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文化组织生活会

2024-10-03

圈子文化组织生活会(精选7篇)

1.圈子文化组织生活会 篇一

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民主生活会情况汇报

日前,xx区政府研究室按照《关于以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为主题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在开展好专题学习研讨、深刻查摆问题、广泛谈心谈话、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的基础上,于11月24日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一、深化学习教育。按照市委、区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部署要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是关于增强“四个意识”、政治生态、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重要论述,研读《准则》和《条例》,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市委工作会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动员大会、领导干部集中轮训班等讲话要求,为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牢思想基础。

二、深刻对照剖析。聚焦政治整改,对中央巡视“回头看”指出的问题,尤其是圈子文化不绝、政治生态遭破坏,政治原则性不强、好人主义盛行等问题,认真梳理,深查细找,切实把自己摆进去,对号入座,真认账、认大账,进一步认清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危害,剖析圈子文化不绝和好人主义盛行的表现和根源,增强整改的自觉性、坚决性、彻底性。

三、深入谈心交心。充分发挥谈心交心对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的重要作用,主要负责同志同班子其他成员之间、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之间认真谈话谈心。既谈自身和对方存在的问题,也谈改进提高的意见建议,切实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开,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民主生活会前。

四、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把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的生动实践,紧紧围绕会议主题,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坚持实事求是,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严肃认真提意见,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五、召开高质量民主生活会。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准备不充分的,不要急于开会。民主生活会上,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带头揭短亮丑,班子每名成员都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先由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分别通报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并进行自我批评,班子其他成员逐一发言进行批评帮助;然后,班子其他成员依次进行自我批评,每位同志自我批评后,班子成员发言开展批评帮助,再由部门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逐一批评帮助。

五、从严从实抓好整改

六、抓好整改落实。紧紧抓住“改”这个关键,针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查摆的具体问题,结合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在“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上集中发力,在“人、事、因、制”上下功夫,动真碰硬,刮骨疗毒,确保问题整改全部见底见效。要建立整改工作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下决心整改。按照务实管用原则,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建立健全防止和纠正圈子文化、好人主义问题的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改善。

2.中间圈子生活样本 篇二

当然,我们不要把目光还只是停留在“游艇会”、“私飞俱乐部”这些传统的富豪圈子里,真正的中间生活圈,应该是由更多新奇的元素和更有创意的人组成的,让我们去认识他们吧。

1/3混搭生活

圈子名称:香滑时光

圈子规模:80人左右

圈子主题:重塑摩卡精神

圈子领袖:

吴佼佼,27岁,CIO(信息主管)

吴佼佼递过她的名片,头衔是CIO,一个和CEO相比明显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职业,但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信息主管的重要性已经引赶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这个重视,体现在吴佼佼身上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今年年初,相继有3家猎头公司给她递去橄榄枝,而她在跳槽现在的这家世界500强的公司以后,薪金待遇水涨船高地涨了好几倍。

吴佼佼显然已经是中间阶层的典范,可是在她身上隐藏着的,又由那么一些看似不和谐,却又恰到好处的另类。她喜欢喝摩卡咖啡,1/3的意大利浓缩咖啡、1/3的热巧克力和1/3的热牛奶混搭在一起的神奇效果让人联想到房龙的《宽容》,也让人联想起强调阴阳相生流转不定的道家哲学。因此,吴佼佼不拒绝别人把自己称作“摩卡族”,她觉得这样的称呼对她是一种褒奖,她在成立了“香滑时光”俱乐部以后,认识了更多像她一样喜欢摩卡咖啡,并且具备摩卡精神的人,在他人眼里,这群充满野心和活力的全新阶层正在迎来他们最阳光灿烂的日子。

圈子素描

有人说,“香滑时光”里的人都是社会的精英,此话不假,普遍的高学历和海外留学或任职的经历给他们的头衔增添了一丝光环,这些高学历的家伙一脚踏在创意的波希米亚世界,另一脚踩在野心和追求成功的布尔乔亚领域中。

但同时,他们又是最矛盾的一代社会精英,他们既欣赏布尔乔亚的小资情调,又崇尚波希米亚的反叛精神;在公司上班时他们是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企业精英,在集体登山活动中又是最活跃的率情任性者;他们有时会在酒吧中怒吼着崔健、何勇与二手玫瑰,却又渴望建功立业成为杰克·韦尔奇那样的传奇CEO;既是欧美音乐和西式快餐的忠实消费者,又是最充满激情的爱国主义分子。尽管如此,你无法否认这种包容性的摩卡哲学中所蕴藏的巨大活力。正如摩卡咖啡兼具浓烈、甜美和柔滑一样,“香滑时光”里的摩卡族们也最大限度地吸取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种种文化的优越之处。

27岁的李郝是这群人中最独特的一个,他曾经有过穿着登山靴上班的经历,也曾经将好不容易得来的5天休假时间不眠不休地坚守在电脑前充当一名虚拟侠客,他对自己的生活设计是随性的,同时,对别人的生活方式他也保持包容的态度。他自己的广告公司有20余名员工,因为李郝对待员工的态度与众不同,使得他的集体非常具有向心力,在凌晨2点的脑力激荡会上,人手一杯摩卡咖啡是李郝带给大家的特别福利,也有大家集体休假去国外旅游的先例,总之,李郝给人的感觉就像摩卡咖啡一样,说不上刺激,却让人难忘终身。

活动大事记

2006年3月俱乐部第一次大型聚会在一个小型沙滩举行,大家开着自己的车前来,在海边安营扎寨,放烟花钓鱼。

2006年4月俱乐部成员第一次生日聚会,为当月过生日的成员举办生日party,此后,每月一次大型生日聚会成为俱乐部的固定安排。

2006年5月俱乐部部分成员组织自驾游,从广州开车到阳朔。

2006年7月为欢迎新加入俱乐部的成员而搞的另一次大型聚会,参与者达50余人,大家聚在一起游戏、吃饭、K歌,聚会还设有专门的财务和负责人员。

谁都可以是“笑”友

圈子名称:“笑会”

圈子规模: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

圈子主题:释缓压力

圈子领袖:

黄立新,34岁,IT公司管理人员

黄立新其实并不是这个“笑”友会圈子的始创者,准确的说,他是在从电视上了解到深圳有这样一个以“笑”为聚会内容的圈子后,才加入的,但因为积极而热心,很快成为这个圈子里的领袖级人物。

黄立新其实并不太爱笑,他不说话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他那隐藏在薄薄镜片后的目光是生冷而坚硬的,却想不到,这样一个人,在每次和“笑”友们聚会时,却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地开怀大笑,旁若无人般。黄立新说,其实,这个圈子正在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他。他最开始加入这个圈子的动机,是因为无意间听到下属的一句话,当时一个新来的员工在对另一个老员工说,“怎么就没见黄总笑过呢”,黄立新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当天回家就下决心改变自己,给员工一个全新的形象。可是,糟糕的是,黄立新发现自己已经不知道怎么笑了,或者准确地说,他是不知道该如何调动面部肌肉来保持一个可亲的微笑。在黄立新加入“笑”友会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他第一次看着那一声令下,大家齐笑的宏大场面觉得很纳闷,可是看着看着也被他们感染了,也慢慢露出了微笑。现在,掺杂在众人的笑声中,黄立新的笑声是最大的一个。

圈子素描

“笑”友会最初的参与者是一个老者,最开始的时候,他喜欢到公园的某个角落,然后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一番,最开始的时候,总是引来路人的侧目,以为他有病,纷纷避而远之。老人也不管,照样隔三差五地去公园笑,而且他总是声音洪亮,面色清朗。渐渐的,有人看出了这中间的门道,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笑”的行列中。刚开始是以退休的老头老太太居多,可是到了现在,越来越多身负巨大压力的都市白领们也参与其中,因为他们发现,笑,其实是帮助释缓压力最有效的一个手段。

现在的都市白领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待久了,心理紧绷,身体处于亚健康,而他们所采取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也大多有限,要么运动,要么去酒吧酣醉一回,要么打上背包出门旅游,可是这其中任何一种,都是对精力的更大的透支,相比而言,每天和一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笑这么一回,达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这里很多的人开始都是随着别人假惺惺地笑,可是笑着笑着都发出了真诚的笑。正在事业上升阶段面临瓶颈的刘咏梅,在这个庞杂的“笑”友会圈子里,不仅找到了让自己减轻压力放下包袱的好办法,还认识了一位对自己工作十分有帮助的朋友,她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刚过26岁就被医生告之有轻微自闭症的大学老师小伍,在女友的带领下加入这个圈子,刚开始他非常害羞,看着别人大笑脸涨得通红,却怎么也笑不起来,1个月后,小伍的学生们都说他变了,变得更加能言善谈和蔼可亲了。

在这个圈子里,没有贫富贵贱的区分,没有个人利益的作祟,在这里,笑是超越语言,超越国界的最好桥梁。

活动大事记

2006年5月 “笑”友会第一次小范围聚会,来了20几个人,大家聚在一起笑了半个多小时,引起众多人围观。

2006年7月 “笑”友会人数迅速发展壮大,最多的时候,来了上百人同时大笑,场面十分壮观。

2006年9月 “笑”友会接受媒体采访后浮出水面,从此,更多的人知道了这种特殊的解压方式,更多的人找到了组织。

80后的网络童话

圈子名称:“极”时行乐

圈子规模:百余人

圈子主题:营造网络“纯洁”新世界

圈子领袖:

IKER,26岁,诺基亚程序工程师

IKER和现在80后四大财富新贵之一的PCOPO.COM的首席执行官李想长得有几分神似,浓眉大眼,穿着一件涂鸦T-shirt,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裤,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神情中似乎还有几分羞涩。

“习惯了在网络上和人进行对话交流,—旦面临到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反而有些不适应了”,他这样解释他的腼腆,既而又不好意思地笑了,露出一口好看洁白的牙齿。IKER不抽烟,不喝酒,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以往存在于人们印象中的“极客”小子叛逆乖张的影子,他似乎更像是一个听话的大男孩,唯一的爱好就是网络游戏,最厉害的一次可以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在IKER的生活中,网络是他的另一个世界,他觉得自己才是那个世界的主人,因此,他无法容忍一些网络的破坏者们对网络的破坏,他建立了这个“极”时行乐圈子,目的就是想和大家一起保持网络这个“纯洁”的新世界。IKER说,他的目的是一个信息绝对自由的电子空间,而现在,他和他的圈友们正在为此不懈努力着。

圈子素描

“极客”群体最初是以一种和这个社会价值信条所格格不入的反面形象出现的,他们作为配备着一些绝对现代装备的“不满分子”,打开他们的计算机,蜂拥进互联网,去追求他们自己的“地下文化”。这个文化以地震风格的视频游戏、MP3音乐地址、网络攻击和基于数字短袜舞会的其他变化形式为特征。

在“极”时行乐圈子公布出来的他们的论坛首页写着这样一段用黑体加粗的话,“他们的财富令人晕眩,他们的年轻更加令人晕眩;他们领导着年龄甚至超过他们一倍的员工;他们少年老成,心中没有英雄;他们视创业为人生的游戏;他们的血液中流动着1和O……”这或许可以看成是这群活跃在网络上的80后新贵们对自己的人生写实。而在中国极客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跟为响亮的名字,上海盛大网络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天桥、网易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和代理首席营运官丁磊、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新浪网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汪延……

“极”客们对自己的私人生活都十分在意,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标准。32岁的周冠琳,对“私生活”的品质,斤斤计较。她有常去的美容院和固定的发型师,妆、容都交给他们打理;她喜欢中式服装,有信赖的裁缝,帮她度身定做;她每周定期参加健身锻炼,有专属的教练根据她的身体状况细心指点。在周冠琳的生活里,私人服务还包括钟点工、律师、学习顾问等等。周冠琳的生活方式显然只是这个“极”时行乐圈子里的一个代表而已,在这个圈子里,以“私生活”为乐的青年人比比皆是。他们毫不避讳自己追求物质享受的强烈愿望和个人动机,“我们用血汗钱,换自由身,心安理得”。

活动大事记

2005年11月 “极”时行乐圈子成立,百余位成员在一个免费的网络空间中举行了圈子的成立议事,并将他们“保护网络纯洁性”的宣言挂在了首页。

2006年5月 “极”时行乐快闪行动招集约30人,在商业街某快餐厅,排成一队拿着相机对该餐厅疯狂照相,引起路人围观。

2006年10月组织第一次户外活动,去青岛度假,约20人参加。

数字化生存革命

圈子名称:“狗”圈儿

圈子规模:数百人

圈子主题:电脑与人脑共享

圈子领袖:

慕容山村,27岁,资深设计师

慕容山村的真名其实并不叫慕容山村,但没有人知道他真实的名字,就连他的职业和年龄,也是他自己主动告诉我的,否则,我绝对无法把网络上那个声名远播的慕容公子和眼前这个男人以及他资深设计师的职业背景联系起来。

慕容山村对他给自己的这个人数众多的圈子所取的名字感到非常贴切,“不是有人说我们是‘狗一代’吗,所以,狗一代云集的圈子,自然就是狗圈儿了。”在慕容山村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它对“狗”这个称谓有几分的自嘲也有几分的赞许。成立了“狗”圈儿之后,慕容山村似乎终于给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个重心,经常出面在网络上组织活动,当然,和其他圈子不同的是,他们的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圈子成立快1年了,到现在为止,知道慕容山村真实面目的,圈子里也就两三个人而已,大家都习惯了在网络上用各自熟悉的符号互相打招呼,却不知道刚刚擦肩而过的那个人可能就是昨晚陪自己聊天到深夜的网友。慕容山村说,网络让他更有安全感,而只有躲在网络背后,他才可以更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

圈子素描

我们把那些有着网络依赖征的人称为“狗一代”,这个“狗”,你当然可以认为是GOOGLE的发音,但放眼开去,它更像是网络时代“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的图腾代称。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狗一代”的描述没有夸张成分,因为无论从形态上还是从精神上,无论男女,无论老幼,他们在电脑前都像极了甩动毛尾巴的一条狗。当我们闭眼冥思片刻时,你是否会猛然发现,我们已经离不开INTERNET,离不开GOOGLE们了?

“狗一代”事实上已经是这个社会人数最庞杂的一个新阶层,他们靠网络为生,离开了网络就像鱼离开了水,寸步难行。网络已经像毒药一般渗透入“狗一代”的血液中,他们忙时、闲时想到最多的就是用电脑,上上网。废寝忘食不悔与网相恋。“狗一代”通常都是时尚与新潮的网一代,而与电脑的亲密关系成为这个阶层最根本的标志,网络让“狗一代”们无所不能,不学英文而成为翻译家,不出门而成为交际高手,不学厚黑而两面三刀,不修行而立地成神……

网名叫“喜鹊”的上海女孩曾经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做了一个实验,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整天待在家里,拒绝出门,拒绝和人对话,拒绝电视、电话,陪伴她的,只有电脑,但信息时代的好处就是,只要有网络。你就永远不用担心被饿死。这一个月里,她靠着从网上定外卖填饱肚子,和人QQ聊天,打网络游戏打发时间,去淘宝网上淘了一件心爱的碎花衬衣,甚至,她还在网上报了一个短期学韩语的速成培训班,每天下午2点准时打开电脑在网上跟外籍教师操练韩语。网络给了像“喜鹊”这样的“狗一代”们一个生活奇迹。朴树的第一张专辑主打歌《NEW BOY》中对新世纪是这样展望的:“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轻松一下WINDOWS98……快来吧奔腾电脑,让它们代替我来思考……”对现在的“狗一代”而言,这更像是一个末世寓言,一个对他们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

活动大事记

2005年12月 “狗”圈成立,第一天就为这个圈子建了3个QQ群,但要求加入“狗”圈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2006年1月 “狗”圈在某论坛网络集会,刷屏和发言的速度让网管措手不及。

3.圈子文化组织生活会 篇三

xxxx小学党支部关于以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民主生活会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落实中央第三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着力解决圈子文化不绝、好人主义盛行等突出问题,根据《中共天津市纪委机关、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关于以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为主题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和区委《关于深入开展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召开此次民主生活会

二、时间:XX.11.28日下午第三节课

二、地点:学校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列席。

四、会议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巡视反馈指出的问题,特别是圈子文化不绝、好人主义盛行、政治生态遭破坏等问题,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深入查摆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刻剖析在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圈子文化不绝和好人主义盛行的根源,领导干部要面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全体党员结合以上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会议发言:书记、支委、其他党员。书记总结

六、会议记录:张义兰。会议照相:杨立勇。

七、会后将书面材料进行归档。传学校网站。会议屏幕:刘昀同志负责。

八、会前准备:

.全体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增强“四个意识”、政治生态、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的重要论述,研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认真学习贯彻市委部署要求和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市委工作会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以及区委有关会议精神,为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牢思想基础。

4.圈子文化 篇四

“圈子”是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圈子”范围广泛,类别众多,如“文化圈”、“朋友圈”、“微信圈”等,联系较为松散。虽有优劣之分,但这样的“圈子”大家都可以有。狭义的“圈子”特指政治上的“小圈子”,是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拉山头、搞宗派,结党营私、谋取私利的小团体。这样的“小圈子”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背离,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违反组织纪律,危害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坚决反对的。

现在,社会上各种“圈子”鱼龙混杂。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念,自觉净化自己的“圈子”,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对领导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要求,督促其净化自己的“工作圈”、“朋友圈”、“关系圈”,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工作中。

5.圈子文化的表现 篇五

人际关系会带来信任,信任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自组织治理模式则是良善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简言之,中国人的圈子文化可以为恶,使公共权力私人化,也可以为善,形成很多自组织团体表现在组织内会是最有活力、战斗力与创意的团队,表现在社会上则是现代复杂社会中的公民团体,如职业、行业协会、慈善团体、社区组织、各类兴趣俱乐部等等,可以其内部的社群规范与伦理建构出自治的良好秩序。如何扬其恶而发其善?古老的中庸之道其实正提供了我们需要的智慧。

中庸的第一条就是“放”,运用于现代自组织治理模式,就是给予社群一定的发展空间,借以形成社群伦理,靠社群内部的相互监督形成自律的风气。找到合适的方法开放自组织,也可以让多元的声音找到一个合理的表达渠道,找到合法、公开的利益代言人,形成一定的公开发言权,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而不是抱团暗斗,夺权谋私。这样,通过合法的、公开的团体,将圈子文化引向一个健康的发展轨道,让公共权力回归到本来的轨道,最终实现良性的治理。

中庸的第二条是“诚”,中庸之道从天下至诚开始,只有真诚才能建立愿景、价值观和团体文化。如此,自组织的圈子成员才有行为的规范与行动的方向,可以自治,自定目标、自选工作,正面发挥圈子的功能,而不会没有底线地抱团循私。

中庸的第三条原则是“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从领导开始上下一致守法、上下一致守礼,愿景、价值观和文化才会真正深入人心,法制与规范才会得到大家的共同尊重与遵守。

中庸的第四条原则是“动态平衡”,即要寻求治理模式在动态中的平衡。自上而下的层级控制要有节度,自下而上的自组织也要有节度,在层级治理和自组织治理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点。作为圈子核心人物的领导者也要保持好圈内与圈外的平衡。一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可能也是一个更大的网络的核心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只考虑小圈子里面人的权利,而应该把均分的原则运用到更大的层面上去,随时动态平衡情感性与工具性动机,平衡人情法则与均分法则,平衡圈内与圈外利益,时而三七分、时而五五分、时而**分,总之要在底线之上动态调整。

《尚书大禹谟》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相信放开自组织之门,强化社群精神,建立社群规范,并掌握层级与自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我们的圈子文化就不仅不会造成权力的异化,反而会成为国家和社会良性治理的助力。

对于“圈子文化”,中央的态度非常鲜明。“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听听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的话语,净化政治生态就必须破除“圈子文化”,共产党与山头主义势不两立!

其实,正常的人情交往未尝不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也是社会人的基本诉求。然而,以暗中勾结为手段,以私人利益为目的,不仅让正常交往变了质,也让党风政风变了味。官官相护的逻辑之下,任人唯亲、近亲繁殖、带病提拔势必蔚然成风;官商勾结的规则之下,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寻租腐败定然禁而难绝;山头主义的庇护之下,党同伐异、相互倾轧、朋党恶斗也将潜滋暗长。为了小圈子利益而出卖公共利益,这正是“圈子文化”的危害所在。

在圈子中寻求政治庇护、利益同盟与合作伙伴,有事可以共担风险,无事可以谋取利益,这种合纵连横、攻守同盟之术,恰是很多官员深藏心底的“官场秘籍”。然而,宋代欧阳修造就说过,“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这样的酒肉朋友、场上哥们,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同享富贵易、共当困苦难。“圈子文化”污染政治生态、败坏社会风气,更会充当贪污腐败的触媒。刘志军与丁书苗,还有罩着神秘色彩的所谓“石油帮”,哪一个最后得以善终?苦心经营小圈子,到头来养虎自噬,这是一种反讽,更是一种警醒。

在中国历史上,“朋党”兴起往往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晚期牛僧孺与李德裕的“牛李党争”,更是加速唐朝衰落的触媒。以古鉴今,为了正本清源、釜底抽薪,应该拿出雷霆手段,向任何形式的“圈子文化”说不!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圈子”就是“社群”、“部落”、“团体”;从个人经验来说,“圈子”就是由志向、趣味、年龄甚至居住地点都比较相近的人自动形成的团体,这些团体常常会以饭局的形式展现在别人面前。圈子是在成功意识的支配下形成的,只要个体不在圈子里使坏,圈子就不会把个体排斥在外。但是,并非所有的圈子都能走向成功,因此,“选择圈子”比“进入圈子”更重要。圈子不能太大,太大了发言的机会就少。还有,一个圈子当中不能没有掌握话语权力的人物,但这样的人物也不能太多,否则一个圈子就会分化为多个圈子,导致个体在决定投奔哪个圈子时左右为难。

圈子自古就有,只不过在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中国社会处在一个特殊的封闭期,政治化状态取代一切,所以圈子就给淹没了。圈子在80年代后活跃起来,反映了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多样化。任何一种特征,比如职业、品味、特长、个性、收入甚至年龄、性别,都可以组成为不同的圈子,以保持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不断地组成圈子,也不断地选择着圈子,营造适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寻找寄托。

圈子的增多与细化,跟社会本身的开放度和容忍度有关。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各种吧,就是为各种圈子的生存需要提供一个公共的领域,这使得圈子与圈子之间至少在空间上避免了冲突。一个人可能同时存在几个圈子之中,圈子的多寡,反映出一个人人格面向的多寡。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强,所涉足的圈子就越多。圈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人们通常会通过自己的圈子里够得上的资源,再去寻找够不上的资源。然而,这并不就是说一个人所涉足的圈子就是越多越好,因为圈子的维持也需要你的付出,包括信息、金钱、时间、精力等。过多的圈子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为圈子而圈子,就好像一个头绪太多的网结,身心都处在一种五马分尸的状态。

要说社会上的圈子,建国前四川的袍哥、码头就是圈子。建国后,当局三令五申“不要拉小圈子”。当时“圈子”是贬义词,是拉帮结派的代称。现在的“圈子”是中性词,是港台文化渗入的时髦话。文化界叫文化圈,演艺界叫演艺圈。旧社会的圈子有行规帮规,现在的圈子也有约定俗成,游戏规则。圈子之内、圈子之间,因人际关系而结合,是社交利益的好渠道。有人精于此道,乐于此圈。

战国百家争鸣,魏晋建安七子,盛唐饮中八仙,清初扬州八怪,还有散文体裁的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都是流派文化,但习惯上不称“圈子”。五四以后的创造社、文学研究会、语丝派、新月派、太阳社、沉钟社……有的“为人生而艺术”,有的“为艺术而艺术”,有的走上十字街头,有的钻入象牙之塔。尽管各行其道,但也称为“圈子”。80年代思想解放,有文艺复兴之兆。改革派与守旧派有阵线之分,但也不像现在的“圈子”。世纪之交中国文艺的圈子现象是个怪胎,是一场混战。除个别例子,大多数是无谓纠纷,小是小非,胡搅蛮缠。改革开放初期文坛论争是黄钟大吕,现在文坛吵架是瓦釜雷鸣。庸才骂人是时尚,不遭人骂是庸才。所谓“圈子文化”,弄得好是流派,弄得不好是宗派,极而言之成帮派。

“圈子”是交朋友的一种范围和形式。有一本儿书上说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一辈子能维持的朋友不超过几十个,圈子就是维持。

“圈”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一伙人为了混口饭吃而蜷缩在一起。以下提到的圈都应该念“juan”。

自有人群就有圈子,赵传有歌叫“找个帮来混”,江湖是人,人就是江湖,脆弱的人们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形成一个个的圈子。

如今分得细而又细的文化圈、娱记圈等等,从功能上看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圈娱乐圈。有着相似的生存状态的人群聚成一个圈自娱且娱人,每个圈中人都成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合起来成为一种狭隘的社会群体。

这个群体有着自己的话语系统,即所谓黑语,也有一些不成立的行规。他们的存在对圈外人就是一种排斥。要想入圈,则必须“洗心革面”,所以大凡进入圈子的人都开始说谎。理想作为生活目标是一种很完美的形式,而一旦成为了生活方式,就会很糟糕。因为追求理想而入圈,并靠这种理想为生,就无异于进入了一种体制。

真正从事创作工作的人,应该努力维护个人的自由。而我对自由的理解就是快乐、简单,一旦入了圈,就没有了开放的空间,说话也变得口不对心,不由自主地会为着利益而改变很多,这便开始了不自由的生活。

早在解放前就有行业性的非组织机构被称为圈子,这种圈子里大都是艺人。80年代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单位”的意识渐渐淡化,一批脱离了“单位”、“集体”的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组织了一个个松散的行业性的组织机构。这种机构起先是在娱乐界,慢慢的一些自由作家、撰稿人等也渐次形成了类似的圈子。

这些圈子有它约定俗成的行规,有一两个资历、才干过人的灵魂人物,但圈子内部很不规范,像一个小社会,只不过不具备一个社会应有的秩序。

个人终归是渺小的、自卑的,需要从整体中获取支持和帮助以求强大。人们不断组成一个又一个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细化的圈子。仅就文学圈里就可以从写作风格、写作方式、写作取向上分出几个大圈子;作家圈也会因为年龄、经历、性别而站出许多不同的队伍。

如今市场与圈子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圈子因为市场的需要而存在、发展;市场也会以圈中所提供的“权威”信息为标准找寻自身的需求。

圈子的地位也挺尴尬。民间的圈子因为兴趣、感情的因素自然形成,圈中人互相影响、刺激,共同提高,这样的圈子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积极的作用。而受权力、利益驱使而形成的圈子,承载着很浓的码头意识、官办风气,使圈子的整个发展受到限制。

文学圈中举行的评奖活动,因为某些利益的干预,在用稿取向上就排斥了一批不属于他们圈中的人,这不但造成了他们圈中的自我封闭,也导致了一些真正优秀但非圈内作家对评奖的排斥。

圈子,用主流语言说就是“界”,比如文学界、新闻界、政界。只不过,这些界是有组织地形成的,而圈子则是自发形成的。

一个人如果自觉地把自己归于某一圈子,实际上就等于自我禁锢。而一个人要想活得更加充实、涉猎范围更加广泛,就必须打破圈子,实现跨界别行动。

人们总觉得圈子有多么神秘,跨界别行动有多么困难。其实,除了政治这个圈比较行规森严一点,往往是出来容易进去难,但是其他圈子,主要是看个人能动性。你想发展自己,你有这个能力,那就行动吧。除了你自己,别的没什么障碍。

人不一定非要在圈子里获得资源。

相比西方一些国家,中国的圈子还比较狭窄,它处于边缘地位、主流文化之外。而西方国家的“圈子”有些已成为主流文化,有的也与主流文化有着“大众媒体”这一可沟通的工具。中国的媒体基本上是官方“喉舌”,它不会过多地关注圈子的发展生息。尽管如此,圈子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发展。因为现代社会的圈子概括起来就是当代文化圈,它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需。

圈子之间也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像音乐圈与舞蹈圈、美术圈与摇滚圈。圈中人都有着共同艺术实验的目标,一旦进入圈中,进入了一种彼此文化氛围中,一种共同的语境里,大家的交流和表达就会很直接、很真实、很纯粹。

当代艺术这个圈边缘性相对更强,因为强调的是完全个体化的劳动,圈中人在创作时很少或一般不会考虑经济等不相干因素的影响(效果),他们更关注创作时的自由的状态和独特的感受。

圈子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生活先锋,不管什么社会,哪个时代,要想发展,都需要也必须有一批这样的艺术实验者。或许他们永远不能进入主流文化,但他们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现代社会机构越来越单元化。上班时与人交际是公事公办,下了班一回到家,大门一关,住了几年的邻居都几乎没打过什么照面。人们一方面希望隐私更加隐秘,一方面又渴望更广泛、更深刻的感情联系。圈子的出现恰好是一种补充。

大的圈子如广告圈、娱乐圈都是因为名誉组合成的,结构比较松散。小的圈子因为兴趣、利益等因素围成一团,这个圈子里有一个核心、纽带人物,这个人必定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可以说圈子大多都因为他,他的人格魅力不可小视。

中国人不比外国人,讲得更多的是感情,大家有一种很根本的抱团意识。“关系就是生产力”,有了熟人、好友、亲朋的关系,很多原本挠头甚至是不可能的事都会在处理的过程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6.圈子文化的市场力量 篇六

西方人不相信中国人在现代社会以及全球化的过程中,能把以家伦理为核心的关系网扩大到全球性的商品链中间,总以为中国人的小圈子现象会阻碍中国人在开放市场中的发展。事实却往往颠覆他们的想象。

东南亚富甲一方的华商团体自不必说,走遍全球的温商,走向美国的中国新生代企业家们证明了中国人不仅有能力整合全球价值链,而且还做得很好。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之后,中国人不但在全球商品经济中间活得很好,而且还活得比西方好。所以,一个疑问悬在他们脑海中,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人的商业经营会涉及到一个词:人脉。

这个“人脉”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关系网,以家为核心,一个圈子一个圈子地往外扩,外扩的基础就是家伦理的思想,从最内圈的家人到拟似家人的关系,我们都要以家伦理为基础来对待这样的关系,然后向外扩展,我们开始有了一群熟人朋友,处理这样的关系使用的是人情法则,建立的是一个长期的关系合约,再向外扩展,是一些弱关系,比如普通朋友,仅仅是认识的人,在这样的关系中,使用的是工具交换的公平法则。

在这样的差序格局关系网中,中国人是如何进行长期的、总体的关系管理呢?

与陌生人建立弱关系

识人当然就是如何去认识陌生人,引陌生人进入一个弱关系圈子中,是我们开始建立关系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最主要的就是要慧眼识人。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请问你的招聘程序中有多少是你自己亲自执行的?我认识一个很有成就的企业家,他手下的白领多达6000人,而这些白领几乎完全要由他自己面试,即使他非常忙,但是每周五都抽出一整天的时间一一面试,哪怕每一个人只有15分钟。我曾经问他为什么你要这么忙呢?他告诉了我一些理由:

第一,如果领导要在公司中塑造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要从招聘就开始建立的,和面试者面对面地互相看一下,其实这是最直观的感觉。企业的文化来自领导的行为模式,气质跟自己很相合的人,往往是最易融入企业文化之中的员工。你自己所坚持的行为,自己所坚持的原则,就会变成了你企业的文化,所以这种直观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孟子曾说,“观其眸子知其心意”,如果某个人尖嘴猴腮,獐头鼠目,目光游移,回答问题、看待问题格局不高,心眼太多,这样的人可能是个小人。但前题是领导自己不能是个小人,否则正好是气质相投,心意相合。

第三,公司的最高领导人在每一个员工进来的时候都亲自面试,这表示了领导对人才的尊重,这种尊重容易让进来的人找到归属感。

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总在寻求进入一个圈子,寻求一种家的感觉,这种归属感和家的感觉帮助我们建立了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中国人有一个习惯:科举考试时,考官在考完了之后录取你,你就会拜考官为师,这过程中间就建立了最早的关系。

用人情交换建立关系合约

认识一个人,并建立了弱的关系之后,如何跟他逐渐地建立起长期的关系合约?

可信赖理论的研究指出我们不可能去控制人家的信任,只能够经营自己的可信赖行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端怎么能够得到员工的信任呢?

可信赖行为包括四个构面(见图1)。首先是能力果效,你要想赢得人的信任就要言必行、行必果;第二个是诚实公开;第三个是公平一致,就是我今天怎么做明天就怎么做,我对这个人如何就对别的人也如何,这样才能够让人家觉得你的行为是可预期的。最后是互惠关怀,也就是人要有同情心、同理心,要能够了解到别人的想法和需要,能够关怀对方,也能够满足对方的需求。当这四种可信赖行为都满足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真正获得别人的信任。

建立这样可信赖的关系合约是一个很漫长的人情交换的过程,在这个人情交换的过程中每一步都体现了这种可信赖行为。你是不是把事情做完了?你是不是懂得了对方的心意?是不是做到了互惠互利?是不是言必行也行必果了?是不是能够言行非常一致?我们需要在非常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把这种信任感建立起来。

但是很不幸的,我们长时间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却可以在刹那之间崩塌。建立信任就像盖高楼,它是一层一层慢慢盖上去的,当信任盖得很高的时候,你会如鱼得水,很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大家都想找你合作,资源就如同水流汇入江海,最后都流到你身边来了。

这时候你可能就开始自私了,不再互惠了,什么事情好处都自己拿了,就不再诚实、公开、公平、一致了。这个时候就像在高楼的底层开始抽砖,抽一块、抽两块没事,第三次做一些不可信赖的行为也没事,所以你以为你可以继续抽,可等到你抽到第五次第六次时,整个高楼在瞬间就塌了,信任就是这个样子。

因认同而结成圈子

建立关系的第三步是寻找认同。

中国人常常讲说我们有九同,什么是九同?同学、同事、同乡、同姓、同好、同行、同年、同袍、以及同宗,这九同中有一些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说同宗、同姓、同袍是血缘关系。同乡是一个人出生于哪一个地域,地缘与血缘一直是中国人产生认同的最主要的基础。

中国人的认同其实和西方的认同是不太一样的。我认识一个朋友在德国,参加了一些政策决定,决策上的一些事情需要他到处去游说,到处去拉票,他拉票对象多是学生团体、教授团体、工会团体、妇女团体。这可以看出西方人多半都是基于像宗教的、地域的、阶级的、社会地位的、性别的这些比较抽象的社会团体,中国人更强调的是人的因缘,同学、同事、同好、同行、同年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因缘际会而认识了,才有了关系,进而发展出认同。所以除了血缘与地缘外,人缘是中国人另一个认同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尤其是生意人,经常要参加各式各样的协会、俱乐部、商会等活动,因为他们可以从中找到同好,可以寻找到同行,在这些活动中建立更多的关系。

中国人还有九同之外的,我称之为第十同——同样的朋友。就是有一个人当介绍人,将陌生人透过熟人的媒介变成弱关系。在中国社会中,不是熟人往往不愿当这个介绍人,因为介绍人不好当,首先介绍人要做保人,保人实际上要担负很大的责任。“保”代表了什么意思?

第一个功能是背书者。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叫超文,这个人我觉得很好,今天另外一个朋友罗肖要做一笔生意,我把超文介绍给了罗肖,在这一过程中等于是用我的声誉在向罗肖保证,超文这个人是值得信赖的,你尽管相信他,跟他做生意吧!

第二个功能是调解人,万一他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争执,这时候我就需要出面调解,解除大家之间误解。

第三个功能是监督者,如果调解失败了,这时候我就夹在中间变得两面不是人了,此时我需要做一个选择,到底是谁错了。比如我发觉超文确实有负于罗肖,在这种情况下我变成了一个惩罚者,理由很简单,原来超文不认识罗肖,罗肖不认识超文,罗肖和超文的人脉圈子是不重叠的,所以罗肖没有能力去限制超文。但我作为一个中间人,和他们的人脉圈子都有重叠之处,这时候我就可以站在罗肖的这一边,到我跟超文的共同人脉圈子中间去散布超文负面的消息,因此对超文有了制裁的效果,以破坏超文的名誉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这就是一种形式的舆论监督。

万一我不愿意主持公道,罗肖也有办法去惩罚我,他无法直接限制到超文,但他可以在我跟他的共同圈子中,破坏我的名誉,作为一种制裁的方式,这就是一种舆论惩罚机制。

既然中国人大量的关系来自于“人缘”,也就是大家凭着关系而结成圈子,这个圈子不会有必然的边界,也不像血缘或地缘的圈子来自于先天的赋予。所以这群人会有着共同的想象,去寻找一个圈子中所有人的共同认同,变成高举起来的大旗,标志出圈子里的人与圈子外的人有所不同。学术界内有学派,公司之内有派系,社会上有宗派、帮派,政治上会有党派,这都是基于认同而结成的不同圈子。

社会交换促使圈层变化

中国人关系的特色在于它并不是封闭的,而是能够改变的,由陌生人变成弱关系,弱关系变成熟人,熟人变拟似家族关系,我们可以用结亲、结拜、认养等方式把没有血缘的人,变成像家人一样。

所以说中国人关系的一个特质是这个圈子可以大可以小,可以收缩也可以放大,圈外的人可以进入圈内,这个圈子是动态变化的。从图2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关系可以从弱关系变成熟人关系,熟人关系还可以更深入一点,变成了像家人一样的熟人关系,我称之为拟似家人关系。而家人关系呢,也很可能因为我们需要,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于是兄弟党、父子党、夫妻党一起做生意,一起创业,所以说纯情感性的关系也会带入相当多的工具交换。

关系的这种动态变化对中国商道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

实际上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就是,在近2000年的历史过程中,它一直不断地学习如何把自己的关系人脉网进行扩大。简单地说,最早期中国人当然靠的是血缘关系,也就是地地道道的家伦理,但是到了汉代,有了三纲五常,大家会注意到上下忠诚的君臣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到了唐宋,中国人形成了宗族,在全国高速商业化的过程中间,乡缘关系变得非常重要,晋商、徽商都懂得到各个地方利用乡缘来建立各式各样的商会,如山峡商会、三晋商会等。或者以宗亲为基础,同宗的建立出宗亲会,成为了在全国各地认识更多人脉、结合成组织一起做事情的一个基础。

与美国不同,在中国一个英雄主义过强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领导!

首先中国的好领导都要靠团队,一个领袖与其团队成员的交换也是长期的人情交换,显出“君恩臣忠”的人伦法则,领袖提供资源、提携后进是“恩德”,而成员努力做事,达成任务是“报恩”。中国团队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领袖给恩德却“不求回报”,是为了加强他的人脉网,而成员会尽心尽忠,也是因为在一个群体的合作努力中,团队发展壮大,资源丰盛,在“均分”原则下,大家都能享有更多的资源,进行更多的交换,累积更多的人脉,而有机会完成个人的目标。

其二,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无法与人做好长期的互惠交换。中国的组织行为固然有一部分是员工与组织间的互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个人与同事间,以及领导与部属间的交换行为。唯有透过交换,个人才能累积人脉,为了将来组织内的升迁,或个人的转职甚至于创业储备资源;领导则透过交换建立自己的班底,完成任务,展现绩效,达成组织目标。忽略了这些个人与个人间的社会交换,只分析个人与组织间的关系,就无法了解中国人组织行为的全貌。

只是这些社会交换都是长期性的,在长期性的思考下,很多环境的限制条件是不清楚的。中国人会选择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利益与人均分、隐藏个人意见,遵守传统规范,虽然这些行为也会视情境而定,但反而可以累积声誉,带来人脉,在长期中更符合个人的利益。

看看柯林斯在《基业长青》及《从优秀到卓越》中形容的第五类领导人,正是那种谦逊自牧,能让部属有所发挥的领导,才会不仅成功于一时,而且会创下百年不衰的基业。“谦逊”、“自我克制”、“照顾别人”,柯林斯所说的这些特质是不是很像中国人传统智能中的好领导呢?

我在研究中也发觉,即使在最现代化的高科技公司中,这种“人缘”也十分重要,我看你顺不顺眼,喜不喜欢你,我们两个投缘不投缘,能不能做得了朋友,仍然是选择外包伙伴的重要因素。高科技公司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都很高,它要找外包伙伴时,一方面会有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有整个团队从财务、技术、规模、生产能力等各方面去评价一家外包公司。但另一方面,公司老板往往还是会到俱乐部里、各种协会里、业界圈子之内,打听外包公司老板的名声,因为大家都期许生意长久,合作愉快,而不是一两次订单交易就结束,所以一些做人做事的风格问题,也是主要的考量。

刚开始,高科技公司会愿意发包一小部分的量出来,测试外包商的可信赖程度,如果外包商越做越好,公司才会把量越给越大。如果有朝一日发觉这家公司真的不错,即使我是大公司的老板也一样乐意去跟这种有潜力的外包商交朋友,大家进一步可以打打高尔夫球,可以约双方家人见面,把交情拉得更近一些。这时不会凡事都公事公办,大家的交情可以,合作的范围也可以逐渐扩大,共同投资,并在生意及生活上相互帮持。

一手信任一手权力

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矛盾总是非常多,所以交往双方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权力的博弈,这些博弈过程多多少少会伤害信任的建立,那么我们该如何平衡?

中国人的思维总是阴阳相合的,可以把信任与权力两种相异的逻辑在一个关系中演绎,但如何拿捏精准,使之平衡,不会过犹不及,则是我们管理中最大的艺术。

正奇相间的现象在我们的关系处理中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管理的智慧还是强调以正为主以奇为辅,也就是以建立信任为主,不到不得已不以权力解决问题,这才是基业长青的关系管理。为什么?

第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总有倒霉的时候,今天我总以权力压人,以权谋算计人,明天我落难时,也就不会有人愿意来帮我。

第二,中国人的文化还是强调温柔敦厚的,总是希望大家多用人情少用权力,所以为了在业界内、圈子内取得好的名声,我们仍会以正为主以奇为辅。

第三,任何圈子,即使是年营业额几千亿美元的中国高科技制造业中,最主要的那些人也都相互认识,圈子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做人最好留个余地,做事不要太绝,凡事留个转换的空间才能长长久久,不要逼人拼个鱼死网破。

最后,中国人的关系合约可以长达一生,人情交换范围可以广及一切,保持了良好的熟人关系,将来还有无穷的可能性。所以留得人情在,不怕没柴烧,又何必要在一时一地争到关系破裂呢?

这些思想是擅长数字工具的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而正是这种微妙的关系管理,使中国人可以抱团取暖,在商业世界里展现自己的魅力。

[编辑 谢康利]

7.聊聊豆瓣的“圈子文化” 篇七

创办于2005年3月的豆瓣网,是一个关于书籍、电影、音乐、博客等的评论网站,在成立一年之内注册用户就达到40多万,而今注册用户更超过了187万。与会员人数节节攀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站的工作人员很少,创始人杨勃一个人完成了网站从构想到技术实现的全部工作,并且一个人独立运作了一年多。

豆瓣网的迅速崛起,契合了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被公认为web2.0时代网站发展模式的先锋。这一方面得益于豆瓣对Flickr,Amazon和SNS网站模式的整合与创新,另一方面也源于豆瓣深谙基于互联网的“圈子文化”,并通过网站独特的编辑方式将这种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豆瓣编辑模式

用户创造内容,是web2.0的核心思想,也是豆瓣赖以生存的源泉。Web 2.0泛指2004年以来出现的第二代以万维网为基础的服务,这个术语最早由蒂姆•欧内利提出:“Web 2.0指网络作为平台,横跨所有互联设备;Web2.0应用充分调动这一平台的内在优势:把软件作为不断升级的服务加以提供,使用软件的人越多,软件变得越好;这些应用从多种来源(包括个人用户)吸取和重混数据,与此同时,允许自己的数据和服务被他人重混。”

由此可见,Web 2.0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阶段性的产物,是促成这个阶段各种技术和相关产品服务的总称。它指认了这样的一种现象:网络用户不再被动地阅读、倾听或观看,而是参与其中:从事共享、社交、协作以及最重要的事情——创作。这可以说是Web的新生。网络媒体让由精英把关的权威平台变成了草根也可以狂欢的盛宴舞台,个体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被极大程度地开发,“共同创造”成为新的内容产业生产模式。

1、高度自组织

豆瓣网无疑是web2.0的忠实践行者,而且这种实践更深入,更彻底。在豆瓣网的运行中,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所有的内容都由用户创作产生。不仅如此,这些内容的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决定。分类由每个用户的标签来决定,使用频率高的标签分类就排在前面;排序由用户的评定决定,例如给内容一个“有用”的评定,它的排位就会自动上升。而且,豆瓣呈现给每个注册用户的主页也是各不相同的,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时间上豆瓣,也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首页。

这种自动生成主页、首页以及分类的技术,具有高度自组织的特征。这也是web2.0时代知识与信息分类的典型特点。豆瓣将web2.0的精髓:用户主导、用户参与、用户分享、用户创造,提升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并通过真实、客观、可参考价值的信息,为其他用户提供一种良好的引导。让所有的用户成为编辑,这是豆瓣模式的重要内涵。

2、发现与分享

在豆瓣的主页上,有这样几句话:“发现最适合你的书籍、电影、音乐、活动、博客以及未知的一切;时刻获得朋友们以及豆瓣推荐给你的有趣信息;从1876356名注册用户中找到和你臭味相投的人。”

豆瓣由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构成,以个人为核心,兴趣是决定用户的位置所在。它不像门户网站那样,有强大的编辑队伍去大规模地推动资讯、制造话题,而是靠每个用户自发的拉动。用户不需要人多势众,但是需要志趣相投。豆瓣帮助用户通过他们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志同道合者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豆瓣抓住了人对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的分享交流需求来设置网站功能,以评论和评价作为“人”对“物”的作用过程,以收藏作为“人”对“物”作用的结果,在无形中构建了一个以书籍、电影等具体物体为媒介的人脉关系网。分布在网中的一个个兴趣“小组”、在豆瓣上虽然不认识但是兴趣相投的“友邻”,自然形成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圈子。

二、豆瓣的把关与优化

让用户成为编辑,并非意味着豆瓣失去了传统编辑的职能。新兴技术为豆瓣自组织编辑模式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豆瓣对用户内容的把关与优化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只不过换了一种角度。在营造网站的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豆瓣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前所述,豆瓣是一个全动态页面的网站,通常由网站编辑主导的运营方式在这里并不适用,但豆瓣并非是一个不做运营,而由用户自娱自乐的网站。在豆瓣,整体运营的概念非常清晰,建站理念、设计、产品、技术架构、文字说明等等所有构成豆瓣的元素共同合力,作用出了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社区。

首先,豆瓣选择了“书籍”、“电影”、“音乐”、“博客”等作为网站的主题,这就在大方向上明确了豆瓣的内容。如同一本专业的杂志,豆瓣传达给受众的范围是明晰的:豆瓣就是一个关于文化产品的点评聚集地。文化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一种媒介,人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识转化成了传播给别人的媒介,例如电影、书籍和音乐,在这些得到传播之后,豆瓣把大家的共鸣或是一些评论聚集在一起,搭建起了一条文化链条。因此,出现在豆瓣上的言论几乎都应该是围绕着这些内容的,豆瓣的“议程设置”功能得以体现。

其次,豆瓣有良好的站内引导。在引导文字中,豆瓣不鼓励灌水,不鼓励转载,甚至不鼓励用户长时间泡在豆瓣上,而只希望用户正常使用它。豆瓣没有通常社区网站为增加访问量而设置的积分和升级系统,用户并非为积分而使用豆瓣。因此,豆瓣用户忠诚度比较高,而且关于文化的讨论也使得用户比较高端,评论比较有效率,也容易吸引具有号召力的意见领袖和具有广泛交际力的传播者。

同时,豆瓣的引导文字亲切而统一,尽量避免了技术性语汇和色彩强烈的语言表达,代之以“好了,发言”,“给你的发言起一个标题吧”,“过些天来看看,没准就有了”这些人性化的提示。在图片上传的说明中豆瓣会给用户一些建议,但最后一句是“当然了,最终还是你自己的决定”;对小组论坛的说明中出现了用户话题不受限制的语句,也强调了要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豆瓣倡导不同的意见和多样的声音,用人性化的语言和善意的提醒巧妙地引导用户,在给用户自由的同时也小心地维系着“纪律”,在“社区指导原则”中将豆瓣的立场分明地表达,处处体现着传统编辑的职能。

三、豆瓣的“圈子文化”

豆瓣在有掌控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了拥有充分的话语权的高度自组织编辑模式,而豆瓣努力营造的网络“圈子”文化,将“物”与“人”的关联转化为“人”与“人”的关联,则成为了这种模式成功的保证。

豆瓣为用户提供了“以书会友”的平台,用户通过豆瓣走到了一起来,通过豆瓣的服务和编辑模式,形成了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圈子”。具体而言,豆瓣为用户提供了四种层次的圈子。

第一种圈子是“同城”,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居住的城市,并关注同城的其他用户,从中找到和自己相似的用户并加为友邻。同城的用户也可以在这个圈子里进行二手交换。

第二种圈子是“小组”,这是豆瓣四个交流圈中最有人气也最有个人色彩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建立小组,因此小组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甚至超越了书籍、电影和音乐的范围。

第三种圈子是“友邻”,这是和用户关系更密切的一群人,这些人同样也是豆瓣的用户,也就是所谓的陌生但臭味相投的人们。用户通过友邻圈子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朋友们看过的书、电影和听过的音乐,以及他们正在和想要读、看、听的作品。用户还可以在这里看到每个用户为每条记录写的标签和评论,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交流。

第四种圈子是“广场”。这是豆瓣正在测试中的一种较之“小众”更有广泛意义的“圈子”,包括“中央公园”、“时光码头”、“后街”、“城市广场”四大类。广场云集了有所有居民最关心的公共热点,如最受欢迎的评论、日记、照片、相册、活动、推荐等等。广场内容是几万居民全部的收藏、阅读、回应、推荐等行为自动统计的结果。

从古至今,“圈子”在中国都是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对圈子似乎有特别的喜好,圈子文化也因此成为主流文化中的一份子。一个人的圈子广度与深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也基本形成了其能动用的资源和对社会的感知。而互联网的兴起,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圈子文化,不仅把传统圈子搬到了互联网上,而且扩展了传统的圈子半径,并派生出许许多多的圈子,形成了独特的互联网圈子文化。网络圈子文化即是以网络为联系手段,以一定的主题、兴趣、观念、追求而形成的一种虚拟的圈子文化。在信息时代下,人们通过网络能更方便地满足自己千奇百怪的爱好,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而不论这样的圈子有多小。网络“圈子”的出现,是人们寻找失落了的安全感的一种对策和努力。

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因此,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

一个个由网络联结起来的圈子就是这样的“长尾”,不管你的兴趣有多么独特,你的爱好有多么奇怪,在网络上总能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而不论人多人少。豆瓣敏锐地捕捉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圈子”精髓,在网站的编排和编辑理念方面,处处以“圈子”文化为核心,并且将“圈子”不断细分,形成了满足“小众”需求的业务模式。

豆瓣以书籍等文化产品作为入口,为“圈子”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书籍本身具有 “圈子阅读”的特性,一本共同喜好的书往往连结的就是两个志趣相投的人,而有着共同书籍爱好的人基本都有交流的需求,这对“圈子”的形成是天然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喜好阅读的人普遍习惯文字表达和就阅读的书籍留批注,这对豆瓣的评论产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也为豆瓣的内容延展提供了无穷的可能。在书籍这个切入点的前提下,豆瓣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人群,这些人通过博客传播和介绍豆瓣,看到他们的博客的人成为豆瓣的新用户。这些新用户继续使用博客对豆瓣进行推介,使得这样的口碑传播能循环不断。

豆瓣营造的“圈子”,是一个不同于博客的公关空间,它既以人为本,也以书籍、电影、音乐等物为本。豆瓣力图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吸纳更多成员,但是并不会突出其中的某一个人或一群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圈子,也可以加入别人的圈子,圈子不论大小,都是平等的。在原来的首页上,豆瓣有图书、音乐、电影的排行榜,但随着豆瓣用户的不断增加,“全员投票”的弊端逐渐显露,排行榜更多体现的是“多数人的暴力”,而豆瓣一直提倡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被消解了,因此,排行榜从显眼的位置上撤了下来。

上一篇:白内障的预防与治疗下一篇: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