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莫言语录

2024-08-30

《蛙》莫言语录(精选8篇)

1.《蛙》莫言语录 篇一

以下是《蛙》经典语录选集

所谓爱情,其实就是一场大病。我的病就要好了。

钱不花就是一张纸,花了才是钱。

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他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

但那是历史,历史是只看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们只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许多伟大建筑,而看不到这些建筑下面的累累白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人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终于控制了人口暴增的局面。

想起母亲生前不止一次地说过,……女人的地位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尊严也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幸福和荣耀也都是生孩子生出来的。一个女人不生孩子是最大的痛苦,一个女人不生孩子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女人,而且,女人不生孩子,心就变硬了,女人不生孩子,老得格外快。

生育繁衍,多么庄严又多么世俗,多么严肃又多么荒唐。

要把自己放在解剖台上,放在显微镜下。

这么多年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解决棘手问题的最上乘方法是:静观其变,顺水推舟。李手说。

我想起母亲生前不止一次地说过,女人生来是干什么的?女人归根结底是为了生孩子而来。女人的地位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尊严也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幸福和荣耀也都是生孩子生出来的。一个女人不生孩子是最大的痛苦,一个女人不生孩子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女人,而且,女人不生孩子,心就变硬了,女人不生孩子,老得格外快。

其实,她说,蛙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人跟蛙是同一祖先。她说:蝌蚪和人的精子形状相当,人的卵子与蛙的卵子也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你看没看过三个月内的婴儿标本?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与变态期的蛙类几乎是一模一样啊。

2.《蛙》莫言语录 篇二

关键词:《蛙》,生命张力,生命意识

一、引言

“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1],莫言的作品既有对传统的传承,又有着意打破传统桎梏的“邪劲儿”。他的叙述恣肆深沉,他的想象诡异荒诞。直面人生,展现了其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生命张力和澎湃的生命激情,形成独特的莫氏风格。

但在长篇小说《蛙》中,作家转激情描述为理性反思,采用了书信叙事和话剧表现结合的模式,编织了多元繁复的叙事网络[2],以蝌蚪姑姑万心的传奇人生为线索,围绕着“生育”这一节点,洞察人物,体察生命,讲述国家六十年生育政策下百姓的生存、生育和精神生存状态,表达作家对人的生命的关照和反思、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命的感悟。基于此,以“生命张力”为方向进行探索。

二、莫言小说《蛙》的生命张力与生命意识

1.莫言小说《蛙》的生命韵味

在《红高粱》、《檀香刑》等特别“莫言化”的小说中,独具特色的生命描写,极具生命张力的酒国文化,神秘炽烈的高粱地和象征生命力的野合等都已成为高密东北乡生命的象征和特征。但在小说《蛙》中,跳出读者的固化印象,用朴拙庸常的笔触,将高密东北乡渲染成了“蛙”的图腾之地,赋高密予生命绵延的隐喻,让这个乡村世界充满生命气息。

“蛙是多子的象征,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我们的泥塑、年画里都有蛙崇拜的实例”[3],作品中的“蛙”无疑具有极强的隐喻性,蝌蚪对剧本的命名构成了“蛙—娃—娲—生命”的隐喻链,道出了当地崇拜生殖的风俗。而现实生活中,“蛙”是壮族的图腾。这一南一北对“蛙”的供奉,应和了我国传统农耕民族“上事宗庙、下继后世”的宗庙文化,生育因而不止于繁衍,更深植于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人们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蛙》再现了这种来自民间的生殖崇拜与生育观、植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信仰。“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譬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这风气因何而生,我没有研究,大约是那种以贱名者长生的心理使然,抑或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一块肉的心理演变”[3]。用这种知识分子的叙事体介绍风俗,于细微处展现了我国对生殖的崇拜由来已久;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后”,指的就是男性子嗣。因此,多生孩子,尤其男孩,延续家族、传根香火成为很多中国人的共愿。小说中,张拳老婆、王胆等不惜牺牲生命生育孩子的母亲形象,秦河泥娃娃等无不体现出中国千百年来生育至上的传统,表现出生命在无限循环中的张力和回归。而对生育随意和亵渎的人———那些吃青蛙的人及破坏了自从有人类以来,自然的生育方式和生育规律的代孕公司———以报应的描绘[3],也从反面验证了人类生育的神圣,这是作者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思考,表现了作家对生命力的哲思。

2.生命意识

莫言是一位生命意识极强的作家。这种生命意识在《蛙》中贯穿始终。从故事的切入点到内容的书写再到人物的塑造,《蛙》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乡土中国小人物的众生相:饥饿年代啃煤块,居然啃出“燃烧松香的味儿,又仿佛是烧烤土豆的味儿”[3],这是生的苦难;

怀孕的女人为了腹中的孩子,不惜对抗国家律令,躲进地窖、跳入河中以逃避检查,甚至在木筏上生产,或挑战伦常,代孕或包二奶生育,这是生命在重压下的执著延续,是对生命孕育的执著与虔诚,也是对生的渴望;

在姑姑心中孩子们的哭声,“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姑姑的安魂曲”[3],这是对生命的爱;姑姑铁面无私地执行生育政策,蛙群夜袭姑姑、姑姑捏制供奉泥娃娃,是生命的精神折磨,是生命的自我救赎;只是逝者依然坚硬如锥、椎心泣血。这时读者终于明白,所谓“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的风俗,只是提醒人们生命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三、小说《蛙》中的生命张力分析

小说《蛙》的叙事者为蝌蚪,而故事的主人却是他的姑姑,作家莫言用蝌蚪姑姑的一生为小说的线索,风雨几十年,通过与姑姑相关的一系列女性,展现了这群人,尤其是女人对生命的体会及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生命张力。

1.质朴的母性

舞台上的超生游击队或笑料百出,生活中的他们却惶恐悲苦。张拳老婆和王胆无疑是超生游击队的再版。她们或许没有大局观,家国甚于国家;只追求生命过程完整,“传宗接代”兹事体大;她们没有自我,也没有文化,甚至可以用“愚昧”斥责她们。但在她们心里,女性的全部生理机体都是为了生命延续、为了物种延续做准备[4]。“女人生来是干什么的?女人归根到底是为了生孩子而来的。女人的地位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尊严也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农村人的幸福和荣耀也都是生孩子生出来的”[3]。为了给家里多生孩子、为了延续香火,他们东躲西藏、拼尽全力,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而指引她们的,是母亲的天性,而非后天的仁义道德。

在《蛙》中不乏这样的女性,其中几乎所有女性,都在认真贯彻和履行这一天然的使命。她们甘愿放弃自我,甚或不知道什么是自我。在某种角度看,这是她们的悲哀,怒其不争、让人不屑;但也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质朴的母性,这样的女性的本能,彰显出人之所以作为人的生命张力。母亲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让读者动容和敬重。

2.人性的回归

如果上述两个人物,作者想彰显伟大质朴的母爱生命力的话,那么蝌蚪姑姑则是一个幡然醒悟的人。她的生命张力表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和自身清醒上。

姑姑出生烈士之家,有胆有识有能力:作为接生医生,她“脑子里有灵感,手上有感觉”,一度被百姓视为“活菩萨”。但在那样的年代,作为党员,她身上不可避免地烙下时代印记,和民族、国家的走向、发展纠缠在一起。她热爱事业,欣慰于每一个新生命的降生,有着单纯的热爱新生命的人类情感,接生让她感到光荣和神圣;但她又是一个党员,阶级观念、责任意识极强,自身爱情带来的所谓政治污点,促使她毅然决然投身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中。坚决不让一个超生婴儿来到人间,认真严苛地执行我国生育政策,亲手结束了两千多个孩子稚嫩的生命,也间接逼杀了张拳老婆和王胆等人。“活菩萨”变成了夺取性命的“活阎王”。用蝌蚪父亲的话说,“责任心强到这种程度,你说她还是个人吗?成了神了,成了魔啦!”

当政治高压渐渐淡远,加上索命群蛙,偏执的姑姑陷入精神危机,良心无处安置。她忏悔自己对生命的粗暴扼杀、伤害太多家庭,觉得会遭到报应和惩罚。当姑姑心里恶念散去,她的心也回到母性本位,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祈愿。她以泥塑娃娃开始自我救赎,不再执著于强制,而是用心体味生命带来的美好,体味生命的张力。“感觉能力就是生命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生命机能引起的,生命本身就是感觉能力”[5]。

姑姑形象的塑造复杂,大爱大恨、大善大恶,不同时段表现出不同的生命张力。以善心为始、以恶心前行,终又回归为善,回归对生命的敬畏和人性的善本源。

3.生命的繁衍

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历朝历代不乏母凭子贵现象。孩子,特别是儿子,是母亲地位、尊严包括生命完整等几乎一切的保障与象征。即使没有丈夫或得不到丈夫的心,有了孩子,女人就有了生存的理由和价值,就能够在性和社会中实现自我实现。

小狮子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以计划生育执行为天职,尽管早就失去了生育能力,却依然渴盼成为完整的女人,实现自身的女性意义和价值;她寻求现代化的代孕公司,在幻想中“生下了”一个男孩,并运用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分泌奶水,因而得到了社会认可,了却了心愿。这种心愿的得偿却是以另一位母亲的痛苦为代价的。

陈眉,年轻美丽,一度不愿以自己的身体取悦于人、换取富贵。火灾毁容的意外和父亲的账务推着她面对用身体换取富贵的现实。在为他人代孕的过程中,腹中的孩子为陈眉带来了新生,使她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孩子成了陈眉的生活寄托和生存意义。当孩子被抱走后,陈眉被逼疯了。

同样是女人,同样是生命延续,因为代孕走到一起的两个母亲一个孩子,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然而残酷、虚伪、龌龊却挡不住对生命的渴求,挡不住生命的力量、生命带来的乐趣和希望。

四、结语

《蛙》是莫言精神家园高密东北乡一段关于生命的传奇。莫言以理性笔触,以女性角色探究人类存在的必要保证———生育,作品流露出作者的满怀矛盾: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传统与现代、罪感与救赎。这些矛盾唤起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生命的思考,对人类自身生命意识的反思。在这些矛盾、困境中屈伸夭矫,显示出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莫言.天马行空[J].解放军文艺,1985(2):88.

[2]张勐.生命在民间——莫言《蛙》剖析[J].南方文坛,2010(3):52-54.

[3]莫言.莫言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4][法]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3.生命和人性的反思-评莫言《蛙》 篇三

关键词:生命 人性 国家意志 民间伦理

莫言的《蛙》以高密东北乡的历史折射了建国以来中国乡村六十年的变迁历程,以计划生育这一国家政策为主线,展现了在国家政策面前,人们不同的命运历程。给我们展现了国家意志与民间伦理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让我们从民间视角来反思国家政策的得失。

全文主要有两大民间视角,一个就是作为妇产科医生的姑姑万心,另一个就是高密东北乡的村民。

姑姑本是烈士的后代,十六岁就从卫生学校毕业,从此开始了她的妇科医生生涯,她为开展当地新接生方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挽救了无数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被当地人奉为“送子娘娘”。可是她也是一个积极的共产党员,对于党的事业是坚持不懈的,是国家事业的忠实追随者,当国家政策发生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姑姑变走向了高密东北乡村民的对立面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多比较传统,从古到今,“生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①,而计划生育政策是前所未有的,可想而知,在当时那个传统的中国,这个政策的事实是十分艰难的。而姑姑,一个倔强的女人在接受这个神圣的使命后,便毫不犹豫的开始实施国家这项政策,而对于政策的实施也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只要能完成任务,不管孕妇怀胎几月都要把多余的孩子打掉,姑姑似乎成了一个残忍的杀手,她的角色一瞬间,在国家意志面前转变了。在姑姑看来,她是为国家的发展努力,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并没有错。而姑姑这种角色的转变是有其深层次的根源的,姑姑那倔强性格的形成,是由于她从小就是烈士的后代,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姑姑成了一个党的忠实追随者,而在她长大后,爱情的失意,她的未婚夫的叛逃,则是她角色转变的直接推动者,一个女人失去了爱的附丽,便不得不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来,而当时国家政策的影响,使姑姑这个救人的妇科医生不得不转变为“杀人”的计划生育工作者。可是姑姑在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在她的潜意识中,她认为她的行为也是充满了罪过的,于是在她老后,为了赎罪,她嫁给了捏泥娃的郝大手,希望通过捏泥娃赎清自己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犯下的罪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还清自己的孽债,让那些孩子重新获得生命。姑姑这样的转变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姑姑难道否定了当初自己的工作?其实不然,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实质上是让我们反思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那个特殊政策的弊端,其实作者并没有否定计划生育这一国策,这一政策毕竟“是为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是为全人类做出贡献”②,作者批判的是当时那种过于激进的做法,那种泯灭人性的措施。姑姑不过是这种政策下的盲目追随者,也是那种政策下的牺牲品。姑姑做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让计划生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姑姑对副省长杨林所说的一番话这也让我们反思,上层领导人是否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与无奈。姑姑最后的忏悔,其实并不是为她自身的忏悔,而是对当初所执行的国家政策的反思同时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重新解读,生命是宝贵的,我们不能以一种轻率的方式结束一个生命,而更多的应是尊重生命的存在。

而文中的另一视角,高密东北乡的村民似乎是这一政策下的被执行者,同时也是受害者,他们因为背离计划生育政策,有的家庭不仅失去了孩子,甚至还失去了母亲。这里面有张拳的老婆耿秀莲,蝌蚪的前妻王仁美,以及陈鼻的妻子王胆,她们以及她们的家庭都是这场战斗中的牺牲者,其实,她们的死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姑姑过于执着的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人性因素,孕妇在怀胎六、七个月后还要让她们将孩子打掉,这对于孕妇和胎儿来说都是具有极大危险的,姑姑并不是缺乏医学常识,但是为了政策的实施,她必须这样做。在高密东北乡的村民看来,生孩子并不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对别人的利益也不会造成伤害,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就是追求多子多福,子孙越多,代表这个家庭越兴旺发达。可是在国家意志面前,这种观念又不免显得落后,国家推行这项政策也是必不得以的措施,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世界的发展,这项政策又是必须的,这也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但是作者并没有将视角放在大的中国利益之上,他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那牺牲者背后的惨烈,陈鼻一家因为王胆的死去,而陷入绝境,他的两个女儿陈耳与陈眉本想凭自己的努力開创美好的生活,可是残酷的现实却给她们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最后陈眉不得不靠替人受孕来赚取医治父亲的费用,最后还惨遭陷害。作者其实也是将过去和现在进行了对比,现今计划生育政策尽管还在实施,可是这项政策对于有钱有权的人来说已经形同虚设,他们可以多交点罚款,或是找人代孕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孩子,并没有受到这项政策的约束,在这里“生育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家意志的规约;去又落入了新的权力话语的陷阱”③,人权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只掌握在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手中。作者从一定程度上讽刺了现今不公平的政策措施,生活现状,而文章最后的戏剧则将这种讽刺与批判推向了高潮,作者用近乎荒诞的笔法描写了几个活生生的人物,“让陈眉打破时空限制,打破舞台的限制,以古代人的口吻出现在现代派出所,以现代人的身份出现在电视剧中的民国大堂。”④这也是批判现今的权势贵族,反思当下的人性悲剧。

当初那场风波,给姑姑和高密东北的乡的村民都带来了惨痛的代价,可是从中我们也看到时代要发展,必然是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的,可是,这也让我们不禁反思,这些人利益的丧失是否可以降低到最小的限度,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是否值得,是否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推行国家意志的执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太过于激进,建国以来的反右派斗争,文化大革命等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在削弱人性的基础上展开的,人民的真正权利被剥夺,其实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应该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的,因为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也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在残害那些弱者的基础上发展的。作者是从人性和伦理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过去和现在的种种社会现象,这也是一种生命和人性的反思。

①《蛙》,莫言《作品与争鸣》2010年第1期

②《蛙》,莫言《作品与争鸣》2010年第1期

③《生命在民间--莫言<蛙>剖析》,张勐《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

4.莫言《蛙》论文 篇四

目录„„„„„„„„„„„„„„„„„„„„„„„„„„„„„„„„„„„„„„„1 摘要 „„„„„„„„„„„„„„„„„„„„„„„„„„„„„ 2 英文摘要„„„„„„„„„„„„„„„„„„„„„„„„„„„„3 前言„„„„„„„„„„„„„„„„„„„„„„„„„„„„„„4

一、„„„„„„„„„„„„„„„„„„„„„„„„„„„„„„5

二、„„„„„„„„„„„„„„„„„„„„„„„„„„„„„„5

三、„„„„„„„„„„„„„„„„„„„„„„„„„„„„„„7

四、„„„„„„„„„„„„„„„„„„„„„„„„„„„„„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后记„„„„„„„„„„„„„„„„„„„„„„„„„„„„„ 11

摘要

《蛙》主要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将近60年的计划生育史,这是一段触及国人灵魂伤痛的历史,个人和时代的命运相互纠缠,造成了一个个难言的伤痛。本文主要分析作品中姑姑的悲剧形象。本论文分别从落后的社会生育观念,混乱的社会环境,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姑姑个人盲从的性格等四个方面层层剖析姑姑悲剧命运的成因。

关键词:《蛙》

计划生育

悲剧

Abstract

“frog” is Mo Yan in 2009 completed a full-length nonfiction.This work won the eighth Mao Dun literature Chinese home on 2012, won the Mo Yan Nobel writer, also made an important and direct contribution.Mo Yan once said: the contemporary writers to write the soul of man, write the confession, write the most painful soul place.As he said, “the frog” mainly to write a planned parenthood history nearly 60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ese, this is a touch of pain the soul of the nation history, age and individual fate entangled with each other, resulting in a tone of unutterable pain.Keywords: “frog” family planning aunt tragedy

前言

莫言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赢得那些准贵族的欢心,也没有必要像鬃狗一样欢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1}。在浩瀚的当代文学作品中,我眼中的《蛙》就像是一只孤傲的鲸鱼,满怀深情,孤独地游着,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它有责任,有担当,默默地游着。小说《蛙》从头到尾就是一部悲剧小说,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是受害者。从头到尾看似轻松寻常的笔调却带给人们微笑之下压抑着泪水的难言之殇。作为作品中最重点描写也是十分成功的形象-----姑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年轻时意气风发的“送子娘娘”到扼杀胎儿的“杀手”再到晚年神志不清的一番番“忏悔”。在书中近60年波澜壮阔的计划生育史中,姑姑也跌宕起伏地近乎走完了她的一生,由“天使”走向“恶魔”姑姑的一生充满了悲剧。下面,具体分析下小说中姑姑的悲剧形象。

传统道德

一、传统民间生育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传统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人口和土地的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目中{2}。“人口就是生产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这些观点被人们普遍接受,特别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这种观念便尤为突出。

高密东北乡作为中国乡村的典型代表,传统的生育观也深深扎根在人们的脑海中。因此,在鼓励生育的年代,整个村庄是一片和谐温馨的景象,人们尽情享受着“延续香火”的快感。作为医生的姑姑也顺应“民心”,尽情地迎每一个新生命。此时的姑姑是“救世主”、“活菩萨”,是全村人心目中的偶像。

二、计划生育的坚定执行者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根本无法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如果不进行计划生育的话,人们的温饱问题就无法解决,人类社会就要面临危机。而在计划生育的高压下,作为“全乡仅有的两位妇科医生之一,东北乡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一名对党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姑姑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一切违背国家政策进行“偷生”“逃生”的行为作“斗争”,就连自己的侄媳妇也不放过,最终导致了以张拳之妻耿秀莲、蝌蚪之妻王仁美、陈鼻之妻王胆为代表的普通民众的死亡悲剧。此时的姑姑失去了原有的美好光环,被视为“杀人狂”、“刽子手”,成了全村同仇敌忾的恶魔。

姑姑扮演着先天使后魔鬼的角色。最终姑姑不仅背负了所有高密东北乡人的骂名,也承受了扼杀新生命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巨大心理压力。

姑姑是基层计划生育的一员当时的人们生育意识就是停留在了那个阶段,想让人们一下子改变根本就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更别说是在当时思想严重落后的农村地区了。所以强制执行的手段虽然人们都不愿意看到,但也是无可非议的。所以,是传统生育观念和严重社会现实激烈碰撞到了一起,而姑姑不仅深刻担忧社会现实状况,又怀有普通人都有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在夹缝之中左右为难,难免会演变成为悲剧。

混乱社会环境

一、物质文明的飞速增长

随着时间的步伐,故事进入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生产力,使社会的物质积累飞速增长,从小说中我们也能看出:小区的楼房建设速度很快,几乎是每天换一个模样;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如果你一段时间不出门,也有可能在这日渐“陌生”的城市里迷路。我成了剧作家,袁腮和表弟开办了牛蛙养殖中心,王肝在庙前推销起了“泥娃娃”,姑姑和郝大手、秦河等成了泥娃娃的生产者。每个人都成了市场经济的一份子,成为了飞速增长的物质文明下的贡献者。

故事进行到了晚年,姑姑每天每夜都在进行着忏悔,嫁给了民间泥塑艺人郝大手,没日没夜生产泥娃娃,几乎也走向了迷信的手段,来为自己扼杀的生命赎罪。正如对幸福的寻求是自我欺骗一样,一味追求一颗善的良心只

二、精神文明的缺失

然而这些迅速增长起来的物质文明却与精神文明不相协调。一些“暴发户”成为了这个社会时期独特的一群人。金钱至上的观点,使人们漠视了传统的社会道德。有了金钱便可以“包二奶”可以无视计划生育,通过交罚款来超生,可以

会使我们失去发现它的机会,因为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变成了伪善的人。{1} 终于小狮子的“代孕”给了姑姑挽回当年亲手扼杀亲侄子的机会。可是此时 姑的救赎是建立在对陈眉肉体和精神摧残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不合情法的“代孕服务”的默许上的,失去了正义性。姑姑为了“赎罪”而不经意间陷入了道德伦理的质疑,成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以袁腮为代表的“代孕机构”服务的帮凶。当陈眉声嘶力竭地想要回自己代孕的孩子时,周围的所有人没有表现出任何同情和怜悯,姑姑当然也不例外,和小狮子并肩作战,共同对付陈眉,使她跌入了万劫不复的人间地狱。姑姑就像是一个急于赎掉自身罪过的罪人一样,可是不经意间自己又成了违法犯罪的制造人,仿佛这是命运给她的闹剧,永远无法赎清罪过,永远都陷入伦理道德的审判漩涡之中。

从这个方面来看,社会环境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蛙》中也毫不避讳地描写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混乱的景象,“暴发户”“包二奶”“非法代孕”等等现象也显示了法制的不健全和物质飞速的积累带来人们精神文明的缺失。这是属于改革开放下中国社会当时的特点。姑姑作为当时社会混乱的受害人,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三、重男轻女的

姑姑虽然是作为新时代一个优秀的女性形象问世的,可是终究逃不过“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宿命。虽然姑姑的生活背景决定了她不可能是理论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者,但是她自发的女性主义立场还是显而易见的。在小说中,姑姑多次对重男轻女,把妇女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的传统观念表示抗议。有一次她为“我”家的一头难产的母牛接生,母牛生出来一头小母牛,“我父亲”十分兴奋,敏感的姑姑却借此机会表达了她对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的不满,她气哄哄地说: “真是奇怪,女人生了女孩,男人就耷拉脸;牛生了小母牛,男人就咧嘴乐!”可见姑姑对于女性之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有多么不满。姑姑应该算得上是高密东北乡中女性意识觉醒得最早的女性了,可是,先觉者觉醒以后却不一定有路可走,这也正是姑姑的悲剧。女性要在社会地位上与男性取得平等,首先要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参与到社会的事务中来。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对姑姑在工作时那股狂热的激情便不难理解了,工作是姑姑参与社会的唯一平台,只有工作干得出色了,她的社会地位才能得以确认,否则,她就只能退回家庭之中,把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社会肯定如数交还了。在追捕王胆去做人流那会儿,姑姑感染了破伤风病毒,差点送了命,但她只住了半个月院,伤没好利索就从院里跑出来,因为“她有心事啊,她说不把王胆肚子里的孩子做掉她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姑姑的责任心之所以强到了这种程度,除了对党的忠诚,争取那从来不眷顾女性的社会地位应该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姑姑具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好身世。她父亲是八路军的医生,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再加上姑姑有着在幼年时期与日军司令斗智斗勇的传奇经历,自己又子承父业,做了救死扶伤的医生,后又成了党员,因此姑姑可谓根正苗红,有着良好的家庭出身,进而产生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她失去了作为人的正常、普通心理,即使在 本应该浪漫美好的恋爱当中也过于革命、正派,像一个“红色木头”。后来,为了向党表示忠诚和感谢,姑姑在落实计划生育的工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她雷厉风行,手腕强硬,和逃避计划生育的村民斗智斗勇,心硬如铁,不徇私情,体现出一种“非人”的冷酷无情。正如王仁美的母亲所言,姑姑已经不复为人,而成为现代庞大冷酷的机器中一个冷酷、坚硬的革命螺丝钉。对党和国家强烈的使命感和忠诚度使姑姑在性格上盲从于自己的事业,忽视了公民私人财产,漠视了人的生命,违背了最基本、最起码的人性。我们从她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个乡村医生应该有的对生命的怜悯,而是一个完全没有个人意志、没有个体自主性、没有反思意识的“‘一切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党和国家要求我们做出牺牲,我们不假思索就会这么做’完全政治化、符号化的政策执行的工具化的人物。由于所作所为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姑姑似乎已经打破了中国女性几千年来没有社会地位的困境,成为了价值的创造者,成为了自身命运的主人。殊不知,社会的风向是会变的,所谓的“成为价值创造者”其实只是顺应潮流时一种假象,而潮流的主宰者从来就不是女人,姑姑再怎么努力也只是某种意识形态的承载者与传播者而非主体。传播者传播的理念如果遭到颠覆,她的价值也就消失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也会随之出现,姑姑争取女性主体地位之路从一开始就满布荆棘与陷阱。当市场经济大潮冲淡了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计划生育政策成了一纸空文。姑姑作为一个曾经为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而殚精竭虑的人,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坚信不疑的真理到头来毫无严肃性可言。当然,计划生育政策由于仍在实行,其功过得失难以妄下定论,姑姑只能将过错归咎于自身。姑姑的自我认同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她对自己在执行计划生育工作时 的所作所为的合理性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她追求主体价值的梦想就此破灭了,她眼前只剩下一条路可选: 回归家庭。姑姑性格上的盲从既酿成了张拳老婆、王仁美和王胆三位产妇死亡的惨剧,也导致了自己年轻时盲目追随,晚年潜心忏悔的个人悲剧。

后记

姑姑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她的双手不仅有芬芳也沾满了鲜血。命运的浮浮沉沉总会让人唏嘘不已,现实的真实残酷也会让人感慨万千。姑姑的悲剧不仅有自身的命运悲剧更与时代悲剧社会环境离不开关系。莫言已经做到了,他写到了人们心中最痛的地方。这不仅是那个时代人的痛,更是当今任何一个国人心中的痛。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停止反思,这正是作者的初衷。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在写作之初,曾对这篇文章抱有疑惑,就像是有千言万语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一样。胡亭亭老师帮我理清了思路,让我能够顺利地把故事讲完。感谢导师的意见和指导!

注释:

1莫言“当代作家的担当”《中国青年报》2013

年5月1日

2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

参考文献

杨奎松 《读史求实: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1日

夏曾佑,《中国现代史》 东方出版社 2012年3月

5.莫言作品《蛙》读书笔记 篇五

总结:我不写阅读笔记,太多故事,记得读时间,读书忘记。但这个时候凌晨5点多,在阅读时,我的心突然......莫艳的作品,开始看,不要再回来。

青蛙,与宝宝同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对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乡镇的影响。

通过对村庄的故事的大量描述,各种人物喜欢栩栩如生的生活是灵活的。爱和恨敢敢做姨妈,狡猾的奸诈的脸颊,肚皮黑色的笑嘴唇,可怜的和悲伤的陈鼻,大胆刺鼻的王仁梅,沁江的忠诚......东北高密乡的孩子都是官方的名字,阿姨的名字听最好的。终于烧了陈美的外表。

6.莫言蛙读后感 篇六

和许多人一样接触莫言的作品是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是诺贝尔的巨大光环将我的目光汇聚到了莫言身上。那时的我对诺奖怀着一份神秘对莫言怀着一份好奇。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伪文学爱好者,对文学方面的新闻关注的太少。莫言的《蛙》很早就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这些却是我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知道的。

诺奖评委对莫言作品的评价是带有浓重的魔幻色彩。我怀着这份对魔幻色彩的好奇对莫言的好奇同时也是对神秘的高密东北乡的好奇读完《蛙》。这是一本凝聚莫言十几年心血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作者的姑姑的原型。许多读者读完后都说姑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疼恨年轻时候姑姑的冷漠固执,为了自己负责范围内的计划生育零超生记录硬生生拉着怀孕七个月的妇女去引产。他们说姑姑那时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心理没有一丝的同情心。他们也为晚年时的姑姑感到同情,一个风烛残年精神已经不正常的老人,满头银发,艰难的挪动着臃肿的身躯为自己前半生犯下的罪孽去赎罪的老女人。作为一个女人她一生没有孩子,她恐惧着。粘在手上的血,是不是永远也洗不净?被罪感纠缠的灵魂,是不是永远也得不到解脱?

我跟许多读者一样也对莫言刻画的姑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在合上《蛙》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不仅仅是姑姑为计划生育走街串巷,无数的蛙将她包围和她颤颤抖抖摆放泥人的情景。我脑子里浮现更多是陈鼻。这是一个悲惨的人物。

陈鼻是万小跑的小学同学也是神秘的高密东北乡人,由于母亲是外国人陈鼻身上也有几分外国血统。他鼻子高大所以起名就叫陈鼻。年轻的时候陈鼻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可以一人独闯广州贩手表回老家卖那时候手边是奢侈品的只有那些追求时髦的年轻人戴手表,就想今天那些追求非主流的年轻人在脸上来个纹身一样。他可以一人独闯哈尔滨批发香烟回老家卖。当时的陈鼻是村中少有的万元户。他有着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叫王胆身高不到一米让人觉得是侏儒症患者。妻子主管销售他批发回来的香烟,在当时卖香烟不是今天随便在街头小店就可以,那时王胆在脖子上挂着一个自制的小木头箱子可以上下合上里面用铁丝一层层的夹着香烟那形象就是我们在《上海滩》中看到的街头卖烟者,当时陈鼻有了自己的女儿,可在那个“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严重糜烂心灵的年代,陈鼻也是一样每天都想着要有个儿子。但是不巧的是他长在的计划生育的严打时期。姑姑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在她负责的范围内还没有一例违反计划生育的案列。陈鼻想尽办法做梦都在想着自己抱上儿子的日子。不久王胆就偷偷的怀孕了,这件事没有瞒过姑姑,也触怒了这位计划生育负责人。可那时万小跑的妻子由于想儿子,在生了一个女儿后也偷偷怀上孩子。万小跑是姑姑的侄子,姑姑怕让人家在背后戳脊梁骨将所有的心思放到了万小跑身上。在处理了自己侄媳妇的事情的时候王胆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了。他们知道到了姑姑处理他们的时候了就想法让王胆藏了起来想躲到孩子出生。那时全村上下都在搜捕王胆。

到了东北乡水蜜桃成熟的时候,那年东北乡水蜜桃大丰收。连天的雨浇在农民心头却怎么也喜悦不起来。连天大雨河水暴涨没有批发商,即使有收购的车也开不进村。面对散发着股股腐烂味的水蜜桃,每一个农民心头都是在不断的绞痛着。这一筐筐的蜜桃都是农民的心血县政府人员想尽办法不能让最不想见到的事发生,他们联系了批发商来批发村里的水蜜桃,不过所有村民要将桃子运输到河对岸的村庄价格也是去年的一半。就是这样的一个消息对于那时的村民无疑就是雪中送炭。瞬时间河面上热闹了起来,有自家的船,有竹筏,有临时用充满气的轮胎自制成的运输工具。叫声,喊声压过了雨声。河道里弥漫着桃香和暗暗血腥。陈鼻就是利用这个时间想将自己的妻子王胆运出村,他们将王胆装在了盛桃子的框子中。拼了命的撑着竹筏,可再精灵的耗子也躲不过猫。姑姑带着计划生育的队伍从后面紧追了上来。其间开始了激烈的争斗。王胆怀孕快八个月了在这种环境下不知是碰撞还是惊吓,姑姑看到了从她腿脚上留下的血。经历了侄媳妇引产大出血的死亡后姑姑害怕了,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他知道王胆要早产了。她踏上了陈鼻的筏子去给王胆接生,雨依旧下着,好似更大了。陈鼻筏子边的水被血染红了。一阵阵血腥味肆意开来,在雨点捶打的河面上溅起串串血珠,孩子生下来了是个女孩王胆没有活下来。陈鼻心中对儿子的期望撕裂了,脸上的肉紧绷着,眼神里带着遗憾。王胆死了也让他的神经开始不正常。在孩子出生后的一个多月里,陈鼻没有关心过这个王胆用生命换来的女儿。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是姑姑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个孩子。陈鼻开始酗酒,不停地到计划生育办公室闹事。当时的陈鼻沉浸在伤痛和失望之中,我开始有点同情他,同情他生活的年代。我希望伤痛过后他能振作起来,我想陈鼻最后应该会振作起来再找一个老婆,而且用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大老板过着幸福的生活。怀着对陈鼻结果的期待继续读着。可是下面的事最终将陈鼻推上了崩溃,也击碎了我对陈鼻对那时社会的美好的想法。

十七八年后陈鼻的两个女儿长大了,由于陈鼻的外国血统两个女儿很漂亮,成了人见人夸的对象。陈鼻慢慢好了起来。姐妹一起去了南方的一家服装厂打工,陈鼻没有再找老婆,在他心里两个女儿撑起了他对生活的那份热情,他会以他的两个女儿为荣,两个女儿是他最后的精神支柱。

就是在那一年陈鼻没有躲过一场劫难,从此在没有振作起来。两个漂亮的女儿工作的那家服装厂起了大火烧死五人,伤了两人。陈鼻的大女儿烧死了,小女儿抢救过来了却再也不是那个花季少女严重的毁容。莫言没有写接下来几年陈鼻是怎么度过的我能想象一个本来神经就有点不太正常的父亲在听到这噩耗时会是什么场景,他会哭,会惨叫,会酗酒,会崩溃,会有流不尽的眼泪。

等到陈鼻再一次在小说中出现的时候是万小跑去一家饭馆吃饭的时候那家饭馆叫“唐吉可德”饭馆。现在的他头顶光秃,脑后长发披散,几乎是塞万提斯的发型。他脸型干瘦,两腮干瘪,那个鼻子更加突出的大。他衣着古怪,非袍非褂脖子下围着一圈白色的泡泡纱之类的织物,佩戴者一把生了锈的长剑,旁边有一条又瘦又脏的狗。他在“唐吉可德”饭馆里扮演唐吉可德?他已经没有了生活的激情,对眼前的这一切已经麻木,心中已经空了不在有年轻时的豪情壮志。这让我想起了《骆驼祥子》中的祥子,这个有理想追求的青年奋斗半生最后看到他的时候他会在别人葬礼上给人家抗纸人撒纸钱。颧骨突出,双眼凹陷,弱不禁风。他们都是时代社会的见证吗?

陈鼻出了车祸,目击者称他是自己向疾驰而来的警车冲上去的。他疯了吗?他真的吧自己当成了唐吉可德了吗?他在为正义驱打面前的怪物——警车吗?在后来的医院抢救中陈鼻对来看他的同学万小跑,李手说了句“你们为什么要救我,否则现在我已经死了”。他没有疯他失望了,他对这个原来充满激情的社会失去了信心,他不在抱有一丝的怀念和眷恋,他忘记了自己的小女儿还活在世上。或许死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解脱。在他眼里每天升起的太陽都是血的颜色,周围一切都阴森森的。他时刻都听到王胆在下面叫他的声音。

陈鼻残废了,陈鼻疯了。集市头上那不足一平米的地方成了他生活的场所。每天他都会放在面前一只碗在那乞讨,蓬头垢面,身边有一只斑点流浪狗,他已经成了一个十足的乞丐,成了被人漠视被社会遗忘的人。看到这我心中有种奇妙的酸楚在拨动着那根亲情感情的弦。看到感人的场面我很容易感动的落下泪水。你可以想到原本幸福的一个家庭最后死的死,毁容的毁容,疯的疯,没有一个完好的在这个社会上。我在脑海中想像出陈鼻最后的生活场景,我真的很为他同情,我想现实中我见到他我会低头向他的碗中放上钱。后来万小跑见到陈鼻将身上唯一的一百元放到了陈鼻碗中,就在万小跑走出一段距离回头看看陈鼻时却看到一个孩子将碗中那一百元抢走了手法很熟练撒腿跑了。看得出来这孩子经常这样从陈鼻碗中抢他乞讨来的可怜钱。万小跑恨这孩子,咬牙切齿。我看完后也恨他,我恨不得立刻给他两个耳光。无尽愤怒的同时是对陈鼻无尽的同情。

陈鼻这个年轻的时候英俊潇洒有着美好家庭和美好未来憧憬的人,我脑子里不止一次的出现他的一生,他的小女儿还活着,在这个社会上活着,每天脸上都缠着黑纱活着。他还活着,一年四季穿着那件红色棉袄活着。

7.莫言小说《蛙》的陌生化分析 篇七

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核心理论之一, “陌生化”最早由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一文中提出。根据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 要想打破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习惯化感觉, 产生新的兴趣, 就要运用艺术的技巧, 把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通过艺术手法的加工变得陌生,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长度, 令人产生意想不到的的审美情趣。

那么, 《蛙》是如何打破平铺直叙的传统从而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的呢?本文试从词语选用层面分析作品陌生化的艺术手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及构成都是通过语言来呈现的, 因此, 语言必然成为文学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形式主义者对语言极其重视, 什克洛夫斯基在阐释陌生化理论时指出, 艺术陌生化的前提就是语言的陌生化, 对语言要进行能动的构造, 通过变形、扭曲、重新组合等, 消除语言表达的惯性从而产生“阻拒性”, 更新人们的语言感觉。从莫言《蛙》的描写, 我们可以看出, 莫言保持了他那种天马行空的驰骋想象, 他的语言表达, 几乎不受任何约定俗成的规律的限制。莫言的小说可以说是语言的狂欢。

一、特殊的人名处理

莫言在《蛙》中对语言的陌生化处理首先表现在小说中特殊的人名处理上, 在《蛙》开篇的第一部分, 莫言描写了“我们那地方, 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 生下孩子, 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譬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1]8陈鼻名字的由来, 作者在小说中也有所介绍。陈鼻的母亲叫艾莲, 艾莲经常怀里抱着一条浑身生着斑点的狗。后来, 这条狗被村里的土狗欺负死了。艾莲于是挺着大肚子葬了狗, 不久之后就生下了陈鼻, 所以有人说陈鼻就是那条斑点狗的投胎转世。包括陈鼻的嗅觉灵敏, 也与此有关。不同于一般小说中的人物, 大都有着优雅别致的名字, 《蛙》中的人名一开始就给读者一种粗野、怪异的感觉。名字的异乎寻常, 打断了读者顺畅的阅读, 作者有意的违规, 延长了读者阅读的时间, 增加了读者感受的长度, 从而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二、方言俚语的使用

莫言在《蛙》中对语言陌生化的处理还表现在方言俚语的大量使用上。方言是在一方水土上, 经过千千万万的子孙反复锤炼、选择、演变流传下来的一种语言形式。方言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准确生动, 具有多种微妙的语意延伸。方言的生命力在莫言《蛙》中表现的异常顽强。莫言曾经说过, “故乡和人是有血脉关系的, 尤其对小说家。故乡释放了无穷的自由, 但对我是一种束缚。”《蛙》的故事发生在高密东北乡, 正是莫言的故乡, 自然而然《蛙》的语言也来自他的故乡民间, 十分口语化。而大量口语方言的使用, 使读者在阅读时受阻, 给一般读者增加了感受的难度。

莫言小说《蛙》有一段描写:“拴个娃娃带回家, 全家高兴笑哈哈。今年拴回明年养, 后年开口叫爹娘。我的娃娃质量高, 工艺大师亲手造。我的娃娃长相美, 粉面桃腮樱桃嘴。我的娃娃最灵验, 远销一百单八县。拴一个, 生龙胎;拴两个, 龙凤胎。拴三个, 三星照;拴四个, 四天官。拴五个, 五魁首;拴六个, 我不给, 怕你媳妇撅小嘴。”仔细读来, 才发现这是高密东北乡的风俗, 每到农历的四月初八, 人们都会到娘娘庙去求子拴娃娃。《蛙》中类似这样的方言口语还有很多, 如:“滚, 小兔崽子们!这里没有你们吃的, 回家吃你们娘的奶头去吧。”“奶奶, 俺娘让你去, 俺大奶奶不中了。”“妈的, 有劁猪的, 有阉牛的, 有骟骡子骟马的, 哪里见过骟人的?”这在语言运用上颇有新意。

方言俚语有着鲜明地域特色, 有着鲜活而富有魅力的个性。同时, 正是由于方言的原生态、随意性、以及非规范化, 导致在这个要求统一接轨的时代, 使读者走进作者描述的方言世界, 是非常困难的。那么, 读者在理解作品时, 也会存在障碍。

三、歇后语的运用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结构像谜语, 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类似谜语中的谜面和谜底。谜面是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 而谜底常常是人们不易理解的、抽象的观点和道理。

歇后语有书面形式和民间形式之分, 莫言作为一位民间乡土作家, 小说《蛙》中用了大量歇后语, 固然带有的强烈的民俗化色彩, 在构造和运用上带有自己的个性。

例如, 瞎子点灯——白费蜡。这句歇后语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姑姑强烈要实施的计划生育的荒谬, 人一辈子要生几个孩子根本不受人为的控制,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计划生育只是徒劳的, 白费财力, 最后还落下遭人唾骂的下场。

臭杞摆碟——凑样数。这是姑姑自嘲自己的一句话。姑姑因为表现突出, 荣升当上了政协常委。可姑姑认为这个官可有可无, 根本不起什么作用。

狗咬泰山——无处下嘴。此句歇后语意在说明作家蝌蚪创作构思的艰难。蝌蚪在构思最后的话剧时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素材扰乱, 不知如何做出抉择。

莫言《蛙》中歇后语的运用, 总是结合当时的语境,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不能按照以前理解的歇后语的意思, 要结合文本, 把握语言所要表达的信息量和鲜明的主题意蕴。这样, 读者的阅读时间就拉长了, 这充分体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超越化、极致化, 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

四、修辞活用, 汪洋恣肆

莫言在《蛙》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从整体上增加了读者感受的强度。莫言认为, 没有象征和寓意的小说犹如清汤寡水, 索然无味。

(一) 象征手法的运用

在《蛙》这部小说中, 象征手法的运用给小说蒙上了一种神秘的面纱。书名“蛙”不但是小说的中心意象, 而且还有着多重意味。在小说结尾戏剧部分的第四幕, 作者通过蝌蚪之口说了这样一段话:“暂名青蛙的‘蛙’, 当然也可以改成娃娃的‘娃’, 当然还可以改成女娲的‘娲’。女娲造人, 蛙是多子的象征, 蛙是多子的象征, 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从这一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 “蛙”“娃”“娲”分别对应着姑姑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

在民间, 蛙是多子多育、繁衍不息的象征, 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殖崇拜的图腾。这在《蛙》的第一部分就有所展现。“我们家族对吃青蛙的人非常反感。我相信我们家族的人宁愿饿死也不会吃青蛙。”乞讨者秦河即使挨打也依然要制止他的同伴吃青蛙, “好哥哥们, 你们打死我, 我要感谢你们。但你们不要吃青蛙……青蛙是人类的朋友, 是不能吃得……”由此可见青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时候是20世纪50、60年代, 国家鼓励生育, 此时的姑姑也处于青年时期, 亦是她的黄金时代。姑姑以她的接生医术赢得了高密东北乡的尊重, 她是村民心中送子娘娘、活菩萨。

《蛙》第二、三部分展现是70、80年代的生育史, 那是计划生育政策由倡导到强烈执行的年代, 此时, 姑姑的青春岁月早已结束, 正在中年的道路上行走, 饱经沧桑。姑姑有着空洞的政治信仰, “生是党的人, 死是党的鬼。党指向哪里, 我就冲向哪里”, 坚持着这份使命感, 姑姑献身于国家的计划生育事业, 多少无辜的生命被扼杀。众娃号泣的场面触目惊心, 姑姑曾经被青蛙吓得口吐白沫、昏厥倒地, “蛙”已经是被姑姑残害的“娃”的象征了。后来, 姑姑嫁给郝大手, 一起与郝大手捏泥娃娃。姑姑说:“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 她必须活着, 经受折磨、煎熬, 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的煎, 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的熬, 用这样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罪赎完了, 才能一身轻松的去死。”晚年的姑姑用捏娃娃方式, 通过塑造一个又一个形态各异、有名有姓的娃娃, 类似于抟土造人的“女娲”, 向被扼杀的2800多个娃娃赎罪。小说中这种象征手法的使用, 模糊了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 即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恐惧和忏悔, 也造成一种陌生化效应。

(二) 比喻的修辞技巧

作为在小说中极为常用的修辞技巧, 比喻, 即是用某种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 即以此物比彼物。

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就非常关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他认为“运用比喻就是为了美”, 并举了好多比喻的例子。

比喻, 在优秀的小说中被广泛运用着, 更被莫言这位富有才情的作家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独特韵致。

在小说《蛙》中, 姑姑在接生途中遇到田桂花, 姑姑“看到她的眼睛在幽暗中像猫眼一样放出绿光后, 才知道她活着。”还有一次, 黄秋雅发国民党的反动传单时, 看到姑姑走过来, 她像扔掉一只青蛙似的将那张传单扔掉。而她的“眼睛里突然迸发出磷火似的绿光。”这两处描写都把不同人的眼睛比喻成绿光, 突出田桂花和黄秋雅的恐惧和担心。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得遣词造句显得灵活多变, 有效地避免了语言的庸常和普通。这就要求读者具有足够的审美经验, 才能理解这些独特的比喻。

这样独特的比喻还有很多, 例如:“听到这个消息后, 哥哥姐姐像青蛙一样哇哇叫, 我在地上翻筋斗。”

“秦河这可怜虫就在我们面前, 他身体翻腾着, 宛如一根油锅里的油条。”“她身体蜷缩着, 像一只倒干了粮食的瘪口袋, 又像一只钻出了飞蛾的空茧壳。”“陈鼻坐在我家门槛上, 灶膛里的火映得他满脸闪光, 那个巨大的鼻子, 像一块结了冰的萝卜雕成。”“那郝大手, 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后, 目光迷茫, 面无表情, 仿佛一匹梦境中的老马。”

这些比喻的出现, 给读者带来了新奇性, 一定程度上中断了读者的阅读, 造成理解上困难。

《蛙》中的比喻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将人与动物混为一体的类比修辞上。在小说的第四部分, 蝌蚪看到陈鼻牵着一条狗孤苦伶仃地流浪时, 便有感而发:“在高密东北乡这种新近开发之地, 土洋混杂, 泥沙俱下, 美丑难分, 是非莫辨。许多赶时髦的暴发户, 初暴发时恨不得将老虎买回家当宠物, 破产时又恨不得卖了老婆抵债。大街上许多流窜的野狗, 不久前还是富家豢养的身价不菲的名种。就像上世纪初叶, 俄罗斯爆发革命, 许多白俄贵妇, 流落到哈尔滨, 不得不为了面包, 放下身价, 或者为娼卖笑, 或者嫁给下苦力的下层百姓, 使这地方生出了一些混血的后代, 陈鼻的大鼻子深眼窝也许与这段历史有关。”将人与狗相提并论, 加强了语言表达的冲击力, 显示出作者戏谑的态度, 这种幽默的表达令读者忍俊不禁。

莫言在《蛙》中出神入化般的运用了比喻修辞, 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个性化的思维模式, 以及细腻而犀利的笔触赋予了这些比喻鲜活灵动、独特新奇和意蕴深远等特点。这也是他的作品充满生命张力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莫言的小说《蛙》的为读者展示了汉语言的多种表意可能性, 拓展了语言丰富多彩的表现能力。在莫言这里, “陌生化”是一个严肃的追求, 语言运用并不是虚有其表、好看无用的概念游戏。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整个社会和人生的返照, 所以意蕴深厚。莫言运用外国的文学技巧来表现本国的文化内容, 即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表现我国上个世纪计划生育史,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 对传统进行精辟入里的分析, 以此凸显自己的态度, 引起了多数读者的共鸣。同时, 《蛙》这部作品也呈现出莫言新颖的艺术创新能力, 显示出莫言不断被刷新的可能性, 可以说是他的一次新转型。

摘要:莫言的长篇力作《蛙》一如既往地以高密东北乡的计划生育史为背景, 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姑姑波澜壮阔的一生。2012年, 《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中国当代文坛乃至世界掀起了一股“莫言热”。本文意图基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试从词语选用层面展开文本解读, 由此在文学形式层面呈现《蛙》的审美意义, 及其对于读者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莫言,《蛙》,陌生化,语言

参考文献

[1]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2]邵纯生, 张毅.莫言与他的民间乡土[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12.12.

[3]于君.散文讲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2.1.

[4]林建法.《说莫言》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3.1.

[5]赵利民.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2.

[6]莫言.聆听宇宙的歌唱[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2.4.

[7]莫言.讲演新篇[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8]莫言.自述[J].小说评论, 2002 (6) .

[9]安托万·孔帕尼翁.《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5.

[10]孟庆澍.莫言《蛙》三题[J].艺术广角, 2011 (1) .

8.《蛙》莫言语录 篇八

关键词:莫言;《蛙》;寓言;拜物教

一、《蛙》中的物神寓言分析

莫言在小说《蛙》中成功运用社会寓言的方式,将拜物教改造当地社会心理氛围的过程悄然表现了出来。在《蛙》中体现最多的是关于物神的寓言,其典型代表是牛蛙养殖中心门口的蛙塑像。文中是这样描写这尊塑像的:“我端详着这只蛙,心生敬畏。只见它脊背黝黑,嘴巴碧绿,眼圈金黄,身上布满藻菜般的花纹和凸起的瘤点。那两只凸出的大眼睛,视线阴沉,似乎在像我传达着远古的信息。”作者花费不少笔墨用来描写的这个带有悖论意味的偶像值得我们思考。蛙在原始社会是部落用于生育崇拜的图腾,在现代却被人为地异化为财神的象征。当我们光顾路边的实体商店时,经常会看到蛙的铜像和它周围散落的钱币。蛙在这里成功完成了从宗教符号到物神的转变。

德里达在其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指出:“首先幽灵需要一个身体,然后抹去这个身体。”商品拜物教幽灵的行动模式同样如此,它在一直为自己寻找躯体,而它的猎物即是人类的一切欲望。作者在描写这尊铜像时的感情是好奇和畏惧,这从某种程度上传达出现代人对商品拜物教的基本心理状态,既期待又害怕受到伤害。莫言对于这一现象感到陌生和不解,于是使用荒诞的语言如实的记录下了伴随着资本主义浪潮的涌来,为商品拜物教幽灵所笼罩的人们对于金钱和利润的无节制追求。生命原初的意义为人们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商品的顶礼膜拜,人由万物之灵堕落和异化为拜物教的廉价工具。而人们对于这一切的无意识是这一现象真正可怖的方面。小说《蛙》敏锐地捕捉和揭示了这种危险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指出了现代人内心迷惘与困惑的深层原因,这在文本之外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蛙》中的另类形象分析

天真未琢和单纯美好是一般读者对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儿童形象的普遍审美期待。小说《蛙》却逆其道而行,有意描写了一个霸气的孩子。“那小贼嚎叫着,像发疯的猪一样,向我冲来。他的目光真是可怕极了,先生,我心中感到极为恐怖,连连倒退着,躲闪着,喊叫着。”他抢夺小跑施舍给残疾人陈鼻的钞票,随后购买食物,诬陷和追打小跑。儿童的面目在这里被描写的异常可僧。作者罕见地描写了一个儿童的“极恶”。丰盛的资本即是为人们带来利益的工具,也是刺伤人性的尖刀。这个小贼正是商品拜物教的小鬼,而被它所攻击的是还没有被它同化的人性。小贼“黑鲅鱼般油光光的身体”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那个《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儿。所不同的是,这个小贼已经完全丧失了属于黑孩的那份简单与美好的感情,那敏感和细腻的心,那一抹身为人的骄傲的光辉。他熟悉消费之道,懂得巧取豪夺,享受欲望的满足,甚至将他人的痛苦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可以说他已经是一个完全的邪恶的魔鬼。通过这一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已经逝去的那一抹人性光辉的感怀和期许,以及对于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反思和泣诉。拜物教对于人性的蚕食让作者感到躁动与不安。

三、《蛙》中的潜在文本分析

伊格尔顿指出:“一切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一个或几个这样的潜文本,而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作品本身的`无意识。所有写作的情况都表明作品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以及它如何不说这些东西,与它所清晰表达的东西可能是同等重要的。”小说《蛙》同样如此。从作品的内部叙事结构来看,小说可以被认为是简单的历时性叙述,即按照姑姑的生命轨迹为依据组织全篇,但是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在叙事时间上的留白值得关注。作品的时间轴出现30年的空缺,其所对应的现实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即改革开放的30年。虽然作者在文中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不能为人完全信服。莫言对于这一时间段的刻意抹去,其背后的原因值得玩味。笔者认为一次叙事的断层所隐藏的正是商品拜物教的幽灵是在原本朴实的高密东北乡逐步建立起自己王国的过程。莫言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的失语表达出他内心的无奈、焦灼和他对于作家职责的重新认知。他放弃无所不能的全知视角和启蒙领袖的评判姿态,选择以谦虚谨慎的文字忠实地描述这种风云变化。他限于自身生命经验和思考的局限性无从叙述种种变化的细节,可以做到的只是忠实地反映既成的事实,以供读者思考。

参考文献:

[1]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安全工作必须小题大做下一篇:朋友,为什么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