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行管考研复习经验

2024-09-09

人大行管考研复习经验(精选4篇)

1.人大行管考研复习经验 篇一

我的考研经验 武汉大学行管考研全攻略

考研心得―初试篇又快到考研的时候了,回忆起去年的这个时候,感慨颇多,再加上一直想写点关于考研的东西,又看了考研心路的一些帖。所以就想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本人是武汉大学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初试成绩:英语65,政治77 ,公共管理学121,综合知识117.总分380初试排名22名。我本科学校是在东北吉林的一所普通二本院校,专业是计算机专业,由于计算机感觉有余心而力不足,同时数学也学的不太好。所以,打算考研的时候纠结的很,不知道是不是该考计算机,还是别的专业。那时候还经常玩魔兽世界,在游戏里认识了一个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的朋友,他跟我说,可以考虑 历史学,心理学和行政管理。这些都比较好考。经过权衡比较之后,我选择了考行政管理。对于报考院校,我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专业排名前十,另一个是离家近。因为我老家是江西南昌的,所以,武汉大学进入了我的目标范围。就这样,我把前期的专业和院校选择好了。下面来谈谈我的考研经历,仅供参考。我复习的时间比较短,8月中旬开始复习。

一、政治资料推荐:任奴芬 序列一(或者考试大纲)序列二,序列三,序列四 肖秀荣模拟题。我准备的时候报了一个政治和英语的辅导班。所以,暑假从沈阳实习回到学校就上了两周的政治强化班的课程,是任汝芬讲的。教材是任奴芬序列一,个人认为效果挺好的,可以报一下。因为他是对知识点的一个梳理。从九月开学到十月中旬,政治基本上每天就看书看累了得时候翻翻重点,基本上就翻半个小时。到了十月中旬,序列二出来之后,每天先花一个小时好好看知识点,然后再花一个小时做你看过的内容的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然后对答案,错了的题就去翻序列一,到序列一上去找答案。我认为不要小看这个翻书找答案的过程,其实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当你自己在书上找到答案后,你对它的印象肯定会很深刻,下次碰到这个知识点就不会再错了。当然,错了的题记上记号,做第二遍的时候要更加留意。这段时间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基本上是两个半小时左右。

差不多到十一月上旬的时候,做完第一遍,然后就做第二遍,重复这个过程。这个时候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也就一个半小时,不过这个阶段还是要看序列一上的知识点。差不多到12月份的时候出了序列三,序列三主要是时事和一部分补充的选择题以及简答题。这个时候,就把时事溜一遍,然后把序列三的选择题做完(选择题不多),大概就五天时间能搞完序列三。然后就是每天有时间看看序列三上的简答题。我认为虽然不可能会考原题,但是考得原理就是那些,考试有可能考得就是类似的,所以那些简答题要好好看看,特别是标记的重点的简答题尽可能背下来,还有就是注意简答题的答题范式。把序列三搞完差不多到12月中旬了,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还是主要看序列一上的知识点和那些你做错了得选择题。

差不多到12月底的时候,各中模拟题出来的,我认为比较靠谱的有:任奴芬序列四和肖秀荣,这个时候每天自己做一套模拟题,包括简答题,答案写在稿纸上。差不多还有最后一周就是翻翻知识点,看看背过的的简答题。

总结:个人认为,政治最重要是好好看序列一,或者你买的(考试大纲)把知识点吃透,把握好客观题。如果客观题能拿到40分,那政治65分没问题。然后最后一个月背背简答题,不是为了押题,而是知道怎么去答题。

二、英语推荐资料:俞敏洪考研单词(红宝书)+石春帧阅读220篇+张剑真题(黄皮书)+作文书。

我三月份开始看英语考研单词,但是那时候没进入状态,整本书,就前面几个单元被我翻旧了,真正复习英语是从九月份开始的。那时候早上花一个小时背单词,每天背一个单元,认识的`单词在上面划X,说明以后不用再花更多的时间了。背完后,翻翻明天要背得那个单元的单词。第二天背单词的时候,先复习一遍前一天背得单词,用手遮住中文部分,看能不能知道中文意思,不知道的话就划“对号”,表示要多留意。然后在背今天要完成的任务。最后看看明天要背得单词,每天这样循环下去。在你背单词的时候,你的书上会有不少XX和对号,这样,你就知道哪些要多注意,哪些可以少关注。这样,我背了两个月的单词。

每天下午一点到四点半,就是做阅读的时间,我用的是石春帧的220篇阅读,每天做四篇阅读,做完阅读之后对答案。有时候对完答案都想哭的感觉都有,一篇就对一两个很打击人。但是,对完答案不表示就不管了,我那时候,先把阅读中得不认识的单词都记到一个本本上,写上中文意思和音标。然后把重难点句子的意思自己试着翻译一遍(因为石春帧那本书在阅读中标记了哪些是重难点句式),然后再去看后面的解析。

最后,我随机挑一篇阅读,自己试着把全文翻译一遍,写在稿纸上。因为你自己可能知道全文是什么意思,但是让你把翻译写下来,估计就不那么容易了,我认为这个翻译全文有两个作用:一是使你对重难点句式的把握更深入,二是可以练习翻译那道题。到十一中旬的时候开始做真题了,每天自己做一套真题(除了作文),把答案写在本本上,这个时候单词估计背得差不多了,所以每天早上读一年的真题,读两遍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

真题我做了两遍,把真题搞完差不多离考试还有一个月,这个时候要开始背作文了,作文我用的作文模板100篇,每天早上背一个模板,到考试的时候能背30个模板,还有就是背经典句型。到时候考试就套模板。另外石春帧的做完了,可以买张剑的黄皮书的阅读,感觉挺好的。反正,每天要保持做阅读。

总结:英语要把单词基础搞好,没有单词,你会发现阅读都是在看天书。而且在做阅读的时候不能带着自己的思维去做阅读――不要先入为主。这是做阅读的绝对禁忌,如果这样的话,你会想办法来支持你倾向的那个选项。要找到关键词,到文章中找答案。要好好分析段首和段尾,答案基本上在段首和段尾。

三、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主要是看黎民的那本书,陈振明的基本上不怎么考,所以时间不够充裕的话,就不要怎么花时间。我拿到课本是7月中旬,因为要实习,所以没有时间看,真正开始看专业课是八月份中旬,那时候学校寝室没开门,住在旅馆里。根本没心思看书,所以也就把书本溜了一遍。完全看不懂在讲什么。九月份我在网上找了一个辅导机构,给我寄了一套课本重点内容讲义和历年真题。我就先照着讲义把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都划了一遍,哪些以前考过的就在上面标记一下哪年考的(也是重点),划完之后就全心全意背书了,每天的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半都是用来背公共管理学,就是强行记忆。

那时候对于每天背得都不怎么理解,两天背一章,第一遍差不多背了20天,然后就开始背第二遍,这样也差不多用了20天。我大概背完两遍之后才知道我背得那些内容在讲什么,第三遍背起来就轻松了不少,这个时候开始理解性的记忆了,这样循环下去,估计前前后后背了有不少于六遍,到了12月底整本书的大小标题都背得差不多了,(这里说下,公共管理学这本书蛮有条理的,背得时候先背大标题,然后是下面的补充段落,然后是各个小标题,再是小标题下面的补充段落的前几句,反正,公共管理学那本书的大小标题是一定要背下来的。)

2.人大行管考研复习经验 篇二

我简单主要讲一下我的专业课复习经验,要强调一点是,别人的经验再好也仅仅是作为参考,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先复习的西方经济学,然后政治经济学。书本选的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两册,政治经济学推荐宋涛和逢锦聚的,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还可以在网上买套资料,资料能给考研的复习节省不少时间。在复习上建议以原指定教材为主,如果时间充裕就适当扩展。对政治经济学来说,宋涛老师的书比较基础,很多基础概念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适合入门者看,逢锦聚的书可以在此基础上作为提升用。政经和宏观在人大的试卷中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尤以宏观较难,一般会和政经分别结合时政考大题,其实就是应用理论分析实际。这个说来说去还是依靠自己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程度。没有扎实的专业课基础,一切都只能是空谈。在复习时间上,专业可不能少于6个月,否则会很被动。每看一本书最重要的是总结,可以按目录总结,相关概念,流派观点,曲线分析等等这些都是重点分析的过程。在看完两遍专业课书之后,结合历年真题,你会对重点有所把握,相对应的在笔记本上有重点有层次的做好笔记。资料我用的是凯程集训营发的《人大经济学凯程通》,值得一看。尤其适用于我这种不太会总结的学生。

3.人大行管考研复习经验 篇三

教育学综合的复习与答题技巧

教育学综合的试卷构成:(共300分)

单项选择:45题(2分一个)

辨析题:3题(10分一题)

简答题:6个(15分一题)

论述题:3个(30分一题)

先来谈如何复习的问题。这有三个基本的前提。一是有好书,二是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行动去看书,三是有看书思考的习惯。书的搭配前面已经谈过了,现在不再说。对于复习,盛世清北教育发现很多考生喜欢押题,走捷径,但是08年教育学综合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那就是几乎所有认为是重点的,没考,反而是那些不经意的却考了,比方说,孔孟旬没出现,卢梭、赫尔巴特、杜威(07考)、斯宾塞等很多重要的都没出现,教育科研方法的所有题背了,一题没考,考了问卷的问题设计和一道运用的。07年的试题有这样一道题:道德体谅模式(麦克菲尔的理论),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知识点,一扫而过的知识点,但是就是这样的的一个部分,考了15分。所以建议考生不要盲目押题,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大纲上的一个点都不能放过,都要能说来。

教育原理:多思考是核心,把教育学和马哲联系起来,我国的教育学原理是以马哲为指导的,要多想多问。在此推荐看杨兆山老师的书籍并且把一些基本的定义背熟。

中外教育史:除了反复看(大纲),建议看点历史,理清楚历史的顺序,有助于教育史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很多同学都说这部分有些难理解,在这里做题是捷径。

教育科研方法:只有30分,有人认为很简单,其实,要融会贯通不容易,因为考生大部分没有科研经历,所以,听课是很好的途径。10月中旬考生把大纲上的知识点看完,然后就可以把人、理论、教育史实分开用信签纸整理出来,用图标的方式或图画都行,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记忆,对照大纲反复看。

4.人大人力资源考研405分经验 篇四

转载:08人大劳人院HRM跨专业405分专业课经验分享

我属于跨校跨专业跨地区考研,本科计算机专业而且06年毕业,考研时已经工作了一年多,07年7月份辞职,然后买书、买专业资料、收拾家当....正式复习应该是07年8月份了,能取得总分405,尤其是专业课133的成绩,实在超出自己的期望。所以我想我的经验对大家还是有价值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若用系统论的思想去考虑,或许就不会挂一漏万,无的放矢。

一、考,还是不考,这是个问题

这也是无数前辈提到过的老问题:你为什么考研?

这个问题看似与考研复习无关,事实上关系重大。我们且不说那么多学子为考研而考研,毕业即失业;只说如果没有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那么,在复习最艰苦的日子里,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我当时用了两分钟的时间决定要考研,接着准备辞职。没有犹豫,之后复习的日子里也从未后悔。或许是厌倦了IT(我毕业后在IT行业工作),自己离开的义无反顾,正处在迷茫阶段。但就在那两分钟之前,还从来没想过考研。或许有些莽撞,我倒宁愿称之为灵光一现,呵呵。

言归正传,当时考研基于这样几个理由:

1.我在工作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都与HR相关,因此对HR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基于兴趣查了很多网上的资料,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我很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3.上班之后发现自己的理论功底实在太薄,而且经常加班没有时间学习,很想回学校继续深造

4.最后一点就比较现实了,想拿个名校的硕士学位,毕竟本科在北京还是太低了,呵呵

我想,正是因为我想明白了为什么要考研,所以在复习最艰苦的时候,都没有退缩的念头,而且自己在近半年的复习当中,几乎一直处于心理学中所谓的巅峰状态,没有心理厌倦期,这让我考过研的朋友都非常惊讶。所以,考研,给个理由先

下面就是具体学习上的准备了

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想,首先,应该了解一下你所报考专业的情况,比如历年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复试分数线等等,顺便说一下,人大的复试线跟劳人院HRM专业的复试线不一定一样,例如06年人大复试线总分355,而劳人院HRM复试线总分为370,故校方的线只是最低标准,劳人院HRM是人大最热的专业之一,就业情况也是相当的好。这些信息应该都提前打听清楚,毕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其次,应该有专门的复习计划。这个计划要包括:考试要求,个人差距分析,复习资料,复习方法,复习阶段安排,每一个阶段应该达到的成果等等。我复习之前准备齐了所有的复习资料,并收集了很多高分文科考生的复习方法(因为我一直读理工科,从来没正式学习过文科,呵呵),做了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被人大的师兄称为perfect,呵呵。下面分开来说。

先说考试要求。我的优势在于数学,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数学135以上,专业课110以上,英语和政治两门考150,这样总分也有395,最终结果也表明,我的估计还是很准确的,而且专业课考得出乎意料得好。如果专业课给自己定到110,那么你可以在看到历年真题时,参照真题的题型、分值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分数,比如名词解释应该拿多少分,简答多少分,论述多少分等等。

第二,个人差距分析。这个大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就说我自己吧,我从来没学过文科,复习的时候倒是不怕背东西,最为难的就是我不知道文科的答案长什么样,呵呵。比如一开始答名词解释,我一句话就答完了,可朋友说这么答就over了。当时极想买一份真题的答案,一直找不到,于是我为各题型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答题模板。偶然的机会得到了真题答案,跟自己的模板对比,呵呵,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当然,文科的同学不用跟我一样费那么大力气了。

第三,复习资料。专业课不像公共课,除了指定教材,没有公开出版的资料,也没有辅导班,所以收集资料就看自己的了。必要的资料包括:

1.指定参考书共4本:(2010年已经改革,不能按照此书目准备)绩效管理 付亚和、许玉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试与复试 薪酬管理原理 文跃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试与复试

组织行为学 [美]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试与复试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彭剑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初试与复试

书上的东西一定要烂熟于心,保证考试的时候书上的东西决不能出错

2、笔记 对于外校考生,尤其是跨专业考生,专业课笔记尤为重要。可以说,笔记是对指定参考书最好的补充。如果可能,一定要把这个拿到手。

具体复习的时候,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烂熟于心。

3、真题:真题是最最最...重要的。对于真题,应不满足于做对看会。而是应该去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因此要尽量去弄到更多的试题,最好有五年以上的(我当时拿到了近10年的真题)。经过严密的分析,让这个规律浮出水面。

引用网上一位师兄分析的以下四大规律: 1)五年之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

2)简答题三年之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

3)名词解释题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 4)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五年之内没有考过的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第四,复习方法:复习方法按复习阶段和复习任务不同,比如第一遍复习主要任务就是整理出笔记并整理知识网络图及考点分布图,这时就需要从宏观角度去把握,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网络。而第二阶段就是要熟记了,此时就要有一些记忆方法,比如,网络式复习、提高“回头率”、空想法、树形图、做笔记、录音、自测题、专题法等。第五,复习阶段:我参考了一些高分考生的做法,把复习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真题指导,了解重点,第二轮:总结重点,厚书变薄,第三轮:巩固重点,扩大范围,由薄变厚,第四轮:考前模拟,调整心态。实践证明,这种阶段划分是比较科学的,而我的复习也基本按照这一计划进行的。

综上,在你开始复习之前,最好做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胸中有丘壑,才不至于心里没底。

两个其他问题:

1.关注该专业动态,不能闭门造车。比如去年10月份我在网上找东西时突然发现07年HRM部分两道答题居然全部来自当年几位老师的演讲稿,这就是35分哪,如果事先不知道,后果可想而知。从此我对老师的论文、格外关注,并拜托人大的师兄提供信息。关注专业动态的方法:

1)订制google快讯,关键字可以是“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老师名字”等等

2)多看老师论文,尤其是近几年的论文,对于导师论文,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基础上细心研读。

3)不推荐直接找老师,老师们都很忙,况且也要避嫌,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请教老师的研究生

2.关于时间:一个师弟问时间不够怎么办,我说其实节省时间的方法很多。比如,当时专业课要背很多东西,而我复习任务又很重,于是我把要背的东西按照答题的标准答案整理在电脑上,打印出来(这样比看书的心理压力要小一些,呵呵),然后把它们用mp3录下来,利用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听,比如睡不着时,走路时,学数学累了时...这样不费很多力气几天就复习了一遍,而且不用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背(专门背书很痛苦,我看到冬天教学楼楼梯里那么多人大声背书,汗...我从没那么刻苦过)

3.给自己出自测题:因为没有模拟题买的,所以靠自己了。11月底开始自己给自己出模拟题,按照自己对重点分布、命题规律的理解,编了大概10多套,题型和题量都和真题一样,然后每天做一套,后来证明这个做法非常有效,考到的基础知识都在我的自测题里,呵呵。

半年中,我按照自己既定的计划复习,并随时根据具体情况改动。当坐在考场里打开试卷,发现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在我掌握,而论述题也不完全出所料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赢了。对于人大,不要听信黑箱操作的谣言,就我自己的感觉,人大还是相当公平的。

上一篇:申请书护士下一篇:无名氏死亡流浪汉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