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儿童实际设计概念教学的论文(通用5篇)
1.贴近儿童实际设计概念教学的论文 篇一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安顺市实验学校 谢朝贤
摘要: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他们生活实际相关不大。学生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学到的和做到的完全是两码事。而有的学生认为老师交给的知识是虚无缥缈的,生活实际中基本上没有用。老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实际
中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学生被分裂在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中,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被动地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学生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学到的和做到的完全是两码事。课堂中充满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学习,它像一个过滤器,使学生如标准件一样同一化,那个富有个性、活生生的孩子渐渐变得呆巴巴、冷冰冰、毫无生活的活力。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里说:“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新《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提到“语文课程应该置根于实际”。那么,语文教学该怎样进行呢?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需要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语文教育走向生活观念的指导下,变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教出发为学生的学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扮演辅导员,教练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是主人。教学活动是一次集会式的讨论、探讨,与会的是学生,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是主持人,召集人,需要巧妙地把握讨论的方向和进程。教完全是为了学,服从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从观念上讲,就是树立“生活是语文之源”的大语文观,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做法上讲,就是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二、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延伸阅读教学的生活空间。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用课文,创设学以致用的语文学习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与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但单靠教材加大篇幅进行生活素材与语文素材的积累,从而根本解决语文“服务于生活”这一问题显然不行。解决好“反映生活”与“服务生活”的问题,要深入生活实践,注意从生活中阅读积累,扩大篇章阅读量与篇章阅读范围。
三、联系生活,注重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联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教学中开展充满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灵活地与影视、艺术、戏曲、民俗等生活形式相结合,探究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权利,把课堂教学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研读。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游览观光活动,通过调查与活动开展,加深学生“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认识,同时及时进行积累与训练,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结起来。
四、由生活导入课堂。
抽象的知识往往讲起来枯燥,学起来没兴趣。那么,教师在引入课题前就要努力争取学生的积极配合。比如初学议论文,就可以用生活中浅显通俗的议论导入课文。教师可设计一个评选优秀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观点就是论点,所摆的事实,讲的道理就是论据,发言过程就是论证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并分析论证过程。
五、用生活讲解知识。
譬如讲借代,如果直接讲概念及相关知识,恐怕学生在实际应用时还是难于把握,特别是难于区分它与借喻的区别。假如用生活中的“绰号”来讲,学生就容易理解了。首先让学生明确绰号就属借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取那么个怪绰号、从中找也绰号与本体的相关性,进而得出借化的特征性定义。
再如,讲《核舟记》时,课中提到陪同苏东坡游赤壁的有一个和尚佛印,提到佛印,可以给学生讲故事:苏东坡喜欢和佛印斗嘴。一天,他对佛印说:“和尚,我看你一身黄袈裟,越看越像一泡屎!”说完以后,哈哈大笑。佛印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乐呵呵地回答:“施主,我看你倒是越看越像一尊佛呀!”苏东坡乐坏了,以为斗嘴赢了,回家后告诉妹妹。苏小妹一听,肚子都笑痛了:“哥呀,你上当了,人家佛印是心中有佛,满目是佛,看什么都是佛。而你心中有屎,所以满目是屎,看什么都是屎!”我问大家:咱们应该心中有佛还是心中有屎?学生齐答:心中有佛!接着,我说: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朝气蓬勃,情趣高雅,追求真善美。而有的同学的言谈举止却却没有体现出真善美,他心里装的是什么,那就难说了。这个简短的故事听起来很俗气,但这仅仅是一个小插曲,贴近学生生活,除了调节课堂气氛,还能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讲这一课时,还可以采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老师当导演,学生当主角,让学生根据特点选出三个同学演船头三人,两个同学演船尾舟子,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六个同学担当评委,其余同学当观众。表演时同学们沉浸在剧情之中,显得异常兴奋。六个评委争相评说,这个说演得好,逼真;那个说读得好,有感染力。这堂课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文言文中的词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了学生成功的欲望。
总而言之,贴近生活的教学,才有生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我们老师应牢记这一点,这样才能迎来教育教学的灿烂春天!
参考书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冰心.《繁心 春水》【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
2.贴近儿童实际设计概念教学的论文 篇二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呢?我在“国培计划”的学习中从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汤敏老师的讲座中得到了启发。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历史知识
在教学中, 让历史课走进学生生活, 让学生感悟到历史课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创设类似史实的情境, 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并由此引发学生思维和联想。怎样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呢?
1. 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教学
案例1:我在上《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时, 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中秋的夜晚, 葡萄架下, 刘大一家在庭院内品尝月饼、花生、瓜子, 院外的田野中长着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问题:阅读教科书, 找出画面中哪些农作物是明朝时期引进的?
通过这样的情境, 导向本课要学的内容。
案例2:在执教《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 我这样带领学生走进课堂, 即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通过考试选拔历史科代表”的情境:将事先准备的小卷分发给学生, 学生都兴奋起来, 积极紧张的答题。收卷后提问学生:“刚才模拟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形式是什么?选拔新官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这样, 将模拟测试和本课的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理解科举考试的背景、目的、方式和内容, 等等。
2. 通过出示实物、讲故事再现情境
上《郑和下西洋》一课时, 我在投影仪上展示出一组马来西亚的照片:三宝井、三宝庙、三宝太监塑像等。讲有关郑和在马来西亚的一些传说, 让学生知道郑和在东南亚有多么崇高的地位。同学们也讲述了他们所知道的三宝太监的故事。
同学们发言后, 我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密封着的榴莲, 一股很特别的气味飘了出来, 许多同学掩鼻大叫。我赶紧将它密封回去, 问大家知不知道榴莲的来历。这是一个在东南亚流传久远的传说, 也跟郑和下西洋有关。传说有一次郑和下西洋被敌人围困在马六甲, 军中断粮, 人心惶惶, 郑和也一筹莫展。他半夜出去巡营, 蹲在一棵树下苦思冥想。第二天, 士兵们发现在郑和蹲过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奇怪的树, 树上结满了一种奇异的果实, 摘下一闻, 有股臭气, 但试着一吃却香甜可口。就这样, 郑和鬼使神差地解决了断粮的问题, 并一举击败了敌人。消息传开, 马六甲人对三宝太监更加敬若神明。同学们听了脸上都流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 但对有关榴莲来历的传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巧设问题, 让学生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巧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 让学生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我在上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时, 首先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导入:“同学们有没有想过, 你们的父母希望你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回应:“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学生也许没有想到, 学习内容这么古老, 问题却和自己的生活这么贴近, 学习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为了说明孔子“仁”的思想, 我问学生:“仁字可以看成是两个人在一起, 按照中国传统的道德要求, 两个人在一起应该怎样相处呢?在有困难的时候?在荣誉面前?……”“应该互相帮助, 互相理解, 团结友爱, 讲诚信, 谦让……”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 奔涌而来。学到“百家争鸣”的时候, 我根据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某市普降大雪, 小华同学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有三位同学纷纷上前劝慰。甲同学:有没有摔坏?乙同学:值日生应该及时扫雪, 谁当值日生都应该遵守这一规定。丙同学:小华摔伤可能是一件好事, 别的同学就可以引以为戒了。”设问:三位同学分别代表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同学们思考后回答:甲是儒家, 乙是法家, 丙是道家。这样学生从现实生活的例子中就能更好地理解了百家的思想。
3.义务劳动方案(贴近实际) 篇三
为了使我校学生进一步养成爱卫生、讲清洁的良好行为习惯,带动家庭、社会,形成以讲文明、爱卫生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结合上级文件、我校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 长: XXX 负责安排、协调工作。副组长:XXX 负责活动的指挥工作。
XXX负责活动具体落实工作,收集资料、学生文明礼仪、及活动摄影等工作。
组 员:全体班主任 负责指导本班学生打扫卫生及安全。
二、活动时间: 2018年 5月 8日至7月7日
三、人员安排:
七(1)班
XX 七(2)班
XXX 七(5)班
XXX XXXX 八(3)班
XXX 九(1)班
XXXXX
四、义务劳动区域: 1.校外周边的杜鹃大街。2.校外敬老院。3.校外白族风情街。4.校内绿化带内的杂物。5.校园内部灰池。
五、活动任务: 完成对划定的义务劳动区域内瓜子壳、果皮、纸屑、塑料袋、烟蒂、碎石等的清理任务,消除义务劳动区域内电杆上、墙壁上等处张贴广告。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负责教师具体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
2.学校给学生提供清洁用具参加义务劳动。(塑料袋、抹布、盆子、扫把、撮箕等)3.整个活动过程,由抽到的班主任带队本班学生,遵守活动纪律,保证学生安全。
4.学生在义务劳动的中途原则上不得请假,擅自离开。5.活动过程中,参加人员尽一切努力,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6.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统一校服。
7.学校给参加义务劳动的班级常规评比中加2分。
8.义务劳动后,将详尽的记录、简报、图片等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XXXXXXXXXXXXXXXXXXX
4.不忘三会一课 贴近党员实际 篇四
开展“三会一课”,不仅仅是组织有关学习、传达有关文件、交流心得体会,更在于它目的性明,指向性强。因此,必须遵循其自身的本质内涵,紧紧抓住党员受到教育这个目的,贴近实际需要这个根本,从而让“三会一课”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开展“三会一课”还是对深入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的响应;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落实根本要求,加强基础性建设,必须体现到每个 党员身上。这就是说,“三会一课”制度要在固根本、强基础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贴近党员实际。
一是要贴近党员的思想情况。市场经济为党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新媒体时代,党员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海量化,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对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影响,引起思想上的波动、认识上的偏差。对此,要经常分析和准确掌握党员的现实思想,留心观察党员的人生态度。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越勤了解、勤思考,“三会一课”就越
能达到早预测、早疏导、早解决的效果。此外,还应当注意把“三会一课”渗透到一些特殊时机,做好“见于未萌、禁于未发”的工作。比如,当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出台时,要 防止党员说三道
四、犯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当党员受错误思潮影响时,要防止是非不分、随波逐流;当党员获得荣誉、职务提升时,要防止放松要求、攀比享受;当党员犯了错误、受到处分时,要防止消极。抵触、自暴自弃。
二是要贴近党员的工作情况。党员安心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岗位职责,是衡量“三会一课”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的重要方面。因此,针对少数党员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能力素质不适应等现象,应从三个方面予以解决。首先,要用党员的标准和党的组织纪律进行规范,不允许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其次,要在“三会一课”中丰富理想信念、集体主义、敬业奉献、奋斗成长、忠诚担当、人民立场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党员树立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最后,要善于把思想引导、认识统 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涵养党员的道德情操、锤炼党员的良好品格。
三是要贴近党员的作风情况。党员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常常表现如下:说一套做一套,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对人严对己宽,有章不
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对这些问题,在开展“三会一课”时,都要理直气壮地讲清危害,给予坚决批评、制止和纠正。要注意结合经常性管理工作开展“三会一课”,教育党员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带头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加强作风养成。
5.贴近儿童实际设计概念教学的论文 篇五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落实
为认真贯彻落实地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加格达奇林业局党政班子高度重视,认真谋划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力量,鼓舞斗志,迅速在全局掀起了招商引资的新热潮。
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提供坚强的招商引资组织保障。加林局充分认识到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局政治、经济工作中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把全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地委、行署、林管局的决策和部署中。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招商工作,认真研究制定了符合局情的招商引资方案、小分队招商方案、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办法等,成立了以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林业局2012年引进域外资金和省外资金计划指标预安排6000万人民币,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68.48万美元,实际落地项目:即已经落实项目法人、批准文件,按项目建设序时进度应到位资金及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外商投资项目1个,进肇东、安达园区亿元项目1个,进入我区对俄贸易合作园区亿元项目1个的工作目标。组建了由副处级领导带队的4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和全局各部门、各基层单位组成的8个招商联合小组,招商人员均由工作业绩突出、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的科级、副科级干部及各单位能人组成,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广泛宣传,层层动员,推进招商引资实现底层突破。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诱人的奖励政策是引领职工群众投身招商引资第一线原动力。为此,招商的前期工作以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为主。林业局制作了招商引资宣传标语50条,印刷招商引资宣传单2万份、招商指南1000册、招商引资项目册3000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已下发到基层,让基层林场管护区经营所职工人人了解招商政策,发动亲属、朋友和我局施业区的种养殖户等,做到宣传到位、动员到位,并要求各林场、管护区、经营所把招商宣传工作与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相结合,各检查站、管护站、防火宣传人员在宣传防火工作的同时,把我局招商宣传单、奖励办法及时发放到每位进入我局施业区内的人员,并在主要道路口设立宣传标语、宣传牌等,全面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力度,利用重奖政策催生职业招商人员,形成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职工群众联动,齐心协力抓招商,招大商的局面。
分解任务,落实机制,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林业局把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聚焦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城市、工业集中城市,并具体划分了四个招商区域。为使招商工作实现多点突破,林业局将招商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基层单位,分解到每一名领导干
部和职工,使得人人身上有重担,个个肩上有压力,特别是对专业小分队、联合小组定任务、立目标,要求每个专业招商小分队至少完成亿元以上落地项目一个,每个小组至少完成1个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形成小分队包项目、包任务、包地域的责任机制,并以切实有效的机制推进招商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实行项目推进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入驻目标区域后,从调查研究到锁定重点产业项目,到洽谈签约,到落户投产,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推进落实;二是强化竞争激励机制,落实“以招商引资论英雄”,坚持“招商出干部,项目出干部”,对领导干部实行“加压紧逼”,选树典型,对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建设实绩突出的予以重奖重用,将招商引资业绩排名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先决条件,把招商引资工作打造成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对评比落后的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或诫勉谈话,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实施督查考评机制,招商引资坚持单月点评,双月交流,季度评比,将招商引资业绩排序全局通报,年终招商领导小组要对招商引资情况实施严格考评,严格兑现奖惩;四是完善创新服务机制,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从项目引进、签约、落地、开工等全过程实施“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一经项目落地投产,为其提供终身服务。
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力求招商引资实现多点突破。林
【贴近儿童实际设计概念教学的论文】推荐阅读:
儿童诗教学设计简案08-08
视力障碍儿童学前教育初探(教学论文)10-31
儿童线描的教学探索07-27
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 毕业论文08-01
儿童道德教育论文10-30
电化教学是开启儿童智慧大门的07-20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论文08-25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10-17
浅谈儿童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