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精选5篇)
1.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 篇一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新辨析
一、研究缘由
教学设计是指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
[1]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然而传统的备课它却是以个体经验为基础, 以知识传递为任务的教学准备。比起教学设计来说,备课才是教师的一种日常活动,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准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各类知识不断的踊跃,科学技术的不停的突飞猛进,进一步要求人们在有限的学校时间内学习大量的信息内容,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的备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这种需要。促使教师的在“备课”中逐渐引入“教学设计”的理念,改革和完善教师的“备课”。
二、从零碎化向系统化
传统备课中,主要是个人备课,我们总是把备课和写教案划等号,总是借助教师个人的经验预设教学。现在所倡导的“备课”,它也逐渐形开始系统化,除了所谓的个人备课,还包括集体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备。主要模式就是教师钻研教材、个体初备(基础)→中心发言、集思广益(深化)→形成预案、二次备课(创新)→教后反思、理论提升(提升)”。[2]还有一种常用的模式“独立钻研→集体研讨→教后反思→试点试教→集体商议→独立施教→个人反思。[3]其中的二次备课和教后反思是对传统备课的一个突破,是基于“教学设计”理论的一个学习成果。教师除了注重课前和课中,还更加的注重课后,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其实是特别重要和有益的,教师可以记下些教学心得,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再改写教案,对教案中选择的教学方法,安排的教学步骤等进行改革和完善。这样会使得教师的每次备课都更加意义和创新。这样的一个备课过程,是教师们对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这种方式的备课使相关学科教师在一起,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和问题,通过教师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形式,使教学得到系统设计的一种准备活动,更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遇到的普遍、典型、复杂的教学问题,通过共同协商和参与,系统科学的研究,以达到解决问题,促进教学进步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借助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不停的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备课也会形成自己理论系统。同时教学论对 “备课”的研究,不仅从理论上描述了它的基本内涵和要义,更强调备课是对课与教学 “二次开发”和 “深度开发”,这种开发,就是教师将每次备课都看做是对课程进行再度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是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自身风格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师 “要实现教学重心下移,要变传播、灌输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联系学生一切,都不是现成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能够提供的,都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场景进行设计和开发”。[4]与传统的备课相比较,如今的备课已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其中集体备课最为突出,但是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很多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存在着要求过多,统得过死,在备课中统一教学模式,统一设计要求等,甚至在集体备课中严格规定了 “四定”(定人、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五明确”(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提升点;明确掌握障碍点;明确指示交叉点;明确新旧知识连接点)、“六统一”(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测验)等等管理。[5]这些都太过于死板,使得教师为集体备课而集体备课,很多东西只能流于形式,使集体备课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原本为了交流思想、共享理念和方法的集体备课变成了僵化的、作秀式的负担,慢慢失去其初衷和本意,与教学设计相比,还是相差太大,不够系统和成熟。
三、从“我们的教学”到“他们的学习”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而进行的相关情境、活动、方法预设。学习任务分析也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学习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提供决策依据。这也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转变的一个态度,传统的备课是为了确定学生已学了什么,为复习旧知识提供依据;如今的备课最根本出发点是从学习者自身出发,通过分析,为有效的设计提供依据。体现好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当前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做好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备课,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的备课,教师们都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活动经验、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备课设计,设计问题时要因材施教,对基础性的提问与练习可以让一般的学生参与,拓展性的问题可设计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传统的备课中考虑教法、教具、组织策略只是涉及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并且考虑的出发点也都是教师,而不是学习者。”如今,备课的重心逐渐从“我们的教学”到学生“他们的学习”,重点体现在“备学生”这个环节。备课主要就是研究学生、研究如何把教与学联系起来,既要考虑到教师怎样做,更主要的是研究学生如何学,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接受能力、思想实际、心理特征等,做到与学生心理换位,进行学法指导设计。教师教最终是为了学生学,只备教师、不备学生是不完整的备课,教学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学不是我教你学;教学不是先教后学;教学更不是教授教材;同时教学也不仅是教师完成 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学也不是教师自己的讲课。教学是应运而生的;教学是教基于学;教学是教为了学;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学是教学生会学;教学是师生互教互学。这样的理解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有效的学习,才是教学的真义。所以备课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各种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等,比如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要由低到高、分阶段、有计划的实施。所有中间目标的选择应该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达到这样的层次要求,然后再逐渐向高的目标进发。这些相关理论的提出,都体现了备课已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实践和认识,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四、从片面性目标到综合性目标
教学设计的本质性指导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知识的增长, 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所以,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 都是以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教学问题与教学活动, 设计各种评价活动。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体验和获得。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行为、思想和品德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与传统的备课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备课”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增长。通过备课, 大多数就是备教材,教师把书本知识变为教师知识, 然后再传递给学生, 变为学生知识。这样仅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已经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今的备课,是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是以提高未来公民基本地理素养为宗旨。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规律和方法,形成理性认识。这和教学设计的实质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培养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五、总结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依照当前的一个趋势,备课只有以教学设计理论为基础,才能逐步得到完善。只有教师把课备好了,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蔡铁权等编著.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树国,常荣.改进集体备课操作方式,引领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5)[3]郑胤强.集体备课要 “实”[J] .教育科研论坛,2006,(3)[4]吴亚萍,王芳编著.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曹金彩.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 [J].河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9,(11)
2.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 篇二
工程设计时间跨度长、专业内容广, 涵盖项目包括洽谈、委托、调研、可行性研究 (项目申请报告) 、初步设计 (总体设计) 、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以及工程验收和投产运行等, 其过程复杂而曲折,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 都将直接对整个工程设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我国,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和缺陷的根源, 设计方面因素始终占据着较大比例。一些被认为不起眼的设计质量问题, 渗入工程项目后, 可能就此埋下了质量问题隐患。往往设计文件 (含图纸、计算书、说明等) 中一个数字差错, 引发的却是惊人的质量事故, 印证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古训。不少工程设计企业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所暴露的质量问题有增无减, 客户投诉频次明显上升;另一方面设计质量信息, 尤其来自工程现场的信息, 获取途径闭塞, 响应速度滞后, 处理能力薄弱, 严重毁损了企业声誉和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因此, 合理、有效地采集、辨析和处置设计质量信息, 遂成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手段。
尤其在当前普遍存在着工程项目工期短、要求高、变更多等情况下, 设计企业建立和完善设计质量信息反馈、响应和处理机制, 形成设计质量、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提升过程管理水平, 确实保障质量体系正常运行, 理智规避技术风险, 已刻不容缓。
2 工程设计质量信息的采集渠道
有效监控设计质量的前提是及时采集设计质量信息。尽管国内各工程设计企业内部运作模式不尽相同, 但其信息来源基本主要通过如下渠道:
1) 从工程设计开始至投产运行各个阶段, 设计人员和所在部门通过施工配合等方式所了解、汇总的专业设计质量信息;
2) 各专业设计部门整理、提交的设计校审单、质量评定单等;
3) 项目总负责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逐渐获取的各类设计质量问题;
4) 施工图审图公司回复的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告知书;
5) 客户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的有关设计方面的信息;
6) 企业、部门两级机构组织的综合或专业性设计文件质量抽查结果;
7) 两级领导接受的有关工程设计质量投诉;
8) 企业技术质量部门通过设计质量回访和寄发征询函所收集和汇总的工程实际运行信息;
9) 技术人员向有关部门反映的各类设计质量信息。
3 工程设计质量信息基本辨析过程
由于来自各方的工程设计质量信息所涉专业不一、程度不同, 所以需对其分门别类地仔细筛选和甄别, 通过清晰、简捷的途径逐一落实。
3.1 对于设计文件中反映的质量信息
设计文件是设计工作的重要成果、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对象。降低设计阶段失误率, 消除质量隐患, 是每位设计人员的责任。在筛选和甄别设计文件质量信息时, 宜立足于程序规范性、结构安全性、工艺先进性、技术合理性、施工可行性等方面。其基本操作思路为:
1) 督促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认真查阅原始资料和检查设计文件, 与相关专业人员仔细核对, 追本穷源, 明白无误地确认问题出处。
2) 指定项目校审人员全面审阅原始资料和设计文件, 按质量体系要求逐一复核、填写检查内容。
3) 邀请企业技术专家重点审查, 作出定性、定量的技术性结论。
3.2 对于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质量信息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质量信息是反映设计质量最为直接和客观的内容, 也是设计质量控制的末道防线。密切关注和牢固把握这一环节, 妥善处理其质量信息, 至关重要。其基本操作思路为:
1) 敦促设计人员即刻赶赴现场, 与施工、安装、监理和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共同研究, 寻找问题症结。
2) 邀集企业各专业有关技术专家踏勘工程现场, 收集资料, 仔细鉴别,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发表评估意见。
3) 听取业主、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
4) 对于具有综合或普遍性的设计质量问题, 宜提请企业技术委员会召开专题研讨会, 集体讨论, 作出评价。
5) 对于本企业范围内, 在技术上难于界定或争执未决的设计质量问题, 可委托所在地权威机构或业内技术专家评审和鉴定。
3.3 对于工程投入正常运行后出现的质量信息
判定工程质量是否过关、设计是否合格, 标准就是其是否经受了实际运行的考验。所以, 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 设计者的命运将与工程共存。对于采集的这一方面信息, 其基本操作思路为:
1) 即请相关人员査阅设计文件, 先行对问题有初步了解, 同时作好资料汇总、专业协调等准备工作。
2) 及时组织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赶赴现场勘查和分析, 作出基本判断。
3) 若现场难于解决问题, 回企业后应迅速组织技术论证, 拟订解决方案。
3.4 由技术质量部门等收集、汇总的质量信息
企业有关技术质量部门宜每年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实地考察部分在建或已建工程项目, 对业主、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进行设计质量回访;或向有关单位寄发征询函, 抽样调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际运行信息。对通过这一途径获取的设计质量信息, 其基本操作思路为:
1) 核实并确定发生设计质量问题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
2) 转发并责成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对质量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和妥善处置, 并提交分析、处理报告。
3) 提请企业技术专家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起因, 客观公正地评估质量严重程度。
4 工程设计质量问题的解决途径与防范措施及信息发布形式
工程设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项目来之不易, 因设计失误而造成质量事故和缺陷, 其负面影响绝不限于所涉项目, 由此可能导致一连串项目的失之交臂。所以, 无论是设计文件中反映的、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工程投入运行后出现的, 还是企业技术质量或相关设计部门等采集、汇总的各类质量信息问题;无论是令人揪心的大问题, 还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项目参与者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补偏救弊, 周密拟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着力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不断提高企业整体设计质量和水平。
4.1 解决途径
面对具体的设计质量问题时, 一些设计人员总是抱着消极、抵触的态度, 有意无意地将设计与质量割裂开来, 或敷衍了事, 或避重就轻, 或滥竽充数, 或嫁祸于人, 不一而足。诚然, 由于各种原因, 出现设计质量问题也许在所难免, 但关键乃是如何及时、主动地予以解决。这里, 一方面需要实实在在地提升企业有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另一方面则需循序渐进地完善企业设计质量信息快速响应机制, 并基于主观与客观、个人行为与企业制度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达到解决设计质量问题的目的。其中后者的基本操作思路为:
4.1.1 工程施工前
1) 仅限于某一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 相关设计人员应及时修改设计文件。
2) 对于涉及多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 有关人员应在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协调下, 经充分的技术探讨后, 完善设计文件。
3) 对于较严重的专业设计质量问题, 应在技术专家指导下, 由相关设计部门领导组织技术研讨, 拟订改进方案, 安排人员修改设计文件。
4.1.2 工程施工中
1) 仅限于某一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 有关设计人员应赶赴工程现场了解情况后, 迅即以技术核定单的方式, 或回工作单位后尽快以修改通知单的方式提交业主。
2) 对于轻微、但涉及多专业的设计质量问题, 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应在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协调下,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 共同制订修改方案, 分别提供修改通知单或设计文件, 并作必要的施工技术交底。
3) 对于较严重的专业设计质量问题, 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企业级技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踏勘和分析, 向企业主管领导作专题汇报, 并结合工程施工和进度现状制定改进方案, 安排人员修改设计文件, 并作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4) 即使是一些查无实据或明显不属设计质量的问题, 设计人员也应通力合作, 责无旁贷地承担协助分析、解决的义务。
5) 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提交修改设计文件后, 应撰写情况说明, 并在企业技术质量部门备案。
4.1.3 工程投入运行后
1) 由专业设计部门领导组织本部门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 制定整改方案, 修改设计文件。
2) 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各有关专业的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 与业主方技术人员一起, 通过技术交流与论证, 制定整改方案, 并安排相关人员修改设计文件。
3) 由企业技术质量部门组织企业级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调研, 客观审视设计质量问题, 通过广泛、深入的技术论证, 集思广益, 对症下药, 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 并安排有关人员修改设计文件, 及时将分析和处理结果反馈给业主。
4) 各有关设计部门和人员提交修改设计文件后, 应撰写情况说明, 连同所有分析、整改方案等在企业技术质量部门备案, 并向企业主管领导作专题汇报;同时, 应定期了解工程现场整改和运行情况, 在得到业主认可后, 撰写总结报告, 分别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
4.2 防范措施
设计质量贵在严防。密切监控设计过程, 规范执行预防措施, 是确保设计质量的基本前提。其基本操作思路为:
1) 工程设计企业应逐步转变目前仍然普遍应用的设计项目与工作量挂钩多、与设计质量联系少的传统模式, 在健全的企业设计质量体系框架下, 高度重视和坚决执行设计质量管理记录和考核制度, 设计与质量并举。
2) 无论处于何种状况, 所有设计文件都应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所规定的校审程序, 杜绝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
3) 为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应以专业设计部门为单位, 定期开展正常、规范和形式多样的专题技术业务学习, 并形成制度。
4) 在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 企业、部门两级须加强对设计质量的抽查或定期检查工作, 并全面、认真地进行评估, 使质量监控真正落到实处。
5) 各设计部门应有的放矢地抓好传帮带工作, 义不容辞地履行对青年设计人员的设计质量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责任。
6) 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项目, 相关部门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举一反三, 引以为戒, 避免类似问题重犯。
7) 对于专业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通用或关键技术, 各设计部门应组织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 以科研或业务建设项目形式, 进行集体汇编和攻关, 然后在部门内推广使用, 减少设计差错, 提高设计效率。
8) 对于负面影响较大的设计质量事故, 应予以全企业通报;对于相关责任人, 应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和施以一定经济处罚。
4.3 信息发布形式
质量信息,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对于工程设计企业和人员来说, 都应高度重视。尽管各个企业的信息传递、共享途径不尽相同, 但在创造通畅的传播方式、宽泛的覆盖范围等方面大可作为, 切实让设计人员有所积累, 有所收获。其操作方法一般有:
1) 对于经技术专家筛选和甄别的、或已得到处理的典型设计质量信息, 宜及时、动态地通过企业网站、通报等信息渠道, 供设计人员浏览。
2) 企业网站宜设置设计质量交流信箱, 便于设计人员随时提供信息和合理化建议。
3) 藉借每个企业一般均推行的定期设计协调会议之机, 向有关部门领导通报工程设计质量信息。
4) 企业技术质量部门采集、汇总的各专业设计质量信息, 经技术专家重点剖析与点评后, 不定期通过设计质量简报或技术通报等形式予以发布。
5 结语
设计质量是工程设计企业的生命。控制工程设计质量是实现工程建设三大控制目标的关键, 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设计企业对其信息的采集、辨析和处置等过程管理是否到位和有效。为此, 在健全企业设计质量体系的基础上, 企业所有员工都应尽心尽责, 共同疏通设计质量信息传输渠道, 积极主动地采集信息, 客观全面地进行辨析, 干净利索地予以处置。
摘要:控制工程设计质量是实现工程建设三大控制目标的关键, 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设计企业对其信息的采集、剖析和处置是否得法。目前, 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加凸现, 对于企业而言, 制定具体措施、加强日常管理和规避技术风险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工程设计,设计质量,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企业有限公司.机电工业工程设计[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周菲, 张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3.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 篇三
基于模糊关系的信息检索系统设计方法
传统的信息检索方法只能在“检索语”与“索引语”完全一致时有效,而无法解决二者只有部分一致或意义相近时的信息检索.为此,利用模糊关系设计了信息检索系统,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把检索者所需要的`信息尽可能地查出;并给出每个信息的重要度,以便检索者对信息进行舍取.
作 者:韩生廉 葛万成 武晓今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刊 名:控制与决策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CONTROL AND DECISION年,卷(期):200116(z1)分类号:C934关键词:模糊关系 模糊索引 关联度
4.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 篇四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指一国法院依冲突规范应该适用外国法时,或者依法应该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时,或者依法应该提供司法协助时,因这种适用、承认与执行或者提供司法协助会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法律的基本原则或道德的基本观念相抵触而有权排除和拒绝的保留制度。
希腊学者弗勋.弗朗西斯卡基斯于1958年在其发表的《反致理论与国际私法中的体系冲突》一文中正式提出,由于涉外经济交往的复杂性,处于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各国都应该要制定一些强有力法律规范来调整涉外法律关系。而这此强有力的法律规范的适用无需经过冲突规范的指引,可直接被子以适用,这就是所谓的“直接适用法”。
二、公共秩序保留与直接适用法的区别
“公共秩序保留”与“直接适用法”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是很难界定的,有学者认为,“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具有一般性,表现为法院地法律的基本精神,而“直接适用法”则是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在法律适用的特定领域,从而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目的。然而有的学者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本质上看,公共秩序保留和直接适用法之间存在以下差异:
第一,性质不同。公共秩序保留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具有较的弹性,其内涵是无法用法律条款来规定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对某一事项是否纳人到公共利益的范畴中的态度不可能是一致的。直接适用法严格说来不是一项法律制度,它仅仅是一种新的观念或学说,是一种全新的法律选择方法。它不依赖于连接点而得到适用,而是法官通过对案件的法律性质定性之后,体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时,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排除适用,无需通过冲突规范指引而直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二,二者在排除外国法的出发点不同。公共秩序保护的是一国最为基础性的利益,是涵盖一国的整个法律体系的,这种基础性利益不能也不必要以积极主动的方式维护。而直接适用法所保护的却是那此在国际市场经济交往中关系该国经济命脉方面的利益,或者是特定弱势群体的利益,这方面利益本身突出、明确,相对于一般性的公共利益它要求的是能积极得到实现,并且在其自身限定的范围内实现,这并不致造成国家间利益平衡的颠覆。
第三,二者确定性不同。公共秩序是抽象的,不具有确定性,其主要指一国家的道德规范、法律的基本原则、社会的基础价值观念、主权以及国家秩序等等许多方面,公共秩序并没有明确的界定,需要法官在案件的审理中进行裁量;而“直接适用法”则不同,它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其表现形式通常是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法官在具体案件中按照条文具体适用即可,不能够进行自由裁量。可见,“直接适用法”之确定性强于公共秩序。
第四,二者解决涉外民商事争议的思路不同。直接适用法只考虑内国强制性规范的适用,并不关心外国法的内容及其适用结果,因而其适用是无条件的和强制的;而公共秩序保留的出发点是建立在适用外国法的基础上,是法官根据冲突规范的指引,并对该外国法进行考量后发现其与法院地的重大利益、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拒绝适用。
另外,而这还在是否以冲突规范的适用为前提以及适用的结果不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此不再赘述。
三、公共秩序保留与直接适用法的联系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的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适用该规定。”第5条规定: “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外国法将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秩序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直接适用法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一种限制,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所适用的外部范围的界定。为了有效地防止因适用外国法而给本国带来的不利,用合并限制的立法方式将从是从积极意义上肯定内国的法律规范效力的“直接适用法”同从消极意义上排除外国法的适用的“公共秩序保留”结合在一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立法可以理解为是对直接适用法这一新理论体系非常支持和重视。直接适用法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都是国际私法领域中的重要范畴。二者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多的共性,都想要尽可能的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利益;二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那就是排除外国法,适用本国法。
5.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 篇五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文摘编号:1005-913X( )12-0005-CA
摘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对于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消耗;低碳经济重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应当将低碳经济纳入到循环经济的立法体系中,形成一个“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循环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0)12-0005-03
近年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危机,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由理念逐步转入行动阶段,“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产品”等概念应运而生。特别是12月7日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关键时刻,弄清楚低碳经济的内涵,并与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循环经济进行辨析式比较,以澄清认识误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经济发展理念、确保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称谓来源及内涵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内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指出,地球如果像宇宙飞船一样,用资源满足自己需要并留下废弃物,那么,到资源用尽、飞船舱内充斥垃圾的时候,地球也会如宇宙飞船一样最终毁灭。如果地球要免于因资源枯竭而毁灭的命运,就必须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航天员经济”)取代“牛仔经济”。他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是循环经济理论的雏形。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特纳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此后,循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推广。从当前各种文献的共同界定来看,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和重要评价指标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 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活动,简称“3R”原则。
(二)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内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把全球资源环境管理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英国政府发布《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并已得到广泛认可【l】。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包括以减少石化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以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为保障。它不仅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优化能源结构、扩大低碳产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辨析式比较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联系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和总结,都是当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严重困扰人类进一步发展时,人类做出的深刻反省和对发展模式的及时纠正,两者具有以下几个相同点。
第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为基础,这易于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扩大,传统经济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呼之而出。循环经济主要从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角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以应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则主要以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促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来应对全球石化能源过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低碳经济是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总的来说,循环经济着重解决的是能源短缺问题,而低碳经济着重解决的是环境问题。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使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涉及到循环经济,也涉及到低碳经济。在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因此,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二者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的、奢侈的、过度的物质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观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追求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对环境不构成破坏和威胁的可持续消费模式,以此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第四,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需要技术创新支撑和制度保证。不论是循环经济中的清洁生产、废弃物管理与回收,还是低碳经济中的清洁能源、新能源,都需要技术创新为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要实现提高能源效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运行机制和制度来保证其顺利实施。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区别
虽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最终目标上,都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但两者在核心理念、侧重点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
第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充分利用“3R”原则,通过物质循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容量。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则是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人类消费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显著减少。
第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循环经济的主要侧重点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三赢”。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变暖,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人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机制和发展模式。两者相比之下,低碳经济更似一场以减缓气候变化为目的的能源革命。
第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对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循环经济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全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过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他们在产业结构、传统污染物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率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没有减少,所以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是新世纪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而催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关注点和重点领域在低碳能源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上,聚焦在气候变化上,这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
三、正确理解和把握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存在的误区
在我国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时刻,低碳经济这个新概念出现并被人们广为接受,借助气候变化的大量宣传,在国内也得到异乎寻常的普及与关注,大有取代“循环经济”之势。于是就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原来的循环经济似乎“过时”了,已经被“时髦”的低碳经济替代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没有真正地理解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更多地侧重于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使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能够支撑人类的未来。发展循环经济仍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它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走向。对于低碳经济来说,则更侧重于解决环境问题。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使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涉及到循环经济,也涉及到低碳经济。所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是要替代循环经济,而必须是两者并重。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事业,它需要许多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结合起来才是科学和准确的做法。
(二)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不等同于循环经济,但两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都是节约和保护型经济。不但如此,低碳经济的“1R”原则从属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低碳经济主要强调“1R”( Reduce)原则,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 Reduce)原则同样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小化,“资源化”( Recycle)原则也包括能源的可再生和再利用。因此,低碳经济实际上也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延伸,循环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走向低碳经济。这样,不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其实现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我国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应予以同样的重视,不能顾此失彼。在立法方面,我国刚刚于20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鉴于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实际国情,我们可以将低碳经济纳入到循环经济体系当中来,形成一个“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从而避免将两者单独立法在法律适用时出现矛盾和冲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单宝.解读低碳经济叨,内蒙古社会科学,(6).
【2】王克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当代论坛,2009(11).
【辨析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关系论文】推荐阅读:
视觉传达设计的论文11-04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教案11-15
病句辨析与修改11-15
视觉设计分析论文09-30
“连接”与“联结”(词语辨析)11-10
茶叶包装视觉元素设计研究论文08-05
相似词语辨析:later与latter07-02
循证医学、中医学之“证据”辨析”论文07-05
词义辨析的重要性07-19
辨析病句的步骤和方法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