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与研究

2024-07-05

教育叙事与研究(共8篇)

1.教育叙事与研究 篇一

教育爱心与智慧

《小学生守则》教育叙事 龙港区实验小学 王翠莲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源泉,爱心是成功的基础,耐心是成功的保证。对待学生,我们应多一分爱心,少一分冷漠;多一分耐心,少一分嫌弃。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对于“问题学生”,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高招妙招”这就是智慧。教师要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打动学生,用智慧去沟通转化学生。

近几年我一直带毕业班,而且是五年级升六年级的时候把原来的班级打乱重新组合的班级。原本六年级就不好带,这样重新组合的的班级就更不好带。班里近50个孩子来自四个不同的班集体,行为习惯各有不同,不尽人意。他们性格各异,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且调皮捣蛋的学生居多,特别是在上美术、音乐及其它科任时,总有一些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让科老师着实“挠头”。我只要一有时间就坐在班里陪孩子们上科任课,每当我在教室的时候孩子就能端端正正地坐好,安安静静地听课,我知道这是班主任对学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但我不能保证每节科任都能在教室里看着他们上课,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于是就得想办法感化、引导、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完成学业。

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叫王越卓。从小娇生惯养,家长一味地迁就,导致孩子极端个人主义,性格古怪,在他的心目中,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和同学在一起玩儿的时候,必须他占便宜,否则他就不依不饶。散漫成性,还特别好动,课堂上从来不能安稳地坐在座位上学习,一会儿下位,一会又回头说话,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逗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对于王越卓,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有一次班里组织经典诵读,背诵弟子规,当到他背诵时,他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他不会,我当时真的非常生气,说:“前面的那几个同学都会背了,你为什么不会啊?”他说:“那几个同学都是好学生。”言外之意他是差生。我抓住时机,说:“在老师心里你就是好孩子,你四肢健全,身体健康,饿了知道吃饭,下雨知道进屋,能听懂好话坏话,你也很聪明对不对?”他点头表示赞同。我接下来说:“你的不足是表现散漫,自觉性差,学习上不用心,如果你肯努力,一定不比别人差!”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就背下来了。我及时表扬了他:瞧,多聪明的孩子啊,这么快就背下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后的日子里,课堂上他收敛了许多,不再顶撞老师了,也能认真地做作业了,虽然正确率不高,但我还是及时表扬了他。还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非常积极,抢着打扫卫生,然后我又在班里表扬了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打那以后,王越卓改变了许多,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课间也没有和同学追打了,并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再后来,我又让他做了卫生监督员,并兼任取饭小组的成员,他非常开心,看到老师如此器重自己,王越卓的学习劲头也足了,成绩稳步提高。

由此看来,只要给学生多一点的爱心,用智慧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光,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心他,没有嫌弃他。还有就是不要吝惜我们老师的赞扬之词,有了进步更要及时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渴望得到表扬,这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转化一名后进生可以带动整个班集体的进行,所以其意义非常重大。

可是好景不长,在取饭的事情上出了事。

有一次他没去取饭,组长问他为什么没去,他二话不说就对组长一阵拳打脚踢。我回到教室,看到同学们七嘴八舌地遣责他。于是,我就把两个当事人叫到前面了解一下情况,结果王越卓无理取闹,暴跳如雷:“我就打了,我就打了„„”我教了三十几年的书,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阵势,我惊呆了。等我转过神来,就快速地寻找最尖刻、最恶毒、最解气的词句“回敬”他。可话到了嘴边,我又咽了回去,然后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不要太激动,先回座吃饭,吃完饭,冷静冷静再说,好吧?”可这个孩子根本就不买账,声嘶力竭地喊:“我不吃,我不用你管,我也不是你儿子。” 我非常冷静地说:“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教你学习知识、懂道理是我的责任。”他也不“示弱”,气势汹汹地回到座位把书本、文具等装进书包,然后就背起书包,“回敬”我说:“我不念了,我退学,行了吧?”我非常坚定地说:“不行”,你是未成年人,国家义务教育法有明确的规定,未成年人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你现在想不念书绝对不可以,等你读完九年之后可以选择去向。总算把他给稳住了。接下来,我把王越卓的家长请到了学校,让家长协助我做小祚的思想工作。事后我多次耐心地与王越卓谈心。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慢慢地步入了正轨,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了前茅„„

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用爱心和智慧去排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发扬其闪光点;排除戒备心理,弥合其融洽点;排除逆反心理,建立其相容点;排除厌学心理,激活其乐学点;排除惰性心理,强化其勤奋点。事物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一味地赞美和包容,有时也而要严厉的批评。特别是对严重犯错的学生,要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并鼓励他们下决心改正,给他们信心,这就需要智慧。

“问题学生”往往被忽视、冷落,殊不知,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一个教育的机会,没准就错过了一辈子。教师要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打动学生,用智慧去沟通转化学生。让学生按照《小学守则》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2.教育叙事与研究 篇二

1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人文教育缺失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实践和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自1998年开始我国设立了临床科学学位和临床专业学位两种模式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了造就一批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至今已实施了15年。各医科院校在实践的基础上已总结出了较多的教育培养经验, 较之开设之初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大批的已毕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其中大部分已能达到相应级别临床医生的实际诊疗水平, 已成为了许多大中型医院的临床骨干。但随着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 大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大大提高。表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则是对临床诊疗的期望值大了、要求高了。就像汽车的维修, 以往只需要修理坏的零件就可以, 现在开进4S店后开出来的车无论在性能和外观上几乎像一辆新车。病人进入医院不但需要针对某种疾病得到生理上的的诊疗, 还期望得到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这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国家临床医疗的主力军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在目标管理、培养环节和评价体系上等诸多领域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3]。

首先,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的大环境限制了临床专业研究生在循证医学模式以外的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我国的各教学医院大多承担着所在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大量患者的繁重医疗保健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医生疲于应付, 能解决患者疾病带来的生理上的主要问题已属不易, 其它则难以顾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在第一线, 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各种疾病的循证医学诊疗指南开展临床工作。在当前医疗纠纷频发的形势下, 要求在纠纷过程中必须“举证倒置”, 也就是纠纷中是首先假定医生有过失, 只有提供足够的证据才能开脱责任。此种状况必然导致所有诊疗过程的“客观化”和“证据化”。对患者的病痛体验和人文关怀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虚无缥缈。其次, 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上鲜有人文科学相关的科目。作为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培养, 传授知识非常重要, 但传道解惑的学问提升可能更为重要。人文素养的缺乏在医疗人才的培养中可能是致命的缺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大多偏向于对各类疾病的诊疗能力和研究论文的发表等客观指标, 人文素养基本不被关注。考核评价标准向来是指挥棒, 它的指导性意义和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某种程度上当前的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仍然停留在传授技艺而非教书育人的阶段。再次, 导师队伍对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尚未引起重视, 甚至队伍本身的人文素养也有欠缺。当然还有一些我国特有的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因此, 叙事医学教育的倡导和开展将弥补相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不足和缺陷, 有望与国际临床医生培养的潮流同步。

2 国外叙事医学教育的现况与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 一些美国的学者就意识到了现代医学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走上了技术至上的道路。疾病的诊疗被制定出了具体的临床路径, 而临床路径必然导致医生眼中只有病没有人;只有大量的冷冰冰的数据和图像而没有鲜活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诊疗技术的干预而没有沟通、敬畏和人文关怀。临床诊疗丢失了仁爱的传统, 被技术主义所绑架成为了“不可爱”的医学。于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医疗理念逐渐被认识并被用来克服“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医疗现状的不足。2001年, Rita Charon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上发表文章, 正式提出了“叙事医学” (Narrative medicine) 的概念。叙事医学是用叙事能力来实践的医学, 对患者的病痛故事进行认知、吸收、阐释并为之感动, 产生“共情” (Empathy) 。在这一过程中, 医生进入到病人的病痛情境中, 医患凝结成一个感知病痛的共同体, 成为克服病痛的伙伴和战友。同时叙事医学又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干预患者的治疗或康复。此后, 叙事医学在整个美、欧被广泛推展, 尤其是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叙事医学教育已被许多医学院校作为了必修的课程[4,5]。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是叙事医学研究的全球中心, 其叙事医学研究团队已针对这一有别于传统医学的新医学模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甚至在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整合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哲学的思考和方法学方面的建议。2009年该校开始招收叙事医学研究方向的理学硕士。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的统计, 同年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 有106所开设了叙事医学相关的人文医学课程, 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叙事医学的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近年来急剧增多, 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AMA, Lancet, BMJ等均可见到发表的与叙事医学相关的文章。叙事医学的实践也已在不同的学科中普及开展。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 按照叙事医学的原则聆听患者独特的疾病发生发展的故事, 感知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病痛历程, 与患者结成同盟军。在传统病历以外, 以非专业的形式记录下诊疗过程中医生的自我感受和疾病的痛苦体验形成“平行病历”。同时培养医生高超的倾听和感知能力, 使其能更加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文学叙事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疾病的意义阐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 促进医患深层次的沟通和增强伦理困境中不同视角之间的相互理解[6,7]。

3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叙事医学教育

当前叙事医学的理念在我国还只是处于启蒙阶段, 仅在非常有限的几个医科院校或医学人文的学术圈中被得到介绍。在学术期刊上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相关的介绍文章, 尚不为整个医学界认知和重视。但在笔者近来参加的几个学术会议上, 却发现有关叙事医学的报告总能引起参会专家的较大兴趣。其原因可能是医生们也逐渐认识到“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方式显然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 是身、心、灵一体化的复杂结合体, 而非只是一个“会喘气的瘤子”。“以病人为中心”, 在关注“病”的同时必须关注其与“病”息息相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才能对病人的治疗达到一个较满意的程度, 否则治疗显然是不完全的且病人也不会对这种治疗感到满意。另外, 由于忽视和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 (包括意识和方法) 使得近年来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医疗纠纷事件快速增长。这种情况也逼迫临床医生反躬自问他们的辛辛苦苦的临床诊疗工作是否本身出了问题, 是否到了必须进行反思和革新的关口。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叙事医学的引入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开展已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未来临床诊疗事业的主力军和希望, 他们的成长攸关国家整个医疗事业的未来。因此结合国内外叙事医学的发展现状笔者提出如下的一些构想。

3.1 开设叙事医学课程作为学位必修课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众或病人对诊疗的要求必然也逐渐提升。因此, 未来的临床诊疗如果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疾病处理, 而忽视了对患者因疾病导致的病痛困境的关注和全面疗愈, 显然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的。所以开展对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叙事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是势在必行的。这将大大提升我国未来医学诊疗的品质, 使医院成为患者栖息疗愈的伊甸园, 而非让人恐惧和讨厌的所在。设立研究生的叙事医学必修课可在制度上保障叙事医学理论和方法在医学诊疗中的切实推行, 也可加快这一新的医学理念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叙事医学课程除开设讲授课外, 还须让研究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和了解叙事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带来的病痛全面治愈的优越性。课程的考核评估可从医患双方对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体验和满意度来分级判定。

3.2 促进叙事医学教育与国外医学院校接轨

国外尤其是北美地区, 叙事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已初具规模, 开拓了现代医学诊疗的新时代。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其实也有类似的疾病诊疗的整体观念和平衡观念, 但在当代的医学实践中并未得到重视。叙事医学研究发源于北美并在西方医学教育中“开枝散叶”。西方医科院校在叙事医学教育方面的成熟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如英文教材和书籍的引进和翻译, 直接与哥伦比亚大学等叙事医学研究发展迅猛的相关院校进行学术互访和交流, 包括叙事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等。以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能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国际发展的步伐[8]。

3.3 开展中国特色的叙事医学研究

叙事医学至今尚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相对于循证医学, 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仍显笼统和单薄, 还需不断地建构和发展。叙事医学是现代医学临床诊疗过程中由医生们感悟到的实践需求和灵感闪耀, 再与人文科学理论的结合凝结成的一门交叉科学。它更倾向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人文学科许多理论与实践在不同的历史传统背景下其阐释的意义和方式则有明显的不同。因此, 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的情境中叙事医学的哲学和方法学研究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的新架构。中国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的需求是离不开中国情境的, 因此叙事医学的中国化实践将有望开启中国医学诊疗的新局面。正如循证医学中心在我国的广泛设立, 叙事医学中心的设置也必将对叙事医学的推广和发展产生助力。在医院设立叙事医学中心可对各临床专业的叙事医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这必将促进这一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又将会总结出更多的医学哲学理论和方法学技术体系, 继而促进叙事医学的快速发展。

总之, 叙事医学理论的产生和成长是当今世界医疗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 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现代临床医学高速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曾困扰了众多的医学专家和学者。叙事医学的兴起使医学界看到了新医学的未来。疾病和病痛的复杂性显然非技术可解决, 即使是生理问题也难以靠技术完全康复, 更何况是疾病导致的心理和社会的多重困境。在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灌输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从战略上影响我国未来的临床医学诊疗局面, 必将对我国将来的临床医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当前, 我国医学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医患沟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叙事医学是着眼于患者的病痛体验及其人文关怀的新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模式。它的产生和成长是现代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在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灌输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从战略上影响我国未来的医学诊疗局面, 必将对我国的临床医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叙事医学,研究生培养,医学专业学位,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Dasgupta S.The art of medicine Narrative humility[J].Lancet, 2008, 371:980-981.

[2]Charon R.Our heads touch:Telling and listening to stories of self[J].Acac Med, 2012, 87:1154-1156.

[3]路虹, 赵玲, 王圆圆.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和原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3) :3-10.

[4]杨晓霖.美国叙事医学课程对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2) :219-221.

[5]Charon R.The patient-physician relationship narrative medicine: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J].JAMA, 2001, 286 (15) :1897-1902.

[6]Cynthia C.Narrative medicine and hand therapy:Reflection on case examples[J].J Hand Ther, 2011, 24 (2) :132-138.

[7]Allan P.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practising narrative-based medicine[J].Can Fam Physician, 2012, 58 (1) :63-64.

3.教育叙事与研究 篇三

【关键词】教育现象学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经验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02-02

质性研究一经被引入教育理论界就引起了教育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现象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重要学术话语。加拿大学者康纳利(M.Connelly)及其学生D.简·克兰迪宁(J. Clandinin)的教育叙事研究和对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的教育现象学研究都反对用客观科学的方式研究人类经验,他们强调人类经验的理解性特征,主张研究要对教育情境、经验(体验)、人际关系等进行描述,并对这些经验描述作出解释性的分析,因此两者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研究者把它们看做“差不多”而加以借用。事实上,现象学研究与叙事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区别,笔者现将其总结如下:

1 理论背景不同【sup】[1]【/sup】

范梅南的教育现象学研究源自欧洲大陆的现象学传统。现象学是胡塞尔在20世纪初始创立的一门“科学的”哲学(同时他也称其为“典型哲学的思维态度和典型的哲学的方法”)。现象学因其思想的深邃及方法的独特,吸引并影响了舍勒、海德格尔、莱维纳斯、梅洛一庞蒂、萨特、伽达默尔等一大批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从而形成了20世纪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运动之一——现象学运动。现象学不仅成就了现象学运动中以及受现象学影响的哲学家,而且其效应已远远跨越哲学界,给教育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及其所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现象学以一种强调事实、主张描述、关注意义的哲学取向,其走向“生活世界”思想为教育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界,让教育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情境中师生的“生活体验(世界)”,使得教育研究开始真正关注教育的实际发生领域,关注生活的意义。因此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是首先朝向活生生的事情本身,自己睁开你的眼睛去看,去听,去直观,然后从这里头得出最原本的东西。【sup】[2]【/sup】

康纳利的叙事研究来源主要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实用主义是美国的一种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哲学思想,大多强调行动、行为、实践的决定性意义,认为哲学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把确定的信念作为行动的出发点,把采取行动看做是生活的主要手段,把开拓、创新看做是基本的人生态度,把获得成效看做是生活的最高目标。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杜威的经验连续性和互动性思想为康纳利的叙述探究提供了理论解释的基础。康纳利指出,“经验的连续性表明,当下的经验来自其他经验,而且导致将来的经验,因此,无论一个人处在连续体的哪一个点上-想象处在现在、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候-每一个点都有过去的经验基础,而且都通向经验性的未来”。【sup】[3]【/sup】

同时,叙事研究也大量吸取了现象学的理论精华,强调“回到事实本身”,主张描述所看到的事实,展现事物呈现的方式,面向教育实践,关注事实背后的意义并反思其教育价值。

2 “经验”的内涵不同

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都以“经验(experience)”、“自我经验”“体验”为逻辑起点,但他们的所指并不相同。因此,研究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现象学研究认为经验是“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是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经验”有具有确定的本质和主体间性特点。首先,生活经验具有确定的本质,我们可以在反省中清楚地识别这种“质”。【sup】[4]【/sup】现象学研究将日常生活中晦涩、模糊的体验变得清晰,通过现象学反思性地询问是什么构成了这一生活经验的本质,从而使我们再次返回“生活世界”时能更好地理解自身和生活,更加智慧地行动。现象学将生活经验的实质以轶闻趣事等现象学的写作方式表述出来,既提供体验的情境,同时又在描述中埋藏着经验的本质。其次,现象学相信,由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家族相似性”,以及生活体验具有主体间性特征。从而具有一种人类体验的共通性,使读者阅读时,充分激活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发与现象学文本的“对话”,获得对这种体验的反思性理解。现象学的目的就是要将生活体验的本质以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某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在反思中迅速重现并被占有,文本充分地激活了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教育叙事研究认为经验就是个体在教育情境中的“经历体验”,“经历体验”具有关联性和积累性。首先,个体故事不是个体在教育情境中分散的、消耗性的单纯活动,它们并不构成经验,而是关注活动本身的结果,以及研究对象是否有意识地实现这种结果,或者注意到了这种活动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经验的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只有当我们把这种叙事看作是我们的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和个体的生活方式,这种叙事就不再仅是主观意义上的产物。”“我们可以进而认为,这种经验品质因为其有着经验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而且在叙事编织过程中运用了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巧思妙想”。【sup】[5]【/sup】其次,体经验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积累过程,是对教育情境中诸关系的不断认识、理解和感悟。教育叙事研究往往聚焦于理解个体过去的或者历史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是怎样对现在以及将来的经验发挥作用。【sup】[6]【/sup】教育叙事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指向对个体经验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一种体验形式”、“一种生活方式”。

3 研究路径不同

生活是一个意义的海洋。走近经验就要在生活意义的大海里发现并选择值得表达的东西。在如何选取生活意义的问题上,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叙事研究以“整体单元”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生活世界”,其文本采取一种详细的,丰富的、个人生活连续性的概念。强调事件的连续性。连续性对我们来说成为一种叙事建构,它开启了各种思想和可能性的大门。研究文本之中不要求进行专门的文献综述,重新讲述的故事要置于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的中心。

而现象学研究则采用“主题”的方式来表达意图,现象学的主题可以理解为经验的焦点、意义或要点。通过它们,研究者可以方便地对现象进行描述。主题不同于研究中的概念或现象,是理解概念或现象的手段,为理解概念或现象提供了一种确定的表达方式。它描述概念或现象的一个内涵,是对概念或现象的某种程度上的还原,每个经验的主题都表达了这个概念或现象的某一方面。

我们可以用粽子作一个简单的比喻:【sup】[7]【/sup】叙事探究的文本就像我们要拿起一串粽子。为此,需要把一个个的粽子用一根根线绳串起来,从而把本来零散的粽子组成一个整体。与此不同的是,现象学研究则即只选取其中的一个粽子。为了把粽子的样子展示清楚,就要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展示这个粽子。有时候,为了让你看清楚某一个方面的特征,研究者还需要借用其他方式或物体来展示,目的是让读者真正能够“看”清它的样子或本质特征。

4 主体参与程度不同

教育叙事研究根据叙述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分析他人的叙事,这时的研究者是独立于叙事情景之外的,研究者通过对教师的观察、访谈等收集到相关的资料,通过与叙事者之间建立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对事情背后所隐含意义的阐释。另一种是分析自己的故事。这时的研究者与叙事者是同一个个体,研究者既是说故事的人,又是“故事”中的人。与现在所倡导的行动研究有相似之处。它追求的是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丁刚教授认为,教师与学者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勉励,争取能一起把教育叙事提升到可以与经典叙事作品相媲美的境界。争论哪种叙事对教育叙事是毫无意义的。

而现象学研究是一种反省研究。虽然有时为了加深理解,需要以“做现象学”的方式去体验生活,但它的研究终究要和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现象学希望能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常的意义,在日常的细节描述中,让读者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曾经有过的体验。因此,现象学希望通过审慎而细致的描述和准确的解释,引领读者去“看”某个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者本人不需要出现在文本中。现象学把对现象意义揭示的判断交给读者,读者可以发现所描述的体验是自己曾经拥有或可能会拥有的。

教育现象学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犹如两条“林中小路”,它们虽然标识不同,时而分开,时而汇合,厘清二者区别,才是通向教育研究本真世界的“必经之路”。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说:“在教育研究中,人们不可能只选择其中一类方法,而绝对、断然拒绝另一类方法。我们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的教育问题在对象整体结构上所处的层面和问题性质、研究任务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作必要的修正。”【sup】[9]【/sup】唯有如此,我们对教育现象学和教育叙事研究的评析,才可能超越就研究方式论研究方式的狭隘视角,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层次上,深刻地体认和把握它,在个人化的、开放性的教育情境中,建构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形成精神生命互动。

参考文献

[1][7] 朱光明,陈向明.教育叙事学研究与教育现象学研究之比较——以康纳利的叙述研究和范美南的现象学研究为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2008(1).71,75

[2] 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3. 15

[3] Clandinin, D.J.&Connelly, F. M.(2000). Narrative inquiry: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2

[4] (加)范美南.生活體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

[5]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3).22

[6]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 2008.(5).37

4.教育叙事研究心得 篇四

在学习了刘良华教授《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的视频专题讲座后,感触良多,对教育叙事研究有了一些认识。

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的多样化。教育叙事研究大体可以分成三类:

(一)典型的教育叙事。典型的教育叙事主要包括三个形态:教育自传、教育传记和教育故事。前两者是真实的教育叙事;后者是虚构的教育叙事。

(二)艺术化的教育叙事。艺术化的教育叙事包括自传体小说、传记体小说和教育小说。前两者既有传记的真实,又有小说的虚构。教育小说则完全虚构。

(三)科学化的教育叙事。典型的教育叙事向科学化的方向扩展,就显示为经验的叙事研究、调查的叙事研究和故事的叙事研究。前两者是对真实教育现象的研究,后者是对虚构的教育故事的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虽然多样,但其核心精神只有一个(即:有情节的故事)。因此,教育叙事有其自身的特点。归纳总结如下: 1.教师的亲历性

教育不只是由课程组成,同时它由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主体组成,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局限于知识,还有情感、思想上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归根到底是由日常教学中的许多事情所表现出来的。认真研究这些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事件,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更有利于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通过自己的教育故事说明自己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诠释自己的业绩成果,通过自我反思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教育叙事具有教师亲历性的特点。

2.案例的典型性

教育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情,往往会被我们忽视,其实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中,通过我们细心的研究往往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哲理和教育规律。并且,在教育叙事中,不可能只讲述一件事情,有可能是几个方面的事例的并列呈现。因而要求所述事情(案例)具有典型性,才有说服力。3.故事的生动性

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精神是“有情节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教育叙事研究的时候必须生动具体地叙述故事。只有故事情节具体生动了,才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唤起读者的共鸣。

4.意义的启发性

所叙事例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方面是叙述者通过个人对自身教育教学方面的叙述,有目的的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成长历程,使自身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使他人看后,从中得到启发。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育叙事的价值。5.评价的科学性

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教育者眼里有着不同的看法,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并不能确定哪一种就是完全正确,或者是最佳的方式。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参与者商议,集思广义,取各家所长,才能达到对事件的更好处理结果,也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教育启示,同时也有助于开拓自己的教育思维,丰富教育手法,更新教育观念。这样,我们通过自身的“教育叙事”,才能够比较客观地展示自己的教育业绩及成果。他人也能够借助我们的“教育叙事”,对该我们做出科学而正确的评价。

5.教育叙事研究论文 篇五

1.教育叙事研究使教师专业发展从“被动”转为“主动”

传统教育研究大都运用理性思辨的、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进行,是一种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的、绝对理性的研究。其观点不可辩驳,结论不容置疑。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研究范式。研究专家掌控了“话语权”,教师作为被动参与者,其声音经常被“忽略”,从教育的实践者退化为执行者。而教育叙事研究正真使研究回归教师的教育经验本身,回归教育生活本身,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它提倡教师以叙事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为教师提供了适合自身情况和需要的科研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逐步提升职业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2.教育叙事研究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

反思的实质就是自我批判,是教师“专业自修”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掌握“反思”这种方法,并在实践中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能力,即“反思能力”。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以多元的叙事形式来呈现和描述教师的教育事件、教育经验、教育活动的,使教师通过这种自我叙事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找出优点和不足,进而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重构教育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生活不断审视,对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行拷问。这样,教师就会渐渐提高反思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3.教师叙事研究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合作平台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孤军作战”已无法适应新课程变革。另外,教师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向度,专家教师和普通教师相互观摩、探讨、研究,使专家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经验逐步传授给普通教师;相同层次教师之间在教育教学上的相互支持、相互启发对其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新课程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更需要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的专业环境。

6.教师与教育叙事 篇六

■山东 侯登强

前 言

教育叙事写作和教育专业阅读如同人的两条腿儿,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会让我们在教育的梦想之路上走得更远。两者最初不一定是并驾齐驱的,但当真正投入到教育情境之中后,两者就会形成必然的联系,并成为我们教育生活的常态。我是属于以写带读的类型。最初,我只试图用稚嫩的文字记录工作中的一些感受,以此让自己对工作保持一份热情。不久,我发觉一名教师的幸福就在孩子那里,记录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文字开始灵动起来,场景的再现,让人有一种言说的欲望。朴素的记录,童心在闪烁。我渐渐地感到仅有陪伴是不够的,还要有帮助。如何帮助?怎样来帮助?捧着一颗心来面对,却手足无措。教育专业阅读的匮乏,让自己内心有丝丝愧疚和空虚。教育阅读的过程也是提炼和提升的过程,在与名家对话的时候,一些亲历的情境总会自然地跳跃出来,仿佛为了某句经典它已经等待了很久„„

教育叙事的写作让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敏感,使我们在行走的路上不至于麻木,不至于彷徨。教育阅读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像一剂良药诊疗我们的职业倦怠。你会发现,教育叙事不单单是文字的舞蹈,更是教育观察、教育思考、教育实践的生动体现;教育阅读不单单是善于读书,更是教育责任的担当和脚踏实地的耕耘精神。读写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却很难坚持下来。原因很简单:功利性的坚持不会持久,唯有发自内心的觉醒才可能抵达有梦想的教育生活。有人评价我善于写东西,很能写——诸如此类,虽是褒词,却没有说到我心所想。教育叙事关注当下的教育生活,文字表达的是教育者的心态和思考。有感觉、有责任、有温情的教师才可以发现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教育情境。当诸多人在教育习作面前止步的时候,他们忘记了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的娴熟,而是心智的完善、心灵的慰藉,越来越体会到:教育叙事的写作本身是一种教育感觉的抒发。沉浸其中,吮吸到教育的芬芳,每天有一种出发的感觉、一种相遇的心态、一种生发出智慧的欲望。

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脚步坚定而匆匆,想象着与孩子们见面后的事情、那些笑脸、那些需要你继续的故事。怀着这份期待,一整天,满满的、暖暖的,教师的幸福不正是在这些平凡而珍贵的日子里吗?教育叙事的写作,要先有教育热情,有教育的细腻和敏感。把记录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用文字生动地描绘出我们的所遇所思。

一个人的教育生活里总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往往是你教育的精神面貌。“温暖、敏感、帮助、透明、澄澈„„”我喜欢这些词,它们藏匿在我的文字里,跳跃在我的心上。被这些词语套牢,何尝不是在坚定某种教育信念,一次次书写,一次次洗涤,我看到自己渐渐明晰的面容。

帮助孩子续写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有故事的人,从不同的家庭中走来,带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在学校这样一个新的场所开始自己另一段成长的旅程。我们常常把那些“不同”称为儿童的差异性,遗憾的是,这些差异性往往没被真正重视,让我们错失了诸多育心养人的机会。模式化的教育方式,摒弃了儿童个体的感受,大一统的管理,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需要明晰:故事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历程,我们的生活也是用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儿童来到学校,故事在延续,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老师、同学、校园、课程„„如何在这个环境中获得安全感,获得成功感,对孩子来说是种考验。

教育是养心的事业,从故事的角度思考: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一定来自心灵,故事中的人是情境中的人,那些感触、感悟、体验,会是一个人成长中的财富。每个人每天都在故事中,正是一个个故事的浸润、磨砺、沉淀,我们的心灵才会得以升华。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主导着周围的环境,主导着自己的情绪体验。

我们的教育故事更多的是自然生成,是生活化的发现,是遇到与成全的结合。预设的活动往往过于注重目的性,而忽略了活动过程中人的体验与感受,很难促成儿童的真实心灵的发展。捕捉教育的契机,拓展故事,有时候,只需要你轻轻一点或者深情地一句话,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育的奥妙就在于教育者发现教育的契机,并创造教育的奇迹。每一件事情,细细打磨,赋予它新的意义,故事会与众不同。需要明了怎样来续写故事,续写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当我们续写的时候,重在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考虑续写对儿童的成长有没有意义。不把续写当做成人玩弄“智慧”的把戏,俯下身子,设身处地,才可以设计出符合儿童需要的新故事。

只有敏感的教育者之心,才可以和孩子一起续写精彩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带着教育价值理念,充溢着教育智慧,既把孩子带入一个新的教育场景,也把老师的职业尊严激发了出来。

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

教育叙事需要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多角度思考事件本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在很多的叙事作品中,生活常态化的记录固然可以使教育者之心细腻起来,但一个好老师不仅仅应该是感性的,还需要理性。理性之爱是指教师能够跳出事件本身,审视,思考,判断,为儿童的成长提供积极的帮助。

常常遇到很多有爱心的教师纠结在与学生相处的困惑和无助当中,感到孩子总是那么不听话,总是在一些问题行为上反复,教师的苦口婆心不能对孩子产生影响——教育是难的,需要坚持与耐心。我们需要修炼这种教育的心态,等待花开,坚守喜悦。然而,与其在问题面前修炼心智,不如勇敢面对问题的本身,关注事件的秘密,寻找问题的根源,作出积极的改善。这样的过程是理性的,使教师更具有专业素养。

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感受这个视角转移到儿童的行为和感受当中去。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他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此刻,儿童会有怎样的感受„„当你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事件本身就正在发生良好的变化,试着寻找解决问题总比感叹、感慨重要。从问题的表面到问题的背后,这本身就是提升教师教育的品质,更是提升教育叙事的价值。人行为的背后是有诸多原因的,性格、心情、背景、家庭„„当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境时,人是依据自我的认识和体验开展行动的。发现这些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才可能对儿童实施有帮助的教育。

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案例,文忠同学的“虐狗事件”就是其一。文忠同学在上学的河坝上当着众多孩子的面把一只流浪狗踢出老远。但在我们的面前,他痛哭流涕。分析其中的原因,他有男孩的那种展示欲望,更有家庭和学校的某种影响。在谈话中我获知他的父亲经常酗酒,并在酒后殴打他;在班里的同学关系中,有人嘲笑他讽刺他„„这些看不见的原因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的行为。如果单纯以“品质恶劣”这样的词语来评价他,是不公平的。每个孩子原本都有善良的种子,只是因为气候、土壤的原因,它很难破土而出罢了。在了解到文忠的这些情况之后,我对他的情绪做了疏导,虽然一次谈话不可能解决问题,可是如果判断失误,对孩子的伤害会更严重。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继续想到,一个教师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在过去的师范院校中,这两门课程都有,不过,生硬的理论让人有些倦怠。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两门课程更是被抛掷脑后了。当教育简化成单纯的教学的时候,教育学和心理学变得很尴尬——这何尝不是教育的尴尬呢?如果要想对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要对儿童的心理有更准确的把握,不读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是不行的。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诸多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今天的儿童与昨天的儿童是不一样的,所要面对的成长困惑也是不同的。关注事件背后的故事,应该成为一个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帮助者,需要有比儿童更高的姿态。不管什么时候,不能忘却自己的教育使命,不能单纯地沉湎于那些喜怒哀乐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综合的:朋友、师长、指导者、帮助者„„若单单为了和孩子在一起高兴和快乐,就有些狭隘了。教育需要促成儿童成长,这是教师的责任。

一个有价值追求的教师,会把若干教育现象都当做思考的对象。亲身遇到的教育故事是需要记录和关注的,而听到的、读到的,都可能成为你教育叙事的内容。也就是说教育叙事不仅可以关注自己的经历,还可以审视别的同事的教育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孩子背后的秘密不是窥探个人的隐私,而是基于教育理念下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要对孩子敏感的问题进行过多的干预。有些事情,是需要他们自己在成长中慢慢消化的,教师无端地闯入很可能会伤害到儿童。关注的方式,一定要灵活妥帖,交谈、写信„„尽量保持在两个人的氛围中进行。有时候,我也会质疑教师的强制参与,有些事情,本身可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是经过教师的参与会变得复杂。这说明,教师的前期判断出了差错,教育就是要进行有价值的帮助,千万不要成了包办。关注儿童成长背后的秘密,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新的提升,更会使教育叙事的写作有了更为宽泛和深刻的主题。有教育行动和教育理念的支撑,教育写作才可能水到渠成。

体恤儿童

我一直担心自己会掉进文字写作的漩涡中去,亦如一位朋友提及:教育叙事写作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枷锁。如果单纯地沉浸在文字中孤傲自赏,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以发表为己任的教师是不是另一种极端?那些“才子们”会不会最终成了文字的俘虏?文字不是目的,发表也不是目的,通过书写让自己心灵更完善,让自己内心更强大,让教育生活更有滋味儿,这才是我的期待。

一件事情之所以可以值得长期坚持,一定有其特别的意义。无论在什么时候,教育叙事写作都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是一种抒发和表达,也是一种自省和修行。文字的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力量——信念和行动作支撑。起初,是任务的执行者,埋头苦干默默耕耘。有一天,静下心来,才想到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要保持怎样的姿态„„这些不断的追问是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在这样的追问中,我越来越明晰自己的行走方向,越来越踏实自信,一些闪烁着智慧和人性之美的教育观点慢慢沉淀下来,丰富了我们的内心,坚定了我们的行动。那些看似琐碎平常的记录,确是教育情愫的最好表达。那些带着情感的文字,是不必用行文规范来评价的,情真就好。我曾经写过一篇《陪你好好走这一程》,班里的凯是一个特别需要帮助的孩子。在一次课上,我请他帮助我分发作业本„„文中我这样写道:两个人的相遇,总是这样的奇妙。在我的教室里,凯的出现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感悟,面对这样的孩子有更多的情愫不期而至,他在一次次用那颗澄澈的心映照我的教育责任和良心。这篇文章是我在《中国教师报》专栏上的首篇,“相遇、陪伴、责任、良心”这些词语也正是我进行教育叙事写作的动力。

体恤儿童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对儿童的认识过程是漫长的,很久以前,人们喜欢把儿童当做家庭的附属品,与家庭中的器物等同,根本不考虑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事实。至今,依然有成人习惯用“小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成长。那些家长期待孩子能够乖巧、懂事、听话,期待孩子能够完成成人的行为,期待着孩子可以光宗耀祖„„急功近利的教育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成人化。不管是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儿童还是学校中的学生,还有几分童真?到了该关注儿童感受的时候了!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有他们的成长规律,有他们的体验感受,不去读懂这些,就不会有得当的帮助。

体恤儿童,读懂儿童,在孩子们的言谈举止中发现教育的契机,随时保持与儿童的沟通方式,让他们接纳我们。我们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天使啊,不捧着一颗心来,怎能感动儿童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儿童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家长们成为天使的,他们也在塑造着成人的心灵。我喜欢对自己有这样的承诺:和孩子在一起,站在孩子一边。儿童在与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是艰难的,有挑战性的,尤其难过的是需要经常面对来自成人的偏见。谁来替孩子们说话?谁可以真正读懂孩子的需求?担起这份责任,俯下身子,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的教育叙事就把这份体恤当做厚重的背景,去行动,去倾听,去记录,从此文字里跳跃着一颗教育者的心。

当你怀着属于你的教育情愫走近孩子的时候,故事会有色彩,文字会灵动起来。

对儿童的善意来自你的生活

教育叙事需要教育者对儿童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而这种情怀与我们自身的生活是分不开的。教育不是真空,它来自生活中。家庭中成长的儿女和童年里的自我是两个难以割舍的情结,叙事中总会与之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对儿童的善意也来自我们的生活本身。

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中年人的事业。此话道出了对一个教师爱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只有拥有了与孩子真心相处的经历,才可能有妥贴的教育行为发生。教育是养心的事业,情感的互动,信任的共通,都在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面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下来,是孩子在改变我们,并真实地发生着。女儿出生时,我坐在医院的长椅上,等待着,内心忐忑紧张。同很多家长一样,那个时候根本不在乎男女的问题,只是祈求大人小孩平安。像是捉迷藏了很久,当岳母抱着我的女儿出来让我看的时候,我触碰到了稚嫩的生命,心跳也随之加速,有想哭的感觉。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厚重的期待,我知道自己成为了一个小姑娘的父亲,那一刻我仿佛突然成熟了。晚上,我跑到医院附近的网吧,写下一段文字表达我的心情。在抱着女儿的时候,我发现,生命是如此神奇。她来了,从众多机缘中走进我们的生活,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读吴非先生的《向前方》时,我遇到了这样的文字:“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撼,我的眼眶会莫名其妙地湿润。我畏惧,我担心。我们能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一个人吗?这个孩子纯洁的心灵究竟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被什么样的人、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洒上第一滴难以抹去的污垢呢?”深深共鸣,作为一位父亲,我也感觉到了揪心的痛。爱怜和疼惜总是紧紧裹在一起的。很长的时间里,我小心谨慎地当着父亲,生怕自己的言行或者社会中的不良声音影响到女儿的成长。

在孩子的身上,我也体会到了一个教育者基本的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女儿的出生,我看待所有孩子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这并不虚构,以一个父亲的眼神来面对所有的孩子,我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中。

在《童年二十讲》一书的封面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轻蔑小时候感动过的东西。这是一句影响我内心的话。童年作为人精神的开启地,孕育着一生中需要的力量和勇气。不管走多远,我还是需要到童年的世界里去汲取智慧和灵感。想起老咪“以童年的智慧玩转人生”,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童年的心理影像,那些最初的印象如此清晰和深刻,以至于当我们成年甚至变老的时候,依然可以在梦里回到过去。

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揣摩孩子的心思,此刻就需要与我们自己童年的经验相映照。别忘记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不要成为开脱孩子问题的借口,要成为读懂孩子、理解孩子的开始。

勾画出你的教育主题词

你的词语就是你的精神样貌。那些经常出现在文中的词语一定在彰显着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如果是“温暖、悲悯、同情、陪伴„„”那你是一个有人性光辉的教师,会持续给孩子以情感的关注,把孩子视作一个人来看待。反之,如果是“厌恶、训斥、抵制„„”那你就是一个对待儿童专制的人,过于自我,而忽视儿童的感受。通过一些词汇的表达,我们渐渐积蓄起自己的教育价值观。而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叙事的写作与教育阅读之间还有一种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映照。

读、做、想、写,这样的教育生活共同构筑了一道幸福而完整的教育风景。我们在处理一些教育事件的时候,如果单纯地停留在自己的经验里,是很难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很难从更深层次来关注儿童的发展的。基于此,教育阅读是必要的。教育阅读中常常遇到的,打动你心灵的那些句子或者词语往往会成为一段时期里你教育生活的主题词。

在最初接触教育书籍的时候,我侧重于教育理念、教育唤醒类,魏书生、李希贵、李镇西、刘良华、刘铁芳、张文质„„这些名家的书滋养着我急需苏醒的教育灵魂。在这些人的书中,对教育的那种关切、对教育问题的叩问、对教育本质的追问,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突然间,我感觉到自己距离真正的教育还有很大的距离,过去的生活是如此不堪回首。正是在这样强烈的刺激之下,我选择了在书籍中前行,在教育实践的路上再出发。那段时期,我写的教育叙事主要以真情关怀为主。抱着对每一个孩子尽量有最大善意这样朴素的想法,我慢慢沉浸在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里。

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教育阅读的不断拓展,我越来越感觉到唯有爱是不够的,唯有真情也是不够的。教育要想对孩子有更多的裨益,必须采取一些主动的教育投入。从具体的教育行为中让孩子获得良好的人性滋养,这成了我一段时期内的关注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技术类的书籍,《接受我的爱——教师如何跟学生说话》《今天怎样管学生》《轻松搞定问题学生》等,这些以前我曾经有点不屑的书,给我更多技术上的指导。于是,在遇到儿童问题的时候,我的一些方法也变得灵活了。这段时期的教育叙事,除了真情之外,还有了更多的智慧和技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和思考写作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职业的乐趣。我的乐趣就在孩子们那里。

后来,有朋友提醒我要努力朝着儿童教育专家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的观察和写作过程中,多一些专业的解读。于是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书走进了我的视野。保持一种姿态,就会有一分收获,不断地向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我感到了儿童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厚重。

在教育叙事的写作过程中,从一个个故事里,我们会渐渐明晰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写故事,其实也是在写我们自己。在写故事的过程中,促成了我们的教育思维,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情感,温暖了我们的教育情怀。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写作与教育阅读、教育实践共同勾画出了我们的教育主题词。

陪伴、帮助、体恤、读懂、编织故事„„教育叙事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儿童世界的路,也是一条通向自我职业生命的路。

指向教师的内心

有人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本质所在,真正的教育唯有在师生互相信任的真诚互动中才可以实现。所以,教育叙事的写作不只是对事情经过的记录和描述,还要在关注儿童行为背后秘密的同时,多关注教师自身的言行和感触。

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某些感受和思考有时是刻骨铭心的。这些带有自我烙印的教育体验,对每个教师都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习惯把目光聚焦到教育教学的流程模式,教师和学生成为流程中的工人和物件,使得教育异化成了功利的工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渐渐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教育信仰?或许有一个隐性的重要的原因。

教育叙事像一扇窗子,可以让我们读到一个教师的内心景观。在润泽儿童心灵的同时,教师的心灵也得以舒展。好的叙事作品,应该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映照。“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我想,教育叙事的过程正是教师谋求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一条途径,读书润泽心灵,写作完善自我。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可以真正实现儿童的成长?哪些言行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与儿童的沟通?哪些言行可以触及儿童的心灵?哪些言行可以安抚孩子激动的情绪„„把你对孩子的爱与责任,具化为看得见的行为,这样的过程需要技巧,更需要智慧。

教育叙事的过程,一个很重要的指向是作者的内心感受。一个真实的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当我们面对儿童种种行为的时候,酸甜苦辣都是可以涌现出来的。沟通中的困惑与迷茫、教育的反复与艰难、对职业的认同抑或否定„„都可以在文字中舒展开来。在具体的师生事件当中,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引起你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把这些感受小心地整理下来,成为你教育行走的印记。突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教育叙事当中要特别对待的。比如,当某个孩子在你的面前撒谎,你看着他,心里会有怎样的分析和思考,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带有个人符号的文字,是有价值的。它们不断磨砺我们对教育的思考,提升教育细节的品味。同时,这些文字,也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对儿童的情感。

赋予教育叙事更高尚的意义

教育叙事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写作的范畴。

叙述的过程和教育生活是融在一起的。而这两者之间,还要有丰富的教育情怀。写作是记录,在这样的书写和实践过程当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教育者和孩子在一起,最动人的是可以在今天的相处中触及到未来的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当教师?教师的价值在哪里?孩子会因为我们有怎样的改变„„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做小事情,但依然需要静下来想想这些大问题。这些问题并不空泛,它们直指我们的内心,关系到我们的职业认同。

教育叙事从来都没有与这些教育的大问题脱离,在不断的叩问中,在默默的践行中,叙事本身成为教师精神发展的丰碑。如盖楼一般,信念也是需要一点点堆砌起来的,在做中体悟、沉淀。

每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叙事的一部分,不见得要写下来。叙事的方式绝不仅仅只有文字一种方式。那些没写在纸上的故事,却真实地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

“我们对孩子付出是绝对真诚的,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看得出奉献的成效。我们不断地接受考验,有时候只是因为有人称呼我们为教师,就会要求自己保持信心。可能每个教师都了解下面这个道理:教学的意义不只是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已,教学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这段长长的引述中,教学是我们的人生——这里所诠释的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姿态。

当我们把与孩子相遇当做人生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孩子的喜怒哀乐中找到自己的童年,当我们每天都在用心地帮助孩子实现梦想„„一切都会发生美妙的变化,我们可以感觉到教育的神奇,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身精神的不断丰富。教育叙事需要这样的情怀做背景。

去年暑假,台湾的林士真教授来山东讲学时,我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在有些颠簸的上山路上,林教授和我聊起对儿童的善意与期许。我渐渐明白,一个教育者面对眼前的孩子,要给予他们更多心灵的关注,努力触及到他们将来的生命。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是脸上露出笑容,心里满怀悲悯,灵魂深处透着人性的高贵。所以,一个信念愈加坚定,那是吴非先生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的句子:爱所有的孩子。

7.教育叙事与研究 篇七

关键词:教育叙事,校本研修,研究

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催生了教育科研的百花盛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校本研修引起了广大中小学的高度重视, 教育叙事研究受到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推崇和广大中小学领导、教师的普遍青睐。宝鸡市曾在小学班主任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开展了教育叙事研究活动, 共收到研究报告一万多份, 经过评选, 获奖者194份, 占总数的2%, 获奖比例偏低且优秀篇目较少。通过这次活动可以看出, 广大一线教师对于开展教育叙事是欢迎的, 教育叙事研究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方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但也暴露了这项研究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还很稚嫩, 还存在着一些必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缘由

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大力倡导教育叙事研究呢?原因大体有三点。

(一) 它是符合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方向的基本教研方式

众所周知,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校本研修应运而生, 引起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和广大中小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这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方向上的一场革命。它告诉我们, 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教育方面全局性的宏观研究, 而是针对本校、本学科、本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首先是促进自己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切实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 进而以典型经验传播的形式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

(二) 它是切合中小学教师工作实际的教研方式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叙事研究立足于一线教师亲身经历的教育事件, 因此教师们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有感而发, 克服了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的假、大、空现象。肖锋在评价杭州师院一附小的教育叙事研究文本时说:“中小学教师周围充满着教育故事, 他们每天生活在教育故事之中, 拥有丰富的叙事研究素材。

(三) 它是能见实效的教研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将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案例进行回顾、反思、分析、总结, 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消除教育教学中的疑惑,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 从而促进本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 通过叙事研究也使教育者 (教师) 增强了对教育现象和教育直觉的敏感性, 提高了反思、分析、归纳、灵感等思维能力, 取得了教育经验或找到了教育规律, 从而促进自身思想品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现状与形式

近年来有关教育叙事研究的文章屡屡见之于报刊杂志, 有关这方面的专辑也出了不少, 许多师训单位、教研部门和一些中小学也多次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评选活动。划清两个界限, 区分两种研究方式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特别是有助于一线教师明白本人应如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

(一) 划清两个界限

一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与教育科研论文的界限。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属于行动研究法的范畴, 是对教师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案例加以回顾、反思、分析和提炼, 其突出特点是有故事情节, 且多用深描手法写作, 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二是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的界限。徐勤玲说:“教育叙事是叙事者对一个或多个教育事件的回顾、叙述和描写……是教育活动的存在方式。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叙事研究者以教育生活世界为出发点, 把教育经验组织成有意义的事件, 通过对事件的分析, 挖掘内隐于教育事件背后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和教育理论, 揭示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二) 分清两种研究形式

一种是教师本人既是故事的叙说者又是故事的记述者, 即我写我的教育故事。这种形式下教师本人是故事的亲历者, 也是研究的主体。另一种是教师本人只是故事的叙说者, 由他人 (多指专业教育研究者) 记述。在这种形式下教师是研究的“参与者”。这是专业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多采用第一种形式, 研究能力弱的教师可选用第二种形式——走专业引领的道路。

三、校本研修中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四个途径

(一) 要确定好课题

教师应根据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疑惑选定研究课题。提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 解决问题是研究的归宿。问题即课题, 也就是说要把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

(二) 要积累好资料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在一定环境下相互对话、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 教师与学生都有初始的、中间的、后继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活动, 因此, 在课题确定之后, 就要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广泛收集资料。

(三) 要进行科学分析

进行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是基础, 分析、研究是重点、是核心。教育叙事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故事向别人说明、揭示故事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折射出理论的光芒, 因此, 做好反思、分析、总结是关键。

(四) 要撰写好研究报告

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有真实、生动、具体、完整的故事情节, 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基本元素, 但又不是原始事件的再现, 而是重写的故事。二是要要揭示、诠释故事中蕴含的教育信念、教育思想、教育规律、教育方法。

8.有关教育叙事的实践性研究(上) 篇八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叙事研究对教育变革和教9f成长的突出意义。在对多所学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现状、教师对校本研究方式的选择分析、教育叙事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分析等方面对教育叙事进行了实践性研究与分析。学校应指导教师科学使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应是即时的,教育叙事研究适用于所有教师群体,在校本教研中结合教育叙事研究是可行并且有效的。

[关键词]中关村一小;教育叙事研究;校本教研;教师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5-0035-03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与已往注重科学主义取向的量化研究相比,现在的教育科研更注重人本主义取向的质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形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叙事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由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倡导。他们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追求的是“以叙事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叙事研究对教育变革、对教师成长所具有的突出意义,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开始关注并介绍叙事研究。

现在,我国许多学校的教师撰写教学随笔、反思、案例、教育博客等,初步掌握了一些叙事研究的写作方法。但是在认识上与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无事可叙、有感无语、个性缺失、感性为主、缺乏主动性、交流互动少等。同时在开展叙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个体之间、学校开展水平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自2008年9月~2009年1月,开展了题为“有效运用教育叙事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性研究”。我们希望在了解教师叙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在如何利用叙事研究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教育叙事与提升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北京中关村一小、双榆树中心小学、明天幼稚集团一园、四季青中心学区等9所小学及幼儿园中开展,教师既是被研究者也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撰写了近100篇叙事文章,选取了有典型性的近20篇文章进行分析。

2.研究内容

(1)了解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存在的困惑与问题。(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指导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有效策略。(3)探讨通过教育叙事研究提高一线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的有效策略。

3.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8份,并运用SPSS.13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2)个案研究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教育叙事现状研究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着重分析了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的了解状况、操作方式、写作频率、交流方式、写作困惑等。

1.教师对教育叙事的了解不够

在“你了解什么是教育叙事吗”的调查中,66.3%的教师称,自己对教育叙事有简单的了解;20.4%的教师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什么了解;13.3%的教师从没有听说过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没有1名教师选择对教育叙事研究有深入的了解。这说明,学校从没有就教育叙事对教师进行过培训,教师对教育叙事的了解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2.教师对教育叙事研究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在“撰写叙事类文章时,你最想得到的帮助是什么”的调查中,48.1%的教师表示,自己需要的是“事件后的分析,理论原理的支持”,这显示出教师对自身理论基本功欠缺有队识,教师希望得到这方面的专业指导;22.6%的教师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信心,16.0%的教师需要得到写作方法的指导;13.3%的教师表示,在选取典型素材上需要帮助。

3.教师在教育叙事写作技术上普遍存在困惑

在“你认为在写叙事类文章时最大的困惑是什么”的调查中,分别有38.4%和30.2%的教师担心会叙述得不生动或叙述后不能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23.8%的教师担心意义不大。选择“没有事情可写”的教师只有7.6%。可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积累了很多的案例和感受,只是缺乏写作方法上的具体指导。

4.教师对教育叙事写作频率看法不一

在“你认为教学反思、随笔的写作频率怎样为宜”的调查中,66.3%的教师认为,应该随时记录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教育事件;12%的教师认为,每月一篇的写作频率比较适合。我们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进行了分析:超过40.0%的26岁~40岁的中青年教师认为,每月1~2篇的写作频率较为合适。

(二)教师对校本研究方式的选择分析

1.教师对校本教研方式的选择

我们参考北京海淀区教科所2007年发布的《海淀区“十五”教育科研工作分析报告》中的相关数据,了解到海淀区中小学校开展科研工作最常用的方式、教师最喜欢的方式和最有效的方式。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叙事可以在校本教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调查显示:中小学开展科研工作最常用的方式,排在前两位的是观课评议和专题研讨,其中观课评议在80.0%左右,专题研讨在70.O%以上。专题研讨是中学教师最喜欢的科研方式,占53.3%。小学教师最喜欢的方式是观课评议,占34.9%;其次是专题研讨,占30.2%。中、小学同时把专题研讨作为最有效的科研方式,比例分别是42.7%和62.2%。

无论是学校常用的、还是教师最喜欢的,抑或是学校认为最有效的科研方式,专题研讨、观课评议都是比例最高的选项,而这两种方式都属于行动研究的范畴,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很好的切入点。所以,教育叙事研究是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方式之一。

2.教师比较愿意与他人交流

在回答“你愿意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大家交流吗”等问题时,14.3%的教师选择“很愿意”,34.7%的教师选择“愿意”,43.9%的教师选择“无所谓”,只有7.1%的教师选择“不愿意”。从中可以感受到教师对同伴交流、教研互动基本持肯定态度,比较愿意将自己的工作感受与大家分享。学校应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为大家提供充分交流互动的机会。

3.教师对交流内容和实效有明确需求

在“影响大家交流的原因”的调查中,44.3%的教师选择的是交

流的内容及过程,38.7%选择的是对交流的话题是否感兴趣,8.5%的教师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话,8.5%的教师因有专家在场怕说错话。这提示我们,在组织校本教研、专题论坛时,应注意选取教师需要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引起教师参与的热情。

(三)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分析

在分析教师的教育叙事案例后,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因素。

1.叙事中的内心唤醒

在已往的教师随笔类文章中,我们很少见到作者对真实情感的表露和对自我的深入剖析。只有不断反思、勇于对自我的内心进行追问、体验到内心力量的增长、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教师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教育故事。当这种真诚的内心对话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意识,教师就会形成一种自主提升内力、获得专业成长的生活方式,就会感受到内在的职业幸福感。

2.叙事中的关键事件

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最直接的可利用的教育研究资源,尤其是那些关键事件。关键事件是美国学者沃克在研究教师职业发展时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关键事件中隐含着教师对自我职业形象和职业认同的选择。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引导教师对亲身经历的关键事件作出反思、观察、评价,以使教师对自己专业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等作出判断,并对原有的教育信念与专业知识等进行修改、调整或更新,最终获得专业发展。

[案例片断1]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在生生、师生互动中,师生重点探究了“诸葛亮为什么能‘借到箭”这一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特点的问题。可是,就在结课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响亮的声音突然从座位中间传了出来:“老师,我看过《三国演义》,里面提到有好几次交战,都有在箭头上裹东西点燃后射出的战法。当时的船都是木制的,曹操那么聪明,怎么会没有想到敌人可能用火箭呢?这样一来,诸葛亮的计划不就彻底完了吗?”不说不要紧,一说就如同水珠儿溅进了滚烫的油锅——炸了!附和的学生还真不少:“我早在这么想了。不是说曹操是一个军事家、兵法家吗?他打仗很在行的,怎么会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几个学生不停地嘀咕着:“诸葛亮怕是刚巧碰着曹操糊涂的时候了。我要是曹操,保管让他有来无回”……教室里乱成一团。“不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回到课本里,再细细地读读课文,动动脑筋,看看究竟是曹操忽视了用火箭的战术,还是诸葛亮的计策不完美,或者另有原因。”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在我不断的提示和鼓励下,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课外知识从多角度进行了思考,精彩纷呈,超出了我的想象。(选自北京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王丹老师《意外巧处置课堂亦精彩》)

教师非常敏锐地选取了这节语文课中学生生成的问题及解决作为叙事研究的内容,教师的机智应对、学生的精彩生成,一定给这位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教师的很多感触。注意选取关键事件可以使所叙之事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关键事件其实就在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中,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研究的眼睛。在寻找关键事件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状态一定是积极、投入的,这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的转变。

3.关注事件的解释性理解

解释性理解,就是通过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深层互动,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在对所观察的人或事的“质”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对方,理解对方所思所言所行,对行为的意义进行解释性理解。这种理解可以是叙事者自身的自我反思、感悟,也可以是处在事件之外的人对同伴的分析理解,与叙事者进行交流。无论是哪一种的解释性理解,都是对事件表面现象的进一步深入分析,都需要动用已有的教育经验、理论和智慧。这一过程即深化原有的认识、主动寻求问题解决、主动进行经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

[案例片断2]

瓶盖、石子、果核、树叶……这些成人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东西,往往都是孩子们眼中的珍宝。孩子们在认识事物时,常常会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他们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要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教师只有把孩子的“宝贝”当成自己的“宝贝”,才能使幼儿逐渐形成对大自然、对科学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选自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第一幼儿园王健老师的《心心的宝贝》)

教师在发现心心装在兜里的“宝贝”是一些小树枝后,没有给予批评,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孩子捡起地上的树枝、树叶,为小动物做窝。上述引文是作者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认识。当教师们能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且能与已有的教育经验、理论相结合时,他们就走上了教育研究之路。这种建立在反思、分析基础上的行为改进,一定是有成效的。这是一种有意义、有目的的行为改进。

4.叙事中的同伴研修

教育叙事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帮助我们发现叙事中反映出的教育内涵、方法、策略。要使这种直面个体体验的教育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重视叙事后的交流与分享。同伴研修为教育叙事的深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教师的学习是成人化的学习,个体经验的差异往往会使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尊重每个教师的实践经验,并努力将他们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种相互学习的资源,以促进群体的专业成长。

在今天的论坛上,我们感受到基于学生研究的教师发展的特色文化正在形成……事实证明,敢于显示个性的教师周围弥漫着一种宽容且富有激情的校园文化,而教师的性格、风格将影响着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中关村一小是一个创造育人故事的地方。今天的活动,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亲自来阅读、审视我们自己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学生。这是一个鲜活的、令人幸福的文本,是教师发展的一个特色课程。

这是北京教科院张铁道副院长在参加中关村一小第八届教师论坛时进行的大会点评。在宽松、自由、包容、开放、平等的氛围中,围绕教师感兴趣的话题,以讲故事的方式组织的教师论坛,使教师们专心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并在与同伴的交流分享中,形成新的认识、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教师们从不知道说什么到有的可说;从不敢说到抢着说;从随意地说到充满智慧地、创造性地说,不断挑战着自我、重新认识自我、塑造新的自我。

上一篇:关于阅读的学习心得:如何用阅读提升自己下一篇: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