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斌工作总结

2024-09-30

王红斌工作总结(共4篇)

1.王红斌工作总结 篇一

强化管理注重落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记优秀教育工作者甘红斌

他于2007年担任铁厂中学教导主任,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对教导处职能的定位是“督导、服务、评估、协调”8个字,就他个人理解,其核心就是“服务”。就是要竭尽所能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工作服务。为此,他给自己提出了6字工作要求:“热心、齐心、用心”。制定了与教师一起共同实践的工作准则:“投入、艺术、高效”;确立的培养目标是:“规范、创新、全面”。

一、完善制度制度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担任教导主任以来,他在教导处制度建设上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即在沿用过去好做法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修改与补充完善。履职以来,由他主导先后制定下发了多个规章制度,如《铁厂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铁厂中学教学工作考评细则》、《铁厂中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铁厂中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铁厂中学三年发展规划》、《铁厂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铁厂中学“高效课堂”达标要求》等,这些规章制度,确保了学校教学工作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目标化,真正实现了制度管理。

二、紧抓常规注重实效

学校常规往往能直观反映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他对常规工作是经常抓,反复抓,时时抓。总体看,一年来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习惯学校教学秩序呈现良好的态势。为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常规化开展,他尝试从四个方面做了努力:

1、抓责任落实。实施领导包级,教师包生。

学校把各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按学生弱科情况,分配给教师,实行教学工作承包责任制,包学生思想转化,包学生成绩提高,包学生巩固。做到了明确职责明确任务,明确奖罚措施。

2、抓培优补困工作,实施优生培养工程。

学校聚焦优秀学生目标,明确培优补困对象,定期分析交流评比。开展培优补弱活动。

3、抓教学常规落实,实施目标制度化管理。

学校在教学常规落实中,重点抓教师上课、备课,自习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做到严布置、细落实、常督促随时评比。保证了常规工作常抓常新。

4.抓好培训,实施校本培训计划。

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需要充电。作为教导主任,在培训方面,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教师培训,一手抓学生培训。本学年共开展了四次青年教师培训,其中两次是新上岗教师培训,主题分别为“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如何有效开展“高效课堂””;两次是全体教师培训:一为优秀教师经验交流,曹任、曹恩强、缪祥灵等老师做经验介绍;二为“如何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班级学风的转变”专题讲座。同时还开展了三次学生习惯养成专题报告会,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识,教师的质量意识,创设了良好的平台。

5、大力开展德育活动。

今天的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广,思维活跃,单

一、空洞、权威式的说教很难说服他们,触动他们的心灵,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多途径、多渠道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加强阵地建设。本学年,他和几位班主任充分利用校会、黑板报、宣传板、校园广播等宣传工具,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让我校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2)活动育人。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中提高思想认识。本学年,他主要协助策划开展了下列大型活动: “诵千古美文,扬中华传统”师生朗诵比赛; “做堂堂正正的人,写工工整整的汉字”学生书法比赛;4月5日“烈士陵园扫墓”活动;2012年学校春季趣味运动会;“走近中华传统,感受多彩童年”六一庆祝会„„每次活动后,他都会做好追踪调查和总结反馈,以利改进工作。

(3)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我校学生大多都是农村子女和留守儿童。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行为礼仪方面非常薄弱。根据这一情况,经校长批准,他在2010年9月,启动校园“走近中华传统”文化年,以每天的晨读、“阳光一小时”课间活动、“国庆”、“六一”等节日文艺汇演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文化熏陶,推广中华传统游戏、学习传统文化等„„从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富有

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三、身体力行成绩喜人

作为一名教导主任,深知教学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更知身体力行示范带动的重要作用。履职以来,他亲临教学工作第一线,担任数学学科教学工作。在教学教研活动中,率先垂范。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他自己先上公开课、示范课、。在组织教师备课中,以高质量的教案影响带动教师规范备课。三年来,他所任学科在县统测中综合得分均居全县第二名。2012年九年级数学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综合得分81.81分,居全县第二名,赢得了领导和教师的广泛赞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掷地有声,已取得了辉煌成绩:2009---2010学年,学校教学成绩上一新台阶,在县级统考成绩中,七、八年级综合成绩分别居全县第一、二名;在全省中考中,九年级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二名;2010---2011学年,学校教学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这一学年,在县级统考成绩中,七、八年级综合成绩分别居全县第二、一名;在全省中考中,九年级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一名,我校七个中考科目中有六个学科均居全县榜首;2011---2012学年在全县期末统考中,七、八年级综合评比,分别居全县一、二名。在全省学业水平测试中,九年级综合得分居全县第一名。我校曹恩强老师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荣登榜首。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相信他一定会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注重实效,抓管理,促落实。寻找到适合铁厂中学的教育教学成绩成为全县的一面旗帜的办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导主任。

2.王红斌工作总结 篇二

一、解词入题,简洁快捷理解“绝招”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第16课《绝招》。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那我们来比试比试。请看题。(出示)

绝:1.断;2.尽,穷尽;3.极,极端的;4.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5.一定的,肯定的。

师:“绝”在字典上有五种解释,你认为在“绝招”这个词中,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请用手指头表示。(学生举手示意)

师:谁来说说“绝招”是什么意思? 生:独特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招数。生:只有自己有的本领。

【点评:开门见山,简洁开课。】

二、添加字词,扩充课题整体感知

师: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本领就是绝招。如果让你在“绝招”前加一个字,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会加什么字?

生:比。(师板书:比)师:还可以加什么字? 生:练。(师板书:练)

师:也就是说课文主要讲了“比绝招”和“练绝招”的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是写比绝招,哪些自然段是写练绝招?(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生:比绝招是第1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还有第13至17自然段。(师板书:1—5 13—17)师:真会读书,发现课文写了两次比绝招。那练绝招是哪个自然段写的? 生:第6—12自然段写了练绝招。

师:这几个自然段都在写练绝招吗?再仔细读读。生:只有第12自然段在写练绝招。(师板书:12)

师:对,只有第12自然段写了练绝招,其他几个自然段并没有写真正写。

【点评:在理解“绝招”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再续简洁之风:在“绝招”的前面加字,从而梳理了课文内容。】

三、紧扣动作,朗读体验感悟“绝招”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傅永健。傅爷爷用10个自然段写了两次比绝招,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写练绝招,想必比绝招一定写得非常有趣!先自由读一读第1—5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小伙伴在比绝招,他们分别亮出了什么绝招。

(学生自由读文,画找句子)生:三胖、二福、小柱子。(师板书:三胖、二福、小柱子)

师:他们的名字有趣吧,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他们亮出的是什么绝招? 生:三胖是憋气,二福是空翻,小柱子是靠树的倒立。(师板书:憋气、空翻、倒立)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二福还有不靠树倒立的绝招。(师在“二福”后面补上:倒立)师: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插图,找一找哪一个是三胖? 生:穿着白衣服,挺着圆鼓鼓的大肚子的就是三胖。

师:他特殊的体形一下子就让我们认出了他。哪个是二福? 生:中间正在空翻的。

师:对呀,身轻如燕,正在空翻的就是二福。他的动作让我们认出了他。师:那个站在旁边有点尴尬的估计就是小柱子了。这些在看比绝招的也许就是你、你、你。(教师指着座位上的学生说)课文图文并茂,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在看他们比绝招呢!看了半天,你觉得谁的绝招最有趣最好玩,自己平时也玩过?

生:三胖。

师:是的,王老师小时候也玩过呢。谁来读读写三胖的句子。(出示)三胖挺着大肚子,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憋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指名朗读)

师:你觉得三胖的绝招绝在哪里? 生:他憋气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师:如果你憋了一分钟,他就能憋——(生:两分钟)

师:数学没学好哦。如果你憋了一分钟,他就能憋——(生:三分钟。)这可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水平。

师:我们也来比试比试?

(请几个同学上台和下面的同学比试)

师:不赖皮,就一口气,看看我们能憋多久。吸气——开始。(学生进行憋气比赛,教师相机点评)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没憋一会儿就撒气了。生:我看到××腮帮子鼓得圆圆的。生:我看到××脸都涨红了。

生:我看到××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

【点评:王老师的课,在教学内容的提取上,可谓精准。对于第一次比绝招,重点放在三胖的“憋气”上,不但把功用在“憋的时间长”,更突出他是怎么憋的。二福、小柱子则“一笔带过”。】

师:你们看到的这些有趣的情景,傅爷爷就是这么写的,相信这次读一定能读得更有趣。(指名朗读)你觉得这段话有趣在哪儿吗?

生:他说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写得很好玩。

生: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把憋气的样子写出来了。师:是啊,挺着大肚子,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把关键词变红)这是一组表示动作的词组,(板书:动作)把三胖拼命憋气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我来读表示动作的词,你们来做动作。(师生配合读)

师:请站起来,我们一边表演一边再来读读。(生表演读)

【点评:课题教学一定要有“增量”,即提升。而提升,必须借助有效的手段。比如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教师为什么舍得花那么长的时间?为什么要让学生表演读?为什么要进行师生合作读?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现在再读这个句子肯定就跟前面不一样了。这里体现了朗读的有效性。】

四、紧扣语言,角色体验领悟“绝招”

师:第一次比绝招三胖可是显足了威风。那第二次比,谁的绝招让你最佩服呢? 生:(齐)小柱子。师:(出示第13—17自然段)请自由读读第13—17自然段,找一找小柱子这次亮出的是什么绝招,绝在哪里。生:小柱子的绝招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师: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他不仅会算,而且算得快,在数学中叫—— 生:速算。(师板书:速算)

师:对!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绝”。生:从“我能立刻说出得数,保准不错”看出绝。师:没有十足的把握,敢说这句话吗? 生:(齐)不敢!

师:由此可见小柱子—— 生:信心十足。

师:请你信心十足地读读这句话。(生朗读)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生:“只要你们说出两个不过百的数”,也就是说随便说两个数。师:是啊,随便说两个数,都能立刻搞定,牛不牛? 生:牛!太牛了!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师:还绝在哪儿? 生:“小柱子脱口而出:‘得7524!’” 师:“脱口而出”什么意思?

生:想也不用想,一下子说出来的。生:不假思索。

师:连想都不用想就能说出答案,太绝了!你们也练过速算吧,让我们也来试试,怎么样?

师:8×9.生:(笑)72.师:6×7。生:(笑)42 师:你们现在能快速回答我,这就是—— 生:脱口而出。

师:加大点难度,成吗? 生:(齐)好!师:99×8(学生心算,大约10秒钟后,几个学生说出了得数。)

师:大约花了10秒钟的时间,这还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呢!小柱子可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他也能做到脱口而出,真的是太绝了!难怪伙伴们羡慕滴竖起大拇指——

生:(齐)“绝招,太绝了!” 师:让我们合作来读读这段话。(师生合作朗读)

师:从小柱子的语言中我们看出小柱子算得既快又准,真是太绝了!(板书:语言)【点评:在教学第二次“比绝招”时,教师把重点放在小柱子的速算上。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很需要有这样的“拣”“选”教学内容的做法和本事的。】

五、搜索信息,跳读体会“绝招”深意 师:小柱子的绝招是怎样来的呢? 生:练出来的。

师:口说无凭,找一找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绝招是练出来的。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生:“小柱子觉得奶奶说得在理,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师:还有吗? „„

师:看看文章最后。生:“小柱子高兴地说:‘咱们定个日子再比一比,条件是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

师:你真能干,这句话也是说绝招是要考练的,同学们,文章虽然没有具体写小柱子练绝招的事,但是从这些话中都让我们感受到小柱子的绝招是靠苦练练出来的,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的。

六、迁移运用,水到渠成感知“详略” 师:如果你就坐在暖屋里的炕头上,是不是特别想考研一下小柱子的绝招到底有多绝?(生不断点头)

师:现在就给你机会,请你根据三胖考小柱子的写法,(出示第14、15自然段)把你考验小柱子的过程写下来。重点写写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出示)

我,小柱子,我。(生练写)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略)

师:小伙伴们试了一次又一次,来考验小柱子。但是,大作家为什么不把这一次次精彩的考验过程写出来呢?让我们先来找找书上是怎么写第二次表演的。

生:(读)“接着,他又说两位数让小柱子做乘法,经过验算,完全正确。”

师:傅爷爷为什么不把这一次次精彩的考验都写出来,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了呢? 生:把每次考验的过程都写下来,像记流水账。生:如果拔 每次考验都写下来,记和啰嗦。师:为什么会啰嗦?

生:因为每一次的过程都差不多,就重复了!生:我们老师说过,写文章要有详有略。

师:你真了不起。居然发现了傅爷爷写这篇文章时的绝招,(板书:有详有略)这个绝招还表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生:课文用10个自然段写“比绝招”,只有1个自然段写“练绝招”。师:对,这里也体现了有详有略。还体现在哪? 生:第一次比绝招把三胖写得最详细。师:了不起!

生:第二次比绝招课文中只有二福来了个单臂倒立,别人都没有拿出新鲜招儿。这里也是略写,重点写小柱子。

师:你连这都能发现,真的是太绝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看了绝招,还学到另一个写作的绝招——有详有略,详写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王老师紧扣“接着,他又说两位数让小柱子做乘法,经过验算,完全正确。”这句话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理,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这样“文法”的意识有了,“表达形式”的体现有了,于是,课题就不但绝,而且妙了。】

我所看到的“绝”

——写给王红老师的《绝招》

当“千课万人”在“人间芳飞四月天”、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在“处处回头尽堪恋”的美丽的西子湖畔再度欣然而至时,对于她——作为第一位登台的王红老师来说,不啻是一种“荣耀”。但这种荣耀,不单单因为王老师是“第一个”,更在于,她所执教的课文与她的课不无相似之处——课文的“绝招”与课堂的“绝妙”。也就是说,对于王老师的课,拿课题中的“绝”来作评价,真有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吻合”——

一绝:入课的“绝”。因为有“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之说,为此,老师们都自觉不自觉地要倾心于课的导入,在入课上极尽“翻转”之能事,如创设情境、启发谈话、旁征博引、故事谜语等不一而足。殊不知,所有的花样翻新,都不及开门见山,即“简洁”两个字。

王老师的入课,再简洁不过了:理解“绝”字(屏幕呈现“绝”的五种解释,让学生选出正确的一种)→理解“绝招”(即课题的意思)→在“绝招”的前面加字(比、练)。这样的简洁入课有什么好处?好处是,效率高。你看,在简短的几分钟里,学生不仅知道了“绝”“绝招”的意思,还梳理了课文内容(因为课文就是围绕“比绝招”和“练绝招”两个方面来写的)。用最短的时间换取最佳的效益,是最好的课堂,当然,也是课堂上最好的做法。

二绝:提取的“绝”。语文是难教的,难就难在“提取”上。一篇课文拿到手,到底教什么,或者说到底拿什么去“教”,这不仅需要好好琢磨,还需要睿智。而这个“教什么”如果拿不准,那肯定是要吃力不讨好的。这便是我们常常念叨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王老师的课,在教学内容的“提取”上,可谓“准确无误”。对于前面的“比绝招”,重点放在三胖的“憋气”上,不但把功用在“憋得时间长”,更突出他是怎么憋的(“挺着大肚子„„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二富、小柱子则“一笔带过”;而在教学第二次“比绝招”时,又把重点放在小柱子的“速算”上,至于三胖、二富的什么“招”则“懒得管他”。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很需要有这样的“拣”“选”教学内容的做法和本事的。其实,不光光是略读课文,从教学的有效性上说,精读课文也应该是如此。

三绝:朗读的“绝”。这主要体现在教学三胖“憋气”(即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上。这个部分的教学过程大致是:1.指名读写三胖憋气的句子;2.表演(台上台下学生一起“憋”);3.交流观察所得:看到了什么?4.再指名读,并交流:这段话有趣在哪?5.总结:从动作当中感受到绝招的“绝”,并板书:动作;6.师生合作演读(师读带动词的句子,生做动作);7.(在老师的鼓动下:“现在再读这个句子肯定跟前面不一样了”)学生齐读。课堂教学最忌“平移”,平移不仅劳命伤财,更浪费了青春和糟蹋了生命。所以,课一定要有“增量”,即提升。而提升,必须借助手段——有效的手段。在读这个句字的时候,教师为什么舍得花那么长的时间?为什么要作表演、要进行师生合作?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现在再读这个句子肯定就跟前面不一样了。课堂上,朗读要设法有这样的提升,其他(如练笔、理解、体会等)也要争取有这样的提升。这是课的真谛和归宿。

四绝:练笔的“绝”。很清楚,课上设计了“练笔”。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也设计练笔,这本身就是比较难得的“绝无仅有”。而仿照课文13、14自然段的写作特点,并用——

我小柱子

我来进行练笔,更是一种既富有创意又符合逻辑的“做法”(“仿”是写作的原则,从仿到创;“段”则是三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目标)。

五绝:文法的“绝”。尽管张志公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教学要走一个来回”,尽管崔峦也早在几年前就说过“要跟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课说再见”,但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常常“有来无回”,常常与“内容分析”再见不了。与之相比,王老师的紧扣“接着,他又说两个数让小柱子做乘法,经过验算,完全正确”这句话来设计问题(“这里为什么不具体写”),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理(那样就会罗嗦),并加以总结:“你们也学到了傅爷爷的绝招——有详有略”,进而又予以提升:“如果还能够抓住动作、语言来写,文章就会更加有趣。”好啊!“文法”的意识有了,“表达形式”的体现有了。于是,课堂就不但绝,而且妙了。

六绝:点化的“绝”。整篇课文的教学、整节课的把握,教师采用的是“演绎法”,即围绕着“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比绝招,哪部分又是写练绝招的”展开,这是宏观的点化。这样的点化就使得课不枝不蔓、不旁逸斜出了。前面所说的“提取”(在教学内容的提取上),应该是属于中观的点化。这样的点化,就使得课旨要明白、重点突出。在王老师的课上,更多的则是微观的点化,如师生的合作对读、演读,如“脱口而出”一词的体验式理解,如当学生遇到知识盲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时的提示与帮助等。这样的点化,就使得课畅通了,有效率了。特别要提的是,课上对学生练笔(交流过练笔之后,教师说:“在后面加一句‘我’夸奖的话,表达就更好了”)的点化,真是非常有效的“点睛之笔”,致使学生的练笔产生了立马获得正能量的“效应”。教学是难以一步到位的,因此,对于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真的取得满意,教师的“点化”非有不可。

„„

王老师课堂上的“绝”,绝非仅有这些。但疏于笔者的观察力和发现力,也只能作这样的浅尝辄止了。

衷心希望王老师的课能够更绝!

3.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 张王红 篇三

岷县岷阳镇东关小学

张王红

一、说教材

(一)教学分析

《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会解形如3x+2=5这样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

五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在问题解决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学生对方程的学习,本套教材一共安排了4次。第一次在四年级下册,主要是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列出的方程中含有一个未知数);第二次是本册《分数除法》这一单元中,安排了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问题(列出的方程也是一个未知数);第三次也就是本单元,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解形如ax+bx=c这样的方程,也就是有两个未知数;二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两个未知数),虽然有了前面的铺垫,但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还是很困难,因为学生习惯用算式解决问题,即使教了方程,即使告诉他方程有很多的好处,学生也会因为怕麻烦,或找不等量关系,或者其他的原因,不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更何况本节课出现了两个等量关系,两个未知,深度更深,广度更广,当然难度更大,所以学习起本节课,学生可能会有畏难情绪。但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好本节课,为我们下一节用方程解决问题以及为六年级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基于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解形为ax±bx=c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能根据数学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并会用多种方法(方块图,文字)表示等量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具体体现在以下的教学环节:

情境教学法体现在本节课的导课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做好铺垫。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法体现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尝试独立解决,自己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问题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这也是本节课突破难点所用的重要的教学方法。观察法体现在,学生为分析理解题意通过画图、观察分析得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练习法体现在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分层练习,让学生既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巩固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提升。

(二)学法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画图法。自主探究法体现在学生根据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决。合作交流法,体现在遇到问题,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交流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图法,体现在学生在分析题意和寻找等量关系时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进行,也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课件上呈现各种邮票图片,很自然地过渡到教材的主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从而顺利的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三)练习巩固、扩展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扫除学习上的障碍,拉近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距离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方向。同时习题易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设计意图:在这里采用提问式小结,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通过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回顾,还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六、说板书设计

4.王红斌工作总结 篇四

□请您谈谈青年教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经历学徒期,积累备教材备学生的经验;模仿期,听课积累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历练期,承担各种做课任务,积累实战经验;反思期,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促进自己专业提升。

学徒期,离不开老教师的悉心指导。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深厚的学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教师。学校聘请专家、组织“师带徒”活动,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合理处理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悉心指导,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

模仿期,多听课是青年教师学习借鉴他人课堂教学优点、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听课前认真钻研上课的内容,做到有准备地、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中不仅要学习优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板书、教学手段的使用、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时间的安排等,更要听取优秀教师在处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时的方法,从中发现闪光点,提高自己处理教学各环节的能力。

历练期,多做课,在实战中磨砺,教学基本功是青年教师的立足之本。学校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组织各类教学基本功比赛,如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技能竞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通过比赛的不断磨炼,青年教师基本功得到加强,学科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教学反思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标,通过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或给予肯定和强化,或给予否定和修正。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表现的审视、诊断、调适,优化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理解。教学反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质,更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捷径和基本标志。

□请问:学校如何指导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促进专业持续发展?

■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在巨大的压力下,疲于奔命,难免生发疲劳之心、倦怠之情。当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一些成绩,没有更高的目标追求,无法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感觉不到自身价值时也容易产生倦怠的情绪。我认为学校管理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一是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积极为教师“减压”。让每个教师都有时间有精力对教育进行思考,实行创造性地教学,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快乐;让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培养更广泛的业余爱好和生活情趣,缓解工作压力。二是营造书香校园,让教师在读书中充实自己。读书的过程实际就是自我培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得到升华,性情得到陶冶,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积极倡导教育科研,让教师在科研中激励自己。教育科研是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通过教师平时不断地积累、感悟、反思、操练,将枯燥化解为生动,将单调化解为有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四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搭桥。心理满足是一个人进取的.源动力,尊重教师的这种需求,有助于他们工作情绪的调整和端正工作态度,在摆脱平庸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展示才华、创造成绩。帮助教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岗位成才、专业成长、事业成就。搭建不同层级的竞赛平台,帮助不同成长期的教师去创造业绩,通过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科研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予以鼓励和肯定,让教师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五是建立以业绩促发展的机制。刚性的、公平合理的制度对教师发展的支撑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特点。通过建立教师发展手册,全面合理评价教师,在绩效分配上以业绩为导向,荣誉的授予真正鼓励先进。

□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对您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哪些帮助和提高?

■有幸参加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带给我思想的碰撞。一是让我学会换个视角看问题,站在教育外看教育。站在中国经济大背景下看教育发展,站在国家政策法律层面审视教育行为,站在国际背景下思考教育,站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展望教育等。二是了解教学改革的新走向新趋势,帮我确定教学研究的大方向。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即儿童研究。教学要关注和研究儿童学习的态度、情感、方式,帮助儿童找到爱学习的触发点,解决学习动力问题。教学一定要想办法让儿童进入投入、专注、紧张而快乐的真实的学习状态。教学一定要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儿童差异,帮助他们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发展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教学要让儿童的学习过程包括思维过程暴露出来,这种学习,才会诞生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预示着教学是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引领教师回到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上去;回到学科的核心任务即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以及促使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上去;回到学科独特的学习方式上去。三是让我沉下心来做科研,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严谨的科研态度、执著的科研精神感染着我,优秀学员的业绩激励着我,将反思变成自己的教学习惯,写作变成自觉行动,研究变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研究“教师的不教之教”,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系列难题,想得到、做得出、讲得清、写得明,让研究成为工作的常态。

□请介绍您近期的工作特点和目标。

■站在教师的视角,更多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课堂优质轻负高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其投入、专注、紧张而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学业负担合理,实现真正意义的减负。我很珍惜参加“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习的机会,牢记领导、老师寄予的厚望与嘱托,塌下心来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研究课堂问题、研究减负成为我近期的工作特点和内容。从教和学两个角度梳理我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带领教师团队探讨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方式,学科教学的本质,教师的教学特点等视角,研究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和学的有效策略。近期目标是将自己承担和参与的“十二五”国家级、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同时结合减负,理清困惑自己的问题思路,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反思教学实践,梳理教学特色和风格,提炼教育思想,让自己向着专家型教师成长。

上一篇:上半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2024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