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共7篇)
1.妇联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篇一
乡妇联维权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妇女维权工作作经验交流,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xx乡位于xx市西部,南北长34公里,东西宽4公里,距xx市14公里。辖区面积158平方公里,下设8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是个回汉共居的农业大乡,x年农民人均收入x元。xx乡现有人口x人,其中妇女x人,占总人口的x%,女党员x人。为了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的根本利益,我们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把妇女维权工作纳入到综合治理工作中去,与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相结合,妇联维权接轨社会调处中心,以大调解促进大稳定,以大稳定促进大发展,坚持维权与维稳并重,营造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社会氛围,着力加强基层维权服务,进一步推进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和实事化维权,依法化解家庭暴力、邻里纠纷、婆媳关系等矛盾,促使我乡妇女维权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我们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构建基层网络,不断夯实维权组织基础
妇女维权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根据妇女维权需求,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救助渠道,为妇女群众提供方便、及时和有效的维权服务。自x年8月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成立以来,乡党委就把妇女维权工作纳入到社会矛盾调处中,整合了综治办与派出所、司法、妇联、信访、土地、民政等力量,借助相关站所职能,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预防干预工作;进一步强化防控机制,将维权力量向下延伸,在村队中聘请一些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善于做调解工作、乐于奉献、有群众基础的人员,由司法所认定为基层人民调解员和信息员,保证妇女维权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形成强大的维权合力。同时制定了包括矛盾排查、领导包案、领导接访、联系会议、调处责任、限时办结、督办回访、定期报告、档案管理、法律援助等十项工作制度,加强了对妇女维权的信息排查、处理,对信访接待、调解工作、工作职责、行为规范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提高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水平。对于维权工作还实行以案定补的动态管理办法,对调解信息员及时提供有价值的维权信息每条补贴5-20元,调处一般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每件补贴20-50元,调处重大疑难的妇女维权工作,每件补贴50-100元,参与联合调处的给与适当补贴,提高了信息调解员维权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调处中心成立以来,由于调解队伍稳定,信息员和调解员积极性和责任心强,许多矛盾都化解在了村内队上,做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队。
二、加大宣传培训,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乡妇联联合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以“三八”维权周、“六一” 儿童节、“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为载体,以《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宣传内容,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突破口,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法律宣传普及活动,举办妇女法律知识培训班四场次,接受培训妇女达到x余人,使广大妇女群众提高了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在各类创先争优活动中,做到好中选优,切实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活动中,全乡涌现出了大批以x、x为代表的“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7人,科技示范户x户。被xx市妇联命名表彰的“五好文明家庭”有x户,其中x户被xx市命名为“百千万文明家庭”;共有17户家庭分别被xx市评为“好儿媳”、“好婆婆”“好女婿”等。2年来xx乡共创建自治区“平安家庭”示范点1个、xx市 “平安家庭”示范点2个、“平安家庭”示范户2户、xx市“十佳和谐”家庭1户。这些先进人物的涌现对周边群众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了全乡妇女的奋进、团结、和睦意识,带动了妇女们科技致富的积极性,为我乡经济的大力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呈现出了村风正、民风淳、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好局面。
三、畅通信息渠道,确保纠纷早发现、早处理
为了能及时办实事、解难事,我乡充分发挥调处中心调解信息员和调解员的作用,以信息畅通、反映灵敏、快速传递的信息预警机制为基础,及时了解、掌握和反映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家庭和社会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确保把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x年12月,我乡x村x队王某在市妇幼保健所分娩孩子时出现了意外死亡,引发了医疗事故纠纷,家属情绪非常不稳定,准备群体性上访,调解信息员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反映到调处中心,乡调处中心及时介入,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做了大量的调处工作,最终保健所赔偿了死者家属x万余元。我乡x村二队孙x与赵x原系婆媳关系,在孙x儿子死后,两个孩子由赵x抚养,婆媳俩都生活艰难,为了抚养两个小孩和处理好婆媳关系,将孙x的10亩农田交由赵x耕作,但必须保障孙x个人口粮和一定现金。但在兑付上,困难矛盾重重,调解信息员多次进村入户,白天人不在,晚上找,通过一次次的耐心劝说和细致工作,确保了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发挥调处中心的调处作用,形成了“纵向到村队,横向到站所,多方齐参与,共同谋和谐”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上下联动,部门联手,条块联合”的“三联”原则,既方便了群众,又主动为党委政府分担任务,减轻压力,使乡村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谋发展、搞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四、丰富维权手段,推进矛盾调处
矛盾调处中心,综合运用了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充分发挥女性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利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土地仲裁等维权平台,着力解决了一批侵害妇女权益,尤其是侵害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等案件。该中心还承担受理全乡女性维权热线以及家庭暴力投诉热线,积极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制宣传教育等日常工作,努力打造妇女的贴心娘家和妇联维权工作的形象窗口。杨某在冬季农闲时,不管妻儿独自在外沉迷赌博,结果一年来的血汗钱全部输到了赌场上,夫妻感情出现裂痕,调处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通过耐心细致的法律教育和调解,促使杨某痛改前非,夫妻重归于好。xx村x队x与xx,原属再婚,因丈夫脾气暴躁,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和厮打,袁x看在夫妻情分上一再忍让,但杨x和儿子为索要粮补折子,乘她不在家时,撬门拿走原告现金一千元,粮补折子因随身携带,没有拿走。事情发生后,调处中心多次调解,杨x归还现金一千元,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离了婚,保证了袁某权益不再受到侵害。
五、取得的成效
乡妇联充分利用“联合”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各方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在妇女维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突破和深化,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妇女维权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x年以来,乡妇联联合调处中心共接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方面咨询的妇女达x人次,调处各类纠纷x起,其中:劳务纠纷2起、邻里纠纷4起,婚姻案件12起,挽回各类经济损失x余万元。x年x市各级妇联在x主席的带领下对我乡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进行观摩时给予高度评价,肯定我们找到了现阶段解决信访问题和维护妇女权益的有效途径。我乡先后被xx市委、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被xx市综治委评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先进集体和平安乡,被灵市妇联评为妇女维权先进集体。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平台,坚持不懈地探索妇女维权的新思路、新途径,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妇联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篇二
印度之所以成为软件大国, 与其语言优势 (英语) 、政府重视、培训到位是分不开的。
综合因素使印度成为软件大国
政府扶持, 产业兴起1991年, 印度政府大力扶持软件行业, 实施零税率, 银行优先贷款给新创立的高科技风险公司, 尤其是小型企业。这些政策刺激了印度软件业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政府还为二百五十余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学经费, 保障专业人才培养。
培训机构众多, 项目细分到位印度有许多培训机构, 最有名的培训机构是NIIT。NIIT的目标是把人和电脑有机结合起来, 他们设计的培训方案是以人为本, 以质量为价值追求。他们针对培训对象进行填卡分析, 了解其学习兴趣, 并提出建议。培训课程有针对扫盲班的, 有针对有基础人士的, 有针对其他专业转行人士的, 等等,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要。
多方监控, 保证质量培训机构十分注重素质培养及质量监控。培训的结业证书是全国软件行业的通行证, 为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素质培养。学过NIIT课程的人都知道, NIIT很重视团队合作精神、逻辑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项目实战能力等的培养。 (2) 质量控制。关于教学内容, 软件培训中心有严格的规定并建立了统一标准。NIIT的全部课程通过国际标准的ISO9001质量认证和全世界最早得到SEI-CMM5级最高级别的知识解决方案业务认证。 (3) 课程开发。NIIT所有教材是由总部一个近800位专业人员组成的教材研究和开发部门开发的。每年由NIIT向全世界IT行业主要公司, 如微软、SUN、HP等不同类型公司咨询在未来2~3年内他们最需要的人才, 包括技术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加入NIIT本身在软件开发方面的经验, 开发出符合国际IT业发展潮流需要的课程, 也就是学生技术和素质方面的培训课程。
语言优势, 得天独厚印度经历了英国200年的殖民统治, 这就使多宗教信仰、多语言的国家有了统一的语言———英语。印度开发的电脑软件可直接出口英语国家。
中印国情不同, 因此软件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
学习印度软件人才培养经验,
思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课程, 注重素质培养, 注重编程规范性培养等。我觉得完全照搬NIIT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 达不到人才培养的最佳目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现状, 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借鉴成功经验, 清醒认识差别教过NIIT培训课程的人都知道其课程对高职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课本内容都是精练的实际工作应用部分, 比较适合有经验、有基础人士学习。要真正学会的话还需要购买基础教程, 而且全天候地进行NIIT课程学习, 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所以, 在课程设置时, 一要考虑其专业特色, 二要考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如加入一些美术课、图像处理课等, 学生就会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调节, 对界面色彩和美工的把握会使设计如虎添翼。NIIT的课程是根据国际著名大公司的要求定位的, 高职软件人才培养应吸收印度培训机构好的经验, 需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准确定位。
进行社会调研, 确定岗位目标走入企业, 了解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 找准学生定位, 调整教学计划, 把企业项目引进课堂实践, 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针对外包要求, 培养复合型软件开发人才服务外包面向IT、金融和财务、物流等, 所以, 软件人才最好既有软件开发技能, 又有一些专业应用领域的知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过财会知识、物流知识等, 开发相关软件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可以学习软件知识, 把他们培养成复合型的软件开发人才。同时, 还要了解学生就业的大多数外包企业的发包国家, 加强语言教学, 根据需要可加入日语、韩语、英语等语言的学习。
培养综合素质, 提高竞争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自学、动手、创新、市场分析等能力, 同时要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精神。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决定着成败, 所以, 我们要充分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视课程开发, 建立开发团队课程与市场接轨了, 学生就业就顺畅了, 所以, 我们要充分重视课程开发。学校要建立开发团队 (招生、实习、就业、课程开发一条龙) , 与公司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每年要进行社会调研, 跟踪毕业生, 做好信息的分析处理工作。
面对本科院校的竞争, 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印度软件人才主要通过职业教育而非高等教育来培养。目前, 印度每年约有50万新生软件人才, 其中大学毕业的只有7.4万, 剩下的几乎全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培养出来的, 这充分反映了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定位, 也给我们的职业教育带来启示。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不如本科学生的。所以,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 教会他们总结和反思, 使其乐观向上, 不断进取, 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开通多种合作渠道, 培养企业需要人才虽然软件语言是相通的, 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开发流程及开发要求, 甚至有自己开发的软件系统, 所以, 开通多种合作渠道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 (1) 学校可以和大型软件企业合作办学, 开办企业班或直通班等, 把企业的操作流程植入平时的教学中, 时刻保持与企业的“零距离”。 (2) 学校按专业教学计划教学, 并根据企业需要增补包括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在内的特定内容。到最后一年, 与企业合作, 把企业员工培训放在学校进行。培训教师可以是来自企业的员工, 也可以是经过企业培训合格的学校教师。 (3) 校企合作还可以通过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派专家来校授课或讲座、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岗位、共同研发、提供真实案例以供教学等多种途径进行。
总之, 软件开发职业教育一定要面向市场, 用企业项目来加强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与企业互动, 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软件开发人员。
摘要:印度的软件产业非常发达, 该国的软件培训机构培养目标准确到位。我们应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 培养复合型的软件开发人才。
关键词:印度,软件开发人才,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严正.班加罗尔与印度的软件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2]谭瑛.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7) .
3.妇联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篇三
近年来,区妇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妇联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在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创新工作机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服务职能,维护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妇女的能力和作用,为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
献。
一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拓展工作阵地
为切实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妇干的作用,区妇联从实际出发,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拓展工作网络和工作领域。
一是完善社区妇联组织机构。目前,全区7个街道,38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了妇联组织,为开展妇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组织社区妇联干部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有妇联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以及两纲知识,同时邀请区法院法官进行妇女维权知识讲座。通过学习培训,使不少刚上任的新妇联干部提高了认识,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方法。
三是积极组织妇女干部参加各种培训班。组织社区妇联主席和乡镇村妇干参加由市妇联举办的妇联创新工作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为妇女儿童服务的本领。组织部分农村妇联干部参加市妇联举办的农村女致富能手培训班,进行为其两天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妇女权益保障法、农村现状分析及一些法律法规,增强了农村妇联干部的能力。
今年上半年,区妇联大力表彰了2007基层妇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激发妇联干部的创造力和获利,提升了妇联工作水平。
二创新工作机制,开展特色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发挥妇联组织的积极作用
品牌就是形象,特色就是优势。在全区开展创建示范活动中,区妇联创新工作机制,结合妇联本身工作实际,努力把具有妇联工作特色的内容融入全区创建示范工作之中,创建了12个各具特色的示范社区,推动了和谐社区环境的形成。
一:积极创建示范社区。区妇联结合社区各自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首批被命名的示范社区有:#社区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社区为“妇女健康教育”示范社区、¥社区为“无家暴”示范社区、&社区为“无毒”示范社区、!社区为“学习型”示范社区、@社区为“妇女创业”社区。
二:在示范社区开展创新服务。区妇联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上述社区各自的特点,突出服务职能,把社区里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紧紧抓在手里,放在心上,在社区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区已经成立12个示范社区,每个社区都开展特色服务。如@社区开展的“无毒社区”,成立了社区妇联禁毒小组和禁毒志愿者队伍,通过组织女性课堂各类毒品知识讲座、座谈会、禁毒知识有奖问答等方式,把相关禁毒知识传播到每一个家庭。三:积极发挥示范社区的示范效应。在创建示范社区活动中,区妇联组织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群众了解创建示范社区的意义以及吸引群众主动参与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在示范社区正式命名后,其良好效应立即显现,社区的风气明显改善。其他社区纷纷争创示范社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扎实开展工作,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职能。
一:推动帮助社区下岗妇女再就业和创业,为下岗妇女撑起一片天空。
区妇联围绕市妇联下达的工作任务,把带领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经过区妇联的积极协调,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街道和区行政执法局的通力协助下,区“天桥织女”服务点正式上路营业。在华盛街路上,专门开辟织补衣服一条街,划定12个标准摊位,并帮“织女”们统一制作了标有“天桥织女”字样的活动平台。下岗女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每人每天可挣30-50元,区妇联帮她们打出“天桥织女”品牌后,顾客明显增多,生意非常红火。“织女”们说,这真感谢区妇联,还是妇联娘家人为我们着想啊!
二: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留守、流动儿童是新形势下出现的弱势群体。这些儿童由于缺少父爱母爱,得不到家庭及时正确的指导教育,导致大多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沟通、自卑、自闭、有的生活困难,对学习和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帮助这一弱势群体的儿童,今年区妇联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把救助留守、流动儿童纳入全年工作的总体目标,从组织机制到任务分解,一起布置,一起检查验收。通过调查摸底,掌握情况。经调查,目前全区共有流动儿童941人,留守儿童494人,全登记在册,建立了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开展了为流动、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六一”儿童节前夕区妇儿工委组织了一些爱心大使、深入农村看
望留守儿童,送去了5000多元的生活学习用品,还表演了节目,使他们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为满足留守儿童求知欲望,区妇联还在各社区建起儿童图书阅览室,共存图书200多册,每年为900多人次流动儿童免费提供阅读服务。区教育局设立流动儿童学校,使流动儿童一样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区卫生部门主动为流动(留守)儿童做好免疫接种服务工作;区民政局、工会、团委积极为流动特困儿童献爱心、送温暖。在省、市召开的流动儿童工作会议上,区关爱流动儿童工作得到很好评价。燕山乡有近百名失学儿童,区妇联及时组织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以及有关部门共同捐资12400元,帮助这些儿童重返课堂。
三:挖掘先进典型,大力弘扬道德新风尚,扩大妇联组织的影响力。
一:积极弘扬全国到道德模范李玉兰的先进事迹。我市杰出的妇女代表李玉兰因长期从事慈善视野而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称号,为了让她的事迹感动更多的人,同时也是为了大力弘扬文明新凤,在省文明办的安排下,李玉兰与其他5位先进人物一起历时16天,在全省10个文明城市进行巡回报告,李玉兰克勤克俭、扶贫济困、爱心助学、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和感人事迹感动了各文明城市的广大市民,他们纷纷表示,要向道德模范学习,努力创建和谐社会。今年8月8日,李玉兰代表蚌埠、代表安徽走进鸟巢,观看奥运会开幕式。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区妇联举办6场“与李玉兰共享奥运荣耀报告会”,受教育人数达5000余人。在李玉兰精神的鼓舞下,区15中学率先成立了李玉兰爱心书屋,特邀李玉兰奶奶位学校名誉辅导员,未成年人教育添砖加瓦。
此前,为了大力弘扬李玉兰的精神,区妇联参与完成了《平凡的人,博大的爱》的光盘制作、出版了《大爱无痕》书籍,使她的事迹更加家喻户晓。二:开展各种评选工作,挖掘先进典型。2007年,为了弘扬传统美德,扩大妇联影响,区妇联召开了庆三八共创和谐表彰大会,会上对10户好婆婆、10户好媳妇、10户平安家庭、10户和谐家庭和21名优秀妇干进行表彰。由市妇联举办的“优秀母亲”和好军嫂表彰,区共有30位妇女代表获奖、她们是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代表,是“孝敬父母、教育子女的代表”,在创建和谐社区中构建和谐蚌山中创造了新业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通过@和好婆婆、好媳妇等榜样的带动@区形成了一股尊老爱幼、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浓厚氛围。在弘扬道德新风尚的过程中,区妇联组织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4.妇联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篇四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充分利用家庭阵地,强化宣传教育。每年春节前夕或每位新提任领导干部甫到位,坚持以一封信的形式,向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家属发出《人廉家安宁 家和万事兴》、《知荣明辱保安危 家风清廉福康盈》等为题的廉政倡议书,引导领导干部家属做反腐倡廉的宣传员、监督员和守门员,当好守廉、倡廉、助廉的表率,形成互动参与的倡廉氛围;发动基层妇女组织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社区论坛、市民学校等宣传阵地向社区和家庭传递廉政建设的舆论信息,树立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家风;因地制宜建设廉政文化阵地,如在兴贤社区建设了廉政名言警句长廊、廉政文化雕塑等,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区环境。通过做好大后方的教育工作,鼓励领导干部家属要支持另一半廉政为民、清白做事、坦荡为人,争当“贤内助”、“廉内助”,努力营造“事业上多一份支持、感情上多一份温暖、生活上多一份理解、廉洁上多一份把关”的家庭亲情氛围,使家庭成为远离腐败、幸福和谐的温馨港湾。
二是丰富宣教活动载体,擦亮工作品牌。在纪律教育月期间开展家庭助廉教育读书活动、廉洁治家格言征集、读书思廉征文、廉政文化书画展、摄影展、专题小品演示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参加,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如XX年与区纪委联合开展了以“家风清廉宅安宁,家人和睦万事兴”为主题的“**区廉政小品创作演示活动”及“廉洁治家格言征集活动”。我们不仅是邀请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活动后我们还把首创的廉政小品演示专场制成千张dvd光碟、把从392条参赛格言中评出的优秀获奖格言印制成专题记事本,一并发放给全区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及其家属,以丰富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加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宣传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廉政意识、法律意识和自警意识,在区内广泛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良好氛围。
三是纳入先进评选条件,做好“家”字文章。将推动“廉政文化进家庭”与妇联主体活动相结合,结合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把廉政文化引入各类文明家庭评先评优,在评选推荐“书香家庭”、“平安家庭”、“绿雅居家庭”等文明家庭活动中,把家庭廉政文化建设情况作为一项评选标准,让“廉洁”成为一尺标杆植入干部心中,激励干部职工争当廉政先进典型。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总体部署,协调联动。
“廉政文化进家庭”是我区纪律宣教大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区纪委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向全区作出部署,指定由我会牵头开展本项工作。为此,我会将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总体安排,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组员的区妇联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区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建立健全具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家庭文化建设之中。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加强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纪委监察局等有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和协调联动,形成了“妇联牵头组织,纪检监察协调,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如每年发放倡廉书信的时候,组织部的同志积极地向我们提供我区处级领导干部名单以便书信的准确及时发放;**区廉政小品创作演示活动专场演出的时候,宣传部的同志提供专人跟踪拍摄并制作成vcd;在开展家庭助廉教育读书活动时,因为《创建廉洁家庭——家庭助廉教育读本》需要从北京订购而且数量也不少,所需的资金也得到了区纪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由于有区的重视、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顺利开展。
(二)立足家庭,情理并进。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是每个人身心休憩的大后方。家庭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家里每个人,尤其是身负重任的领导干部的身心健康和政绩表现。我会从关心干部、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立足家庭,积极发挥家庭成员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将拒腐防变的防线前移到家庭,加大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确保领导干部平安从政和家庭稳定,推动社会和谐的文明进程。
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党和政府颁发《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相关法规的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在全区领导干部的家庭中开展了“廉内助”教育的各项活动:一是对象明确,主要针对全区副处以上领导干部,适当时候扩展到 重要部门的科级干部;二是抓有利时机,主要是充分利用春节等家人团聚的传统节假日、或新领导干部刚提拔的时候,在肯定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同时向其家属开展慰问及倡廉活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一个观念,就是倡导健康的家庭环境建设离不开每位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强调作为领导干部身边人的“内当家”,作用尤为重要——肩负着爱护党和国家的栋梁、维护社会基础稳定、带出领导干部好家风、促进社会风气良性发展的重责。通过讲形势、摆现实、说古喻今等方法,提醒领导干部家属小心防御一些不法分子不但从正面向我们的领导干部施放“糖衣炮弹”,还把眼光瞄准领导的“后院”,以多种手段从中寻找突破口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嘱咐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努力过好权力关;分清家事与国事的界限,努力过好亲情关;明确“利益”与“利害”的概念,努力过好金钱关,吹好吹正“枕边风”,努力做一个廉洁、贤明、聪慧的家庭保护神。由于我们的用心真诚、时机得当、对象明确、方法有效,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干部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反腐倡廉活动的开展。
(三)创新载体,丰富内涵。
从“廉内助”教育系列活动到“廉政文化进家庭”,我会以家庭为阵地开展反腐倡廉活动已有十个年头。多年来,我们寓教于乐,形式多样,采取了发放倡议书、慰问卡等固定动作和评先进、演小品、出光碟、读廉书、做试卷、书画展到法院旁听、参观监狱、召开茶话会以及印专题记事本等自选动作相结合的多种活动载体推动工作的开展。既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有警示明确的现场说法;既有活泼的舞台表演,也有静谧的读书思廉,务求常有常新,不断吸引领导干部家属参与到我们的活动当中。
今年以来,我们在“廉政文化进家庭”方面又做了新的尝试,把工作重心下移,在华林街等街道建立了廉政文化示范点,利用社区作为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的前沿阵地,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事迹报告会、播放廉政教育片等形式多样、内容向上的活动形式,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区环境。如华林街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党风廉政监察站为主,举办“我为廉政献一策”等主题社区论坛活动,搭建面向社区家庭的工作平台;以街道邻舍综合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开通了“民情直通车”(即设立一个热线电话、一个电子邮箱、一个学习讨论qq群),使廉政文化进家庭与惠民利民便民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家长学校作用,形成“街道——社区——学校——家庭”四级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网络,举办廉政文化进家庭系列讲座,提高社区家长受教育率,使廉政文化在社区、在家庭之间默默滋长,生根发芽。
5.妇联近期工作交流材料 篇五
今年以来,在市妇联的关心指导下,萨区妇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妇女儿童中心工作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现将主要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推广先进妇女工作经验
萨区妇联以提升妇女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目标。深入分析街道、社区妇女儿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在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从2012年3月底起实施。此项活动由萨区妇联领导带队,分成3个活动小组集中深入9个街道办事处,46各社区,以每个街道和社区作为联系点。通过采用一对一访谈、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征询等形式,了解联系点“妇女之家”、妇女维权站、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的建设及活动组织、作用发挥情况,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及萨区妇联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深入走访妇女群众,了解妇女群众思想动态、所需所求,重点了解单亲贫困母亲、空巢老人、单亲家庭、特殊贫困妇
女等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需求和突出问题。提炼调研中掌握的“妇女之家”等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突出亮点,建设特色妇女之家。认真研究梳理基层妇联组织、妇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妇联职责及各部室工作进行分工,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问题。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开展“五送”活动,即:送政策,及时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帮扶妇女手中,帮助她们了解政策,用好政策;送技术,举办实用技术、创业就业技能等培训,提高她们的致富能力;送资金,积极运用好农村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努力为她们贷款提供服务,帮助她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送法律,举办妇女儿童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宣教活动,提升妇女儿童依法维权能力;送爱心,切实将感情联系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困难解决在基层,真正把萨区妇联组织建成“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萨区妇联这次走访进行了一下统计:
一、萨区妇联联系点数共有49个。妇联干部结对联系妇女(家庭)情况,有46个社区点,企业厂矿等其他类联系点数1个,妇联干部固定联系妇女8人。
二、妇联干部下基层情况妇联干部结对联系妇女(家庭)情况,街道、社区妇联干部成员固定联系妇女有88人次.,妇联干部深入联系点(家庭)办实事43人次
三、为妇女和基层组织办实事情况
1.办实事惠及妇女人数共97人次
2.为妇女群众和基层组织解决实际问题件次114
3.解决妇女生产类问题20件,4.解决妇女生活类问题61件,5.维权咨询等其他类问题33件,6.为妇女和基层组织提供资金物资6710(元)
7.为妇女和基层组织协调发展项目1(个)
二、积极组织开展家教(国学教育)讲堂活动、维权志愿者进社区、关心空巢老人、留守妇女互助活动。
(一)开展“家庭教育(国学教育)讲堂活动”
萨区妇联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妇联《关于加强家教、国学教育建设的通知》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好妇联“创建优秀基层妇女组织、交流先进妇女工作经验”活动,组织开展了家庭教育学校,此次活动邀请了区中学的优秀教师进行家教知识讲解,老师从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家庭教育环境的误区等方面对“家庭教育的误区”这一家庭教育主题作了精彩的讲解;随后通过现场互动咨询活动,家长在家教方面的许多疑问和困惑从老师那里寻求到了满意的答案。此次家庭教育课堂活动的开展,通过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对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受到了众多家长的欢迎。萨区妇联还将继续开展此类活
动,为青少年儿童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提供科学的的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们掌握正确教育子女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优化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环境。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学经典,贯彻市妇联下发关于开展经典文化讲座的文件,萨区妇联组织街道、社区妇女干部及部分居民在四十四中礼堂开展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讲座。讲座中,志愿者老师从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以及中国传统处事之道等方面为大家上了一堂内容精彩的传统道德教育课。整场讲座秩序井然,气氛融洽。大家普遍认为社区举办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能引导大家从传统美德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而且使传统文化真正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人心,也是把国学教育与和谐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课后,很多居民还围在老师周围交流看法、咨询子女教育的方法。
今年上半年萨尔图区妇联还将在各社区陆续开办10余场次“百姓讲坛”,使社区居民和妇女干部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打造和谐文明社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维权进社区活动的大力开展
4月,区妇联召开了妇女维权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推进会。组织妇联干事与妇女维权志愿者把暖人心、聚人心、稳人心的维权工作做到源头、做到基层、做到妇女群众身边。在活动中,心理咨询师开导妇女,正确面对孩子的心理变化,通过书信、QQ视频等形式多与孩子沟通,要以亲身经历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正直、诚实,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自爱、自重、自警、自励,要培养其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引导其摆脱自卑、自贱的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中有一位妇女感激妇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她们说:“通过和咨询师的交流,心里的一些疙瘩解开了,他们还教了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自己今后会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遇到的困扰和心理问题。”
(三)流动儿童互助活动情况及关心空巢老人情况 区妇联在市妇联的相关要求及指导下,今年陆续在友谊街道和铁人街道各成立一所“寸草心流动儿童服务站”,解决流动儿童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难题。服务站不仅面对本社区的流动儿童,目前已向社会开放,其他地域的孩子也可以来服务站学习辅导、心理咨询等。真正实现了流动儿童学习有人帮、生活有人问、心灵有人暖,使流动儿童学习、生活及思想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区妇联联合医院为贫苦妇女和空巢老人开展了免费体检,在下一步工作中,区妇联将号召巾帼志愿者队伍根据空巢老人的不同情况及不同需求开展关爱活动。
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以及国
6.妇联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篇六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西方经验,校企合作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指出:“教育必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 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我国教育形式多种多样, 培养人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的发展战略作出了明确的设计, 即:高等学校必须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需求、转型发展的新任务, 每个高校都要推进综合改革任务, 寻找新起点。应用型高校重点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应用型高校应始终坚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 积极融入并大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 应用型高校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 要参考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 这对我国目前正在发展的应用型高校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西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这里主要列举美国、英国和德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
(一) 美国零距离“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美国人认为本科生是大学生的主体, 因此在美国非常重视本科生的培养。本科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管在教学型高校还是研究型高校都是关注的焦点。美国最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当数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常年聘请企业专家、行业权威担任学校的学科顾问, 并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专业建设、甚至是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完成“校企合作”模式, 美国很多高校建立了工业联系计划站, 并确保每年定期召开工业联系会议, 最大限度地使高校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零距离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应用型高校是不多见的。学校提供人才、企业提供资金、技术, 使教学与生产有效地结合起来。哈佛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架起了高校与企业的桥梁, 使企业与高校资源共享, 真正达到效率、利益的最大化。
(二) 英国“工读交替”培养模式。“工读交替”制学位课程在英国四年可以完成, 这种模式在英国比较常见, 主要原因是英国有完善的证书体系, 以及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比如:“英国建立了包括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简称NVQ) 和国家通用职业资格证书 (GNVQ) 以及普通教育在内的独特的证书体系, 各种证书之间还可以互换。”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第四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 LEVEL4) ———高级技术员或初级管理人员, 相当于普高学士学位;第五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 LEVEL5) ———专业人员或中级管理人员, 相当于普高研究生学位”。这种制度虽然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约束,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稳定, 容易受到干扰。
(三)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德国早在1968年组建的FH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的协定中就有这样的规定:“FH对学生进行一种建立在传统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教育, 最后使学生通过国家规定的毕业考试, 能够从事独立的职业活动。”FH是一种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 被称之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和经济强国的秘密武器”。直到现在, 德国依旧坚持这一教学理念, 德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任务是在科学和艺术上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的教育, 它要求学生具有使用科学知识、方法或艺术创造的能力, 为今后的职业生涯作准备。”德国高校对学校自身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自主权, 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另外, 德国的应用型高校非常重视企业的参与, 企业始终参与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并受到国家的政策与法律保护。新生要先到企业实习半年才能到高校学习, 这点与我国刚好相反。学校还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这种培养模式被称为“双元制”培养模式, 使企业与高校更有效合作。“双元制”模式教育的核心在于“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德国的学生进入应用型科技大学前, 要找到接受企业, 还要与之签订合同, 成为企业预备员工, 再由企业或个人寻找学校就读。这种形式在我国是没有的。在这种“双元制”模式下, 学生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在企业中可以得到实践, 同时学校也降低了教育成本, 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三、西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通过了解美国、英国、德国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国家都是紧密围绕校企合作这一中心, 很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以上三种模式的比较, 再结合实际状况, 我国应用型高校应该建立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
(一) 明确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始终以市场为主导, 结合国情, 分析市场需求, 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师资状况来确定自己人才培养的层次与目标, 千万不能盲目跟风, 一味追求“高水准”, 进行“错位培养”。不同的专业也要适当有所区分, 在培养过程中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应确定培养成本行业的综合性国际人才。
(二)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 即: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与环境, 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有效结合, 实现在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校企合作, 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意识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新道路, 是一种“双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既做到了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 又实现了在校学生与企业实践的有效结合, 实现了优势互补, 节约了教育成本, 是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 如果要使校企合作长久发展, 还需要相关法律与国家政策的支持, 只有这样“校企合作”这种双赢的模式才能走得更长远。
(三) 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大致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 是指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之外还需要取得技术职称;二是“双素质型”, 是指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教学素质, 同时也要具备实践教学素质。1998年, 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即‘双师型’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 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行业职业道德;二是行业职业素质;三是协调合作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五是创新能力。
德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授要求必须要有大学毕业后5年的实际工作经历。我国高校比较注重“学术研究”, 因此, 尽管高校在不断扩招, 但是对于教师的引进, 我国依旧是沿用“从学校到学校”的途径, 因此, 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我国应用型高校所面临的问题。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途径如下:
1.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多数高校教师对职业技能培训持反感态度, 因此, 需要对这些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的有效引导, 使其快速转变观念, 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
2.大力宣传“双师型”教师, 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鼓励和表扬, 提高关注度,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 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培训计划等。
3.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需要在各个方面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扶持力度, 比如:政策上、社会舆论上、工资待遇上等都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尤其在思想认识上要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是德国, 有资料显示:“在德国, 政府要求职业教育师资报考人员要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在地方院校毕业后取得教育部高级技术员证书, 修完大学四年学业后通过国家第一次考试, 然后到职业学校实习一年半至二年, 再参加国家第二次考试, 通过者方可取得职业教师资格证书。”
(四) 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社会化。应用型高校不同于研究型高校, 它的最终表现形式为:社会对高校的认同度, 因此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形式应该多元化, 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入社会评价体系, 用人单位和行业能力鉴别机构要共同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 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式应由过去的学校内部评价模式转变为现在的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高度结合的模式。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紧跟时代需求, 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几种典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24 (6) :82~83
[2]李晓军.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5, 8 (4) :9~12
[3]李曼丽.再论面向21世纪高等本科教育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1
[4]吴巧慧, 邢培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
[5]蒋爱军, 许宁, 韩卫东.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9
[6]舒光伟.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3
7.妇联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经验材料 篇七
近年来,我们县妇联联合县综治办积极实施好平安创建的细胞工程,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动员全县妇女积极参与平安文明**建设。通过在全县组织实施“46810”工程,有机地将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稳定溶为一体,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以每个家庭的“小平安”促进整个社会的“大平安”。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把“平安家庭”创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家庭的平安和谐才会有全社会的平安和谐,家庭平安与否成了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妥善处理各种家庭矛盾,保持家庭的平安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此,县妇联积极争取县委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里专门成立了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各乡镇、各单位也建立了领导组织和协调指导机构,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健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级妇女组织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格局,为创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召开了全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动员大会,组织了“平安家庭”创建宣讲团、报告团,召开了“平安家庭”现场会,组织宣传车辆30辆,印发宣传材料20余万份,悬挂、喷涂宣传标语3000余幅,安装大型宣传牌40余块,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采用典型引路的办法,为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平安家庭”创建宣传氛围,使“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狠抓责任落实。争取县委下发了《关于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实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创建工作任务量化成具体指标,分解到每个乡镇、单位和村居。做到级级有目标,家家有责任,人人有任务。
二、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
创建“平安家庭”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有效的形式和扎实的措施,为此,我们以签订协议推动,用评比表彰激励,凭办好实事说服,靠健康风气影响,着力建设平安家庭,在全县组织实施了“46810”工程。
(一)签定四份协议。一是赡养老人协议。帮助年满60周岁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与其子女签订赡养协议,对子女应尽的赡养义务通过协议明确下来。目前,全县已签订养老协议近10万份,很受社会欢迎。**镇石盆村的一位75岁老人过去由于儿女不孝顺,生活没有保障,通过签订赡养协议,现在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每月还有50元的零花钱,老人动情的说:“是赡养协议让我晚年生活有了保障。”二是晚婚晚育协议。动员适龄未婚青年签订晚婚晚育诚信协议书,相关部门做好未婚青年的培训工作。全县共签订晚婚晚育协议1.6万份,改变了广大男女未婚青年的婚育观念,极大地促进了晚婚晚育政策的落实。三是站岗巡逻协议。以村为单位,组织广大妇女参与看家护院,站岗巡逻,并且与村签订治安协议书,明确巾帼巡逻队应尽的维护治安职责。全县500多个村成立了巾帼站岗巡逻队,并与村委签订站岗巡逻协议,群防群治的氛围更加浓厚,有效地提高了村居治安防控能力,治安案件的发案率明显降低,预防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四是纠纷调解协议。对邻里矛盾、地界争端、家庭不和等各类纠纷,经调解消除矛盾纠纷后,签订调解协议,存档备案,做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消除了后患,得到群众认可。据统计,全县通过巾帼调解队共调解各类纠纷390余起,有效地遏制了矛盾的激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信访量明显下降。目前,全县共签订各种协议近20万份。
(二)开展六项“十佳”评比活动。在全县所有村居中开展“十佳守法标兵户”、“十佳敬老之星”、“十佳致富标兵户”、“十佳美在农家明星户”、“十佳互助家庭”、“十佳计生模范家庭”等六项竞赛评比活动,实行层层推荐表彰。目前,县、乡镇、村分别进行了评选,营造人人争先进,户户创“十佳”的氛围,以这六项竞赛活动来推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今年“三八”期间,全县738个村均完成了村级六项“十佳”户的评选工作,县妇联和县综治办联合对六项“十佳”进行了隆重表彰。
(三)落实好八件实事。一是为每村培养一名懂法律的村干部,每户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结合“四五”普法教育,县妇联、县综治办组织专人,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发放法律知识明白纸等形式,把群众最需要、与生活最贴近的常用法律法规传授给他们,同时利用党校、电大、远程教育等形式培养村干部,力争三年内使每村都有一名法律专科水平的村干部。二是为每户选一项致富技术。通过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组织致富能人传授技术等形式,送技术到村入户,使许多过去的困难户变成了现在的富裕户。**镇**村的***,利用学到的养鸭技术和致富工程发放的小额贷款,发展养鸭大棚6个,现鸭子已出栏四茬,每茬收入1.2万元,在她的带动影响下,该村***等6名农村妇女学
会了养鸭技术,建起养鸭大棚18个,形成了拥有26个大棚的养鸭基地。三是每村建一个图书室,每个示范户备一个书橱。各村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配备法律法规类、科技致富类、卫生保健类等各类纸质图书或电子图书,使广大妇女不出村就能读到有用的书,学到新知识。**乡**村的广大妇女利用村科技书屋学到了蔬菜种植、秋延迟西瓜种植、油桃种植等技术,全村每名妇女至少掌握了一至两门致富技术,户均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尤其是该村村民唐守美,利用学到的大棚果树栽培新技术,在村东岭果园内建起了大棚油桃2亩,苍方早生桃1.5亩,年纯收入达到了4.5万元。四是给每村上一次安全知识课。定期请专业人员入村传授安全知识,根据不同季节讲防汛、防溺水、防火、防盗、防交通事故等常识,并发放安全生产、安全生活、交通法规等宣传资料,使群众都能掌握防火、防盗、防汛、防交通事故等安全知识,提高了家庭成员安全意识,增长了自救、抢救常识。五是组织一次“庭院美化、绿化活动”。结合开展“美在农家”活动,每年植树节前后一周固定为“美化绿化”庭院活动周,发动妇女清理街道、家庭垃圾,每家每户植花种草,使家庭达到“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标。六是办一次反邪教讲座。通过举办反邪教讲座,使人们认清了邪教的本质和危害,自觉远离邪教,崇尚健康文明新生活。七是召开一次典型推广会。每年对各类典型进行总结推广,到现场观摩、请先进典型作报告,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八是编印《十劝歌》进家。采用通俗易懂、押韵流畅的文字编写成《十劝歌》,劝导人们孝敬、团结、和睦、诚信。《十劝歌》进家,有力促进了平安家庭活动的开展。这几件实事,做到了点上,也做到了群众心坎上,深受群众的赞赏和拥护,取得明显的实效。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讲座700余次,受训群众60多万人次,选送致富项目20多个,建图书室120多个,召开现场推广会2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0多万份。
(四)倡导十种风气。在创建活动中,积极倡导了遵纪守法、孝敬老人、崇尚俭朴、勤劳致富、晚婚晚育、讲究卫生、邻里和睦、拒绝邪教、见义勇为、学习知识的良好风气,从而营造出平安和睦、团结友善的家庭环境和安定有序、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关于做好“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几点体会
“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在抓好创建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创建工作的新路子,积累了一些体会。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是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县妇联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划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表彰。把“平安家庭”创建作为搞好三个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作为促进全县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来抓,达到以家庭的“小平安”促进社会的“大平安”。二是狠抓“平安家庭”创建目标和措施的落实。我们认为“平安家庭”创建不单单是一句口号,需要紧贴群众脉搏和生活,从群众最需要的方面入手,通过实实在在地解决具体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办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从而唤起其参与“平安家庭”建设的积极性,把“平安家庭”工作做深做细。在落实中,我们制定了“46810”工作目标,加大了督促检查力度,定期召开调度会,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督促任务目标的落实,每季度一检查,每半年一考核,检查考核成绩计入年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绩。目前,全县上下形成了组织健全、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监督考核、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创建活动的健康开展。三是“平安家庭”需要一些切实有效、让群众都能接受的活动形式作载体。在对当前影响家庭和谐的社会因素调查中发现,一些村居经常性的开展一些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把尊老敬老、邻里关系、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内容融入活动之中,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2005年9月,全国“平安家庭”创建调研组来我县调研“平安家庭”创建情况,调研组对我们实施的“46810”工程、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妇联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推荐阅读:
县妇联实施春蕾计划经验交流材料07-08
高校人才引进经验交流08-13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会08-21
人才发展交流材料10-10
人才交流和使用09-20
妇联展板前言07-03
基层妇联干部08-22
妇联最美家庭09-12
县妇联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