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2024-10-17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13篇)

1.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篇一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正确地培养学生审美观点、从而提高民族优秀文化审美的情感和能力。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识民族艺术文化,与世界人民共同交流,共同发展。

关键词:审美

培养

民族艺术文化

在今天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人的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所认识。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素质教育,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根据国家部教育改革的要求,美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等,形成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奠定基础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意识。什么叫审美意识?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美丑属性的反映,包括人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鲁迅先生曾将中国艺术中的民族审美意识称之为“中国向来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审美文化),是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文化,富民强国的动力。失去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灵魂。”另外,审美意识对人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审美心理诸方面有着相互制约和影响,并且对学生心理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审美心里的完善也有积极作用。如何去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呢?

一、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情感和能力

美的本质属于社会,在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只有当他们和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时,它们才有可能是美的。美既是教育的神圣目标,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巨大力量。审美观是人们对美丑的基本看法,是一种美的感知、欣赏、判断和评价能力,也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一定的审美观念的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传授的知识过程,同时也是美的熏陶的过程,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由感知、感受、感动到形成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能力的过程,是进行由表及里的是判断获得美享受的过程。美术学科之所以从过去的“图画”改称为“美术”,说明其涵义也广了,内容也更为丰富。美术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绘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负有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艺术美的鉴赏,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精神获得某种满足和享受的情感,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

二、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是应用、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激情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以美的形象,色彩和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唤起人们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起到开阔眼界,丰富感知领域、陶冶情操、净化精神境界、提高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意义,而是要从审美心理出发去感受艺术作品中与人生相对应的形式,体验作者的审美经验,获得艺术表现形式中的象征意义。如初一美术课本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中:公牛象征残暴的德国法西斯、受伤的马象征格尔尼卡无辜的成千上万的人们、画面上中间那个灯泡象征光明和希望等,进而达到观赏者个人审美经验与艺术家所创造的的带有普遍性审美经验的交融。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总是扮演着知识传播者这一单一的角色,却忽略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教授知识的灌输,而是应通过教师的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自己的体会。在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绘画特有的“以线造型”,如:丁绍光、陈崇平、赵宋生等一些有名的重彩画画家们的表现形式以及“希腊化时期”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去把握艺术作品中的真、善、美。我认为,一般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多疑的心理特征,通过造型一定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第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挖掘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能力

正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年积淀的审美文化之精神,以自己独特的东方民族审美文化同世界各民族审美文化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搞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大胆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长期生活在共同的地域,过着统一的政治生活,形成统一的生活习惯,教授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历史形成了浑厚的民族共同性,因而造成审美意识的民族性,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特点,即将成为我们今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去挖掘、整理、继承、发扬、探索一条使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道路,为弘扬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工作作出的自己贡献。在“欣赏•评述”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平时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重视对民间美术的挖掘、研究、让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我们身边的彝族阿细文化:阿细祭火、阿细跳月、阿细服饰、阿细音乐、阿细习俗和阿细绘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思想上认识到民族艺术是我们本民族先祖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民族艺术继承和发扬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满怀激情地挖掘和研究民间艺术。另外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条件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精神的民间美术艺术作品来。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彝族文化。通过介绍激情学生对彝族阿细民族艺术文化的浓厚兴趣,有不少学生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出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有的并在县级、州级、省级各种比赛活动中获奖。使学生既感受到家乡的旖旎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品德。

总之,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绘画造型能力和提高绘画技巧,更应该重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即美术教育的本意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民族艺术优势,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质与和谐人格的人。我们作为知识指引者、传播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模索与自我学习,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具备良好的美学修养,丰富的美术知识,及对学生“传道授业”的能力。要认真钻研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因材施教,使课堂气氛活动生动有趣,以新颖的艺术构思,新奇多思的教学方法,真正使美育教学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作用。

参考文献:《美术教师培训资料汇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贵州省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集》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

2.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篇二

一、整体阅读, 感知文本美

读书百遍, 其意自见, 学生通过诵读, 才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品出其中的妙处, 感受到它的抑扬的韵律与抒情之美。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 其语言运用精妙, 语境描述恬静, 思想表达欢愉。《春》就是这样贮满诗意的一个名篇。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 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 赞美、歌唱春天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 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 是一曲春的赞歌!因此我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其美。诵读分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认知性朗读, 读准字音, 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 了解课文内容, 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品味性阅读, 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 细细地品味, 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 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到文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 激发学习兴趣、审美情趣, 也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使学生感受到文本之美。

二、加强语感, 品味语言美

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音像、图片等直观教具与教学手段, 但语文阅读教材这种教学媒介的主要载体仍是书面文字材料。因此, 在学生的知识素养中语文学科尤其要突出语言理解、分析、转移、表达的训练培养。可以说学生的这种对书面文字“内化”与“外化”的水准、程度, 是他们在语文教学中理解、感受进而鉴赏、评价乃至创造美的基础与关键。寓美育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 由语言文字自身的种种美育因素深化对美的理解, 激发对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美的渴求, 相辅相成, 有机融合, 乃是阅读美育的基本策略之一。

例如, 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正是由于作者巧妙贴切地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花花势之盛, 花类之多, 花色之美, 表现出绚丽的自然美和作者热爱春天, 热爱生活, 蓬勃向上的情感之美。教师在教学时, 就应该让学生仔细品味这些句子, 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咀嚼、分析、感受到《春》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之美。

三、驰骋想象, 体验意境美

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氛围。一轮明月、几滴梧桐雨, 一支芦管、几朵牵牛花, 都能营造出美的意境。通过引入、朗读等各种手段, 使学生学会真正领悟作家创造的意境, 去体验美, 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扩展、延伸。美的意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给人以美的享受, 让学生走入文学意境, 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例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 两文均以生动的语言, 分别描绘了岳阳楼之大观、醉翁亭周边山水之秀美, 四季景色之怡人。面对如此的湖光山色, 学生通过想象感到了轻柔愉悦之美, 体悟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所以阅读这样的美文, 置身于柔美壮观的意境中, 审美愉悦不可穷尽。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学生长期在文学的意境里出出进进, 就会被作品中的境界和情感所感动, 在实际生活中就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作文实践, 培养创造美

审美创造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学实现。创造是写作的生命, 在写作中, 审美创造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起学生审美创造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 不拘一格给予创造自由, 允许学生在限定的基本要求下, 尝试自由发挥。教师作文指导时, 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求新求活, 写出新颖别致的华章。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应指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 使学生变审美情感为审美创造, 激励学生朝更高的审美目标迈进。以内容为中心, 拓展学生视野, 把作文与社会、学校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用审美的目光去观察, 从审美的角度去思考, 用审美的技能去表达, 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审美知识、审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创造美, 提高其审美素质。

3.在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篇三

一、整体阅读,感知文本美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学生通过诵读,才能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处,感受到它的抑扬的韵律与抒情之美。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运用精妙,语境描述恬静,思想表达欢愉。《春》就是这样贮满诗意的一个名篇。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歌唱春天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因此我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其美。诵读分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品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品味,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到文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激发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也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感受到文本之美。

二、加强语感,品味语言美

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音像、图片等直观教具与教学手段,但语文阅读教材这种教学媒介的主要载体仍是书面文字材料。因此,在学生的知识素养中语文学科尤其要突出语言理解、分析、转移、表达的训练培养。可以说学生的这种对书面文字“内化”与“外化”的水准、程度,是他们在语文教学中理解、感受进而鉴赏、评价乃至创造美的基础与关键。寓美育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由语言文字自身的种种美育因素深化对美的理解,激发对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美的渴求,相辅相成,有机融合,乃是阅读美育的基本策略之一。

例如,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正是由于作者巧妙贴切地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花花势之盛,花类之多,花色之美,表现出绚丽的自然美和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情感之美。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仔细品味这些句子,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咀嚼、分析、感受到《春》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之美。

三、驰骋想象,体验意境美

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氛围。一轮明月、几滴梧桐雨,一支芦管、几朵牵牛花,都能营造出美的意境。通过引入、朗读等各种手段,使学生学会真正领悟作家创造的意境,去体验美,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扩展、延伸。美的意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学生走入文学意境,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例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均以生动的语言,分别描绘了岳阳楼之大观、醉翁亭周边山水之秀美,四季景色之怡人。面对如此的湖光山色,学生通过想象感到了轻柔愉悦之美,体悟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所以阅读这样的美文,置身于柔美壮观的意境中,审美愉悦不可穷尽。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长期在文学的意境里出出进进,就会被作品中的境界和情感所感动,在实际生活中就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作文实践,培养创造美

审美创造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学实现。创造是写作的生命,在写作中,审美创造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审美创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给予创造自由,允许学生在限定的基本要求下,尝试自由发挥。教师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求新求活,写出新颖别致的华章。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使学生变审美情感为审美创造,激励学生朝更高的审美目标迈进。以内容为中心,拓展学生视野,把作文与社会、学校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用审美的目光去观察,从审美的角度去思考,用审美的技能去表达,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审美知识、审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创造美,提高其审美素质。

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把审美与求知巧妙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篇四

摘要:作为直接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方式,音乐的美妙对一个人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音乐老师,应该更好地去注重学生们审美能力培养的问题,唯有如此,音乐教学的优势才得以施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 学生审美能力 高年级

作为一门极具美感的艺术,音乐让人们内心的情感尽情释放了出来,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作为一名已有十多岁的青少年来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美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那么如何借助音乐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审美渴望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

作为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激发学生们的审美渴望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绝对不容忽视。激发学生们审美渴望的方法不胜枚举,例如布置富有新意的音乐教室、别具一格的乐器造型再加上舒缓音乐老师的悬念引导,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审美渴望。比如说在学唱《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的时候,先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然后老师再制造悬念:“同学们,你们知道澎湖湾在哪吗?有没有跟爸爸妈妈一起去那旅行过呢?澎湖湾又有哪些迷人的风景呢?你们是否想了解这首歌取名为《外婆的澎湖湾》的由来呢?”这样一连串的疑问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好地吸引过来,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审美渴求,这时再接着说:“你们想要知道的答案可都隐藏在这首歌里呢?你们想不想找到呢?”一下子又让学生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所需要学的歌曲里,进而引导了他们带着众多疑问去寻找音乐中美的所在。

二、审美感知能力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前提

作为一个人来说,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否则我们就很难发现身边的美,也就不能好好地去享受生活了,所谓感知能力,就是指我们对一件事物的感性理解的一种能力,审美感知能力就是只对审美的初步感性理解的过程,那么,作为培养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审美的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被教学者们高度重视。比如在教唱《浏阳河》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搜集关于浏阳河的视频或者图片,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浏阳河》的创作背景: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诞生之初也只是湖南花鼓戏中的唱段,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50年的湖南土地改革之初,其创作者徐叔华某天在听到车轮碾压泥土时发出的咿呀声之时突然联想到丰收的景象,由此灵感大发,进而创作了流传百年的《浏阳河》,讲完之后便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浏阳河的视频或者图片,将浏阳河的景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再加上之前对浏阳河创造背景的讲述,使学生们可以对《浏阳河》这首歌曲有了更为深刻的感知,从而形成了审美感知。

三、审美想象能力是审美能力的提升

音乐艺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模糊性,这就需要学生们有较强的想象能力,才能真正领略音乐中所蕴含的美。想象是对已有知识的扩展与延伸,故而要想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必须要以一定的想象力为基础。例如在欣赏的《渔舟晚唱》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在保证教师相对安静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们闭上眼,然后播放这首歌,在学生们欣赏的同时,教师可以用极为轻柔的声音慢慢讲解:“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时分,一位年迈的.老伯站在一艘静止在湖中央的小木船上,他激昂地对着湖面歌唱,不为四周的一切所动,仿佛这天地间就只剩下他与他的山歌了,他的声音沙哑而动听,和蔼地微笑着……”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们引导着学生慢慢地去感受音乐的美好,音乐中的情景也逐渐浮现在学生们的脑海之中,实现了对审美能力的升华。

四、审美创造能力是审美能力的扩展

音乐不仅给予了学生们想象的空间,而还给了他们创造的自由,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师,不仅需要传输给学生们音乐知识,让他们感知和想象音乐的美,还要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创造能力,从而综合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让学生们欣赏完音乐之后还可以让他们思考一下那首歌曲的主题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等,或者还可以让学生们上台即兴表演。笔者曾经在教同学们《小红帽》这首歌的时候,先是教他们音符的发音,然后带着他们唱了一遍音符之后把歌词添上再带唱两到三遍。之后,随机点了几组学生上台表演这个故事,让他们自由发挥,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享受到了音乐的乐趣,也锻炼到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对审美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形势之下,小学音乐教师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敷衍了事,而是要真正地去利用音乐这个资源更有效地去培养小学生们的音乐鉴赏水平以及一定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们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生们的音乐天赋去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去发现音乐中的美、体验音乐的美,从而引导学生们去感知美、想象美、创造美,最后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这让学生们不仅心灵上得到净化,情感上得到抒发,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五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的。学生在面对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加的压力,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审美爱好,以排解繁重的学业压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所制定的目的和目标。同时,新课改提出,培养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其个性化发展,重视音乐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信等教育教学理念。本文就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以讨论,突出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为其他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6.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篇六

白马滩中心小学

潘丽

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这些年来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下面就是我在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使孩子们对所接受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因为兴趣和好奇对儿童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实践证明,孩子们对所参与的事物,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不可能表现出兴趣的特点来。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着,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 会产生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 一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 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 听得津津有味。由于小故事感染力强,使孩子们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急切 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落墨不可更改往往使学生谨小慎微不敢下笔,这是教学的难点,但学生听了老 师讲述的这个小故事后,古人的创造通气和智慧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孩子们便大胆放手作画。

二、拓展想象空间:“想象是创作的源泉”

美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美产生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人们在生产中不仅要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还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艺术设计和创意的范围十分广泛,美蕴藏在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优雅别致的环境装饰,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人类端庄高雅的行为举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艺术作品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摇篮。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 艺术美。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美术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 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三、创造条件,提供动手参与机会。

学生有了动手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

l、课堂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例,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2、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教”中参与。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学海无涯”而厌课、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在三年级一般以师生互评为主。从四年级下半学年开始,一般以学生互评为主,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表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到了五、六年级,基本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优点,如果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可以把作品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三、陶冶心灵,辅德启美

美育是以真善美去净化人们的心灵。心灵包括思想感情、性格品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美育可以使 学生提高正确判断人类社会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使人的品格纯洁化、高尚化,进而身心得到美化。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质时指出:“教 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教师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 教学过程中化平淡为神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优秀教师的语言还可以使德育显示出极大的艺术性,从而对学生产生强大而神奇的感召力。

教师要学生受感染,必须对所教内容中的感情来一番体验。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教师要充分酝酿情绪,利 用自己的语言、声调、速度、动作、姿势和脸部表情的变化,诱发学生与授课内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美术教 师不仅担负着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传播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对学生实施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 美情趣的培育的重任。而审美教育的方式只能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美的情感等向学生展示一个来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达到陶冶学生心灵的目的。所以,美术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美的因素。

7.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篇七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对比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进行比较, 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 在学生的心目中, 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 有伟人, 有贫民, 有中国的, 有外国的, 有古代的, 有现代的, 美丽纷呈, 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 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打好审美的基础。如《西门豹》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 通过借鉴、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 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 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 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 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 诗歌用字精练传神, 散文句式优美多样, 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 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 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 层层叠叠的情景, “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 “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 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 琅琅上口的语感, 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8.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八

关键词:朗读中欣赏美;充分地读;感受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99-01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广泛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阅读教育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审美的光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朗读中欣赏美

朗读,即放声地诵读课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读时不但要动口,还要动脑、动情,而这一过程却是在形象地展示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享受审美的乐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由此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形象,自然优美的景致,快乐繁琐的小事,这些内容要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要借助于我们的朗读。通过朗读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感人的画面,在朗读时入情入境地品味语言美,但是这一环节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朗读,朗读也并不都相同。

1、充分地读

学生每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应该让他们对文章充分地读,一定要读在先。这时不求甚解,但一定要读得充分,读足读够,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自然可以达到整体感知,并有所感悟,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自由读,这种读具有全面性、全体性。让全班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注意要出声读、大声读。

(2)选择读,这种读是在点上。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段来读或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来读,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地展示自己。学生会无形中学会选择学会评价。同时,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2、一石激起千层浪——感受语言美

一篇适合朗读的课文不可能同一内容都带给学生相同的感受,学生的感受会随着作者情感的起伏而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有一个兴奋点。在这个点上学生的情感最活跃,学生的感受最深刻,学生的领悟最到位。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机”激起“千层浪 ”。大多数课文中总会有几个句式在朗读中特别上口或者特能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那么这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当学生读到文中“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在……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段时,学生的语调有了明显的变化,因为这段使学生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自然美,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快乐无比,提高了阅读的兴趣。

二、在理解中读,感受意境美、形象美、品味语言美

在初步学习,充分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将进入课文内容时,我们还是应以读为本,要将理解与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启悟,以悟促读,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更深刻地朗读,以便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借助音乐,感受意境美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还是把一个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想象,充满着不可理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如指导朗读《索溪山谷的‘野》一文中,作者描绘山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时运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和佳句,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它的美丽,我在设计这环节时,为学生配了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如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又如《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便在相应的文字处配上合适的音乐,借助音乐让学生体会到朱自清对于自己曾经虚度时光的悔恨,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懂得珍惜时间。

2、借助多媒体,感受形象美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多媒体动态画面,在那丛绿得耀眼的榕树丛中,不时地飞过数不胜数的鸟儿,它们或白、或灰、或黑、或花、或歌、或扑翅、或追逐……这种自然美无不让人在那静谧优雅的环境中精神为之一振,确如天堂的感觉,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为什么在离别时会感到一些留恋,发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感叹,仔细欣赏完图后,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表现画面内容的句子,再加以朗读,这样一来,图文对照,使学生对大榕树的外形美,以及众鸟欢腾的热闹气氛有了真切的感受。又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深刻领会邱少云的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精神。我精心安排学生朗读第八自然段。当学生读到“像千钧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时,我播放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动感的画面里感受邱少云为了整个作战的计划,为了整个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一动不动。看了这部录像后,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一种敬意之情油然而生。此刻让学生来读,学生的情感很自然地和文章融为一体,和作者产生共鸣,在心灵上受到震撼。

9.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 篇九

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富于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我们应该使儿童这种潜能和天性得到充分的表露和发挥。几年来,我在辅导儿童美术创作中,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欣赏名画,激发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不能局限于技巧的培养,还应当让儿童在不断欣赏各种美术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在辅导学生绘画创作中,我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因为美术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所不含。通过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激励。同时,在欣赏中收到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效果,不仅使他们看到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图景,还可以使学生学习艺术家的工作精神和创作态度,从而产生极高的创作愿望。

例如:欣赏万里长城画册,画面中万里长城雄踞于祖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中,气势磅礴。欣赏时学生从画面的色彩上得到视觉的快感,而且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作动机,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其次结合作品欣赏还向学生讲述一些著名画家的故事。比如欣赏作品《最后的晚餐》,我向学生讲述了《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欣赏作品《田横五百士》,我为学生介绍画家徐悲鸿爱国、为艺术奋斗的一生。学生被他们坚强的毅力深深感染,产生了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争当未来画家的激情。

(二)启迪诱导,丰富想象

在教学中,我经常和学生共同讨论艺术品的创造过程。在讨论中,教师起着启迪和诱导的作用。通过引导诱发,唤起学生对美的思考。如在欣赏作品时,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这幅画表现什么?”“画中的构图感怎样?色彩感怎样?”“你能想象出作者是怎样构思这幅画的?他在描绘这幅画时想到什么?”等等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对启发诱导学生的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十分重要的。

又如:在一堂美术课,我要求学生创作一幅以“环保”为题材的画,学生不知画什么好。这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解有关环保的知识,以及环保的意义和目的,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要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要保护小鸟、保护森林;有的说要保护水源和空气„„最后,我说:用我们的画笔把我们想到的画出来吧。于是,一幅幅反映“环保”的作品就在这样氛围中创作出来了。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记忆,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创作。如:小学生喜欢动物,也爱表现动物。我就把教室装扮成一个“动物园”似的,墙上挂满了一只只颜色鲜艳、动态可爱的动物,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唱歌、猜谜语、讨论,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边玩边学,加深学生对动物特征的认识和记忆。最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把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画描绘出来了。有的学生装创作了《动物音乐会》:有的创作了《爱笑的动物》„„有个学生给昆虫画上了美丽的花纹,有个学生甚至给老虎添上了翅膀。通过美术课堂创设情境,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更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去进行想象与创作。

(三)拓展思路、勇于创新

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能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提倡标新立异,不默守陈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例如:有一堂美术课我是这样上的,我先叫学生将几种不同颜色的纸撕成大小不一的纸片,然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拼贴成一件作品,学生面对着一堆纸片,思维也变得混乱,拼贴出来的作品主题不突出,缺乏创造性。于是,我抓住时机进行启发,提示这些纸可以拼贴成风景、人物、动物、植物

等,顿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活跃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地根据自己的想象完成了这一次作业。

10.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主要给人以语言智慧的启迪感发,“礼”给人以外在规范的培育训练,“乐”是给人以内在心灵的完成。“成于乐”就是说,君子的修身如果不学习礼乐,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可见,“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陶冶来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乐”正是直接地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性情心灵的。“成于乐”所达到的自由的愉快感,是直接地与内在心灵的(情、欲)规律有关。所以,孔子所讲的这种快乐,是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情感,但又远离了动物官能的快感,融化了人的智慧和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上的超指挥、超道德的心理本体。达到它,便可以蔑视富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作人。这是人生,也是审美。

叶圣陶早已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他还强调:“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达到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受用的目的,使自己能够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于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这些话道出了审美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富有情感,具有个性的爱好。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在这种主观差异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道德标准。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美与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学生个体感知觉发展处于人的一生最为发达的阶段,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在审美情趣的发展方面,首先表现为范围上的扩张和选择上的稳定,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个性化倾向,并出现有趣的趣味二重化现象:即审美情趣在观念和行为上出现矛盾的双重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完善学生的人格。

“看齐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感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常常是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那些更深远的东西,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中,领悟到那似乎是无限的、内在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这就是由审美情感引起的审美愉悦,激起审美情感的过程就是培育人的情感心意的过程。康德说:“„„把感情提升到顶端,那种感情的本身才是崇高——我们说它崇高,是因为心灵这时被激动起来,抛开感觉而去体会的符合目的性的观念。”只有培育了丰富的情感,才能陶冶和培育人的意志、毅力和志气,才能获得一种超道德的精神享受。

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心智活动必然是情与理的统一。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动机。”教学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智能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它的心理过程产生情感和智慧。英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郎格认为:当某种情感被完美地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优秀的;当某种情感被部分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粗制滥造的;当一件艺术品未表现出任何情感时,我就称这件艺术品是低劣的。这也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教学就是启智传情,教学语言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尚的情感指引学生“求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教师在讲述中,可以情动情,诱发学生的感情;或者触情于事,激发学生的感情;或者寓情于理,触发学生的共鸣;或者寄情于智,引发学生的感情。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景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不仅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中学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特别是新教材又大大加重了文学教育的分量,所精选的中国古代、现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注重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议论文中的逻辑的、思辩的美能让人明辨是非曲直,宣扬真理,批判谬误;诗歌中的韵律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散文中的辞藻美、意趣美给人以精神享受;小说中的人性美以及起伏跌宕的情节美,给人的心灵以陶冶。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的指挥。正因为这样,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在讲解古代诗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心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容易和作品表达的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如教学《芙蕖》,就必须在认识作者锐意求新的创作观的同时,了解文中也渗透着作者作为旧时代文人的生活情绪,否则就无法理解作者对芙蕖“嗜之如命”的那份痴情和“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的评价。

其次,在教学中引进“移情说”。“移情说”是在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景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披文”即注重形象的再现,“披文”的目的在于“入情”,因为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情感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推动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由情感驱动、引发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正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它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地展开的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着思维和意志的方向(也即决定着道德行为)。”

文章作者总是把他浓烈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人物场景、情景之中。但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文化教养浅显,生活阅历缺乏,与作者的感情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沟通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设法将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从课文中激发出来的真情有效地迁移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感”。如在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一开始就采用“破其卷而取其神”的方法,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列表格分成三方面:“平日表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逐项解答,使刘和珍的形象立起来,让学生形成一个审美知觉,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然后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回过头来“在平日表现”这项中,重点分析“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然》的全年”这句话。这是一句动情显神之语,是“披文入情”的最好切入口,再加上教师语调沉重、为之动容的讲解:“刘和珍生于1904年,1919年14岁考入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那年他父亲病故,家境贫寒,不久,他的祖母、一弟一妹均因病无钱就医相继死亡,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此时学生好像接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生活艰难”四个字的确是字字泪,声声血,其程度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把旧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然后教师又结合板书内容“毅然——黯然——欣然——奋然”去启发,去点拨,增强学生审美情感的强烈程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最后在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分析“有话——无话——有话——无话”的“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学生很容易领悟到如此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极其走狗文人的愤怒和斥责,对刘和珍及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繁复心情的自然流露。这样的讲授互动使学生融进了情感的海洋,登上了精神的殿堂。

当然,很多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都不是活生生的直观形象。由于作品内容丰富,概括性强,文字比较简洁,省略的情节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借助情感的推动力,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如学《荆轲刺秦王》可这样开头:“一位美学家谈到悲剧给人的美感时说,我读《史记》每读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就感到一种战栗,产生一种崇高的悲壮美感。是啊,请同学们想一想那壮别的情景吧——易水河畔,风凄水寒,一片白衣白帽,何其庄严肃穆!此刻,悲歌四起,筑声低徊,壮士赴死,一去不回。易水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幕!易水悲歌成为文学史上的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荆轲刺秦王》中的一个精彩场面。”这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每一部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浓烈到极至时的产品,是作者情感的一种物化,是作者感情生命的另一种转换。语文教师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在领略到作品里的丰满的形象性的时候,都会感染到作品里的浓烈的情感因素。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的情感体会并不会也不能到此为止。他会将书中感染到的情感,同自己有生以来的生活体验、经验积累结合起来,产生出自己所独具的情感体会,再经过一番取舍剪裁,留下健康的、有意义的,同时又能感染自己学生的感情因素,通过课堂的形式,将这份独具的情感因素转而感染给自己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具备必要的课堂艺术性,能通过艺术性的手法将这份情感因素洒向每一个学生,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美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健康 愉快地成长。

参考书目:《于漪语文教育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

《文艺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十一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词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一是推敲传神的词语;二是欣赏优美的句子;三是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2.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篇十二

一、运用想象, 在意境中感受艺术美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性, 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的, 只停留在表面上, 没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想象, 因此对美的鉴赏力不是很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在教学的同时, 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启蒙和引导, 鼓励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 并“授之以渔”, 教给他们如何开展想象, 怎样运用想象去创造意境, 并因此去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美的感受。所以, 教师要挖掘教材特点, 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引导学生在相关的情景下进行联想, 一方面可以根据事情的发展进行推理, 另一方面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进行后续想象,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如在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 根据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我们能够想象诗人借景抒情、对故人的不舍都融入到对自然风光的无限抒怀中。“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成为千古绝唱。由于学生对于离别经历较少, 也不能体会离别的感受, 这时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假设和联想:如果自己是诗人李白, 在送别朋友远去的时候, 眼中的这些景象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由于先入为主, 往往会根据诗句的提示以及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 由此体会诗中的浓浓深情和惆怅。有的学生说道:“我和朋友在江边分手, 朋友坐上了船, 虽然岸边有花香, 有鸟叫, 可是朋友的船孤零零地飘在水上, 他向我摇手, 可是随着水流, 船越来越远, 最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慢慢地消失在了茫茫的波流之中……”这些想象融入了学生对于离别的感受和对诗的再创作, 不仅让他们感触颇深, 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勤于思考, 在思索中领悟语言美

在学习《推敲》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专注的诗人在运用词句方面冥思苦想的故事, 并暗示学生只有勤于思考, 才能领悟语言的美。在小学语文课文中, 有很多文章都有着优美的段落、精炼的词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意味的意境。在教学时,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推敲, 勤于思考, 在欣赏的过程中多做研究, 这样才能领悟语文的魅力, 从中感受到文字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如我们在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时, 我们看到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非常生动, 尤其是“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描写得既生动又传神。在带领学生欣赏的时候, 我提示他们找到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字句, 是哪些描写让这段话“活”了起来, 让人感觉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提示中学生指出“堆”字用得特别好, 通过这个字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 层层叠叠的场面描绘得仿佛亲眼见到一般。而“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写“活”了, 好像具有了生命一样, 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通过这样的引导, 带领学生思考和推敲, 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美感。

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 我先向学生介绍了排比句, 讲到古人在写作的时候, 讲究句式对称, 文字工整美观, 而且这些又押韵, 又讲究格式的诗词歌赋, 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深得传统文学的精髓, 在描写“山、水”的过程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排比的方式, 将水的“静、清、绿”和山的“奇、秀、险”等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带领学生学习这一段落的时候, 我让学生特别注意并反复诵读, 思考并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让学生在体验优美段落的同时, 接受美的熏陶, 从而产生喜欢自然、愿意亲近自然的情感。

三、多做朗诵, 在阅读中增强情感美

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经验, 同时古人也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至理名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情感的体验与阅读是分不开的, 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 我在教授新课的时候, 都要在课堂上进行范读, 让学生注意教师在朗读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关注, 哪些地方运用了感情。教师朗读之后会让学生齐读或者指派学生进行朗读, 全班同学在多次的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体验, 加强对情感的把握和抒发。同时我还在班级开展晨读活动, 每天早晨让一名同学准备文章在班内进行朗读, 可以是自己写的作文, 可以是课外读物, 也可以是报纸或者杂志上的小文章、小故事, 学生一边准备材料, 一边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喜爱和对于文学的渴望之感。

四、巧用对比, 在比较中体会形象美

在教学中, 我们知道美的体验并不是“一见钟情”的, 而是通过研究文本, 不断深入学习领悟才能产生的。要想为学生打好审美基础, 巧用对比方式进行培养, 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要知道很多作者都经历过人生的悲喜, 会对相同的事件产生不同的感触, 描写一篇题材相似的文章而抒发不一样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对比, 指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精髓, 进行对比, 在不断研究、探索和发现中, 感受美的体会。

1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篇十三

【摘 要】中国古代的诗词大多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

【关键词】古诗词;培养;审美情趣;意境;韵律

引言:在古诗生动感人的语言里无不蕴藏着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境,那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山河壮丽美;那种含蓄深沉、含而不露的含蓄美;那种委婉低吟、悲愤疾世的婉约美;那种整齐压韵、朗朗上口的韵律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1.创设情境,领略古诗意境美。

《山行》是一首优美壮丽的风景诗,短短的几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美的秋色图,诗人用神来之笔描绘了寒山、石径、白云、枫林在秋天的姿态,那种意境读来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在教学着首诗时,我以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先让学生欣赏这幅画:重重叠叠的高山,蜿蜒的小溪,深山里的人家,还有近处红红火火的枫林等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秋色图,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了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同时让学生边看图边聆听《山行》的配乐朗诵,使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景色:深秋时节的寒山,一条小路通向远方,高山上隐约有几户人家好象在白云深处一样,和诗人一起欣赏到的还有那满山遍野的红枫感受大自然所创造的壮丽美景,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词句,体会古诗语言美。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把思想感情表达地淋漓尽致,杜甫称他为“笔落惊?L雨”。《望庐山瀑布》一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无比热爱之情。在教学着首诗时,我着重让学生理解“生”、“挂”、“飞”、“直下”等词,一个“生”字写出了香庐峰之,团团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升腾浮动的情景;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望”的状态中,像一条巨大的白练高高的挂在山川之间,谁能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呢?只有大自然。这里包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神气、伟大的赞美。而一个“飞”字给人以瀑布奔流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好一个“疑是银河落九天”,也只有诗人李白才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学生通过对这些词的理解,进一步领略了诗的意境美,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从作者所创作的诗中体会语言美,也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一份热爱之情。

3.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教学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

4.诵读诗句,感受韵律美。

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含蓄壮美的意境,凝练而形象的语言,无一不是作者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慨。理解诗意后,再细细地咀嚼、回味,脑海里浮现出诗所描绘的情景,句尾的压韵整齐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加上古诗的韵味抑扬顿挫。学生有感情地吟咏,绘声绘色地表达出优美的诗情画意,充分体会到诗歌鲜明和谐的韵律美。

5.玩转诗性,感悟诗学之美。

诗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位诗人自身的性格之美,二为诗歌所展现的思想之美,两者的完美结合共同体现出诗歌的学问之美。诗歌领域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以其精妙短小的形式却展现出无限延长的思想价值,其中不乏表达作者的写作背景与思想感情,而现今小学语文课本所录入的几十首意识较为简单的诗词,内容积极向上、思想丰富多彩,多表达一些游子思乡、寄情山水或者忧国忧民的大人思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下十分流行的穿越手法,将小学生带入诗人生活的年代与风貌,再现诗人创作时的情境与深情,让学生和诗人在异域的时空中实现对话式的交流,从而接受思想上的洗涤与心灵上的崇敬,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诗歌赏析底蕴,在玩转诗性的基础上掌握诗歌的诗学之美,领悟诗歌原本的思想感情与本质内容。

6.关注诗眼,探析诗意之美。

诗眼就好似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明星,独显出最亮的自己却不忘怀天空的整体美好,诗眼在一篇诗歌中的地位即是这样,倍受广泛读者的夸赞却仍无法脱离整首诗歌的本体,对于题目的意趣、诗歌整体的表现力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足以使得整首古诗熠熠生辉。记忆最深的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其中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的春雨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潜”字作为整首诗的诗眼表现了春雨的活泼和调皮,给人一种清灵生动之美,可谓是极尽诗意的表达。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的赏析时,如果能够从实验着手入笔,一方面会体会到诗人的真情实意,一方面也是对整体诗歌诗意的一个把握和理解。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行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是极为必要的,这对于学生个人诗歌底蕴的培养与文化思想的领悟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拘泥表面的诗歌发现,更应该注重学生诗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教学中理解诗歌、赞颂诗歌和品位诗歌,感受诗歌各个层次的美丽与自豪,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杨爱梅,《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01)

上一篇:简爱读书笔记600字左右下一篇:公司现场核查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