间,全面提职业学校园网舆论引导的能力,加强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建立党建专栏、网上党校,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采取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如漫画、视频、德育游戏软件,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电子邮件、论坛等网络工具的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施个性化的思想教育;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因势利导地给予学生教育和帮助。

(三)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职业学校需要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一是提职业学校园网络质量,安装病毒防火墙,定期对电脑进行病毒防护,保护学生不被垃圾信息干扰,尽可能丰富校园网的内容和功能,吸引学生尽可能在学校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上网。二是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常设机构,形成校、系体制多层管理体制。三是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进一步净化信息生态环境。四是加强网络监督与控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切实按规章制度来约束和处理。

(四)组织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来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一是通过聊天室、BBS等进行网络教育、交流活动,设置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如网络征文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网络歌手大赛、网络摄影大赛,引导职校生回到正常的网络文化生活中来,展现自我,并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毛犇,王超.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解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46)

[2]刘丹.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J]. 中外企业家. 2016(29)

4.学校网络管理制度 篇四

校园网是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为全体师生提供一种先进、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为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特制订本条例,希望广大师生共同遵守。

1、学校成立网络管理领导小组和网络维护小组。领导小组由网络管理员和学校行政组成,负责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

2、学校鼓励全体师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原则上利用校园网及资源编制的程序、数据库、课件、文档资料等软件的知识产权属学校所有,未经学校有关部门同意,不应随意对外发布、传播。

3、任何人在使用校园网络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学校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妨碍社会治安和淫秽色情的信息。

4、任何人在使用网络时违反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报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禁止各用户上不良网站。通过聊天、邮件而传播网络病毒的,维护小组要及时提醒,要求该用户改正,如果是故意行为,将报学校网络管理领导小组进行严肃处理。

6、网络的主干通信设备、主干网络线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及其它公共设备由维护小组负责管理维护。

7、各处室、办公室和个人所使用之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原则由各科室负责管理,如有故障报维护小组进行维护。

8、维护小组对各用户计算机等入网设备软硬件实行规范管理,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安装不健康内容、危害网络安全和一些游戏软件应要求用户及时清除,并做好记录,并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9、网络管理员根据要求为各处室、办公室统一分配IP地址,其他人不得随意更改,如有需要报维护小组进行修改。

10、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信息由网络信息员采编、上传,网络审核员审核。

11、学校的Internet服务主要用于与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用户应自觉控制查阅娱乐性的内容和调阅下载大量占用网络通信流量的影视和音乐等多媒体信息。

12、学校网络设备为共有财产,任何人不得私自将任何学校网络设备带出学校,确有需要的,须经学校网络管理领导小组批准。

13、为了确保教育网网络传输的信息符合有关规定,确保教育网的公共财产不被滥用,信息中心在必要时可采取技术手段,对用户使用的信息流量和网络资源进行配额管理,对用户的电子邮件和Internet查询的信息进行过滤。

14、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果断地处置网上突发事件。

5.学校网络中心管理制度 篇五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指定学校网络中心安全管理负责人。

二、网络中心机房是校园网的网络中枢,也是校园网的管理中心,为确保校园网的正常运转,切实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由学校网络管理员专人负责,严格管理网络机房钥匙,未经允许,非网络管理人员不得私自进入网络中心机房。

三、网络中心机房内设备、设施应建立完善的清单档案,设备的使用及设置和软件的安装应由网络管理人员负责,并建立有关文字档案资料。

四、网络中心服务器应配置不间断电源(UPS),以确保服务器安全运行,网络管理人员应定时做好中心服务器的上机日志和存档工作,任何人不得删除运行记录的文档,否则追究责任。

五、注意病毒防护,严禁在网络中心机房内玩计算机游戏、下载与工作无关的文档或资料,严禁在服务器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确保网络中心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六、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一旦发现中心服务器有被侵入及恶意攻击的记录,应及时采取措施遏止并向主管领导报告;若发现网上有色情及政治敏感内容,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七、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强磁物品及与工作无关物品进入网络中心机房,建立中心机房值班制度,注意保持中心机房的环境卫生。

八、做好网络中心机房防火、防毒、防潮、防雷击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心机房内温度要保持在路25摄氏度左右,并定期做好安全检查,排除隐患,避免发生事故。

九、网络中心机房内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各类设备、设施实行规范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发生重大故障和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并作好事故分析,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十、网络中心机房提供ftp数据服务器,定期收集、备份教师的各类文档、图片、课件等相关资源。

十一、网络中心机房服务器的数据应定期异地备份,每周一次,确保数据安全。

十二、网络管理员每天离开学校前必须检查门窗户是否关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东海县石梁河中心小学

6.学校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学校校园网是为教学及学校管理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了保护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用户的使用权益,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如下管理条例。

1、学校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法人担任,负责校园内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学校网络用户进行有关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教育并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

2、所有上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校园网及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

3、校园网由学校网络管理员统一管理及维护。连入校园网的各部门、处室、教室和个人使用者必须严格使用由管理员分配的IP地址,网络管理员对入网计算机和使用者进行及时、准确登记备案,负责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任何人不得更改IP及网络设置,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这些信息。

4、校园网中对外发布信息的Web服务器中的内容必须经领导审核,由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再由信息员发布。新闻公布、公文发布权限要经过校领导的批准。

6、统一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各部门、教研组、办公室要切实做好防病毒措施,随时注意杀毒软件是否开启,及时在线升级杀毒软件,及时向电教部门报告陌生、可疑邮件和计算机非正常运行等情况。

7、切实保护校园网的设备和线路,未经允许不准擅自改动计算机的连接线,不准打开计算机主机的机箱,不准擅自移动计算机、线路设备及附属设备,不准擅自把计算机设备外借。

8、在校园网上的计算机网络用户禁止删除或卸载统一安装的杀毒软件和其它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的相关设置,不使用盗版软件,不允许玩电子游戏。

9、需在校内交流和存档的数据,按规定地址存放,不得存放在硬盘的C盘区,私人文件不得保存在工作电脑中,由此造成的文件丢失损坏等后果自负。

7.网络环境对学校行政管理的影响 篇七

1. 网络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的定义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行政管理, 主要是指学校在管理内部事务和处理外部事务时, 普遍利用网络化系统进行办公, 通过在学校管理层办公地方安装相关的网络设备, 根据学校行政管理的特点进行实际应用网络。通过网络化系统, 学校在进行师生之间的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更加便利, 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并且提高了学校教职工的工作质量。

2. 网络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中国学校行政管理进行网络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1) 管理层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应有所提高。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普遍是利用传统的办公方式进行办公, 他们的实际管理经验丰富, 但是在网络技术运用方面有所欠缺。当今社会是网络十分发达的社会,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掌握好网络科技对于行政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 只有熟悉了网络技术, 才能在日常的事务处理中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应该加强对行政人员网络知识及技术的普及和培训, 使之能更加出色地完成行政工作。 (2) 学校之间存在很大的网络化普及差距。由于每个学校在网络化普及的过程中投入的资源不同, 导致其各自的网络化水平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的学校愿意尝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工作, 而有些地方的学校不愿意尝试利用高新技术来管理学校, 这样就导致了学校网络化的差距。

3. 网络环境对学校行政管理的正面影响

3.1 优化了学校行政管理的结构

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进行网络化能够优化学校的行政管理结构。传统的学校行政管理进行管理范围大且管理结构等级严密的工作, 这样不仅仅影响了行政人员的工作质量, 同时也使工作效率降低;而利用网络化系统之后, 可以优化管理部门, 去掉不必要的管理部门, 节省资源, 同时能够优化行政管理幅度, 使之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2 节省学校的工作成本

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进行网络化能够节省学校的工作成本, 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办公资源。利用网络化系统, 能够节省不必要的纸张浪费, 能够节省学校工作人员到各个部门进行工作通知的时间, 只需在电脑上下达通知任务即可, 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3.3 提高工作效率

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进行网络化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众所周知, 网络环境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支持网络视频、电话、主持远程会议等等, 这样就能够节省大家的时间, 并提高工作效率。

4. 网络环境对学校行政管理的负面影响

4.1 对信息网络进行维护需要的成本较大

在学校行政管理中进行网络化办公, 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对网络化系统进行信息网络维护将需要学校进行很大的成本投入。学校行政管理中存有的师生的档案十分重要, 这样就要进行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的维护。学校要保证定时、定期对学校的网络系统进行维护, 这样才能防止学校网络系统中存有的学生和老师的个人信息丢失或被改动。若是学校在网络维护方面投入的少, 会导致学校师生的个人信息遭到流失, 会对学校以及师生个人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引入非常有效、先进的设备进行学校网络维护, 防止发生严重的网络事故。进行网络维护, 需要投入过多的经费, 这样也会对学校其他方面的投入产生影响。

4.2 管理过于机器化, 忽视了人的情感

在学校行政管理进行网络化办公可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依靠网络设备, 工作方面容易机械化, 对于要管理的人或者被管理的人来说, 进行交流沟通的只是冷冰冰的机械, 人与人之间缺少面对面的沟通, 这样就会导致学校行政管理进行办公时过于机械化的现象, 并且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虽然大家的办公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提高了, 但是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也少了, 这样有时候很容易导致信息传达不明确, 影响工作的完成, 有时候会不利于工作管理。

4.3 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

在学校行政管理中进行网络化办公会使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众所周知, 进行网络化确实能够提高办公效率, 但是也导致了工作人员之间越来越疏远。例如, 老师在进行任务分配的时候, 往往只需要通过QQ等聊天软件进行任务布置, 而且还会在最后加一句“请在什么时间之前交给我或完成任务”等结束语。这句话虽然没有不妥之处, 但是, 由于, 其他老师经常看到这样的话语, 多少会感觉到缺乏人情味, 感觉不自在;另外, 现在的大部分文件都可以通过校园管理网络来传递, 直接面呈的机会明显减少, 久而久之, 会造成老师之间的情感逐渐下降, 协调起来就越发困难, 这对学校大效率会有负面的影响。

总结

学校行政管理进行网络化办公确实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在学校行政管理网络化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需要学校不断地改进办公模式, 使网络化不仅走入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使其对管理人员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小, 使其能够更加便利地为人所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逐渐充斥着整个社会, 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 还是在企业公司当中, 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学校的行政管理中也慢慢地开始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学校办公。利用网络这个便利的虚拟模式, 虽然提高了学校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效率,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网络环境下学校行政管理的定义, 来分析当今网络时代学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及网络对学校行政管理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学校行政管理,网络,现状,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雁平.论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与特征[J].档案管理, 2011

[2]许晨, 薛晓娟, 米宏伟.提高媒体领导力稳步推进行政管理[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11

8.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一、网络带来的挑战

1.对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技术令学校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载体、内容等都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努力学习网络教育技术,探讨网络信息化数字教育模式,学会驾驭网络,从而开展信息化德育工作。而德育教师单单掌握网络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辨别和利用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例如,现在网络上不少的信息都是英文的,如果德育教师没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就不能很好地获取、判断优秀的教育信息和资源,这会让网络信息化下的德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同时,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减少教师和学生直接交流的机会,削弱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作用,这也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对传统德育方法、方式产生冲击

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依靠说理教育、榜样示范、修养指导、情感熏陶、价值澄清的方法,通过课堂讲解、交流讨论、演练等面对面直观的方式,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判断水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传统的德育模式具有反馈快、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好的特点。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让德育工作逐渐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丰富了教育内容,扩宽了教育渠道,但这也让德育工作更加虚拟化、抽象化,施教者和受教者缺乏直接的沟通和交流,这对传统德育模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和挑战,也使得传统德育模式的优势慢慢削弱和丧失。

3.对意识形态产生冲击

(1)对德育教师意识形态的冲击。首先,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因为教育者拥有比教育对象更高的学识和技能,拥有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使得其处在一种绝对的优势地位,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尊重和崇敬。这种教育的绝对优势和权威性使得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和达到目的。然而,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教育对象能够从网络上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和信息,这使得教育者在传统德育模式中的优势慢慢削弱和消失,权威地位受到巨大挑战。其次,传统的德育模式是“教会—接受”的模式,教育者在知识结构和道德价值观上的绝对权威地位,迫使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接受教育。现在受教育者可从网络上接收到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的影响,并会对传统“教会—接受”的德育模式产生怀疑。此时传统的德育观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德育工作的发展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德育工作更应注重的是德育工作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的辨别,从而达到最终的融合,这正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引导—辨别—融合”的新型德育模式,这种模式能更好地推动德育工作的长久、持续发展。

(2)对德育对象意识形态的冲击。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年龄、思想、心理、思维具有特殊性,这使得他们既是网络信息化的受益者又是受害者。中职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心智上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辨识能力比较有限,且价值观、人生观处在塑造的关键阶段,容易受网络上不良文化的侵蚀,如不加以科学的引导,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娱乐性和虚幻性,容易让受教育者沉迷于其中,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活动,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学校德育工作应对网络挑战的对策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虽然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变化,但教师的核心地位并未被动摇,其仍然是德育工作中的中流砥柱。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网络信息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当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到在网络化时代是否能保持并促进德育工作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还要有良好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水平,更应该具有较高的英文阅读水平和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只有这样,德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才能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的任务,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

2.转变观念,创新传统德育模式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进行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接受”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一味全盘固守传统的德育观也不太合理和科学。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德育工作服务,关键在于转变德育观念,不断革新教育方法和丰富德育内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让德育工作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也正因为平台的无限性,更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转变观念,进行改革创新,研究、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就显得尤其重要。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让德育工作有新的活力和突破,变得更加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教育效果也更加显著。这是我们改革创新的动力及目标所在。

3.加强网络监管和引导,加快网络文化建设步伐

当教育遭遇网络的挑战,不能简单地“堵”,而更应注重“疏”与“导”。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信息资源的传播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些敌对势力趁机向我国进行渗透和侵蚀。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加大德育领域的思想保卫战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安装网络信息过滤软件,对不良、腐朽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清除。还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和心理医生,对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必要的指引和辅导,让学生真正成为网络资源的受益者。

文明、健康、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是我们有效抵制网络不良文化的利器。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作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加强网络法制和德治教育,弘扬文明利用网络资源的风气,加强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宣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另外,还要构建一个和谐、顺畅的交流共享平台,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辩论,实现共同进步。

4.丰富学校课余活动,引导学生健康生活

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感兴趣的活动去体现自身价值,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学校应该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通过举办各种既有意义又充满欢乐的活动,将德育寓于娱乐之中,让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返回到现实生活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提高他们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更加科学、客观地看待网络,提高自身辨识能力,避免电子毒品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毒害。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革。在网络不断冲击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时,我们坚信,只要有效利用好网络,德育教育就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

9.学校网络管理人员职责 篇九

1、熟悉机房内各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基本的维护方法。

2、机房内各种设备统一集中管理,并归类造册,能及时地提供教学使用。

3、机房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因违章作业所造成的事故损失,当事人及主管领导应承担责任,情节严重的,报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4、机房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机房的安全、防火制度,严禁烟火。不准在机房内吸烟。未经领导批准,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

5、外来人员或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时,必须经负责人批准,一般人员无故不得在机房逗留。

6、机房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下班时,值班人员要对所有计算机的电源进行细致的检查,该关的要切断电源,并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7、节假日,要有专人检查网络运行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处理,解决不了的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8、机房内所有设备、仪器、仪表等物品要妥善保管,向外移(带)设备及物品,需有主管领导的批示,方可拿出机房;中心人员要爱护机器设备,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坏,如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以得到妥善处理。

9、自觉保持机房卫生,不准将食品带入机房。值日人员应及时清扫机房卫生。

10、保护机房肃静,严禁在机房内游艺或进行非业务活动。

11、学校内任何人不得把服务器当做一般微机来使用,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任何游戏软件。

12、对校园网站发布的信息进行认真检查,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内容

10.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广播、电视”了,网络媒体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以网络为代表新媒体下一步将走向何方、最终的发展形态是什么样、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冲击、对传统媒体和普通受众意味着什么等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紧密关注网络舆情动向、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切实保障网络舆情安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舆论或行为是政府和新闻媒体及学校必须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相应的,不断关注网络舆情走向就是新闻工作者在还原事件,客观报道事件并最终深化新闻的重要环节。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一)网络舆情的学科属性

网络舆情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一门包含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和信息学的边缘学科。在网络舆情的研究中,政治学主要研究网络舆情与民主的发展以及与公共政策的联系,还有网络民意与选举的关系和直接民主的可行性;社会学主要研究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背景、社会分层、过程、变迁、趋势和原因,网络舆情对人格的影响,公共情绪的控制,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法律制定和法院裁决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舆情预测社会运动等;传播学主要研究网络舆论导向的策略和传播途径。由于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应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对网络舆情予以分析,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从而进行控制和引导。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

目前针对网络舆情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第二种说法,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综合上述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如何定义,网络舆情总是离不开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等关键词,且贯穿于整个研究活动的始终;而网络舆情是可测可控的,其四大可测要素包括认知、态度、情感、行为倾向等。

(三)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国内从事公开网络舆情研究和监测的各类机构很多,已初步实现各领域覆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1.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

2.新华网的舆情在线。新华网是国内最早从事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服务的机构之一,其主要职能是为中央相关部门专供舆情报告。

3.天涯舆情。天涯社区舆情频道是国内舆情监测行业的重要新兴力量。

4.各类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舆情研究机构。这类科研机构主要包括暨南—红麦舆情研究实验室、天津市社科院舆情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等。

5.服务机构。多为商业技术服务公司,包括北京拓尔思(TRS)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方正智思软件、广州市邦富软件有限公司等。

6.个别学者。

二、科技与网络舆情分析

对于各种网络舆论,政府和新闻媒体应能做出及时反馈,防微杜渐,甚至防患于未然。其前提是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舆情予以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引导。但互联网信息量大,无法依靠人工的方法对网上海量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特性决定,必须要建立一种以“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为目的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此类系统的技术核心主要是:

1.舆情分析引擎。这是舆情分析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包含倾向性分析、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统计报告、趋势分析、报警系统、突发事件分析等内容。

2.数据清洗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如格式转换、数据清洗、数据统计。

3.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现有的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是通过网络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从网上自动获取页面信息,并且随着链接不断向整个网络扩展。

需要指出的是:舆情分析系统的核心技术在于舆情分析引擎,涉及的最主要的技术包括文本分类、聚类、观点倾向性识别、主题检测与跟踪、自动摘要等计算机文本信息内容识别技术。

三、网络舆情发展趋势

互联网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社会舆论的主要源头,网民在突发事件中的反应速度明显提速。舆情表达载体多样化,网络与手机结合日益明显,微博成为最具“杀伤力”的媒介。与过去BBS、博客占据中国网络舆论主阵地不同,微博和微信在2010 年以来的活跃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网络舆论载体,成为热点事件曝光和发酵的新宠。与西方微博多谈论网友日常起居不同,中国微博强烈关注时事。网友通过“跟从”链接而成的微博群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时政新闻平台和论坛。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公民报道者”,可在微博上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趋势一,微博对于社会救助、弱势群体维权等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有网友总结道,如果一则信息在微博上被跟从者过万的知名博友转帖,则有可能在10 分钟之内形成全国性的舆论热点,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趋势二,观点意识分歧加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的“两个舆论场”尖锐对峙。以互动为特色的网络社区,属于网民自主发声、信息反向传播的Web2.0 形态。Web2.0 与Web1.0 之间经常形成一种隔阂和反差。在Web2.0 意见平台上,网民议政心直口快,地方政府的管理措施经常被质疑和否定。

趋势三,网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深度追究真相的欲望增强,网络舆论与现实空间不断融合,舆论越来越强地作用于现实。随着网络的发达,相当多的网民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在网上结成各种虚拟的社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为背后巨大利益的唆使,网络炒作、网络营销和网络公关也蔚然成风。

趋势四,“ 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在社会舆情中的地位迅猛崛起,“意见领袖”作用更加突出。“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的核心就是“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由最初的“隐姓埋名”,到现在越来越多地站到前台,愿意公布自己的姓名,愿意加V(实名认证),愿意让社会公众认识自己,直接与有关领导和部门交流与对话,成为该利益群体的代言人,呈现“显性化”的趋势。

四、当前学校网络舆情工作任务及存在问题

新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时代,在校学生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动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信息真伪的甄别和对事件发展的完整了解。学生群体许多时候不能准确把握各种信息本质,不能冷静客观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极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因此,明确学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具体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成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学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任务

学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搜集整理、汇总分析、及时上报和即时处理。在舆情发展和演变的不同阶段,学校实际舆情工作的具体任务各有侧重。

2、当前我县学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大多数学校网络舆情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作方法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尚未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部门缺乏必要的舆情预警意识和预警措施,不能科学研判舆情态势,没有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置预案等。

五、建立健全学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的措施

为解决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舆情工作部门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制、舆情预警机制、队伍保障机制和干预引导机制。1.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科学民主的工作领导机制

学校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且动态复杂、情况多变的工作,需要一套从上到下分层管理、各司其责的工作领导机制,这直接影响着学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效果。2.建立健全反应迅速、全面可靠的舆情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在舆情事件实际形成之前对舆情的搜集汇总、预测以及提供预先处理方案的重要机制。若想要对网络舆情的预警要达到良好效果,必须构建成熟合理的预警体系,并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科学分级,为舆情干预和引导工作提供依据。

3.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密切配合的队伍保障机制

目前,我县学校的网络舆情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科学领导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和安全可靠的预警机制,是做好舆情工作的前提,各学校应该组建好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专职工作队伍需要在相关的职能部门设立有专门的工作岗位,在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作用,组建学生舆情工作团队,充分发挥其熟悉学生交流习惯、了解学生群体动向的优势,及时收集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信息,积极发表引导正确言论的传播。4.建立健全方式多样、应对灵活的干预引导机制

建立系统的、全方位的、完善的的高校舆情干预引导机制对消解学校以及社会的网络舆情危机,维护学校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来看,网络舆情形成之前和形成初期的干预效果最佳,可以从源头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和导向;但要注意不恰当的网上干预往往适得其反,甚至诱发网络舆情的危机出现。因此,网络舆情形成后,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导向更有利于网络舆情危机的消解。

综上所述:学校网络舆情是学生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问题评价和主要反映,集中表现的学生当时的情绪和思想活动,是在校学生的个人意见以及群体要求的综合反映,对学生以及社会公众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倾向性。当前我县学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开展、加强以及改进,以及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有利于维护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网络舆情引导必须坚持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力求在学校网络舆情工作方面得到进一步创新。

盘山县职教中心李忠南

11.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一

摘要:针对当前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相对落后的现状,本文以“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基于网络的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学校教育装备工作平台》的设计方案,以期为今后相关软件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育装备管理;办公自动化;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4-0067-03

引言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逐步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率不断增加,而地方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却没有随着教育现代化和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面对每天产生的大量教育教学装备管理信息,教育装备管理部门通常只使用上世纪70年代遗留下来的报表、账册、使用统计等传统管理方法,在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工作范围、管理职责方面不断扩大的趋势下,这些手段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教育装备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适应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成为我们面前的新命题。

为了解决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的办公自动化问题,本文描述了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管理教育装备工作的自动化管理网络平台(《学校教育装备工作平台》)的设计方案。事实证明,该平台作为学校与教育局、装备部门联系的桥梁,显著地提高了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效率,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决策教育装备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一、《学校教育装备工作平台》的功能设计

1.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流程

为了使最终设计出的系统功能更合理、更科学,首先必须了解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流程以及内容。当前,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按工作流程的顺序可依次归纳为发布计划、项目申报、项目审批、组标、招标、验收、结算备案这七个阶段(图1),各阶段的主要任务说明如下:

* 发布计划: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发布教育装备计划,要求学校在指定期限内上报各自对教育装备的需求。

* 项目申报:在教育装备计划规定的日期范围内,学校向教育装备管理部门提交自己的教育装备申请,包括内容、数量、预算金额等。

* 项目审批:申报日期截止后,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对各校的申请逐条审批,并在审批工作完成后统一将相关的审批意见发送至学校。具体的审批意见种类有同意、暂缓、不实施三类。

* 组标:对于通过审批的申请,存在统一招标和自行采购两种情况。前者在正式招标前,首先需要对申请记录按一定方式进行归类,将其组成不同的标项。如有必要,还将对其中的一些大标项进行分解,将其分成多个小标段分别进行招标。

* 招标:按标项(段)进行招标,在招标结束后,及时发布中标信息(中标单位、中标价)。如果发生流标情况,还需要对相应标项(段)重新组织招标。

* 验收:由学校和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共同对中标单位提供的教育装备进行验收,并登记决算价。

* 结算备案:将相关教育装备的全部信息存档,以备查询统计所用。

结合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上述阶段描述,整个平台在功能上可以分为以下模块:

* 进度管理模块:用于控制记录的不同状态。在平台中,可以将某条申请记录的状态用数值来表示:-2不实施、-1暂缓、0申请、1初审、2终审、3组标、4结标、5验收。

* 查询统计模块:用于返回满足指定条件的记录及其统计信息。

* 系统设置模块:对平台运行所需要的全部系统数据(如允许申报的内容、申报计划起止时期等)进行维护。

2.进度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

进度管理模块是整个平台的控制中枢,也是平台中唯一能够对数据库中的用户记录表执行写操作的模块,决定着每条记录的状态信息,而记录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到查询和统计操作的结果。

根据上一节所描述的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可以把进度管理模块进一步细分成以下子模块:

* 物品申报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学校用户录入教育装备的申报信息。每一条教育装备申报记录都与某个教育装备申报计划相对应,每个申报计划都存在有效时段,只有在特定的时段内才能够录入教育装备申报记录(图2)。

* 审核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申报的教育装备进行审批。审批的结果有同意、暂缓、不实施三类,每一类都有具体的审核意见。需要说明的是,对学校用户申请的审批意见并不立即可见,而是等到某个申报计划中的全部申请都审批完成后,才统一地向学校用户公布这些审批信息。此外,一旦某条申请记录通过了审核,无论审核的结果如何,学校用户都不能删除或修改该记录(图3)。

* 组标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进一步细分成“组标”、“分标段”两个子模块。组标模块用于将通过审核的指定申请记录集组成一个标项,而分标段则是进一步把标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标段,每个标段分别对应唯一的中标公司(图4)。

* 验收存档管理模块:确认申请记录的相关工作流已结束,并录入最终决算价。

3.查询统计模块的设计

查询统计模块扮演的是数据提取与数据分析的角色,该模块执行数据库读操作,向用户反馈不同查询结果的记录集,并提供该记录集的相关数据统计信息,其功能有:

* 按任意组合条件返回特定的记录集:根据将字段值的自由组合转变成不同查询条件来返回特定的记录集,并按用户指定的方式进行排序后分页显示。

* 提供关于查询结果的统计信息:向用户显示满足特定条件记录集的统计信息,包括预算经费合计、审批经费合计、不实施经费合计、暂缓经费合计等。

4.系统设置模块的设计

系统设置模块用于维护平台运行所必需的环境信息,包括定义、维护用户可申报的教育装备种类、公司库,以及对申报计划的相关内容(如申报周期等)进行管理:

* 申报计划管理模块(图5左):该模块用于对所有的教育装备申报计划进行管理,包括新建计划、修改计划的申报时限等操作。学校提交的任何申报记录都隶属于唯一的申报计划。此外,申报计划管理模块还用于决定是否向学校公开审批意见。

* 教育装备种类管理模块(图5右):用于对学校可申报的教育装备种类进行管理。由于这些教育装备的种类繁多,所以在具体管理时,需要引入分组管理机制——将拥有相同属性的设备编成一组,从而方便学校用户在申报查询时选择。

* 公司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应标公司、中标公司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将向学校用户开放,以便日后对教育装备的售后服务进行及时跟踪。

二、结束语

应该看到,在当今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办公自动化手段应用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是必然的趋势。目前,依据本文所述而设计的《上城区学校教育装备工作平台》(下简称平台)已于2008年开发完成,并于2009年正式应用于杭州市上城区的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从该平台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确实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首先,使现代教育装备工作的管理更规范。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各个流程,都能从平台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使之能够根据教育装备实施的阶段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而教育局则可以利用平台来了解各校装备的投入情况,从而在决策上使教育装备的发展更均衡。

其次,有效地避免了学校教育教学装备配备的浪费和资源闲置。通过平台,学校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现有装备及使用现状、了解目前的区教育局装备标准,从而在申报装备计划时避免重复申报、超标申报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次,加强了基层学校对教育装备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基层学校抓好教育装备利用率,管理是关键,相同的设备管理好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管理不好则缩短了使用寿命,无形之中可以为国家节省教育装备的投入。通过平台提供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日常管理是否到位,从而促进教育装备投入的效益最大化。

最后,便于学校进行资产管理。平台中所涉及的数据,如产品名称、数量、金额等信息可以直接为学校的资产管理所用,因而可极大地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资产统计错误的产生。

12.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二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网络课程,设计

1 概述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是在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利用计算机化的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来组织教学, 实施教学和进行交流, 从而完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 使教学跨越了时空限制, 允许师生尽心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 实现了个体化自足学习。其特点如图1所示。

《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对高校组织特性及高校成员在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深入探索, 把高校担负的三大社会职能具体化于高校组织行为之中, 为高校管理改革提供心理依据。应该说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其面向对象及包括教育管理专业的在校生, 也包括高校管理干部, 行政人员以及所有对学校管理知识有需要的教育界和非教育界人士。正是基于此, 进行该课程的网络开发和设计就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2 网络课程的设计

《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指导性都较强的课程, 根据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特点, 结合该课程的具体情况, 本门课程网络设计如下:

2.1 设计目标

《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网络课程设计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应达到以下目标:建立以本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网络课程, 以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要使该网络课程系统能在互联网上稳定运行, 安全可靠, 下载快;具有统一的页面风格, 控制界面符合常规习惯, 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加规范化;并具有良好的导航性、交互性, 更生动直观, 易于学员接受;对于课程中的重要部分, 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完成与本网络课程学习直接有关的答疑系统、课程学习讨论系统和作业提交系统的设计。使高等学校管理学的知识通过远程教学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2.2 总体格局设计

网络课程的总体设计时网络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软件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所有原则, 都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网络课程是按Web网页结构进行设计的, 平台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结构。其中如下几个模块:

(1) 教学信息模块。该模块主要介绍本课程的教学信息, 包括教学大纲, 教学进度, 教学实施方案或细则, 学习方法指导等。

(2) 教学内容模块。这是该课程的核心模块。该模块根据本课程知识点的逻辑体系分编成十二个单元, 每个单元又包括教学目标, 教授内容, 重点难点解读以及课后习题四个小单元。这是本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 是课程教学内容在网络上的“再现”。这里要注意的是, 这种“再现”不是把黑板或者书本搬到网络上, 而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的视频、音频以及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技术等充分实现网络教学的动态性, 形象性, 自主性和情境性等特点。根据该课程的特点, 需要特别指出超链接在该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学习学校管理学的知识, 使为了利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指导和开展工作, 是为实践服务, 案例分析在该课程中应占有相当的比重。因为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 具有形象直观具体和针对性、情境性强的特点, 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学习过程从案例开始, 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 然后再进入系统的理论学习, 这样可以把自己的总结与教材所给理论指导进行比较, 学习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这样一种从“具体———一般”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所以我们应该在该模块和下面即将谈到的“案例分析”模块间建立超链接, 实现既可以由理论到案例, 也可以由案例到理论双向学习模式,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选择。

(3) 案例分析模块。本模块负责提供本课程教学中所需要的教学案例, 旨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更深刻的理解学校管理的心理学知识, 学会学以致用。该模块的案例, 由专业老师提供分析思路, 并会有不定期的案例更新。

(4) 在线课堂模块。为了使学员能够在网上听到、看到专业老师的讲课, 我们将对老师的讲课过程进行拍摄, 并将相关资源经技术处理转化为EVOD课件放到网络上, 供学生点播。

(5) 师生交互模块。这是一个基于Web聊天室技术开发的在线讨论模块, 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学员可以在这里就有关疑问进行讨论, 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老师将定期进行答复。

(6) 作业提交模块。在每部分的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会布置一定的作业, 学员完成后可以在该模块进行提交。在此, 主要是通过邮件形式进行提交的, 老师进行批阅以后会将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学生。

(7) 在线搜索模块。该模块可以对名词、背景知识、相关技术资料以及相关网页进行检索。它包括两个子模块: (1) 本课程内搜索模块:通过该子模块, 学员可以检索本网站内所有的文档, 图片, 动画, 音频、视频资料及相关网页。 (2) Web网页搜索模块:通过把Web上一些大型的网络搜索引擎组合在一起, 使学员可以直接搜索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在试用前, 学员只需选择需要的网络搜索引擎, 输入关键词既可完成检索任务。

(8) 网络导航模块。提供各种相关知识的网站链接。如国内外著名的大学及电视广播大学网站, 相关学术网站等。

2.3网页界面设计

网页界面设计是决定网络课程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友好的界面可以使页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本网页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用鲜明生动的感官刺激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消除学习中的枯燥感和乏味感, 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和轻松的事情。但是, 同时界面又不可以过于花哨和张扬, 过分的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便会使学生的注意中心发生偏离, 适得其反。

2.4开发工具

本课程的主体采用Visual Inter Dev6.0制作, 利用ASP、JSP等网络编程技术实现在线讨论、作业提交等各模块功能;用Front Page、Dreamweaver等完成页面的基本创作和美化工作;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获取一些有关图片和实际现象, 并用Photoshop、Firewoks等图软件加以处理, 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利用Flash和3D MAX等制作一些与课程有关的二维、三维动画效果, 音频部分采用MIDI或wav文件格式。

2.5 运行环境

服务器端:建立基于Windows NT server4.0及其以上环境的教学局域网, 通过校园网与CERN ET及Internet相连。IIS4.0的Web服务器。SQLserver7.0数据库系统支持。ODBC数据库接口。用户端:IE4.0以上的版本浏览器。

结束语

我国的网络课程建设起步比较晚, 就目前来讲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技术和思路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本文通过对, 《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网络课程设计的简单尝试,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个完善的网络教育课程, 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 不断提高, 进而完善创新, 也只有如此才能开发出更适合网络远程教学的方法和系统来。

参考文献

[1]张燮.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郑胡灵, 王丽莎.宏微观经济学网络课程的设计[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报, 2004 (1) .

13.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三

双飞燕

本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网络课程培训于2018年3月8日-2018年6月8日在“辅导员网络学习的平台”开展。

作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期学员之一,收获如下:

一、网络课程自学篇

通过系统学习“法治观念素质提升、《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解读、高校依法治校的探索与实践”等三大板块内容,作为辅导员,应树立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校,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学生管理工作钟的各种矛盾、助力于维护校园稳定和谐,进而为学校层面构建科学统一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着力提升依法治校水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线下研讨交流篇

(一)案例分析、学习交流

5月4日,从“如何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指导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何依法应对与处理学生违纪事件?”、“学生管理如何‘刚柔并济’?”、“如何做有温度的学生思政工作?”等议题出发,结合工作实例(如:学生思想动态、日常事务、班级建设、宿舍管理等),培训班学员就前期网络学习情况展开交流互动。

(二)理论研讨、专题分享

5月22日,围绕“依法治校视域下辅导员职业素质”、“依法治校与人性化学生管理”、“高职学生管理法治化管理方式方法”、“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程序正当性”、“学生意外伤害法律纠纷问题”、“高职学生管理预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等专题,培训班学员以成果汇报的形式分别探讨了小组学习的阶段性理论成果,在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课后心得撰写篇

通过对相关课程的学习,积极参与成果汇报、理论研讨和心得分享,初步达到了强化理论素养、提升综合能力、推进队伍建设的目标。

在“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员”学生梦想之路上,我又旗帜鲜明地向前迈进了一小步:

(一)树立高校法治思维,强化应急处突能力

在学生法治化管理中学生事务法律问题应对层面,应尊重学生权利,秉承教育法治的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正当等基本原则,严格遵循《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入学指南(2017版)》“制度篇”提及的政策法规和校纪校规妥善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二)精进思政育人工作,提升管理业务水平

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我们高校辅导员应遵守“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本职业能力标准,系统、全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工作。

(三)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丰富班团建设渠道

遵循以学生为本、教育为主、预警为辅的学生管理理念,我力争做到纯正班风、凝聚学风、创优校风,以“互联网+教育”的开放视角,持续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坚持“奖惩并举、严肃活泼、赛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成长”。

14.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四

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中小学:

根据各学校推荐上报的2010—2011网络教研先进学校及先进个人材料,我室经过认真审核评比、公示,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先进学校

1、中学组

市一中、市二中、八一总场中学、市五中、白马井中学

2、小学组

那大一小、那大实验小学、那大中心校、白马井中心校

二、先进个人

1、中学组

黎皓(市职中专)李 定 儒(民族中学)李孔韧(市一中)邱贤良(市一中)唐红梅(市二中)华金平(市三中)陈霞(八一中学)黄晓琴(八一中学)苏学荣(市五中)余炳忠(海头中学)钟金华(市二中)许俊杰(市五中)吴令超(民族中学)郑金贤(南丰职中)钟婷婷(市一中)

2、小学组

许慧(市教育局教研室)郭丽芳(市思源实验学校)薛必彬(西庆中心校)吴加柱(新州中心校)

黄金花(那大实验小学)李杰彬(木棠中心校)

钟珍娥(那大一小)李石成(光村中心校)

李琼安(那大中心校)陈玉霞(那大中心校)唐晋灵(兰洋中心校)陈丽(那大一小)

朱初引(那大实验小学)郑彬彬(那大中心校)薛爱雅(那大中心校)陈朋娟(那大一小)

儋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15.学校网络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五

程芬萍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系,河南周口

摘要:网络作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信息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学校教育应当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入手,采取正确措施,使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学校措施

网络,又被称为互联网成为因特网,是指由电子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联结世界各个国家、部门及个人的高速信息交互系统。(1)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开放性、数字化、自由化、变动性、资源丰富性和时空压缩性等特点,它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由人、机器、信息源之间相互联结而成的新型社会生活和虚拟空间,结构性地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缘空间。网络在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它吸引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公民,同时也有许多坏人、盗窃分子、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它还是恐怖分子的避风港”。(2)

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1. 造成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弱化。

在便捷、迅速地实现网上交流的同时,一些信息垃圾,如色情、暴力等如魔鬼一般时刻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自制力比较薄弱,往往容易受到这些信息垃圾的影响,而刻意去寻找有关的色情、暴力的信息,并在行为上进行模仿。北京教委曾在媒体上公布了一串令人震惊的调查数字:根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网吧有20%的学生上网主要是查看色情网站的内容,还有20%的学生上网主要进行聊天和玩游戏。由于大量垃圾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一些青少年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弱化,意识水平下降,缺乏自我控制力,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

2. 使青少年思维发展片面化。

网络传输的突出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超越了简单文字和静态图形的局限。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必然会使青少年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放弃追求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我国网络专家李河在《得乐园、失乐园》中指出:“我们的头脑似乎成了一个如果要使用,最后总会使人惹上麻烦的。教师评价行为是对学生的表现客观真实的评价、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评价。

“××,你很聪明,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我们真的以你为荣,但是假如你数学再努力点话就更好了。”他可能听到“但”之前,感觉很高兴,之后马上会怀疑这赞许的可信度。对学生而言,这个赞许只是批评他失败的一条设计好的引线而已。如果可信度遭受曲解,教师也许无法达到我们要改变他学习态度的目标了。教师只要把“但是”去了就能轻易解决了。“××,你很聪明,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我们真的以你为荣,只要你继续努力,数学成绩就会比别人更高了。”

“你能不能温柔提醒,我虽然心太急更害怕错过你”,在评价中老师对学生成长过程应充满“理解、宽容、仁爱”。教师坚持“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教师在表达方式上若有艺术之美,就会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和谐共鸣之美,将会洞开无数颗纯真灿烂的心智,学生就会心存感激,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成长

不停转动的水轮机,每天由大量信息推动它转动,我们甚至来不及记住它们,更不用思考和消化它,当然有些人根本就不想思考它。”(3)庞杂无序的信息,干扰了青少年对有用信息的选择和吸收,也影响了青少年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3. 造成青少年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育阶段,这时期的孩子敏感而脆弱,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接受得快,好幻想,努力争取独立而又独立不了,于是往往幻想代替现实。网络的新奇性和虚拟性便给了他们一个幻想的空间,一台电脑就足以将青少年带入无限广阔且“完全自由和平等”的世界里。美国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上网时间越长,人越感到沮丧和孤独。在虚拟环境中漫游旅行,长期与网络打交道,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参与意识,就极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形成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心理,此皆不利于青少年优秀人格的培养和健康成长。

4. 使得青少年情绪易低落、焦虑、精神萎靡。

信息网络的主页制作美轮美奂,内容包罗万象,它翔实的文字材料、悦耳的音乐旋律、精良的影视图像、巧妙的连接机制及友好的界面形象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魅力无穷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又有难以抗拒的诱惑,恋网成瘾是青少年网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孩子整天沉迷在网络中,以致一日不游,便感到心烦手痒、寂寞难耐、精神没有寄托、浑身不舒畅,但只要坐在电脑前,便心石一落,犹如大病痊愈。有的青少年学生一到放学犹如开笼放雀,直冲网吧;有的上课时心不在焉,满脑子的网友、游戏、色情;有的彻夜不归,甚至在网吧安营扎寨,早已将家的概念改变:网络是我家;有的在网络上谈情说爱,卿卿我我,甚至在网络上结为“夫妻”。据研究,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升高,它短时间内能使人高度兴奋,但之后会让人更颓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难以入睡,甚至消极自杀。

5. 使青少年价值取向及定位发生混淆。

从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看,青少年不仅可以从现实生活在中体验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还可以认同学校灌输给他过程中充满了自信。

如“你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就像百花当中的一朵莲花,给人一种清新幽雅的感觉,让人久闻而不腻,即使是花中之王的牡丹也有不足之处,如果你能再自信一点,相信你会距完美更近一步,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阶梯,老师和同学们都期待你能扬起自信的风帆。”

老师对学生的聪明的评价是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客观公正、真诚的评价。这种评价既不能光是溢美之词,让学生飘飘然而失去动力,也不能误导学生,产生错误观点,更不能鄙薄学生,让学生失去自信心。因此评价学生聪明的目的是让学生合理应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识时务、明大体,追求更高尚的人生目标,让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而不能让聪明成为美丽的“包袱”。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真正聪明的人,会量力而行,做事、考虑问题周密而细致,让自己的人生永远走在成功之道上。

《构建自主开放式珠心算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钱志平1方纪敏2

(1镇江市丹徒区教育局教研室;2镇江市丹徒区西麓中心小学,江苏镇江212100)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办学思想、教育观念、课堂教学到教育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习心理等等,都正经历着一场变革。教学方面更强调树立大教育观,拓宽教学渠道,延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的效率,激发学习的热情。显然教育应注重思想、知识、心理、品格、身体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发掘和培养,而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数量增加。在珠心算教学这片天地里,也正接受着这次洗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生动、活泼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广大珠心算教师的共识。

我校作为一个承担了十多年省级珠心算实验的学校来说,经历了珠心算研究实践的很多阶段,同时我们还肩负着全市、区从事该项实验学校的师资培训工作,另外我们还是全区珠心算研究中心的实施、指导单位。在实践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珠心算教师以追求计算技能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也有一部分教师在开放性教学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但对自主、开放性教学仍显得很模糊,缺少有效的策略,表现出来的仅仅是环节上的开放,常常出现课堂教学组织失控,课

们的社会统一的价值体系,同时网络的传播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逐步趋于多元化。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稳定,意志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和实践能力,缺乏用科学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社会。在开放的网络社会里,那些错误的价值观念等垃圾信息迷惑着充满好奇心理的青少年,并在他们中产生共鸣。正是网络传播的开放性、自由性、多元性、无序性迷惑了青少年,使其混淆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及定位。

二、学校应对措施

网络虽然给未成年人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网络并没有错,错在人类的不当使用。我们不能因此全盘否定网络的积极意义。在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应该鼓励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消除网络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其中,学校作为青少年培养的主要场所,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1.建立一支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者队伍。

据2000年6月湖南省团委对湖南省青少年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中有4.3%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这种情况难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据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青少年教育队伍电脑知识和网络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网络,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学会网络的教育方法。

2.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个体的价值观念对个人的思想行为起着引导作用,合理、积极的价值观可以督促青少年自觉抵制网络中的负面影响,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学校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隐性和显性课程、积极的校园文化等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合理的培养,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不断建立和完善,最终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

3.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德”教育。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到位,效果不很理想,学生厌学,甚至逃学等现象。训练中出现的一系列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所有关心珠心算的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大家深感急需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2001年结束的市级珠心算课题《农村小学生学习潜能开发途经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专门课题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索《构建自主开放式珠心算教学模式的研究》,希望通过深层次的研究来促进珠心算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提升训练实效。本课题就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同时本课题也被科技局立项为“十五”科技重点课题。

二、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自主

简而言之,即自我做主,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自己的活动所具有的支配和控制的能力和权利。就能力而言,自主指个体(或群体)不依赖外力,直接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权利而言,自主主要指个体(或群体)不被外力左右、控制,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和意志,直接采取行动或能以自己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动。自

这是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责任,但以学校为主。因为对多数青少年而言,教师的权威高于家长,尤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典型。学校应该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在进行网络技术培训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修养,增加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观念。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新一代的未成年人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社会交际往往不是很顺利,因此容易封闭自己,到网络上寻求精神依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建立真挚的友谊,让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学校应协助家庭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避免因迷恋网络带来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人格,加强对未成年人人文精神和思考力的培养训练,培养未成年人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

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怎样发挥网络的优势,消除其负面影响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注释:

(1)郭秀红.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和矫正措施.青少年研究,2004,(1).

(2)刁晓蓉.试论网络空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3)李河.得乐园·失乐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①郭秀红.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和矫正措施.青少年研究,2004,(1).

②刁晓蓉.试论网络空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上一篇:论语12章教学实录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