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4-08-26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共8篇)

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

长宁县古河镇兴河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查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提升城乡环境形象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与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城乡形象魅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省委刘奇葆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脏乱差不是小事,事关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事关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关系本地城镇形象和竞争力。为此,古河镇兴河社区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工作,我们对兴河社区100户城镇居民整治情况开展民意调查,了解干部、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满意度、支持度、参与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古河镇兴河社区部分居民住户、城乡结合部住户、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中,男性占48.54%,女性占51.%;年龄在18—30岁的占5.85%,3l一45岁的占50.29%,46—60岁的占43.86%。其中机关工作人员占5.26%,企业工作人员占7.02%,社区(居委会)人员占32.16%,个体、私营单位工作人员占10.53%,城乡结合部居民占18.13%,待业人员占9.94%,离退休人员占9.36%,其他占7.60%。

二、调查内容

调查显示:99.42%的社区居民都知道正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0.58%的居民不知道这一工作。86%的居民参加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14%的居民没有参加。100%的居民认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必要。100%的居民支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100%的居民认为应该长期坚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84.91%的居民感觉居住环境相比治理前有了极大改善;9.82%认为没有多大变化;5.26%认为仍然存在部分脏、乱、差现象。17.54%的居民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体评价是非常满意;64.33%是比较满意:18.13%是一般。33.25%的居民认为应大力开展环卫知识学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22.88%认为应聘请失业人员,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监督;18.16%认为应公布举报电话,群众举报监督;25.71%认为应主管部门不定期巡逻检查,对不良情况通过媒体曝光。24.56%的居民在遇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应采取不等不靠,主动上前清理处置;36.26%的应采取上前劝阻,监督当事人立即清理;38.01%应采取向主管部门或社区居委会反映;1.17%的居民是怕惹麻烦,视而不见,悄悄离开。17.36%的居民认为在城乡环境问题上乱摆设摊点需要加强整治;15.64%的认为车辆乱停乱放需要加强整治:16.5%的认为乱张帖广告需要加强整治:7.51%的认为违法违规建设需要加强整治;16.01%的认为垃圾乱倒乱扔;12.1%的认为有卫生死角;10.22%的认为乱排放污水、4.56%的认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调查结果显示:

1、环境卫生。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社区环境卫生认为很满意的占42.2%,认为满意的占39%,认为一般的占8.08%,认为不满意的占4、04%的为很不满意。不满意理由,认为小街小巷脏、乱、差的占3.04%;认为城乡结合部治理不彻底的占9.15%;认为集贸市场治理污水排放不彻底的5.53%;认为街道保洁差的占21.28%。

2、市场管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我镇市场管理认为很满意的占11.01%;满意的占35.35%;一般的占48.48%;不满意的占3.13%很不满意的占2.02%。不满意理由,认为摊位乱设乱摆的占2.21%;占道经营的1.03%;集贸市场管理不规范的占1.82%;集贸市场基础设施太差的占7.95%。

3、交通管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社区交通管理认为很满意的占2.02%;满意的占30.30%;一般的占47.47%;不满意的占19.19%;很不满意的占1.01%。不满意理由,认为车辆乱停乱放的占42.55%;临时停车区域不够的占3l.1%;修车、洗车管理不规范的占10.64%;车辆沿街沿路带入坭杂物的占4.26%;二轮摩托车治理不彻底的占10.64%。

4、施工场地的管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施工场地的管理认为很满意的占3.03%;满意的占35.35%;一般的占41.41%:不满意的占19.19%;很不满意的占I.01%。不满意理由,认为噪音扰民的占50.00%;垃圾没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30.00%;公共场所放养宠物的占20.00%。

5、环境保护。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环境保护认为很满意的占3.03%;满意的占35.35%;一般的占41.41%;不满意的占19.19%;很不满意的占1.1%。不满意理由,认为污水处理不彻底的占37.14%;垃圾没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14.29%:公共场所放养宠物的占48.57%。

6、广告管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社区广告管理认为很满意的占30.5%;满意的占26.26%;一般的占46.46%;不满意的占23.23%;很不满意的占4.04%。不满意理由,认为广告乱贴乱画的占5.21%;广告牌不规范的占7.14%;“牛皮癣”治理不彻底的占1.79%;路灯设置和管理混乱的占5.36%。

7、城市绿化和亮化。100户社区居民中对绿化和亮化认为很满意的占1.01%;满意的占45.45%;一般的占4.49%;不满意的占4.04%;很不满意的无。不满意理由,认为社区园林绿化差的占33.33%;公共区域亮化差的占16.67%;主要街道亮化差的占66.67%;背街小巷照明差的占33.33%。

8、公民卫生和文明常识。100户社区居民中对公民卫生和文明常识认为很满意的占11.01%;满意的占58.28%;一般的占24%;不满意的占7.17%;很不满意的无。不满意理由,认为普及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不深入的占44.44%:未成年人卫生文明教育不够的占33.33%;开展“文明出行、平安回家”教育活动力度不够的占22.22%。

四、对策措施:

为切实做好城乡洁净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彻底改善社区城乡环境面貌,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加快社区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按照上级“关于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要求和安排部署,社区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宣传发动,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加大经费投入,找差距、鼓后劲、添措施,使我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更进一步的成效,1、领导重视,广泛发动:一是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一班人,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站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惠民工程来抓。社区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单位)、社区干部、居民组长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组建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社区成员单位也相应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方式,营造了浓郁的整治舆论氛围。先后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在集镇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设置宣传点5个;制作了大型宣传广告、标语10幅。社区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知晓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百姓参与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大提高。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初步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和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2、加强宣传活动、城镇管理深入人心:一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举措,在辖区内开展多次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专题会,逐步树立“人民城镇人民管”的全民城管意识;二是围绕“门前五包”活动的开展,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单位进行“人人动手、清洁城镇”主题宣传活动,主动打扫门前卫生,清除“牛皮癣”,维护各类设施,爱护树木花草,不越门经营,不出摊占道,自觉维护门前秩序;三是组织社区居民、学生和相关部门机关干部走上街头开展义务清扫活动,并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和居民参与;四是把城镇管理队伍、治安综合治理队伍、民兵队伍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发挥三支队伍作用。在“创一方繁荣、保一方平安、促一方文明”独树一帜,维护好辖区群众的安全和生产、生活环境,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受到群众的好评。

3、突出重点,集中整治:以公路、河道沿线、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背街小巷、集中居住区、社区院落为重点区域,以农村垃圾处理、“牛皮癣”清理、小流域治理、扬尘治理为重点对象,以治理“五乱”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在“8.29”洪灾期间,最短时间开展集中整治淤泥、清理渣杂。社区共调集车辆10余辆,出动人员300人次,投入资金2万余元,清掏沟渠2公里、污泥500余吨,清理社区卫生死角积存垃圾20吨,清理院落集中居住区杂物50余处,清除“牛皮癣”100余处,拆除不规范户外广告14处,规范车辆停放300余辆,城乡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五、建长效机制:

社区环境卫生关系到居民身体健康,一个好的环境对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振奋人们精神起着重要作用。为维护社区卫生整洁、亮丽美观、规范卫生管理,特制定如下环境卫生管理机制:

1、门前、屋后五包,(即: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店面、包文明)。保持清洁、干净。不准占道摆买、越门出摊,不准在门前屋后、街边、路边堆放杂物,2、遵守垃圾的收、倒制度,不准乱倒乱堆,遵守余泥处理制度。并负责清理干净。

3、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草、木、绿化设施及公共环境卫生等。损坏公共设施、绿化的草、木,应罚款及加倍赔偿。

4、切实治理‘五乱’现象(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摊位乱摆),5、不随意丢弃垃圾,做到垃圾袋装,倾倒垃圾在指定地点,(即垃圾房或垃圾清收车辆),6、居民要养成文明言行、不讲污言秽语、不损害他人权益、不破坏公共卫生,自觉维护城镇环境卫生。

7、社区内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十户联动工程。

8、城乡环境大整治,开展社区居民人人参加、个个动手,爱国卫生活动。

9、建筑用的砂、石、灰等各种材料,如确实需要在路边堆放的,要做到:①、不影响交通,做好交通安全工作。②、加强材料堆放管理,经常打扫整洁。③、施工完毕及时处理清运,打扫干净,④、堆放建筑材料前,要提出申请,并按规定位置堆放。

通过制定长效机制,使社区优美、整洁、文明、干净、亮丽的生活环境卫生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治理,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塑造崭新的美好新社区形象,社区居民个个为环境卫生治理出力的良好格局。

2012年2月25日

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城市规划,社会综合调查,问题教学,教学模式

1.引言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 (以下简称“社会调查”) 是城乡规划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 增强学生将工程技术知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针对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与建设, 组织学生采用访谈、问卷、案例分析等各类调查研究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广度、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 加上可调查的范围和内容极广, 往往令学生感到无从着手。这使得课程内容的组织、实践操作的引导成为教学的难点。笔者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模式。

2.问题教学的理念

问题教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式”辩论、中国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以及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思想。而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教学理论是196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等人创立的, 以马列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和矛盾论作为哲学基础, 并建立在现代心理学、逻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础之上, 具有相对完整的教学论体系[1]。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视为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单向过程相比, 问题教学包括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等一系列复杂过程[1], 强调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 而不是先学习学科内容, 再尝试解决问题。列尔耐尔认为, 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 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2]。马赫穆托夫将问题教学看作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 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1和认识性作业2。两者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造一些问题情境, 并组织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活动, 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3]。

问题教学使学生能从繁杂的知识中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掌握寻求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 从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教师通过问题将教学内容形成线索展开, 促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的教学构想

以问题为线索, 将课程的教学进程分为“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三个阶段:

(1) 问题情境的创设。马秋斯金将问题情境定义为:“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上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特点首先是当主体完成要求发现 (揭示或掌握) 新的、主体前所未知的知识或动作方式的作业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4]。在社会调查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与建设中各种矛盾的事实、现象、数据进行观察、对照与分析, 通过客观事实与已有知识的矛盾冲突, 使学生产生探索新的动作方式的需要, 形成问题情境。另一方面, 教师可利用讨论中学生对某一问题所持的不同看法引起的矛盾冲突设置问题情境, 这对激化学生的思维活动最有效[5]。同时还应注重建立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体系。产生于教学开始阶段的第一个问题情境是基本的、贯穿始终的情境, 随后一系列具体的问题情境是为继续揭示基本的问题情境服务的, 是局部的、辅助性的问题情境[4]。

(2) 问题的提出。马赫穆托夫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分析问题情境;2“看出”问题的实质;3用语言概述问题[1]。在学生独立认识活动的初步阶段, 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示, 学生根据意愿自由组成协作解决问题的小组, 详细分析问题情境, 明确划出其中的已知成分与未知成分, “看出”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 继而用语言概述问题。

(3) 问题的解决。这个阶段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经历知识的再创造, 形成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时, 教师不再以灌输知识或直接给予答案的方式进行教学, 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实践, 并给予相关的引导和促进, 具体分为1拟订问题的解决计划、2提出推测、3证明假想、4批判性反思和5总结等5个方面。

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总体框架下, 形成由9个步骤组成的社会调查课程教学进程表 (表1) , 用于指导课程教学的具体工作。

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调查教学中需要经历多次探究循环:从教学总体上看, 是一个问题导向式探究的过程;从组成教学探究的分问题的探究过程来看, 每个问题的探究也是问题导向式探究的过程, 整个过程是一个“复合型”的结构[6] (图1) 。

4.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的教学实验

4.1实验过程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城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设置不同主题的问题情境, 确定社会调查选题类型, 包括城乡文化经济、城乡公共设施、城乡公共空间、城乡道路交通、城乡居住空间、城乡规划管理、历史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弱势群体及其他问题等10个方向。随后引导学生进入后面两个教学进程。

4.2教学实例

以南京林业大学2012级城市规划专业二班的教学实践为例。该班共有学生35人, 分为9组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对一组以“南京新街口地下通道‘寻路难’现状调查”为题的教学实验进行介绍。

(1) 问题情境的创设。地下通道作为城市立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行人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出行空间。然而, 通过对南京新街口地下通道的预调研, 发现某些高峰时段部分行人在地下通道中产生了“寻路难”的现象。

(2) 问题的提出。学生与教师讨论、分析情境, 提出总问题:南京新街口地下通道导致行人寻路难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进一步发问:地下通道的总体空间形态特征如何;各部分空间是否具有标识性和可识别性;地下通道的指示系统如何, 是否充分发挥效用;行人对地下通道的认知情况如何, 易于迷路的人群有哪些特征, 易于迷路的高发时段和路段有哪些;行人的寻路需求和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见有哪些等等。

(3) 问题的解决。在教师的指引下, 这一过程分解如下:

首先, 教师引导学生拟订调研内容和时间计划:拟在工作日和周末的不同时段, 针对南京新街口地下通道行人寻路难的现状进行调查, 旨在发现影响行人寻路难的因素, 并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第二, 学生进行实地踏勘, 分析问题, 并依据原有知识提出推测:地下通道的光环境、声环境、及空气质量不佳, 指示牌标识不清, 商铺干扰等可能是导致行人寻路难的因素。通过师生讨论, 教师指出学生的推测过于主观和宽泛, 提示学生应对行人的个人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并对地下通道的空间形态特征和指示系统进行深入分析 (图2) 。

第三, 学生运用认知地图、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行人、管理者等多方群体展开调查, 掌握行人对地下通道的认知情况、影响行人寻路的因素、行人的寻路需求和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见等信息 (图3、图4) 。学生利用跟踪实验法在两条迷路高发路段对40位行人进行了跟踪调查, 深入分析行人在寻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图5) 。通过师生讨论, 学生提出新一轮推测:行人的个人因素 (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寻路) 、地下通道的原生信息 (地标、构型) 、地下通道的后加信息 (标识、感官环境) 可能是导致行人寻路难的因素。

(来源:笔者依据教学实践经验, 并结合参考文献[6]改绘。)

(来源:笔者指导学生自绘)

(来源:笔者指导学生自绘)

(来源:笔者指导学生自绘)

(来源:笔者指导学生自绘)

第四, 学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加工, 进而论证假想:行人的个人因素 (对地下空间的熟悉程度、方向感知能力、识图能力) 、地下通道的原生信息 (与地面建筑空间的逻辑联系、有特色的商铺) 、地下通道的后加信息 (指示牌的图形辨识、信息量、布点、色彩辨识、文字辨识) 是导致行人寻路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建议。

第五, 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补充调研中的薄弱环节, 进行文本编制工作。

第六, 教师与学生对南京新街口地下通道行人寻路难问题的表象、内因、各类人群的意愿, 以及问题是否解决、解决得如何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

最后, 汇总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学生与教师交流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与总结。

5.结论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教学以问题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现场、文献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并将通过实践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的教学目的。本次教学实验成果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2014年“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优”中获得二等奖。笔者之前指导的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作业成果在2012、2013年的同一竞赛中, 获得三等奖2个、佳作奖1个。

参考文献

[1]王义高.教师的益友——“问题教学”理论[J].教育研究, 1995 (1) :1-5.

[2]转引自安方明.论问题教学对教学论改革的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6 (4) :117-125.

[3]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关于“问题教学”[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0, 22 (4) :44-46.

[4]高文.问题教学——苏联当代教学论流派研究之一 (上篇) [J].外国教育资料, 1988 (2) :27-39.

[5]高文.问题教学——苏联当代教学论流派研究之一 (下篇) [J].外国教育资料, 1988 (3) :41-50.

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三

一、健全体制,创新理念,统筹谋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成都市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统筹推进

为了夯实基层,筑牢基础,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剥离了街道办事处的经济管理职能,同时弱化了乡镇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考核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的重要目标进行管理。今年初又作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和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明确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加强城乡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部署,深入推进。借助这个平台,市治理办把城乡环境建设和管理作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重要内容进行整体谋划,同步推进。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有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成都市借助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整合了市容环境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组建了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按照“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将中心城区建成区内原分属几个部门管理的环境卫生、道路桥梁设施维护、功能性照明与景观性照明、户外广告及招牌设置等管理职责,全部划归市城管局负责。实现了城市管理全市域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分类指导、以奖代补,形成了职能整合、城乡统筹的“大城管”格局,为牵头抓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奠定了体制基础。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创新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理念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件重要“武器”。近几年,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三三四四”工作思路,即:实施为民服务惠民工程、数字化城管全覆盖工程和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工程等“三大工程”,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执法人性化、宣传社会化等“三化建设”,实现从“小城管”向“大城管”、从常规管理向超前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四个转变”,构建管理者与相对人、人与城市、城与乡、部门之间“四个和谐”,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全域化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管理先进单位”、“中国最佳管理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着眼一流,创先争优,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成都市委、市政府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市城管局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考核奖惩的责任,扎实推进,争当全省排头兵,努力争创全国一流城乡环境质量。

(一)高起点谋划

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加强城乡环境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面对成绩,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畏难情绪,高起点谋划,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通盘思考、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全市域治理。

(二)高标准治理

根据成都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市情,实行差异化标准、分类指导。具体分为5个层次,梯度确定标准:中心城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标准,郊区(市)县县城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场镇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农村对照 “四清”、“四改”要求,地震灾区按照科学重建的要求进行综合治理。成都市首先从标准体系建设入手,制定了《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准》体系,重点对市容环境及秩序、垃圾处理、大气环境、水环境、园林绿化等环境治理明确了具体要求,确立了工作标准。在四川省统一部署治理“五乱”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结合成都实际,把综合治理“七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法乱建)现象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来抓,开展高标准治理,并贯彻治理工作始终,使成都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

(三)高效率推进

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主动走在全省前列,城乡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的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目标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实行最高层级的管理和最严格的考核,并提高目标考核权重,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党委、政府和市级各相关部门,以最大力度推进治理工作。严格实行“问题管理”。对明查暗访、媒体曝光、群众举报、领导交办等途径发现的问题,全部录入“问题库”进行管理,并与市电子监察系统联网,跟踪督促整改,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聘请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城市、县城、场镇的道路、市政设施、公厕、农贸市场等七个方面环境治理情况进行暗访测评,分圈层进行综合排位,结果在媒体公布。

严格实行效能问责。市治理办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共同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行政效能问责办法》,组建专门的督察机构,加强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对整改不力的予以问责。

(四)高强度投入

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二圈层区、县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卫生填埋场二期扩容和三期规划有序推进,已建成1座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年发电量达1亿千瓦时的环保发电厂,市医废处置厂、粪渣处置厂、餐厨垃圾处置(试点)已建成投运。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施了滨江路、蜀都大道、人民北(中)路综合整治工程,推进12个“城中村”改造,共完成投资34亿多元。打造了一批特色街道和特色场镇,新建16个市政公园、84个街头绿地及小游园等。新建立交桥16座、人行天桥42座、公交港湾站100座,规范设置停车场近4000个,缓解了停车难和交通拥堵。市政府两年拿出5亿元资金,严格依据考核结果拨付,专项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奖代补。

(五)高水平展示

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的运行模式,建成覆盖全市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置体系,惠及农村人口548万人。强力推进裸土覆盖、道路硬化和绿化带提挡降土等工程措施,实施居民生活清洁能源改造,限行高污染车辆,严查重处污染行为,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保持在315天以上,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逐年下降。综合治理城乡水环境,清理整治河道排污口,清除沿河垃圾、清运河道淤泥、整修破损河堤,建立河道专人巡查监管机制,改善水质,中心城区已有16条河道实现“水清、无味”。大力推行“健康绿道”建设,既为市民提供了运动休闲场所,也为城乡结合部治理破解了难题。综合整治铁路沿线环境,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科学重建灾区环境,将环境治理纳入灾后恢复重建统筹推进,与科学重建规划相结合、与恢复灾区城市秩序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与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加强规划引导,整治市容镇貌,加快环境设施建设,灾区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环境的改善,环境质量的提升,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真正成为了“民心工程”。2010年初,成都市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一等奖。

2010年是成都市环境治理工作目标达标年。经考核验收,各区(市)县均达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确定的工作目标。但是,从总体上看,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还存在着三方面的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个别地方党政领导对治理工作缺乏长远打算和持续推进准备,厌战、畏难;二是基层基础建设存在差距,少数乡镇(街办)重建轻管,城市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差,工作机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责任不到位,日常监管缺位、脱位,导致管理盲点死角;三是居民素质存在差距,少数市民的环境意识不强,卫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乱吐口痰、乱扔垃圾、乱丢烟头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综合施治,长效管理。

三、高位求进,不断提升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事关民生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成都市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按照这一要求,立足新起点,确立新目标,采取新举措,实现新发展,高位求进,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主动走在全省前列,城乡环境总体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一)强力推进“三个延伸”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健全街道办事处、乡镇的城市管理机构,将管理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社区、村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管。二是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对场镇、村庄的垃圾收集桶点进行景观化改造,具备条件的可实施更新改造。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对垃圾进行“户分类”试点。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和集中收集率。三是清理盲点死角。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场镇、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健康绿道沿线及废品收购点周边进行梳篦式清理,清运积存垃圾和杂物,消除脏乱差。

(二)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城市

一是按照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数字城管网络系统延伸建设,加快系统功能拓展应用,完善基础信息并更新数据,精细管理城市。二是加快城市管理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将城市道路、桥梁和路灯纳入建设范围,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确保城市道路、桥梁安全运行,提高路灯故障发现的及时率和处置率。运用数字城管监管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开发城市管理诚信评价信息平台。三是按照“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推广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力争逐步实现全市域覆盖。

(三)建设现代化设施体系

一是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尽快完善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生活垃圾、医废、危废、餐厨垃圾处置处理设施,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填埋气体综合利用(发电)等项目建设,推进资源循环可利用园区项目的建设,满足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压缩站的建设进程;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的覆盖面,推进全市域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程。今年将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市)县广泛进行试点。三是加大环卫清扫、市政设施、照明设施养护作业机械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和作业质量。同时,继续加大“三烂”治理(即:烂环卫设施、烂市政设施、烂广告招牌),打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的设施基础。

(四)培养现代化城市管理队伍

用心培育干部队伍“负重实干、坚韧创新、奉献有为、争创一流”的城市管理精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是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大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加大对干部培养、考察工作,充实基层管理队伍。二是深入实施城市管理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大与成都经济区8个城市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分层次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培训,储备城市管理后备力量。三是认真落实市委《八项规定》,深化干部队伍作风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严格落实效能问责,培育乐于管理、勇于管理、善于管理的城市管理干部队伍,为提升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争创城乡环境“全国一流”目标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和纪律保障。

4.近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查报告 篇四

根据《XX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迅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对照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治理,提升环境质量

(一)深化“五乱”治理。

“五乱”治理是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顽疾”,在xx工作中,我市继续强化“五乱”治理,把治理工作常态化,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解决主城区停车位不够,车辆乱停乱、建筑工地乱象、市容市貌较差等问题。对此,我市成立联合执法组,加大整治力度,清理和规范流动商贩及越门占道经营、规范骑门摊5400起;拆除、清理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18处,规范店招店牌27个,清除“牛皮癣”0.5万张;清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1436辆,现场处罚人力三轮车乱停乱放380余辆,“五乱”治理成效明显。

(二)狠抓综合整治。

加强对重点行业、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对烧烤、煤油烟、不清洁能源、露天焚烧等污染治理;开展全市河道沿线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积极组织人员对河道进行清理,清除河道白色垃圾、水上漂浮物290吨,清理“乱搭建、乱倾倒、乱采挖”131处,确保河道干净整洁。同时,水务部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从严查处占用河道乱搭乱建、非法采砂等行为。

(三)加大绿化工程建设。

强化投入,以春季义务植树为契机,加强对公园、广场绿地的扩建、改造,道路、公共绿地的补植补造,我市城区绿地总量明显增加。年内新增城镇绿化景观0.5万平方米,新增植树造林3800余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3%。

二、夯实基础,巩固农垃治理成果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今年3月以来,我市以迎接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为契机,加大乡、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90%以上的村庄达到“五有”(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标准,全市建垃圾收集点的村22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0%;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简易填埋场43个、堆肥池2580个;建设垃圾房80间,垃圾中转站4个,新建乡镇再生资源回收站7个、村级回收点5个、乡镇再生资源分拣点1个,维修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8个。

(二)环卫设备的配置科学合理。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各地的幅员面积、人口、村庄布局等因素,合理配置环卫设备,全市新增垃圾分类桶(箱)3000余个,新增垃圾转运机动车7辆,非机动车68辆。

5.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报告 篇五

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还存 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四化”标准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还有 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主动参与不足。当前,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 作一定程度上呈现党、政“唱主角”群众参与少的“上热下冷” 的状况:一方面,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全 力推进工作;另一方面,面对新时期群众宣传工作和社会管理 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因手段和条件受到限制,涪城区 宣传引导群众的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进而导致群众维护 环境卫生面貌和城市管理秩序的自觉性、主动性不高、主体作 用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持续、全面开展。

(二)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城中村”的垃圾柜、路灯、排 水管道、停车点等市政基础设施匮乏,不仅给群众日常生活带 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改变市民的陈旧的环境卫生意识。纳入 城市管理的近郊乡镇居民生活垃圾却仍由乡镇自收自运,缺乏 垃圾中转站和密封式垃圾清运车等设施,不仅增加了垃圾转运 成本,而且沿途洒落的垃圾还造成了二次污染。

(三)死角盲区管理难度大。一是“城中村”小区的生活 市场和开放式小区(主要是御营新村小区)不仅基础设施条件 落后,管理秩序混乱,环境卫生较差而且乱搭乱建、乱摆摊点、以街为市等现象突出。二是不少市属破产企业小区长期没有物 业管理,既无保洁队伍,也没有环卫设施设备,脏乱差现象较 为严重。如警钟街97 院(原市木材储运站)海峰房地产开发公 司地块乱搭乱建、饲养家禽,西山东路40 号院(原市丝绸印染 厂)宏杰房地产开发公司地块乱搭乱建等。三是城区“五小行 业”(小商铺、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作坊、小旅馆)因硬件 较差、从业人员卫生意识较低。而这些行业的有关证件的办证、监管均属市级有关部门,属地管理的效力受到影响。四是环卫 清扫保洁出现盲区,临江市场外巷道、跃进东街(滨江路小学 外巷道)等公共通道未纳入市政清扫范围;涪江二桥与长虹干 道交汇处东北角地块(原属平武农业银行,后属市农业银行,现产权不明)、圣水南街三多寨东侧空地等房地产商尚未开发的 土地变成了“垃圾场”。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当前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 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调动广大干 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一是在已经形成一定 宣传教育态势的基础上,尤其要充分运用市级电视、电台、报 纸和网络、短信等宣传媒介,继续通过设立评比公示栏、永久 性固定宣传标语、宣传车、宣传画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的覆 盖面和渗透力,不断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积极营造浓厚 的舆论宣传氛围。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文明新风伴 我行”、“城管小卫士”、“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组织 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二)突出重点,持续抓好“六乱”治理。无论是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还是城市秩序管理,治理“六乱”都是一项必须 常抓不懈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清扫 保洁,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难点部位的环境卫生 管理,努力消除卫生死角。二是加强市容秩序管理,科学设置临 时市场;进一步规范各类商家的经营行为,引导小商小贩入市经 营;进一步引导广告规范发布,尽快拆除规划范围内的各类违规 的店招及广告牌,解决乱涂乱画的顽症;加大废品收购站点的清 理整顿,坚决取缔城区废品收购站点。三是强化“门前三包、门 内达标”责任制的实施,市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绵 44 阳市“门前三包”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负责地做好各自的 工作,共同改善城市环境秩序。

(三)积极作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应加快 城区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大幅度提升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 应把“城中村”小区和破产企业小区的治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 重点并纳入市管范围,切实解决下水管网、垃圾柜、小区生活市 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力度,进一步 做好“村改居”小区生活市场的摊位摊点的保洁工作。

(四)健全机制,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力度。要建立市、区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形成市区协调、责权明确、齐抓共管、统一高效的工作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绵阳市创建工 作“归口管理、产权负责”的原则,按照责任大口的分工,市 级大口(部门)有关监管、执法部门和涪城区要按照相关规定 和职责权限划分,切实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监管义务。二是 逐步探索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新模式,尽快建设好破产企业小区 的物业管理机构并配齐保洁队伍,充实街道、社区城管环卫队伍,健全工作网络。三是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市民教育、村规民约 的作用,坚持教育引导与惩罚处理并重,大力宣传正面先进,狠抓反面典型曝光,对不讲文明、不守秩序的行为,要依法进 行处罚,推动治理工作收到明显效果。

(五)着眼长远,努力形成常态管理。要从构建长效机制 入手,将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要针对城市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修订补 充有关规章制度,逐步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二是要进一步 45 完善群众监督、媒体监督、行政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广泛采取明察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和随机复查相结合等 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及群众反映 强烈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整改不到位、造成严 重后果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2010 年3 月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江油市政协调研组

江油作为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县,在绵阳市委、市 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 准要求,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治理,城乡环境面 貌明显改善。近期,我们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社,对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城市环境整治明显好于农 村,而农村环境卫生还没有太大变化,交通沿线整治的较好,偏远地方整治的差。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 的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 制,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才能确 保农村环境清洁优美。

一、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民参与的氛围不够。一是认为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脏、乱、差”现象在所难免,现在抓农村环境综合治 理是不分主次,人为地将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割裂开来。二是认识不到位,把环境综合治理仅仅等同于“扫扫地”、“搞 搞卫生”。实际上,灾后重建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作为重建灾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应把农村 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灾后重建 结合起来,除了要求重建场地规范、整洁、有序外,更重要的 是同步完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供排水管网改造等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三是没有发挥好群众在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在一些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只是一项“突击任务”,是“机 关的事”、“干部的事”,广大群众成了旁观者。忽视了环境综 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着力培育广大群众的文明习惯和良好 的卫生意识,通过共同创建与爱护优美环境,自觉形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理念,变“突击治理”为“日常习惯”。

(二)基础设施配套不达标。通过“一建三清五改”,农村 场镇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改善。但是,清理后的 垃圾、污水哪去了?一是垃圾处理不达标。除含增、青莲两镇 交市上集中处置外,其他乡镇自建的垃圾堆放场均未通过规划 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和科学建设,未配 备覆土压实设备。而这类集中污染源,如不能得到科学有效治 理,其渗滤液、恶臭气体、蚊虫孳生污染更甚于田间地头散排。二是污水处理不达标。青莲镇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因唐 家山堰塞湖泄洪损毁,其他乡镇均无建成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置 系统。三是基础设施薄弱,人员配备不齐。绝大部分村组生活 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未启动,也 没有安排垃圾清扫、清运人员。部分修建了垃圾池的村组,由 于没有确定具体清理人员,也没有安排专门经费,未能及时清 运,导致一些地方垃圾池堆成了垃圾山。再加上一些村修建的 垃圾池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垃圾围子,没有池盖,纸屑和塑料袋 照样随风飞舞,下雨时,垃圾池里污水横溢,污染非常严重。

(三)经费筹集困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对农村环境治 理没有专项投入,而绝大多数村组负债累累,且集体收入没有 来源,乡镇财政仅能保运转,省市的相关专项经费有限,满足 不了需求,且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是以项目资金下达,集中分布 在极其有限的示范村,绝大部分村组没有必须的资金支撑。

(四)村民陈规陋习改变困难。一是文明卫生观念淡薄。部分村民对环境卫生要求不高,对垃圾污染环境、危害和影响 人身健康等方面认识不足。二是村级组织自治不力。很多自然 村还没有建立《卫生公约》,多数村的《村规民约》对环境保护、53 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收集点的垃圾不能日产 日清,公共场所无人打扫,无人监督管理或监督不力,导致保 洁效果差。三是宣传教育不够。各级各部门开展面向农村、农 民的环境卫生的宣传很少。

二、几点建议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变 突击任务为日常工作,需要从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 机制入手。

(一)建立健全科学重建机制。加快灾后重建必须以科学 重建为前提,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统筹建设。按照“四 化”标准,科学规划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乡镇公共 服务设施。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结合农村 道路、农村庭院以及畜禽养殖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并与“改厨、改水、改厕、改圈舍、改道路”同步实施,有效 治理环境“脏、乱、差”。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一是强化领导,各级党政 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联系乡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二是实行环境综合治理“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具体办,治理成果与目标任务 考核挂钩。

(三)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大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栏 等多种方式以及制订完善《村规民约》等,让环境综合治理进 社区、进村组、进企业、进学校,让群众自觉成为参与者,让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倡导和谐”成为时尚和习惯。二是大张旗鼓地开展“生态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 动,树立文明卫生榜样,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治 理积极性、主动性。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是经费保障。建立健全财政 稳定投入长效机制,将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治理机构 正常运转;加强收费管理,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征收”;强化 执法,环境综合治理罚没收入全部用于环境综合治理执法队伍 和协管队伍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谁投资、谁受益”,鼓励 民间资金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基础设施保障。江油市 地域狭长,“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不 适合江油的实际,而每个乡镇各自建设填埋场,不仅财力浪费 巨大,也难以选择符合要求的建设场地。建议政府组织规划部 门科学选址建设10 个左右的填埋场,辐射周边乡镇。在生活污 水处理上,建议人口较多且位于城市饮用水源涪江上游的武都 镇规划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可选择建设投资小、运 行管理简单的生活污水沼气厌氧处理系统。

(五)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建立执法队 伍。建议由政府规划建设部门授权各乡镇组建管理队伍,推行 乡镇委托执法。二是建设环卫保洁队伍。充分利用公益工作岗 位,充实乡镇(村、社区)清扫保洁员队伍。同时,充分发挥 乡镇场镇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低保对象等环卫协管员的作用,划片分区包干,监督劝阻不文明行为。三是深化环卫队伍改革。实行“管理”与“清扫作业”分离,把清扫转运推向市场,做 到市场化、公司化运营,政府只保留环卫管理职能和少量管理 人员。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报告 篇六

为全面做好我乡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为重点,以开展创建文明村、生态活动村为载体,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城乡环境,突出藏族建设风貌特色,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将我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自查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1、清障碍。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落实河道清障的责任人,结合雨后山体滑坡形成的河道堵塞,划定河道清障范围,确定清障对象,重点对地雨后的河道堵塞和河道管理范围内“乱搭乱建、乱倾乱倒、乱挖乱采”等“三乱”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清理。

2、清污泥。全面推进疏浚清淤,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实施城乡河道疏浚整治,重点解决河道堵塞、污泥堆积、杂草丛生等问题,恢复河道行洪能力,疏通水系、改善水质。

3、清垃圾。集中整治河道堤岸卫生秩序,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废渣,清除河道垃圾、淤泥,重点整治城镇周边河道的乱倒、乱排行为,集中开展水面漂浮物打捞行动。做水面无漂浮物,河道边无垃圾堆放;

4、学校、医院和各村以治理生活垃圾为重点,因地制宜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把各自所在地、居住区、公路、公则、河沟的.垃圾和杂物,落实专人日常清扫,并要求清洁人员对各自区域内的公共设施一周进行两次清理,确保公共设施的整洁和完好,提高保洁水平。

5、各村规范家禽、牲畜饲养和清洁卫生管理,减少禽畜粪便污染。

6、全面做好学校、医院和各村“四清”工作(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和清污)。

二、存的问题

(一)、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底,村内敞放藏

猪的问题持续存在。

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七

一、蒂伯特模型及其现实启示

蒂伯特模型即“用脚投票”理论, 是1956年公共经济学家C·M·蒂伯特提出的, [3]主要是通过选择离开或放弃等退出行为推动政府改善公共品的供给, 最终达到政府对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关于蒂伯特模型理论,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将蒂伯特模型视为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良方, 认为它是公共经济学最有力的模型理论;二是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 对蒂伯特模型持批判观点, 他们认为蒂伯特模型假设条件太多, 束缚了理论的应用性。

虽然蒂伯特模型假设条件颇多, 确实影响了其应用, 但笔者认为该模型的现实意义并不在于其在实践中能否达到公共品有效供给, 而在于它从公共品需求的角度最早提出了以需求方退出为约束条件来约束公共品供给。笔者在此借用蒂伯特模型的思路, 引入环境变化导致的公共品需求弹性变化, 建立比较动态模型 (如图1所示) , 来展现蒂伯特模型的应用价值。

在图1 (a) 中, 纵轴表示负的公共品质量, 横轴表示一个地区的居民数量。图1 (b) 中, 横轴仍然表示居民数量, 而纵轴则表示个人驻留在当地不退出的成本。在 (a) 图中, 当公共品供给质量从Q0下降到Q1时, 公共品需求量从N0下降到N1, 表明有 (N0-N1) 的人口退出了该地区。考虑到公共品供给刚性, 人均驻留成本保持不变, 则 (b) 图中的矩形“退出”相当于政府垄断租金的总耗损, 即公共品退出的总规模。此时, (a) 图中的矩形Q0Q1P1T代表了驻留下来的N1个居民所承受的质量下降的整体程度。

现在考虑行动环境变化的情形。当环境变化时退出可能变得更容易, 如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变迁的总趋势所显示的那样。结果退出对公共品质量的下降变得更敏感, 表现在 (a) 图中就是公共品需求曲线变得更平缓。假设现在需求曲线扭转到D*所示的位置, 当公共品质量从Q0下降到Q1时, 公共品需求量从N0下降到N1*, 总的退出规模可以用 (b) 图中的矩形“退出”加“退出′”来表示, 其中“退出′”代表了新增的退出规模。很显然, 当需求质量弹性发生变化时, 退出行为的效应或作用会发生较大影响。可见, 从理性分析视角来看, 在政府决策及其实施脱离人们的需求偏好时, 人们应有机会、权利和能力进行退出的意愿表达。

对此, 我们可以将现实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模式下的政府治理简化为城乡治理结构, 鉴于公共支出向工业和城市的倾向, 探讨农村“用脚投票”的退出意愿表达空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 由于农民与土地的天然关系, 农民的退出一般意味着“离土”, 因此,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应该提供给农民“离土”与“不离土”无差异的帕累托选择路径, 即农民离开土地后的生活至少要比留在土地上的生活境况好 (如图2所示) 。

图2中, OA表示农民现在的收益, OF为45°线。如果农民选择“离土”而退出至少要得到OB的效用, 如果不退出则应该至少要在现有的OA基础上得到提高 (OA=OB) 。农村公共品供给带给农民的帕累托改进效用空间 (供农民自由选择) 是ECD区域, 而这个效用空间要能够切实存在, 使得农民退出具有平衡和协调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力, 保证农民退出后的境况不变得更差。

二、中国城乡治理下的农村退出空间沿革

农村退出空间意愿不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产物, 它是伴随着中国的成长而产生的, 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退出意愿强弱, 具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一) 建国初期至1958年:农民退出意愿弱阶段

这一时期新中国刚成立,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 这一时期实行的土地改革将农民彻底从封建关系中解放出来,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村发展道路上实行了农业互助化合作, 把小农经济逐渐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这一时期城乡治理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 农民基本上没有退出的动机, 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国家重视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城市和农村发展保持了相同的步调, 而政策制定上更倾向于农村, 特别是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给予了农村更大的支持。与此同时, 国家还通过减税、推广农业技术、发放农贷等措施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 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问题。二是农民从土改中获取实惠, 不愿意离开农村。土改后, 农民获得了土地, 解决了自身生产和生活问题, 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增加, 自然没有退出的意愿。三是中央领导对农村高度重视。对于当时农村所出现的问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一般都是亲手抓, 在较好解决问题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培育了农民对党和国家 (政府) 的忠诚。四是人民以农民为荣。当时的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都为自身的农民身份感到自豪。可见, 当时农民退出的动力是很小的。

(二) 1958~1978年:农民退出农村不可能阶段

1958年人民公社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这20年间是政治对社会的全面控制阶段。这一时期城乡治理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状况使得农民很难退出, 其原因包括:一是当时农民获得了基本公共品。在公共医疗方面, 农村普遍实行“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 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问题;在社会保障方面, 采取社会救济和“五保户”社区福利制度, 让农民老有所养;在教育方面, 通过扫盲班和基础教育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孩子的教育要求。这些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和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的, 因此弱化了农民的退出动机。二是严格的户籍制度障碍。1958年以来实施了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 农民退出农村空间后在无法立足城市,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退出意愿。三是城市就业难问题的存在。“大跃进”运动的失败使原本有限的城市就业途径变得更为狭窄, 城市知识青年不得不走向农村“上山下乡”, 农民更不可能退出农村。

(三)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农民有较强的退出意愿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城市社会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 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在这一时期更加明显, 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存在人为地将人划分成不同的身份, 形成了巨大的“身份圈” (如图3) , [4]城市则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有身份的人的地带。

在上述“身份圈”作用下, 公共产品供给开始向城市倾斜, 农民有了退出意愿。同时,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农民有了独立的经济主体地位, 从业选择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既可以去农村务农, 又可以进城打工经商。这种身份自由为其退出农村提供了可能。但其退出空间依然狭窄, 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即使退出农业圈, 其农民身份并未得到改变。比如民办教师等人由于没有经过正式的手续转入到其他圈里, 即使可以“离土”, 但农民身份并没有发生改变。二是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减少。乡镇企业是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发展的有力工具。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乡镇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受到多方挑战, 其数量有了明显的下降, 乡镇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随之降低, 从而农民退出空间逐渐被压缩。即使在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乡镇企业, 它们在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 其从业人员也需要向技能型转变, 而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缺乏技能, 因此, 农民退出空间变得更为狭小。三是城市户籍制度限制。我国对入户城市户籍有明确规定, 农民不能直接落户到城市, 因此, 由于没有城市户籍, 农民进入城市后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医疗、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社会保障,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三、当前城乡治理结构下农村退出空间的多维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健全和完善, 自1958年开始实施的限制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也逐步松动, 农村也告别了几千年上交农业税的历史。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被提上日程并日益得到大力推行。这种情况下, 农村的退出空间有多大呢?

现实是, 虽然原先等级森严的户籍制度变得宽松了, 农民也因此有了流向城市的机会, 但是, 权利和能力成了农民退出的重大障碍:一是户籍障碍依然存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户籍制度成为阻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需要, 我国不可能立即取消户籍制度, 而是采用暂住证、暂住人口管理费、外地务工经商人员管理费等方式以替代, 但这种替代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进入城市后的权利问题, 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入驻城市的成本。农民进城后, 享受不了城市居民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孩子的教育和父母的养老又成为农民退出的最大心里障碍, 可以说, 户籍制度障碍的存在弱化了农民退出的机会和能力。二是城市生存技能缺乏。随着社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我国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大多数农民由于没有经历过技能培训, 除农业生产外, 缺乏在城市长期生活的技能, 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据调查显示, 农民工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比较恶劣, 从事的工作普遍具有“重、脏、苦、累、险”的特征, 且工作时间偏长:51.3%的人每周工作在41~60个小时之间, 32.9%的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1个小时。农民工群体工作超过法定时间的接近85%。①这种恶劣的生存状态从长期来看会压缩农民的退出空间。三是较大的城市生活压力。随着近几年房价的不断推高, 农民想通过到城市买房来解决城市身份的问题已变得不切实际。以2012年统计数据来看, 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2290元, 比上一年仅仅提高了241元, 增长了11.8%, 但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8元, 增幅回落9.4%。②如果再加上在城市的消费压力, 这种正式的、完全的退出对于农民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四是极端退出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 [5]农民退出问题变得复杂,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有强烈的退出欲望, 希望在城市扎根生活, 但由于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 以及对城市社会认同感的不足导致其心理失衡, 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从而主观上造成了农民进入城市的障碍。

四、总体性评述

农民生产、组织和居住上的分散性连同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农产品市场的风险性, 决定了在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中, 对农村公共品天然地具有极其强烈的依赖性。[6]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和完善的同时, 市场经济也日益延伸至农村社区, 广大农民对农村公共品需求冲动也变得更为强烈, 然而, 在利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却由于二元体制的影响, 以及长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 几乎没有或很少有实质性的改变, 这种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并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7]

要改变这一现状, 仅仅停留在取消农业税和由上而下的税费改革层面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给予农民对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真实意愿表达以及关于自身偏好和需求的信息表露的机会、权利和能力, [8]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扩大农村的退出空间, 也许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路径。本文尝试给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退出农村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二元户籍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制度的存在挤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数量, 因此, 要想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废除偏好城市居民的户籍制度安排、城乡二元发展制度安排等。二是形成有利于农民融入城市的各项正式制度安排。统一城市用工制度, 实行同工同酬。在政府层面, 应取消专门针对农民的各项限制性管理制度, 确保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工作的同等权利。在企业层面, 应取消身份限制, 按工作能力和工作大小决定工资水平, 使农村居民享有和城镇居民同样的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从法律层面, 应通过规范的立法和执法监督来确保农民工的利益, 坚决抵制歧视性待遇, 保证其享有正常权利。三是建立农民退出非正式制度安排。从农村层面, 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 让农民认识到退出农村的好处以及城市发展需要农民的意愿, 使其能自觉融入城市生活和工作。从城市层面, 应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 营造一种和谐氛围, 改变歧视农民的偏见, 让农民到城市真正感受到归属感。四是完善农民“退出—呼吁”机制。[9]目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因素, 农民退出农村和步入城市的障碍依然存在, 致使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只能被动接受, 没有其他路径可供选择。因此, 需要加快完善农民“退出—呼吁”机制, 即不满意供给的农民有呼吁的权利和途径或退出的权利和路径, 搭建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双方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 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摘要:农村公共品供给重在处理好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农村退出空间是从需求方平衡和协调供给以促进农村公共品供给更加有效的一种机制。中国户籍制度的放松增强了农民退出农村和步入城市空间的机会, 但是诸多具体制度性限制条件使得农民退出后的权利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 同时城市空间的很多现实因素也大大弱化了农民的退出能力。在当前的城乡社会治理结构下, 从机会、权利和能力等维度切实保证农民的退出, 是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应该予以密切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社会治理,农村公共品,退出空间,供给

参考文献

[1]高彦彦, 周勤, 郑江淮.为什么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J].中国农村观察, 2012, (6) :40-52.

[2]卢洪友, 丁晓安.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退出与意愿表达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8, (6) :29-42.

[3]C.M.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 (64) :442.

[4]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101.

[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 2001, (3) :63-76.

[6]卢洪友等.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242.

[7]俞幸灵.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 2009, (10) :67-69.

[8]钱海刚.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恶性竞争[J].财政研究, 2009, (3) :17-19.

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八

2013年以来,在德阳市城管执法局、德阳市治理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以创建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质量提升等“五大”工程建设,城乡环境面貌再上台阶,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市政府每年与乡镇、部门签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纳入目标考核。乡镇政府与辖区各单位签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区域和工作职责,今年签订责任书1.2万份。市委、市政府还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决定“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同步共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天府水木田园城市”,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

二是完善监督考核。针对环境治理长期存在问题,建立台账,从现象到本质分析原因,切实予以解决。同时,结合实际,市政府制定并印发《**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办法》,高标准严要求督促乡镇开展工作。

三是落实治理经费。继续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坚持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各项经费予以切实保障。还全面建立农村环境治理奖补机制,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与村级组织公共运行维护经费、村组干部财政补贴挂钩,深化农村环境治理成果。

四是明确治理机构。市编办修订市城管局“三定”方案,明确城管局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管部门,增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科,落实人员负责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协调工作。同时,继续推进行政执法权力重心下移试点,顺利完成三水、新丰、金鱼等三个乡镇城管中队的组建。

五是开展宣传教育。继续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载体,大力宣传治理工作,宣传《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生态文明建设。市城管局探索创新,制作城市管理电视宣教栏目《周周城事》,每周四晚在**市电视台首播,主要目的是暴露问题促整改,寓教于乐除陋习。

二、加强环境监管,不断提升环境质量

(一)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一是相关设施建设进展顺利。4个列入德阳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到今年全部完成。投资100万元建设pM2.5自动监测站一座,2014年1月将发布相关数据。投资150万元的三条机动车尾气检测线正在紧张建设中。新购置车辆的环保标志按规定发放。二是秸秆禁烧成效斐然。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投入带动,今年积极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小春秸秆禁烧期间,市、乡、村三级投入2275万元,小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回收利用率达80%,实现了100%禁烧,也为农民增收寻找到一条新途径。禁烧期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同比提升42.8%,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大春收获期间,还利用免耕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消化小麦秸秆4万余吨。

(二)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继续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切实清理保护区内散养家禽,确保水源地水质长期稳定达标。三星堆水厂地下水全年达标,水质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继续对重点流域工业企业进行现场监管检查,确保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确保外排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坚持每年确定一批限期治理企业,对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同时,积极整体推进河道沿线治理,营造亲水环境。编制完成总投资4.15亿元的城区“四河八岸”规划方案,项目以建设城区绿色河堤,打造生态河岸为中心,对湔江城区段、马牧河城区段、坪桥河城区段两岸进行综合治理。12月25日,湔江左岸航天大桥至金雁湖公园桥堤防整治工程正式动工,项目长度2.8公里,投资1800万元。

(三)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治理。一是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新、改、扩建及风貌整治塑造等方式建成新农村聚居点144个,基本建成新农村综合体6个,正在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11个,白鹤上嶺、稻花香里、水韵东禅等美丽村庄呈现新气象。二是加强河道禁养巡查监督,清理河道养殖,同时,投资710万元完成国家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13个规模养猪场圈舍、粪污处理设施等得到改造、完善。三是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南兴等七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和3个新农村综合体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小汉镇和松林镇生活污水设施及管网基本建成。今年还新建沼气池600口,完成150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四是,引导种植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大有机肥投入,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化肥施用量达到省级生态市要求。

五是,大力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今年通过省级认定。四川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建成田网、水网、路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6万亩,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初步显现。“一品田园”葡萄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六是继续强力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投、组集、村收、镇运、市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运送至市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量大幅度增加,2013年乡镇清运生活垃圾3.9万吨,与去年相比增幅40%左右。

三、加强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城乡绿化

2013年,我市采取规划增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庭院植绿等多种形式推进城乡绿化,因地制宜地对城镇进出口通道、主要街区、公园和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绿化,积极建设城市和乡村绿道,打造品种多样、环境优美绿化景观。

投资7000余万元,实施了金雁湖、房湖公园改造工程,老城区道路宜绿地段补植工程,成绵乐快铁城区段沿线绿化带建设工程,长春路绿化景观工程,三星堆遗址区道路景观工程,开发区道路绿化工程,以及汉彭路、向新路、雒金路、平西路绿化工程等项目。投资400万元,完成4.25公里三星堆健康绿道(顺风耳段)建设。新增城市绿地面积70余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绿地率达到34.96%,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3.94㎡。近期启动了中山大道绿化及景观改造工程,北区快铁站前广场景观工程等重点项目。

还狠抓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栽植树苗45万余株。全年营造生态公益林、绿色产业林2700亩,完成珍惜树木引种试栽2000余株。

四、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提升环境设施

(一)大力开展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8500万元建成第二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雒南污水处理厂,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每日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投资1000万元新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6000米。还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投资100万元完成小汉镇小南村、三水镇石观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

(二)积极开展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438万元在城区完成湘潭路中转站建设。向阳镇垃圾压缩中转站正式投运,有效改善该镇垃圾转运状况。全市还新增垃圾桶、果屑箱1300余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继续保持100%。对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标准管理,量化打分,2013年6月该场被省市政市容协会评为全省首家县级无害化等级一级垃圾填埋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在御景星城、佛山小区、曼哈顿、龙领半岛试点基础上,引进遂宁市为户利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有限公司,将采取专业化、社会化运作方式,力争政府不投入或少投入,有效引导群众科学分类,变废为宝。

(三)努力提升机械化清扫率。继续在北区、西区、开发区推行机械化常规清扫,在主城区分时段采取清扫车作业,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5%以上。

(四)强力推进农贸市场建设。投资400万元的贵阳路市场已于年初投入运行,彻底改变该区域占道经营状况。开发区投资400余万元完成泉州路农贸市场建设。乡镇新建、改扩建农贸市场23个,新增摊位624个,其中,新平农贸市场投资300余万于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南丰农贸市场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50亩,于9月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五)探索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在市公安局“110”平台设置城市管理岗,利用“天网”工程监控城区市容市貌,2013年处理问题700余个。

五、加强难点治理,不断提升城乡容貌

(一)切实深化“五乱”治理。一是今年乡镇继续组织人员对辖区集镇、道路、沟渠等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500余吨。二是市城管局牵头,在城区开展联合整治,确定东西大街等5条街为示范街道,严格落实“坐商归店、行商归市”制度,清理、规范占道经营3600余起。三是疏堵结合,设立临时摆卖摊区,坚持“大街严控,小街设点”原则,逐步实现城区294户流动摊贩的归点管理。四是全市清理违章、陈旧破损户外广告488处,清理“牛皮癣”9000余处,规范店招店牌500余块。市城管局对农村户外广告设施进行调查摸底,固定数量后严禁擅自设置。五是继续加大工地检查力度,治理施工扬尘污染170处,查处抛洒建筑垃圾车辆440辆。六是继续强化停车管理,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全年查纠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行为9950起,其中,处罚乱停违法行为4950起,教育警示1700余人。

(二)加强城乡风貌整治。一是实现城市棚户区改造666套。二是投入100万元完成西高镇、新平镇全国油菜机收暨机具展示现场会沿线农房风貌塑造。三是结合农村环境治理考核,乡镇积极清理建筑立面,场镇覆盖率达到90以上,村庄达到70%以上。四是高坪铺古镇一期基本建成,金轮镇马叉堰完成整治,南丰镇文化走廊一条街竣工。

(三)深化“三线”治理。投资2200万元完成成绵乐快速铁路**城区段绿化工程,实施沿线绿化32.6万㎡。投资600万元完成四条县级道路沿线绿化景观工程。

六、加强氛围营造,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一是今年各乡镇、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七进”、“除陋习、树新风”、文明劝导、志愿者服务等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治理氛围,引导城乡居民摈弃不文明、不卫生习惯,不断提升文明素养,增强主动参与环境治理意识。目前,全市有“志愿者队伍”110支,人数近千人,有“文明劝导队”88支,人数500余人,组织开展有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500余次。二是今年2月,市政府邀请“中国小姐”王芊作为“文明城市”形象大使,向全市发出文明与志愿倡议,号召市民树立文明新风尚。三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今年10月获得验收通过。四是研究组建城市文明劝导队,成立专业队伍,从事包括“门前五包”在内的文明劝导活动。

七、坚持克难攻坚,认真完成目标任务

(一)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创建成功。我市高度重视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创建,认真制定创建方案,切实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全市共同努力,创建成效显著。3月中旬,因较好的软、硬件创建成果,受到省检查组好评。8月下旬,“环境优美示范县城”获得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三水镇以及北外乡桅杆社区等6个行政村的示范创建工作也顺利通过。目前,正组织新丰镇以及金鱼镇白鹤村等7个行政村全力开展2013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美丽乡村创建。

(二)专项行动工作卓有成效。一是认真开展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基本解决了薄弱地带垃圾乱扔、杂物乱堆等突出问题。二是及时开展了“国道”108线环境专项整治活动。11月底大件路沿线容貌秩序整治获得交通部验收组肯定。三是积极开展“大力治环境,攻坚促深化”专项活动,营造了更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三)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民生工程。我市201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共四项,其中新平镇风貌塑造工程,成绵乐高铁**城区段绿化工程,汉彭路、雒金路、平西路等道路沿线绿化景观工程等三项全面完成。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申请验收的子项目湘潭路垃圾中转站工程已于12月25日前完工。

上一篇:高效课堂反思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优秀体育教案《跳短绳》及教学反思