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思想

2024-09-24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精选8篇)

1.新时代呼唤新思想 篇一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便不可能长期执政。因此,早在上世纪20xx年代初,列宁就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但是,权力是把“双刃剑”,脱离群众是所有执政党都容易犯的错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完全脱离了群众。对于脱离群众危险,我们党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共产党章程》鲜明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何等的清醒。正是这种清醒,决定了我们党一定能克服脱离群众危险。

我们党的清醒,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上。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群众作为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形象地说明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解释了为什么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党对克服脱离群众危险、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党的xx大以来,对党如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许多重要论述,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并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坚持”基本方略之一。这就把我们党对如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克服脱离群众危险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

我们党的清醒,更体现在实践中。克服脱离群众危险,不能仅仅体现在思想理论上,更要落实在实践中。来,我们党的全部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使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明明知道闹革命要流血、会没命,但仍然义无反顾跟党走。中央苏区扩大红军时,“乡上绝大多数15岁以上的男人都跟队伍走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兄弟用小车车轮滚滚推出来”的。这些都是对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最生动的诠释。党的xx大后,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这些举措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可以说,我们党97年来在奋斗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克服脱离群众危险的宝贵经验。

我们党的清醒,还体现为严厉整治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可否认,少数党员、干部由于不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忘记了初心和使命,甚至出现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对此,我们党的态度是严厉整治。比如,党的xx大后,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对党群关系的损害,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首先出台中央八项规定,随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许多党员、干部受到猛击一掌的警醒,脱离群众现象明显扭转。据统计,党的xx大以后的5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可见,我们党对整治脱离群众的行为是动真格、出重拳的。

回首来时路,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保持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新时代,只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一定能克服脱离群众危险,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新时代呼唤新思想 篇二

新时代呼唤终极关怀型教师

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素质结构上是截然不同的,其教育内容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但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相通的,这就是它们都首先是培养人的活动。人和各种人造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不仅和一般生物一样,有各种生命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具有非常丰富的生命内涵,有思想、有追求、会思维、会反省,这就决定了培养人的过程和制造物的过程有着本质之别。制造物时制造者只要遵守一定的技术规范就可以了,而培养人时教育者不仅要遵守一定的技术规范,而且要关照受教育者的生命体验和生命质量,体察其情感和思想状态,自觉适应其生命需求,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潜能,教育活动才有望成功,教育者的价值才能实现。简言之,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必须首先把受教育者当人看,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来看待,尊重他的生命需求,关注他的生命质量,使教育变成促使他丰富生命内涵、提升生命质量、体验生命价值、感受生命快乐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教书育人,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外,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则是要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而不可使教育活动损害其生命健康,教育质量影响其生命质量。道理其实很简单,失去了生命质量,追求学习质量就失去了终极意义。但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受我国用人制度、政绩观念和应试教育评价体制等的影响,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被严重异化,全社会和教育内部几乎都把目光紧紧盯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上,而较少有人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命质量,致使教育成为危害学生生命健康的无形刀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和教师唯一的任务就是无休止地教育学生苦学,废寝忘食地学,甚至希望学生全天候地学,以博取所谓的高分。于是学生眼睛的近视度逐渐增高了,腰背逐渐弯曲了,身体逐渐消瘦了,性格逐渐变得内向了,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困惑与怅惘。这种无限度地付出换来的结果是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极度摧残,给学生性格和心灵带来的阴影更是终生难以抹去,即使有少数用牺牲今天换来明天的学子得以如愿,而大多数学生却带着无限的伤痛和惆怅走向社会。我不知道这样的教育还能持续多久!

残酷的教育现实促使教育工作者不断反思: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想要的?教育工作者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对教育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追求统一起来,使教育同时成为促进身心发展和建构快乐生命的手段。值得庆幸的是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为我们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新鲜经验。从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到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到关照学生的生命质量,无疑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巨大超越。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为: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张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更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和灵魂所在。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日本学者谷口雅春、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相继提倡生命教育以来,生命教育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逐步实施。近年来在国内上海、辽宁、江苏、四川、山东、湖南、北京等省市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生命教育实践和研究活动,取得了初步的经验。

生命教育实践的展开迫切呼唤终极关怀型教师的诞生和成长,这样的教师用生命教育理念来指导和整合教育实践活动,他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发展,而且把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终极追求。

新时代呼唤学习型教师

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文化创新空前加速和学术综合化发展趋势日益凸现的时代,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的加速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也空前加速,人类终于迎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要使自己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此同时,当今学术发展综合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也使学习内容变得日益广泛和多样化。而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传播人类文化为使命的教师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仅教育理念、教育知识在不断更新,而且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也在不断变化,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更是不断创新,靠学生时期积累的知识来应付工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持续改革,教师只有自觉地学习,不断地学习,终身地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为此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教育先进经验,学习所教学科的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

教师学习不仅需要自觉的意识,更需要提供合适的条件。社会和学校理应为教师的自学和继续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包括激发教师学习的动机,保障教师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提供较为充分的学习资源,釆取便于学习的管理措施。只有当教师的学习条件得到充分保障,教师的学习愿望得以充分实现时,才有可能使全社会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实现全社会的学习愿望。总之,做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到老,教到老的学习型教师,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教师理应为全社会的终身学习树立榜样。

新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许多教师深感书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难管,虽加倍付出,却很难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许多教师还缺乏研究的能力和习惯。教育是异常复杂的活动,教育对象的多面性(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差异性,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和统一性,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适应性,教育过程的互动性和多环节性,教育情境的多变性和生成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教育空间的延伸性和开放性,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教育环境的变化性和复杂性,无不体现出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一节课对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无论他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对每项教育工作进行具体研究,采取富有针对性、科学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策略和措施,并在教育过程中适时调整,方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否则,不加研究,一概采取一成不变的习惯方式来应付条件迥异的教育任务,势必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许多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能力和习惯,自然不能适应教育工作复杂性、创造性的要求,其深感书难教,学生难管,也就不足为奇了。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具备研究能力(不管他是大学教师,还是中小学教师,甚至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则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适应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教育必须不断改革。教育的不断改革正是教育工作时代性的必然要求和集中体现。当前无论是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还是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贯彻落实这些理念和目标,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综合型、创新型、合作型、个性化的人才,势必对教师的教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只有深入研究这些课题,才能应对时代的挑战。以基础教育为例,基础教育新课改在给教师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例如,开发校本课程,选择选修课程,落实三维目标,二次开发课程资源,组织研究性学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转变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等,给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是大势所趋。对于教育教学研究,大学教师有较为自觉的意识,也有较强的能力,而中小学教师却有不小的思想障碍。一是不少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定课程方案的被动实施者,而不是参与开发者。他们往往把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等同于教学内容,把对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内容的复述等用于教学过程,缺乏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再处理、再丰富、再拓展的意识和能力,也缺乏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他们往往认识不到教育教学研究的必要性而采取简单照搬教材或他人现成方案的消极态度。二是他们几乎普遍认为自己不具备研究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条件。他们往往把教育教学研究看成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事,认为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做到。实际上这种实践层面的教育教学研究也并不是只有专家才能做到,中小学教师也有不少有利条件,如比较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而这些都不是专家们的长项,中小学教师只要树立自信,善于学习,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采取客观的态度,采用适当的方法,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就能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服务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众所周知,像斯霞、李吉林、魏书生、任小艾、于漪等著名教育专家就是依靠教育科研和实验从中小学教师中脱颖而出的。总之,新时代需要研究型教师,研究能力是教师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需要发展型教师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它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时代,它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它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时代还是知识爆炸和终身学习的时代,它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学习能力。除此而外,增强身体素质,发展非智力因素,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形成现代人的意识,仍是当代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发展型教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践行这一理念,首先要求教师要自觉转变角色观念,使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其次,要确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如建构主义教学观,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再次,要选择运用能较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便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如掌握模式、范例模式、程序模式、情境模式、互动模式、学导模式、发现模式、探究模式等。最后,选择使用便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谈话法、练习法、实验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研究法、陶冶法等。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坚持能力本位,充分利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新时代呼唤开放型教师

当今是经济全球化浪潮持续高涨的时代,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的时代,这种发展趋势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国际理解与合作意识,而且要求教育工作者思考问题要有国际视野,要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为此了解一些外国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与此同时,教育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实现与社会的持续对话,这就要求教师研究思考教育问题时必须联系社会背景,分析社会需求、条件和影响,而不能就教育问题谈教育问题。例如分析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就必须全面思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此外,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因此,教师要具备协调沟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教师要有开放意识,具备国际视野和社会视野,具有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做一个开放型教师。

新时代呼唤反思型教师

新时期国际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国都把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教师应该能够进行研究并成为反思型教师几乎成为各国教育界对教师的共同要求。教师的成长需要反思,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重要路径。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教师的学习是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教师不仅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更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经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反思,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的潜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反思也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教育问题的专家。只有善于反思的教师,才能改变依赖外部权威、听从别人指导的被动局面,成为真正自主和成熟的教师。“如果不进行反思,生活在当今,就是生活在过去的牢笼里。”(见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批判反思型教师ABC》)反思使教师潜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智慧得以激活,成为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样需要反思型教师。反思是一种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反思型教师严以律己,精益求精,期待成长,从不自满,这些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和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好习惯。

有论者认为,反思型教师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有较多的人生追求,善于进行人生规划,是一个事业成功者。(2)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善于反思,是一个自觉反思者。(3)有较强的探索意识,勇于批判,是一个行动研究者。

要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应在持续对话过程中逐步实现:(1)与文本对话,开展自我反思。教师通过阅读书籍尤其是理论文献,和作者进行对话,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借鉴有益的观念和经验,提升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水平。这其实也是自己新思想与旧思想对话和斗争的过程。(2)与课堂对话,与学生对话,开展教学反思。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达成?在多大程度上达成?有哪些目标没有实现?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否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原因何在?等等。(3)与教研对话,开展同伴式反思。通过和同事相互交流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使自己快速成长。(4)与科研对话,开展理论性反思。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升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5)与网络对话,开展引领式反思。教师借助网上论坛、教育博客等载体,与名师名家对话,提升专业反思水平,促进专业能力发展。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选择,如写读书笔记、写反思日记、写教学札记、写教后感、同伴交流、参与课题研究、网络拜师、博客交流等。

3.新课程时代呼唤教师范读的回归 篇三

关键词新课标范读解文本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而教师的范读则像源头的活水,真情投入的范读,不仅让课堂更加有诗意,而且能够激起课堂教学的层层涟漪,从而使课堂书声琅琅,更有活力。新的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对教学文本的原生态解读,教师原汁原味的朗读,如甘泉般渗入学生的心田,带给学生最为纯净的情感触动,从而使阅读教学于朗读的佳境中水道渠成。

一、真情演绎。返璞归真

语文是心灵的学科,而原生态的朗读时与文本产生心灵共鸣的重要途径,如何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自由境界,让学生真正感受文本的魅力,就需要做教师的我们能够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范读。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教师的范读多数情况被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代替,或者名家录音,或者动画展示,或者电影片段剪辑,各种现代化的范读手段充斥课堂,浮华喧闹却难以真正让学生进入用心体悟的朗读环境,究其原因,有的因为羞赧于读,有的为便捷省事。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们更喜欢您的范读,朱自清《荷塘月色》宁静中的淡淡忧伤,戴望舒《雨巷》中的哀怨与惆怅,您让我们觉得那样真实,像一股山风,如此,衄亲近、素朴。而名家的朗读固然经典,但总是让我们觉得是那样的遥远。”我想。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用心灵阐释文本,用真情演绎范读,不仅是课堂最原始最素朴的保留,更是学生最真实的触动与渴望。

二、转轴拨弦。抛砖引玉

没有朗读的课堂是没有诗意的,也是没有活力的。只有让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艺术,文字的魅力与情感方可呈现。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经常会在朗读课上遭遇冷场,教师苦苦启发,学生响应寥寥。记得在教授人教版课文《沁园春,长沙》一文时候,我想通过朗读教学让学生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情怀,但是学生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循着诗人的感情基调,努力表达这种革命豪情下的多层次、多向度的丰富诗情,情感和声调时而舒展,时而激烈;时而畅快,时而愤懑,我的情绪很快就带动了学生,他们跃跃欲试,将自己体悟到的感情抒发出来,不仅发现了平日诵读活动中不显山露水的高水平学生,更为课文的解读打通了一个绿色通道。

三、和谐共振。豁然开朗

文本的理解离不开朗读,教师要以娴熟的朗读技巧“示范”朗读课文,以期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朗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哀怨和凄婉,感受她的国破之恨、家亡之悲、丧夫之痛、形单之苦,我通过范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两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和学生一起反复诵读,疑点迎刃而解。教师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文本情感,从而消除对疑难问题的畏惧心理。更愿意参与到文本中来:去寻找解决疑惑的智慧钥匙。

四、情到深处。层层涟漪

“教学干法读为本”,曾国藩曾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读苏轼的黄州代表词作。和学生一起感受苏轼的豪迈和旷达,学生的心灵变得晴朗;读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和学生一起感受下层人民的悲苦,学生的心灵经受善的洗礼。读悲伤的文字,在悲伤中寻找力量:读激昂的文字,在激昂中焕发热情。课堂因为朗读而充满了浓浓的诗意,让学生的思维能在朗读的佳境中飞扬,课堂犹如一湖春水,荡起了层层的涟漪。

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入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新课程的深入呼唤教师范读的回归。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保持了文字的原汁原味,而且拉近了学生的情感距离,打通了文本解读的绿色通道,让语文课堂在师生和谐共振的朗读氛围中诗意地飞翔!

4.新时代呼唤新思想 篇四

6月30日队党委召开会议,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队党委给我们上了一个主题为《走进新时代,展示新担当,谋求新作为》教育党课。通过学习,我深刻领会《走进新时代,展示新担当,谋求新作为》的要求及意义。《走进新时代,展示新担当,谋求新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我们基层工作者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出明确要求。

作为基层工作者说,对“事无巨细”这个词深有体会。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我们要深刻领会“轻重缓急”四个字,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既要把日常工作做好,又要妥善处理好大事要事难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在基层一线的我们,承担着工作与生活上的多重压力,既要避免犯错误,又要真真实实做出事情来,领导关心与支持就像一剂强心剂,主动在工作上进行指导,生活上进行关心,使同志们可以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履职奉献。纠错与关爱并重,让我们即可在自己岗位上不断开辟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又可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之中。

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增强自己德信心,增进我们的自觉,鼓舞斗志;

二、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三、是要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学习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5.新时代呼唤新思想 篇五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正从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思想品德课如何来体现无痕迹教育?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又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对此,我们重温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也许会受到新的启示。

当年,陶老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有一天,他偶尔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老回到办公室,见那男生已在等他,陶老便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说:“这块是奖给你的,因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接着,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那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说着,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这位男生哭了,哽咽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砖砸他。”陶先生笑着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好,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虽然这已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但在新世纪的教育中,却有常青、常新的意义。由此,再来回顾、反思当今思想品德课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理性的说教,机械的灌输,空洞的讲解,以至有人讽刺本学科的教育是“叫育”,而“叫育”的结果不说言多必失,至少也是“苦口婆心,收效甚微”。其实,真正的教育不是反复“叫育”,而是点到为止,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那么,如何体现,本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转换教师角色,淡化教育痕迹

从《课标》提出的基本理论来看,现代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的中心人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统治者、长官、警察或裁判员。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要淡化教育痕迹,首先要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做起。

1、扮演启发者的角色

说到启发,有人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只有教师提问才是启发,其实不然。启发者的形象并不是只靠提问事实现。应该说,诸如生动形象地讲故事,用情感打动学生是一种启发;用实物演示,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这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悟出道理,还是一种启发;即兴小品演示,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来表达真情实感,这仍是一种启发;即使是教师的说理,只要说得深动、亲切、通俗易懂,而且针对学生的困惑,说到点子上,能把学生的思路打开,同样还是一种启发。总之,启发于否,不在形式,而在实质。

2、扮演好主持者的角色

在我们的电视栏目中,据知,诸如《谈话》、《沟通》、《人生AB剧》、《实话实说》、《有话大家说》等之类的节目收视率相对很高。尤其是《实话实说》这个节目,深受老百姓喜爱,因为这种形式更能表达百姓的一种心声、渴望、需求。由此我想,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是不是也可以引进这样的创意,来开放我们的课堂,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其间,老师的角色只是一个主持者----课堂教学的主持者,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点体验。我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师,不可能不让学生动心、动情。

3、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显然,学校和教师已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因为,各种超文本的知识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社会各个场所,新的交往形式通过网络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地拓展了一代人学习和交往的空间。所以,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一个教师如果观念、知识不与时俱进,那么,他过去所拥有的知识或许就不能成为今天“传道”、“教授”、“解惑”的资本。说实在的,现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我们的学生比我们老师敏感得多,知道得多,看问题也现实得多。比如,有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相当尖锐,凭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作出令学生满意的回答。还记得在我县一次“优质课”教学教研展示中,一位教师执教“信科学,不迷信”。在讨论中,一位女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要破除迷信,那么 为什么还要在农村修建庙宇,大搞一些祭祀活动。而我们很多学校校舍改建缓慢,到现在还没有„„,没有„„,这难道不是政府不重视教育而助长搞迷信吗?”对这个问题,也许是课前教师始料不及或对宗教政策了解不全面,所以当时没能给此学生心服口服的答案。在此,我们暂不究问题的结果,但可以试想,这位学生在大庭广众敢对老师将这一军,在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中肯定被视为大逆不道,而在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更多地从主观上找原因。

4、给学生的评价要留有空间和期望

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动机,看到自己成功的手段之一。为了消除学生的思想障碍,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使用有针对性的,有个体性的激励性语言,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案例分析、事非辨析的积极性和信心。同时,作为教师,其间我们每倾听学生的发言,都不要忙着作结论性评价,应耐心启发、等待更多的同学发表不同的见解。因为教师一旦过早地断言,诸如:“你说得真好”、“说得太好了”、“你考虑很全面”„„之类的话,那么有可能,其他有不同观念的学生就不敢或不愿再发表意见了,教师也就不可能真实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认识水平了。其实,我们教师要想听到更多同学的心理话,其间,不妨装得傻一点,多问几个“是嘛?”、“还有不同看法吗?”、“还有补充嘛?”、“你是这么认为的吗?”、“你的观点真的是与众不同!”、“请同学们再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我很想听到更多同学的高见”„„诸如这样激励性的表态、启发,课堂上不但多了师生间即时的互相反馈,而且多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

5、提供合作契机

学会合作是21世纪教育的一大主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的为学生提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机会。如,可以就某一观点,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自由组合,开展辩论。或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解惑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四人或六人小组交换意见。这种“茶馆式”、“对垒式”的合作若处理得当,能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补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这样的组合交流,也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辩,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总之,有利于学生综合的能力的提高。

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处理问题

初中学生阅历浅,分辩是非的能力弱,世界观尚未形成,所以,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又往往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循环、反复过程中成长、成熟起来的。为什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处理问题?很简单,因为有些错误在大人们、老师们眼里是错误,而放到孩子们的年龄阶段来看,也许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因人而宜地疏导,用开放的、民主的教育理念,为孩子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对此,我们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师爱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先进的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老就是以他这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颗爱心。然而,不能否认,这样的爱心,并非每一位教师都具备。对此,陶老曾这 2 样深情的告诫青年教师:“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孩子加入到孩子们的队伍中去吧!----你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们能做许多你们不能做的事,也能做以前你们认为不能做的事。”先生还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的手段压制学生创造性的老师,愤慨的抨击:“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贝多芬;你的偏见中有达尔文、爱因斯坦、安吉尔、托尔斯泰、罗丹„„。

陶老的呐喊、呼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现实中的悲剧也历历在目。有报道说:“当今的教育似乎特别善于制造自弃者。”这话并不过份,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处理问题,也许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当然,要由内而外的做到这一点,需要素质,需要境界。

三、强化尊重意识,渗透母爱、父爱般的师爱

不作调查便可知晓,所有的学生都渴望母爱、父爱般的师爱。而这种师爱的前提是尊重。尊重能给学生带来自信,自信恰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信,那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曾看到一则研究资料:某学校把几个孩子分成三组,一组经常给予表扬和鼓励,另一组则经常指责和挑剔,最后一组则听之任之,不管不问。结果,经常受到表扬和鼓励的孩子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而且性格活泼、开朗;经常受到批评、挑剔、指责的孩子成绩大幅度下降,有的甚至心理扭曲,敌视周围的一切;而不管不问的孩子只在原地徘徊。由此,作为旁观者的我,深为第二、第三组实验的孩子感到内疚和遗憾,他们是异味、异化教育的牺牲品。我们当前很多学校采取分好、中、差班,实质也一样。但又听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南京有一位姓周的父亲,二十多年来,他把一个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一个知识出众的高材生。其实这位父亲并不不是什么教育专家,只是一个工厂的普通技术员。他说第一次让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只对了一道。一般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责备,但这位父亲却在做对的那道上打了一个红色的勾,然后在白纸上写了一行字:“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做对了一题,爸爸像你点样年纪的时候,碰也不敢碰。”八岁的女儿看了十分高兴,从此,她对数学学习兴趣很高。升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得了99分。14岁时,她还写了六万字的科幻童话作品。后来,媒体报道了这位可敬的父亲。采访中,这位父亲说:“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应该饱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和赞美她。”这位父亲的成功教育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孩子而言,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即使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教师,有时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会从正面和反面影响孩子的一生,改变孩子的一生。

6.新时代新思想征文 篇六

一、围绕“学”字,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原原本本学习,认认真真领悟,力求真学深学细学活学。要系统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和新举措,特别是要深刻学习领会“四个新”,即: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深刻学习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不仅要通过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网络等方式进行自学,还要积极参加支部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宣讲、培训、讲座等,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将学习所得内化为信仰信念,转化为理念思路,实化为办法举措,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二、围绕“干”字,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宏图绘就,重在落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作为街道办事处,要为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自治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南宁市实施“六大升级”,实现“四个城市”和西乡塘区建成“五个城区”舔砖加瓦,最主要的是不遗余力地抓好辖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状,打破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观念,培养一支多能、全能的干部队伍。要抓好经济建设,围绕“三旧”改造,做好项目储备,招好商引好资。要抓好网格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安北湖”的建设质量,努力为市民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解决一些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将十九大精神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三、围绕“创”字,在突破创新上下功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路决定出路,要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阐述、新观点自觉融入到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实践中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勇于探索推进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从而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研究“老”问题,力争有所突破,及时应对“新”问题,力争尽早解决,努力在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建树,在解决难题中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比如:探索城中村“两违”整治工作新路子、提升网格化工作新亮点、打造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等,鼓励领导干部“摸着石头过河”。加强社区(村)的自我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社区(村)结合实际发掘自身特色及优势,实现“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的目标。

7.时代呼唤绿色能源 篇七

“十面霾伏”“万雾生”……今年以来, 由于我国大部地区频频出现重污染天气, “雾霾”不仅成为今年最吸引眼球的“热词”, 也成为诸多网友关注最多、讨论最激烈的热门话题。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联合发布研究报告显示, 能源部门 (燃煤发电) 是京津冀PM2.5最大污染源。由于能源结构不合理, 化石能源燃烧不仅造成大气污染, 还温室气体增多, 由此带来的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 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于2014年11月5日发布,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继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这无疑将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及新能源开发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对蓝天白云的渴望, 对青山绿水的追寻, 再一次让时代呼唤绿色能源。

信息经济时代, 以互联网为载体, 实现能源体系的换代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当前雾霾肆虐, 环境压力加大正是中国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良好契机,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 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一定会成为主导资源, 引领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度。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新高度,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 其实就是一部资源利用史。把土地作为资源使用, 人类实现了农业生产文明;把化石能源作为资源使用, 人类实现了工业生产文明;当前, 已经是新能源与再生绿色能源交替使用的后工业时代, 积极开发绿色能源, 以互联网为支撑发展高科技低耗能产业是中国中国应对下一次新能源革命的主要策略。

步入21世纪之后, 世界经济虽然偶有动荡, 但是经济总量和规模却不降反增, 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源枯竭,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 目前, 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为27%, 石油为33%, 天然气为21%, 化石能源合计为81%;而包括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在内的非化石能源等仅占19%, 未来拓展新能源比重的空间十分巨大。

而从国内情况看,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制约、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挑战, 粗放的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2012年, 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耗已达到36.2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的21%, 创造了11%的GDP。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是发达国家的4倍。工业行业单位能耗, 如粗钢能耗、水泥综合能耗、有色金属综合能耗、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乙烯综合能耗以及火电供电煤耗等,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方式导致总能耗不断上升。近10年来,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高达0.7, 能源环境压力和发展瓶颈日益增大。

翻开人类工业文明的过往, 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煤炭、石油的需求量爆炸性的增长。之后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沿袭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源的需求习惯, 发电靠什么?依然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全球性的资源匮乏及生态失衡由此而来,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 开采出的煤可能要放在博物馆供人赏鉴而非用作工业生产。

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再沿袭发达国家以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和以生态环境损坏为代价的工业化模式。当前仅占全球20%的发达国家十多亿人口, 其人均能源消费高达6.5吨标准煤, 是发展中国家的3.8倍。在其能源消费总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消费, 改善能源结构, 逐渐向可再生能源体系过渡。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世界各国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战略。2001年, 美国提出名为“智能电网”的新电力能源供应系统概念, 并于2003年正式展开研究。智能电网旨在构建一张全美骨干电网、区域性电网、地方电网和微型电网等多层次的电力网络, 以实现自动化、高效安全、稳定可靠、可灵活应变及品质有保障的电力供应。该计划将在2030年完成。

德国宣布了全面转向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目标, 政府正和6个试点地区合作, 研究和测试“能源互联网”:数万家德国企业和数百万户家庭将收集当地生产的可再生能源, 用氢气或其他方式储存起来, 通过智能电网在全国范围内共享, 就像我们在互联网上共享信息一样。再加上插电式零排放交通方式等, 构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数十年的工业实力将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使德国成为新一轮革命的“领头羊”。全世界会紧密关注德国的这一实验, 如果德国能有效推动实现一个可持续和繁荣的“无碳”欧洲, 欧盟将实现重生。

2014年7月,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他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 (输电网、配电网) 构成, 连接“一极一道” (北极、赤道) 大型能源基地, 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 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 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 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

一方面, 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全球能源资源分布和市场需求严重失衡的问题。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早已渗透到能源领域, 能源市场已成为全球化的市场。各国能源相互依赖加深, 能源安全越来越超越消费国和生产国的界限, 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

以石油为例, 中东和俄罗斯石油产量约占全球的45%, 其消费量只占13%;北美、欧洲和亚太石油产量只占全球的36%, 而消费量却占76%以上。此外, 全球能源市场分散, 令风能、太阳能的集中规模化开发和借助特高压等技术的电力远距离输配成为必然趋势。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全球能源合作, 实现“能源一体化”, 创造一个更加一体化、充分竞争的市场以及能源合作机制。比如, 建立地区性共享能源储备, 构筑面向未来的, 包括天然气管道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网络建设在内的能源基础设施蓝图等。

另一方面, 全球能源互联网带来能源形式、生产方式、存储形式、分享机制等广泛的变革。根据世界生物能源协会预测, 到2020年, 30%的电力将来自绿色能源。以交通为例, 到2030年, 插电式电动车的充电站和氢能源燃料电动车会普及全球, 并将为主电网的输电、送电提供分散式的基础设施。到2040年, 75%的轻型汽车将由电驱动。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为插电式电动车、氢燃料车、家庭和工厂提供充足的电力, 有望形成全新的经济模式。

因此, 中国必须以发展能源互联网为契机, 加快提升基础制造和能源生产能力, 做好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储备。

8.新媒介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考 篇八

关键词:新媒介时代 思想政治 新思考

一、新媒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新媒介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務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亦可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主体。新媒介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不可阻挡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网络电子环境中信息发生了根本变化,全景信息的出现包括了传播形式的广泛性,受众参与度增强,内容动态化,服务个性化,以及内容动态化。新媒介在组织方面的意义具有开创性。新媒介传播的信息大都由灵活的组织模式生产出来,展现的是更前卫、适应性更强的文化。互联网为所有的信息发布者提供了低成本的信息论坛,并保证其不受过滤之扰。新媒介正在改变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例如网络媒体可能要服务于更宽广的领域和地域的利益群体,不仅有着商业和文化方面的考虑,也有关乎民主和生活质量的考量。

二、新媒介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虽然新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是,新媒介所固有的一些缺陷,例如参与者身份的虚拟性,新媒介传播信息的快速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

1.参与者的虚拟性、意见表达的失范性和群体行为的极化性,容易助长道德失范和钻法律空白。制度的缺欠或行为的失范,容易导致网民的认识难于统一。道德淡漠和新法律等制度建设的滞后,加上受众对于新媒介及其形成的虚拟社会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制度的逆反心理,造成了道德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掣肘因素。

2.利用新媒介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化。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缺乏吸引力、亲和力和引导能力。单纯的正面灌输、陈旧的网站内容、刻板的互动方式,导致了思想教育类网站对教育对象的吸引力不大。当前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贴近被教育者的生活、工作、学习,无法激发被教育者的兴趣,对于新媒介上出现的被教育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处理方法有待提高。

3.新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新媒介传播信息的多源性、快速性,舆论主体的匿名性与参与渠道的广泛性、传播空间的无界性与意见汇聚的实时性、议题生成的自发性与舆论发展的不确定性、价值观念的多元性与价值取向的批判性、这些特征,都对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网络技能,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新媒介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面对新媒介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提提高: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了解和掌握员工对此新媒介的需求。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发和建设中,要在统筹兼顾传统和新兴媒介下政治思想教育宣传的内容,加强时事评论、思想交流、心理咨询、在线思想交流和文化等板块的设计和建设。还可以根据被教育者的需求和特点,全面推进和实施网上办公、在线教育、网上服务等新媒介载体,把被教育者新媒介生活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遵循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真研究新媒介互动交流的特点,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增强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注意及时捕捉、了解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定期总结论坛中的主要观点,从中发现被教育者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并尽可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信息的发布,认真处理矛盾问题,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新媒介舆论氛围。

3、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道德、法制建设。一是建设一支精干的新媒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建立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时,必须重点考察他们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新媒介沟通能力和新媒介应用能力,加强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支精干的新媒介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二是加强被教育者新媒介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规范被教育者上网行为,促进被教育者健康成长,也是新媒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

4、将新媒介虚拟世界里和现实世界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将网上与网下教育结合起来。网上与网下教育结合法是指除了利用互联网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在被教育者下线后,还要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网上与网下的互动,借助于多种方式构筑一种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新媒介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韩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郭飞.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涂道勇,周芳.当前高校理论武装工作载体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大家,2010年20期

[5]王云海,李峰,李彦.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陈仔锋.论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邢艳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上一篇:北京户外媒体广告公司下一篇:社区干部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